【漓江夜话】—— 记录时代脉搏,读懂大国自信

全球化 + 互联网 + 新自由主义 + 金融创新, 再加上fubai,于是这个世界越来越糟糕 ( 上 )
巨龙 龙语天下事



这个时代,对于国际资本家,尤其是金融资本家来说,简直就是有史以来最好的时代。
何以见得?来看一份2018年年初的报告:
“全球贫富差距继续拉大!”瑞士德语广播电视台(SRF)1月22日报道称,英国乐施会当天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去年全球创造的财富82%都流向了最富有的1%的人群,而世界上最贫穷人群的财富并未见增长。



等等!乐施会,是不是那个前一段时间被曝光,工作人员拿着地震赈灾善款去海地嫖宿当年少女的英国乐施会?没错,是它,是它,就是它,人类慈善机构中的禽兽,西方NGO组织的典型。

那么,乐施会发布的这份报告,是不是假的呢?或者仅仅是一个噱头?毕竟乐施会明面上干的是募捐善款的活儿,贫富差距巨大接济穷人才好拿来做借口,至于暗地里挂什么羊头或者什么专卖标识,然后卖什么猪肉大肉的,那就是后话了,人艰不拆。

至于乐施会是不是因为提出这份报告,因此某些人不爽,要拾掇拾掇它,龙某不得而知。只是看着这些NGO假圣母组织被扒皮,多少有点心里暗爽。

很遗憾,这份贫富差距报告的数据很真实!这份名为“请回报劳动,而不是酬谢财富”的报告,以瑞士信贷银行的全球财富报告以及福布斯亿万富豪榜的数据为基础。报告称,2017年全球亿万富豪的财富增长额高达7620亿美元,财产超过10亿美元的富人增加到2043名,增幅为史上最高。

【全球化时代,劳动致富会更难】
我在2016年查阅世界五百强数据的时候,2015年的全年世界500强大企业的营业额平均下降了11%。也就是说,在2015-2016年间,如果以世界五百强为指数,那么全世界经济实际上衰退了10%。



正因为如此,我猜测2016年-2017年期间,全球金融界都在悄没声息地在加大印钞速度,以此换取经济的成长,避免金融危机再次爆发。

应该说我的猜测是有一些证据的,首先是道琼斯指数,包括很多国家的股指,这几年一直都在涨(中国股市例外,中国实际上外流了很多外汇储备);而各种以洗钱、黑市交易、匿名转移账目的区块链货币(比如比特币),也在大肆流行,而且价格屡创新高。

而印钞(别名量化宽松)来拯救经济,当然对玩金融的最有利,毕竟印出来的钱,第一个通道就是金融,只要流动充沛,“钱生钱”的游戏总是比较容易玩下去,实际上这几年的庞氏集资骗局,越玩越大,也是因为钱太多了,能够支撑得起这套把戏。



中国的经济学家陈平当初和罗杰斯访谈的时候,曾经开门见山就问对方一个问题:“你怎么敢开着奔驰车环游世界?不怕显富吸引坏人来抢你吗?”罗杰斯一笑透露了玄机。罗杰斯告诉陈平,全世界的独裁者和黑手党大佬都开奔驰车,所以奔驰有全球最好的维修网。任何地方遇到困境,只要问当地人找到最近的奔驰汽车维修点,多半能转危为安。罗杰斯还补充说:美援和西方的国际援助,到达穷人手里的不多。西方外援在发展中国家的终点,多流到奔驰车连锁店。

说句题外话,罗杰斯是世界著名的投资家,他的未来最大投资是两个女儿,现在已经普通话说得利索,而且还经常出现在中国Top的各种媒体智之上,包括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小小年纪便在中国人世界有了如此之高的知名度。可见富豪人家在培育后代上用心之深。

有意思的是,奔驰最大的股东已经是中国吉利。而在中国,去年奔驰卖了60多万辆,是奔驰汽车全世界第一大市场。2018年一月份,奔驰几款畅销车在中国的销量几乎翻番。按照罗杰斯的看法引申开来,奔驰车销量越大,实际上意味着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拉大,毕竟普通人不可能有财力负担奔驰这种级别的豪车。



实际上,中国人并不是“仇富”。对于做事业起家,劳动致富的人,中国人多半还比较尊重。按照反映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这个指标来看,中国的贫富差距实际上不低于美国。基尼系数比较大的原因,中国除了阶层上的贫富差距,另外还有特别巨大的地区发展差异。

不过,现在在中国勤劳致富并不容易,农民工固然看不到这种希望。其实就算是很多知识分子,赚钱也不容易。我的一位朋友(他的公众号,行走与歌唱),前几天写了一篇爆品文章,被官媒相中,然后全网推广,那篇评价《厉害了,我的国》电影的文章甚至上了百度封面,不过对他个人来说,经济收获几乎为零,好在当天我还给他推荐了卖工兵铲广告。

当然,在中国有钱人的世界里,“钱生钱”还是比较容易的,比如某个人拥有500万金融资产,每年比较安全的理财方式,比如信托,轻松就能够赚几十万。而靠劳动靠知识挣几十万的,还是凤毛麟角。所以,金融收入远高于劳动收入,也是中国的事实。



当我们把目光放到全球的视野,再回溯一下工业革命以来的历史,特别是近30年的全球经济发展轨迹,全球化、互联网、新自由主义、金融创新,外加全球性的fubai,一条清晰的扩大贫富差距的脉络,就浮现在我们的眼前。

【全球化带来的财富转移和贫困】
所谓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概念,通常意义说的全球联系不断增强,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全世界紧密联系成一个整体,投资和商品在全球范围内流通。

弗里德曼写过一本书,叫做《世界是平的》,在这本书里,他将全球化划分为三个阶段。



全球化1.0时期,1492年到1800年是全球化的第一个阶段,称之为全球化1.0。它是在国家层面上发生的——西班牙发现美洲,英国殖民印度——世界从一个庞大的尺寸,变成了中等尺寸。

全球化2.0时期,全球化2.0的时代从1820年或1825年开始,一直持续到2000年。这是在公司的层面上,市场和劳动力造就了全球化。世界从中等大小缩为小尺寸。
全球化3.0时期,世界变成“迷你型”的了。这一过程开始于2000年。在全球化3.0时代,整个世界全都扁平化,形成了“地球村”的概念。

弗里德曼写这本书的时候,大概是两千零几年左右,其时美国国势如日中天。他写这本书的出发点,大概也是基于美国继续主导全球化时代。恐怕这位学者做梦也想不到,21世纪过去还不到20年,美国已经开始准备搞“逆全球化”,而中国开始提倡“人类命运共同体” —— 即新时代的全球化。

在我看来,工业革命以后的全球化时代,划分标准其实更简单,就是英国主导的全球化时代(二战以前)、美国主导的全球化时代(二战后至今),中国主导的全球化(未来)。现在是一个过渡期,美国在玩逆全球化,中国在搞“一带一路”。

全球化有利有弊,但是对于中国来说,利远远大于弊。我并不想否认全球化,中国是近几十年来全球化受益最大的国家,先是受益于各种产业转移,包括各种投资,现在中国成了“世界工厂”,并且大量产品行销全球,中国当然欢迎全世界更开放。

不过,全球化对于中国以外的地区,就未必都是好事了。起码主张“美国优先”,不愿意再承担全球化责任的特朗普当选,说明他在国内有很深厚的群众基础。



在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把生产转移到海外,甚至把很多服务性的工作,也外包给印度这样的国家(印度就扬言要做世界的办公室),其结果自然就是带走了工作机会。从1977-2000年,美国的跨国公司在国内制造业的岗位减少了300万个。
比如通用汽车汽车,去年卖掉了欧洲的大部分业务,把资金和资源大部分都投入到了中国市场。

资本是追逐利益的,肯定会把生产放在最廉价的地方,把销售放在市场最大的地方。全球化无疑最有利于资本配置资源,但是对于很多国家的底层民众来说,就业就会越来越困难,更不要说和资本方讨价还价要求涨工资了。

按照可比价格计算,美国人普通人的收入,还不如上个世纪70年代。和1999年相比,甚至平均收入都更低,这些年来,美国人整体更加贫穷了。

靠征税的办法,对富豪和大公司是无用的,因为资本在全球流动。税务的负担,多半都会转移给中产阶级。特朗普减税,也是对富人更有利。

全球化,也更有利于某些阶层搞钱。因为钱可以洗到海外,人也可以移民出去,相对来说就安全多了,不用担心“东窗事发”。就算出事,很多国家之间,并没有引渡条例。—— 这种制度设计真的有意思,钱可以流动,人可以流动,但是法律的惩戒,却不容易跨国界流动。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当国家反贪部门掌握证据准备对贪官丁义珍进行抓捕时,他却乘飞机逃往美国。剧中某公安厅长说道:中国与美国之间没有引渡条约。丁义珍就此逍遥法外了(至于恶人自有恶人磨,那是另一回事)。

现实的状况是,目前世界上仍有156个主权国家,没有与中国签署引渡条约,中国的贪污犯逃往这些国家,这些国家有权拒绝中国的引渡申请。所以,即使是希腊这种国家,也打中国移民的主意,希望让中国的某些有钱人去希腊置办房产等资产,还提供希腊护照。
所以,中国的某些政协代表,在这个时候提出要中国承认双重国籍。美其名曰“国际接轨”,接的是什么轨?接“鬼”还差不多。
(未完待续...... )
楼主 巨龙驰骋天下  发布于 2018-09-08 11:11:41 +0800 CST  
全球化 + 互联网 + 新自由主义 + 金融创新 + fubai,中国会是世界最后的希望吗? ( 下 )
巨龙 龙语天下事




现在全世界哪里发生动荡,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毫无疑问就是美国,也会直接发问,美国和它的西方发达国家盟友,又玩什么幺蛾子了?

同样在财经领域,当我把写作的视野放大,站在整个国际博弈的视野下,越发感觉到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中国是一个越来越巨大的因子,稍微大一点的经济活动,根本不可能绕开中国。

这两个现象,总结起来挺有意思:美国带头在世界打砸抢,而中国在全世界赚钱,并且提供赚钱的机会。美国已经帝国暮气之象,中国方兴未艾还处于发展势头之上。这就是现在的全球化的新老更替时代。



总结起来,全球化、互联网、新自由主义、金融创新,这些东西都有两面性,一个国家治理良好,那么就可以用其利,而压制其副作用,如果一个国家政治比较fubai,或者治理低效,就会放纵这些东西的副作用,无疑对一个国家就是慢性毒药。

所以,辩证唯物主义是比西方“一元化”、“非此即彼”更好更全面的方法论。用一分为二的辩证法看世界,可以不拘泥于意识形态之囿,一切有用之物,都可以拿来为我所用,同时让它的副作用最小化。

【新自由主义,政府管制的弱化】
新自由主义是一种经济和政治学思潮,主要内容是反对国家和政府对经济的不必要干预(甚至是任何干预),强调自由市场的重要性。提倡社会市场经济,即“小政府,大市场”。在国际政策上,强调开放国际市场,支持全球性的自由贸易和国际分工。新自由主义者反对社会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环境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认为这会妨碍个人自由。

新自由主义的两个最重要的鼓吹者,是英国撒切尔夫人和美国的里根总统,而且两个人的私下交情相当之好。新自由主义不仅盛行于他们两个人执政时期的英美,而且还传导给了前苏联。

里根有一句名言:“政府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因为它本身就是问题”。可见在那个时代,美国玩新自由主义玩到了什么程度。政府少干预和监管缺失的情况下,放任美国资本家自流。华尔街胆子越玩越大,闯祸也闯得越来越大。



而在英国,新自由主义玩的最嗨的就是瓜分国企,撒切尔夫人时期,把英国大量的国企私有化。短期内,这些企业都激发了活力,产生了不错的效益,但是时间一长,由于资本家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没有动力对基础设施进行长期投入。因此,英国的电力、铁路这些基础设施逐渐老化,以至于到了今天,不得不请中国人去帮助修高铁,修核电站。

至于中了“新自由主义”病毒的前苏联,戈尔巴乔夫领导下搞了“新思维”,在西方国家精心设计和算计之下,走向了解体。

另外,这些年越来越盛行的个人自由主义思潮,包括同性恋、网络seqing、吸毒合法化等等,大多数也算是新自由主义的延伸。

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倡导新自由主义的最大受益者。因为西方国家对资本的管制很少,所以这些资本为了效益最大化,就把大量的产业转移到了成本更低的中国。资本和技术带来的就业和繁荣,让中国走过了改革开放以来连续40年的黄金时代。 —— 彼之砒霜,我之蜜糖,此言非虚。



实际上,西方国家已经广泛认识到了新自由主义的危害。以特朗普上台为标志,通过国家政策导向,大力干预经济运行,试图让美国再工业化,实际上已经宣告新自由主义在美国的式微。至于新自由主义在美国反扑和复辟的力量有多大,就看他们能够不能够摁下去特朗普总统了。

新自由主义作为经济毒药,现在各路经济学家大力给中国推销。比如说简政放权,本来没有什么问题,也应该这么做,但是执行的过程中,往往就变成了泥沙俱下。很多诈骗型的公司,就在这几年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和监管失责不无关系。至于说国企效率不行,要主张私有化的声音,那就更多了。其实这并没有什么新鲜的,都是新自由主义的衍生品。

长期来看,新自由主义的主张对国家长远发展是不利的。但是短期来看,新自由主义往往是资本家的盛宴,有着强大的追逐利益的原始驱动力,也能够产生短期的大繁荣。因此,往往能够得到舆论媒体的大肆吹捧。

新自由主义当然会主张全球化,因为这方便他们在全球配置资源,更方便转移财富 —— 对于权贵阶层,没有比“弱化监管”更好的消息了。新自由主义流行了几十年,已经在全球培育了一个巨大的跨国利益阶层,想要改革并不容易,看看美国,无论特朗普想做什么,都会遭遇巨大的阻力。

中国是近几十年来全球化和西方新自由主义的最大受益者,但是并没有被其副作用搞垮,因为中国同时还坚守了自己的国企、国有经济的比例。尼采的《善恶的彼岸》,有这么一句话:与怪兽搏斗的时候要谨防自己变成怪兽。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着自己。在《唐人街探案2》中,宋义最后对秦风也说了这么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对于中国来说,新自由主义就是那个深渊。现在有一股强大的内外合力,正在把中国往这个深渊里拖拽。如果中国的发展方向,仅仅是变成另外一个美国,那么我们一定是中了某些邪毒。

至于在舆论领域,以及意识形态领域,新自由主义的流毒,在中国互联网和线下,蔓延也是非常迅速。

如果中国也中了新自由主义的毒,那么全世界都会掉入深渊,全球的大资本家将会实现合流。除了全球化带来的物质丰盛一点,很难说,这个世界会比欧洲的中世纪更光明。

【金融创新和IT互联网,全球化的加速器】
当年我到外地上大学的时候,家里要给我寄钱的话,一张汇款单,要一个星期左右才能到达手里,还得自己带着证件去邮局取钱。而现在,无论在全国哪里(甚至全球),只要有一部手机,无论是用支付宝还是微信,钱都可以秒速到账。

在山西平遥,看着当年兴隆一时的日昇昌老票号。想着我们的祖先在金融汇兑上,那就更不方便了。

想想科技的进步,真是神奇。基于现代互联网和IT技术基础之上的金融快捷便利,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的。

应该说,中国也是全球互联网普及的最大受益者。中国的人口基数相当于美国的四倍,如果进入互联网的普及时代。按照互联网的效益相当于用户数的平方来计算。有专家指出,中国互联网的终极效益,要相当于美国互联网效益的16倍。这在互联网支付领域,已经体现出了这种巨大的优势。



不过,金融创新和互联网并不都是正面的。如果用在邪路上,它的危害更大。倒腾外汇,通过地下钱庄洗钱,在哪个时代都有。但是在纸币时代,怎么玩,规模都不可能太大。但是在互联网时代,就完全不同了。现在被查处的地下钱庄,动不动都有几千亿的规模。

资金流动的快捷便利,全球化带来的人口自由流动,资本全球布局的隐匿性,加上新自由主义框架下的小政府监管无力,形成对大资本异常有利的丛林地带,加上西方选举制度,也便于资本操控全球政府和政策走向。

所以这个世界越来越贫富悬殊,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因为所有的规则,都是有利于资本,而不是有利于劳动者。

【中国会是这个世界的希望吗?】
如果中国政府不忘初心,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导向。那么全球化、互联网这些东西,就可以为我所用。相反,如果新自由主义盛行,加上 fubai,那么这些东西就会反噬,把中国拖入深渊。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这就是真实的人间。

当今时代,中国不可能拒绝全球化,不可能不利用互联网,更不可能再回到过去的保守时代。这也意味着,中国就一直在深渊边上,与对方凝视着。

总有人会掉进深渊,并且成为深渊的新的一份子,这其中的诱惑太大了。这个诱惑,甚至远远大于玄幻电影里的魔戒。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中国要走的道路,要远比西方国家艰难得多。正如华为总裁任正非所说的那样,即将步入无人区,前面都是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如果迷失了方向,速度越快,灾难可能就越大。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新的全球化的主张。实际上我认为,中国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探索出一条独立于西方国家的新道路,就是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全世界自然会“见贤思齐”。你看现在美国要走的“引进外资”、“扶植实业”,让美国再次伟大(实现美利坚的伟大复兴),不也是我们走过的道路吗?就连美国硅谷,现在也开始大力来抄袭中国的应用创新了。

“不走feng bi僵化的老路,不走gai旗yi帜的邪路”。这就是中国式的道路和方案。希望中国不忘初心,凝视这个深渊的同时,不要掉入这个深渊,给这个世界带来光明和希望。(非常时期,仓促收尾,请读者见谅)。
楼主 巨龙驰骋天下  发布于 2018-09-08 11:17:19 +0800 CST  
历史潜规则——“鸟尽弓藏”与“养寇自重”
巨龙 龙语天下事





中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流传下来的智慧太多。为了让后人能够传承,很多智慧常常用最简练最传神的几个字来表达。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简化成两句成语,“鸟尽弓藏”和“兔死狗烹”,就是形容功臣良将在天下太平以后的命运。因为不再需要打仗,这些功臣手握重兵,很可能就“功高震主”。如果再加上为人不知收敛,随便被主上找点把柄,立刻就会招来杀身之祸。

其实放在现代的公司身上,这句话也相当真实。在公司刚刚起步的时候,大家一心只为了公司生存,尚能团结一致,及至公司做大做强,到了躺着也可以凭着股份吃好喝好的时候,创始人之间的各种矛盾自然就会暴露出来。其中很多元老级的员工,难免遭遇“鸟尽弓藏”的命运。当然,往往到这个时候,老板和员工,各有各的一套说法。

【“伴君如伴虎”,功臣难善终】
先来说说中国古代,这方面的例子实在是太多。很多帝皇都有诛杀功臣的记录。

先来说中国最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商鞅,他推行的变法,让秦国实力迅速提升,可谓开创秦国新纪元的一代名臣。在秦穆公活着的时候,君臣关系尚能和谐,及至新君登基,商鞅的声望,显然对秦惠公非常不利。既然“天无二日”,等着商鞅的命运,当然是毫无悬念的死亡。加上商鞅变法当年得罪“公族”权贵太多,因此用上了极残酷的车裂来行刑。后来秦国历代君王,仍然沿革商鞅变法的一整套体系制度。可见秦国人从上到下,还是非常认可商鞅的变法措施。车裂商鞅也开了一个恶例,自此以后中国历朝历代的改革家,很多都不得善终,或者留下身后骂名。

大概是看透秦国君王的刻薄寡恩。嬴政时期的名将王翦,在秦灭六国一统华夏的进程中,功劳巨大,在灭楚最终一战的时候,他率秦国六十万大军出征,秦始皇亲自送行到灞上。王翦临出发时,请求赐予良田、美宅、园林池苑。秦始皇说:“将军尽管上路好了,何必担忧家里日子?”王翦说:“替大王带兵,有功劳也终究难以封侯赐爵,所以趁着大王器重我的时候,我也得及时捞点家产。”秦始皇听了哈哈大笑起来。王翦出发后过了函谷关,又连续五次派使者回朝廷请求赐予良田。有人说:“将军请求赐予家业,也太过分了吧。”王翦说:“这么说不对。秦王性情粗暴对人多疑。现在大王把全国军队调光委托给我,我多多请求赏赐田宅给子孙们,表示自己出征的坚定意志,免得让秦王平白无故地怀疑我吗?”

从个人角度来看,王翦的明哲保身是明智的,在灭六国一统天下以后,就及时交出兵权告老还乡,史书上没有再记载他本人更多后续之事——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而且王翦一再嘱咐自己的子孙不要再投军,大概是有一些不好的预感,他的孙子王离作为秦国的末世将军,最终被项羽所杀,那是后话了。

司马迁对王翦却有着另外一种评价,认为王翦作为秦国将领,平定六国,功绩卓著,秦始皇尊其为师,可是他不能辅佐秦始皇建立德政,以巩固国家根基,言外之意,王翦从个人角度看是人生赢家(对比前辈白起将军),但是站在国家和历史高度,未免格局太小。

此后的中国千年历史,一遍遍地重复着当年的这些老故事,仅以出身比较典型的汉高祖和明太祖为例:
—— 汉高祖刘邦诛杀的功臣,其中就有韩信、彭越、英布几位开国元老,萧何也屡遭猜忌。不过,谋士张良却树立了另外一种典范,“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成为中国古代士大夫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

—— 论及诛杀功臣,明太祖朱元璋可谓登峰造极,登上皇位后,当初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除了汤和以外,几乎全部都被杀了。徐达、李善长、刘基(刘伯温)、胡惟庸、蓝玉、叶升、冯胜、宋濂、傅友德等人无一能幸免。

所以,虽然历史上读书人都热衷于功名,都想去当官,生意人积累了财富以后,也多数都愿意让子弟读书谋仕途。但是中国历史文学里,关于张良、陶朱公这一类能够明哲保身功成身退的人物,一向给予很高的评价。

【“朋党为奸”和“养寇自重”】
不过,中国人极善于总结历史教训,功成身退毕竟不甘心,当年九死一生博取功名,在人生巅峰时刻,为了避免主上猜忌,担心“功高震主”,就此急流勇退,未免过于消极。

按照人类的性格和心理学,能够功成名就的人,往往有很强的权力掌控欲望。既要积极进取,又要“淡迫明志”,本质上是两种分裂的人格,一般人是绝难做到的。

为了对抗君主的集权,官僚阶层逐渐形成了两套的自保体系,一为抱团取暖,也就是搞组织,典型的就是把持明朝官僚体系和话语权的东林党,还有一套体系,就是“养寇自重”,就是故意留着敌人,把敌人控制在合适的规模,以此保住自己的地位,无论是揽权,或者是找朝廷要银子,都会理直气壮。

朋党的例子,就以东林党为典型。“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名句,就和东林书院有关。到了明朝末年,东林党人把持着国内的官僚体系,同时和大地主富商阶层沆瀣一气,掌控着国家主要的经济命脉,还操控着社会的主要舆论,制定和执行国家的政策,最终架空了明王朝的皇权(说来讽刺,明太祖诛杀功臣最力)。逼得皇帝不得不用特务组织(东厂、西厂、锦衣卫等)来对付组织化的官僚体系。—— 推荐看最近的电影《绣春刀》,里面对此有所反映。

无疑,朋党之争会大幅度削弱国家内部的团结。形成巨大的权力内耗,加上明朝末年的小冰河期带来的天灾,最终成为压倒明王朝的组合力量。

相对于文官集团,统治者对于武官的猜疑更重,毕竟武将手握兵权,要是造反起来,可比“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的文官利索多了。中国古语云:“将者,王者之器也。有外忙内忧,则为神器,不可不用;天享太平,则如忌器,不可不除。”也就是说,在帝皇眼中,只要天下太平,猛将们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中国历史上,镇守疆域的封疆大吏,玩“养寇自重”这一套把戏的数不胜数。可以说,甚至成了边防将军们心照不宣的“潜规则”。明朝末年尤甚,镇守辽东的大军,和女真人就玩起“养寇自重”这套把戏,用于东北方向防御的“辽饷”年年增加,成为明王朝财政的极大负担,最后又转嫁到老百姓头上。最后玩脱了,一不小心还玩出了努尔哈赤这种掘墓人角色来。要知道,即使在明朝万历年间,中国的军队还在朝鲜半岛击败丰臣秀吉统帅的日本军队(让日本人后来几百年都绝了登上大陆的念想)。以这样的军队实力,长期作战灭不了人口数量绝对劣势的女真人?很显然,有人不想放弃防护辽东带来的巨大利益。

【美国社会的新游戏】
现代国家的治理方式 ,当然和古代的封建帝皇统治模式不同。更不会诛杀功臣,毕竟已经没有了皇帝。不过现代社会,古代人玩的那一套东西,依旧有很多变种出来,现在,就以美国为例,说明问题:
—— 美国CIA和FBI故意放纵毒贩,不仅自己捞钱,还捞反毒品经费。

—— 美国一面在全球反恐,一面在全球制造更多的kb分子,借此浑水摸鱼,插入全世界的热点区域。

—— 美国的种族zong jiao委员会,故意纵容美国少数族裔的信仰问题,以此制造麻烦,凸显这个委员会的重要性,因此获得更多经费,获得更多地位。

—— 美国边疆州区,有的人故意睁眼闭眼,放任一些势力的发展,以此获得美国联邦政府和白宫拨出更多的“wei 稳 费”。

—— 美国基层官员,故意错误执行白宫政策,制造老百姓与美国总统的矛盾,把社会矛盾的源头,指向美国高层领导干部。比如,最近美国严查环保,美国的基层工作人员,就故意扩大化,制造美国的“去工业化”,关掉了很多美国解决就业问题的小工厂。以此制造失业,要挟特朗普总统。

—— 西方国家一边要打击塔利班,但是暗地里又勾搭做交易,甚至向塔利班支付保护费。形成军-fei一家的阿富汗和谐局面。

—— 至于美国众议院、参议院,和媒体勾结一气,排挤特朗普总统,害得总统只能在“推特”上发文,才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史称“推特治国”。算得上是现代的党争典范。

......
有人说,美国的衰败,简直就是明朝的穿越版本。因为利益集团,非常善于利用历史的“潜规则”,为自己的小团体服务,抗拒一切的变革,任何不符合他们利益的治国方略,要么很难执行下去,要么故意带歪。

美国人没有太长的历史,自然不懂得这些规则。讽刺美国之余,难道我们也不懂历史,解决不了历史留下的一些“潜规则”吗?
楼主 巨龙驰骋天下  发布于 2018-09-09 11:01:04 +0800 CST  
文艺界三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上)
巨龙 龙语天下事



写下这个题目,就意味着新一轮的撕逼开始。撕逼是很多人出名的捷径,但是我并不想出名,人怕出名猪怕壮,这句话背后深刻的道理,我还是懂的。想要出名的话,我早就开微博了,我看过我的一些文章在微博上被转发,下面往往跟着热热闹闹的两派争吵。——这并不是我喜欢的写作方式。

这篇文章也许会得罪很多人,但是想想我的读者群并不大,也就是1万多点,在公众号里边,阅读量可能也就三千多,算上别人转发的也不过几万人而已,文艺圈子里面的人,更不会有什么人订阅我的公众号——再说了,要写作就必须有立场,就必须有观点,就一定和别人不同的立场观点有冲突,好的坏的都要说出来,这才是一个写作者应该有的态度,很多问题是无法回避。

【读烂书,不如不读书】
我喜欢读书看报,看的东西很杂,但是我看书向来不追热门。在我看来,很多所谓的热门,其实都是人为捧红的,带着巨大的商业驱动力。对古典名著,也不是那么迷信,每一本书,每一个作者,都有自身的或者时代的局限性,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

去年冬天我去北京,在中关村当年的海淀图书城想买一点书。海淀图书城已经改成了中关村创业大街,那些创业咖啡店生意都很萧条,但是附近还有几家书店残留。逛了整整一个下午,却发现并没有多少书值得买。于是我在想,我们的学术界,我们的文艺界,是不是也该进行供给侧改革了?

自古以来文人相轻,自己写文章的人,看别人的文章,左也不顺眼,右也不顺眼。后来我问了很多喜欢读书的朋友,探询他们对文艺界的看法,和我竟然很相似。也就是说对文艺界有看法,其实并不是我一个人。



我并不打算全盘否认文艺界这三十年来的成就,这么些年,还是有非常多的优秀作品,有很多优秀影视剧。但是作为一个整体,文艺界出的烂货,超过98%以上——这还算是客气的说法。也就是说书店里边100本文艺书,最多只有一本值得买。98%以上都是滥竽充数,或者相互抄袭的,或者是没有多少营养,这就是我们文艺界的现实。

也许别人会反唇相讥:你行你上啊,有本事你写几部好作品,不行你就别唧唧歪歪。我承认,我不是一个优秀的作家,是不是作家都两说。但是,在现实的生活中,每一个食客,应该都有挑剔一家餐厅菜品的权利,未必需要炒得一手好菜才够资格来评判。同样的道理,做一个读者,我有资格评判一些作品的好坏。当然啦,这只是个人的一家之言。
看看图书排行榜,看看作家收入排行榜,再看看书店里琳琅满目的书,我常常有哭笑不得的感觉,也许是我老了,理解不了这个变化越来越快的世界,又或者我有太多的想法,看世界的眼光太毒,跟很多人都不一样。

在这个世界上,舆论被各种各样的势力操控,或者被别有用心地引导。多数人并没有太强的判断力,往往都会人云亦云,跟着潮流走。其中包括了很多才华横溢的精英分子,也包括我自己的年轻时代——如果二十多岁,就有现在这种理性和判断力,我的人生道路也许会完全不同。



经常看到有人引用数据,说中国人的阅读量很低,排名世界里非常靠后。后来我反过来想,也许中国人智慧这么高,是因为阅读西方的东西少,没有被彻底的洗脑。说真的,很多烂书不如不读。生命如此美好,为什么要把时间浪费在一些很烂的东西上?浪费也就罢了,很多书还是巨大无比的坑。

如果要孩子读书,我还是主张读一些历史,再读一些名著,读史可以明智(少读袁腾飞那一类夹带私货太多的),读名著会形成比较好的文学素养。什么是名著?并不是图书榜单上推荐的一大堆经典书。而是写成至少三十年之后,甚至作者已经过世,还有人在阅读在传播的书。——经得起时代考验的书,才是真正的好书。

【暮气沉沉的文艺圈子】
你如果留意文艺圈子,你会发现整个圈子暮气沉沉。

为什么会暮气沉沉?因为体制内的文艺圈,掌握着话语权的,很多还是五十、六十、七十岁以上的老艺术家,所谓的德艺双馨,那是他们的自我标榜。以电影圈子为例,也是张xx、冯xx这些人的天下,如果不是仗着他们的名气,还有他们在圈子里面的资源,他们的很多电影,其实远不如他们刚出道时候拍的好——除了画面越来越华丽,内容却是越来越空洞。

一个人的成就巅峰,往往都是在中年青年时代。人得服老,过了自己最鼎盛的时期,要么保持进取的朝气,不断超越自己,比如美国的那位卡梅伦导演。要么就急流勇退,把机会让给年轻人。或者自己做伯乐,扶植更多的年轻人起来。任何一个组织或者圈子,就跟生命一样需要新陈代谢,需要不断的补充新鲜血液。



中国的文艺圈子,就拒绝这种新陈代谢。比如像《炎黄春秋》,一堆老人堪称活化石一样的存在。再看看影视圈的那些天天露脸的女明星,都四十岁往上数了,还天天涂脂抹粉,互联网上一天一地都是她们的照片和各种八卦——当然了,这是付钱炒作的。以我一个正常的男人的眼光,十七八岁有点姿色不用化妆的年轻女子,都比那些女明星有吸引力多了。

为什么文艺圈暮气沉沉?因为那么多老人舍不得退下来。为什么舍不得退下来,为了名和利。文艺界是名利场,人一走茶就凉,一旦从公众的眼中消失,收入会急剧下降,晚景会非常凄凉。所以在文艺圈,老人们必须占着位置,还必须挤掉新生的力量,用话语权、金钱、人脉还有权力的垄断,巩固自己的位置。搞文艺,没有退休一说,七十八十了,凭着自己的当年名气,还可以出席各种活动,照样混吃混喝。随便写点什么,都是名家随笔,不愁没有地方刷存在感。

看看春晚那些“钉子户”,那些陈词滥调的老节目,那些十几年二十年如一的老面孔。你就知道,中国这个文艺圈,圈子封闭到了何等程度,简直是水泼不进密不透风。至于圈子里面的论资排辈,还有父子相传,更是不胜枚举。



我当然赞成文艺传承,但是这种传承,如果还是沿革旧时代那种师徒帮派方式,或者说更封闭的父子相传,你还能指望怎么推陈出新呢?毕竟师傅选徒弟,都是选择跟自己相像的人,或者自己看得顺眼的人。父子相传就更不靠谱了,你有文艺天赋,未必你的孩子也能有这样的天赋。我就看不出房x名,比他老爹合适演出功夫片。

【写到“天长地久”的“伤痕文学”】
早年的伤痕文学,主要是文革后的反思。它内容也多半都是主人公在文革期间受到的遭遇,当然了,以受到的伤害为多,所以叫做伤痕文学。



应该说“伤痕文学”有他的时代意义,至少在改革开放初期,它起到了一种反思的作用,让人们警惕那一段历史不要再来。但是,历史翻过那一页,已经四十年了,现在我阅读很多当代的文学作品,包括随笔和散文,里边仍然有大量挥之不去的这一类文字痕迹。算起来,那些50-60年代的“右派”多半已过耄耋之年,很多人已经离世。很显然,现在的很多文笔,并非当事者本人的记忆。

最近一部《软埋》(湖北作协主席方方的作品),更是把伤痕文学的历史往前推了几十年,一直推到土改时期。写到土改时期,地主家被灭门的惨剧。——写作的原型故事,据说是因为作者本人的一个亲戚,是国民党官僚的后代,解放以后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子女也没有受到很好的教育。

写伤痕文学没什么不对,文学本来就应该有现实的记录和有历史的思考。但是扩大化的伤痕文学,显然意不在此,不管是不是当事人,似乎都想往里面插一脚,就像一直在网络上传播的“…..期间死亡3000万人”争论一样。所谓的“伤痕”,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只想借此来否定TG过去的一切。——很显然,通过描绘受害者的惨状,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同情,更容易获得国外的认可,万一让洋大人开心,还可以捞一个什么诺贝尔奖。

我对伤痕文学的态度也是一分为二,在前行的道路上,新中国的确有过错误,也走过很多曲折的道路,反思历史是应该的,但是否认历史,那就绝不应该,总书记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新中国历史分为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无数事实表明,这两个历史时期都是不能否定的。”

但是伤痕文学,伤痕文艺,仍然在大行其道。前两年张X谋导演的电影《归来》,仍然主打这一类情怀。毫无疑问,这部电影在国际上再获青睐,入选第6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特别展映单元影片——人家老外就喜欢看中国的阴暗一面。



现在的“伤痕文学”又改头换面了,比如以科幻小说面目出现的《北京折叠》,因为其对北京“阶层分化”的科幻式描写,获得了“雨果”奖。

不管怎么样,只要是国际上这一类作品还有市场,洋大人还喜欢这一套东西,继续给这一类的文学颁奖,伤痕文艺作品,还会大批量地生产出来——而比如张导一类的人物,早就赚得盆满钵满,“伤痕”只是一件他们用来发财的情怀道具而已。
楼主 巨龙驰骋天下  发布于 2018-09-10 08:39:31 +0800 CST  
文艺圈三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互联网来了
巨龙 龙语天下事



今天是315,每年到了这一天,很多公司都很紧张。紧张什么呢?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怕,说明心中有鬼,无非是假冒伪劣以次充好。

前几天,看到阿里发表谈话,说要象治理酒驾一样打击卖假货。马上就是315,又是蹭热点的套路吗?或者,表表决心让自己看上去清白一点——卖是要出来卖的,节操呢,也是要装的。万一不小心,装成真的了呢!

【文艺界也需要315】
其实文艺圈子更需要打假,不仅要打假冒伪劣,还要打带毒危险性的内容。只不过呢,文艺圈子现在暮气沉沉,更多的人选择了用脚投票,你可以装得高大上,我可以离而弃之。你宣传包装得再好,我不买账,你奈我何?——这种抵抗有点消极,可是还真的有效。



强哥今天对消费者说了,“给优质产品‘点赞’,把不良奸商‘拉黑’”。不过这并不完全适用于文化领域。

思想舆论这块阵地,你不占领,自然就有人想去占领。体制内文艺圈越来越老化越来越暮气沉沉的时代里,中国迎来了互联网时代,特别是近年来,智能手机彻底普及,全新的获取资讯的方式到来了,改变了很多人阅读的方式。

互联网和文艺的关系,也经历了几个阶段,用开车的说法就是,从qiangjian时代,慢慢进入youjian和包养时代,再到后来,算是逐渐有了名义上的自由恋爱,但是仍然摆脱不了土豪买春的痕迹。

【互联网与文艺,沟通从qiangjian开始】

互联网从进入中国开始,就开始了野蛮生长的时代,没有哪一个行业,像互联网行业这样成长迅速,而且带着非常浓厚的美国色彩。在每一个互联网老板心中,都有一个狼图腾的图标,都想自己变成头狼,让自己的部下变成群狼,所谓的狼文化,就是从IT公司传播开来的。

互联网从进入中国开始,就把自己定位成颠覆者,一路百无禁忌横冲直撞大杀八方,在互联网上传播(盗版)文艺作品,自然就成为早期互联网吸引人气的手段。



可怜的中国文艺工作者!中国的图书定价本来就很低,版税收入也不多,即使是一个普通的畅销书作家(韩寒、郑渊洁、小四、余秋雨这类的,比奥运冠军还少),一年就算有十万的版税收入,都很难过上比较体面的生活。以往畅销书都有盗版盗印的,因为印刷比较劣质,纸张也不好,校对错误也比较多,虽然价格低廉,好歹还是有很多人愿意掏钱买正版书,多少给码字的作家们留了些盼头。

如今互联网杀到,盗版盗得赤果果而且还理直气壮——声称共享才是互联网的本质。因此,互联网盗版对于文艺而言,简直是寸草不生的大杀器。

以互联网最大的受害者音乐产业为例,某度起家的时候,mp3的下载是最重要的吸引人气的手段之一。那么唱片公司就很难过日子了,歌星、谱曲、填词的,谁还过得下去?除了几个天王级的巨星,通过演唱会或者广告其他途径来牟利,一般的乐队遇到这种冲击,基本上就是死路一条。



至于文学嘛,那更是不堪一击,想想网络上传播一部文学作品,速度能够有多快!当年韩寒、慕容雪村等一众作家,还因为某度文库盗版对簿公堂,结果又能怎么样呢?就算赢得了官司,也赢不了什么钱。互联网公司巴不得你打官司,对这群野蛮人来说,打官司也是提升知名度的重要手段。

可以这么说,在互联网进入中国的早期,文艺界就是一群群待宰的羔羊,互联网对整个文艺界就是赤果果的qiangjian,以免费共享的方式,获取了大量的用户,实现他们的原始积累,并且淘到第一桶金。

【互联网与文艺,youjian与包养】
互联网和文艺的关系,qiangjian也不是长久之计!文艺家活不下去,到头来互联网想盗版也没资源。虽然体系内仍然有一大堆文艺工作者,每年也不少作品,可是这些人也老了,作品也暮气沉沉,拿到互联网上去盗版,又能够真的吸引多少人呢?

竭泽而渔,最后就是没有鱼了。于是,互联网公司开始走上养鱼的道路,开始投钱搞文艺、搞音乐、搞视频——从盗伐森林转身变成植树造林的,好感动的故事有没有?



别忙着感动!qiangjian变成了youjian,变成了包养!互联网公司什么来头?多数都是美资背景的。想在互联网上搞文艺,就必须顺从资本的意志,一是为钱,二是要挟带他们的私货。互联网成了舆论的主要传媒,互联网公司成了文艺传播的主角。

著名的电影人于冬2014年曾经说过:“未来的电影公司的发展,就是满足BAT(百度、腾讯、阿里)三家的需求,BAT要什么我们就干什么!”。这算是文艺界的人对这种状况的认知吧。如果这句话还不算生猛,想想马X入股控股24家主流媒体的豪情壮举,再想想去年“胎毒分子”和小燕子的风波。

在这种背景之下,你还能指望互联网传播什么正能量的东西?一切都是为了钱,还夹杂着各种崇洋媚外的东西,要不是国家网信办管理严厉,什么幺蛾子都能够给你搞出来(抗日神剧那是轻的了)。国家网信办的确做的不错,然而也做得很累,去年一个年轻有为的网信办高级干部,就给生生累死在岗位上。



互联网要包装小鲜肉
从qiangjian进化到youjian包养,算是有了一点点的和谐,起码没那么暴力了,而且还养活了一大堆形形色色的各路明星——当然了,这些明星也要给互联网公司打工,别看他们挣的多,他们收入的很大一块,通通要给互联网公司做宣传费(称为保护费也可以,不缴纳足够的保护费,互联网分分钟教你做人,既可以抹黑你,也可以封杀你)。

在这个过程中,被互联网(包括境外资金)供养的文人大V,渐渐成了互联网上的“意见领袖”。在“youjian”时代,和现实生活中一样,总有很多文化人主动卖身。

这就是大家看到的互联网文艺现状。说乌烟瘴气也好,说不接地气也好,说屁股坐歪也好,总而言之,像极了被包养的妖妖娆娆的二奶——既富有汉奸精神,又鄙视普通大众,但是还指望普通人崇拜他们,为他们买单。

【互联网文艺的“自由恋爱”时代】
但是,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可能被长期欺骗,互联网公司的这套把戏,时间玩得一长,致命的问题也就出来了,那就是时间一长,文艺就没了生命力。——因为脱离了大众,接地气的东西越来越少,注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玩爱情动作片之类的东西,中国有法律底线,不可能学日本;玩玄幻科幻这些东西,你还能够玩得过美国?玩大片效果,你也不可能玩得过好莱坞;就算玩点思想深度的东西,你连印度也玩不过。所以,互联网长期包养文艺的后果,除了一堆“小鲜肉”刷屏以外,越来越难以获得网民的认可。

而大V们一次次无底线的炒作,也越来越让人憎恶,无疑也透支了互联网公司的信誉(虽然他们向来没有什么节操)。



穷则变,变则通。从微信订阅号开始,互联网文艺开始了一个新的方向探索,那就是“自由恋爱”的时代。其实微博算是更早的践行者,但是只是为了各种利益,包装了一堆大V明星,并没有真的实现读者和作者的有效选择。

和微信订阅号相似模式的,还有今日头条、百度百家、sohu订阅等等,微信占据了大头的地位。我虽然在其他很多平台,都取得了原创认证资格,但是经常被删帖(可见所谓的自由恋爱,也是经常被平台棒打鸳鸯),收入也极其寥寥。一怒之下,索性只玩微信,反正也不想过度推广。



订阅时代到来以后,当然也不会一路阳光,互联网任何一个领域,在前期都会充满泡沫。订阅号当然也是如此,诸如标题党、刷流量、买粉丝、心灵鸡汤、各种造谣不一而足。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浪淘沙之下,有价值的东西也就慢慢沉淀出来。——到下一个阶段付费阅读时代以后,相信有价值的作品,会更多地出现。毕竟,任何有价值的东西,都应该有合理的价格。所谓免费共享,那只不过是野蛮生长时代的口号而已。

【反思互联网与文艺】
用互联网摧毁一个国家的文化自信,这是美国人玩的阳谋,这也是为什么在互联网早期丝毫看不到盈利前景的时候,美国人舍得大笔资金注入。——所谋者大,自然不会锱铢必较,算计眼前的蝇头小利。

从互联网与文艺这二十来年的发展来看,互联网完成了对传统文艺的摧毁,但是摧毁并不等于创造,更不等于提升。善于打破一个旧世界的很多,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的却寥寥无几。

对于很多国力不强的国家,文化本来就是弱势,经互联网的巨大冲击,基本上就是堤坝垮塌。那些被color革命的国家,大抵也是这种情况。中国有数千年的文化底蕴,有强大的文化防火墙,有强有力的执政党,中毒虽然不浅,倒也没有到致命的危害程度。



想想去年底的文联大会上,满座的白发苍苍,还有不少我曾经批判过的面孔,不由得长叹一声:中国本土文化的修复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未完待续,下一节预告,希望与曙光。
楼主 巨龙驰骋天下  发布于 2018-09-10 08:48:28 +0800 CST  
重读毛泽东思想,反思文艺界乱象(下)——黎明和曙光
巨龙 龙语天下事



这算是《文艺界三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下)》篇。结合毛泽东思想,就能够看清楚文艺界乱象根源,同时也能够找到文艺的正确方向。



毛主席对文艺工作极为重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指出:我们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但是仅仅有这种军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文化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

【文化阵地的败退,后果堪忧】
我们在文艺阵地的败退,后果是相当严重的,虽然有党的领导,不至于沦落到那些发生color革命的国家那样的境地。但是至少以下几个方面,我们就吃了不少的亏。

崇洋媚外的心理,通过媒体潜移默化的影响,很多人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其中一些女性,因为辨别能力太差,不仅崇拜欧美,连第三世界亚非拉的外国人都崇拜不已,只要是洋人,不管黑白,不管是来自哪里,都盲目崇拜。这其中包括了诸多的影视明星,虽然她们的境况并不见好,却起到了很坏的带头效果。——这个名单太长,不一一列举了。

自己在文艺战线不给力,西方的文化就大肆流行,不仅好莱坞的各种大片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连带大幅度提升西方的品牌。格力的老总曾经说过:中东的经销商曾经建议她在空调上不要打“中国制造”几个字。文化上的自卑,自然会影响到中国制造的价值链。



文化的不自信,还导致了我们盲目向西看,自己国内的传统优秀文明智慧不去深入研究,反倒言必称西方如何如何,好的学不来,还尽学点糟粕。——比如一大堆复杂的金融衍生品。


文化领域被别人引导,还有扩散放大的毒害作用,很多被西方洗脑或者收买的知识分子,会进入我们的教育队伍,进入我们的媒体队伍,进入我们的干部队伍,这些人的言行都有相当大的示范引导作用,还有很强的扩散能力,自己身上的负能量,添油加醋加倍地影响其他人。——就是一个个行走的负能量宣传机。
……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表面看起来和谐安宁的社会,思想领域却是暗潮涌动,面对这种状况,我们需要提高警惕。须知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前苏联东欧那些国家,媒体和舆论界就是被首先渗透撬开大门,此后整个国家一溃千里。

【重读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最近重读《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感觉74年前的毛主席已经穿越似的看穿了今天的文艺界:“……资产阶级领导的东西,不可能属于人民大众......在今天,坚持个人主义的小资产阶级立场的作家是不可能真正地为革命的工农兵群众服务的,他们的兴趣,主要是放在少数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上面。”

看看当今资本主导的互联网和文艺,有多少接地气的内容?反映的是中国这个时代的风貌吗?那些豪门帅哥美女,出入香车豪宅,距离普通的老百姓生活,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不解决文艺为谁服务的问题,摆弄一堆的小鲜肉,惺惺作态表演几下,再加上媒体疯狂恶炒,以为老百姓就愿意为之买单。时间一长,就变成了业内人士的自嗨。临了还不忘装逼:老百姓素质太差,看不懂我们的东西。

凡是脱离实际,脱离老百姓的东西,必然就缺乏生命力。这一点,毛主席当初在文艺座谈会上也专门提到过:
“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

我去年在河南林州红旗渠参观,这是一个红色旅游景点,景区还保留了当年完整的纪录片,还有连环画和其他当年的宣传资料。在现场看看,我感觉到非常的震撼:在那个时代,那么艰苦的条件下,林县人能够完成这样一件简直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精神的力量有多强大!相比之下,我们今天有那么多的知识分子,衣食无忧却一身的软骨病。不仅自己跪习惯了站不起腰,还要鼓动别人和他们一起跪着。



在我们这样一个中华崛起的时代,就算是普通老百姓中,有多少精彩故事?去年到现在,我只采访了很少的几个人,有当年远赴新疆支边的知青、有异国他乡行走推销产品的打工妹、有当年面对嚣张韩国女老板拒绝下跪的青年、有在泰国开酒店的中国姑娘、有巧手雕琢的玉器师傅、有行医数十年的老中医…….这些访谈文章,我自认为比其他的文章更接地气——每个主角都象是一面时代的镜子。

【人民的觉醒】
不要太在意那些捧红的文艺作品,也不要迷信那些刷屏的热点。他们可以国际上上拿奖,可以在国内获得圈内人的吹捧,甚至拿到很有象征意义的荣誉。然而,评价一部作品的好坏,最终还是老百姓说了算,还是时间说了算。

经过这么些年的“反面教育”,我认为人民早已觉醒,只不过很多文艺工作者,还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在圈子里互相吹捧自嗨为乐,看不清时代的这种趋势。



我在2014年开始翻译漫画看世界的时候,我曾经以为像天涯这种地方,宣传正能量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或者说是一件很招人骂的事。然而在以骂架撕逼出名的天涯国际观察,我的漫画看世界专栏,好评率竟然达到95%以上,偶有几位公知出没,也很快被网友痛扁一番。——这让我看到了舆论的另一面,人民群众才是最强大的力量。

我的两个微信公众号,因为各种原因,并没有推广开。但是我的文章在网络上却传播很广(转载的不少),得到了很多的认可和鼓励。这让我充满了信心:接地气、有思考、有深度,而又不故弄玄虚的正能量的作品,一样会受到读者的欢迎。

【时代呼唤优质作品】
虽然我说了文艺界的种种乱象。然而在这一片灰暗之中,中国的文艺界,还是有非常多的优秀作品脱颖而出。十年前红极一时的《士兵突击》,没有美女花瓶,没有卿卿我我,没有雷人剧情,直到现在,仍然很少有军事题材的作品能够超越之。

最近在热播的电视剧《大秦帝国》,没有炒作什么小鲜肉,更没有什么虚幻和历史虚无主义,而是用质朴求真的拍摄方式,表达了那个秦国崛起的时代。我看着电视剧的时候就在想,只有这样一群坚毅不拔的人群,才配得上统一华夏。——毫无疑问,这部片子的收视率也很高,好评率也不错。



还有去年热播的湄公河公案,没有太多的宣传,却赢得了很大的票房,还有极高的好评。对比那些大肆宣传的商业烂片,甚至需要自己包房送票虚构票房收入(也是一种洗钱),这其实也反映了一个时代趋势:人民在呼唤优秀的艺术作品。

今年春节的时候,我带着小孩去万达Mall,本来打算陪孩子看一部动画片电影,现场竟然订不到票,国产的贺岁动画片《熊出没奇幻空间》已经满座。而我最近去看的几部商业大片,每场下来常常只有十几二十来人,甚至有一次下午场,我几乎是包场在看(开场后,再来了两人)。两相反差之下,我意识国产动画片的进步,虽然制作水准还比不上好莱坞,但是已经能够夺回一部分市场份额,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前几年,我还看过一个优秀的国产动画片:《菜包狗与功夫兔》,无论是剧情想象力、画面的创意、色彩和动作、音效音乐诸多方面,都达到了国产动画片里非常高的水准,好看程度丝毫不亚于美国的顶级动画片。只可惜,我不知道这个团队为什么没有继续下去。



总而言之,文艺市场的繁荣,离不开消费者的品味提升,更离不开创作者的用心创作。时代需要优秀的作品,而观众和读者,已经在对烂番茄说不。

【黎明与希望】
我对中国的文艺的未来充满了希望。这种希望,不完全来自于官方的体系,也不是互联网资本家控制的不接地气的炒作,而是“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的艺术力量。

现在,中国的文艺界需要一种良性循环的机制,实现“良币淘汰劣币”。创作者需要一个好的变现平台,优质作品,用心创作的作者,需要得到资源上的支持。在自动控制理论里,只要“正反馈”能够有效地运行,那么一个系统就会越来越稳定可靠。社会也是这样,如果书写正能量的作者,能够得到鼓励和支持,能够得到合理的回报,这种正能量的传播就可以持续下去。

很高兴看到这几年,越来越多的正能量作者在发出自己的声音。前两天和一位作者谈到了毛泽东思想,他总结了几句话,他说毛泽东思想正在王者归来,而所谓的精英文化,只是一个小群体的自弹自唱,花多少钱炒作,也无法掩盖一身的毛病和谎言。



这就是黎明和希望。我坚信中国一定会崛起,因为中国人足够智慧,也足够勤劳。而中国的文艺一定会迎来春天,大浪淘沙始见金,泡沫过后,只有优质的东西才能够沉淀下来。

楼主 巨龙驰骋天下  发布于 2018-09-10 09:10:42 +0800 CST  
读历史——两千多年前的“人民战争”
巨龙 龙语天下事




项羽是中国古代诗词里特别有“英雄色彩”的一个人。女诗人李清照是这么写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杜牧还给项羽预设了另一个可能的结局:“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意思是,假如项羽不搞乌江自刎,能够忍辱负重,说不定还有机会卷土重来。



《霸王别姬》还是京剧里的经典曲目,是梅兰芳表演的梅派经典名剧之一。这里面有一段:“劝君王饮酒听虞歌,解君忧闷舞婆娑。嬴秦无道把江山破,英雄四路起干戈,自古常言不欺我,成败兴亡一刹那,宽心饮酒宝帐坐,且听军情报如何。”英雄美人,面临四面楚歌战败之局面,其中的悲剧色彩渲染,让人心动。

【刘邦和项羽的文学形象】
对于文学家来说,项羽的确是完美题材:军事天才 + 凄美爱情,英雄末路 + 悲怆抉择。刀光剑影的政治较量、英雄美人的爱情传奇、盖世英雄的千古悲剧。可谓迷倒古今,无数儿女的千年偶像。

项羽的一生,的确非常有英雄色彩,“力拔山兮气盖世”神勇过人,以匹夫之躯,乱世中揭竿而起。能征善战,勇往直前,破敌百万,一举灭秦。斩秦皇,封天下,武功盖世,是那个乱世时期的西楚霸王。

我总觉得,金庸小说中的《天龙八部》,关于萧峰的故事,总能够在项羽身上找到一点影子,特别是性格决绝和悲剧结局。也许熟读史书的查老爷子,把自己想象中的悲剧英雄,部分地安放到了武侠江湖之中。




电视剧《天龙八部》里的乔峰
与此相反,刘邦在历史文学上的形象,却是相当地糟糕,比如元曲《高祖还乡》就把他以前的底子,扒得一丝不漏:“春采了桑,冬借了俺粟,零支了米麦无重数。换田契强秤了麻三秆,还酒债偷量了豆几斛,有甚糊突处。明标着册历,见放着文书。”、“少我的钱差发内旋拨还,欠我的粟税粮中私准除。只道刘三谁肯把你揪扯住,白甚么改了姓、更了名、唤做汉高祖”。——和项羽高大上的形象相比,汉高祖刘邦只是一个贪杯好酒假公济私的小吏,一幅活脱脱的基层流氓干部形象。



道理也很简单,项羽祖辈是贵族,出身好,被塑造成了英雄,那么刘邦显然必须塑造成小人;项羽光明磊落,而刘邦善玩权术,虽然成了一代帝皇,但是他当年当时的知识分子(读书人)并不看重,当年还曾经侮辱过儒生。——拿人家儒生的帽子往里面嘘嘘。读书人也记仇着呢。

【历史的真实一面】
项羽是“战神”,不仅特别能打仗,而且身先士卒,在秦朝末年诸多造反的队伍中,项羽的确战功赫赫。不说别的,单看巨鹿之役。当时各路诸侯,都患有严重的“恐秦症”,不敢直接和秦军主力交手。沧海横流,英雄本色,在这关键一役,项羽破釜沉舟,率楚兵“以一当十”,大破秦军。

不久,秦军约降(秦始皇死后,一统天下的秦国陷入内耗,群龙无首,这还是那支横扫六国的虎狼之师吗?)。项羽以这二十万秦国士卒为前导,鼓行向西。到了新安(洛阳一带),估计这些秦国士兵,无颜面对关中父老乡亲——带路党不好当啊,于是人心浮动。项羽听到消息,担心这些降卒“其心不服,至关中不听,事必危。”于是干了一件大事,把这些投降的士兵阬杀了事,一了百了,反正死人是不会说话的。“楚军夜击,阬秦卒二十余万人。”

军队一旦开了杀戒,那就收不住手。后面的杀人,多半还抱着一些恐惧心理——“斩草除根,否则会被报复”。项羽过了函谷关之后,进入关中,大开杀戒,史书记载的是“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止”。多年前参观秦始皇兵马俑的时候,导游告诉我,就是兵马俑的遗址,也有大量燃烧后留下的黑色木炭痕迹。——推测就是那一场大火留下的纪录。




咸阳大火和屠城
秦楚乃是世仇,项羽家族世代为楚国将领。战国时期,乃是大争之世,每个国家打仗,都是全国动员。秦国和楚国的恩恩怨怨,已经写入每个男儿的骨子里,以至于司马迁用了这八个字记录——“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三户是指三个姓氏家族,并非三家人。仇恨遇到报复的时机,自然会爆发地释放出来。

项羽灭了秦国,一路烧杀掳掠——能够屠了首都咸阳,大火毁灭城市的军队,还能够有什么底线?在这痛快淋漓的杀戮中,项羽终于给自己制造了最大的敌人——关中的老百姓。都说项羽不恋关中想要衣锦还乡(讥讽他“沐猴而冠”的人,也被杀了),——其实项羽是害怕了,杀人太多,处处都是仇人,又不能杀光所有的人。

经历过商鞅变法的秦国,民众中有一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的气质。与项羽屠城的做法相反,刘邦进入关中以后,与老百姓“约法三章”,对民众秋毫无犯,后来楚汉相争,留守关中的萧何,对辖区也尽力尽责,对老百姓安抚有加。——关中成了刘邦的革命根据地。

楚汉相争的无数次战争中,刘邦都被项羽杀得丢盔弃甲。但是刘邦却有屡败屡战持久战的本钱,那就是关中地区的父老乡亲。在关中父老乡亲心目中,刘邦才是他们的王。——“唯恐沛公不为秦王”。他们拥戴刘邦,不欢迎项羽——谁会支持一个杀戮自己乡亲的屠夫呢?



秦始皇能够统一中国,秦国强大的物质生产能力是关键,关中地区有非常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郑国渠。有了灌溉系统,有了肥沃土地,在乱世之中,就有了稳固的大后方。于是,刘邦有源源不断的兵源补充,有源源不断的粮草供给,当然,还有各方慕名而来的人才——刘邦旗下,谋士众多,猛将云集。

楚汉相争,是刘邦和项羽两大英雄之争,也是贵族路线(项羽是没落贵族)和人民路线之争。同样是进入关中,刘邦走在了人民的这一边,走的是人民的路线,历史选择了刘邦,而不是项羽,绝非偶然,而是“人民必胜”。

历史上的读书人,往往以贵族身份而自居,自然不会喜欢刘邦这样的草根阶层(其实也不能完全算草根了,也是基层干部出身了)。他们更欣赏项羽身上的浪漫英雄主义色彩,美丽的虞姬,自然也是YY英雄的一部分。

【人民战争启示录】
毛主席对刘邦评价很高,1964年1月7日的一次谈话中,他提出了一个很直率的命题:“老粗出人物”。——自古以来,能干的皇帝大多是老粗出身。汉朝的刘邦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在毛泽东看来,刘邦的成功,于他出身下层很有关系。他说:刘邦能够打败项羽,是因为刘邦和贵族出身的项羽不同,比较熟悉社会生活,了解人民心理。

历史有惊人的巧合,延安和关中平原,都在陕西省内。大约80年前,在延安的窑洞里,熟读历史的毛泽东,写下了光耀千秋的《论持久战》,为堕入黑暗的中国,点燃了一把照亮前路的火炬。



在《论持久战》中,毛主席提出了兵民是胜利之本。——动员人民的力量,依靠人民的力量,抗战才有希望取得胜利。

在陕西这块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的地方,事隔两千多年,以民为本的思想,最终又点燃了整个民族的希望。从井冈山出发一直到延安,最终走向全国胜利,历史有如一条清晰的脉搏,“人民战争”的思维,在遥远的时空中呼应,成就了中国建军立国的方法论。

现任国家主席,也非常推崇刘邦,在《之江新语》也提到过刘邦:何其为领导干部?说得直白一点,组织上让我们当领导干部,就是派我们在这里站岗放哨,这叫守土有责。古时候,刘邦的《大风歌》说:“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意思就是说要有一批人来守土,负责站岗放哨。



当年项羽兵败垓下,四面楚歌之际,仍不醒悟,“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死到临头,都没有认清自己战败的原因,还认为是老天要收拾自己。幸好这样的人,没有当上皇帝,否则必然是一代暴君,搞不好最多撑一代,身死之后必然天下大乱,进入历史动荡循环。



渡江战役中,毛主席写过这样的诗句:“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项羽是一个完全不合格的政治家,既不成熟,也不理性,不懂得何时该克制,何时该主动进攻。



楚汉相争,历史最终选择了刘邦,成就了后来的大汉朝。在中国的道路和命运抉择中,历史选择了GCD。不知道凯申公东渡海峡那一刻,有没有想起乌江自刎的那位。有没有想明白,为什么人民选择了GCD,而不是GMD!

楼主 巨龙驰骋天下  发布于 2018-09-11 08:41:44 +0800 CST  
二十四节气,中国农耕文明的宝贵遗产
巨龙 龙语天下事



中国的农耕文明有多悠久?汉字的表达能力有多强?在中国,有48个自古一直流传下来的文字,表达了农时、季节、风俗,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甚至成为整个民族精神纽带的一部分。

在中国,大字不识的老农,都能够顺嘴说出这48个字。




没错,我说的是二十四节气。几天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经过评审,正式通过了一个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也就说,二十四节气不仅属于中国人,也是属于全人类共同的文明遗产。

二十四节气在中国源远流长,早在东周时代,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吕不韦组织门客撰写的《吕氏春秋》中,就出现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这八个节气名称。最早记录完整二十四节气名称的文献,是西汉初年的《淮南子·天文训》。(汉朝的淮南王刘安组织人编写)。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此后无论朝代如何更替,这套历法体系,完整地继承了下来,至今仍然在发挥作用。



中国的汉字充满智慧,每个节气只有两个字,但是包含了天地人的智慧:只要说出节气名称,就可以道出这个节气里的天象、地气、物候、农事特征。比如现在,就处在小雪和大雪节气之间,相当冷。

实际上,在中国的传统历法里,采用的是阴历。月有阴晴圆缺,正好30天左右轮回一次。一年十二个月,不够的天数通过闰月来平衡补足。

但是用阴历来指导农耕生产,毕竟不太精确。在西方的阳历引入中国以前,二十四节气在整个中国,基本都是通用的。即使在四季如春的昆明,也有这样的话: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冬。说明在昆明,大家也是认可春夏秋冬的季节轮回。




如今的中国,阴历阳历一起用,春节和元旦的时间差,每年都有不少的偏离。春节有时候在立春以前,有时候在立春之后。曾经有“砖家”建议,将春节法定为立春那一天。只可惜这个建议,除了留下一点点笑柄,没有留下什么痕迹。——中国的传统实在太强大了。春节可是凝聚汉人的传统最大节日,运行得好好的,非要去改什么?

回过头看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2个字,充分展示了汉字的精简、高效、形象,而且充满了诗歌的韵味。下面是小学生都要求背诵的节气歌: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怎么样?24节气又浓缩了一下,直接编成一首诗。背会这28个字,一年的节气变化,季节轮回,基本都了然于心。单单这首诗,也充满了春夏秋冬的意境美。




再对比一下英文的十二个月,January——1月February——2月 March——3月 April——4月May——5月 June——6月 July——7月 August! ——8月 September——9月……背会英语的这十二个月,在我英语学习生涯中,是一件相当痛苦的事情。对比之下,我们的汉字,还有我们的老祖宗的智慧,真的甩西方人半个地球远。

在中国,读书的孩子很早就能够背诵这首诗:
清明
作者: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描述的是清明的景象,所说的杏花村,在山西的汾阳。然而全国上下,无论南方北方,到了清明时节前后,朗诵这首诗,都会感到特别亲切,在哪个地方都是毫无违和感,这杏花村改成本地哪个村庄,似乎都可以说得通。



这说明了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二十四节气具有普遍适用性。实际上,二十四节气,用得最多的地方,还是在农业上指导农事。这里摘录一些二十四节气的歌(很多是解放后改编的):
立春:立春春打六九头,春播备耕早动手。
惊蛰:惊蛰天暖地气开,冬眠蛰虫苏醒来。
清明:清明春始草青青,种瓜点豆好时辰。
小暑:小暑进入三伏天,龙口夺食抢时间。
白露:白露夜寒白天热,播种冬麦好时节。
秋分:秋分秋雨天渐凉,稻黄果香秋收忙,
……
虽然我们很多人离开耕地很远,但是从农耕时代延续下来的传统力量,仍然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比如说到冬至,除了想到隆冬时节,我们还有一个习俗,那就是冬至吃饺子。这风俗在南方略有变化,在我们老家,冬至往往是过年的前奏。很多人家,会选择在这一天杀猪,然后制作腊肉,准备迎接真正的新年到来。

比如说,立秋到的时候,要多吃点肉,传统说法叫作贴秋膘——现代人叫增肥。俗话说“夏天过后无病三分虚”,秋冬需要进补。立秋季节,正好大吃一顿——其实是因为天热没胃口,正好秋风乍起,温度舒适,胃口大开。

……貌似和中国的节日,都离不开吃,这二十四节气里,和吃有关的习俗不少,比如吃伏羊的传统(苏北一带)。   当然,要是细究起来,几乎每一个节气,也都有相应的季节美食,让中国人能从年头一直吃到年尾!




吃的习俗,是对季节更替最好的提醒。人也许脑袋会忘记什么事,但是胃可以提醒过来。和吃有关的日子,从来不需要刻意想起,时时刻刻都会记得。所以说,中国的节气推广到全世界,估计一样会受人欢迎,谁不愿意逮着由头多吃几顿啊?

当然,二十四节气主要并非为了吃,而是指导农事。这二十四节气里,很多和农事有关,比如惊蛰、芒种、小满。而针对每个节气,各地的农人,根据本地的状况,又创造了很多本地的农时口诀。既有大一统的共同基础,又有因地制宜的灵活机动,很象中国人的性格特质。




除了农事和习俗,二十四节气还是非常重要的文化纽带。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即使不认识字(传统社会识字率并不是很高),农民们也会记得季节的变化,这构成了一个文明的认同。二十四节气,也构成了中国语言文字里的一个标准时间坐标系。

即使是江南才子写书,书中写到“这一日正是冬至……”,北方千里之外的读者,即使间隔久远,立刻就能够想到天寒地冻的场景。这就是文化的纽带。不管距离多远,时间过去多少年,几个字表达的意境,所有的中国人都能够体会得到。



在中国的古诗古文里,包含节气信息的也很多。比如这一首:
陆游《时雨》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春末的时候,到中国乡下走一走,再对照这首诗,有没有感觉千年相通的文化气息?




不过,24节气虽然属于全世界,但是对国外来说,并没有那么强的推广价值。因为全世界四季分明,而且宜居宜耕的地方并不多。很多地方的气候很不稳定,尤其是热带地区,只有雨季和旱季的区分,24节气完全不适用。

在南半球,即使季节分明,这二十四节气还得倒过来用。冬至和夏至,正好是颠倒的。这用起来,也差了个整整半年。推广起来也是费力不讨好。

这一次,据说韩国人也准备去申请24节气,幸好没有让他们得逞。否则,还指不定说什么24节气属于他们的鬼话。




楼主 巨龙驰骋天下  发布于 2018-09-12 09:09:44 +0800 CST  
中国流失海外文物之思索
巨龙 龙语天下事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华文明的延续,除了语言文字,还有众多的遗址、文物,以及众多的非物质性的文化遗产。有一位西方学者曾经感慨:普通中国人说出的一句很普通的话,也许都有上千年的历史根源。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好战必亡,亡战必危这八个字,其中包括了多少深刻的历史教训啊。




【文物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文物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文物,我们可以看到古人的生活、风俗、文化、品味,还可以读出当时的社会状况,包括工艺水准等等。可以这么说,每一件具体的文物,就是那个时代的文化信使,跨越百年千年,带着那个时代的信息,来到我们的身边。

由于历史的原因,能够保存至今的文物并不多,许多文物都是在墓葬里边,作为陪葬品,才能长期保存下来。而中国历史历朝历代的盗墓贼,几乎把所有大墓都盗窃一空。



安阳殷墟博物馆里面的鼎也是仿制的,真品在国家博物馆
因此真正的文物是非常稀有的,也是很珍贵的。在文物市场里边,假古董和赝品非常之多,以至于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甚至有时候我在一些博物馆里边看到的文物,也都是仿制品。而文物的真品,有的上交国家馆藏成为国宝,更多的就是流落海外。

那么中国最好最多的文物在哪里呢?说出来可能会比较伤感,大部分都在海外。现在的很多国内的文物,都是解放后才发掘出来的。中国很多精品的文物,其主人并非在中国,而是在海外,在国外的博物馆里面,或者是国外私人的手中。无论你去英国的大英博物馆、法国的卢浮宫、美国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都能看到大量的中国精品文物,更不要说那些流落在私人手上的藏品了。

【日本拥有最多的中国文物收藏】
然而,收藏中国文物最多,品质最高,并且深刻挖掘其价值的,还是日本人。从甲午战争开始,日本在中国掠夺了大量的财富和宝贵的文化遗产,至今日本国内仍留存着大量的中国文物,由于战时的特殊情况,日军毁损以及劫运掠走的中国文物,至今并无详细准确的统计。

根据学者估计,日本拥有1000余座大小博物馆,共收藏中国历代文物近200万件之多,绝大多数均为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时候,以及日本侵华战争期间被日本侵略军劫掠出境。仅东京国立博物馆一家,就藏有中国历代文物珍品9万余件。



日本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这些文物,想要讨要回来,那更是困难重重。或者更直接一点说,如果不是PLA军靴踏上东京,饮马大阪,在北海道伐木烤火,这些文物基本上没有回来的希望。

【日本的罪恶原始积累】
从别的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掠夺来巨量的财富,是日本原始积累的最重要的一桶金。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日本人获得了清政府巨额的赔偿。马关条约除了割让台湾,战争赔款是2亿两白银,外加“赎辽费”3千万两,共2.3亿两。用这一笔钱,日本当时最落后的北海道地区,连偏僻的小学校里也通了电灯。—— 想想中国到近些年,才实现全国偏远山区全通电,日本当年从中国吸走了多少血?




吸髓知味的日本人,后来一步步加大了侵华掠夺的步伐。除了把东北变成伪满殖民地,后来还进一步扩大成了全面的侵华战争。这期间,是日本对中国最疯狂的掠夺期,不仅矿产资源挖走运回日本作为战争物资。各种奇珍异宝,但凡能够搬走的,都搬回去了日本,实在不能搬走的,也大量破坏掉。

作为千年仰慕中华文化的日本人,对中国的了解非常深入,自然知道中国文物的价值。不仅是军队、政府有组织地抢劫,就是侵华的日本士兵,个人也不会放过一切机会机会。—— 这就是武装化的大哄抢。

这一笔财富有多大,恐怕谁也算不出来,随着未来更多文物会走向市场,乱世黄金盛世古董,这笔巨额的财富才会越来越多浮出水面。

【日本人战后经济快速恢复的另一面】
一般的历史都告诉我们,抗美援朝战争(西方称为朝鲜战争),是日本战后经济快速恢复和发展的重要契机。通过给美国供应军需后勤,日本众多的企业获得了大量的订单,从战后的废墟中迅速崛起。

这只是硬币的一面,还有从来没有被曝光的另一面。这就是日本人在战争中掠夺到的各种古董、文物、金银器具等等。

美国的军需,给不少日本企业提供了订单,拯救了一些大企业。但是作为战后人口接近8000万的岛国,这些大企业不可能解决日本人普遍的就业问题。很多普通日本人要做小生意,要“创业”,比如开一家小餐厅、开一家小理发店、开一家杂货店,他们的启动资金从哪里来?



日本有众多的小店,很多起家于上个世纪50年代
我以前读过一篇随笔(具体记不清了,但是确有其文)。说战后大量的日本老兵退伍以后,有很多人利用手上一点点的积蓄(加上变卖值钱的东西),作为做生意的最原始本钱,开始了“创业”生涯。这所谓一点点值钱的东西,多半都是从占领国抢来的,有的是玉器首饰,有的是字画古董,有的是金项链镯子一类的东西。

不要小看这些文物首饰之类的东西,它们对战后日本经济恢复(特别是小微经济体)的重要作用。一副字画,可能就是开一家小餐厅的本钱,一家人的生计就有了着落,要是租房的话,房东也能够收到租金,一个个小微的经济体转动起来,整个社会的财富就流动起来。

我阅读过不少日本战后的企业发展史,很多大企业的起家,都是发迹于战争期间,但是大量的中小型企业,特别是小微个体企业,很多都是创业于战后的50-60年代。



日本的右翼思潮
怪不得日本右翼思想有那么强大的基础。很多家族的财富原始积累,第一桶金就来自于战争的抢劫。他们也有“吃水不忘挖井人”的信念,即使被国际舆论谴责,也要拼命地纪念他们的祖先。这就是日本大量民众的心理基础,他们并不以战争劫掠为耻,而是满怀感激“勇武”祖辈,从来不会换位思考,反思他们祖辈给别的国家带来的深重苦难。

其实,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何尝不是这样?比如欧美电影里经常美化的海盗形象——他们发家的基础,就是海上劫掠,自然不以为耻。

【文物拍卖的“阴谋”】
最近(2017年3月16日),一场拍卖会在纽约洛克菲勒会展中心举行——《宗器宝绘—藤田美术馆藏中国古代艺术珍品》专场。这个专场拍卖将包含30件拍品,囊括了中国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佛造像、古代绘画等品类,其中还有6件拍品曾为乾隆皇帝御藏。经过现场激烈的竞拍,最终以2.628亿美金成交(合人民币18.11亿人民币),成交率达到87.1%。专场中最重要的10件书画和青铜作品,成交2.494亿美元,合计人民币17.46亿元,占整个专场总成交额的94%。



数字是惊人的数字,虽然我不知道买家是谁,但是我却读出了另外几点味道:
一.日本人没钱了。一头是美国持续不断的剪羊毛(近乎于杀羊了),另一头是中国企业不断蚕食日本的市场份额,日本众多家族企业,需要变卖这些古董来弄钱。存了几十年上百年,等的就是应急用的时候——前几年玩这拍卖文物把戏,英国人也非常多。

二.这批文物虽然珍贵,但是价格也高到令人咋舌。除了其真实价格以外,有多少炒作的成分?炒高这些古文物的价格,除了忽悠中国土豪接盘以外,同时也进一步拉高了日本现存文物的价格估值。几十件文物的价格就是十几亿,那日本馆藏的上百万文物,该值多少钱?

三.文物的拍卖,往往配合洗钱的需求。这个水太深,内幕也不为外人所知晓。我了解的白手起家的实业企业家,对于这一类的东西,都会敬而远之。毕竟一件摆在家里的古董,对于经营性的企业家来说,并不见得有什么助益。至于什么人去买这些古董?细思恐极去吧。



那么,对于这些海外拍卖的文物。中国人应该有什么态度?是不是我们应该去买回来,欢迎文物回家呢?

【“文物回家”,什么方式不可以?】
对于流失海外的中华瑰宝,无数华夏儿女都希望这些文物回家。这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一种体现。

文物回家,怎么回?可以无偿赠送回来,可以合理低价交还回来,甚至以后打胜仗,让对方赔偿还回来——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就是不能高价拍卖买回来!那些高价去海外拍卖文物的富豪,也不值得去吹捧,谁知道他们背后在做什么交易?退一万步而言,就算是正当买卖。这不是怂恿西方那些强盗的后人,继续抬高价格吗?

当年从中国劫掠出去,如今炒高价格,等着中国人去接盘买回来,这就等于当年从你家里杀人放火抢东西,如今你有钱了,又骗你高价去赎回来——完美的二次抢劫。




几年前炒作沸沸扬扬的圆明园十二生肖头像
就不上这个当!更不能容忍有的人借着这种途径去洗钱。那些人连看一篇好文章,都舍不得给几元钱赞赏,花几个亿去买那些文化古董,摆明了就不是真的热爱文化。文物只不过是他们用来行贿、洗钱的道具。中国的文化事业,需要用钱的地方多的是,他们只是拿钱去炒作泡沫而已。

如果这些西方列强不打算还回来这些文物,咱就不去买,让他们自炒自卖,就是不接盘。就不信他们舍得拿锤子真的给砸了!放在海外,让出国旅行的人也好好看看,到底谁tmd是强盗!再想想国家打败仗的后果。这胜过千言万语的爱国教育。

【文化载体,人比文物更重要】
对于文物炒高价格的热潮,我向来冷眼看之。文物是文化的载体之一,但远不是全部。

中国的文化,除了那些出土文物,那些流失海外的中华瑰宝。还有更重要的文字、风俗、美食、思维方式,宏大的政治视野,知进知退的军事思想,大一统的国家理念,更有一群群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




卢浮宫......
作为文化的载体,一代代有思想的人,远比文物重要得多。想想灿烂的法兰西文化艺术,一旦n年以后要是真的成了法兰西斯坦,再多的卢浮宫馆藏,又能怎么样?准备拿来让后人凭吊的么?
楼主 巨龙驰骋天下  发布于 2018-09-12 09:23:24 +0800 CST  

精彩内容不错过,请关注原创微信公众号。谢谢!
楼主 巨龙驰骋天下  发布于 2018-09-13 08:29:38 +0800 CST  
房地产和金融如何毁灭实业 —— 日本三洋盛衰启示录
原创: 巨龙2018 龙语天下事



1. 中国先造出相机镜头再说中国崛起吧
解答:传统相机这个领域,已经被手机拍照冲击得七零八落。除了细分市场的单反和高端专业相机,实际市场一直在萎缩。你在互联网现在看到的图片,90%以上都是手机拍摄的。

另外,在华为最新发布的P9手机上,摄像头的生产商是一家叫作舜宇(Sunny Optical)国内厂商,也是全球最大的手机摄像头模组供应商,这是徕卡首次授权中国光学企业代工镜头产品。



华为P9镜头,徕卡授权制造
2. 人家只是到了幕后,核心技术还是人家的。

解答:没有了品牌,隐藏到产业链的幕后,也就沦为配件供应商。除非有垄断议价权(比如高通芯片和专利),否则只能拿到比较稀薄的利润。

优质品牌具有非常大的溢价空间,消费者愿意为品牌支付更多的代价。因此,产业链的大部分利润,都集中在品牌的持有者一方。也就是说,谁运作品牌谁吃肉,谁供应零件谁喝汤。

3. 中国从事的只是低端产业链,高端的还是人家的。

解答:产业没有低端高端,赚钱有利润才是王道。

卖糖水,低端不低端?可口可乐不一样是最值钱的品牌? 卖垃圾快餐,无论如何说不上多高端,人家一样卖进世界五百强。



产业链并不一定要分高低端。
4. 汽车行业什么时候才能够象家电行业那样扬眉吐气?

解答:汽车行业比较特殊,一来国内企业进入这个行业比较晚,二来中国要用汽车这个行业,交换其他领域的技术筹码。

中国对发展传统的机械型汽车,已经不准备花太大力气。一来品牌运作周期非常长,二来以后的技术发展趋势,还是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

估计国产汽车,还需要十年以上时间,才能够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占据半壁江山。




国产混合动力汽车——比亚迪唐


5. 中国以后真的有家电行业的世界定价权吗?

解答:这个可以有,而且这个必须有,相信中国人的力量,这个一定会有。

6. 这些品牌衰落的背后,有没有值得中国总结的教训?

解答:很多国际品牌的衰落,除了企业自身的原因以外,还有大量的经济环境原因。

楼主今天讲述的三洋衰败的过程,其中就可以看到实业如何被泡沫经济搞残的教训。

被泡沫经济搞残的三洋

先来说说三洋的历史,这家公司成立于1947年,创始人是松下幸之助的内弟以及松下电器前雇员。(又一个姐夫与小舅子的故事)。后来,三洋电机最终回归松下,成为松下旗下的公司(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三洋电器的白电品牌(白电是指功能性的电器比如空调洗衣机等,黑电是信息类的电器比如电视等),被中国海尔集团买下。



三洋的logo

三洋这个名字的由来,也很大气,公司的创办人有着伟大的抱负,要把产品销售到世界各地,横跨大西洋、太平洋与印度洋。

说三洋的历史,还真的是历史——因为这家公司已经不复存在。

曾经,三洋也是一家全球性的企业,鼎盛时的三洋,世界五百强也很靠前。股价远超松下、东芝等竞争对手,员工数一度超过10万。三洋旗下产品众多,涉及显示器、音响、家电、手机、数码相机、机械、生物制药等众多领域。



80年代三洋的收录机
三洋是最早进入中国的日本电器企业,其双卡磁带收录机,曾经是中国80年代一代人的美好回忆。(楼主90年代的时候,曾经通过旁门路子,拥有过一台,装B装得回味无穷,嘿嘿哈哈…….)

三洋公司在90年代,是中国美的、海尔这些企业学习榜样,中国企业对其产品质量、生产模式、全球化能力,基本上达到顶礼膜拜的程度。

这么一家卓越的企业,是怎么一天天走到没落衰亡的?

答案说穿了,其实挺简单,日本的泡沫经济,企业的转型不顺,加上中国厂商的崛起,内外因同时作用的结果。

更有讽刺味道的是,中国家电厂商的技术和管理,很多还都是三洋手把手教会的。三洋是中国家电行业的好老师,好伙伴,中国家电行业的进步,三洋是出过大力气的。因为三洋是最早采用OEM模式,委托中国厂家生产,同时提供技术指导和品质管控。



给三洋电器挖坑的,是日本80-90年代的繁荣的房地产和金融。

日本地产高峰期,一个东京可以买下美国。

日本80-90年代的房地产畸形繁荣,连带金融行业也是极度繁荣。当时世界五百强的前十强,就有几家日本的银行和证券公司。日本人口多、地域小,寸土寸金,炒房有天然的题材,地产商配合银行炒作下,日本的地产价格登峰造极,到什么程度呢——“87年一个东京可以买下整个美国。”

房地产繁荣,当然很多人受益,受益最大的当然是拥有地皮的那些人。但是,高房价的成本,最终都会转移给实业。

日本家电业在90年代的主要销售模式,还是柜台和卖场模式。量贩店——其实就是家电自选超市,类似于国美电器。因为房子租金的大幅度上涨,他们把成本转移给了厂家——进场费促销费高额佣金提成,总而言之花样百出。



日本著名的电器街——秋叶原。

三洋电器在90年代期间,在日本的市场占有率还比较高,不甘心被这些销售商压榨。因为这意味着辛辛苦苦经营研发,辛辛苦苦生产,辛辛苦苦运作,最后钱都被卖家赚走了。量贩店也苦逼兮兮地说:“我们也不赚钱那,赚的一点点零售差价,都被房东拿走了”。

于是,这个产业链里面,从研发、生产到运营,大家都在给房东打工。这注定是要悲剧的,没有任何一个生产行业的利润,能够支撑得起金融和房地产的贪婪 —— 何况这种贪婪,还可以年年上涨,寄生阶层,从来不会考虑宿主的承受能力。

三洋电器决定另辟蹊径,一方面自己建渠道(与此类似,格力就是不甘心被国美压榨,自己建渠道,后来修成正果),另一方面,成立中国合资公司,把部分生产转移到中国来,保证质量不降低的同时,压下生产成本,所谓OEM贴牌生产模式。—— 在中国的生产合作伙伴,他们选择了质量口碑比较好的青岛海尔。



合肥三洋荣事达,后来卖给惠而浦

这就打破了日本的行规,如果三洋的这条路能够走通,日本的那些既得利益集团,躺着赚钱的好日子就到头了。他们当然不干。于是,他们拼命在媒体上诋毁三洋的OEM模式。而当时中国制造在国际上并没有什么地位,日本人也坚信,日本制造才是最好的,中国人制造的质量,肯定不行。

在三洋的技术指导和标准要求下,海尔的产品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并且迅速树立了国内家电行业的技术标杆。应该说,三洋这位老师还是非常合格的。而在日本国内,三洋的品牌地位,彻底被拉了下来。即使是质量水准很高的产品,也卖不起价格。——怎么看,都是一个黑色幽默。

作为日本优秀制造企业的代表,三洋在生产制造上,也是有优秀底蕴的一家公司。仅仅是家用电器的衰败,并不一定会彻底打垮三洋。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三洋还有很多转机。

三洋决定进军半导体行业——同期韩国三星也在大规模投入这个产业,后来三星修成了正果。而三洋估计在日本国内,得罪了太多势力,此后霉运连连,投资半导体,赶上了2001的it行业第一波泡沫的破裂,投资损失惨重。2004年的一次地震,成为了三洋彻底衰败的导火索,当时三洋的一家半导体工厂受灾着火,但是因为没有加入保险,造成巨额损失,三洋从此一蹶不振。

自2007年开始,三洋开始分拆旗下业务,一个个子公司卖了出去。通用电气收购了三洋信贷,京瓷收购了三洋手机,海尔买下其白电业务和品牌,2010年松下获得三洋电机80.77%股权,将其完全子公司化。——森林里一颗大树倒下,周边的树,会贪婪地吸走所有的有机养分。




松下收购三洋大部分资产,变其为子公司。



海尔收购三洋的白电业务。

2011年,拥有57年上市历史的三洋电机从东京证券交易所退市。

回过头来看这段历史:如果,当年的日本地产业泡沫经济不是那么疯狂;如果,日本的既得利益集团不是那么短视;如果,日本政府和财团能够出手相救;如果,三洋转型期间不是那么倒霉;——就算面临中国电器厂商的挤压,三洋也不至于败得那么彻底,至少应该还活着。

历史没有假如,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三洋电器的倒下,是一面镜子,对中国的制造业来说,无疑有非常大的借鉴作用。

当年,中国家电厂商也遭遇了三洋类似的困境。以国美苏宁为代表的渠道商,把家电行业压榨到了极致。所有的家电厂家都发现,辛辛苦苦制造,而钱都被这些渠道商赚走了。而渠道商的最大成本,又变成了房租——黄金地段的商铺,年年租金往上涨,涨到家乐福、沃尔玛之类的大公司,都撑不住要倒闭。

中国这些年的首富榜,大多数和房地产有关,不过中国首富榜还有一个另类的绰号——叫作杀猪榜。当年玩投机玩房地产玩市场操纵的,虽然赚钱来得快,但是阵亡率也是异常的高。包括国美的老板,最终也陷身牢狱。相反,老老实实干实业的,虽然钱来得慢,却很少有这种牢笼之灾。

除了传统渠道以外,强硬出名的格力,宁肯退出国美销售体系,自建销售服务渠道,虽然起步困难了点,但是后期终于修成正果,有效保证了公司合理的利润率,然后把赚到的钱,大手笔投入研发和技术更新,终于杀出一条血路——在所有空调厂家拼得血流成河的时候,格力空调脱颖而出,并且建立了更高端的技术体系。这给了后来的生厂商一个重要的启示,与其靠渠道给自己推销,不如自己来搞渠道。

除此之外,中国电商的发展,让厂家有了传统渠道以外的第二条销售通道。电商基本不需要在黄金地段租赁店铺,不容易被房地产商剥削,因此成本可以压得很低,可以更多让利于消费者。厂家合理的利润,可以投入更多的研发和技术创新。同时,电商不容易形成垄断,因为厂家也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络销售体系。即使是电商行业的阿里,也不敢象当年国美那样压榨生厂商。

所以我们看到电商发展起来以后,虽然家电行业价格战很凶残,厂家却能够不断推出款式新颖的新产品。而且利润并没有下滑——从08年到现在,格力电器的利润几乎翻了十倍。美的,TCL这几年利润也增长得很不错。

房地产和泡沫经济,如果任其壮大,没有制约的手段,那么它一定会成为寄生在制造业上的毒瘤。并且以流通销售为要挟,把实业的利润吃到红线。——没有人能够阻止他们的贪婪,只有大家一起毁灭的命运。等制造业垮了,这些房子就无人问津,属于博弈论里面的全输案例。

在北京,中关村的几家电子卖场,现在经营异常惨淡,大量的商铺租不出去。而当年一个小店铺,租金几十万的好日子,再也不会回来。而中国的电子电器行业,并没有因为实体店铺生意难做而倒闭。那些老老实实做生产做研发的优秀制造型企业,日子倒是过得越来越好。

在日本已经衰落整整一代人的基础上,中国制造业逐渐抢占了世界市场的份额。只是,当年日本人倒下去的坑,我们千万不要自己踩下去。

附录:
三洋公司的历史
—— 1947年,松下电器行政管理主任井植岁男已经承担松下为二战出力的责任而辞职,同年他创办了三洋电气厂。创业之初就将公司命名为三洋电机,并决定使用SANYO商标。由于井植成为松下的代罪羔羊,松下幸之助得以重回松下电器;为了报答这分恩情,松下电器让出了自行车车灯给三洋生产。
—— 1947年:
井植岁男创立三洋电机制作所;
开始生产供联合国驻军使用的电灯及民用室内灯;
开始生产自行车用发电灯1号机47型。
—— 1949年:
接受联合国军总司令部的直接指令,向日本政府贸易公团交纳了5000个摩电灯用于出口,这是三洋电机首次出口商品。
—— 1950年: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成立。
—— 1951年:
在大阪守口市京阪通现社址处建立新社屋,并将总部机能转移至此。
—— 1952年:
第一批塑料壳收音机(SS-52)开始销售。
—— 1953年:
日本第一台喷流式电动洗衣机SW-53开始销售,日本著名评论家大宅壮一先生将此年命名为"电气元年";
第一批电视17C-C231开始销售。
—— 1954年:
三洋电机在大阪证券交易所及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
—— 1955年:
在名古屋,京都,福冈,广岛证券交易所上市。
—— 1956年:
开始生产第一批晶体管收音机(6C-1)。
—— 1957年:
开始销售第一批生产电冰箱。
—— 1958年:
淀川工厂开始生产窗式空调(SAC-2600);
第一批吸尘器(SC-100)开始销售;
与美国频道老板公司签订关于晶体管收音机的协议,开始了三洋OEM的历史;
第一批音响(STG-100)开始销售。
—— 1959年:
东京三洋电机株式会社(群马县邑乐郡大泉町)成立。
1960年:
住道收音机厂开始生产S-21MR型录音机;
率先生产双缸脱水干燥式洗衣机(SW-400);
开始销售第一批21-CT型彩色电视机;
东京三洋电机开始生产压缩机及冰激凌储藏柜;
率先开发1/10马力2极密闭型压缩机。
—— 1984年:
在中国设立广东三洋冷气机、华强三洋电子合资公司。 成立"广东三洋冷气机有限公司",这是首家制造空调的中日合资企业。 成立"长春三洋电机(蛇口)有限公司"、"华强三洋电子有限公司"、"三洋半导体(蛇口)有限公司"和"北京三洋电子(蛇口)有限公司"。大亚湾西区三洋(光品部)
—— 1999年:
改革董事会,引入执行官员制,聘请原菲律宾大总统阿基诺夫人;
收费老人疗养院竣工;
开始销售不会向后排气的吸尘器SC-JT80;
与柯达公司联合开发2.4英寸活动矩阵型全色有机玻璃;
—— 2002年:
三洋与韩国三星技术合作;
三洋与海尔实现在广泛范围内的合作;
在中国建立"青岛三洋电机有限公司"; 成立"三洋电机(蛇口)有限公司中国材料采购中心"、"青岛三洋电机有限公司"
三洋能源(北京)新工厂开业
与美国柯达公司建立合资公司,开始生产活动矩阵型有机玻璃;
—— 2003年:
建立苏州三洋半导体有限公司;
和株式会社NTT数码合作设立"株式会社NTT数码三洋系统";
和韩国三星电子集团达成协议,共同开发家用空调系列的全球战略。
—— 2004 年:
在二色滨工厂正式开始生产太阳能电池;
设立国际企业集团。
—— 2008年12月18日:
松下将三洋纳入子公司,从此成为日本最大的电器厂商。
2011年7月29日:
海尔集团与日本松下电器旗下三洋电机达成初步协议,斥资约1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8.37亿元)收购三洋电机在日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及越南的洗衣机、冰箱和其他家用电器业务。
楼主 巨龙驰骋天下  发布于 2018-09-14 09:21:26 +0800 CST  
西方对中国文化自信的定向打击武器 —— 评级体系的信用和猫腻

巨龙2018 龙语天下事

如果我们不了解一个事物,通常可以找到一些评测机构给出的评论。而评测机构是否公正,评测结果是否客观,实际上对我们非常重要,因为它会影响我们的抉择。
一个好的评级体系,最终会形成强大的权威性,成为人们公认的评价指标。相反,一些充满猫腻的评级体系,虽然可以欺骗人们于一时,长远来看,最终透支信用,最后会被人唾弃。

推而广之,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其实也是信用的积累,说话算话的国家,时间久了,自然会在国际上收获信任。而那些说话做事出尔反尔的国家,就算以往话语权很强大,时间久了,最终也会丧失掉信任的基础,谁也不愿意和这样的国家合作。

【一个典型的优质评价体系】
如果你出门旅游。不知道目的地有什么好的景点,这时候你可以用计算机搜索一下,寻找当地4A、5A级以上的风景名胜区。按照我的经验,凡是4A以上的景点,无论是景点的质量,或者旅游的服务,基本上都可以让人满意,当然价格也会比较高。

要知道,全国的5A景点,全国也就是两百四十多家,算起来平均每个省区直辖市不到8家,很多旅游资源不太丰富的省区,最多也就是两三处5A景点。即使评上了5A级景点,如果服务太差,宰客凶狠,被游客投诉太多的话,国家旅游局会发出整改的警告,甚至直接摘牌。

所以呢,在旅游景点评级这个事上,国家旅游局做的还是非常到位的。这个评级体系,对于5A级的景点,把关尤其严格。而各个地方,对于评选5A景点,也有非常强的动力。因为一旦能够评上5A景点,不仅意味着游客滚滚而来,同时也能够提升地方形象。



同样和旅游有关的还有酒店评级,旅游景点的5A评价体系,其实参照的也是酒店行业的五星体系。关于酒店的评级体系,因为有很多可以量化的指标作为考核,又有很多国际同行酒店作为参考,因此评级更加简洁客观。住宿选择酒店的时候,基本上就是一分钱一分货,选择什么星级的酒店,就准备付出相应的价格,同时也可以期待享受到什么样的待遇。

由于旅游行业对景点的评级以及酒店的星级分类,做得相对比较客观公正,因此这个评级体系有很高的权威性。也为人们提供了非常好的消费选择指导。——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优质评价体系。



现在,我们把目光从旅游行业移开,来看看教育领域的大学排名体系。

【擦亮眼睛,看国内外的大学评级】
子女入学,特别是考大学,家长自然都希望孩子能够考入一个好大学。985/211体系,就是我们的国内优秀大学的评级体系。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对于这一类大学的毕业生,往往都是优先录用,优先培养,优先提拔。

以我的职业生涯所见所闻而论,虽然不排除一流大学走出来一些混混,二流三流大学也有不少优秀人才。但是作为一个整体,一流大学出来的高材生,比例还是要高得多。包括在华为这样的大企业,绝大多数的技术骨干和一级级的干部队伍,都是来自这些名校的毕业生。

顺便说一下,我们的高考体系,虽然经常被“素质教育者”诟病,像毛坦厂中学、衡水中学、黄冈中学等等“高考工厂”,也常常被媒体质疑。但是只要高考这个相对公平的考核制度还在,中国的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就还有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何况,中国这些年层出不穷的科技进步,背后的人才力量,绝大多数不都是我们的教育体制培育出来吗?

现在,我们把眼光投向海外,看看被国外玩坏了的大学评级。
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富裕家庭,选择把孩子送到国外留学。而国外的教育,大多数已经产业化,说穿了就是把教育当买卖生意做。因此,国外大学的评级体系,坑就比较多;如果算上英美国家一贯的意识形态,还有英美国家垄断了的国际话语权,这坑还额外挖深了很多。

我们现在来看看一个据说比较权威的世界综合大学排名,就是下面的这张图:



大家发现什么秘密没有?全球前20名的大学,16家美国的,3家英国的,还有一家加拿大的。什么中国、日本、德国、法国、俄罗斯,前二十名统统没有入围。

也就是说,在这个评价体系里,和英美(加拿大陪衬)国家相比,这个世界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都是渣渣。联想到美国的“素质教育”,还有英国教育大臣电视上连简单乘法都拒绝回答,这种排名背后的猫腻,可想而知。

还有一个更有意思的排行榜,就是下面这个,据说是由一家比较权威的《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排名出来的。



在这个排名体系中,新加坡国立大学,排名亚洲第一,北大、清华分别排名2、3,南洋理工大学排名第四,而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分别排名5、6。至于日本东京大学,排名就大为靠后,要知道,东京大学先后曾经出过12位诺贝尔奖得主,排名居然在港大、新大之后。而为美国硅谷输出无数高端人才的印度理工学院,干脆就没有入围。
回头看看香港的几所大学,除了这几年学生上街玩“民主”,实在想不起有什么了不得的成就。翻开香港大学的杰出校友名录,连一个小医院的副院长都赫然在列。要知道,在中国随便一个像样点的大学,如果到不了院士、大企业领导、省部长国家领导人级别,根本不可能排进去杰出校友榜单。

为什么新加坡、香港大学的排名这么高?因为都是殖民地大学。以新加坡国立大学为例,这所大学前身是1905年成立的海峡殖民地与马来亚联邦政府医学院;1912年,改名为爱德华七世医科学校。1928年,莱佛士学院成立。两个学院合并为马来亚大学。1955年,新加坡华人社团组织创立了南洋大学。1962年,马来亚大学位于新加坡的校区独立为新加坡大学。1980年,新加坡大学和南洋大学合并,校名定为新加坡国立大学。—— 可见其殖民地大学出身的背景。



香港大学任命“占中”副校长事件......
所以嘛,国外的大学排名,看看热闹就好,谁信谁傻帽,这坑大着呢。那些个制作大学排行榜的,也不是什么权威机构,几个人凑在一起,搞一个草台班子,顺便还做点留学中介服务。这情景,是不是有点似曾相识?80年代末期,王朔的小说《顽主》里面,就有拿泡菜坛子颁发文学奖的桥段,如今这洋人也出息大发了,这一招也玩得熟极而流。

【海外大学排名的坑有多大?】
人生下来就有好胜之心。就连男孩子小时候,也喜欢比着尿尿谁尿得远。英美国家推的大学排行榜,别以为只是一个笑话,入坑的人还真的不少。

原因无他,全世界的话语权,90%以上都掌握在英语系的国家里。而教书育人,关系到话语权是否能够延续下去。因此,在如今的大学评级里,所谓和国际接轨,第一条就是是否用英语教学。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坑。那些排名靠前的殖民地大学,除了法律、经济、医学,偶尔还有一些计算机专业,基本上没有像样的科技类的学科。也就是说,在这些大学里,除了学一点“英美式”民主和西方式人文社科,很难学到真正的科学技术。

由于这种国际高排名,还有比较丰厚的奖学金。香港大学前些年把手伸向内地招生,还有一些高考状元级别的学子入到坑中。几年下来,也没有学到什么真的本事,相反,还被裹挟到各种“民运”之中。退学者有之,甚至还有跳楼自杀的,更多的默默忍受几年废了青春。直到这几年,港大终于不再有以前的光环。



这里特别提一下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大学,邓小平曾在1992年提出:“我们应该学习借鉴新加坡的经验。”随后,学习新加坡成为热潮,大量中国官员先后到新加坡考察学习。南洋理工大学就培训了大量的中国干部,我们国家很多省市级的领导干部,都有在这所大学培训的履历。—— 至于个中三味,大家慢慢思索去吧。

【评级是话语权特权】
前面说了大学的评级。其实在英美的话语权里,除了教育体系的评级,还有更多的大坑。比如说,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大国,前几年的金融评级有多高?和希腊相当!

而美国的国债,已经超过了20万亿美元,美国的信用评级,仍然是最高的3个A。
可见金融领域的评级,这个坑更大。问题的关键在于,国际上的很多金融交易,并不是人工来操作的,而是计算机自动交易,而评级作为一个最重要的参数,是计算机的交易行为的最重要的指标。于是,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在国际金融领域上,就是处处被动。
金融之上,更大的坑,莫过于“民主”、“普世价值”这些意识形态的大坑,以“民主”程度,给不同国家的排名,划分“民主”“独裁”“邪恶”等阵线,这是一种更恶毒的评级手段,辅以舆论铺天盖地的轰炸式宣传,就形成了国际舆论界的“主流声音”。鉴于篇幅,这里就不深说了,以后再慢慢探讨。



我现在看英美国家的各种评级,“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是对他们的评语。奈何周边的很多人,还特别迷信这一套东西,看来如果有机会跳坑,很多人还是会毫不犹豫地跳下去。回过头来想,台湾玩的电信诈骗,那还是小骗,人家英美国家玩的评级体系,才是高大上的大骗术。
楼主 巨龙驰骋天下  发布于 2018-09-16 09:17:34 +0800 CST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 重温《教父》看现实
原创: 巨龙2018 龙语天下事



教父是一部经典的电影。所谓经典,不仅仅限于它的艺术手法以及它讲述的故事,更重要是它刻画的人性,可以经得起岁月流逝而不褪色。

一般来说,《教父》归类为黑帮题材电影,或者是说黑社会电影。后来香港也拍摄过一系列这样的电影和电视剧,特别出名的包括《上海滩》。实际上,并不是一部简单的黑社会打打杀杀的电影,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的社会学的深度和内涵,也高于黑帮片的立意。

之所以想起这部电影,是因为观察眼下的很多事情,发现当今很多国家社会的灰色领域,《教父》电影里,都已经深刻地阐述清楚 —— 所谓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只有亘古不变的人性。

这篇文章,我用截图对话加解说的方式,结合当今时代的很多问题,给大家讲一讲这部电影的深刻社会学思考。










《教父》电影开幕,以女儿婚礼上的场景,串起众多出场的人物。
作为电影叙事来讲,这无疑是高明的,因为婚礼可以最大程度的把周围关系紧密的人聚集在一起,介绍人物也特别方便。

首先出场,是一位意大利裔的殡仪师,女儿被混混(有点背景)侮辱,法院判决不公。于是来找教父主持公道。另外一位出场的是蛋糕师,希望把女婿留在美国。

这其实包含了一个社会治理的陷阱 —— 当社会基层缺乏公平的时候,或者人们面对公权体系求助无门的时候,大多数人只能求助于灰色或者黑色,甚至是暴力的力量。同时他们会付出一定的代价,这可能包括金钱的,或者包括某种所谓的尊重,实际上就是人心。

老教父在政界、法官、议员那边,有那么深厚的关系,这些来自基层老百姓的拥戴,是他可以叫价的重要筹码。(比如选票等)

这也告诉我们,除了扫黑除恶,还需要营造一个相对公平的社会环境,同时强化基层的政权组织,否则社会的底层的民心,随时都可能倒向一些灰色势力,甚至成为庇护他们的力量。

很多时候,你甚至很难界定黑白两道的分界线。比如像老教父这样,“走群众需求路线”的黑帮。








柯里昂家族,并不是一心向恶的犯罪组织。

老教父有非常人性化和温情的一面。他很早就意识到了美国作为一个法治社会,律师的重要作用。他收养了无家可归的儿童,同时也在培养自己可以利用的力量。

教父的朋友圈子里边,各种各样的人才都有,其中包括了大量的普通人,也包括了强壮的暴徒、律师、法官、议员、......与其说他玩的是黑帮,不如说他玩的是政治。

任何一个组织,有了政治家的眼光和意识,有了纳入各种人才全面发展的操作手法,实际上就会远远超过他本来的面目,变成政治和利益筹码的一部分。很少一些会走向fan体制的道路,更多的组织为了利益最大化,会选择贿赂拉拢体制,谋取利益更大化。

近些年,我看到中国也好,美国也好,越来越多的大公司,也在走上这条道路。企业家争夺政治话语权,这绝对不是好事。





在演艺圈,获得一个角色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一个好的角色。
强尼因为和电影公司老板的矛盾(争风吃醋和潜规则),被排挤在这部电影之外。

教父很镇定的告诉他,这个角色肯定会属于他。因为黑帮、金钱、各路势力,在主导着这个演艺的圈子。

几十年过去了,看看我们现在的演艺圈,包括娘炮横行的现实,是不是能感觉到背后的力量?





为了让强尼得到影片的主角。教父派出汤姆作为律师,前往华尔街与电影制片老板谈判。

这边电影制片老板开始软硬不吃,一直到他价值60万美元的种马,被砍掉脑袋放在他被子里,他才醒悟到对方的力量。

这个截图里边是汤姆跟这位制片人的谈判。对话很巧妙,告诉对方,我们的老板掌握着工会势力,我们还掌握着你旗下大牌演员吸毒的秘密。

首先是黑社会掌握工会,在西方国家并不稀奇。工会动辄罢工,其中也有黑社会势力的操控。—— 有没有人想起最近某个大城市的工会事件?想想背后的势力。

其次,就是演艺圈演员吸毒的问题了。很多演员都在吸毒,选择在什么时候被曝光出来,这都是有讲究的,甚至吸毒成为控制艺人的一种途径。

其实在后边还有一段情节,就是柯里昂家族还掌控着报纸和媒体记者。在迈克尔枪杀土耳其毒贩和警察之后,这些报纸的舆论宣传作用,为洗脱麦可尔的罪名发挥了重要作用。

无法想象,一个国家的工会、演艺圈、媒体,都被外部势力力量掌控,这其中的社会后果可想而知。





这一段餐桌上的对话,发生在老教父病重期间,大儿子山尼主持事务,全面和其他黑社会家族开战。

黑帮家族的开战,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官方也掀起了扫黑除恶的重大行动。一时间,很多黑帮分子纷纷入狱,或者在火并中丧生。

这期间,黑帮的钱并没有歇着,柯里昂家族的钱进入了金融领域,其实就是放贷。诱导穷人购买高档的消费品,比如汽车,然后从他们手里收取利息。这是早期的放贷,不知道后面会不会演变成为高利贷?

在国家力量对黑帮进行清剿的时候,很多黑钱除了要洗白,更多的会进入金融借贷领域,而且暴力跟放贷结合,很容易衍生出高利贷和套路贷。这也是很多社会问题的根源之一。





作为一个走“群众拥护路线”起家的黑帮教父,老教父实际上一直反对贩卖毒品。

他很清楚,一旦走上贩毒路线,他这些群众基础都会丧失,这些人会痛恨他而不再拥戴,进而丧失政治筹码。一旦他失去了这些基础,他的政治庇护力量也会消失。

下面三句话,是其他黑帮大佬说的。一方面是对教父反对贩毒的回应,另一方面也透露了,这些“精英阶层”对社会底层民众特别是有色人种的看法 —— 他们就像动物一样,伤害他们不会有任何道德内疚。

这部电影拍摄于1970年代。时间过去将近50年,美国社会的吸毒人口达到了人口的10%以上,而且美国最重要的情报机构CIA也是贩毒大户,美国的金融系统,成为了毒贩们洗钱的通道。

我在想着美国的这些精英阶层心中,或许毒品正好是消灭底层人口的一种办法吧。这看上去,比灭霸一个响指消灭一半人口的方式,更显得无痛而且是自愿的。

中国的反毒,千万不可松懈。另外,在中国的精英阶层的心目中,社会底层的人士,千万不要看成牟利的工具,或者是可以标签价格的资产,否则社会底层会更加堕落化。

任何一个国家,如果把社会的底层民众,看着是负担,看作是牲口,任其堕落下去,那么这样的国家,距离衰败就不会远了。




所有的黑钱,都有洗白的动力。

迈克尔接手家族的事务,最重要的目标,就是想把钱洗白,他不像父辈那样出身草根,需要走底层群众路线。

他选择的路线是赌博和娱乐业,也就是拉斯维加斯的新事业。其实这两个行业也是黑帮介入极深的,也是需要很强大的势力来支撑。

在把老教父的业务彻底转型的时候,他在父亲死亡之后抢在对手之前,对整个纽约黑帮来了一次大清洗。这种生意上的恩恩怨怨,决定了他不可能真正退出这个江湖。

后来的《教父二》和《教父三》,迈克尔可作为主角,实际上承受了远比他父亲更多的压力和孤独。

这像极了一种隐喻,当第一代创业者功成名就以后,第二代的守城者逐渐脱离群众路线,甚至想摆脱暴力的影子,试图通过法律和规则守护财富。同时也沉溺于生意上的财富增值,热衷于勾搭各类名流,最终的结果却是越来越被动了。




这一段两代教父的对话,包括了很多可思考内容:
—— 电话监控手下。这实际上后来登峰造极,成了互联网的“棱镜门”。
—— 积累财富以后,热衷于参政。
—— 谁在尖锐对立斗争中,妄言和解和投降的,都是叛徒。不由得想起中美毛衣战里,那些提出妥协、投降论调的各路大V。

《教父二》,《教父三》的解读,再过几天推出......经典作品,读出时代味道。
楼主 巨龙驰骋天下  发布于 2018-09-17 08:42:26 +0800 CST  
《教父2》解读——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原创: 巨龙2018 龙语天下事





《教父2》借着《教父1》的光环,拿奖拿到手软,票房更是赚得盆满钵满。《教父》系列电影,曾经一度拯救了派拉蒙糟糕财务状况。

教父二实际上是包括了两条叙事的平行线,讲述柯里昂家族两代教父的人生轨迹。不过与教父一相比,人物的形象和性格比较单一,从片头到片尾的变化都不大。而且出场的人物以黑帮人物为主,矛盾和斗争也主要围绕着黑帮矛盾展开,少了一些更广泛的社会学的普遍意义。



老教父成长的地方,有没有中国城中村即视感?

但是《教父2》里面的故事好看,黑帮片的意味更浓,尤其是背叛和陷阱,与教父1的时代背景不同,而且不再拘泥于意大利人聚集的圈子,很多黑帮的规则也会改变。

我对教父1的评分更高一些,通过黑帮教父的交接班过程,可以见到丰富的人性和社会内涵,而且包括了特别复杂的性格转变。但如果不是跟前作相比相比,单单评论教父二,仍然是一部非常经典作品。

在《教父2》这条线里,老教父的故事这条线比较单向,大致上可以算得上是线性发展的剧情。而麦克的戏份占据大头,本来想洗白上岸,奈何越陷越深 —— 应了那句话:“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

【老教父的“美国梦”】
维托.柯里昂,少年时代因为家族仇杀而家破人亡,在乡亲们的帮助下,从西西里逃亡到美国,扎根意大利人聚居的社区,从底层慢慢长大成人还成了家,一直到孩子刚刚出生的时候,还是本分勤劳的移民。

维托为生活所迫,慢慢跟着周边朋友走上盗窃犯罪之路。不过,有的锥子天生就是尖锐的,锋芒早晚会显露出来。混迹灰色领域,让他逐渐在这条路上越走越顺,并且建立了自己的秩序,控制了自己的地盘,最终形成自己的灰色王国。在生意上聚集越来越多的灰色黑色财富。



中国自古有云:“穷文富武。”财富跟着力量走,这也算是老教父的成长路。不考虑其中涉及的黑帮色彩,这还可以算一个人的奋斗史,也算是小人物奋斗成大人物的励志片。

作为《教父1》完整的前传,老教父最终按照西西里的规则,亲手杀掉了仇人。




但是这种剧情实在不复杂,也不那么出彩。所以同样出演教父,教父二的主角,就远不如马龙.白兰度出名。




其实老教父的这种奋斗成长历程。在我们中国改革开放的前面40年里,也很容易找到这样的原型(这也是王健林为什么说过:什么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如果不是扫黑除恶,很多人也还都是“好人”的面目出现。当然,有很多人已经实现了原始积累,并且成功转型或者退隐,出来也混过不必再还,湿过水成功上岸即为人生赢家。

比如这两幅照片: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这句话,其实针对的是那些上不了岸的人。人生知道进取不容易,知道何时退出更难。更多时候,恐怕是身不由己。

【黑帮片里隐藏的美式爱国主义教育】
本来并不想提到这个。但是实际上,老教父的人生,其实是另外一种黑色的“美国梦” —— 扎根、繁衍、奋斗、成功,并且传承。顺便在其中,也暗藏了很多好莱坞的爱国主义宣传套路。

不用惊讶!即使是黑帮片,潜移默化也在宣传美国的价值观,做爱国主义教育。

这就是一种隐藏比较深的美式“爱国主义”教育方式——美国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疲惫不堪、走投无路的旧世界人们,可以在这里找到新的梦想。

电影里有几幅截图,充分表达了好莱坞式的爱国主义教育:



老教父童年时期,在西西里被仇家追杀。一家人家破人亡,只有他在乡亲们的帮助下,逃到了美国。



电影开头一段,新移民看着自由女神像,充满了虔诚和向往,还有到达新世界对新生活的期盼。这种爱国主义情感教育,连黑帮片都不会缺失。



意大利社区的小剧场。注意看幕布的纽约城,特别是自由女神后面的光环,以及右边彼岸的烽火(欧洲的战乱)。



在圣诞节游行中,维托刚刚干掉了敲诈勒索他的街头混混。然后一手抱起了孩子(麦克),注意看孩子手上的星条旗。

老教父这条线,可以写的东西不算很多。另外一条线,就是迈克尔作为新一代教父,接管家族事业以后,面临的复杂凶险形势,而且几度面对杀身之祸和牢狱之灾。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迈克尔实际上是富二代接班,按照电影和书上的描述,麦可走的是“精英教育”路线,而且深度融入了美国社会(主动远离家族事业,准备从政)。老教父看人的眼光很准,自己从黑帮发家,也不希望自己的儿子继续浸淫其中。




迈克没有像他父亲那样子出生社会底层,有很好的接触社会各层面的机会,能够从头培养各种人脉,定向配置自己的圈子。就他的生活经历来讲,他没有多少底层的“群众基础”,能够信任的人更是有限。

如果说老教父的一生,干的各种事情包括橄榄油买卖和走私酒类,还算得上传统实业,需要聚集巨大的气场,包括团结大量的底层人群;那么,迈克尔从事赌博娱乐这类行业,更接近于金融投资路线,赚钱更多更快,但是也更凶险。




从实业经营到金融投资投机,就算是黑帮,走的也是类似的“产业升级”路线。资本完成原始积累以后,总是会自动去寻找来钱更快更稳的增值路径。然而,想要财富洗白,谈何容易。麦克不得不用黑帮的手段解决问题,也就越陷越深。

巨大的资本,不要说增值,能够保住洗白就很不容易。觊觎这些资本的,又该有多少贪婪的目光?所以说创业不容易,守业更难。

所以,教父2里面,迈克尔的这一条线,其实就是赤裸裸的黑帮丛林法则展示。教父1里面的人间烟火气荡然无存,充斥着整部戏的都是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兄弟阋墙和无处不在的刀光剑影,甚至还有有宫廷剧的影子。

—— 政客勾搭,从原来的老教父时代的社区选举和扶植上台,变成了勒索和反勒索。参议员跟michael的第一次对话,就是赤裸裸的张嘴要巨额费用。不到2万元的执照,要25万美元,(美国1950年代的美元,以黄金比价计算,相当于现在价值的30多倍。)而且还狮子大开口要赌场的营业额提成。







当然,这个参议员(很好色)后来被下了仙人跳,而且仙人跳比较狠,直接是sm致死。

掌握政客的弱点、要害和把柄,加以制约和利用,这个手法不仅仅限于黑帮,甚至在很多国家操控政治上,也屡试不爽。(包括最近的刘Q东,似乎也是这一类的套路)

—— 操控他国政府的政客,为这些黑色资本服务,教父二里面就有一幕大戏就是在古巴展开的。收买古巴政客,获得优惠政策,试图在古巴这个美国距离不远的后院,建立更加不受约束的黑帮事业。







当然,这其中也是有一个巨大的坑。把麦克作为合作伙伴坑进去,然后干掉。

—— 兄弟阋墙,出卖和背叛。作为新一代的教父,michael应该是非常孤独的,脾气暴躁的大哥被人暗杀,懦弱好色的二哥又是如此不争气,还和外人联合来对付自己。(当然,最后的结果也是比较残酷,迈克尔下令干掉了他的亲哥哥。)




以下是一组兄弟悲剧的截图。












—— 法律的大坑
黑帮的事情,闹到法院上来处理。这已经不是意大利黑手党的传统。但是这是在美国,法律体系很完善。










最终麦克还是用西西里的黑手党手段来处理掉了这个危机。

—— 越走越黑
实际上,《教父2》里面的迈克尔,一开始致力于家族事业的合法化,但是他却始终无法摆脱罪恶的循环。




最终,他在深渊里越陷越深。越试图挣扎脱离,他就越发要依靠这一套规则体系生存。其实,我们很多人都有逃离的梦想,但是谁又能够摆脱现实的纠缠?




电影的最后,出现了兄弟四人当年聚餐的情形。温馨的家庭就餐,却是兄弟后来的人生道路分野。




迈克的晚年,厌倦了暴力,希望尽量不用暴力解决问题。然而,最终柯里昂家族的第三代教父,还是走回了暴力的老路。 —— 请参看第三集的影评。
楼主 巨龙驰骋天下  发布于 2018-09-18 08:55:45 +0800 CST  

精彩内容不错过,请关注原创微信公众号。谢谢!
楼主 巨龙驰骋天下  发布于 2018-09-18 08:56:57 +0800 CST  
热点评论 —— 将斗争进行到底!
原创: 巨龙2018 龙语天下事

不蹭热点,不代表不关注现实。今天是9月18日,87年的今天,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14年的艰苦抗战从此开始。

凄厉的防空警报,并没有改变城市里边大家一切如常的工作和生活节奏,同时也提醒人们,永远不要忘记国耻。落后就要挨打,这谈不上是真理,但是一定代表了强权的思维,而在人类的丛林规则里边,强大的武力,才是生存权的保证。

这一番感慨可不是空穴来风。自从2016年以来,美国就在逆全球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美国要收缩,一定会留下一个动荡不安的世界。当年英国人退出了殖民地的时候,也是留了这么一手。美国当然也会照葫芦画瓢,甚至走得更远。也就是说,美国越收缩,越需要制造世界更多的动荡。

既然是斗争,其实由不得你选择,更由不得你妥协。其实研读中国近代史,中国其实有很多次逆转机会,但是因为统治者的无能,官僚体系的腐败,汉奸买办们的里应外合,还有普通百姓的麻木不仁。一次次的退让,让侵略者的胃口越来越大;一回回的妥协赔款,强盗们获得了更多的甜头,让他们变得更强大。




从这一点意义上来讲,毛主席的伟大,除了他身后留下一个独立自主的中国之外,还把勇敢斗争的精神,重新注入中国人的体内。每当我们面临各种压力和危机的时候,翻开毛泽东思想,我们都能找到清晰的斗争思路。

所以无论现在是美国发动贸易战,还是在全世界各地的斗争,既没有什么好怕,更没有什么好躲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力量强的就硬斗,力量弱一点的就巧斗,就是不能有妥协的思想。

既然是要将斗争进行到底,那就必须清除内奸,压制买办的力量。这也是前几天为什么新闻联播要揭露台湾间谍的用意。这是一个斗争的信号,不要以为我们对此一无所知,更不要以为我们会对此一忍百忍,中国会在合适的时机做合适的事。

【中美斗争,贸易战何去何从】
美国宣布从9月24日起,对200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加征10%的关税,这还不算完,还要准备采取其他关税升级措施。

美国之所以继续加大贸易战的力度,和之前贸易关税带来的国内就业提升有一定的关系。例如钢铁和铝的关税,这样很多美国的工厂,可以提价,同时可以恢复生产。我从去年11月份就认定美国会打贸易战,而且只有贸易战,提高关税,才能让美国的这些旧的产业重新恢复。

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美国这些传统产业由于高成本,已经不具备任何竞争力。如果听任这种情况继续下去,美国以后除了金融和IT信息,这些基础产业都会彻底衰败。这不仅是财政收入的问题,也不仅仅是就业的问题,而是关系到美国的国运。

所以我完全理解美国发动贸易战。毛主席说过,这个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不会有无缘无故的恨。美国做出这么大的一个政策转向,就美国内部来说,其规模和影响深度,至少也相当于美国的“文化大革命”,或者是说产业大革命。这么大的决策,绝对不是特朗普一个人的主意,更不是他一个人能够推动的。至少在特朗普发出这样的竞选宣言的时候,还有这么多人在支持他。说明这样的主张,有足够的群众基础。

很显然,美国要发动这个贸易战争,中国也不可能完全顺着美国。相应的反制措施,也是必须要做的。蒸不蒸馒头,还得蒸口气。在中美贸易战的斗争背景之下,除了在关税和贸易上采取对等反制措施。中国至少还有以下文章可以做:

—— 首先是舆论的主动权。以往因为中美贸易额度很大。中国人讲和气生财,所以在舆论上采取的是守势。美国给中国制造提供巨大的市场,纵容一些吹捧美国的声音,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闷声发大财也没什么不好。顾客是上帝嘛!让上帝开心一点,这是商人之道。

中美斗争进入常态化以后,在舆论上就不必那么客气了。既然不想买老子的东西,就给老子闭嘴!不想买单还胡咧咧,谁尿你那一壶啊?不理解这个道理,你就找一个地摊老板砍砍价,把价格砍下来以后,然后决定不买了。你看看老板的脸色就知道了。

所以伴随着贸易战的推进,在舆论上中美的斗争和撕裂会越来越厉害。中国在舆论上也不会再纵容那么多亲美的力量。最近美国情报局在哭诉,在中国的情报网正在被端掉。这话有真有假,偷偷黑掉一些经费也未可知。

—— 其次是对买办、汉奸还有间谍的清理,中国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经济体,还有整个社会的运转执行机构里边,还有整个的互联网,不知道渗透了多少境外的势力。

互联网是舆论场,大家都看得见,所以大家都在关注着互联网。其实按照正常的思维,沉在水面下的,其实远远要比浮水面上的,要多得多,大得多,也严重得多。

即使是按照常识来看,冰山的7/8,也是沉在水面以下。浮出水面的,也不过是1/8而已。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人们都会特别的警惕。但是对于它水下部分的力量,很多人都没有意识。

对于买办经济体,实际上通过这一次的贸易战,相当于对全民上下进行了一次,自力更生自主可控的教育。所以对于联想这种披着民族企业外衣的买办企业,大家都渐渐看清了他的真实面目。

这种全民上下的教育,有利于全国上下支持中国在自主研发领域投入巨额资金,对于很多产业早期必须承受的巨额亏损,少一些指责,多一些包容。

如果中国能够借此清除经济成分中过多的买办成分。其实不管贸易战打成什么样,中国都不会输到哪里去,甚至可以变被动为主动。

至于清理间谍,这个工作,其实一直都在做。只不过实际情况,根据实际情况来公开的程度,甚至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合适的全民战前动员。毕竟中国已经和平太长时间,国内处处都是歌舞升平,普通的老百姓,并没有斗争的意识。(甚至中国老百姓还有点被宠坏了,以至于跑到国外,都以为国外的警察跟中国警察一样。)

—— 美国发动贸易战,实际上会在全球制造一个巨大的势力真空地带。美国的贸易战,不仅仅是针对中国,还针对其他盟友,与此同时,美国还加大了对很多国家的制裁力度。

同时,美国政府的出尔反尔,也失信于全世界,还得罪了很多国家。单一的某个国家是无法对美国发起挑战,大多数国家也只能忍声吞气。但是如果有一些大国,比如中国和俄罗斯,选择不屈服跟美国斗争,就会在斗争中形成新的凝聚力。

无论如何,这个世界总是需要秩序的。美国不想也无心再维持现在的秩序,包括wto规则。那么新的秩序一定会形成起来,其中包括各种自贸区,也包括一带一路倡议。

在中国要做的,就是顺其自然,按照采纳中国标准、符合中国利益,逐渐建立一种新的互惠互利的国际新规则。

【叙利亚伊德利卜,最后的决战?】
从战场的地图看,叙利亚的内战已经好像接近了尾声,俄叙联军已经把反对派包围在伊德利卜一块很小的区域。

但是如果叙利亚全境顺利解放,也意味着美国前期投入的巨额资源,面临沉没。所以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美国是不可能轻易松口的。叙利亚内战之所以持续这么多年,实际上它是一场小型的世界大战。全世界各路玩家,几乎都有力量或明或暗介入其中。

而世界大战,就像是谁也不能中途退场的赌桌,谁中途退出,所有的筹码都会被其他玩家瓜分。而赌桌,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如果一直赌到底,一定会有玩家输光所有的筹码,不得不离场。

普京是毛主席的崇拜者,从这些年刚柔并济的外交和军事手段来看,普京是一个很懂得斗争策略的人,自然也很清楚进退之道。

我认为有理,有利,有节,是普京接下来要做的事。不需要对伊德利卜的叛军快速一网打尽,因为人太多(将近300万人),全面的进攻会制造巨大的人道主义灾难,正好在国际舆论上落了口实,给自己制造被动局面。

俄叙联军已经占据了战场优势和主导权,解放了全国超过90%以上的面积。完全可以在这些解放的土地上,进行有效治理和恢复,组织战后生产,进行战后重建,同时对伊德利卜保持包围态势。采取招降的手段,逐渐瓦解敌人。

如此众多的反对派被包围在这么小的一个地区,生活是很难持续维持下去太久,如果美国和西方国家不能进行有效后勤补给,这群人很快就会投降;如果美国能进行补给,这些反对派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再有优势,长期包围之下,心理上也会充满沮丧,并且内耗加剧,最终不战自败。

从现在的战场态势来看,俄罗斯现在已经停止了大规模的进攻,根据《今日俄罗斯》的最新报道,俄罗斯和土耳其两国领导人新一轮会谈以后,普京和埃尔多安达成妥协,双方达成一致,决定在叙利亚伊德利卜建立一个非军事区,隔离叙内战的交战双方。

斗争远远还没有结束。不过建立停火区,并且能够在解放区建立可持续的和平和战后重建,对叙利亚的很多人来说,只要自己不再作死,还是依稀看到了和平的一丝曙光。

楼主 巨龙驰骋天下  发布于 2018-09-19 08:56:56 +0800 CST  
该学学!美资企业的流量光环
原创: 巨龙2018 龙语天下事



前一阵,我写了关于“流量美元”的思考。大概的意思是,美国对于互联网投入很大,也掌控了诸多的互联网发声管道。因此,无论是中国的互联网,还是墙外的互联网,每个字节的跳动,实际上都是美元在流淌。

这个系列文章发表以后,引起了很多读者的关注。“流量美元”也成为我独创的概念之一。


【几个和“流量美元”关联的热点】
后来发生的很多事情,也在间接认证这个事情,我一直关注着互联网最近的一些热点,虽然没有及时评论,但是几乎所有的焦点,都能够看到一些“流量美元”的影响力:
—— 阿里的杰克马退休一事,炒得沸沸扬扬。马云声称要去做教育,说实在的,中国已经拥有了差不多世界上最好的基础教育,只是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而已,更多的好老师,很难再下到基层,也很难留得住。这本身就是资本和资源集中在大城市的效应,如果更多的资本,加入基础教育,会改变这种趋势吗?我个人并不看好。资本越多,只会制造更多的更严重的“马太效应”,而不是相反。




但是,不管怎么样,杰克马自带流量光环,加上自称“乡村教师代言人”,也及时地为阿里做了一次大广告。

—— 刘Q东美国性侵案,炒作得沸沸扬扬。京东虽然是在美国上市,本身也是支撑“流量美元”的一家大公司,考虑到刘Q东对京东的强势控制,以及刘Q东的诸多言论,渐渐有转向“红色”互联网资本家的趋势。包括刘Q东前一阵子的各种公开言论,与国内的“亲美”资本家群体,有明显的分道扬镳态势。

至于闹得沸沸扬扬至今扑朔迷离的案情,可能永远都不会有真正的真相出来,时间越久远,这个事情越发会模糊。倒是京东的股票,实实在在跌了一轮。




京东选择的红色,有意味......
在我看来,借着这个事情来敲打一下京东和刘Q东。并且顺便警告一下国内的后来的互联网从业者。才是操作的主要目标。

中国最早期的那些互联网企业,很多都有海归的背景。最近到海外上市的互联网企业,不同于早期的前辈,多数并不是海归所创,很多都是在国内新一代人成长中崛起。如果这些人渐渐脱离美元的舆论控制,即使到海外上市,用流量支撑美元,由于这些人本身并不具备天然的“亲美”立场,美国对中国互联网的舆论控制力度势必会减弱。敲打一下刘Q东,还有这一层敲山震虎的意思。

—— 滴滴仍然有强大的美元势力,通过停止部分城市晚间的滴滴打车业务。滴滴玩了一把小聪明(俗称抖机灵),成功的挟持了民意,并且淡化了其之前事故的负面影响。在进行适当的安全整改以后,滴滴又重新上线了夜间业务。美元资本支持下的互联网企业,其公关能力还是非常强大的。就不知道中国政府,会不会记下小账本,到时候会不会想办法制衡一下。

不过,我猜测在滴滴上市以前,中国不会过度整治滴滴的。毕竟滴滴估值如此之高,背后还有uber、苹果、阿里、腾讯.......你懂的......,如此众多的有实力的资本。




......这几个事件看上去是很独立的,但是仍然能够看得出来,互联网美元或者叫做流量美元,仍然是非常强大的存在。

【美国企业的“流量光环”】
“流量美元”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美国企业自带流量光环,凡是美国在中国开业的大众消费型企业,或者是在中国院线引入的好莱坞电影,以及美国的经济学家的言论,整个互联网都会给予非常大的关注和支持。

在流量越来越宝贵的今天,中国互联网对美国的“流量支持”,确实是给美国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知名度好处。

最近炒的比较热的有两个,一个是苹果新手机的发布,另外一个是美国“海湾石油”在中国广东省广州市,一个加油站的开业。

苹果手机发布会每年都有,这次苹果手机发布会,除了价格很高,外加上一个双卡双待,看不出太多的技术创新点。我在“知识星球”上做了一些评价:




—— 创新点缺乏,倒不是科技发展到头,很难创新。而是因为创新的技术点,很难普及。在中国微信等软件创新应用的背景之下,很难推出简洁好用的新功能。

—— 双卡双待是一个亮点。但是并没有什么创新,国产手机几乎都支持。

—— 价格奇高,很明显,苹果公司在市场占有率提升无望的情况下,只能用高价提升利润率。反正中国人多,只要有一个比例的人愿意购买,数量就很大。

——  炒作营销,仍然无所不用其极。美国公司在中国的互联网,自带流量光环,这并不奇怪。

—— 除了卖肾的噱头。现在苹果手机每次发布,都加上了"卖身换手机"的段子。朋友圈或者微博,都是某某暴露的女孩子,声称愿意陪睡几天,换一部新手机。这似乎也可以解释,为什么KTV和某些特种行业的各种小姐姐,几乎人手一台iphone。

—— 华为表示:稳。一个行业有一个巨头做定价基准,其他的人其实日子好过。毕竟,用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的价格,实现超过90%的功能,大多数人还是讲性价比的。

可以肯定,苹果以后在中国的路线,走的就是高端昂贵。拼性价比,是无法和中国手机企业PK的。如果要走高端,那么“流量光环”就很重要,必须要在互联网上保持很高的曝光度。

除了苹果,就是美国海湾石油公司了。这几天因为开业优惠价格,瞬间引爆互联网,顺便大家集体吐槽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其实,没过3天,油价就恢复了正常。

未来十年内,Gulf海湾石油初步计划将在中国建立1000-1200个加油站。据悉,第二家Gulf加油站很快又将在华南地区开业。按照我查询的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加油站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截至2015年底,全国加油站数量约在9.68万座,其中中石油下属加油站有2.07万座,占比21.38%;中石化下属加油站有3.06万座,占比31.61%;其他社会加油站4.55万座。

也就是说,即使海湾石油十年后,能够如期建设这么多加油站,占据中国市场份额也不过百分之一。

而眼下,区区一座加油站,不过开业优惠三天,知名度炒得全国都知道,还顺便diss了一下中国的老牌的石油石化供货商。“流量美元”对美资企业的支持,真是无远弗界。




汽油是标准化程度很高的产品,无论是外资还是中国企业,92号汽油还是95号汽油,油品的差距大不到哪里去。说不定,还是同一家批发商拿的货。毕竟美国海湾石油,在中国好像还没有建立炼油厂,汽油来自哪里?至少眼下不会是从美国运输过来的。

这里再看一组数据,截至2016年底,中国炼油能力达到了7.5亿吨/年,形成了以中石化、中石油为主,中海油、延长石油、中化、中国兵器、地炼、外资炼厂(占比极低,而且都是合资,最近广东引入的埃克森是破天荒的独资),顺便说一下,我国第一家大型中外合资石化项目——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太项目),外资股东法国道达尔集团于2014年年中正式决定退出该项目。

一个小加油站,开业优惠三天,炒作成一个全国都知道的品牌。“流量美元”的变现能力,还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毕竟,中国制造、中国品牌走向世界,也需要巨大的知名度来支撑,运作好互联网流量,日后肯定是一门大学问。

与其骂美元狡诈,不如好好学习借鉴一下。“拿来主义”可不是盲目排外,更不是跪舔或者痛骂,“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才是可取之道。
楼主 巨龙驰骋天下  发布于 2018-09-20 08:51:56 +0800 CST  
你对大海的向往 ——也许是“海洋文明”操控的“文艺洗脑”

巨龙2018 龙语天下事

一、 被过度赞美的大海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写的一首抒情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成了多少人心目中的诗歌和远方?

感动这个世界的,从来不是华丽的辞藻,而是质朴而又能够直达内心的语言。就像前两年那一封辞职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不过诗人的命运并没有那么好,在写完这首诗没有多久,他就在山海关卧轨自杀。海子绝对是一个学霸天才,15岁上北大,19岁开始在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自杀身亡那一年,只有25岁。

如同所有的艺术家、哲学家、诗人一样,活着的时候,作品都不怎么值钱。死了之后,就会有无数人捧红他。在我刚刚认知文学的时候,汪国真的知名度,都要比海子大。但是多年之后,仅仅凭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首诗,海子就成了中国现代史上最知名、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崔健的《花房姑娘》这首里,也有这么两句:“你问我去向何方,我指着大海的方向。”严重怀疑矮大紧的那两句话:“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就是盗版(山寨)于此 —— 眼前的花房,还有姑娘,都算是眼下的苟且,留不住一个人的心,大海才是心目中的诗歌和远方。




我出生在广西中部的丘陵山区农村,其实距离大海并不算远,但是一直到大学四年级快毕业之前,我都没有见过大海。第一次见到大海,是在上海金山郊区的杭州湾,污浊的海水,伴随着空气里工厂排放的尾气,水泥防波堤上到处都可见残破的垃圾,和心目中的碧波大海椰林夕阳,实在相距太远。(微信公众号:龙语天下事)

也许是因为第一次看到大海,留下了一点阴影,很多年过去以后,即使看到很多真正的大海美景,我心里也都留了一点嘀咕 —— 大海其实没有我想象那么美。

2017年春节的前几天,我到海南自驾游。乘船穿过琼州海峡的时候,看着大海茫茫,忽然心生一种无助的恐惧感。这种感觉,是在陆地上是从来没有过的。脚踏大地哪怕是在山上,总给我一种踏实的感觉,土地里有收成,道路延伸到远方,走到哪里都能够遇到人,想要看风景,无论是天然的还是人造的,一辈子都看不完,这就是在大地之上的踏实感。




在近代史上,中国的“黄土文明”遭遇了“海洋文明”,被海上来的敌人打得一塌糊涂,沉沦百年之久。至今尚未实现国家统一,归根结底还是海洋武力不足,还要拼命补课。我后来一直在想,从1840开始,也许到2040,我们才能够真的和现在的海洋霸主平起平坐。算起来,岂止是“百年海军”,简直是要两百年的时间了。

出于文化人的敏感,我意识到了一个事情,军事霸权同时也会带来文化霸权和经济霸权,这个世界对海洋文明的美化,对大海的过度赞美,其实是文化霸权体系的一部分。有一双海洋霸权的手,在塑造着这个世界的经济,也操控着文化里对海洋的意识形态潜意识。




想明白了这一节,我在脑子里慢慢梳理了这些年的文艺作品,发现了一条清晰的脉络 —— 影视文学作品里,有着对“海洋文明”的刻意赞美,还有对“大陆文明”的恶意丑化。

二、美化“海洋”——丑化“大陆”

回顾“大航海时代”和工业革命以来的经济发展历史,军事发展历程,“得海洋者得天下”。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的贸易通道,谁就获得了金融的主导权,谁就可以无尽地收割世界的财富。




每一轮的工业化,其实都是在沿海地区,或者沿海顺着大河向内地延伸(中国的大三线建设例外)。一般来说,每个靠海的国家,经济带都部署在沿海地区,其实这并不合理,沿海地区的资源,养活不了那么多人。(微信公众号:龙语天下事)

美国用美元的优势,结合军事的优势,塑造了这个世界的基本经济形态 —— 沿海发达,并且都在美国海军舰队的射程之内;内陆地区,美国军队够不到的地方,就没有美元金融支持,于是穷困潦倒。美国控制着海洋的交通要道,控制着海上贸易的最关键节点。

沿海富裕,内陆穷困,不仅中国如此,美国也是如此,全世界大抵如此。这是海洋国家通过金融布局实现的全球化。如果不是中国海军给力,把美国渐渐排挤出第一岛链之外,美国不可能出现金融危机,因为美国可以通过军事压迫手段,把金融危机转嫁出去。




被塑造的美国富豪的梦想生活

在英美主导全球意识形态的情况下,美化海洋文明,丑化大陆文明,几乎成了这几十年中外文艺圈的共识。说到底,也是为英美利益服务的,《海权论》不仅是军事意义上,更是经济和意识形态全方面的。

看看张X谋、陈X歌这些当年新锐派导演的系列作品吧:《秋菊打官司》、《黄土地》、《老井》、《大红灯笼高高挂》......电影背景很多都是贫瘠荒凉的黄土地,以及愚蒙麻木的人群,甚至还有《h-e sang》这种彻底否认黄色文明,要全盘接受“蓝色文明”的这种作品。



如果各位经常看英美纪录片,一定能够看到关于很多海洋的唯美片子。而且美国有非常多的大片,表达豪宅、美丽风景的时候,都用海洋做背景。除此之外,海盗在英美电影里,一直是作为主角光环存在,连迪士尼的《加勒比海盗》都前后拍摄了很多集。至于美国军队的耀武扬威,基本都是航母战斗群在海上巡弋。作为对比的我TG大陆军,土气中一股扎根大地的战斗精神。

实际上,居住在海边,绝对没有片子里宣传的那么舒服。像上海这种地方,一周两次台风,放在古代,这破坏力,只怕会出来一堆《茅屋为台风所破歌》。想想看这些年破坏力极大的系列台风,即使是现代钢筋混凝土建筑,都难免停水停电,海边未必更宜居 —— 自古以来,农业社会其实是大陆养活了绝大多数的人口。而农业主要聚集在江河下游的平原。



2005年的卡特里娜飓风
即使是美国,2005年新奥尔良被“卡特里娜”飓风摧残,十几年了都没有恢复元气。2012年的“桑迪”飓风,让美国纽约周边很多城市,都浸泡在水里,很多地方甚至停电一个月以上。

我曾听过很多人被忽悠买了海景房,多年以后后悔不迭。海边风景看看挺好,时间一长其实单调乏味,倒是咸湿的海风,让家具家电很容易遭到腐蚀。在海南三亚,很多靠海的房子,其实至少有大半年都是空着的。(微信公众号:龙语天下事)

其实论及住着舒服,四季分明、风调雨顺的长江-黄河中下游,孕育了中国最有持续性的农业文明,还养育了那么多的人口。“大陆文明”是内生持久性的文明,比掠夺起家的“海洋文明”(其实是海盗文明),更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什么时候,我们才真的捡起“文化自信”?至少在心理上,“海洋文明”、“大陆文明”是对等的?甚至意识到大陆文明相比海洋文明,更持久,更符合人性。这也许是文化自信的一部分吧!

三、中美之争 —— 海洋大国 VS 陆海复合

毫无疑问,美国是第一海洋军事大国,依靠海洋霸权,美国支撑了全球的主导权。如果美国被中国逼出半个太平洋之外,那么欧亚大陆的东侧,必然会形成世界东方的美国势力真空,毫无疑问,填补这一真空地带的,必然是某大国。

在太平洋西部-印度洋(所谓的印太地区),生活着超过世界一半还多的人口,而且有很长时间的文明史。而广袤的亚欧内陆地区,随着高铁和高速公路网,还有内河航运的发展,必将形成巨大的内循环经济体。(微信公众号:龙语天下事)

如果你要通过海运,将一批服装发往美国,至少要30天以上。而在大陆内部,比如中国,大部分的地方,快递不会超过2天。一般价值体系的商品,大陆内部经济的周转速度,是海洋时代的十倍速以上。




在经济学里,运行效率越快,周转率就越高,财富就会积累越快。如果高价值的商品,在大陆内部迅速地流转,海上运输的,很多就是大宗廉价的农产品、矿产品,以及比较笨重的大工业品。那么,人类的海洋主导的时代,将会成为明日黄花。

陆海复合的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包括了海洋和陆地两个通道。而在陆地之上,美国的军队,实在远够不上海军那么生猛。美国也许在海外有大量的基地,然而只要远离了海岸线,美国人就实在鞭长莫及。(微信公众号:龙语天下事)

其实,在中国有一个趋势很明显。那就是内陆省的省会,这些年房价上涨很快,更多人选择了在本地工作,而非到沿海省份打工 (因为房价实在太高,很难有机会留下)。当中国中部一系列省会城市群崛起之后,中国经济对海外的贸易依赖程度,必然会降低。单单以交通物流来看,中国大陆内部的运输量,就会远远超过国际物流数量。

中国的“大陆文明”复兴指日可待,这是不可能阻止的。意识到这一点,以后大家会看到越来越多的文艺作品,会反映陆地的美景,给大陆文明唱赞歌 —— 就像《舌尖上的中国》,讲述的大部分是农业文明和美食的故事。上海的“海派文化”这些年已有式微趋势,也暗喻“买办文化”的渐渐衰落。




归根结底,我们都是大地之子,对土地的热爱,对劳动的热爱,而非“海盗式”的掠夺,才是我们真正的文化自信的根源。
楼主 巨龙驰骋天下  发布于 2018-09-21 09:01:33 +0800 CST  

精彩内容不错过,请关注原创微信公众号。谢谢!
楼主 巨龙驰骋天下  发布于 2018-09-22 09:37:11 +0800 CST  
“国进民退”还是“公进私退”及“白进黑退”
作者 巨龙

“国进民退”是一个伪概念
最近一篇文章,炒红了一个叫做吴小平的作者,一篇主题为“中国私营经济已完成协助公有经济发展的任务,应逐渐离场”的奇文,引起轩然大波。甚至在官方媒体上引发了口诛笔伐。大家的意见相当出奇的一致,私营经济不仅不应该离场,而且更应该做大。

关于“国进民退”还是“民进国退”这个问题,在改革开放40年来,一直是争议不断。但是首先我认为,这个“民”实际上是一个伪概念。人们通常按照字面理解,以为这个“民”是普通老百姓,与民争利是官方大大的不对,藏富于民,才是一种正确的社会形态。

实际上,无论是参与“国进民退”,还是“民进国退”游戏的,这个所谓的民,都是一方豪强,他们其中的很多企业家,位列全国富豪榜甚至全球富豪榜上。也许他们一些人也是出身平民,但是成长到这个层次,和普通的老百姓已经没有任何关系。用“人民”来包装自己,本质就是私营“资本家”,和西方的资本家其实是一样,这样的包装可谓巧妙得很。
把“国”和“民”对立起来,国退民进就是藏富于民,国进民退就是与民争利,这就是这两个概念给一般人的印象。实际上,这个国,代表的是公有制,才能够反映大多数老百姓的利益;而这个民,其实是私有制,代表的是一小部分自诩为“民营企业家”的资本家群体,除了雇佣一些工人,提供一些就业,这些财富多数情况下和普通老百姓毫无关系,甚至这些人积累的财富,可以进一步作为本钱,从老百姓身上剥夺更多的利益,进化到“民”的反面 —— 比如不断抬高的房租。

中国宪法对公有制经济的规定是这样的:
宪法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
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第七条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现在私营企业家的叫苦,我觉得更像是一种“要挟”和要价,目的还是为了争取更多的有利私营经济的政策。资本永远是贪婪的,永远在争取利益最大化,即使把这个地球的财富,100%都给了这些私营资本家,这些资本家仍然不会餍足。

看看美国就知道了,美国人每年创造的那么多财富,外加全球的掠夺剪羊毛,整个国家以及还有占据大多数的普通人,都是负债累累,钱都哪里去了?答案其实很清楚,都被私营资本家、垄断资本家,勾搭权贵,通过各种手段,卷到自己的腰包里面去了。

私营企业的功与过
中国的私营经济起步于乡镇企业和众多的小个体户,在改革开放进入一个阶段以后,城市的聪明人和能人,开始迈上舞台,这些人由于教育程度高,资源深厚,后来的光芒迅速的淹没了乡镇企业家。
在中国的房地产业和互联网产业起来以后。秉持着资源的优势,城市资本家更是把一堆的乡下土老帽的乡村企业家甩的没影。
邓小平在总结乡镇企业发展经验时指出,在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的收获,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这不是领导的主意,而是最基层的农业单位和农民自己创造的。
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把更多的发展权力下放给基层和人民。由此释放出来的巨大创造力,让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整个社会创造了巨大的活力。

私营企业的崛起,不仅解决了大量的就业问题,而且创造了大量的财富。民营经济给中国发展带来了活力,按照某个数据计算:创造了我国60%以上GDP,缴纳了50%以上的税收,贡献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提供了80%以上的就业岗位。 —— 实际上,我认为并没有那么高。比如房地产的税收,本质上也并不是企业创造的财富;至于技术创新,除了华为这样的产业巨头,多半都是一些微创新,并没有核心基础技术(比如联想),80%的就业岗位,其实很多都是个体户自己雇佣自己.......

中国任何时候都需要私营企业,需要私营企业家。“一大二公”虽然在政治上是正确的,但是自身也会有很多的问题。比如企业腐败、决策效率低、经营不灵活、官僚主义比较严重等等。有了私营企业的补充,也有了私营企业的竞争,国有企业也会发挥出很好的效率来。形成良性的经济发展氛围。

除此之外,中国的私营企业,在和外国资本竞争中,还起到了非常强的作用。这里以手机行业为例,中国的私营企业家,打败了国际各个巨头,形成了手机行业独有的中国品牌矩阵。

但是凡事“过犹不及”,随着私营资本的发展壮大。他们已经越来越不满足于在公有制体系之下,自己的从属和辅助地位。就像所有的小三,所有的丫鬟都想转为可以发号施令的正房夫人一样,私人资本,要争取自己的更高的地位,甚至是政治地位。

私人资本最先夺取的是舆论话语权。而舆论话语权,在互联网时代,又大部分属于美系资本。因此,这两方面的资本,加上一些腐败分子,加上他们收买扶植的一些知识分子,很快形成了合流。中国的本土私营资本家,凡是做得比较大比较出名的,或多或少的走上了买办的道路。因为只有本着亲美的立场,才会获得境内外资金的支持,收获互联网舆论的捧红。 —— 这些年以来,我对于互联网上炒红的名人或者著名企业,往往有非常大的警惕,他们多数都带着亲美立场,都有买办的痕迹。

我们很明显的看得到,改革开放越走到后期,私营资本家身上表现出的正能量越来越少,而负能量越来越多。他们对于解决社会就业的贡献没有显著增加,但是对中国普通老百姓的财富剥夺,在房地产私有化,教育私有化,医疗私有化这些领域,造成了更大的社会负担,也制造了巨大的财富两极分化,成为整个社会不和谐的因素之一。

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
毛主席对民族资产阶级,很早就看穿了其妥协性以及软弱性的本质。换到今天来说,这些民营资本和私营资本,做点小生意是可以的,应该是鼓励的,但是要承担国家大任,承担时代使命,为国出力,他们既没有能力,更没有使命感。

但是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中国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严峻。可以肯定的说,中美maoyi战只是一个序曲。往后更严峻的斗争还会陆续到来,其中也包括了军事斗争。

毕竟,美国无法容忍有一个国家要超越他。而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也无法承担发展停滞的后果。所以这是不可调和的矛盾,斗争是必然的。

中国的民营企业,如果在中美的斗争中,能够发挥正能量作用,那么必然会得到国家的支持,比如说像华为这样的大企业;如果在中美斗争中,袖手旁观甚至是满足于做汉奸买办,那么这一部分的企业,必然不会得到资源支持。

除了复杂的国际斗争,中国同样面临复杂的社会问题。扶贫攻坚,生育补助,社会养老,国家建设,国际斗争,科技研发,国防建设.......哪一样不要钱?
中国的民营资本,无法承担这样的使命。即使是华为这样的企业,如果背后没有中国移动、中国电信这样的国家力量支撑,就看看5G市场,全球对华为的抵制和禁入,就可以想见,没有国家力量的支撑,最好的民营企业,也根本不是西方列强的对手。

所以,理直气壮做大做强国有企业,才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即使是很多看上去不起眼的行业,国有企业做的也不好,但是国有企业的存在,就是一种基础的力量。比如快递行业,如果没有国家邮政物流存在,如果让资本整合中国的私营快递行业,不要说价格问题,谁来覆盖广大的乡村地区?

这些年来,凡是国有资本全面退出的领域,都出现越来越严峻的问题。资本是逐利的,一旦掌握了主动权,他们就会利用手里的资源,将利益最大化。私营资本并不需要承担社会责任,因此其行为必然是短视的,而且是唯利是图。

并不是不允许私营资本发展,至少国有资本应该有合理的平衡。一家独大,绝对不是好事。私营资本的本能,如果不加以制衡和约束,就会变成吃人的老虎。古今中外的历史,都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

所谓的中国历史周期律,就是私人的利益集团过度庞大,国家的中央财政能力不足,再也无力为社会提供一整套的秩序和服务,也没办法保障最低层群体的基本生存权,到了这个内忧外患的时候,改朝换代推翻重来,很容易变成破坏性极大的全输格局,谁也逃不掉。

为了避免这样的格局,就必须要有强大的公有制做基础。才能保证国家有充足的资源,维护社会体系的稳定。特别是在对外的斗争中,公有制的资源动员能力也会特别强大,体现出巨大的制度优势。

中国私营企业的出路
在很长一个时期之内,国有资本要做大做强。按照我个人的看法,这不是“国进民退”,而是“公进私退”,“白进黑退”。

改革开放以来,经历过很多轮的国企贱卖,现在除了中央手里的一大批央企外,地方政府手里已经没有多少企业。地方政府的运转,很大一块都是依靠土地财政。这就造成了地价和房价的节节攀升,与此同时,地方债也越滚越大。

这个道理不难想明白,地方政府失去了造血能力,靠私营企业那点税收根本无法满足财政开支。只能靠土地买卖倒手外加债务来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了,我们很多地方的财政格局跟美国有相像之处,政府没钱还背负了一堆债务,老百姓很多也背负了巨额的买房贷款,那么这么多财富到哪去了?这是一个巨大的财富悖论,辛勤劳动换来的并不是财富的积累,更多是债务积累。

与此同时,中国先富起来的那一群人,又显得那么有钱。整个世界风光旅游买买买。全世界的奢侈品,中国人消费起来,毫不逊色于西方那些发达国家的有钱人。互联网时不时曝光出来的土豪消费,更是亮瞎普通百姓的眼睛。

社会财富就是一块蛋糕,大家一起来分这块蛋糕。如果有的人切走了太多,剩下人能拿走的就很少。如果这种局面发展下去,大家可以看看美国的实例,看看2010年的美国占领华尔街运动。

如果要改变这个格局,就需要公有制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否则我们可以看到,会有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发不出工资(只能依靠中央财政补贴),而房价也会越抬越高。

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私营资本还有出路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公进私退,并不代表着私营资本退出历史舞台。国家做大的,个人做小的,做公有体系的补充和服务,也没什么不好的。各安其位,各自有各自发挥的空间。

实际上,越是中国的发达地区,国有资本做得越大越强。以上海和广东为例,这些地方的民营企业非常发达,但是与此同时,当地的国有企业也不遑多样。广东省纳税最多的单位,不是财富500强排72位的华为,而是中国烟草、茂名石化、中国移动广东公司这些国有企业。

民营资本完全可以在小微企业领域大有作为。很多年前我去山西,当初那些山西煤老板,在平遥开了很多有特色的民宿,经营得红红火火的。虽然没有挖煤鼎盛时期暴利时代那么有钱,但是赚钱更安稳,不用担心矿难,也不用担心煤价暴跌的时候赔光老本。

发了大财的煤老板去做小生意,心理上确实有失落感。但是一个人追求财富之外,身家性命难道就不重要吗?作为民营企业家,做一些心安理得的事情,赚一点心安理得的财富。我想这就是未来中国私营企业家应该走的路子。

如果作为民营企业家,特别有能力一定要做大做强,其实中国也具备这个条件。遵纪守法,符合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站在中国立场,不仅没有人会去阻挡你,相反国家还要在各个方面支持你。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国家站台支持,吉利能够顺利收购沃尔沃,能够入股奔驰吗?

时代在变化,每一个时代都会淘汰一些跟不上时代车轮的人。那些不适应时代发展的低效率国企,早年也纷纷破产变卖(很多还是恶意破产贱卖)。民营企业照样也逃不过这一轮的淘汰,“公进私退”也好,“白进黑(指的一些涉黑的民营企业)退”也好,新陈代谢适者生存,只有与国家一条线一起强大的企业,才有资格在中国做大做强。
楼主 巨龙驰骋天下  发布于 2018-09-27 08:17:05 +0800 CST  

楼主:巨龙驰骋天下

字数:365450

发表时间:2018-08-09 17:26:4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3-19 08:33:35 +0800 CST

评论数:20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