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轮.回

(四)团结是崛起的基础
随着时代和国家的变迁,人类思想的总体水平在不断地上升。
在不同时期领导不同国家完成统一事业和奠定崛起基础的伟大先驱们,对国家和民族团结都有过非常精辟深刻的理解和论述。
伟大先驱们对国家和民族团结的论述角度和内容有区别。但是,他们都毫不犹疑地号召国家和民族团结,他们都愿意用生命来捍卫国家和民族团结。这足见,对于团结在促进国家统一崛起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他们的看法都是一致的,就是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国家的统一崛起都离不开团结。
在这里,我想引用:
1796年,华盛顿在告别演讲中关于团结的忠告。
1898年,俾斯麦在留给德国的精神财富——《思考与回忆》中的明确表述:德意志民族情感要高于分立主义,要高于王朝利益。
二十世纪中前期,毛主席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团结的独特见解。
楼主 静中南山  发布于 2014-11-02 15:27:12 +0800 CST  
华盛顿于十八世纪在告别演讲中说:
“政府的统一,使大家结成一个民族,现在这种统一也为你们所珍视。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你们真正的独立,彷佛一座大厦,而政府的统一,乃是这座大厦的主要柱石;它支持你们国内的安定,国外的和平;支持你们的安全,你们的繁荣,以及你们如此重视的真正自由。然而不难预见,曾有某些力量试图削弱大家心里对于这种真理的信念,这些力量的起因不一,来源各异,但均将煞费苦心,千方百计地产生作用;其所以如此,乃因统一是你们政治堡垒中一个重点,内外敌人的炮火,会最持续不断地和加紧地(虽然常是秘密地与阴险地)进行轰击。因此,最重要的乃是大家应当正确估计这个民族团结对于集体和个人幸福所具有的重大价值;大家应当对它抱着诚挚的、经常的和坚定不移的忠心;你们在思想和言语中要习惯于把它当作大家政治安全和繁荣的保障;要小心翼翼地守护它。如果有人提到这种信念在某种情况下可以抛弃,即使那只是猜想,也不应当表示支持。如果有人企图使我国的一部分脱离其余部分,或想削弱现在联系各部分的神经纽带,在其最初出现时,就应当严加指责。
对于此点,你们有种种理由加以同情和关怀。既然你们因出生或归化而成为同一国家的公民,这个国家就有权集中你们的情感。美国人这个名称来自你们的国民身分,它是属于你们的;这个名号,一定会经常提高你们爱国的光荣感,远胜任何地方性的名称。在你们之间,除了极细微的差别外,有相同的宗教、礼仪、习俗与政治原则。你们曾为同一目标而共同奋斗,并且共同获得胜利。你们所得到的独立和自由,乃是你们群策群力,同甘苦,共患难的成果。
……由此可见,我国各部分都从联合一致中感觉到直接的和特殊的好处,而把所有各部分联合在一起,人们会从手段和力量之大规模结合中,找到更大力量和更多资源,在抵御外患方面将相应地更为安全,而外国对它们和平的破坏也会减少。具有无可估量的价值的是,联合一致必然会防止它们自身之间发生战争。这种战争不断地折磨着相互邻接的国家,因为没有同一的政府把它们连成一气。这种战事,仅由于它们彼此之间的互相竞争,即可发生,如果与外国有同盟、依附和阴谋串通的关系,则更会进一步激发和加剧这种对抗。
因此,同样地,它们可以避免过分发展军事力量,这种军事力量,在任何形式的政府之下,都是对自由不利的,而对共和国的自由,则应视为尤具敬意。就这个意义而言,应把你们的联合一致看作是你们自由的支柱,如果你们珍惜其中一个,也就应当保存另一个。
……在研究那些可能扰乱我们联邦的种种原因时,使人想到一件至关重要的事,那就是以地域差别--北方与南方、大西洋与西部--为根据来建立各种党派;因为那些心怀不轨的人可能力图借此造成一种信念,以为地方间真的存在着利益和观点的差异。一个党派想在某些地区赢得影响力而采取的策略之一,是歪曲其他地区的观点和目标。这种歪曲引起的妒忌和不满,是防不胜防的;使那些本应亲如兄弟的人变得互不相容。
为了使你们的联合保持效力和持久,一个代表全体的政府是不可少的。各地区结成联盟,不论怎样严密,都不能充分代替这样的政府。这种联盟一定会经历古往今来所有联盟的遭遇,即背约和中断。由于明白这个重要的事实,所以大家把最初的文件加以改进,通过了一部胜过从前的政府宪法,以期密切联合,更有效地管理大家的共同事务。这个政府,是我们自己选择的,不曾受人影响,不曾受人威胁,是经过全盘研究和缜密考虑而建立的,它的原则和它的权力的分配,是完全自由的,它把安全和力量结合起来,而其本身则包含着修正其自身的规定。这样一个政府有充分理由要求你们的信任和支持。尊重它的权力,服从它的法律,遵守它的措施,这些都是真正自由的基本准则所构成的义务。我们政府体制的基础,乃是人民有权制定和变更他们政府的宪法。
可是宪法在经全民采取明确和正式的行动加以修改以前,任何人对之都负有神圣的义务。人民有建立政府的权力与权利,这一观念乃是以每人有责任服从所建立的政府为前提的。
要保存你们的政府,要永久维持你们现在的幸福状态,你们不仅不应支持那些不时发生的跟公认的政府权力相敌对的行为,而且对那种要改革政府原则的风气,即使其借口似若有理,亦应予以谨慎的抵制。他们进攻的方法之一,可能是采取改变宪法的形式,以损害这种体制的活力,从而把不能直接推翻的东西,暗中加以破坏。在你们可能被邀参与的所有变革中,你们应当记住,要确定政府的真正性质,正如确定人类其他体制一样,时间和习惯至少是同样重要的;应当记住,要检验一国现存政体的真正趋势,经验是最可靠的标准,应当记住,仅凭假设和意见便轻易变更,将因假设和意见之无穷变化而招致无穷的变更,还要特别记住,在我们这样辽阔的国度里,要想有效地管理大家的共同利益,一个活力充沛的、并且能充分保障自由的政府是必不可少的。在这样一个权力得到适当分配和调节的政府里,自由本身将会从中找到它最可靠的保护者。如果一个政府力量过弱,经不住朋党派系之争,不能使社会每一分子守法,和能维持全体人民安全而平静地享受其人身和财产权利,那么,这个政府只是徒有虚名而已。
我已经提醒你们,在美国存在着党派分立的危险,并特别提到按地域差别来分立党派的危险。现在让我从更全面的角度,以最严肃的态度概略地告诫你们警惕党派思想的恶劣影响。
不幸的是,这种思想与我们的本性是不可分割的,并扎根于人类脑海里最强烈的欲望之中。它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存在于所有政府机构里,尽管多少受到抑制、控制或约束。但那些常见的党派思想的形式,往往是最令人讨厌的,并且确实是政府最危险的敌人。
它往往干扰公众会议的进行,并削弱行政管理能力。它在民众中引起无根据的猜忌和莫须有的惊恐;挑拨党派对立;有时还引起骚动和叛乱。它为外国影响和腐蚀打开方便之门。外国影响和腐蚀可以轻易地通过派系倾向的渠道深入到政府机构中来。这样,一个国家的政策和意志就会受到另一个国家政策和意志的影响。
楼主 静中南山  发布于 2014-11-02 15:28:36 +0800 CST  
……我们要对所有国家遵守信约和正义,同所有国家促进和平与和睦。宗教和道德要求我们这样做。难道明智的政策不也一样要求这样做吗?如果我们能够成为一个总是遵奉崇高的正义和仁爱精神的民族,为人类树立高尚而崭新的典范,那我们便不愧为一个自由的、开明的,而且会在不久的将来变得伟大的国家。如果我们始终如一地坚持这种方针,可能会损失一些暂时的利益,但是谁会怀疑,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事物的变迁,收获将远远超过损失呢?难道苍天没有将一个民族的永久幸福和它的品德联系在一起吗?至少,每一种使人性变得崇高的情操都甘愿接受这种考验的。万一考验失败,这是否由人的恶行造成的呢?
在实行这种方针时,最要紧的,乃是不要对某些国家抱着永久而固执的厌恶心理,而对另一些国家则热爱不已;应当对所有国家都培养公正而友善的感情。一个国家,如果喜习于其他国家恶此喜彼,这个国家便会在某种程度上沦为奴隶;或为敌意的奴隶,或为友情的奴隶,随便哪一种都足以将它引离自己的责任和自己的利益。一国对于另一国心存厌恶,两国便更易于彼此侮辱和互相伤害,更易于因小故而记恨,并且在发生偶然或细琐的争执时,也易于变得骄狂不羁和难以理喻。
一国对他国怀着热烈的喜爱,也一样能产生种种弊端。由于对所喜爱的国家抱同情,遂幻想彼此有共同的利益,实则所谓共同利益仅是想象的,而非真实的;再者,把它国的仇恨也灌注给自己,结果当它国与别国发生争执或战争,自己也会在没有充分原因和理由的情况下陷身其中。此外,还会把不给与它国的特权给与所喜爱的国家;于是,这个作出让步的国家,便会蒙受双重损害,一是无端损失本身应当保留的利益,一是激起未曾得到这种利益的国家的嫉妒、恶感和报复心理;这给那些有野心的、腐化的或受蒙蔽的公民(他们投靠自己所喜爱的国家)提供了方便,使他们在背叛或牺牲自己国家的利益时不但不遭人憎恨,有时甚至还受到欢迎,并把由于野心、腐化或糊涂而卑鄙愚蠢地屈服的人粉饰成有正直的责任感、顺乎民意、或是热心公益而值得赞扬的人。
一个自由民族应当经常警觉,提防外国势力的阴谋诡计(同胞们,我恳求你们相信我),因为历史和经验证明,外国势力乃是共和政府最致命的敌人之一。不过这种提防,要想做到有效,必须不偏不倚,否则会成为我们所要摆脱的势力的工具,而不是抵御那种势力的工事。对某国过度偏爱,对另外一个过度偏恶,会使受到这种影响的国家只看到一方面的危险,却掩盖甚至纵容另一方所施的诡计。常我们所喜欢的那个国家的爪牙和受他们蒙蔽的人,利用人民的赞赏和信任,诱骗人民放弃本身的利益时,那些可能抵制该国诡计的真正爱国志士,反而极易成为怀疑与憎恶的对象。
我们处理外国事务的最重要原则,就是在与它们发展商务关系时,尽量避免涉及政治。我们已订的条约,必须忠实履行。但以此为限,不再增加。
欧洲有一套基本利益,它对于我们毫无或甚少关系。欧洲经常发生争执,其原因基本上与我们毫不相干。所以,如果我们卷进欧洲事务,与他们的政治兴衰人为地联系在一起,或与他们友好而结成同盟,或与他们敌对而发生冲突,都是不明智的。
我国独处一方,远离它国,这种地理位置允许并促使我们奉行一条不同的政策路线。
如果我们在一个称职的政府领导下保持团结,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可以不怕外来干扰造成的物质破坏;我们就可以采取一种姿态,使我们在任何时候决心保持中立时,都可得到它国严正的尊重;好战国家不能从我们这里获得好处时,也不敢轻易冒险向我们挑战;我们可以在正义的指引下依照自己的利益,在和战问题上作出抉择。
我们为什么要摒弃这种特殊环境带来的优越条件呢?为什么要放弃我们自己的立场而站到外国的立场上去呢?为什么要把我们的命运同欧洲任何一部分的命运交织一起,以致把我们的和平与繁荣,陷入欧洲的野心、竞争、利益关系、古怪念头,或反复无常的罗网之中呢?”。
楼主 静中南山  发布于 2014-11-02 15:29:20 +0800 CST  
俾斯麦于十九世纪在《思考与回忆》中说:
“在德意志民族情感和分立主义相斗争的一切地方,我一向认为前者是一支更强的力量,因为分立主义,包括普鲁士分立主义在内,只是产生于对全德意志的共同体的对抗,对皇帝和帝国的对抗,它背离这二者,依靠教皇的支持,后来依靠法国人的支持,总的来说是依靠了对于德意志的共同体同样有害和危险的所有那种支持。对于韦尔芬人的企图来说,他们历史发展道路上的第一个里程碑,即楞雅诺战役之前狮子亨利的背离,在最艰苦最危险的斗争时刻为了个人和王朝的利益而对皇帝和帝国的背弃,永远有决定性的意义。
在德国,王朝的利益只要它与帝国的民族性共同利益相符合,它就是有正当理由的;它能够同这一民族利益很好的携手并进,一个古老意义上的忠于帝国的大公,在特定条件下会比皇帝对大公臣下的直接关系更有益于整个事业。但是当王朝的利益以对民族进行新的分裂和使民族的无力相威胁时的时候,那就必须把王朝的利益限制到合适的范围内。德国人民及其民族生存不能由诸侯当作私人财产来瓜分。我任何时候都认为,这个思想既适用于勃兰登堡选帝侯王朝,也适用于巴伐利亚王朝、韦尔芬王朝和其他王朝。如果为了实现我的德意志民族感情,我不得不与勃兰登堡王朝决裂并与之对抗的话,那我面对的这个王朝将会是赤手空拳的。但是历史的定数就是我的为朝廷效力的才能足以为德意志事业争得国王和最后争得他的军队的支持。我为了反对普鲁士的分立主义,也许经历了比反对其他德意志邦国和王朝的分立主义更加艰巨的斗争,而且我对威廉一世皇帝的天生的关系使这场斗争对我更加困难了。不过,不顾皇帝的强烈的王朝的目的,但是由于皇帝的王朝正当的和在决定性时刻日益强烈的民族的目的,我最后总能够使皇帝赞成我国向德意志方向发展的方针,即使各方面要求实现一种更为王朝的和分立主义的发展方针。在尼科尔斯堡的形势下,只有靠了当时王储的支持,我才达到这个目的。在德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各个诸侯的领土主权发展到了不合自然的顶点;各个王朝的本身,普鲁士也不例外,比之霍亨施陶芬和查理五世的统治时代,面对德意志人民决没有更大的历史权利来分裂他们以满足自己的私利,和在主权上占有民族机体的各别部分”。
楼主 静中南山  发布于 2014-11-02 15:30:07 +0800 CST  
毛主席在二十世纪不同时期说过:
“只有经过共产党的团结,才能达到全阶级与全民族的团结,才能战胜敌人实现民族与民主革命的任务”。——1937年《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
“我党中央已发表了对时局的宣言,这个宣言的中心是号召抗战到底,团结到底。这个宣言希望得到友党友军和全国人民的赞同,而一切共产党员尤其必须认真地执行这个宣言中所示的方针。
一切共产党员须知:只有抗战到底,才能团结到底,也只有团结到底,才能抗战到底。因此,共产党员要作抗战的模范,也要作团结的模范。我们所反对的,只是敌人和坚决的投降分子、反共分子,对其他一切人,都要认真地团结他们。……现在国难日深,世界形势大变,中华民族的兴亡,我们要负起极大的责任来。我们一定要战胜日本帝国主义,我们一定要把中国造成独立、自由、民主的共和国;而要达此目的,必须团结全国最大多数有党有派和无党无派的人”。——1940年《团结到底》。
“中国人民能不能实现我们在上面提出的那些基本要求呢?这要依靠中国人民的觉悟、团结和努力的程度来决定。但是目前的国际国内形势,对中国人民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中国人民如果能很好地利用这些条件,积极地坚决地再接再厉地向前奋斗,战胜侵略者和建设新中国,是毫无疑义的。中国人民应当加倍努力,为完成自己的神圣任务而奋斗。
这个战争促进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的程度,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伟大的斗争没有一次比得上的。在中国人民面前,不但存在着强大的民族敌人,而且存在着强大的实际上帮助民族敌人的国内反动势力,这是一方面。但是另一方面,中国人民不但已经有了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高的觉悟程度,而且有了强大的中国解放区和日益高涨着的全国性的民主运动。这是国内的有利条件。如果说,中国近百年来一切人民斗争都遭到了失败或挫折,而这是因为缺乏国际的和国内的若干必要的条件,那末,这一次就不同了,比较以往历次,一切必要的条件都具备了。避免失败和取得胜利的可能性充分地存在着。如果我们能够团结全国人民,努力奋斗,并给以适当的指导,我们就能够胜利。
中国人民团结起来打败侵略者和建设新中国的信心,现在是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克服一切困难,实现其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基本要求的时机,已经到来了。这一点还有疑义吗?我以为没有疑义了”。——1945年《论联合政府》。
“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楼主 静中南山  发布于 2014-11-02 15:30:51 +0800 CST  
今天暂时先发第三章的内容。
希望朋友们能喜欢,也欢迎大家有空多交流、多指教!
有任何建议,请发邮件到我邮箱:[email protected]
楼主 静中南山  发布于 2014-11-02 15:31:59 +0800 CST  
我是大陆公民,不是台胞。
最近读台湾林先生的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的学说,觉得很有启发。
楼主 静中南山  发布于 2014-11-03 09:29:37 +0800 CST  
今天继续载发《崛起轮.回》书稿的第四章。
欢迎大家抽空指教。
谢谢!
楼主 静中南山  发布于 2014-11-03 09:31:06 +0800 CST  
四、自由婚姻分娩出的西班牙帝国
现在说起西班牙,首先跃入脑海的应该是足球、是斗牛,是中国人的老朋友萨马兰奇,是堂?吉珂德,是毕加索那些难知所云又价格昂贵的画。对政治熟悉的会想到佛朗哥,对经济熟悉的会想起“欧猪五国”。
当然,可能还会有人关心英国什么时候会将直布罗陀归还给西班牙。直布罗陀自1501年起归属于西班牙,到1713年被割让给新崛起的英帝国,直到现在。
我们观察西班牙的视角将围绕着直布罗陀成为西班牙帝国领土前后的一段时间。
(一)帝国国王和国王手段
说西班牙帝国,必须要提到四位国王,分别是斐迪南二世(1452-1516)、伊莎贝拉女王(1451-1504)、他们的外孙查理五世(1500-1558)和重外孙腓利二世(1527-1598)。
斐迪南二世和伊莎贝拉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两人私定终身,并在继承王位后以婚姻关系促成西班牙境内两个最大王国统一,从而拉开帝国崛起的序幕。
查理五世继承了西班牙王位,还通过贿赂等手段当上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也是他最早宣称“在朕的领土上,太阳永不落下”,为帝国加冕了“日不落”的皇冠。他的一生不仅和两个帝国有关,还和反对宗教改革、和镇压新教、和通缉马丁?路德等有关。他还期许着和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单挑,退位时给儿子留下约2000万金币的债务。
腓利二世对集权、狂热拥护天主教和战争的兴趣一点也不逊色于其父。他的无敌舰队虽然输掉西英海战,但是在另外一场更加恢弘的勒班多海战中,几乎击溃奥斯曼帝国海军。《堂?吉珂德》的作者塞万提斯就是在勒班多海战中光荣负伤的。腓利二世破产了三次,都没有赖掉全部债务,死后仍给儿子留下一亿金币的负债。
1492年,斐迪南二世和伊莎贝拉终止了阿拉伯人的入侵,完成了领土统一,创建了伊比利亚半岛上最大的国家。
之后,与葡萄牙确定了和平瓜分欧洲之外土地的方法,稳定了西部边境,通过主动向东迎战,减少了来自东部地中海周边政权的侵扰,又与英国联盟,有效抵御了来自法国方向的进攻,稳定了北部边境。
帝国统治者独崇天主教,设立了嗤声里外的宗教裁判所,驱逐了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的犹太教徒和伊斯兰教徒,用极端残忍的手段统一了宗教信仰。闻名于欧洲暗黑宗教历史的“天主教徒斐迪南”指的就是斐迪南二世。对异教徒的迫害和驱逐,最终几乎使西班牙的宗教和种族构成趋于“纯化”。
帝国废除农奴制度,禁止土地贵族私自铸币和参与议会表决,削弱土地贵族和城市自治力量,将国家权力充分集中在国王手中,建立了中央集权专制的统治体系。
对于土地贵族的反叛和分裂行为,帝国进行了坚决的镇压,同时不断剥夺地方自治权。对于来自外部的侵扰,帝国一概都给予了毫不留情的打击。在1571年对奥斯曼帝国发起的勒班多海战中,帝国不惜付出损失帆浆战船16艘、8000人战死和21000人受伤的惨重代价。
帝国的国王们通过联盟、和约、攻占、镇压和驱逐等手段,先后统一了西班牙领土和宗教信仰,抵御了内部分裂和外国入侵,建立了国王集权专制制度,加强了国家内部及和外国的团结。同时借助在强大武力保护下的良好农耕条件、航海和殖民等优势,创建了辉煌的西班牙帝国历史。
在国内和周边稳定的情况下,西班牙蓬勃发展的农业为政府提供了大额税收。政府将一部分税收投资于航海和殖民,促使帝国国家资产快速增值。
楼主 静中南山  发布于 2014-11-03 09:31:50 +0800 CST  
(二)帝国绚烂的航海资产
在西班牙忙于统一的时候,邻居葡萄牙在1471年获得对非洲北部的控制权,随后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绕过好望角,东行探寻通往中国和日本的航线。
雄心勃勃的西班牙国王不甘居于人下。
也许是历史偶然中的必然,两位异国航海家来到了西班牙,分别是哥伦布(1451-1506)和麦哲伦(1480-1521)。前者横渡大西洋发现了“新大陆”,后者证明了地球是圆的,海洋是相通的。
热血青年哥伦布在祖国意大利到处宣扬地圆说,被认为是江湖骗子,但是他一直忠于自己的学识和坚持自己的梦想,直到快及不惑才遇上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获得资助去实施改变世界的计划。
和葡萄牙人南下向东去往亚洲的航线不同,哥伦布直接西行,四次横渡大西洋,首先到达加勒比海东北部的巴哈马群岛,后来陆续到达南美洲北部如委内瑞拉等地方。他掀开了欧洲人殖民美洲的新一页,在历史上留下浓重的印痕。
哥伦布之后,欧洲人无论是西向还是东向,都在航海和殖民方面获得迅猛发展,但是仍没有人能够证明向西一直走可以回到欧洲。
1518年,查理五世和麦哲伦签署了合作协议。
1519年,麦哲伦开始了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
虽然他再也不能返回欧洲,但是他的船绕过南美洲最南端进入太平洋,在横渡太平洋后到达了菲律宾,然后循着葡萄牙航海家们开辟的航线,穿过印度洋,绕过好望角,沿着非洲西海岸北行,最终回到了西班牙,完成了历史使命。
在那没有国际秩序和国际公道的年代,船能到、枪能镇和物能诱的地盘就是自己的地盘,先到者先得。这是西班牙作为发起人参与制定的规则,具体名称叫做《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1494年)。在麦哲伦环球航行之后,西班牙又发起制定了补充协议《萨拉戈萨条约》(1529年)。
在远征军司令皮萨罗率领不足200人的临时军队征服有600万人口的古秘鲁之后,西班牙踌躇满志,把瓜分亚、非、美洲当成力所能及和理所当然的事。只要把邻居葡萄牙安抚住了,不管你亚、非、美洲愿不愿意,我都可以按照我所制定的欧洲规则来办。
在1580年合并葡萄牙之后,整个南美大陆、加勒比地区、北美东海岸部分地区和亚洲的菲律宾等地区都成为西班牙的殖民地。
殖民地给西班牙源源不断地送来了贵金属、蔗糖、棉花、烟草、咖啡、可可和染料等财富。
楼主 静中南山  发布于 2014-11-03 09:32:32 +0800 CST  
(三)太阳还是要落山的
当查理五世豪情壮志地自我标榜“日不落”时,压根不会想到帝国的太阳也会落山。他控制了欧洲1/4的人口,达到约2500万。腓利二世的“无敌舰队”足以令欧非亚的老对手闻风丧胆。在1580年合并葡萄牙后,西班牙成为伊比利亚半岛上唯一的国家,达到帝国巅峰。
1581年,荷兰的独立宣言为帝国敲响了衰退的钟声。
1588年,西英海战的失败又给帝国的太阳增添了一道浓浓的残红血色。
当时的西班牙根本无视这些历史启示,它只看到天主教福音盈耳的国土所创造出来的丰盛农耕收成,只看到从殖民地接踵而至的金银财宝。
以中国历史各大朝代的经验来看,在信仰统一、专制统治稳定和经济兴旺的背景下,如果没有持续的征战消耗,那帝国通常能够将盛世延伸得更加长远。但是西班牙由兴及盛,再由盛到衰仅经历了约150年时间。确实有点短。
这纯粹是战争惹的祸。有着一统欧洲野心的西班牙帝国国王,不仅对内横征和镇压,而且还难以停止以传播天主教福音为名义的对外战争。
镇压和远征等暴力战争手段,虽然可以在一定时间内维护国家强势统治,但是如果同时缺乏增强向心力的经济和文化措施的话,一旦军事力量衰竭,则内部分离和外战失利的境况都将难以避免。
1555年,查理五世在因斯布鲁斯被新教诸侯打败。
1568年,辖地荷兰开始爆发大规模的长期反抗西班牙统治的八十年战争。
1581年,荷兰宣布废除西班牙国王对荷兰各省的统治权,正式独立。这使帝国损失约占1/3的财政收入。
1588年,腓利二世在海上被同情新教的英女王海军击败。
1640年,西班牙承认葡萄牙独立。
1647年,西班牙爆发“塞维利亚大瘟疫”。
1648年,西班牙承认荷兰独立。
1713年,西班牙割让直布罗陀给英国。
天主教让西班牙国王团结了大部分西班牙人,让西班牙壮大了力量,也成为西班牙帝国对欧洲进行扩张的名号。
天主教的扩张止于新教越来越猛烈的反抗。
随着宗教扩张受阻,西班牙帝国的扩张也戛然而止,继而转向分裂和衰退。
西班牙帝国阻挡不了太阳往西。
楼主 静中南山  发布于 2014-11-03 09:33:16 +0800 CST  
(四)西班牙帝国的国家资产负债表
我们为西班牙帝国编制几张国家资产负债表。
先看看1492年的资产负债表。
楼主 静中南山  发布于 2014-11-03 09:33:59 +0800 CST  


楼主 静中南山  发布于 2014-11-03 09:40:41 +0800 CST  


楼主 静中南山  发布于 2014-11-03 09:43:09 +0800 CST  


楼主 静中南山  发布于 2014-11-03 09:44:50 +0800 CST  


楼主 静中南山  发布于 2014-11-03 09:46:16 +0800 CST  
横向看,西班牙国家资产负债表里各项资产都有快速增长空间。在当时,宗教镇压是帝国用以统一思想、增加团结的手段。帝国根本不会意识到宗教镇压手段会暗含着国土分裂的巨额隐性负债。
纵向看,帝国的显性负债很小,资产负债率几乎为零,没有风险。
从项目分析角度看,帝国各项资产构成较丰富、合理,促进资产增值的动力很充沛。
以今天的眼界看,帝国可以把快速做大本土产业和加大扩充海外财富来源当成改良资产负债表的指导原则,即使增加负债也是可以承受的。
帝国可以一边充分释放本土农耕经济条件下人、历史文化和自然条件的增值动力,一边采用多种手段在国外进行适度扩张。
帝国当时可以采用的国外扩张手段主要有:在欧洲进行封建扩张和在美洲进行殖民地扩张。
斐迪南二世和伊莎贝拉选择了快速做大本土产业和加大殖民地扩张的优先方向。

1555年,查理五世因宗教镇压战败退位,把已具规模的帝国传给了腓利二世。
我们看看腓利二世接手了一个什么样的帝国。
楼主 静中南山  发布于 2014-11-03 09:47:03 +0800 CST  


楼主 静中南山  发布于 2014-11-03 09:48:24 +0800 CST  


楼主 静中南山  发布于 2014-11-03 09:50:14 +0800 CST  


楼主 静中南山  发布于 2014-11-03 09:52:55 +0800 CST  

楼主:静中南山

字数:530862

发表时间:2014-10-31 20:2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4-03 11:32:41 +0800 CST

评论数:523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