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焰少将:西沙海战时蒋介石协助过大陆吗?(转载)

楼主 LM901  发布于 2017-04-18 09:06:31 +0800 CST  

(1)
50年代主持参与了分期分批拆除城墙的孔庆普出了一本书,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披露了当时的内情,也就为毛主席还了一个清白。
昆仑策编者按:自从1976年毛主席逝世以后,关于毛主席的谣言一直是层出不穷,对新中国的伟大领袖各种造谣、污蔑、抹黑达到了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之地步。但遗憾的是,这些谣言一个接一个被攻破。
比如说,关于北京古城墙被拆一事,就有不少谣言:“一些书里说,毛主席希望从天安门上望下去,下面是一片烟囱”“如果听梁思成的话,北京的古城墙不拆,北京绝对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城,但毛泽东大笔一挥……拆了……”
但谣言毕竟是谣言,不可能活过一万年。
近日,50年代主持参与了分期分批拆除城墙的孔庆普出了一本书,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披露了当时的内情,也就为毛主席还了一个清白。这事儿还真不是毛主席干的。到底是谁?你自己看了就知道了。
原文来源:《新京报》
楼主 LM901  发布于 2017-04-18 09:07:13 +0800 CST  
(2)
孔庆普,1928年生于河北省高邑县,清华大学毕业。1950年分配到北京市建设局道路科任技术员,曾负责北京的城墙、城楼、牌楼、门楼等古代建筑的管理和维护修缮工作。1952年主持参与了分期分批拆除城墙、城楼、箭楼、牌楼、门楼。
关于“梁陈方案”的故事我们已经听了很多,但凡对北京老城区保护有兴趣和关注的人都对梁思成当年的保护方案不会陌生。但是你是否知道北京城的老城墙是怎么有的豁口,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了被拆除的命运?这其中有着什么样的背景和故事呢?
今天,让我们听听孔庆普,这位曾经参与过北京老城墙拆除的技术员讲述当年的故事。他的新书《北京的城楼与牌楼结构考察》日前刚刚出版,这本书里记载了北京老城墙、城楼、箭楼、牌楼、门楼相关的宝贵测量资料。

从修缮城楼到拆除城楼

新京报:一开始,你是在做北京市城楼的保护,然后开始维修。没过多久,就变成了要拆迁?
孔庆普:1950年,我在北京市建设局道路科工作,负责桥梁养护与管理工作,以及城墙和城上建筑物等古建修缮管理工作。1951年春节过后,我指挥9名工人,组成了三个“城楼调查小组”,1951年4月,周恩来总理让政务院给北京拨了维修款,修缮城楼。1951年修缮完了七项工程以后我们报上了第二批的修缮计划,但一直都没信。到1952年5月份,得到的任务是——拆。就这么突然。是谁让拆的?后边才知道,是刘少奇。
新京报:这个决策是怎样出来的?
孔庆普:彭真为这个事儿,找了毛泽东,说不能把北京城一扫光了。后来毛主席说,党内的事儿我负责,那些事儿归少奇同志管。从那时候起,这个事儿就落到我身上了。就是拆。
新京报:之前我是看一些书里说,毛主席希望从天安门上望下去,下面是一片烟囱。
孔庆普:下令拆的是刘少奇。1950年定规划的时候,梁思成提了一个意见,把政府部门集中在西郊新市区。那么,老区怎么办呢?老区跟外边得有联系,联系就得修路,修路还得拆,那城墙顶就得拆豁子。后来拆了豁子,城墙都乱了。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的委员提出,出豁子以后城墙都分了段了,可以每段都盖一个公园。那道路怎么办呢?华南圭、单士元这些老同志们就说,这个老城里39万多人,生活必需品得要供应,生活垃圾都得往外排。
楼主 LM901  发布于 2017-04-18 09:07:33 +0800 CST  
(3)
给城墙开豁口是老百姓生活所需

新京报: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孔庆普:那时候梁思成说原城保护,别拆,也别扒豁子,城墙要保留下来。有人问那城里头40万人上哪儿去怎么办?他说解放前都行,现在怎么都不行啊?他不理解,解放前老百姓没人管,你没吃就没吃的,你倒垃圾爱怎么倒怎么倒。解放后就不行了,吃菜、吃肉,你排出来的垃圾,都得运进来和运出去啊。
自来水也是这样,从前都是井,一般都是有人拉个推车,一边一个水箱,卖水。只有一个自来水厂在东直门外,供应政府机关。老百姓根本是吃不上自来水。那时候和煤球还得要黄土。黄土上哪儿弄去?上北城根儿。城墙根里头挖坑。马三立相声里头说过这些事儿,一车黄土卖几个钱。那时候老百姓的生活不需要供应,也不需要帮他消纳。
新京报:梁思成1950年2月就和陈占祥提出了“梁陈方案”。
孔庆普:主要是解放后情况不一样。一是老百姓的生活逐渐改善。还有,战争一结束,人口增加也很快。而且中央人民政府住到城内之后,增加的人口也非常多。包括官员,服务人员,还有驻军、警察都增加了。这些人的生活垃圾、出行问题怎么办?然后,梁思成没词儿了。陈占祥先是跟着梁思成一块儿搞了一个梁陈方案,然后他变卦了。陈占祥主张,北京城他同意开城墙豁口,不开城墙豁口,变成一个死城不行。
中央说了,要把北京变成一个生产城市,发展轻工业。这样的话,那城墙豁口就得拆,不拆不行。陈占祥一变,不同意开豁口的,就剩梁思成一人了。所以这样,这豁口,就基本上开定了。1950年10月11日,市委市政府召开战备工作会议决定,在内城东西北拆六个城墙豁口。这个在会上一说,谁也没有反对。梁思成在那儿,他也没反对。
新京报:原来城墙开豁口还有这样的历史背景。
孔庆普:从这儿一开始,一扒豁子,这老百姓说,行了。原来设计的时候,东边两个,北边两个,西边两个。后来扒豁口的时候,东边的豁口外边修木桥,东边两个是我做监工员。六个战备城墙一修完以后,到第二年,各个豁口的交通流量迅速增加,就把豁口修成正规路了。这一弄,老百姓建议开更多的城墙豁口,以连通城内外的道路。北京的各民主党派对城区道路交通不畅的问题,综合了四条意见,市政府将汇报材料转给了建设局,要求建设局按道路规划提前分批逐步安排开辟更多城墙豁口工程。
楼主 LM901  发布于 2017-04-18 09:07:56 +0800 CST  
(4)
新京报:你们当时是否有计划要拆多少个豁口?
孔庆普:那时候我们建设局拆多少豁口,拆多少条路,也搞了规划。第一批工程计划安排五条道路和五座城墙豁口。但是,方案交到都市计划委员会后,都委会几次开会都未能形成统一意见。主要是梁思成不同意。
1951年1月下旬,吴晗副市长召开了开辟城墙豁口专题座谈会。
1951年,开辟了东直门北小街、陶然亭、架松(劲松)三个豁口。
1952年,又开了武定侯、左安门东、宣武门三个豁口。
1953年开了永定门、陶然亭(扩建)、雍和宫、范家胡同、东总布、东直门、广安门豁口,以及二号豁口的扩建。
1954年又开了白纸坊、费城门两座豁口。
1955年开了朝阳门、安定门、广渠门北城墙豁口。
1956年又开了龙潭湖城墙豁口。

梁思成同意拆除西便门城门

新京报:开这么多豁口,梁思成一直不同意吧?
孔庆普:1953年以前,要开城墙豁口,都需要经过都市计划委员讨论通过后,报市政府批准。每一次开会,梁思成就讲,“中央机关就不应该设在老城里”。后来,彭真市长生气了。在1953年6月,成立了一个首都规划小组,由北京市委直接领导。小组设在动物园西边的畅观楼,所以,这个小组也叫“畅观楼小组”。以后,建设局有关开辟城墙豁口就不再报到都委会,直接报畅观楼小组审议后,由规划小组上报市政府。等于绕开了梁思成。梁思成生气了,他找副市长吴晗诉委屈。吴晗不但没支持他,还给他讲一些道理,说服他。这时候起,梁思成就没有说话机会了。
北京的城楼,是1952年9月开始拆的。大面积、大规模拆外城城墙,是1956年开始的,到1958年就拆光了。
新京报:梁思成一心一意想把老城保留下来,结果愿望落了空。这是因为他当时的想法太超前了吗?
孔庆普:主要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做不到。北京不是个小城。像山西平遥,没多少人,好办。北京城内近40万人生活,这不是个小数目。比如拆西便门。开会的时候,谁都不发言,都等着梁思成。梁思成说,这个城门非拆不行。他说我考察了,这个城门才三米多宽,光走一个大汽车,别人就走不了。这边是护城河,城门里头又有铁路,我看现在不行,我同意拆。梁思成一同意,大家都同意了。
网友“三分十秒”评论:梁思成就会住清华园说便宜话,让他们住龙须沟,第一个拍手拆。
楼主 LM901  发布于 2017-04-18 09:08:29 +0800 CST  
再次感受主席当年面对的压力,体会他老人家的巨大勇气:
几张二战结束以后,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图片,侧面可反映霉菌军事实力有多大,志愿军赢得有多艰苦,还有也侧面反映出毛泽东主席出兵朝鲜顶着多大压力



-----------------------------
抗美援朝战争开始时敌我双方武器装备差距有多大

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作战的主要对手是美军。美军武器装备是世界上所有军队中现代化水平最高的。敌我双方武器装备优劣悬殊,是抗美援朝战争的一个突出特点。志愿军武器装备与美军相比,就像“叫花子与龙王比宝”,可以用“敌有我无,敌多我少,敌好我差”十二个字来概括。这种差距,在志愿军初入朝时尤为突出。

敌有我无:

此时,美国投入到朝鲜战场上的空军和海军的飞机约1200架,包括战斗截击机(歼击机)、战略轰炸机、轻轰炸机、战斗轰炸机和运输、救护、指挥等飞机,此外,地面部队每个师还编有22架炮兵校正机;投入到战场上的海军各种舰艇300余艘,其中包括航空母舰、巡洋舰、战列舰、驱逐舰、登陆舰、扫雷艇等。美军地面部队全部机械化或摩托化,共有坦克1000余辆(每个步兵师和陆战师各编有140余辆)、装甲车330余辆(每个师各编有35辆),每师还编有各种车辆3800余辆。志愿军既没有空军参战,也没有海军参战,地面部队也没有坦克和装甲车编制,每个军只临时配有100辆左右负责物资运输的汽车。

敌多我少:

除上述武器装备敌有我无外,敌我双方都有的主要武器,志愿军也远比美军少。美国地面部队每个师除装备坦克外,还有各种火炮959门,包括榴弹炮72门、各种直射炮(山炮、野炮、无坐力炮)120门、各种迫击炮160门、高射炮64门、火箭筒543具,其中70毫米以上口径火炮330余门。美军在朝鲜有7个师和第八集团军总部,总计有各种火炮6049门,其中榴弹炮568门、高射炮784门(不包括南朝鲜军和其他“联合国军”的)。志愿军一个军才编有各种火炮522门,包括有直射炮108门、各种迫击炮333门、火箭筒81具,而且没有坦克,也没有榴弹炮和高射炮,其中70毫米以上口径火炮仅190余门。志愿军一个军的火炮仅相当于美军一个师火炮装备的54%。志愿军第一批入朝6个军(其中第五十军和第六十六军火炮编制更少),加上志愿军炮兵的火炮在内,共有各种火炮不足3000门(其中榴弹炮320门、高炮36门),仅相当于美军火炮总数的45%左右。志愿军没有空军、没有坦克,而防空和反坦克武器也少得可怜。另外美军一个师装备各型无线通信机1400部,有线电话机1100部。志愿军一个军装备无线通信机只有69部,有线电话机375部,仅相当于美军一个师同类装备的5%和34%。

敌好我差:

志愿军不但没有空军和海军参战,没有坦克和装甲车编制,而且火炮和枪支在性能和质量上也都不能与美军相比。美军火炮新、口径大、射程远、弹药足,最大射程可达20多公里,均有汽车牵引或吉普车载运,威力大,机动性能好。志愿军装备的火炮几乎全部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缴获的日军和国民党军的装备,火炮陈旧、型号杂、口径小、射程近(最远10公里)、弹药不足,多由骡马驮载或由人员携行,威力小,机动性能差。美军步兵的枪支都是自动半自动的;志愿军步兵装备的枪支,美制、俄制、德制、日制和旧中国制造的都有,自动枪极少。


美国海军档案馆的资料,以下航母先后参加了历时3年的朝鲜战争:

大型航母
USS Bataan (CVL-29)巴丹号
USS Bon Homme Richard (CV-31)好人理查德号
USS Boxer (CV-21)拳师号
USS Essex (CV-9)埃塞克斯号
USS Kearsarge (CV-33)奇尔沙治号
USS Lake Champlain (CV-39)香普兰湖号
USS Leyte (CV-32)莱特号
USS Oriskany (CV-34)奥利斯坎尼号
USS Philippine Sea (CV-47)菲律宾海号
USS Point Cruz (CVE-119)克鲁兹角号
USS Princeton (CV-37)普林斯顿II 号
USS Tarawa (CV-40)塔拉瓦号
USS Valley Forge (CV-45) 福吉谷号

护航航母
USS Badoeng Strait (CVE-116)培登海峡号
USS Bairoko (CVE-115)贝罗科号
USS Rendova (CVE-114)伦多瓦号
USS Sicily (CVE-118)西西里号
USS Sitkoh Bay (CVE-86)斯特克湾号
USS Corregidor (CVE-58) 科雷吉多尔号

共计19艘次

另还有英国皇家海军胜利号,特修斯号,荣耀号,大洋号,以及澳大利亚海军悉尼号航母参战


长津湖战役中掩护陆战一师撤退的就有四个航母编队

还有直升机


楼主 LM901  发布于 2017-04-18 09:11:25 +0800 CST  
这是喜欢专制的样子吗:


毛主席曾多次评说京剧《法门寺》。仅在20世纪40年代初的延安,毛主席就看过四遍《法门寺》演出。每当戏演到太监刘瑾叫贾桂坐下,贾桂说,“我站惯了”时,毛主席总是哈哈大笑。对于贾桂这个小太监角色,毛主席多次评说,认为他是奴才的典型。
1949年夏天,毛主席在北平长安大戏院观看萧长华等演的《法门寺》。当舞台上演到刘瑾接过状子后,见贾桂还一旁站着,叫他坐下,贾桂说“我站惯了”时,毛主席指着贾桂说:“你看,他真是一副奴才相,人家叫他坐下,他说站惯了。”在看完戏的归途中,毛主席又向警卫员评说了剧情。他说:“《法门寺》里有两个人物很典型,一个是刘瑾,一个是贾桂。刘瑾从来没有办过一件好事,唯独在法门寺进香时,纠正了一件错案,这也算他为人民办了一件好事。贾桂在他上司的面前,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十足的奴才相。我们反对这种奴才思想,要提倡独立思考,实事求是,要有自尊心。”
20世纪50年代,毛主席在讲话中几次以“贾桂”为例,批判奴才思想。如1956年4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的《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就说:
“有些人做奴隶做久了,感觉事事不如人,在外国人面前伸不直腰。像《法门寺》里的贾桂一样,人家让他坐,他说站惯了,不想坐。在这方面要鼓点劲,要把民族自信心提高起来,把抗美援朝中提倡的‘藐视美帝国主义’的精神发展起来。”
两年后,毛主席在一个关于同苏联专家关系报告的批语中,再次提到了“一定要破除迷信,打倒贾桂!贾桂(即奴才)是谁也看不起的。”
楼主 LM901  发布于 2017-04-18 09:12:00 +0800 CST  
武训,清朝人,以行乞为生,深感穷人之所以受欺负是因为读不了书,遂一生为办学而奔走,被称为“千古义丐”。
故事很感人,早就有人打算将其事迹拍成电影,后来电影拍成,也就是《武训传》。
1950年电影上映后,受到各界赞誉,但毛泽东却很不喜欢。
他为什么不喜欢?
首先我们不妨将故事背景置换到当代:一个叫武训的老百姓,在这个残酷的社会中受尽欺侮,后来,他被人痛打,发了三天三夜的高烧,差点就此死去,当他最终病愈,深感知识的重要性,遂决定将毕生投入到帮助穷人孩子读书的事业中去。
他没钱,也不打算上访,更不会采取暴力手段反抗,他的做法是,去求富豪和官老爷们,给他们下跪,尊严人格什么的都不要了,只求他们能可怜可怜孩子们,赏下一点小钱。有个老爷不理他,他就在老爷门外跪求,一直跪了三天三夜,终于感动那位老爷,给了他一些钱。
他就这样筹款,下跪、乞讨、乞求、自残、放高利贷……最后终于凑足了钱,办起了学。
后来有人把他的事迹拍成电影。那么,应该怎样看待这部电影?
反正大多数领导是很喜欢的,但毛泽东的反应却是:勃然大怒。把这部电影、剧组、以及喜欢这部电影的人狠狠批了一遍。
究竟是哪一点触到了毛泽东的逆鳞?
因为在他看来,这是一部十足十的愚民电影。这部电影告诉人们:当你自己被人欺侮,差点被打死,你身边的孩子上不起学,千万不要愤怒,不要怨恨,不要上访,不要给领导们带来麻烦,更不要掀桌子造反。想上学?跪下来求领导们赏赐啊。领导不理?那就一直跪,总能感动领导的。

照理来说,这应该是一部领导非常喜欢的电影,既表达了要重视教育这个中心思想,又歌颂了办学的方法:下跪乞讨。统治阶级最喜欢的不就是武训这样的人吗?如果全国的老百姓都有这个觉悟,那社会定然十分美好。
偏偏毛泽东不喜欢,简直是极端厌恶。这就是两种意识形态的冲突和对抗。
在毛泽东看来,当你遭受社会的不公,你就应该反抗,甚至造反——教育要办,反也要造。而不是一味的做小伏低、下跪求饶,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老爷们的宽容和恩赐上。总而言之一句话:革命无罪,造反有理。
而另一些人的看法,显然恰恰相反。他们就喜欢武训这样的人,也希望全国的老百姓都以武训为榜样,做一个努力学习的好顺民,打死也不反抗。
我一直很崇拜毛泽东,一直说他是真正为人民着想、站在人民这边的人,不提他别的事迹,只《武训传》这一例,就能看出他跟其他人的不同。
如果他真是许多人说的暴君愚民者,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权力,那他应该比谁都喜欢这部电影,比谁都喜欢武训,比谁都希望中国人以武训为榜样,我实在找不出他不喜欢《武训传》的理由。
但他没有,他的反应之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看他那意思,简直要对这部电影斩尽杀绝,《武训传》因此被封禁几十年,前几年才重见天日。
《武训传》反映出来的问题很多,而归根结底,是精英视角和平民视角的不同。在精英们看来,教育很重要,至于办教育的方法,他们并不关心,甚至如果方法真的很悲惨——比如武训,下跪、乞讨、自残——会让他们更加感动,从而更加坚定办教育的决心。
但最终,他们的主菜还是在教育上,武训的悲惨遭遇,只是他们讲故事的佐料。
而在毛泽东看来,武训的悲惨遭遇,才是真正应该关注的问题,他受了这么多欺侮,居然不反抗,居然还有人对这种所谓的牺牲行为大加歌颂,这是真不拿老百姓当人啊。
意识形态的对抗由此而起,毛泽东本人是精英,但他站在平民的立场上,并凭借自己的能力,将旧社会的文化精英一扫而空,全力支持平民争夺话语权。
这场对抗贯穿了整个毛泽东时代,并在文革中达到高潮。这是一场意识形态的决战,在这场决战中,各方死伤惨重,中国电影大受影响,少数的出彩电影,基本全是平民电影,即那些样板戏。
楼主 LM901  发布于 2017-04-18 09:12:29 +0800 CST  





-----------------------------
楼主 LM901  发布于 2017-04-18 09:12:58 +0800 CST  
抗美援朝中的毛主席元素


抗美援朝是毛主席力排众议才得以实现的,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抗美援朝;
在抗美援朝中,毛主席亲自全程指挥了第一第二两次战役,两次战役后大局已定,他再没有全程指挥,但也是时常关注指导,发出了很多指挥电报。。。。。

在当时,毛主席的影像、言语在志愿军应该是很常见的,那时的军人对毛主席的敬仰崇拜是神圣的,是很真实很自然的,是客观存在





三八线曾看了前面一集两集,出征前有关主席的应该有的镜头几乎没有,室内墙上不得已以一幅马克思像代替,就再也没有心情追下去了,心想志愿军在坑道前线对着毛主席像神圣的宣誓的镜头估计也不会有了,看了一些网友的评论,我的猜想很郁闷地得到了证实。

这是志愿军神炮手特等功臣唐章洪的回忆(可见主席元素在抗美援朝中的重要与不可或缺):




楼主 LM901  发布于 2017-04-18 09:14:31 +0800 CST  
毛主席指挥抗美援朝的部分电报

1.东北边防军应在月内完成一切作战准备(一九五○年八月五日)
2.须集中十二个军以便机动(一九五○年八月二十七日)
3.九兵团全部开到徐济线整训(一九五○年九月八日)
4东北边防军随时待命出动(一九五○年十月二日)
5.志愿军入朝参战及参战后的战略方针问题(一九五○年十月二日)
6.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一九五○年十月八日)
7.决定派遣志愿军入朝作战(一九五○年十月八日)
8.开辟敌后战场在战略上是必须的有利的(一九五○年十月十日)
9.同意四个军三个炮兵师全部出动待机歼敌(一九五○年十月十一日)
10.我军应当和必须入朝参战(一九五○年十月十三日)
11.九兵团到泰安曲阜区域集结待命(一九五○年十月十四日)
12.朝鲜情况和对我军入朝参战的意见(一九五○年十月十四日)
13.志愿军入朝作战的方针和部署(一九五○年十月十四日)
14.志愿军参战部队出动的时间(一九五○年十月十五日)
15.志愿军参战目前只做不说(一九五○年十月十九日)
16.志愿军打好出国第一仗(一九五○年十月二十一日)
17.争取战机迅速完成战役部署(一九五○年十月二十一日)
18.控制妙香山小白山隔断东西两敌(一九五○年十月二十一日)
19.对四十军行动部署的意见(一九五○年十月二十一日)
20.在博川军隅里及其以北地区围歼伪第六第八两师(一九五○年十月二十二日
21.立即占领妙香山杏川洞(一九五○年十月二十二日)
22.十九兵团待命开东北(一九五○年十月二十二日)
23.在稳当可靠的基础上争取一切可能的胜利(一九五○年十月二十三日)
24.对第一次战役的部署(一九五○年十月二十三日)
25.诱敌深入利于歼击(一九五○年十月二十三日)
26.捕捉战机最关紧要(一九五○年十月二十三日)
27.九兵团须从速准备开动(一九五○年十月二十三日)
28.六十六军赴朝作战问题(一九五○年十月二十四日)
29.诱敌深入山地然后围歼之(一九五○年十月二十四日)
30.志愿军领导机构设置和主要干部配备(一九五○年十月二十五日)

31.必须准备与向鸭绿江进攻之敌作战(一九五○年十月二十五日)
32.第一仗似以打伪军为主为适宜(一九五○年十月二十五日)
33.先抓住一两部敌军围攻吸引敌主力增援(一九五○年十月二十五日)
34.六十六军由志愿军司令部直接指挥(一九五○年十月二十六日)
35.先歼伪第一第六第八师后打美英军(一九五○年十月二十六日)
36.同意彭德怀提出的对敌作战方针(一九五○年十月二十六日)
37.对三十九军作战行动的部署(一九五○年十月二十六日)
38.歼灭伪第一第六第八师的作战部署(一九五○年十月二十六日)
39.九兵团北调整训和敌军行动情况(一九五○年十月二十七日)
40.按新情况重新确定攻击目标(一九五○年十月二十七日)

41.赞同聚歼伪军四个师的部署(一九五○年十月二十八日)
42.第一次战役的关键有两点(一九五○年十月二十八日)
43.诱敌深入泰川等区域以利歼击(一九五○年十月二十八日)
44.使用九兵团主力对付可能由咸兴向北进攻之敌(一九五○年十月二十九日)
45.以全歼当面之敌为目标是正确的(一九五○年十月三十日)
46.九兵团的作战任务(一九五○年十月三十一日)
47.以四十二军一部迅占宁远德川孟山诸点(一九五○年十一月一日)
48.伪首都师和美二师动向及我之部署(一九五○年十一月二日)
49.关于三十八军等部的作战部署(一九五○年十一月二日)
50.全局关键在于隔断南北敌人联系歼灭美军第二师(一九五○年十一月二日)
51.注意各个歼灭可能向我举行反攻之敌(一九五○年十一月四日)
52.争取在元山顺川铁路线以北创造战场(一九五○年十一月五日)
53.三十八军应尽可能争取歼灭伪七师一两个团(一九五○年十一月五日)
57.九兵团以诱敌深入寻机各个歼敌为方针(一九五○年一月五日)
55.同意志愿军下一步的作战方针和部署(一九五○年十一月九日)
56.必须精心组织歼灭美军陆战第一师(一九五○年十一月十二日)
57.朝鲜战局是可以转变的(一九五○年十一月十三日)
58.只要多打几个胜仗整个国际局势就会改观(一九五○年十一月十八日)
59.及时补充兵力连续作战(一九五○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60.加紧准备防空战胜敌人可能的空袭(一九五○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61.出国作战部队应加强同美军作战的思想准备(一九五○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62.准备随时扑灭空降敌人(一九五○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63.集中四个军歼灭美军三个师的主力(一九五○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64.利用两个战役之间作必要的休息整训(一九五○年十一月三十日)
65.四十二军应从侧面威胁平壤(一九五○年十二月一日)
66.西线各主力应准备继续作战(一九五○年十二月二日)
67.二十六军南下作战九兵团准备打增援之敌(一九五○年十二月二日)
68.主力宜在顺川肃川线作战(一九五○年十二月二日)
69.围而不歼诱敌来援(一九五○年十二月三日)
70.应迅速控制飞机场不使被围美军撤走(一九五○年十二月四日)
71.相机占领平壤(一九五○年十二月四日)
72.同意东西两线作战部署(一九五○年十二月五日)
73.我志愿军必须越过三八线作战(一九五○年十二月十三日)
74.关于志愿军兵力使用的意见(一九五○年十二月十七日)
75.我军能够战胜装备优良的美国军队(一九五○年十二月十八日)
76.关于朝鲜战场形势和作战部署(一九五○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77.目前应使敌集中以利歼击(一九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78.第三次战役结束后全军主力均应后撤休整(一九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79.打一个胜仗后休整准备春季攻势(一九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80.四十五军四十六军应集中整训应付万一(一九五一年一月九日)
楼主 LM901  发布于 2017-04-18 09:17:19 +0800 CST  
楼主 LM901  发布于 2017-04-18 09:18:00 +0800 CST  
这是1951年二月号人民画报封面左边是志愿军右边是朝鲜人民军,志愿军用的是三八式步枪,打一枪要拉一下枪栓,寒冬没有手袜手套;人民军当时是苏式装备,波波沙冲锋枪,防寒衣物到位。。。。可就是这落后装备的志愿军,把武装到牙齿的美军赶回三八线。。。。可以说,这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丢盔弃甲的美军。。。。联系上面第一幅图,对志愿军的形容词除了“伟大”“最可爱的人”之外还有第三个吗?



当时已经说了:美军你这是帮华尔街的资本家卖命
楼主 LM901  发布于 2017-04-18 09:19:18 +0800 CST  



-----------------------------
楼主 LM901  发布于 2017-04-18 09:20:10 +0800 CST  
总有人说主席经济是短板。那些人只要看了下面任何一本书,估计都会改变这个认识:




楼主 LM901  发布于 2017-04-18 09:28:23 +0800 CST  




但事实是志愿军入伍要求高,连黄继光都差点入不了伍,这些湘西土匪是过不了政审关的。

那个金珍彪,查遍志愿军英雄谱,没有他的名字。









-----------------------------
楼主 LM901  发布于 2017-04-18 19:07:06 +0800 CST  
楼主 LM901  发布于 2017-04-19 09:46:27 +0800 CST  
楼主 LM901  发布于 2017-04-19 09:49:44 +0800 CST  



楼主 LM901  发布于 2017-04-19 09:53:22 +0800 CST  
基辛格眼中的朝鲜战争:谁才是最大的输家
原创 火星方阵04-19 11:37


作者:王德华

21世纪的世界,两极终结,一超称霸,中国崛起,多极呈现。然而半岛时局却游走于战争边缘,险象丛生。

唐太宗李世明说过,“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回望60多年前朝鲜战争,触摸历史的脉博,对于今天的世界极具借鉴。

朝鲜战争一方是中苏朝,一方是美韩和16个盟国,但主要双方是中苏朝对决美韩。战争的结局是打回到了原点,双方签了一个没有胜利者的停战协议。基辛格和美国史学家眼中的朝鲜战争,没有赢家。哪谁是最大的输家呢?

基辛格认为,对于中国来说,军事上并没有“完全如愿”,因为没有把整个朝鲜半岛从“美帝国主义”的魔掌下解放出来。但是,“朝鲜战争对中国而言不只是平局”

基辛格认为,“它确立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军事强国和亚洲革命的中心,它还建立了中国作为一个令人敬畏的对手的军事威信,在以后的几十年来,这一威信始终不坠。对中国在朝鲜战争的记忆成了后来美国对越战争的一个重要制约”。

金一南将军的评价,与基辛格不谋而合。他认为,“走上朝鲜战场的是一支小米加步枪的军队——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走下朝鲜战场的是一支陆海空和炮、装、工、通、化诸兵种齐全的现代化军队”。

他还认为,“当年的甲午战争,因朝鲜而起。抗美援朝战争,又回到了60年轮回的原点,这一仗不仅挽回了中国军人自1840年以来屡战屡败的颜面,而且为民族复兴提供了重要的心理支撑点”,“甲午战争战争以后,日本人真正开始正视中国并试探与中国建立邦交自抗美援朝始”。

基辛格认为,美国“竟然在一场没有结果的战争中,导致了自己的子弟将近15万人的伤亡”。美国史学家古尔登在《朝鲜战争——未曾透露的真相》一书中写道,这是“一场苦涩的小战争”,这是“军事上的奇灾大祸”,“本世纪对外政策的蠢举妄动”;“有两样东西我们应当躲开——朝鲜和淋病”。至今美国史学界还在争论,“把我们拖进朝鲜战争的究竟是谁”。

对于朝韩双方来说,“鲸鱼打架,殃及小虾”。时任美国国务聊艾奇逊曾吼道,“如果世上最聪明的人们企图为我们在世界上寻找这场该死的战争最糟糕的地点的话,无论从政治上还是军事上考虑,都会无一例外地选中朝鲜”,“半岛过去和现在一直是屡遭不幸的国家之一,它总是处在世界强权的夹缝之中,不断遭受毗邻强国的摆布、践踏和占领”。

无论是朝鲜和韩国,都没有实现统一半岛的目标。民族被分割,统一之路遥遥无期,不知何日是尽头。同时,家园成了战场,被炮火摧毁,人民饱受苦难。朴槿惠曾在《绝望锻炼了我》一书中,描述了战后韩国的悲惨景象。更重要的是,战后天安号事件、延坪岛炮击、朝核危机等等,无一不是这场战争的延续。

基辛格认为,“具有讽剌意味的是,斯大林成了朝鲜战争最大的输家”。斯大林支持中国出兵,“料想这么一来就会使中美两国结下深仇,因而增加对苏联的依赖”,但同时“中国对苏联的依赖是双刃剑”。

他评价道,“苏联给中国提供的军备最终加快了中国的自立”,“中美之间的不和并未导致中苏关系的改善,也未降低中国走铁托道路的可能性”,“朝鲜战争刚结束,中苏关系就开始恶化”, “中国同时对两个超级大国都不买账”。



国防大学教授徐焰认为,朝鲜战争同中国进行抗美援朝战争是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朝鲜战争本不该打,抗美援朝战争却不能不打。朝鲜战争从“三八线”始回到“三八线”终结,最终可谓是平局;中国的抗美援朝战争却是一个伟大的胜利,因为战争从中朝边界的鸭绿江开始到停战时推到南边数百公里的‘三八线’”。

那些极力否定抗美援朝的人不是美粉就是汉奸。如果当年不进行抗美援朝,美国必然占领整个朝鲜,今日中朝边界早就陈列大量美军,时刻监督中国一举一动,连“萨德”都可以不用了。

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团结和意志的胜利,没有这次胜利,就没有中国大国的国际地位,东北亚也不会有持续几十年的安宁,也不会有几十年改革开放的推进,也不会有今日强大的中国。那些鼠目寸光的人歪曲历史,本身就是对中华民族的犯罪。



历史的脚步并未远去,历史的钟声仍在回响。“三八线”不是一条普遍的分界线,更不是一条普通的国境线,它是百万人民志愿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划成的。我的父亲80多了,朝鲜三年度过了他一年最难忘的岁月。尽管现在有点痴呆,但一提到“三八线”、开城和上甘岭,他却老眼泛光。那是他那一代人刻骨铭心的记忆,只有死亡才能埋葬父辈对“三八线”的记记。

非常认可环球时报18日社评的一句话,“中国公众决不会接受解放军毫无作为,眼看着当年流过志愿军鲜血的那块土地被美韩占了,美韩同盟的军队推进到鸭绿江边”。
楼主 LM901  发布于 2017-04-19 17:55:45 +0800 CST  

楼主:LM901

字数:182934

发表时间:2016-03-17 23:1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2-16 19:48:37 +0800 CST

评论数:88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