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立东:智慧源头----西方哲学史六次思想大交锋

斯宾诺莎





一、背景
路德在1517年10月31日以学术争论的方式在维登堡城堡大教堂的大门上张贴出了“欢迎辩论”的《九十五条论纲》,这标志着传统神学改革的开始。这种改革有路德教派一样从神学内部做出的变革,也有斯宾诺莎这样的,从哲学的观点出发,对神学理论做出系统的改进。
二、观点
1、
实体与属性
实体的概念最早还是巴门尼德对概念提出的一种设想,斯宾诺莎希望通过实体这种抽象概念的运用,如几何学与新兴的物理学一样,建立起一套体系解释现实世界。
与笛卡尔一样 ,斯宾诺莎认为我们遵循几何学的方法就能获得有关实在的精确知识。笛卡尔制定了这种哲学方法的基本形式,他从清楚分明的那些第一原理出发并试图从中推演出全部知识内容。斯宾诺莎对笛卡尔的方法所增添的东西是对各种原理和公理的一个高度系统化的整理。如果说笛卡尔的方法是简单的,那么斯宾诺莎则几乎是打算写出一部地地道道的哲学几何学,就是说,一整套大约有 250 条完备的公理或定理。
斯宾诺莎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推论得出:之所以有事物是实在的,就是因为其是单一的实体的,他把实体定义为“在本身中并且通过本身而被设想的东西:我指的是这样一种东西,它的概念的形成不依赖于任何别的事物的概念”。
因此 ,实体存在的原因是自身中具有自身的原因,而不是任何其它,可以不尽追溯的原因。
斯宾诺莎说:属性是“被理智理解为构成实体的本质的东西。”
斯宾诺莎的特殊的思想就是围绕着实体和实体的属性这两个概念而展开的。
2、
上帝
斯宾诺莎非常敏锐的发现传统神学知识的有限性和不包容性,他试图通过一种对无限知识领域的包容,来为上帝提供哲学定义,以回应人们日益增长的经验知识。
他说:“不论什么都在上帝中,而且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在上帝之外存在或被设想。”
他还对上帝概念进行了独一无二定义:“上帝,我理解为一个绝对无限的存在 ,就是说 ,一个包含无限属性的实体,这些属性中的每一个都表达了永恒无限的本质。”
他认为:如果上帝被定义为一个 “由无限属性所构成的实体” ,那么上帝的本质就会有无限多的方面了。然而,由于我们是 从我们人类的有限视角来考察上帝的,所以我们只能理解上帝这一实体的两种属性,即思维和广延。
斯宾诺莎通过强调上帝和人之间的根本统一性而不是它们之间的关系,而剥除了以往意义的上帝观念。
3、世界的必然性
斯宾诺莎确立的只有一个实体 ,并且“上帝”这个词和“ 自然”这个词是可以互换的。
为此他采用了两个表达方式:“创造自然的自然”和“被自然所创造的自然”。第一个所谓“创造自然的自然” ,是指上帝中的能动与生命的原则,有了这个原则,他就能通过他的各种属性的活动而产生变化。
而那个伴生的概念“被自然所创造的自然”,则是一个被动的概念,指的是上帝已经创造了的东西。这个关于上帝的被动概念中包含了世界上存在的一切“样式”或特性一一包括静止和运动等的普遍自然规律 ,以及石头 、树木 、人等单个事物。
由于一切都是上帝所创,并且上帝就在一切自然之中,因此一切事物都受着一种绝对的逻辑必然性支配。在精神领域中既没有所谓自由意志,在物质界也没有什么偶然。
这样一切自然知识都可以用斯宾诺莎的方法来逻辑推论获得也就成为了必然。
有一位批评者说,按照斯宾诺莎讲,万事皆由神定,因而全是善的,那么,他愤愤地问,尼禄竟然杀死母亲,这难道也善吗?莫非说亚当吃了苹果也叫善?斯宾诺莎回答,这两件行为里肯定性的地方是善的,只有否定性的地方恶;可是只有从有限创造物的眼光来看,才存在所谓否定。唯独神完全实在,在神讲,没有否定;因此我们觉得是罪的事,当作整体的部分去看它,其中的恶并不存在。
斯宾诺莎的意思是,既然一切都是符合逻辑,那么一切善恶也只是一种自然。
举个例子,洪水对我们来说是“恶”的,但是它的形成条件,它的运行规律都是符合自然的规律,因此它只是针对我们个人来说是“恶”的,而对于自然本身来说,它是符合逻辑的并非“恶”的。
那我们具有善恶的认识呢?
斯宾诺莎认为:作为其本性的一部分.所有的人都具有继续和保持他们自己的生存的动力 。
如同斯宾诺莎说的,“我在这里用善来理解各种愉快,不论它是由什么导致的,尤其用来理解那种满足我们的强烈愿望的东西,不论它会是什么。我用恶来理解各种痛苦,尤其用来理解那种阻碍我们的愿望的东西。”这就不存在固定的善或恶。当我们愿望某物时我们就把它称为善的,而当我们讨厌某物时就把它称为恶的。
4、
实在本性的认识
如何获得实在本性的知识,斯宾诺莎区分了知识的三个层次。
(1)想象(2)推理(3)直观。
在想象的层次上 ,我们的观念是从感觉中发掘的,就像我们看到另一个人时那样。
知识的第二个层次超越想象而达到了推理,这就是科学的知识。每个人都可以分有这 种知识,因为这正是凭借分享实体的属性,即上帝的思维和广延才成为可能的。
第三个层次,也是最高的知识层次就是直观。通过直观我们可以把握自然的整个体系。一旦我们达到这一层次,我们就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对上帝的意识, 并从此更为完善和有福 ,因为通过这种眼光我们把握到了自然的整个体系,并看到了我们自己在其中的位置.这给我们带来一种对自然即上帝的完满秩序的理解的爱恋。
这与洛克把知识分成了三类。即:直观的、推演的和感性的十分的接近。
可以说,当时的哲学家们都把那些不证自明的几何学、物理学的公设看成是直观的,而且这些公设应当作为认识体系的基础。而且只有直观的这些公设被抽象出来,整个认识体系才是有效的,而且才会具有一种数学公式特有的优美结构。
三、意义
斯宾诺莎把上帝与自然看成是同一的。
就如阿那克萨哥拉当年把理性赋予自然的一切事物一样,有助于我们探求自然之中的内在规律。同时他排除了个人善恶观点对知识选择性的研究,为寻求自然符合逻辑的科学规律提供理论支持。
同时,上帝与自然看成是同一确实在《圣经》中有所依据,《圣经》对上帝的这些描述中有泛神论的暗示 ,即“我们活在上帝里面 ,行在上帝里面,并在他里面有我们的生命”。 因此,斯宾诺莎对神学进行探讨,提出自己的观点,虽然与主流观点不符,但也是一种合理的探讨,可以说为神学适应经验知识爆炸的时代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楼主 苦才  发布于 2020-06-17 18:30:51 +0800 CST  
卢梭




一、身世背景
卢梭在哲学史上是一个十分独特的人物,从来没有一个伟大哲学家像他一样生世坎坷多难。他从小母亲早逝,父亲离家出走,在姑妈家长大,而后又小小年纪四处流浪,最后幸得一位贵妇华伦夫人的收留。
在卢梭的时代,传统贵族们的技艺和美德都无法让他们在战斗中取得胜利,贵族们只要拥有更多的金钱,雇佣更多的军队,购买更多的武器就可以获得威名,因此贵族与富人前所未有的紧密结合在一起。
卢梭就代表着日益贫穷的传统贵族中的精英,是一个类似苏格拉底一样的人物。
二、
成名经历
卢梭38 岁时,他知道第戎科学院( the Academy of Dijon )就“艺术与科学的复兴是否有助于敦风化俗”在进行征文 。
卢梭运用他丰富的知识和广博的见游,在应征论文中发表了他的主张。他认为科学、文学和艺术是道德的最恶的敌人,而且由于让人产生种种欲望,还是奴役的根源;因为像美洲蛮人那种素常裸体的人,锁链如何加得上身?他赞成斯巴达,反对雅典。他特别仰慕莱库格斯的生平。卢梭和斯巴达人一样,把战争中的胜利看成是价值的标准;可是他仍旧赞美“高贵的蛮人”,虽然老于世故的欧洲人在战争中是打得败他们的。
他认为,科学与美德势不两立,而且一切科学的起源都卑鄙。天文学出于占星术迷信;雄辩术出于野心;几何学出于贪婪;物理学出于无聊的好奇;连伦理学也发源于人类的自尊。教育和印刷术可悲可叹;文明人以别于未化蛮人的一切一切全是祸患。
卢梭凭这篇论文获得了奖金,骤而成名,便照论文中的处世法生活起来。他采取了朴素生活,把表卖掉,说他不再需要知道时刻了。
文章中卢梭猛烈抨击了工商业人士创造的舒适生活,文人们创造的文化艺术体系,甚至于神学家们的原罪理论。因为这一切吸引普通人的伟大的成果,武士们似乎是没有直接贡献的。从武士发展起来的贵族集团们十分认可卢梭的观点,他们希望大众可以承认卢梭的观点:那就是这个国家里看似野蛮无用的军人,其实是国家最大的贡献者,而且是传统美德的传承者。
于是卢梭获得了丰厚的奖金与巨大的名声。
但是,卢梭所不喜欢的并非哲学与科学本身,他对培根 、笛卡尔和牛顿都极为崇敬 ,认为他们是人类的伟大导师。但是,他说:“人类学术之光荣丰碑 ,其树立之任 ,唯少数人可当之。”他所不喜欢的是哲学与科学的伪现代权威,很多科学院的院士往往是无所建树与创新的逢迎市侩之辈,自居于某些伟大学者的门徒之位,然后对大学者们的思想稍作改动,就敢自称开宗立派。这些院士大家们,这些人就是卢梭所讨厌的不学无术的假道学。
三、《社会契约论》
卢梭不止从表面上反对现代工商业对传统贵族道德的影响,而且还建立了自己的一套体系,如霍布斯、培根一样,从人的自然状态来解释现代社会的各种现象以及社会不平等的起源。
卢梭在他最著名的《社会契约论》的开头,就是他的这样一句名言:“人生而自由,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他接着说:“这个变化是怎么发生的?我不知道。这个变化为什么是合理的?这才是我认为自己能够回答的问题。”
卢梭认为在自然状态中,人们的所作所为是发自“一种自然情感,这种情感使动物都知道要自我保持,而在人群中,它则受理性和同情心的引导而产生人性和美德。”相反 ,当人们发明社会契约,进入当时的工商业文明社会时,他们也发明了种种恶行,因为现在人们的所作所为是发自“一种在社会中产生的非自然情感,这种情感使得他们都想更充分地成就自己,而超过一切他人”。而且“这种情感在人们当中激起了他们无休止地加诸彼此的一切邪恶”,其中包括追逐名利的激烈争斗,也包括嫉妒、敌意、虚荣、傲慢和轻侮。
这就是卢梭对工商业人士批评的着眼点,也就是工商业人士在竞争中都想超越其他一切人,成就自己。很多工商业人是可能对这种批评嗤之以鼻,因为自由竞争使得工商业文明取得了人类前所未有的进步。
但是我们是否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工商业文明,那就是我们要进行竞争的是产品与技术,而不应该把这种竞争放在人们的感情领域,正是这个领域让我们产生了“嫉妒、敌意、虚荣、傲慢和轻侮”,而这才是卢梭批判的。
卢梭认为要实现人们的天然的自由,就需要“找到一种联合的方式,既能举众人之力来保卫每个成员的人身和利益,又能使其中的每个人在与他人联合之际,仍然只服从他自己。”
社会契约的实质,照卢梭看来 ,就在于“我们每个人都一致把 自己的人身和全部权力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并在我们共同的容纳范围内,把每个成员都接受为一个整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卢梭还认为 ,所有公民都应该平等地参与立法 ,法律哪怕由代表来制定也是不行的,因为“即使人们愿意,他们也不可能放弃自己所拥有的这一不可交换的权利。”可是 ,因为现代社会规模不断增大,结构也日趋复杂一一卢梭在他的时代已经看到了这个发展趋势一一他提出那些实现正义社会的假设和条件,看来更多地是具有一种理想的色彩,而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先行者的设想。
四、意义与影响
为了恢复传统的美德与秩序,卢梭所选择的榜样是在传统武士们之间的自然的权力与平等,在过去的历史里,确实在斯巴达曾经实现过这种天然的武士间的平等与自由,不过那是以斯巴达的奴隶制为基础的,奴隶们担当着工商业者的部分社会职能。
他对于工商业思想家们的启蒙运动之所以会产生冲击,是因为他对工商业文明初期把人格等同于商品价值,而产生 “嫉妒、敌意、虚荣、傲慢和轻侮”的批判。
要实现工商业文明的继续发展,就需要一种在精神世界内理性看待财富的浪漫主义精神,把财富看成是一种外在的东西才能实现人的精神平等,这样的工商业文明才会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卢梭就是这种浪漫主义运动的先驱,他的精神鼓舞了法国革命。 伟大的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十分崇敬卢梭,将其画像挂在了自己书房的墙上,深信卢梭就是道德领域里的牛顿。
楼主 苦才  发布于 2020-06-18 17:20:16 +0800 CST  
@我与任务
@漂泊玉树
@zzggzz22
各位朋友支持,欢迎不吝赐教,



贝克莱


一、背景
贝克莱所处的时代,世界当时最强大的英国已经在奉行以洛克为代表的经验派哲学,这种影响随着英国势力的扩张不断蔓延向世界。
在毕达哥拉斯的时代,只有数学这种抽象的知识是确切不可改变的,因此精神派理论力压经验派理论一筹,但在贝克莱所处的时代,物理学、化学这些从经验抽象而来的知识也一样精确有效。
精神派哲学家开始在经验派哲学的“存在”基础上做文章,贝克莱因为那令人震惊和带有挑衅性的公式 “存在就是被感知”而留名哲学史。哲学史上很多人把他看成是经验主义者,这是一个让人震惊的看法。因为贝克莱完全是在讽刺与否定经验、宣扬神学,只是从经验的不稳定性论证神学的合理性。
二、观点
1、存在就是被感知的推演
我们来看看贝克莱代表作《海拉司和费罗诺斯的对话》里面的精典内容。
书中:海拉司代表受过科学教育的常识;费罗诺斯,那就是贝克莱。
海拉司讲了几句亲切话以后说,关于费罗诺斯的见解,他耳闻到一些奇怪的传言,意思是讲费罗诺斯不信有物质实体。
他高叫:“难道还有什么能够比不相信物质这种东西不存在更荒诞离奇、更违背常识、或者是比这更明显的一套怀疑论吗?”
费罗诺斯回答说,他并不否定可感物的实在性,换句话说不否定由感官直接感知的东西的实在性;但是,我们并没看见颜色的起因,也没听到声音的起因。感官是不作推论的,关于这点两人意见一致。费罗诺斯指出:凭看,我们只感知光、色和形状;凭听,只感知声音;如此等等。所以,除各种可感性质而外没有任何可感的东西,而可感物无非是一些可感性质,或是种种可感性质的组合罢了。
作者解释:这段话比较好理解,意思是表面的可感物具有的实在性,都是被感知性质或是种种可感性质的组合罢了,所以才被认为是存在的。
接下来,
海拉司继续说各种主性质,特别是形式和运动,却是外界的无思维实体固有的。对这点费罗诺斯回答说,物体离我们近时显得大,离远时显得小,而某个运动可能在这人看来觉得快,那人看来觉得慢。
作者解释:这段话中,费罗诺斯说明了形式并不是物体固有的,而是随感官变化的。
说到这里,海拉司企图改弦更张,换一个新方针。他说他犯了错误,没把对象和感觉区别开;“感知”这件行为他承认是属于心的,但是所感知的东西不然;例如颜色“在心以外某个无思维的实体中有实在存在。”对这点费罗诺斯回答:“所谓感官的什么直接对象——即什么表象或诸表象的组合——存在于无思维的实体内,换句话说存在于一切心的外面。 这话本身就是一个明显的矛盾。”
作者解释:贝克莱在这里的意思是,存在于实体之内而存在于心之外的东西,又同时被心灵感知到是不符合逻辑的。
举一个例子,
一个物体在手心之内被手心感知才是合逻辑的,如果你说在手心之外,被你的手心感知到了某物,那就是不合逻辑,
因此贝克莱说:只有存在于心灵之内时,心灵里才会感知。
2、
上帝及事物的存在
贝克莱没有真的否定事物的存在或它们在自然中的秩序,而是把它们归为上帝。
贝克莱认为“当我否定可感事物在心灵之外的存在时,我指的并不是我这个特殊的心灵,而是一切心灵。现在很清楚,它们有一个在我的心灵之外的存在,因为我通过经验发现它们是独立于我的心灵的。因此在我没有感知它们的这段时间中,就有它们存在于其中的另外的心灵。”
在这里贝克莱假装自己完全从经验论者的观点出发来讨论问题,让经验论者难以辩驳。但实际上,贝克莱没有讨论独立于我心灵存在的其它心灵的具体被感知经验,
举例:对同一张桌子,大人和小孩认为他的轻重是不一样的。因此他的理论的逻辑性到此为止。
后面,他得出结论说: “就有一个无所不在的永恒的心灵,他知道和理解一切事物 ,并以这样一种方式,即按照他自己制定的这样一些规律把它们显示在我们的眼前,这些规律被我们称之为自然法则。”最后一招,贝克莱虽然很自然的得出了神学方面的结论,但其证明比起他的前辈要大为逊色。
三、影响
自从贝克莱的《海拉司和费罗诺斯的对话》这本书面世之后,洛克的主性质与次性质的提法就不再被人们重视了。
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的观点,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并没有什么问题。就从洛克的经验派观点来看,如果没有感知外部世界,同样不可能获得经验。从这一视角来说,感知是经验更基础层次的精神体验,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说贝克莱是经验派哲学家。
只是对于,他自己好了一般人来说经验是可以归纳、抽象的,而感知更加飘忽而没有确定性。
作者解释:经验之所以有比感知更大的确定性,是因为我们可以用多方面的感知来确定经验,例如我们看到一个镜子中的自我,这只是视觉感官中的自我,我们可以用手去碰触镜子中的自我,来确定我们的视觉,只有视觉、触觉同时获得的感官认识,才是我们经验确认的感官认识。
这也就是我,你要比那个汤圆更加自觉,知道吧,我们也不叫你说感官是经验的更基础层次精神体验的原因。
贝克莱理论真正的厉害之处在于,它动摇了我们对外部世界实在性的信念,外部经验的源泉变得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在贝克莱之后,“存在”问题成为了各类学者质疑经验论哲学的理论出发点之一。
那自己安排先歇一下,吃完了一点,休息一下也可以啊,自己安排自己的长大了
楼主 苦才  发布于 2020-06-20 10:36:50 +0800 CST  

上一节不知为何出现了错乱的字句,这里重发。


贝克莱




一、背景
贝克莱所处的时代,世界当时最强大的英国已经在奉行以洛克为代表的经验派哲学,这种影响随着英国势力的扩张不断蔓延向世界。
在毕达哥拉斯的时代,只有数学这种抽象的知识是确切不可改变的,因此精神派理论力压经验派理论一筹,但在贝克莱所处的时代,物理学、化学这些从经验抽象而来的知识也一样精确有效。
精神派哲学家开始在经验派哲学的“存在”基础上做文章,贝克莱因为那令人震惊和带有挑衅性的公式 “存在就是被感知”而留名哲学史。哲学史上很多人把他看成是经验主义者,这是一个让人震惊的看法。因为贝克莱完全是在讽刺与否定经验、宣扬神学,只是从经验的不稳定性论证神学的合理性。
二、观点
1、存在就是被感知的推演
我们来看看贝克莱代表作《海拉司和费罗诺斯的对话》里面的精典内容。
书中:海拉司代表受过科学教育的常识;费罗诺斯,那就是贝克莱。
海拉司讲了几句亲切话以后说,关于费罗诺斯的见解,他耳闻到一些奇怪的传言,意思是讲费罗诺斯不信有物质实体。
他高叫:“难道还有什么能够比不相信物质这种东西不存在更荒诞离奇、更违背常识、或者是比这更明显的一套怀疑论吗?”
费罗诺斯回答说,他并不否定可感物的实在性,换句话说不否定由感官直接感知的东西的实在性;但是,我们并没看见颜色的起因,也没听到声音的起因。感官是不作推论的,关于这点两人意见一致。费罗诺斯指出:凭看,我们只感知光、色和形状;凭听,只感知声音;如此等等。所以,除各种可感性质而外没有任何可感的东西,而可感物无非是一些可感性质,或是种种可感性质的组合罢了。
作者解释:这段话比较好理解,意思是表面的可感物具有的实在性,都是被感知性质或是种种可感性质的组合罢了,所以才被认为是存在的。
接下来,
海拉司继续说各种主性质,特别是形式和运动,却是外界的无思维实体固有的。对这点费罗诺斯回答说,物体离我们近时显得大,离远时显得小,而某个运动可能在这人看来觉得快,那人看来觉得慢。
作者解释:这段话中,费罗诺斯说明了形式并不是物体固有的,而是随感官变化的。
说到这里,海拉司企图改弦更张,换一个新方针。他说他犯了错误,没把对象和感觉区别开;“感知”这件行为他承认是属于心的,但是所感知的东西不然;例如颜色“在心以外某个无思维的实体中有实在存在。”对这点费罗诺斯回答:“所谓感官的什么直接对象——即什么表象或诸表象的组合——存在于无思维的实体内,换句话说存在于一切心的外面。 这话本身就是一个明显的矛盾。”
作者解释:贝克莱在这里的意思是,存在于实体之内而存在于心之外的东西,又同时被心灵感知到是不符合逻辑的。
举一个例子,
一个物体在手心之内被手心感知才是合逻辑的,如果你说在手心之外,被你的手心感知到了某物,那就是不合逻辑,
因此贝克莱说:只有存在于心灵之内时,心灵里才会感知。
2、
上帝及事物的存在
贝克莱没有真的否定事物的存在或它们在自然中的秩序,而是把它们归为上帝。
贝克莱认为“当我否定可感事物在心灵之外的存在时,我指的并不是我这个特殊的心灵,而是一切心灵。现在很清楚,它们有一个在我的心灵之外的存在,因为我通过经验发现它们是独立于我的心灵的。因此在我没有感知它们的这段时间中,就有它们存在于其中的另外的心灵。”
在这里贝克莱假装自己完全从经验论者的观点出发来讨论问题,让经验论者难以辩驳。但实际上,贝克莱没有讨论独立于我心灵存在的其它心灵的具体被感知经验,
举例:对同一张桌子,大人和小孩认为他的轻重是不一样的。因此他的理论的逻辑性到此为止。
后面,他得出结论说: “就有一个无所不在的永恒的心灵,他知道和理解一切事物 ,并以这样一种方式,即按照他自己制定的这样一些规律把它们显示在我们的眼前,这些规律被我们称之为自然法则。”最后一招,贝克莱虽然很自然的得出了神学方面的结论,但其证明比起他的前辈要大为逊色。
三、影响
自从贝克莱的《海拉司和费罗诺斯的对话》这本书面世之后,洛克的主性质与次性质的提法就不再被人们重视了。
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的观点,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并没有什么问题。就从洛克的经验派观点来看,如果没有感知外部世界,同样不可能获得经验。从这一视角来说,感知是经验更基础层次的精神体验,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说贝克莱是经验派哲学家。
只是对于一般人来说经验是可以归纳、抽象的,而感知更加飘忽而没有确定性。
作者解释:经验之所以有比感知更大的确定性,是因为我们可以用多方面的感知来确定经验,例如我们看到一个镜子中的自我,这只是视觉感官中的自我,我们可以用手去碰触镜子中的自我,来确定我们的视觉,只有视觉、触觉同时获得的感官认识,才是我们经验确认的感官认识。
这也就是我说感官是经验的更基础层次精神体验的原因。
贝克莱理论真正的厉害之处在于,它动摇了我们对外部世界实在性的信念,外部经验的源泉变得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在贝克莱之后,“存在”问题成为了各类学者质疑经验论哲学的理论出发点之一。
楼主 苦才  发布于 2020-06-20 17:41:57 +0800 CST  
休谟




一、背景
我们前面一节书中说:贝克莱从感知这种经验更基础层次的精神体验来论证了经验论“存在”基础并不确实可靠,但这种不可靠,只是一种存疑的观点,而并不影响洛克的经验派哲学体系,
休谟也如贝克莱一样以经验为出发点讨论经验主义,不过他是从经验论不可能存在因果逻辑关系这一论点出发,从而动摇了经验主义大厦的基础。
二、观点
1、印象和观念
休谟认为:印象和观念构成了心灵的全部内容。
思想的原始素材就是印象(感觉或情感 ),原始的知觉就是印象,如当我们听、看 、触、爱、恨、欲求和意愿时。
观念则只是印象的摹本。当我们思考这些印象时,我们就有了关于它们的观念。
举个例子,我们印象中有金子和山,如果我们思考这两个印象,就会有金山这个观念。
对比洛克把简单的观念归纳为感觉,复杂的推理、怀疑之类的观念归纳为反省。
休谟的印象与洛克的感觉两者差不多,
休谟把观念看成是印象的摹本,这本身已经假定了观念只是一种个人精神主观的认识。
而洛克是把感觉本身来做推理、怀疑之类的反省。
这样,休谟所认识到观念必然有主观个人的认识因素,是摹本而不再是本身,从而出现了经验主义所谓客观经验的主观认识漏洞。
2、因果性
既然观念只是我们思考的摹本,那我们从一个观念联想到另外一个观念时,就只是我们个人的意识在活动,而不可能是什么确实的因果关系。
休谟于是问什么印象给了我们因果性观念。他的回答是,并没有与这个观念相应的印象。
经验只能提供给我们两种关系:
(1)接近关系,因为 A 和 B 总是紧密靠在一起的;
(2)先后关系 ,因为 A 这个“原因”总是先于 B这个“结果”的。
例如:对氧气无论观察多少次都不能告诉我们当它与氢混合时就必然会给我们带来水。我们知道这一点只是在我们看到它们在一起之后:“因此我们能够从一个对象推断出来另一个对象的存在,这只是通过经验。”
休谟要把因果关系当做一种可感知的实体,并找出它具体给人印象的片断,这在感知方面来说是不可能实现的。
休谟从经验主义观点出发把精神思考看成了非真实的存在,真实情况是:因果性确实是从精神思考中抽象出来的有效概念。而且在亚里士多德之前,没有哲学家能够为因果性清晰的定义,这就是一个明证。
三、影响
休谟把因果性本身看成是一种经验的片段来讨论因果性,从而得出了因果性的不可能,最终推出从经验论获得认识体系是不可能的。
实际上各个流派的认识工具是交叉使用的,文化派大师亚里士多德的因果逻辑理论运用在经验派哲学的理论中,是无需证明也无法证明的。因为,这两种认识的出发点不同。就如亚里士多德 “四因”的思想,每种类型的原因都有自己的论证体系,不可以从“质料因”的问题得出“目的因”的结果。从这点上来说,洛克不深入讨论因果性的实用主义是非常明智的。
休谟对经验派因果理论的剖析,直接导致了经验派独立建立整体哲学大厦的努力的终结,预示着一种既能够兼容经验派又能够兼容其它学派理论的新理论即将在曙光中诞生。
楼主 苦才  发布于 2020-06-21 16:28:23 +0800 CST  
工商业人士思想独立的标志:《国富论》




一、背景
在古代,世界上存在着各种职能人士主导建立的国家。为追求宗教理想的国家讲求神圣,为追求存在感的贵族们讲求永存,为追求文化公正的国家讲求正义,这些追求都比个人物质生活的美好看上去重要且高尚。不过,在西方哲学已经产生了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斯多葛学派、基督教之后,工商业人士从哲学出发开始研究属于自己的专属理论即经济学。
1776年,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总结前人的经济理论,写出了近代经济学的奠基之作《国富论》。
为什么这些事会在英国比较突出的产生?
这是因为,相较于需要团结民众进行大规模军事防御的大陆国家如法国、德国,有天然海洋屏障的英国则有更多的精力用在经济发展上。
这样,英国的贵族阶层不必长期大量强征捐税用于抵抗外敌,因此贵族与工商业人士、祭司、文化阶层的对立也不像大陆国家那样明显。英国可以循规蹈矩的按历史经验来逐步建设自己的国家。这一点与古希腊也有很多相似性,不过,近代的希腊已经成为了与亚洲诸国家战争的前线,于是失去了作为文化中心的条件。
随着英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拥有工具的富裕工商业者和没有工具的贫穷的工商业者之间的利益分配逐渐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
有了高效率工具的工商业人士成为资本家,拥有了比过去贵族和祭司阶层更多的财富,而他们的作用还不被其他职能人士所认可。这使社会的均衡被打破,一时间几乎所有其他的职能人士都在反对暴富的资本家们。
而《国富论》就是要探求财富增长的原因,并给出合理的分配方式。
二、观点
1、
生产方面
斯密提出分工、使劳动者自由、使用工具都可以提升生产效率,发展经济。
他举了著名的合作分工制作别针,以大幅提升效率的例子,
他又认可孟德斯鸠曾所说,与邻近的土耳其矿山比较,匈牙利的矿山虽不更为丰饶,但总能以较小的费用开采,因而能获取较大的利润。土耳其的矿山由奴隶开采,土耳其人所知道使用的机械只是奴隶的手臂。匈牙利矿山由自由人开采,并使用许多节省劳动、便易劳动的机械。
在国家政策方面,他提出自由市场不需要国家干预的“看不见的手”理论,这些都是围绕提升生产效率提出的。
提高经济效率就可以在有限的投入下增加财富产出,就是增加让人们愉快的东西。提高经济效率就是对民众有利的事,这与洛克所说的“我们称之为善的那种东西容易引起或增加愉快”的观点是一致的。
2、
在分配方面,
斯密认为工资、利润、地租是价格的三个组成部分,所以随后他便研究了工资、利润、地租的性质及其变动规律。
出卖劳动力的工匠获得工资,使用工具的资本家获得利润,拥有土地的贵族获得地租,只有他们是商业生产的直接参与者,他们也获得商业生产的直接利润分配。
这也成为了古典经济学的三要素。
至于工具的来源,他谈到了储蓄的作用,工具是因为我们节省而有余力生产工具,从而获得资本。
3、
交换理论
斯密认可等价交换理论,认为等价交换就实现了分配公平。
在我的《幸福经济学》里交换就是一种生产,但当时这种观点还不普遍。
但事实上,近代自由社会还是因为分配的公平问题矛盾重重。
在这里斯密发现一个问题,他说:“价值一词有二个不同的意义。它有时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又表示由于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前者可叫做使用价值,后者可叫做交换价值。使用价值很大的东西,往往具有极小的交换价值,甚或没有;反之,交换价值很大的东西,往往具有极小的使用价值,甚或没有。例如,水的用途最大,但我们不能以水购买任何物品,也不会拿任何物品与水交换。反之,金钢钻虽几乎无使用价值可言,但须有大量其他货物才能与之交换。”
这就是著名的“钻石与水的悖论”,其实这是一个哲学问题,因为斯密一直没有搞清楚,包括其身后的经济学家们。
斯密的使用价值,就是人们个人精神世界内对财富的效用的评价。
交换价值则是人们所处的市场上,或者说社会认识体系内对财富交换比例的认定。
过去的人之所以分不清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区别,是对自我精神世界的独立性没有一个清晰认识的表现。
4、
“钻石与水的悖论”新解释
本书作者的经济理论认为:
水在一定的市场成为实用阶段的产品后它的生产效率很高,它的定价必然很小。所以每一份水交换到的财富也很小。
钻石的光泽和晶莹与一般人向往光明的审美一致。它是作为精神需求品的财富象征意义出现的。由于它资源稀缺,本身生产效率无法提高,因此,在其它产品生产效率越高的社会,它的物品定价越高,可以交换到财富也越多。
举例:
(1)假设在古代
按同样投入算,
每月水的生产效率为:
E=1000公斤/人
钻石的生产效率为:
E=10颗/人
那么,其交换比例为n =P1/P2 =1000公斤/10颗
(2)在现代
按同样投入算,
每月生产水效率为:
E=100000公斤/人
钻石的生产效率为:
E=10颗/人
那么,其交换比例为n =P1/P2 =100000公斤/10颗
生产效率决定我们怎样为水的市场定价。
产品的交换价值是由产品所在地的市场的生产效率决定的。
产品的使用价值由产品对个人的重要性评价而定。
对于作家来说,可能一卷莎士比亚的书是他生活中的最爱,使用价值相当大。对于文盲来说,一个世界性的图书馆也是多余的,毫无使用价值。不论这两个人如何使用这些书籍,它们的市场交换价格都是不变的。
钻石与水的悖论为什么一直会让经济学家们难以解释,还有一个症结就是贵族、祭司、普通工匠们认为自己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市场回报而感到不公平,这也是钻石与水悖论一直是一个受争论问题的原因。
三、影响
亚当.斯密古典经济学的建立,是洛克经验派哲学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它体现了工商业人士主动管理工商业,促进经济自由发展的要求。
工商业人士一直是社会人数最多的职能群体,但他们的社会财富相差更加巨大,利益分配难以达到统一。因此无法形成一种统一的哲学观点,钻石与水的悖论这种价值认识的悖论使得经验派哲学要想向系统化迈进变得非常困难。同时在近代社会,其他哲学流派体系又必须能解释工商业人士的思想要求,以适应近代科学发展的需要。
最终,多数哲学体系将转化为以既定目标为基础的哲学流派,而放弃全面系统化的努力。
楼主 苦才  发布于 2020-06-23 10:50:49 +0800 CST  
大家端午快乐,重量级人物出场,

康德之哥白尼式革命



一、背景
就在经验派理论一边在系统化的道路上踌躇不前,另一边又与贵族派、怀疑派、精神派理论你来我往斗个不停的时候,突然来了一个高手,一手打碎了他们所有人系统化的美梦,结束了哲学的系统化时代,这个人就是康德。
康德与亚当.斯密是同一个时代的人,在《国富论》发表后没有几年,康德就发表了他的代表名著《纯粹理性批判》。
促使康德思想形成的是当时影响最大的三套理论。
一套是以牛顿物理学为代表的科学理论,这套理论的显著成功和持续进步给康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套是英国经验主义,不过,休谟从经验论观点出发的逻辑结论就是,不存在任何具有因果性的科学知识,而这就导致了哲学上的怀疑论。
一套大陆理性主义,这套理论推理论证严密,但无法与物理学所看重的经验与实验知识兼容。
牛顿物理学所代表的近代科学有着一种实用主义的原则,它既采用英国经验主义观察世界的方法,又采用大陆理性主义的推演过程,而不去深究其在各体系的终极原因。牛顿物理学的成功应该是对康德影响最大的现实事件,它促成康德去寻找一种具有兼容性而可以不追究终极目的的哲学。
二、观点
1、批判的方法
批判哲学的方法就是康德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独立于任何经验.知性和理性能够认识什么,又能够认识多少?”
这与洛克所说的“考察我们自己的能力 ,并且看清什么样的对象是我们的理智宜于或不宜于处理的。”可以说大同小异。
因此,康德的批判哲学是与当时哲学界主流的经验派理论出发点一致的,都是限制那些不能够产生实际效果的形而上学的概念的研究。不过,洛克是通过这种方法建立一套经验派哲学的系统,而康德则是通过这种方法对各种哲学流派进行概念上的辨析,也就是他所说的批判。
2、先天综合判断
休漠说: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由一系列的印象组成的。
康德不同意,他说,我们只是一些知识来源于经验,另外一些知识我们来源于先天。
例如:所有有重量的东西在空间中都会下落 ,或者5加7在所有情况下都等于12。存在着这样的先天知识,这是很明显的。
这又与洛克的直观的知识的理论很接近,洛克说直观的知识是直接性的,不会让人怀疑的,也无需证明的。
应该说到此为止,康德是经验主义的,正因为符合众人的经验,因此是可以被多数人所接受的。
接下来就是到了康德独到的理论部分,就是他对判断的分类。
他说有三种判断。
(1)分析判断:谓词己经被包含在主词的概念之中了。如“所有三角形都有三个角”这一判断就是一个分析判断。
(2)综合判断:,它的谓词并没有被包含在主词之中。因此在一个综合判断中谓词对主词的概念增加了一些新的东西。如“苹果是红的。”
(3)先天综合判断。它不依赖于经验,而且谓词对主词的概念增加了一些新的东西。如,7 加 5 等于 12 这一判断.当然是先天的,因为它包含着必然性和普遍性的标志。
这真的很类似洛克把知识分成的三类:直观的、推演的和感性的。只不过康德从语法上进行了分析,而且给它来了一个高大上的“先天”这样的命名。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洛克的直观知识的命名,如果我不承认一个直观命题,我可以说它不是直观的,所以我不必认同你。但先天命题就不一样了,如果说你不承认一个先天命题,那只能是你天赋不足了。因此你必须承认权威,他们所说的先天的就一定是对的。因为除此以外,没有什么先天概念的判定标准。从这点上来说,康德的学说是受到各类学术权威欢迎的。
3、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
面对因果概念这些重要的知识无法融入到经验哲学体系中的问题。
康德提出一种新假说,是对象符合心灵的运作,而我们心灵之中先天就有因果关系这类概念,所以我们的所有经验知识在认识时就是按照这些先天的概念选取的,因此我们的知识具有因果性等一些先天的特性。
他有意识地仿照哥白尼的例子,他说:哥白尼在“假定全部星体围绕观测者旋转时,对天体运动的解释无法令人满意地进行下去.于是他试着让观测者自己旋转,而让星体停留在静止中.看这样是否有可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康德认为哥白尼和他自己的问题有某种相似性,他说:
“向来人们都认为.我们的一切知识都必须符合对象;但是在这个假定下,想要通过概念先天地构成有关这些对象的东西以扩展我们的知识的一切尝试都失败了 。因此我们不妨试试 ,当我们假定我们的对象必须符合我们的知识时 ,我们在形而上学的任务中是否会有更好的进展。如果直观必须依照对象的性状 ,那么我就看不出来 ,我们如何能先天地对对象有所认识;但是如果对象(作为感官的客体)必须依照我们直观能力的性状,那么我倒是完全可以想象这种可能性。”
康德的观点真正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发现了研究精神和经验的不同之处,精神是具有理性的,我们正是通过这种理性来观察世界。而经验是自然形成的,其内在规律不可能自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相比较,洛克也有“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 两种观念,“直观的、推演的和感性的”三种知识,但他没有用理性和感性两种方法思考各个范畴内的所有问题。
所以说,康德真正发现了精神世界与自然世界的不同,并主动的用两种方法研究各自的问题,其实亚里士多德研究《形而上学》也是这样做的,只不过其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被埋没了。大家可以去看一下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与《物理学》的不同,形而上学用的是思辨的方法,而物理学则用的是观察的方法。
三、影响与意义
康德的哥白尼式哲学革命,因为区分了精神与经验的不同认识方法,所以基本上做到了,既承认从经验出发获得知识的重要性,又强调了人的主观精神的理性作用,从而达到了经验派与理性派哲学的调和。但是,他先天概念的提出与运用,加深了各个流派哲学之间的裂痕,因为他们都把自己流派权威的理论看成是先天的,最终使得数百年内哲学都无法再形成共同认可的大型体系。
以至于现代社会,主导社会的工商业人士们的专属理论----经济学代替了哲学,同样,现代的西方经济学家代替了古代西方哲学家的主要工作。
楼主 苦才  发布于 2020-06-24 10:54:17 +0800 CST  
康德之二:形而上学的构架,




讲到形而上学总是抽象的,对于没有系统认识论的人来说是难以理解的,但也是哲学理性构思的精华所在。
一、统觉的先验统一与物自体
康德有关于认识的一个著名比喻:如果有色眼镜永远戴在我的眼睛上 ,我将永远透过那种颜色去看事物 ,永远无法摆脱那些镜片给我的视觉施加的限制。
怎样理解这个比喻呢?
康德解释说,“人类知识有着两个来源,它们或许都来源于一个共同的但不为我们所知的根源,它们就是感性和知性。通过前者,对象被给予我们;通过后者,它们被思想。”
在这里,康德所说的感性知识的来源就是物自体,也就是现实存在之物;而把物自体的感性做分析的就是统觉的先验统一,也就是我们的理性。
我们看到康德提出的两个新概念:“统觉的先验统一”与“物自体”。
1、统觉的先验统一这个词的三个部分各有所指:
“统觉”指所有的感官的未经加工整理的感觉材料。
“先验”是一术语是指,即使这样一个统一或自我通过我们实际的经验得到了暗示 ,我们也不能够直接地经验到它。
“统一”是指我们经验的统一必定暗示了自我的统一 ,因为除非在心灵的诸活动之间存在着一个统一,否则不可能有统一的经验知识。
2、“物自体”
由于我们所认识的所有对象都是感性的对象。然而.我们知道我们经验世界的存在不是心灵的产物。于是我们知道有一个世界。一个外在于我们并且不依赖于我们的实在,而我们只知道它向我们所呈现的,以及被我们整理之后的样子。
这个实际上是由康德假设存在的,并且坚信其存在的物质世界就是物自体。
总结一下,康德的“统觉的先验统一”实际是感性认知向理性认知过度的一个概念,它为感性知识拥有统一的理性理解提供了有效的解释。而“物自体”为它提供感性认识的基础。
二、先验认识论
1、事物的感知
我们讲康德一直在讲先天的、先验的知识,这些知识具体是什么呢?只有讲清了这些知识,“统觉的先验统一”中的先验概念才能成立。
康德认为:空间和时间。就是我们为知识所加的先天直观形式。
各种各样处于“感性杂多”中的经验加上心灵赋予的空间和时间内涵之后,才形成我们对事物的感知。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当康德在很难说服众人接受先天概念时,他又偷偷的把洛克的“直观”概念运用到他的体系之中,以增加说服力。这也是没有读过哲学史的人会感觉康德的书很晦涩的原因,因为他莫名其妙的就用了只有专业人士才能理解的用语。
2、经验的处理
我们拥有了对事物感知之后,还有一些思想范畴,它们更加专门地处理心灵统一或综合我们经验的方式。注意这些范畴并不是心灵加给物自体的,而是心灵加给已经形成感知的经验的。
如 “量”、“关系”等思想范畴,当我们断言“量”的时候 ,我们在头脑中想的是一或者多;当我们做出一个关系判断时,我们所考虑的一方面是原因和结果,另外一方面是主词和谓词的关系。
因为这些思想范畴都是我的心灵赋予经验的,所以,当我运用这些经验时,经验到的世界是一个一致的单一世界。
三、先验与超验形成的二律背反
1、调节性先验理念
康德认为我们之所以会拥有现代科学,是因为我们把先验的知识运用在物自体以及感性经验上。或者说科学之所以可能,是因为所有人都拥有同样的心灵结构,都会时时处处以同样的方式来整理感性经验事物。
而我们在考虑我 、宇宙和上帝这样的调节性先验理念时,这些理念并非物自体及其感性经验,因此先验知识无法运用。当我们强行运用时,其结果也无法形成前后一致的逻辑关系,所以我们无法拥有超验理念的科学知识。
2、二律背反
康德列举了二律背反的例子。
( 1 )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有限的,或者它是无限的;
( 2 )每一个复合的实体都是由单纯的部分构成的,或者在世界上没有什么复合的东西是由单纯的东西构成的;
( 3 )除了根据自然律的因果性之外,还存在着另外一种因果性即自由.或者不存在 自由,因为世界中每一个事物都只是根据自然规律而发生的;
( 4 )存在着一个绝对必然的存在者,作为世界之部分或作为它的原因,或者一个绝对必然的存在者在任何地方都是不存在的。
康德通过这几个二律背反的例子,进一步说明了,我们不可能拥有感性经验之外的实在的描述。
同时,时空世界只是现象世界,人的理智可以自由的认识它。也正因为世界仅仅是现象的,所以我们就有理由对道德自由和人类责任加以肯定。
四、上帝存在的证明
康德提出了人类理性能力使用范围基于经验这一观点后, 不可避免地要拒斥对于上帝存在的传统证明,即本体论的、宇宙论的和目的论的证明。
他反对本体论的证明的论证是:既然我们拥有最完善的存在的观念 ,那么,如果否认这样一个存在者的存在就会导致矛盾。这种否认之所以会是矛盾的,是因为一个完善的存在者的概念必定包含着“存在”这一谓词。
康德概括说,“笛卡尔派( 本体论的)对最高存在者存在的著名论证所作的艰辛劳作都是徒劳的。一个人希望通过单纯理念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就如同一个商人希望通过在自己的账本上添加一些零来增加自己的财富一样不可能。”
从经验认识出发,康德同样推翻了宇宙论与目的论,康德对“诸论证”批判性评论的结果必然是,仅仅通过纯粹理性,我们既不能够证明,也不能够否证上帝的存在。
如果上帝的存在不能够被理论理性有效处理.那么上帝作为超验的概念必然有理性产生其的原因。
这样,上帝的理念在康德的哲学中就还是有其重要性的,其他的调节性理念也一样。
五、意义
康德通过把“先验理性”当成眼镜来认识世界,建立起的一套完整的形而上学的体系。通过这套体系,康德解释了人类理性能力使用范围为什么基于经验。
他从经验出发的观点加上强有力的思辨体系证明,一语惊醒梦中人,使各大哲学流派不再沉迷于超验知识的形而上学体系研究。
楼主 苦才  发布于 2020-06-28 17:46:15 +0800 CST  
康德之三:实践哲学




康德的实践哲学主要是先验的知识在人们精神世界的运用。或者说他区分了两种实在一一现象实在与本体实在。他将科学限制于现象实在,然后提出与人的本体关联的实践理性的运用。
一、先天实践理性
理解了自然世界的理性就很容易理解精神世界的理性。如同科学知识一样,道德知识也基于先天判断。康德此前发现,科学知识之所以可能,是由于心灵加于经验的诸先天范畴。这里他同样说道 “责任的基础不能在人的本性中,或是在人性被置于其中的世界诸条件中寻求.它先天地就在理性的概念中。”
当然,先天理性概念中的不止“责任”一个概念,普遍性和必然性的性质是先天判断的标志,康德认为这也进一步证明了他的观点:行为诸原则源于先天实践理性。
二、 普遍性
不同于自然科学已经有先天直观形式,康德认为道德哲学的研究到他为止还没有公认的先天直观概念。
如何判断一个道德规律或规则是先天的呢?康德认为首先是普遍性。
因为如果一个道德规律或规则对作为一个理性的存在者的我而言是有效的话,它也必定对所有理性的存在者都有效。因而一个道德善行的主要检验方法之一,就是看它的原则是否能够被应用于所有理性的存在者,是否能够被一贯地运用。
三、必然性
在谈到实践理性的必然性,康德又从语法上做了分析与思辨,他认为真正的道德命令是定言的。要求“无须涉及其他目的,其自身就是必然的一个行动,即一个客观必然的行动。”
因为一个理性的存在者努力去做他应该做的事情,必须与出于爱好或自身利益的行动 区分开来。他在书中表达为 “因为所有这些结果一一甚至是对他人幸福的促进一一都可能由于其他原因而达到,所以为了这些结果本来并不需要一个理性存在者的意志。”
四、定言命令的三个表达式
要达到实践理性的必然性标准,就应当是一种纯粹的先天概念。不同于那些其本质仅仅是假言的技术性命令和审慎的命令,真正的道德命令是定言的。
定言命令并没有为我们提供具体的行动规则 ,因为它仅仅是一个抽象的公式。然而按康德的想法,这正是道德哲学为指导我们的道德行为而应该为我们提供的东西。因为我们一旦理解了道德律的基本原则,我们就能够将之运用于各种具体情况。
根据实践理性的普遍性、必然性,康德提出了定言命令的三个表达式:
1、只按照你同时也希望它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行动。
2、你的行动要把你自已人身中的人性和其他人身中的人性 ,在任何时候都同样看作是目的,永远不能只看作是手段。
3、(我们)这样行动,意志可以将自身当作同时是在以它自己的准则制定着普遍的法律。
这三条准则重点都是在讲述实践理性指导下人们行动的原则,即理性具有普遍性,实践这种理性具有作为人的必然性。
五、道德悬设
1、人类意志自由
如果人们不能够或者不是自由地实现他们对道德命令的责任或响应 ,他们如何可能是有责任或有义务的呢?因此自由必须被假定。
2、道德不朽
我们的经验表明,在德性与幸福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关联。如果我们将人类经验限制 于此世,那么要完全达到至善看起来就是不可能的了。因此康德说 “但这个无尽的过程只有在下面假设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即同一个理性存在者的存在和人格是无尽地持续的,这被称为灵魂不朽。
3、上帝
因为我们的确从至善概念中得出结论说德性与幸福必须相伴随。所以我们必须悬设“整个自然的一个原因的存在,它不同于自然 ,并包含了这一关联的基础 ,即幸福与道德完全和谐的基础。”
这样 ,“假定上帝的存在在道德上就是必须的。”
康德的道德悬设是为了论证他普遍、必然的实践理性而附带产生的,但其本身并不具有必然性,而必须借助假设才能实现,这不由让人惋惜其系统性的缺陷。
六、意义与影响
康德把精神世界的实践理性知识与自然世界的纯粹理性知识区分开来讨论,提出了脱离物质目标的普遍道德法则。这是继卢梭之后,关于非功利的道德准则的一次重要的理论系统化。他肯定了所有人不论贫富,都可以达到善的目标,从而增加了工商业文明国家精神的凝聚力。
可以肯定,康德的实践理性对道德普遍性、必然性规律进行的探索具有历史里程碑的意义。不论康德是否成功地达到了他为自己新哲学所设定的目标,他的成就都是不朽的。在这条道路上他所犯下的错误很可能比绝大多数人取得的成功更加重要。
楼主 苦才  发布于 2020-06-29 16:53:38 +0800 CST  
@潇湘观渔 感谢支持,抖音也是自由思想的一个起点,看多了自然会需要看一些思想精粹的观点。


康德哲学的总结




康德哲学是系统哲学时代一次最终的批判与调和,他断绝了经验派与精神派哲学想要独立形成认识世界体系的念头。
康德的哥白尼式哲学革命选取的人的理性视角,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出发点;
他限制认知理性于自然科学之内,使经验与理性可以充分的融合;
他把实践理性区分于自然理性,使道德独立于物质财富目的之外。
这些都是他对人类哲学做出的不朽贡献。
但是,康德认为理性范畴是先天的,从而放弃了对理性范畴的进一步思辨与总结。而实际上不可能存在真正先天的理性,他的先天理性就是前人所公认的一些理性知识,特别是亚里士多德之后人们通过系统思考,不断总结出的理性范畴。
从这点上来说康德的思想是顺从当时权威,而理论根源极端保守的。这一点可以参照柏拉图,柏拉图把理念说成是永恒的,其实理念也只是一些被公认为美好的抽象概念。但一旦把这些概念先天化、永恒化,那么想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思辨就变的更加困难。
康德之后的哲学称为工具时代,工具时代的特点就是以本流派权威的所谓“先天”概念为工具,对世界的运行规律进行认识。
哲学家们在刚开始使用这些先天工具时,是自信满满的,这些工具时代初期的哲学家我们称之为自信的一代。自信的一代哲学家主要有边泌、叔本华和黑格尔。
自信的一代之后是实证的一代。实证的一代已经对“先天”的概念不再那么自信,而是希望自己能够对其进行证实,实际的一代哲学家主要有孔德、罗素和尼采。
实证的一代之后是求存的一代,求存的一代已经很难再利用“先天”概念的过时权威性来说服众人,他们已经在为哲学寻找新的认识根据,但他们依然不得不用一些“先天”的概念作为自己理论的基础。求存的一代哲学家主要有:皮尔士、胡塞尔和萨特。
随后,我将对工具时代这三代哲学家的思想进行讲解,这就是哲学史上第六次思想交锋的序幕。
楼主 苦才  发布于 2020-06-30 17:15:38 +0800 CST  
边泌




一、背景
在康德之前的哲学家,比如说霍布斯、洛克,他们总希望能把自己的理论还原到人类最原始的状态,然后在这种状态下抽象出他们认为重要的社会要素,再对这些要素的分析、总结之后得出自己的哲学观点。
在康德之后则是另外一番光景,人们模仿自然科学的模样,从前人的理论中抽取一个或几个自己认为最重要的概念,把它作为自己理论的出发点,而不再追问概念的根底。这不是康德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思想界在向成功的自然科学方法靠拢。
边泌就是信心满满的把前人的哲学概念推向社会运用的一个典型例子。
在边泌的时代,洛克的经验派哲学在英国已经获得充分的认可,而边泌则希望把经验派哲学的一些理论变成强制执行的法律。
二、观点
1、功利原则
边沁在他的《道德和立法原则导论》说:“自然把人类置于两个最高主人的统治之下:痛苦和快乐。 只有它们才能够指出什么是我们应当做的,也才能规定什么是我们将要做的。”
至于是否需要像霍布斯、洛克一样证明自己理论的合理性,边境认为完全没有必要。
在边沁看来其它立法理论要么可以归结为功利原则,要么就比功利原则还要差。边沁举出了《社会契约论》及它对我们服从法律的义务的解释为例。首先,这里有一个困难 ,就是要确定是否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契约或协定。其次,甚至契约论本身也依赖于功利原则,因为它实际上是说,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只有当我们服从法律时才能达成。
2、约束理论
边沁认为快乐和痛苦促成了我们的行为。于是,他区分了快乐和痛苦得以产生的四个根据,并且认为这些根源就是我们行动的原因,称之为约束。
他提出四种约束,称之为物理的、政治的、道德的和宗教的约束。他对它们解释如下:
一个人的财产或容貌被毁于火灾。如果这事发生在他身上是由于被称为偶然的事故,这就是一场灾难 ;如果是由于他自己的不小心( 例如由于他忘了熄灭他的蜡烛)这就可以称作物理约束的惩罚;如果这事发生在他身上是由于地方司法官员的判决,就是属于政治约束的惩罚;而那种人们通常称作“惩罚”的东西,如果是因为无人施救 ,因为他的邻居由于厌恶他的道德品质而拒绝给他帮助,就是一种道德约束的惩罚;如果是由于上帝生气 而直接采取的行动,表明是因为他所犯下的某种罪恶 … 那就是一种宗教约束的惩罚。
每个个体和每个立法者所考虑的都是避苦和趋乐。在边沁看来,我们“一方面在计算一切快乐的总值,另一方面在计算一切痛苦的总值。如果在快乐方面有结余,这种结余就会给行为带来好的趋向;如果在痛苦方面有结余,这就会带来坏的趋向。”
3、法律和惩罚
边沁的立法方式是首先衡量“一个行为的损害”,然后制止产生危害的行为。这里我们就可以对比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是讨论生产、分配财富,而边沁的法学就是要保卫工商业文明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他认为,立法者所关心的既有原生的危害也有次生的危害。强盗把危害加于受害者,受害者失去了自己的财物,这就是原生的危害的例子。但抢劫也造成了次生的危害,财产就成了更不安全的了。站在立法者的角度看,次生的危害往往还比原生的危害更重要。因为 ,还是举抢劫的例子,受害者的实际损失也许远不如整个社会在稳定和安全上的损失那么大。
边沁提出了六条惩罚的原则。
(1)惩罚必须足够重,超过罪犯可能由他的罪行中所获得的好处。
(2)罪行越大,惩罚也越重:对较大罪行的惩罚必须足以导致一个人在两种罪行的权衡中宁可选择较小的罪行。
(3 惩罚应当具有可变性和适应性,以适合各种特殊情况.虽然每个罪犯为同一罪行将得到同样的惩罚。
(4)惩罚的力度决不应大于使之生效所需要的最小量。
(5)一个罪犯越是不容易被抓住,惩罚就应当越大。
(6)如果一个罪行是属于惯犯 ,惩罚就必须不仅是超过这一直接罪行的所获 ,而且也超过那些未被发现的罪行的所获。
解释一下,例如按第六条原则,一个使用地沟油的餐饮店,只要两次被抓住使用地沟油,那么可以按其在所有营业期间都使用地沟油进行处罚,这对于商业秩序的维护是有利的。
四种具体情况下,不应施加惩罚。
(1)如果惩罚是无根据的。
(2)如果惩罚是无效的。涉案的如果是未成年人、精神失常者或醉汉,惩罚也是无效的。
(3)如果惩罚没有益处或花费太大。
(4)最后,如果惩罚是不必要的,
解释一下第二条,我认为醉汉不惩罚是在他醉酒的状态下不惩罚他,如果他酒醒了,就应该接受惩罚,这就是酒后驾车要接受惩罚的依据。
三、言论
边泌认为他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法学原理,所以凡是在他发现在现实的法律及社会秩序与功利原则不一致的地方,他都强烈地要求改革。他甚至参加了一个由有类似思想者组成的以“哲学激进派”闻名的团体。
他指责说:这些法官“制定了普遍的法律。你知道他们怎么制定的吗?就像一个人给他的狗立法一样。如果你的狗做任何你想阻止它做的事,你就等着它做出来然后打它。法官们为你我立法的情形,便是如此。”
四、影响
边泌从工商业人士的角度出发,推进激进的功利主义原则,确实促进了工商业文明制度下法律的完善,他的很多原则直到现在对法律的制定仍然重要。但是其从既定的概念出发推导出的法律规则,并没有考虑到社会多种职能人士的需求。有时不得不说,越是片面,越是自信。
楼主 苦才  发布于 2020-07-02 11:00:00 +0800 CST  
叔本华




一、背景
前面说到边泌正在为工商业文明带来的舒适生活欢欣鼓舞,进而要把他们的哲学原则写入法律之中的时候。一个精神派哲学家站出来,大唱反调,他提出了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悲观精神哲学,他就是叔本华。
在叔本华生活的时代里,康德已经把上帝从自然科学的认识领域内请出。在精神领域内,斯宾诺莎的泛神论、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所指的上帝都与《圣经》中的形象越离越远。
叔本华则更进一步,在他的精神领域中已经完全没有了上帝,取而代之的是人的生命意志。
二、言论
作为康德之后自信一代的精神派哲学代表,叔本华虽然悲观,但也是相当的自信。
他不承认当时的哲学名家黑格尔是康德当之无愧的继承者。甚至十分瞧不上黑格尔.他说:“在康德和我自己之间的这段时间里没有哲学;只有大学里假充内行的伎俩。” “我们从休谟著作的任何一页所学到的东西,都比从黑格尔的全部哲学著作中学到的东西要多。”
他的自信不只在于贬低黑格尔,他说的一个人对自己比一般人是更高还是更矮,是心知肚明的。因此他毫不犹豫地说,“我比以前任何一个人都更高地掀起了真理的面纱。”
三、观点
1、充足理由律
充足理由律就是:一切都有充足的理由这样一个规律。
叔本华25 岁时写的博士论文《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中,他试图回答“我能知道什么?”以及“事物的本质是什么?”
叔本华一共提出了充足理由律的四种基本形式,它们分别对应于四种不同的表象。
(1) 物理对象:它们在时空之中实存并发生因果关系,我们通过对事物的日常经验而知道它们。
(2) 抽象概念:这些对象具有我们从其他概念抽取出来的结论的形式,比如当我们运用推理或推论的规则时所做的那样。概念与它们推出或蕴涵的结论之间的关系服从充足理由律。这是逻辑的领域,充足理由律在这里被运用于认知的方式。
(3) 数学的对象:在这儿我们遇到了例如算术与几何学之类的科学,它们与空间和时间相关。几何学建基于支配着空间各部分诸多不同位置的原则。而算术则涉及时间的诸部 分。
(4) 自我对象:自我是意愿的主体,这个意愿主体是“认知主体的对象”。我们可以称之为自我意识。
我们从叔本华为理由对象的分类,可以看出他是非常有深度的,虽然离亚里士多德的抽象还相差甚远,但通过分类来讨论事物的原因,就与亚里士多德“四因说”不谋而合。不过亚里士多德是从经验的抽象提出“四因说”,因此“四因说”是有助于改善生活的,他是积极的、乐观的。而叔本华仅从片面的几个问题出发思考事物的原因,最后他陷入了原因无用论的悲观之中。
2、《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1)表象世界
叔本华的名著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开篇就是一句惊人之语:“世界是我的表 象。” 此前,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说:存在就是被感知。叔本华进一步说 “对于认识而言所存在的一切,因而整个世界,都只是与主体相关联的对象,是感知者的感知,一句话,都只是表象。” 他想表达的是,也许我不存在了,世界依然还会存在,但是我所经验到的一切存在一定是我所认识的表象。
(2)意志世界
意志世界其实就是精神世界,只不过叔本华强调意志就是强调个体精神的生存欲望。他认为在所有事物中一一在动物中,甚至在无生命的事物中一一都可以发现意志。
我们身体的行动通常被认为是意志活动的产物。不过在叔本华看来,意志活动和行动不是两个不同的东西,而是同一个东西。“身体的活动不是别的,只是客体化了的意志活动。说意愿和行为不同,这只是一种反思。”在我们的意识中,我们对自己所知道的是 ...“我们不仅是一个认知的主体 ,从另一方面看 ,我们自己也属于要被认识的内在本性。”他的结论是,“我们自己就是物自体。”
这也是说我们的精神世界就是物自体,我们只能认识自己精神世界这个物自体,而表象世界的其他物自体也有意志,但他们只能给我们表象,其它物自体永远在我们之外。
叔本华于是说“惟一一扇通向真理的窄门”,这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对于自己的意志活动”。只有意志的活动是真正接触到物自体,真正可以认识真理。
3、悲观主义
叔本华认为意志的本质就是生存,因此工商业文明创造的美好的生活并不能真正引导我们,他说,“人类只是表面上被前面的东西牵引:{也们实际上被后面的东西推动;决不是生命诱使他们前进,是必然性驱使他们向前。”
他说生存意志以无尽欲望的形式表达它自身。欲望产生了侵略、争斗、毁坏和自我中心。只有伦理和美学可以抑制我们的生存意志,伦理学通过温情,美学通过让人沉醉而回到了纯粹的精神自我。不过这都没有改变人的本质,因此叔本华求助于印度哲学来追求解脱。
四、影响
叔本华的哲学是在自然科学突飞猛进的环境里,精神学派哲学家也想在精神领域脱离上帝概念的产物。它是一种自我精神的反思,这种反思如刚走出温暖怀抱的孩子所感到的寒冷与孤独,以至于它还有一点求助于异教倾向。
正是深入思考了独立的精神空间里的许多问题,伴随还有共通的寒冷与孤独的感觉,这使他的理论成为摆脱各种信仰者们普遍接受的精神食粮。
楼主 苦才  发布于 2020-07-03 09:32:14 +0800 CST  
黑格尔




一、黑格尔哲学来源
在黑格尔之前,贵族派哲学已经相当没落,霍布斯的哲学在先进的工商业国家已经很难有立足之地,卢梭经常因为自己的理论被伏尔泰等社会主流嘲弄,贵族派哲学似乎已经穷途末路。
不过,康德提出的先天概念与二律背反为新贵族理论提供了依据。因为在这里,知识是可以不用质疑的,而且可以相互矛盾,这为黑格尔质疑传统哲学,重新提出类似赫拉克利特的理论提供了依据。
黑格尔是康德之后把先天概念表达的最彻底的人,不过,他的先天概念已经超出了正常哲学概念的范畴,
二、轶事
黑格尔对于自己的理论十分自信,这种自信让他自觉超过了柏拉图、笛卡尔这些哲学前辈,似乎在他看来,康德如果是哲学上的哥白尼,他就应该是哲学上的牛顿。
黑格尔致沃斯的信中说:
“路德让圣经说德语,您让荷马说德语,这是对一个民族所作出的最大的贡献,因为,一个民族除非用自己的语言来习知那最优秀的东西,那么这东西就不会真正成为它的财富,它还将是野蛮的。如果您认为这两个例子都已经过去,现在我想说,我也在力求教给哲学说德语。如果哲学一旦学会了说德语,那么那些平庸的思想就永远也难于在语言上貌似深奥了。”
这种绝对正确的真理在手时表达出来的爆棚自信,已经不是个基督徒或大学教授的身份应有的谦逊可以遮盖的住了。
三、 观点
1、精神现象学
我们谈到黑格尔就不能不说赫拉克利特.
赫拉克利特认为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一切都在流变之中。他认为:只有变化、斗争、对立是永恒的,赫拉克利特最为我们熟知的名句就是:“我们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但是,巴门尼德已经论证了概念必须抽象为“一”,因为只有能抽象为“一”,这种理论才可以为公众所公认、所运用,这部分内容可以在我前面文中看到。后世的哲学家们都遵守概念必须是静态的、单一的。
现在康德提出了先天概念与二律背反,只要认为是先天正确的概念,即使是相互矛盾也可以作为理论的基础。
黑格尔认为概念或认识不是孤立和静止不变的东西,是存在于概念和事物发展之中的有机统一体,因此概念是不断的自我发展的。
他把精神作为一种现象来向大家解释,把精神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部论述个体意识;第二部论述群体意识:第三部分论述绝对本质意识。
恩格斯说:《精神现象学》"也可以叫做同精神胚胎学和精神古生物学类似的学问,是对个人意识各个发展阶段的阐述,这些阶段可以看做人的意识在历史上所经过的各个阶段的缩影"(《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15页)
不过,他抽象出的精神现象,并找出其对立发展的要素有时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例如:他把头盖骨相学当成精神现象发展的一个重要依据。
2、“合理即存在的,存在即合理的”。
要想理解《精神现象学》的内在思路,就要对他的名言“合理即存在的,存在即合理的”。有一个理解。
“存在即合理的”的意思是:凡是存在的都是符合绝对精神(理性)的,这就是历史为什么可以用绝对精神(理性)来解释的原因,
“合理即存在的”的意思是:随着绝对精神(理性)的发展,所有的合理的都将成为存在。这是他为什么可以在书中预测世界的发展的趋势。
不过,黑格尔本身对理性的理解就是与哲学传统背离的,而且由于其知识的有限让人感到牵强附会。
因此,罗素说:“奇怪的是,一种被说成是宇宙性的历程竟然全部发生在我们这个星球上,而且大部分是在地中海附近。
并且,假若“实在”是无时间性的,也没有任何理由说这历程后来的部分要比在前的部分体现较高的范畴——除非人当真要采取这样一种亵渎不敬的假定:宇宙渐渐在学习黑格尔的哲学。”
3、逻辑学
逻辑学作为黑格尔哲学的精髓,帮助他把对立的概念联系起来,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样办到的。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认为:每个事物都是一个独特的东西,因此逻辑学只向我们提供特殊的普遍项,由之不能推导出其他普遍项。比如说,要么是蓝色,要么是非蓝色;我们无法从蓝色 推演出其他任何颜色。如果蓝色是蓝色的,你不能同时说它是其他什么东西.一个非蓝色。这个不矛盾律在任何形式逻辑中都很重要。
然而黑格尔相信.从这一存在的概念能够推演出另一个概念。他论证说,因为纯存在是纯粹的抽象,因此它是绝对的否定。黑格尔说“存在与无是同一的,这个命题在想象力和 知性看来是如此悖谬,以致它或许只被当作是句玩笑话。”
我们可以看到黑格尔从存在的概念推出另外一个概念的方法是:把概念A看成一个边界,当一个人看到一个概念A的边界时,就存在概念A的边界对立的外面,这个对立的外面组成了另一个概念B。
因此,黑格尔认为从一个存在的概念A就可以推出另一个存在的概念B,这就是黑格尔对立统一的逻辑。
这个逻辑到底有没有用呢?当你吃饭的时候,要盛锅里的饭,这时按黑格尔逻辑,你就应该马上思考到锅外面的世界。这当然对你吃饭是没有好处的,纯粹浪费时间。
但这种思维或许对贵族是有用的,当贵族想到一个国家,先想到他的敌人,正因为有敌人,贵族才有存在的必要,国家才有存在的可能。
四、影响与意义
在康德解除了哲学家对哲学根源追问的要求之后,黑格尔的哲学应当是一次革命性的大胆尝试。
黑格尔试图整理人类精神发展的历史,说明智慧在历史中的作用,这在历史学上也是一大创新,对哲学家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因为其他人写的历史大多都是贵族武士们的暴力史,而只有黑格尔的历史可以讲述精神要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这一点对于后世的哲学家来说具有相当大的号召力,马克思在内的很多人都希望用自己的理论解释历史的合理性。不过由于黑格尔非正统的哲学立场与知识的局限性,使他对历史的解释不那么让人满意,所以,他的理论必然在现代被抛弃了。
其实我这本书也是讲智慧在历史中的作用,从这一点来说,我希望我的书的影响力在当代将可以比肩黑格尔。同时,我认为我对历史的理解站在人的需求基础上,应该不会如黑格尔一样是在牵强附会历史事件。

楼主 苦才  发布于 2020-07-04 17:58:11 +0800 CST  
孔德------人民是不平等的




一、背景
“实证的一代”以孔德实证主义命名,是因为我想纪念孔德这位哲学家;也是因为实证在当时成为了一种普遍哲学思考方向,正如约翰 •斯图亚特 •密尔所说的,•实证主义是这个时代的一般特质。”
在孔德的时代,先天概念已经备受质疑,因为康德的先天概念可以使任何人去神圣化一些违背常识的观念。愚昧、残暴、贪婪等观念都可以被权威粉饰为先天不可动摇的原则,例如达尔文弱肉强食的进化论被当作先天原则用在人的身上。
这时, 20 岁出头的孔德出版了一套丛书,其中最有名的是他的《实证的政治学体系》,这本书成了他的一部更大的著作《实证哲学教程》的一个初期大纲。不得不说,人类的一些根本性问题的发现,往往由可以完全重新审视世界的年轻人完成。
二、观点
1、实证主义与前人的不同
我们知道康德的先天概念是先天直观无需证实的,它是以代数学与几何学的基本公设无需证实为依据提出的理论。
孔德则要求概念必须以事实经验为基础,他说 :“任何不能被最后归结为对事实的简单阐明的命题,不论是特殊的还是一般的,都不可能具有任何实在的或可理解的意义。”
我们可以看出它和培根经验归纳理论的不同,培根提出了归纳、总结经验的方法,这于一些抽象概念是没有直接联系的。而孔德是允许理论中有先天抽象的概念,但是这些概念必须能用事实简单阐明。
2、孔德的人民不平等说
到底人是不是应该完全平的?孔德从社会实际情况出发做了分析。
孔德认为观念只表明思想运动,很明显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就是神学阶段,在其中人们依靠神的原因性力量来解释现象。
第二阶段是形而上学阶段,它以非人格的抽象力量取代了以人类为中心的神性概念。
第三阶段是实证主义的阶段,或者说科学的阶段.它只考虑现象之间的恒常联系,而放弃了超出我们经验之外的存在者来解释事物的一切尝试。
在前两个阶段的政治结构。他认为神学的阶段产生奴隶制和军事统治的国家。形而上学阶段则必然产生自由民主的设想,以及人人平等之类无根据的教条。孔德相信这些观点必须让位给清楚的科学事实.即人民是不平等的.并在社会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应该说孔德的分析是从当时的社会情况出发的,但是他没有把握住历史的前提。
在孔德之前较早的年代,人们已经奠定了可以不平等的基础。
这是:(1)亚里士多德的批判观念,指明尊重法律下的人人平等,或者说人们违反法律的惩罚是相同的;
(2)基督教认为所有人都是上帝的子民,这是一种心灵上的平等;
(3)斯多噶学派认为人的心灵中存在着神圣的“火”的观念,这是一种自然力量权利的平等。
只有在前面三类平等权利都获得的社会里,我们才可以实现人们的财富按效率分配,这时,我们在财富获得上才是允许不平等的。
在没有获得以上三项权利的时候,我们要争取以上三项权利的平等。如果人们已经获得了上面三项权利的平等,还要求财富获得的平等,那么社会财富的生产将陷入因为没有正向激励而产生的停滞。
这也就是孔德从工商业人士的角度,认识当时人民的不平等的现实合理性。
3、孔德的社会学
作为法国的思想家,孔德对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流血暴力冲突印象十分深刻,因此他希望社会可以进行非暴力的改革。他认为社会存在的静力学成分和动力学成分。在社会的变革中静力学成分如家庭、私有财产 、语言和宗教,这些成分的基本概念是不能改变的。而动力学成分是这些要素的一些细节,对这些细节的改变就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
这样,孔德的社会学既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又可以促成社会细节上根据经验需要的不断改变,应该说这种理论非常类似于英国传统经验主义对社会事业的影响。所以,孔德的思想在他生前就在英国有大批的拥护者,而在他的祖国法国却难以被官方认可。
孔德相信宗教是让社会学动力学与静力学系统运行良好的关键,但构成宗教的不应当是对超自然的存在者的膜拜,而应当是对人性的崇拜。为此孔德还专门建立了一种人道教,这不仅让我们想起的2000年前古希腊的恩培多克勒,同样是经验派哲学家,同样是为了工商业人士的现实精神需求而建立宗教。
对于孔德抛弃罗马天主教的一切超自然要素而建立它的一个世俗化翻版的企图,约翰 •斯图亚特 •密尔说:“一种让人忍俊不禁的滑稽气氛”笼罩着孔德的宗教,而当“别人可能 会发笑时……我们却宁可为一位伟大思想家的这种可悲的堕落而痛哭”。
不过我却不这么认为,我觉得孔德敏锐的发现了经验派传统哲学缺少对精神和谐统一的追求,孔德能够勇于尝试建立人道教,比起密尔的盲目与无知让人佩服的多。
三、影响与意义
孔德第一个明确提出了实证主义理论,为康德倡导的先天概念找到了实证检验的方法,从而使我们能够较为科学的运用一些无法解释其本质的概念,它引导了大批哲学家为理论寻找实践依据的工作。
孔德用实证主义建立的社会学,可以看成是经验派哲学单独完成社会管理理论的尝试。他的实证主义理想激发了后来几代人为把社会学变成一门“科学”的辛勤努力,他是当之无愧的现代社会学的创始人。
楼主 苦才  发布于 2020-07-07 11:39:24 +0800 CST  
罗素




一、背景
在 20 世纪初的一二十年里,一些精神派哲学家仍然在随心所欲的抽象出先天概念作为理论基石,并且学习黑格尔使用自我对立的概念与自相矛盾的逻辑。例如,麦克塔加特的著名观念 ,“时间是非实在的”。在摩尔看来就是“怪诞到了家的”。这启发摩尔去分析语言一一特别是从常识观点出发澄清日常语言。而罗素则是一位卓越的数学家,受过精确思想的训练。与毕达哥拉斯、笛卡尔一样,罗素希望把数学的方法运用到哲学上来,从而使哲学家们的先天概念可以接受逻辑上的考验,他希望提出“某种逻辑学说和以这一学说为基础的某种形而上学”。
二、观点
1、逻辑原子主义的原理
罗素说,“世界上的事物具有各种属性,处于各种各样的相互联系之中。它们具有这些 属性和关系,这就是事实。”
同样,“思考复合体的问题,必须从分析诸事实开始”。罗素的基本假定是,“既然事实拥有其组成部分,它们就必定在某种意义上是复合的,因而必定是可以分析的”。
于是,他把诸事实构成的复合体与语言的复合体相配,这样他就达到了用语言确切的表达事实。
2、逻辑原子主义的方法
“可以分析的”事实的最基本的部分,把它看成是“事实”的原子,用一个思考的符号来代表它,然后用逻辑关系判断它的真假。
我们把符号分配给我们的原子命题。比如 ,用字母 p 来表示原子命题“我累了”,用 q 来表示“我饿了”。然后,我可以用像 “且” 、“或” 这样的逻辑连接词来把这两个原子命题联结在一起。结果就得到一个分子命题,例如 ,“我又累又饿”这个分子命题可以用符号表示成表达式“p 且 q”。
按照罗素的观点,不存在同整个命题“我又累又饿”相对应的单个原子事实。这时,我们如何检验像这样的分子命题的真假呢?这个陈述的真假取决于组成它的原子命题的真假。例如,如果“我累了”为真 ,而且“我饿了”也为真,那么,分子命题“我又累又饿”也为真。
3、逻辑原子主义的困难
首先,当我们试图说明全称陈述例如“所有人又累又饿”的时候,罗素的理论就有问题了。因为不存在“所有人饿了”这样的原子事实,这是普遍的事实。
其次,如果只有那些陈述事实的命题才是有意义的,那么哲学就失去了抽象的认识世界规律的作用。于是,这就会使得逻辑原子主义和大部分哲学成了无意义的。
4、《西方哲学史》
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一书中持有相对客观、公正的原则,他一改了黑格尔以来对哲学和历史牵强附会的见解,不过也突出了精神派学者甚至宗教在哲学的份量。
三、影响
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是用精神要素重新准确的认识世界的尝试,它直接导致了在各国学院中影响巨大的逻辑实证主义的诞生。罗素的哲学在思想上是包容的,他并不会为理论的完美而改写历史事实,他的《西方哲学史》是一本摆脱暴力主导的智慧史,为世界上更多的人可以参与到哲学研究之中做出了卓越贡献。
四、 代数非先天直观的推理新解
谈到罗素用数学逻辑重新解释世界,我这里也有一个重新定义数学推理的理论。
首先我们知道数学的逻辑并不是三段论的逻辑,而是等价推理的逻辑,这是怎么成为可能的呢?
这要用上两个新名词,一个叫做命题定义,一个叫做规则定义。
命题定义是指单个数学符号或表达式的定义。如我们定义1、2、3,或者1+1=2.
规则定义是指一个数学符号使用规则的定义。如我们的10进制定义,进位的名称定义如10万,100万,100亿亿。
应用:如我们拥有了1-10共10个数的命题定义、10进制与进位名称定义之后,我们就可以获得无穷的类似于命题定义的数。
同样,我们再加上一个加法的命题定义。我们就可以定义1-10每个数都是由前一个数加1获得。
如:1+1=2, 2+1=3 ,3+1=4 ,4+1=5
我们由3+1=4与2+1=3可以转换为 2+1+1=4
我们由2+1+1=4与1+1=2可以转换为 2+2=4
所以我们可以由三个表达式命题定义1+1=2, 2+1=3 ,3+1=4,及1、2、3、4的定义命题。得知2+2=4是与3+1=4等价的真命题。
而规则定义可以使我们有无限多的数可以用,我们可以用这种等价方法获得任意的等价命题。
如101+99=200,就可以看成是101累加1这个数99次。获得的等价命题。
只是我们抽象出了进位的加法规则,让我们平时可以用进位的加法规则直接相加。但这种进位的加法规则决不是先天的,而是我们用已有命题定义与规则定义推导出来的。
所以我们得出结论,数学只是我们认识事物重复出现的方法,决不是什么先天就有的抽象概念。
楼主 苦才  发布于 2020-07-08 10:02:46 +0800 CST  
@陌上乔治

哈哈,如你所愿,现在就来谈谈尼采
尼采




一、背景
贵族派的哲学家具有这样的特点,一旦为高层欣赏则功成名就,享受国师般的待遇,如柏拉图、霍布斯、黑格尔、萨特。但这仅仅是少数,更多的贵族派哲学家,如苏格拉底、卢梭、尼采,他们自认为自己的道德水准很高而不愿做生意,对于普通权贵不屑于用自己的才干去逢迎,对于普通群众又轻视,因此经常陷入了被平常人轻视的困境之中。
尼采就是一个有着好好生活不过,要把自己陷入生活困境以致最后疯狂的典型。他出生的时代,叔本华已经在精神世界中不再承认上帝的存在性,而黑格尔又提倡一种国家至上的理念迎合本地的精英贵族。叔本华哲学中摆脱上帝后的寒意和孤独,加上黑格尔国家至上理念的盲目与狂傲,还有现实中人文达尔文主义对弱肉强食运用在人类身上的鼓吹,这让任何一个敏感的贵族派思想家都能感到战争的临近。
如同苏格拉底经常问,鞋坏了应该由谁来修,一个国家应该由谁来统治一样。尼采不希望国家在战争中由一群不懂战争的平民来带领,最后落的一个古雅典城邦的下场,因此他提出了一套能适应战争的理论。
二、观点
1、美学的提出
对于上帝影响力消失,尼采的心情是矛盾的,一方面这是贵族与贵族派哲学家大展拳脚的好时代,另一方面他自己也感到寒意和孤独。于是他希望寻找一些被前人提出的先天概念来填补自己的内心空白。
他认为,只有作为一种美学现象,人类存在和世界才能被永远证明是合理的。他用古希腊关于日神阿波罗和酒神狄俄尼索斯的观念来证实他关于人性的基本洞见。
2、阿波罗与狄俄尼索斯
阿波罗是秩序、节制和形式的象征。
狄俄尼索斯象征人性与生命的统一,这里的生命就是叔本华所说的生存的意志,生存的意志加上人性无限的欲望,,如果不受限制的话,它就会“荒淫残暴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浑如最凶残的野兽。”
因此阿波罗所代表的就是有秩序、有节制、有形式感的贵族。而狄俄尼索斯所代表的就是被生存本能和欲望驱动的平民大众或者说工商业人士。
尼采认为,古希腊悲剧表明,人的生命必然包含黑暗的汹涌的情欲力量就是创作艺术作品的契机,没有狄俄尼索斯的刺激,就不会有艺术出现。
这样,阿波罗与狄俄尼索斯是相互依存的,就如贵族和平民是相互依存的一样。
尼采认识到,工商业人士是更具决定性的力量。但是,他们无限的生存意志最终是毁灭生命的。因此,尼采寄希望于古希腊的做法:融合狄俄尼索斯因素与阿波罗因素或者说在社会中让贵族驾驭住工商业人士,在这种驾驭中实现两者的共存。
3、主人道德与奴隶道德
了解阿波罗与狄俄尼索斯所代表的含义,就可以理解尼采所说的主人道德与奴隶道德。
主人道德就是贵族们的道德,而奴隶道德就是工商业人士的道德。
主人道德中,“善”总是意味着“高贵”,“有着高级的灵魂”。他们并不从自身之外寻求任何对他们行动的认可。这些高贵人的行动是出自他们总是要充溢而出的权力感。他们帮助不幸的人,但并不是出于怜悯,而是出于一种由权力丰溢而产生的冲动。他们以各种形式的权力为荣,乐于经历严酷与困苦。他们也尊崇一切艰难困苦。尼采这些主人道德标准与斯多葛学派的道德标准是基本一致的。
奴隶道德中,“善”代表所有那些能够有助于减轻受害者痛苦的品质.诸如“同情 、善意的援助之手、热心肠 、耐心 、勤奋 、谦卑、友善”。尼采认为.奴隶道德本质上是功利性的道德,因为道德的善包括任何对那些虚弱无力的人有益的东西。尼采的奴隶道德标准就是工商业人士的普遍道德标准。
具有奴隶道德的人必然被具有贵族道德的人所征服,因为工商业人士只有生命意志,而贵族有权力意志。
如尼采说的,“最强有力的和最高的生命意志并不在可怜的生存斗争中寻求其表达 ,而是在战争意志中寻求其表达。哪里有权力意志,哪里就有进行征服的意志!”
4、超人
尼采认为基督教道德是对自然道德的一种颠倒,所以必须是以追求诚实和准确的名义拒绝传统道德。他把基督教真理看成是披上了伪装的自私和赢弱,他们的宗教是在精心创造一种心理武器,道德的侏儒凭着这一武器来驯服自然的巨人。
在彻底解除基督教对贵族的约束之后,将产生能够自由的把握住权力意志的超人,超人模型是他心目中的英雄歌德和“拥有基督灵魂的罗马凯撒”,只有超人能把人们从毁灭中拯救出来。
三、影响
尼采和柏拉图、卢梭、萨特这些贵族哲学家一样有着优美的文笔,以及引人入胜的对立面描写。这可以使那些明明是工商业人士的读者也被他的理论所感染,激起那种人性中潜在的争斗意识。对于一支军队来说,如果军人们多读尼采的书,确实可以增加他们的战斗力和服从性。
尼采强调基督教影响消退后贵族哲学在欧洲的作用,萨特、海德格尔、弗洛伊德、鲁迅等等都是深受尼采思想影响。不过尼采的理论与他想制衡的工商业道德一样,他的理论更加是单方面的、缺少制衡的。一旦按他的理论单方面实施下去,我们将获得的超人是希特勒,而不是凯 r>
楼主 苦才  发布于 2020-07-08 17:44:05 +0800 CST  
皮尔士



一、背景
当哲学跨越 19、20 世纪之交的时候,边泌、黑格尔、叔本华在他们各自哲学领域内使用一些片段的先天概念,模仿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努力均已经证明失败。一些哲学家开始论证先天概念的有效性,以证实其合理性,如孔德、罗素、尼采。
还有另外一些哲学家则开始另辟蹊径,先寻求理论体系的合理性,再对一些先天概念进行有效性论证。这其中经验派哲学家皮尔士就是其杰出的例子,但在他生前,还是实证的一代占据了社会主流,直到他的继承者杜威把他的理论发扬光大,其理论才成为美国社会的主流。
二、观点
1、实用主义
皮尔士的基本观点是“我们对于任何事物的观念就是我们对于它们的可感效果的观念”。这就是其认识事物的基本原则,他在这个原则之上对各种抽象的概念进行判断,决定哪些抽象概念或者说先天概念是可用的。
哲学前辈们使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认识概念,以笛卡尔为例,笛卡尔认为,理智上的确定性在于“清楚明白”的观念,即直觉来把握。这样一来 ,我们的心灵就是能够与周围环境隔离开来进行成功运作的纯粹的理论工具。皮尔士反对前人们这些假设,他认为,思考总是在一定的背景中发生,而不是与背景隔绝开来的。我们得出意义,不是通过直觉,而是依靠经验或实验。
例如,“硬”和“重”这两个形容词之所以有意义只是因为我们能够设想出某些与这些词相联系的具体效果。因此,“硬”是指不能被很多东西划破 ,而“重”是指如果我们松开它的话它就会下落。作为概念其效果不是个人性或私人性的,而是社会性、公共性的,如果不能够通过概念的效果或公共性的结果来对之加以检验,这些概念就是无意义的。
皮尔士把这种先用公共认可的实验检验概念效果,再使用各种概念的思想称之为实用主义。
2、信念的种类
皮尔士不止要用实验检验概念的效果,而且要把他的理论提升到一个精神的高度,因此他提出了信念问题。皮尔士认为.信念介于思想和行动之间。信念指引我们的欲望也决定我们的行为。
皮尔士认为信念分为四种:
(1)固执的方法,人们可以靠这种方法死抱着信念不放,拒不加以怀疑.拒不考虑那些支持旁的观点的论证或证据。
(2)权威的方法,拥有权威的人以施加惩罚相威胁来要求人们接受一定的观念
(3)理性的方法,即柏拉图、笛卡尔、黑格尔那样的形而上学家或哲学家所用的方法。在皮尔士看来.这些哲学家对信念问题的解决是看概念是否“合乎‘理性’”。
(4)科学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就是它有现实的经验基础。皮尔士认为这种方法使用的概念是公共认可的实验检验过的,因此是建立在真实事物之上的,这也是皮尔士的方法。
3、实施的方法
(1),科学的方法要求我们不仅说出我们所相信的真理,而且要说出我们是如何获得它的,要达到真理的过程可以让所有人重复检验无误。
(2).科学的方法具有很强的自我批判性。 它不仅能经过严格的检验,而且,一种理论的结论是根据新的证据和新的思维而调整的。
(3),皮尔士认为.科学需要科学团体的所有成员的高度合作,这种合作防止了任何个人或组织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改变真理。
三、影响
皮尔士把用实验检验概念效果的“实用主义”理论做了相当全面的思考,提出了一套实用主义的操作方法,并把它提升到一个信念的精神层面高度。因此,他的理论比孔德的实证主义侧重于关心先天概念的求证又进了一步。在他的后继者詹姆斯、杜威等人的不断完善之后,他的理论成为美国这一经验派哲学新据点的主流理论。
楼主 苦才  发布于 2020-07-09 16:31:36 +0800 CST  
@陌上乔治

尼采的超人哲学和权力意志很具争议。当时以及后来的社会造成的影响不可小觑。今人对尼采有些观点还是要有批判的锐利目光进行审视。
-----------------------
不是为了批判而批判,其实尼采和苏格拉底一样都是为了自己的族群可以获得战争的胜利而提出的观点..
不过尼采的理论与他想制衡的工商业道德一样,他的理论更加是单方面的、缺少制衡的。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按他的理论单方面实施下去,我们将获得的超人是希特勒,而不是有共和信仰的凯 r>

胡塞尔





一、背景
胡塞尔的哲学产生于他的这样一种牢固的信念:西方文化丧失了它的真正方向和目的。在古代,自从毕达哥拉斯学派把精神引入到哲学之后,哲学就包含着独立的精神思考的要素。而现在,随着自然科学的不断成功,更多的人认为:自然从根本上讲是物质的。根据这一观点,精神的领域一一即人的文化领域一一是以物质的东西为基础的,这种看法对我们的认识、价值和判断的概念构成了根本性的威胁。自然科学家否认建构一门独立自足的精神科学的可能性,这直接否定了精神派哲学存在的理由。
胡塞尔认为:从这种自然科学态度出发,“不可能有纯粹独立自足的对精神领域的探讨,不可能有纯粹向内的心理学或关于从一个心灵的自身经验中的自我开始而扩展到另一心灵的精神的理论。于是就只能走一条外在的道路,即物理学和化学之路。”
二、观点
1、精神独立的明证
我们前面说过笛卡尔通过怀疑精神建立他的体系,胡塞尔甚至采取了一种比笛卡尔更彻底的方式,因为他企图建立一种不带任何预设的哲学,只注意“事情和事实本身,正如它们在实际经验和直观中被给予的那样。”“只根据明证性下判断”。
为了证明意识是独立实存的,胡塞尔提出:我们对事物的感知由我们向意向对象的投射所构成,所以意识的本质就是意向性。
这就如康德认为先天的时间和空间概念,是人的理性在认识物自体时加给物自体的。再举例说明:我们在商店里看到某个人,是我们的意向在投射到那个人给我们的感觉碎片之中,其实我们不可能看到商店里这个人的每个细节,我们在不自觉的意识下就只能看到这个人的某些重要的片面。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因此这可以作为意识独立性的明证。
胡塞尔提出“现象学”这个术语的依据在于:胡塞尔拒绝超越只有意识才有的那种明证性。即现象(它来自于各种显现)。
2、现象学的加括号
胡塞尔认为他已经证明了精神不依赖于物质的独立性,那如何认识外在的事物本身呢?康德认为我们不可能认识物自体,而胡塞尔也采取类似的方式,他的方法是把外在的事物的设想放在一边,或者说用括号把它们括起来。他将这种做法称为“现象学的悬搁”。
在《巴黎演讲》中.胡塞尔指出:
对于我来说,世界只不过是我所意识到的 、在我的思想行为中有效地显现出来的东西 。世界的整个意义和现实性完全依赖于我的思想的行动 ,我的整个在世生活就在我这样的思想行为中进行。我不能在任何一个不在某种意义上在我之内、其意义和真理不是来自于我的世界中生活 、经验 、思考 、评价和行动。
虽然与康德的理论有相似之处。但他指出了这个作为“先验领域”的直接的意识现象世界,并否定任何企图先验于这个“先验领域”的哲学理论。所以,他反对康德对现象和本体即经验和物自体的区分。
3、生活世界
既然精神现象的世界是先于其他一切的,那么我们将如何认识现代自然科学的庞大系统呢?胡塞尔提出了生活世界这一概念。
生活世界是由所有那些我们通常要介入其中的经验所构成 ,包括精神对日常事务的许多方面的感知、反应 、解释和整理。这个生活世界是科学从中抽象出它们的对象的那个本源。就此而论,科学只不过提供对现实的片面的把握。
三、影响与意义
胡塞尔通过精神独立性的系统证明,指明了一条摆脱自然科学理论压制,独立研究意识现象世界的道路。他的研究虽然站在前人的基础之上,但其对概念的运用更加具有专业针对性。他的理论对海德格尔、梅洛•庞蒂和萨特这些现象学和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巨大影响,尽管他们否定了胡塞尔许多关键性的思想,但他们所完成的著作仍然打上了现象学的印记。


楼主 苦才  发布于 2020-07-10 11:28:22 +0800 CST  
萨特




一、背景
萨特生活在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时代,二次大战中黑格尔的国家至上主义和尼采的超人哲学都体现的淋漓尽致,人们对于战争的残酷已经相当厌倦。萨特还积极投身到法国抵抗运动中,当过德军的战俘。应该说人们不可能再热爱那种为战胜者准备的贵族哲学,但是对于一个追求生存的反抗者来说,倒是很需要一种哲学来鼓舞他们的勇气。
二、观点
1、存在先于本质
萨特认为,在信仰上帝的时代,是将上帝作为一位天工来看待的,这就意味着当上帝进行创造时,他对自己正在创造什么一清二楚,因此人作为上帝的创造者是具有本质的。但是,包括狄德罗、伏尔泰和康德在内的一些 18 世纪的哲学家,要么是无神论者,要么贬低上帝的观念。尽管如此,他们还是有这样的想法:人拥有一种“人的本性”。
萨特通过严格理解的无神论将这一切彻底扭转了过来。他相信.如果没有上帝,那么就没有被“给定”的人的本性,因为没有上帝来构想这种本性了。人的本性不能被预先规定,因为它不能被预先完全构想出来。人本身仅仅是存在着,只是后来我们才成了我们本质的自我。
因此我的本质是我通过实践成为的样子。一个人是具有比一块石头或一张桌子更高的尊严的,而给我以尊严的是我拥有主体性的生活.这意味着我是某种让自己走向未来的东西,并且我意识到我正在这样做。
2、自由和责任
萨特作为贵族派的哲学家,谈论存在先于本质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出道德与责任。
他认为我们必须为自己的自由选择负责,我们如果想有尊严的拥有主体性的生活,我们选择这样或那样的行为方式时,我们就肯定了我们所选择的东西的价值,并且 ,没有任何东西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更好,除非它对所有的人都更好。对于萨特来说这是成为一个有尊严的人的必然选择,但它的结论形式非常像是康德的绝对命令。
3、世界的存在
萨特认为世界上有两种存在,:
(1)自在的存在,例如石头就是这样存在的;它只是存在着。在一定意义上 ,我与任何别的种类的存在着的实在并无二致。我存在着,以和别的事物同样的方式存在着,即不过是“在那里”而已。
(2)自为的存在,它要求作为一个意识主体而存在 ,这点只有人做得到,而事物( 如石头)则做不到。
萨特认为自在的存在,是作为“各种事物混成的浆糊”的存在,只有我们用意识去认识它的时候,那才是我们认识的那个样子。一条山谷对农夫来说有某种意义,对野营者来说则有另一种意义。
意识将世界上的诸对象和作为主体的有意识的自我明确地区分开来了。
意识的活动在这一点上是双重的。首先.意识界定了世界上的特殊的事物,并赋予它们以意义;第二,意识在它自身和对象之间拉开了距离,并且以这种方式从这些对象上获得了自由。
4、虚无与坏的信仰
萨特在说了如何有尊严的拥有主体性的生活后,就描述了一种对立的选择。
萨特说,任何实在只有在行动中才存在。我们只是我们行动和目的的总和;除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外,我们什么也不是。如果我是一个懦夫 ,那么,是我自己把自己造成一个懦夫的。这不是我懦弱的心脏 、肺脏或大脑造成的。我是一个懦夫,是因为我通过我的行为把自己造成了一个懦夫。
这里绕了一圈又回到了尼采、海德格尔所说的意志。
他认为如果我们认为我们受命运、神秘的内在力量、巨大激情或遗传的摆布,都会导致非本真的坏的信仰或自欺。在这里我们又回到了斯多葛学派那种断绝财富、命运、激情对自身影响的经典贵族理论。
萨特认为人的存在中有一种绝望的因素,那就是死亡。死亡就是一种“虚无”,“虚无”他说,“像一条蠕虫一样盘绕在存在的中心。” 因此我们要过有尊严的生活,过自己应该过的生活,否则就是逃避责任与虚无的非自我生活。
萨特在持批判态度的虚无主义热情上与尼采非常接近。对任何规范、极微小的限制、甚至一点儿习俗和传统的迹象都表示怀疑。
四、影响与意义
在这个工商业文明相当发达的时代,萨特是一个像熊猫一样稀有的贵族派哲学家。他把自己的理论特性埋藏的很深,并去除了部分尼采、黑格尔那种妄自尊大的侵略性以适应工商业文明,他的理论是为贵族哲学的生存而建立的。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还有多少人坚守心中的尊严,愿意做一个贵族呢?
当下,世界上最风光的诺贝尔奖,可以授予那些没有原则而给人们带来短暂和平的人,可以授予那些给人们带来物质文化享受的人。但是却不会授予纯精神思维的数学家、不会授予为社会精神不倦思考的哲学家。因此,萨特拒绝接受诺贝尔奖,他的思想本质上认为尊严与自由比人为设定的荣誉和莫名飞来的财富更重要。
楼主 苦才  发布于 2020-07-11 09:10:54 +0800 CST  
谭立东之一:形而上学之框架选取理论




我们前面说到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理论可以看成是一种框架,同样,我的认识理论是一种具有框架性质的选取理论。
我们先要复习前面学过的概念:
首先是数学里用的命题定义与规则定义。
命题定义是指单个数学符号或表达式的定义。如我们定义1、2、3,或者1+1=2.
规则定义是指一个数学符号使用规则的定义。如我们的10进制定义,进位的名称定义如10万,100万,100亿亿。
应用:如我们拥有了1-10共10个数的命题定义、10进制与进位名称定义之后,我们就可以获得无穷的类似于命题定义的数。
在传统的认识中,我们总认为经验到的事物是无穷无尽多,而我们认识方法可以枚举的数目是有限的。
但实际上确是相反,我们经验到的事物是有限的,单单代数学中对数字的个数的定义就是真正无限的。
因为我们可以从无限的代数学中取出我们所需要的数字,来代表我们所经验到的现实,同时我们数学是按规则和命题两种定义规定的,所以,我们所经验到的事实,也将符合规则和命题的要求。
例如:我们数了100张纸,再数100张纸。每一次计数,都是把我们无限的数的定义的规则运用在计数之中,因为,我们计数是利用了数学的规则,所以,两次点数100张纸相加一定等于200。
按照规则定义100,加100次单个的1就等于200。
而100+100=200,这个算式是我们按规则定义简化的一个算式。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数学之所以具有确定性,是因为我们的规则定义给了我们无限的可能性与使用的准确性,我们用精神上确定的无限可能的东西,套用在现实的重复的计数上,获得的计数结果也就是准确的。
同样我们在物理学、化学等各门自然学科之中,也是先做一些规则定义和命题定义,只要这些规则和定义是自成体系的,那么它就可以部分的说明自然科学的部分现实现象。只是如果要使规则定义和命题定义能够说明更多的现象,就需要不断更新规则定义与命题定义来适应我们不断增加的经验。
例如古代的地心说非常适合我们用肉眼观察星体,在近代,我们有了天文望远镜之后,日心说非常适合我们以太阳为参照观察、计算星体运动,而在现代,我们不在以太阳为宇宙的中心来观察星体,有一种解决方法是“在宇宙中定位通常是以三个以上的已知恒星观察夹角来定位的。”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物理学之所以理论经常变动,是因为他的规则定义经常需要更改,以适应与解释我们新增加的经验,从这一点上来说化学规则定义改变不大,因此基础理论的变化不太明显。
这里再与我们前面三个世界假设内容结合。
我们对三个世界基本范畴的认识,可以提出三条假设。
自然世界因为各种微粒的运动,所以被感知。
这一理论将被我称为自然认识假设。
每个人获得的经验知识及文化知识,并分析综合而形成的个人的思维世界称为精神世界。
这一理论将被我称为精神认识假设。
由抽象经验知识经过众多人精神世界认可的知识世界称为文化世界。
这一理论将被我称为文化认识假设。
我们可以大胆的认为:
我们在文化世界中获得了许多规则定义和命题定义的知识,在个人的精神世界中,我们把规则定义与命题定义套用在我们认识的自然世界之中,如果套用的结果对我们有效,或者说可以给我们带来幸福,我们就认可这些定义,如果这些定义根本无效,我们就拒绝采纳这些定义,甚至提出一些新的定义,
框架选取理论流程如图:



楼主 苦才  发布于 2020-07-16 10:11:25 +0800 CST  

楼主:苦才

字数:115738

发表时间:2020-05-06 23:08:13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3-09 20:06:02 +0800 CST

评论数:19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