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开生死及宇宙的奥秘,说说我的修行

修行,要从生活的实际问题入手!






修行须在生活中具体烦恼或痛苦的事实中进行。
不要把修行变成一种逃避现实生活或烦恼的借口。
修行不是一种逃跑的方式

当修行从实际问题入手,每一个实际问题都是入口。
每一个问题是道场,每一件烦恼的事是道场,每一次情绪的旋风是道场,每一次恐惧的到来是道场,每一个念头是道场。


真正的道场不是寺庙、不是禅堂、不是山林、不是修行者聚集的地方
真实的道场就是每一个当下、每一个眼前的存在、每一个念头。

如果你婚姻有问题,有问题的婚姻就是你的道场;
如果你和老公的关系有问题,和老公的关系就是道场;
如果你和同事发生矛盾,这与同事的矛盾是道场;
如果你陷入生活的无聊,这无聊是道场;
如果你出现了钱的问题,钱就是道场。
如果畏惧生死,生死问题就是你的道场。

道场在你每一个受难处,道场在你每一个受卡和被卡处。修行须从那里进行。

不要移过婚姻的问题、老公的问题、同事的问题、无聊的问题、钱的问题、生死问题——而跑到寺庙、禅堂、山林或修行者多的地方,去玄谈道去,去冥想佛或菩萨去,去念阿弥陀佛或大悲咒去。那没用,你的道场选错了


修行应该哪里有问题在哪修,修通那个问题。
在寺庙、在禅堂、大山林、在修行者多的地方心情好、没问题那有什么用?

修行不能把你带离实际,修行须带着你向实际处
修行须使你走在坚实的大地上,你不能离开生活或大地修行,否则修行是一种头脑对问题的回避或头脑进入它自己的游戏。

修行不要执着于哪个信仰、哪个境界、哪个词汇、哪个正确、哪个果位,修行必须打破一切界线、限制、死板教条——带给你实际和活生生的生活与生命
修行不能带着你离开眼前的现实存在


修行是破我执的——你对某一具体的信仰、法门、老师、领域的坚持也是一种我执,是我执的延续,你注意到了吗?破它,不能犹豫。


修行从实际中,从具体的事儿,从一个疑惑、从一次烦恼、一个不愉快的念头开始,才是真正的修行。

离开具体的事修行,离开当下谈道,统统有虚玄、逃避或头脑在游戏的嫌疑。
修行过分迷恋找寻神通、探索神秘、获得长寿或不死,都不能算正道修行。


修行要从自身的实际问题处入手。
楼主 li55520099  发布于 2019-11-06 17:17:58 +0800 CST  
学佛的感悟





1)

佛陀是梵语,是对佛家思想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也可指大彻大悟的人
佛翻译过来的意思是智慧和觉悟,佛法如今被叫做佛陀教育,就是智慧和觉悟的教育

学佛并不会比别人或是学佛前过的更优越
曾经的生活物质条件还在继续,不会仅仅因为念经拜佛而被奖励荣华富贵的好日子
但是学佛以后,会用一种全新的态度、佛化的思想去面对生活。



有的人过的很幸福,并一定不是她得到的比别人多,比别人好,而是她用正确的心态去面对,这样结局就会不同。
同一件事,用感恩的心和自私的心去对待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所以幸福的人并一定不比别人得到的多,命不好的人也并一定不比别人过的更差,只是用错的思想去面对了
用善的感恩的心去面对生活必得善报,用恶的自私的心去面对身边的人和事也必得恶报。



有个寓言讲:
有个人到了地狱,这里的人都过的非常痛苦,很饥饿,不是因为没有食物,而是因为吃饭的勺子太长,这些地狱的人没有办法把食物送到自己的嘴里,所以他们很饿,过的很痛苦
这个人又到了天堂,天堂里每个人都过的很幸福,但这里的条件和地狱里没有丝毫差别,可为什么这里的人过的很幸福呢?

因为这里的人互相喂饭所以每个人都能吃饱,过的很幸福。
正所谓"境随心转"。福人居福地,福地居福人。

佛不会“授之鱼,而是授之以渔”
佛告诉人们这些人生的真相,因果的道理,善恶的标准,和得到幸福的原理,让人们自己去种善因,得善果。




2)

命运到底是不是注定的?
--是。
命运能不能改变?
--可以改变。

每天命运都在做加减法,多一个善念就加一分,多一个恶念就减一分,加减相互抵消,命运就不会被改变
如果善念多过恶念,命运就被改变了,相反也一样
所以《了凡四训》中云谷禅师说大善之人和大恶之人命运拘他不住



命运虽然注定了,但人心却瞬息万变,善念恶念都在一念之间,所以命运中又有了变数。
断恶修善,灾消福来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报应丝毫不差,今天你给别人带来的痛苦,明天一定加倍的报应回来,有的现世报,有的来生再报。

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能接触到传统文化,也认识佛陀的教育,明白因果和命运的真相,不敢作恶,对人友善,不斤斤计较,内心充满感恩和谦虚,常忍辱。
常常读读《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和《了凡四训》,生活中做到日行一善。这行是提升自已的德行很好的方法.

其实佛在人间,从人做起,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善良的人,就是佛!
尊重自己,欣赏别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这就是人间的真佛

楼主 li55520099  发布于 2019-11-07 15:52:29 +0800 CST  
学佛就是学佛做人, 慈悲待人, 智慧做事





1)

佛法是适应救度一切人的智慧与慈悲之法
把它理解为某一种或某几种陈旧的教条模式都是错误的。

正信佛家思想是一种催人积极向上,追求完满的思想和人格品德的精神动力,是驱散心智愚暗,点燃智慧明灯的火炬。

皈依佛,就是追求佛陀的高尚完满的精神境界,学习佛陀自省自悟,自我净化,自我完善,智慧洞察万物,慈悲方便利益众生的难能可贵的精神
学习佛陀的出污泥不染,宽厚仁慈,诚实、光明磊落,无私无我,无贪无嗔,平易近人,心胸广如虚空的人格品德

学佛就是学佛做人,学习佛菩萨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思想品德
阅读佛教不能光念不做,要按佛经中指示的方法积德行善,学一点,做一点,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2)

学习佛的慈悲与智慧是最主要的

佛祖曾在《般若经》中说:‘手中掌握一法,就等于掌握一切法,这一法是什么呢?是大悲心啊。
人只要有大慈大悲心,就是肉身菩萨 —— 这是佛说的

人如果有这样一颗慈悲心,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慈悲待人,智慧做事’,这是佛教的原则

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坚持佛教的平等慈悲、戒恶行善的原则,就是佛教思想与家庭社会生活的最佳结合方法
在家的人学佛应以修慈悲心,修善德为主
至于念佛、坐禅,不需要生搬硬套
可以按照本人的实际情况决定,贯彻佛教的方便原则,家中设不设佛堂,拜不拜佛,不必一律强求。

最主要的是要心中有佛,心中有法,以佛为榜样,以佛法为准则。
楼主 li55520099  发布于 2019-11-13 09:59:13 +0800 CST  
佛家观点: 佛教与外道



1)

佛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众教归一,只要是教人行善积德,便是好的
佛教本是佛陀的教育,不是宗教亦无妨。爱父母,才能爱国家。做事先做人!
儒家先教你做人,再教你做事!
不少高僧大德教我们承前启后,借鉴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和谐家园
所以儒释道,只要向善,就是好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教、佛教和儒教虽然起源不同,但是却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劝善”。
在个人的修行上,主张独善其身、善心常在;与人交往时,讲究与人为善、乐善好施;在待人处事方面,强调心存善意、善待他人


不管儒家、佛家、道家、以及其他一切的宗教,人类一切的修养方法,都是这三个字——善护念。
人的念头一念接一念,如瀑布在流,请仔细想想,有多少是善的,多少是恶的。如任凭恶心念发展,则善心念也会被感染,慢慢的则更会被无明、烦恼所障。

外道的本质不是字面意思的只要不叫佛法就是外道, 而是说只要是从物质角度去求,而不是从空无的内心去求的一切理论都叫外道
换句话说外道的外是相对于内心来说的。


儒家虽然是世间法,但世间法和佛法是一不是二,儒家不是靠物质,而是靠教化这种有形之上的抽象的“信息”来开启人的潜能
所以儒家和佛家一样,都是心内求法,都不是外道


《圣经》中也反复提到因果报应,慈爱,行善积德(包括广积阴德)... 与佛教, 道教的主旨思想不谋而合

也就是,世界一切向善的宗教都不是外道
因为从物质上探求必然导致掠夺,为啥,物质守恒定律嘛,物质是有限的嘛
而心内求法是无限的开启潜能嘛,是某种意义上的自给自足嘛。


2)

佛教是现今对宇宙人生讲解得最为全面,最为具体,最为详尽的伟大宗教。

但是佛法一般人不容易懂。佛经中文字似乎比“ 之乎者也“还更难理解
学习, 认识佛经论藏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专业的修行。

芸芸众生,为了一日三餐而奔忙,很难静下心来学习佛法
所以很难去理解佛教的真理。在大多数人心中, 念佛经咒语就是学习佛法。

大家还不知道, 在日常生活中存好心, 说好话,做好事更能体现佛的精神, 也对我们普通人更方便易行


另外佛教倡导的素食和放生绝对是伟大的, 慈悲的善举!

但普通大众受世间困扰,很难理解这一点。这样在佛教与大众之间形成了大的隔阂。让世人不愿主动去亲近佛教


多数人只是近似迷信的进香拜佛希望佛祖来保佑自己,对佛经,真正的佛理则敬而远之。
普通大众如没有特殊的经历和感应,也很难做到长期素食和理解放生的巨大功德。

当今社会,人们对佛家思想的误会远大于对正信佛家思想的理解和认识

佛教的核心思想是慈悲,行善. 面对不同的大众,应时时刻刻用各种方便巧妙的方法劝导, 不必拘泥于形式或思想派别

在这方面, 民间的许多善书如《了凡四训》容易懂,容易明了
《了凡四训》通俗易懂,适合各个读者群体,比较好领会。其中的观点和言辞很具指导性,寓于情理,教人弃恶扬善

细细品读,日久必然增长智慧. 这些善书中的道理也与佛法的宗旨不谋而合。再一次印证大道相通的事实和道理。
楼主 li55520099  发布于 2019-11-13 10:01:45 +0800 CST  
作者:li555200991Lv 12 时间:2019-11-26 17:37:57
心、灵魂、佛、元神、真主、元丹等等很可能是同一种。。。。。
得一世人生(身)不易,
每个人来到这世上,身内就有一道原灵(本佛),故说:“一切大地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相”。不过你既然此生是人,而不是天人、神、佛。。。那是因为你本佛蒙尘,今世必须洗涤(修行)——修心!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一世为人必须遵照这一“准则”修行、修心。
“临命终时”你才会“无有恐怖”——灵魂轻松脱离“躯壳”,无有痛苦,往生为天人、或前往极乐世界,或再次投生为人(大富大贵之家)。
如果你这一世不修行、修心(或只是做一些形式主义的修行),坏脾气、恶习不改,浊混过一生,“临命终时”,灵魂(由于不凝实)撕拆出肉体,魂飞魄散,一切终了。。。。。
——————————这就是真正古语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惊人真相!!!
楼主 li55520099  发布于 2019-11-27 08:59:47 +0800 CST  
回复西语如斯贴。
楼主 li55520099  发布于 2019-11-27 09:01:13 +0800 CST  
蕅益大师《灵峰宗论》是有提到的。蕅益大师引用艳喜,“散乱艳喜,愚痴特迦,大事已办”。他说,一个修行人,不管你这个人心多散乱,也不管你业障多重;一个人成就不成就,跟你的善根强弱并没有特别关系,跟你是不是散乱也没有特别关系。

他说,一个人成功之道,只有四个字,就是制心一处。你要专心地做一件事情。刚开始你决定做一件事情,就把它做好。

我们修行很怕的就是说,你这个人今天持大悲咒,明天持往生咒,后天持什么咒,然后今天念观世音菩萨,明天念阿弥陀佛。你不能一门深入,修了十年,你的心还是散散乱乱。虽然说法门无量誓愿学,但是初学者一定要找到你最适合的门,一门深入。

蕅益大师说,譬如掘井,深造自得。你看你掘井,不可能说这个地方挖一点,那个地方挖一点,你一辈子挖不到水嘛!你把所有的精神体力往一个地方挖下去,你肯定挖到水。

你看这个孙陀罗难陀,他一出家的时候整天思念他的太太,心那么散乱,他都可以成功。因为他把心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心于所缘专一安住,心于所缘相续安住,果然一门深入,最后整个身心世界得到了突破。
楼主 li55520099  发布于 2019-11-29 08:49:00 +0800 CST  

楼主:li55520099

字数:55317

发表时间:2017-06-02 23:54:19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11-29 20:38:29 +0800 CST

评论数:19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