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论的密钥,我找到了。

中论的八不,[不生亦不灭 不常亦不断 不一亦不异 不来亦不出 能说是因缘 善灭诸戏论 我稽首礼佛 诸说中第一]。
过去没有从生存哲学与存在哲学的视角进行解读,故而总是说不明白。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9-05-17 14:42:00 +0800 CST  
“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此乃禅境也。

禅者止息心意识,才可以从一个存在者的生存状态,实现完全的敞开,进入存在的本真状态,体验真如之本来面目。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9-05-17 15:48:19 +0800 CST  
@期货大叔: 2019-05-17 12:26:08 评论

建议大懒猫参:1、念佛是谁?2、我来自哪里?


@四川红尘洗梦: 举报 2019-05-17 12:57:18 评论

评论 期货大叔:谢谢老朋友关注和交流。他们的话语,哲学意味浓了点,思辨意味浓了点,禅味却几乎没有。不能说他们是错的,只能说各自的方向不同。


期货大叔: 2019-05-17 13:07:10 评论

评论 四川红尘洗梦:禅、禅境就是佛法,佛法无处不在,宇宙世间一切都是佛法。众生迷,迷在哪?迷在不知不识,虽然众生就在禅境中、佛法中,但是,众生不知不识,却不能说没有啊。在很多时候,众生的某一动或静就是禅法、禅境,此时,众生就是禅者,但是,众生并不知不识。这就是迷者,这就是众生。


爵士猫大懒虫: 2019-05-17 13:25:35 评论

评论 期货大叔:建议师兄参:1、念佛是谁?2、我来自哪里?中论的密钥,我是找到了。师兄,可与我解读中论耶。【生存就是:产生与存在。】你谈的只是存在之物,存在者。何为存在!你为何会存在!这才是1、念佛是谁?2、我来自哪里?的源头。参!


爵士猫大懒虫:
2019-05-17 15:47:41 评论

评论 四川红尘洗梦:“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此乃禅境也。禅者止息心意识,才可以从一个存在者的生存状态,实现完全的敞开,进入存在的本真状态,体验真如之本来面目。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9-05-17 15:52:58 +0800 CST  
@爵士猫大懒虫 2019-05-17 09:22:22
从生存哲学,飞跃到存在哲学,中国文化已经经历了3000年,而没有任何结果。只是有了历史上的禅学与禅者。现实生活中,禅者只属于海子等诗人,画家。
-----------------------------
@期货大叔 2019-05-17 14:09:40
海子是个诗人,但是,海子不是禅者。
-----------------------------
期货大叔: 举报 2019-05-17 14:19:18 评论

西方哲学很容易把学人的身心都困住,为什么?正因为西方哲学还没发展到究竟。西方哲学有一个最大的特征:不包容,不兼容。要么这样,要么那样。。。。西方哲学派之间都争了几百年,非要分个这和那,其实,本质是:样。客观与主观,本质都是:观。观,心性之应世所显之果相也,且曰:样。



爵士猫大懒虫:
2019-05-17 15:42:15 评论

评论 四川红尘洗梦:西方哲学很容易把学人的身心都困住。这属于偏见。海德格尔哲学的本真的存在,是主观耶,是客观耶。黑格尔哲学讨论表征物与倍被表征物的巨大鸿沟,属于客观还是主观耶。叔本华的表象世界,属于主观还是客观耶。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9-05-17 15:53:16 +0800 CST  
@期货大叔 2019-05-17 14:40:59
建议大懒猫现在开始把以前所学的一切放下,重新学习中国大陆的佛学禅宗,待学成之时,再返观之前所学,或许能高速进步。
西方哲学至今,还处在客观与主观的斗争之中。这是分别心之哲学,落边、住执、自缚自缠,解脱无期。
东方佛学禅宗,不但把客观与主观都统一了,并且圆融无碍,更重要的是,禅宗(禅宗)不在客主中。
看准啦:禅宗(禅者)不在客、主、中。这才是中国特有的禅宗。(只有中国有)
-----------------------------
禅宗(禅者)不在客、主、中。十分不准确。只有达到涅槃境界,才可以称为不在客、主、中。所谓的有余涅槃,还有法执也。无余涅槃,十地菩萨,法执才断除也。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9-05-17 15:53:29 +0800 CST  
@期货大叔: 2019-05-17 13:57:38 评论

海子还是哲学系的学生,后来,教授哲学,竟然落得个自杀的下场,无论从任何一方面来讲,海子都是个极端严重的迷者。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这么喜好海子的诗,可见你现在的心性或者哲学思想是有严重问题的。你要反省一下啊,及时改正。



期货大叔: 2019-05-17 13:44:29 评论

佛教讲究报应。。。。。以汝之心性,应世之相法,得果,以果报予汝。(果即是心性的相法)


期货大叔: 2019-05-17 13:46:09 评论

自杀之人与诗,都是迷者和迷者的产物,世人应警醒解读。
期货大叔: 2019-05-17 13:48:06 评论

建议你远离海子的诗。迷者之诗,特别要警惕对待。


爵士猫大懒虫:
2019-05-17 15:31:53 评论

评论 期货大叔:《中论要解》第三卷--观因果品第二十 。

问曰:众缘合时有果生,有何咎? 当知一切法无性无生,外人执有生,左矣。

问曰:现前眼见众因缘和合,有果法生。何得谓一切法空?


答曰: 若众缘和合而生果法,此果法于众缘中,为有为无?


若众缘中已有果法,何须众缘和合生?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9-05-17 15:54:14 +0800 CST  
中论的密钥,我找到了。

言归正传。

客观世界的生存的存在者,首先是独立的存在,数学的数论由此才可以诞生,1是1,2是2,3是3,4是4,这是日常的常识, 不一亦不异也就无比可笑与糊涂。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9-05-17 16:06:11 +0800 CST  
客观世界的万事万物,皆是运动,时间在流逝,存在者有来自某一个时空,必然走向某一个时空,不来亦不出完全违背科学规律与客观常识。

佛学,就是骗人的把戏。这是一般人对[不生亦不灭 不常亦不断 不一亦不异 不来亦不出 能说是因缘 善灭诸戏论 我稽首礼佛 诸说中第一]的见解。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9-05-17 16:07:05 +0800 CST  
如果是佛教徒,也不能理解[不生亦不灭 不常亦不断 不一亦不异 不来亦不出 能说是因缘 善灭诸戏论 我稽首礼佛 诸说中第一],但又不敢否定,只好寄托于神通,与神迹,故而菩萨就是有无边无际的法力。由此佛教故事搞得人家眼花缭乱。为何如此!
因此,割肉喂鹰,燃手指可以成佛的故事,比比皆是。高僧大德的死亡与火化,也就成了一个一个神迹。高僧大德的最后判定标准,在俗世界,以死后火化能否得到舍利子为唯一标准。

由此,佛教成了一种完全的迷信与神通。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9-05-17 16:07:35 +0800 CST  
读中论,不可直接从第一章开始,要从最后的章节读起。此乃一大秘密。

观邪见品第二十七(三十一偈)


问曰:已闻大乘法破邪见,今欲闻声闻法破邪见。
答曰:
我于过去世, 为有为是无,
世间常等见, 皆依过去世。
我于未来世, 为作为不作,
有边等诸见, 皆依未来世。

心得体会

菩萨慈悲。中论的观邪见品第二十七,为最后一章节。菩萨直接破除大众的【有为】【无为】【有作】【无作】的偏见。【 我于过去世,为有、为无、为有无、为非有非无,是名常等诸见依过去世。我于未来世,为作、为不作、为作不作、为非作非不作,是名边无边等诸见依未来世。 如是等诸邪见,何因缘故名为邪见?】

俗世界的凡夫俗子,皆是活在当下。故而以现实生活的【我的生存状态】,自然而然的推演【过去的我】【未来的我】的生存状态。

过去的我,是有耶是无耶?未来的我,是有耶是无耶?这个我,大众认为就是一个永恒不变的实体,故而俗世界有向往权势、财富、爱情的永恒永生的理想。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9-05-17 17:14:04 +0800 CST  
菩萨慈悲。曰。

过去世有我, 是事不可得;
过去世中我, 不作今世我。
若谓我即是, 而身有异相;
若当离于身, 何处别有我?
离身无有我, 是事为已成。
若谓身即我, 若都无有我,
但身不为我, 身相生灭故;
云何当以受, 而作于受者?
若离身有我, 是事则不然;
无受而有我, 而实不可得。
今我不离受, 亦不即是受,
非无受非无, 此即决定义。

心得体会。

大众的我之实体,在哪里?一般认为,我的身体的生存状态,我活着,故而有【我的实体】也。原文引用生命的流转,作为证明的证据。我不转述。

所谓的【我】,是一种生物体与精神体的结合,身心结合也。科学发展,已经逼近可以换头了。如果换头术成果,比如甲乙二人换头,那么换头以后的甲还是原来的甲吗?乙还是原来的乙吗?

第二,过去与将来,皆属于时间的概念。时间本身是源于宇宙本体,人类的时间概念,皆源自一种【时间的计算而形成时间概念】。宇宙存在本身的运动与演化的状态,处于无限的可能性,人类的认知的有限性,限定了人类对时间的怎样的判断。

【我是谁】【我怎样的形成】【我的意识怎样起源】,这些问题十分复杂。故而,用佛学的三世学说,无法完全解读。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9-05-17 17:15:21 +0800 CST  
菩萨慈悲。曰

我于过去世有者,是事不然。何以故?先世中我不即作今我,有常过故,若常则有无量过。何以故?如人修福因缘故作天,而后作人;若先世我即是今我者,天即是人。又人以罪业因缘故作旃陀罗,后作婆罗门;若先世我即是今我者,旃陀罗即是婆罗门。

先作天后作人,则天即是人,旃陀罗即是婆罗门,但是事不然。何以故?天不即是人,旃陀罗不即是婆罗门,有此等常过故。若谓先世我不作今我,如人浣衣时名为浣者,刈时名为刈者,而浣者与刈者虽不异,而浣者不即是刈者;如是我受天身名为天,我受人身名为人,我不异而身有异者,是事不然。何以故?若即是者,不应言天作人,今浣者于刈者,为异、为不异?若不异,浣者应即是刈者,如是先世天即是人,旃陀罗即是婆罗门,我亦有常过。若异者,浣者即不作刈者,如是天不作人,我亦无常,无常则无我相,是故不得言即是。

心得体会。

菩萨用天与人的故事,证明一个【实体的我】不存在。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9-05-17 17:15:53 +0800 CST  
释智谕法师曰
,邪见皆于有所得心而起。世间常见断见等邪见,皆以现在世之我,依过去世而起。若我于过去世已有,是则为常。若我于过去世本无,而今世我始生,是则为断。世间断常等见,皆依过去世。
若于未来世,身虽灭而[我]犹作,[我]则无边。若于未来世,身[我]俱灭而作,[我]我则有边。有边无边等见,皆依未来世起。
假若过去世即有我,然则我通三世,我遍六道,不合道理。例如过去世我,是畜生道,现在世我为人道。若过去世有我,应畜生即是人。故曰过去世中我,不作今世我。
若谓过去世之我,即是现在世之我,而过去世的畜生身,有异于现在世的人身。但离身何处有我?以有身故方知有我,无身何处是我?若离于身有我,应该身造罪,我不受报。
因为离身有我,则应身造罪我不受报。所以离身无有我,此事于理已经成立。若谓身即我,此事于理不合。何以故?因为身生灭变坏,而我不断,轮转六道。换句话说,身坏命终,埋葬成土。而我轮转六道,受报不已。故知于身都无有我也。
今我不离受,今我不离身也。何以故?我与身皆缘起法,无性随缘而起万法,是以万法无非无性,不二不异。故我不离五阴身也。
过去世我不作今世我,是事不然。何以故?无性随缘,过去世我,与今世我,虽有而非常也。过去世中我,异今亦不然,随缘无性,三世六道,法法无性,无性则不相异也。
若谓过去世我,与今世我有异者,应离过去世我,有今世之我。故曰我住过去世,而今我自生。但事实不然,今世之我,乃过去世之果报,故知过去世我与今世我不异也。
若谓过去世我,与今我有异,我住过去世,而今我无因自生。如是则有断灭之过,失于过去业因,今世果报之理。便成为彼过去我作业。而今世我无因而受果报,有如是等过。
若谓我于先世本无,而今世忽有,我则是作法,作法是生灭无常的。我们知道,若先我作今世我,则有常过。若先世无我,今世我自生,然则我便是无常的作法,亦为无因而有。
所以于过去世有我,无我,亦有我亦无我,非有我非无我,皆是邪见,是事皆不然。
当知若放舍邪见,即不见有我,不见无我,不见亦有我亦无我,不见非有我非无我。于是可知,中论破见不破法也。
心得体会。
所谓的【有我】【无我】的概念,皆属于一种生存论的概念。
如果否定人类过去的【我】,必然造成【断灭】的错误。【若谓过去世我,与今我有异,我住过去世,而今我无因自生。如是则有断灭之过,失于过去业因,今世果报之理。】
如果承认人类过去的【我】,必然造成【常见】的错误。【若谓过去世之我,即是现在世之我,而过去世的畜生身,有异于现在世的人身。但离身何处有我?以有身故方知有我,无身何处是我?若离于身有我,应该身造罪,我不受报。】
我的个人理解,【我只是一种意识空间的构架】。也就是说,人类【我】也许是一种超越现实生活维度的智慧生命。因为空间的维度不同,故而现实生活的人类,无法完全认知自己。也许这就是西藏虹化高僧的解读吧。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9-05-17 17:40:16 +0800 CST  
黑格尔也由此提出了“一切事物都是一概念”、“一切事物都是一个判断”[、“一切事物都是一推论”的命题。它们突出地表现了近代哲学的理性主义精神,确立了理性对事物的解释和支配的绝对权力,从而构成了现代性原则的最重要的理论根据。

其次,更重要的是,概念论确立了本体论上的主体性原则和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原则,试图赋予主体、精神的实体性以客观根据,并为终极解释确立主客关系的根本原则,以克服康德和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同时克服谢林的实体观的形而上学性,从主体自身中所展开的主客观辩证法去解决主客对立这一近代哲学的根本问题,消解主客二元对立的假象。

在黑格尔的逻辑学中,“普遍性”、“概念”本质上是作为思想、精神、主体的代名词来使用的,因此,普遍概念的特殊化本质上是思想的客观化,客体被看作思想的外部实存,而善的世界是精神主体扬弃其直接的主观性和客体的直接的客观性而达到的思想的外部实存与思想自身的绝对统一。

概括说来,概念论在本体论层面上的立意,一方面是从事物本身的普遍性去说明事物,另一方面是从主体去说明客体,而这两个原则的结合一方面使思想作为事物的本质、实体获得了客观的根据,克服了康德和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另一方面又赋予客观世界以主观的意义,把真实的世界理解为思想的真正现实,理解为存在与思维的绝对统一,并因此消解了主客的二元分裂。
===============================
黑格尔逻辑学,是准确理解西方思想的逻辑运动路径的核心。西方社会的发展,首先是科学范式的突破而形成的新的概念与观点,而后新的概念与观点又作为一个新的科学范式的逻辑起点,展开一种对世界的重新的解构、解读、重构的思想与科学层面的认知,由此形成新的科学范式下的客观世界的全面图像。

西方社会针对新的客观世界图像,就开始了政治、经济、军事、宗教、艺术等全面的谋划与行动,由此战略规划与战术计划得以出台,并可以取得极好的现实效果。

因此,“一切事物都是一概念”、“一切事物都是一个判断”、“一切事物都是一推论”的命题,正是显示了西方哲学思想与现实社会的运行,把真实的世界理解为思想的真正现实,消解了主客的二元分裂。自然,口号式的宣传活动,已经不再是西方社会的发展的重要特征。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9-05-17 21:21:47 +0800 CST  
在认识论的层面上,概念论旨在从概念自身由潜在到自为自在的发展的必然性的推演来建构世界的逻辑结构,确立概念和概念的运动所展开的主客体的辩证法为世界的终极解释的原则和模式。

逻辑学对世界的终极解释是从概念这一终极存在出发的,其根本观点是把概念认作现实世界必然如此的内在根据、终极理由,以证明现实性的合理性。显然,这一终极解释的原则要到概念论才明白地确立起来。不仅如此,概念论又是整个黑格尔哲学对世界的终极解释的基本模式和体系框架的原则规定。

二是存在的层面,即通过赋予概念的运动不同于存在的“过渡”和本质的“映现”的独特的“发展”性质,从概念自身由“潜在”到“自为自在”或“真在”、“实在”的进展的必然性来建构世界的逻辑结构,以概念的这一发展所展开的从客体到善的理念的逻辑来规定存在的过程和性质,一方面把客观逻辑层面上的存在论和本质论的解释提高到概念、思想的主观逻辑意义上的阐释,另一方面又为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具体说明从自然到精神的必然进展的合理性确立最终的根据和基本框架;

在黑格尔哲学体系中,存在层面的解释是从四个不同的角度来论述的:现象学的(以意识之由现象到本质的进展的形式来阐释)、客观逻辑的(以客观逻辑的范畴之由存在到本质的推演的形式来阐释)、主观逻辑的(以概念的辩证运动之由客体到善的理念的进展的形式来阐释)和应用逻辑学的(以概念的经验形态即客观世界之由自然到精神的进展的形式来阐释),而概念论的即主观逻辑的阐释既是对客观逻辑的从而也是对现象学的阐释的提高和补充,又是为应用逻辑学的阐释确立最终的根据和基本框架。

==================================
西方社会的发展,主要在于科学范式的突破。科学范式的突破,又取决于新的概念的形成、发展与成熟,这个新概念往往是从现实生活的存在出发,从哲学、文化、思想、科学、军事、经济、宗教、艺术、最后是政治各个方面对现实存在进行观察与思考,这一切都建立与学术自由的大前提之上。

西方社会现实存在层面的新概念,是从四个不同的角度演化而来的
1.现象学的(以意识之由现象到本质的进展的形式来阐释)、
2.客观逻辑的(以客观逻辑的范畴之由存在到本质的推演的形式来阐释)、
3.主观逻辑的(以概念的辩证运动之由客体到善的理念的进展的形式来阐释)
4.应用逻辑学的(以概念的经验形态即客观世界之由自然到精神的进展的形式来阐释)

由此,这个新概念的诞生,往往是完全突破原有的文明的发展边界,是一种革命新的飞跃,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量子力学的诞生,文化人类学的诞生,皆是如此。最后新概念被整个社会接受,成为法律与政治、经济制度,新的社会文明模式得以诞生。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9-05-17 21:23:04 +0800 CST  
在黑格尔看来,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对世界之所是的解释,还须上升到概念的、主客关系的层面。只有把事物的本质认作概念,从概念的辩证运动所展开的主客关系去把握本质与存在的关系和现实世界的必然进展,才能达到对事物、世界的真理性认识。这也就是概念论解释模式的要义。

从本质论的模式进到概念论的模式,是从反思式的思维上升到思辨的思维,从具体科学的单纯对象思维进到哲学的主客关系思维。这种思辨的主客关系思维表现为一种双重的否定,其“主要的特点则是对两极端的否定”[1](P389):通过概念的外化和扬弃外化的运动,一方面否定概念本身的直接的主观性,另一方面否定客观世界的直接的客观性。其核心思想是消解认主客为抽象的二元对立的知性观点,把普通意识所假定在先的客观世界的独立自存性宣布为假象,并把它降低为概念的外壳或实存,从而把本质与存在的关系归结为概念的主观性和客观性的关系,从这一关系的矛盾进展去解释世界,并通过合目的性的活动把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最终引导到价值论的解释上。

这种解释原则,借用黑格尔自己对斯宾诺莎泛神论的评论所用的术语,可以称作“无世界论”[1](P315),即是说,它是对客观世界的独立自存性的否定,是把客观世界消解为单纯的现象甚或一假象,以此来确立概念为世界的本质、为真正独立自存的实体。这种对客观世界的独立自存性的否定构成了黑格尔的否定性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要义,是黑格尔借以确立概念为终极解释的根据的思维模式的一个突出特点。
=============================
此乃是西方哲学思想的禅学思想也。一方面否定概念本身的直接的主观性,另一方面否定客观世界的直接的客观性。其核心思想是消解认主客为抽象的二元对立的知性观点,把普通意识所假定在先的客观世界的独立自存性宣布为假象,并把它降低为概念的外壳或实存,从而把本质与存在的关系归结为概念的主观性和客观性的关系。这也就是曹洞宗的思维模式。主中宾,宾中主,皆是主体客体的对立。宾中宾,更是把客观世界永恒化。只有主中主,湮灭了主体客体的对立,主客体成为一体,由此诞生一种佛性本真的究竟,也就是以真如概念为终极解释的根据。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9-05-17 21:24:24 +0800 CST  
@qinsc 2019-05-18 00:42:16
参“念佛是谁”,只是织造因缘,建立一种佛法知见体系。
最后不执于“念佛是谁”,才能敞开心胸领悟存在。
-----------------------------
念佛是谁,这是一个整体的行为。因此,说念佛者,建立一种佛法知见体系。 最后不执于“念佛是谁”,才能敞开心胸领悟存在。也是一种解读。

念佛是谁,关键在于【谁】的解读。客观世界有一个念佛者。但在存在境界,念佛者在哪里,不可说念佛者不在那里,也不可说在哪里。也就是中论谈的【不一不异】。也许这就是禅境。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9-05-18 05:23:55 +0800 CST  
@春山夜静2019 2019-05-17 22:37:50
试图通过文字或语言等形式所表述出来的 都离题万里
-----------------------------
@四川红尘洗梦 2019-05-17 22:51:53
不立文字,不废文字。
所以禅宗才会有那么多的教学手段呢。除了语言文字外,禅师们棒喝交驰、挥拳竖拂、锄蛇斩猫、张弓搭箭、沉默良久、捂口摆手、烧佛少经、拽石振锡、骑牛跨虎、搬土斫牌、摇头翘足、烧庵抛子,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
禅学不立文字,不废文字。正是中论的对于文字与禅境,佛性真如的关系的解读。禅,离不开语言文字,完全缺乏语言文字就无法交流。但是禅机与禅境,有完全超越了语言文字,甚至超越了禅者与外境,所谓主中主也。对语义的分析,正是西方语言哲学的对象。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9-05-18 05:37:44 +0800 CST  
@爵士猫大懒虫 2019-05-17 21:23:48
从本质论的模式进到概念论的模式,是从反思式的思维上升到思辨的思维,从具体科学的单纯对象思维进到哲学的主客关系思维。这种思辨的主客关系思维......
此乃是西方哲学思想的禅学思想也。一方面否定概念本身的直接的主观性,另一方面否定客观世界的直接的客观性。其核心思想是消解认主客为抽象的二元对立的知性观点,把普通意识所假定在先的客观世界的独立自存性宣布为假象,并把它降低为概念的外壳或实存,从而把本质与存在的关系归结为概念的主观性和客观性的关系。这也就是曹洞宗的思维模式。主中宾,宾中主,皆是主体客体的对立。宾中宾,更是把客观世界永恒化。只有主中主,湮灭了主体客体的对立,主客体成为一体,由此诞生一种佛性本真的究竟,也就是以真如概念为终极解释的根据。
-----------------------------
@四川红尘洗梦 2019-05-17 22:12:30
朋友能用曹洞宗的四宾主来对应解说西方哲学思想,这是完全可以的,也可以说是朋友独具慧眼了。就本人的阅读和了解,用禅学来对应解说西方哲学思想,是非常罕见的。朋友确实可谓独具慧眼。
朋友对于中西方的哲学和禅学都有所研究,所以才能把它们放在一起研究谈论,这是没错的,也是可行的。
但是本人在这里提点也许不恰当的建议,希望朋友参考一下。
朋友从西方哲学中看出某些和禅学有共性的地方,这是非常好的......
-----------------------------
师兄之言,可谓一针见血。“西方哲学中的禅学思维”更加准确。毕竟西方的古典哲学,还是以概念思辨为主,以客观的理性为主。只是到了黑格尔哲学,才实现了主客体的一体。但是黑格尔的哲学,与东方的禅学,在外在形式上存在很大的差别。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9-05-18 05:39:35 +0800 CST  
黑格尔 禅学与小逻辑 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 哲学的开端是一个假定


黑格尔 小逻辑

导言



哲学的对象与宗教的对象诚然大体上是相同的。两者皆以真理为对象——就真理的最高意义而言,上帝即是真理,而且唯有上帝才是真理。此外,两者皆研究有限事物的世界,研究自然界和人的精神,研究自然界和人的精神相互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上帝(即二者的真理)的关系。所以哲学当能熟知其对象,而且也必能熟知其对象,——因为哲学不仅对于这些对象本来就有兴趣,而且按照时间的次序,人的意识,对于对象总是先形成表象,后才形成概念,而且唯有通过表象,依靠表象,人的能思的心灵才进而达到对于事物的思维的认识和把握。



但是既然要想对于事物作思维着的考察,很明显,对于思维的内容必须指出其必然性,对于思维的对象的存在及其规定,必须加以证明,才足以满足思维着的考察的要求。于是我们原来对于事物的那种熟知便显得不够充分,而我们原来所提出的或认为有效用的假定和论断便显得不可接受了。

但是,同时要寻得一个哲学的开端的困难因而就出现了。因为如果以一个当前直接的东西作为开端,就是提出一个假定,或者毋宁说,哲学的开端就是一个假定。

注解

黑格尔的哲学,就是关于思维模式的逻辑学,就是从一个概念的假定开始,推演出整个哲学的体系。因此绝对的无条件的真理,也就是一种虚妄的表达。人的意识,对于对象总是先形成表象,后才形成概念,而且唯有通过表象,依靠表象,人的能思的心灵才进而达到对于事物的思维的认识和把握。对于思维的内容必须指出其必然性,对于思维的对象的存在及其规定,必须加以证明,才足以满足思维着的考察的要求。

黑格尔哲学的原点就是你我的心意识,这与禅学与唯识学是一致的。只是黑格尔哲学更是一种内在的逻辑演化,从对象到表象,从表象到概念,从概念到存在的展开,由此形成人类的现实客观世界的呈现,也就是曹洞宗的主宾关系的演化,最后概念抵达本真的存在,也就是真如涅槃的境界。

禅学的【证道歌】开头就揭示了,黑格尔哲学的逻辑的整个关系。

君不见: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五阴浮云空去来,三毒水泡虚出没。

摩尼珠,人不识,如来藏里亲收得,六般神用空不空,一颗圆光色非色。净五眼,得五力,唯证乃知难可测,镜里看形见不难,水中捉月怎拈得?

達磨大師破相論更是把黑格尔的逻辑学,用汉语语义表达的十分清晰。

达磨大师破相论



[0008c09] 论曰。若复有人。志求佛道者。当脩何法。最为省要。



[0008c09] 答曰。唯观心一法。总摄诸法。最为省要。



[0008c10] 问曰。何一法能摄诸法。



[0008c11] 答曰。心者万法之根本。一切诸法唯心所生。若能了心。则万法俱备。犹如大树所有枝条及诸花果。皆悉依根。栽树者存根而始生子。伐树者去根而必死。若了心脩道。则少力而易成。不了心而修。费功而无益。故知一切善恶皆由自心。心外别求。终无是处。

卍新续藏第 63 册 No. 1220 达磨大师破相论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9-05-18 07:09:40 +0800 CST  

楼主:爵士猫大懒虫

字数:57249

发表时间:2019-05-17 22:4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5-22 14:08:28 +0800 CST

评论数:10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