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与神之对决,即将拉开序幕

第三十七章 道之社会乱象处理之法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遵循大道就会顺任自然而不妄为,那么没有什么可以不为的。君王如果能遵循大道治理天下,万事万物就会自我管理,回归自然状态,于是国家蓬勃发展。当权力名望等附加的东西过多,我就要用大道的朴实说服他们。于是社会上就不会有那么多背离大道的欲望了。人们不去争夺有违大道的名利,那么天下安定也健康发展。
道是人类长视久生的终极学问,故道者才是社会利而不害的精英人群。让人们尊重和向往道者,当名望、地位、权力等附加事物拥有泡沫之时,就该由道者出面述说大道之原理,且让大道之原理说服众人让众人回归朴实本性,只有把道理讲明白了,人们的追求才能回归正统。
楼主 老头子2018  发布于 2018-09-19 11:41:55 +0800 CST  
《道德经》上部《道经》讲述完了,道德经的本来面目就是如此,智慧深奥并非深奥至难懂,也不是被邪教捆绑的花里胡哨。《道德经》是朴实的,老子其人也是朴实的。这个世界最深奥的智慧都是最浅显的东西发展来的。我们周边一切哲学,倘若一开始就放烟雾弹,弄得云里雾里这种学问未必是好学问,云里雾里的去解释一些东西,人们反而变得糊涂。智慧深入浅出,没有什么不可说的。只有把道理彻底说破,我们才能对于世界心若明镜。明白的人们眼睛是明亮清澈的,糊涂的人眼睛都迷茫暗淡无神。
人类渺小固然人类不能妄为,只有不妄为的人类才有希望,对于自然不妄为那么对于人类就不会妄为;对于人类不会妄为,对于自己就不会妄为,这一切有迹可循。大道行无言之教。只有狂妄的人才有可能酝酿灾难。天下舍我其谁,我想怎样就怎样,天下的一切,以我为中心运行。那么完了,世界都会被毁灭。
我觉得痛惜的是,《道德经》在中国有非常大的民间基础,无为(不妄为)的深刻含义却没有进入人们的心里,用不妄为指导人们的行为。也许自古以来,无为(不妄为)的解读就从来没有正确过。《道德经》是智慧书籍,是真正的智者之言,解读需要智慧和正确的引导。
在历史里,《道德经》被各种学说按照它的意愿对于它任意装扮;因为《道德经》是真理,所以任何学问都离不开它,被装扮一新的《道德经》,离老子本意越来越远。十分可惜,《道德经》的真正价值被埋没。
楼主 老头子2018  发布于 2018-09-19 11:42:22 +0800 CST  
下面我将翻译下部《德经》,在翻译之前还要絮叨几句。《道经》里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和德的关系就很明白了,道德是从属大道的。那么《道经》放在《德经》之前是正确的。回顾《道经》的内容,《道经》里讲述了世界的起源,有、无的关系,“有”和世界的关系,世界和国家、国家和国家、统治者、人民分别的关系,人民该怎们做,小国该怎么生存等等,道德经内容太多,几句话是总结不完的。宏观看,道经讲述的都是大道之下大到世界的格局小到微不足道的事物是如何被“分配”到这个世界上。我们讲究人类起源,要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道经》已经把答案告诉大家了。宇宙有起源而不妄为,人有智力不能把智力用在歪门邪道上,所以人类要讲究真实淳朴。我们人类最高状态:真实、身体健壮、有壮志不能有野心、能吃饱喝好,能不妄为的为所欲为,这是什么状态,也许这就是所谓的自由。人类终极社会是什么?没有高低贵贱,没有变态的价值,没有政策导致的不公平,政府如水一般处于最低处,利万物不争,一个服务型社会和政府,这样的社会我们达到了么?虽然中国没有达到这一步,但是我们还在往这方面努力。前进的路上是有阻碍的,这些阻碍,都是妄知,不公平思维才是理想社会迟迟无法到来的根本原因。
楼主 老头子2018  发布于 2018-09-19 11:42:35 +0800 CST  
第三十八章 道与仁义礼的关系
道生万物,故道生道德、仁义礼;德是道之精神内涵;仁义礼均隶属道德范畴。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道德是什么?道之象为德;道之物为德;道之精为德;精之真为德,真之信为德。显然老子所谓的德范畴非常广,和一般人们理解的道德有一定差距。大多数人称谓的道德通常指仁义道德。而老子的道德广泛至宇宙精神。守道之德可以称为上德;不讲道的道德只能算下德。
仁:心怀善念,越是于人有益越是仁,为了追求仁,族亲内有孝道即可;升至相亲邻居们乐善好施互助友爱即可;升至国家敢于报效祖国即可;升至全世界乃至历史,用知识和真理造福人类即可。造福人类乃大爱,报效祖国次之,乐善好施更次,孝道排最末。故我们能记得那些科学家,他们才是大仁大善之人,也能记得那些利国利民的精英们。鲜有能记得乐善好施的大叔大妈们,更记不得那些除了脑子有贵恙标榜为天下第一学问的孝子们。造福人类利国利民乃是大爱,称为上仁,追求上仁似乎没有可以具体操作的事务(没文化就算有造福人类的觉悟也轮不到你,想保家卫国身体孱弱人家还要保护你);互相帮助和搞好族亲关系为下仁,可以具体操作,比如帮邻居打水,给父母兄弟倒茶。
义:道理和意义。为了追求仁,所以我们要寻求义。如我们立志要做一名有益于人类的仁人志士,该怎么做呢?要学习文化,要锻炼身体。目标越是远大,可具体操作的事物就越是多。至于义后来演变为忠义,是另一回事,这种义可称为不遵守道的下义。
礼:万物平等,固然人类平等。至高的礼是平等人们互尊互爱的行为规范,比如点头、握手;把这种礼上升至国家制度,领导没有什么特权的。这种礼为上礼。如果底层人民就追求大小贵贱,讲究磕头跪拜,那么上升至国家制度,人们匍匐在地,成了没有脑子的动物,全看领导眼色行事,君王一挥手底下应者如云,这种礼为下礼。
儒家的礼这种看起来比较美的东西,无论产生了多少变种,它的核心是比大小。儒家人看来,两个人在一起是有大小主次的,三个人在一起,是有主中次的的。哪怕有三十个人,也要按秩序把这些人排好。排序,年龄是一个方面,物质是一个方面,“身份地位”也是一个方面。身份地位大于物质;物质大于年龄。
这种思维会让人们潜移默化的去比对,走大大街上,无论碰到谁,都要比对一番。这种比对的思维会加重人们的攀比心理。物质上的攀比让人市侩、低俗。身份地位的攀比让人打下尊卑的烙印。所以礼治国度至高思维不是哲学,也不是人民、天下,而是数理的比大小。儒家最高的智慧无一不在研究大小。他们最厉害的学问就是大小。最优秀的人研究大小。于是老子怒批:夫礼者,忠信之薄乱之首。
礼这东西,人类社会从来都有,一些普通的礼节,相互友好的行为规范,接人待物普通规则都可以视为礼。礼这东西表达人类的善意,有了善意,才有合作的基础。就是说,人们共事之前,相互示好是必须的。
而礼治是把这种人类友好的出发点放大,把之应用于社会各个角落,然后形成的社会叫做礼治社会。礼治社会,固然礼为核心,其它事物反而成了陪衬。在礼的倾轧之下,一切向礼靠拢。
于是礼体现在家庭成员的操守之中,也体现在某个地域普通人们的关系之中,最终体现在国家的意志之中。国家意志的表达渗透至各个角落,无论政治、经济、规章、制度无不体现着礼的精神。固然儒说,礼是国家制度。他说的对。固然儒说,礼是普通规则,他说的也对。礼这东西,大至国家,微至个人,都是必须有的。
但是,一旦成为礼治,就是两回事了。礼这个东西在比完大小之后,无论正步走、踏步走、跪着走、爬着走,它能千变万化出各种花样,这各种花样一旦成为知识,人类就会被其虚华困扰。因为变化太多,礼的知识永远也学不完。但是,礼的起初,只是人们示好的行为。学两三个小时就可以了。其余的知识为人造的,非来自自然,固然可以扔了。
鼓吹礼治,无论你是多么善良的人,起发点多么好,都会成为一个罪恶社会的帮凶。他毁灭的是一个自由的世界。我们看蚂蚁,有的一天大,有的两天大,有的三天大,有的四天大,那些蚂蚁不停的打听年龄,然后不停的施礼,然后忘了捉虫子,你是否会很生气,准备大水冲了这帮不干正事的蚂蚁窝?对的,我现在的心情就是如此,无论礼治衍生出多么千变万化的历史文化,他们认为的精神家园是一文不值的。哪怕把毕生精力用在了研究礼节上。他们的一生,还是一文不值。
有一些反儒者,老子就不要礼,于是成了抓耳挠腮的猴子。有一些儒家人说,他们反礼了,所以他们不要国家制度,所以他们不要人间伦理。我们不能被二元论的人主导,包括老子也反礼。我们不是不要礼,也不是不要国家制度人间伦理,我们要的是非泡沫化的礼。
总结下,礼之行为模式终极守则:
1.对待对你有敌意的人,可以施以礼节,表示善意。
2.对待敬重的人,可以施以礼节,表示尊敬。
3.意义重大,可以施以礼节,表示重视。
4不必苛求平等的人的繁缛礼节。
5不必苛求家庭成员的繁缛礼节。
6.陌生人之间不必繁缛礼节。
记住这六条,明天会更好。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以道为核心的道德者不会处处讲道德,这样的人是按道德来的;不以道为核心的道德者看起来很讲道德,对人们行为横加指责,其实是背离道德的。
一切概念区间内有效,超越范围可能会有变化。比如杀人不道德,战争中杀人却是道德的。比如孝敬老人是应该的,极端状态为老不尊就想抽他,若是犯下滔天大罪,无论多老都会杀他。道德者不能见到打了老人,马上横加指责;见到打死了人,瞬间善心大发。事物背后的原因很重要,这个世界不能被道德者主宰,否则有理也说不清。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遵守道的道德者不妄为反而去尊重人们的行为;
不守道的道德者也不妄为,他们批判人们的一些行为头头是道。
追求大爱(造福人类、利国利民)的人(除了学习事物、锻炼身体、尊重人们外),几乎没有什么可以做的。
追求大义之人首先要强壮自己,努力学习,锻炼身体,一分一秒都不会浪费。
至高之礼(平等友爱的点头握手)杜绝那种应者云集的状态,礼这东西,人类学习三个小时就足够了,剩余的礼学问当垃圾一般扔了。
每个人每个行为都是道德的结果。人的行为要符合逻辑,在此情况下,人一样要去犯错。犯了错请交于司法审判,同时心理去饶恕这些人。要尊重人们的行为,不要变成母鸡婆天天聒噪。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面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所以不讲究道后会讲究道德,若是道德者失去人心,人们会大讲仁爱,当仁爱成了做好事和孝道等狭义仁爱的时候,人们会讲义理,若是义发展变化成了忠义,这时候礼治社会就会到来。这个礼治社会啊,会颠倒忠信,会成为诸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把“仁义礼”当做理所当然的,被这些东西的虚华所迷惑,其实是愚昧的开端。
大丈夫当思虑深远,坚持真知,维持大道,不被那些虚华所迷惑,让真实价值回归社会。要抛弃那些虚华的伪学问而维持正常逻辑。
楼主 老头子2018  发布于 2018-09-19 11:53:55 +0800 CST  
第三十九章 得道社会和失道社会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一正。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候王无以正,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候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万事万物无不是按照大道的规律行事的,天(空气)遵循了大道(天道合一),空气清爽;大地遵循了大道(地道合一),万物勃勃生机;神(智慧之人)遵循了大道(神道合一),灵感无限富有创意;山谷遵循了大道(谷道合一),万物生机勃勃丰盈而美丽;无论动物还是植物(物道合一),按照自然的规律来的,子嗣繁多生生不息;国家遵循了大道,国家正常发展,道德真实,秩序井然,人民富足。
如果背叛了大道,不按照大道规律办事的,不尊重大自然的,那么天(空气)污浊不堪,pm2.5值超标,好像见不到天日的样子(天道分离);大地不遵循大道,会地下水污染,生物链断裂,土地沙漠化(地道分离);神(智慧之人)不在研究一些真正的尊重大道的学问,而是把邪说当做知识,人世间,道德沦丧,污浊不堪(人道分离);山谷不遵循大道,将是土地板结,鼠虫侵害,作物绝收(谷道分离);无论动物还是植物不遵循大道,不尊重自然,将会疾病缠身,子嗣调零,甚至绝种的灭顶之灾(物道分离);国家不遵循大道,无法取信于民,人们纷纷逃离,财富会一夜之间被人卷走,留下一块破烂不堪的土地,让上国一蹶不振(国道分离)!
所以,人们不可以急功近利,不可以以破坏大道为代价获取利益。万事万物,一点一滴做起,不能因符合大道的事物小,而不去重视;不能因符合大道的水平低而忽略了它的发展前景。
一个国家,政府应把自己放到最低,犹如水一般,利万物而不争,把服务社会当做自己的根本,把人们的一切创造当做自己的荣耀,这才是荣耀中的荣耀啊!一个国家的政府万不可把自己当做玉石,而应把自己当做平平常常的石子铺于路下。
一:一起,一体,不分彼此。天得一就是天道一体,地得一就是地道一体。
楼主 老头子2018  发布于 2018-09-19 11:54:23 +0800 CST  
第四十章 万物生于有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一组相反的对立矛盾是道的运动。相对弱的一方是道的应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
矛盾是滋生于意识中的事物,若是没有意识,宇宙是统一的。矛盾的双方本不矛盾,人作为第三者以意识为起发点而产生的一种事物。矛盾存在相距若何的问题。矛盾是变化的,弱为强之基础,小为大之基础,无为有之基础。
关于有和无,前面我们举过一个例子,鱼儿水中游和人在陆地上走,鸟在空中飞的原理应当是一致的,鱼儿不能认为周围一无所有,鸟也不能认为周围一无所有,固然人类不能认为周围一无所有。人的感觉对于大气似乎是无视的。老子把触摸不到的,看不到的,极其微末的事物统称为夷微希,而夷微希就是无。无和感觉有关,但不是真的无。我们能认识的事物,要么能眼观,要么能触摸,要么能闻到,要么能听到,超越感官之外,更有无穷的事物。
1. 人在空气中行走;
2. 蚯蚓在泥土中行走;
3. 鱼在水中游;
4. 太阳在宇宙里运行;
5. 电子在金属中运。
你若认为以上几个案例无本质不同,那么就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事物运动必然在无之间,无是一切运动形成的基本条件。有无是相对的。对于人来说的有,对于某些事物来说就是无;对于电子来说的无,对于人来说是无法克服的有。对于鱼的无,对于人就是有。人不可能完全克服水,就算克服了水,无法克服金属,谁都无法在金属中移动。宇宙好比一个容器中装满水、砂子、泥土、油、铁渣等搅拌后让之运动的混合体。宇宙是土地、空气、水、一切空隙、星辰和星辰间的空间、一切天体(星云、黑洞。。。)、光、能、暗物质、暗能量的组合体的统称。用形象一点的话说,宇宙是实心的,我们居于实心之中,我们能运动,是因为某些事物我们能够克服它。一切运动的成因均在于此。
生物诞生以来,可能会对温度比较敏感,而温度之源生物对之赋予了深刻意义。生物能感觉到有一个事物存在,它能感觉到这个事物,那么“有”就诞生了。周边的一切还是无。渐渐地,对于温度敏感的细胞进化成了眼睛,眼睛能看到的一切,都是有。如果视力增长了,看得远固然“有”的事物就越是多。看不到的,感觉不到的,还是无。有从无而来,用老子的话就是有生于无。无大于有,有大于万物。这个逻辑式里,有,特指可以触摸到,可以感觉到,可以看到的,有边界、实体、有根源的一切事物。
楼主 老头子2018  发布于 2018-09-19 11:54:39 +0800 CST  
第四十一章 不被理解也要去寻道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
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智慧之人听说了大道,会按照大道的规则办事,他们心若明镜,听从智慧之言;迷糊的人听说了大道,将信将疑,没有主见;愚昧的人听了大道,会哈哈大笑。大道允许愚者的笑,愚者得笑,妨碍不了大道!
因此有以下建议:明白了大道,会变得谦恭,心有畏惧,知所为而必有不为;不在只重视光鲜的事物,退而从实事一点一滴做起;哪怕道路曲折,心有目标,故披荆斩棘,努力奋进。
真正的道德,让人们心胸宽广,犹如山谷般广阔;好比大片的雪地中有一两块污物,是影响不到它的。
如果大道不被人理解,那么人们的行为处事会被人误解。好像有德的人在偷懒一样;那些纯真的人像傻瓜一样;好像大的方形看不到角一样,大的物件完成的比较晚一样;大的声音没有根源一样;大的形状无法描述一样,大道好像无法言说描述一样。我们人类只能观察到事物的冰山之一角,只有了解了大道,明白了宇宙是什么,只有教育更多人让他明白大道,才会理解这些人的行为。
大方无隅,就算到了今天,不知多少人认为大的方形没有角?大的方形只能看不到角,但是不能没有角;大智若愚,又有多少人认为大智慧就好像很傻一样?真正的理解了道德经,就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不是鼓励个人修为的装疯卖傻,而是智者心中有信仰,不肯投机耍滑,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迈进,即使不被人们理解。这句话的近义词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尤其对于起源文化,一定要慎重对待。大象无形,不是大的东西没有形状,而是看不完形状。比如地球是大象,但是用眼睛看不到地球的整体面貌的。我们可以借助卫星,把地球照片拍出来,问题又来了,地球已经不算是大象了,宇宙是更大的像。
无论任何大象,都是有形的,但是眼睛无法把“形”全部的展示出来。无形不要理解为幻化的东西,云里雾里看不到也摸不着。“无形”只和眼睛有关,眼睛看不到事物的整体形貌即是无形。
大白若辱:你可以想象刚下完大雪,一个白色的世界里有一堆污物。大的白色间有块黑色的东西,对大白有影响么?
大音希声:你可以想象雷声,很响亮,而声音的根源在哪里却无法找到。问题很多很大,却找不到问题的根源。
楼主 老头子2018  发布于 2018-09-19 11:54:58 +0800 CST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万物之模型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句话没有思想,唯一的思想就是世界万事万物诞生的模型和此类似。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如此,一个生两个,两个生三个,三个不是一下子生万物,而是三个生四个,四个生五个,以至于无穷。
万物由道而生,万物相互诞生,万物都是有联系的。万物不是割裂的和对立的。而是对立和诞生同在,万物都有存在的价值。人主观产生的对于事物喜好或者憎恶,并不彻底影响事物的价值,抛弃了人主观观念,才有可能理顺事物的诞生关系。老子提出的是万物诞生假想模型,不深刻理解这句话,老子的思想没法完整理解。老子一语道破宇宙诞生万物之玄机,没有任何语言的深度能超越这一句。
从人的进化看,自然界的变化让猿猴从树上走下来,迫不得已开始用双手刨取食物,久而久之锻炼出一双灵巧的双手,上肢的灵活却刺激大脑发育,让人有目的的去获得食物,人有目的既是有智慧了。人有了智,在新旧石器时代发展出原始农业,接着进入农业社会,到了近代有才有现代农业。为了耕种作物,我们有铁锹、锄头、牛犁、拖拉机、收割机、农业大棚等等,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原子能、电子、遥感技术、DNA基因遗传技术多个领域进入现代农业。宇宙里一切事物都是这个道理,一切事物发展都有由简到繁的过程。
人的情感诞生和此类似,婴儿先会哭,后会笑;婴儿遇到危险会哭,肚子饥饿会哭,寒冷会哭;安全会笑,肚子吃饱为笑,温暖为笑。能让婴儿诉求满足的,婴儿对其“信任”;欺骗婴儿,久而久之,会诞生“怀疑”。只要哭就能满足诉求,孩子就会不断的哭,不断地哭,既是“任性”。爸爸妈妈、玩具、可以看到的一切,只要想要,哭两声就会过来,则为“自我”,一切都是我的则为“自私”。孩子慢慢长大,可以自己做一点事了,做事的过程叫“控制”。事物控制的了,按照自我的意愿完成目标,叫“成就”。目标完成不了,需要父母的帮助,则要“求助”。别人的帮助,不劳而获,则要“感谢”。有了感谢,需要明白为何人们乐于付出,这个过程叫“感恩”。人们乐于付出的过程叫做“善意”。别人的帮助,使自己平白获得利益,虽然孩子不懂这叫利益;孩子会想我长大了要自己做这个事,叫“理想”。孩子懂得和小朋友交换物品,叫“权衡”。为了某个目的叫做“欲”。交给自己的事物不能损坏叫“责任”。人有男女老少,会生老病死,叫“伦理”。自己的事物被人夺取则会“愤怒”,夺回自己的物品需要“武力”。自己的事物自己有“所有权”,他人的事物只靠抢夺不凑效,则要“商议”“买卖”“谈判”。敢想敢做为“勇敢”,胆小怕事为“胆怯”。比自己强的为“敬爱”,比自己弱的为“爱怜”。属于自己的事物失去了,物的失去为沮丧,人的失去为哀伤。事物获得了为“喜悦”,再欲获得事物为“贪婪”。饭菜吃好为“饱”,饭菜吃多为厌。事物做正确了为“喜”,事物做错了为“厌”。不喜爱某项工作为厌,不喜欢某个人为“厌”……
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顺序,人的情感系统几乎是个包络图,人的一切感情无不是由啼哭转化诞生而来。人高兴、生气、愤怒、哀伤、喜悦、暴躁、厌烦、暴力、贪婪、自私、忠诚、反叛、勇敢、胆怯、慈爱、和蔼等等你能想到的一切,均来源于啼哭。事物诞生的复杂情况超过想象,情绪和情绪相互诞生。没有一种是可以少的,没有一样是无用的。没有一样是可以贬低的。没有一样君子可以少,没有一样小人不可多。这是个诞生且联系的世界,一个不可割裂的整体。
不要简单的二元我们的世界,认为有哭了,才有笑;有哀伤就有欢乐;有勇敢就有胆怯。人做某种情绪判断,其过程在潜意识中经过大量“计算”,而计算的结果浮在脸上。因此人在电光火石中判断事物的第一感觉一定是“真”的。对于一件事物,如果否定了第一感觉,然后再去判断是该微笑还是痛哭,是该憎恶还是该喜悦,这个过程得到的结果,往往是假的。比如有人逝世,即使你第一判断很高兴,也得尽量装的悲伤。大家都放松心情看的幽默段子,忍俊不禁哈哈大笑,那么一定是真的。假如要陪领导或者女士看小品,小品内容不足以引发你大笑,但是别人笑了,你得陪着,这时候你是假的。等级社会,领导掌握生杀大权或者更多资源,陪领导笑乃无奈之举;平等社会,领导真正的为人民服务,成了公仆,领导即使大笑,你若觉得不可笑,可以不笑。人类社会真与假错综复杂,只有真才是值得追求的,人之所以假和虚伪,背后有无数原因。有两种学问,一类学问教人如何更智慧的追求本真,这类学问会让人走向光明;另一类学问让人如何掩盖人类本性,把虚伪视为智慧,这类学问会载着人类走向黑暗。如何虚伪?要把受人欢迎的一面展示即可虚伪:微笑、温和、驯服、良善、谦让等等。人是个复杂体,不仅会温、良、俭、恭、让,还会怒、疑、私、武、怯。人的本性展示越多,此人越是真,越接近自然人状态。虚伪才让人间肮脏苟且。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万物负阴而抱阳是一组矛盾的意思;冲气可以理解为“中力”,气应理解为力,力量达到平衡就是“中力”,“和”是停止的意思。知和而和,第一个和是和平和好,第二个和就是停止的静止的。通句翻译为:万物均是阴阳矛盾的组合体,当力达到平衡从而万物达到静止状态。
在道德经里所谓阴阳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矛盾。事物静止是矛盾平衡的结果。现在看起来很普通的常识,在老子时代这种说法是开拓性的。可惜的是这种推断没有用在物理学上,反而被阴阳家绑架,搞成阴阳转化的东西,让人痛心。所谓的物极必反,其实不是智慧,而是一种麻醉剂。比如气球,气球把它吹的过大就会爆,吹得过小就没有意义。一个很聪明的人,用极佳材质做了一个气球,把它吹到一定程度,就停下了,我们该怎么看?物极必反的情况是,不停地吹,它就会爆。但是人很聪明,达不到物极必反的条件,这个气球不破坏它的情况下,有没有可能永远存在?如果物极必反能解释万事万物,一个不运动的事物,该如何让它物极必反?一个没有的事物,造出来了,让它变大,变大的过程,侵犯到你;到一定程度,它不动了,你该如何应对?世上万物,我们汽车速度一般不能超过200码;建筑物我们要考虑地基承载力;吃东西鲜有把自己撑死的;做了鱼缸不能让水溢出来,鱼缸里可以放金鱼,不能放鲸鱼;冬天了,我们要穿上棉衣;高差大了我们不能跳的;电有危险不能手摸;汽油不要和火源接近......等等一切,是否在说明一个问题,人类研究一切,是为了避免危险,而让事物长生的一个过程?物极必反,除了无知的人;只要一个智力健康的对手,是不会做蠢事的,对么?我们学习的一切,是为了避免物极必反;如果我们等人们物极必反去了,其实质是在等一个愚人犯错误,是否比愚人更愚?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人们所不喜欢的,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孤、寡、不谷自称。
此句引申意为:政府在社会的定位就是,处于人们不愿意去的地方,哪里艰苦去哪里,哪里需要他去哪里。上古文明时代,孤寡不谷不是凭空造出来的,而是王公实实在在该去的地方,后来王公都自称孤、寡、不谷。和牧羊人自称放羊娃是一个道理。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事物有时减损它反而使它有所增加,有时增加它反而使它有所减少。
天下神器,对于自然界,尽量别去干预它。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让这些道理普及,人家这样教我,我也这样告诉他人。追求不劳而获的类似强盗的人只有死路一条。我把这种观念当做传递观念的根本宗旨。
楼主 老头子2018  发布于 2018-09-19 11:55:15 +0800 CST  
第四十三章 无为之益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天下至柔的事物,遍布天下;天下最坚硬的事物,也有进不去的空间。我知道无为的好处,凡事不可勉强。让人们领悟天地的美妙,遵循自然的教导。至高的学问就是无为,天下没有能赶上它的了。
段落分错了,就会解读为以柔克刚。老子不会那么无聊让你用柔弱的克制强硬的,无论多少人多少代,这句话也应把它纠正过来。相信以柔克刚的,请用阁下用一己之身把美国灭掉,我才相信以柔克刚是真理。
楼主 老头子2018  发布于 2018-09-19 11:55:32 +0800 CST  
第四十四章 理想社会当淡化名利得失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名声和身体相比哪一样更为重要?生命和货物比起来哪一样受到的关注更多?这些得失能比较么?过分的爱惜就会付出精力;过多的财富失去时必定会遭致更为惨重的损失。所以说懂得驻足,就不会受到损失;懂得适可而止,就明白前进的目的;这样才可以保持住长久的平安。
一切价值都无法和生命做比较。一切价值带来的幸福感除了吃饱穿暖是硬需求外都是附带的其它精神状态。一切价值应建立在生命之后。一切生命的价值应在平等的框架之内。
等级社会人分三六九等,生命价值也是如此。人民的生命不值钱,如草芥想杀就杀想刮就刮。这也是道德经有几千年历史,难解的原因所在,等级社会不可能对生命做出正确解读的。
楼主 老头子2018  发布于 2018-09-19 11:55:44 +0800 CST  
第四十五章 大成就,大盈满,大智慧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最完美的东西也要好像有缺点,但是它的作用不会枯竭;最盈满的东西,看起来似乎折中,却用之不穷。最为正直的人,似乎是弯曲的;最为精巧的事物,好像也很笨拙;最宏伟的雄辩好象讷而无言。镇静要比躁动强,寒冷要比酷热强。清净镇定思考问题,则天下一切都会顺正。
大成若缺:比如汽车,如果想在速度上占优,必然会在外观、舒适程度上放弃点什么。比如人才,虽然能力很强但是费用也很高。再比如火箭,飞的是很远,但是它回不来。
大盈若冲:比如江河,真正的盈满状态为一般状态,不能让它发大水,发大水似乎更盈满,对人来说却是灾难。在比如天气,温度高了庄稼长得快,高过一定程度就是灾难。再比如父母心疼孩子,让孩子吃饭,把孩子喂养成一个大胖子就不太好。
大直若屈:比如我们要去楼下买东西,其实跳窗户最近了,但是不行,爬楼梯才是最安全便捷的方式;比如障碍训练,必须爬过去,就不能以我是一个有气节的人为由拒绝爬行。再比如河流纵坡控制在百分之一以下冲刷最小,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河流无论弯了多少弯,都是合理的。
大巧若拙:比如战争中,什么兵法了,阵型了,各种谋略都有,要是实力过于悬殊,就会被碾压。人和汽车赛跑,人掌握了各种跑步技巧,了解各种规则,但是汽车性能摆着呢,人肯定会输。追求姑娘,今天送个花,明天陪她吃个饭,这些都是花招和技巧。你给她买个带花园的别墅,把老丈人也接过来,给她买个跑车,一个不限量的现金卡,每天揍她一顿都不会跑。
大辩若讷:比如神圣领土自古以来就是我们的,但是已经被敌人占领了,敌人不会和你讨论领土归属问题的。比如我们还在讨论互联网是否更加利于商业发展的时候,马云已经利用互联网火遍全世界了。再比如内功神乎其神,然而泰森根本不屑于和一个干瘪的老头去打。
总之,人类追求这几点:性能最强、最合适、速度最优、力量最强、最符合事实。如果碰到对手,对手这几个方面优胜你,就自动认输,别啰嗦了。
从矛盾变化的观点看,成与缺、盈与冲、直与曲、巧与拙、辩与讷,有几组矛盾就有几个事物。比如,你多大了?你多小了?虽然用了矛盾的一组词,其实是一个意思。再比如你有多轻?你有多重?也问的是一个意思。那么成与缺指的是性能;盈与冲指的是合适程度;直与曲指的是那种方法速度最优;巧与拙的对象是力量;辩与讷的对象是事实。
缺为成之基础;冲为盈之基础;曲为直之基础;拙为巧之基础;讷为辩之基础;静为躁之基础;寒为热之基础。老子说过,弱者道之用。肯定了缺、冲、曲、拙、讷、静、寒为正常状态,才能进一步追求成、盈、直、巧、辩、热、躁。
有人会说,成、盈、直、巧、辩、热、躁是伤身的,现在的问题是不能让它伤身。比如静与躁,安静讨论学习为静,一旦付诸实施就是躁。这时候的躁,是可以控制的,是可以忍受的,与道无伤的。读懂道德经会明白,老子教授的是躁而不伤身之法。
楼主 老头子2018  发布于 2018-09-19 11:56:00 +0800 CST  
第四十六章 有道之社会远离混乱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大道的理念能遍布天下,那么战马会在田间耕种;大道的理念不足以遍布天下,则战马生的马驹都在郊外。最大的祸害莫过于不知驻足;最大的错误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不是禁欲)。所以知道满足的人的会停下脚步,他一般是满足的。
欲:我们吃饭、穿衣、读书、写字、唱歌、跳舞、绘画、出行、旅游、性、金钱、地位……一切的一切都是欲。正常人有无穷的多种欲望,但是这些无穷的欲望都是可控的,欲望既无穷又可控,这样的人快乐幸福也满足,绝不会自杀,同时希望无限。
无欲则刚乃误区。人怎可无欲?吃饭、喝水、跳舞、唱歌、写字、看书、上网、打游戏、谈恋爱、挣钱都有欲。人有无限的欲望,那么恭喜你,你对于生活不会失去希望,你有无数的事情要去完成;什么欲望都没有的人,只有自杀。欲望有是对的,但是要知道边界在哪里,无止尽的贪婪钱财、官权、女人,是迷失在欲望里。因此懂得边界更加重要。
什么是知足?是知道驻足,知道停止,知道满足,知道边界。我们现在理解知足一般认为是满足的意思。但是思维逻辑往往差之毫厘谬之千里。这个词汇的深刻含义若无法理悟,那么有的人嘴上会说我知足了,但他的行为不会停止。于是这种人会迷失在永不知足的欲望里。
人类生存、吃饭、睡觉、繁衍等一些生物本能都是简单的欲望,这些生物本能是天然的,且应该满足符合大道的。从情感上讲,这些得不到满足,会变得急躁、愤怒、暴力、焦灼、烦躁,开动智力想办法。如果能够满足,人们往往和蔼、幸福、满意、微笑。人们的负面状态和欲望有关,和道德无关,若我们的道德贬低急躁、愤怒、暴力、焦灼,那么是我们的道德系统有人撒谎,让整个道德系统都出了问题。这种状态的真实性无需实验,你可以设身处地的去想:把你放在一个环境里,无法睡觉,没有饭食,三天以后这个人必然变得歇斯底里。
人们的一切行为,由欲望出发,从平和状态开始(不喜不怒不哀不悲),变得烦躁、武力、焦灼甚至暴力,这些基本的东西得到满足,人们才会满足、微笑、和蔼和平。明白了这些逻辑关系,你就会明白,人的积极的受人欢迎的情绪本源却是负面的消极的情绪。但是负面的消极的情绪的本质却是人类前进的源泉。若把人类这些负面的东西全部阉割,认为是不好的小人状态,且以这种思想主导世界,这样的个人会停止不前。
从最原始的状态出发,人类的一切:急躁、愤怒、暴力、焦灼、烦躁、满足、微笑、和蔼、和平,我们往往从善恶的角度看待这些东西,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我们一般会把受人欢迎的叫做善,把不受人欢迎的叫做恶。但是无论善恶,对于人类都是有益的,那么人本性本无所谓善恶。
现在你看一些起源文化,三字经第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是否是谬误?谬之远矣!当谬误变成了经典,这个世界就会付出血的代价,甚至亡族灭种。知识有这种魔力,道德只和真理有关。
楼主 老头子2018  发布于 2018-09-19 11:56:15 +0800 CST  
第四十七章 有智慧之人善用逻辑推理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智慧之人足不出门户,就能够推理天下的事;不望窗外,就可以认识日月星辰运行的自然规律。
不遵循大道的人,离大道越远,他所知道的道理就越少。所以有“道”的智慧之人不去做有的事情就能明白结果;未必看到,就能知道里面装的什么;不去逆违大道则无事不成。
人生就是一个过程,只要遵循大道无所谓成功与失败。何谓成功?每一天活着就是成功,每一顿饭就是成功,每一次和爱的人们相聚就是成功,每一次智慧的提升就是成功。成功无所不在。成功是大道的必然结果。成功有时候很小,有时候很大。人类历史上有无数大的使命,而个人寿命有限,人们看不到那些成功,但是一直在成功的路上,不去逆违大道成功是必然的,因此无需功成自持。
人们会失败会折腾。失败和折腾的本源在于人类无知。因此人应坦然自己的无知,因自己无知,更要探讨大自然的更多奥妙,只有大自然才会给予人类答案,大自然的一切知识无不包含在大道之内。
大自然的知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等一切自然学科。
人有逻辑思维能力,因此人的好奇心的重心应当在未知上面。而有的人的重心永远在重复他人验证过的事物,他其实是浪费生命。比如一加二等于三已经有人验证过了,聪明人会直接拿来,而有的人会继续算一遍。比如追星族,他不亲眼看一眼他都不相信他追的人也是一个脑袋两个眼睛。再比如风景点,善用逻辑思维的人们会大概设想下风景点的特点,相比无脑的一窝蜂的人群他的好奇心就会受到抑制。总之只有善用逻辑且知识丰富之人,才有可能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楼主 老头子2018  发布于 2018-09-19 11:56:27 +0800 CST  
第四十八章 学习是为了道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知识越多,对于大道的损害就越少,越来越少,最终以至于对于自然界不会有半点损害,因不妄为而事必成,故无所不为。
若想获得天下,就要对于自然少去索取,少对于人民过多索取。若逆道而行,天下是无法取得的。
一切学问以道为中心而展开,人们质朴也智慧。比如在大庭广众之下遇见一个贼,如果所有的人都很冷漠,所有的人都默默的说,忍一下吧,或者不关我事。那么一定是社会出现了问题。一方面社会治安需要加强,见义勇为者需得到表彰;另一方面要打击忍哲学和冷漠哲学。如果让那些所谓的智慧鸡汤继续麻痹人们,这个社会将会付出极大代价。我们之所以学那么多学问,这些学问要为道服务,而不是另辟蹊径。
再比如我们的养殖业,散养效率很低;圈养效率高,但是污染也高;我们就会讨论怎样处理这些垃圾,当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就不再有损害大道的问题了。一切事情不能蛮干,当问题解决了,想干什么都可以。
楼主 老头子2018  发布于 2018-09-19 11:56:41 +0800 CST  
第四十九章 服务型政府只为公不为私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圣人没有自己的主观看法,却对于百姓以心比心,拿百姓的想法当做自己的想法。善良的人,我善对他,不善良的人,我用善良之德教育他让他变得善良。有信誉的人,我以信义对待他,没有信义的人,我用信义之德教育他让他变得遵守信义。
只要信服大道的人们在,天下的鲁莽野心会变得收敛,天下都会变得纯朴,百姓皆听信大道之人,耳聪目明,他们好比圣人的孩子,圣人爱他们。
若是认为善为善于之意,可以译为:善于做事的人,我也善于做这些;不善于做事的人,我就用知识教会他让他善于做事。虽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译法,引起的歧义并不大。
楼主 老头子2018  发布于 2018-09-19 11:56:54 +0800 CST  
第五十章 不作死不会死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去。寿命长的人有十分之三;非正常死亡的人有十分之三;人本来可以活得长久些,却自己走向死亡的,也占十分之三。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奉养太过度了,人们生活在一个绝对安全的环境里,却丧失了自我保护的能力,而死亡却突然而至。据说善于保护自己生命的人,在陆地上行走,不会遇到凶恶的犀牛和猛虎,在战争中也不会受到尖锐武器的伤害。犀牛的牛角顶不住他,老虎对其无处伸爪,士兵的武器无处能够伤害到他。这又是何故?因为他善于自我保护,没有暴露致命弱点让自己进入死亡的领地。
人类周边危险无处不在,今天我们的安全完全是知识的结果,如果没有知识,很多人活不了几天。没有防暑知识,三天内人们会被晒死;没有房屋,冬天会被冻死;没有农业,人们会被饿死;没有交通规则,人们上马路会被撞死;人贸然从楼上跳下会被摔死;伸手摸电源会被电死;煤气开了不点火,若遇到火星会被炸死;药乱吃会中毒而死;没有轮船不会水性遇水则死;遇到杠子不知低头会碰壁而死。
怎样才能活的长久?请臣服于知识,善于防范,不作死就不会死。
楼主 老头子2018  发布于 2018-09-19 11:57:23 +0800 CST  
第五十一章 道德的起源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道生养万物,德畜养万物,物使之有形,形势使之有所归属。万事万物无不尊重道也贵重德。就是因为道尊德贵,没有哪种事物的命运不是自然给与的。所以道生养之,德畜养之,让它生长让它发育,让它结果让它成熟,使它养殖生息,使它得到庇护。道生养万物而不视为几有,使万物生长而不持功自傲,长于一切而不主宰一切,此大道之精神可谓玄德。
道为万物之本,德为道之精神。人类从认识道开始,对自然界的认识转化为精神既是德。好比我们看河流,溪水流入江河,江河流入大海,如果认为这种自然的状态是美的,就会转化为精神,也就是德之诞生。
理解德,我们要注意几点:
1.德以道为基。
2.德并非通俗的仁义道德,此处的德更广义。
3.万事万物都是道的体现,故德无处不在。
4.无论生命体的事物,还是非生命体的事物,都是有德的。
5.比如溪流那个例子,用在国家层面,小国服从诸侯,诸侯服从中央政府;在个人方面,个人从属家庭,家庭从属乡镇;溪流若有能力则成江河,江河若有能力则成大海。若是无此能力,就请安分的呆着,这是自然给予它的命运。
6.人自然渺小,符合道就会强壮。实力不到一定程度,不要妄然改命。
7.人只能顺应形势,不可对抗形势。能驾驭势于风口浪尖,就能成为佼佼者。
楼主 老头子2018  发布于 2018-09-19 11:57:40 +0800 CST  
第五十二章 为何要维护道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天地万物都有起始之处,这个起始作为天下万物的母亲。如果知道根源,就能认识万物,如果认识了万事万物,又能反过来维护诞生万事万物的根本,这个根本就是我们的大地母亲,那么我们终身都不会僭越这个准则。
对于道认识清楚了,就不会对于自然界妄为,人们会自觉的阻塞住那些有违大道的知识,且阻止那些对于天地母亲妄为的人类称之为“劳作”的行为。
如果人们不懂得天地是万物的母亲,没有这些知识,那么人们就会打开欲望的孔穴,用行为对于天地母亲妄为去满足人们的欲望,最终结果会无药可救。
事物往往以小见大,从小事情里悟到真理的人是明智的明白人;能遵循大道凡事从小做起的都是强者。我们的荣光应给予这些人,让周围更多迷糊的人群能够明白世界,这样才不会给世界带来灾难,要承袭这种传统成为人们的常识。
楼主 老头子2018  发布于 2018-09-19 11:57:52 +0800 CST  
第五十三章 道能净化社会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竽。非道也哉!
我是个稍微有点知识的人,我所行所为是尊重大道的,我所行所为是有畏惧的。好比道路平坦,而人们一般喜欢走捷径。朝廷宫殿一尘不染腐败至极,田地荒芜,仓库空虚,吟诗作赋附庸风雅,舞刀弄剑争凶斗狠,撑得连饭菜都去厌恶,钱财货物多的用不完,这样的世道是盗贼专横,人间地狱,不是理想的大道的世界!
此段很简单,等级社会的通病。统治者不是服务人民,而是高高在上;人分三六九等,处于末层者命如草芥。
楼主 老头子2018  发布于 2018-09-19 11:58:05 +0800 CST  
第五十四章 人之于世的追求和意义

善剑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有武力之人不会拔出剑来耀武扬威,善于摔跤的人不会脱去衣服找人较量。如果后世人们都牢记这个道理,就不会断绝血脉,子孙都有人来祭祀他。这种德行用于我们自己,会让我们的德行更加纯真;这种德行用于家庭,家庭就会满足富裕;这种德行用于乡里,那么我们自然受到乡人的尊重被推举为有分量之人;这种德行用于国家,会让国家兴旺发达;这种德性用于天下,则是一个大公的世界。
按这个标准,纯真的自己是否做到了?富裕的家庭我们是否做到了?受人尊重我们是否达到了?国家是否兴旺发达?天下是否能公平公正?我凭什么判断天下?是按照这个道理来的。

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我在一个屋子里,知道我是谁,谁是爸爸妈妈,谁是我,我今天该干嘛,明天该干嘛。
我在一个村子里,知道我是谁,那条是回家的路,那条是工作的路,我走在路上,知道我该干嘛去。
我在一个国家里,清楚的知道我是谁。我知道国家有许多分工,明确知道我的职责。我知道国家的发展方向,随着潮流,我知道我的目标在哪里,固然我知道今天该怎么走,明天该怎么走。
我在国家的历史长河里,上下五千年历史,我是其中普通的一员。五千年历史,这片土地曾经上演许多故事,很多故事让人警醒,很多故事催人奋进。这片土地经历了许多灾难,也上演过无数成功。那些灾难联成一条线,那些成功联成一条线。我看到了灾难的主干线,也看到了成功之不拘一格。这些一切,将修正我该走的路。不愿再次进入陷阱,也不愿意随波追流,我的眼前是太阳,且永远追着太阳走。
我在宇宙中,看日月星辰生死更迭,看的越清楚,越是清楚自己的坐标。看懂了历史,知道我从哪里来。人类趋势让我知道我该哪里去。
我是谁?在屋子里知道我是谁,在城市里知道我是谁,在国家里知道我是谁,在宇宙里知道我是谁,都知道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一生不糊涂。他大原则不犯错,小问题也不会犯错,他未必闪耀,却是清晰的一生。他知道,人的一生是该如此走的,无非生老病死。人生求温饱,不求奢靡,他有一个接一个的目标,他永远不懂得什么叫无路可走。他坚韧而不是杠精,追求力量而不穷兵黩武,柔情似水却又心地坚强。
楼主 老头子2018  发布于 2018-09-19 11:58:20 +0800 CST  

楼主:老头子2018

字数:222526

发表时间:2018-09-19 19:15:16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0-02 16:34:12 +0800 CST

评论数:213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