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从中医的角度看历史: 骂史

《聊聊从中医的视角看见的历史:骂史》
——骂者,霸也。动物性使然。
〈一〉
本人既然自诩身份是诗人,顺带提及诗人的观感,绝无过份的意思。凤凰台,学者许子东曾经在谈到诗人余秀华时表达了一个意思,在人类的很多社会行为中,性往往是熙熙攘攘的人性落点(非原话)。
那么性以外,本能的蕴涵会层层递减,与之最接近的潜意识,领地意识就算成典型之一吧。性的尽头是为了繁衍生息,那么领地的定义就是为保障这个过程而攫取的地缘性资源。
仍聊回诗人,《穿过大半个中国来睡你》这首诗的题目所涉的内容,与今天讨论的背景是一致的。它只是把与性有关的领地意识作了一个鲜明的母系标记而已,这就让余秀华的诗歌作品水涨船高了,看起来这首诗表里的内涵是受到很多人肯定的。
〈二〉
从民国开始,知识分子里的骂人事儿就不少了,鲁迅是其中之一,而且可能还算厉害的一个。从语文课本中我们了解到,其实鲁迅当时学的是西医。其时西医水平已悍然接近当今医学水平,只是,它仅仅算一门工具性的学科,医学的至要大道: 反璞归真,天人合一,是不可能出现在西医教授中的。
于是出了一个愤怒的鲁迅,而非一个韬光养晦的鲁迅,于当时社会来说倒也正常不过。以致于鲁迅谈到中医称其不外是个美丽的陷阱(善意的骗子),也不足为奇了。
中医是教授医学同时教授人们行止的一门科学。它当然会涉及到骂人的渊源,它是不鼓励的态度,只把其作为校正无良心绪的其中一个方法。上苍有好生之徳,既有天人合一,法同自然,肯定是不支持常态化的谩侮行径,就如降雷,岂能恒常。
但是,骂,是天性的主要输出路径。没人拒绝得了。
〈三〉
小说《药》是写关于人血馒头如药的故事。鲁迅写此文主要是揭露人性的愚昧。他写了一个围观杀头的场景,这就有可供说辞的地方。我们都知道,“围观”竟然是我们生活里的一个常态。大到车祸交通事故,小到鸡毛蒜皮争执,哪里都不缺观众。
是人都是趋利避害的,那么"围观”的“利”是在哪里?作为某事件的第三方,它的潜意识的地位是什么?
回答是: 无论冲突在哪方,围观者肯定无法直接从冲突双方获利。但围观者的所处位置正于法庭中主持公正正义的位置暗合,也就是说,我没法直接从冲突双方获利,这证实了我的公正地位。因此,这是一个暗示性的裁决位置。这位置也在或然的情状下有随时自授好处的意思,而且百利而无一害。
但实际上,社会越发展,社会就非常的依赖法律和执法的公正性。因此就排斥了或然性的利益,围观就只剩下那个暗示性的东西了。
演化成没有事实的裁决权,实际上与骂人相行不远了。
〈四〉
大家都知道美国是个移民国,但在省域之间的移民,肯定是我们傲然在上啊!
众多地域之间的广泛移民,容易形成三方互持的局面。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围观者众的景象。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是国家战争级的围观注脚。谁都想占据围观者有利的位置,只不过推动这个过程的力量是国家力量,三足鼎立的乱象最终被三国一统所取代罢了。
再向前追溯,战国史,同样是这样的流序,只不过显现的利益,是国家的利益而已。
有了显现确实利益的裁决,是国家的权利。表现在个体,它就成了文化的一个传达。骂,就成了其标志性符号。在中央集权制国家里,这个符号还会更加的放大。所以我们这个民族,真的是习惯于围观的民族。真的是善于谩骂的民族。
既然天性如此,从阶层内部来说,美国和德国就缺少骂的表现吗?非也!
我们都知道两个人争执,如果完事还得住在一块儿,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肯定是绝无善了的可能。解决这个问题简单,两个人相对离远点生活,就可以了。这表示,骂,是有距离效应的。美国,地广人稀,就有化干戈为玉帛的地域上的条件,所以从内部看,骂的文化不显是肯定的。那么德国这些地少人多的地方呢,检视德国等国情,首先是工业化程度较高,它削弱了以地缘文化为表达的民族性特征,使其利益的视界达到较好的统一,所以从内部看,也不易产生出善骂的文化。骂的定义与天性相关,这不彰显的传统并非铁板一块,也就是说一些平衡的关系打破,这个境况也会随之转换。
〈五〉
中医强调修养生息,对所有打打杀杀,锐意图新的历史都有所忌讳。
但历史总不缺这些事儿的困扰。
所以,在鲁迅这个西医士的眼里,“我翻开历史,只见篇篇仁义道德的下面,都满藏着`吃人'二字!”
楼主 克儿2014  发布于 2015-03-18 10:03:00 +0800 CST  
《骂史的拓展》
从中医的视角看世界,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万物均在变化中构筑属于自己的历史。这实际上很难很全面地去证明它,因为现代科学的建立的基础,其核心关键词是“规律“。变化中我们通过观察(发现)和重复实验(发明)而找到了绝大部分明显和更大范围不明显的事物发展的规律,这是个令人振奋的事情。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新兴文明,都建立在现代科学高速发达的过程中。
中医自称是医易同源。现在我们知道,被祖国历朝政府承认的正统的中医,全部都属于统称名为“经验科学”的范畴。这里的经验和现代科学所称的“规律”有什么不同?有,一个是或然性的被证明,一个是唯一必然的被证明。而有趣的是它们的结果趋向被肯定的结果。现代科学对于很难观察很难实验的规律,须通过演释工具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到可操控一个过程。显然“易”就是中医的演释工具。
对于易,历代统制者把它纳入了学术中。这非常的精妙。这个决策不但和现代科学的学术定义相近,并且,回到了暗示性裁决上。因为无论古“学术”和现今“学术”都是为研讨那可能出现的“结果“上,也就是结果的不确定是由学术的定义而来。(结合讨论围观者的定位,“利益”是归于这“结果”之上的)。从大的模式上看,中医和现代科学都是在用“两条腿”走路,没有谁先不先进之说。而谁敢说中医以及历朝历代对中医的管理不严谨?
到清末民初,中医向几百年前的宋朝看,几乎停滞了发展,这之间由民间的医者自行总结和发挥中医的内涵,替历朝政府节约了大笔的科研经费。可以说是最先进的学科(对于基础部分的疗效基本胜任且拥有知讼产权核心竞争力)麻烦历朝政府的地方却最少。结果民国时期,喷子作乱,提议废止中医,当时的政府竟然真的决定废止,真是好媳妇碰上恶婆婆的经典翻版。
当时的民众应该拿起经典西药阿斯匹林说明书,一边读它的:治疗头痛感冒,治疗机理不明。一边对决定废止中医的言行说:谁要是真执行这决策,谁就是有钱人呵。
当然中医因为外科全面滞后于“西医“,对属于外伤的疾患帮助力度就小。这也是嘬大的缺点了。
楼主 克儿2014  发布于 2015-03-22 02:42:02 +0800 CST  
这楼歪得离谱了
楼主 克儿2014  发布于 2015-03-23 00:06:20 +0800 CST  
《骂史中的直观法》
中国人的围观史,是一直伴随着骂史发展而发展。文化主张是地域主张的排头兵,这由中国一直是农耕为主的农业大国的身份决定的。虽然证明起来比较麻烦,但用例用的时间来间接引证就十分容易,我们只向前看四十年,就发现,土地一直没有停止相关的改革。土地改革之所以重要,要说明白,这又连带出我们民族组成的复杂性。这两个因素是骂史的主要承载体。
一些发达西方国家很有效的避开了因地域和民族引发的骂史长期发展,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比如美国,美国支撑骂史的发展的主体是移民利益体。数十个州,在南北战争以后,几近同步发展,等地界在国内稳固后,就祭出更广泛更彻底的移民的法宝,骂史在人群的流动中消弥。
而作的不好的,如`英国,她的标志性→爱尔兰问题→交汇出的结果→证明英国人是个善于骂人的群体。(这篇文属于闭门造车,但不影响她结论的正确。希望有机会去英国的朋友替我补充,完善)
楼主 克儿2014  发布于 2015-04-13 14:22:37 +0800 CST  
《骂史:胡适“两只蝴蝶”这首诗如何?》
回答: 是诗,但是,是写得最烂的一首。
很多诗人坚决不同意这个答案,他们认为,用白话文第一次写现代新诗,能写成这样,已经很不错。对抱有这种观感的诗人,我只能说太善良了。虽然这样解释对滥好人的诗人圈来说还算过得去,可对普通人来说,其名不副实的毛病一望而知,而这种遮掩是经不起推敲的。事实上要证明起来并不困难,我们只需检索这首诗成文的时间,然后找时间相隔不远的其他诗人作品与之比较,就会得出自己的看法。
最后我们简单从百度中搜索到的是徐志摩(之间有两年的间隔,指1920年徐进伦敦大学开始对诗歌产生兴趣并参于创作)。当然,一个文学导师和著名诗人的诗歌作品无从比较,甚至不公平。所以我们还可以检索他作为文艺工作者另外的表现形式,比如杂文,或者离诗歌很近似的散文,胡适都是取得了白话文范畴内高水平的。
那么我想一个能在其它文学体裁中表达自如的胡适,未必就不能写出不朽的诗篇,他的两只蝴蝶在文学史上确有开宗白话新诗的地位。问题是: 这个作品失败的很彻底,为什么?
除了新诗新生的历史原因,我想还有两点不能不说: 其一是诗歌创作的独有的表达,诗歌是歌曲(词曲)的有韵文学体裁的近亲,这里不提押韵,是因为白话新诗经过百年的发展,无押韵的近体诗已似纯熟。但它仍然是有韵体,看似很多诗歌作品不押韵,为什么阅读时会让人感到朗朗上口?答案是,你可以去韵化创作诗歌作品,但不押韵的诗歌作品却丝毫没有半点可能——去掉你“填词造句”时伴随的”节拍感”。这是诗歌作品与其它文学文艺体裁独一无二的区别。因为这个区别,诗歌作品既与歌曲作品有相似的DNA,也独立于任何其它文学体栽以外。说白了,无韵新诗并不神秘。
也就是说诗人就是半个作曲家,文学导师能胜任吗?
当写作成为了一种习惯时,我曾经下过这种结论: 写诗好的人,写文应该很差; 写文好的人,写诗应该很差。尤其后者,更容易躺着中枪。胡适这个作品正是这种情形。
另一个原因让这首诗失败也很值得说一下。从上面的“结论”,我倒不是为了论证它,而只是要告诉很多诗歌爱好者诗歌创作的难度,但一个没天赋的普通人,可以通过大量的读写训练来达到一种写作水平,所以这个“结论”不是绝对的,至少象胡适这种文化先贤,哪怕花少许时间的模仿,也不可能写出这样失败的作品。于是,就有一种猜想: 这恐怕是故意为之。
因为如果胡适在写作时根本就不考虑诗歌和音韵的关系的话,那么只会出现这样一种后果: 为了推广白话文,作为一个开天辟地的启蒙者,他在诗歌这个阵地上,无限降低了诗歌创作的进入门槛。
从实践家的角度看,写一首失败至极的诗作品,在当时当日,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天才之举。(依大哲的眼光看,诗歌既是知识分子庸常的文学交流形式,也是附庸风雅的高级脑力劳动。和现如今的“职业诗人”没丝毫关系)
所以,承这些先贤福荫的后辈,也就是我们,真的不用为这首诗的失败客气,因为,这根本不会影响前辈的声名好吗?
楼主 克儿2014  发布于 2015-04-18 06:50:06 +0800 CST  
《骂史:我写骂史的原因》
写历史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一般诗人的笔下也不想受到任何的限制。尤其当今的职业诗人齐名于“高级懒汉”,一个字写出想当十个字来用,考虑到历史很多平庸之处,万不能都写成世说新语,所以写真正的历史只得作罢,而消遣于一段历史之中并为此赋予大概的模型,才是我写骂史的初衷。
诗歌是少数人的事情,这话要是放到民国以前的任何时候都成立。因为民国以前教育资源有限,读书人不多,读书人都能写点有韵文体,不奇怪,在文盲半文盲占绝对多数的时候,诗歌当然是少数人的事情。而且本来也挺简单,能占用有限教育资源的人,如果不是高富帅,那肯定也不是什么屌丝。
中国自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以后,基本解决了知识分子的基础问题,也让文盲半文盲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大的特点是,屌丝的范围扩大化,以前读了高中就有傲骄的小小资本,而现在研究生都没让现代高富帅看在眼里。现在的屌丝,是知识分子的屌丝,如果非要说诗歌在当下仍然是少数人的事,这就有笑话可看了。
新汉诗自从朦胧诗发家以后,被更多歪嘴和尚弄得异常神秘。因为很多诗作品高级知识分子都读不懂,这就自然引起有见识的众屌丝的好奇,加之,中国又是一个非常强于围观的民族,于是诗歌也应本应更应让屌丝参于了。朦胧诗的问题实际上是个诗歌作品如何推广的问题。“啊!我爱老虎油”这种听多了,也是让人很腻味的一件事。在这种情形下,连说话都需要拐个弯,何况诗歌!
诗歌本质上还是一种语言的沟通,口语的衍生。所以,天下之诗者众,可分两类,一个是沟通较好的,一个是沟通不好的。朦胧诗中写得好的,会增加诗歌的美感,这样的作品你能很轻易的发现,表达方法一定是为语言服务的,就象轻纱无论看起来如何的美,它的主要功能仍然是为搭配衣装而生,你把轻纱当衣物直接穿上身,就与服装的审美无关,倒和人体艺术有点关系?!
诗歌与思想法律或者宗教一样,是一种直接的立言系统,而且是音韵化的立言系统,因此一首好诗,一边内容上,要求新鲜,以新立文。一边音韵上,要有自己的言说方式。有一次,我看见一位姓吴的网友写了两首诗,第一首短句为主,这位网友在天涯主要写李白历史和演义,他的短句诗作很有特点,因此,我就说就这样写下去,离大诗人不远了。时隔不久,他又写了另一首诗,但以长句为主。可能是专注写李白去了,诗歌的训练可以说很少。我们诗人不能轻视短句和长句有什么区别,从古韵体诗的历史看,实际上最明显的是多两字还是少两字,五言还是七言的历史问题,因此我在他第二首诗下回复他,说他长短句都写,贪多求快。
屌丝喜欢上诗歌,是个好事情,上面的问题,更需要注意。最近有个访谈,提到这么一种观点,称,诗歌的黄金时期来临,如果我理解没错,应该是诗歌的被围观时代来临。我写的”骂史“将从围观开始,在围观中结束。
楼主 克儿2014  发布于 2015-04-21 14:05:13 +0800 CST  
《骂史:温暖的南方诗歌》
我想讲一个故事,不一定是真的,我不想写历史,也不去证明什么,我只写出来让大家去感觉。故事主角依然是汉语新诗的先驱冰心先生。
她的出生地是福建省,无论从陆域还是以河域划分,大致是南方的省份。主要的问题是当时的她童稚之年,对初生地的认识,不出阳光加大海吧,然后的经历是去到上海和北京,北京最后成了她的终老之地。她的足迹正好从南向北。就象骂史从来不缺乏围观外,
实际上,骂史从来不缺乏地域性的各种观念。
1923年,年轻的她开始把一些既美丽又含混的小感念记录下来,汇聚成的诗歌取名《春水.繁星》,这种依幼年记忆为主的抒发很受国内欢迎。她有在山东生活过,移地未移景。所以,我的看法是,南方人的性情是偏于温暖的。
而实际上南方人排斥人的方式也是如此,并不是冷面寒霜拒人千里之外。比如冰心和林徽因,一个以文学为武器,放尽大招写《太太的客厅》,而同为福建人的另一位,用山西陈醋回敬。这两位真是会骂人的楷模啊!
骂史无论开始是什么样子的,最后或多或少影响后来者站队。
如上面的例子,天涯直到二000年以后还有人说道。
南方人的骂史总的来说,铺排的面很广,换个主角并没多大的区别,比如香港的一部分人说内地人是“蝗虫”,实际上说自己也没人会有意见。台湾人说内地人修高楼的梗,其实动不动也会攀扯到他们的101。
在骂史里上海最“耿直",一部分上海人称其它地区都是穷人。自己封自己为富人,这种比较罕见。可能算南方人的独出心裁吧。
楼主 克儿2014  发布于 2015-04-28 08:44:00 +0800 CST  
《三流诗人,和投名状》
我在浏览余秀华事件的进展情况时,一些诗坛的人喜欢用“三流诗人”这个词定义这名女诗人。我第一次发现,咱们诗坛还有这等新鲜事。姑且就按他们的定义来描述余秀华女士吧。根据我在网上看到的一些分析集中起来,三流诗人大概的情况是这样: 进驻在某网站,省级刊物发表作品处于一般水平,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作品完全看人眼色。但实际上,如果他们口中的二流诗人,确定是控制了一些诗歌发表平台的实际控制者的话,那么三流和二流之间,还有个二流半的诗人群。之所以不称他们为三流,是相较而言,这些诗人可能比真的三流更受那些“二流“的控制,并且连带着上省刊和以上的刊物更容易。毕竟,我们看所有的诗人合集,不外就是一些“业内”出名的,一些平台组织者,一大批面熟者(二流半)和极少的真正三流诗人。这大概就是一些“业内”人这么定义的出处。
这种揣测的依据是,我们那些所谓的职业诗人要走到整个诗歌发布平台的中心,认识相好的人的“提携”是很重要的。既然已提到诗坛的运作方式,那么,这些平台控制者的能力就非常强大,(当然,这种强大拿出诗坛只能当个笑话来说,可身处诗坛的诗人确不会这么想),而且把这种爬楼梯的方式继承下来。
这次对余诗声讨最使力的诗人都是谁呢?除了沈x(已在另一贴文章分析过,属于比较独特的个案,没有参考价值),一位是刚获奖的某位,马x,他是第一个提出《穿。。。》这首诗是模仿普珉的诗作的人,(已在另一帖文章分析过),他不在一流诗人圈内,而且并不常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作品,是个待进阶(获奖)三流。一位ying老师,这位兄弟说实话是诗评人,和诗人扎堆有点违和感,但从其作品发表范围看,也是个待进阶三流。哎,我靠,这么麻烦的分析我们觉得不靠谱,他们痴心不改的事,真是特没趣的一件事。还有一位拿钱打水漂的主,他直接的诉求是二流半和其以上。
其实看过我上一帖的朋友都明白,一个文艺领地,用着医学般的分析力度指对一位女诗人,这,得,有,多,肮,脏!还不依不饶的。这,得,有,多,下,流!明明是个脏活,却有人争着抢着去作,这些人脑袋烧坏了吗?
有句话,很有道理,存在,必定有其道理。
事实上,余诗的爆红,首先出乎了诗平台所有人的意料,可以说二十年内没有出现过这种境况了,这种偶然的机会当然是大家都想挠一把,但实际的情况几乎不受诗坛的控制了,他们眼中的”三流”少了很多他们欲予的考验,直接就过渡到“二流半“,(出版社免审,跪求,这是二流半,还是二流,还是一流,完全无法用他们的习惯去定义),从诗歌的传播的视角解释,这真的是太正常不过了,诗歌能引领时尚,以往的诗人不都是如此吗?问题是,这样正常的情况,以如今的二流诗人二流段位的大咔把执的诗坛,早不具如此功能了。
因此就出现了个问题,这诗坛内结的桃子,不收还不可能,接了吧,以后谁都可以无视诗坛"爬楼梯”的传统。他们是这样解决这个事的: 1,桃子嘛该收就收,2,那个一飞冲天的,还是得敲打敲打,要让她明白不要无视“二流”的权威。
这活儿太脏,他们决不想就如此染指,想挣扎着按他们的传统进阶的人有很多,他们不但得出力。
这份无良记录,也成了向其主子靠拢的”投名状”!!!
注:为什么省和省以上刊物如此重要,大家可以百度作协入会的章程。都会懂得。


楼主 克儿2014  发布于 2015-04-28 20:02:33 +0800 CST  
《骂史:三国演义》


写小说的人都知道,任何小说人物只要出现太多,写作者大抵都会累得象那什么一样。我们以前说到骂史的基石——地域性和人口流动,三国演义还没有象春秋或什么伍代十国那样诸侯扎堆氏族满地(打滚),就把写的和看的绕了几百年进去,至今仍存纷争,这就不奇怪了。它写战争,地域性用变动的疆域版图来表现,人口流动也用当时各界人群的生活真实的反映,所以,在"骂"史中,文学高度和历史高度都达到了全民认可的颠峰。
骂史其实还有一个特点,即口头的流传,比任何历史都更为的重要。这也是如世说新语要比魏晋南北朝史更普及,三国演义比三国志更普及的重要原因。口口相传是有人人参于的便利的,因此,骂史不是记叙文,也不是小说,它是一种全民口头相传的历史记录,因为我们在地域性和人口流动这两大基石的高度,实际上是经不起一种普遍意义的检验的。
而且因为提供人人参于的便利,于是乎除了1+1得2这种教化性资料没有人感兴趣外,凡是尚在变更变动的事物,骂史都大有可为。我们为什么理科生很不给力的另一种表述,其实是,No,加上所有人,特别文化程度低的大部分人,我们都是文科生啊,在我们这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每天每时,都在为谱写自己的历史而努力。而且,自己表扬自己,(经常性的批评和批评别人,而非批评和自我批评),让我们在自己考核自己的时候,打了一百分。
这就是骂史的成因,三国演义的争执,真的很普通。
楼主 克儿2014  发布于 2015-06-15 12:04:02 +0800 CST  
《骂史:名媛之争》


天涯首页又把林徽因女士扯出来了,其实对名媛这个称谓大可不必认真,中国的名媛出处有四个:皇族,世家,这两个属于古中国;社团,商政,属于现今社会。因为在现代并无世袭之说,名媛实际上是没什么底蕴的,林之所以称之名媛,源于林家在政治上长时期的受到保护。
虽然林的身份属性是得到广泛承认的,相同时期的女性少有此种普遍被认同的程度,但是,在拥有赫赫然骂史的我们,岂会当真?网络有语,云:认真你就输了。无论你是多么认真的得到一个虚名,在骂史或者秉持“认真你就输了”的现状,你还是保不齐被相当多的人群质疑。
骂史真正的语境是:流动和便于参与。既然流动,那就意味着所有你掌控的看法与规则永远处在变动之中,有的习而不辍,欣欣向上,有的时遇不适,静而退缩。林之谓名媛,不仅仅移风易俗上有相当人群不屑,即便每个人处于如此宽泛的行为导向中,他每时都以自我喜好择而从之,又有何不可!
因此古今风流人物,哪有不被黑的。唯黑的程度多少而已。
兼答冰心为什么否认《太太的客厅》暗指林徽因是其女主?答曰:此间事已过三十载,国家解密不过三十年,况小说乎,不语又如何?
楼主 克儿2014  发布于 2015-06-18 12:49:34 +0800 CST  
6 月 29 日
骂史:李白和白居易

天涯首页,撕逼大战上演。这一次竟是李白和白居易。哦,不是他们,是他们的粉丝互掐。作为一个四川籍诗者,却感觉十分尴尬。四川,古之蜀地,盛出诗家。除陈子昂,开元进士李颀为纯种川籍,在四川过路成名的诗家多如繁星。因此从地域讲一个四川籍诗者对这种有点像狂欢的撕逼,似乎缺少立场。
对于焦灼的双方,最后终要用诗歌的本旨去宣导自己的点的。古谓之经,于诗而言,诗经离骚也。诗歌千年的历史,离不开这两支源流。说通俗一点,诗经是诗歌中的传奇副本,离骚是诗歌修炼的绝世功法。侧重谁,都能对诗歌技艺的养成大有助益。但说到有趣,其实打副本才最有意思,我们从学究型诗人杜甫身上可以看出端倪。杜甫的诗永远不会快乐的跳动。
李白,甘肃,中亚,绵州,长安,(......),夜郎,当涂。跪拜吧,他各地的副本闯荡多年。
白居易,秘书省校书郎,左拾遗,大夫,司马,刺史,太子宾客,东都少傅,刑部尚书。跪拜吧,他的修炼迂回牵沿。
其实两个人从诗歌的大道分野开始出发,一个落点绵州,从此,诗作散繁复成轻盈蓬勃;一个划自我修养而向亲民,诗作直如人心。可说是互向另一修炼大道贴近,被人记住名字是正常的。不信大家可以试一试。
同时,两人也是语文课上最让很多同学讨厌的两大家。老师一般的讲义:前十五句如何如何,后三十二句如何如何,然后多少同学满脸黑线。著名诗人之作,最终必走的路,大概极富韩流电视剧遗风,须向又臭又长看齐。反过来说,家长一向讨厌而又乐见其烦地督促孩子学而不倦的长诗,能够是除了触及灵魂的优秀作品,又能是其他什么呢?
楼主 克儿2014  发布于 2015-06-30 14:30:06 +0800 CST  
《蒙娜丽莎的微笑和股市》

对一个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地区来说,股票投资稳定增长是一种被认可的表现形式。当这个被认可的表现形式被某种方式人为地彻底否定以后,股市所蕴含的内容就脱离了市场化的定义。
股市其实是市场化的其中一组表情,它的核心在于反映市场的真实,就象心里高兴我们脸上会发出程度不同的笑意,而这表情本身并没有单独存在的意义的。
但人是一种很复杂的生物,在表达上更为复朵的绘画方面,人的表情被提纯出来,作为应对绘画时的程式,而绘画时模特的笑脸,与实际只存在一种藕断丝连的联系,当有绘画欣赏需要真实意义的时候,模特的笑要反映出实际上高兴的一面。
因此无论股市如何变化,大体上,它必须对市场实际有一种虽然含糊,但却必然存在的对应。这时的股市是正常的。这时的正常,是股市存在下去的立足根本。
这就是股市所表达出的复杂性!最多也不能再有任何地突破!
而实际上,在绘画来说,存在着未知和表达向新的必要,它让欣赏的时间和深度有了变化,从价值上反映,也会有相对的变化。当股市照搬这种绘画方面的释义时,渐渐的,就离开股市存在的根本很远了。例如,绘画上真的出现了蒙娜丽莎的微笑,这笑容并非心里高兴时的结果,它挣脱这种常态的束缚,本身从虚无中体现了价值。
绘画可以从虚无中体现价值,股市却不可以!股市的这张笑脸,并非一个一名不闻的模特在刻意之下挤出时可以提供的。蒙娜丽莎的微笑,在现实中,顶了天也就是一个神经病的笑魇罢了。
所以,那种不管现实如何,股市我自呼吸沉浮的表达,实际上就是远离股市根本,一幅幅人为复制的,《蒙娜丽莎的微笑》罢了。看起来,我们的欣赏能力,不是一般的突出啊!只是那“复制”,有点让人头皮发麻……
楼主 克儿2014  发布于 2015-07-28 11:46:03 +0800 CST  
《骂史:第三界面》
每个大时代的变迁,都会有一个带有那个时代属性的国家,以此为界的前后历史显著易变。
第一界面国:英国。成吉思汗曾经将国土版图伸向最遥远的莱茵河畔,当它国力衰落的时候,这版图大幅度回退。入侵的最终意义无外两个,一曰利益,一曰意识。前者如单纯收割,后者如播种。其实播种的利益是长久的,也是不言而喻的。英国的社制研究,既普通,又不凡。但英语言的输出和传播,使整个人类社会对享有相对的安全与稳定有了比较简便的认识。如果用英语言输出影响的区域作历史分析,会看到哪怕一个有效区域撤走所有输出执行者,该地域受英语言影响的程度,不会因语言输出国国力衰落而效大改变。
(四国姿讯)
第二界面国:日本。
电子集成和互联网把侵入从平面转换到立体层面,两者虽天壤有别,但从电子集成到互联网所趋动的步调基本上是一致的。它让人类认识空间有了不同的观念。无穷大化,与无穷小化推动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
楼主 克儿2014  发布于 2015-08-01 15:02:37 +0800 CST  
《骂史:第三界面2》

第三界面国:瑞典+(欧洲)
观察我们身边的世界,微化或宏观,会得到无数的结果,诺贝尔奖是这样结果的明显标识。也就是说,科学技术在一个松散的地域内高速发展,由一种简化的社会生活指引它从繁杂到精简的快速积累。一个小而富的国家正是这精简,精简再精简的稳化载体。
易经中,一个甲子反映出人的生老病死的全部过程,但根据自身观察,隐隐会发觉实际上人的寿命以80为中心(因为外部环境的影响,这个中心数字大概在73至75左右,治理环境污染后,又会回到80)。一个甲子的周期是个封闭的系统,后面的20年,才是能量输出的过程。一个稳态的人的运程大约就是80年。
一个系统独大,每20年接受一次外部挑战。
(四国姿讯)

第四界面国:中国。
大约2050年,中国将成为高度发达的国家。表面上看,中国的社会生活有一种强大能力:她能把她知道的所有事物都转换成一钱不值。其实本质上这是一种超级融合力。2050年以后的世道:融合为王。
楼主 克儿2014  发布于 2015-08-03 07:14:09 +0800 CST  
《骂史:英不英该有英雄主义》
每一个民族,都会建立附合本民族意志的图腾系统,英雄即是其一,与之相应的观点和主张即是英雄主义。
每一个被树立起来的英雄人物,不可避免都有高大全的毛病,如果拿放大镜观察和严丝合缝地考证,没有一个英雄人物不被“掺假”。在国内,打假也是“英雄”。
关于打假,除了现实世界造假制假的事因为利益关系层出不穷外,国内的打假还和“骂史”的土壤——地域和民族的多样性相关。也就是说众口难调的环境下,想造“英雄”而不被说道是无法想象的事。
比如诸葛亮,明明是演义中才神乎其神的,我们非要拿历史一条一条抠,这种“认真”的程度,难免会让英雄体无完肤。
高大全是英雄人物的通病,这三个“指标”在各民族中重视程度上有不小的差别。我们对“全”的理解,完全是依托我们自身环境的影照而生成的,因此我们历史上有一个经典的词叫“委曲求全”,但不会有委屈求高委屈求上的。
比如现在网上出现对战场英雄发出的质疑。但是,如果一个英雄被求全责备,我看也不应该。特别是战争中的英雄,在打仗的时候,谁都会怕死,没有哪个国家会因为英雄们内心的真实,而去否定他们的英勇事迹。同理,在动辙生死的硝烟中,只要以生死为道义的人,都是英雄,而不去管他主动被动,也不会作行为分解,去判断他每时每刻的英勇。尤其在我们,英雄往往和生命的陨落相联。
再说其他民族的英雄,比如西部牛仔,若存在于我们这里,不说会体无完肤,最少也要被戳成蜂窝煤的架式吧!那就对喜欢牛仔服(裤)的人们太不公平了。是吧?在我的记忆里,没有质疑战场英雄的年代,我们不也流行过穿解放裤,公安裤吗?
楼主 克儿2014  发布于 2015-08-06 12:18:32 +0800 CST  
《骂史:感动又何妨》


天津爆炸事件一出,广大消防官兵第一时间介入,有牺牲,很多人为此感动。有的人从汲取教训的角度出发,认为千万别见事出就感动,把自然流露之情说得这样浅薄,好象因为是事故就有责任者,进而有责任者就不算人祸了。进而人祸因有人需承担责任就降低消防行为的意义了。所以控制住“感动”以更职业的检视为以后的消防保障工作未雨绸缪,才是我们应该要作的。当科学和感动放在一起时,在一个现代专业化时代的国民,竟然须先控制住感动之情,那么这国民是真的专业化了么?他口口声声说的能控制住的感动,是真的人的感动么?
总不能人人都了解救火的事儿吧,那不了解救火的普通人感动一次又如何?
一个消防专业化的建议,应该由专业化的消防军民一起发动锐意的改良,是吧?让天下百姓都参于“专业化改进”,任何人有参于的便利,而大部分普通人是不因这某次的改良,获得明显的利益,这就成了典型的围观行为。
围观行为是避开围观对象的责任和惩处的。这也是普通人正常的反应。因此普通人一方面认可专业化实在可以提高消防事故高危时的安全性,一方面因对专业化的事务根本不清楚,有选更能表达自己良知的自然反应,那就是“感动”啰!
楼主 克儿2014  发布于 2015-08-14 10:03:40 +0800 CST  
《骂史:围观形态简议》

围观者作为第三方所俱的假设公正性,并不要求严密的逻辑,证据,也不要求正确正常的事件发展和事件结果,也就是无视“监督”的程序的公正性,它只强调进入“监督”门槛是“普适”的。“普适”的概念用在这里看来“利用心”比较多一些。因为,在以陪审员制度为主的各国法庭上,确实害怕被选出的裁决员不俱普遍的代表意义。这种众多利益关系的均衡体系必须要有一个适当的约束,“普适”代替本该不应出现的“道德力”凌架于“强迫约束力”之上,当“普适”只作为进入第三方“监督”的门槛时,就不能再保证对以后事态进度的每一步的公正了。它把围观形态变质成一种公开的“投机”行为。这是最原始的围观形态。我们看到实行西式庭议法制的国家,应该是花了大力气甚至需要祭血才能把这种实质的“投机”行为一点点洗干净。

楼主 克儿2014  发布于 2015-09-12 15:55:46 +0800 CST  
<<骂史:麻沸散和塔式结构>>


作为最早的临床应用的麻醉散剂,麻沸散一直以来是中医中的千古之谜。中医遭到诟病的其中一个就是发展迟缓的中医外科了。如果麻沸散的药方没有遗失,整个中医体系的发展将趋近完美。
古塔,在我的印象中好像最普通的就是电视剧西游记中李天王手里端着的那尊,一层叠一层,很普遍的散落在中原各地。而且我们都知道,古塔周围的人群生生不息,大都被建在植被茂密的崇山峻岭之中或者水土肥沃的平原之上。这一点是很了不起的。
古塔周边的文明和金字塔周边的文明不可同日而语。反正现在看来,古塔周围还是如往昔般的生机勃勃,金字塔也保存了下来,但是,它的周围环境往往是沙漠戈壁,缺少生气。如果不提其他因素的话,大概就是这样了。
这样的比较是很偏颇的,大家也许不屑争辩,但我是想说:是不是我们的祖先因为正是生活在这物质丰裕的土地上,他们就很可以接受这古塔的结构。我们的祖先不是建筑不了金字塔,他们连长城都建筑了出来,金字塔,如果举全国之力也一样能建设之。
那样的话,这古塔的结构就很有意思了,很有意思的是古人的选择。(从此处开始,以下的文字均属胡编滥造,请大家不用认真)
第一,中医里医易同源,易经的卦像并不是像现在的基因那样由设备观察再画出来,易经的卦像也就那样一层叠一层的,排列出塔状的样子,其实人体的骨骼特别是脊柱,很像是倒置的古塔的形态。9是古人通指的极限,所以,古塔大都在九层以下。
第二,脊柱是中医辩证施治的重要位置,后背脊柱及附近位置有大量的针灸穴位,均是涉及胸腹腔主要脏器的施治穴位。同时,脊柱在后背大量的穴位也是手足三阳流经之处。
第三,脊柱发生病变,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影响神经传导。人为的阻滞这种传导从好的方向说,就是去切断痛感所经过的路径。
因此,结论是麻沸散是经典的全能型局部麻醉散剂。(补充说明:古人木有大脑主管意识的概念。所以,头部的问题木有医案证据作为支持。)
现在我们使用的麻醉剂能很安全可靠的应用于各种手术。再研究麻沸散已经没有什么实用价值,但是,我想说的是:鉴于麻沸散的历史价值,希望我国政府出台一个国家级别的医学奖项,奖励能还原出麻沸散药方和用法的中医学者。它的意义在于:实现真正意义的现代中医,它的出现将是中医的一次里程碑似的巨大跨越。(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中医的药物作用速度基本是低于20cm.s,这在大量的外科伤病中说白了就是找死的速度,中医如果吃透了神经系统在中医眼中呈现的特点,它的结果就会比现代医学更牛逼。
楼主 克儿2014  发布于 2015-09-13 19:26:17 +0800 CST  
《骂史:大动作》

从水门事件开始,伤害立法本原的运作,都是意识形态上层的大动作,因为这些行为会把普通人的围观初衷通过社会生活强制性转化成当事者的现实。
每个国家立国之言之始,都绕不过国家大致运行的方向的确认,然后是立法的问题。在这两者之后,有时会生出怪胎,有的俱全形,如前苏KGB,有的俱全神,如美早期的麦卡锡。世界千奇百怪,什么都可能出现。
冷战时期,也是带国家注脚的全球围观时期。这些怪胎带着自我承认的标签出现在社会生活中。国家是很大的包容体,它确认的就有大量的资源和运作跟进。一旦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大动作”出现问题,就转作台下的“工具”继续废物利用。
这时的国家是收破烂的!
比如从本文提及的水门开始,一直到现今老美拍摄的对全民的“天眼”的“电影”,就是如此转化的。当然,你敢在台上明着作,民众的鞋就会从水门一直向你扔到现在。
作为本份的围观者,对“大动作”只有两点希望:一,立法是围观者参于过的,因此不要去伤害现行之法,二,“工具”这种东西根本禁不止,要允许留出通道,对敢于浮出水面的操作者有扔鞋子的自由。
楼主 克儿2014  发布于 2015-09-16 18:35:09 +0800 CST  
我说过“人人都是文学家”,下面是一种有益的补充。@马语者2 转马先生的转载文,谢谢!
马语者2 楼主
2007-01-13 06:51
人人都是史学家——转
美国史学家贝克曾说过,“人人都是史学家”。初听此话,感觉有哗众取宠之嫌。但仔细体会可以发现,这的确是这位史学家一生治史的心得,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更为宽广的视角。

应该说,每个人自从开始懂得“很久很久以前”,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史学家”了。因为人是生活在时间之中的,对于过去事实的认知是一个正常人必然要从事的活动。换言之,自从人类诞生那一刻起,历史就发生了,人类就开始讲述和研究历史了。但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历史和历史研究,大多指的是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人类有文字记载到现在,大约经过了几千年。这段看起来似乎很漫长的岁月,如果放在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阶段而已。那么,在那么长的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里,人类是如何认识过去、表现自己的历史意识呢?现代人对此知之甚少。究其原因,恐怕是这背后存在着一个基本理念——文字中心论,因此难免漠视了文字出现之前人类的历史意识。事实上,童年时期的人类就有许多无名的“史学家”,他们讲述着祖先的故事,以保持人类对过去的认识。这些无名的“史学家”存在于芸芸众生之中。像犹太人的历史、古希腊的神话故事等,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而流传下来的,它们包含着人类的史迹。此外,至今留存在世界各地的上万年前的岩画,如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的岩画等,也反映了人类早期的历史文化。看来,研究历史大可超越文字本位主义。

历史研究的主体也应该大大拓展。19世纪,在西方科学主义思潮影响下,历史写作不再是军事家、外交家、文人的休闲活动,而逐渐成为一种职业,成为学院里培养出来的史学家的“专利”,以往声名显赫的史学家如希罗多德、吉本,都被冠上了“业余”史学家的称号。在中国,自古就有“史官”制度,同时民间记述和研究历史的传统始终没有中断。进入20世纪,在西方思潮的冲击下,中国的史学研究也开始走向学院化、专业化。在这些学院派史学家看来,研究历史应该是受过专业化训练的学者所从事的工作,只有他们写出来的历史才是真实的历史,而普通人写的历史都不够“专业”。这种偏向显然不利于史学的发展。在一个开放的社会里,专业史学家在严于律己、多出精品的同时,也应该避免门户之见,以更为宽容的态度,在不悖于历史事实的前提下,鼓励更多的群体表达历史意识、作出历史论述。这种宽容,将会使历史研究的百花园更为多姿多彩。或许,这些“业余”史学家的“小叙述”,可以弥补专业史学家“大历史”的盲点和漏洞。事实上,这种例子在史学发展史上并不鲜见。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在历史这个大舞台上,每一个人都或大或小、或多或少地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因而每个人都有讲述历史的能力和权利。专业的史学家有责任也有义务通过深入研究告诉人民真实的历史,但历史研究并不是专业史学家的“专利”。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人都可以成为史学家。(李孝迁)
楼主 克儿2014  发布于 2015-09-17 10:46:45 +0800 CST  

楼主:克儿2014

字数:52358

发表时间:2015-03-18 18:0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7-14 18:57:04 +0800 CST

评论数:15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