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志》故事梗概及点评


作者:zkdxiaozhi 回复日期:2010-11-09 22:05:53

感觉楼主一直戴着有色眼镜在看这本书。楼主一定是先听说别人把英雄志吹上了天,然后不爽,才开始看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挑刺。
试问,如果看小说的时候总是先入为主地看,带有成见地看,不能在看的时候忘掉自己,又如何能够真正体会小说要表达的意思,情感。有的只是一堆概念而已,去他妈的,你根本不在看,你只是在比较。一本小说不管它本身的语言是好是坏,只要它能够自己表达自己就够了,不是吗?一个人在真正专注地欣赏风景的时候是不会把风景跟任何东西作比较的,否则他就不会体会到风景的美。忘掉逻辑,忘掉过去,忘掉自己,忘掉时空,你才能够观察和体悟。
如果都按逻辑来说,那么世界上所有的小说,神话,寓言,传奇(编的),都有巧合,都太假,只有日记和纪实文学,评论是真的。
——————————————————————————————
你的意思,是我只要看,不要感觉,不要发言,一味地沉浸在作品之中。

为什么要提小说的逻辑?为什么要人物符合真实性?

我提出一个观念:所谓小说,就是一个幼稚的人,写出的一个深刻的假想世界。

像托尔斯泰,生活中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人,但他把生活写成小说的时候,就会觉得他的世界很深刻,人物很有深度。但安娜卡列尼娜这个人物,并不是托翁真实地去感受过的,只不过是他想象出来的,写出来后,大家都觉得真实。

实际上,小说需要的就是一种想象的真实。

小说的逻辑性,也是一种自成体系的逻辑性,让小说自圆其说的一种假象的东西。

生活中并一定存在,就像推理小说,只能存在于小说中,没有听说过生活中的波洛与福尔摩斯,真的凭着那种丝丝入扣的分析,去解开一个谜底的。

侦探小说,也不过是一种想象中的真实,武侠也如此。

你这种想象,就必须遵循小说的刻划规律,使人物符合逻辑关系,这就是小说的基本要求。

你提出纪实性的作品来证明不需要逻辑,然后,在小说的语境中,你没有逻辑,不遵守小说的创作规律,你塑造出来的形象,必然会支离破碎,不可理喻。
楼主 侠必无情  发布于 2010-11-10 12:42:43 +0800 CST  
作者:别名拈花 回复日期:2010-11-10 13:49:56

《英雄志》采用的是所谓的草蛇伏线,灰延千里的手法,并非平铺直叙,对楼主初次看有些地方没看懂,表示理解
——————————————————————————

呵呵,我想说的是,“英雄志”还没有写完,你怎么知道伏的是线?

孙晓有时候,为了使它的情节,能对应前面的设定,不得不篡改历史。

比如正统帝明明有后,但小说里,为了写出景泰帝尚想复辟,引出银川回国一场戏,不惜让正统帝断子绝孙了。

这也是伏线惹的祸么?

按这种伏线法子,金庸写“射雕”的时候,不如把成吉思汗写复活了吧。
楼主 侠必无情  发布于 2010-11-10 13:58:51 +0800 CST  

下面我加快整理速度,尽快把这个梗概给发完了。

我本不想卷入纷争,因为这只是我的看法,看法不同,争议肯定有,如果你来我去,捉对厮杀,就像两个高手打乒乓球,你推我来,永远没有终止。

评论还是宏观把握吧。如果每一句,每一个细节都去考究,都去争议,永远争不出米和豆子来。



第十一卷,重建怒苍


第一章爷爷生在天地间

秦仲海为了不连累卢云,只身离开,决定去找师傅方子敬,估计在甘肃一带,便乘船逆黄河而上,路上,船主配合土匪欲取其性命,虽然秦已功力丧失,但秦仲海还是通过装死等计策,杀死了船主。

(本节中有一个事件,但没有情节进展,只是人生的一种际遇,交待一种现象,一种纯自然的现象,看似很惊险,但无关核心情节,所以是多余的冗笔。)

第二章风雨故人来

路上,秦仲海遇到当地恶霸叫蒋门神的欺负一对父女,出手相助,但却遭殴,这时言二娘带着一帮人发现了他,原来当年在怒苍山上,秦仲海曾救了她的命,她甚是感恩,照料他,为他喂饭,小说在这里,再次见识到作者描写女人就如出一辙的“羞态”,写到女人就是如此这番,陈辞烂调。

(秦仲海恰好遇到的是言二娘,如果遇到的娟儿,那么,就是娟儿爱上秦仲海,如果遇到银川,那么,就是银川爱上秦仲海,如果遇到……任何女人,按照孙晓的写作风格,只要遇上了这个男主人公,就必定相爱。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可能。言二娘,也是接近四十岁的人了,喂个饭,报一个救命之恩,干嘛又要羞羞答答的呢?看到这个羞字,我都要起鸡皮疙瘩了。)

第三章自古圣贤多寂寞

卢云梦中枕在顾倩兮的大腿上,一段肉麻的情节。顾小姐的父亲答应了婚事,卢云与顾小姐外出,在河南怀庆,恰好来到了言二娘开的店,竟然在厨房里见到了摘菜的秦仲海。

同时,在西域,煞金祭典当年牺牲的将领,他是秦霸先手下的爱将,方子敬来,从方子敬的嘴里,煞金知道了秦仲海的惨祸,想去找他,方子敬认为自会遇到。

(卢云订婚——导致了他兴奋出游——恰好到了黄河边——恰好到一个小店里遇到了秦仲海。

这种模式,可以称之为“一个订婚引发的相逢”。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人定胜天,看样子,订婚的威力真是大如天啊。

想一想,这种事件的发生概率是多少?卢云带着顾小姐以及她的大腿的记忆,怎么偏偏选择去的是黄河呢?仿佛是秦仲海所在的那个方位呢?)

第四章三十功名尘与土

卢云与秦仲海相见,卢云想把秦仲海带回去,但言二娘不同意,卢云只好独自离开。秦仲海想到自己的身世,当晚投入黄河,言二娘怕他自尽,跟在后边,救了他出来,才知他要重振旗鼓,游过河去,来日打回京城。言二娘烧了小店,带着兄弟们,随着秦仲海一起去找其师傅方子敬。

秦仲海一行来到兰州的过去的旧地,却见师傅不在。山上,言二娘主动向秦示爱,秦生出淫心,言二娘道明,当初在怒苍山上,秦照顾了她的自尊心,她心中感激,心已属他。正在亲热之际,一个叫止观的和尚,是白龙山主持,来到此处,告知秦,其师傅在西藏,带他前去。

(此中情节十分不合理,除非此人是假的。秦仲海找师傅,来到了多年前师傅的所在地,恰恰好,这里出现了一个自称是其师傅派来的人,而且打扰了秦仲海的亲热。

那么,我们不得不问一下,其师傅方子敬怎么知道秦仲海会回到故地来找他的呢?怎么又会派出一个人——即止观来到这里,传达自己的意思的呢?除非方子敬能够料事如神,能够算出秦仲海的去向与心理活动。

这个明显承上启下的情节,再次像小说里屡屡出现的过渡段落一样,由作者先验地安排了下一段情节的去向与进程。于是,秦仲海如愿以偿地找到了师傅,但这前因后果之间的逻辑性,却是没有的,只能立足于方子敬的“神算子”的本领上。

对此中情节,一个好的小说家,应该会让秦仲海在江湖中听到的蛛丝马迹里判断出师傅的去向,而不是孙晓这种简单化的一到某个地方,就能找到师傅的设置。

我们再拿最近台湾花莲公路的事情作比喻。一个失踪者,他的儿子去寻找父亲,没有找到,那么,这个儿子回到自己家里,是不是就可以找到父亲呢?

谁都知道这种判断与推理是可笑的,但这恰恰是孙晓的构思情节的模式。

另外,此节中,秦仲海看到言二娘的酥胸,生出淫意,不知为何这样定位两人之间的感情?这能叫爱情么?当然,也许有人认为这写出了这一人物的豪爽性格,但是想一想,秦仲海是在一只脚已经失去的落难之际的情况下,言二娘生出援助之手,他怎么能生出一种肉欲的想法?如果这时生出这种念头,那么,他日后能成就那种一统天下的伟业的描写,就很值得人怀疑。)

第五章当狠此身非我有

一路进入西藏,知道止观竟然也是怒苍山的人。到了珠母朗玛峰,见到方子敬,还有十二岁的秦仲海哥哥的遗体。当年他被杀死,被方带到此处,冰冻存到今天。方子敬刺激秦仲海,说他已经成了废人,秦痛苦难忍,愿意挑战自我,方子敬便用针强行通关,打通经脉,使其恢复内力,然后鼓励他爬上山顶。

(把场景放在珠峰,想象不失奇特,但如何解决缺氧困难?未免太过神话。将来练功,可以放到月球上去了。

从前文来看,方子敬在西域,而止观如何知道秦的去向的?不过,都是太过神奇的东西,在没有音讯沟通的时候,不可思议。估计是方子敬早就约好的,这还能说得通。)

第六章神女第三峰

秦仲海攀顶,言二娘同行,山上雪崩,秦用内力化出热气,两人相拥,向言二娘道出情爱,然后在言二娘迷醉之际,一人登顶。

(大段冗长的心理描写,单线条发展的情节,这里不过是把金庸的华山之顶扩大成珠峰之顶,但太过了。毕竟已经超自然了。)

第七章我自横刀向天笑

原来,按照方子敬的理论,琵琶骨被穿,功力丧失,但能因祸得福,打通阴阳六经,再连上八条奇脉,全身经脉贯通,达到武学最高境界。

果然,秦上了珠峰,因愤怒,成功打通,练成神功。下山后,才明白方子敬深意。

一行下山,方子敬提及秦霸先的故事。原来,方子敬与秦霸先过去是好友,两人相识后,经常比武,成为至交,才知秦霸先出自武当,后秦霸先拐带秦仲海娘,被赶出武当,再后来到天山神机洞,成为真龙传人(后伍定远也因为天资而得此功夫),不久入京成了状元,派往西域征战,被传杀了先帝,家里满门抄斩,方子敬入京,救出秦仲海,带给秦霸先。秦霸先一气之下,上了怒苍山,反叛朝廷,包围了京城,江充生出计策,派人招安,山上二人同意,二人反对,导致了五次分裂。方子敬反对招安,只身离去,不久即闻朝廷破了山寨, 时发生在景泰十四年,不知之后山上发生了什么事。

秦功力恢复,准备重振怒苍,前往怒苍山。

(本节是重要的交待过去的情节之处,但景秦十四年的事,仍是悬案。

孙晓设定出的因祸得福的奇功,确实很有一点反武侠的意思。按此比照,江湖的位次,都要发生天翻地覆的重新定位了。)

第八章初出茅庐第一功

怒苍在平凉与天水之间,秦仲海一行来到山脚下,准备上山吃饭,想到庙里的过去怒苍山好汉——项天寿不肯出来,决定把他先请出来。但项不肯出来,秦仲海烧了他的庙,项只得现身。从他嘴里得知,他当年与进攻山上的少林天决僧相约不肯出来的。

(这人真是愚腐,山寨都没有了,还在坚守着与对手的诺言,看起来,合理吗?天下有这样的冥玩不化的人吗?)

第九章狼烟再起

项天寿说当年少林也帮着围剿兄弟们,他自己用生命换来兄弟们逃出,并信守诺言,不再出庙。秦仲海听说当年山上的石刚(老二,外号“气冲塞北”)就是带着官兵加盟到叛军队伍的,决定收罗朝廷军队,让大家下山整点兵马。言二娘下山,抢了官马,惹起风波,秦说反正举事,不如点燃烽火,招徕旧部,再举大事。

在点燃烽火前,秦仲海向言二娘求婚,言同意,但要求不得在婚前轻薄于她。

山下的和尚,见到烽火,预感到又要起战火,但很无奈。


(言二娘对秦仲海约定的婚定的条约,看了令人哑然失笑。与可怜的女人,与领导约法三章,要求领导不得性骚扰她。如果这样害怕他的骚扰,那么,又怎么能答应与他结婚?这像一个女人的心理状态吗?如果女人爱一个男人,她就不会认为男人的轻薄是轻薄,而认为那是喜欢。不知道怎么出了这样的一个怪怪的女人。)

本卷中主要是说秦仲海身残后反而练得神功,起义举事,其实没有多少矛盾,单线条情节进展,只要一章即可说完。冗长枯燥,浪费篇幅。

秦仲海举事,按照起义的惯例,都是先进行地下酝酿,然后时机成熟,再亮出大旗,但秦仲海举事,唯恐天下人不知,亮出了烽火,以为这能招来参加者,殊不知,这不是引火烧身,自取灭亡么?

哪一家真正的起义者,是如此这般的先打出旗号、招摇过市的?能说孙晓在这里写出了政治斗争的真实么?只能看出作者对现实政治的生疏。)


楼主 侠必无情  发布于 2010-11-10 17:42:05 +0800 CST  

十二卷十面埋伏

第一章大敌当前

淮西高天将处,有一个大汉及另一个人闯营,欲取阴阳刀。这高天将当年剿灭怒苍山,安居此处,掌门考虑到某种因素,送出宝贝。

柳昂天出山海关巡边,路上接到西番进攻怒苍山,他请求同行的何大人捆绑自己送入京城,因为怒苍山的首领,就是他手下的昔日大将秦仲海,他难辞其咎。何大人却领悟到柳昂天此举,是将江充一军,此时军权,并非好东西。
(孙晓的意识中,逆常识而行,就是创新。前面秦仲海身受重创,没有了内力,但在那一套疑似医学的理论体系下,竟然练成了超级强功。而本处,柳昂天已经抛弃了兵权,却被认为是克敌制胜的绝招。想想可能吗?杯酒释兵权的历史故事,现在都变成了以退为进的成功案例了。)


第二章初生之犊

杨肃观的父亲杨远问其去了哪里,杨肃观答不知。父亲心领神会。并说要回少林有事。

秦仲海占山招徕旧部,等在山下,相继有止观至,还有李铁衫,与秦仲海交手后,认同上山。闻山下军官攻山,采取包抄战术,取得首战胜利。

(情节很单调,描写乏味的打斗场景,人物没有什么性格的交锋。)

这时,传江翼带兵来剿。

第三章修罗王

杨肃观来到少林,见到出关的师傅天绝僧,讲了一通佛理,告诉杨,让他去解决怒苍山之叛,化解恶业,关键是前朝皇帝朱炎藏在此,由太后调停,景泰帝会平和行使仁政,然后为秦霸先平反,因为秦霸先是奉先帝而为,并非叛逆,并恢复秦仲海的官职,这样自然能平息纷争。杨肃观认为大不可,但师傅不由分说。

(这是小说里一直难以讲得通的地方。也是作者语蔫不详的地方,反正按常识,按政治斗争的原则,都是难以理解的。)

第四章渔阳鼙鼓动地来

江翼带兵马来剿怒苍山,秦作出拼死一搏准备,煞金带番兵来助,此人正是当年的石刚,另旧将陆孤瞻也至,两队人马,打败了江翼的军队。来的人中,还有本卷第一节里出现的郝震湘一伙。

怒苍山上的庆功宴后,石刚与秦谈到当年其父为何招安,说他留下的羊皮殊为关键,秦仲海释读出父亲留言,就是先皇还在神机洞中。提到青衣秀士,原来他是军师右凤唐士谦。

(大量排兵布阵的内容,写的很细,但难以卒读,这里没有什么性格刻划处,只知道一个结果就行了。)

第五章乱世儿女

九华山上,高天威及祝家庄的四人,逼青衣秀士下山。

(简单的情节,讲了许多废话,然后又比武,烦不胜烦,罗里罗索,跳看了。)

第六章智敌群雄

秦仲海召集会议,商议去请青衣秀士,即军师,大段冗长的商讨描写,然后一道下山,在九华山处,看到三江帮的人,提到青衣秀士的事,问之,才知有人发贴,欲公审青衣秀士,故他们前来。

(简单的情节,大段冗长的途中经过,还有在酒店里言二娘与另一山上好汉的磨合,都很无聊。不知为什么说九华山在陕西。)

第七章血战通天塔

先掌握一下作者的门派设定:

八大门派,正派五林,四雄四强,四雄为少林,武当,昆仑,华山。四强,九华,崆峒,点苍,峨眉。抚远四大家族:山东宋神刀(神刀门),淮西高天将,河北祝铁枪,岭南赵醒狮。

秦来到陕北的祝家庄,正遇上峨眉派的人与青衣秀士玩垒麻将的游戏,谁垒最后一个牌,让牌堆倒了,就输,输者跟随四大家族走,若不倒,则自走。四大家族的人当年曾经助朝廷有功,此次江充让他们再次出面,剿灭反党,但令人不解的是,不知要逼青衣秀士承认什么,反正他的身份已经暴露,有必要如此威逼吗?青衣秀士为了艳婷不受污辱,同意入囚车,但四大家族中的祝老太太却仍然要对付艳婷,青衣秀士不得不露出脸上的烫字,救出艳婷。此处有祝家孙子看上艳婷,老太太斥责孙子的描写。

(情节相当的单调,本卷无非是秦仲海如何收罗旧将,而旧将中还有的被别人威逼。各种人物呼啸而上,目不暇接,几乎没有什么性格,都是一些过场戏。)

第八章双雄会

青衣秀士神话般地用内力重新码起了崩倒的麻将,秦仲海出来相助,与众人搏,不可开交之时,杨肃观出现,说军师朱阳在少林,约秦仲海上少林。两人相约,四大家族只好放他们走了。

(麻将玩出了很多名堂,就像金庸小说的比试内力一样,但太过费事,缺乏真实性,竟然通过垒麻将,让青衣秀士就范,实在荒唐。)


第九章无标题

秦仲海遇到一个小乞丐,正是准备到九华山的娟儿与阿傻,在阿傻的身上,突然出现了刺字,原来他竟然是言二娘的丈夫小吕布,秦仲海陷入了矛盾中。

(情节很出人意料,真实性就不去考究它了,但在这一处,可以看出,孙晓写出了一个男人的矛盾,就是心爱的女人原来是别人的老婆。而是否让这个女人离开自己,完全取决自己。秦仲海面对着的是大业与个人私欲的矛盾,这一个设置,个人认为还是不错的。虽然有一些造作生硬,因为大傻这个形象,完全是苦阴针这种独特的接近于玄幻的元素制造出来的,但还可以在生活中得到某种对应。)

第十章圣旨到

皇上下达圣旨,由杨肃观代替柳昂天,前去剿匪。

(小说里的皇帝,其实是所有的矛盾的关键性主导力量,但却写得像鬼似的,时面很有力量,时而又无能为力。

写了那么多的大臣,包括刘敬、江充的不可一世,但皇帝从来没有去作正面的描写,孙晓似乎害怕去直面皇上。他只是一味地写出皇上手下的各种力量的强大与争斗,但对皇上的心态却虚与委蛇。

小说里的很多的隐讳的说不通的地方,都事关皇上,孙晓就是不让皇帝跳出来,理清这里面的真正的皇帝的动机。也许,这里恰恰是孙晓难以操纵与表现历史的一种软肋处。因为写到皇上,他就要受制于历史真实。

因为历史上,正统帝后并没有争夺储位的斗争,而孙晓的大部分情节,却是放在这里的。

所以,孙晓看到皇帝,就吓得悄悄地溜走,只让前台上的一些虾兵蟹将在那里吆五喝六。)

楼主 侠必无情  发布于 2010-11-10 17:43:19 +0800 CST  
作者:鸟一样的涯天 回复日期:2010-11-10 18:40:12

这楼主,这样还评的很起劲,也算难得。不过你口中这么差的书你还一章一节得看,你有求虐症?
——————————————————

做人很难哦。我不回答吧,算我不礼貌,我回答吧,又说我有求虐症。

我只想尽快结束这些评点,上面已经说了,呵呵。
楼主 侠必无情  发布于 2010-11-10 18:44:59 +0800 CST  
作者:鸟一样的涯天 回复日期:2010-11-10 18:43:36

这楼主,这水平还评的很起劲。真不知道这么烂的书你怎么能忍下去,你真想诲人不倦?或者有自虐倾向?第一种的话你就算了,看百度贴吧里的,水平比你高的多得是,不用你教诲。第二种的话就没办法了,你继续自虐,也改变不了谁的看法,何必
————————————————————
我什么时候说我自己水平高了?

我看一本书,看到别人的不足,至少自己知道该怎么做。

至少我跟人家吹牛的时候,可以得意地说,这么长的没有多少营养的书,我都看过了,我还怕啥呢?

我已经经过了如此这般的炼狱,练成了铜头功,任何的打击掩都抗得住了。

你看一本书,指出不足,评点几句,你就说我自虐,那你来看我这自虐的贴子,难道你也同样有自虐症?

明明你不喜欢俺的评点,却还来光顾,这说明了什么?

你好好想一想。
楼主 侠必无情  发布于 2010-11-10 18:48:00 +0800 CST  
作者:心雨清波 回复日期:2010-11-10 18:46:35

楼主我觉得你的题目要换下 换成<孙晓比金庸之不足>这样才符合你评论的主题
————————————————
我是很低调的,没想挑起纷争,但现在争论,也不是我想要的,但也不是我能决定了的。

题目本来是一个中性的题目,如果按你这题目来,我岂不是挑衅在先了?那是要得罪人的,那可不是我想干的事情。

所以我说自己是低调的呢。
楼主 侠必无情  发布于 2010-11-10 18:49:58 +0800 CST  
作者:点点大人 回复日期:2010-11-11 19:18:46

我觉得读英雄志的人,都曾经喜欢过金庸的小说。射雕,神雕,我都看了不下十遍。记得小时候家里还有一本老版的射雕英雄传,而且是没头没尾没封皮的那种,里边有一大段的情节在现在的射雕里根本找不到。可惜后来那本书丢了。

真正喜欢武侠的小说的人不会这么评判英雄志的。

楼主虽然口口声声说,自己是个人感受。其实,目的也纯粹就是故意找刺而已,跟他说英雄志怎么好只是白费口舌。

我建议英迷们还是回英吧吧!!!让楼主一个人在这评,评完沉了就是了。

——————————————————————————————

你说的其实也有道理,但这叫鸵鸟心态,知道不?蒙着头,看不见,就觉得那东西不存在了。幸好,鸵鸟并不是很普及的。

呵呵。
楼主 侠必无情  发布于 2010-11-12 12:22:24 +0800 CST  
作者:本相是猪 回复日期:2010-11-11 22:34:34

我也觉得英雄志不怎么样,叩请楼主介绍几本金古以外能入你法眼的武侠小说~想必不同凡响~~~~~~~~~响~~~~~~~响~~~~响~ 这是回声
————————————————————————
我正在寻找,金庸之后,我找到“英雄志”,但英雄志显然离我的要求距离太远。

我还会找下去,也许不会找到,但在找的同时,我也得到了“回头看着金庸而产生的高山仰止”的乐趣。

至少我看到了很多自称超越金庸作品的新作者,实际上退步到金庸之前的旧武侠小说观念之中,这是很令人可悲的,但这些人,都无一例外地打着超越金庸的招牌,如果我能揭穿他们的无知与无畏,也觉得不枉读过金庸小说一场。
楼主 侠必无情  发布于 2010-11-12 12:25:41 +0800 CST  
作者:君临1921 回复日期:2010-11-11 21:22:30

请问楼主是用多长时间看完英雄志的?
我用了一个月。
————————————————————————
我断断续续看了半年,可能甚至更长。因为我看过,习惯记一下梗概,所以通过这种办法,继续往下读。

往往是一口气读了几卷,觉得不可忍受,就像掉入茅坑中,赶快上来,换一口气,过一阵子,看到论坛上又有逐臭之夫来追捧英雄志了,就又诚挚地接着读下去,又读了几卷,如此这般,看看停停,总算把二十二卷都给读完了。

有俺这种毅力的人,是很少见的。呵呵。



作者:onhill 回复日期:2010-11-11 21:42:46

楼主,金迷中很多人都很有些水平,你这个不行啊
————————————————————————————————
请你把那个人找出来,那个诬蔑我有水平的人。

我什么时候自称自己有水平了?

我也没有说自己行的啊。我一直很低调,是你无限地夸大了我,那么,就是你诬蔑我有水平了?

是可忍,熟不可忍,这年头,你表扬我什么不好,千万不要诬蔑我有水平。

这是一个没水平的时代,你千成不要把我往有水平的地方推。

楼主 侠必无情  发布于 2010-11-12 12:30:47 +0800 CST  

第十三卷海上孤鸿

第一章天涯共此时

卢云奉命前去河南,会合少林寺,准备迎战怒苍山,与顾小姐告别。

伍定远告别柳昂天,也准备出发,路上遇到了艳婷在雨中,带她回,艳婷主动吻他,十分香艳,十分不能理解,庸俗透顶。

杨肃观去见弟弟,拜托后事,路上,遭人预谋,幸好有防备,才未受害。

(人物的立场,是随机地变化的。秦仲海过去是朝廷的红人,现在成了叛军首领,而杨肃观、伍定远、卢云都成了朝廷的顶梁柱,前去镇压叛军。

政治斗争,就局限在四个男人的范围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全听作者摆布。)


第二章秦霸先

秦仲海与言二娘住于一店,共饮酒,言二娘主动脱衣亲热,这时有人报青衣秀士来了,于是秦仲海出,知道他们商议弄醒阿傻,让他与言二娘团圆,秦仲海克制了内心的情感,同意这样做。

青衣秀士来到阿傻与娟儿所在处,娟儿知道阿傻仍是当年的怒苍山五虎将小吕布,十分伤心,她已经暗生情愫,知道阿傻的真实身份之后,只身离开。青衣秀才用针弄醒了阿傻,恢复了他原来的韩颜身份。

言二娘一夜醒来,却见到了丈夫,再发现昨晚秦仲海留下的姐弟相称的条子,伤心难受。

(这一段颇有妙处,写出人性的冲突。只是基调过于香艳,不自然。一女侍二夫的冲突主题。像古龙的风格。)

第三章龙潜大海

江充找到赵醒狮,让其六弟赵任宗出来,到少林打探秘密,看看潜龙是谁,有一段赵任宗的过去的回忆,赵为小娘所养,不被重视,一日毯子落入老太太的院中,去拿时,被诬为贼,从此离家,练成轻功,以报复老太太。赵任宗来到达摩院,深入地道,发现有一个人自称朕。出来时,被一人发现,打伤。

天绝僧批评那个当年下山的徒弟,似乎就是此人伤了赵任宗。此人就是方子敬。

(何必要赵任宗去打探机密,故弄玄虚。

这一段情节,可以参开早有的网友考证。对此中的真正秘密,在孙晓最后一卷出来之前,谁都不能保证读者看的是真实的事实。

因为孙晓不断地架空人物的真实身份,重新为他们设定一个出人意料的真相。

孙晓特别喜欢的设定的人物关系是私生子。

从小说里,我们可以看到,潜龙朱阳是皇帝的私生子,阿秀是秦仲海与柳昂天的小妾七夫人的私生子,琼皇后生的孩子不姓朱,……所以,看英雄志,你千万要生出一个提防之心,孙晓总是不断否定他自己对前面人物的设定。比如羊皮,开始的时候,会认为是江充投敌的证据,后来又成了神机洞的地图。

按照这样的推理,在最后一卷出来的时候,谁都要自作聪明,为英雄志确实一个人物关系谱。

说不定,伍定远也是皇族身份,流露到西陲去的。艳婷说不定也是皇家的女儿,流落到民间去的,阿傻说不定也是哪一个亲王的私生子,阿娟就不能是某大臣的婚外生女?

没有什么不可能。孙晓会在最后一卷里,可以把前面的人物设定都翻一个够,在对人物没有充分的性格铺垫的情况下,孙晓却强制地逆转人物的身份,以制造所谓的出人意料。

再看看孙晓的人物真实身份揭示是从哪里入手的?竟然大部分是通过人物在那里不紧不慢地谈话交待出来的,而人物说的话,很多都可能是出于自己的立场与自己的观看的角度不同,而得出的不同的印象,所以,通过人物对话交待的真相是不可靠的,但孙晓很多的事实真相竟然是通过听壁根听来的,而对历史的真实流程,孙晓却至今语蔫不详。

孙晓的小说为什么写不下去?正是因为他通过人物嘴里说出的杂七杂八、连缀不起来的真相片段,已经把他自己都绕进去了,他走不出来了,他都不敢把那些真相给拎出来,因为他一拿出来,必定那个真相是漏洞百出的。

我对孙晓的真相不感兴趣,因为我实在没有精力,像有些网友列出一个事件的流程表,而这个流程表在最后的一卷出来之前,怎么可能说是真实的?、

孙晓已经在前面的章回中,多次“翻供”了,这种性格的逆转,他不是通过一个事件写出人物的心理变化与心态变化,而是以突兀的方式塞给读者的,突然之间,这个人就变成了另一个人,比如杨肃观,等他十年后的时候,就变成了“镇国铁卫”的首脑,而这十年间究竟他有何作为,小说是跳开不写的。借着这十年的叙述的空白,孙晓成功地把他搞不懂的、无法自圆其说的内容,给一笔抹杀了,把人物的心理流程给彻底砍杀了。十年后,他就可以重新写新一拔的人,展开新的矛盾,再次回避了对历史真相的解释,实际上,他把自己逼上了最后的一卷,而新一卷需要他解开的矛盾的任务,又使他扛不住了,于是,他只得让小说无限期地延后。

就像一个人当无法解释“公鸡下蛋”的时候,就会吱吱唔唔地拖延下去。)

第四章大犄角

韩毅醒来,言二娘对他却十分生疏,不与其同床,韩毅无聊外出,见到娟儿暗中跟踪,他已不识娟儿,误认为娟儿是奸细。

赵任宗回来,已得了失心疯,无法知道少林耍的是什么心思,决定回京,向柳昂天打探情况。

(没有什么逻辑的事情。)

第五章怒苍山兴兵雪恨

朝廷的兵马来到怒苍山,双方相见,逐一交待相见过程,伍定远、卢云与秦仲海及属下见面,一笔带过的情节,每一个都逐一描写,相当于排列组合的问题,捉对见面,形成冗长的文字。

然后少林寺的人出面,让双方到少林论战,于是,各方出八个人到少林。(这中间的路程怎么解决?)

(大兵相向,一触即发,少林调停的结果,竟然是让各方选举精英,展开武林大战,也算是破了古代战争的新奇观了)。

第六章上少林

一路上了少林,似乎少林的描写,很不符合现实,说看到一条梯阶形的路,直通山上,然后在大雄宝殿,又到了达魔院,此院在山腰上,不在少林的山门中。

少林灵智出来劝说秦仲海,言其父之死,仍死于已手,秦仲海不以为然,执意要造反。于是双方确定六人角逐,谁胜就留下军师朱阳。

(一路讲了许多废话,都没有什么情节进展,单一的故事目标,没有悬念,冗长而乏味。)

第七章闯将

第一战,郝震湘胜了灵定。灵定用了少林不准用的修罗功夫,却自伤了自己,但郝也深受重伤。

(袁和平执导武打戏的剧本)。

第八章硬将

第二战,石刚与灵智打到不可开交之时,方子敬出现,拦住灵智。这一局,石刚输

(黄建翔之流的解说员所干的活儿。)

第九章上将

第三局杨肃观出现,与秦仲海对战,烟尘起,秦仲海坠入地洞中。卢云作为官府调解人,下去寻找。

第十章鬼门开

秦仲海入了洞,进入地道,见到一人,此人仍是朱阳,拿出景泰十四年的密奏,正是他出入宫中,盗走了密奏。他让秦仲海读密奏,说要用秦的力量来复辟。

(这一段,孙晓的笔法含糊其词,有详细的网友解析内容,我在这方面,显示出理解力的严重匮乏。)

楼主 侠必无情  发布于 2010-11-12 12:33:12 +0800 CST  

第十四卷正统五朝

第一章超世志

卢云与伍定远随着下去,忽有刺客,向两人刺来,卢云为了保护伍定远,受了剑伤,伍定远继续追踪下去,卢云看到了天绝僧,在眼前死去,留下偈语。然后遇到了秦仲海。秦仲海决计交战。

而大赢家似乎一切都是由他安排,正是“朱阳”。

(有激烈的碰撞,耸人听闻的结果,但前面对人物的性格交待不清,人物面目模糊,虽然交待的结果,很是令人惊异,但却没有人格的魅力,这就是与金庸的差距。金庸写人物的性格,写感情的碰撞,不是一味地交待奇怪的结果,而是先把人物树立起来,让人关注那些人物,然后才会对结局的逆转产生震惊性的感受。现在孙晓一味地求奇求怪,总是蛮横地把突兀的结果交待到读者面前,牺牲了性格的力量,读者抱着一种看热闹的态度,根本没有一种代入感的感同身受。)

第二章人贵自知

京城里,江充收到密信,其中一信,使他大惊失色,急忙到永定河上去见柳昂天,问自己该如何办?柳昂天自然不肯说,江充决定辞职,觉得自己还是被人利用了。提到了杨远为何一直未倒,似怀疑此人,是派到柳昂天府上潜伏的。

(再次否定了江充的一派,更有更大的幕后,不断地推出幕后人物。)

第三章天命如此

张贩子闯入军阵,意外地发现自己的车上,装上了军饷,逃出时,一公子逼他把车上箱子里的一个活人送到伍定远处。

那公子打开盒子,发现里面空无一物,十分失望。


(那个人就是即将复辟的正统帝,这里有很多情节的断层,作者到最后一卷时,也没有正面描写一下正统帝,我上面说过,孙晓是怕见皇上的,所有的事关皇上的阴谋情节,都是各人说各人的,这也是造成小说的核心情节难以自圆其说的原因。)

第四章萧墙之中

杨肃观不知去向,怒苍山的人,打败了朝廷军队,朝廷大军只好败回。

伍定远在少林那里与少林人士查问天绝因何而死,怀疑地道里的一切,仍是“潜龙”所为,少林人告知,这潜龙名叫朱阳,仍是前朝皇帝隆庆的第三个儿子。隆庆生武英、景泰,武英受难,景泰继任。灵智希望伍定远出头,带领正派武林势力,来破除邪恶。

(朱阳实际是隆庆的私生子,后文有详说。这里孙晓总算又提供了一点皇帝家族的线索。写了十多卷,才把小说的背景动力介绍得如此吝啬,也算是千古奇文。)


第五章败战将不死

京城里,卢云即将结婚,伍定远被柳昂天保举为居庸关总兵,正准备赴任,大家聚欢,杨肃观忽至,众均不理睬,卢云前去,与杨肃观谈话,杨问他天绝僧留下的偈语是什么,卢云刚想说,众人进来,杨肃观只好离去。

卢云回府,一人上街,遇到未来的丈人顾嗣源,提及景泰帝的指示,回来之后,卢云分析那御批,却感到皇上是要严处杨肃观。

(本节中的文字游戏很是工于心计。批中写:败战将不死,难尽去,后福来,月下玉立,展颜笑逐开。

重新标点后成了:败战将,不死难,尽去后福,来月下玉(狱)立展(斩),颜笑逐开。

亏得孙晓绞尽脑汁,想出了这么一个标点符号一改,促成文意顿转。但其中几个谐音很硌人眼睛,皇帝的诏书,不可能用谐音来表达意思的吧,觉得卢云似乎深得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章文字狱的真传,愣是读出了一段文字外的弦外之音。

不过,孙晓写一段的时候,确实是费了功夫的,这里赞一下。)


第六章谢主隆恩

杨肃观主动要求入狱,众人来看望,最后杨远至,问明杨把那个“他“到哪里去了。此人正是那个幕后黑手大赢家。尽管暴出冷门,但前面却无合理铺垫。

皇帝审判,杨肃观一言不发,柳昂天工于心计,引得皇上发火,江充感到了柳昂天的老谋深算,但读者却并不知此举有何妙处。杨肃观指责皇上无道,帝大怒,把杨肃观削去官职。

第七章金水桥畔龙吐珠

艳婷与伍定远基本建立了关系,闲了无事,出门闲逛,竟然见到杨肃观,毕竟当年相爱于他,她很是主动,但杨肃观却很冷淡,次日艳婷再去,两人相见,杨肃观莫名其妙地强吻了她,她追出,问明何因,在金水桥头,忽有冷枪击中杨,杨留下话来,让伍定远在蓝光出现的时候,带兵进京。然后跳入水中,不知去向。

艳婷失了杨肃观,伤心不已,而众人查杨肃观去向,也不得而知。

皇帝夜批密奏,竟然看到了先帝的“还我河山”,大惊。

(这些内容,都有着皇帝的操纵背景,但孙晓依然把皇上放到背后,看到的前面的不可思议的事情。)


第八章一切爱憎会

伍定远准备离京赴任,临走之前,来看望正在准备婚礼的卢云,送了一盒壮阳药之类的东西,没想顾小姐早已躺在床上,卢云不慎把药碰翻,落入地下,急忙去拾,一丸弹入嘴中,发作,与小姐同床睡,竟然不至于乱,太不可思议了,这一段很庸俗,没有人性的描写,只有想当然的情欲的描写,格调不高。

次日,卢云受邀去参加柳昂天的七夫人所生的孩子生日。

(卢云拾春药的时候,那药丸竟然高难度地跳到嘴里,真的把春药当成跳跳糖啊。

写曲折,也不能这样不负责任吧。)

第九章大轮回

卢云来到柳家,遇到七夫人,私问他秦仲海的情况,原来她是妓女,与秦过去相好。正谈话间,听外面吵闹,原来皇上派人来查抄正统之宝,意外的是,却在柳昂天的新产的小孩的手上出现,皇帝亲到,欲捉拿柳昂天,柳一气之下,决定杀昏帝造反。卢云带着七夫人从地道里逃出。

第十章投怒苍

卢云看着柳家一行上了船,但是追兵至,船沉,他下水救了小孩,重新在密道里找到了被扔掉的玉玺,突然想起,这是艳婷托自己送来的礼物,难道是艳婷陷害?卢云又怀疑是伍定远所为。

他思考再三,决定带孩子去投怒苍,自己的婚礼只好不顾了。

他来到一镇,发现高天成一行人正在奉皇帝之命,追踪什么东西,而萨魔欲强奸女人,卢云站了出来,迎战萨魔,不敌,他拿出玉玺,吸引了众人,终于来到了怒苍山。

(这几节,应该说是英雄志的比较好的地方,因为它写出了悬念,但这些悬念解开的时候,仍然觉得不可思义,不能理解。景泰帝为什么要自断其臂,干掉江充?小说里没有正面描写,只是侧面提了一下。然后就写得江充突然就知道好运不长了。还有柳昂天,何必要逼他造反呢。景泰帝没有依靠的力量,他的所作所为,都不能理解。根本原因,仍是孙晓不敢直视皇上造成的。)


【注意中,本卷点评中,我还是肯定了孙晓的部分描写的。】
楼主 侠必无情  发布于 2010-11-12 12:34:27 +0800 CST  
作者:舒舒的小鬼 回复日期:2010-11-11 20:47:09

我那天晚上写的比今天的精彩多了 还外带讽刺了金庸官场似的武侠 唉 只是那时候不懂规矩 一次写太长了 全没了
金庸的武侠 都是官场似的武侠 我情愿称作带有武侠性质的小说
里面的人物也是官场似的人物 无论冲人物性格变化还是布局来说
不过金庸的功底确实最好的 然而金庸逻辑确实一般 所以无论侠客岛前面多么精彩绝伦
后面就不行了 总的来说还是金庸无法写出复杂的东西的
——————————————————————————

与你探讨一下,看“侠客岛”开始的时候,我很惊艳,太绝妙了,后来看过克里斯蒂的“无人生还”,才知道金庸原来是模仿这个小说的剧情的。

谢谢你的长篇探讨,但我不可能再逐一与你捉对回复吧,那样也太累了。

我不对的地方,就请你多包涵了。
楼主 侠必无情  发布于 2010-11-12 12:45:22 +0800 CST  
首先声明一下:

1、我没有说自己说很有水平。

2、我记性不好,我第一贴里就说了。

3、我理解力也较差,很多小说的妙处,我可能理解有误。




第十五卷镇国铁卫

第一章大施主

在杨家的井洞里,一个似是皇帝的人,等着儿童送东西给他吃。此人据初步推测就是景泰帝。但不排除孙晓在最后一集中,推翻了前面提供给读者的信息。因为这是孙晓的惯技,在你接受一个什么信息的时候,后边又突然给推翻了。

杨肃观从地道中出来,召唤出一帮人来,连自己共四十人,组成镇国铁卫,准备创造正统年到来的新时代。

(通篇用现代的隐讳的语言写成,与整体的半文言风格,迥然不同。几乎不知道那含糊的语句中,究竟包含着什么样的意思,不知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诗体的语言,发如此之大的感慨。)

第二章万夫莫敌

33页看不懂

西安,算命人吴安正处,怒苍山上的人,准备伏击,果然,朱阳来此,怒苍山的刺客出,均被朱阳的枪手打中,而这一切,正是方子敬的幌子,成功地见到了朱阳。朱阳正在谋划着篡权。

方子敬一行,让吴安正带到去找宁不凡,原来那天少林达魔院里之战,正有宁不凡观战。找到了宁不凡,宁不凡回顾了那天的战事:原来天绝僧想化解朝中的纷争,让天下共享佛国之辉,让潜龙(朱阳)挟制江充,杨肃观联络柳昂天,再加上怒苍相助,便可以掌控形势,让二个皇帝同朝,于是在第三回合的交手中,引入秦仲海,秦仲海落下后,却遇到了那个神秘的高手的伏击,并伤了宁不凡。天绝僧也被那人害死。那人是一个关键的人物。那人用的是“六道轮回”的功夫。

( 不知是谁。似是杨肃观,好像已经掌控了形势。——这一节我没有读懂,如果要读懂,就必须与后边的情节,对应起来看,但我不可能再回头再读一遍吧,况且孙晓的最后几卷还没有出来,谁能说得清楚,真正的背景与前因是什么?

要知道孙晓是不断地否定前面的设定的。)

第三章邀杯

卢云带着婴儿,在怒苍的三波人马的相助下,终于甩开了追杀。

山上,秦仲海看清了真正的幕后挑拨者是杨肃观,他制造混乱,发动政变,先除了柳昂天,……后来见到卢云,看到卢云拿着的玉玺,突然明白,这是杨肃观的一大计谋,目的就是让京城的军队杀向怒苍,然后杨肃观坐收渔利。

(这里的计谋太不可思议了,都很不合官场上的常理。杨肃观是幕后的策划者,无论如何是说不通的。突然地亮了出来,显见作者缺乏政治的历练,只是不断地制造一些耸人听闻的情节与转折点,却缺乏对现实政治的映射功能。)

第四章共饮

江翼带军,围困怒苍山,秦仲海却突然闯入相见,与之分析形势,说现在江充得不到皇帝的信任(小说交待不够,本来江充稳操胜卷,是如何失却皇帝的信任的?),而有人利用朝廷军队与怒苍山交手,造成两败俱伤的形势,那人从中渔利,他建议停止进攻怒苍,待京城里复辟时,再行回京对付那叛逆者。但江翼需要婴儿与玉玺作为自己此次出征的猎物。

卢云恢复后,秦仲海来找他,两人谈及京城旧事。

(此处的苗头,逐渐对准杨肃观。)

第五章东风吹醒英雄梦

怒苍山设宴招待卢云,秦仲海至,向卢云索要孩子,以换取和平,卢云大惊,决计带着孩子离开,秦仲海以刀杀婴,卢云护住孩子,自己中刀,幸方子敬至,带走卢云。

山上分裂成数派,一如当年景象。山下官军攻势激烈,秦仲海想到京城杨肃观的坐收渔利,决定投诚。

第六章最后的旅程

江充自知势力大衰,支走手下众人,只带着自愿跟随的九幽真人前往乾清门,此日正是政变之日。

卢支带着孩子逃出山下,来到天水,准备买药治疗孩子,被高天成等人追杀,欲抢夺玉玺。卢云身后的无字经书,被扔入火中,竟然呈现出卓凌昭的剑术秘诀,以此迎战,竟然见效。胡媚儿听从于江充之令,趁机劫走玉玺,但出于怜悯,把卢云也捎带着,一起来到山洞中,在洞中,卢云展现了他的高尚品质,如照料孩子,坦诚相待,又温言相劝,逐渐柔化了这个女魔头的内心。

(但通篇看下来,这个女人的转变,充满着矛盾,不可理解,一方面要写出她的残忍不近人情,但笔锋一转,又要写她的不忍心,真正的魔头是李莫愁那样的,一味残忍到底,决不可能像胡媚儿这样的,既当婊子又要立牌坊,这正是三流武侠小说的通病,违悖人情的规律,这种规律包括:只要一个女人是美丽的,那么,她总归要被感化,好像美丽是女人转化为好人的基础,而不是看中的是女人的心灵的固执。)

第七章浊浊尘世

胡媚儿离开之际,突然心动,大概想重新做人,回到卢云身边,提到朝中江充势力已倒,自己不想投靠新主子,想回到故乡贵州,于是与卢云一起同行,至汉中,过四川,到了贵州。一路上,两人共练卓凌昭的那本经书,练成了剑神的武功,身体密集接触,胡媚儿动了凡心,主动向卢云表示愿成为他的小妾。卢云拒绝了。路上,金凌霜扮成蒙面人,引走卢云,威逼胡媚儿交出玉玺,并说她应该投靠新主子。幸得卢云相助,打走了这蒙面人。

来到家乡,发现高天成一伙已经捉住了胡媚儿的家人,逼其交出玉玺。卢云用新练的剑神之招,迎战这些官兵,与萨魔同时坠入悬崖。胡媚儿却被金凌霜抓住,见到了一个白衣人,将她收编为镇国铁卫一员。

(总是用突变的情节,来制造一些巧合。如金凌霜突然在这里成了新势力的手下,而对他们的心态,却没有什么交待,这在金庸小说里是不可理解的,每一个次要人物,都会写出他们的普通的感受,而不是此小说这般的怪异的急转直下。

本节中,胡媚儿回乡路上与卢云温情脉脉,倒是颇为动人,但此女身份被约定为魔女类型的,这种转折,给人一种矫情之感,总觉得是为了制造戏剧性而生拼硬凑出来的,从一开始就似乎知道这个人物,会有此转变。这个人物的来源,更多的是取自于古龙,属于荡女一种类型,而金庸笔下,则少荡女,只有情痴。因为荡女只是男人的一种想象,正如鲁迅所说,荡女的存在,只是因为男人们拥有封女人为荡女的权利的缘故。女人的生理构造与心理因素,都使她们的荡,远非那么具有普遍性,男人更喜欢把女人想象成荡的,因为这投男人的爱好。)

第八章放逐

卢云与萨魔坠入水中,不忍萨魔死去,救之,发现其无舌,知其恶毒之源只是因为不会表达,逐渐感化了萨魔,后萨魔把卢云扔到了小岛上,自己被瀑布冲走。

(本小说里,无所谓邪恶,任何邪恶,都可以感化,通篇充满文皱皱的说教味。此段描写,空洞乏味,都是作者概念化的想象。上节说卢云感化了魔女,这一节感化了魔头。都把世事的残酷,转化为一种想象中的虚拟桃花源,这也是这类小说缺少深刻的地方。不是从人性的自然因果出发,而是凭着想当然的概念出发,使这类小说抛弃了金庸刚刚确立的写世情的特征,而又恢复到早期武侠小说写怪异的状态中。)

第九章魁星战五关

时间已过了数年。

小说像西方小说那般,描写一帮孩童玩耍。通过人物的对话及描写,知道是阿秀邀请一帮孩童到自己家里来玩,其中有礼部的一个官名叫胡志廉的儿子胡正堂,还有就是伍定远的女儿华妹,说了一大堆儿童们傻乎乎的谈话,却与核心情节无关,然后胡正堂主动到后院去玩,出来时称看到鬼,从此傻了。

中蒙武林交手,开始三年,少林主持,均胜,明廷怕得罪蒙古,便和稀泥,让胡志廉主持,蒙古“搜罗北国全境高手,从高丽至西域五十六国。精选五名神将,挑战中原。(洪武年间,高丽被李成桂夺权,应该是李氏朝鲜)

这一年胡志廉安排比武大会,会场上,琼武川的孙女琼芳女扮男装,与九华山掌门娟儿谈笑风生,琼芳与华山掌门苏颖超青梅竹马,见苏不至,便外出寻找,在苏所住的地方找到了,两人接吻,苏竟然手伸入内衣,被琼芳打断。(孙晓有一个规律,就是女性婚前是不允许轻薄的,抚爱,在他的心目中属于轻薄。很不可思议。)

赛场上,点苍七雄之一的玉川子第一个出场,败,第二个出场的神刀门宋通明,胜。冗长的打斗描写。

(过分夸大蒙古的力量,还有对北国的情况,完全悖离历史)。


微微一红

心下一凛

俏脸,

脸色大羞

幽幽叹了一口气

(这是本小说里高频率出现的词汇,形成了特有的脸谱化风格。)




第十章一代新人换旧人

娟儿上去迎战,赢了一局,后败,第四位的祝康大败,十分丢人,只得期待苏颖超迎战哲合丹。

(打斗的描写,基本可以忽略不看。看了累。)




楼主 侠必无情  发布于 2010-11-12 17:54:05 +0800 CST  
作者:别名拈花 回复日期:2010-11-12 13:41:31

是可忍孰不可忍!看来楼主定是觉得我没水平,对我提的问题从不回答。

——————————————————————————————
我自己觉得自己是没有水平的,哪里再敢指责别人没水平呢?

呵呵。

只是我不想捉对回答,这样你来我往,就像拳击赛似的,零打碎敲的也没啥意思吧。

但既然你愿意捉对回复,那我就如此这般吧。






楼主的疑问,如果看书仔细一点的话书中都有答案的,前面的回帖里我也说过了,不在重复。只说你反复提到的孙晓不敢直视皇帝。我不知道你怎么得出这结论的,孙晓有什么不敢直视皇帝的,他怕什么?
《笑傲江湖》作为一本寓意中国三千年来政治生活的武侠小说,他描写朝廷多吗,描写皇帝多吗?你能说金庸不敢直视朝廷和皇帝?说白了,朝廷和皇帝不是主角,用不着太多描写而已。
《英雄志》也一样,武英景泰两个皇帝虽然都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但你不能因为他是皇帝,就要求跟四大主角一样浓墨重彩的描写吧?

————————————————
《笑傲江湖》里没有朝廷啊,他写的是江湖,所以人物都是江湖人物。

而《英雄志》不同了,它里面基本没有江湖,江湖都被朝廷搜罗进去了,这种写法,基本是与过去的武侠小说不同的,在武侠小说里,往往是江湖强,朝廷弱,像”鹿鼎记”里,康熙再有本事,但也敌不过毛冬珠在宫里胡作非为。江湖甚至操纵了宫廷。

而孙晓的小说,前面有网友说了,属于政治小说,江湖人物的最终归属,都回归到朝廷。既然你朝廷,你不去直面描写皇帝,这算得上正常吗?

你说小说里写了许多皇帝的地方。但是那些都是旁观者看到的皇帝,包括景泰帝时代,正统帝当时的所在,都是通过侧面描写交待出来的,或者是通过人物嘴里说出来的。

你看到哪里有一处,是皇帝跳出来,思考自己的生存的?

关键的正统帝复辟,这些关系到皇帝命运的段落,小说里是一跳就跳了十年,最重要的政变情节,小说里却不作表现,这合乎情理吗?



楼主 侠必无情  发布于 2010-11-12 18:04:10 +0800 CST  

作者:别名拈花 回复日期:2010-11-12 13:41:31

段誉,虚竹,阿朱,阿紫,韦小宝等等这些算什么?金庸这么写,没见几个人表示非议,包括楼主本人。怎么孙晓这样写,楼主就这么大火气?
《英雄志》里面的阿秀是私生子,是靠人物的嘴一下子说出来的吗?你再仔细看看吧,从第八卷到接近尾声的二十二卷,这么长的跨度里,那么多细节,那么多伏笔。

——————————————————————————

我不惮以最坏的恶意忖度别人,这是鲁迅说的。

但看英雄志,真的要抱着恶意来看。

秦仲海在柳昂天面前,几乎是称兄道弟,没大没小的,竟然还能够暗度陈仓,送上一个鸠占雀巢的大礼包,而柳昂天不知为什么如此糊涂。这哪像一个朝廷的官哦。

我在上面说过,小说里的男女只要碰到一起,都可能产生暧昧之情。一不小心,就能产生混交奇观。

我想那个时代,是迫切地需要DNA鉴定技术的时代。

当然,这是孙晓对今日社会焦虑的穿越化而已。
楼主 侠必无情  发布于 2010-11-12 18:15:36 +0800 CST  

作者:鸟一样的涯天 回复日期:2010-11-12 18:41:15

你水平如何你说了算,只是你既然自称水平一般,那麻烦你不要一副要教孙晓如何写书的口气来评书。如楼上所说,你不如评一下金庸武侠巨著神雕侠侣来得实在。其实,神雕在我眼中是金庸大部头里最差的一部。

——————————————————————————

我哪里教孙晓如何写书的?我始终把评点局限在我自认为有感想的地方,而这种感想,恰恰是你认为不足的地方。

当然,我回过头去,发现我的确在读的时候,有许多地方没有读懂,或者读错了的地方。

我也找了一些网友解惑的文章,甚至在“TXT”版的版本中,重新把重点地方,又搜索了一下,回顾了一下。

但我认为,我没有读懂的地方,恰恰是孙晓自己都没有自圆其说的地方。

其实,我感到我再研究下去,我都要成了“英雄志”的研究专家。

我将在最后,重点回顾一下“英雄志”里的真正的背景,以及这些背景,如何让孙晓自己都头晕脑涨、难以自圆其说的地方。





楼主 侠必无情  发布于 2010-11-14 15:10:16 +0800 CST  
作者:别名拈花 回复日期:2010-11-13 11:41:44
不觉得这贴子是吵架帖,我也从头到尾没说过脏话。仗剑里面那么多争论郭靖和萧峰到底谁武功高的帖子里,所谓的郭粉和萧粉对骂的,那才叫吵架帖。

这帖子最后一次回复了,楼主都承认是抱着恶意在看《英雄志》,亏了我们还傻瓜一样的认真回复,认真的辨论。
————————————————————————

关键不是恶意,是我的恶意,是否能说出理由来,呵呵。

至于吵架,我也没有吵架啊。

因为我怀着低调,怀着自己从没有高水平的认定,所以,我或许能够没有包袱,说出一点真话吧。

欢迎你再度回来指点。

因为一些反驳的意见,也促使我对一些没有读懂的地方,进行了回头望,也使我对整个小说的逻辑断层,有了更为悚人听闻的发现。

在评点的最后,我会跳出捉对评价,而从宏观层面上,探讨一下,小说在几个非常重点的情节部位,是如何语蔫不详的,难以自圆其说的。

应该说,小说的真实的历史背景,已经困扰住了孙晓,而这真是小说后面难产的原因。
楼主 侠必无情  发布于 2010-11-14 15:19:15 +0800 CST  

作者:鸟一样的涯天 回复日期:2010-11-12 19:02:32

秦仲海在柳昂天面前,几乎是称兄道弟,没大没小的,竟然还能够暗度陈仓,送上一个鸠占雀巢的大礼包,而柳昂天不知为什么如此糊涂。这哪像一个朝廷的官哦。

______ 看明白了再说,那是柳昂天为秦家保存血脉的举动,柳昂天示意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于这位朋友的解释,我当时真的愣住了,难道小说里写的这一部分我真的没有在意?

我重新回看了一下小说,没有在小说里发现,柳昂天是出于“保存秦仲海”血脉的缘故,才让七夫人怀孕的。

看小说里这一段:“

柳昂天年过六十,育有二子三女,却无一个成器。三个女儿本就文弱,不必多提,那长子云风世袭爵位,最该奋发图强,可偏偏这孩子娇生惯养,不堪大任,让人失望。那次子正风武功虽高,福泽却又单薄,少时与无赖斗殴,意外被杀身亡。柳昂天悲痛之余,更不愿长子犯险,以致柳门虽然人才济济,却全是外家人。
本家无人继承衣钵,柳昂天口中虽然不提,其实内心暗自郁闷。本想今生命数如此,再无痴心妄想,哪知临到老来,居然还能生个黑壮虎小子,自是让他喜出望外了。”

从这一段客观的叙述中,柳昂天是认为怀孕的孩子是自己所生。

那么,你说的柳昂天认为是帮助秦仲海留存血脉的叙述又来自哪里?

敬请就教。
楼主 侠必无情  发布于 2010-11-14 15:30:18 +0800 CST  
作者:鸟一样的涯天 回复日期:2010-11-14 16:17:21

不是所有的话都明说出来的,你如果看不出来,可以看看百度贴吧精品贴
————————————————————

如果小说本身提供的人物刻划描写,不能得出需要的印象,必须借助于别人的分析,来达到一种自以是的目的,我不知道,这是作者的错,还是读者的错。

毕竟,这不是刘心武解读红楼。

当然,我在找你那个精品贴。

呵呵,我也在尽力减少我的错误。

因为你的那个贴子,很打消了我的理解自信力,难道一部小说,通过解读,可以成为另外一部吗?
楼主 侠必无情  发布于 2010-11-14 16:30:09 +0800 CST  

楼主:侠必无情

字数:157050

发表时间:2010-10-18 21:1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9-09 00:20:11 +0800 CST

评论数:131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