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弃儿——读《宫女谈往录》看清宫逸事(长期连载)

“下午,在西什库被困的洋人和教民们一起冲出来,直奔护国寺,拥进宝禅寺街,扑向西南的端王府,先抢后砸,最后一把火,把端王府烧个精光。大火直烧到夜里,由宫里往西北看,夜里还看到火势很旺。端王府里死人不少,因为端王府一围,任何人不许出来。
楼主 半床诗7852  发布于 2016-04-09 08:38:10 +0800 CST  
“二十二日下午,突然有一个日本人,骑着马,带两个跟随,到神武门外,说是奉日本军司令的命令来的。这人能说很漂亮的北京话,说日本司令宣告,日本这次出兵,只是攻打义和拳,不是面对中国的大皇帝,请放下武器不必对抗。又说,我们日本兵决不进入皇宫,皇宫以内还是由护军保卫,皇宫以外,由我们联军保卫,宫里的一切供应照常等等。总算一块石头落了地,仰仗老佛爷的恩泽、皇上的洪福,皇宫算平安无事了。以后发给了二百个腰牌,宫里的人可以凭腰牌出入。”
楼主 半床诗7852  发布于 2016-04-09 11:24:42 +0800 CST  
原来,这个到皇宫传话的日本人,就是川岛浪速。他当时在日本驻华公使馆任武官,在日本派遣军司令福岛安正少将手下当翻译。自从这次传话以后,川岛在清朝人中间名誉最好,以后与肃王关系密切。肃王当内务大臣时,聘请他当警察总监的教习,也就是警察总监的高级顾问。这个人极坏,侵略台湾时他参加过,日俄之战时他参加过,策划满洲国他参加过。当年他当警察总监教习时,他手下的日本教官,以后几乎全部是伪满洲国的台柱子。其危害中国之大,活动范围之广,不下于日本著名战犯土肥贤二。他更把肃王排行第十四的女儿带到日本培养成特务,那就是有名的川岛芳子。他凭着自己的关系,让芳子结识了日本侵华头子头山满、炸死张作霖的大佐河本大作、侵华日本外相松岗洋右、日本驻华少将多田骏等人。川岛芳子后来秘密将溥仪的妻子婉容接到伪满洲国。她当过溥仪侍卫武官伪满皇宫的女官长,当过伪蒙古军的司令,当过驻北平的伪满同乡会的会长,当过华北采金公司的董事长等等。最可恨的是1937年日本宪兵攻陷北平后,他在沙滩红楼北京大学旧址、当时的日本宪兵司令部充当中国通,审讯过多少个爱国志士。日本投降后,1948年,她被枪毙。日本人当时不愿意骚扰皇宫,另有他们的用意,一是出于政治的需要,一是垂涎中国几千年的国宝,认为早晚要全部攫到他们的手里。这样,宫里反而成了最安全的地方了。
楼主 半床诗7852  发布于 2016-04-09 11:27:09 +0800 CST  
李莲英继续说:“宫外头可不行,一来抓义和拳抓得紧,二来抓官差非常厉害,掏粪、抬水、背死尸、洗衣服,只碰到,男的女的全抓,城里的人都不敢出来。所以知道的消息很少。奴才刘祥总算逃出来了,能够伺候老太后和皇上,这是天大的福。”
楼主 半床诗7852  发布于 2016-04-09 11:28:42 +0800 CST  
李莲英奏完了,老太后长出一口气,阿弥陀佛,菩萨保佑!这是二十多天来第一次得到宫里的真实的较详细的消息。
刘祥总算是得脸了,娟子不住地向荣儿拱手。
夜渐渐深了,荣儿思绪万千,心里不住地翻动……为什么把她赏给一个太监,使她没有爱,没有前途,没有儿孙,没有幸福……
楼主 半床诗7852  发布于 2016-04-09 11:30:21 +0800 CST  
12、温柔一刀
离开皇宫已一个来月了,老太后念叨,满想赶到太原府过八月节。山东巡抚毓贤也有奏折来——他是由外地赶回来的——预备好中秋节在太原府接驾。大家都喜滋滋的,但万没想到天公不作美,连续和秋雨不晴天,没法子上路,只好在忻州贡院过中秋节。到了八月十八,在太原补过中秋节。
在太原府巡抚衙门官廨里,荣儿接受过毓贤给的红包,用三旗的话叫“添梳头油钱”,但这不是赏钱。
楼主 半床诗7852  发布于 2016-04-09 13:33:59 +0800 CST  
毓贤跟一般的地方官不同,他除了是山西巡抚以外,又是皇室的近支,他在前厅以君臣礼拜见了老太后,后堂又以子侄重新叩见老佛爷,于是请老太后散发红包给侍女们,表示他当晚辈的一片孝心。
自从离开皇宫以后,吃不舒服,睡不踏实,风吹雨淋,跋山涉水,到了太原,能有一个地方大员,又是宗室子弟,以家人子侄的礼来接待老太后,哪能不使老太后感动!所以老太后也以家人的礼对待他,破例叫荣儿和小娟子出来拜谢他。对他来说,真是天大的脸;对荣儿她们来说,入宫以来是第一次见地方大员,也是唯一的一次。
楼主 半床诗7852  发布于 2016-04-09 13:35:55 +0800 CST  
娟子曾在背地里对荣儿嘀咕:“毓贤原是山东巡抚,义和拳就是由山东沿海先兴起来的,得到毓贤的支持,才扩大到河南、直隶。以后毓贤又调到山西当巡抚。现在义和拳惹了这么大的乱子,八国联军不会饶他的。对这情况,老太后心里不会不明白,毓贤心里也不会不清楚,这次隆重地接待老太后,尽到宗室晚辈的礼,也是暗中向老太后请求将来照顾他的家属,照顾他的孩子。老太后是多么精明的人,哪能看不出这番意思来,因此特别赏他脸,让咱俩出头答谢他,暗中表示知他的情,彼此心照了。你没看到咱们答谢时,毓贤头微微低下,眼圈里发潮,看见咱们出来,迎上一步,漂漂亮亮地行个半礼,是很有教养的人!”
楼主 半床诗7852  发布于 2016-04-09 13:36:56 +0800 CST  
荣儿觉得娟子是个眼灵心细的人,毓贤的心,老太后的心,都让她给摸透了。
这位王孙公子心里也够细密,礼节也够周全。第一天晚上用膳,接待荣儿等下人,全是翅子头的席,相当讲究,根本没拿她们当下人看,而是当高贵的客人待敬了。第二天,行家人礼,孝敬老太后吃螃蟹。老太后在正厅当中一坐,四盏吊灯一照,烛影摇红,丹桂飘香。两个太监在两旁副桌上给剥弄。这份雍容富贵,吃一口蟹肉,喝一口绍酒,天上人间,到了神仙地步,比起出宫时吃煮豇豆,正是一个天上一个人间。
楼主 半床诗7852  发布于 2016-04-09 14:02:05 +0800 CST  
毓贤很对老太后的脾气,也深得老太后的喜爱,在皇室贵胄中,能有这样精明练达的人,极为难得 。
但不管这里环境多好,人情多熟,老太后也不会在这里久留的。因为毓贤是义和拳的发起人之一,是洋人的眼中钉、肉中刺,躲还躲不开他呢,哪能跟他靠近。他这叫王麻子挨刀,赶在自己刀刃口上,会沾上一身腥气的。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老太后多么精明,哪能在这里羼合,造成不清不白的口舌呢。所以休息三天,赶紧起程了。
楼主 半床诗7852  发布于 2016-04-09 14:03:10 +0800 CST  
离开太原,荣儿她们真感到是深秋了。临行前,毓贤派人交给荣儿她俩一个暖水壶,能保温,很得老太后的喜爱。他又同时交给她俩五六筒茶叶,用蜡严封的。显然毓贤是把老太后当成尊亲,把荣儿她俩看成近人了。
楼主 半床诗7852  发布于 2016-04-09 14:27:57 +0800 CST  
自从到怀来以后,可以说就按宫廷制度行事了。每晚有上夜人。老太后还是旧习惯,沾枕头就睡,可睡觉一醒,就再也睡不沉了。鸡叫以后,常常和荣儿她俩说话,但决不涉及朝廷的事,也不涉及宫里的事,这是规矩。大多谈些生活琐事,如谈到毓贤的厨子很会做菜,都是京里自己带来的等等。
楼主 半床诗7852  发布于 2016-04-09 14:28:59 +0800 CST  
老太后歪躺着,微微闭着两眼,一只手伸出,放在身旁的倚枕上。往常在宫里时,寝床两侧要放两个小枕头,就像医生诊脉时,手腕子底下枕着个小枕头似的。这有个特殊原因。
楼主 半床诗7852  发布于 2016-04-09 14:33:14 +0800 CST  
老太后年轻时好美,两只手腕上都戴有镯子。有一对老太后最喜欢的翡翠镯子戴多年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右臂一只褪下来就戴不进了,左臂一只根本褪不下来,只能跟老太后升天了。为了这只镯子,老太后特意让宫女做了两个小枕头,摆在床左右两侧,歪着躺的时候,手腕就放在小枕头上。在跋涉途中,荣儿和娟子想到老太后身边还缺少这个东西,于是请求太监买了块红绸子,缝了两个小枕头,留给老太后放胳臂用。
楼主 半床诗7852  发布于 2016-04-09 15:40:22 +0800 CST  
老太后侧着身躺在床上,合着两眼养神,这是她多年养成的习惯。老太后从来不晚起,无论是冬夏,天不亮准时起来。起床前,微闭着眼想一会儿事,然后说话,这是习惯。现在她对荣儿她俩说:“前两天的中午膳,有个菜叫烩鸽雏,这是个时令菜,也是个寿菜,是大热的东西。目前已经是秋分了,阳气下降,阴气上升,正是吃这菜的时候,给老人吃,等于吃一付补药。难为毓贤想得周到……”
话说得很慢,是想一句,然后再说第二句的。
楼主 半床诗7852  发布于 2016-04-09 16:18:34 +0800 CST  
娟子在背后捏捏荣儿的手指头,她俩心里明白,老太后为人特精细,多年的生活养成了口风特别严谨,这哪里是在夸烩鸽雏,分明是对毓贤有些惦念罢了。老太后也有力不从心的时候,这时说话丝毫没有架子。
到了冬天,议和开始,果然像娟子说的一样,毓贤作为罪魁祸首,第一批就挨杀了。
荣儿有时想起他送红包时的洒脱样子,心中无限酸楚袭来……
楼主 半床诗7852  发布于 2016-04-09 16:19:51 +0800 CST  
13、辛丑回銮
西行最后一站是西安,在西安过了闰八月的中秋节。
荣儿的丈夫刘太监自从到山西后,就被老太后派在光绪跟前当近侍。他看到光绪整天呆呆地坐着,对任何人都是淡淡的,对饮食更是不挑不拣,漠不关心,每餐六菜一汤,不管别的人吃什么,他永远是如此,一直到西安都是这样。最愉快的时候,是光绪和太监们下象棋,很平易近人,下完棋后,仍然像一块木头,两眼痴呆呆地一动也不动,急躁发脾气的性格根本不见了。好象他下定狠心,不管外界如何,他只是装痴作哑。刘太监心想,一个血气方刚的人,收敛到这个程度,也是非常痛苦的了。
楼主 半床诗7852  发布于 2016-04-09 17:57:04 +0800 CST  
刘太监伺候光绪帝时间不长不短,比较了解光绪的性格,他胆小又任性,最怕夏天打霹雷,一到下暴雨的时候,门窗都要紧闭,让太监站在两旁,自己捂起了耳朵。但他又喜欢听暴雨后宫里下水道泻水的声音。他常常顶着雨来到御花园东北角的一个亭子里,下面池子里有个石龙头,高悬着,后宫的雨水从这个龙头喷泻出来,落在深池子里,像瀑布似的,轰轰作响,长时不断,流入御河。这是他最喜欢听和最喜欢看的。但他性情暴躁,喜怒无常,他手下的太监不敢亲近他。他常常夜间不睡,半夜三更起来批阅奏折,遇到不顺心的事,就自己拍桌子,骂混账,也不知是骂奏折还是骂近侍太监,吓得太监们都心惊胆战。
楼主 半床诗7852  发布于 2016-04-09 19:26:00 +0800 CST  
刘太监想起在宫中给光绪剔头的情景。剃完头,请示光绪帝按摩不?大家知道光绪是个急脾气的人,对于生活细节向来又不讲究,早就腻烦了,向例是摇摇头,更不挑剔奴才的毛病。奴才行礼时,光绪眼皮也不抬,怔怔地在想心事。光绪帝很少有喜笑颜开的时候,刘太监觉得光绪可能有精神病。
光绪念念不忘的,只有唯一的知心人珍妃。自珍妃被老太后投入井里死了之后,光绪就立誓不近女,从此再也没接近过任何女人,直到归天。可以说,对珍妃上情至义尽了。
楼主 半床诗7852  发布于 2016-04-09 19:26:50 +0800 CST  
光绪内心的苦痛是无法言说的,只好默默地独自承受。当初在瀛台被困看《三国演义》时,曾嗟叹“朕还不如汉献帝”。汉献帝还有一个知疼知热的伏皇后,而做了三十年皇帝的他不但连自己唯一知心的女人都庇护不了,死了爱妃问都不敢问一声,还连自己的皇后也变成自己的敌人。
楼主 半床诗7852  发布于 2016-04-09 19:34:05 +0800 CST  

楼主:半床诗7852

字数:65253

发表时间:2016-03-30 06:2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5-23 22:52:34 +0800 CST

评论数:93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