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迷雾,漫谈三国人物

@黑色夜空6 2015-03-18 16:46:57.0
追这帖子追了一年多了,每天看一次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很佩服楼主的毅力,同时,也很欣赏楼主从人性的角度来解读三国,很有创新,逻辑分析的也很好,虽然有些人不认同楼主的说法和看法,但我觉得历史这玩意,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种历史,谁说的对谁说的不对,我觉得没什么好争论的,可能大家都对,可能也都不对,因为它本身就没有正确答案,史书上写的一定就是历史真相么,未必。所以大家如有不同意见的,请从交流的角度来......
—————————————
谢谢支持,等先把这个写好再说吧,现在都没劲了,呵呵。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03-20 23:56:10 +0800 CST  
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从东到西,这五条路分别是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和祁山道,这次诸葛亮的目的就是陇右,所以诸葛亮的选择是最西边的最远的一条路,等在陇右站稳脚跟,再东进长安基本上是坦途一片了。
诸葛孔明的算盘打的很精,他试图出其不意,一举占领陇西三郡,扩充地盘和实力。然而他的对手反应非常地快速,魏国朝野给予了高度重视。魏明帝亲自到长安督战。派遣大将军曹真前往关右坐镇,派遣右将军张郃“勒兵马步骑五万拒亮”。从官职上来看,曹真的职位要比张合高一些,但张合是曹魏阵营中五子良将中硕果仅存的一位,这才是真正身经百战的名将,由此可见,曹魏这边应该已经察觉到了诸葛亮的真正战略意图,派出了最得力的干将来阻击诸葛亮,这样战争的焦点就集中在了街亭。
为什么是街亭呢?差一下百度百科,里面是这样介绍的:“街亭山高谷深,地势险要,为历史上重要军事关隘、兵家必争之地,进可攻关中,退可守陇右。历史上群雄角逐,战事频繁,在这里曾多次进行过大规模战争。三国时期,“马谡失街亭”就发生在这里。”但这里我有一个很大的疑问,大家熟知街亭这个地方,其实都是来自于《三国演义》,那除了三国时期,在街亭还发生其他有影响力的战斗吗?恕我才疏学浅,确实找不到其他朝代关于街亭的争夺战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那个先来说说街亭这个地方,目前,街亭究竟在哪里主要有两种说法:一为甘肃秦安县以北之陇城,二为今天水市麦积区之街亭古镇。“陇城说”的主要论点:街亭就是两汉时期的略阳城。“略阳城在东汉末年仍居重要地位,进入三国鼎立以后竟然消失,原来略阳城之名被街亭所代替”。其主要根据是:“《后汉书》所载来歙克略阳城和《三国志》所载马谡失街亭这两次战役,对于地理环境的描述与踏勘考查的陇城的地理环境最为符合”。又说,当地有“常营”、“大营”、“五营”等地名,即是古战场的标志,在这一带至今不断有铜镞、铁刀、盔甲等兵器出土,便是古战场的物证。街亭古镇俗称街子口,是古代通关陇、巴蜀的要道。正处秦岭以西,位居天水东南七十里,从街子往南经白石峪、平南、天水、盐官可到祁山堡;又可从街子经党川、利桥、两当、凤县到汉中(直至民国初年,常有驮队、马帮沿此道来往于秦州汉中之间),完全符合曹魏提醒张邰:“秦岭之西有一路可通祁山,中间一隘口,地名街亭,是去汉中的咽喉要地”的表述。 再从诸葛亮再三告诫马谡的一段话:“街亭虽小,干系甚大,此地奈无城廓,又无险阻”来看,也完全符合街亭古镇的地形地貌。街亭之所以重要在于它的地理位置,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出,街亭属于山间的一个三岔路口,向南可到汉中,向西则是陇右,向东则是大路平坦,直通长安,如果魏军先占据了街亭,这样就将切断蜀汉和陇右三郡之间的联系,三郡对于蜀汉的归顺也就将失去意义。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03-21 21:37:59 +0800 CST  
好在这次诸葛亮出其不意,还是占有主动权的,蜀军占有时间上的优势,一定可以早于魏军到达街亭,诸葛亮现在要做的就是选择一名先锋官,带兵先期占领街亭,在那里等待大军的到达。这是一个看似简单的任务,但确实一个至关重要的任务,诸葛亮必须选择一名可靠而经验丰富的将领来担任这个职位,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诸葛亮选择了从来没有带过兵的马谡。
在我看来,先锋官的首选应该是魏延,我这里说的魏延可不是《三国演义》那个背后有反骨的魏延,那个先背叛刘表,又背叛韩玄,差点被刘备杀掉的魏延。在刘备应刘璋之邀,入川帮助刘璋抵御张鲁之时,魏延就以部曲随刘备入蜀作战。在定益州的战斗中屡有战功,迁升为牙门将军,深受刘备信任。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刘备于沔阳自称汉中王,并定治所于成都,于是当留大将以镇汉中,当时大多数人的意见都认为张飞应当担任汉中太守,张飞也觉得这个位置非自己莫属,但是刘备却意外的提拔魏延为汉中都督、汉中太守,并将魏延从牙门将军升为镇远将军。全军上下听闻此事一片震惊。一日,刘备大会群臣,问魏延道:“今天委任你这个重任,你打算说点什么吗?”魏延朗声答道:“如果曹操举倾国之力前来,我请求为大王挡住他,如果是一偏将率十万大军前来,我请求为大王吞并了他。”刘备听后感到十分满意,群臣也为魏延这番话而称赞其雄豪。大家也不要觉得魏延在说大话,不管是不是他运气太好,在魏延守汉中的几年里,可以说是固若金汤,没有半点闪失。
蜀国的前后左右四将军,马超更像是是花瓶,黄忠更多是斩杀夏侯渊的奖赏,我觉得魏延在军中的地位已经仅此关、张,等着一批人故去以后,到了诸葛亮当政的时代,魏延俨然已经是军中第一人。那诸葛亮为什么不用魏延作为先锋呢?究其原因,我认为因为魏延就不是诸葛亮的人,当年刘备力排众议,重用魏延,魏延对于刘备,肯定是感恩戴德,对于刘家,魏延绝对是忠心耿耿,目前魏延已经是军中第一人,再重用他的话,诸葛亮岂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所以对于魏延,诸葛亮是要用,但不会重用,回到前文提到的子午谷奇谋,魏延输了,蜀国大败,对诸葛亮来说肯定不是一件好事,但要是魏延拿下长安,立下奇功,声望大振,对于诸葛亮也未必是一件好事。
接下来又比如吴懿,声望与资历也够,但他是皇亲,和刘禅是一条线上的蚂蚱,诸葛亮也不会重用和培养与他,那为什么是马谡呢?马谡(190年—228年),字幼常,襄阳郡宜城县人。三国时期人物,与哥哥马良等四位兄弟并称“马氏五常”。马谡才器过人,且好谈论军计,《三国志》多次提到,“诸葛亮频携谡,逢议点谡”,可谓深受诸葛亮信任。在诸葛亮南征之前,还专门找马谡来研究对策。针对南人难以驯服的特点,马谡提出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攻心策略。这一策略被诸葛亮实施为“七擒孟获”,保证了南方边境的长治久安。针对蜀国“兵马疲蔽”,民怨沸腾,马谡适时提出“只宜存恤,不宜远征”的休养策略,事实证明,马谡的战略是非常成功的,因而,诸葛亮评价马谡“匡世奇才”并不过分。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03-23 22:44:58 +0800 CST  
@qhayjf 2014-08-29 21:30:14
后来周瑜倾尽全力,自己也身受重伤,终于逼走了曹仁,成功占领了江陵。而刘备则趁着这个空挡攻占了江南四郡。“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史书是这么记载的,但实际他们并不是主动降的,而是被刘备打的没办法才投降的,像武陵太守金旋据《三辅决录》记载,是被刘备攻下城池而后杀死的,这其实就是靠武力解决的,更不是受到刘备的仁义的感召自己归降的。当然这期间确实也不......
-----------------------------
@henanhenry 2015-03-28 13:07:32
楼主对三国的理解让我佩服之至。我很少对天涯上的帖子进行点评。今天特别点评以对楼主表示最高的敬意。虽说是在讲三国,实乃对国人进行思想启蒙。楼主真乃当世大家,远胜很多所谓的泰斗、大师。
-----------------------------
过誉了,论坛里大家一起就是相互交流。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03-29 22:35:58 +0800 CST  
善于小征小战的能手不一定是个运筹帷幄的将军,一个运筹帷幄的将军也不可能是个能征善战的将士。汉高祖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人各有其才,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方面 ,马谡是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高参。马谡死后,诸葛亮用兵打仗远不如以前,原因就在于身边缺少了善于谋划的智囊型人才。因为少了心腹马谡参与,晚年的诸葛亮食少事繁,事事躬亲,最后凄惨地劳累而死。以至于临死之时,诸葛亮发出了“吾遍察诸将,皆无人可授”的悲叹,可见诸葛亮对马谡情有独衷。
过分的是作为上级领导的诸葛亮明知马谡缺少一线的经验,却不顾众人的反对,违反常规,硬要马谡这个机关兵一线挂职锻炼。培养人才的主观愿望是好的,但好心办坏事,结果导致人才严重错位 。
从一般观点来看,我们觉得诸葛亮主要是败在用人不当,这个诸葛亮在事后还为此作了检讨。但仅仅是用人不当吗?在《三国志》曾有这样一段记载:“在刘备临终前曾告诫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而“亮犹谓不然。”从这段记载我们一般认为刘备目光如炬,其实刘备用错人的情况也是大把,联系到现实生活中,举这样的一个例子,比如说董事长对总经理说,我认为的你某某下属言过其实、不看大用,从总经理的角度来解读这句话,一般是在提醒自己不要搞小团体,可能就是看到自己和这个下属走得太近了。当然等董事长下台了,该提拔还是得提拔,该培养还是得培养,因为那才是自己人。
对于诸葛亮用人不当在我看来这只是后果,而不是失败的原因,失败的原因首先是料敌不明,后来的用人不当其实是来源于对敌人的情况没有正确的预判。前面说过,诸葛亮突然出兵,又有几路疑兵,确实占据了主动。就算是诸葛亮对于马谡的能力认识不足,但马谡从前没有带兵打过仗那是铁一般的事实,对于街亭的重要性,诸葛亮不可能不清楚,但他还派马谡担任这个重要职位只能说是诸葛亮过于托大了,我觉得主要诸葛没有想到魏国的反应会那么迅速,从后来张郃五万大军迅速扑向街亭的行动来看,魏国这边应该已经猜到了诸葛亮的战略意图。在诸葛亮原先看来,作为去街亭的行动应该是既重要而轻松的一个任务,只要带领军队到达街亭,驻扎好等待主力部队到来,任务就算完成,而自己的军队经过街亭到达陇右,顺利接受三郡,那基本一出祁山就可以喝庆功酒了。所以这对于马谡实在是一个不可多的的锻炼机会,经过这次,马谡也就可以迅速在军中上位了。
也因为如此,诸葛亮的中军的行军速度还比较迟缓,对于诸葛亮到底多久到达的街亭,历史上没有记载,但假如诸葛亮的行军速度再快一些,能够在马谡军队崩溃之前到达的话,整个战局肯定就将改写。也许诸葛亮的实际速度是不算慢的,但是兵贵神速,往往按照常规的速度就肯定贻误战机了。前面说的司马懿征讨孟达的战斗,孟达料定司马懿三十天才能到达,结果司马懿八天就到了,完全打乱了孟达的部署,如果司马懿真的是按常规速度三十天到达的话,那结果可能又是另一番景象了,就算司马懿提上一点速度,二十天到达,应该也很难胜得那么干净利落。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03-29 23:29:41 +0800 CST  
街亭是古丝绸之路南线的必经之路,也就是当时关中到陇西的唯一通道。街亭就是古丝绸道上无数个古镇中的一个,却看不出一点险要的地理条件条件,简单地说就是无险可守。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安排马谡在这样的地方阻击优势的魏军主力呢?所以依照之前我的猜测,那还是诸葛亮没有料到魏国的情况。我们来设想一下当时的情景,马谡志得意满地当上先锋官,第一次带兵来到街亭,而这时探子来报,魏国张颌带领五万大军正朝这里杀来,这时马谡心里可能既是恐惧又是兴奋。
大家看多了演义可能对五万人马没有什么感觉,但实际上这已经是非常可怕的兵力了。蜀国应该好多年没有这样的大阵仗了。当年刘备集整个蜀汉的力量伐吴报仇,带的兵总共也就五万。再往前,曹操亲征与刘备在汉中对决,双方的各自的总兵力也超不过五万。所以张颌这次带的兵力已经非常可观了。马谡这边到底带了多少人,史书里没有明示。一般估计这次北伐诸葛亮应该有十万之众,所以作为先锋的马谡大概应该是两万左右的兵力。
前面我们说过,街亭作为交通要道是非常重要,但是这里无险可守,假如是按诸葛亮部署的当道扎营的话,这就意味着马谡的军营将会受到张颌军的猛烈攻击,这种方式就意味着双方针尖对麦芒的火拼,拼的是钢铁般的意志力和战斗力。
这让我联想起辽沈战役中的塔山阻击战,塔山阻击战是中国第二次国共内战的辽沈战役期间国民党军队与东北人民解放军之间的一场战役。塔山是塔山堡的简称,意指一座有塔有山的士兵堡垒,然而塔山并没有塔也没有山。塔山只是一个在锦西以东大约有一百户人家的小村庄,距离锦州15公里,距锦西4公里,唯一的重要之处就在于去往锦州的道路直接从塔山穿过。塔山的东边濒海是打渔山岛,西面的白台山是塔山地区的制高点。为保障夺取锦州之役,东北野战军在此地仓促建立防御阵地,并以此来迎击援救锦州的国军东进兵团。最后东北野战军阻挡住国军东进援锦而取得胜利。塔山战役直接决定了锦州战役甚至于影响了辽沈战役的结局。
东北解放军以8个师阻援,而国民党军是以11个师进攻。我军8个师顶住敌军11个师的进攻,战斗是异常激烈的,其激烈的程度也可以说无法用语言来描述。塔山阻击战历时6昼夜,国民党军队虽然在数量上占有优势,但是海陆空三军却未能有效地协同作战,最终未能攻下塔山。作战中,解放军伤亡3774人,歼灭国民党军6549余人。共产党内部的战前动员提出"死守阵地"、"与阵地共存亡"、"保卫锦州胜利"等口号,开展"立功运动",号召共产党员带头英勇杀敌,战后,仅12师通令嘉奖的160人中,党员就占了70%。
塔山与街亭的相似之处是都为无险可守的交通要道,我认为如果马谡能够动员两万人都保定必死之心,死守营寨的话。就算是伤亡非常大,但可能还是可以拼到主力部队出现的那一刻。但这不是马谡想要的。
以前看到《三国演义》中马谡一意孤行,违抗诸葛亮的军令,最后走向全军覆没的情节时都会觉得马谡的脑子进水了,诸葛亮让他当街立寨,他却非要上山。从现实的观点来看,领导的部署是是一定要听的,因为就算是失败了,那也是领导的水平有问题,主要责任在领导,但是要是自作主张的话,那风险就大了,就算是胜利了,心眼小的领导也会对于你的所作所为耿耿于怀,所以一般情况下大家都不会这样做的。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04-01 23:41:48 +0800 CST  
@菲克利普 2015-03-30 20:24:16.0
以历史人物为主线,可以说是历史人物小传吗?近乎于散文一类的东西。怎么说讲的东西大抵还是人情世故,作为历史来说的确没什么价值。不过文笔很好,读起来很有意思。
—————————————
历史人物也是活生生的人,当然需要用人情世故来解读。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04-02 09:37:16 +0800 CST  
马谡不是万不得已,他绝对不会故意去违抗诸葛亮的命令的,根据记载,我们可以看到,说马谡不据城的只有张郃传,而王平传和张郃传都提到了马谡缺水的问题。而诸葛亮传则很笼统地说是违亮节度,举动失宜。那么诸葛亮到底是给了马谡什么节度呢?是否指示马谡应当道扎营,占据城池并且不能上山,特别是无水之山呢?反正从这些记载来看,诸葛亮没有这样详细的指令。其中原因很简单,在战场形势瞬息万变的条件下,诸葛亮是不可能给马谡如此详尽的指令的,何况在诸葛亮看来,马谡是一个非常知兵的人,这种情况下诸葛亮最多是建议性质的,而且诸葛亮应该没有想到魏军来得那么快,兵力那么强。
硬拼应该是马谡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马谡是文臣出身,以智谋闻名,铁血绝不不是他的风格。马谡初次掌兵,他对于自己对于这支军队的掌控力也没有信心,要带领这样一支军队去拼死血战,他更是没有信心。面对这样一支如狼似虎的北方军团,马谡肯定是心怀恐惧的;但他可能也会有些兴奋,因为敌人越强大,就越是他建功立业的时候,马谡一定想利用他的头脑来击破强敌,这时候,他就看到了旁边的南山。
关于占山防守的优点在说定军山一役的时候已经分析得比较详细了,总之是好处多多,马谡的如意算盘应该是给张颌出一个难题,自己让出大道,张颌到了以后该如何应对呢?如果张颌不理自己继续向前的话,那张颌就将面临腹背受敌的局面,所以张颌肯定是不能容忍马谡在这里楔一颗钉子的。那么马谡就占据了战争的主动权,张颌的骑兵攻山,完全失去了骑兵的优势,而蜀军居高临下防守,那就轻松多了,完全可以抵消掉魏军人数上的优势。马谡在山上可以悠然等待诸葛亮的到来,而不是当街立寨浴血苦战。或许等张颌人困马乏之时,马谡带领一支轻兵顺势而下,说不定可以复制黄忠的神话,一战斩杀左将军张颌,从而一战成名,威震天下。
当然,众所周知,马谡的计划引起了争议,特别是副将王平坚决不同意上山,他提出的意见是山上缺水。从后来的结果来看,王平的意见是非常正确的,但马谡却很难听进去。现在我们会觉得马谡这个人固执己见、冥顽不化,但这里面确实有很多原因,也是马谡的局限所在。那时候没有地理这门课程,对南北、东西的气候地形差异人们也没有什么系统地认识,
马谡的老家在荆州,气候和蜀中虽有不同,但都是雨量丰沛,那时代还有巨大的云梦泽,到现在,四川湖北也没听说过旱灾,大山上基本上都是泉水叮咚。马谡的一生,基本都是在这样温暖湿润的地方度过,他没有诸葛亮那样从北方游的历经历,又是第一次到甘肃,怎么会想到这里山上真的是找不到半个泉眼都找不到,在街亭南山的脚下,还有潺潺的清水河流过,马谡并不认为这里会有多么地缺水。
而且估计大部分将领都不会同意王平的意见,王平是从北方投降过去的,他当然是明白人。可是蜀军其他将领恐怕一辈子没出过四川,西南的地理情况限制了当地古人的认知,要不怎么会有夜郎自大的故事呢。还有就是对于山下血战的恐惧,山上阵战张颌的美梦应该已经完全控制了马谡,马谡是不会听王平的意见的,不过马谡同样说服不了王平,这是可能又有将领提出了半渡而击的主意,于是马谡也有些乱了,最后的结果是军队一分为三,马谡自率领主力驻山顶,王平率本部在街亭和清水河之间扎营,黄袭和李盛军埋伏清水河上游,准备对魏军半渡击之。兵力本来就少于魏,现在还搞分兵,焉能不败,这至少说明两个问题,首先是马谡对于军队没有绝对的掌控力,其二就是马谡自己方寸已乱。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04-05 23:45:04 +0800 CST  
@我说的你别信 2015-04-04 23:57:18.0
楼主越来越懒了

—————————————
不好意思,最近搬家,乱七八糟的,连网都上不了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04-06 15:26:11 +0800 CST  
马谡上山以后,可能没多久,张颌应该很快就到达了,前面说过,张颌是硕果仅存的五子良将,东征过乌桓,南下过东吴,西面对阵过马超,当年夏侯渊被斩之时,张合就在旁边,是他沉着冷静,收拾残兵,避免了魏军的惨败,想让他称为夏侯渊第二,那是门都没有,至少马谡是做不到的。张颌不久前才跟随曹真征伐过西羌,对这一带的地形可以说是了如指掌。马谡的这些把戏在他面前就简直是小儿科,张颌迅速打败了想要半渡而击的黄袭军,一路来到了南山下。
张颌一看到马谡上山就知道他在打什么主意,也马上找到破解的法门了,张合迅速将南山包围,然后派兵封锁山下的水源,断了马谡部队的取水之路。估计马谡一上山就傻眼了,寻遍整座山,竟然找不到半点水。马谡再想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张颌军队已经把山团团围住。马谡原来设计的局面完全反转,陷入了全面被动,在山上呆着只有等死,唯一的办法就是下山突围,而张颌的军队在山下已经列好大阵,等待马谡军队过来送死,张颌军队只要离山脚稍微留点距离,顺势而下的势能就完全借不上,等马谡从山上冲到山下,在冲入张合精心设计好的各种军队配合的大阵中,那真跟羊入狼群一般。但马谡又不能不突围,人不吃饭还能坚持七天左右,没有水三天就肯定不行了。除非这时诸葛亮及时赶到,否则马谡的败局已经无可挽回。
所以说回头这件事真还得怪诸葛亮,既然要用马谡,就得提醒马谡做足功课,但从实际来看,马谡明显是有些准备不足。
在等上一段时间以后,看到援军无望,马谡必须选择突围了。具体的突围战史书没有具体描写,但是可以相见,马谡对于这支军队是缺乏控制力和号召力的,在一连串的失败和失误以后军队更是对他失去了信心,在绝境中,这支军队走向了崩溃。
著名的背水一战就是让绝境使战士们以必死之心激发出巨大的潜能,从而战斗力激增,但说实话,这需要军队的指挥者对军队有足够的掌控力,这种事也就是韩信、项羽、这种军神级别的人物能够做到,大部分的军队遇到这种绝境后一般情况下就是全军溃退,四散奔逃。马谡当然是不能例外的,只有自顾自逃命了,就这样张合不费吹灰之力就击溃了这支万余人的蜀国先锋部队。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04-07 23:01:28 +0800 CST  
张颌取得压倒性的胜利后,又发现了在后面扎营的王平的军队,张颌这次选择了稳扎稳打,他也怕蜀国有其他埋伏,于是暂时停止了军事行动,让蜀国的败兵得到了喘息之机。当然,许多人就以此认为诸葛亮的当街立寨的方案就非常正确,觉得这样就可以挡得住张颌,个人认为这个说法并不成立。王平最多是获得了全身撤退的机会,王平也不敢耽搁,马上就撤退了,因为再不走马上就面临着这一场血战,街亭是肯定守不住的,同理,要是诸葛亮姗姗来迟的话,马谡的两万人还是一样守不住,最多是不会败得那么惨,那么干脆。
马谡的逃命功夫还不错,竟然成功地逃下南山,成功和王平汇合后,然后一路后撤,终于才碰上了主力队伍。接下来插个话题,说一下诸葛亮的神迹空城计。首先要说的,《三国演义》中脍炙人口的空城计的故事应该没有发生过,这个论断不是我下的,而是裴松之说的。所谓的空城计是老罗根据三国志裴松之注“郭冲三事”改编的一段故事。后被用于三十六计,意指虚虚实实,兵无常势。虚而示虚的疑兵之计,是一种疑中生疑的心理战,多用于己弱而敌强的情况。历史上也确有一些运用此计成功的例子,如张守圭守瓜州等。但历史上诸葛亮只是“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并未搞过什么“空城计”。
空城计其实也就类似于纸牌赌博中的梭哈一样,这是一种虚虚实实的心理战,当然这种心理战也不是无条件的,至少牌面上能够唬得住人,就像以前香港流行的赌片里的情节,一个牌面上是黑桃10、J、Q、K,另一个是三个A,那这样双方才有打心理战的条件,如果牌面上就仅仅拿了一对9,其他都是散牌,那就再是赌神、气势再强再也唬不到人了。三国演义里的故事设定还是有点问题的,司马懿带了20万人马,诸葛亮只有千余人。就算司马懿怕诸葛亮有埋伏,不敢冒险,至少派上几千人进去试探一下。从风险指数来说,损失最大也就是几千人马,要是赌对了,就可以生擒诸葛亮,这种事情放谁头上都会去博一下的,不可能立刻撤兵。
这里面也有一个悖论,那就是诸葛亮在城头上弹琴,他是该表现得紧张还是不紧张,如果他确实有埋伏,他其实是应该表现得紧张一些,那样的话才能引诱司马懿中计,所以就算他表现的非常紧张、琴声很乱,司马懿还是会觉得他是在装,引自己上钩。
到底诸葛亮有没有使用过空城计我不敢肯定,但在《三国演义》里一出祁山的空城计肯定是杜撰的,这时候司马懿还在宛城,诸葛亮真正面对的敌人是张颌,当然甚至可以这么说马谡面对的是张颌,诸葛亮谁也没有面对,因为他就这样退兵了。在三国演义中,马谡街亭一败,好像立刻就陷入到了危机当中,连全身而退似乎都很困难,原来貌似还比较强大的蜀军一下子就消失了,诸葛亮拆东墙、补西墙,最后身边就没剩下什么兵。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通过祁山的路就那么一条,没必要到处分兵,就算是马谡失了街亭,主力部队还在,情况绝不会那么糟糕。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04-09 21:16:39 +0800 CST  
@快刀客2015 2015-04-03 10:53:13
对楼主关于北伐蜀国军队数量有点疑问,楼主认为诸葛亮有10万之众,我们根据当时蜀国总人口来推算一下,一般史学家认为当时蜀国人口大概90来万人口,那么
1,大概男丁40来万人,这中间减去儿童,老人,病残。这样能够上战场应该不会超过20万壮丁。
2,在生产力十分落后的年代,20万壮丁很大一部分应该维持国家运行的粮食生产,手工业生产,各地行政公职人员,还有维护各个军事要地安全的大规模常备军队。
3,如果......
-----------------------------
这个10万人史书里没有明示,但是按后来马谡被杀,十万人为之垂泪猜想的,
后来的《中国通史》等都是采信这个说法,至于按总人口来推算的话,这实际是糊涂账,东汉末年,有户籍的人口是非常少的,很难去统计总人数。古代乱世都可以算军国主义国家,例如战国时一个秦国就可以拿出七十万人马,小小的赵国也可以打四十万人的大战。按常理推断,诸葛亮要是连十万兵都没有,他还有什么底气去北伐。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04-10 11:03:19 +0800 CST  
好了,对于杜撰出来的东西我在这里就不分析了。回到一出祁山的事,实际上马谡一败,这次精心准备、声势浩大的北伐就嘎然而止了。按以前我的印象,似乎马谡一败全局就坏了,诸葛亮军队全面败退,当时的情况似乎能够全身而退就已经算得上胜利了。但根据前面的分析,情况不可能是这样的,马谡虽然是惨败,但他带的兵有限,王平又保住了几千人,所以最多蜀军也就是损失了万余人而已,诸葛亮的主力部队还是完好的。街亭尽管丢失,但街亭本来就不是什么天险,一样可以从张颌手里再夺回来,诸葛亮的军队至少人数上还是占有优势的,主要在于诸葛亮想不想打。
诸葛亮的如意算盘是声东击西,趁曹魏不备,迅速出祁山,顺利接收陇右三郡,然后在三郡打下良好的基础,使之成为北伐的一个重要基地。但现在魏国迅速反应,重创自己的先锋队伍,并占领咽喉要道,可以说原来的想法已经完全落空。要想重新占据主动,就必须吃掉张颌这五万人马,现在问题来了,诸葛亮有能力吃掉张颌吗?说实话,这一点诸葛亮自己也是没有信心的,估计除了硬拼之外别无他法。诸葛亮的人数虽然占点优势,但是被动进攻,这点优势也就被抵消了,就算是诸葛亮军最终能击败张颌,估计自己也是损失惨重,这五万人张颌赔得起,但诸葛亮赔不起,诸葛亮这几年也就是攒了这点家当,赔光了,别说占领三郡,就是自己回去能不能继续当丞相都有问题,没有了军权的权臣就像没牙的老虎,最终就只有被清算的下场。
与此同时,箕谷的作为疑兵的赵云被曹真反攻,同样是大败,假如曹真继续南下,那诸葛亮的大军就将腹背受敌,这样的话可能就连汉中都回不去。一生谨慎的诸葛亮是绝对不会一时冲动去和张颌火拼的,于是他选择了全军撤退,当然能带走的就得带走,诸葛亮走时不忘迁移当地的居民,大概带了千余家回到了汉中。
当然,诸葛亮这样撤军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大的,首先就是承认这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失败,再就是陷三郡人民于险境,三郡归降蜀汉,诸葛亮这一走,就相当于抛弃了当初这些心向蜀汉的子民,诸葛亮一走,魏国的秋后算账是免不了的,诸葛亮这样做,估计今后也不会再有地方会自动向蜀汉投诚了。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04-12 09:37:45 +0800 CST  
@我说的你别信 2015-04-10 23:22:07.0
楼主不是每天都更新吗

—————————————
唉,江郎才尽了。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04-12 20:17:42 +0800 CST  
@dujie333 2015-04-13 08:54:08
天天上来看看楼主有没有更新,楼主是我的偶像啊,楼主出书吗?出了的话我一定要收藏一本
-----------------------------
要真的出书了你可一定要买呀,呵呵。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04-15 09:11:15 +0800 CST  
@李劲555 2015-04-12 20:26:02
赵云的军队不是没什么损失吗?怎么是大败
-----------------------------
不是全军覆没的失败,不过确实是失败,回去赵云马上被降职了。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04-15 09:13:39 +0800 CST  
在一般的观点里,一出祁山算是彻底失败了,但也不是一点成果都没有。郭冲四事记载:“亮出祁山,陇西、南安二郡应时降,围天水,拔冀城,虏姜维,驱略士女数千人还蜀。人皆贺亮,亮颜色愀然有戚容,谢曰:“普天之下,莫非汉民,国家威力未举,使百姓困於豺狼之吻。一夫有死,皆亮之罪,以此相贺,能不为愧。”从这个记载来看,诸葛亮还是非常有节操的,比起那些夸大战功、弱化失败的人强得多,君不见现在把灾难当成功绩宣传的的大有人在,明明是人为事故,结果追责没见到,表彰大会倒是开得非常起劲。
这话真要说回来,诸葛亮虽然损失了一定兵力,但蜀国领土并没有少掉一点,还带回千余户人口,而且这可是面对强大的曹魏帝国取得的战绩呀,看现在的观点来说来说,虽然胜利有限,但是大大地扬了蜀汉的国威,蜀汉人们从此站起来了,天下谁也不敢再藐视蜀国人了。
不过诸葛亮是务实的人,他承认自己的失败,既然是失败那就得问责,诸葛亮引咎辞职,不再担任丞相,官降一级,任右将军,但还是总领丞相的职权。如果说这个惩罚是名义上的话,那接下来的就比较严厉了,那就是处斩先锋官马谡,关于斩马谡,历史上还是有争议的,《三国志》中个人传记中的相关记载是有矛盾的,有的说马谡立刻被斩,也有的说马谡只是被投入了监狱不过至少马谡的政治生命是结束了。
史书记载马谡死时,“于时十万之众为之垂涕。亮自临祭,待其遗孤若平生。”看来马谡平常做人还是相当不错的。后来有的人为马谡喊冤,认为他就是背负整场战争失败的替罪羊,我个人认为也不存在替罪的说法,马谡确实犯下大错,要斩他处罚可能是重了一点,也很难说冤枉,马谡是诸葛亮悉心培养的心腹,诸葛亮杀马谡,自己也很心疼。估计诸葛亮这边压力也不小,要平息众人之口,自己也必须割点肉才行。
好了,说到这里,我们再来评价一下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按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家一定会认为诸葛亮的军事才能非常地一般,不过这种事我们得非常可观地来看,因为说实话这才能真正算得上诸葛亮初出茅庐第一硬仗,之前的南征可以遇到的对手悬殊过大,这场战斗才是硬碰硬,对上了当时天下最为强大的军队。
诸葛亮后来反思道:“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於贼,而不能破贼为贼所破者,则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今欲减兵省将,明罚思过,校变通之道於将来;若不能然者,虽兵多何益!自今已后,诸有忠虑於国,但勤攻吾之阙,则事可定,贼可死,功可蹻足而待矣。”於是考微劳,甄烈壮,引咎责躬,布所失於天下,厉兵讲武,以为后图,戎士简练,民忘其败矣。这就是诸葛亮在思考失败的原因,在祁山、箕谷,蜀军的绝对人数并不少于魏军,但还是失败了,所以打仗在于指挥官,在于兵员素质,兵贵精不在多。所以诸葛亮也决定励精图治,在提高蜀军的战斗力上下功夫。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04-15 09:27:20 +0800 CST  
@我说的你别信 2015-04-15 23:49:27
@木燮 2015-04-15 21:59:56
离楼主好近,楼主出书我也一定买啊,就是楼主老不理我们啊…………-_-#
-----------------------------
就我这水平如果能出书我
-----------------------------
@我说的你别信 2015-04-15 23:50:41
发错了,我当我的帖子回了。楼主出书我也买
-----------------------------
谢谢支持,发个链接也拜读一下你的贴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04-16 17:16:33 +0800 CST  
前面再三提过一个观点,看多了小说一样的历史,我们很容易在战争中抬高个人的影响力,把个人的奇谋看作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实际上历史上的每一位军神,都是有他的历史背景和物质基础的,白起依托的是强大的秦国;韩信是趁了项羽分封布局、四面树敌的空;卫青、霍去病后面是经济空前强大的大汉帝国。离开了这些背景一个人再怎么折腾都没有用。
强大战力的第一决定因素是经济基础,然后是武器装备,再然后才是军队指挥官、是兵员素质等等其他因素。当然蒙古骑兵横扫天下时,也没见打出过多少奇战,大多数都是硬碰硬的战斗,主要还是蒙古人的骑射、大砲独步天下。比如像近代中国引以为耻的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攻破大清的都城北京城,联军听着好像比较吓人,实际也就是两万余人,而大清国军队有百万之众的军队。以前我上历史课看到这段历史的时候就想,清军怎么不用火攻,不用水攻呢?或者再在挖点陷阱、设几处埋伏,那不是轻轻松松把这两万人搞定了,看来清政府就是腐败、就是喜欢卖国。但其实谁会喜欢将自己白白将自己手中的利益送给他人,什么”官怕洋人、洋人怕老百姓“的论调只是拿来安慰自己的说辞罢了。
当时清军与英法联军的差距是巨大的,威震北方的僧格林沁的大军在八里桥阻击英法联军,结果三万多清军伤亡过半,而对阵的一万人的英法联军却只有十二人阵亡。指挥战斗的法军将领孟托班回国后,被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封为“八里桥伯爵”,还让他当了参议员。法皇提议再给他年金五万法郎作为奖赏,但遭到了多数议员的反对。议员们认为,发生在八里桥的不过是“一场引人发笑的战斗”,说:“在整个战役期间,我们只有十二个人被打死,不值得再给他那么高的奖赏!”
诸葛亮的头脑是非常清醒的,提高战斗力就得增强军备他认识到了北方骑兵的战力的可怕,蜀国没马,很难在骑兵上发展,而对付骑兵最好的武器就是弓箭,所以他主持研制了传说中的“神器”—连弩,也被称之为诸葛弩,记得以前微软出的帝国时代古代中国特有的高级兵种就是诸葛弩兵,足可见其的影响力。“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这是《三国志》中对于这种武器的描写,这看上去是非常可怕的。弩本身就比弓箭高级一些,可以很好滴瞄准目标,而弓箭基本要靠兵士的个人技能才能发挥作用,弩比起弓箭的缺点可能就是制作难度大,比较费钱,一般是很难装备一支庞大的军队的。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04-17 22:46:33 +0800 CST  
诸葛亮这个就更厉害了,是连发的弩,这就有点机关枪的味道了,如果蜀军能够大量配置这种武器的话,至少在正面对决中应该在当时肯定是天下无敌的。当然这种传说中的武器现在已经见不到了,到底其威力有多大,谁也说不清楚。现在民间也有许多人参照古籍仿造出了诸葛弩,曾经在电视上也曾经看过这种东西,但令人失望的是射程极短,也就区区十几米,这在战场上就没有多少实用价值。
当然这不能作为否定诸葛连弩价值的证据,《三国志》中马均看到诸葛亮连弩曾这样说:“巧则巧矣,未尽善也。’言作之可令加五倍。”这说明当时连弩肯定是其使用价值的。马均何许人也?他是三国时最出色的发明家、科学家,曾经发明了排灌水车,名叫“翻车”。它利用流水作动力,可连续自动提水,操作方便,效率大增。他还研究制造出指南车,改进了诸葛亮的连弩,改进了攻城用的发石车。他制造的“水转百戏”以水为动力,以机械木轮为传动装置,使木偶可以自动表演,构思十分巧妙。由于他在机械制造方面造诣颇深,在当时被誉为“天下名巧”。他对于诸葛连弩也是做出了高度评价,说明连弩还是非常又实用价值的。
诸葛亮接着又推出了另一神器,那是用来解决后勤问题的适合于山地运输的工具,称为木牛流马,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同样是没人能说清楚,甚至争议更大。
北宋陈师道认为,木牛是蜀中的“独推小车,载八石,前如牛头;又有大车用四人推,载十石,盖木牛流马也”(见陈师道《后山丛谭》卷四)。《宋史.杨允恭传》和明末诸葛亮第三十六代孙诸葛羲在《孔明全集》中,都持这种观点。
北宋高承认为,木牛流马是一种普通的手推独轮车,民间谓之“江州(重庆一带)车子”(见高承《事物纪原》卷八‘小车’条)。清张澍在《诸葛亮集?制作篇》中引《稗史类编》也记载了这一段话。受高承影响,清初毛宗岗在《全绣像百二十回三国演义》通行本中,把木牛流马也画成了与宋代“江洲车子“类似的手推独轮车。
现代机械工程学家刘仙州先生不但认为木牛流马就是独轮车,而且认为这种独轮车是蒲元、廖立等人集体创议被诸葛亮采纳,给它起了一个新颖的名字叫“木牛流马”,因为东汉时期就已经有独轮车。他还说,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称木牛流马为“木马”,可能木牛流马就是因为“无牛马而能行”得名①。现代史学家史树青先生也撰文赞同刘仙州的观点②。此说影响较大,后世多引用此观点。现代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认为,“木牛是一种人力独轮车……流马是改良的木牛,前后四脚,即人力四轮车”(见《中国通史》第二册)。
到底谁说的正确,除非有人能够穿越回去,否则一切只是在猜测之中,当然我也有一个疑问,连弩、木牛流马那么好的东西,为什么在后世就失传了呢?关键在于科学技术那么发达的今天,也没人能够成功地仿制出来,这实在令人费解。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5-04-20 09:04:11 +0800 CST  

楼主:qhayjf

字数:846116

发表时间:2013-11-27 06:5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7-10 23:04:39 +0800 CST

评论数:623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