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之凰 -- 武则天的绚丽一生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92)武则天时代的军事和外交(05)--朝廷中的反战声音

接着说。

就连深得武则天器重、并在后来成为玄宗朝名相的姚崇、宋璟,也都可视为“反战派”。姚崇在最初答应给玄宗当宰相时提出了著名的“十事要说”,其中一条就是“不贪边功”。他问玄宗:“朝廷覆师青海,未有牵复之悔;臣愿不幸边功,可乎?”玄宗自然是满口答应;至于宋璟,他的反战事迹简直成了著名故事。开元四年,后突厥可汗默啜被另一部落的首领杀了,首级落到唐朝的一个军官郝灵荃手上。郝灵荃兴冲冲地拿着默啜的首级回长安邀功,结果宰相宋璟给他来了个冷处理,拖了一年才给他升了一级。《资治通鉴》上说,郝灵荃因此“恸哭而死”。那么宋璟为啥这么小气呢?《资治通鉴》也给了解释,说宋璟因为知道玄宗喜欢打仗,生怕好事者都象郝灵荃那样靠侥幸来邀战功,所以坚决打压这种行为。后来白居易还专门写诗感叹说:“君不闻开元宰相宋开府,不赏边功防黩武?”

对中原王朝来说,战争总归不可避免,但是如果不注意平衡就会出乱子。哪个皇帝也不愿意被臣民们看成是穷兵黩武、不恤民力。就连武功极盛的汉武帝,到晚年也对繁重的征战表示反省,坚决不再往遥远的轮台派兵了。隋炀帝倒是不怕被人说,结果就是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武则天执政时期的军事政策保持了高宗朝后期的方针,基本特色是征战与经营相协调、用兵与休养相兼顾,维护了该维护的,放弃了该放弃的。她在某些方面的放弃,不但是给人民减轻负担,也是在打理君臣关系,取得朝中反战派大臣的支持。如果按照当今网络武黑们的思路,拼命也要把高宗朝所达到的最大版图一寸不让地保持下去,只怕唐朝要跑步进入安史之乱了,哪里还会有后来的开元盛世?

到玄宗执政时,虽然开疆扩土的成绩单比武则天时漂亮不少,但这背后的代价也很沉重。仅仅军费开支一项就有失均衡,显然影响到了民生。杜祐在《通典》一书中讲到赋税(食货六·赋税下)时总结到:“自开元中及于天宝,开拓边境,多立功勋,每岁军用日增。其费籴米粟则三百六十万匹段,给衣则五百二十万,别支计则二百一十万,馈军食则百九十万石,大凡一千二百六十万,而锡赉之费此不与焉。开元以前每岁边夷戎所用不过二百万贯,自后经费日广,以至于此。”杜祐紧接着说:“其时钱谷之司,唯务割剥,回残剩利,名目万端,府藏虽丰,闾阎困矣。”--因为军费巨大,而且由于军费带来了管理方面的问题,结果就是府库里虽然很有钱,但老百姓的日子并不好过。这还只是算经济账,还不提因边将权力过大而最终酿成的灾难。

顺便说句,杜祐《通典》中说了一句开元天宝时期的阴暗面--“其时钱谷之司,唯务割剥,回残剩利,名目万端,府藏虽丰,闾阎困矣。”结果这句话就被很多人断章取义地拎出来,嘲笑唐朝极盛之时也不过如此云云。这跟武黑们经常拎出一句半句的诸如“天下户口、逃亡过半”就说武则天破坏了均田制府兵制一样,下个结论就是这么轻而易举。呵呵。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3-09 23:08:17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92)武则天时代的军事和外交(06)

【武则天特色的软实力】

武则天独立执政期间,对外的纯军事征伐不多,但她治下的帝国对周边地区的霸主地位依然得到维护,而且软实力的影响还带有武则天本人的特色。

比如,武则天借助佛教的力量维持统治。为了证实其合法性,她的称帝理论研究小组翻箱倒柜,好不容易从佛经中找出来了《大云经》。武则天赶紧向群众进行大力宣传,敕令天下各州都修建一所大云寺。结果这个大云寺一直修到了西域的安西四镇,有些寺还保存了很长时间。

玄宗时的新罗僧人慧超在开元十五年访问西域,发现在安西地区还有大云寺。《慧超传》中说:“且于安西,有两所汉僧住持,行大乘法,不食肉也。大云寺主秀行,善能讲说,先是京中七宝台寺僧。大云寺都维那,名义超,善解律藏,旧是京中庄严寺僧也。大云寺上座,名明恽,大有行业,亦是京中僧。此等僧大好住持,甚有道心,乐崇功德。”武则天下台后,中原地区的大云寺早已统统改名为龙兴寺,但是看起来到了开元时期,在西域仍有大云寺。按慧超所记,安西(龟兹)和疏勒都有大云寺。

另一条史料显示碎叶也有大云寺。天宝年间高仙芝远征中亚,随军的杜环在他的《经行记》中说:“又有碎叶城,天宝七年北庭节度使王正见薄伐,城壁摧毁,邑居零落。昔交河公主所居止之处,建大云寺犹存。”交河公主在正史中有记载,本是西突厥贵族的后代,被玄宗封为公主,嫁到西域去和亲。交河公主嫁到碎叶(突骑施的牙帐所在)是在开元年间,可见那时大云寺还在,而且公主嫁过去后就住在寺旁边。甚至到了天宝年间杜环经过时,大云寺仍在。现在对位于吉尔吉斯坦境内的碎叶古城进行考古,还真的发现了唐代寺庙遗址,出土了若干佛像,据推测很可能就是大云寺。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3-10 21:05:36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92)武则天时代的军事和外交(06)--武则天特色的软实力

(续)

武周新字的传播也可视为软实力的一项体现。武则天创造的这批新字(准确说是她手下的文人创造的),其造字方法和传播使用的情况一直吸引着后代学者们的研究。一般认为,这批武周新字在中原地区的流行时间很短,基本上跟着武氏政权的消亡而退出。

但在历史文献记载中,直到唐文宗开成二年,文宗皇帝还下了一道诏书说:“诏天后所撰十二字并却,书其本字”,那已经是武则天下台一百多年以后了。

考古发现也显示,在偏远地区,有些武周新字却使用了很长时间。日本学者常盘大定认为这些新字在武则天去世后依然使用了135年--当然这个结论有争议。

武周新字在偏远地区的流行范围往往让后人大感意外。晚清学者叶昌炽是个金石学家,在光绪年间出任甘肃学政。他曾感叹自己所见的偏远地区的武周碑刻,从新疆的巴里坤、甘肃的敦煌、到广东、广西、云南等地,都使用武周新字,而且刻的一丝不苟,笔划不差;在广西上林县有两块保存至今的唐朝石碑,其中一块《智城碑》就是武周万岁通天二年所立,立碑者为“廖州刺史韦敬辨”,实际上是当地首领。碑文中的“日、月、星、天、地、年”都是武周新字;在云南,昆明市辖下的安宁市现在藏有一块武周时的墓碑“王仁求碑”,立于圣历元年,上有武周新字。

又经当代学者张楠考证发现,云南地区有一个武周新字“国”(圀),一直到大理国时(中原已是宋代)还十分盛行;韩国和日本也都发现了武周新字。据说,武周的这个“圀”字在日本也很受欢迎。

武则天的新字虽然早已作废,但“曌”字却流传至今,和无字碑一样都是武则天的专属标签。另外,佛教的符号“卐”也与武则天紧密相关。这个符号随着佛经流传到中土,一直不知如何发音。武则天干脆为这个符号规定了读音--“万”。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3-10 21:26:06 +0800 CST  
◇◆◇◆◇◆◇◆

关于则天文字,再多说两句。武则天绝对是一位搞群众宣传的大师,改文字这招太绝了。改动也不多,但是改的都是常用字,结果就是天天在全国城乡刷存在感。

现在能敲出来的“则天文字”,起码有两个:国--圀,地--埊(坔)。
剩下那些新字也有unicode。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3-10 22:18:44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92)武则天时代的军事和外交(06)--武则天特色的软实力

接着说。

武则天巩固自己政权的一项策略是兴建大型公共艺术,对臣民们发动视觉冲击。明堂、九鼎主要是造给大臣们看的,而立于皇城南边端门之外的天枢是造给百姓看的。但天枢的公关对象可能还不止是洛阳的普通百姓,也包括当时住在神都的各式各样的外国人。

实际上天枢这座纪念碑式的大型雕塑可以看作武周朝的一项外交成就,无论是集资、还是设计、铸造,都有大量外蕃人的参与,作品的异域色彩也很浓厚。正因为如此,天枢的正式名称叫做“大周万国述德天枢”。

根据正史记载,天枢项目的发起者是武三思,出资者是当时的胡人。《资治通鉴》说:“武三思帅四夷酋长请铸铜铁为天枢……诸胡聚钱百万亿。”不过参与铸造天枢的还有哪些人,正史几乎没有记载,倒是后来发现的几块墓志又提供了些资料。

比如晚清时在洛阳地区发现了一块《阿罗撼墓志》,逐渐引起人们的兴趣。据学者们考证,这位~阿罗撼~是波斯王子,与在正史中出现波斯王子~卑路斯~是亲兄弟。两人都是波斯萨珊王朝的末代王子,在高宗时逃亡到了唐朝。到武周时,卑路斯早已去世,但阿罗撼仍然健在,并且参与了天枢的建造。他在睿宗景云元年去世,葬于洛阳的波斯王陵区。他的墓志上有一句说:“为则天大圣皇后召诸藩王,建造天枢。”--看来他也是天枢项目的组织者,联络了一批“藩王”。波斯信奉袄教,有专家认为,天枢最顶端的大火珠就是受了袄教的影响,而这可能是阿罗撼推动的。

此外,高句丽人泉献诚(渊盖苏文之孙)、高足酉、东夷人毛婆罗,都是天枢项目的重要人物。

如果说乾陵的六十多尊蕃臣石像是在彰显唐高宗的对外战果,那么这座万国天枢就是武则天的自我夸耀了,可惜没能流传下来。

(本章完)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3-10 22:25:58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92)武则天时代的军事和外交(07)

本章参考文章:

《于阗:从镇戍到军镇的演变》,作者:孟宪实(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文章发表在《北京大学学报》2012年7月底49卷第4期。
《唐代前期府兵制与兵募新探》,作者:陈嘉礼。文章来源:国学网。
《理想兵制的形塑:唐宋时期的兵农合一论》,作者:方震华(台湾)。作者为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隋唐军事》(中国文史出版社),作者:郭绍林。
《慧超所记唐代西域的汉化佛寺》,作者:荣新江。
《武周新字研究综述》,作者:刘元春(上海交大人文学院)。
《天枢最后的秘密——波斯大酋长迁居洛阳记》,作者:郑贞富。来源:洛阳网。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3-10 23:06:25 +0800 CST  
@有你的日子11001 2017-03-14 10:21:28
好久不见(ง ˙o˙)ว
-----------------------------

确实很久没见了啊!你一向可好?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3-14 22:02:36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93)武周军事(之)后突厥--01

武则天对后突厥的防御是相当成功的,可惜几本正史对这些成果低调处理,甚至不惜靠歪曲史实的手法来贬低武周朝对突厥的战绩。



于是现在流行一种危言耸听的论调,说什么后突厥是在武则天执政时期强大起来的,还说都是武则天因为军事无能,才致使大片版图丧失,并让后突厥成为唐朝劲敌云云。所以有必要从头讲讲突厥的问题,看看后突厥到底是如何复国的,看看武则天对突厥的防御是否有效,看看所谓版图问题究竟该如何理解,也看看后突厥是不是真的象武黑们渲染的那么强大。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3-14 22:44:29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93)武周军事(之)后突厥--02

【突厥一贯靠中原王朝的内斗发战争财】
现代学者认为突厥其属于铁勒诸部的一支,可是唐朝人把突厥视为匈奴后裔,可能是他们对中国的影响与秦汉时的匈奴类似。

突厥的历史是一部典型的北方游牧民族兴亡史,强大与衰落都很迅速。突厥与北方草原其它部落一直在交战,但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与中原王朝的关系。大体上说,突厥的盛衰与中原王朝正好倒过来。中原分裂时,突厥就强盛;中原如果建立了统一强大的王朝,突厥就衰落。这个规律一直到武则天、中宗、睿宗、玄宗时都没有改变。武则天时因为立储问题内斗激烈,就让后突厥一度有机可乘,趁机大捞了一笔。可是一旦立储问题解决了,后突厥就只能把主攻方向转向漠北、西域。

突厥刚刚立国时,中原王朝仍处于四分五裂当中,不但南北朝对峙,而且北魏还分裂成了东魏、西魏,然后又分别改朝换代成了北齐和北周。此时年轻的突厥汗国就极为强大。《周书·突厥传》说,木杆可汗统治时的突厥,“其地东自辽海以西,西至西海万里,南自沙漠以北,北至北海五六千里,皆属焉。”所以按照《周书》的说法,突厥汗国在强盛时期的版图东至今天的辽河上游,西达今天中亚的里海(西海),南部已经到了沙漠以北,北边到了贝加尔湖。注意:后来的唐朝灭掉突厥后,接收了这块版图的其中一部分。换言之,初唐时版图中漠北的那一块地盘,本来是突厥故地(也是更早的匈奴故地)。

这时的突厥牙帐(汗庭,即首都)设在于都斤山,学者们认为即是今天蒙古杭爱山的北山,地处鄂尔浑河上游。于都斤山对北方的草原帝国来说至关重要。后突厥的重要史料《阙特勤碑》上就说:“没有任何地方方比于都斤山更好。能够最有效控制诸部的地方即是于都斤山。”

南北朝时,北周与北齐都竞相拉拢贿赂突厥。此时的突厥汗国不但版图辽阔,而且不愁财富。当时的~佗钵可汗~曾夸口说:“但使我在南两儿(北齐、北周)常孝,何忧国贫!”。

到隋文帝统一天下,就轮到突厥被分裂了。实际上,突厥汗国由于一直是游牧的生活方式,内部本来就不稳固。当时的突厥统治地区横跨北方草原与西域诸国,但西域由于地利之便,与波斯帝国和东罗马帝国接触频繁,商业十分活跃,生活方式与草原地区大不一样。这是突厥后来被分裂为东西两半的伏笔。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3-14 22:53:40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93)武周军事(之)后突厥,02--突厥一贯靠中原王朝的内斗发战争财

一代英主隋文帝,因势利导,采用了长孙晟的策略,“远交近攻、离强合弱”,对突厥上层的几个实力人物进行大肆调拨,加上隋朝军队的配合,结果促使突厥分裂成了东西二部。西突厥在西域继续保持霸主地位,要到后来唐高宗时才完全被灭掉。东突厥在经过一番剧烈纷争后,有的首领便归附了隋朝。隋文帝册立了亲隋的启民可汗,把宗室女义成公主嫁给他,又以极为优厚的政策进行安抚。作为回报,启民可汗对隋朝前后两位皇帝都一直保持着谦恭的态度,而他统治下的突厥部落则在隋朝北方各州过着和平安定的游牧生活--而这恰恰为以后的再次崛起积攒了实力。

启民可汗去世后,他儿子始毕可汗继位,对隋朝就不那么恭顺了。隋炀帝上台后又接二连三地发起超级大行动,从开挖运河到三征高句丽,搞得国力空虚。北方的始毕可汗却是越来越强硬,不但不再遣使朝贡,而且对隋炀帝要求他派兵一起征伐高句丽的命令置若罔闻,一兵一马也没出过,隋炀帝对他却无可奈何。大业十一年又发生了“雁门之围”。当时炀帝到北边的雁门郡巡视,结果忽然遭到几十万突厥骑兵的攻击。雁门郡四十一座城,被突厥一下子攻陷了三十九座。隋炀帝当时处境危急,以至于抱着小儿子哭了起来。虽然后来隋朝援军赶到,突厥退兵,但炀帝经此事故后变得一蹶不振,几年后就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所杀。突厥反因“雁门之围”而声势大涨。

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实力雄厚的突厥又成为各路豪杰竞相拉拢的对象。此时的突厥一下子成了能够左右中原政局的大国,就像南北朝时那样。我们看看隋末的各种割据势力是怎么发迹的,就能知道突厥在当时的能量有多大。最早起来反对隋炀帝的,几乎都是北方边境上的军阀。他们与突厥联手,攻克了隋朝郡县,然后就称王自立。

比如薛举,从西北边境起兵,割据了陇西那片地,然后就对突厥进行大肆贿赂,希望与突厥联手攻打长安;李轨,起兵后割据了张掖、敦煌等地,也赶紧与突厥修好。

但是薛举等人与梁师都、刘武周相比都不算什么。这两位为了打下地盘,都不惜向突厥借兵,向突厥称臣。刘武周从河北边境的马邑郡起兵,然后就与突厥联手攻下了楼烦郡,占了隋炀帝在北方的行宫汾阳宫,马上把俘获的宫女献给始毕可汗。突厥这时强大到什么程度呢?想当年启民可汗是被隋文帝册封的,现在他儿子始毕可汗居然倒过来,册封了刘武周为小可汗(定杨可汗),还送给他一面狼头纛(dao4),也就是狼头旗--狼是突厥的图腾。刘武周欣然接受突厥册封,大大扩充了实力,然后自己称帝。

再说梁师都,从朔方郡起兵,也是立刻联合突厥,于是割据一方。始毕把他册封为大度毗伽可汗,也送了一面狼头纛。梁师都折腾得时间最长,经历了突厥三任可汗--始毕、处罗、颉利。不管哪个可汗上台,梁师都的表现始终如一,就是联合突厥进攻唐朝,成为唐朝初年的最大边患。直到贞观二年他才终于被唐朝灭掉。

此时的突厥又被正史说得十分强盛。《旧唐书·突厥传》说:“(突厥)东自契丹、室韦,西尽吐谷浑、高昌诸国,皆臣属焉。控弦百余万,北狄之盛未之有也。高视阴山,有轻中夏之志。”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3-14 22:57:21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93)武周军事(之)后突厥(03)

【突厥势力深度介入隋末的混战】

隋末唐初大大小小的军阀都联络过突厥,连唐高祖李渊也不例外。

早在李渊太原起兵之时,就与始毕达成过协议,而且协议内容还不止“子女玉帛皆可汗所有”这么简单。温大雅的《大唐创业起居注》对这一段历史的描述比较详细。李渊起初给始毕传话,邀请突厥一起出兵,又说他自己起兵主要是为了勤王,等把局势稳定下来再让皇帝(隋炀帝)与突厥和亲,回到原先隋文帝与启民可汗的时代。他在信上说:“我今大举义兵,欲宁天下,远迎主上(炀帝),还共突厥和亲,更似开皇(隋文帝)之时,岂非好事?”

不过李渊其实是太小瞧这位始毕可汗了。以前启民可汗与隋文帝的那种关系,在中原王朝看来自然非常理想,但在突厥人眼中却是另一番滋味。始毕给李渊回信,把“唐公”恭维了一番之后就话锋一转,说隋主(炀帝)这人可不怎么样,你要是帮他的话我就不凑热闹了。但是如果唐公你自己当天子,那我就跟你一起干。(“……但唐公欲迎隋主,共我和好,此语不好,我不能従。隋主为人,我所知悉,若迎来也,即忌唐公,于我旧怨,决相诛伐。唐公以此唤我,我不能去。唐公自作天子,我则従行,觅大勋赏,不避时热。”)

综合各种史料的说法,李渊一开始本来不想反隋,是被周围的人逼着反的,而这些逼他造反的人当中就有实力雄厚的突厥可汗始毕。当李渊终于决定起兵后,立刻得到了始毕的军事援助,包括战马和突厥士兵。

这里必须强调一点:李渊在起兵之初跟突厥套近乎,并不是真的依赖那些突厥军援,只是担心突厥会趁乱袭击自己的根据地晋阳。现在网上广为流传的那句话:“征伐所得,子女玉帛,皆可汗有之……”如果联系上下文,可知李渊提出这个优厚条件的前提是要突厥不要侵犯晋阳百姓。

后来到武则天时期,契丹叛乱,突厥也同样趁火打劫。武周与突厥的默啜达成协议,以一批丰厚物资换取默啜对契丹的进攻。但是同样道理,武周并不是真的稀罕默啜的“援军”,只是想避免契丹与突厥的联手进犯。某些文章大肆渲染什么武则天连个契丹都打不过,还得仰仗突厥,说这种话的要么是屁股决定脑袋武黑甚至唐黑,要么是对突厥的历史一知半解。

启民可汗的诸多儿子当中先后有三位做了突厥可汗。始毕是第一个,也是最有政治手腕的一个,在位期间大肆扶植各路反隋势力。他能够不断怂恿李渊取隋而代之,也能对别的军阀提出同样要求或建议。有些缺乏根基的军阀,比如刘武周、梁师都等人,干脆直接接受了始毕的册封。

始毕对中原地区的策略就是“尽量挑起纷争,保持军阀混战,谁最强就打谁。”所以李渊创业之初与突厥的关系还算融洽,但当他成功占领长安,真的表现出一统天下的态势之后,始毕的态度就变了。唐朝立国之初的武德二年,始毕甚至打算亲自渡过黄河与梁师都汇合,再加上刘武周的人马,一起攻打唐朝。恰在这时他病死了。然而继任可汗~处罗~、~颉利~都继续执行大哥始毕的策略。比如处罗继位不久就接受了前隋义成公主的建议,把隋炀帝的孙子杨政道立为隋王,还给他配备了一个五脏俱全的小朝廷。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3-16 10:19:55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93)武周军事(之)后突厥(03)--突厥势力深度介入隋末的混战

处罗可汗比较短命,上任不到两年也死了。他弟弟咄苾继任,就是最终被太宗打败的颉利可汗。不过在他做可汗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主动袭击,成为唐朝在武德年间的最大威胁。颉利不但与尚存的军阀联手,而且往往亲自出兵,不再象始毕、处罗时期那样躲在幕后。

唐高祖起初对突厥一直是以忍让为主,因为当时全国尚未统一,还有窦建德、王世充这样的大敌在侧。等这些割据势力逐一剪除后,高祖对突厥仍然是“韬光养晦”,没有主动反击,因为在百废待兴之时不想没完没了地打仗。武德六年,高祖甚至认为“天下安定”,干脆撤销了十二军建制。没想到接下来突厥伙同一些残余军阀没完没了地进犯,搞得北方边患是一波连着一波。高祖终于下决心全力对付突厥,内政外交双管齐下。在内,武德八年恢复了十二军建制,对外,开始积极联络西突厥。不过这时唐朝内部的权力斗争也到了白热化程度,武德九年终于发生玄武门之变。突厥势力是否直接介入了玄武门之变,这个问题有很大争议,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当时的突厥进犯与玄武门之变的过程紧紧交织在一起,突厥即便不是主动,也是在客观上影响了这场政变。

纵观突厥在隋末唐初的表现,政治手法相当娴熟。尽管突厥与大多数北方游牧民族一样,进犯中原的主要目的是掠夺资源,但绝不是“抢了就跑”这么简单。突厥与中原王朝彼此的了解都很深入。隋、唐有蕃胡豪杰为其出谋划策,突厥也有汉家儿女为其运筹帷幄。比如隋朝义成公主,先后嫁给启民可汗与始毕、处罗、颉利,成了“铁打的可贺敦(可汗之妻)”。义成公主不但始终忠于大隋,而且能量巨大,成为唐朝大敌,搞得贞观初年唐破突厥时,李靖一见到她就赶紧杀了。此外,突厥的存在也给各种心怀大志不安分的豪强们提供了一种精神支持。不少军阀在唐朝大局已定的情况下依然死磕到底,又或者本是唐将后来叛唐,都认为突厥能够成为自己的坚强后盾。

到武则天执政时,后突厥也同样介入了中原政治,以至于出现了圣历元年默啜大军长驱直入而武周几十万军队“不敢战”的奇葩景象,也是武周军史上最没面子的一幕。这在前面的章节已详细分析过。不过在我看来,默啜做为突厥可汗,政治素养远远不如正史上提到过的另几位可汗。正史上把后突厥的再度强盛主要归功于默啜,那是史家们只看表面文章,不排除他们也是趁机给武则天找点儿黑料。这在后面会说到。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3-16 10:25:02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93)武周军事(之)后突厥(04)

【唐太宗灭掉突厥,但也优待突厥】

突厥介入中原纷争太深,开始时固然获利丰厚,可一旦中原王朝喘息已定开始反攻,突厥就把自己全搭进去了。

唐太宗靠政变上台,在刚登基时内政不稳,结果就再一次被突厥趁虚而入,搞了一次凶险万分的突袭。武德九年八月,太宗刚登基不到一个月,颉利就率领十万大军南下。突厥这一次不但人马众多,而且进军神速,仅十天就打到了离长安只有四十里的渭水便桥,等于是兵临城下。为什么突厥军能这么快?原因很简单,当时的突厥部落早已占据了河套地区的丰州(五原郡)、胜州(榆林郡),而夏州(朔方郡)是梁师都的地盘。可以说此时的突厥一直就蹲在长安边上,兵马说来就来。另外,玄武门之变对可能属于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一系的边防守将造成震动,也减弱了本来就不牢固的防线。

接下来是一个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唐太宗只带了六名亲随,跑到渭水的便桥上对着颉利隔空喊话,骂他背信弃义不讲理。结果颉利等突厥首领都被吓到了,纷纷下马膜拜。接着唐朝军队赶到,“军容大盛”。这时太宗又一个人到桥上与颉利进行谈判,谈判的结果是双方达成了什么什么协议,突厥就此退兵。

这件事史称“便桥之盟”,如果细究的话并没有那么光彩。根据专家学者们的研究,太宗与颉利的这次谈判主要还是重金贿赂,花大钱买和平,所以太宗对渭水之围一直耿耿于怀。台湾学者朱振宏在仔细梳理了史料后还提出,太宗这一次不但是贿赂,而且对突厥重新称臣。本来,唐高祖起兵时是向突厥称臣的,但随着地位稳固就开始平起平坐,后来又决定给突厥写信时改用“敕”,意思是大唐开始把突厥视为臣子了。可是太宗为了应付眼前危机,只好重新称臣。这也是为什么太宗后来攒足了劲头非报仇不可。又根据安元寿的墓志,可知太宗在便桥上与颉利谈判时并非真的孤身一人--他带上了胡人(粟特人)安元寿。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3-20 21:49:23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帖张地图。根据台湾学者朱振宏的分析,当时突厥可能是兵分两路进犯,东线是从夏州(梁师都的地盘)出发,西线从丰州、胜州那一带出发。


参考文章:
《唐太宗“渭水事件”论析》,作者:朱振宏(台湾国立中兴大学历史系)。文章原载于《兴大历史学报》第二十期,2008年8月(民国97年8月)。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3-20 21:53:45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93)武周军事(之)后突厥(04)--(唐太宗灭掉突厥,但也优待突厥)

不管怎样,这次渭水谈判给唐朝带来了几年宝贵的边境和平,为反攻建立了条件。贞观前三年,太宗励精图治,一面加强边防,一面大搞练兵。贞观三年秋,复仇时机终于成熟。这时突厥早已腹背受敌,漠北的回纥、薛延陀等铁勒诸部纷纷起兵反抗颉利。太宗也是一位善于分化瓦解敌方的高手,成功拉拢了突厥的小可汗突利(始毕之子,颉利之侄),又对薛延陀的首领热情鼓励,册封他为珍珠毗伽可汗,大力支持他跟颉利对着干。薛延陀由此自建汗国,雄踞漠北,把突厥挤压到了漠南。继而天灾降临,大雪冻死了大批牲畜,让突厥牧民陷入饥荒。太宗便以李靖为行军总管,调集一批开国名将,率十万大军分五路进攻突厥。这场战争持续了数月,一直打到贞观四年,结果是唐朝大胜,颉利本人被生擒,东突厥就此被灭。这是唐朝最著名的战争之一,描述文章极多,就不细说了。

唐朝灭东突厥之战打得十分漂亮,紧接着太宗又创立了十分高明的羁縻制度,允许突厥自治,但授予他们中原系统的官职,诸如都督、刺史。此后这套制度得到大力推广,成为唐朝统治边疆的通用办法。

但是唐与突厥接下来几十年的和平却并非仅仅凭借武力与羁縻统治,其实主要还是靠老办法--优待。颉利可以说是唐朝大敌,在北方边境为虐多年,太宗历数他几项死罪却并没杀他,反而好吃好喝地招待。颉利后来非常郁闷,和家人一起哭,太宗知道后还设法安慰,让他去做虢州刺史,因为虢州方便打猎。颉利不想去,太宗也由着他,授予他右卫大将军之职,让他留在长安,赐以田宅。

对于普通的突厥牧民来说,贞观四年这场“失败”的战争反而给他们带来了安宁的、有保障的生活。战争之前,突厥是内乱不断加上天灾肆虐,战争之后,大约十万突厥人归附了唐朝。他们被安置到了北方边境,包括黄河以南的河套地区--这一地区水草丰盛,非常适合游牧。

按照当时北方游牧民族的惯例,战争俘虏会沦为奴隶。可是唐朝并没有把突厥人当成奴隶,反而让他们自治。太宗在北方设置了几个羁縻州,如顺州、佑州、化州、长州。这些州的名字先后有变动,大体的地理位置是跨越从东北到西北的边境地带。州刺史就由突厥贵族担任,基本保留原有的生活方式。

对于在此前被突厥掠去为奴的汉人,太宗也没有以胜利者的姿态强行索要,而是花钱赎回的。《新塘书·突厥传》说:“隋乱,华民多没于虏,(太宗)遣使者以金帛赎男女八万口,还为平民。”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3-20 21:57:13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93)武周军事(之)后突厥(04)--(唐太宗灭掉突厥,但也优待突厥)

继续说太宗的突厥政策。

投降的突厥贵族所受优待更甚。唐玄宗时的史官吴兢在《贞观政要》一书中说:“其酋首(突厥首领们)至皆拜将军、中郎将等官,布列朝廷,五品以上百余,因而人居长安者数千家。”五品以上的官员算是高干,这就是说在战争结束后,唐朝的朝廷里增加了一百多名突厥籍高干。

如此优待突厥,自然会引起一些反对。贞观时代的贤臣之一李大亮就给太宗提意见说:“近日突厥倾国人朝,既不能俘之江、淮以变其俗,置于内地,去京不远,虽则宽仁之义,亦非久安之计也。每见一人初降,赐物五匹、袍一领,酋帅悉授大官,禄厚位尊,理多摩费。以中国之币帛,供积恶之凶虏,其众益多,非中国之利也。”

所以从李大亮的上疏可知,当时唐朝不可能将突厥人同化,只能安抚,为此还得花不少钱。别忘了贞观初年百废待兴,太宗为了节约行政开支,指示房、杜二相大幅裁减公务员,把京官从两千人裁减到了643人--此为太宗的功绩之一。现在一下子多出这么多突厥高干,这帐该如何算法?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3-22 20:13:04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我认为太宗对突厥的这些政策都很正确,完全适应当时的具体情况,其后北方边境几十年大体上和平就说明这些政策有效。

可是,如果这些对突厥的优待不是出自唐太宗,而是武则天,我可以保证,必会被正史的史官们鸡蛋里挑骨头、成效忽略不计、缺点无限放大、移花接木、断章取义、唧唧歪歪、大喷特喷,然后被当代武黑们骂成丧权辱国。


中原王朝如何处理边境游牧民族,问题本来十分复杂,而流传下来的史料又非常有限。正史的史官垄断着相关信息,一支笔想怎么写都可以。同样一件事,可以吹嘘成巨大战果,也可以贬低成软弱可欺。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3-22 20:17:47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93)武周军事(之)后突厥(04)--(唐太宗灭掉突厥,但也优待突厥)

实际上,当时朝廷里对如何安置突厥就进行了激烈争论。一派主张强行同化,也就是打散突厥部落,让突厥人散居到农耕地区。但是中书令温彦博主张以诚相待、优厚安抚,即让突厥部落保全自己的生活方式,在边境上适于游牧的地区安扎,“请于河南(黄河之南)处之。准汉建武时,置降匈奴于五原塞下,全其部落,得为捍蔽,又不离其土俗,因而抚之,一则实空虚之地,二则示无猜之心,是含育之道也。”(《贞观政要》)

在河套地区的突厥部落很可能是“就地安置”,因为那时他们已经占据这些地方了。早在武德元年,唐朝为了灭掉西秦薛举就与突厥做了交易,不干涉突厥进入五原郡(丰州)、榆林郡(胜州),然后突厥就真的过来了。当然,有些文章说唐朝这是“割让”丰州、胜州也有些夸张,因为那时河套地区还都在地方军阀手上。不过到贞观四年灭突厥时,这些军阀也被消灭,唐朝已牢固掌握了河套。这时唐朝确实面临一个抉择:是把突厥安置在黄河以南还是以北?

河套地区至关重要,即是游牧民族理想的栖息地,又是中原王朝防范北方入侵的前线。秦、汉两朝修长城都修到了河套之外。所以当温彦博提出安置在黄河之南,立刻遭到魏征的强烈反对,说这是养虎为患:“匈奴(指突厥)人面兽心,非我族类,强必寇盗,弱则卑服,不顾恩义,其天性也。”又说:“且降者几至十万,数年之间,滋息百倍,居我肘腋,逼迩王畿。心腹之疾,将为后患,尤不可河南处也!”魏征的意思是安置在黄河以北,反正那里是突厥故地(“陛下以其降伏,不能诛灭,即宜遣还河北,居其故土。”)

温彦博坚持认为突厥人可以教化,只要政策得法,就可以成为唐朝百姓,还能帮助唐朝守卫北方边境。魏征则认为,根据以往历史经验,这些突厥部落并不可靠,如果安置在黄河以南,等力量壮大之后必成心腹之患,到时五胡乱华的局面可能重演--这里必须说一句:魏征并没错,突厥后来确实反了,之所以没有酿成大乱,这里面有高宗的功劳,更有武则天的功劳。

唐太宗一开始采纳了温彦博的意见,将突厥安置在黄河之南。不过到了贞观十三年,几位心怀不满的突厥贵族策划政变,在九成宫(麟游县的离宫)谋刺太宗。这场变故虽然没有伤到太宗本人,却也虚惊一场,促使他改变想法,把突厥迁到了黄河之北。直到这时他才册立了一位突厥可汗阿史那·思摩,并赐姓李氏。

但是这位新可汗李思摩一到黄河之北,就受到了当地老大薛延陀汗国的攻击。李思摩在突厥人中又无威信,难以抵抗来自漠北的进攻。几年后突厥人向太宗要求还是回到黄河以南。太宗答应了,把突厥重新安置在胜州、夏州(《旧唐书·突厥传》:思摩不能抚其众,皆不惬服。至十七年,相率叛之,南渡河,请分处于胜、夏二州之间,诏许之)。夏州即隋朝朔方郡,曾是梁师都的地盘。

从太宗朝到高宗朝,北方的突厥羁縻州府设置一直有所变更。这期间唐朝又收服了漠北的铁勒诸部。高宗朝中期,在漠南设了单于大都督府,管理突厥;在漠北设了安北都护府,管理漠北诸部。根据我在网上找到的唐朝地图,单于都护府全境都在黄河以北。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3-22 20:27:34 +0800 CST  
帖两张地图


回顾历史,北魏时期的六镇。

北魏王朝入主中原后,也同样要对付北方游牧民族--柔软的进犯。北魏在黄河之北设置六个军镇,就是著名的北魏六镇。后来唐中宗时,张仁愿修筑三座受降城,位置还在这六镇之南。
这一带对游牧民族来说适于放牧,但对中原人来说就是一片荒凉的苦寒之地。

。。。。。。。。。。。。。。。。


唐朝时单于都护府的范围。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3-22 21:10:12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93)武周军事(之)后突厥(05)

【高宗朝后期的突厥反叛:迟早发生,难以挽回】

中原王朝想要北方无边患是不可能的,最理想的状态就是把北方边境适于放牧的一带让给游牧民族,但是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建立一种稳定的、可控制的关系。

隋文帝时对突厥启民可汗就是如此。《隋书·突厥传》说:隋文帝起初将启民可汗的部落“迁于河南,在夏、胜二州之间,发徒掘堑数百里,东西拒河,尽为启民畜牧之地。”后来又帮助启民可汗成为突厥的大可汗。做为回报,启民不但与大隋和平共处,而且起到了替隋朝防御北疆的作用。唐太宗则又进一步,在贞观四年灭掉突厥后开创了羁縻制度,一方面优待突厥,一方面则建立起了更为明确的君臣关系。

但是正如魏征的意见,这种安排始终都有隐患。边境上其实就是一堆定时炸弹,不是不爆,时机未到。隋朝末年突厥始毕可汗趁机坐大,还鼓动军阀割据。到了唐朝,太宗、高宗以羁縻政策保了北疆几十年和平,但到高宗朝后期的调露元年(679年),突厥终究开始了反叛。

从调露元年到高宗去世,这短短四年当中突厥发动了三次叛乱。唐朝一如既往地对叛军给予坚决打击,但出兵只是暂时压制叛军,并不足以让已经离心离德的突厥贵族重新归顺。到弘道元年高宗去世之际,阿史那·骨咄禄已经在突厥汗国的故地站稳脚跟,建立了后突厥。

简单回顾一下这四年当中的三次叛乱。第一次在调露元年十月。当时唐朝边境形势总的来说相当严峻。前一年(仪凤四年)唐朝刚刚在青海吃了败仗:李敬玄率领十八万唐军征讨吐蕃,结果被钦陵击溃。这以后唐朝对吐蕃只得转攻为守,开始在河西陇右边境上长期驻军;紧接着西突厥的旧贵族在西域反叛,被裴行俭以智谋平定。没过多久,北方的两个突厥部落就反叛了。此时的唐朝边境可以说是按下葫芦浮起瓢,让朝廷应接不暇。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7-03-24 20:59:20 +0800 CST  

楼主:枫昀

字数:588296

发表时间:2015-07-11 13:1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4-08 17:03:13 +0800 CST

评论数:492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