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之凰 -- 武则天的绚丽一生




祝大家六一快乐!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6-01 09:23:20 +0800 CST  



重新贴一下洛阳平面图。可以看出洛阳与长安的设计还是很不一样。首先洛阳不是长安那种左右对称的。洛阳城的精华集中在左半部,主干道“天街”从定鼎门一直到皇城南边的应天门,中间要过天津桥。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6-01 09:56:34 +0800 CST  


隋唐大运河。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6-01 11:25:12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62)建设神都洛阳--02

不管怎样,和平时代总是需要建设。李世民做了皇帝后不久,下令重修洛阳宫殿。可是马上就有大臣批评他是出尔反尔。张玄素说:“岂有初则恶其侈靡,今乃袭其雕丽?”陛下不要忘记当初隋炀帝的教训哦。太宗给他噎得没辙,只好暂时收手。不过第二年他又下令在洛阳修宫殿,这次不理会大臣进谏了,工程该上马就上马。实际上洛阳的政治地位就有那么重要,城建投入是必需的。

贞观时代,唐朝毕竟处于战乱恢复期,太宗就是想好好建设洛阳也没有多少资本。到了高宗朝,国家实力越来越强,都城建设也就跟上去了。唐高宗和武则天在长安兴建了大明宫,在洛阳更是大兴土木,大力建设。

高宗比太宗更重视洛阳,对大臣说:“洛阳、长安东西两都,朕之两宅,来往不恒。”他不但让洛阳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而且抬高了它的政治地位。他把洛阳名为“东都”,与“西京”长安遥遥相对,让两者几乎平起平坐。洛阳所在的洛州,其地方官员的品阶也与长安所在的雍州一样。两个儿子李贤和李显,李贤授“雍州牧”,李显就做了“洛州牧”。后来李弘去世,李贤做了太子,李显就改授“雍州牧”,小儿子李旦成了“洛州牧”。不过,李唐皇室的宗庙、社稷都在长安,所以长安的地位仍然是最高的。

高宗一朝在洛阳建了多处楼堂馆所,也相当奢华,其中“上阳宫”尤其突出。《资治通鉴》上说:“司农韦弘机作宿羽、高山、上阳等宫,制度壮丽。上阳宫临洛水,为长廊亘一里。宫成,上徙御之。”

上阳宫实际上是一处大型皇家园林,据《唐六典》的记载:“上阳宫在皇城之西南,(上林)苑之东垂也。南临洛水,西拒谷水(今涧河),东面即是皇城右掖门之南”,外面的长廊就有一里长,里面各种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后来的诗人王建写诗说:“上阳花木不曾秋,洛水穿宫处处流。画阁红楼宫女笑,玉萧金管路人愁……”

其实唐高宗是个崇尚俭朴的皇帝,倒是武则天更喜欢走华丽路线,所以这些宫殿背后的推手大概是皇后。韦弘机因为把宫殿修得太招摇而受到狄仁杰和刘仁轨的弹劾,但是宫殿既然修好了总还是要住进去的。唐高宗晚年就在这里听政,武则天在神龙政变后被软禁的地方也在这里,虽然人身不得自由,但居住环境还是一流的。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6-02 03:02:51 +0800 CST  
●◎●◎●◎●

上阳宫看来也是一处能够激发后人想象力的地方。现在洛阳市修了一个上阳宫公园,不知道现在开放了没有。

先贴一个上阳宫的电脑合成图。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6-02 03:16:57 +0800 CST  
然后贴几张现在的上阳宫公园(文化园?)。图都是从别人的博客里借来的。
摄影:郭晓光。





(这个角度看很漂亮)



浮雕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6-02 03:30:31 +0800 CST  
●◎●◎●◎●

前面议论到唐朝的科举,刚好看到陆扬教授最近的一次访谈,有一段话我很赞同。转贴一下:

(陆扬)
唐代科举严格来说不是官僚选拔的渠道之一,而是对未来最高的政治精英的身份的认可手 段。虽然每年进士科的及第人数只有二三十人,但造成的辐射力极强,是真正软实力的表现。科举成为一种对人才身份的界定,因此在形式上唐朝并不是把进士科考 试和选官直接挂勾。进士及第的人仍需要通过在吏部的考试,或者制举等特殊的形式。现代人可能会把直接当官、不直接当官看得很重要,但唐人未必这么认为,他 们可能有更长远的眼光,这样就可以看到进士科做大官的比例极高。

--《学者:唐宋变革论已沦为分析社会变迁的“方便法门”》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6-02 12:20:52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62)建设神都洛阳--03

高宗朝最后两年,整个朝廷都在洛阳。高宗在洛阳驾崩,武则天尽管在长安附近大修乾陵,她本人却没有离开洛阳。独立执政之后不久,她把洛阳改名为神都,称帝后又做出了一系列行政调整,洛阳的地位便高于长安了。

无论从个人感情上还是政治操作角度来讲,武则天都更青睐洛阳。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是李唐的大本营,显然不利于武则天另起炉灶。洛阳却与武则天有很深的渊源。

隋炀帝时,她的外祖父杨达就做过“营东都副监”,和宇文恺以及杨素一起负责营建新的洛阳城,说起来也算这个城市的缔造者之一。据考证,她母亲杨夫人年轻时就在洛阳生活,住宅在教义坊内。杨夫人去世后,武则天把母亲旧宅改为太原寺。但因为她在上阳宫内登高就能看到太原寺,又觉得伤心,就下令把太原寺迁往积德坊,占了杨素的旧宅。(唐会要)

从经济角度看,洛阳也占优势。这里地处农业和交通都很发达的关东地区,应付自然灾害的能力比长安更强。其实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本来农业相当发达,但是到隋唐时期已经现出过度开发的疲态,人多地少,负担十分沉重。有研究者认为,唐朝时的关中地区经过几次严重的战争破坏,特别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和隋末的战乱,搞得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沙化,河流泥沙含量大增,这不但导致土地上的出产减少,还削弱了河流的灌溉能力。与此同时,关中的人口又越来越稠密。这样一来,人均耕地和人均粮食占有量都越来越低。

关中地区地不够种、粮食不够吃,这个问题在隋朝就已出现。当时的一个解决办法是从外地运粮,可是运输效率很低。从关东把粮食运到长安,虽然可以通过漕运,但黄河三门峡一带水情极其险恶,基本上没法行船,而通过陆地绕道运输也十分艰难。实际上隋炀帝登基后立刻把政府转移到洛阳,其中一个考虑就是吃饭问题,去洛阳就绕过了粮食运输的难题。

唐朝定都长安,老问题依然存在。唐高宗曾试图改善三门峡一带的运输,可是两次兴建工程都不成功。后来一直到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才由裴耀卿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裴耀卿的办法主要是改善管理,由~分段运输~代替全程运输。他没有挑战三门峡天险,而是在中途兴建了几个粮仓,在粮仓之间开辟了山路,避开三门峡天险。这样粮食先由水路运到做为中转站的粮仓,然后走一段陆路,接着继续走水路,如此一来,运输效率大大提高。自从解决了长安的运粮问题,关中地区到安史之乱之前都没有闹过饥荒了。


本节参考文章
《浅析武则天定都洛阳的原因》,作者:张美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本文原载于《历史教学》2003年第1期。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6-02 21:48:38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62)建设神都洛阳--04

说回武则天。她既然是打算在洛阳建都,就不必再为如何往长安运粮而费神。但是她有她的问题。当时洛阳地区与关中正好相反,是人口不足、荒地有余。武则天因此做出了一系列政策调整。

首选是改变了洛阳的行政区划,把周围一大片地区划入洛阳王畿,同时增设军府,加强对洛阳的拱卫。天授二年,也就是登基不久,武则天下诏:“洛东郑州、汴州,南汝州、许州,西陜州、虢州,北怀州、泽州、潞州,东北卫州,西北蒲州为王畿,内郑州、汴州、许州可置八府,汝州可置二府,卫州可置五府,别兵皆一千五百人。”(《废潼关雍洛州置开郑汴许卫等州府制》)

诏书的意思就是把洛阳东南西北四周的若干个州全部划成了首都地区,并在其中设置了折冲府(兵府),每府有兵一千五百人。

不但如此,她又在首都地区增设关津。唐朝立国后,高祖、太宗两朝增加了长安周围的关津,同时减少了洛阳地区的关津,但是武则天掌权后,逐步增加洛阳地区的关津,同时又撤销了从长安到洛阳之间的重要关口--潼关。这样一来,两京之间的交通更为通畅,军事防务的重心则移到了洛阳周围。

不过对于老百姓来说,自己住的地方变成了首都地区恐怕不是啥好事,因为这意味着赋税和劳役负担的增加。为了不至于让百姓过得太苦,武则天一方面大大增加了洛阳王畿的面积,同时推出了一项重要措施:移民,把长安地区的百姓迁移到洛阳地区。

这是一次规模很大的移民行动,把大批人口从拥挤的关中向东迁移到了有地可耕的洛阳地区,可以说是一项善政。不过正史上对此记载十分简略。《资治通鉴》上就一句话:“(天授二年)秋,七月,徙关内户数十万以实洛阳。”《旧唐书》的《则天皇后本纪》讲得稍微详细些:“徙关内雍、同等七州户数十万以实洛阳。分京兆置鼎、稷、鸿、宜四州。”

还是武则天自己的诏书说得明白:“其雍州旧管及同、太等州,土狭人稠,营种辛苦,有情愿向神都编贯者宜听。仍给复三年。百姓无田业者,任其所欲。即各差清强官押领,并许将家口自随,便於水次量给船乘,作般次进发至都,分付洛州受领。支配安置讫,申司录奏闻。”(《置鸿宜鼎稷等州制》)

武则天说:长安所在的雍州以及同、太等州,人多地少,耕种辛苦,现在欢迎大家都(自愿)来神都落户,给你们免徭役三年,原来没有田的给你们田。各级干部要带好这些百姓,让他们带上家口,坐船过来,公家掏钱,到洛州来安顿。我等着听你们汇报哦。

武则天时代的人口数据,只有武周末的神龙元年有一个统计,是615万户,3714万口,以此计算,平均每户约六人。天授二年的这次移民有数十万户,如果按平均每户六人、总共移民三十万户来估算,那也有一百八十万人。这次移民工作看起来进行得十分顺利,没有遭遇太大阻力,政府和百姓达到了双赢。大力建设洛阳地区,也让长安所在的关中百姓得以喘息,可谓皆大欢喜。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6-02 22:06:10 +0800 CST  
●◎●◎●◎●

关于天授二年的这次大移民,还要多说几句。

首先这应该视为一项确凿证据,证明武则天是积极落实了授田政策。

一般文章里把“授田”说成均田制,然后有很多人指责武则天破坏了均田制。这些批评者的根据主要是当时一些大臣的奏表,里面有很多是提意见的,指出当时问题,包括授田不足、逃户严重等等。韦嗣立的一份上疏,说武周后期“天下户口,逃亡过半”。很多人--包括各种专业人士,抓住这一句,把武周社会说成漆黑一团,说武则天破坏均田制(这些人说唐太宗、唐玄宗都是努力推行均田制,然后武则天是中间那个搞破坏的)。可是如果这些人真的相信天下户口逃亡过半,那是不是会认为武则天时期的实际户口已经超过1200万户了?因为神龙时期的国家统计数字是户口615万。难道这些人认为武周后期的户口数字实际上已经超过天宝年间了?

在我看来,整个初唐时期的皇帝都在努力落实百姓授田问题。特别是到了唐高宗掌权后,对这一条抓得更紧,具体体现就是加强了对关东地区的恢复工作。高宗朝是武则天辅政,她在这点上的认识与高宗是完全一致的。到她自己执政后,对关东的扶持更大,这一次几十万户口的大移民是其中一个明确的例证。

第二,这次规模巨大的移民,在史书记录上如同蜻蜓点水,平静异常。这起码可以说明移民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显然这次移民是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所以才会如此。同时也说明,武则天治下的各级地方官员是相当尽责的。移民的顺利进行,正是武周朝吏治清明的体现。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6-02 22:52:08 +0800 CST  
@元豹儿

所以你好几天都不露一小脸,就是去儿童乐园了吗?!!!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6-03 03:14:42 +0800 CST  
~~很高兴看到豹儿终于又冒泡啦。继续贴正文~~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62)建设神都洛阳--05

武周时期,洛阳不但继续进行城市建设,而且愈发加强了城市是神话色彩。称帝之前,垂拱四年建成的明堂成为洛阳宫城的中心所在,明堂后面又开始建造更加高大的天堂。称帝之后的长寿元年,洛阳修建了外城郭,由能臣李昭德负责设计。这道外城墙又叫“罗城”,东南西北共设八门,其中正南门称为“定鼎门”。由定鼎门往北,与城内横跨洛水的天津桥、以及皇城和宫城的轴线贯通,这条大街又称“天街”,是城中主干道。现在定鼎门遗址已经得到清理,并且开辟成了一个历史博物馆。

洛阳也和长安一样设有市场,长安有东市和西市,洛阳则有三个市场(南市、北市、西市),都设在水边,可以通到大运河,货物集散十分便利。武周时的洛阳各国商人云集,成为丝绸之路的东起点。现在洛阳市的“定鼎门遗址博物馆”已经成功申遗,是丝绸之路遗址点之一。

长安是李唐王朝的宗庙所在,其地位自然不会动摇。不过从客观条件上看,当时的洛阳更适合做为都城。武则天独立执政之初,虽然自己留在洛阳,但为了完成高宗遗愿,仍把高宗灵柩运回长安安葬,当时陈子昂就上疏进谏,例数洛阳优于长安的各种好处,建议把高宗葬在洛阳。如果说陈子昂的这次上疏纯粹是“揣摩上意”,故意说些武则天爱听的话,那么后来杨齐哲的意见应该说更有代表性。

那已经是武周末期的长安四年,武则天又打算从洛阳到长安去。当时的洛阳县尉杨齐哲上了一份《谏幸西京疏》,说:“陛下前几年才去过西京,去年回来了,今年又要去,陛下你累不累呀?你不嫌累难道兵卒僚属们不累吗?陛下说这次回长安是因为答应了吐蕃要和亲,臣怎么觉得你这话是在糊弄人呢?我们虽然人微言轻,陛下也不要骗人哦(陛下告以吐蕃和亲为词,臣愚以为未得也……夫人至贱而不可简,至愚而不可欺)。臣以为,洛阳这里要钱有钱,要粮有粮,储备充足,淮海漕运又十分便利,地当六合之中,人悦四方之会,陛下住在这里,大家都省事。可是如果去长安,长安府库空虚,什么东西都得从洛阳运过去,费钱费力,关西百姓也会遭罪,何必呢?

也许是因为杨齐哲以及别的大臣们的反对,也许是因为武则天当时身体不好,总之,她打消了西去长安的计划,留在了洛阳,最终在洛阳去世。

本章参考文章:
《浅析武则天定都洛阳的原因》,作者:张美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本文原载于《历史教学》2003年第1期。
《论武则天时期关津的职能及其兴废》,作者:陈习刚(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
《隋唐洛阳城遗址:见证中国古代最辉煌历史》,来源:洛阳网。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6-03 10:14:19 +0800 CST  
贴几张图:


洛阳天街鸟瞰,杨鸿勋先生的复原图。
。。。。。。。。。。。。。。。。。。。。。。。。。。。。

现在的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

定鼎门博物馆里的胡人俑--要不咋叫丝绸之路呢。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6-03 10:26:14 +0800 CST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6-04 09:59:22 +0800 CST  
@植莲_ganggan 2016-06-06 13:11:04
回来看楼主的贴啦~~~~~
-----------------------------

热烈握手!你考试终于考完了咩?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6-06 20:33:34 +0800 CST  
~~继续贴文,开始新一章~~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62)武则天困局:谁做继承人?--01

【傻傻的,倔倔的媚娘,为啥称帝?】
把李唐变成了武周,后人说这是“周革唐命”。做为改朝换代,流血确实有,但主要集中于上层,总的来说相当温和。从政权更替的角度看,以周代唐只是一些名份上的改变,实质性变动不大,但是从皇权角度看,女人称帝实在是震撼古今。在我看来,武则天称帝的这个气魄并不输于秦皇汉武。在中国古代那个环境下,女人称帝本来是绝无可能之事,有这种念头已属大胆,可是武则天不但付诸实践,还把这件事给做成了。

可是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千百年来并无明确答案,那就是武则天到底为何要称帝?你说这都一把年纪了,折腾啥呀?

多数人把她的称帝归结为强烈的权力欲,但这说不通。武则天称帝之前已经牢牢地掌握了最高权力。到了垂拱四年明堂建成之际,群臣大多数已经接受了太后当权的事实,部分臣子还忠心拥戴。

实际上如果从权力角度看,她称帝反是有害无益,因为这会给自己竖立一批新的、更顽固的敌人。做皇帝不是儿戏。三国时孙权请求曹操称帝,曹操就坚决不干,还说孙权这小子没安好心,把他放到火上烤--可见称帝这事儿实在非同儿戏。

如果说她是为了追求一个虚名,也说不通。自从洛水出了一块石头,武则天就比历史上那些临朝称制的太后又往前走了一步,给了自己一个“圣母神皇”的封号。那时她就不止是太后,还是个“皇”。如果她丈夫唐高宗是“天皇”,现在她来个“神皇”,就算不是并驾齐驱,也相差无几了吧?看看她真正称帝后的封号“金轮皇帝”,不得不借助佛教的概念,好像并不比具有道教色彩的“神皇”更加尊贵。

马东玉教授在他的武则天传记《出轨的历史》一书中猜测说,武则天称帝的念头大概是拜那些反对派所赐。就是因为那些大臣几十年来不断念叨,说她母鸡打鸣、女人干政,她索性就干政到底了。高宗去世后,她废李显,立李旦,引起徐敬业的叛乱,而权相裴炎不但不跟她齐心合力平叛,反而趁火打劫想逼她下台。她以太后身份辅佐幼子,大家都说她是吕后。反正总是要挨骂的,倒不如干脆直接做个皇帝,这样起码不会再被说成是吕后了。

马东玉教授的这个解释,我喜欢。她费了半天劲儿做这个女皇帝,我看有一半是出于逆反心理。反正从二进宫做昭仪开始,她就在不断地打破各种规矩和禁忌,做皇后、参政、临朝、天后、太后、神皇,她每一步的上升都遭人反对,再往前多走一步又如何--当然了,她这种叛逆的背后是极度的骄傲自负,自信有天命在身。而她的自信心也离不开唐高宗始终如一的鼓励。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6-07 21:12:17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62)武则天困局:谁做继承人?--02

【她只成功了一半】
武则天的称帝应该说是成功的,但她的目的只达到了一半,因为她的大周朝一代而亡,没有传承下去。无法传承,不仅是因为当时的武家子弟根基太浅、实力太弱,更主要的是因为这套宗法制度太强大、太精密。

一旦坐上皇位,继承人的问题就摆在了面前。按我对史料的理解,武则天一开始是有心要把天下传给武家的--如果不是想传给武姓子孙,那她费这个力气建立新朝干嘛,继续做她的“圣母神皇”不就得了?因此建立新朝之初,她给了李旦一个不伦不类的头衔:“皇嗣”。皇嗣并不是太子,可也没说皇嗣就不是继承人。总之这个新的头衔模棱两可,让群臣摸不着头脑。其实这不过是她的拖延战术,因为她不敢立刻宣布传位于侄。

武则天深知贸然立武承嗣为太子的风险。她可能是想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先让群臣在心理上接受武姓接班人的可能性,然后等待时机成熟再宣布传位于侄。对武家江山来说最理想的局面是:有臣民主动请求立武承嗣为太子,然后她来个顺水推舟,目的就达到了。这也是她自己掌权称帝的经验。可是等实践起来她才发现这件事的难度有多么大。武则天的称帝并非心血来潮,想必也是经过一番深谋远虑、精心算计的,但是她显然还是低估了传统制度的力量。

说到武周朝的立储困局,有两个词最为关键,一是“宗法制度”,二是“家国同构”。宗法制度不但规定了男尊女卑的性别秩序,而且从体制上确保了家庭的父系传承。宗法制度还定义了女人的主要功能--生儿子,以便把这个家族一代代传递下去。皇权制度则以宗法制度为模板,皇位自然是传男不传女。不但女儿不可能继承皇位,而且对皇家的另一位重要女性--皇后,也是严加防备的。

宗法制度并不完全是她的敌人。虽然宗法制度绝对不支持女人称帝,可武则天充分利用了自己的母亲身份--这正是宗法制度在女性问题上的软肋。武则天从来没有打算去冲击宗法制度的根本,大概知道这不可能--不象后来的韦皇后和安乐公主那样莽撞冒失。武则天最多就是想办法绕开障碍。当初李治把她立为皇后,就抹煞她的“先帝才人”的身份,说她只是个宫女,这样就绕开了最大的阻碍。武则天称帝时也是这样,借助天命和佛教系统绕开了女人称帝的性别难题。一旦避过这个关键问题,她就开始大肆利用宗法制度给她带来的便利,利用母亲的权威夺走了儿子的皇位。

现在武则天自己做了皇帝,如果她的武周朝能够延续下去,那她就是开国之君,如果一代而亡,那她就是篡位之主。她连吕后都不想做,更不想被后人视为篡位,所以在建立武周之初自然是希望把江山传给武家的。可是这个时候宗法制度的继承原则就体现出它的强大威力了。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6-09 01:43:49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62)武则天困局:谁做继承人?--03

现在武则天自己做了皇帝,如果她的武周朝能够延续下去,那她就是开国之君,如果一代而亡,那她就是篡位之主。她连吕后都不想做,更不想被后人视为篡位,所以在建立武周之初自然是希望把江山传给武家的。可是这个时候宗法制度的继承原则就体现出它的强大威力了。

首先,武则天自己颠覆了性别秩序,但是无法让第二代继续颠覆下去。她不能把皇位传给女儿。即便太平公主真的成了第二代女皇,并且改姓为武,那也只不过和母亲一样是个异数,很难保证第三代皇位会传给太平公主的女儿。实际上,武则天因为深知女人称帝的危险,从来就没有动过心思要传位给女儿。她从一开始就把眼光放到侄子身上了。

可是一说到让侄子来继承皇位,马上就得陷入悖论。她本人靠歪门邪道登上皇位倒不要紧,开国之君嘛。可是武家第二代继位同样会名不正、言不顺,因为这个皇位不是从父亲那里得来,而是从姑姑那里--这算哪门子事嘛?历史上倒是有侄子从姑姑那里得到权力的先例,可这个先例是王莽,好像不太好看哦。

男人显然就没那么多麻烦。当年唐太宗也是靠了流血政变上台,但他的儿子继承皇位却是名正言顺,无人敢有异议。现在武则天把皇位传给侄子,却没有几个人真正的心悦诚服,恐怕武家侄子们自己都不会心安理得。因此,武承嗣或者武三思如果真想要这个皇位,绝不会象表面上看起来那般轻松。他们同样没有捷径可走,同样得如开国之君一样再经过一番杀伐,否则皇位必然不稳。而这不知又得多少人头落地?

闭着眼睛也能想象,如果将来武承嗣或者武三思为了皇位而大兴杀戮,首先被杀的会是谁?必定是李显和李旦!反过来,李显和李旦如果展开反击,武家侄子们又会是怎样一个结局?因此对武则天来说,什么将来太庙里侄儿不会祭祀姑姑倒还是其次的,更迫切的问题是如何保证她的侄子和她的亲生儿孙们不会互相残杀--这种自相残杀的趋势随着后来的储位之争变得越来越明显。两边都是她的至亲,两边她都想保。

再往后,群臣的倾向性也越来越倒向李性的儿子那边。其实若论个人的政治才干,武承嗣、武三思与李显、李旦,这两边是半斤八两,谁也不见得特别高明。群臣选择支持李显或者李旦,主要原因就是认定他们天生的“正统性”(相对于武家侄子而言)。

总算武则天不是那种认死理的人,在十字路口徘徊良久,最终选择了政治风险最小的那条路--还政于李唐。虽然她当时采取了一个办法,把儿子赐姓为武,但谁都知道那不过是一种心理安慰罢了,所以即使最为激烈的“拥李派”大臣也没人跟她计较这个。神龙政变之后,武则天尚在人世,李显登基后做的头一件大事就是全面恢复李唐的各种名号。

什么叫孙悟空翻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这就是。武则天这样敢于叛逆的人,又有如此手段,可终究有她碰壁的一天。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6-09 23:58:48 +0800 CST  
~~贴下一章~~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63)武承嗣力争太子位--01

武则天大费周章创立了一个武姓皇朝,其初衷自然是要把武姓江山传递下去。武周朝之初,她的一系列动作都是向这个目标努力的。《资治通鉴》上记载了一个花絮,说最初武则天打算把“州”改为“郡”,诏令已经发下去了,可是有人提醒她说:“陛下始革命而废州(周),不祥。”武则天一听有道理,立刻派人赶着去把命令收回。

早在垂拱四年一开年,武则天就在宗庙问题上做过文章。当时李唐皇帝的七庙在长安,而朝廷准备在洛阳也为李唐先帝们立太庙,但只立高祖、太宗、高宗三庙,以便享受祭祀。这时武则天又提出为她家武氏祖先立“武氏崇先庙”,并且意味深长地让礼仪官员们去商量商量,看给武家立几个庙合适。

司礼博士周悰是个聪明人,知道武则天的心思,就大胆提出:立七个庙。周悰更进一步提出,把李唐太庙减为五室。哇!什么意思?

春官(礼部)侍郎贾大隐立刻反对,说按照周礼,天子七庙,诸侯五庙,所以太后你这是想干啥?别听周悰那家伙胡说八道。你家武氏崇先庙立五室才对头!太后可别忘记先帝的嘱托哦。(贾大隐说:“今周悰别引浮议,广异述文,直崇临朝权仪,不依国家常度。皇太后亲承顾托,光显大猷,其崇先庙室应如诸侯之数,国家宗庙不应辄有变移。”)

这位贾大隐先前曾经向武则天告过刘祎之的状,结果导致刘祎之被赐死于家。但是看来他也并非“武党”,一切不过是按他自己的原则行事罢了。此时他就敢于直谏,因为言之有理,武则天只好让步,暂时放弃建武氏七庙的打算。

贾大隐的父亲~贾公彦~就是个礼学专家,在高宗朝时负责编撰了《周礼义疏》五十卷、《仪礼义疏》四十卷,为唐朝儒学的恢复和发展做出了贡献。贾大隐在武周为臣,一直担任春官侍郎,君臣相处尚属和睦。

说回武则天。载初元年九月九日正式称帝,除了改国号,赦天下,改元(新年号是天授),接下来就是正式确立武家的皇族地位。首先按照天子的规格立了武氏七庙,把遥远的周文王尊为始祖皇帝,周文王之妻姒氏尊为文定皇后;周文王的少子姬武被追封为睿祖皇帝,妻子姜氏尊为康惠皇后;然后是武家的最近几代祖宗,其中父亲武士彟被尊为孝明高皇帝,母亲杨氏被尊为皇后。

去世的祖先们追尊完毕,接下来给活人封王,亲侄子获封亲王,其中武承嗣为魏王,武三思为梁王;十一位堂侄--武攸宁、武攸归、武重规、武载德、武攸暨、武懿宗、武嗣宗、武攸宜、武攸望、武攸绪、武攸止,都获封郡王,姑姑姐姐都成了长公主;几个月后,武承嗣的儿子武延基等六人也获封郡王。太平公主的驸马武攸暨改封为定王(从郡王升为亲王)。称帝之后一个月,武则天还下令天下姓武之人都免除劳役。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6-11 11:59:11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63)武承嗣力争太子位--02

武家成了皇族,那么李唐这边又该如何安顿呢?武则天当时的原则是:李家照样享有特殊地位,但是比武氏低那么一点儿。武则天在天授二年正月,也就是称帝后几个月,在把武氏神主安置到了位于洛阳的太庙,同时把本来放在长安的太庙(供奉李氏祖先的庙)改为享德庙。李氏太庙本来供了七位祖先,此时则关闭了四室,只供奉高祖、太宗、高宗三位祖先。这一年在明堂举行祭祀天地祖先的大礼时,为昊天上帝配享的除了有武氏祖宗,也有唐朝的这三位祖宗。

祖先们无论待遇怎样,说到底都是为了活人铺路搭桥。武则天登基之初,有心把皇位传给武承嗣,但又深知这个侄子根基太浅,所以一直没有轻举妄动。可是这样一来,李旦的地位就变得十分尴尬,日子也一天比一天难过。本来在称帝之前的垂拱三年,武则天为了安抚李唐宗室,把李旦的几个儿子都封了亲王--当时李旦还是名义上的皇帝,他的儿子封为亲王是应该的。于是,李旦长子李成器为太子,二儿子李成美做了恒王,三儿子李隆基封楚王,四儿子李隆范封卫王,五子李隆业封赵王。

武则天称帝后,让李旦做了一个不伦不类的“皇嗣”,并且赐姓武。本来的皇太子李成器则降为皇孙。不过称帝之初,李旦的几个儿子的亲王爵位并没有动。天授二年初,她还把李贤的儿子李光顺封为义丰王。不过按《资治通鉴》,此时李旦一家以及李贤的儿子们都被赐姓武氏,软禁在皇宫里,没有人身自由。

天授二年,武则天称帝不到一年,武承嗣就向太子之位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当然这种事情一般不会由本人出面,都是朝中的支持者率先行动。凤阁舍人张嘉福在暗中组织了一次民众请愿活动,由一位名叫王庆之的洛阳百姓牵头,给皇帝上表,请立武承嗣为皇太子。这里顺便说一下凤阁舍人张嘉福。他似乎一直是朝廷中的“外戚党”,此时是支持武家子弟继承皇位,多年以后又支持韦皇后在中宗去世后搞太后称制。他在武周朝似乎一直身居高位,在韦后时期还做过宰相,不过韦后一倒台他就被杀了。两唐书中都没有他的传记。

说回武承嗣做太子的事情。百姓王庆之上表请求女皇传位于侄,这种敏感事情一定是得到武则天默许的,投石问路,借此试探大臣们的心意。但令她郁闷的是,宰相们坚决不支持。她刚提拔不久的文昌右相岑长倩立刻上疏,请求制裁王庆之这帮家伙,让他们解散,理由是现在皇嗣就在东宫,不要没事找事。岑长倩是贞观时期的名臣岑文本的侄子,一向是个“积极合作派”,曾经在讨伐越王李贞叛乱时担任过后军大总管,当时颇受武则天的厚待,被封为邓国公。可是岑长倩与武则天的合作是有底限的。他可以接受武则天本人,却不能接受武家侄子--将来天下还是得传给李家,现在被赐姓武倒不是什么大问题。另一位宰相格辅元与岑长倩立场一致。武则天问到他,格辅元也说坚决不能立武承嗣。

这种表态的后果十分严重!接下来便又是一桩牵连广泛的谋反案,两位反对武承嗣的宰相都遭了殃。岑长倩先是被派去领兵征讨吐蕃,本来已经出发了,半路上却给召回,下了制狱。案子落到了第一号酷吏来俊臣手中,审讯时“五毒备至”,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肯定是罪名成立。不但岑长倩、格辅元二人被定了谋反大罪,还牵连了欧阳通等数十人。因为罪名是谋反,不但是岑长倩,连他的五个已经成年的儿子一起被杀。岑长倩的祖父和父亲的坟墓也被挖开。后来一直到睿宗朝时才给岑家人平反,依礼重新下葬。

武则天对岑长倩等大臣痛下杀手,可是毕竟不敢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贸然立侄。她召见那位百姓王庆之,问他:“皇嗣(李旦)是我儿子,为什么要废掉他?”王庆之的回答很简单:“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现在是武家天下,怎么能让李氏来继承呢?”武则天不置可否,王庆之就跪在地下一直流泪相劝。皇权时代,臣下这种豁出命去“死谏”的做法最让皇帝头疼。

为了打发王庆之,武则天就拿给他一张“印纸”,说以后可以凭这张纸进宫。这个“印纸”,据考证,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早的印刷品之一。王庆之拿到的印纸应该就是一张印刷介绍信,可以用来出入皇宫的,想来属于当时的高大上制品(注释1)。王庆之后来便拿着这张印纸不断地进宫求见,结果把武则天也给搞烦了。《资治通鉴》上说:“太后颇怒之”。时机不成熟时一味地冒进,只能适得其反。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王庆之背后的武承嗣政治素养还是差了些。

武则天决意惩罚一下王庆之,可能也是想顺便给武承嗣敲敲警钟。她把这个倒霉的王庆之交给了一位狠辣角色--凤阁侍郎李昭德。李昭德倒是心有灵犀,此时得到了武则天的默许,便一不做,二不休,把王庆之引到光政门外,对在场的大臣们说:“这家伙想废掉我们的皇嗣,立武承嗣。”随即命令左右把王庆之当场乱棒打死。那些跟着王庆之一起来的同伙一看这阵势,马上一哄而散。王庆之不过是一介平民,不慎卷入了最高层的政治游戏当中,结果糊里糊涂丢掉性命。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6-13 11:16:21 +0800 CST  

楼主:枫昀

字数:588296

发表时间:2015-07-11 13:1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4-08 17:03:13 +0800 CST

评论数:492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