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三国风云----------“五胡乱华”那些事儿


@zl天下无双 2016-01-17 14:32:07
假如没有侯景之乱,王谢高门没有尽被诛戮,南陈朝廷还是有王谢的两席之地的话,王导的“好名声”应该会延续到隋唐甚至更远了。到时候就和冯道所处的年代更进一步了。
-----------------------------
难说,没有侯景之乱或许南朝就不可能崩盘了。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6-01-17 16:00:54 +0800 CST  
皇权旁落——东晋权臣甚猖狂(十六)

很快,陶侃这边陆续有部队出现断粮情况,于是陶侃找来了温峤,像他提出了退兵的想法。陶侃说:“当初你们忽悠老夫说什么只要振臂一呼,顺江而下,各地将领无不响应。事实呢?响应倒是响应了,就光呐喊不出力,如今粮草告罄,我看咱们还是暂时退兵,各自回防区休整之后,来年再战吧!况且我荆州北边是刘曜的赵国,西边是李雄的汉国,我大军长期在外,他们要是有什么异动,只怕悔之晚矣。”

温峤见陶侃要打退堂鼓,哪里肯依,忙说道:“苏峻和我们相持了这么久,想必也好不到哪里去啊,此时离去,岂不可惜?我们为国锄奸,兴的是正义之师,上报君恩,下济黎民,当义无反顾,取胜之后,我们都将是拯救国家的有功之臣。况且,此次起兵,已然是开罪了苏峻,难道你退兵他就能不追究么?”

温峤的一番话打消了陶侃退兵的心思,然而,机会往往就在顷刻间出现,这一次陶侃抓住了。就在当天,郗鉴的部队到达了战场,苏峻连忙出动大军,对郗鉴的新来部队发动了进攻。陶侃派郭默领兵增援郗鉴,果然在途中遭遇了苏峻部下韩晃,郭默力不能敌,与郗鉴退守一处,韩晃便趁势截断了他们的水源。

由于缺乏水源,郗鉴和郭默部队只能就地掘井,可掘地三尺都找不到一丝水源,无奈的士兵只能靠喝尿支撑一时。眼看就要失守,陶侃赶忙再派部队来援,结果长史殷羡劝阻他说:“如今苏峻大军在外,此时防守石头城的部队必然不多,我们可趁势进攻石头城,一来解友军被围之急,二来若能擒住苏峻,则大局必定。”

陶侃于是听从了他的意见,集合主力部队猛攻石头城,这边连日来的胶着战让苏峻也厌烦了,决定趁此机会和陶侃决一死战,便大开城门带着部队杀将出来。由于苏峻的江淮部队主力都是骑兵,与陶侃部队厮杀在一块后,很快便冲乱了陶侃军阵型。

而此时正在山头一边观战一边喝酒的苏峻竟然看得一时兴起,高声喊道:“小儿辈尚能破贼,我难道还不如他们么?”说完扛起大枪,趁着酒劲杀下山去。如果大家还有印象的话,应该能清楚记得,刘曜当初就是因为醉酒,才在乱军之中被活捉的,这边苏峻也要步他后尘了。

陶侃,温峤等人见苏峻出场了,纷纷带领军队包抄过去,由于苏峻这个一时兴起导致身边跟随部队不是很多,一下子便被包围在阵中。这时候苏峻酒劲上来了,竟然软绵绵地从马上坠落下来,这一下子眼尖的士兵连忙冲过去将苏峻乱刀砍死。苏峻一死,贼兵一下子乱了阵脚,慌乱地往石头城逃去,陶侃则一路砍杀,重创了苏峻贼兵。

事后,陶侃砍下苏峻首级,悬挂于军门之上,将尸首挫骨扬灰。这时候,负责围困郭默部队的韩晃得知苏峻被杀的消息,连忙撤军准备回城,到半路上又听闻苏峻原先委派镇守建康城的官员已经献城投降了陶侃,毛宝率军进驻了建康城。无奈之下的韩晃准备回石头城,此时驻守石头城的是苏峻弟弟苏逸,苏逸下令韩晃先不回石头城,转道去夺回建康城。

韩晃兵马强壮,毛宝只能据险而守,仗打得很艰难。而陶侃为了缓解毛宝那边压力,又集中兵力进攻石头城,苏逸抵挡不住,赶忙召回韩晃。韩晃的大军一回来,陶侃这边也立刻撤了石头城的围。此时,在石头城中苏峻的儿子苏硕见叔叔这般窝囊,父亲又死于陶侃军之手,心中怒火中烧,见陶侃那边撤军,自己便带着数百兵丁前去追击。

《让子弹飞》告诉我们,步子迈大了,容易扯着蛋,这边苏硕也犯了当初和庾亮一样的错误,追击追得太远了。苏硕等人一直追到了秦淮河边上,在那边他们遭到了王愆期的伏兵,由于所带人数太少,苏硕等人遭遇埋伏后全军覆没,无一生还。

听闻侄子又死于沙场的消息,苏逸泪如雨下,一天之内连失两位亲人对他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可是他又能如何呢?出击陶侃军依他的才干只能是死路一条,坐守石头城,长期来看也是不可取的。因为此时建康城已然是掌握在陶侃手中了,这等同于宣告苏逸的一切补给都将被切断,坐吃山空后绝无活命的机会。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6-01-18 08:12:04 +0800 CST  
很快,陶侃这边陆续有部队出现断粮情况,于是陶侃找来了温峤,像他提出了退兵的想法。
——————————————————————
不好意思,这边的像又错字了。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6-01-18 10:22:26 +0800 CST  

@zl天下无双 2016-01-18 13:30:11
这么看来,苏峻还是挺厉害的,如果不是麻痹大意,陶侃和温峤都还要多喝几壶,但是这么厉害的人物,没有为国尽忠,反而是被庾亮逼反,死于内战,着实可惜。
历史 总是惊人相似,刘曜和苏峻两个枭雄,竟然都死于醉酒。。。
-----------------------------
如果没有这次意外,陶侃要打赢这场仗确实难办,如果到时候第三方势力介入就更可怕了。明天本章要结束了,会简单讲一下苏峻之乱的影响。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6-01-18 16:13:59 +0800 CST  
@江湖庙堂abc 2016-01-18 14:09:25
顶起。
-----------------------------
好久不见,阿威。上部快到终结了,感觉还有哪些需要被挖掘出来的东西呢?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6-01-18 16:16:28 +0800 CST  
@fusiman 2016-01-18 18:32:56
感觉这里面好多将领都是差一步就功成名就,司马颖莫名其妙的起兵夺位,王琨莫名其妙给石勒送人头,刘曜亲手葬送自己的赵国,司马绍直接暴毙,在这种如同炼狱一样的环境中真的是一点疏忽大意就是满盘皆输
-----------------------------
王琨?是王浚还是刘琨啊?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6-01-18 19:25:22 +0800 CST  
早上发的怎么没了?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6-01-19 10:27:10 +0800 CST  
皇权旁落——东晋权臣甚猖狂(十七)
韩晃是个明白人,他清楚地知道再这么呆下去只能是死路一条,于是他准备带兵去投在外征战的张健所部。可是,当韩晃准备出城时,因为军心不稳引起骚动,整个部队在混乱中相互践踏而死的就有数千人。
而这时候,陶侃等人也见机会来了,带领部队强攻石头城,一番激战后,韩晃率领小部分人马突出重围,奔着曲阿方向去了。而陶侃军则趁势攻入石头城内,救出了皇帝司马衍,并将苏逸为首的一干叛乱分子全部斩首示众。
逃出的韩晃很快便找到了张健,意图南下夺取吴兴,结果在那遭到了王舒的迎头痛击,两人不敌便往别处逃窜。然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已然成了丧家之犬的韩晃和张健逃到哪里官军就追到哪里。
情急之下,两人分开流窜,张健在躲藏了一段时间后准备出来投降,可是他遇到的是郗鉴,郗鉴在历数完张健罪状后便将他斩首了。而韩晃则逃入山中,面对追击的士兵,韩晃张弓搭箭射死了不少追兵,直至弓箭射完,才被追兵乱刀砍死。而身在寿春的祖约得知大势已去后,带着剩余部队北上投奔石勒了。东晋咸和四年(公元329年)二月,继王敦之乱后的又一次内战——苏峻之乱终于宣告结束。
此次内战对晋王朝来说又是一场噩梦,苏峻和祖约两支军事力量被拔除,东晋在江北的军事态势显得岌岌可危。经济方面,此次战争波及到了东晋最富庶的几个州郡,晋元帝,晋明帝两代皇帝的苦心经营被付之一炬,国力又倒退回衣冠南渡之初。尤其是首都建康城,在韩晃攻打首都过程中,曾放火箭将建康城付之一炬。
如今首都成了一片废墟,不少大臣便提议迁都,温峤说迁都去江州,王舒说迁都去会稽,陶侃说迁都去荆州。总之在战争中立功的大臣们心里都有自己的小九九,都谋算着学苏峻体验一把把持朝政的感觉,战争才刚刚结束,野心家们就蠢蠢欲动了。
而作为首席大臣的王导自然绝对不会同意迁都啊,他们琅琊王氏的根基可都扎在这了呢。于是,王导义正言辞地说道:“建康旧为帝里,孙仲谋、刘玄德皆言:‘建康,王者之宅。’”一句风水师的“金陵王气在此”竟也堵住了悠悠众口。可是,不迁都总得想办法吧,不能说就在废墟上安营扎寨嘛。
史书上记载说是王导将国库里剩余的三千匹练布拿出来,然后给百官一人做了一身行头,由于当时上层人物的衣着引领着时尚,所以人们纷纷购买练布。结果,王导又趁机提高了一把价格,最后竟然赚得了一万五千两金子。除却修复宫殿的费用外,官员的俸禄也有了着落。
然而,对于此段史料我是存疑的,因为当时建康城已经被苏峻等人洗劫过一次了,老百姓又不是傻大个,哪会傻兮兮地花重金去买啊,就算他们真傻,估计也没那么多钱啊。所以我猜测这笔钱的来路可能来自两部分,一部分是当时苏峻抢来的囤积在蒋山的财物没来得及用光的被政府没收了。同时,在这一时间内,以王导为首的门阀士族可能对老百姓加了重税,所以才能在短时间内筹措到这笔资金。
总之,不管如何,钱反正是有了着落,接下来就是论功行赏了。司马衍加封陶侃为长沙公,领太尉一职,都督荆,交,广,宁四州诸军事,加封温峤为始安公,领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封郗鉴为南昌公,领司空。其余诸将依次受封,在战争中阵亡的朝廷义士,也都追加了谥号。
庾亮觉得此次苏峻之乱都是自己挑起来的,深感惭愧,便推掉了一切官职,带着家人隐居起来。结果,刚隐居没多久就被王导等人找了出来,无奈之下的庾亮只得申请远调去做豫州刺史,出镇芜湖。陶侃为人谦逊,主动放弃了执掌朝政的大好机会,仍旧返回荆州保境安民。兜兜转转一圈,东晋的朝野大权又回到了王导手中。
从晋元帝,晋明帝时期的王敦两次入寇,再到这次苏峻的把持朝堂,东晋虽然通过大打一场完成了江山洗牌,勉强维持了统一。但国力却在动乱中损耗不少,尤其是东晋所拥有的战斗力最强的几支部队,没能在北伐中原中派上用场,反倒在内乱中拼了个精光。
也得蒙上天眷顾,此时的北方还正是刘曜和石勒争夺中原霸权的高潮期,而蜀中的成汉也因为李雄的储君之位虚空而在暗自较劲。否则只要有一方势力突然介入,那么整个汉民族将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6-01-19 10:29:09 +0800 CST  
第七章 皇权旁落——东晋权臣甚猖狂 已经更新完毕 ,明天开更第八章 地狱修罗——一代魔君石季龙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6-01-19 12:09:26 +0800 CST  

@zl天下无双 2016-01-19 13:03:57
石虎终于要出场了,应该算是中国 历史 上最黑暗的时候了吧?想来石勒也是缺德事干多了,才会被石虎绝后,石虎缺德事干得更多,自己把自己绝后。。。
冉闵好样的,让羯胡彻底消亡了。
-----------------------------
苏峻之乱的恶劣影响几乎是对东晋政坛早期毁灭性的,几支精锐部队悉数荡尽,这导致东晋在那后军事疲软了很长一段时间。相对于其他政权同时期的内乱,东晋惨烈不少。

石虎其实早出场了,只不过先前是配角,然而羯胡也没有彻底消亡,后来掏空北魏的尔朱荣,掏空南梁的侯景都是羯胡人。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6-01-19 16:26:55 +0800 CST  
地狱修罗——一代魔君石季龙(一)

当参与平定“苏峻之乱”的各镇诸将各自回到领地后,江州刺史温峤于当年病逝于武昌,时年四十二岁。晋成帝得闻噩耗后,追谥其为大将军,谥号"忠武",葬于豫章,祠以太牢。随后,晋成帝再次下旨,让陶侃兼管江州,加封其为都督荆、湘、雍、梁、交、广、宁、江八州诸军事,移镇武昌。

至此,陶侃在东晋王朝的军事地位无人可及,超过了曾经的“军界一哥”王敦,即使在后来人中,也仅有桓温与刘裕方可匹敌。在权势方面,陶侃也压过了把持朝政的王导,当年那个出身寒门处处碰壁的破落户终于在一个门阀森严的国家到达了位极人臣的境地。

南边的事情就此先告一段落,让我们调整视角,看下北方在石勒统一之后又是走上了如何一条轨迹吧。

强行攻灭了前赵之后的石勒,如同后世女真人消灭契丹后收降蒙古部众一般,也顺利继承了前赵帝国的顺带财产——氐人首领蒲洪和羌人首领姚弋仲的两支部族。石勒将蒲洪和姚弋仲分别任命为六夷左右都督,又将万余名关中比较有势力的大族迁到襄国。与此同时,身处凉州的张骏担心石勒挟大胜之势进攻自己,连忙再次像石勒称藩,石勒随即拜张骏为征西大将军、凉州牧。

灭掉前赵,统一北方,放眼大江之北尽是后赵的领地,石勒称帝的议程也被提上了桌面。学着汉人君主的“谦让”姿态,石勒虚以委蛇一番,先称呼天王,行皇帝事,又于当年年底(公元330年)正式登基称帝,改元建平。

从边镇到襄国,从十八骑到如今的百万之众,仅仅用20年时间,石勒便完成了从一名奴隶转而为北中国皇帝的华丽蜕变。如果单单从个人成就来说,石勒的事迹无疑是个很好的励志故事,但是,倘若站在宏观的视角去审视,石勒的崛起之路却包含了太多诈骗与血腥。凡是与他结盟过的人,最终都被他所算计,凡是他愤怒之时,总要有满城的百姓为之身亡,苦县,洛阳,邺城,长安……一座座残败的城市铭刻下了石勒的名字。

然而,这些都没有引起石勒的重视,在他眼中大业铸成必将流血,那死去的人们能够换取自己的最终胜利便以足够。在登基大典的盛会上,这位胜利者毫不掩饰自己心中的得意之情,当着鲜卑诸部,氐羌酋,高句丽使臣的面,向他的新晋心腹徐光发出了一声询问:“爱卿倒是说说看,我可以与你们汉人哪位古代贤君相比拟?”

深谙石勒心思的徐光从容地恭维道:“您的伟略,汉高祖刘邦所不及,您的雄才,魏武帝曹操所不如。自三皇以后,五帝以来,还从来没有一位皇帝能像您这般伟大,你就如温暖的太阳照耀着我们,让每一位百姓都笑开颜。我看,也唯有华夏始祖轩辕黄帝可以勉强和你一拼。”徐光的一番马屁话真是将读书人的气节丢得一干二净了,恭维皇帝可以,但是为了恭维皇帝将历代华夏君王都贬低地一文不值,仅为凸显一位异族君主,这在以前是绝无仅有的,可以说徐光开了一个不好的头。

那么石勒能否与刘邦,曹操又或是轩辕黄帝相比呢?很显然比不了,刘邦三年反秦,四年灭项,虽百败却终成一统天下的大业,石勒与之相比只有百败之迹而无混一之功。而曹操呢,虽也只是统一北方,但屯田策保障了军需,严法纪巩固了国家。反观石勒,即使他统一了北方,可国家依旧处于一个无序的状态,既不能大力发展经济,又不能稳定社会秩序,这些以后都将被证实。

既然比不得刘邦,曹操,那自然更不可能与轩辕黄帝相企及了啊。不过平心而论,石勒确有和轩辕黄帝相似之处,那便是两者都开启了一个时代。轩辕黄帝逐鹿之战后便开启了华夏族主宰天下的格局,即使后有“白登之围”,强大一时的匈奴犹不敢入中原宰割天下。而石勒则开启了一个胡人睥睨汉人的时代,从石勒之后,少数民族都有了一颗入主中原,征服汉人的心。从羯胡到氐、羌、鲜卑,再到后来的突厥,吐蕃,契丹,女真,蒙古,都有一股力量,催动着他们向中原挺进,征服汉人,成为九州的主人。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6-01-20 08:19:56 +0800 CST  
@元豹儿 2016-01-20 08:25:42
石勒还算有好好干的主观愿望,虽然客观上干的不怎么样,石虎完全没有,纯粹的过完瘾就死。 魔君一词很贴切。
-----------------------------
石勒出身草莽,治理国家依旧靠那种山寨模式,自然治理得一团糟啊,不过比起石虎还是好了很多。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6-01-20 12:09:40 +0800 CST  

@zl天下无双 2016-01-20 13:05:07
还不知道尔朱荣和侯景都是羯胡,那羯胡是什么时候彻底灭绝的呢?冉闵消灭的是绝大部分羯胡吧?
-----------------------------
首先,冉闵杀的不止羯胡,“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斩之!”,匈奴,羯胡,包括氐,羌都遭到不同程度的屠戮,当然,羯胡死的是最多的。

但是,羯胡并没有因为冉闵的屠杀彻底消失,这是必须要承认的,因为苻坚后来开始迁移外族人充实京城的时候,手下就有人劝说,羌人,鲜卑人,羯胡人充斥京城,一旦发生叛乱,悔之无及,虽然羌人和鲜卑人后来都分别建国,后秦,后燕,唯独没有羯胡乘势而起,但既然有人说,那当时羯胡肯定还有相当大的势力的。

再往后,拓跋焘南征盱眙城,写信给臧质说什么我派遣攻城的都是外族人,你给我杀掉这些外族人还是为我消灭潜在敌人呢,诸如并州贼,关中贼(在此应对老佛狸吐口痰),其中就提到了羯胡,可见羯胡在北魏初期依旧保持了相当大的势头。

但是后来羯胡连同北方河北一带的汉人都被鲜卑化了(如侯景,贺六浑),所以都将其统称鲜卑人,不会刻意去分辨其羯胡血统,所以称侯景鲜卑人也未尝不可,毕竟是以文化划分的,同理,贺六浑这个禽兽王朝的奠基者也是鲜卑人,而不是汉人。

那么,一般定义为羯胡的最终灭亡是侯景的被消灭,当然,豹儿姐姐也提到,安禄山也有说法是羯胡人,对此我也不置可否吧,但是真要说羯胡人彻底被杀绝,这是不可能的,被汉化的说法更靠谱些。

但是,被汉化也是官方称谓,究竟真正实际情况如何,现实给了很大的反馈,比如石大人便有可能.......(此处河蟹若干字)


综上所述,冉闵屠胡确实账面业绩可观,但实事求是来说,并没有对羯胡进行种族性的彻底灭绝。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6-01-20 16:38:31 +0800 CST  
地狱修罗——一代魔君石季龙(二)

听徐光如此奉承自己,石勒倒有些不好意思了,他带着略有自得略有坦荡的心情说道:“人岂不自知,卿言亦以太过。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竞鞭而争先耳。脱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大丈夫行事当礌礌落落,如日月皎然,终不能如曹孟德、司马仲达父子,欺他孤儿寡妇,狐媚以取天下也。朕当在二刘之间耳,轩辕岂所拟乎!”

这段话不难理解,大家都基本能看懂,石勒先是肯定了徐光马屁拍得太过了。随后又正面自我评价了一番,他认为自己与刘邦同世,只能做个和韩信,彭越一般的战将,如果遇上刘秀,当与他争夺天下,并认为胜负不可知。同时,石勒还认为大丈夫行事应当磊磊落落,不能像曹操父子,司马家一样靠欺负人家孤儿寡母权臣上位,轩辕黄帝是圣主,自己比不了。

石勒将自己定位于二刘之间,当然,对于刘秀,刘邦究竟谁更强,各人有不同的看法,我在此也不做比较。不过我认为如果石勒当真遇上光武帝刘秀,恐怕还是刘秀更胜出一筹啊。

做了皇帝之后的石勒便开始用心治理他的国家了,为此一系列的政策出台,当然,这些政策里面有些看起来很不合理。比如,由于石勒及羯族是翻身做主的胡人,所以有法令宣称在后赵国内不得用“胡“字,违令者杀无赦。这或许是最早异族为了巩固统治实行的“文字狱”了,不过法令虽然严厉,却深刻透露出羯胡统治者内心的自卑和浅薄。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常备蔬菜之一——黄瓜的得名也与此有关。因为黄瓜最早产自西域,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中土,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黄瓜被称作胡瓜。可是到了这边,再叫胡瓜便犯了大忌了,只能改称黄瓜,这么一改以后就再也没改回来。

当然,羯胡人对于汉人的压迫也并非止步于小小的“文字狱”,在后赵国内的汉人地位很低下,他们的财产和人身安全得不到根本保障。兴许羯胡兵一个兴起就会砍杀汉人出气,又或是肆意掠夺汉人的财物。当然,羯胡人所针对的并非只是手无寸铁的平头百姓,哪怕是达官贵人,他们也敢抢,史书记载了一件事便能充分反应出这点。

一次石勒召见章武内史樊坦,老樊本非京官,所以对于京城中的状况不了解,但考虑到皇帝召见便装得整整齐齐去皇宫。可走到半路上老樊遇上了一伙羯胡兵,羯胡兵二话不说将老樊一顿暴揍,洗劫掉樊坦的财物并把他的衣服也给扒了去了。无奈之下的樊坦只得去搞了件破衣服(很可能是问乞丐讨要的)拜见石勒。

石勒冷不丁地看见这么一个衣衫褴褛得大臣出现在自己面前,心里很是诧异,忙问道:“爱卿竟然如此清贫,连一件华衣都没有么?”

不提衣服还好,一提衣服樊坦便气不打一处来,骂骂咧咧地说道:“微臣出门真是没看黄历啊,半路遇上一伙羯胡狗贼,这群混账玩意居然二话不说就把我财物全部抢光了,还连身衣服都不给我剩下,我这衣服都是,都是……唉!”

樊坦此话一出口,在场人士都纷纷盯着他望了过去,早有法令言明不得提“胡”字,而这边樊坦不仅说了羯胡,还点明骂羯胡是狗贼,这铁定是要被杀头了。看着在场人士诧异的目光,再看看石勒有些愠怒的表情,樊坦也突然醒悟了。知道自己犯了忌讳后的樊坦也顾不得面子了,连连跪下磕头讨饶,石勒摆摆手道:“既然爱卿是被羯胡抢了,那朕就替他们好好补偿下你吧。”于是石勒赏赐了樊坦一套车马,几件华丽的服饰和一大笔钱。

后世有人根据这件事便认为石勒心胸开阔,是有道明君。然而我想说的是,这件事非但不是用来表彰石勒的,反倒从侧面描绘出后赵汉人身份的低下。试想一下,樊坦好歹也算是个中高级官员,却被没来由地让羯胡给洗劫了一番,达官显贵尚且如此,那下层百姓的境遇又当如何?光天化日之下,羯胡在大街上公然抢劫,这个国家法纪何在?秩序何在?这一切都是石勒的纵容所致。

的确,这一次石勒好好补偿了樊坦一番,那下一次呢?如果不制定法律去规范羯胡的行为,那樊坦一次被抢就可能二度被抢,石勒没有从源头根除恶行,反倒寄希望于亡羊补牢,做善后处理,不得不说他这个皇帝做得很失败!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6-01-21 08:21:36 +0800 CST  


插一张公元330年石勒登基称帝时形势图。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6-01-21 11:44:18 +0800 CST  
@alice996 2016-01-21 14:15:31
每天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这个帖子看更新,楼主加油!再接再厉!
-----------------------------
谢谢。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6-01-21 16:22:53 +0800 CST  
地狱修罗——一代魔君石季龙(三)

无独有偶,这样的事情发生的并非一次,在史书中又一次褒扬石勒“大度”的时候,我们有幸再次领略到后赵国的混乱状态。

有一次,一名醉醺醺地羯胡士兵借着酒劲,骑着高头大马就闯进了皇宫,石勒听闻后大发雷霆,准备好好惩治下守备宫门的士兵。那是一名汉人小兵,见皇帝责骂自己忙说明原因:“那个羯胡士兵很凶狂,又喝了酒,我使劲想拦住他可无奈他骑马太快了。冲过宫门就往里面去了,拦都拦不住。”不用说,这名小兵又是犯忌讳了,再次提到“羯胡”。

当然,还是老一套,石勒依旧没有治该名小兵的罪,略带笑意略显实诚地说道:“羯胡人本来就难说话嘛。(胡人正自难与言)”随后饶恕了这名小兵失责之罪。一个喝醉酒的羯胡兵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出入宫禁,这在哪朝哪代都难以想象,但却发生在后赵,而这次结果更为严重,混乱的秩序已经损害到石勒自身了。

不过从这两件事来看,石勒虽然御国无道,但心胸还是有点的,尚能赦免两人失言犯禁之罪。早年石勒穷困的时候,曾和邻居李阳因为争夺沤麻池而大打出手过,如今石勒做了皇帝,李阳吓得便躲了起来。石勒听说后,便找人给李阳托话:“李阳是个少有的壮士,当年的恩怨结于布衣之时,如今朕已经贵为皇帝了,又怎么可能去为了报复他而有失身份,沦为一匹夫呢?”李阳听了后,便出来去见了石勒,石勒赏赐李阳做了一名武官,并在酒宴上笑着说道:“我当年可没少挨你拳脚,你也被我暴揍了几回啊。(孤往日厌卿老拳,卿亦饱孤毒手。)”

不排除石勒这么做是不是受了韩信旧事的启发,不过能义释李阳倒也不失为一桩美谈,只是,我们也必须明白,石勒的大度仅仅适用于那些弱者或是无法对自己造成任何威胁的人。如果当石勒面对地是刘琨,祖逖,刘曜,王弥之际,或许他得大度和宽容也将荡然无存了。

所以在这边,我们有必要提一下一位老相识祖约的下场了。当初祖约参与了“苏峻之乱”,待苏峻被剿灭后,东晋王朝便发布了全国通缉祖约的诏书,祖约知道自己在晋国呆不下去了,便举家逃亡后赵。

当初祖逖曾经与石勒缔结过边境和平协定,对于石勒也算是照顾,所以按理来说接纳祖约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起初,石勒为了博个美名,倒也欣然接纳了祖约来归,并对其委以重任。只是后来随着事态的发展,祖约凭借着其兄在北方的名头竟然收揽了不少人心,不少汉人名士纷纷投奔,这引起了石勒的警觉。

石勒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国内,胡汉矛盾相当尖锐,羯胡对汉人的压迫随处可见,一旦这些矛盾被人利用,那将会演变成一出席卷全国的动乱,甚至会颠覆他的国家。而祖约虽然才能不济,但毕竟其兄的威望在那,况且他本人又是出了名的反骨仔,必须尽早铲除,以绝后患。

随后,石勒以祖约在任上利用职权强占百姓田产为由,将他一家老小百余人满门抄斩。石勒可以说为了拔刺连理由都懒得编些靠谱的了,如果以这项罪名定罪的话,他那群到处明抢百姓财物的羯子羯孙早被杀的不剩几个了。好在关键时刻有义士挺身而出,将祖逖的一个儿子从中救出,秘密带到东晋。

解决了祖约,石勒将精力转化为国内经济文化建设,之前的“八王之乱”,“汉国灭晋”以及“两赵争霸”事件,大大地摧垮了北方经济,大量农田荒废,经济一片萧条。再考虑到国内羯胡民族不事生产的本质,石勒只能寄希望于通过汉人耕作来维持经济恢复,为此他特地减免赋税,以此来鼓励汉人从事农业生产,为羯胡人提供财富来源。

除此之外,石勒还借鉴了刘曜的“汉化模式”,设立学校并亲自进行督导。经过一番文化熏陶,石勒这个大老粗竟然也养成了听书的习惯,每每让周围人说书给他听,并进行一番品评。当然,照搬照抄显然不是石勒的做派,既然刘曜可以办学校,那自己一定得有突破创新,才能压这个昔日对手一头。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6-01-22 08:23:41 +0800 CST  

@zl天下无双 2016-01-22 15:18:23
祖约被杀纯属死有余辜,只可以连累了家族,还好祖逖有个儿子活下来了,要不然烈士就绝后了。
刘曜和石勒相比的话,个人感觉文治有余武功不足。同样是失去了一个重要的人物,刘曜失去羊献容就要醉酒当歌,一蹶不振;石勒失去了张宾,同样能够对外征战,并且统一北方;所以后赵还是压过前赵一头。
另一方面,如果石勒死前铲除了石虎,后赵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
祖约就算渡江之后痛改前非,做个善男信女也是必死无疑的,因为他是祖约,反之换成其他降将,贪再多钱财石勒都不会办他。

没有石虎,后赵也会乱,石勒那个危机四伏的天下压根不是他那几个儿子镇得住的。只不过没有石虎,汉人死伤数量会少一点。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6-01-22 16:22:11 +0800 CST  
地狱修罗——一代魔君石季龙(四)

那么该如何创新呢?这个课题石勒交给了底下人去想,结果不负所望,底下人果真给石勒提出了一个建议——不光要办学,我们还要考试。

根据手下的提议,石勒在每个郡都设立学官,负责考核招收来的学生学习情况。规定每名学员要经过三次考试才可以完成学业生涯,将办学与考试相结合,石勒倒还真是别出心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只不过,虽然石勒成为了“应试教育的第一人”,但他不会想到,他这么做让原本的读书求学成了一件功利性的事情。在以前的时代,人们读书仅仅是为了求知亦或是陶冶性情,但石勒却让读书与名利挂钩,一下子让原本高尚的东西变得日趋功利化,无数学子为了通过读书出人头地而挤破脑袋,而这股疯狂地追名逐利浪潮竟然延续了两千年,荼毒至今。

石勒的治国之策虽然表面看上去一片平和,但细细深究却毫无章法可言。但也恰恰是石勒在位的几年,是后赵国唯一一段看似光明的岁月,因为就在石勒死后,北方大地彻底沦为地狱,这一切都源自于一位来自地狱的修罗——石季龙。

公元333年,垂垂老矣的石勒开始为帝国的明天担忧了。即位之初,石勒曾经册立石弘为皇太子;次子石宏为骠骑大将军、大单于、秦王;三儿子石恢为辅国将军、南阳王。而对于战功彪炳的石勒侄子石虎,只被加封为太尉,中山王。

对于这样的结果石虎当然不服了,他曾不止一次地私下埋怨说:“皇上自从定都襄国之后,便很少出外征战了。都是我在前线浴血奋战,他只是坐享其成罢了,不把皇位传给我也就罢了,连大单于之位都让给那黄毛小子,此仇我必报之!等着吧,石勒死后,我必灭其满门!”

不过石虎虽然狂妄,但也并非没有脑子,这种话他也就私底下说说,真要是在石勒面前,他还是夹着尾巴做人。

不过石勒识不破,不代表下面的人就看不穿,太子石弘的舅舅程遐为此就像石勒进言:“石虎晋爵中山王,凌驾于众臣之上,此人颇有野心,除了陛下外他谁都不放入眼中。况且他与他的那几个儿子手握重兵,在朝中素有威信,哪天陛下一旦不在了,只怕他会对新君不利啊。”

程遐的话让石勒不以为然,在他眼中,程遐之所以会说这番话仅仅是因为他是太子的舅舅,心里有自己的小九九。于是石勒反驳道:“石虎是我的亲侄,又是太后抚养长大的,于朕是骨肉至亲。再者,如今天下尚未统一,正是需要石虎这样的人来为社稷出力,你怎么能诋毁他呢?”

程遐碰了一鼻子灰,只得去找徐光,因为徐光是石勒目前最为信赖的汉臣,他的话石勒或许会听。程遐对徐光说道:“石虎这头中山狼,得志便会猖狂,他素来痛恨汉人,我俩便首当其冲。一旦皇上不豫,依太子的懦弱必然无法控制他,他定会抢班夺权,到时候国家遭殃不说,你我只怕也难逃一死啊!”

徐光于是急匆匆地进宫面圣,一入宫就对陛下说道:“我看皇上眉宇间略带忧色,不知道为何事发愁啊?”

石勒看了眼徐光,说道:“唉,虽然我已经称帝统一北方,可吴(东晋)、蜀(成汉)二国未灭,不知道日后一统江山的又会是谁啊。”徐光摇了摇头,说道:“陛下说的只是肘腋之疾,您还有心腹之患尚未看清啊。”

石勒见徐光这么说,心里犯起了嘀咕,问道:“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啊?”徐光缓缓说来:“放眼天下,如今的大势像极了当初魏蜀吴三足鼎立,江东的司马家类吴,蜀地的李氏似蜀,而陛下您好比曹操。而日后一统江山的也必定会是我方,只是,怕是会重演司马篡魏的一幕啊。”

石勒便问道:“哦?你倒是说说看,谁人会是我们这的司马氏?”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6-01-23 12:21:40 +0800 CST  


公元331年形势图。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6-01-23 16:26:28 +0800 CST  

楼主:明轩公子

字数:407698

发表时间:2015-09-01 16:2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0-01 16:16:49 +0800 CST

评论数:233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