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英雄——“卧冰求鲤”王祥

三国将分未分时,三国第一英雄王祥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例如跟随曹操破乌丸、跟随夏侯渊平羌乱,这些日后必会详叙。

呵呵,官渡之战中,我可以确信王祥并未参加。至于王祥在赤壁之战的表现,要放在全文末尾。至少要放在王祥身世之谜后。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7-24 13:14:13 +0800 CST  
不知一笑万物朋友心目中的三国英雄是谁?是否其也在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大放异彩?

我已经解释过:曹操称得上英雄,但未活到魏国建立,只算汉臣。


魏国成立于黄初元年(220),此时王雄先出为将,担任幽州刺史护乌丸校尉,先后令鲜卑臣服、肃慎纳贡……威震荆豫二州。……后入为相,担任司空、魏国最后一任太尉。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7-24 13:22:21 +0800 CST  
楼上的朋友言之有理。汉朝若无马镫,东汉时怎会有“伏见幽州突骑、冀州强弩,为天下精兵,国家胆核。”(蔡邕蔡邕幽州剌史议)的说法。

曹植白马篇的人物“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若无马镫,焉能在马上左右开弓,都能中的,仰射飞猱,俯射马蹄,无论上下左右,或动或静,都能百发百中。

文鸯若是靠双腿夹马肚子,焉能以匹马入数千(八千)骑中摧锋陷陈?

有些问题,不想过多纠缠,因为辩论起来会没玩没了。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7-24 17:17:11 +0800 CST  
最可笑的观点莫过于以农耕为主的中原骑兵擅长肉搏战,而自小便在马背上长大的游牧民族却只会骑射,不会肉搏(是否有人认为文鸯面对的司马师的八千中原骁骑也都个个不会肉搏?)。

用“骁勇善战”来比喻东汉时的游牧民族毫不为过。

《后汉书•西羌传》:“西羌……以战死为吉利,病终为不祥。耐寒苦同之禽兽,虽妇人产子,亦不避风雪。性坚刚勇猛,得西方金行之气焉。”

氐羌人“天性劲勇,初为汉前锋,数陷陈”。“日行数百,来如风雨,去如绝弦。”

曹操、夏侯渊为何能讨平叛羌叛乱?

幽州突骑的功绩不可小视(日后详叙)。

《三国志》载,汉灵帝时,都亭侯、中郎将公孙瓒与胡互相攻击五六年。辽西乌丸丘力居等钞略青、徐、幽、冀,四州被其害,(公孙)瓒不能(防)御。

为何公孙瓒不能防御?最后还靠乌丸、鲜卑素有恩信的刘虞出马才化解危机。

《后汉书》:遂遣夏育出高柳,田晏出云中,匈奴中郎将臧旻率南单于出雁门,各将万骑,三道出塞二千余里。檀石槐命三部大人各帅众逆战,育等大败,丧其节传辎重,各将数十骑奔还,死者十七八。三将槛车征下狱,赎为庶人。冬,鲜卑寇辽西。光和元年冬,又寇酒泉,缘边莫不被毒。

为何鲜卑檀石槐的兵力不过十万,在杀害了的近东汉三万骑兵后,东汉政府一段时间内没有还手之力,只能任外族蹂躏。

东汉政府派出的三万骑兵为何使不出贴身肉搏战术?为何几乎全军覆没?呵呵。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7-25 08:58:13 +0800 CST  
在外避暑,不能按时更新,请朋友们谅解。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7-29 13:41:05 +0800 CST  
作者:feiyingalex 回复日期:2010-07-30 02:01:17
回复此贴,做个记号。
希望楼主不会让我失望!
——————————————————————————

欢迎新朋友。我会坚持发完全文。晚上更新。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8-04 08:05:16 +0800 CST  
前几天连续坐车,昨晚实在太疲劳了。未及时更新,请谅解。

正文继续:

前文说到,目前版本的《三国志》对魏国与辽东的第一次战争只字不提,选择性失明,而对于第二次魏国与辽东的战争却大张旗鼓地宣传。

《明帝纪》:初,权遣使浮海与高句骊通,欲袭辽东。遣幽州刺史毌丘俭率诸军及鲜卑、乌丸屯辽东南界,玺书徵公孙渊。渊发兵反,俭进军讨之,会连雨十日,辽水大涨,诏俭引军还。

《毋丘俭传》:青龙中,帝图讨辽东,以俭有幹策,徙为幽州刺史,加度辽将军,使持节,护乌丸校尉。率幽州诸军至襄平,屯辽隧。

《卫臻传》:幽州刺史毌丘俭上疏曰:‘陛下即位已来,未有可书。吴、蜀恃险,未可卒平,聊可以此方无用之士克定辽东。’

臻曰:‘俭所陈皆战国细术,非王者之事也。吴频岁称兵,寇乱边境,而犹案甲养士,未果寻致讨者,诚以百姓疲劳故也。且渊生长海表,相承三世,外抚戎夷,内脩战射,而俭欲以偏军长驱,朝至夕卷,知其妄矣。’
俭行军遂不利。

《资治通鉴》卷七十三:会 天雨十余日,辽水大涨,俭与战利,引军还右北平。


这次战争的结果是:公孙渊因自立为燕王,改元绍汉,置百官,遣使假鲜卑单于玺,封拜边民,诱呼鲜卑以侵优北方。

在对比隋朝与魏国的第三次征讨辽东之战前,我们还是分析一下第一次辽东之战后公孙渊背信弃义、出尔反尔,选择与孙权决裂的原因,顺便引出王雄身世的千古之谜。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8-05 12:35:38 +0800 CST  
呵呵,历史不仅仅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还就是一名任权贵摆布的妓女,有权者想上就上。

古今是否亦然?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8-05 19:09:39 +0800 CST  
公孙渊为何背信弃义,出尔反尔呢?要知道公孙渊此举对力排众议的孙权的伤害,称得上刻骨。

当公孙渊杀掉孙权的使者,吞没万名精兵,笑纳无数奇珍异宝后,孙权大怒说:“朕年六十,世事难易,靡所不尝,近为鼠子所前却,令人气涌如山。不自载鼠子头以掷于海,无颜复临万国。就令颠沛,不以为恨。”

众大臣苦苦乞求孙权,宰相肚里能撑船,千万不要和公孙渊一般见识。《三国志》泼墨般地描述众大臣的反应,《资治通鉴》对此有归纳性的总结。不感兴趣者可一略而过。

陆逊上疏曰:“陛下以神武之资, 诞膺期运,破操乌林,败备西陵,禽羽荆州;斯三虏者,当世雄杰,皆摧其锋。圣化所绥,万里草偃,方荡平华夏,总一大猷。今不忍小忿而发雷霆之怒,违垂堂之戒,(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以喻权不当自越海而君兵于辽东。)轻万乘之重,此臣之所惑也。臣闻之,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图四海者不怀细而害大。强寇在境,荒服未庭,陛下乘桴远征,必致窥嘱,戚至而忧,悔之无及。若使大事时捷,则渊不讨自服。今乃远惜辽东众之与马,(谓权所以远惜辽东而不忍弃绝之者,以其民众与其地产马也。)柰何独欲捐江东万安之本业而不惜乎!”

尚书仆射薛综上疏曰:“昔汉元帝欲御楼船,薛广德请刎颈 血染车。何则﹖水火之险至危,非帝王所宜涉也。今辽东戎貊小国,无城隍之固,备御之术,器械铢钝,犬羊无政,往必禽克,诚如明诏。然其方土寒埆,谷稼不殖,民习鞍马,转徙无常,卒闻大军之至,自度不敌,鸟惊兽骇,长驱奔窜,一人匹马,不可得见,唯获空地,守之无益,此不可一也。加又洪流滉瀁,有成山之难,海行无常,风波难免,焂忽之间,人船异势,虽有尧、舜之德,智无所施,贲、育之勇,力不得设,此不可二也。加以郁雾冥其上,咸水蒸其下,善生流肿,转相洿染,凡行海者,稀无此患,此不可三也。天生神圣,当乘时平乱,康此民物。今逆虏将灭,海内垂定,乃违必然之图,寻至危之阻,忽九州岛岛岛之固,肆一朝之忿,既非社稷之重计,又开辟以来所未尝有,期诚群僚所以倾身侧息,食不甘味,寝不安席者也。”

选曹尚书陆瑁上疏曰:“北寇与国,壤地连接,苟有间隙,应机而至。夫所以为越海求马,曲意于渊者,为赴目前之急,除腹心之疾也。而更弃本追末,捐近治远,忿以改规,激以动众,斯乃猾虏所愿闻,非大之吴至计也。(北寇、猾虏,皆谓魏也。)又兵家之术,以功役相疲,劳逸相待,得,失之间,所觉辄多。〔兵法:以逸待劳,又曰:逸则能劳之。言敌人用智以疲我,苦不自觉,比我觉知,则得失之间相去多矣。〕且沓渚去渊,道里尚远,〔辽东郡有沓氏县,西南临海渚。又据陈寿志:景初三年,以辽东东沓县吏民渡海,居齐郡界为新沓渚之民也。〕今到其岸,兵势三分,使强者进取,次当守船,又次运粮,行人虽得悉用。加以单步负粮,经远深入,贼地多马,邀截无常。若渊狙诈,与北未绝,动众之日, 唇齿相济;〔此虑魏乘吴伐辽门而南侵也。狙,千余翻。〕若实了然无所凭赖,其畏怖远迸,或难卒灭,使天诛稽于朔野,山虏乘间而起,〔山虏,谓丹杨、豫章、鄱阳、庐陵、新都寺郡山越 也。恐非万安之长虑也!”吴主未许。

瑁重上疏曰:“夫兵革者,固前代所以诛暴乱、威四夷也。然其役皆在奸雄已除,天下无事,从容庙堂之上,从,千容翻。〕以余议议之耳。至于中夏鼎沸,九域盘互之时,率须深根固本,爱力惜费,未有正于此时舍近治远,以疲军旅者也。昔尉佗叛逆,僭号称帝,于时天下乂安,百姓康箪,然汉文犹以远征不易,告喻而已今凶桀未殄,疆埸犹警,未宜以渊为先。愿陛下抑威任计,暂宁六师,潜神嘿规,以为后图,天下幸甚!”吴主乃止。

孙权的闹心事还在后面。张昭可不是省油的灯。当初张昭强烈反对孙权派使者率万名精兵授予公孙渊燕王,认为:“公孙渊背魏惧讨,远来求援,并非本志也。若渊改,欲自明于魏,两使不反,不亦取笑于天下乎!”

孙权希望张昭能收敛收敛,在和公孙渊达成统一战线的问题上能站在自己一边,不料张昭意弥切。吴主不能堪,按剑而怒说:“吴国士人入宫则拜孤,出宫则拜君,孤之敬君亦为至矣,而数于众?之撽,孤常恐失计。”

昭孰视吴主曰:“臣虽知言不用,每竭愚忠者,诚以太后临崩,呼老臣于下,遗诏顾命之言故在耳。”

因涕泣横流;吴主掷刀于地,与之对泣。然卒遣弥、晏往。昭忿言之不用,称疾示朝;吴主恨之,土塞其门,昭又于内以土封之。

当公孙渊背信弃义后,在张昭的问题上,我很是佩服孙权。比袁绍对待田丰,简直有霄壤之别。

吴主数遣人慰谢张昭,昭固不起。吴主因,出过其门呼昭,昭辞疾笃。吴主烧其门,欲以恐之,昭亦不出。吴主使人灭火,住门良久,昭诸子共扶昭起,吴主载以还宫,深自得已,然后朝会。

我们可以想象孙权的郁闷。就好比一个大户人家不顾亲朋好友的反对,准备好了新房(前文引孙权为派第二拨军队登陆辽东,已特意修建了粮仓即东仓)派管家率大批的迎亲队伍携带大批金银珠宝前去迎亲,不料女方竟杀掉了管家,扣留了迎亲队伍,吞没了金银珠宝。

呵呵,这种事若摊在头上,不七窍生烟才怪!

寻绎史料,孙权三月份派使者率万名精兵携带奇珍异宝授予公孙渊燕王,到年底公孙渊出尔反尔,其间大半年时间,魏国的北方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何公孙渊就背信弃义呢?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8-06 00:23:03 +0800 CST  
公孙渊背信弃义有迹可循。

相信细心的朋友们已经注意到青龙元年,轲比能诱步度根叛并州。并州刺史毕轨贸然出兵,派将军苏尚、董弼追击。轲比能派儿子率千余骑迎接步度根。双方在楼烦展开大战。结果苏尚、董弼阵亡。而步度根与轲比能联合寇边。

目前版本的《三国志》载遣骁骑将军秦朗将中军讨之,虏乃走漠北。

前文已提到,我们都被篡改后的《三国志》忽悠了。

此次鲜卑与魏国的战役对于魏国而言,绝对是魏国胜,则魏国存,从而为统一全国奠定基础;魏国败则魏国有四分五裂的可能,从而五胡乱华可能要提前至少六七十年的时间。(呵呵,其实所谓的五胡,难道不是黄帝的后代?)

而此次战役的功臣可能绝非佞臣秦朗,而是与王雄为莫逆之交,曾极力向曹丕举荐王雄的孟建(限于行文的需要,上述战役会在后文详细地描述)以及王雄。

诸葛亮素来想联合鲜卑轲比能共同夹击魏国,而但故交孟建笼络匈奴,从而大破鲜卑,是否令诸葛亮情绪低落、黯然神伤呢?不详。但故交建功立业,而诸葛亮北伐遥遥无期,看不到一点胜利的希望,诸葛亮是否会不爽呢?也不详。

呵呵,只知道千载以来,孟建已默默无闻,王雄成为阻碍护乌丸校尉田豫成就大事的罪人,且王雄的另一个名字王祥已成为文人鄙视、不屑一顾的神话传说“卧冰求鲤”、“黄雀入帷”、“风雨守李”的小人,而诸葛亮,已彪炳千古,成为千古智慧与贤相的化身。

千秋功过,究竟由谁人评说?

呵呵,这就是我们魂牵梦萦的三国历史。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我们还是把目光注视到幽州刺史、护乌丸校尉、某号将军王雄身上。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8-06 10:10:02 +0800 CST  
补充一下,魏国与鲜卑大战的次年即青龙二年(234),“其年八月,诸葛亮卒于军,时年五十四。

陈寿在三国大臣去世的问题上,颇耐人寻味。魏国大臣凡是亭侯以上去世皆书“薨”,而其他两国大臣去世绝不用”薨“,如单独立传的陆逊之死时也是用“愤恚致卒”。

当然,与《魏书》相比,陈寿算是比较委婉了。

《魏书》:亮粮尽势穷,忧恚欧血,一夕烧营遁走,入谷,道发病卒。

不知为何,老是感觉裴松之评价《魏书》关于诸葛亮之死看似客观,却颇有幸灾乐祸之意。

“臣松之以为亮在渭滨,魏人蹑迹,胜负之形,未可测量,而云欧血,盖因亮自亡而自夸大也。夫以孔明之略,岂为仲达欧血乎?及至刘琨丧师,与晋元帝笺亦云“亮军败欧血”,此则引虚记以为言也。其云入谷而卒,缘蜀人入谷发丧故也。

不过从刘琨写给晋元帝的书信来看,《魏书》还是颇有影响力的。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8-06 10:33:48 +0800 CST  
作者:墙角猫2008 回复日期:2010-08-06 14:18:09

楼主好久没现身了,还以为放弃了呢!
——————————————————————————


谢谢楼上的朋友。呵呵,点击量尚可,只是留言的朋友偏少。王祥的身世之谜即将揭开。在此尤其请天津、河北、北京、山东的朋友们多多支持。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8-06 21:00:29 +0800 CST  
作者:zt1986520 回复日期:2010-08-07 06:24:03

本人看到第5页,大部分时间都被多方面的精彩的辨论给吸引了, 一看就看了一个通宵。 本人只是一个喜欢三国的普通老百姓,对学术什么的一概不懂。所以对LZ的文章就不多说什么了。…………

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 这9字真言里,所蕴涵的境意你们真懂!??

这是一个循环!! 恶性! 很恶性的循环! 因为你以后的弟子也只会天天捧书,钻研历史,到头来,却学无所用! 一代传一代!! 如此如此.... 也只能这般这般了
————————————————

建议把后面几页读完。不过最好别熬夜,尤其是通宵,道理你明白。历史学科无用为主流确实是不争的史实。除历史外,哲学、文学都抵挡不住“一切向钱看”的大潮的冲击。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8-07 12:28:12 +0800 CST  
前文说到,公孙渊背信弃义,出尔反尔有迹可循。公孙渊和手下的谋士绝非是白痴,不会不明白一旦背信弃义,得罪了孙权,日后若再想得到孙权的援助,那是比登天还难。

虽然无直接证据表明,得人死力,控弦十余万骑的轲比能诱惑步度根叛并州就是公孙渊的唆使。然而,公孙渊必定密切注意鲜卑轲比能、步度根在魏国并州的态势。

轲比能为何选择从并州入手?原因很简单,幽州刺史兼护乌丸校尉王雄胆力绝伦,智慧超群,且得众死力;鲜卑轲比能根本不是王雄的对手。

而并州刺史毕轨无甚本事,吃柿子就要捡软柿子捏。毕轨就是木桶的短板。

众所周知,一个水桶无论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决于其中最低的那块木板。

果不其然,毕轨派出的两员将领追击步度根时阵亡。若鲜卑能撕开并州的口子,公孙渊就可乘机出兵幽州、青州,与轲比能遥相呼应。


使公孙渊大失所望的是:不久,魏军就大破鲜卑轲比能与步度根。后者肝胆俱裂,远遁漠北。

我们可以想象,假设鲜卑大胜魏军,就可从北部并州威胁魏国;而孙权出军徐、扬、荆三州,从魏国的正南、东南牵制魏军;诸葛亮出军雍凉,从西南牵制魏军。公孙渊出兵青州,叛幽州。境内的羌族、氐族、匈奴、乌丸若俱反而夹击魏国,魏国的瓦解就指日可待。


然而,对公孙渊、孙权、轲比能、诸葛亮等来说,更失望的事情还在后面:秋九月,安定保塞匈奴大人胡薄居姿职等叛,胡遵大破之;冬十月,叛逃并州的步度根部落大人戴胡阿狼泥等诣并州降;

魏国双子星王雄、孟建镇守的北方幽、并二州风平浪静,波澜不惊。

十二月,公孙渊斩送孙权所遣使张弥、许晏首,送魏。


魏国大破鲜卑之战,王雄是否有功?目前版本的《三国志》是否像魏国与辽东的第一次战争一样雪藏王雄?究竟王雄又凭何把公孙渊压制在辽东一动不动?公孙渊屈服的深层次原因何在?请读下回。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8-07 18:47:01 +0800 CST  
向LZ还有参与辨论的神人们致敬! 你们让很多观帖的人学到了东西! 我希望这也是LZ的最初目的!
——————————————————————
谢谢楼上的朋友。我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小知识分子,根本谈不上神人。错误更是一大堆,只不过目前朋友们不忍心打断罢了。

我最初的目的就是让大家知道三国还有一位为国家统一屡立旷世奇勋的真正的英雄,让英雄长眠于九泉之下。

铁观音也来做广告了,呵呵。刚刚发现,点击已经突破10万了。多谢朋友们的支持。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8-07 21:21:55 +0800 CST  
正文继续:

前文提到,目前版本的《三国志》摆明了就是和司徒(此时省太尉与丞相)王戎、晋惠帝的儿女亲家,太子的老丈人/尚书令(实际的总理)王衍的爷爷死磕。

孟建推荐王雄奏折中的王雄“涿郡太守王雄……性良固,果而有谋。怀柔有术,清慎持法。……雄才兼资文武,忠烈之性,逾越伦辈。”

曹丕诏书中的王雄“有胆智技能文武之资,吾宿知之。今便以参散骑之选,方使少在吾门下知指归,便大用之……。”。

王雄的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然而,《三国志》中的王雄不仅猥琐、丑陋、灰头灰脸,还是阻碍田豫成就大业的罪人(经考证,全为篡改,详见前文)。

目前版本的《三国志》选择性失明,故意删去魏国与辽东的第一次战役,从而“雪藏“王雄。若非裴松之注,我们根本无从得知公孙渊突然俯首称臣的原因。

《三国志》是否在辽东之战前就已故意“雪藏“王雄呢?

我们似乎能从《魏帝纪》中发现王雄已被“雪藏”的功勋。

《文帝纪》:黄初四年(223),并州刺史梁习讨鲜卑轲比能,大破之。

按照著名史学家缪钺先生及清朝一批学者总结出的《三国志》的记事规律,帝纪简洁,大臣传详细。如公元207年,著名的合肥攻守战役,《纪》仅一句话,十二字,但《张辽传》却用了近三百四十字描述张辽等以七千之众击退孙权十万之众,激烈的战斗场面,跃然纸上,大大丰富了《纪》的内容。

然而《梁习传》中却对梁破鲜卑轲比能一事只字不提,疑实为王雄所为。而王雄的传记已被人为地删除,导致黄初四年的魏国与鲜卑之战失载。

王雄曾与轲比能交手而大破鲜卑绝非空穴来风(待续)。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8-08 19:53:21 +0800 CST  
更正:目前版本的《三国志》选择性失明,故意删去魏国与辽东的第一次战役,从而“雪藏“王雄。若非裴松之注,我们根本无从得知公孙渊突然向孙权俯首称臣的原因。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8-08 19:55:03 +0800 CST  
东汉末年时的鲜卑南钞汉边,北拒丁令,东卻夫馀,西击乌孙,尽据匈奴故地,东西万二千馀里,南北七千馀里,罔罗山川、水泽、盐池甚广。

其中一部的首领轲比能控弦十余万骑。他每钞略得财物,均平分付,一决目前,终无所私,故得众死力。羽翼逐渐丰满的轲比能已不甘心做魏国的附庸,曾经联合其他部落首领拒绝向魏国“互市”马匹;

太和二年(228),轲比能又率精骑三万,将护乌丸校尉田豫团团围在马城,后对鲜卑素有恩信的上谷太守阎志替田豫解围,轲比能方忿忿而去。史称“白城之围”。

然而,王雄以幽州刺史兼乌丸校尉时,抚以恩信。太和五年(231),轲比能主动向王雄抛出橄榄枝,率其种人及丁零大人兒禅诣幽州贡名马示好(待续)。

轲比能为何就会向王雄屈服呢?

除了曾经败得心悦诚服进而惺惺相惜外,我们或许能从《北堂书钞》中王武推荐王雄担任大将的奏折寻觅到答案。

“幽州刺史王雄,长涉道艺,天性仁勇,刚毅有略,约身俭己,务养吏士,能得人欢心,谓当任为大将也。”(待续)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8-08 23:14:20 +0800 CST  
王雄可谓是中国名将之花中的奇葩,几乎囊括了中国古人所有的优秀品质,他称得上毫无瑕疵的至德之人,得道之人。多谢裴松之、虞世南及一些默默无闻的古人,他们辛苦保留下来的史料,让我们得以一窥古代名将的最高境界。

我们逐句分析王雄的品质,先分析长涉道艺(借鉴从“道艺合一”到“道通为一”——庄子技术思想初探,稍作变动,向作者致敬、致谢)。

《庄子•天地》篇:“故通于天下者,德也;行于万物者,道也;上治人者,事也;能有所艺者,技也。技兼于事,事兼于义,义兼于道,德兼于道,道兼于天。”

这段的中心思想就是道艺合一。

礼言“相于技”者,五射五御,皆有其礼,不独周旋,揖让而已,故礼近于技。相者,助也,即助长之谓。

《论语•子罕》篇中:孔子“多能鄙事”,艺固圣者之事也。

“礼”、“圣”是“道”,“技”、“艺”是“艺”。前者有助于“相于”后者,构成道艺合一。

《庄子》以庖丁解牛、梓庆削大马捶钩、轮扁斫轮诸事,阐述道艺合一的思想。 现仅以庖丁解牛分析道艺合一。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像一场神妙的音乐舞蹈:奏刀若奏乐,所以有“合于桑林之舞”、“中经首之会”之文。“桑林”乃汤之舞,“经首”乃尧之乐。庖丁解牛与“桑林”的步伐和“经首”的节拍相吻合,声有粗细,而参错中节,故曰:“莫不中音”。

文惠君曰:“善哉!技盍至此乎?”庖丁解刀对曰:“臣之所以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庖丁其意谓“道”于是乎在,不得以“技”视之。道进乎技,则道艺合一。《天地》篇云:“能有所艺者,技也。技兼于事。”兼犹包也,自上言之则曰兼,自下言之则曰进。进犹过也,过乎技者,技通乎道,则非技之所得而限。

庖丁所言“所见无非牛”,“盖诚用以于一艺,即凡天下之事,目所接触,无不若为吾艺而设。必如是能会万物之一己,而后其技艺乃能擅天下之奇,而莫之能及。技之所谓进乎道者,在此。”而其“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由有此工夫而致。

《庄子》强调“未尝见全牛”,分肌擘理,表里洞然,如指诸掌。所谓“及其久也,相说以解”,故无全牛。

“神遇而不以目视”,说明目之用局而迟,神之用周而速。“官知止而神欲行”说明非止不能稳且准,非行不能敏且活也。“依乎天理”即“照之于天”,“依自然之涯分”,因其固然,即顺物自然。“技经肯綮之未尝”,郭象注:“技之妙也,常游刃于空,未尝经概于微石且。”

“依乎天理”是庖丁解牛的经验。这里的“天理”就是牛的自然结构。

庖丁回答文惠君的“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是对“道”与“艺”关系的总结,道进乎技,则道艺合一。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8-09 07:50:03 +0800 CST  
中国古代的兵法卷轶浩繁,博大精深,是我们后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孙子兵法》、《六韬》称得上代表性的杰作值得后人研读。

孙子曰: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意思是说深知用兵之法的将领,是民众命运的掌握者,是国家安危的主宰(曹丕的好友吴质《将论》:将者,国之命也。不可不详择,不可不审授也。意为将领是国家命运的主宰,需要千挑万选)。

《孙子兵法》对将的要求极为严格,用吹毛求疵、鸡蛋里挑骨头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意思是说:要通过对敌我五个方面(五事)的情况进行综合比较,来探讨战争胜负的情形:一是道,二是天时,三是地势,四是将领,五是制度。道,就是要让民众和君主的意愿一致,战时他们才会为君主去死,不存二心。天时,就是指昼夜、晴雨、寒冷、炎热、季节气候的变化。地势,就是指高陵洼地、路途远近、险隘平坦、进退方便等条件。将领,就是指挥者所具备的智慧、诚信、仁爱、勇猛、严明等素质。制度,就是军制、军法、军需的制定和管理。

凡这五个方面的情况,将领都不能不知。充分了解这些情况的就能取胜,相反就会作战失败。。

《六韬》则对选将提出五材的说法:勇、智、仁、信、忠。

武王问于太公曰:“论将之道奈何?”

太公曰:“将有五才。”

王曰敢问:“五才。”

太公曰:“所谓五才者,勇、智、仁、信、忠也。勇则不可犯,智则不可乱,仁则爱人,信则不欺,忠则无二心也。”

王武奏折中“王雄天性仁勇”, “刚毅有略”,是为“智”,曹丕诏书“有胆智技能文武之资”,是为“智”, “孟建奏折“臣虽愚闇,不识真伪,以谓雄才兼资文武,忠烈之性,逾越伦辈。”,是为忠。“约身俭己,务养吏士,能得人欢心”,是为“义”; 他可谓集“仁”、“义”、“智”、“忠”、 “勇”于一身的“非常之人”。

《人物志•流业篇》:

胆力绝众,才略过人,是谓骁雄,白起、韩信是也。

结合上述材料,王雄堪称当之无愧的骁雄之材,将帅之任。

“仁”、“义”、“勇、“智”、“忠“究竟有何特殊的含义?究竟有无材料可证王雄的上述优秀品质绝非虚言呢?请读下回。敬请雅正。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8-09 09:44:15 +0800 CST  

楼主:wzheguilai0416

字数:668244

发表时间:2010-03-02 00:1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2-29 17:25:23 +0800 CST

评论数:455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