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三百年》(通俗幽默,超超超长篇连载,古今都付笑谈中)

@一只支 2016-08-04 12:01:10
4.幸福是短暂人生中的那一抹光
努尔哈赤的母亲姓喜塔喇,无名,是一位伟大的女性,有史料说她在努尔哈赤幼年的时候就交给努尔哈赤兵书战策,是努尔哈赤的启蒙老师,这纯属编造。
其实喜塔喇氏就是在院子里每天给努尔哈赤讲故事,可能是女真族的神话故事,可能是女真族的民风民俗,但主要还是讲女真族的战斗故事,小孩子是喜欢听故事的,娘俩一个坐着高凳子,一个坐着小凳子,努尔哈赤仰着脑袋静静地听着,时不时的问......
-----------------------------
@sdhzdmhfszcb 2016-08-11 19:50:38
人生苦短,幸福更短,它只是人生中一次次的流星,次数不定,但持续的时间都是短暂的。
赞同高见
--------------------------
我还小,不懂什么是幸福,目前的我觉得生活小康 衣食无忧 得闲看看书 有几个志趣相投的好朋友,谈一个价值观相投 长相身材正常就好的女朋友,为这个家庭去奋斗,这可能就是幸福吧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11 20:10:01 +0800 CST  
@喜多郎2016 2016-08-12 01:27:42
很精彩 楼主加油
-----------------------------
谢谢,每天加油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12 01:30:57 +0800 CST  
5.10如箭

要说武力出众一对一单挑,还有刘铤;要说诗书礼易个人学历,那是马林;要是说家庭出身二代背景,那得说李如柏。这三点杜松说不上第一,但天生我材必有用,在以下这一点上杜松第一毫无争议:

狂。

在第一次开会的时候,杜松的第一句话就是:

“奴酋的项上人头俺杜松要了!”

奴酋,指的就是努尔哈赤,是明朝为努尔哈赤发明的特定称呼,叫了好多年,叫到明朝灭亡叫到大清建立叫到这个称呼变成了清太祖高皇帝。

按照一般情况分析,要努尔哈赤的人头是为了立功升管,可我参考了一下杜松同志的“革命履历”觉得这位还真不是奔的升官发财去的,事事第一做到最好是他的人生追求,换句话说杜松就是一个自尊心及其强烈的人,他觉得考了第二就是丢人,必须得拿第一,而拿下努尔哈赤将会成为他人生中最光辉最重要的的考卷,所以这个机会必须狠狠抓在自己手里。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13 23:44:47 +0800 CST  
杜松的心里就像住了一窝小猴子似的千抓百挠,耳朵旁呢是两个小松鼠叽叽喳喳个没完,好几天茶饭不思,整宿整宿失眠,深怕别人先得手,他决定请缨出战,掌握先机,第二天就去找杨镐。

可还没等杜松去找杨镐请战呢,当事人先放弃了:

因为下雪了。

漫山遍野,天上地下,都成为了白皑皑的天地,没有第二个颜色可以出现在这个世界里。

对于辽东明军来讲,这是一件正常不过的事情;对于北方明军来讲,二月份下雪也不是没有,不算多稀罕;可对于从南方调来的明军,那真的是一件天大的了不得的大事情,他们一辈子都没有见过雪。

这个概念意味这些明军可以发说说发朋友圈,可以录个VCR,可以打雪仗堆雪人,可以将来回去以后给身边人讲讲下雪是什么一回事。

如果他们还可以回去的话。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13 23:45:14 +0800 CST  
但对杨镐而言,这意味着一部分明军战斗力会减弱,一部分会受影响,在战场上无法发挥正常状态,基本和考试不复习不看重点考点就考试去一个概念,要命的还是去参加高考。

杜松决定更改计划,由原定的21日改为25日,并视情况而定,最终解释权归杨镐所有。

可以说这个决定对一个指挥官而言是最基本的但也是最正确的。

如果没有这位的话:

兵部尚书黄嘉善。

杨镐的顶头上司。

他发信质问杨镐,为什么不出兵作战?

下雪?

下雪就不作战了?国家养兵千日,到用你们的时候就这幅德行?有困难坚持一下克服一下不就好了?

外行领导内行,说的就是黄嘉善这类的人。

要说黄嘉善是外行,那也是委屈这位兵部尚书了,毕竟好歹是部门领导,因为真正的外行是这位:

内阁首辅方从哲。

黄嘉善的顶头上司,杨镐上司的上司。

还有朝廷上大大小小的官员们。

一个外行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一群外行。

这群人对战争只有一种认识:

战争只有一种打法:飞快的打。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13 23:45:43 +0800 CST  
对于这些战五渣的蛮夷我天兵一到那简直就是手到擒来,一个打十个,我们只需要雷厉风行三下五除二就可以了。

这种观点和罗杰科曼不谋而合,而后者是个拍电影的,杨镐他们是要打仗的。

三下五除二不留任何后遗症,这曾经是风靡一时的药品广告;三个月让你提到xx分,这曾经是街头巷尾的教育培训机构的广告;根据我的经验,类似这种想法,最后的结果大都是子虚乌有或者收效甚微。

很简单,欲速则不达,老祖宗的话。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这句对战争的经典总结概括可谓一语中的,但以上这帮人一概不知,知道了也嗤之以鼻。

朝廷日发红旗催促杨镐发兵,杨镐本来打算来年初春发兵的计划只得放弃,雪停了,杨镐立即宣布发兵。

几家欢喜几家愁,最高兴的莫过于杜松,杜松恨不得如一支离弦的箭一般嗖的一下猛地射出去,领上兵马三下五除二霹雳嘎巴脆就把努尔哈赤解决了。

2月29日,杜松出抚顺;3月1日,到达浑河边上。

一天行军一百余里。

和箭一样的速度,同样也和箭一样的命运。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13 23:46:12 +0800 CST  
杜松决定趁着夜色渡河,即使周围是一望无际的幽暗森林,即使这些森林里下一秒就能射出无数暗箭涌出无数埋伏已久的伏兵,即使按照各种兵法这种时候应该安营扎寨等待天亮再行军,即使另外几名总兵参将强烈反对,但是杜松还是决定渡河。

因为他光的膀子,而光膀子的原因是因为浑身燥热。

我承认杜松的身体确实很强壮,但他的浑身燥热却是从内到外,准确来说是从小腹升起一团火焰,它的温度流转全身,形成一个内循环。

而这一切的原因只有一个:

酒。

酒壮怂人胆,更何况猛人呢?

“渡河!”

渡河渡到一半,一切顺利,但事情往往就是出现在这种时候:

就在杜松的辎重营准备渡河的时候,上游的河水突然不再温和,它们咆哮着奔腾着仿若千军万马涌向下游,就像一头饥饿已久的猛虎张开血盆大口的扑向正在渡河的杜松军。

正在渡河的明军毫无察觉,等到听到河水咆哮怒吼的时候,已经为时过晚,一个浪头直挺挺的拍下,一瞬间淹没了正在渡河的明军。

浪头过去,人没了,河水大涨,辎重营就这样被留在了浑河对岸,还有无数的帐篷武器军粮等等,包括火炮。

好在大部分明军已经渡河,杜松表示问题不大,自己率军先走一步,辎重营到时候再赶上就可以。

只是杜松忽略了一个问题:

河水好端端的又没有下暴雨怎么会突然猛涨?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13 23:46:28 +0800 CST  
前军侦查得到,在前方山上,大概有一万五千民夫正在修筑防御工事,以阻止明军的进攻,而只要翻过这座山前方就是一马平川,没有任何险隘可守,就连高点的小山丘都没有,平原上屹立着一座城,杜松直接兵临城下,这座城叫做赫图阿拉,也就是后金的国都。

攻下此山,大事可成。

战机一纵即逝,这点杜松深知,当即兵分两部,让总兵赵梦麟率主力两万余人驻扎在萨尔浒山上修建大营,自己亲率一万人风驰电掣拿下这座山。

区区一万民夫能有多少战斗力,自己只要迅雷不及掩耳拿下,再等待后方修整待命的赵梦麟部率军压上,自己三万人直趋赫图阿拉城下,想必赫图阿拉内防御空虚,强攻之下必定攻下,到时候后金不战而败,这首功必定是自己的。

完美!

作为一个旁观者来看,杜松的计划也确实完美,而此刻赫图阿拉城内也确实如杜松所猜测的一样城防空虚不过千人老弱残兵守军,后金的八旗主力全部调往战场。

这些都是正确的,唯独最后一点:

八旗的主力调往战场。

这个战场不是其他地方就是萨尔浒。

“大帅,快快快快看!”

杜松身旁一名副将在山中腰居高临下看到了一副情景,情急之下有些结巴,拽着杜松往下看去:

山下一片红海,无数红色大旗招展,一股红流如蛇般涌向萨尔浒山,山角下被红色所覆盖,鲜艳的红,热情的红,火辣的红,如玫瑰般娇艳,也如血色般鲜红,夹杂着恐惧的味道,扑面而来的是死亡的气息。

鲜血的赤色,死神的使者。

八旗之一,正红旗!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13 23:46:48 +0800 CST  
光一个正红旗不足以让那位副将侧目,更不足以让杜松侧目,可如果不光一个正红旗呢?

镶黄旗,镶白旗,正白旗,正蓝旗,三种颜色四支人马同时出现在明军的视野里。

紧张的气氛透过空气传达到杜松军,这时杜松想的不是拿下赫图阿拉,想的不是驰骋一马平川,想的不是拿下首功,想的只有一个:

解决眼下的危机。

杜松怒吼着,带头向山上冲去。

不,等等,杜松是不是脑子发涨了?这时候不去救援萨尔浒,怎么反而继续攻击?

事实证明,杜松不愧是一位久经战阵的大将。

杜松此刻不能下山支援萨尔浒,一是上山容易下山难,耗费时间,即使想下山也得问问山上的后金守军同不同意;更重要的是第二点,此刻杜松赶到萨尔浒山下,山上明军两万人,山下明军一万人,山下后金四万人,一万打四万,杜松的救援就等于送死。

别人没救了,先把自己搭进去了。

所以杜松解决危机的方法只有一个:

不是立即去救援,而是以最快的速度拿下眼前这座山。

这影响着整个战场的局势。

明军和后金的战场有两个,隔空相望,无论谁先拿下其中的一个,都会影响另一战场的士气,杜松拿下,萨尔浒守军士气大振,后金军军心不振,反之亦然。

现在要做的就是与时间赛跑!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13 23:47:12 +0800 CST  
而一面的后金军仿佛没看到杜松一样,集中全力攻击萨尔浒明军,杜松想到的这些后金的主帅显然也想到了,因为比起战场经验,他比杜松只多不少,因为他是努尔哈赤。

自打拿下清河后,努尔哈赤就收到了明朝集合兵力准备讨伐自己消灭后金的情报,努尔哈赤当即抽出佩刀一拍桌子表示:

求和!

既不是慷慨激昂,也不是胸有成竹,二话不说就要求和。

这丝毫反映不出努尔哈赤的英勇无畏和坚定的革命立场。

但我认为,这才是真实的努尔哈赤。

求和的原因很简单,努尔哈赤当时(请注意这个时间)认为后金打不过明朝。

抚顺城,后金两万打一万;清河城,后金两万打一万。后金多,明朝少,用多出对方一倍的兵力以多打少,想不赢都难,打赢很正常,可如今明朝下定决心要讨伐自己,就变成了明朝多,后金少,明朝想不赢都难。

特别是当辽东经略杨镐在给努尔哈赤的信中“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

我大军四十七万。

语气和曹操在赤壁之战前那句“朝廷大军八十余万操欲与将军会猎于吴”何其相似。

这还打什么打?努尔哈赤自己都想要买明军赢。

不过明朝表示: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吃了我的吐出来,打了我的脸我就要砍下你的头!

除了打,没有第二个选项。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13 23:47:31 +0800 CST  
我相信此时的努尔哈赤心中定时满怀苦楚,甚至想吃点药,如果这世间有后悔药的话。

对于努尔哈赤以及这个时候后金高层领导的政治智慧我并不吐槽,但他们的军事智慧和打仗这方面的天赋,相信当时比他们优秀的近乎没有。

我说的是当时,不代表以后。

他们开了个会,会议通过了战略总方针:

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

既不是声东击西也不是瞒天过海,既没有慷慨激昂也没有大气磅礴,听上去既不霸气也不深奥,如同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毫不起眼。

看了那么多武林小说,你记得主角学的哪本武林秘笈是有一个狂拽酷炫吊炸天的名字呢?

这个战略带来的影响就是当下萨尔浒的情景,努尔哈赤的“我只一路去”第一路便是杜松,如果杜松知道恐怕会气得撞墙:

为什么是我!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13 23:47:50 +0800 CST  
曾国藩说:“不为圣贤便为禽兽”;民间谚语说:“不做凤尾便做鸡头”;让老师印象深刻在班级有存在感不是排名前三就是倒数后三;成功学说:“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同理,要么打蛇打七寸要么捏柿子挑软的捏。

所以,努尔哈赤先挑上的是明军的主力。

这个战略以前有个叫杨应龙的也用过,下场很惨。

因为他对上的是刘铤。

而努尔哈赤对上的是杜松,一位比起刘铤毫不逊色的猛人,甚至很多人都觉得杜松比刘铤还要猛,这也就是为什么杜松率领主力的原因。

按道理来讲,这场战役并不轻松。

可是,猛人总是少数的,“兵熊熊一窝将牛牛一个”,杜松猛不代表明军猛,明军猛不代表明军里的每个士兵都猛。

起码萨尔浒山头上的明军就不怎么猛。

基地还没有建好,敌人就先到了,要命的是己方最猛的武器——火炮还不在,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13 23:48:08 +0800 CST  
面对四面八方涌上来的八旗军队,萨尔浒明军四面应敌,兵力分散,很容易便被后金骑兵突破防线涌入明军营内,犹如狼入羊群,这边外面的敌人还收拾不了里面还乱了,明军四面受敌外加内外夹攻,很快就呈败势,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全军覆没只是时间问题。

这情景,另一座山上的杜松军看的真真切切,士气大受打击。

上,攻不上去;下,下去就被包围。这时候的杜松真的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直到萨尔浒明军全军覆没,直到努尔哈赤亲率四旗杀向杜松,杜松的思考被迫停止,他别无选择,更毫无退路。

他带领着明军冲向后金军队,以进为退,以攻为守,他心中还有最后一丝希望,他希望这时候来一支明军。

这是他唯一的希望,也是这支明军最后的生机。

所谓绝望,就是当你心中的那一丝希望隐没于黑暗,眼睁睁看着它的消失,这个过程可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可能是一个瞬间,那一刻无论你是谁你曾经做过什么你有多么伟大多么牛x你都会感到无力。

眼看身边的明军一个个倒在后金骑兵马蹄之下,自己人越来越少敌人越来越多,援军的希望越来越渺茫,杜松绝望了。

这一刻的他突然就老了。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13 23:48:32 +0800 CST  
直到那一箭,穿破杜松的头盔狠狠地钉在杜松的脑袋上扎进杜松大半个脑袋的箭,杜松仰面摔下马来,手中的武器随之落地,尘埃落定。

此战被称为萨尔浒之战,是整个后金与大明王朝萨尔浒之战的开始,是整个萨尔浒之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开始也是落幕,在杜松身上我仿佛看到了明军的结局。

死不瞑目的杜松在死前的最后一刻还在怀揣希望还在寄托于援军,直到自己战死直到全军覆没也没有看到的援军。

那么杜松的援军应该在哪里?杜松血战的时候又在哪里?

这是一个问题,我们所有人的问题。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13 23:48:49 +0800 CST  
一天的时间对于正常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一天的工作学习?一天的英雄联盟?或许是一天的休闲娱乐,追一部韩剧,蒙上被子眼睛一闭一睁。

对于正常人来讲一天只不过是他们看似漫长生命中无数无聊的日子的其中之一,无足轻重,微不足道。

但遇到某些特殊情况,一天就会很重要,就会决定命运乃至生死,小到个人,大到国家民族,没有例外。

比如你做出某个会决定你未来的选择,比如九一八和七七事变,比如此时的杜松。

“春天在哪里啊?春天在哪里啊?”

这首儿歌在杜松身上就变成了另外一个版本:

“援军在哪里啊?援军在哪里啊?”

假设一下,杜松手头有三万人马,后金有五旗(每旗标准编制为七千五百人)共计三万七千五百人,这时候再来一路明军,援军少说有两万人,这场战斗明军就会很有希望。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14 13:55:33 +0800 CST  
那么杜松的援军到底在哪里?

答案并不困难,不在翠绿的山林里,不在天边,不在梦中,它就在眼前,就在那个杜松看到过来到过还趁夜色渡过的浑河边上,准确的来说是刚刚渡过。

再准确的说,他们是3月2日渡过的浑河。

而杜松,3月1日全军覆没,战败身死。

援军想要救援,需要的不是多快的战马,而是一台时光机。

事后杨镐先生本着“死人背黑锅不背白不背”的精神把战败原因一股脑推到杜松身上,万历皇帝对杜松的评价也很具有代表性:

“杜松贪功轻进以致丧师,深可痛恨。”

把十余万大军的失败归结到一个人身上,这是不地道,还是只是一路统兵将领的身上,那真的是特别不地道。

但是还真没有冤枉杜松,因为杜松的失败带来了一连串的反应,他就是多米诺骨牌中的第一张,杜松与后金的第一战成为了明朝这次战役最关键的部分,它决定了一切:

萨尔浒战役。

当后来的明军渡过浑河来到萨尔浒的时候,硝烟仍未吹散,望着漫山遍野的尸体,呼吸着空气中那一丝丝血腥的气息,任谁也知道等待他们的并非他们所想的一片光明。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14 13:55:56 +0800 CST  
他们不知道的是自己将要面对的是一支训练有素武器精良在当时世界上可以说是前三名的强大军队,他们就像当初那支横扫欧亚大陆的铁骑,无人可挡,杀神下凡,和他们作战必须保持十二万分的警惕,收起所有的轻视和散漫,否则任你是谁是哪位名将是哪个猛人下场就以杜松为代表,在经过无数名将猛人的试验付出十余万军队几十万生灵的巨大代价后,终于有一个人悟出了可以阻挡他们的方法,那就是:

凭坚城,用大炮。

用游戏的说法就是“血要厚,攻要高,还让敌人打不着”,即使是这样他也不敢说有勇气有胆量有把握有信心可以收拾到这支军队。

但这已经是七年以后的事情了,现在作为面对这支军队的人,他们一无所知,甭管祖上是谁自己有多猛自己履历表有多牛,更何况这支军队的将领,当我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不免有些感到好笑,老虎的身体绵羊的内心,F1赛车的配置却安装了一个三蹦子的发动机,打开一看还是充电的那种:

他是个好人,但并无用处。

起码在此时此地此刻此处,他毫无用处。

北路军主帅,马林。

我要介绍一下他的身份,明朝大将,这是他的第二职业或者说是他表面的身份,他的本职工作是文学家。

郭德纲老师的相声段子《我是文学家》,卖着鸡蛋灌饼顶着文学家的名头;而马林是干着刀口舔血的活同样顶着文学家的名。

二者的唯一区别在于,郭德纲那个是假的,马林这个是真的。

一切的悲剧就此开始。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14 13:56:11 +0800 CST  
从小马林就很爱读书,出于一种莫名的天赋,不用人催不用人管自己就爱去读书,这让多少中国家长感到欣慰啊,得出“此子必成大器”的论断,望子成龙的梦想就要得以实现!

可是,马林什么书都看,什么书都读,唯独不看兵书,不看战策,一看都不看,连瞟都不瞟一下。

不是看书,就是出门社交,交往的不是文人雅士就是大儒名师,真可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天天参加各种文联活动,坐而论道,谈天说地,驾一叶轻舟飘荡在浩瀚的书海之中,马林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他很快乐。

当某位大师的关门学生的某位专家公然指出“我不相信教育是快乐的”并为此洋洋洒洒慷慨激昂的时候,我们的先人那些真正的文人雅士却纵横于书海,长笑于人家,对于他们而言,他们很快乐。

任何违背当事人意愿的强迫,都不会给人带来快乐。

但在一个商品经济越来越发达的物质社会,单纯追求精神世界的满足而不把物质世界放在首位这是不现实的,我们无法想象一个人读书不为名不为利不为功不为当官不为货卖帝王家,甚至连拯救苍生这种全人类的伟大使命都不在乎,只是为了读书的快乐,在我国三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这样的人在我的印象里只有一个: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即使是他的老师,这辈子追求的也不过是周游列国宣传他的政治思想企图改变当时的天下。

没有目的,没有野心,往往会带来快乐。

马林之所以可以每天读书每天去沙龙每天吃宴席,不愁吃不愁喝,全都是因为他的父亲。

他有一个好爸爸:

马芳。

和他同时代相提并论的将领还有两个:

戚继光、李成梁。

但是马芳相比这两位又更传奇。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14 13:56:33 +0800 CST  
马芳出生在蔚县,今天河北张家口蔚县,当时山西大同蔚县,无论河北也好山西也罢,在当时都不算什么好地方,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每天面对的就是蒙古骑兵,今天是这个部的明天是那个族的,走马灯的来抢,还经常是连人带物一起拿走,苦不堪言。

更倒霉的是,蒙古往往出现几个猛人,表现为:特别能打,特别能抢,这时候明朝守军干脆不管不顾,抢完拉倒,反正打也白打。

俺答汗,也称顺义王。

这个王不是俺答汗自己封的,而是明朝给的。

明朝也不想给,我们堂堂上国大国威仪讲华夷之辨,直到俺答汗打到北京城下,刀架在脖子上的时候,在高拱和张居正的极力主张下才有了俺达封贡,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双方 通商做生意,史称“隆庆议和”。

不对,是“隆庆和议”,是和议不是议和,我们天子守国门不议和的嘛,就是被打的跑到境外也叫东狩北狩什么的,先当婊子再立牌坊,智慧实在是高。

这个和议光讨论就持续了很多年,在此之前俺答汗最爱光临的“旅游景点”就是大同,每次来吃点拿点,而马芳就是他某次的俘虏之一。

当时的马芳只有十岁。

到了蒙古,小马芳的任务只有一个:

放羊。(使之牧)

在放羊的时候,小小年纪的马芳深知终身学习和技多不压身的道理,拿几枝小木枝做了个简易弹弓,至于弹药——小石头遍地都是,小马芳每天就一边放羊一边练习弹弓,从十步到五十步再到上百步,他始终相信终有一天会派上用场。

机遇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马芳等到了机遇,因为他等到了一行人,为首的正是俺答汗。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14 13:56:49 +0800 CST  
俺答汗一行正在打猎,突然一只猛虎窜到了俺答汗的马前,身后的侍卫吓呆了,距离虎口近在咫尺的俺答汗更是傻了,他看到了血盆大口和光洁的虎牙,上面一点肉丝都没有,看来这只老虎已经有几天没进食了。

这突如其来的危险任何人都始料不及,唯独不远处的马芳。

眼看这个危害边境沾满鲜血的俺答汗就要命丧虎口,眼看大明就要少一个凶悍敌人,马芳瞬时张弓搭箭,瞄准了那个危害大同危害家乡的俺答汗旁边的老虎,一箭命中要害。

和同行王二小的选择不同,马芳救了敌人。

从此,俺答汗把马林引为亲信,马芳可以喝最好的酒吃最好的肉穿最好的衣服还有睡最好的女人。

这一箭,马芳从奴隶成为了人生赢家。

这笔生意很划算,除了政治不正确以外。

直到有次俺答汗到大同“观光”,马芳趁人不备骑马逃到了明军大营。(潜自间道亡归)

当时的大同巡抚是个好人,不像其他领导一样在听完马芳的传奇经历后斥责马芳不杀俺答汗之罪,而是好言安慰,对马芳的爱国之心表示肯定。

就这样马芳回到了家乡回到了祖国,成为了一名光荣却死亡率极高的明朝小兵,俗称“炮灰”。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14 13:57:06 +0800 CST  

楼主:一只支

字数:196251

发表时间:2016-08-04 19:5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8-26 12:43:00 +0800 CST

评论数:202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