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三百年》(通俗幽默,超超超长篇连载,古今都付笑谈中)

十年以后,马芳官升宣府总兵、左都督,不是戚继光的少年得志,不是李成梁的中年发迹,他的起点不是指挥使不是参将,他只是一名小兵。

这十年来在大同这个高死亡率的边关,不仅没有战死,还做到了这么高的位置,是什么让马芳做到的呢?

说来你可能不相信,那就是:勇敢。

没错,那就是勇敢,就是第一个冲在前面,第一个和敌人交锋,第一个杀入敌人阵中,基本就是往枪口上撞那种。

敌人快,我比你更快;敌人狠,我比你更狠。

这就是马芳的座右铭。

在当时明朝内部流传着对马芳的一则评价:

勇不过马芳。

给出这个结论的是明世宗嘉靖皇帝。

勇敢,敢于迈出第一步,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但光靠勇敢,盲目勇敢,也是迈向死亡的第一步,马芳的勇敢不是匹夫之勇,而是将帅之勇,也就是俗话说的动脑子。

这点很重要。

有嘉靖第一鬼才的严世藩都对马芳敬而远之,称:“(马芳)虽表面憨鲁,实心细如发,更兼胸怀韬略,不可引之为仇也。”

能让严世藩都敬重的人,数数手指头也没几个。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14 13:57:32 +0800 CST  
与马林的文学造诣蹭蹭的往上涨相比,能写诗,还能出书,名声响当当在文学界内都是挑拇指称赞(时誉籍甚),马林自己也认为自己才高八斗未来在文学界前途一片光明。(亦自诩身高)

马林从骨子里就把自己当做一个文人。(请注意这句话)

参军后,马林先是靠父亲的资历成为参将,杀敌五个是杀敌五百,敌人主动撤退是大败敌军,朝里有人好当官,马林的升官速度比他的文学功底还要涨的快,没过两年就成辽东总兵了。

然后因为和高淮掐架,差点被流放充军,被罚免职在家里蹲,官没了换别人得哭死要么就真死,马林不一样,心情大好,在家里写诗作画看书准备出版自己的自传《我是文学家》,自娱自乐,做起了文学家的老本行,直到被征召出征萨尔浒。

马林一看眼前这场景,心里一掂量自己论猛比杜松差的远呢,我是个文学家啊,可猛的都玩完了自己这不猛的岂不是更完蛋,所以马林选择了一个很被动的战术,被动到不能再被动,就像一只乌龟把头缩进壳里一样。

马林兵分三部,三部各自安营扎寨,寨子不在平原而在山腰,依山而建,这样可以克制骑兵在平原的高机动能力,让步兵尽可能得以施展,不是山顶不是山下而是山腰是为了进可攻退可守。

三部之间距离相近,做到互相支援,实在不行可以炮火支援(马林的火炮最多),三足鼎立,互为犄角。

最后挖战壕三道,步兵藏身于战壕内,火器在战壕外,骑兵在火器前,以免后金骑兵的突进,保护火器。

这样的防御可谓面面俱到,而马林的目的只有一个,死守,守到另一个猛人带领的明军前来支援,他的探马已经赶去送信,到时候二一添作五合二为一大败后金军队。

打不过守总守得住吧!

这就是马芳的战术思路,不高明不霸气但却很实在。

事实证明,马林这个很窝囊的战术却很克制骑兵兵种,对付一般的敌人还真是个难题。

可问题在于,努尔哈赤是一般的敌人吗?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14 13:57:48 +0800 CST  
后金三千铁骑顶着炮火和箭雨爬上山腰,先打开一道突破口,后面的大部队趁明军手忙脚乱忙于对付营内突进的骑兵时全线压上,明军三部的第一部顷刻间已经沦陷,三角形的稳定土崩瓦解。

因为带领这三千骑兵将领是努尔哈赤。

就在马林诧异于后金军队怎么这么快攻破自己精心设计的防御之时,自己的军中突然哗声大起。

“兄弟们,后金军队从后面摸上来了!”

这面话音未落,那面又传来了叫喊声。

“后金军杀上来了!”

马林向后方看去,一股黑色的洪流居高临下“先据山巅,向下冲击”;再向前方看去,无数后金的骑兵已经杀到很近的地方,自己安排的骑兵早已七零八落四散奔逃,负责火炮的明军是“火未及用,刃已加颈”。

士兵慌了,负责指挥的中下级军官慌了,马林身边的副将参将也慌了,这时候大家的希望全都寄托在马林的身上。

马林抽出腰下佩剑,高呼“众军听令,随本帅杀向敌寇”,自己身先士卒,慌乱的士兵们看到马林的样子大受鼓舞,迸发出超强的战斗力,阻挡住后金的攻势。

这似乎是马林应该做的,但这只是美好的幻想。

完了,全都完了,怎么办?怎么办?

全副盔甲,大军主帅,钢铁般的身躯有着一颗柔弱的心灵,骨子里的马林是不会用军人的思维去思考问题的,他不去思考厮杀,思考身先士卒,而是以文人的思维去思考,他想到了自己还没出版的书,想到了自己文人雅士的悠闲生活。

到底是个文人。

“不,我不能死在这里!”

思考后得出的结果就是一个字:

撤。

“风紧,扯呼!”

马林和他身边的几个亲随飞也似的窜了出去,一股脑的逃向明朝方向。

这种行为叫做临阵逃脱。

士兵临阵逃脱要问斩,那主帅临阵脱逃呢?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14 13:58:04 +0800 CST  
内外交困的明军失去了主帅的指挥各自为战逃的逃死的死,后金军队就这样消灭了明军四路大军中的又一路。

战死明军的尸体堆满了三座山之间的山,死者的鲜血染红了清澈的河水,一时间“水为之赤”。

这其中也包括马林的儿子:马燃、马熠。

后世对此战马林表现的评价为:

“林虽更历边镇,然未经强敌 ,无大将才。”

“当世以虚名用之,故败。”

不是那块材料却被放到那个位置,害人、害己、坏事。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14 13:58:19 +0800 CST  
月光族指每月赚的钱还没到下个月月初就被全部用光、花光的一群人。同时,也用来形容赚钱不多,每月收入仅可以维持每月基本开销的一类人。

杨镐不是月光族,因为他比月光族还月光族,没到月底明军一半的战力已经损耗殆尽。(杜松、马林)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胜负已然分晓,在得到杜松马林两路大军全军覆没的消息后,杨镐必须做出决定,否则就是坐以待毙。

山不转水转,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韩信胯下之辱,刘邦荥阳之围,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兵法曰“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这些先人典故历史经验专业知识纷纷指向了一个明智的决定:

撤。

这时候甭管尊严,甭管面子,甭管什么上国,就一个字:

撤。

可问题是,你想撤,你同意了,可人家后金同意吗?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14 13:58:37 +0800 CST  
用马克思的理论来说就是:世界是物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杨镐说了不算,努尔哈赤说了也不算,这一切都要靠手里的家伙说了算,这就是物质,也是决定这一切的根本原因。

本着“趁你病要你命”的精神,后金军队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另一个仅剩的猛人身上:

刘铤。

这是萨尔浒战役中最悲壮的一场,不是激烈,不是厮杀,“悲”是悲哀,“壮”是壮烈,因为这场战斗压根不成正比,战斗性压根比不上杜松和马林。

刘铤汇合朝鲜军后,一路前进,在距离赫图阿拉不远的地方遇到了一处女真村落,刘铤表示前军一千人前去攻占。

被派过去的一千明军很高兴,这功劳简直手到擒来,顺手拿一些值钱的东西也是正常的。

兴高采烈的进了村子,没多久就灰头土脸的逃了出来,报告刘铤没攻下来。

第二次,进去的是三千人,刘铤以为这下十拿九稳了,得到报告:

进攻受阻。

刘铤怒了,“就你们这帮熊样我还怎么和杜松争功?全军进攻,最快速度拿下!”

这下进攻速度加快了,可最后还是被村落里的后金军杀出重围,夺路而逃。

明军有一万余人,而村子里的后金军算上青壮年男子满打满算不过五百。

这说明了明军的战斗力,也说明了另外一个问题:

当面对侵略者的时候,为了家人为了自己人们会爆发出无穷的战斗力,这后来的结果不仅仅是成全了小家也保卫了大家(国家民族)

这里有人也许会说,明军不是侵略而是正义种种,这里我先纠正一个被潜移默化的观点:即反对最高权力机器(皇帝朝廷政府)不一定代表错误,而最高权力机器的行为举措也不一定代表正义。引用龙应台先生的一句话回答:

“很长时间后的我才完全明白,常常不是善与恶的力量在战斗,而仅仅是两个不同的恶,在为了控制世界而相互争斗。”

或许他们都很善良,打猎(女真)为了让孩子吃饱肚子,当兵(明军)为了让一家老少的生活;或许他们都很邪恶,挥舞大刀大刀之下是平等的生命(女真),犁庭扫穴做着和土匪强盗无异的行为。(明军)

无论正义还是邪恶,背后都是一样鲜红的鲜血,甚至还有见不得光的黑血,从这点来看二者都称不上伟大。

我们的正义,就是对方的不幸。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14 13:59:07 +0800 CST  
所以,马林和杜松的命运是一样的,援军对他们而言只是可望而不可即。

一名明军的传令兵骑着快马来到刘铤军中,他告知刘铤自己是奉杜松的将令来请刘铤会师赫图阿拉。

前提是杜松还活着的话。

并且以杜松的个性是否愿意和刘铤分享功劳。

前者不怪刘铤,但这点刘铤应该想到。

这是一个圈套,拙劣的圈套。

可在诱惑面前,人们总误把圈套看做机遇,把圈套看做自己人生中的钥匙,总是一步步靠近,刘铤心中所想只有一个:

“不能让杜松抢占首功!”

于是这位打过缅甸平过朝鲜被日本士兵恐惧的称为“刘大刀”大败过杨应龙主力的刘铤,率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钻进了后金准备好的口袋里。

乱军中刘铤被迎面而来的后金骑兵一刀砍下半张脸,仍然左突右杀,直至壮烈牺牲;其养子刘招孙身背刘铤尸体,想要杀出重围,奈何早已被后金军团团包围,力战身死。

随军的朝鲜军队当即放下武器,表示我们是自己人,别误伤。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14 13:59:22 +0800 CST  
牛人死了,猛人死了,文人跑了,还剩个怂人——李如柏,这位仁兄一路磨磨蹭蹭拖拖拉拉,走十里休息一下,收到杨镐的撤军命令后火速撤退,不过也不顺利,被在山上假装指挥的后金哨兵吓了一跳,李如柏军乱了阵脚,骑兵踩着步兵飞驰而去,有的步兵心一横抢了骑兵的马夺路而逃,踩踏加上内讧伤亡千余人,李如柏率着这样一支军队逃回沈阳。

明军阵亡将士45800余人,高级军官阵亡三百一十余名,下级军官千余名,火炮火枪两万多只,战马和运输物资骆驼等两万六千八百余匹;而后金由于以多打少集中优势兵力的缘故,伤亡不超过五千人。

为期七天(包括赶路时间)的萨尔浒之战宣告落幕,它不是七天乐,对大明而言这是对后金以及后来的清政权真正意义上的战略进攻以失败而告终,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无论是后来的宁远宁锦还是松锦都是战略防守下的防御反击,战争的主动权掌握在了后金的手里,只要招架挨打的份没有主动进攻的机会,被后金牵着鼻子走,陷入了后金的节奏中去,这也是明朝在军事上对后金失败的一大原因:丧失主动,被动挨打。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14 13:59:37 +0800 CST  
得知明军撤退的消息,后金将士欢欣鼓舞,很多人已经开始盘算自己到手的战利品和军工了,恨不得插上翅膀回家和家人团聚。

很多事情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奋斗,而是奋斗才会看到希望。

这场战争最初就连他们自己都是绝望的,直到明军在他们手下一路路的覆灭,他们才渐渐昂起了斗志。

男人最大的浪漫不就是绝境中翻盘然后华丽逆袭吗?

不过努尔哈赤的一道命令如冷水泼头般清醒了他们:

“众军严守各处通道,严防大明军队再度来犯!”

这世上从来没有毫无道理的横空出世,我明白努尔哈赤为什么可以成功。

努尔哈赤为什么会成功很关键,但我想我们更有必要去分析另一个原因,那就是:

萨尔浒之战后金明军胜败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14 13:59:52 +0800 CST  
@彰德邺下客 2016-08-14 20:30:17
@一只支 [d:赞]
-----------------------------
谢谢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14 22:27:08 +0800 CST  
更新有点慢了,欢迎多养养再来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14 22:27:33 +0800 CST  
@淩忯傢嗾倮 2016-08-14 21:29:40
话说楼主你不会写着写着就出书,然后不再更新了吧?!
-----------------------------
如果出版了,大家喜欢就去买,我感谢;如果觉得写的水平不好就在网上看看或者说觉得现在不买书,我努力,也希望有一天您觉得好的时候来买一本支持我;对我个人而言,这也是一个不断累计人气的过程,不断和大家分享的过程,有利无害,我也希望大家可以因此喜欢上历史,都说读史明智,但历史看多了你看了那么多人性的尔虞吾诈挣扎矛盾和无奈,你可能就会学到宽容,宽容自己宽容别人,可以想得开一些,这不也是为社会稳定做贡献了吗?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14 22:37:51 +0800 CST  
@qclbob456 2016-08-16 09:50:09
ding
-----------------------------
谢ding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16 10:43:39 +0800 CST  
@弹指神通2016 2016-08-16 14:21:53
抛开明月不说,楼主写历史真是言无不尽
-----------------------------
有点流水账了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16 14:51:09 +0800 CST  
5.13胜败有凭

虽然讲述的是一部通俗历史,但有些时候还是有必要去了解表现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历史的真相往往都存在于表象背后,了解历史如果不了解深层次的背后,那未免有几分去北京却没有爬长城吃饺子不蘸醋的意思。

萨尔浒之战就像一道五星级真题,考试必考,理解了这道题也就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明白之后八旗军队为何一路势如破竹乃至为什么清军可以在军事上屡屡近乎碾压明军为什么可以完成王朝更替这一历史进程。

这很重要。

第一点,那就是明朝内部不和。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16 22:47:34 +0800 CST  
首先,前线和后方、军方和文官的不合,是经略杨镐和朝中大臣意见不合,杨镐说这天气不利于我们不能打,再等等开春,内阁首辅方从哲和兵部尚书黄嘉善日发红旗,高唱“前进前进我们的队伍像太阳”,并委婉的告诉杨镐,再不出兵京城里的言官就准备写举报信了,怀疑杨镐的政治立场有里通外国的嫌疑,所以杨镐的出兵是在中央为首的文官集团干预下的赶鸭子上架行为。

其次,是将帅不和,杨镐和刘铤有矛盾,是和抗倭援朝时期有关,当时杨镐是总指挥,刘铤是备倭总兵,还有现在的刘铤劝阻杨镐出兵,杨镐对来人都是耐心解释,唯独对刘铤亮出了尚方宝剑,二人爆发了争吵,刘铤表示要“以死殉国”,潜意识就是认为杨镐指挥就要玩完,而刘铤所率的明军全部是老弱病残整个一后勤大队,还带上了拖后腿的朝鲜军队。

注意,并且没有火炮。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16 22:47:55 +0800 CST  
还有蓟辽总督汪可受和李如柏的矛盾。李如柏到辽阳后,见到汪可受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模仿他大哥李如松,论资排辈,问汪可受咱俩谁大。

以文制武,以小治大,这是传统,就是一个辽东巡抚都比李如柏大,更不要提管的辽东保定顺天三地一切军政事物的总督了,这汪可受能当时碍于面子没有追究可事后不可能没有想法?。

文武不合,将帅不和,将领之间也不和。表面上大家嘘寒问暖刘将军长杜将军短马将军年少有为李将军仪表堂堂,私底下谁也看不起谁,就差骂娘了。(以杜松刘铤的文化水平完全有可能)

杜松刘铤看不起李如柏马林,觉得二人是典型二代,完全是靠家世;自己不一样,自己是不完全靠家世,三分天注定(家世),七分靠打拼,主要还是战场上一刀一枪打出来的。

李如柏一合计,你们背景都没我牛你们家里都没我老子官大,神气什么。

马林一看杜松刘铤,谈吐粗俗,典型的大老粗(马林以文学家自居),而李如柏就是个纨绔子弟,三个他都看不上,觉得跟这三位在一起丢人。(耻为同伍)

四个人四个看法。

而刘铤对杜也有意见,准确的来说就是杜松的一句话,

松表示自己来没别的,努尔哈赤的头我要了,谁也不和我抢,谁抢我和谁翻脸,马林表示我没兴趣,李如柏表示你开心就好(愿让首功),唯独刘铤看不过去,论军功那得先数自己杜松还得靠边站,你杜松说这话什么意思?

“首功一定是我的!”

所以当后金军兵假冒的杜松手下的明军告诉刘铤已经杜松已赶到赫图阿拉城下的时候,刘铤没有思考而是直接急行军以致全军中伏力战而死。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16 22:48:20 +0800 CST  
都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可明军的问题不仅将熊熊,兵也熊熊。

首先,就是分类型,笼统的可以分为三大类型:

正规军、新兵蛋子、退伍老兵。

正规军是各处援军,有宣府、大同、山西、甘肃、宁夏、四川、广东、山东、南北直隶,算上辽东明军,大家凑份子,你出三千我出五千,辽东作为东道主出两万,就差不多凑齐了。

而退伍老兵就是指东征(万历年间抗倭援朝战争)中的明朝老兵,这帮人从死人堆里爬出来,战斗力强,作战经验丰富,但人数较少。

至于另外的差额,就从征募新兵补充。

我们有必要去简单解释一下这个问题:

因为当兵,不是你想当就能当的的,他不看学历,不看视力,不看身高体重,不看高矮胖瘦,他只看一样东西:

军户。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16 22:49:03 +0800 CST  
举个例子,张三的爷爷是当兵的,那张三的爸爸生下来也不用想读书也不用想种地也不用想毕业以后的就业前景,无需担忧就业问题,因为当他呱呱落地那一刻就已经有了工作单位,且有且只有一个,好和不好都没得选,那就是当兵,到了张三身上也是同理,张三后人也是。

这就是军户。

如果不是军户,抱歉您到旁边歇的去吧,从理论上来讲除了个别猛人壮人简直就是当兵好材料那种之外,或者赶上抓壮丁,一般是不允许参军的,

我说的是理论和一般。

这种设计的合理性就在于:1.保障了兵源,只要你生娃,不搞丁克婚姻,兵源就源源不断;2.保障了社会阶层的稳定性,说好听点是稳定,说难听点就是不流动,各行各业各干各的,种地的不能当兵,当兵的不能去做生意,以免对皇权统治产生不利影响;3.保证了军队战斗力,毕竟行伍世家从小熏陶,生在春风里长在红旗下根正苗红的大明军队接班人。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16 22:49:59 +0800 CST  
可问题是,即使不搞丁克,搞个计划生育也会对这种制度产生影响,比如张三的同队的王二和老婆就生了一个孩子,是个女孩,怎么办?

鉴于当时的计划生育不会先进到现在的独生子一样,所以王二夫妻还会生第二个。

那么问题来了,第二个还是个女孩怎么办?

除了老王家可能要断子绝孙的悲痛之外,悲痛之余老王更悲痛的就是家里没有丁来顶替自己的工作。

所以,老王必须继续努力,再生第三个,并且全家祈祷这个孩子是个带把的。

如果还不是的话,是不是就要消除军籍不需要家里世世代代当兵了?

抱歉,常说“上了贼船就下不来了”,这是黑道,而军队集团就是黑道中的黑道。

老王家没有,老王兄弟家总有吧,就从老王兄弟中挑选男丁顶替军户履行义务,也就是说老王的侄子们要受苦了,这叫“勾丁”。

除非老王家男丁死绝,否则军户永远存在。

想让老王不生男丁,还有可能;想让老王全家都没男丁,叔叔大爷大舅什么的都不生儿子,不可能。

但是,永远不要高估劳动人民的智慧。

所幸的是,老王的妻子生下的第三子小王是个男丁,继承了父亲的军户。

总之,明代军户制度是一套系统严密设计严谨的保障军队数目从而保障皇权统治的户籍制度,朱元璋对于这个设计曾颇为自豪的说:

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不仅不费米,还不需要为兵源发愁,且有很多好处(将不统兵),堪称精妙。
楼主 一只支  发布于 2016-08-16 22:50:19 +0800 CST  

楼主:一只支

字数:196251

发表时间:2016-08-04 19:5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8-26 12:43:00 +0800 CST

评论数:202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