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神话故事,还原真实历史——先古时期话沧桑

123、传世刀笔
自从共工氏族向北犁地,进攻并占领了今北京房山地区,帝俊后代的这一支就失去了领地。他们只得向西迁移,跨过了茫茫草原,终于在黄河河套地区找到了自己的新家园。然而,虽然是属于伏羲氏纯血缘宗族,羲暤的先辈几代也只是过着日出而种,日落而息的生活,到了羲暤这一代,家中或许条件稍好了些,于是羲暤便被派去每天去赶放部族在野外捉回的羊群。即使是貘带着女娲部族的到来,似乎也没有多少改变羲暤这一家的生活。
然而突然有一天,羲暤的家中热闹了起来,从门外进来了一些羲暤从未见过的人,他们穿戴整齐,看上去有些像村子中的族长,但又不是......羲暤还在狐疑,来人就已经将羲暤拥到人们的中间,然后告诉他说他已经成为了村里的新村长。接着,羲暤还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做,做什么事,就又成为了社长、酋长,最后被簇拥着来到了密城,成为了大伏羲氏族的首领。即位之日,望着那些欢呼的民众和长老们,又看着一边向上天祭祀的巫师们,再看看身边一脸严肃的貘,羲暤都不敢怎么说话,他只盼着,这一切早些结束。
待到这一切的仪式结束了,羲暤总算是可以回到人们为他安排的住处了。羲暤脱下人们为他穿上的这一身在他看来极其笨重的酋长服,仍然换回他自己平常日子所惯穿的牧羊服,才感到一些的自在和清爽。看看左右无事可做,羲暤便拿出了他在放羊闲睱时候常用的刀笔,又随便找来了一些兽骨和石头,开始像往常一样刻刻划划起来。貘在朝会散了以后匆匆来看这位傀儡大首领,见他独自在刻划阒,便哼唧一声,转身走开了。
刀笔来源于“契刻”。《说文解字》序中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石器时代曾经有过使用“石刀”、“石斧”的记录;古代有过“刻木”的传说,这些都应当属于刀笔的前身。除了刀笔之外,人们应当采用过其他的工具“写字”。例如,树枝、泥巴、木炭或者其他各种颜色的矿石等等,因为在许多方面不如刀笔而没有能够流行开来。刀笔所产生的划痕可以保留相当长的时间。因此,刀笔书法产生的基础还是对于文字符号长久保留的实用目的。刀笔作品一开始并不是作为艺术审美对象,而是一种实用的交际符号。刀笔书法需要有刀做工具,刀应当具有足够的硬度和锋刃,以便能够在木头、竹子、石头等上面留下划痕。刀笔书法的特点:1)画短小、平直,没有曲折;2)形单纯,缺少变化和修饰;3)早期字形缺少统一规范、后期趋于方正;4)风格凝重、稳健,古朴、粗犷。
对于羲暤来说,这些本就是没有的,只是在野外放羊的时候,他觉着在经常经过和休息的地方用石头刻上时间和路线等信息,再来就不会弄错了。只是现在羲暤作为大伏羲氏族的首领,见大首领日常喜爱和擅长此项,貘于是就命人专门打造了精闰的刀笔,以供羲暤使用。新石器时代考古发现的刀笔,为骨制,用于在陶器上划刻记录。后来发展为刀笔称“削”,用于甲骨和竹木简的刻写,《周礼》载:“筑氏为削”,已有制造“削”的专设工匠。至于周代,就已经有人给出了刀笔的形容: 一种有柄而微弯的两刃小刀。《周礼•考工记·筑氏》:「筑氏为削,长尺,博寸,合六而成规。」郑玄注:「今之书刃。」贾公彦疏:「郑云‘今之书刃’者,汉时蔡伦造纸,蒙恬造笔,古者未有纸笔,则以削刻字,至汉虽有纸笔,仍有书刃,是古之遗法也。」《礼记•少仪》:「刀却刃授颖,削授柎。」孔颖达疏:「削,谓曲刀。」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七:「见一刀长可七八寸,微弯,背之中有切齿如锯,末有环。予退而考诸传记,乃知其为削。」
《考工记》中讲:攻金之工,筑氏执下齐,治氏执上齐,凫氏为声,栗氏为量,段氏为鏄器,桃氏为刃。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种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参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
也就是说治理金属的工匠,筑氏掌洽下齐,冶氏掌治上齐,凫氏制作乐器,栗氏制作量器,段氏制作农具,桃氏制作长刃的兵器。[铜锡]合金有六种比例:把合金分为六等分而锡占六分之一,叫做钟鼎之齐;把合金分为五等分而锡占五分之一,叫做斧斤之齐;把合金分为四等分而锡占四分之一,叫做戈戟之齐;把合金分为三等分而锡占三分之一,叫做大刃之齐;把合金分为五等分而锡占五分之二,叫做削杀矢之齐;铜锡各占一半,叫做鉴燧之齐。
筑氏为削,长尺博寸,合六而成规。欲新而无穷,敝尽而无恶。也就是说筑氏制作削,长一尺,宽一寸,六把削可以合成一个圆。削要造得永远像新的一样锋利,即使刀刃磨损殆尽也没有缺损变形。
更准确地,人们将之称为书刀。在竹木简上刻字或削改的刀。古称削,汉人称书刀。《释名·释兵》:“书刀,给书简札有所刊削之刀也。”《隶释·汉国三老袁良碑》:“今特赐钱十万,杂缯卅匹,玉具、剑佩、书刀、绣文印衣、无极手巾各一。”《资治通鉴·汉献帝初平二年》:“后绍遣使诣邈,有所计议,与邈耳语;馥在坐上,谓为见图,无何,起至溷,以书刀自杀。” 胡三省 注:“时虽已有纸,犹多用刀笔书,故有书刀。”
对于羲暤而言,他所用的可只是石笔。与铅同属矿物用为笔者,又有石笔,是专用于石板上书画所用。以化石或石笔石制之。滑石制者,颇软;石笔石制者,往往伤石板面,则宜用上等石笔石制之石笔为 宜。制法:以锯截石材如筷,用半圆沟形之凿削之,再用木贼(一种灌木,茎粗糙) 磨去棱角即成。用法:以石笔,书之石板。石板,青黑色的黏板岩之薄片,四周为丰匡。犹同今天学校教室的黑板,石笔如粉笔。石笔石,与滑石同类而质较硬,色白微绿,如叶如块,颇似蜡,故又称蜡石,以其制石笔,并可雕刻,制文具。
上有喜者,下必好之。这句话古今通用。羲暤对刀笔,或者称为书刀的喜爱,很快传弟到民间,人们也将扔有书刀作为荣耀。乃至于汉,刘贺也常佩书刀于腰间。随着刀笔的增多,随之而增长的便是那一块块精美的岩画了。
楼主 东越陆孟明2017  发布于 2019-02-08 21:23:29 +0800 CST  
124、画在岩上
自刀笔传入民间,在人们的使用中,逐渐改善了形状,以至于大首领羲暤到密城内外巡视看到刀笔时竟皆不能认。这些刀笔的样子和他所用的已经有较大区别了。到了周代,人们使用的刀笔就是由一个木制的笔杆,底下则是一个月亮形的小刻刀,用以在竹简上刻字。电视剧《卧薪尝胆》中便有具体的体现。
人们自从有了刀笔,于是就开始有人将自己所看到的,所想的那些内容刻画到石头上,因为人们发现,刻在石头上的,似更容易于保存。尤其是在路上迁徙中的人们,更是一路走一路刻画,在石头上留下了一幅幅精美的图案。虽然刻画于石或许不那么简单容易,但人们却也乐此不疲。对于貘来说,人们这样的生活倒是他愿意乐见的。
岩画,是一种特殊的原始文化遗存,是远古先民在深山石壁或岩石洞穴里,怀着神圣的感情凿绘出的图象。从根本上来说,这种人类文字形成之前的思维与情感表达的产物,是凭藉原始思维创造出的,所以其图象怪诞,朴野斑斓,采用石器磨刻或用人牛的血拌树膳涂蛙,充满着神秘的气息。岩画也是一种世界性的原始文化现象,凡存有古老民旗的地方,都有众多制作精美的岩画。郦道元在《承经注》中就多处记有发现岩画。记载却已经得到印证: 河水一自河县东迳阳山南。……东流迳石迹阜西,是阜破石之文,悉有鹿马之迹,故斯阜纳称焉。”
对人们而言,世界就是他们所看到的模样,自然还不会使用抽象和概括的方式,而是凭感官来感知和把握世界,这也使得他们的直感能力非常强。就是追逐动物于高山峻岭和草原荒漠的猎牧人,他们观察力敏锐,能将动物形象铭记于心,并凭记忆默写于石头上。人面和人物全部是正面像。岩画即再现了人们在生活中所看到的那些形象,也是这些形象在人们记忆和理解中的样子。人们一般生活于凶险的高山峻谷,既依赖兽类生存,又要时刻防备兽类的突袭,因此对猎人而言,对各种野兽的认识和掌握生死攸关。为了找到野兽和生存,他们需要辨析兽群的踪迹和回归营地的路途,因此他们善于制作动物形,而且以逼真程度作为作品高低优劣的标准。 见于各地岩画中的动物形象都十分逼真。他们只是凭借具体形象的感受、记忆、判断等去把握日常接触的各种对象。
随着古代居民思维能力提高,逐渐形成以类似的图像代替某些图像、 以事物的局部代替整体的表象。河南地区的杯状小凹穴,其意义不在于它的外形是什么,而在于以类似女阴的凹穴,去象征女性生殖器,而生殖器是与增殖思想联系在一起的,小凹穴在古代宗教中是“生孩子的母体标志,象征整个生命的开始”。而广泛散刻于各地的人面像,不仅是人化的神灵体现物,而且据人类学家发现,很可能还用人的头面代替人全身的观念,这因为人面是五官所在和对视最注意的部位。 这种以局部代替整体的画面,是古人头脑高度类化的结果。
人们在刻画具体形象时,往往把几个毫无必然联系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把同一画面往往不相关的图像联系在一起,放在一起去表现。如在阴山岩画中,就有把动物、天体、蹄印、脚印、猎人等不同含义的图像放在一起去表现某种思想的情景, 这大概是因为:“在原始人的思维的集体表象中,客体、存在物、现象能够以我们不可思议的方式同时又是它们自身,又是其他什么东西。它们也以差不多同样不可思议的方式发出和接受那些在它们之外被感觉的、继续留在他们里面的神秘的力量、能力、性质、作用”。似乎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繁衍,人类的繁殖,他们没有发现多少不同。这导致了人们采取巫术形式,或以致同手段生动体现,在狩猎岩画中,被猎取的野马、野牛、鹿、羊、狼等,往往触着箭头,既表示野牲被命中,也有巫术意味。在于人们的想法,这些被射中的动物能招致来实际的效果,即只要把被射中的动物刻画于岩石上,就能在即将进行的实际狩猎中遇到真正的动物,并能猎取成功。而那些在岩画中人们刻画的人面像,即各种神灵,去控制、限制、影响自然界和自然物。人通过对神化了的然物的祭典、乞求和献媚,以博得支配自然物的神灵的欢心,达到自然物顺从人、人支配自然的目的。
见于岩画的舞蹈、杂技等,本身就是在模仿野生动物的活动中思考出来的,甚至可以说,它们本身就是一种思维活动。见于现今各地的狩猎舞蹈、操练舞、仿生育等本身就是一种动作,蕴含于其中的思维依附于动作活动。从另一方面来说,舞者的诸多思维成果是跳出来,“舞”出来的。原始的动作性思维,往往号情绪直接相关。当原始人猎取野兽后,便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并把这种兴奋情景作画于石壁,这便是岩画。作画行为,即是行为的宣泄,又是猎获动物动作的重演。在这一过程中,动作性的思维活动积极进行,由此产生了狩猎巫术。
岩画作为一种古老艺术是和原始巫术密切相关的。巫术是一种“前宗教”现象,它包含着宗教的成分, 我们可以称之为一种“原始的宗教”。原始巫术。现在亦有学者称之为巫文化,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它的功用在于先民们试图通过它去召唤某种自然力或神力,以追求幸运,避免厄运。原始巫术的内涵十分驳杂,大都表现在人们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中, 举凡占 卜、解梦、祈祷、驱邪、医病、舞蹈、延寿等都可归于巫术,巫文化渗透于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事无巨细都通过巫术来解决,全体社会成员笃信无疑。因此,作为古代先民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巫文化必然要反映在原始的艺术作品—岩画中,并且影响、规定着岩画的题材和制作。
岩画的另一个就是祭拜神灵的图像。人们相信,把祭神的图像刻画在岩壁上,就可使仪式永远继续下去, 可以永远讨神的喜欢。对先民们来说, 祭神是一件神圣的大事, 举凡生活中的重要问题都要求神问卜, 敬天祭神。所以大大小小的宗教巫术性质的活动举不胜举,而这些活动只能由能沟通天地的巫现来组织,也必然要在原始的艺术作品—岩画中有所反映。 散见于我国各地的岩画中, 有许多巫师形象,一般做祈祷状。如瞪口县格和尚德沟畔的一幅岩画上,有两个执弓搭箭的骑者,看来要外出行猎或出征,马前有两个人站着,双臂上举,作祈祷状, 显然是在预祝狩猎或出征成功。也有的岩画刻画的巫师作蛙式, 好像带泥的幼蛙游动的样子。 这类题材的岩画带有浓郁的宗教巫术性质, 它是先民们敬天媚神, 祈福避祸的生活写照。
各处的岩画兴起来了,它吸引了一个人的到来。
楼主 东越陆孟明2017  发布于 2019-02-14 14:14:28 +0800 CST  
125、犬修其人
还在伏泰朝末几年的时候,共工部族就致书给中央部落,说是共工一族的首领大行伯已经去世了,现在众人一致拥立其儿子犬修即位。文书既上,伏泰也只是按惯例批准。后来貘率族人占领了密城中央部落,犬修因自己即位未久,且对貘和崛起后的女娲族不了解,不敢贸然与战,因此选择了与貘交好,保持共工氏族的独立性。及貘擅立新首领,共工族上下都已经感觉到不满,犬修也感到如此这般貘是想凌驾于大伏羲氏族的其他部族,便有心联络其他族人一起起兵讨伐,及无怀氏败亡,葛天氏流放,犬修才真正认识到貘和其部下的强大。为了让自己的共工部族能与之一战,同时检验部族战斗力,犬修决定先行吞并边上犬戎族。
有一个传说故事:犬修年轻时,突发奇想,要在一年时间内用两只脚把五岳跑下来。他在野牡丹开花的季节出发,带了五十个精壮的小伙子,离开犬丘(在天水),沿渭河东下,二十五天到了西岳华山,在山下找到一个华不注族徽,行了祭拜礼,留下五个人,说:“你们回到故乡去,迁十个部落来,住在渭水边和骊山、华山底下,这地方多好啊,开了荒就能种庄稼。歇了两天,他又带上四十五人向东到洛水,折向东南到达嵩山,这是中岳。那里的部落首领对修说:‘帝啊,您出巡至此,我高兴极了,您有话嘱咐我吗? ’修说:‘我留下五个人,让他们回去把十个贫苦的部落迁过来,你帮他们找些肥沃的荒地,让他们把这些部落安置好。从你们这里到南面的宛丘,再到大江之边,让他们分散开居住’。”那首领问道:“你是要天下归犬吗?”修说:“不是啊,还是天下归注!我和戎小姓为犬,大姓为尧,宗姓为注,现在是修戎共注。”
故事显得有些荒涎不经。但却透出了共工氏族向东讨伐了犬戎部族的史实。并且这一讨伐完全没有找任何借口。犬修是在没有宣布的情况下直接东讨了。以至于犬戎部落做不出任何抵抗和反应即被共工氏族所灭。犬戎的族民在完全尚不清楚是怎回事的时候,便惊恐万分地看到拿着石刀、石剑的共工氏族的人们,踏着整齐的脚步在一些头领的率领下经过他们的族,经过他们的村。人们在惊惧中只得匍匐在地上,跪拜着迎接他们的新主人,来换取他们对生的渴求。失败的犬戎部族首领认为犬修是要从自己部族开始又一次让共工氏族得到天下。犬修回答:不是。因为你们不服王化,因此我要讨伐你们,现在我和你们一起侍奉大伏羲部落中央氏族。接着,犬修命令人将自己部落的贫困部族迁移到犬戎部落中肥沃的土地上,然后将犬戎部落流放到了南面的宛丘,以至于长江的边上。这实际就是一一次抢夺土地的战争!
接着,他带着四十个人,乘船渡过长江、洞庭湖,沿湘江南下,然后弃船登岸,到了南岳衡山。修和那里的部落首领在竹林散步时,问道:“你们大江之南氏族繁多,吃鱼不吃?”那首领答道:“拜而食之。”修问:“为什么? ”那首领答道:“鱼字与尧字同音,所以拜鱼。鱼与尧一不同体,二不同质,所以吃它。”修说:“西羌不食鱼,是敬尧的缘故。”那首领说:“他们有牛羊肉,我们没有牛羊肉啊!帝啊,你要禁止我们吃鱼吗?”修说:“帝自当敬,俗不可辱,我怎么敢禁止呢?”这一路他们走了四十五天。修又留下五个人,让他们办同样的事。然后,沿洞庭湖渡过大江,北上泰山。
犬修和尧的时间差了将近五千年。而实际,犬修对那些被流放的犬戎族人不放心,害怕生出什么流言蜚语,让自己和貘生出狭隙,导致战争。因此犬修亲自押解,将族中的事务交给自己的弟弟允。犬戎的一部分即被流放地更远,甚至来到了今天的南岳衡山附近,将他们直接交给了茅古土家,使他们基本不认识,也不可能回得了故土。至于拜鱼,则对于湘西大山中的人们而言,鱼是人们生存的一个很重要的食物来源,现在在那儿的人也还有拜鱼的习惯。在临要离开的时候,犬修还叮嘱茅古土家的首领不要忘记给大伏羲部落的中央部族上贡他们捕获的鱼。而犬修所以不远万里来到南方,则已经有了与之交好,南北共击呙族的想法了。
回到共工族后,基于自己在一路上看到的呙族的人马的情况,犬修开始着手对于貘的战争。他召到了重臣相柳。
《海外北经》中载:“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而青。不敢北射,畏共工之台。台在其东。台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冲南方。《大荒北经》:“共工臣名曰相繇,九首蛇身,自环,食于九土。其所歍所尼,即为源泽,不辛乃苦,百兽莫能处。
根据《山海经·大荒北经》的记载,共工台的台角有一条巨蛇,蛇皮花纹似虎斑,头总是朝象西方,这条蛇就是相柳。它朝向的南方有众帝之台。相柳原是共工的臣属,长有九个脑袋,面孔倒似人,但身子象蛇。青绿色。他的每个脑袋只吃一座山上的食物。他所到之处,地便有陷处便成溪流沼泽。相柳蛇身九头,巨大得能同时在九座山头吃东西,它不断呕吐毒液形成水味苦涩的恶臭沼泽,发出的臭味甚至能杀死路过的飞禽走兽。
神话传说自是有些荒诞不经,但其中,却在诉说着这么一个事实:为了准备与呙族和貘的战争,犬修让自己的重臣相柳在今河北南部,从海边到太行山中,一共九座山上建立起了联防的体制,相柳自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始终传承着的部族的名称。这个部族似乎一直忠于共工一族,并且是共工族武力的保障。有人说相柳是九座山村庄的首领,但在战争一触即发的情况下,相柳应是受命进行了九山联防。在共工氏族的南部建立起了一条御外的防线。
貘闻之,知道与共工氏族的一战或许并不可免,于是准备请准讨伐。还没有完成奏请,就听得有人来报说,大首领羲暤召他入议事厅有事相议。貘想着内外大小事务其实皆决于我,这位大首领还能议何事?想归于想,既然是首领相召,貘还是整整衣冠进“宫”去了。
楼主 东越陆孟明2017  发布于 2019-02-22 17:21:50 +0800 CST  
126、九山之战
相柳指挥自己的部族和由犬修交给的共九个部族按九座山布置好了联防,就向犬修复命,相柳报告说在共工部领地的东南看见一些流民。这些人看上去衣衫褴偻,面黄饥瘦,请令是否救助。犬修思考了一会儿,就让相柳去问一下,那些人是否就是被灭亡了的雷神部落的移民,如果是,就将他们先救助到共工部领地上来,这样也好增加一些人口,也可以了解一下女娲部现在的实力和情况。过了一段时间,相柳回报说,那些流民人口众多,在不远的地方似乎已形成了一个聚落的模样。犬修大疑,于是亲自来到这个地方,查看流民形成的部落。
一个流传着的故事是这样说的:犬修到了泰山,见了部落首领问道:“这一带庄稼种得很好,是哪个氏族的人啊?”得到的回答是:“帝啊,由此直北,直南,皆靠近大海,是有邰氏族众,我们在这里住了上千年了。”修说:“泰山是你们的祭山吗?”回答说:“是。”修问:“祭谁呢? ”答道:“华不注诸帝我们都祭,邰氏宗‘不’,祭伏羲。注氏诸帝我们也祭,但主要祭舜,舜女生邰甲,舜帝跟我们最亲,所以对他祭祀最勤。你父共工,是邰甲之子,我们按邰家人祭祀,你和戎都是邰甲之孙,你们兄弟为华不注帝,我们拥戴你们作注氏帝,这是天下之礼,但我们还要对你用邰家私礼迎送。不周山邰家,是西邰,我们是东邰,都会这样对待你们。”修说:“请带我去邰甲祭坛,我要祭祀我的祖父。”修又留下五个人,交代了同样的事情,然后离开泰山,向西北行,这一路走了五十天。
故事只是传说,“台”是胎的本字,意为胚胎的雏形。而“邰”又从耳,从字面意,就可知此部落是别人听说的刚形成部落形式的部众,或者只能称之为聚落。而犬修的做法则是留下了指军这里的人员。很明显,犬修是要将这一支在他看来的有生力量做为共工氏族的新生力量。
此时,在中央部落的密城,关于共工部落的行动,貘是不可能不知道的。只是现在他的年龄稍显得大了,似乎不再愿意披上甲胄再上战场了。在貘看来,只要共工氏的犬修没有发起主动进攻,大家大可相安无事。然而一天,让他震惊的事发生了,他竟然接到了放羊娃首领羲暤讨伐共工氏族的命令!这令貘吃惊不已,于是他赶紧来到羲暤住处,询问这是怎么回事,这么大的事,为什么他事先不知道。羲暤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共工氏族杀我父祖,难道不该伐吗?”令貘有如醍醐灌顶,他知道,现今呙族的基础远没有共工和祝融两部深厚,如若在他去世后.......他不敢往下想,于是将自己的儿子幼貘留在密城以为拱卫,亲率呙族大军来到了今天的河北中南部。
貘先行察看了情形,于是他先出兵消灭了有邰氏部族,令他们全部逃进了共工氏的领地,然后开始仰面攻山。根据《山海经·大荒北经》的记载,相柳蛇身九头,巨大得能同时在九座山头吃东西,它不断呕吐毒液形成水味苦涩的恶臭沼泽,发出的臭味甚至能杀死路过的飞禽走兽。貘深知如果只攻一处或几处山头,那么相柳的另几处山的人就可以攻下来形成夹击,因此貘采取了几座山同时仰攻的方式,只是有主有次罢了。然而就是这几处主攻的山上,相柳也是凭着经验猜到了貘的呙族大军主攻方向。貘沿着山中的小涧和溪流向山迅猛攻击,共工氏族也是在这些溪流的边上居高临下迎击。两军形成了死斗,即便是有人滚下了山崖,有人在战斗中负伤死去,也是无人有暇理会。就连溪水都被血水浸透,水味苦涩,还在一些平缓的山几处形成了恶臭沼泽,那就是一阵阵因为无人打理而形成的尸臭。而尸体在分解的时候产生的一些有毒的化学成分是很有可能令那些爱吃腐食或过于接近的动物中毒死亡。《山海经》的记载,在字里行间透露着这一战,其惨烈程度丝毫不亚于后世二战中的奥马哈海滩之战。
终于,貘率领的呙族战士凭借着强大的实力战胜的防守的一方而攻入了这九座山头。共工氏族的防线崩溃,但共工氏族并未因此而崩溃。修率领三十个人过大泽向北而行,到恒山脚下,攀缘太行山用了十天,才绕到恒山部落首领住地。首领迎接他,用了最隆重的礼节。修说:“我要各处转转,看你们各部落的生活。”他转了十天,看到很好的农业和很好的祭俗。犬修视察太行山的目的,就是要在这在他看来共工氏族最后的防线上再进行一次防守战。《山海经 海外北经》中记载: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面青。不敢北射,畏共工之台。台在其东。台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冲南方。
在九山之战失败之后,相柳率领着共工族人边战边退,逐渐退进了太行山西北的地方。根据古籍的记载,相柳在的地方就会有洪水出现,所以大禹要来治水。实际,是离大禹几千年前,在呙族的攻击下,退入太行山的相柳利用呙族和貘不熟悉太行山地区的优势和沿着溪涧方向进攻,故意截取溪流,然后放水而淹。呙族沿着溪流进攻的人近乎全部被淹。貘只得领着人马退了出来。
《海外北经》记载:深目国在其东,为人举一手一目。无肠之国在深目东,其为人长而无肠。聂耳之国在无肠国东,使两文虎,为人两手聂其耳。县居海水中,及水所出入奇物。两虎在其东。
由此,《山海经》透露了一个信息,此战之后,犬修将部族西退到了一目国以西的地方方。即今内蒙古包头至额尔多斯这一块地方。而在大战过的地方,形成了一片萧条的景象。肠字是太阳下挂着的肉的意思。无肠即连在太阳下挂着的肉也没有,可谓无肠国即是一个流民聚落。而在这个无肠国东的聂耳国,就是指需要附着耳朵窃窃私语才能听见的国度。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在战争中,这些人失去了听觉,同时人体的声带也受到了损伤,这是一君在严酷的战争中受损而互相照顾着的残疾人,也是可怜人。
貘看着这些可怜的人,又看着眼前久攻不下的太行山,只得作罢,看看已经被打败的共工氏族在一段时间内不再会形成威胁,于是开始撤兵回朝。
楼主 东越陆孟明2017  发布于 2019-02-27 13:55:24 +0800 CST  
127、陶文春秋
“咣啷......”,在一户人家中,一只陶具制作失败了,破碎的陶片零乱地散落在地面上。“唉”一名老汉叹口气,将这些破碎的陶片拾掇到一边,准备重新开始下一个的烧制。他淘气的孩子跑过来,顺手就拿起这些陶片来玩,“哎,别,小心割伤了手。”老汉焦虑地看着一边的孙女儿,老汉的妻子也循声从屋里出来,“哟,我的小祖宗哎,这些陶片虽然碎了,那也是很贵重的,哪能让你在上面乱涂乱刻啊,看你妈回来不打断你的腿。”一边喝斥着,一边心疼地收拾起那地上的一堆碎陶片来。
“哎,别动。”老汉突然叫停了老婆婆的行为,“拿几片来我瞧瞧”老婆婆不解地将陶片递给老汉。“着啊,我说我们家宝贝就是聪明嘛。”他一拍大腿,“明天啊,给你看一个好的。”第二天,老汉拿着一个他新做的陶具给老婆婆看。“哟,这陶疙瘩条条划划的,怪好看的,你都是从哪儿弄来的宝贝?”“就是咱们家宝贝孙女儿给我的灵感和启发呗,”老婆婆对于在外面写着字,画着一些图案的陶器也是十分地喜爱,逢人便夸自己的孙女聪明。就这样,在陶片和陶具上可以刻写上文字和图案便不经意地流传开来。
另一方面,在河北地界获胜的貘正率领获得惨胜的呙族军“凯旋”密城。为了夸耀自己取得对大族共工部族的胜利,也为了振摄一些想联络共工族,反对他的人的心,貘命令全城百姓都出来列队相迎,而羲暤则是亲出十里相迎。进了密城,貘对于对共工族的战争反复思考,认为是自己被一直以来的胜利冲昏了头,有些托大了。于是按自怀本族现有的实力,他觉得有必要立下命令,不可以再和祝融族去争斗一番了。貘也从别人那里听说了在陶具上刻写记录的事,他拿来几片看了看,于是让人按样烧制了一个陶具,将自己的命令刻写了陶具上,将它交给了自己的儿子幼貘,并嘱咐他说非到万不得己,还是以保存实力为上。没过多久,因为一直的鞍马劳顿和此战后的心情不畅,貘终于结束了他风云激荡的一生,闭上了双眼,瞌然长逝。他的儿子幼貘接承了他的位置,继续掌控大伏羲氏大权。
在中国的史前期以及有史早期,汉字产生前,最像是文字的符号就是陶文。陶文已经出土的资料很多,但它不像甲骨文那样有成文的篇幅,只有单个的符号。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原始文字”,虽然还不能确认这些文字具体是什么含义,但已具有一种“标记”和“表号”的性质,被认为是汉字的最早雏形,陶文多半刻在陶钵外口缘的黑宽带纹和黑色倒三角纹上,极少数刻在陶盆外壁和陶钵底部,一般器物上只有一个陶文。
从高邮龙虬庄遗址发掘出来的磨光泥质黑陶盆口沿残片,只有4平方厘米大。残片上刻有八个类似文字的刻画符号,图文并茂的刻文陶片,考古学家从形体上推定高邮龙虬庄陶文为早于甲骨文的一个文字体系;从其文字组合来看,比较成熟,似成词语,并已脱离了早期发现的如仰韵、良渚等遗存的单个字节,更接近成熟的甲骨文。从高邮龙虬庄遗址发掘出来的磨光泥质黑陶盆口沿残片,只有4平方厘米大。残片上刻有八个类似文字的刻画符号,左行四字,以直线为主,横平竖直,结构有序,近似甲骨文;右行四字,类似动物侧视图形,第一个似兽,第二个像鱼或鳖,第三个如蛇,第四个若鸟。如此图文并茂的刻文陶片,两行刻于内壁的文字符号,笔画纤细,技法娴熟。该陶文很有可能是甲骨文的起源。大汶口文化发现的象形陶文共二十余个,图形很接近实物。一种上面为太阳,中间为月牙,下面为山峰,有人释为「旦」字;一种像武器中的钺和锛;一种上面像羽毛,下面像冠,很像印第安酋长的羽冠。仰韶文化的象形陶文多模仿麦芒和青蛙,图案比较抽象,难以释读。
从功能来说,陶器是基于存放粮食、炊煮食物等需求而诞生的,某一时期、某一地区制陶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反应了其社会经济及文明的发展程度。从出土的各类陶器来看,数千年前的这里陶器品种多样,造型丰富。尤其是陵阳河出土的、夸张鸟形的陶器,开始出现了富有特殊含义的刻纹。如20世纪60年代在山东莒县出土的一批灰尊陶,上面就有填涂红色的符号,充分说明这时的人们在古老的年代,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交流和对话,这些符号便是其交流过程中所存留的印记。更说明文字最初作为一种符号形态已经逐渐被定型、被量化。其诠释着一种情感,从最初应用于古时祭祀、祈雨、祭祀神明,到被广泛应用于各类与日常生活相关的记录当中,逐渐烙印在先人的生活形态与习惯当中。结绳纪事和图画符号开始演变成原始文字和简单句型。
值得注意的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山东邹平丁公遗址城也出土过一块刻着十一个古字符的陶器碎片,这是一块泥制灰陶残片,上面用弯弯曲曲的笔划刻出五行十一字,这些字都是用连笔刻写,它们的字形象一个个弯曲的绳结。这种原始字体,与刻符文字不同,与图画文字也不同,它应该是绳结纪事时期的产物,也就是说它们产生于石器时代用于纪事的绳结。不同的绳结,记载着不同的讯息,将这些结绳时代遗留的形状刻划到陶器上,便产生了这种独树一帜的陶文。
同样地,在一些陶具的身上,人们刻下了洪水的印迹。而在《中华远古帝王谱》中有这么一段记载:羲暤即位后不久,帝都密城再次遭到洪水袭击。羲暤率领部族逃亡于高地,都城已经被洪水冲毁。羲暤只好把帝都迁到关中的临潼。而查找密城附近的水文志,在羲暤的年代并没有非常大的洪灾的记录,并且温度适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或许这是一次人为制造的灾难......
楼主 东越陆孟明2017  发布于 2019-03-02 16:33:50 +0800 CST  
128、血泪迁徙
呙族的一代大首领貘去世了,他的儿子幼貘继承了呙族的首领位。族中的属下前来建议说,以现在大首领的功绩和胆略,恐皆不能与前任相比,现在最好的方法是将呙族和大伏羲氏族一并迁到临潼去,这样既离东边的几个大族比较远,又可以以大伏羲氏族的名义对他们发号施令。幼貘听了,觉得很是在理,可是最好是有一个让人们都服气的借口,如果是强迁,恐怕人心不服,到时又要起争端了。于是属下对幼貘说道如此如此......
洛河,黄河下游南岸大支流。位于河南省西部。源出陕西省洛南县洛源乡的木岔沟。东流入河南境,经卢氏县、洛宁县、宜阳县、洛阳市,到偃师县杨村附近纳依河后称伊洛河,到巩义市洛口以北入黄河。以洛宁的长水为界,上段洛河穿行在峡谷和盆地之间,多险滩急流;范里至长水一段,两岸悬崖陡壁,谷深峡险;出长水后,洛河脱离山区,水面渐宽,水中多沙洲。 《山海经》曰:“灌举之山(今冢岭山),洛水出焉。”《水经注》说:“洛水出京兆上洛县灌举山,东经熊耳山北(今河南卢氏县境),《禹贡》所谓‘导洛自熊耳’即此。”
据洛河水文,陕西省境内,洛河河谷形态可分三段:发源地至保安为上游狭谷段。山高坡陡,水流急湍,海拔高度骤降,流水湍急,水量巨大;保安至庙湾,为较开阔的中游川原段。该段河道宽阔,间有滩湾,河道长,水流自上游至此较为缓和。南北地貌形态差异较大。南部蟒岭横断,以风化片麻岩为主,河短水小,推移质多,大量粗沙粒堆积河床,北部以石灰岩为主,风化小,推移质少;庙湾至兰草河口为下游狭谷段。夹岸有石质山地,谷坡陡峻,悬崖壁立,沟深水急。因此洛河古来二至三年间就有洪水一次。然而就在那一年,洛河的洪水突然变得很大,《中国远古帝王谱》记载说:羲暤即位后不久,帝都密城再次遭到洪水袭击。羲暤率领部族逃亡于高地,都城已经被洪水冲毁。羲暤只好把帝都迁到关中的临潼。但是在洛河沿岸,却有一个传说故事:
从洛南县城北边翻过北塬就是鱼池村,在村头靠洛河边岩石横立,远看像是高高昂起的虎头,鼻子、眼睛、耳朵 洛河样样具全,这里便被叫做“虎头岩”,因为从县城到家乡这里刚好是中点,所以便成了我们上县城歇脚、候人、聊天的标志场所。和它相对的北面小山头低头向洛河,山岭朝北弯曲逶迤延伸数十里,恰似一条低头在洛河饮水的长龙,这里就叫龙头,龙虎相对,耽耽而视。有一年,龙虎终于忍耐不住敌对情绪而相斗起来,几天几夜,直打得虎须脱落龙鳞乱飞,河水阻塞泛滥成灾,上游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了巨大的损失,连下游居住的菩萨神也从庙中逃出搬到了对面山头上,狂龙作恶多端,终于激怒了上苍,玉皇大帝派天神下凡,挥起神剑将龙头斩断,老虎吓得俯首帖耳,一动也不敢动,从此河流通畅,灾害消除。
在公元前几千年,洛河的岸边充满了这样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像河文所言,风化的片麻岩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石头,而对河水而言,这样形状的石头却在一些地方对河水造成了阻隔。河水拍打岸边......而幼貘的属下给幼貘出的主意便是传说中的故事,他们派人趁着黑夜偷偷摸上岸边的这些岩石,然后将这些岩石敲碎,最终将像龙头的巨大岩石也撬落在了河水中,从而造成了河水的阻塞。然后洪水就这样形成了。在人们因为洪水而惊惶失措的时候,幼貘告诉人们,这是上天发怒的结果,这是河水上的龙与虑显灵而惹怒了玉帝......然后作为伏羲氏大首领的羲暤带领人们逃到了对面的山头上,接着告诉人们密城被洪水冲毁,最终带着中央部落的人们将都城迁到了临潼。
中央部落的人们跟着呙族、幼貘和羲暤放弃了在密城的家,放弃了在密城经过几十年耕种的田地,放弃了在密城已经拥有的陶具、木器等家具、常用生活器物,背井离乡,扶老携幼,在经过了长途拔涉之后,终于来到了临潼。数千年前,从洛阳以东的密城,到达今西安的临潼区,只是途步前行,人们在路上不知行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也不知有多少人就此倒在了这条带着血泪的路上。
大家来到临潼一看,人们看到在临潼已经有人们在生活着,在人们的心里已经没有了太大的落差。人们开始憧憬着在这一片土地上重新建造出一片如同密城的良好的生活的天地。
临潼地貌基底构造,属渭河断陷谷地中次一级的构造单位,即临潼—高陵断块隆升带,这种构造格局开始于白垩纪末至第三纪初,形成于第四纪,是喜马拉雅山运动的产物。由于新华夏系及秦岭纬向构造体系在该区内的联合作用,这两组不同性质、不同方向的构造体系,严格地控制着盆地内的各种构造方向,使地貌结构形成以下的特点:
①由于盆地边界呈现锯齿状追踪断裂性质,所以,地貌上呈现锯齿状破裂面;
②由于自盆地中心向周围产生了阶梯状不对称的块状断面,所以地貌上出现一系列东西或北东向的隆起和凹陷;
③由于南、北山麓及黄土台塬的陡坎崖面均呈东西或北东向的弧形走向,所以黄土台塬上的缓岗及拗陷亦成东西或北西向排列;
④由于骊山大小峪口洪水在山前拗陷区不断积淤西移,所以山前洪积扇裙亦自东南向西北迁移、堆积。
而临潼位于东亚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向内陆干旱气候的过渡带上,兼有两种气候的特点,属于大陆性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冷暖干湿分明:春季暖和,多风,干燥,回暖早,升温快;夏季炎热,日照长,多雨兼伏旱;秋季温暖,降温快,多阴雨;冬季寒冷,干燥,气温低而雨雪少。
人们开始建设新的家园,而经过数千年的建设,就在这一片土地上,形成了一片沃野千里的景像,周人因他而建立了新的王朝,秦朝因它而有了一统的机会!
楼主 东越陆孟明2017  发布于 2019-03-06 15:38:52 +0800 CST  
129、力尽而亡
大伏羲氏族被迫迁入关中地区的临潼,而自感在能力等各方面均不如父亲的幼貘为了能让父亲开创的局面得以延续,开始比父亲时代更严密地控制中央部落和大首领羲暤。在中央部落中,一概的事务羲暤基本不得与闻,大家都几乎不知道有大首领的存在,甚至把幼貘当成了事实上的大首领。自然,在名义上作为属下,幼貘还是会捡一些不痛不痒的事务上报给羲暤,时间一长,羲暤也觉得甚是乏味,于是一概将所有事务推托掉,自己也乐得清闲。
只是幼貘害怕这位无所事事的大首领会折腾出什么事来,于是询问属下该如何办理。属下只说是可如此如此。幼貘听后觉得大妙,于是开始安排起来。
羲暤在青年时在貘的安排下承继了大伏羲氏的首领位,作为一位男性,也是会有一些生理追求的,只是在密城期间,在貘的高压管制下,羲暤甚至不愿也不敢去女性街去和女性交往。直到来到临潼,这个因为战争的关系,在这儿的部族女多男少的情况下,男性一时显得在族内重要了一些。而幼貘听从的属下的建议,就是让作为大首领的羲暤更多地亲近女色,让他每日沉浸在胭脂粉和女人香中,也就不会惹事了。在幼貘向羲暤禀报完这样的意见后,长期的性渴望使得羲暤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即答应了幼貘的请求。
在接下来的日子中,羲暤开始频繁出入在女人区中,有时几天就换一名女性,自然在大首领的住处不见他的踪影了。幼貘也极力宣传着作为大首领的羲暤,其聪明、才智和他抢着做累事,苦事的的工作作风...而当羲暤在女人区呆得乏味了,就会将自己喜爱的几名女性搂抱到自己的住处,一同敦伦,寻欢作乐。《中华远古帝王谱》中记载:羲暤的聪明才智和勤劳朴实的作风很快在各部落传开,他到异部落走婚的时候,女人们都抢着和他敦伦,都想能够生下一个像他那样聪明的后代。
敦伦是什么呢?指闺房之事;房事。明于慎行《<颜氏家训>后叙》:「夫其言阃以内,原本忠义,章叙内则,是敦伦之矩也。」清陆以湉《冷庐杂识•真赏难逢》:「世俗以夫妇之事为敦伦。」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我想,这和时而‘敦伦’者不失为圣贤,连白天也在想女人的就要被称为‘登徒子’的道理,大概是一样的。」
敦伦,每一个人到这个世间来都有自己的责任,有自己的任务,这叫“敦伦”,人伦、本分如此,要去做。要知道这些事情是过去的因缘和合,产生了这个果报的现象,尽到自己的本分。中国是礼仪之邦,我们看到一些早期的历史著作都与礼有关。比如:《周礼》、《礼记》、《仪礼》等等。先秦的很多著作都以礼为重,特别是儒家的典籍。时至今日,礼仪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城市打出“做一个文明有礼某城人”的宣传口号等等。所以,礼之重要,不仅对于个人,对于整个社会都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后世的传统即是女人街的时代传下的。在远古的时代中,男人们走近女性进行敦伦,自然,这是要博得女性的同意,如果女性并不能同意,则男性自然不能进入女性所居住的女人街的房到中去。
相传西周初年,世风浇薄,婚俗混乱。辅佐天子执政的周公为整饬民风,亲自制礼教民。周公格外重视婚礼,从男女说亲到嫁娶成婚,共分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敦伦七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具体细致的规定,合称“婚义七礼”、“士婚义七礼”,为让“士”人理解如何执行“七礼”,周公遂与妻子一起演礼,现身说法。可演试到“敦伦”一节时,周公之妻拒绝了。敦伦,即敦睦夫妇之伦,含有指导新婚夫妇依礼行事的用意。但妻子不同意演试“敦伦”。踌躇间,周公见到儿子伯禽摆弄的几个葫芦瓢,试合两爿能重新合为一个葫芦,他灵感顿生。次日,周公把“士”人子弟召到辟雍(学校),讲解“婚义七礼”,说到“敦伦”时,他拿出一对原配的葫芦瓢来,以此为喻:未分之前如混沌一体,剖开之后如男女有别,敦夫妇之伦,就如同把葫芦瓢重新合为一体,其仪男俯女仰,以合天覆地载的万物推原之理,于是阴阳合谐,乾坤有序,维纲常而多子孙。从此新婚夫妇均据“七礼”行事,原本的教具葫芦瓢也在婚礼上被奉为礼器:用根绳子拴住两个瓢柄,表示夫妇二体合一;又得一仰一合地摆在新房内,象征男俯女仰及子孙繁衍。到了“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周公制定的婚仪亦渐废弛,孔子遂重修礼典。修到“士婚义”中“敦伦”一节时,他认为时过境迁,可以省掉。“六礼”于是产生。不过民间照旧把世代相传的葫芦瓢置于婚仪中。孔子又顺遂民意收葫芦瓢入礼书,称为“合卺”,不算婚仪中的正规礼器,而是夫妇“共牢而食”(即共吃祭祀肉食)后以酒漱口的器具。时间一久,不少人认为这是喝“同心酒”的器具;也有人仍学前辈的做法将其一仰一合地放着,哪里还知晓它的本义呢?
《笑林广记》中还有一则笑话说,有个儒生在洞房花烛夜要和新娘性交前,竟向新娘打拱作揖,认为要行周公之礼,人皆笑其“迂阔”。夫妻性生活称为“敦伦”:其实,这些事也并不奇怪,古人只是认为房事是神圣、庄严、求子嗣的大事,所以慎重对待,这可能是受了性崇拜的影响,而被那些持房事“污秽不洁”观念的人所不容了。古人把夫妻性交称为“敦伦”,即敦合人之大伦;又称为“行周公之礼”,即认为夫妻性交是祖宗订下的老规矩,都不含什么“污秽不洁”之意。
人类的性交有三个作用:第一个作用是使人快乐,古人用“欲仙欲死,乞性乞命”来形容,今天对这种快乐用“相互占有,融为一体”来形容,这种快乐是其它快乐所不能代替的;第二个作用是健康,所以古人往往把性和养生结合在一起;第三个作用是生育,古人把生育后代看得十分重要,认为结婚的目的就是“广继嗣,事宗庙”,“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如果没有子嗣,死了也没有颜面去见老祖宗,因为家族的延续到自己这一代就断了。古人认为,追求快乐,是个人的事.甚至认为过分追求快乐,就不正派了;提高健康水平,也是个人的事;只有生育,是一件对家族繁衍应负责任的大事。所以就把为了求嗣而性交,看成是十分严肃、神圣的了。
中医认为肾为生命之本,禀受先天父母的元气即藏于肾。肾气足则五脏六腑功能协调,容面光泽红润,精力充沛,抵抗力强,不易生病,肾气虚则反之。人由于贪色纵欲,造成精气外泄,肾气不足,导致精神不振,腰酸腿软,体虚乏力,头昏耳鸣,口渴盗汗,睡眠质量不高,抵抗力减弱,从而百病滋生,寿命减短。
中医认为肾是先天之本,主藏精。如果把人身比做一盏灯,那幺肾就是灯芯。如果把人身比做树,那幺肾就是根本。生殖也是肾的一部分功能。房事中,我们可以得到很大的快乐。这快乐从哪里来的呢,就是在短时间内大量消耗你的“灯油”产生的。为什幺做房事会如此消耗人的“灯油”呢。原因就在于这种房事其实不是让你去享受娱乐的,它的目的是传种接代用的。你想,通过这种方式是要制造出一个新的生命,能不集中男女的精华来产生他吗。所以房事一定要节制,不节制你自己的“灯油”不久就会耗空。
羲暤就在这样无节制的“敦伦”中耗尽了自己的精气神,最终在男欢女爱中一命呜呼,而这却出乎了呙族和幼貘的预料,于是选一任新大首领又一次摆到了大伏羲氏族的面前。
楼主 东越陆孟明2017  发布于 2019-03-14 09:52:15 +0800 CST  
130、海侵袭来(1)
早在呙族的先首领貘在向北横扫,占领河套地区的时候,为了当时还称为女娲族的兴盛和发展,就鼓励或强制帝俊后代和呙族的人们通婚。因此在羲暤驾崩的时候,留给幼貘可以选择的对象,相比他的父亲则好选多了。于是幼貘就在这些帝俊和女娲族共同的后代中进行挑选,终于挑出了一个女孩,她的名字是印枪。她是大伏羲氏族纯血缘伏羲氏传人。其父系为纯血缘伏羲氏,母系为女娲氏。她的祖辈世居于榆阳,她的母亲也只是女娲氏族中的一名普通女子。而印枪之所以为幼貘所看重,从模糊的史料中,我们发现,应是印枪完全没有任何政治或家庭又或是族人的背景,或许印枪此时已经没有了父母。《中华远古帝王谱》中说,印枪从小聪明能干,而且身强体壮,乐于公益事业,颇受族人敬重和景仰。年轻时先后被推选为村社和小部落的头领,领导族人发展生产,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工作十分出色,后来被推举为女娲部落的大酋长。她可不是坐火箭上来的干部,而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上来的。因政绩突出,她被伏羲女娲氏政权的十任帝羲暤看重,提名推荐她为帝位继承人。对于大伏羲制度新首领的上任制度,幼貘自然也是不好违反的,因此印枪在不太长的时间内,按每个职位上任的顺序,最终成了大伏羲氏族的首领。
做为没有任何背景和势力的印枪而言,虽然已经身为大伏羲氏族首领,但自知是无权的,而每次议事,她也知道虽然按制度事情是要报于她的,但她也只是拱手让幼貘来取断而已。直到东方共工氏族、祝融氏族等一些大族皆有报洪水来袭,大地一片洼泽,幼貘一下不知该如何处理,自知处理不好可能会造成动荡,由此他将此报按程序报给了印枪,请印枪决定如何办理。
事实上,此次洪水并非山洪,按历史和地理志的记载,在印枪的年代,很不幸的,从今天的渤海湾直到江苏沿岸,皆发生了海侵事件。
海侵,又称海进,指在相对短的地史时期内 ,因海面上升或陆地下降,造成海水对大陆区侵进的地质现象。而渤海湾盆地构造上处于华北陆块东部,东界郯庐断裂,西界太行山东麓断裂,南北分别为鲁西隆起和燕山褶皱带。是一个以新生代沉积为主体的大型板内裂谷盆地。渤海湾盆地形成于中国东部岩石圈总体伸展东移的构造背景,具备一般裂谷盆地的典型特征。而伸展和裂陷是新生代主要的岩石构造变形方式。另一方面,渤海湾的构造变形也有其特殊性。除了发育伸展的构造,还有走滑构造和挤压构造,而在渤海湾盆地的形成过程中,其周围的三大板块构成了非正常汇聚。
渤海湾盆地断裂发育着,断块破碎着,从北到东,又从北到西的两组断裂是构成渤海湾盆地的主干断裂带,其中北北东一北东向新裂是新生 代的优势构造走向线,许多凹陷和凸起沿这些断裂呈带状展布,北西西向断裂对盆地起分段作用,使渤海湾盆地的总体呈“三带一区”展布。郯庐、沧东一 兰聊和太行山东麓三条北北东一北东向断裂带的活动,相应形成了三个断陷带, 自西而东依次为:冀中坳陷一临清坳陷西部断陷带,黄骅坳陷一临清坳陷东部 断陷带,下辽河一辽东湾坳陷一渤中坳陷东部一济阳坳陷东部一昌潍坳陷断陷 带。三个北北东方向延伸的断陷带之间有两个隆起带,即沧县一内黄隆起带、 埕宁一海中隆起带。每个断陷带内部,一般由2"--3排次级断陷带组成,之间被 凸起带所分隔。北京一蓬莱断裂带和无极一衡水一德州断裂,将盆地切割成北、中、南三个大的段落。北段由下辽河一辽东湾坳陷组成,中段由冀中坳陷、黄 骅坳陷、渤中坳陷、济阳坳陷和昌潍坳陷组成,南段主要由临清坳陷组成。北段和南段狭窄,东西向宽度一般小于lOOkm;中段裂陷区宽阔,东西宽可达530kin,使盆地的外部轮廓呈一“N”形
现今渤海悬浮泥沙浓度、沉积厚度、底剪切应力与渤海潮流强弱密切相关,潮流较强的区域水体剪切应力大,泥沙不易沉降,浓度高,而较弱的区域泥沙会慢慢沉降,即使急流时刻产生的底部剪切力仍较小,小于泥沙的临界启动应力,不能够使泥沙再悬浮。由于本模式计算时间尺度较小,对于泥沙长时间的输送模拟不够,不过可以从余流大致看出物质的输运途径,辽东湾、渤海湾都是向外流出的,渤海海峡也是向东部流出的,这些水动力较强、悬浮泥沙浓度较高的海域的泥沙就会通过余流不断向水动力较弱的区域输送,如渤海中部区域,从而在那些区域沉降下来。
古渤海中部由于水深较大,区域开阔,水动力整体较弱,因此,潮流导致的底部切应力较弱,初始的 泥沙基本都会慢慢沉降,致使悬浮泥沙浓度较低,沉积厚度较大。底部剪切应力较大的区域有辽东湾、渤海湾和渤海海峡,由于这些区域水动力较大,初始泥沙不易沉降,或者在沉降之后、潮流增 大之时,沉降的泥沙容易再悬浮,可以使悬浮泥沙浓度增大,而沉降量则会较少,导致辽东湾和渤海湾西部沉积厚度几乎为0。这部分区域余流是很强的,泥沙被余流带走,分为两 股输送,一部分向渤海中部输送,另一部分沿岸向东南方向输送。
没有泥沙的沉积,很简单地,海水以几乎无摩擦地速度向陆地扩散。这次的海侵一直侵入到了太行山东麓。整个现今的华北平原和京、津地区基本被淹没。《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无肠之国在深目东,其为人长而无肠。聂耳之国在无肠东,使两文虎,为人两手聂其耳。县居海水中,及水所出奇物。两虎在其东。
虎,部落图腾(属于武装部落),文虎,曾经受过处罚,刻上罪犯烙印的武装部落。奇物---即奇货可居这个成语的出处。及,甲骨文象形,人+又(抓),像一只手从背后抓住前面的人。入,甲骨文象形,像盒盖向下,表示收存物品并加以封藏。这里表示掩藏。
由于海侵的发生,华北平原之地已是一片泽国。而共工国已西退,呙族也已经远去,在战争中被遗忘的人们自发地组成了部族,他们在东面发现了同样因为海侵而不得已悬居在水上的部族,而这个曾经犯过罪的部族,则应是数十年前被处罚的贰负部落。
印枪在接到海侵的报告后下了让各部族尽可能向高处迁徙,并收容因灾难而落难的人们的命令。然而这三个新的部族就在这儿生息着,看着在他们边上一个又一个部族的兴衰演变。而南边的祝融部落同样遭受到了海侵,那里又发生了什么呢?
楼主 东越陆孟明2017  发布于 2019-03-19 10:16:13 +0800 CST  
实地:北京有个骊连洼街道
秦皇岛有个骊城县
史载:骊连氏族后迁徙到今抚宁县一带。并进行了向周边的扩张。这发生在公元前6700年左右。
考古:兴隆洼文化在这个时间区间内断档;接着是在大连的小珠山文化,再往后便是红山文化以及新开流文化。
考古结论:这三种东北的文化有前后传承,是的,这点没错。
综合结论:兴隆洼文化的先民在骊连氏族的扩张中被打散,分别迁徙到了赤峰、黑龙江新开流地区以及大加小珠山地区。
楼主 东越陆孟明2017  发布于 2019-03-20 13:10:52 +0800 CST  
131、海侵袭来(2)
就在现今的华北平原因为海侵而平原被淹没而海水一直泛滥,以至于太行山的时候,南方的祝融同样发来了关于洪水的奏报。在今天的苏北至于苏南的地区,同一时间同样地发生了海侵。祝融氏族的一些部落常年生活在海边。当海水有些上涨的时候,人们还不是十分地在意,而当海水却没有按规律般退去的时候,人们终于认识到,一场他们从未见过的灾难开始降临到他们头上了......
由于地壳升降运动较强烈,加上频繁的古气候周期性冷暖变化,使得江苏沿海 地区发生了海侵和海退, 经历了反复出现的沦海变化。海州湾为近岸浅海和滨海相沉积,以深灰色淤泥质含砾粗砂及淤泥质粘土为主,西部山前局部洼地发育泻湖相或边滩沼泽相沉积,含毕克卷转虫变种、亚易变筛九字虫、冷 水面颊虫、具瘤先希望虫等有孔虫及东台新单角介等海相介形虫化石。此时期的海岸线在赣榆、高沟、淮安、 高邮、扬州、仪征、镇江及金坛、溧阳、宜兴一线以东地区。
由于海侵的袭来,如古淮河、泗河诸河流也是水位大涨,人们被迫向西边的高地转移,而放弃先前已辛苦开发的田地。
海洲湾以南盐城、海安一线以东地区为浅海相沉积,,以灰色粉砂、粉土、粉质粘土为主,夹深灰色淤泥质粘土。其中含毕克卷转虫变种、阿卡泥五块虫圆形亚种、缝裂希望虫、奈良小上口虫、异地希望虫、冷水面颊虫、科契箭头虫、具瘤先希望虫、亚易变筛九字虫等有孔虫,中华丽花介末定种、东台新单角介、中国洁面介等海相介形虫化石。涟水、响水、滨海、阜宁一带为黄淮河口三角洲相沉积,以灰黄色粉质粘土及灰色淤泥质粘土、粉砂为主。盐城、海安一线以西地区为滨海泻湖相沉积,西部维桥、白马湖一带发育边滩沼泽相沉积,以灰色、深灰色淤泥质亚粘土为主。
长江三角洲地区,海侵层为河口三角洲相,以灰色、深灰色粉细砂、中细砂为主,富含毕克卷转虫、奈良小上口虫、缝裂希望虫、厚壁卷转虫、凸背卷转虫、暖水卷转虫、优美花朵虫等有孔虫及宽卵中华丽花介、中华丽花介、东台新单角介等海相介形虫化石。
太湖以东及西部金坛,宜兴一带为海湾泻湖相沉积,以青灰色粘土、粉质粘土为主,含以毕克卷虫、山西九字虫为主的有孔虫化石,孢粉以栎、松、柏、水龙骨等为主,反映为温暖潮湿的气候环境所形成。
现代的考察表明现今江苏省在八千年前已进入海侵敏感地区,周期性古气候冷暖变化引起的海面升降,都不同程度使江苏沿海平原区发生了苍桑巨变,在时间序列中,较清楚地演示了自然环境和地质环境所经历的宏观变化规律。即是因为这样的气候变化,才使得人们在往南寻找湿润而宜居的地区。
通过初步的分析研究,亦可进而反映江苏省海侵事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自下而上,由老到新,海侵层的分布范围逐渐扩大,海相性逐渐增强。海侵层分布非常广,直抵西部山前地带,表明江苏海侵强度逐渐增大,影响范围逐步扩大。
间冰后期,海面迅速上升,大约在距今8500年前后,江苏东部发生大规模海侵,距今7000年前后海侵达最盛,此后海面波动下降,岸线开始后退,大约在距今6000年前后,海面波动微弱,岸线基本稳定,沿岸发育沙坝泻湖,并发育一条 古贝壳砂堤,断续分布于赣榆、阜宁羊寨、盐城龙岗、大岗、东台及梅李、太仓一线,构成数千年前的古海岸线。海安以西、泰县、泰州一带发育长江口沙坝,相当于黄桥。
从地理的发现,此次的海侵延续基本有长达一千至两千年的时间。而如此长时间的海侵,也给时代和人们带来了必然而一定的变化。
而海侵,这令人们都惊恐万状的灾难,对东部地区远古文明遗址与遗迹的探索与研究,东部沿海远古的海浸事实,是打开中华史前文明奥秘之门的一把钥匙:浙江省河姆渡、田螺山、小黄山、马家滨、良渚、反山等地区的远古遗址与玉器加工场,以及慈城、鄞县地区出现的距今10,000年前的木履、龙船,充分说明了这些地区曾经存在着高度发达的史前文明。
而这些南方的部族却对大伏羲氏以后的历史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同样,在北方,也生成了令人叹为观止的贝壳堤。贝壳堤是由海生贝壳及其碎片和细砂、粉砂、泥炭、淤泥质粘土薄层组成的,与海岸大致平行或交角很小的堤状地貌堆积体。形成于高潮线附近,贝壳堤俗称“蛤蜊堤”、“沙岭子”、“岭子垒”。古人称“贝丘”;地貌学家称为“死亡的海岸洲堤”。贝壳堤是天津地区特有的地貌,它是几千年来,由海生贝类动物在海潮推动下,逐渐堆积而成的古渤海岸线的标志。贝壳堤真实地记录了沧海桑田的变迁过程,是海陆变迁的历史足迹。贝壳堤是粉砂淤泥质海岸带在波浪的作用下,将淘洗后的生物介壳冲向岸边形成的堆积体。波浪的冲刷,使海滩坡度增大,底质粗化,底部的贝壳类介壳被海水冲到岸边,堆积在高潮线附近,经长期作用便形成贝壳堤。当海岸带泥沙来源充分,海滩泥沙堆积作用旺盛时,贝壳堤停止发育。多次的冲贝壳堤淤变化便留下多条贝壳堤。可以作为古海岸线迁移的标志。
而迁移到泗水河以西的人们形成了新的氏族——滕奔氏,又被后人唤作滕坟氏。再往西迁徙的人们开始触及到了呙族的利益,一场新的冲突似乎已在眉目之间。当然,人们的聪慧在大灾难面前是不会倒下的,海侵也带来了让人们发现新技术的契机。
北部靠近阴山古隆起或南部靠近秦岭大别构造等地区主要是以深水泥岩—煤层—铝质泥岩或根土岩组合或深水泥岩 (海相灰岩)—铝质泥岩或根土岩组合两种类型为主.靠近盆地内部距离物源较远,大部分碎屑物质很少到达,泥炭沼泽大量发育,当发生大规模的事件型海侵之后,形成了以海相灰岩—深水泥岩—煤层—铝质泥岩或根土岩组和海相灰岩—煤层—根土岩或铝质泥岩类型。这样的泥土类型却让陶窑开始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楼主 东越陆孟明2017  发布于 2019-03-22 17:01:33 +0800 CST  
公元前6600年左右,中国的大地上第一次出现了“旗帜”。人们用木杆,在木杆上绑着用树叶和其他当时能用到的竹片等制作的轻盈的飘带,是用来测在农耕中的风力大小的。但是就是这样的简易的飘带,却是第一面旗,后来演化成为图腾,演化成为军旗,演化成为国旗。
这里要说明的一个问题是,如果说伏羲女娲时代或者更早的时候便是有图腾的话,那是不对的。所谓蛙图腾,或许更多的是一种上古巫术的体现。
楼主 东越陆孟明2017  发布于 2019-03-26 13:45:51 +0800 CST  
132、陶窑古风
陶片上的网形纹,陶具上的文字,生活中都需要用到的陶器。当海侵骤然袭来的时候,海侵的情况各部落需要上报,对策及来自于中央部落的指示需要下达给各部落执行,道路上都是往来奔波的人们,而人们手上拿着的就这些有些沉甸甸的写着一些文字的陶片。而相应的,陶片的需求量就大量地增加,也使得中央部落,无论是新任大首领的印枪还是呙族的幼貘,都颁下了让人们增加生产陶片的命令。
为了能增加陶片的产量,也为了能在生产中减少劳动量,颇有些人们开始动起了一些脑筋。有人看到了用来储藏食物的地窖,心想着如果将陶片都放在这一个坑中进行锻烧会否减少一些工作量呢?于是人们开始实践,人们开始在地上下挖一些类似地窖的坑,按照锻烧陶片的方法,将陶坯放入坑中,然后向坑里投入火,就在这坑里燃起熊熊大火进行陶片的烧造。
由坯胎到陶器,须经一定时间、一定温度的火焙烧。陶窑是指烧造陶器的窑。根据中国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掘资料,结合民族学调查资料,这一焙烧工艺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 (1)露天平地堆烧。在平地上铺一层柴草,在柴草中央铺放坯件并杂以柴草,再于其上及四周堆放足量的柴草,然后点火。柴草全部燃尽,陶器也就烧成了。云南沧源傣族、台湾的阿美人和雅美人都曾使用过这种方法。 (2)平地盖顶堆烧。即在完成堆放燃料及坯件之后,在柴草堆的顶部敷盖一层以草灰和水调成的灰浆,厚约1寸左右,然后点火焙烧。(3)地穴式堆烧。这种焙烧工艺与平地堆烧的不同之处在于:平地堆烧在地面上进行,而前者则在地面下进行,即先在坡地上向下挖出一个有一定深度的坑穴,在坑穴中堆烧。发掘者称这种坑为“地穴式窑’,也有学者称之为“烧成坑”。(4)平地封闭燃料堆烧法。此工艺比平地盖顶堆烧更进一步,即用泥浆将柴草堆自上而下全部封涂,泥层厚不到1厘米,底边与地面交接处不封严,而顶部则根据实际需要戳出手指粗细的烟孔若干个,以便焙烧时的通风。这种焙烧形式被认为是一次性的薄壳窑。(5)横穴窑焙烧。横穴窑的窑体大部分挖建于地面下,其结构特点是:焙烧坯件的窑室与提供高温热能的火膛—燃烧室并列安排,两者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或略有高低之差。焙烧时,从投柴口向火膛投入燃料,燃烧的火焰横向通过火道直接进入窑室,再从窑室顶部的开口处排出。由于火焰从火膛到排出窑室前基本呈横向运行形式,故称横穴窑焙烧。 (6)竖穴窑焙烧。竖穴窑与横穴窑的窑体结构差别在于:竖穴窑的窑室位于火膛之上,火膛与窑室之间或以数股火道相通或隔着窑箅相联。焙烧时,燃烧室产生的火焰通过数股火道或穿过窑箅上的火眼均匀地进入窑室,与坯件进行热交换后从窑顶排出窑外。这几种焙烧形式,基本勾画出了新石器时代烧陶工艺的发展过程。
人们对陶器和陶片的焙烧从平地的堆烧,到盖顶的堆烧,一直到挖地穴式的烧造,在大量需求的面前,焙烧陶片的技艺不断地创新,然而技艺的增加,在一家一户或在部落中有限的制陶人家中,人们已经夜以继日地焙烧着陶片,然而需求量仍在从需求的人们手中到生产人的手中。于是人们不得不再开始想一些办法。于是有人看中了部落外,临潼城外的骊山。在骊山中,人们开始在半山腰挖一些类似在城中的焙烧陶片的地穴,由于是在山上,横穴式焙烧和竖穴式焙烧在倾斜的山体上显得是那样地合适,于是这两种在平地上,虽然先进但却能推广的方法反而在骊山上开始了大量的使用。而人们所熟知的是,在未来的几千年,这种竖穴式的陶器焙烧法将成为陶器焙烧的主要方式。
最早的穴窑是挖在地下的。在结构上的特征是有窑室、窑床(上有出火孔)、投柴孔、燃烧室与火道。圆窑的直径约1米,不设窑顶。有的窑在火道之中留几个土柱,土柱顶上放置陶坯作为窑床,土柱的间隙就构成出火孔道。或在火道与窑底之间留一块较厚的生土,在生土上挖几个直通孔。这种有孔的窑底就是“窑床”,也就是考古工作者一般所谓的“窑箅”。也有用草拌泥做成一个箅、放在土柱之上作为窑床的。箅上的孔先是多设于四周,后来逐渐移至窑床中间,火道也由环形逐渐改为两三条并行的,燃烧室也移近窑室。
我们今天所用的“陶”字在古时候就写作“匋”。在梁朝顾野王的《玉篇》(专讲音义的古典名著)中,才正式指出说“今作陶”。到了唐朝僧人元(玄)应的《一切经音义》(唐代有名的字典)中也解释说“诸书亦借音为姚,字体作窑、音姚。按西域地之卑湿,不能为窑,但累坯器露烧之耳”。可见当时在西北地区还保留着露天烧造陶器的方法。明朝人张自烈在他的《正字通》内进一步注释“匋”字为“余韶切、音遥,与‘窑’同”,并且援引古语说“南山有汉武旧匋(窑)”。而后来出版的《中国风俗史》一书更加具体地说明“陶,窑子,古止作匋。外从‘勹’,象形。内从‘缶’,指事也”。可见“匋”字原是“包”的古体,“勹”与代表瓦器的“缶”(大肚小口地)字结合而成,本是“窑”的古体字。因而有人推论说“以后‘窑’字的出现,可能与改用穴灶烧制陶器有关系”。
考古资料证明,在中国境内已发现大量新石器时代以来的烧陶窑场,仅仰韶文化陶窑就有五六十座,龙山文化陶窑也发现:有十余处共二三十座,其他文化类型的地区也已发现了大量陶窑。早期陶窑有横穴式和竖穴式两种,以横穴窑更具代表性,窑的位置多在小山坡上,因地制宜,挖土而建。火瞠位于窑室前方,后部有三条大火道倾斜而上,火焰通过火眼到达窑室。竖穴窑窑室位于火膛之上,火膛中有数股火道与窑室相通。早期陶窑的燃料通常用木柴和植物茎干。这些陶窑对研究早期制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了更好的技艺和陶窑,人们开始对焙烧陶器的泥和土也有了筛选,而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在偶然间焙烧出了白陶。
楼主 东越陆孟明2017  发布于 2019-03-29 13:24:15 +0800 CST  
133、白陶鬶釜
这是一个偶然的发现,这也是一个新奇的发现。当它被发现的时候,人们开始喜欢它,利用它,然后有了陶器和陶具的美。然后有了各种各样的白色陶片。它就是高岭土。
还是在密城的时候,人们焙烧陶具都是在黄河和洛河岸边找到一些砂粒混合的砂泥土,进行平地焙烧。按现今的考古发现,这样的陶具的确易碎易逡裂。当人们伴随着一路的血泪迁徙到临潼后,在人们对临潼的开发时,人们意外在临潼的城外找到了一种白色的泥土。这种泥土色泽白润,细腻,颇似天上偶尔飘过的白云,因此人们戏称之为白云土。这就是高岭土,是一种以高岭石族粘土矿物为主的粘土和粘土岩。高岭土是自然界常见的、非常重要的一种粘土矿物,是在缺少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酸性介质中,由火成岩和变质岩中的长石或其他硅酸盐矿物经风化作用形成。
这种被人们戏称为白云土的泥土因为后来被大量发现于今江西省景德镇的高岭村而得名高岭土,而人们第一次发现它却是在陕西临潼以现的渭南。而2012年,渭南市发改委项目策划办宣布渭南市境内各种高岭土蕴藏量在1630万吨以上,与邻省接壤的山脉中高岭土蕴藏量在5000万吨以上,远景储量在1.8亿吨以上。优质高岭岩资源丰富,是制取煅烧高岭土和发展陶瓷、造纸、等产业的优质材料,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开发利用前景,可充分利用我市及周边丰富得天资源优势,最大限度降低成本,填补高岭土产业空白。这为八千年前人们在渭南一带首先发现和使用高岭土进行了很好的证明。
临潼的人们将白云土带回,按新发明的地穴式和横穴式的方法焙烧陶器。终于,白陶开始现身于世。白陶,就是用瓷土和高岭土为制陶原料,制成的表里和胎质都呈白色的一种素胎陶器。白陶制作也相当精致。白陶胎质纯净洁白而细腻,器表多刻有饕餮纹、夔纹、云雷纹和曲折纹等精美图案,是它起源于新石器时代,一种极珍贵的工艺品。白陶多为手制,兼有泥条盘制和轮制法。其纹饰是用印模在做好的坯胎上捺印出来,最初只是出于防止器物变形,有加固陶坯的目的,故早期的印纹陶上多留有布纹、席纹和绳纹的痕迹,后随技术的提高和人们审美能力的发展,逐渐使纹样趋于丰富、精美。印纹陶的纹样均为几何形,主要有水波纹、米字纹、回纹、方格纹、编织纹、云雷纹。其纹饰多与器形相协调,如曲折纹、云雷纹、回纹等较粗犷的纹样,多用于瓮、坛及较大的罐等。而小件的盂、钵等多饰以米字纹、方格纹等细密、秀美的纹样。
人们将白陶焙烧出来了。然而这种精美的白陶如果仅用于刻划文字和图案或焙烧成白陶片而用作传递信息,实是太浪费了。于是人们开始将这种白陶当作了工艺品和艺术品,首先是制陶的人家,能焙烧出白陶的人家都会以自家焙烧出的白陶而引以为傲,而当非常多的人家都开始拥有白陶的时候,人们开始将白陶贡献给了作为大首领的印枪和实际掌权的幼貘。印枪和幼貘在得到白陶的时候也是喜欢得不得了,于是下令让人们多多上贡,然后将白陶融入了巫与觋中,无论是印枪,还是幼貘都将白陶放进了巫术的舞蹈中。于是人们开始对白陶敬而远之,之后焙烧出的白陶按印枪和幼貘的命令开始做成了鸟的形状。根据现今的考古发现,大汶口文化中后期的 白陶鬹,造型来源于鸟。这是一种非常高超技术的炊器了,代表着融合了多民族的商业民族手工艺的进步,这也是其他部族不能匹敌的。而无论是怎样的器具,当白陶成为了部族首领、酋长等的私有物品的时候,一个开始出现私有物品的时代就这样不可逆转地出现了......
鬶,这是一种炊具,按记载,中国新石器时期陶制炊事用具,有三只空心的足鬶,三足釜也。有柄喙。——《说文》。段玉裁注:“有柄可持,有喙可写物。”一种炊、饮两用的陶制器具,形制与鬲相似。所不同的是口部有槽型的“流”,也称作“喙”,有三足。《说文·鬲部》:“鬶,三足釜也。有柄喙”,主要用于炖煮羹汤镬温酒,做好后作为餐具直接端上筵席。这种器具主要流行于新石器时代。山东龙山文化的陶瓷鬶颈部加粗,有的甚至与腹部连成一体,三足有袋足和圆锥形实足,鸟嘴形流加大并朝天上扬。鋬渐粗壮,呈绞索形。龙山文化晚期、二里头文化至商代的白陶鬶制作更加精美,有的口沿装饰锯齿形花边,鬶上有长方形镂孔,流外侧贴。
人们把鬹等器物制作成各种各样的禽鸟形象。这些陶器是由高岭土经1200℃左右的高温烧制而成,胎壁较薄,质地却很坚硬,体现了制陶技术的又一新进步。泗水尹家城白陶鬶出土于山东省泗水县尹家城遗址,夹砂白陶,方唇,斜直流稍矮,粗短颈,把手外卷,沿面有凹槽,分裆袋足,把手下的一袋足相对较肥大。颈部有凸弦纹三周,有小横耳一对。器口上有盖,既可保温,又可防止灰尘杂物入内,在设计上较其他同类陶鬶更为合理。是山东龙山文化陶器的精品之作。
鬶是原始先民用来烧水的容器,古人运用形象夸张的艺术手法,以三足鼎立的稳定性原则为基础,创出三个袋形锥足,具有增加受热面积以缩短烹煮时间的作用。这种造型别致的器物,既实用又美观。这些做成鸟的形状的鬶,有的似展翅欲飞的鸟,有的似仰首高歌的雄鸡,造型独特,姿态生动,是很有地方特色的典型器物。由于它独特的特征,多成组地被随葬在一些大墓中,组成了成套的酒礼器。
釜,本义是古炊器。敛口圜底,或有二耳。其用于鬲,置于灶,上置甑以蒸煮。釜,圆底而无足,必须安置在炉灶之上或是以其他物体支撑煮物,釜口也是圆形,可以直接用来煮、炖、煎、炒等,可视为现代所使用「锅」的前身。仰韶文化时期,便出现与陶灶相配合的陶釜,便是人们因为有了鬶,而对烧煮用的锅用白陶进行了焙烧而产生的。
一件陶品看似普通,却将原本分开使用但是关系密不可分的两样东西完美结合在了一起。灶与釜,灶提供热量,釜利用灶中的热量将食物烹饪。新石器时代烹饪技术得到一定发展,人们发明了灶,鼎,鬶,甑等丰富炊具,已满足日常生活所需。釜与灶结合,体积小,易搬运,使用简便。两者的结合,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楼主 东越陆孟明2017  发布于 2019-04-03 11:21:18 +0800 CST  
134、沅水东流
辰阳南望接沅州,碧树林中古驿楼。远客日怜风土异,空山惟见瘴云浮。耶溪有信从谁问,楚水无情只自流。却幸此身如野鹤,人间随地可淹留。这是王守仁的一首《沅水驿》。诗中描写了王守仁看见的和心中感念的这条沅水。
沅水自东北流经洪江市沅河镇原神场,折向东南与舞阳河相汇,流量大增。东南流至洪江,巫水自南来注入。继而转北至檀木洲纳公溪,纳溆水。而后折西北流抵辰溪县城,辰水自西南注入。又北流经浦市至泸溪县纳武水,后东流入沅陵县境,转北流至沅陵县城纳酉水,又折向东北行,于沅陵柳林汊乡界首出怀化地区,经桃源县、常德市注入洞庭湖。沅水在麻伊袱至桃源县城河道两岸,垸山相间,山水相映,风景秀丽,南岸有著名的风景区“桃花源”。唐代刘禹锡《游桃源一百韵》诗称:“沅江清悠悠,连山郁岑寂;回流抱绝 ,皎镜含虚碧。”桃源县城以下河道则两岸开阔处浅滩、岩石裸露。
自无怀氏为呙族击败,族人等为呙族貘所迁至临潼,而有流散者则往南向乘竹筏渡过了大泽,来到了茅古斯的领地。而后为避呙族之祸,于是又迁至沅水上游。人们在这里山峦林立,河水百折千回且险滩处处,遂在此定居下来。数千年之后,人们称这里为“高庙”。无怀氏的人们是逃亡至此的,还有一些不愿与貘和呙族的人合作之人,然而令他们欣慰的是,他们居然在这次失败的战役中抢得了呙族首领佩带的武器—铖。人们按着这形状也开始铸造,开始将大铖作为了首领的象征,就在这山林与弯弯曲曲的河水之中,无怀氏重新复苏了。
考古的发掘揭示了更早的地层和遗存。出土了一些半球状的绳纹圜底钵和高领双耳罐等陶器。它们的形态接近洞庭湖区彭头山文化晚期遗存中的同类器物,目前尽管相应地层中的木炭样品测年数据还在检测中,但从器物类型学上判断,其所处年代要早于先前所出遗存是可以肯定的,年代上限大致在距今7800年左右。那么,高庙文化存续的时间大致在一千年左右。
当时的居民多选择依山傍水的居住环境。居址大都分布在沅水主、干流两岸的一级台地上,房屋均为挖洞立柱的排架式木构地面建筑。方向朝东或朝东南。有的房屋附近还设有窖穴。墓地就在居址附近,流行竖穴土坑侧身屈肢葬,头朝东,面北,几无随葬品,仅在填土中填埋少量石片石器和兽骨,但在一座墓的人骨架下发现有编织成方孔的竹席。
石质工具主要是数量巨大的各型器体,厚重的砍斫器和用作刮削工具的各类石片石器,以及扁平亚腰形网坠,它们绝大部分用锤击法单面打制而成,特别是石片石器,其制作和使用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石器的原料皆取自沅水河床上的砾石。此外,出土有大量的石球(多为圆或椭圆形砾石),以及石锤、石砧和砺石等制作石器的加工工具,并出有加工食物用的石磨盘和磨棒。磨制石器(如斧、锛、和凿等)数量很少。与石器伴出的骨(刀、匕、针、锥、簪、和刻纹牌饰等)、牙(锥、象牙雕饰)和蚌器(皆穿孔,当为挂饰或蚌刀)均经精磨和抛光。
陶器皆手制,但器壁厚薄较均匀,器型规整,但颜色斑驳,大都夹砂,泥质陶甚少。出土有精美白陶制品。陶器造型主要是圜底器和圈足器,不见三足器和尖底器。器类主要有釜、罐、盘、钵、簋形器、碗、杯和支脚等,其中罐类器尤为丰富,器型多达十余种。陶器装饰艺术是高庙文化最突出的特征之一。绳纹是高庙文化陶器器腹上的主要装饰,但在器物肩、颈部的装饰手法,则有时间早晚的变化。在高庙文化的最早阶段,常见由双线或单线刻划纹构成如网格、带状大方格填叉、鸟头、鸟翅、以及兽面和八角星等不同的图案,图像都很简化;从中期开始及其往后,开始盛行用戳印篦点纹组成各种图案,最具代表性者为形态各异的鸟纹、獠牙兽面纹、太阳纹和八角星纹,另见有平行带状纹、连线波折纹、连续梯形纹、垂幛纹和圈点纹等。同时,还出现了朱红色或黑色的矿物颜料的彩绘,填彩艺术和彩绘图像。特别是那些装饰鸟纹、獠牙兽面纹、太阳纹和八角星纹等图案的陶器。质地都比较好,制作相当的精细,器类与器型都相对的固定。这些陶器很可能是当是用于陈设用的祭器而非实用器。
一处距今约7000年左右的大型祭祀场所,整个祭祀遗迹呈南北中轴线布局,由主祭(司仪)场所、祭祀坑以及与祭祀场所相系的附属建筑——议事或休息的房子及其附设的窖穴共三部分组成。其中,主祭(司仪)部位在整个祭祀场所的北部,由四个主柱洞组成一个两两对称、略呈扇形的排架式“双阚”式建筑,面朝正南方的沅水。双阙的东、西两侧分别有一个和两个侧柱。祭祀坑共发现39个(其中之一为人祭坑),均位于司仪场所的南方。房子为两室一厨的结构,在司仪部位的西侧,面积约40平方米,门朝东。窖穴则分别位于厨房门外东侧以及祭仪场所的右前方。
人们对自然神灵如此的狂热崇尚与敬仰,或许与该社群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他们所从事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山高谷深的武陵山区,林木茂密,群峰叠嶂,本身就给人以神奇的幻觉与无限的想象。而从高庙文化遗存中出土的巨量水、陆生动物骨骸,可以窥见到当时人们获取食物的主要方式就是渔猎与采集,“靠山吃山”、“傍水吃水”就是人们的生存法则,人们与大自然的联系和依赖实在是太密切了。正是由于人们在生活资源上对大自然的过分依赖,祈求在营生的过程中获取到更多的食物,并希望这些食物生生不息,取之不尽。
然而呙族战争中所体现出来的那种让人有些恐怖的獠牙的形象,以及呙族在战争中一直向前冲击的战法都使得人们对呙族有了深刻的印象。人们将这些形象和动物的形象结合在脑中,而这些近乎残酷的形象却永远留给了一代代的人们。
复起的无怀氏终于清楚了自己的同胞的去向,复苏的无怀氏的人们有了营救族人的想法,一场战争似又在所难免。
楼主 东越陆孟明2017  发布于 2019-04-10 16:48:17 +0800 CST  
135、安家大溪
巴河,就四川的川中人民来说,不啻是一条母亲河,曾经在巴河上的繁忙景象,使得巴河两岸的人们因为巴河而变得富足,而成为其他地方人们艳羡的对象。巴河,发源于南江县玉泉乡平溪村米仓山尾部南麓。由东西南斜经玉泉、关坝、上两乡,在银杏坝转南流,经沙滩、桥亭、碾盘、南江镇、小河、石矿、沙河、赤溪、下两、元潭出境。从北到南接纳了西来的上两河、流溪、底板河、岳家河、团结河、乐坝河和东来的明水河等支流,流经南江县、巴中市、平昌县、达川区、渠县境,至渠县三汇镇,注入渠江。从巴州区大溪口起,始称巴河。
就在这大溪口,八千余年前,一次次迁来的人们聚居在这儿,于是后人称为大溪文化。刚到大溪的人们,自然先要筑房以利居住,人们地面起 建的房子,往往先挖墙基槽,再用粘土掺和烧土碎块填 实,墙内夹柱之间编扎竹片或小型树干,里外抹泥。室 内分布柱洞,挖有灶坑或用土埂围筑起方形火塘。居住在硬面的下部,常用大量红烧土块铺筑起厚实的垫层,既坚固又防潮。有的房顶系铺排竹片和植物秆茎,再涂抹 掺有少量稻壳、稻草末的粘土。有的房子还有撑檐柱洞 或专门的檐廊,或在墙外铺垫一段红烧土渣地面,形成原始的散水。
聚居起来的人们似乎只是要在这里定居。于是人们开始在这里磨制石具,开垦田地,修建村落,甚至开始建起了陶器。
人们主要从事稻作农业生产,考古发现在许多遗址的红烧土块中夹有稻壳和水稻的茎叶碎末。一些遗址还有较多稻壳和稻草灰烬出土。也有着各氏族常用的夹炭陶器,是以炭化稻壳粉末作为羼合料的。在三峡谷地,缺乏适于农耕的沃土,采集和渔猎经济所占的比重很大,如清水滩等遗址的堆积中包含大量鱼骨和兽骨,反映出新石器时代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受到自然地理条件的制约。
手工业生产主要是制陶业和石器制造业。长江中游氏族部落当时的制陶业有其自身的创造。划城岗遗址发现了一座保存较好的窑址,先在地下挖坑,结构分为斜坡状火道、火膛、窑室、出烟口几部分。窑的底和壁都用大块红烧土铺垫或垒砌而成。围绕窑壁一周有平台,构成窑室。待烧制的陶器就摆放在平台上。
制陶业方面,以白陶和薄胎彩陶最为突出,代表了 较高的工艺水平。在白陶圈足盘上,通体饰有类似浅浮 雕的印纹,图案复杂精细。薄胎细泥橙黄色的彩陶单耳 杯和圈足碗,胎厚仅1~1.5毫米,绘以棕红色的多种纹 样,显得精美别致。
而在大溪,人们分别有南北两个族群。在大溪的人们焙烧的陶器中,器表磨光。陶衣较厚,不易脱落,多呈深红色, 有些变为红褐色。若干夹炭红陶斜沿園底罐仅在口沿内外表涂红陶衣,并有意将沿外中部的陶衣刮掉,保留唇外与颈部两周整齐而微凸的带状红陶衣,这是一种特殊而罕见的装饰方法。有些饮食器外表及圈足内表为红色,器身内表呈黑色或灰色,即所谓“外红内黑''和“外红内灰⊠ 陶器。 除素面外,纹饰有线纹、钻窝纹、镂孔和戳印纹。钻窝纹是在陶坯干燥后钴成的,呈尖底状。戳印纹不多,呈点状,尚处于较原始阶段。个别高领扁圆腹圏足罐上有黑彩平行条纹。有些圏足碗的外表有三、四条距离相近的竖黑道,其边缘模糊。 器形多为圈足器和園底器,三足器很少。 有双折壁、弧壁和直口的圈足碗,三足盘, 双折壁園底碟,斜沿園底罐,细矮颈广肩壶,高领扁圆腹圈足罐,罐形鼎,双折壁器盖等 。
在大溪的南边,陶器以红陶为主,普遍涂红陶衣,有“外红内黑一陶器,流行園底器和圈足器,这些都显示出大溪文化的特征。 引人注目的是在地层及墓葬中都有不少白陶,尤其是白陶圈足盘,在十座墓葬中就有六座随葬白陶圈足盘,共计七件,可见这是一种有代表性的器物,白陶圈足盘的形制有两种: 第一种为内折沿圈足盘,口沿较宽,矮圈足外撇,具有稳重的作风, 与关庙山大溪文化第二期的同类器物形制相似,唯圈足上部未见凸棱;第二种为斜壁圈足盘,仅一件,斜壁圈足盘在关庙山大溪文化第二期是典型器物之一。
白陶圈足盘的陶质固然特殊, 明显不同于红陶圈足盘, 但是最显著的特点还在于纹饰繁复,从口沿到圈足几乎满布纹饰,有一件甚至连底下都有纹饰,图案非常复杂。
大溪文化的分布范围四周到达监利、安乡、巫山、当阳等地,枝江、宣都和江陵一带逐渐成为大溪文化的中心地区。陶器均为手制,多为泥条盘筑,小型薄胎的陶器已使用轮制。 器表普遍涂红的衣, 并且磨光。 纹饰以戳印纹,箆点纹,彩陶横人字纹、曲线网格纹和绳索纹比较突出,其中以戳印纹和横人字纹最有特色。圈足器和園底器发达,三足器和平底器不多,尖底器极少。典型器物有双折壁圈足碗、内折沿圈足盘、内折沿篇、蛋売彩陶单耳杯、粗圏足盘形豆、钟形圈足豆、内巻沿圜底盆、伞形钮器盖、钟形钮器盖、彩陶筒形瓶和筒形腹園底罐。其中彩陶筒形瓶是大溪文化最有特色的器物。
溪库区水域壮阔,水中岛屿星罗棋布,集水域壮美、水质纯美、水性恬美、水色秀美“四美”于一水,自然景观秀美,植物种类繁多,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阔叶、灌丛、草丛等植被随海拔的变化呈垂直分布。生态系统完整性好,且与周边森林生态系统相连接,体现出从上游到下游,从水上到陆地,从湿地植被到高大乔木的完整性,但又具有一定的封闭性,使得区域内湿地植被和林草植被都得到了良好的保护。
来到大溪的人们在这儿安了家,似乎只是为了找一个安逸的生活环境,并且的确也安家了上千年。人们是真的忘了他们想做什么了吗?或许不是,因为人们刻意地将家安在了高处。并且在利用这里的良好的山水环境,积聚着力量......
楼主 东越陆孟明2017  发布于 2019-04-21 18:59:52 +0800 CST  
136、西迁资阳
在中原大战中对呙族有深刻印像的无怀氏的族人们在准备下一次战斗去解救同胞之时,是谨慎的。他们深知没有一定的实力是不可能战胜呙族的。因此,从沅水上游西进大溪,就在大溪安居下来,这是在靠近呙族的地方有了进退有据的可靠的后方基地。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无怀氏的人们决定采取营救同族同胞的战斗了。
无怀氏的人们是深知此次战斗的不容易的。在面对将要发生的这可能无比残酷的事时,他们屏弃了其他族民由于长时间相处一地而将给予的帮助。就这样,他们拿着在他们看来将要象征着胜利的铖,向西北方向出发了。队伍在今天湖北的郧西翻过了秦岭东部1799米的高峰,进入了渭南平原。战斗就这样在无间隙中爆发了。
虽然,幼貘也已经听闻在自己和临潼不远的地方来了一支定居的移民,但却并未对此表示出一番热情。在他看来,几座大山的阻隔和自己氏族相传于天下的勇武是不会有什么小部族敢干明目张胆地侵犯的,并且,在幼貘看来,这只不过是恰巧迁徙到那儿的比自己部落或许还要原始得多的部族,无需大惊小怪。故而在无怀氏的部族大军进入临潼地域时,整个呙族才在惊慌失措中开始抵抗。
没过多久,临潼被看押着的无怀氏的族人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他们连结临潼一直被看押着的其他部,举行了暴动。希望内外连结,一举打破呙族的临潼防线,还大家以自由。幼貘有些慌了,也有些怒了。他亲自率军踏遍临潼的每一块土地,无情地镇压了这些被看押着的异族人的暴动。在考古材料中的表现之一,便是人骨架不全的遗迹逐渐增多。在这些遗存中,要么缺少头骨,要么仅有头骨;有的虽然头骨和肢骨都有,但两者分离,身首异处。一处大溪文化遗址的墓:无随葬品。墓内有人骨架7具,均已散乱,多数个体肢体不全,头骨非缺即残。可能是将人肢解后弃埋的墓葬,可能是将俘获的敌对部落成员处死肢解后弃埋。一次能俘获并处置这么多人,可见当时的部落冲突规模已较大。属于大溪文化晚期的松滋桂花树遗址M2,墓内有4个头骨,其中3个呈品字形放置,旁边放置几根肢骨, 还有一个头骨与随葬物品置于一起,随葬陶器3件。
在天门邓家湾的石家河文化墓葬中也发现有肢体不全的现象。该墓地的墓主是一个10岁左右的少年,设有二层台,随葬器物达50余件;在墓主骨架的南端另外还有一个头骨,此头骨的枕部有一清楚的三角形豁口,显然是利器所造成的其身份可能是被击毙的敌对部落成员。房县七里河石家河文化时期的灰坑、窑址、墓坑和半地穴式房址之中都发现了仅有人头骨或头骨残片而无人体其他部位。一座半穴式房址。房址内遗物丰富,有骨器、石器和陶器;还有一颗完整的人头骨,而无人体其他部位的骨骼。人头骨放置于台阶下正中间,下垫红烧土块与台阶平齐。从房内分布较多器物的情况来看,该房可能是突然毁坏的。台阶正中的头骨原来可能是悬于正梁,从而威慑敌对的对方的。
幼貘残酷镇压了在临潼的内部暴动后,即跨过渭水,开始向南击溃前来犯戒的无怀和来帮助的其他部族人员了。和以往的战斗中人们只是以棍棒和石器相肉搏不同,这次人们拿着的都是比较锋利的石铖。人们在战斗中有了直接可以致人死命的武器,一场大战后,战场上被铖直接铖中而横尸遍地。无怀氏在与呙族的战斗中再次不敌,缓缓向南退去。
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石钺,皆磨制精致。器形宽扁且较薄,一般长15.20厘米,宽10~15厘米,厚度在1.5厘米以下;形状呈梯形(侧缘为直边)或风字形(侧缘略弧),背脊窄,以 刃部最宽;弧刃;靠近顶部正中对穿一孔或两孔。器表一般为素面,但划城岗中一期出土的一件石钺孔部以上位置朱绘斜线和卷云纹。阴湘城大溪文化壕沟上层相当于屈家岭文化 早期的堆积中出土了一件漆钺柄,其形状像一把木剑,在装入石钺的地方挖出很深的凹榫,全长59.5、宽6.5、厚0.8厘米。两面装饰基本相同的图案,表面以剔漆为地,在有的部位镂刻出几何形图案后,再在未刻的那些部位涂上一层剔漆;手握部位形似剑柄。
怒火中烧的幼貘见并未能击溃无怀氏和敌人,便下令呙族的军队继续向南进攻。人们在退守大溪口,凭借的高处的优势进行了一次防御战,但士气旺盛的呙族军还是击溃了当面的守兵,见已占领敌对对方的老巢,而对方又向南深入丛林中和大荒中去了,幼貘这才停止追击,驱赶着战斗中的俘获回到了临潼。
回到临潼后,幼貘为了永久使这些被看押的族群安静,幼貘进行了一次人祭。如果说对于在战场上死去的人们的遗体的处理和埋葬比较随意,或者在战场上临时进行的祭祀上天的行为对于死者的处理比较随意,那么幼貘进行的,可以看作是史上第一次活人祭祀的场景可谓是正式异常。从对死亡的人们就可以看出大多按照一定的葬式将死者安葬于墓穴中,而且多有随葬品。存在的位置,后者一般位于公共墓地或合葬墓中。
呙族的人们严肃地排成两排,吹起了长音,一男一女和两个小孩在不情愿中被推推搡搡捆绑着带上了早已搭好的祭台。在巫觋又歌又舞了一段时间后,幼貘则称呙族是女娲娘娘的后代,是上天派来辅佐大伏羲氏族千百万年的。现在这些部族的人们不合于上天,自然要遭到上天的惩罚。幼貘并没有很残忍,他只是张弓搭箭,向这四个可怜的人射去,四个被用来牲祭的人被射中后自然地倒下了,幼貘不论他们是否已经身亡,即命令将人埋入土中。考古的发现告诉我们,除了一名男孩被当场射死,因为箭直接射进了脊椎骨,而两个成年人和另一名女孩都相当于被活埋了。
退出大溪的人们在南面重新建起了大溪文化的南面,又建起了大坟山文化,而后鉴于呙族的强盛,人们决定向西沿着沅水和巴河一直向西,他们从巴河到了渠江,又来到了现在的嘉陵江,终于在现在的四川资阳找到了生存安息的地方。从历史的零星记载来年,资阳当是从中原氏族中迁入四川蜀中地区的第一个原始人类聚居区。
而在千里之外的临潼,人们又在做着什么呢?

楼主 东越陆孟明2017  发布于 2019-04-30 17:16:07 +0800 CST  
137、临潼丰产
历经过临潼和渭南的营救之战,临潼地区变得似乎清静多了。在看管下的各族人在呙族的威慑之下,都在安心地劳作着,似乎一种新的经济形式——奴隶制要出现了。然而这种极度的压迫下的制度又能够存续多久呢?
虽然是一种看管的制度,在临潼的人们还是一代代地创造出了属于临潼的产品。而临潼的发展,从各方面,都在朝着比密城好的方向发展着。
西安,现代的人们去西安旅游,必然要到的地方应是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了。然而在西安,不品尝一下西安的美食也会被人称为“枉到西安”。在临潼,随意在街边走走,便会看到有做临潼美食石子饼的。只见制作石子饼的匠人将泡打粉油吉士粉香精放入面粉中先搅拌一下酵母用温水化开加水现将面粉打成面絮,在揉成面团,温室静置20分钟,柔光在醒十分钟,将面团分成小剂子,滚圆,压成博饼,在上面压些芝麻。将石子放在锅中,放些油在石头上,防止饼粘在石头上。石头加热到200度。将锅里的石子抹平,把面饼放在石子上面,再将取出的一半石子覆盖在上面,用小铲子轻轻压一压。饼在锅中烤十分钟左右就可以出锅了。经久耐贮、携带方便。食用时油酥咸香、营养丰富。石子饼已进入西安高级饭店,成为食用及馈赠佳品。
关中一农民有冤,地方不能伸,携此饼一袋,步行赴京告状。正值暑天,行路人干粮皆坏,见其饼不馊不腐,以为奇。至京,坐街食之,市民不识何物,农民便售饼雇人写状,终于冤案大白。农民感激涕零,送一饼为其明冤者存念。问:何饼?说:石子饼。其饼存之一年,完好无异样,遂京城哗然。
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形成,烹饪以黍米加于烧石之上焙熟,出现了石鏊(一种经过打磨制成的能在下面用火烧热的薄石片),被烹饪界称之为“石烹时代”。《礼记》有“燔黍捭豚”,东汉郑玄注曰:“中古未有釜甑,释米擘肉,加于烧石之上而食之”。山西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民间石子饼至今仍以石子传热焙熟而食,凹凸疤痕呈粒燔之象,故被称为远古烹饪的“活化石”。 原始社会到尧帝时代,虽陶器大盛,但石烹犹存。《面道本源》载,民间有“尧制石饼,面食流芳”的传说:尧时新麦丰收,大雨使粮仓坍塌,麦被砸压成粉状。雨后初晴,人们将粉麦铺于石板上晒干备收藏,却发出了奇异香味。尧乃教人们以石盘、石棒将黍麦碾碎,以“燔黍”之法烙制面饼,庆贺粮食丰收,喜贺子孙兴旺,自此山西石子饼进入了第二个发展阶段。如今,麦收以后,家家户户都要烤制石子饼,走亲串友,庆贺丰收,谁家媳妇生了孩子,娘家也要烤制石子饼前去看望,以示祝贺。这种远古习俗,因出于尧,民间又称石子饼为“尧王饼”或“华夏第一饼”。
黍、稷均属中国最古老的栽培植物。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两者有些相似,易相混淆。实际上,黍与稷是有区别的。黍色黄,去皮后叫黄米,性黏,稷色白,性不黏,黍粒小于稷。稷在古代极受重视,稷在古代为五谷之长,故陶唐之世,名农官为后稷。黍也重要,食用、献神、祭祖均要用到。在陕西、山西、甘肃等地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都发现有黍稷的遗存物。如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史家地层也曾发现黍朽粉,
在临潼,人们不仅用黍米制成了称为“华夏第一饼”的石子饼,也还种出了白菜。 白菜或芥菜考古工作者在半坡遗址曾发现贮藏在小陶罐中的蔬菜子,经鉴定,为白菜或芥菜籽。这就说明六七千年前中国已有人工栽培的白菜或芥菜了。大白菜的身世可以追溯到七八千年前,诗经有云:“采葑采菲,无以下体”这里的葑便指的是我们现在吃的两种白菜的始祖。时间到了秦汉,从“葑”中演化出来一种口感细腻,叫做“菘”的蔬菜,再到唐朝,逐渐出现“白菘”,但是菘菜并不完全是现在的白菜,最终在宋代,白菜这个词才出现在记载里。那个时候的大白菜全是散叶白菜,叶子不能包成球,而有叶球的大白菜,则是在清朝才出现。
在临潼的人们这样种植着白菜:8月初,当白菜细小的种子发芽后,它们会在一个多月时间内一股脑长出25片叶子,然后就停下来歇个10多天,俗称“蹲苗”,此时叶子排列成莲花座一样,因此叫做“莲座期”。莲座期过后,白菜内部的叶片就开始包裹起来,厚厚实实地长出一个硕大的叶球。到立冬之前,白菜会努力地光合作用,储存大量的水和糖分,这个阶段称作“包心期”。白菜喜欢水和肥,尤其是喜欢水,有言“淹不死的白菜,旱不死的葱”,白菜在包心期用很多水来长叶球。冬天来临,万物凋零,白菜就会用它大个的叶球来过冬,待到来年春天抽苔开花结出像细长的角一样的果实。和卷心菜一样,白菜过冬的时候外面的叶子冻死了,而芯子是不会死的。大白菜比卷心菜更耐寒,零下5度的气温都可以安全度过,其实它有这样的能耐全靠存储在白菜帮里的糖分,糖分可以让细胞液在低温下也不会冻结,从而保护了自己。所以说“霜打的白菜格外甜”,立冬时分,正是人们吃白菜最好的时间。
菽豆类,即大豆。我国是世界上种植大豆最早的国家。据石声汉《中国农业遗产要略》记述,在中国许多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都曾发现过大豆的遗痕。菽,豆类的总称。尗,豆也。象菽豆生之形也。——《说文》。按,象戴种而出之形,下其根也。一,地也。指事。
菽草之难杀者也。——《汉书·五行志》菽者稼最强。古谓之尗,汉谓之豆,今字作菽。菽者,众豆之总名。然大豆曰菽,豆苗曰霍,小豆则曰荅。”原始的菽豆实是黄豆,《史记》中,头一篇《五帝本纪》中写道:“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鞠五种,抚万民,庆四方。”郑玄曰:“五种,黍稷菽麦稻也。”司马迁在《史记*卷二十七》中写道:“铺至下铺,为菽”。
栽培大豆是从野生大豆(G soja)经过人工栽培驯化和选择逐渐积累有益变异演变而成的。这可以从目前中国发现有大量的大豆中间类型来证明。从野生大豆到栽培大豆有不同的类型。从大豆粒形、粒大小、炸荚性、植株缠绕性或直立性等方面的变化趋势可以明显地看出大豆的进化趋势。一般野生大豆的百粒重仅为2克左右,易炸荚,缠绕性极强。半野生大豆百粒重为4~5克,炸荚轻,缠绕性也较差。从半野生大豆到栽培大豆间还存在不同进化程度的类型。用栽培大豆与野生大豆进行杂交,其后代出现不同进化程度的类型,介于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之间。这也可以间接地证明栽培大豆是从野生大豆演变而来的。
临潼的人们吃着比在密城时的单调黍米丰富得多的各种食物。临潼产物的丰富也在吸引着其他的部落向临潼靠近。当然,对着呙族,也要有发展起来的足够实力,而大庭氏,一个从太行山中走出的氏族,开始活跃起来。
楼主 东越陆孟明2017  发布于 2019-05-08 14:54:37 +0800 CST  
138、大庭崛起
“无可奈何花落去”。虽然在临潼,人们创造出了更多新颖的东西,但大伏羲氏的衰落却是在无可争辩中不可逆转地进行下去。我们不知道女娲族对大伏羲氏的这种控制给历史的进程带来了何种的影响,但对于大伏羲氏而言,这或许是大伏羲氏族不停歇地走向衰亡最无可争议的原因。
在临潼东北面不远的地方,一支部族正瞅准了机会而悄然无声地发展和壮大着自己。这就是大庭氏。大:天大,地大,人亦大焉。象人形。老子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按天之文从一大,则先造大字也。人儿之文但象臂胫,大文则首手足皆具,而可以参天地,是为大。大,由“一”和“人”组合而成。而“一”即是天衍五十,遁去的“一”。大的本字含义,即人的心中道的特性,亦大道在人心的体现。古人造字时,法天,法地,法自然,所以字的本意一般和道有直接关系。庭,形声。从广,廷声。广延意是,就山岩架成的屋。本义:厅堂)昔女娲之时,娘娘旨意将大庭氏封于具茨之山。但是族民大多数不愿离开故土,只有少数人迁徙到新的封地居住。所以大庭氏部落的主体仍在太行山以西的大庭(今山西运城市芮城县大王镇)周围,只有少部分生活在具茨山一带。
从字义中便可略见一般,大庭氏先是住在山中,在山中的一些比较大的洞中居住和生活,但即便是这样,大庭氏的人们的心还是非常广阔的。《中华远古帝王史》记载说,大庭氏一族原是大伏羲氏的一个分支,其先祖兴起于太行山,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族群逐渐强大起来,形成了一个很有实力的部落。于是,这个部落在头人的带领下走出太行山,来到黄河以北吕梁山以南一处水草繁茂美丽富饶的地方。这里南部地势低缓,沟壑纵横,是一个多沟多涧的黄土丘陵地区。北部是中条山,境内除黄河流经西部和南部外,还有多条河流从境内穿过,这些河流均发源于中条山南流注入黄河。他们在这里砍伐树木开荒种田,搭起了一个个茅草屋,兴建了一处较大的村子,建立了本部落的活动中心,从而结束了游猎生活,在此定居下来。因为领导开发新村镇的首领名叫大庭,族人便把新村命名为大庭,此后族人便改称作大庭氏。
大庭氏族原本居住在山中,后来共工氏逐渐控制了太行山的左右两面,因此大庭氏的居住地实际为共工氏控制。在共工氏本身好义和好斗特性的影响下,大庭氏族的人们自然也有了这样的特性,在大庭氏中,部族的酋长更多地是要以勇敢来带领族众。
吕梁山脉位于山西省中部断陷盆地以西,北起管涔山,向南经黑驼山、芦芽山、云中山、关帝山、起云山、紫荆山、五鹿山、天高山、直至龙门山,这一系列山地总称吕梁山脉。它于太行山脉并列为山西两大山脉。吕梁山是中国黄土高原上的一条重要山脉,它是黄河中游黄河干流与支流汾河的分水岭,位于山西西部,呈东北——西南走向,整个地形成穹隆状,中间一线突起,两侧逐渐降低。这条连绵不断的崇山峻岭,宛如一条脊梁,延绵400多公里。
吕梁山东侧的水热条件相对优越,发源有汾河的干流和部分支流,是汾河的主要水源区。历史时期山区森林茂盛,植被类型多样。山脉的地理纬度地带性特征明显,以芦芽山为代表的北段分布有寒温带针叶林,中段关帝山为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南段的五鹿山为暖温带阔叶林。其中芦芽山自然保护区是山西省动植物及生态系统完整的生物生态系统综合保护区,该区于1980年在五寨县境内建立,面积2.15万公顷。保护区内分布有灌丛草原、常绿针叶林、亚高山草甸等多种植被类型。优势树种为华北落叶松和云杉。燕山运动以来,吕梁背斜向北延伸,分为两支:一支向正北往五寨、神池一带延伸,为管涔山、芦芽山;另一支向东北,往原平延伸,为云中山,与五台断块有相接之势。西翼有和缓的小向斜,地形平坦,未经强烈切割,其上黄土堆积甚厚,水土流失严重,使黄河含沙量剧增。
中条山,是中国山西省南部主要山脉之一,东北-西南走向,东连太行山,南临黄河,西北为汾河谷地,西隔黄河与秦岭山区相望。因位于秦岭与太行之间,山势狭长而得名。它屏蔽着洛阳、潼关和中原大地,拱卫着西安和大西北,瞰视着晋南和豫北,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北坡陡峭,南坡缓倾。构造上属中条背斜,山露岩层有太古界片麻岩、元古界石英岩、白云岩及火山岩系;南坡且有下古生界石灰岩。中条山素有“山西天然植物园”之美称,温度适宜,雨量充沛,自然条件优越,是温带向亚热带过度的区域,故在华北植物区系中占有独特的地位。中条山下的运城盐湖,曾经是中国最大的产盐基地,在大约7000万年前,受一次大的造山运动影响,运城盆地南部的中条山,北部的孤山、稷王山褶断上升,其它板块则不断下沉,形成大面积的沉积洼地——解池就是盆地中的最低洼处。考古发掘证明,早在180万年前,盐湖一带有了人类活动,并且可以制造工具和使用野火。围绕食盐开采,大庭氏的人们发现了它,并开始利用了它,利用与各氏族在盐上的交易,大庭氏,这才是部族发家和强大的根本原因。
大营救之战后,大庭氏的人们发现,呙族在此次战斗中实际损失了不少精英,而大伏羲氏族也是在不停地衰败下去,一种替代大伏羲氏而成为天下至尊的想法油然而生。因为他们相信控制了中央部落附近的盐,也就是控制了大伏羲氏族的命脉。
而中条山和吕梁山包夹而围成的临汾盆地,临汾盆地北起韩侯岭,向南至侯马折而向西直至黄河岸,盆地东西两侧分别以霍山大断层、罗云山,韩城大断层与山地相接,南部与峨嵋台地相接。在这样的一个山谷中,大庭氏在有水有山的环境中生活着,而在那个时代,茂客的树林也是在这么一个山谷中生生不息,而大庭氏也在生生不息,不断强大。此时,一个注定要走上历史舞台的大庭人开始成为大庭氏的大酋长。她,就是新印!
楼主 东越陆孟明2017  发布于 2019-05-13 15:58:40 +0800 CST  
139、千里奔袭
楼主 东越陆孟明2017  发布于 2019-05-16 14:32:40 +0800 CST  
139、千里奔袭
早在前首领伏泰在位的时候,呙族的首领貘便率族人进军并控制了大伏羲氏族的南部政务。伏泰曾遣人向各大氏族告急,并希望各大氏族救援中央氏族。当祝融部的噎得到这个救援令的时候,颇费踌躇。一者以祝融部与中央氏族之前的冲突,噎实在不愿再被人费口舌,他也不愿再率祝融部去搅中央氏族这趟混水。二者他南向跨过了大荒,在大荒南岸开始繁衍生息,本就有不愿再过问中央氏族之事的本意,现在若起兵去救,与自己和现在族人的本意当相去甚远。在费了一番脑筋之后,噎派人去控听一下共工氏族的态度。在得知共工氏族也是暂按兵不动后,噎一面派人将逃难来的华胥氏族安排在泗洪之地以做为外围凭障,一面将族中强壮之人召入以备不测,至于西向救援,他倒并不热心。

楼主 东越陆孟明2017  发布于 2019-05-16 14:35:45 +0800 CST  

楼主:东越陆孟明2017

字数:320877

发表时间:2017-10-26 21:24:11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5-30 19:27:57 +0800 CST

评论数:30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