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神话故事,还原真实历史——先古时期话沧桑

106、嬑节之死
岁月在流逝,嬑节的女儿伏泰也在渐渐长大。为了将女儿培养成一个合格的大伏羲氏首领继承人,嬑节开始教会伏泰什么是部落的事务,什么是部落最重要的权力,什么是可以控制人们心神的巫觋。伏泰用心学着母亲教给她的东西,开始从一个少女到一位大酋长的蜕变。《中国远古帝王史》载:伏泰心地善良,关心民众疾苦,受到族人的拥戴,先后被推举为村长和族长。由于工作出色,后来又当上了纯血缘伏羲氏的大酋长。而年龄渐长的嬑节却也渐渐感到身上的一些不适。
具茨山,奇峰怪石林立,构成高峻雄伟的山岳风景。山坡上丛林密布,果园飘香,山半腰的青岗庙水库,水平如镜,清澈见底,西坡的黑龙潭、玉女池,溪水潺潺,波光潋影,妩媚动人,形成山、水、泉、林融为一体的秀丽景色。常青树种20万株,森林植物达到48科252属200多种,林地面积达4667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形成了垂直分布的阔叶混交林带,生物生态林带、灌木植物林带等三个群落。到了秋季,河水不再上涨,人们担心洪水的心情也放松了不少。到了秋季,人们辛苦种植的作物开始变得金黄,忙碌的人们开始了农作最重要的收割季。秋季,在每年8、9月份,芦苇顶端抽出的缕缕“软刷”,对于包括芦苇在内的禾本科植物来说,它们的花序都是复穗状花序,我们所看到的每一粒“种子”,其实是由一个小穗构成。这个小穗中通常只有一朵小花能够发育成果实,而小穗的苞片和小花花被则变成了颖片和稃片,包裹着可育小花发育来的果实。那些长长的绒毛,就着生在小花基部的柄上。当果实成熟之后,小花柄从基部断裂,这些绒毛就裹挟着被稃片包被的果实,形成了飘扬的芦花。
由于芦苇的适应性极广,因此无论我国南北,只要有河漫滩、沼泽等湿地,就会有芦苇的生长。芦苇一旦扎下根来,就会依靠地下发达的横走茎,迅速扩张自己的地盘,不出几年,就会形成大片芦苇荡,使得“芦花深处泊孤舟”。
而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湿地中,也有一种高度略低于芦苇,但也能形成漫天飞絮的植物,这就是荻。和芦苇一样,荻的果实也有绒毛附着,所谓“枫叶荻花秋瑟瑟”,正是荻花飞舞的秋景。
在温长的岁月中,大首领嬑节在这种美景中每年都陶醉着,却也让自己患上了鼻炎。鼻炎是一种慢性病,只是在寒风吹过的时候,才会让嬑节有一种寒凉和咳嗽的感觉。对于这种偶尔的发作和鼻子轻轻地酸楚,嬑节自是不认为是什么需要防患于未燃的大疾。然而具茨山的气候却和她和认识开了个并不小的玩笑。
具茨山处于华北平原、豫西山地向豫东平原过渡地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温适中,四季分明。公历3月至5月为春季,天气温暖,多东北、西北风,雨水偏少;6月至8月为夏季,天气炎热,多东南风,雨水偏多,降水量占全年的52%;9月至11月为秋季,天气凉爽,风向不定,雨水偏少;12月至次年2月为冬季,天气严寒,多西北、东北风,雨雪偏少。
这种四季分明,冷热变换分明的气候使得嬑节本不严重的鼻炎渐渐变成了哮喘。嬑节开始觉得不大的劳累也能让自己气喘嘘嘘。或许是年纪大了,嬑节总是这么自嘲道。因此并不在意的嬑节仍然为部族的人们履行着自己的义务,行使着自己的职权。过度的劳累和坚持使得这位大首领身上的病日复一日地在恶化着。
终于,嬑节开始连续数日咳嗽、胸闷及痰液量增多而又不易咳出,常为无色或白色半透明粘痰,质韧,有时呈米饭粒状或粘液柱状。出现发作性喘息,伴哮鸣声,呼吸气短。这种症状多是在夜间或是在凌晨发作,短者出现数分钟,长者持续数小时甚至数天。出现胸闷。因为在哮喘发作时,患者感觉吸入的空气不够用,严重的会有窒息感。渐始严重的病情使得这位大首领开始正视自己身上的病,开始按自己的所学和经验调制草药治理自己。而数日的闭门不出让部落中的人们开始相传大首领的病情。无奈,嬑节只得拖着病体,由女儿伏泰搀扶着和民众见面。但是哮喘的发作又不得不使这位大首领重新开始闭门不出。并将大伏羲氏的政务交由伏泰处理。
中医以为,不发时予以扶正,分辨阴阳,阳气虚者温补,阴虚则滋养。而嬑节的作为则在很大程度上与此背道而驰。是不辞辛苦积极为各部落办事的个性使然。嬑节的病情突然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恶化起来。致命性心律失常。因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或药物使用不当严重缺氧,并发心力衰竭。嬑节自认为过不去这一坎了,急召伏泰来见。伏泰匆匆来见母亲,嬑节将她密而不宣的一份报告交给伏泰——团结大伏羲氏治下所有的氏族,特别是共工、祝融、无怀、葛天等,因为女娲族又一次兴起了。哮喘患者气道处于常高敏状态,一旦受到外界刺激可引起严重的喉、气管水肿和广泛支气管痉挛,就可能使气管阻塞窒息或诱发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骤停而死亡。
嬑节的双眼直盯着伏泰,直到伏泰点头答应,才重重摔在席上,闭上眼去世了。伏泰即在母亲的柩前即位,成为新一代的大首领。由于社会的稳定,伏泰平稳即位,并露布向四方各部族公告:先首领嬑节去世!
史载,公元前7481年,伏羲女娲氏政权八任帝嬑节突患急病去世。各大部族教收到了新首领伏泰颁布的告示书,西方,女娲族的首领貘也收到了大伏羲氏族大首领因病去世的消息。他记起了中央氏族曾经说过的:在北方有纯伏羲氏族血缘的后世。貘已经开始想着用这个氏族的人与伏泰分庭抗礼。因此逐渐在大地湾发展起来的女娲族开始有了北上的动静。然而,族人却给貘报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从西方,来了风魔......
楼主 东越陆孟明2017  发布于 2018-09-24 19:24:07 +0800 CST  
107、狠斩“风魔”
听见有部民来报说有风魔来袭,貘作为部落首领,自然也是心惊。虽然占工伏羲原先兴起的地方,但还是将一些部众向四边撒播开去,既是查看周边的部落,也是查看一下地形等。现在说有风魔来袭,在貘的印象中,或许是因为自己的部落占了别人的领地,而这西边的部落没有商量地直接杀奔而来,这可是没有准备呀。于是貘走出牙账,准备亲自查看指挥。
但远处隆隆作响的,并不见有人拿着简易的武器杀奔而来,映入眼景的,是一片狂风夹杂着沙砾,像一堵巨型的墙,扑面而来,这些沙砾打在人的脸上,火辣辣地生疼。人们纷纷逃避着,喊着:风魔来了。 风挟带大量尘沙、干土而使空气混浊、天象昏暗。
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的总称。是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具有突发性和持续时间较短特点的概率小危害大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其中沙暴是指大风把大量沙粒吹入近地层所形成的挟沙风暴;尘暴则是大风把大量尘埃及其他细颗粒物卷入高空所形成的风暴。
沙尘暴作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自然灾害之一,并非现代的产物。据科学家对深海岩芯和冰盖沉积物的测定,早在白垩纪末(距今7000万年)地球上就有沙尘暴出现。
3000多年前,我国史书便有西北地区发生“黄沙”、“雨尘”、“雨尘土”、“黄霆”等记录。中国古人将风后降尘称为“霾”,《诗经》注释中称:“终风且霾,传霾雨土”。《尔雅》曰:“风尔雨土曰霾” 。“终风” 、“风尔”讲的都是风后降尘的天气现象,由于古代扬沙降尘天气不时发生, 因此“霾”就成了这一天气现象的专称。《朔方通志》载天启元年(公元1621 年)“四月乙亥午宁夏洪广堡,风霾大作, 坠灰片如瓜籽,纷纷不绝,逾时而止,日将沉,作红黄色”。晋惠帝永康元年(公元300 年), 甘肃“十一戊午朔,大风从西北来, 折木飞沙走石, 六日始息” 。表明这场风形成的沙尘暴摧折树木,沙石均被吹起,持续6 天方平息。可见,沙尘暴在我国古代就成为一种对人类产生危害的天气现象。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3世纪~1949年的2154年间,我国发生沙尘暴70次,平均31年发生一次。
在7500万年前的某个春天,突然一阵狂风侵袭戈壁,黄沙卷起,朝古老的石灰岩沉积物(碳酸钙)扑过去。一道稀薄的灰白粉末飞到空中,在巨大的沙丘上飞舞,其中伴随着几片春天的嫩叶。
就在当日或几天之后,一片飘过的云降下雨滴,当雨滴重重压过天空中的飞尘,在空中徘徊不去的石灰岩粉末也顺道附着上去。石灰岩粉末开始溶解在雨滴中。
雨水滴滴答答掉入沙丘陡峭的表面,溶解的石灰岩也进入累积近250米高的沙丘中。大太阳底下,雨滴中大部分的水分会快速蒸发,但在沙粒间还是有一道极为细小的水流带着溶解的石灰岩流动。当水流逐渐没入距沙丘表面一米深的地方,石灰岩在温暖、平滑的沙粒表面再次凝固。
就这样,更多的雨滴会将更多的石灰岩带入沙丘,在沙丘表面之下,一层薄薄的石灰岩慢慢形成了。重力长久以来让沙丘的表面下滑,但是就好像一个小孩在操场玩干燥的滑梯,滑到一半屁股却粘住了,滑不下来。沙子也会抵抗重力的拉力。而现在,雨水提供了润滑剂, 250米高的沙丘表面轰然下滑,无数裹着黏土外衣的小大理岩一起滚了下来。就像一场雪崩,沙丘精致的分层被破坏了,一齐朝底部滚落。山崩的速度可以跟人奔跑的速度一样快,潮湿的沙丘崩毁速度可能更快。当沙尘泥浆呈扇形冲刷到沙漠表面,地面上的大小岩石和动植物一律被活埋。
貘带领着部民抗击着这突如其来的风魔,他拔出随身携带的石剑,指向苍空,他不相信上天竟然会以这样的灾难性方式来欢迎他的到来。难道就因为先辈篡夺过伏羲氏的位置,上天就不能容女娲氏一个再次中兴的方法吗?
沙尘暴变得红了,终于过去了,太阳又一次露出了她的笑脸。人们掩埋了十几位在这次风暴中去世的部民,开始面对着太阳的方向,虔诚地祷告着......
然而貘却并不这么想。如果这次风的灾难不能给出一个比较明确的说法,那么部民很有可能会认为是因为自己的部落侵占了大伏羲氏族的龙兴之地而得到的上天的惩罚。如果部民纷纷又向回迁徙的话,那么自己苦心经营的女娲族的复兴就会失败,而再次兴起也将会是遥遥无期了。因此他让一些亲信部民向西极限地搜索,只要有部落在西方之地就可以。
每年夏天,祁连山的雪水会从远方流来,经这条水渠流向某个村庄。雪水流过之后,人们很容易会发现一些陶器,还有白花花的人骨。饮用这条水流出雪水的人们也许并不知道,这些雪水在他们饮用之前,不仅流自雪山,还曾流经祖先的身体。
一幅让我至今闭上眼就能想得出来的画面 :一具尸骨的脊柱上,仍然插着一只矛。矛是从腹部扎进去的,脊柱的一节已经裂出了几道缝。那只矛带给这个人的痛苦在他死后仍不依不饶地延续着,铜锈仿佛是一种疼痛的象征,在这绰绰有余的漫长岁月中,已经把这个人的骨盆、甚至肋骨的下端染得一片暗绿。我从这个死亡的个案中体味到了杀人的凶狠,因为铜器不仅仅摧毁肉体,还会通过那种有着无限漫漶力把痛苦渗入到一个人的灵魂之中,甚至追杀他到另一个世界。
貘是凶狠的。当族人告诉他西面有一个栖居着的部落时,他立刻就带人冲杀了过去。那些手无寸器,茫然不知所措的人产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远方冲过来的人们将他们当成魔鬼一般杀掉。然后貘提着这个部落首领的首级宣布:这是风魔,他制造了这次灾难......
女娲族人们的心稳定下来了,貘又开始了他的谋划。而在具茨山,新任大伏羲氏族首领伏泰也在谋划着:对于母亲一直将中央部落安置在山上,她是不满意的。现在她即位了,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迁都下山!
楼主 东越陆孟明2017  发布于 2018-10-05 22:12:37 +0800 CST  
108、迁都密城
将中央部落设置在半山腰,将部落大议事厅建造在半山腰,这实是出于嬑节对于父亲少昊晚期兵荒马乱的样子的内心恐惧,也是由于嬑节自己想让更多的地被开发成耕地的心思。在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氏族和社会都在渐渐有所改变,因此在伏泰的心中,将中央部落和议事大厅迁往平源,是她的心中所想。
嬑节被安葬在了具茨山中。在伏泰的心中,母亲总是喜欢这座山吧,要不为什么整日喜欢住在山上呢?其实嬑节未必就不喜欢住在山下更方便吗?毕竟伏泰是即位了,历史又转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可是又要迁往何处呢?伏泰尚在徘徊犹豫,而不远的昊英氏却恰在此时送了一本历法,唤作《甲历》。
还在女娲凤灵希时代之时,命昊英氏为历官,居伊水鸣皋(今河南洛阳市嵩县东北),主修甲历。商君卫鞅曾经这样介绍:昔者昊英之世,以伐木杀兽,人民少而木兽多。黄帝之世,不麛不卵,官无供备之民,死不得用椁。事不同,皆王者,时异也。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农,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神农既没,以强胜弱,以众暴寡,故黄帝作为君臣上下之义、父子兄弟之礼、夫妇妃匹之合,内行刀锯,外用甲兵,故时变也。由此观之,神农非高于黄帝也,然其名尊者,以适于时也。
又有零星记载曰:有巢氏乃昊英氏之一支,那么昊英氏原应生活在终南山中,随着先首领伏羲的东出而跟随东出,并最终被安置在鸣皋之地。
伏泰看到由昊英氏献上的《甲历》,开始仔细翻看,当伏泰看完《甲历》后,便决定将中央部落和议事历迁往密城。即今河南新密。
而《甲历》又是什么呢?
甲历,亦作“ 上元历 ”、“太初历”,年份为伏羲53489年(西元2012年)。是用甲子记载岁时的日历。 唐 陆贽 《贞元改元大赦制》:“凡为择人,其在精覈……所司依资叙注拟,便於甲历之内,具标举主名衔,仍牒报御史台。” 宋 王应麟 《玉海·历法》:“外纪 伏羲 纪阳气之初为律法,建五气,立五常,定五行有甲历五运。《古三坟》: 伏羲氏 木王月命臣 龙潜氏 作甲历。”
甲历以太阳回归年中的包含节气冬至的一天(冬至日)为正月初一。甲历纪元是以华夏先祖伏羲治世时期中的一次特异的天文现象为起点的。
史料记录:“太初上元甲子,适逢夜半朔旦冬至时,七曜皆会聚斗牵牛分度,夜尽如合璧连珠”。因为,甲子为天干地支的起点;夜半为1天的起点(子时);朔旦为1月的起点;冬至为二十四节气的起点。也就是说:太初历的上元是选在甲子日夜半子时,又正是冬至、朔日;而且日月五星(七曜)皆会聚于斗(十二星宿之一)与牵牛之间的分度处,夜尽时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1]
因为其以太初上元甲子为起始点,故也称“上元历”、“太初历”。
我国古代著名数学家祖冲之用大衍求一法计算了太初历的上元甲子的起始点:发现上元甲子至宋大明七年癸卯(西元463年)已经过了五万一千九百三十九年。当代学者,扬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的左铨如等人,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学天元基金资助项目中,用秦-左表求乘率,用现代数学方法,改进了大衍求一术的古法,通过解不定方程组,再次证明了该结论[2]。东汉皇甫谧《帝王世纪》有云:“太昊(即‘伏羲’)在位一百一十年,子孙五十九,传世五万余岁”。南宋谢守灏所撰《太上混元老子史略》中也说:“伏羲木德,初造历,……子孙相承四万五千六百年”。皆与数理计算的结果相差不多。当代学者阎朝科通过考古与文物研究,也证明了这一时间点的可考性。
月份与日期的计算采用均气纪法。均气法的具体方法是:
设每年有十二气月(简称“月”[6]),临近近日点的月份,每月的天数为一年总天数的十二分之一再取整,临近远日点的月份,每月的天数为一年总天数的十二分之一再取整再加一。然后用此方法将一年的天数进行分配尽,即可得到每月天数。也就是说,若:冬至日到冬至日包含365日,近日点在冬至与小寒之间,则1、2、3、9、10、11、12每月三十天。4、5、6、7、8每月31天,若:冬至日到冬至日包含366日,近日点在冬至与小寒之间,则1、2、3、10、11、12每月有三十天,4、5、6、7、8、9每月31天,9月为润月。因为这种历法是以定气法下的节气为基础,在节气变更的基础上将每月做一个平均简化,因此称为“均气法”。
还在少昊时期,少昊的夫人就发现了一年可以分为12个月。而昊英氏在这里,则是将月和伏羲的方法相结合,而将月又细分成了每月的日数,这就有了我们现代历法的雏形。那么有了这个又有什么作用呢?
从春分经夏至到秋分的日数约为186天,而从秋分经冬至到春分的日数约为179天,直接影响着地球的气候变化,而气候变化是农业生产、物候研究、气候研究、以及保护自然环境与生态平衡等领域的重要根据,若严格的按纪月,就可能会出现冬一月28天,夏七月32天的情况,而且每个月的天数都是不固定的,难以记忆。均气法将这些月份做了适当的平均,将近日点附近的月份设为每月30天,而将远日点附近的月份设为31天。这种以节气为依据的均简设计,即能反应季节与物候变化的实际情况。对于远古人们的农业生产,又有了一个准确的依据。历史就是这样在不断地发展,人们在不停的生产实践中也在发明发现着更利于的方法......
伏泰将昊英氏报上的这个《甲历》在各个部落中分传,人们都觉得这个历法实是好用,于是伏泰第一次行使大首领职责:将甲历颁布整个大伏羲氏族实施。
作为一名年龄尚轻的少女,伏泰对能产生如此优异的历法的昊英氏神往不已,于是伏泰下令将中央部落迁往了昊英氏附近的密城。即现在的河南省新密县。
大首领驾到,昊英氏自然是盛款出迎,盛情款待。在伏泰面前,是昊英氏的男子和女子又唱又跳的演出。伏泰十分开心,而这位大首领也在这盛情款待中开始寻觅自己的伴侣了。
楼主 东越陆孟明2017  发布于 2018-10-10 17:20:56 +0800 CST  
109、翩翩起舞
昊英氏欢迎伏泰大首领的宴会在继续开着,部落的人们纷纷将自己窖藏的食物和水拿出来供大家一起享用。人们载歌载舞,尽情地唱着,跳着。伏泰凑到昊英氏族长面前。早已知道当年葛天氏的那一曲歌舞,今天在贵部落看人们的歌舞,也是与传说中葛天氏的歌舞《八阙》一点都不差啊。对啊,昊英氏族长不无奉承:这些年来部落太平无事,先首领也是英明地让大家开荒种地,食物相比以前有很多储藏下来了。人们甚至可以在一段时间都不去附近山上打猎了。伏泰很满意地点点头,那这些歌舞是特意编排过的?不是,这些就是我们部落民众将平时生产和打猎的样式,还有男人和女人的那点事,你要仔细一些,还能看得出来。伏泰听了,也不禁哑然失笑。
看明白了人们跳舞的姿势,伏泰也不再有首领之尊,开始融入这场面之中,和人们一起欢舞起来。
六千七百年 至七千余年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可能已经可以烧制陶埙,挖制骨哨。这些原始的乐器 无可置疑地告诉人们,当时的人类已经具备对乐音的审美能力。 远古的音乐文化根据古代文献记载具有歌、舞、乐互相结合的特点。葛天氏氏族中的所谓"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的乐舞就是最好的说明。当时,人们所歌咏的内容,诸如"敬天常"、"奋五谷"、"总禽兽之极"反映了先民们对农业、畜牧业以及天地自然规律的认识。这些歌、舞、乐互为一体的原始乐舞还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想联系这便是音乐的萌芽,是一种孕而未化的语言。
在原始社会,各类艺术还没有独立,那时的“乐”是歌唱、舞蹈、诗歌共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我们的祖先用这种综合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在生产劳动生活中的思想感情。先民在咏歌或舞蹈过程中,歌与舞是合为一体的。最初的音乐有对自然的、动物的声音的模仿;舞蹈,也有对动物的动作以及生产劳动和战斗行为的模仿;诗歌,则是生活体验、思想情感以斗争经验得记录。不论歌唱、舞蹈或诗歌,都含有传递情感和经验信息的意义:“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乎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在原始艺术活动中,人们所表达的每一个声音、每一个动作,都与劳动生活中情感的表达有关。据说,黄帝的乐舞。
几曲歌罢,伏泰笑着回到席上。昊英氏族长询问着伏泰是不是要去休息。伏泰摆摆手。而在场上,男生和女生们已经开始唱起了情歌。人们在歌曲的旋律和节奏中扭动着腰肢,无论是男生和女生,都在尽力地显现着自己的婀娜多姿。人们自有了对食物和性的快感,那么也有了对节奏的快感。人们在欣赏自己喜欢的音乐时,大脑里能被食物和性唤起的奖赏区域同样被音乐唤起。
伏泰眼中的这些歌舞就是以农业为中心的表现内容。伊耆氏的《蜡辞》所用的歌词是:“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人们在歌中虔诚的祷告,希望在下一个年头里,不要再有地震、水灾、虫害;不要让杂草野树和人们辛勤种下的庄稼争夺土地、阳光和水分。说出了无力与大自然抗衡的农业劳动者的愿望。
还有些则是关于水旱灾害的音乐。 原始的先民们为了生存,必须与险恶的大自然苦斗,原始音乐的传说反映对自然的斗争记载还有:“昔阴康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阏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大意是,在远古阴康氏的初期,水道不通,湿气很重,人们的筋骨很不舒服,所以创作了健身的舞蹈来祛散湿气。这是人类与自然搏斗过程中,相信自己的力量的标志。在不能战胜大自然和客观环境时,就产生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持:“昔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蓄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为五弦瑟以来阴气,以定群生”。大意是说,远古朱襄氏治理天下的时候,风很大,因而阳气过分旺盛,植物枯萎散落,草木结不成果实。所以士达制作了五弦瑟,用于求雨,以安定人们的生活。先民们把精神力量神秘化,就演变成巫术,这段话反映出音乐的巫术作用。水旱故事的进一步发展是关于禹的功绩的故事,传说《大夏》是我国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过度时期产生的著名的乐舞,内容是庆祝治水的成功。
很多人从席间离开了,一些少男和少女,则借着歌舞兴尽之际到了部落中和野外空荡无人的地方开始了留恋在音乐中的性情。席间开始慢慢散去,人们也开始三三两两地回到自己房屋中。伏泰回到昊英氏给自己准备的房屋,躺下时,耳边还在回响着音乐的节奏。
“美”的东西一般是对生存和繁衍有利的。春天的繁花美,因为繁花预示着秋天的硕果;丰满婀娜的身材美,因为这样的身材预示着优秀的生殖能力。那么节奏运动跟生存和繁衍有什么关系?首先,日升月落有节奏,春去秋来有节奏,呼吸心跳有节奏,举手投足中神经和肌肉的动作和静息同样有节奏。
如果说原始音乐是社会实践的反映,是与劳动实践密切结合的,它是原始社会全体成员的创作,为整个公社服务的。当时还没有阶级,音乐的任务是组织全体氏族成员同心同德进行生产劳动,并对自然灾害和氏族敌人进行顽强的斗争。这些音乐反映出人类的智慧、要求以及他们的乐观精神,同时也显示出他们认识的原始性和局限性。这个时期的音乐特点是:原始音乐与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水平是相适应的,音乐曲调单一,节奏是其主要因素。它与原始舞蹈诗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是人类对自然界声音以及生产劳动行为的模仿,也是人与神沟通的方式。
那么,伏泰开始从音乐中有了一些启示。音乐开始有了新的形式和意义。
楼主 东越陆孟明2017  发布于 2018-10-23 17:31:05 +0800 CST  
对于一些记述和科学的分析,确有袭抄,因为本人不可能精通并阐释如此众多的学科知识。但总体的历史是原创的。
楼主 东越陆孟明2017  发布于 2018-10-23 17:32:47 +0800 CST  
110、 巫的音乐

欢乐的宴会结束了,部族村落中那有些嘈杂的欢声笑语也随着人们的散去而远去,而那月夜的静寂又重新回到了这个世间。夜的寂静中,不时传出几声动物的叫声和虫子的唏啐声。伏泰想着就在刚才她还看见在部落的幽深处,有一对男女相互倾慕着,然后就一起抱到了草丛上去行那巫山云雨之事,不禁有些脸热。何时也可以向他们那样为自己觅得一个好夫婿呢?伏泰想着,却再也睡不着了。

既然不能入眠,伏泰披上一件竹笠,兴步晚出门。看看天上的繁星闪闪,伏泰自己的那点小心事倒是被一阵吹来的风吹散了。取而代之的,是依然回荡在她脑海中的那宴会中音乐与舞蹈节奏的嘭嘭声。随着脑海中的这些节奏,伏泰的脚步也自然地随之而翩翩起舞。舞着舞着,伏泰不禁觉得自己的舞步竟然和母亲教自己常走的巫步很是相似。伏泰被自己的发现震惊了。她停了下来,开始细细研究着这走过的步伐。

伏泰清楚地记得,母亲曾经说过:周围的世界充满着陌生和神秘,甚至令人敬畏。人们不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不懂得做梦的道理,他们认为梦境里的景象不是人身体的活动,而是独立于人身体外的灵魂活动。在部落中的人看来,这些万事万物都是有灵性的,并且都可以与人交感,于是又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点。他们觉得在自己周围的各种事物中都存在着超自然的力量,这种力量主宰或影响着自己的生活,进而原始人类把这种力量神秘化、人格化,并作为神灵加以崇拜,企图通过祈祷、祭礼、舞蹈以及音乐等形式对其施加影响,使之给他们带来“恩赐”。而首领和巫就是将这些恩赐给统领着的人们。

母亲的话语,自己的舞步,节奏感的音乐,这些都让夜晚中的伏泰有些兴奋。她将自己在所学和平时所用的巫步,甚至是每一步,每一个动作,都希望着和这些舞步,这些音乐相紊合。美丽的舞步令少女的心为之陶醉,庄重的巫步令首领的心为之沉静。就在这动与静之间,一套巫的曲乐似乎正在形成......

《吕氏春秋》:“音乐之所由来者远矣。“”凡音乐,通乎政而风乎俗者也。”但原始音乐其实包含了音乐、舞蹈和诗歌等内容,而且在当时称“乐”而非“音乐”,如《周易·豫》曰:“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吕氏春秋·古乐篇》载:“昔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蓄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为五弦之瑟,以来阴气,以定群生。”这里的士达创造了具有五弦的乐器瑟,用来求雨,安定人民的生活。音乐在这里就具有巫术般的功能。《古乐篇》还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这正形象地描述了原始人用歌舞来表达感谢天地赐予的场景,而这种歌舞带有明显的巫术色彩。《山海经·大荒西经》载:“祝融生太子长琴,是处榣山,始作乐风。”《海内经》载:“鼓、延是始为钟,为乐风。

……帝俊生晏龙,晏龙是为琴瑟。帝俊有子八人,是始为歌舞。”《世本》也记载说:“伏羲作瑟,神农作琴,伶伦造律吕,女娲作笙簧,随作竽,夷作鼓,无句作磬,夔作乐。”《尚书·益稷》曰:“击石拊石,百兽率舞。”《淮南子·天文训》曰:“律之初生也,写凤之音,故音以八生”。“八”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律以八生,易有八卦。

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墓地马家窑时期的墓葬中,出土了一件内壁绘有“舞蹈”花纹的彩陶盆。这个彩陶盆 5 人一组,手拉手,面向一致,头侧各有一斜道,似为发辫,摆向划一,每组外侧两人的一臂画为两道,似反映空着的两臂舞蹈动作较大而频繁之意。人下体三道,接地面的两竖道,为两腿无疑,而下腹体侧一道,似为饰物,也可能象征着生殖崇拜。这一彩陶纹恰与《吕氏春秋·古乐篇》中的葛天氏的“八阙”有关。这组原始乐舞实际上是“丰收祭”或者是“祈年祭”,是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祭祀礼上表演的歌曲。甲骨文、金文中的“舞”字写成“像人两手拽牛尾而舞”的样子,其字义也是从“葛天氏之乐”中推断出来的。彩陶盆的年代大约相当于传说中的炎帝到黄帝时期[5]。《左传·昭公十七年》载:“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传说黄帝氏以云为图腾,而传说中的《云门》正是黄帝时期一种崇拜云图腾的乐舞。这一阶段的音乐与巫术结合得更为紧密,带有巫术色彩的乐舞表达了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种种美好愿望。

回到部落之中,伏泰将自己所创制的这一套,可以称为巫舞的步伐记录了下来。看着这些大大小小的不一样的绳结,伏泰开始熟练每一个动作。因为在她的心中,开始酝酿着一个对她来说是一个庞大的计划。她要向向神祝告 , 请求指示。人们在周围看到了成千上万的毫无原因的现象,人们把自己交付给那些不明原因和来历的命运摆布。那么生与死、生产与丰收、下雨和干旱,风、雷和闪电,日夜循环,这一切是谁安排的?更为重要的是,如何改变令人不快的状况,如何防止疾病、干早和死亡,如何确保丰收、传宗接代。

考古发现,青海大通县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可以说就是对原始歌舞产生于巫术活动的最生动记录和写照。这个新石器时代彩陶盆的口沿一圈,画着三组人并列手拉手在歌舞的形象,情绪热烈、动作优美,描绘也十分逼真。陶盆上的这些原始歌舞者,头带发辫似的事物,下体有反方向的尾巴似的事物,这些事物具有重要的巫术作用,它们是一种“兽尾”,狩猎者在原始歌舞中装扮成野兽的形象,期望通过歌舞禁咒野兽,获得狩猎的成功。这个“舞蹈纹彩陶盆”上的画面,生动形象的反映出巫术活动中的原始歌舞。这一现象与我国古代先秦时期典籍《尚书》中所记载的内容相类似,“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这也就是指远古时期,一部分人敲击着石头进行伴奏,另一部分人化妆成各种野兽的形象在歌舞,这些原始人类在对动物的歌舞进行模仿的同时也同样表现了巫术礼仪活动的画面。

伏泰想让自己的巫舞让人们明白,命运是可以掌握的,是可以通过她这个首领和巫们来掌握的,即便是洪水的灾害,为了与自然抗争,征服洪水,通过这鼓舞士气的舞蹈.要取得胜利,就得依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在伏泰心中,或许这就是她心中朦胧中的氏族社会生活的基本激情!

楼主 东越陆孟明2017  发布于 2018-10-26 17:13:48 +0800 CST  
111、北伏火怪
按着伏泰自己所想好的方式与过程,伏泰登上了大首领的台位,开始以大巫觋的姿态开始作法,与天地沟通。伏泰按着自己想好的步履移动着方位,边上其他的巫和觋以及侍女们也按伏泰教授的方式和样子移动着舞步。一场盛大的祭祀天地的典礼在密城上演着。台下的人们渐渐地开始匍匐于地上,聆听着上天和大首领的教诲。典礼结束时,台下的巫和觋们引领着人们开始呼喊,从这一刻起,人们被教诲着知道并不是任何事都是天命之所归。人们自己开始重视自己。
正当伏泰开始将江山和大伏羲氏人们的命运放在舞步上时,江山也从此开始舞动起来。在西边,已经逐渐欣欣向荣起来的女娲氏有了新的发展。女娲氏有着野心的首领貘终于开始按中央氏的人们所说的那样,向北进发了。
北方,当初共工大行伯北征的时候,击败了帝俊后代创建的部落,又击败了前来增援的一目国,占领了北方的土地。而那些失去了土地的人们开始一路向西退走。一直到达今天陕西的榆林一带,在黄河河套地区的滋养下安顿了下来。
榆林位于陕西省最北部,西邻甘肃、宁夏,北连内蒙古,东隔黄河与山西相望,南与陕西省延安市接壤。榆林市地质构造单元上属华北地台的鄂尔多斯台斜、陕北台凹的中北部。东北部靠近东胜台凸,是块古老的地台,未见岩浆岩生成和岩浆活动,地震极少。地势由西部向东倾斜,西南部平均海拔1600--1800米,其他各地平均海拔1000--1200米。最高点是定边南部的魏梁,海拔1907米,最低点是清涧无定河入黄河口,海拔560米。榆林是中国日照高值区之一,日照时间最长,年平均日照时数2593.5~2914.4小时,东北部最高,南部最低。一年之中5~8月日照较多,12~翌年2月份较少。平均日照百分率59~66%,榆林市差异较小,一年中以降冬(12~翌年1月)最大,春夏逐月缓慢减少到夏末秋初(7~9月)最小,中秋到冬迅速增长。
这样在地质环境,使得榆林地区在数千年前是茂盛的树林,有着极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经过长途跋涉的人们也就开始在此安家落户。在榆林,人们建起了一个又一个的村落,从日照角度分析,不同坡面获得不同的日照效果。在古代人工取暖条件有限,因此,坡向也是居民点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将坡向划分为4类,南向是最合适居民居住的坡向,东南为适合居住坡向,西北和北向为比较适宜居住坡向,东、西向、东北向、西南向为不适宜居住的坡向。
几十年的光阴和战败的阴影,使得人们早已忘记或不愿再提起自己作为纯伏羲血缘帝俊后代的身份。据考古发现,陕北先民过的生活,有粮有肉,饮食以蒸煮为主。种植业逐步上升为主体地位,石质工具日臻完善。发掘的石质制器,多数以打磨为主。生产工具种类达二十余种,农业用具有锛、锄、镰、锤等,猎用工具有斧、刀、石核、石球、石镞,加工粮食器具有磨盘、磨棒。米脂县郭家砭乡麻士坪村,在地下土窑深洞中发现了石器时代的炭化小米。多处地方发掘出织缝布衣的骨锥、骨针,还有骨铲、骨凿和占卜用的骨片,表明人们穿上了麻布粗衣,开始注重衣着打扮,使用骨笄、项饰、陶首饰。发掘陶器品类二十六余类,陶器为泥质或砂泥质,黄、灰、褐色;纹饰有叶脉印纹、绳纹、线纹、弦纹、方格纹等22类;色彩有红色、橘红、灰色、黑色等。陶器用途,可分为餐饮类、灶炊类、仓储类、汲水类、刀具、饰品等。古人从天然洞穴中走了出来,修建了古老的居室。从居室房基看有半地窖式和土窑洞式,一般为两间,呈“吕”字形,穴坑为圆形或长方形。穴坑内壁有四种处理方式,即泥草搅拌(今名大然泥)抹面、火烧土面、白料礓粉泥或白灰抹面、石砌墙面;氏族居民在居住区周围挖掘壕沟,或者立木为栅,或者砌石为墙,建成了防御猛兽或其他部落入侵的工程。但是只想安定生活的人们比竟还是迎来了外来者,迎来了崛起中的女娲族。
有着之前的经历,人们在看到女娲族的人们拿着武器开跋而来的时候,都不约而同地想起了共工氏,于是人们又一次被迫拿起了武器,准备迎战,而妇女老幼则又一次准备远徙。貘见对方有了战斗的准备,于是派遣使者前去交涉。说明了貘指挥下的女娲部落并不是想赶走这里的人们,只是想让这里的人们参加女娲族领导下的聚落。当人们听到“女娲”名字的时候,又惕然记忆起了深刻在他们骨子里的纯伏羲血缘的关系的记忆。于是貘在村落中找到了一个帝俊的后代成为了这一地区的部落首领。建立起了对今天陕北地区的统治。
但是,一个考验骤然降临了。一个不多见的灾难降临到了这里人们的头上。
火焰龙卷风又叫火怪或火旋风,是一种由于发生火情,空气的温度和热能梯度满足某些条件,火苗形成一个垂直的漩涡,旋风般直刺天空形成的罕见现象。
旋转火焰多发生在灌木林火,火苗的高度30至200英尺不等,持续时间也有限,一般只有几分钟,但如果风力强劲能持续更长的时间。火焰龙卷风夹卷着火焰,像一条火龙一样旋转前进,所到之处皆为灰烬。其威力足以将一棵小树连根拔起,可持续1小时以上,难以被扑灭。
人们奔走相告,都说是火怪来了。自然有人认为是貘率人来了,才惹怒了火怪。貘见这个火怪来势凶猛,但似乎只是在一个地方打转,为避免人们受损,于是下令在火怪风头,让人们搬离。其他的人们尽可安心。
其实大火可引起一系列涡旋,火焰龙卷风的形成必须在火焰燃烧产生高温造成热对流上升后,如果这时高空有风,上升的气流会开始旋转,便可能形成所谓的火焰龙卷风。火焰龙卷风包含着一个内核,实际上这个内核就是着火部分;此外还包含一个无形的袋状旋转气体,它为火旋风内核提供新鲜的氧气。一旦火焰被旋转的气流所吸收,未燃烧气体将抵达火旋风内核,直至到达具有充足新鲜、加热氧气的区域使这些气体燃烧起来。因此火焰龙卷风的内核看上去非常高,且十分纤细。常见的火旋风内核只有0.3-0.9米宽,高15-30米。但持续时间也有限,一般只有几分钟。
人们眼中的火怪消失了。于是人们将貘的到来说成了是降伏火怪的英雄,于是一个娲北荒除火怪的故事就这样流传了下来。虽然其实貘什么也没做。但是貘知道他要接受这样的说法。
貘就此设立了权杖,开始有了重建一个大部落以取代大伏羲氏族部落的想法。黄龙县崾崄乡米梁村出土巨型石斧,长达46厘米,刃宽24厘米,厚18厘米。沉重的石斧不应是古人的生产工具,可能是部落联盟中军事酋长的权杖,即军事长官的礼器。平时放置在祠堂定时礼拜,狩猎或战争前隆重祭祀,出征时由数人抬着随行,以显军威,以壮声势。
楼主 东越陆孟明2017  发布于 2018-10-31 22:43:22 +0800 CST  
112、炊焉乐焉
在貘的心中,他有一个更大的计划,因此在战史领今陕北榆林一带之后,就封锁了消息。而在密城,伏泰和她治下的大伏羲氏族则过着平和有序的日子。貘和女娲氏族在西边和北边的土地占领和蚕食似乎还是一件与己无关的化外事件。比起母亲交给他的密报,伏泰更愿意看到人们安心的劳作,和密城城外那一片茂密而养眼的竹林。
那片竹林生长了八千余年,至今仍在那里郁郁葱葱,那个地方现在叫重渡沟。天女植竹,竹翠欲滴,碧水清流在竹林中穿行。有竹林千亩,铺天盖地遮天蔽日得竹海绘成了滴翠河的主画面。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人们开始发现这一片自然而起的竹林。每到冬春,伏泰就可以看见人们不辞辛劳地在这一片竹林内砍伐竹子,制器作乐。密城的人们在不经意中发现,竹在笋期,遇雨就长,但是等到长成竹时,它就几乎不长了。三五年之后,竹子会突然发力,以惊人的速度生长。它的成长速度是每天都会长那么一截子。仅仅只用六周的时间就会长到了近五个人高。于是在人们的眼中,这可真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截的植株。
还在少昊的时候,书戚就曾制作了箫,开始还是用骨头做的,后来才换的竹,那个时候竹子在人们的眼中似乎就是近似乎神的书戚使用的,但现在,人们要做的,就是将竹子做成各种生活用具。不知何时,从部落中的某一家的屋子中,飘出了人们从未闻到过,却又奇香无比的,让人垂涎三尺的饭香味。是什么样的饭菜那么香啊,人们纷纷走出屋子,随着香气的方向比寻而去。终于一家的主人手拿一箍竹筒来到人们中间:这可是用这个竹筒蒸治的饭,我就叫它竹筒香饭了,大家都可以来尝一尝了。
那个人向大家介绍:我呀,砍下一节竹筒 ,装进适量的米和水,放在火堆中烤熟,当竹筒表层烧焦时,饭就熟了。劈开竹筒,米饭被竹膜所包,香软可口,有香竹之清香和米饭之芬芳。吃的时候破开竹筒取出饭,这便是马上就会有名的“竹筒香饭”。如果把猪瘦肉混以香糯米和适量盐巴放进竹筒烤成香糯饭,那就更是异香扑鼻了。
人们听了,一边尝着,一边称赞。接着又有人想到了用黍米,也就是糯米了,是不是可以做成竹筒饭。用竹筒煮饭时,先将香糯竹按节砍下,并保留一个节做竹筒底,把事先洗净并浸泡过七八个小时的糯米或紫糯米放入竹筒中,倒入一些清水,用芭蕉叶或竹叶塞紧竹筒口,把竹筒架起来在火上烧烤,当竹筒里的水分干以后,再放平用文火翻来覆去地慢慢烘烤,不久饭就可煮熟了。吃的时候,先用刀刮去竹筒表面被烧黑的外皮,再用刀背轻轻地反复敲打竹筒,使竹皮与里面的糯米饭彻底脱离,然后用刀在竹筒口划几道小缝,并逐片剥去竹皮,这样就可以吃到一条由竹壁膜包裹着的糯米饭了。这样的糯米饭,新鲜干净,柔软味美,且香糯竹的清香与糯米的芳香融为一体,真是香气袭人,喷香可口,实在是令人垂涎三尺。
然后人们又先将香糯竹按节砍下,并保留一个节做竹筒底,然后把茶叶放进竹筒中用文火慢慢地烘烤,当竹筒中冒出香味时,用滚烫的开水冲进去,最后将茶水倒出来。这样的茶水,汤色黄绿,清澈明亮,香气四溢,细细品之,苦中返甜,回味无穷,令人口齿清爽,心旷神怡。
茶足饭饱之余,歌舞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娱乐。由生活器具变化而来,在村寨的院坝中心,演奏者们一边歌唱,一边手持竹筒将筒底向地面上专设的木板冲击,使之发出有节奏的“咚咚”音响,人们围成圆圈,随着竹筒的节奏翩翩起舞,并按逆时针方向徐缓前进。除老人和儿童外,人们都竞相参加,尤以年轻的小伙子和姑娘最为活跃。这便是竹筒舞了。这个从远古的时候一直流传的舞蹈,几千年在一些民族地区盛行不衰。
可是只有竹筒敲击的舞蹈就可以了?人们的智慧自然是无穷的。而竹筒,也在人们的手中和嘴中演奏出了一曲曲美妙的乐曲。演奏时,坐奏或行奏均可。行奏时,左手持竹筒下端,筒口朝下,右手执硬木棒或毛竹片 敲击竹筒上部。坐奏时,领奏者击三个或四个竹筒,并将竹筒横于腿上,高音竹筒在外,低音竹筒在内,用一手执硬木棒演奏,发音清脆洪亮。七 个一组的布姑,由大到小的基诺语名称为尤优、革勒多、革姑、革公、春绕、春女、春卯, 按五声音阶排列,音域丰富多端。有极少的村寨也使用八个或九个一组的竹筒,它们分别用于 捕到母野兽或公野兽时敲击。这是一种合奏乐器,一般多为每筒一人集群演奏,也可四五人 合击,少于七人时,其中有一或两人兼奏两三个竹筒。按民间风俗,凡捕到大 野兽时,在猎归凯旋途中,人们都要反复唱着《回家调》、《猎获调》 ,回寨后大家分享猎物时,则唱起《到家调》、《欢庆调》,并用竹筒为其伴奏。竹筒有一定的演奏规律,已形成曲调的固定节奏伴奏型。音色丰富,音响谐和,清脆的竹筒声和粗犷的歌声,融汇于人们的欢乐之中。
终于,一种用竹筒制作的琴被摆到了伏泰的面前。琴全身都用毛竹制作,将长短、粗细、音高不同的十个竹筒,每个竹筒为三节,在中间一节的两侧、 两竹节间,竹筒琴各开一条长方形音孔 ,竹筒的两端开榫,按一定音列顺序,分别穿入两根较长的 毛竹筒中,排列呈梯形,高音在上,低音在下,平置于木制琴架上。演奏时,奏者两手各执一根木棰,敲击在开有音孔的竹节上。发音清脆、响亮。按五声 音阶定音,另外两根长竹筒,可用作击节和乐。
竹子似乎被用到了极致,但是竹子时间长了会滋生虫子,并且冬天太冷,却又嫩而易折断,于是人们转而开始用木材来取代了。渐渐地,在人们的生活中,木头开始占据了人们心中用品的位置。
楼主 东越陆孟明2017  发布于 2018-11-07 13:57:39 +0800 CST  
113、伐木作器
密城之外,竹林之外,一片茂密的树林遮天蔽日,在炎炎盛夏之际,成为了人们避暑纳凉的胜地,一条蜿蜒九曲的小河从树林中静静流过,清凉的河水让人们三五成群地,在河边享受着河水带来的清凉。在河的两岸,洁白的梨树郁郁葱葱,盛夏之际成熟的梨子不时的树上掉落,成为人们口中上天的恩赐。还有一些人则是部落中专门派出的采摘者,为部落中的人们采集着度暑的水果。因为这些梨树的存在,人们将这条河称为了杜河。“杜”,落叶乔木,果实圆而小,味涩可食,俗称“杜梨”,亦称“甘棠”、“棠梨”。木材可做扁担或刻图章。杜树的树干木材可以做扁担,于是在杜梨纷纷掉落的秋季,人们就会来到这片树林,开始砍伐一些杜木回部落,以制成扁担和其他木制器具。
只见男人们在树林中赤裸着黝黑健壮的身体,抡圆了臂膀,运用着锋利的石斧,先确定立木伐倒方向,清理其周围的障碍物(灌木、杂草、积雪等),开辟安全道,然后将立木伐倒。当树木将要砍倒的时候,只听得人们一声“倒嘞”,高大的杜梨木便发着沉闷的声音重重倒在了地上。
周人召伯虎有作诗《小雅 伐木》,可见一般: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且平。伐木许许,酾酒有藇!既有肥羜,以速诸父。宁适不来,微我弗顾。於粲洒扫,陈馈八簋。既有肥牡,以速诸舅。宁适不来,微我有咎。伐木于阪,酾酒有衍。笾豆有践,兄弟无远。民之失德,乾餱以愆。有酒湑我,无酒酤我。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迨我暇矣,饮此湑矣。
当将树木拉到部落中,人们便砍去树枝,削平树突,将一根完整的圆木开始加工。人们用着自己的智慧和手上削利的石斧、石钻等工具,将木材变成了一个个的木盆和木桶。在人们的生活中,小口大腹的皿称为“盎”,大口小腹的皿称为“盌”。正如“鸳鸯”二字所显示的那样,“鸳”是大口小腹的鸟,即雄鸟;“鸯”是小口大腹的鸟,即雌鸟。“央”有“口子收小”的意思,引申为“权力集中”。
“盆”是口大底小的皿,和口大腹小的“盌”有相同之处,即二者的最大直径都在口子上;不同之处是“盆”的深度很小,而“盌”有较大深度。所以,《说文》本来应该说“盆,盌也。”“盆”的用途主要是把它所盛受的内容物再分装给盘、碗等更小的器皿,这是它的名字从“分”的原因。
还在人们喜用竹子的时候,时常将竹子编织成席,也编织成盆、桶等器具,显然竹子织作的盆、桶对于生活的实用是不方便的。于是木材的优点渐渐显而易见起来:一般木材易于加工,木制品间多见榫结合、钉结合和胶结,各种金属连接件;还可以蒸煮后进行弯曲、压缩加工。木材的强重一般大,即木材质轻而强度大。气干材是良好的热材料。做器具的把柄。木材具有天然的美丽花纹、光泽和颜色,能起到特殊的装饰效果。有些木材可以吸收着阳光,随着季节的太阳变冷变热。木材有着很好听的空声。木材是弹塑性材料,在损坏是有一定的玉照,给人以安全感,可以用作枕木。木材可以调温解湿。
渐渐认识了木材的好处,人们于是对于季节性的杜树可就不够用了。于是另一种人们称为“亢树”的树开始成为了人们日常砍伐的常用木材。在现代调查中,新密发现有特大古亢树数十棵,胸围都在4米以上,树龄在千年以上有10余棵。其中米村镇金井沟村有亢树片林6处,千年大树3株,500年以上的亢树10余株。特别是楼院村官窝的亢树,树围7.18米,干高3米,树高16米,覆盖面积225平方米,树龄在3000年以上。晋代诗人陶渊明曾写诗赞道“丹木在何许?乃在密山阳,黄花复朱实,食之寿命长。白玉拟李液,莹玉发其亮,岂伊君子实,见重我義黄”。
亢木也就是丹树了。《山海经·西山经》:“ 峚山 ,其上多丹木,员叶而赤茎,黄华而赤实,其味如飴,食之不飢。”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四:“丹木生何许,迺在 峚山 阳。”山海经·西次三经》:“ 峚山 ,其上多丹木,员叶而赤茎,黄华而赤实,其味如饴,食之不饥。丹水出焉。” 《山海经·西次四经》:“崦嵫之山,其上多丹木,其叶如谷,其实大如瓜,赤符而 黑理,食之已瘅,可以御火。 ”
再者便是青檀木了。青檀作为一种落叶乔木,春和景明时刚刚抽出细小的嫩芽,有一种新鲜的绿,渲染着春日的气息。风景固然优美,但吸引我眼球的不是这里的风景,而是那一株株千年古檀透出的饱经风霜的铮铮铁骨。它们扎根于青檀寺山岩的缝隙里,整个树身从石缝里长出,奋发向上,石与根难解难分,几乎融为一体,甚至有的根硬是撑裂了山岩,靠吸取岩石中的营养而生长,形成“檀石一家”的奇观。
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这首《诗经》中脍炙人口的诗即是远古的人们砍伐檀树的写照。
对于木材的制品,人们在生活中常用到的便是木桶。作为一种容器,人们在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用具。那么这种用木材制作的木桶是当时最重要的容器用品。从容器开始,当时盛水舀水是做取水之用的一些工具,发展到后来用木桶洗澡洗脚,木桶一直都是最重要的生活用具。木桶在人们的生活使用中便按用途分为了许多种类:用来挑水用的是水桶,一般采用轻质杉木加工而成。因为杉木不变形,材质适中,利于刨刮加工:用于装油漆的是油桶,但油桶加工工艺要求较高,要求壁薄而轻巧又耐用:用于工地装沙石混凝土材料的是灰桶,要求不高,还有用于农村打米用的米桶:还有古代用于取暖用的坐桶......
木制的器具开始在部落中普及开来,渐渐地木制品的工匠和作坊也开始出现。
楼主 东越陆孟明2017  发布于 2018-11-17 10:37:50 +0800 CST  
114、鱼网陶纹(1)
密城城外,砍竹伐木,一片热火朝天的工作情景;那夏日炎炎的日子,杜梨树下,一片纳荫乘荫的人们,亦是密城一派欣盛的景象。密城城内,随着器具的增多和人们生活的渐次提升,各行各业的作坊都逐步开始形成。手工业经济的发展与农业、畜牧业经济一样,主要从事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活动,以物易物的交换形式已开始存在。在各个部落里,氏族成员从事的生产劳动主要是以性别和年龄为分工的。手工业生产中的一些专业性技术,开始由氏族内部长期从事、积累了一定经验的成员掌握,这些专业分工尚不十分明确和规范。从事手工业生产的场所。工具一般比较简陋。以前是个体手工业者作坊由作坊主(一般是有较高技艺的师傅)带领帮工或学徒在生产中实行简单协作。生产中实行以分工为基础的协作。作坊主和徒弟也外请某些专业人士共同完成某些产品。《旧唐书·齐复传》:“先时 西原 叛乱,前后经略使征讨反者,获其人皆没为官奴婢,配作坊重役, 复 乃令访其亲属,悉归还之。”《资治通鉴·后汉隐帝乾佑三年》:“﹝帝﹞尝夜闻作坊锻声,疑有急兵,达旦不寐。” 胡三省 注:“作坊,造兵甲之所,作坊使领之。”
作为一名女性,伏泰自然也会对逛街有着浓厚的兴趣。借着一些巡视和闲暇,伏泰也会带上侍女出门去部落的街上走走看看。对于少女来说,与她的祖辈一样,这时开始出现的有着精美纹路的陶器开始吸引了伏泰的眼球。
在几代前,制作陶器的专门的作坊就已经存在。只是一般而言都只是单门独户。
出土于山东省胶州市三里河遗址的兽形陶鬶,泥质灰陶,兽首前伸上昂,双耳立耸,张口露齿,双目前视,体较肥,四肢粗壮,从后部看,应有尾,现已残失,尾下有凸圆形肛门及雄性生殖器,背上有圆柱形器口,口后有环形宽带鋬,两侧饰锯齿纹。整个造型合理美观,是三里河遗址出土陶器中较精美的一件。
出土于山东莒县陵阳河遗址的一座大汶口文化的墓葬中的灰陶大酒尊,口大腹深,底部尖突。外表呈灰色,遍饰篮纹,在腹的上部刻画一组图像,上为圆圆的太阳,下是五个山峰相连的山脉,中间似飘浮的云气,又像是一弯新月、一簇火焰。有人说这组图像是古代的“图腾”,但多数人认为是酒神的形象。对于这座陶器,更为重要的是在它身上的——陶文。
陶文,顾名思义,就是刻在陶器上的文字符号。陶文产生较早,大约距今八千年前就已出现较为成熟的陶文,山东省丁公遗址及其他龙山文化晚期遗址中不断出土有章法的陶文。这说明我国文字的起源可能更早,至少较殷墟甲骨文要早得多。莒县陵阳河出土的这件大口尊的上腹部,刻有一个极有意思的符号,或称"刻画图像"。这是中国汉字萌芽时期的产物;这件大口酒尊上刻画的图像,就是滤酒图或酒神像。将这些神秘的图案刻画在酿酒尊的外表,寄托了大汶口文化居民对酒虔诚的希望和祈求。当时人好酒,当然希望能酿出多而美味的好酒。然而,由于酿造技术的局限,稍有不慎,就会使发酵的酒醪变酸。所以,当时人就觉得,在冥冥之中应有神灵在主宰着从粮食到酒的变化过程。为了确保能酿出美酒,人们便将想象中的酒神图像刻在酿酒器具上,希望能得到他们的保护,赐给他们美味佳酿。
陶器的制作在几百年间不断地上升,陶器也越来越精致。人们也在制作陶器的过程中逐渐有了一些固定制作的方法。泥片贴述法即是人们制作陶器的一种方法。
在《关于我国新石器时代制陶术的若干问题》一文中是这样描述泥片贴筑法的:”贴塑法阶段:成型的具体过程现在还很不清楚,已见的标本都不像是在固定的框模中一次成型,很可能先用较软的泥片在某种活动式的框模内贴塑,当胎壁逐层贴塑到一定厚度和高度时,胎泥已相对干燥,再撤除框模而继续成型。或许先分段贴塑成某一形状,再行拼接成器。”而在《中国古代制陶工艺研究》一书中对泥片贴筑法有如下见解:“所谓泥片贴筑法系指将泥料先搓成泥球,再按成泥片,然后经过手捏、拍打或滚压使泥片之间互相粘贴在一起筑成坯体的方法。其具体方法有两种:大泥片贴筑法,利用数量小、大而厚的泥片贴筑成坯体,泥片之间相互叠压部分很窄。通常用于制作粗放的器物,釜、圜底罐和圜底钵普遍用大泥片贴筑成型。小泥片贴筑法,用数量很多、小而薄的泥片贴筑成一件器物,泥片之间相互叠压部分很宽,从表面和断面可以看到多层次斜向叠压的现象,通常用于制作精致的器物”。
用手捏塑法,顾名思义,是用手将陶土捏成一些精美的形状,常有人言:用手捏出世间相,便是指制陶的这种原始方法了。新石器时代的制陶者,初时只会用手捏塑一些简单的实用器物,因此,器型不可能规整,器壁上常常留有指纹。
泥条盘筑法 是先将泥料制成泥条,然后圈起来一层一层地叠上去,并将里外抹平,制成所需陶器的雏形。如仰韶文化中的小口尖底瓶就是采用这种方法制作的。在器底的内部都保留有泥条盘旋的痕迹。今天云南傣族、佤族等少数民族地区,还有采用这种方法制陶的。
轮制法 是更进一步的制陶工艺。用轮制法制成的陶器,器型规整,厚薄均匀,器物表面留有圆环状轮纹。在一些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内壁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种轮纹。从出土陶器上的轮纹来看,我国新石器时代的轮制设备,可分为快轮和慢轮两种形式。慢轮修整的陶器往往遗有局部的轮纹,例如仰韶文化的某些陶器上,轮纹大多出现在器口部分,这是慢轮修整口沿留下的重要证据。到了大汶口文化时期,尤其是龙山文化时期,轮制已普遍使用,从器物内外同心轮纹上看,无疑是在快速转动的快轮上制成的。
工艺方法的提升自然会带来更为精美的陶器。当制陶的匠人在夜晚仰天看着繁星点点的星空时,他们的心更宽阔了,而心中的所思就会留在了那一方小小的陶片的世界上。
楼主 东越陆孟明2017  发布于 2018-11-25 16:03:38 +0800 CST  
115、鱼网陶纹(2)
一条黄河水,流了千万年,从昆仑的山中流出一条溪,弯曲着向东,向大海的方向奔腾而去。在密城的城外,人们可以从河水的岸边捡拾到由河水带来的泥沙和碎石。那时的黄河还不是那样地混浊。密城的人们就用着这些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水中冲击来的泥沙进行陶的烧制。虽然烧制的陶片上星星点点地出现了一些黑色的斑纹,但善良的人们或许只在乎于它的实用性。随着人们将单火孔的窑逐渐变成了多火孔的窑,氧气的进入使得陶器在不充分燃烧下开始呈现出红色的色彩。人们使用的陶第一次出现了色彩。
陶身上的色彩勾起了人们对美的像往。伏泰在得到这样的报告以后,爱美的她就开始要求陶匠们是不是可以在陶身上勾勒出美的图案。于是人们怀着对大首领的敬慕和对美的追求开始尝试着让花纹跑上陶身。
考古人发现的泥质红陶片,就呈现不规则四边形。长、宽、厚呈立体状,器形虽不可辨, 陶片内面也不甚平整,外部纹饰则是不规则斜绳纹,绳纹上进行磨光,磨光处饰黑彩,彩绘上粗下细,下部有两个半圆的残破图案。
一块红陶片,就已经呈现出陶身上的彩纹和图案,而陶塑人头像、鸟衔鱼纹壶、双鱼纹盆、网纹船形壶、等以其造型精美、彩绘独特、内涵深刻,成为这一时期彩陶发展的经典之作。陶器上的彩饰以鱼纹居多。
人们上山可猎兽采摘野果,台地可以掘地窖搭窝棚(以考古发掘保留的现场和陶屋为证)、下水可捕鱼(以网纹船形壶为证)。鱼是人类最易得手的肉类食物,七千多年前的宝鸡北首岭,水域居多,河水没有污染,鱼的分布广泛,是原始先民赖以生存的美食之一。什么东西让人们赖以生存,人们就对此产生敬畏之情,这也许是人类原始信仰的启蒙。鱼和人类发生了极为密切的食物链关系,并随着人们对鱼特性的了解日益加深,便本能地把鱼作为本氏族或部落联盟的图腾原型。
人们在首先实用的情况下,再向美的方面靠近,把生活中见到的精彩场面用简练,单纯且特征鲜明的纹饰记录在这些陶器上,并逐渐地发展到祭祀、崇拜、图腾活动中,便产生了彩陶纹饰。鸟衔鱼纹壶是一件生活中的实用品,又是为了美化生活的艺术品。整个壶体下大上小,重心平稳,颈部很细,手握倒水时方便。非常实用和符合力学原理。壶面上的黑彩纹饰绘在细泥红陶质地上显得格外醒目和突出。壶的腹部有彩陶装饰,是一副“水鸟衔鱼图”。一只体型不大的水鸟向右侧立,紧紧衔住一条鳞鳍齐备的大鱼的尾巴,大鱼负疼回首挣扎,水鸟紧衔不放,画面十分逼真。其中,水鸟的躯身略呈椭圆菱形,两个翅膀盖至尾部,啄稍长,足较短,似鸠类。其脚趾略呈收拢的蹼掌状,缺少爪的雄力,又类似蹼足类的鱼鹰。水鸟啄着鱼的尾部,因为鱼大鸟小,很费力,它似在用力的从淤泥中将鱼拉出来。鱼的形态类似于今天最常见的棍状黑鱼。基本形态为梯形状兽头,满脸斑纹,方嘴,耽耽虎视的双睛,三角形竖起的腮,背部有斑纹,有鳍刺,腹部作弧线纹,尾作三叉椭圆形。这幅写实图为水鸟入水,场面气氛紧张 极富生活情趣。
《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溟。南溟者,天池也。”鲲字义为鱼子,即有待孵化为小鱼,寓意氏族的兴旺和繁荣;鹏即古凤字。鲲鹏实为龙凤神化的变形,鹏既为凤,鲲亦为龙。鱼和鸟这两大图腾系统,是产生龙凤文化的基础,它们之所以被普遍用作图腾形象,则是象征着生命的再生,或新生命的开始。
双鱼纹陶盆,大口,窄唇,折腹,圆底。口稍敛,腹径略大于口径,质地为细泥红陶,腹部饰纹,每组由上下相连的双鱼构成。鱼头作三角形,用小圆圈表示鱼眼,以短线表示鱼鳍和鱼尾,鱼身的一半填以实彩,用以表示鱼鳞。各组鱼的头均向右,作追逐状。双鱼纹陶盆,腹部的六组鱼儿,鱼体由前后、上下相连的直线构成,鱼体有简化的趋向,但仍然保留着鱼的完整形态。
网纹船形壶在外观上似一船形,颈两旁肩上有两耳,两耳有穿藤条、皮条或绳,壶的腹侧用黑色彩绘画着长方形黑色网格纹,网纹的两侧还有鱼鳍状的三角形纹饰。该壶采用红色的泥质陶烧制成,器身作菱角状,底呈弧形,扁腹而中部略鼓,菱形的两端成梭形尖角,壶口位于船形腹的中部,为杯形口。使用时,在壶中加满水,再用木塞盖住壶口,在两个环耳上穿上绳子或者藤条,随时饮用,很方便,是一水器,先民外出打猎或劳作而携带方便。独特的是,器腹两侧的黑彩图案,从现在的美术角度来说,就是由两组平行线相互交叉形成的四方连续,恰似一张鱼网,犹如网撒水中,渔人凝视河水,鱼儿在水中欢快戏水,渔人张网待鱼的期盼。
编织纹,陶瓷器装饰的原始纹样之一,泛指竹、苇、藤、麻等编织物遗留在器物上的印痕以及后来摹拟这些印痕的装饰性纹样,是一种具有浓厚传承性的原始装饰纹样。
印纹陶大多为日常生活用具,主要有瓮、坛、罐、盂、钵、杯、盘、豆、簋、尊、□等器皿。制作方式为手制、模制和轮制。其纹饰是用印模在作好的坯胎上捺印出来,最初只是出于防止器物变形,有加固陶坯的目的,故早期的印纹陶上多留有布纹、席纹和绳纹的痕迹,后随技术的提高和人们审美能力的发展,逐渐使纹样趋于丰富、精美。印纹陶的纹样均为几何形,主要有水波纹、米字纹、回纹、方格纹、编织纹、云雷纹。其纹饰多与器形相协调,如曲折纹、云雷纹、回纹等较粗犷的纹样,多用于瓮、坛及较大的罐等。而小件的盂、钵等多饰以米字纹、方格纹等细密、秀美的纹样,结构严谨,且富有韵律感。
陶器上有了纹案,在伏泰看来即是自己有功于社稷,比前代还要繁荣昌盛的象征。而繁华的背后或许就会有阴影时刻伴随着......
楼主 东越陆孟明2017  发布于 2018-12-01 14:51:10 +0800 CST  
116、甘瓠连蔓
南有嘉鱼,烝然罩罩。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南有嘉鱼,烝然汕汕。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衎。南有樛木,甘瓠累之。君子有酒,嘉宾式燕绥之。翩翩者鵻,烝然来思。君子有酒,嘉宾式燕又思。
这是《诗经》中《小雅 南有嘉鱼》篇。四面八方的宾客们聚集在厅堂,大排筵宴,席间觥筹交错,笑语盈盈。而在门外,枝叶扶疏的树木上缠绕着青青的葫芦藤,藤上缀满了大大小小的葫芦,风过处,宛如无数只铃铎在颤动。树木象征着主人高贵的地位,端庄的气度;藤蔓紧紧缠绕着高大的树木,颇似亲朋挚友久别重逢后亲密无间、难舍难分的情态。对此良辰美景,又有琼浆佳肴,不能不使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这葫芦藤上,一只只碧绿剔透的葫芦挂在那儿,用它的香醇和色泽以及那一抹的纯绿去吸引人们采之,接之,用之。户户都有很多个葫芦瓢子,大小不一,有的用来盛放物品,有的用来舀水,有些瓢表皮早已做旧,仍能把水盛得严严实实,一滴不漏。秋收时分,采上一两个新鲜的嫩葫芦,用刀切片以后炒上一炒,煮上一煮,就是一道清香的小菜。
伏泰带着她才出生不久的孩子也站在那一抹绿色之下,看着那葫芦,看着那葫芦蔓——缠在一起。炒制葫芦的菜香味已经从不远的家家户户中飘荡而来。葫芦首先是作为一种食物进入人们的生活的。在以原始经济时代,采集瓜,挖掘块根植物,是人们生存的主要来源。古代文献最早提到葫芦时,也首先注意到了它的食用价值。《管子·立政》里说:“六畜育于家,瓜瓠,荤菜,百果备具,国家之富也。
孩子闻着葫芦炒菜的香味,都觉得有些饿了,但是伏泰,却从一边的缸中,拿起了舀水的瓢. 《庄子·逍遥游》中写道:“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这虽然是个寓言,但也反应出葫芦被当作容器和水瓢的两种重要用途。至今在农村用它来舀水、挖面、盛东西很普遍,而在水缸旁必配水瓢,人们做饭,皆以“添几瓢水计算多少。另外用水瓢淘米可以把米中的沙石过滤出来,不致随米下锅。
伏泰今天似乎是有感而发,她告诉孩子:葫芦里面长子,有子孙万代、多子多福的含义,因而人们通常把它当作吉祥物,叫做“吉祥葫芦”。一瓢藏造化,天地一壶中,葫芦文化涵容天地与人生。葫芦古代写作壶,俗称葫芦瓜,《诗经·大雅》中:“锦锦瓜瓞,民之初生”,意思是,人类出自葫芦瓜。中国人的整个人生历程都蕴涵在“三壶”之中:“破壶”(人从瓜出)、“悬壶”(医药济民)、“壶天”(魂归壶天)。这壶都是指葫芦。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不远的地方,种植葫芦的农户也正在准备着以葫芦为原料而做出来的葫芦舟。早在伏羲时代时,人们就将一个比较大的葫芦放在手上,将重要的需要渡河的物件放在这大大的葫芦当中,人们一边游着过河,一边将盛着物品的大葫芦托过了河。而现在,四个葫芦排列成菱形,每个葫芦上下各套一个荆条圈,上下荆条圈间“之”字形编缀麻绳。葫芦间用木条固定连接,简便易行,使用灵活。
做葫芦舟的这种葫芦,是有柄的圆形葫芦,每个很大,小者短而大者高,腹径一般,通常将顶端削去,留一开口,讲究的还要安置一盖,并在葫芦周身套编若干藤条,起作用有二:一是保护葫芦不受碰撞,二是便于在水中抱握。过河时,人们把衣服脱下后,通常是塞到葫芦的内囊中,盖上盖,然后抱着葫芦游渡,抵达彼岸后,再取出衣服,着装后再背着葫芦赶路。江淮一带的船家为了保证孩子的安全,常给孩子的腰上绑上葫芦;在海滨游泳的人,也愿意在腰间绑一个大些的葫芦,以防不测。《诗经·匏有苦叶》:“匏有苦叶,济有深涉。”《国语·晋语》:“夫苦匏不材,于人共济而已。”
大河岸边,人们高声呼喊着,一边将葫芦舟推下水,一边准备和大河的风浪进行搏斗。葫芦舟在大河中随着风浪上下起伏,人们不停地挥动着手中的木桨,奋勇地向对岸冲去。而在岸边,岸上的人们则手擎葫芦蔓,祈求着上天让自己的家族日久天长。
上古洪荒年代,人烟稀少,可偏偏有几个冤孽对上天不敬,惹得玉皇大怒,兴心罚世,下令雷公雨师湮灭人类。
雷神很是着急。他挂牵自己的骨肉啊,恐怕伏羲和女娲难逃劫难,便给了伏羲一颗神奇的葫芦种,让他种在泗水空桑之地,并教给伏羲一套逃避洪水的办法。伏羲按照雷神的吩咐,立即把葫芦籽种在了泗水空桑之地。说也神,这葫芦种一入地,一个时辰扎根,两个时辰发芽,三个时辰生枝,四个时辰开花,五个时辰结葫芦,六个时辰就长大啦。长的有多大?长得比谷囤还要粗,还要大。七个时辰掐不动,八个时辰就成熟啦。到了第九个时辰,伏羲和女娲在葫芦上开了个盖,把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全都放进葫芦里,还带了两只鸡蛋,两颗白果。伏羲对人们说:“赶快逃命吧,洪水就要来啦!”可是,谁也不相信他的话。伏羲就拉着女娲进了神葫芦,盖上了葫芦盖。
待了不到半个时辰,就听得雷声滚滚,狂风咆哮,暴雨倾盆,一直下了九天九夜。雨下得多大,他俩也不知道。他们躲在葫芦里,随水飘荡,饿了吃,渴了喝,困了睡,囚了九天九夜,后来,雷不响了,风不刮了,雨也住了,伏羲打开葫芦盖一看,哎呀!四面八方一片汪洋,到处都是水,望呀望不到边。世上一个喘气的生物都没有了,只有他兄妹俩,躲在葫芦里,才逃过了这一劫。
后来,伏羲、女娲把两只鸡蛋暖啊暖,孵出了一对鸡;把两颗白果种在地上,从此,世上才有了鸡和白果树。
这自然只是一个神话传说,伏羲和女娲的时期自是大洪水泛滥,而葫芦是人们在大洪水时一种重要的过渡食品。
在伏泰看来,大伏羲氏族自然应是迁衍久长的,她的女儿自然还是要传承下去的。然而事实果真会如她所愿吗?
楼主 东越陆孟明2017  发布于 2018-12-05 11:02:31 +0800 CST  
117、南下浐灞(1)
一条延河悠悠,流过了几千年的时光,已经数不清有多少代的人们在这条河边生活,依托着这条河的滋养。只有延河自己能将发生在延河的一幕幕历史大剧都看在眼中,留下了一些痕迹让后来的人们去追寻。
延河岸边,延安城屹立着千百年。延安城北、南隔延河与宝塔山相望的清凉山,景色秀美,题刻遍布,并以保存大量石窟而闻名。清凉山面西的一处崖壁,一块巨大石盖凌空飞出,石上自然风化侵蚀的沟状石层纹理,宛若浮云。每当夕阳西下,落日斜照,石上烟云顿然生辉。加上延河水的波光映衬云石,更是霞光异彩,绮丽纷呈,五色变幻,此处题为“宛若云霞”,果不虚言。不远的地方,有一口六角形的“月儿井”,月明星稀,沿井俯身下望,井底涌出一弯瘦月,与皓空皎月交相辉映,使人赞叹。
就在这美丽风景中,在其中的一个窑洞中,女娲族的首领貘正和族中的一些族长们共同讨论女娲族今后的去向。有些人提议女娲族就此在这些占领的区域生活和繁衍,有些人提议可以就此向东。延绵的大山和不断的涧流可以保障氏族生活的需要。而貘和一些年轻人则更愿意向南去到当年伏羲和女娲生存和发展的故地。
在陕北地区的画像石当中,绥德四十里铺田鲂墓前室的左右竖石上,在张家砭墓、刘家湾墓及裴家峁墓当中出现的女娲与伏羲形象,多是在墓门的竖石上,人首蛇身,双手抱于胸前,左右相对。在墓门的竖框及门楣的两边等小尺寸的图像当中, 女娲与伏羲的形象都较为模糊,除去人首蛇身且对立的姿态之外,并无十分显著的特征, 但若仔细进行辨别,还能够看出其中之一似乎是背负太阳的,部分图版说明认为这是伏羲,但多数的女娲与伏羲像都是和嘉禾有联系的,嘉禾是汉代人信仰当中的吉祥之物, 是五瑞之一,所以至今对于伏羲身后的究竟是太阳还是嘉禾,在文学领域与考古领域都依然存在争论。在汉代的陕北地区,画像石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两种,其一,是两端绘日月轮,其二,是两端绘女娲与伏羲。依照现今专业领域的讨论结果来看,画面当中的日月合璧景象,实际上应当是祥瑞的艺术体现, 所以横额两边所绘制的女娲与伏羲,应当也是包含祥瑞的意义。
在许多人看来,陕北是伏羲和女娲的发源地。恰恰不是,伏羲女娲终其一生都未在陕北有任何活动。而令女娲伏羲文化,尤其是女娲传承千万年的,正是这位女娲部族的首领貘。因为他知道必须也只能这样做才能稳定占领地区的统治!
土岗乡伏义村有一座神奇的大石山,其山头的自然造型酷似一位伟大母亲的形象。但是,这位圣母只是在夕阳西下之时才会现世亮相。她面对夕阳,翘首西望,其轮廓清晰逼真,曲线凹凸分明,鼻梁高翘,乳峰凸起,五官端正,形态俏丽,气度非凡。
这座天造地设的巨型石像,也许就是远古神话中传说的华夏民族的圣母女娲的天然神像。她是大自然造化的母亲河的象征,是上帝有意为华夏后裔寻根问祖留下的标志。
伏义河村地势低洼,是黄河峡谷里的一个小村庄,它象躺在黄河边的半个葫芦似的小岛,它如一只远古时代停泊在黄河湾里永不起锚的大船,它似一个母亲怀抱中不停吸吮乳汁的幼儿。村子里一院院石窑掩映在茂密的枣树林里,错落有致,生气勃勃,枣林葱茏,枣香馥郁。这座神奇的女娲山,不禁引人联想到那个古老的神话。
相传,远古时黄河流域洪水泛滥,一片汪洋大海,人类遭遇了灭顶之灾,只有兄妹两个人没有被洪水吞没淹死。他俩鬼使神差地骑在一个大葫芦上随流漂荡,一直漂流了七七四十九天,洪水退去,兄妹二人幸免于难。一个白发苍鬓的老人从西天缓缓降落在他二人面前,说道:“你们两个结婚成亲吧!不然,你们凡人就要断根绝种了!”兄妹二人觉得有悖人伦道德,不肯答应。白发苍鬓的老人说:“要不你们各背一扇石磨滚下沟。如果滚下沟里两扇石磨相合在一起,人俩成亲就是天意”。兄妹俩人只好从命,结果滚下山来的两扇石磨不偏不倚,顺溜溜地合拢在一起。白发苍鬓的老人朗声一笑,升空而去。从此,那兄妹二人就在这黄土群峦中,在这黄河湾里繁衍生息,开创了人类世界一个新的周期。他俩就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伏羲和女娲。
伏羲和女娲是远古的时候与大洪水的实际已经说过,虽然民间尚有诸多的神话传说。而这座在陕北的伏义村就又是一个。
代代伏义人相传着伏羲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土岗乡伏义河一带。伏义河是黄河岸边的一个小村庄,本来就叫伏羲河,后来误写成伏义河,是伏羲住过的地方。传说在伏羲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 ,伏羲得《 河图》 于此地,据《河图》而画八卦,故把黄河这一段叫“伏羲河”。距此地不远还有个伏寺村,有伏羲祭祀天地的遗址,也叫伏祀里,因有伏祀庙而得名,传说庙里的神像是人头蛇身的伏羲和女娲。我们在延长县招待所看到一幅民间剪纸,正是伏羲和女娲靖和的图腾,对这个传说是个印证。从伏羲河上山到虎头郧,有关伏羲的遗址一个接一个。在虎头赤北侧的悬崖上,有一长条岩洞,叫伏母寨,面对黄河乾坤湾,传说是伏羲母亲风华胥住的地方。在伏母寨山的南面有一个古洞穴,两个洞口,名“伏义河洞穴”。
这一切都在告诉后来的人们女娲族在这里的统治很得人心。虽然首领貘具有着再次统治大伏羲部落的野心,但却具备着高超的治国艺术。
为了重新回到大伏羲氏族部落,貘最终下了南下的命令。在貘的心中,无论是部族的西进,还是部族的北上,都有如神相助,非常顺利,而此番南进,基本应是无所阻碍,但前途茫茫,又会有什么等在他实现雄心的路上呢?
楼主 东越陆孟明2017  发布于 2018-12-11 08:09:01 +0800 CST  
118、南下浐灞(2)
一条灞河,缓缓地从秦岭流出,流出蓝田,带着清滢的河水走向渭河。在灞河上下,古往今来,有多少历史人物在此进进出出,演出一幕幕历史活剧。几千年前,貘率领着女娲部族的人们,相信着此时部族的实力,也从陕北高地出发,跨出荒凉的台地,穿过茂密的树林,向着灞河缓缓而来。对于貘来说,这不谛是一次冒险,虽然他已经了解大伏羲氏族已经今非昔比,但相比强大的大伏羲氏族,女娲族犹如大海中的一鞠细沙,如果大伏羲族皆以自己为敌,那么恐怕女娲部族还是不得不退回西部,或许还要退回白城。
此时的灞河以至于渭河上下,还是古老的雷神部落和华胥部落在生活着。《山海经·海内东经》:“渭水出鸟鼠同穴山,东注河,入华阴北。”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渭水出首阳县首阳山渭首亭南谷山,在鸟鼠山西北,此县有高城岭,岭上有城号渭源城,渭水出焉。”唐张籍《登咸阳北寺楼》诗:“渭水西来直,秦山南去深。
当貘率领着他部族的大军大举而来的时候,两个部落和其他小部落的人们惊呆了。因为他们自涂山氏后,已经有百年有余没有见到如此阵势,如此兵戈了。貘还是一如既往地派出使者去告诉这两个部落的人们,女娲族的部众无意伤害他们,只想回归到大伏羲氏部落中来.....但是处于惊恐中的人们还是放弃了他们世居的土地,逃过了渭水,来到了今陕西安康。
安康北依秦岭,南靠巴山,汉水横贯东西,河谷盆地(安康盆地)居中,有利的地势使得收拾起心情的两部族的人们开始想着如何与女娲族交涉。最终,夺回土地的渴望使两个部族的人们最终决定抵抗。在安康地区,至今还传说着一个关于雷神魔公的传说。相传雷公国的首代国王是雷公,他开疆拓土,七传至最后一个国王雷神魔公,占据着安康这块地区,不断荼毒百姓,交战四方,终于被女娲所制服。
传说告诉我们:雷神部落在此地传了七代部落首领,到了第七代的时候,貘带领着女娲部落来了。这一代的雷神部落首领决计抵抗。双方在渭河和灞河上下大战。骁勇的这一代首领或许在几次战斗中击败了貘,并打出了原有的部落界限,但激烈的对抗和实力的比拼终究使得雷神部落失败。失败的雷神部和华胥部离开了安康,离开了关中地区,雷神部东迁来到了荷泽,华胥部来到了泗水河边,但不久发生的重大事件,使得这两个部落分别遭到了灭顶之灾,终于从历史长河中消失,这是后话。
女娲山位于平利县女娲山乡七里垭村,为传说中三皇之一的女娲氏治所,北距安康市51公里。《路史》云:“女娲始治于中皇山,继兴于骊山之下,中皇山即女娲山,有天台鼎峙,今建女娲庙。
《中皇山女娲氏庙碑》载女娲山景观云:“其高三千仞,其蜿蜒如龙,其平衍如堤,冈峦起伏,绵亘四十五里,逦迤而登不觉其高,及凌绝顶,则群山尽在其下,愧见千岩拱卫,万壑争趋之势。”清人王惠民在《登女娲山》诗中也写道:“径曲盘青蹬,峰高耸碧天;云深樵指路,涧落鸟窥泉,古寺筠捎雪;疏林树杪烟,因思炼补事,延伫万山巅。”文中形象地描绘了女娲山的自然景色。可见女娲山高大宏伟,山峦起伏,千山万壑,云雾飞绕,溪流曲折。
开口山下建有开口庙,内祀伏羲、女娲、炎帝、黄帝、祝融,目前留存有明清碑刻十余通。清嘉庆《密县志·开口庙》曰:“在开口山下。祈晴有应。”求雨之神全国到处都有,祈晴之神唯密之开阳。
开口庙是目前所知的全国唯一的一所“祈晴”庙宇,反映了民间敬奉女娲的祈晴习俗。女娲有补天之术,当然就可以止淫雨。《论衡·顺鼓篇》有“雨不霁,祭女娲”的记载。汉以后,民间就有了“天穿节”。明杨慎《词品》记载:“宋以正月二十三为天穿节,言女娲以是日补天,俗以煎饼置屋上,名曰补天。”人们在二月二龙抬头之日摊煎饼,显然又有煎饼祭龙之意。汉以后的诸多画像中,女娲多为人首蛇身,古人蛇龙同论,女娲也即龙体。以煎饼祭龙,实为祭祀女娲。从形式上看,煎饼补天习俗与女娲补天关联甚密。传说中女娲是将五色石炼成汁,弥补天缝,以止淫雨。民间煎饼的做法是将面粉、蔬菜等搅拌成汁,敷于锅底或鏊子上,摊煎而成。民间有天圆地方之说,锅底倒扣,形似天宫,正应补天之俗。人们把雨止天晴的希望寄托在女娲身上,由此派生出了“祈晴”习俗。若连日淫雨,进开口庙祭祀女娲,雨止天晴而日出,谓之“开口”。
战胜了的貘俘获了一批雷公族和华胥族的族民和斗士。对于这一批人,貘运用了分化瓦解的方法,最终有一部分人融入了女娲部落。而对于拒不投降的那一部人,女娲部中有一些人认为应该杀掉,这样既可以震慑人心,也可以去除心腹大患。然而高瞻远瞩的貘不同意,他不愿意多行杀戮,也更愿意以放生来求得大伏羲部族中的人心归附。于是貘就在渭河及灞河的岸边划出了一块地,用以关押这些人。创造了最早的监狱。将这个地方命名为临潼。即今西安市临潼区。
金文从「臣」从「人」(即「监」省去「皿」),「品」声。「臣」象竖起的眼睛,全字象人低头俯视之形,有居高临下之意,本义是俯视,引申为监视。童,罪。本义:男奴仆。男有辠(zui)曰奴,奴曰童,女曰妾。潼的意思即是河边的男奴仆。而临潼即是在河边居高临下监视男奴仆的地方。
为了监视这些俘获之人,貘命人用石头垒起了一圈防护的石墙,只是在临河的地方开了豁口。一个最原始的监狱成形了。
随着一批携儿带女的失去领地的华胥族和雷公族的人们向中原退徙。人们终于开始认识到了他们在西边所面临的严峻的局势。伏泰分别向共工族新任首领犬修、祝融族的王族首领噎以及葛天、无怀等氏族发去了消息,希望他们带兵勤王。然而,事与愿违的是,这些部族们纷纷遣使,传出的消息令貘大笑不已,他开始放心地率领部族向中央部落的王廷所在——密城进发!

楼主 东越陆孟明2017  发布于 2018-12-25 09:21:02 +0800 CST  
119、砣骨为具
游徙而来的华胥族和雷神族的人们将关中地区已被貘率领的女娲族占领的消息传到了中央部落密城。人们揣着对几百年前女娲的好奇和对女娲族篡位带来的天下大乱感到有些忐忑不安。对于伏泰,则立即遣人千里相告要求祝融族噎和共工部新任族长犬修出兵勤王。然而对于共工部来说,对女娲族的几次战败以及对于天下大乱的本能恐惧使得共工部对此显得有些犹豫。犬修在与族内的长老们共商后一面遣人回报伏泰,且请安心。一面则使人出使女娲部貘,一则是要观其实力,另外则是表达共工部只要貘承认现有的大伏羲氏首领传承,共工部则认可女娲部的存在,哪怕你能控制中央部落。
另外一边,祝融部的噎也是不愿在这个时候再动刀兵。一则经过两次叛乱一次南征,祝融部消耗不少,急需休养生息;二则不知共工氏、无怀氏等大部族如何行动,也不敢冒然出兵。三则南征才得到的土地,也需要消化吸收。因此天下的这两个大部落巧合似地选择了对貘的默示认可。但对于噎来说,一个强大的女娲部落的出现也使他生出了防范之心,他收容了雷神部和华胥部,将雷神部安置在了荷泽地区,将华胥部落安置在泗水地区,以作为祝融部西面的缓冲。
春秋时,华胥山一带曾设华胥国,因山而名,汉置华县。这里还有古华渚,今称大黄沟。华胥山在今泗水县城东北大黄沟乡与新泰交界处,现今多称黄山或黄山寨,华族、华山,黄族、黄山交糅形成中华始祖地。华胥山之阳、小安山之阴的环抱之中,形成一个东西宽五华里、南北长八华里的椭圆形盆地,古称“华胥池”或“华渚”,居中的原始村落为华胥村(简称华村)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今泗水东有黄山、黄山寨或黄粟山,乃华胥山讹变……伏羲发源祖地,证以现存地点、山泽名,殆即泗水一带。
王子襄著《泗志钩沉》亦载:“华胥氏之国,今(泗水)治东北五十里有华胥山,其西麓有华村,为汉华县故治(注:即汉泰山郡之华县,徐州牧陶谦使张闿送曹嵩家属赴泰山郡被害于华、费之间,即指此华县)。按古《河图》云,大迹在雷泽,华胥履之而生伏羲,今治东六十里有雷泽,亦名服(伏)泽;北有伏山,东南有扶犁山,亦曰抛犁;有浮来,亦曰包来;近于其地掘得汉河平二年麃里碑。西南有陪尾,即负尾山,又南首有负首山。盖扶、伏、鲁、负、麃、抛、包、来与里字互通,借音微转,歧似异而实同伏羲之伏。”由此可见,华胥氏应在今泗水县治东北。
另一面,伏泰也在密城作着抵抗女娲部的准备。各个制作工坊,无论是木器、石具还是骨器都开始转向兵器的生产。人们选项用一些尖硬的兽骨,进行销锯,接着在水中浸泡一段时日,取出进行打磨。钻木取火,将初步成形的骨刀在火中进行胶烤,直到将外面一层膜去掉,一把锋利的骨刀便大功告成了。人们将这样制作而成的骨刀、骨箭、骨斧诸兵器拿去给伏泰,伏泰对此也是赞不绝口,用这样的一把刀削取水果,非常锋利。
而手工制作的骨制兵器毕竟是觉得太慢的,于是人们发明了一种机器,叫作“砣”。先民们使用的是打制和磨制的石器、木器和一些简单的骨器工具,由于工具落后,狩猎的成果也较差,进入新石器时期后,利用砣机制作的骨器含盖了聚落先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独有的骨器使用时期,可以称之为骨器时代。早期的砣机我们没有见过实物,但从骨器上留下的工痕上可以断定是使用砣机加工的。我们的先民分别对骨、牙、玉、石的加工方式做了记载,据《诗.衞风.淇奥》载:“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可知,制作骨器是用切的方法,这“切”就因该是用转的砣机在切。砣机的发明和使用是华夏民族进入骨器时代的标志。
虽说人们都在谈论着或许有一日有战争的来临,但生活总还是要继续的。在这其中,另一种骨器——骨针应运而生。人类最早期的缝纫工具。在我国,骨针从开始出现,已到骨器时代和商周时期普遍使用,直到战国秦汉时期铁针出现并普遍使用后才被淘汰。

1930年在北京郊区房山县周口店龙骨山,发现山顶洞人的居住遗址。出土的骨针,针身保存完好,仅针孔残缺,刮磨得很光滑。它是我国最早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缝纫编织工具。山顶洞人的骨针的发现在染织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它表明五万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已能够自己缝缀简单的衣着。
骨针表明山顶洞人的钻孔技术已相当熟练,制造钻孔工具的技术已达到相当水平。装饰品说明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制技术。尽管这种技术仅用于制造装饰品,但却为以后磨制工具的出现打下了基础。骨针:长7.8厘米,宽0.3厘米。骨针用动物细骨制成,针尖锐利,表面光滑,针孔清楚,其针体保存完好,刮磨光滑,制作精细。鹿角锄(图2):长28厘米,宽3.7厘米。系由整个鹿角的分叉处加工磨制而成,通体洁白,磨制较细,一端稍残,造型自然,是史前农业生产的一种重要工具。这些骨制品造型古朴自然、纹饰细腻生动,并有一种灵动自如的美感,极富艺术魅力,也体现出古人纯朴、率真的性格。在这个远古时代就有如此精绝的艺术雕刻,堪称世间罕见,无不让人拍案叫绝,叹为观止。
人类社会总是由低级向高级进步,制作的器物也是由粗糙向精美发展,早期的先民受材料的限制,只能制作使用一些石器 木器和骨器,后来又制作了高档精美的玉器。骨器与早期的玉器在工艺和器形上有一定的联系,特别是草原骨器与和红山玉器之间,他们同处在内蒙古中东部的草原上,有很多都器型都很相似,它们之间或许有传承的关系。
考古人在一次又一次地证实骨器与玉器之间竟有形状等完全相同的器物。而在这个骨器发达的年代,成堆的骨制兵器被制作出来,发放给准备守城的战士和部落的人们。而正当伏泰和人们惴惴不安地等着貘和女娲族出现的时候,貘也带着人马出发了......
楼主 东越陆孟明2017  发布于 2019-01-17 13:37:20 +0800 CST  
120、东亡雷神
伏泰向共工、祝融等部落要求勤王,并且在中央部落的密城加强战备,修造武器的消息自然是瞒不过女娲族的貘的。在貘的心中,这次自己的女娲族的行为迹同反叛,但如果让伏泰加强完战备,能否战胜尚且不论,即算是久攻不下,必然遭到其他实力部落以勤王为名的反攻。如此这般,貘自然是不敢想下去。权衡利弊之下,貘决定向东去控制中央部落。于是女娲族在扩张中走过来的精兵强将向东黑压压地滚了过来。
在貘强大的兵势面前,伏泰立即命令各部落来救中央部落。共工等部落在大首领的严令面前自然会遵命而行,但显然是极其缓慢的。这次战斗的结果显而易见:中央部落久未经战事的抵抗在貘的面前不值一提。女娲族在经历的数百年后又一次控制了中央部落。于是貘以伏泰的名义以大首领的命令令各部落退兵。祝融等部落原是不愿一战,于是正好以此命令退兵回去了。伏泰得到这个消息,心里郁闷之情可想而知.......
貘既然已经控制了密城,立即有部落的长老劝貘废伏泰而替之。貘思考良久,仍是奉伏泰为主,自己则以首辅族长的名义实际行使大伏羲部落首领的职责。而伏泰则仍可以就一些部落民众的民政下达首领的指令和宣教。
为了能让自己有名正言顺,和前代篡位的女娲族首领有所区分,貘宣布将女娲族从娲族改为呙族。成为大伏羲部落的重要辅宓。为了不成为独裁,于是将辅宓之职分为呙族、祝融部、共工氏以及无怀氏四部。实际自然是呙族貘独掌大权。呙有斜垂,如“~堕髻”(古代妇女一种斜垂的发式)的意思,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女娲部中人们的发式。自然,貘取呙的名字也有一些随意。
《姓氏考略》云:音“戈”,又与"和"同。《淮南子》有咼氏璧,即卞和之"和"。或云:女娲氏之后,去女以咼为姓。
据呙氏族谱有载:娲氏应为远古母系氏族时期最强大最显赫的部落,后来逐渐分化演变为大大小小许多支部落,成为华夏各民族之滥觞,包括父系氏族时代的北方黄帝部落、蚩尤部落以及南方炎帝部落(后世称“中华人文三始祖”)等,是故后世有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即各族都尊女娲为华夏创世之祖,与伏羲、神农并称“三皇”,女娲因此有“娲皇”之名。在氏族发展和分化的过程中,始终有一支氏族部落保留了“娲”氏名号,直到后来去“娲”字之女旁为“呙”姓。这也与现在的姜姓、姬姓、嬴姓以及与呙姓同样罕见的“轩辕”姓氏的形成相同。姜姓、姬姓以及嬴姓都带有女旁,留下了明显的母系氏族社会的痕迹。
就在貘要以一番新气象准备以天下为己任的时候,先前被打败而东徙的雷神一族仍举起大旗不承认呙族他貘为天下的统领。貘为了让天下服于自己的权威,即决定亲自领兵东进消灭雷神部落。于是貘的军队又一次动了起来。一片平静的荷泽即将成为战场。
菏泽,山东菏泽市境内古泽,故址在今菏泽市定陶区东北。因其地有菏山而得名,是菏泽之名的来源之本。
菏泽之名见于文字记载,最早在《禹贡》:豫州“导菏泽”;导川,“又东至于菏”,即此。菏泽为菏水与济水所汇,它西纳济水,通黄河;东出菏水,接泗水,再南通淮河、长江、东海;东北出济水入大野泽,又东北,经济南北,东流入海。菏泽还北连雷泽,通濮水、羊里水、瓠子河;南纳黄沟枝流,通孟诸泽,是古代中原一带水上交通枢纽。
《汉书·地理志》载:“《禹贡》菏泽在定陶东。”唐《括地志》载:“菏泽在曹州济阴县东北九十里,故定陶城东北,今名龙池,亦名九卿陂”。唐《元和郡县图志》曹州济阴县下载:菏泽在(济阴)县东北九十里,故定陶城东北,其地有菏山,故名其泽为菏泽。宋初《太平寰宇记》济阴县下:“菏泽在县东北九十里,定陶城东北”。
据《康熙字典》引用汉时文献《风俗通·山川篇》:“水草交厝,名为泽;泽者,言其润泽万物,以阜民用也。”泽能蓄水,但水又不深,且长满水草,生有万物,是人类生存之所在。根据众多文献记载,古菏泽是一个东西长五、六十里,南北宽十几里的狭长水泽。《括地志》已把菏泽称为龙池,又把菏泽称为九卿陂。陂者,即菏泽水已很浅。
面对貘的二次袭来,雷公也是一愁莫展,虽然他很强硬地回绝了貘要求归顺的明令。于是雷神部落的人们开始向天神祈祷,希望部落能够逃过此难。巫人们跳起了巫式的舞蹈。民间传说女娲族“东杀雷神”。《山海经·海内东经》:“雷泽中有雷神,龙身人头,鼓其腹则雷。”《集说诠真》中所述:“状若力士,裸胸袒腹,背插两翅,额具三目,脸赤如猴,下颏长而锐,足如鹰颤,而爪更厉,左手执楔,右手执槌,作欲击状。自顶至傍,环悬连鼓五个,左右盘蹑一鼓,称曰雷公江天君。”在天鼓山有与“九天应元雷神”相对应的天然石鼓、石楔以及雷击石。
据考古学者和文化学者考证,《山海经》中的记载应是巫人的装扮以及所跳的舞蹈。而巫人的舞蹈一即是自然中现象或动、植物形象的反映。按《山海经》及文献的记载,人们所看见的动物即是在远古在中国东面海岸线上生活着的巨形的海牛。
海牛外形呈纺锤形,颇似小鲸,但有短颈,与鲸不同。海牛皮下储存大量脂肪,能在海水中保持体温;前肢特化呈桨状鳍肢,没有后肢,但仍保留着一个退化的骨盆;有一个大而多肉的扁平尾鳍;躯干基本无毛,仅嘴唇周围有须,头部有触毛;头大而圆,唇大,由于短颈,头能灵活地活动,便于取食;鼻孔的位置在吻部的上方,适于在水面呼吸;眼小,视觉不佳;高频听觉良好,低频则退化。生活于大西洋温暖水域,通常在浅海及河口,仅少数种类栖息在河流中。行动迟缓。而当海牛每每出水之时使会引起水花的巨大的水花。
貘以最大的兵力如秋风扫落叶般席卷了荷泽,雷神部首领雷公被杀,雷神部的一些遗民有些被俘获,有些则散向祝融部以及共工部落。雷神部落就此灭亡,从历史中消失!
貘率军“凯旋”,伏泰也不正眼看他一下,只是在她的房中刻着一些什么......
楼主 东越陆孟明2017  发布于 2019-01-21 15:31:21 +0800 CST  
121、骨刻的文
却说貘带领着呙族的大军自讨灭了雷神部落,就开始凯旋班师回朝,一路向密城行来。貘命令部族中的人一路吹着象征胜利的曲调,又让巫师“作法”以宣扬此次东讨行动的必要。因为貘清楚地知道,现在他所讨灭的部族是当年伏羲的父亲所在的部落,如果没有妥善地事后的处置,那么自己和自己的这支部族又可能陷入当年涂山氏的境地,在众多氏族的围攻中迎来最终的覆灭。不久,貘派去监视共工部族和祝融部族的人陆续回报说两大部族没有什么异常行动,貘这才放下心来,准备处理内部事务。
在貘率领部族东征的时候,伏泰在做什么呢?由于没有适当的勤王大军,中央部族的实力与现在的呙族又相差悬殊,因此只能任事态的发展,但她也想到自己的女儿恐怕已经不能继承她大首领的位置,因此也暗中派人出去,寻求勤王之部,伏泰已经不想恢复自己的位权了,但是她想有一支部族如当年先首领俊那般发难,最后扶自己的女儿成为部族首领。因此伏泰平时所做的,除了一些民政的事务以外,其他就是待在自己的房中刻画着,写着什么。貘回到密城,即到伏泰房中看望,见伏泰房中大大小小的骨头中刻满了密密麻麻的图案。看上去这些图案似乎也组成不了什么一定意思的话,便也就放下了心,只是不无调侃地说:大首领真是惬意,不知这是什么?貘我从西北而来,见识少短。不知这是什么呢?伏泰答说:这是从先首领少昊原驻地的人们传袭过来的,以前我们都是结绳记事,现在人们的生活都多了很多,结绳记事似乎是不够用了啊。我在研看,是不是可以在这些骨头上刻上之前的绳结图案,这样人们相互之间交流沟通就更方便了。貘见是这样的事,也不便去反对,于是匆匆辞了出来。
数千年之后,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山东潍坊至济南一带和关中地区、内蒙古赤峰地区及淮河流域古文化遗址经常出土刻划文字的骨头,还有刻字的滑石器、陶器和陶片等,以骨头为多。.这些刻划的字符很多,应该是一种文字记事现象;这些刻划多数像人物、动物和植物的图象形符号,“书画同源”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解释;这些刻划符号的布局和结构有规律可寻,有些偏旁多次出现;许多骨刻文成行刻几个字,有的十几个字甚至达到几十个字,辞章已经出现;近些年在山东、江苏、西安等地都已发现过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时期的文字,只是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 黄河流域、淮河流域和赤峰地区1000多块骨刻文和属于骨刻文时期的8件刻字玉石器、7件刻字陶片,约计3000个字符。
这些字体造型大体可分为写实物象型、主干分枝型和中心圆型或近似圆型三大类。
第一类,写实物象型。骨刻文的字体造型大多属于写实型,主要有人物和动物造型。可能主要是记录人们和各种动物的行动,也可能延伸到人类的思维活动以及与自然界的各种关系。第二类,主干分枝型。这种造型很特殊,主要由一根粗长主线为基础,然后在粗线的左右两侧分刻出一些短细线,类似于树枝形。可能主要与记录数字和植物有关。第三类,中心圆型或近似圆型。其基本造型有三种:一种是中间有一个圆形或近似圆形的中心,周围向外辐射几根弯曲的线;另一种是中间有一个较大的近似于圆形或方形的中心,周围向外刻有很多较密集的线,有的线上还刻细线;再一种是中间刻划类似眼睛一样的椭圆形,两头尖长较粗,椭圆形的左右两侧仅刻划几根细短线。
人们在这些发现的骨头上发现了凤鸟的图案,这正是少昊时期凤鸟形象之传播。在大伏羲氏族内部,人们还是将结绳记事作为主要的记录发生的事的方式,只是对于凤鸟等一些比较复杂的图案,人们很难或很费时费力,如果需要结绳,于是人们宁可将这些图案刻在一些可以方便携带的骨头上,用以记录所发生的事。人们自然尚没有也不会将这种刻在骨头上的图案作为主要的记录方式。且需要刻录的,是族中的巫觋,族长、长老一些人,而作为普通的聚落中人,自然无法从分配中得到这些用于刻录的骨头,也不会将分配到的兽骨“浪费”在刻录上。
人们在兽骨上刻录的“妻”字,妻字,为一脆地女子形象, 一缕长发向前能,两只手書向上似欲作流理状。字形与甲骨文学妻略同。区别在东更文妻字头上为一缕头发,抬起的为两只手営,甲骨文为三根头发,发旁为b。所会之意应该相同。 T再款释妻。«东英文化与山东»第742页所引图形为地左上方一美丽女性形象。 ⊠ 甲音文字典第1303页解字: -从1l又从号, 号象妇女长发形, 或作M収,同.象妇女;11形。上古有據掠妇女以为婚配z俗,是为掠事婚姻,甲音文要字即此掠事婚姐之反映。后世以为女性配偶之称。«説文», ·妻,婦與夫齊者也.从女从中从又又,持事,妻職也,中声,a古文妻, 从l11女。 肖,古文貴字。'按«说文»说形不确.”器义: 一、殷先王之配偶.二、方国名,要她当是要方国名的者。三、天象名·同,疑当读为基, 集文常、素书参均有变化,基本承续甲骨文写法。
言字字形与甲音文1言字相似,甲骨文字典»第222页解字:“字形与«说文»豪文略同,但实与g告、 h为一字之异构. e象木部l置之形,其上之T与半、均为登音,告、舌、言三字初又;相同,后世乃分化为三字,-释义, 一、祭名,即告祭.二、疑为职官名,«説文»: ·言,直言日言,論難日語.从口,字聲,凡言之屋l皆从言.金文音、篆文g均保留了东夷文、甲骨文的必舌形,素书1「使舌形消失, 言为指事字,东夷文、甲骨文字形,i11字上面的一建出,本义:说,说话, «左传·基公二十七年»:“志以发言.”«国语·周语上»:“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在貘的忽视之下,这些文字从伏泰处滚传了出去,一些部族的族长和长老渐渐开始读懂了,开始转变了对貘和呙族不与敌对的看法,于是又一场大战似乎正在大伏羲氏族内部酝酿着。只不过引起战争的导火索又是什么呢?
楼主 东越陆孟明2017  发布于 2019-01-27 17:56:06 +0800 CST  
在继续往下之前,我们来理一理历史的脉络。
楼主 东越陆孟明2017  发布于 2019-01-31 09:48:05 +0800 CST  
@东越陆孟明2017 2019-01-31 09:48:05
在继续往下之前,我们来理一理历史的脉络。
-----------------------------
历史发展到这儿,是女娲族的第二次崛起。
大伏羲氏族时期,女娲一族有三次崛起,第一次是女娲本人,崛起之后,天下大乱;第二次就是这次,直接导致统治秩序由伏羲一脉转由各部落轮流坐桩;第三次崛起,后文会提提到,直接导致大伏羲氏族的灭亡和炎黄时代的开启。而对应考古的,则是裴李岗文化、半坡文化向仰韶文化的过渡。
炎、黄并非只是一人,炎黄时期,实际是炎帝部、黄帝部、蚩尤部和仓颉部等部落中原争霸的时代。黄帝部的前几任首领相继收降炎帝部落、仓颉部落,并击败蚩尤部落,成为大一统的部落时代。黄帝部落末期,夸父部落、蚩尤部落联合击败了黄帝部落,但令蚩尤部族没想到的时,夸父部在这之后竟然兵锋也转向蚩尤,蚩尤部遭到了灭顶似的攻击,一退再退,天下进入夸父时代。
然而夸父时代未历经几代,遂被黄帝部落后人重新击败,天下遂进入五帝时期。
这里要说明的是:
一、大伏羲氏族时期并非氏族联盟,而是由一个部落掌握统治权的时期,掌权部落与其他部落是上、下级关系。而很多氏族首领也是由母女相传,并非由众人公议。
二、炎黄时期,如上所言,是部落争霸时期,更非部落联盟时期;
三、五帝时期,才是部落联盟时期,但这个部落联盟是建立在恐怖的部落实力平衡的基础上的,而部落联盟首领则是由联盟中实力稍强的那个部落首领担任。
四、尧、舜、禹时期,由于尧、舜、禹的部族短期内都形成了部落的一家独大,因此实际形成了最初的奴隶王朝时代,这和现在的陶寺考古也是紊合的。
楼主 东越陆孟明2017  发布于 2019-01-31 10:05:48 +0800 CST  
122、南服“土妖”
自貘率军讨灭雷神部回到密城大约一年的时间,就传出了大首领伏泰病重的消息。选择新首领嗣位的问题就成了大伏羲氏族中令人关注的事。貘自然不愿立伏泰的女儿为新的大首领,在思考良久后,貘推出了他心中的继位人——羲暤。《中华远古帝王谱》中记:羲暤,男,姓风,名羲暤(hào),为纯血缘伏羲氏传人。羲暤约生于伏泰九年,出生在陕北的洛川。他的父祖两代一直都居住在洛川,他本人也是在陕北长大成人,是一个地道的陕北人。貘对于大伏羲氏族中其他部落解释说:他从小就极聪明,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成为本族中的佼佼者。羲暤在青年时代便以发明“刀笔”和“陶书”而闻名。现在大首领伏泰会书写骨刻的字,正好可以一脉相承。未几,大首领伏泰崩逝,貘扶持羲暤继位成为新任大首领,并知告四方。“羲”,是羊群排列整齐跟人走的意思,“暤”是光洁明亮的样子。由姓名可知,羲暤就是一个长相比较俊美的陕北放羊娃,就因为他的血缘身世,被貘相中成为了大伏羲氏的首领,而作为貘来说,一个不谙世事的放羊人作为首领傀儡,也不会有诸多的掣肘。
在大伏羲氏首领继承人的问题上,貘的做法显然引起了诸多的不满,作为一直以来保护帝俊家族承位的无怀氏族首先举起了反对的义旗。长年和无怀氏一起的葛天氏也是一起响应。在他们看来,貘的做法迹同反叛,已经和公然篡位没有什么两样了。两族起兵,无怀氏又遣人去联合共工氏族和祝融氏族,欲图联合归复大伏羲氏的原有秩序。
闻听南方两族起兵,貘便以新首领羲暤的名义下令将无怀和葛天二族列为叛乱者。自然又以羲暤的名议命令自己起兵讨伐。在今天陕西,流传着女娲南山收土妖的传说,据《山海经·西山经》中有记载:“又西百七十里,曰南山,上多丹粟。丹水(丹江,源起商州,经湖北丹江口市入长江)出焉,北流注于渭。兽多猛豹,鸟多尸鸠。”这里的南山即是指终南山。而依《山海经》的记载习惯,丹水即是指从终南山发出的丹河上游。
历经数千年的时光,“土妖”是什么已经无人可以说得清了,即是是村中的老人也只是附会着说是山上或河边的土中有妖怪,后来女娲娘娘收走了云云。然而查阅字义,我们看到,土有着泥沙混合的意思,妖在原始的意思竟然是指夭折的女孩,合在一起便是泥沙混合的土中有的夭折的女孩。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了远古社会的一个特殊的葬法——翁棺葬。而原始社会中夭折的男孩女孩数量众多,为何传说故事中会对这,或许只是其中一个这样的重视呢?
自无怀氏与葛天氏打起义旗,立即率族人北进,他们知道面对着的,是一个经历了数战的精兵强将的呙族,战场上,双方见面即不多答话,一个是为了刚才到手的事业,一个是为了规复数百年来的氏族秩序,双方的战场上你来我往,横尸遍地,貘也认为是遇到了自进兵以来最难缠的对手。貘以经验命令队伍稍作后退,不知是计的葛天氏和无怀氏即迅猛扑了上来。貘于是命令从两部的结合部猛冲,一举将无怀和葛天两族分开,而后全力兜围无怀氏的族兵。终于无怀氏宣告失败了。大部的族兵被具有经验的呙族精兵所围歼。葛天氏见战场上大势已去,也终究无奈地向貘提出了乞降。
鉴于葛天和无怀氏都是百年大族,都是伏羲时便已经有的部族,貘不便将他们灭亡。于是貘打定主意,将葛天氏迁居到了今河南宁陵地区,将无怀氏适到了今陕西的终南山南麓。一个是在密城以东不远,一个是在陕南,貘的意思是要将两部分别迁居到自己的眼皮子底下看管起来。并且将两族也分别不同的处置方式。对于葛天氏,貘给予了宽大处理;而对于无怀氏,则掀起了一场远古的“巴丹行军”。无怀氏被俘虏的族人近乎是在呙人的押送下一路向西迁徙的。查阅资料,由无怀氏源起的怀姓有一部分在远古社会时代即迁徙到了今天的陕南和丹江上游地区。
即便是到了目的地,这些被虏来的无怀氏的族人虽然没有如奴隶般的生活,但整日也是被呙族人百般监视。为了无怀氏人不再有新的精神领袖,貘残忍地下令处死了已经在战场上战死的无怀氏族长的女儿。阴风怒号,无怀人族人怀着无比痛心的心情,也怀着势必复仇的心境,为他们的族长的女儿,在他们眼中的下一任无怀氏领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就在灾丹河的岸边,人们在地上徒手挖出了一个四角见方的大坑,然后将墓底填平夯实,然后将领袖的女儿恭敬地放在专用的陶制翁棺中,放置进了土坑中。这便是终南山南麓的“土妖”了。
就瓮棺葬本身来说,是部族中的人们对小孩子的体贴和爱护,以防止野兽对小孩子尸体的伤害;再或是因小孩太小,未行“成丁礼”,故不能埋进本族成年人的公共墓地。并且瓮棺是死者实现转生前所居的模拟“子宫”,成人瓮棺葬的墓主是某些原始氏族部落的精英人物 ,用瓮棺葬埋葬这些精英和夭折的儿童是为了加速死者的二次转生。我国古代称瓮棺为“瓦棺”。《礼记·檀弓》就有“周人……以有虞氏之瓦棺葬无服之殇”的记载。其他如《盐铁论》、《古史考》、《后 汉书》、《太平广记》等文献中也有记述。
丹江,俗称丹河,古称丹水,亦称丹渊、粉青江,在陕西省境又名州河,河南省淅川县境又名淅江,湖北省丹江口市段旧称均水。丹江,是长江水系一级支流汉江的支流,是汉江在秦岭南坡最大的一条支流。丹江径流量小、年际变化大,洪水灾害严重而频繁,含沙量较多。丹江水系径流量变化显著,本区又为土石山区,河谷两侧有土状堆积物分布,人类经济活动影响较大,使丹江成为含沙量较多的河流。作为黄河之后的又一条地上河流,丹江每年都洪水灾害频仍。无怀氏的族人们就是在这样泥沙混合之地安居了下来。终于一代代人之后,泥沙终究掩埋住了这一切的历史真实。
楼主 东越陆孟明2017  发布于 2019-02-02 12:50:02 +0800 CST  

楼主:东越陆孟明2017

字数:320877

发表时间:2017-10-26 21:24:11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5-30 19:27:57 +0800 CST

评论数:30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