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读道德经

道篇四十六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憯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注释:
粪:取得马粪。目的用马粪做燃料(如牦牛粪)或者用马粪肥田,搞农业生产。
可:允许,赞同。咎:灾祸。 憯:惨痛。

译文:天下有道,(天下和平那么)马的用途就是取得马粪。天下无道,(天下战乱不断)那么(连怀胎的母马都被征用,所以)战马生于城郊。
(对于王来说),没有哪一种罪恶比激起人们的贪欲的罪恶更大,没有哪一种祸害比不知足更大,没有哪一种灾难比贪得无厌更令人痛心。所以,具备知足之心,就永远不会有不足。

评论:道德经虽然主要是给王说道,说的是王道,但其实,王就是人,王道也是人道。而且,在道德经的年代,王和普通人的差别没有现在这么大。所以,我们百姓也可以借鉴王道,用于生活之中。
老子对人性是悲观的。所以,罪莫大于可欲。看看我们目前的社会,炒房炒的不也乐乎?算不算可欲?人性本私,再被激发,恐有祸。
老子最后说,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自然是对人性本私推导出来的结论。
楼主 hz_lj9999  发布于 2018-04-23 08:37:53 +0800 CST  
道篇四十七
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规于牖,以知天道。其出也,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弗为而成。
注释:牖,门窗。

译文:(了解了道的运行),不出大门,却知道天下的(变化)。不看窗外的天象,却了解天道(变化)。(如果不掌握大道),走的越远,(各种学说各种声音让你无所适从),你所能得到的智慧越少。因此,(掌握大道的)圣人不必出门就能了解天下大事,不必看就能看出事物本质,无为而为就能成功。

评论:先学道,读万卷书,搞清楚各种思想源流,掌握本质。
后印证,行万里路,看看道的运行,变化,学以致用。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如此,可近圣人之道矣。


这篇也是楼主比较喜欢的一篇,掌握事物的规律,进行推演,这个就是学以致用啊。
楼主 hz_lj9999  发布于 2018-04-23 08:55:53 +0800 CST  
道篇四十八
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损之有损,以至于无为。无为则无以为。将欲取天下也,恒无事。及其有事也,又不足以取天下矣。

译文:求学问的,(天天学习),学问天天有进步。给王讲道,(王按道实践),则(王的私欲)每天在减少,(私欲)天天在减少,以至于(最后只剩下公心,那么王就是不言之教,天下归心),这样(王就可以进行)无为而治了。(王)想取天下,(王可以运用这个王道思想,那么天下归心),就不会有什么(如战争)这样的事了。等到(王不实行王道,那么天下的人就不服),就会有(战争这样)的事发生,那么(对王来说),就不一定能够取得天下。

评论:读道德经,要讲基础立论,讲逻辑推理,这样,老子的道德经就很好理解了。自我吹嘘一下,楼主的主要贡献,大概在此了。
很多人不讲逻辑,又是对这篇乱翻译。这是一篇总结性的文字,可以和道篇三十五,德篇四十三,一块理解。

这又是一篇讲王道统治艺术的。天下归心,靠的是王道,不靠战争。
但是呢,靠战争的强横之道也很多,不讲人心归顺,武力强取,也有很多短期成功的,但是老子说,强梁者不的好死。还是要靠王道化天下。
楼主 hz_lj9999  发布于 2018-04-23 09:51:58 +0800 CST  
乱翻译的确实很多,楼主手上的这本白话老子,不讲逻辑,翻译错误的就不少。周生春老师算是对道德经比较了解的了,按帛书甲本乙本,并参考各种文本,把文字整理的不错,但意思不知道为什么感觉总有点不给力。
楼主 hz_lj9999  发布于 2018-04-23 09:58:25 +0800 CST  
道篇四十九
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圣人之在天下,欱欱焉,为天下浑心。百姓皆属其耳目,
圣人皆孩之。
注释:
欱:同和,聚合。浑:不清楚,深厚,博大。

译文:圣人是没有自己的私心的,而把百姓之心作为自己的心。(百姓之中,有善者,也有不善者),善者,圣人对他善,不善者,圣人对他也善(以图改变他),这就是大德的善。(百姓之中,讲信誉的人有,不讲信誉的人也有),信者,圣人对他讲信誉,不信者,圣人对他也讲信誉(以图改变他),这就是大德之信。圣人在天下(没有私心),把所有人聚合在一起,(执一),使得天下成为深厚博大之心(可以容纳各种人群)。(为什么这样?),因为百姓都是圣人身上如耳目的各种器官(去掉哪一个都不可以),圣人把百姓都当做自己的小孩,(没有好坏之分)。

评论:什么是德善?是一视同仁的善,而不是小善,对这部分人善,对那部分人不善。什么是德信,同理。
楼主越来越肯定道德经是母系社会的思想,当然后来也掺杂了别的思想。只有母亲,才会对自己的小孩,无论好坏,都疼爱,没有分别。是大爱。
不过,辩证法告诉我们,慈母出败子,嘿嘿,不知老子何解?
好吧,对于圣人和王,今天楼主应该知道了,圣人是了解道的,是负责教化的王和百姓的,就像宗教,可以说,圣人就是上古的祭司,王,就是管理百姓的。所以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也大。
百姓皆属其耳目,圣人皆孩之。很多人又理解错了。
楼主 hz_lj9999  发布于 2018-04-23 10:54:24 +0800 CST  
道篇五十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生生,动皆之死地十有三。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也。盖闻善执生者,陵行不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揣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也?以其无死地焉。
注释:
生生:(不讲道)求长生。陵:土山。兕:犀牛一类的独角兽。

译文:人一出生,就会往死的方向发展(不死是没有的)。其中比较长寿的十分中有三分,(一出生就)夭折的,十分中也有三分。而(那些既不长寿,也不夭折的),(不讲道的道理),一门心思想长寿的百姓,他们会动辄就会陷入死地(从而无法长寿)。这是为什么呢?(不讲道)一门心思求长生的,(方向走偏了)。我听说得道长寿的人,在山中行走不避兕和虎,进入军队中不用披甲和带兵器。(碰到这样的人),兕不会用角,老虎不会用爪,兵器也没有地方运用它的锋刃。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的道长寿的人,)对他来说,天下没有死地。

评论:长生,要讲道。不懂道,如何长生呢?
老子运用比喻的说法,讲道。光想长生是没有用的,还得会懂得避开死地。这个是不是西游记说的三灾利害?
这个讲长生必须要用正确的方法。什么是正确的方法?这里没说,不过大概也是无欲之类的方法。
楼主 hz_lj9999  发布于 2018-04-23 11:50:26 +0800 CST  
德篇五十一
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刑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也,夫莫之爵而恒自然也。道生之,畜之。长之,遂之。亭之,毒之。养之,复之。生而弗有也,为而弗恃也,长而弗宰也。此之谓玄德。

注释:
畜:蓄养。刑:同形。爵:授予爵位,使其尊贵。遂:完成。亭:变化。毒:培育。复:再来一遍。恃:依赖。

译文:道化生万物,德蓄养它们;万物(负阴抱阳),因此呈现各种形态,(朴打散了),某种用途的器物就造出来了。因此,万物尊崇道,而崇尚德。道的被尊崇,德的被崇尚,并没有谁使它们这样,而是自然而然形成的。
道生育万物,蓄养万物,滋长万物,成就万物,化生万物,培育万物,使它们养育成熟,然后重新回到原点,再次循环。
生而不据为己有,有所施展但不依赖有为,万物成熟而不宰制(以满足私欲),这个就叫做深远的玄德。

评论:道母德父。父是控制的意愿,为私,母是大爱,为公。这个似乎和老子的立论基础人性为私有点矛盾。那么,如果德放弃单纯的控制,有所为,有所不为,那么就接近道了。
道法自然。自然就是道德合二为一吧,也可以说太极,朴,一,反正都是一样的道理。
楼主 hz_lj9999  发布于 2018-04-23 13:52:51 +0800 CST  
德篇五十三
使我介有知也,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甚好解。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餍食而货财有余。是谓盗夸。盗夸,非道也。
注释:
施:邪,偏,不正。解:通嶰,两山间的涧谷。餍:满足。

译文:假如我的确有智慧,我就走大道,唯恐走入邪路。大道很平坦,百姓却喜欢走山间崎岖的小路。
(王的)宫殿十分整洁,田地非常荒芜,仓库极其空虚,(王)却穿着漂亮的衣服,佩戴锋利的宝剑,饱食终日而财货盈积,这个就叫做炫耀盗窃。
炫耀盗窃,这不是(王应该遵循)的道。

评论:老子从百姓和王的两个方面,对不守道进行了批评。
楼主 hz_lj9999  发布于 2018-04-23 15:02:47 +0800 CST  
德篇五十四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绝。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博。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注释:
善建者,善抱着:善于领悟道理的人。拔:抽出。脱:掉落。


译文:那些善于领悟(德的)道理的人,他们不会放弃的,因此(玄德深厚,子孙得福),子孙的祭祀不会断绝,(香火会一直传承下去)。
能用德来完善自己,他的德就回归自然本真了。能用德来完善自己的家,那么他的德就有余荫了(保佑自己的子孙)。能用德来完善家乡,他的德就做的特别好了。能用德来完善邦国,他的德就非常深厚了。能用德来完善天下,他的的就非常博大了。
根据有德的人对比观察别人,有德的家庭对比观察别人的家,有德的乡对比观察别的乡,有德的邦国对比观察别的邦国,有德的天下对比观察别的(历史时期)的天下。
我依靠什么知道天下变化的情况呢?依靠的就是这个。

评论:这个和孔子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个道理。
不过老子说的这个对比比照法,是一个修德的好方法。多向别人学习,质真如渝。
楼主 hz_lj9999  发布于 2018-04-23 15:50:15 +0800 CST  
德篇五十五
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蜂虿虫蛇不螫,攫鸟猛兽弗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会而朘怒,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和曰常,知和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蚤已。
注释:
朘:婴儿生殖器。怒:勃起。嗄:气逆。祥:吉凶的预兆。蚤:同早。

译文:德行深厚的人,好比初生的婴儿。蜂蝎毒虫毒蛇不咬他,凶禽猛兽不去捕捉他。他的筋骨柔弱而握物坚固,他不懂得牝牡交合而勃起不衰,这是因为精气充沛至极。他终日号哭不已,却不气逆,这是因为(悲伤欢乐)的和谐到达了顶点。和谐是不变的道理,认识和谐叫做明智,而人为的延年益寿不知道是凶是吉。
过分的用心,致使(损耗)精气叫做逞强。(不保持和谐),以至于万物壮盛的时候过早的衰老,叫做不合乎道。不合乎道,就会早亡。

评论:这个是修身,保持身体健康的道理。保持和谐的生活,工作状态。
益生也要和谐,不能强求。身体锻炼过分了,也会损害身体,就像很多运动员一样,职业晚期都是伤病缠身。
楼主 hz_lj9999  发布于 2018-04-23 16:53:55 +0800 CST  
德篇五十六
知者弗言,言者弗知。塞其穴,闭其门,和其光,同其尘,锉其兑,解其纷,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注释:
解:消解。贵:崇尚。

译文:(面临大的政争的时候),(智者)知道不说,(多嘴)说的其实不够智慧。(因为多言容易纷争),所以(智者)闭上嘴巴,关上大门,调和自己的光芒,混同于尘埃之中,锉去自己的锋芒,也就消解了各种利益纷争,这叫做玄妙深奥的同。所以这样的人,你无法与他亲近,也无法与他疏远。无法使他受益,也无法使他受害。无法使他尊贵,也无法使他卑贱。所以,这样的人就被天下所崇尚和推重。

评论:和光同尘,是一种政治上保全自己的智慧。道篇二十三 说曲则全,道篇二十四说,希言自然。说的都是同一个道理。
俗话说的好,出头椽子先烂,又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道德经比较重视生命,贵生,长生。所以,这方面的道理讲的很多。
当然,比之儒家的虽千万人,吾往矣,少了那么点气概和担当。

当然,不说有不说的好处,也是一种谋略。为什么天下贵呢?比如两派纷争,旗鼓相当,老子很注意守中,就是不偏向任何一方。这个时候,不发表意见的你,就成了双方争取的对象,所以就天下贵了。
楼主 hz_lj9999  发布于 2018-04-23 19:16:42 +0800 CST  
德篇五十七
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也才?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而邦家兹昏。人多知,而奇物兹起。法令兹彰,而盗贼多有。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为也,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欲无欲,而民自朴。
注释:
正:不偏。 事:指的是战争,修宫殿等这种耗费民力的事情。兹:通滋,更加。
朴:淳朴。

译文:以不偏不倚的立场治理国家,以出奇制胜的方法用兵,以不搞战争,(行王道,不言之教,天下归心的王道教化)来取天下。
我凭什么知道是这样的呢?(原因就是)天下的禁忌越多,百姓就越贫穷;民间精良器械越多,国家就越混乱;百姓智慧越多,各种奇怪的事情就越多;法律制度越彰明,盗贼反而越多。
因此,圣人的教诲说:我不作为,(行不言之教),百姓自会潜移默化,我好安静,(不多言,不纷争),百姓自会不偏不倚;我不搞(战争之类耗费民财)的事,百姓自会富足;我将要无所欲望,人民自会淳朴。

评论:这篇是讲无为而治的。以王的口吻自述的。
老子把王道教化总是捧得很高,但事实上,这个在现实世界不大行的通。毕竟奉行霸道的人还不少。汉宣帝说:吾家自有天下,王霸道杂用之。这个才是真理。
通行本是我不欲,而民自朴,帛书甲本乙本是我欲无欲,而民自朴。两者相差了多少?
考虑到最后的几句话是圣人说的道理。那么其中的我,应该是王,是对王的要求。因此,对圣人来说,是我不欲,道的层次很高,不过,既然是王说的,那么我欲不欲,就是正确的,毕竟王不是圣人,没有那么斩钉截铁,王还是有一点欲望的,王只能说我欲不欲,层次低一点。
可以说,改动的人,没有考虑到最后说话人的角色,所以出错了。
综合来看,我欲不欲才是正确的。@东善之林
楼主 hz_lj9999  发布于 2018-04-23 20:25:00 +0800 CST  
道篇五十八
其正闵闵,其民屯屯。其正察察,其邦夬夬。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悉也,其日固久矣。是以方而不割,兼而不刺,直而不紲,光而不眺。
注释:
正:通政。 闵:通悯,怜悯。 屯屯:聚集。夬:分袂,离散。紲:捆绑。
眺:往远处看。

译文:政治上怜悯百姓,则百姓都聚集在旗下;政治上明察秋毫,(不能兼收并蓄),则国家分崩离析。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谁知道(祸福转化)的界限呢?这个没有一定的标准。
正转变为奇,善转变为恶,人们对这些道理的了解,已经很久了。(因为物极必反),因此,实行王道的,方正有原则但不以此分割天下,兼收并蓄而不伤害他人,正直而不拿正直捆绑他人,光明正大但不炫耀使人不敢正视。

评论:民间的话同样把道理说的很清楚:
水至清则无鱼。不聋不哑,难做家翁。难得糊涂。

清官难断家务事。为什么?家务事关系到的都是家人,手心手背都是肉,因此难说是非。其实,在德篇四十九中,说的很清楚了:为天下浑心。老子算看清楚了,一个社会,也是负阴抱阳,有正人君子,就有邪恶小人,因此,不搞自伐,自伐者无功。
但是,不等于坐看某种势力的做大。圣人必须去甚,去大,去奢。
所以说,兼收并蓄必须和去甚,去大,去奢结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统治策略。
楼主 hz_lj9999  发布于 2018-04-23 21:49:17 +0800 CST  
道篇五十九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以蚤服。蚤服是谓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氐,长生久视之道。
注释:
啬:节俭,吝惜。蚤:通早。服:顺从。母:道,根源。氐:通底,根本。

译文:治理百姓,侍奉上天,没有比得上节俭这样的美德了。只有节俭,才能(放弃其他东西,)因而能先于他人顺奉道。顺奉道就叫做重积德。多积德则(百姓归心),无所不克。无所不克,就不知道他的能力极限在哪里。做到这一点,就可以领有国家了。国家有了道的治理,就可以长久了。
这个就叫做根深蒂固,长久生存之道。

评论: 这是对王品格的要求,去奢。
品德有很多种,节俭对王来说,是根本的品德,必须坚守。由俭入奢易,从奢返俭难。王也是天下的榜样。这也是对我欲不欲,而民自朴的注解。
再强调一篇,王道也人道也。陈胜吴广说的好,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德篇五十七,五十八,五十九适合一起阅读。从无为而治,到执一,兼收并蓄,再到行无言之教,非常完整的一个论述。
楼主 hz_lj9999  发布于 2018-04-24 08:34:02 +0800 CST  
德篇六十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立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伤人也。非其神不伤人也,圣人亦弗伤也。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注释:
鬼:装神弄鬼。 神:灵验。

译文:治理大国就像烹调小鱼一样,(不能常常翻动,以免破碎)。(圣人)以道治国,那些装神弄鬼的小人奸臣就干不了坏事。(不是他们干不了坏事,而是因为有圣人在,用道化解),他们的坏事(被识破被化解)从而伤害不了百姓。不但小人奸臣伤害不了百姓,圣人自己遵守道,也从不伤害百姓。因为圣人不伤害百姓,而小人奸臣(因为圣人在)害不了百姓,所以百姓就把德都归之于圣人。

评论:小人奸臣一直都有。为了铲除这些小人奸臣,时刻翻起大案,扰动朝政,在老子看来,不是好的选择。因此圣人用道化解小人奸臣的装神弄鬼,从而不用扰动朝政的办法去解决问题。这是道德经里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意思。也是为天下浑心的意思。
这点呢,略有不同意见。俗话说的好,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圣人与鬼,大多数的情况下,可不是和平相处能解决的。斗争和运动是永恒的。和平和静止是相对的。
如何对待小人,奸臣,采用什么的方法,历来都是治国的难题。人性就是这样,没有利益,大家就没有干活的动力,国家社会民族不能进步,太讲利益驱动,不少人就成了唯利益论的小人奸臣。所以,还是守中最好。
楼主 hz_lj9999  发布于 2018-04-24 09:22:50 +0800 CST  
德篇六十一
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也。天下之交也,牝恒以静胜牡。为其静也,故宜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故大邦者,不过欲兼畜人。小邦者,不过欲入事人。夫皆得其欲,则大者宜为下。
注释:
下流:大江大河的下游。

译文:
大国好比江河的下游,(如果说天下各国有阴有阳),大国属于阴。天下的阴阳交合,(雌为阴,雄为阳),雌性是以安静制胜雄性。因为雌性安静无争,所以宜居于下位。所以大国屈己尊重小国,就得到小国的归顺。小国屈己尊重大国,就被大国所容纳。因此,有的谦下而有所得,有的谦下而归附他人。
大国谦下不过是想兼并小国的牲畜百姓,小国谦下不过是想要侍奉大国。如果想使双方都满足他们的愿望,那么,大国宜居于下位。

评论:讲大国与小国外交关系的。
这里有一个逻辑问题,兼畜人和事人,不是一个层次上的问题,这个很难各得其欲的。否则,还会有这么多战争吗?
当然,对大国来说,老子柔软的态度还是收服人心,进而为兼畜人打好基础,是大国一个很重要的策略,这点是没错的。
楼主 hz_lj9999  发布于 2018-04-24 10:40:45 +0800 CST  
德篇六十二
道者,万物之注也。善,人之宝也,不善,人之所保也。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贺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卿,虽有共之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而进此。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也?不谓求以得,有罪以免与?故为天下贵。
注释:
美言:赞美的话语。尊行:值得尊敬的行为。共之璧:大的玉璧。

译文:道是万物的汇归之地。善,是人品格中的珍宝。不善,是人品格中保有(却很难除掉)的东西。
(我们可以看到不善),如美言可以用钱买到,尊行可以像贺礼一样奉送给人(其实没有尊行)。所以,人身上的不善,什么时候看到人把它抛弃了?
因此,拥立天子,设置三卿,虽有(给天子大臣献上)拱璧在先,驷马随后的礼仪,但不如坐而学道,向天子大臣进献道,(把它作为治理天下的道理)。
古代所以贵重道是为什么呢?不就是因为(进献给天子大臣道的道理之后),(天子大臣)有所求,就用所收获,(从而获得功业),那么(在你因为身上的不善而做出不好的事情,获罪之后,依靠之前献道的功业),有罪便得以免吗?
所以,这就是道为什么天下这么看重了。

评论:又是一篇整体上很多人翻译错误的。
这是一篇议论文。讲的是为什么学道,重道,是从学道的人角度来阐述的。
人,如果不是圣人,那你身上就有善和不善两种东西。不善是很难去除的。所以,把道的道理献给天子大臣,立下功业,这样你的不善所作出来的罪恶,就靠道的功业去免除了。从人之不善,何弃之有?到有罪以免,这是一个逻辑的完整链条。
很多人翻译没有看到这一点。人之不善,何弃之有?翻译成人的不善,又有什么可以放弃的呢?变成了不善不需要放弃,这个是不是违背了老子的想法啊?这个就有点问题了。事实上应该是:人身上的不善,什么时候看到人把它抛弃了?

老子对人性的洞察,还是非常深刻的,老子之论,都是对于人性之私比较悲观的基础上的。
楼主 hz_lj9999  发布于 2018-04-24 11:51:30 +0800 CST  
德篇六十三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未。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乎其易也,为大乎其细也。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必作于细。是以圣人冬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猷难之,故冬无难。
注释:
未:通味,滋味。冬:通终。猷:谋划,考虑。

译文:道的道理是无为而治,无所事事(没有战争之类的事),品起来没有滋味。(但是道的道理)化小为大,化少为多,(原因是)用恩惠报答怨恨(从而收服了很多人心)。
对付困难的时候,要在还容易解决的时候动手;做大事,要在小事上着手。所以,圣人始终不做大事,(那是因为把大事分出若干个小事着手),最终把大事做成了;(反之),轻易允诺,必定很少讲信用;把事情看的过分容易,必定使困难变多。因此圣人遇到事情通盘谋算,宁可把它看的困难些,所以最终对他来说,就没有什么困难了。

评论:值得讨论的是老子的报怨以德。这个和孔子的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思想是有冲突的地方。这是一个道文化,一个德文化。
前面说过,道母德父。小孩做错了事,母亲虽然责骂但疼爱不变,父亲嘛,小孩的一顿打是免不了了。小孩做了好事,母亲虽然表扬但疼爱还是一样,父亲嘛,可能就是奖品奖励来了。
老子为什么以德报怨呢?老子认为,万物负阴抱阳,人也有好有坏,道要执一,全体百姓,无论好坏,都是一个整体。德篇四十九,一视同仁的善,才是大的善,对于小人坏蛋,要促使其转变,而不是肉体上消灭它。
把德篇四十九读通了,自然就理解报怨以德的含义。
楼主 hz_lj9999  发布于 2018-04-24 13:22:27 +0800 CST  
德篇六十四
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谋也。其脆易判,其微易散。为之乎其未有,治之乎其未乱。合抱之木,作於毫末。九层之台,作于累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也,故无败也;无执也,故无失也。民之从事也,恒于其成事而败之。故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是以圣人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而复众人之所过,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

注释:
判:明显不同的,指分裂,分离。

译文:事物稳定,就容易维持。事物还没有变化的迹象,就容易谋划计议。脆弱的东西容易分裂,细微的东西容易消散。因此,要在事情还没有发生之时采取行动。要在没有发生混乱之时着手治理。
合抱的大树,萌发于细小的幼芽;九层的高台,从一箩筐土开始。登上百仞的高点,要靠脚下一步一步走。(违背了上述的规律),(强行)有所作为反而会坏事,(强行)抓住不放反而会失去。因此,圣人(顺从自然的变化)无所作为,所以他不会失败;无所把持,也就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做事最终要像最初一样谨慎,这样就不会败事了。所以,圣人以没有欲望作为欲望,不看重难得的财货,把不学而学作为学习的道理,通过重复众人的经历中学习道理,他只能辅政万事万物的自然发展,而不敢轻举妄动。


评论:这是道德经的实践论。
这里值得讨论的是:学不学,而复众人之所过。这里讲的就是从实践中学习的道理。过,走过。引申为经历。也可以说是众人的实践。那么我们怎么学呢?就是复,就是重来一遍,复盘的意思。我们把大家的实践总结一遍,那么,从中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就不是单纯读书可以得到的。
其次,老子非常强调实践,他的辩证法就是实践中的出来的,绝不是单纯的书呆子搞出来的。所以,学不学,本意是把不学作为学,这里的不学,不是指真的不学习,而是强调从实践中学,不做书呆子。
纸上得来终觉浅就,绝知此事要躬行。老子的不欲,不学,不仁(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不德(上德不德),中的不,都应该属于否定之否定规律,而不是表面的上的反对意思。是对客观规律的深刻认识。
楼主 hz_lj9999  发布于 2018-04-24 14:28:50 +0800 CST  
德篇六十五
故曰: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也。民之难治也,以其知也。故以知知邦,邦之贼也。不以知知邦,邦之福也。恒知:此两者亦稽式也。恒知稽式,此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大顺。
注释:
愚:使无知。知:智慧。知邦:知,明了,了解。稽式:法式,法则。

译文:所以说:奉行道的人不是用道使百姓变得聪明取巧,而是用道教百姓质朴无知。百姓难以治理,是因为他们聪明(知道如何投机取巧)。所以,通过(书本上的)知,了解国家(并治理国家),是国家的灾难,(以通过实践而来的)不知,来了解(并治理国家),是国家的福气。要永远懂得:这两者也是法则。了解这个深奥的法则,就是玄德。玄德深奥,高远,它和一般的道理恰好相反,但却合乎自然,达到与自然的最大和顺。

评论:这个是老子对人性本私的再次阐述。
这里的明民中的明,对老子来说,就是百姓懂得很多了,聪明了,必然会萌生取巧的做法。社会实践中,很多也确实如此。拿法律来说,故意曲解法律条文的,钻法律空子的,很多。所说的道高三尺,魔高一丈就是这个道理了。
但是呢,愚之是个好办法吗?肯定不是。从大道来说,孔子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才是一个更好的办法。孔子什么意思呢?但百姓和统治者想法一致的时候,那么就去干吧,百姓和统治者想法不一致的时候,那么就说服百姓,让百姓知道,这些事情是符合你们的利益的。当然,你统治者的前提真的是替百姓考虑,那么,最后百姓当然会支持你。所以,孔子才会有教无类,开发民智。这点上,孔子的做法是更恰当的。

这里出现的不知知邦中的不知,应该不是不用才智的意思,而是不是从书本上生搬硬套的,从实践中来的知,叫做不知。也是否定之否定的意思。

否定之否定,确实是比较深奥的,比较高远的,和一般事物相反的,老子把它比作玄德。
楼主 hz_lj9999  发布于 2018-04-24 15:04:29 +0800 CST  

楼主:hz_lj9999

字数:891

发表时间:2018-04-11 17:35:19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7-14 12:31:54 +0800 CST

评论数:77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