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煌说《通鉴》

元帝刘奭留下来的领导班子,不管是宦官还是儒臣,成帝一个都看不上;他最信任的,乃是外戚。他甫一即位,就以舅舅阳平侯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确立了首辅的地位;处理石显后,建始元年春正月壬子,又封舅舅诸吏、光禄大夫、关内侯王崇为安成侯;赐舅舅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为关内侯——只能说太后王政君的兄弟也忒多了点。

虽说重用外戚也算汉家的“优良传统”了,但像成帝这样,把自己的舅舅们“一网打尽”,这还是开国以来头一遭,当时就遭到不少大臣侧目,提出反对意见,但全都被成帝压下。

不光如此,为了拔高王凤的地位,建始三年秋八月,成帝拿掉了平恩侯许嘉的车骑将军,如此王凤就成了内朝唯一的大佬。同年年底匡衡也被撸掉了,代替他的是左将军乐昌侯王商。上期说过,这位也是外戚,不过他和王政君家这边的王商不是一个人,而是成帝曾祖母王翁须家那边的,这关系就离得有点远了。

在任命王商之前,建始三年春,成帝就废除了中书宦官,而置尚书员五人。到此,朝廷中枢序列就变成了王凤、王商、御史大夫尹忠三人,单看人数,外戚占了三分之二,而从实际的权柄来看,王凤一个人的权势就超过了王商和尹忠的总和。

河平二年夏六月,成帝擢封舅舅王谭为平阿侯,王商为成都侯,王立为红阳侯,王根为曲阳侯,王逢时为高平侯。五人同日而封,故世谓之“五侯”。王家一时炙手可热。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8-10-09 22:10:08 +0800 CST  
而他们的那位本家,当着丞相的王商,很快也被王家给拱了下去。这两个王家的梁子早在建始三年,王商还没有当丞相的时候,就已经结下了。当年秋天,关中暴雨四十余日,长安城中谣言四起,说是要发大水,市民们“奔走相蹂躏,老弱号呼,长安中大乱”。成帝召公卿商讨对策,王凤说请皇帝和太后、后宫乘御舟,令百姓们上城墙避水。大家纷纷附和,只有王商坚决反对,说如今“政治和平,世无兵革,上下相安”,怎么会有大水一日暴至而朝廷不知呢?此必是谣言!如今区区谣言就令城里人心惶惶,让百姓上城,不就是坐实了有洪水的传言吗,那城里得乱成什么样!

成帝一听,也反应过来,是得先弄清楚情况再说;经过一番调查,果然是谣言,而百姓们看官府并不为所动,也开始怀疑是假的,最后混乱也就慢慢平息了。事后,成帝盛赞王商的见识,而王凤则大惭,自恨失言,也暗地里把王商给恨上了。

转眼到了河平四年,当年,琅邪郡有灾,太守杨肜救灾不力,王商察问。杨肜和王凤是亲家,王凤私下托王商网开一面,被王商拒绝。王凤不忿,于是新仇旧恨一起算,指使一个叫耿定的,告发王商与其父之侍婢私通;以及王商之妹淫乱,其奴杀其奸夫,疑是王商唆使——总之就是要在私生活上把王商搞臭。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8-10-10 21:46:20 +0800 CST  
结果,同年夏四月壬寅,王商罢官,三日后吐血而亡,谥号为“戾”;其子弟亲属在朝中为官者全都被赶到地方,涿郡王氏的势力被一扫而空,朝中只剩下一个王氏——就是魏郡王氏。

由此,大权集中到了王凤一个人的手中。当年武帝刘彻为了加强皇权,打压丞相;但这也意味着皇帝自己的工作量变大了。然而,武帝虽然是个优秀的政治家,但毕竟大多数的皇帝没他那个天赋,他们完全是靠投胎好才掌握了至高权力的,论才华也就是中等偏上的水平,怎么可能比得过手底下那帮从千军万马拼杀出来的大臣?因此这权力又自然而然会向大臣们靠拢。

但皇帝们又不甘心,那怎么办?那就只有剑走偏锋喽!元帝刘奭找的这个“偏锋”,是宦官,成帝觉得老爹用宦官,朝中搞得乌烟瘴气,看来不靠谱,于是转向汉家的传统选择——外戚。

当然,其实还有一个选择,就是像宣帝刘询那样,能够把所有的势力玩弄于鼓掌之中,“霸王之道杂之”;但很明显,这对皇帝们的要求太高了,他们根本学不来!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8-10-11 21:51:48 +0800 CST  
二百三十七、“好色”一代男

成帝刘骜还在当太子时,就有一个可谓天下皆知的毛病——好色。因此他甫一即位,臣子们便纷纷就此事劝谏。

不过,你以为他们劝谏什么?劝陛下悠着点,注意身体吗?

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建始二年春三月丙午,立车骑将军平恩侯许嘉之女为皇后。趁着这件事,大将军武库令杜钦鼓动大将军阳平侯王凤,建议循古制,给陛下娶九个妻子;理由嘛,陛下不是好色吗?多娶几个就不会好色了!

王凤听了寻思半天没整明白这逻辑,姑且禀报太皇太后王政君;王政君说汉家向无九女之制,王凤本人其实能力有限,也没本事搞制度创新,听老太太这么说了也就作罢。不过经此事,王凤把杜钦引入幕府,国家大事有整不明白的都找他商量,算是弥补了自己能力不足的短板。

建始三年冬十二月戊申,未央宫地震,我们知道古人认为天灾是上天示警,而地震发生在皇宫那可不就警得不能再警了?于是成帝下诏求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之士,杜钦和太常丞谷永上奏,说这是因为“后宫女宠太盛,嫉妒专上,将害继嗣之咎”。

第二年夏天,谷永继续上奏,给出了解决后宫问题的方案——那就是广置后宫。可以给大家看看他的原文是怎么说的:“益纳宜子妇人,毋择好丑,毋避尝字,毋论年齿。推法言之,陛下得继嗣于微贱之间,乃反为福;得继嗣而已,母非有贱也。后宫女史、使令有直意者,广求于微贱之间,以遇天所开右,慰释皇太后之忧愠,解谢上帝之谴怒,则继嗣蕃滋,灾异讫息!”

——这等于在对成帝说,是个女的就行!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8-10-12 21:53:13 +0800 CST  
所以说,大家在意的并不是皇帝“好色”——皇帝可是有繁衍继承者的“义务”的,要是不好色,大臣们才要着急呢!他们真正在意的,其实是皇帝好哪个“色”——你看看要是皇后是王家的女儿,还会不会有人提这个事!杜钦是王凤的人,而谷永呢?《通鉴》里说他“知凤方见柄用,阴欲自托”——也是王凤的人。而此时,成帝专宠许皇后,那么许家的地位自然会提高;而且这许皇后可是恭哀皇后许平君家的女孩,属于亲上加亲,双重外戚,那还得了!所以为了避免王家的势力被分掉,当然要想办法让皇帝花心,分散对许皇后的宠爱喽!

许皇后也不是好惹的。河平元年夏四月己亥,日食,成帝又按照上回的套路纳谏,这回是光禄大夫刘向跳了出来(记住这个人),说的还是谷永那一套。于是成帝下令减损后宫用度,一切赏赐皆如竟宁以前故事。这下许皇后火了,她并未向成帝抱怨,而是走正规程序上了一封奏疏!疏里说道:“故事、故事”,什么都说是“故事”! 妾欲作张屏风,家吏就说“故事无有”;多说他们几句,就拿诏书来怼我脸上,这也太荒唐了!祖宗故事,循大体即可,怎么可能纤微之间,分毫不差呢!

许皇后走正规渠道,显然是向外朝大臣们示威。在中间的成帝只好和稀泥,哄老婆说,矫枉过直总比不管不问要好,而且朕要学文帝,崇尚节俭,因此皇后就退一步吧!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8-10-13 21:49:38 +0800 CST  
其实成帝减后宫用度,倒不光是为了日食之咎,而是确实那几年国库吃紧——因为黄河又决口了。武帝刘彻时期,黄河泛滥,下游分出屯氏河,双流入海;元帝刘奭时期,黄河改道,屯氏河枯竭。到了建始四年秋,大雨四十余日,黄河再次于东郡金堤决堤。

其实在决堤三年以前,清河都尉冯逡就曾经建议,屯氏河绝,新河道又过窄,万一有大雨,河水暴涨,必会决堤。不如疏浚屯氏河故道以泄水势,不然,必有后患!但当时朝臣们说没钱,而且情况也没那么严重,先放着——结果现在决堤了,果然如冯逡先前所言,河水“泛滥兗、豫,入平原、千乘、济南,凡灌四郡、三十二县,水居地十五万馀顷,深者三丈;坏败官亭、室庐且四万所”,受灾人口保守估计在十万以上。

这件事情搞得朝廷上下焦头烂额,尤其是成帝后来一翻档案,发现三年前早就有人发出警告,更是气急败坏——他甚至逼得没想出什么好主意的御史大夫尹忠自杀。

河平元年春,杜钦向王凤推荐了一名叫王延世的水利专家。王延世以竹落长四丈,大九围,做成一个大笼子,里面盛以小石,以两船夹载而抛入水中。如此则石块不易被冲走,历经三十六日,终于又修复了河堤。

所以成帝在当年,把年号改为了“河平”,便是为了纪念修堤成功。

然而在河平三年秋,黄河再次于平原决堤,流入济南、千乘,这回受灾面积大概是上次的一半。不过上回是权宜之计,这回朝廷决心彻底治理,还是王延世牵头,搞了六个月,算是又弄好了。

不过所谓“彻底”云云,也只能说是保住了河堤,该发大水,还是要发大水,也就是灾情相对来说没那么严重而已。毕竟水患这种事,直到上个世纪末仍并不鲜见。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8-10-14 22:04:52 +0800 CST  
二百三十八、大起大落的陈汤

话说射声校尉陈汤在元帝刘奭时虽然破了匈奴郅支骨都侯单于,立下大功,但他是先斩后奏,触了朝中大佬们的逆鳞,所以封赏很少。到了成帝刘骜刚即位时,当初力沮陈汤的主力之一——丞相匡衡又把这事拎了出来,说陈汤当初私吞了康居上贡的财物,又诬陷康居王派来的质子不是真王子,按罪当诛!结果在建始四年冬,这位有汉一朝唯一击杀匈奴单于的名将,竟然因为这些细碎之罪,被关进大牢,闭目等死。

当然,朝中还是有人打抱不平的。太中大夫谷永就为陈汤叫屈,说陈汤斩杀郅支,威震百蛮,自汉兴以来未尝有也。现在只不过是言事非是,执法者就一定要置其于死地,这跟当初秦国杀白起一样,岂不令天下之人寒心!因为此奏,陈汤捡回一条命,但官职和封爵都没了,成了一名普通的士兵。

其实要搞陈汤的,主要是儒臣——儒臣中罕有以军功进身者,自然和军事系统的人多有抵牾。而谷永是大将军阳平侯王凤的人,王凤本人不以经学见长,和儒臣们也说不上话,当然乐得卖军口的陈汤一个人情。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8-10-15 21:56:40 +0800 CST  
很快,这份人情就用上了。就在当年,西域都护段会宗被乌孙兵围攻,上书求发城郭、敦煌之兵以为救援。丞相乐昌侯王商、王凤等商量半天也没商量出个子丑寅卯来,最后还是王凤想到,长安不是有个现成的西域通——陈汤在嘛!于是这帮公卿高官们只好又把陈汤这位小兵给请回来。

陈汤昔年击郅支单于时,道远路寒,得了关节炎,成帝特诏他不用跪拜,然后就把段会宗奏报给他看,问该怎么办?陈汤看完后立刻说:“必无忧。”成帝问原因,陈汤回道:“我当年在西域,有‘一汉当五胡’之说——因为我汉人兵甲犀利。近来颇闻胡人学习汉人技术,不过一汉仍然可当三胡。何况现在段会宗是守,兵法云‘客倍而主人半,然后敌。’——也就是乌孙兵力起码要超过我方六倍才有胜算,从奏报上看乌孙兵力远远不够,陛下勿忧!至于发援兵,其实也没什么用——因为城郭、敦煌离得太远,即使段会宗败了,这些兵也只能用来报仇,没法救急。”

成帝一听,便问如之奈何?陈汤说段会宗必无事,现在应该已经击败了乌孙。然后他掐指一算,说道,不出五天,必有捷报!果然,四天后,段会宗捷报传回长安。

神了!

因为此事,王凤将陈汤征为大将军从事中郎,凡军旅之事一委陈汤。

另外说一下,汉朝时与唐宋以后不同,汉人的单兵作战能力远超胡人,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如陈汤所说,因为汉之兵甲犀利——也就是出现了技术代差。大概从武帝刘彻开始,汉人的冶铁技术突飞猛进,胡人要赶上这个技术差,需要数百年的时间。

所以说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8-10-16 21:58:22 +0800 CST  
一场是河平二年夏,夜郎王兴兴兵来攻。杜钦劝王凤,当趁其党羽未成时,实行斩首行动,若等其成形,则为害甚远。王凤就以金城司马陈立为牂柯太守。陈立到郡后,立刻诱杀兴,兴之余党皆降。惟兴之岳父翁指不降,兴兵报仇。翁指占据险地,同年冬,陈立断绝翁指粮道、水道,蛮夷共斩翁指,持其首级出降,西夷平。

另一次是河平四年,罽宾通使之事。这罽宾远在今开伯尔山口,自忖汉朝力不能及,故而屡次劫杀汉使。后来,汉使文忠与容屈王子阴末赴合谋攻杀罽宾王乌头劳,立阴末赴为王。再后来,汉使赵德与阴末赴不相能,阴末赴囚禁赵德,并杀其副使以下七十余人。阴末赴遣使向汉朝“谢罪”,当时在位的元帝知道他并无诚意,遂与其断交。

而到了河平四年,阴末赴再次遣使“谢罪”,朝议准备遣使回复。使者已经出发了,杜钦又劝王凤,说这阴末赴本是汉人所立,结果转过脸来就把汉使杀了,可见就是自恃道远难通。此辈都是“有求则卑辞,无欲则骄嫚”,不可能真心顺服。他们来“上贡”,其实就是贪图通商之利罢了——不然为何使团里全是商人?再说要到罽宾,从皮山开始,要经过大头痛、小头痛之山,赤土、身热之阪,三池盘、石阪道——这些名字一听就不好走,咱们何苦派自己人远涉险地呢?把罽宾使者送到皮山就得了。

王凤从其言。而罽宾也果然如杜钦所料,并无意与汉朝通好,也只是贪图赏赐贸易之利而已,数年才来一回。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8-10-17 22:00:49 +0800 CST  
二百三十九、外戚专权

前两篇曾提到一个重要的人物——刘向。其实此人在更久之前已经露了个脸——那就是元帝刘奭时期和周堪等一派的刘更生,刘向是后改的名字。这刘向乃是楚元王刘交之后,大小也算是个宗室。当年刘交好儒,刘向倒颇有乃祖之风,也喜好儒家经典、五行术数,乃是一位博学鸿儒。他不但著有中国第一部目录学著作——《别录》,《战国策》《山海经》这两本鼎鼎有名的书,也是他编成的。

在政治上,刘向作为宗室,自然对外戚王氏一家大权在握,颇为忧虑。河平三年秋,刘向集合自上古以来的符瑞灾异,分门别类,做成《洪范五行传论》,进献成帝刘骜——其实这书就是通过这些所谓的“天象示警”,拐着弯地劝成帝要提防王氏。成帝当然看出来了,也很赞赏刘向的忠心。

但他就是不听劝。

河平四年夏,大将军阳平侯王凤搞掉了丞相乐昌侯王商,权倾朝野——“倾”到什么程度呢?光禄大夫刘向之子刘歆才华不下乃父,成帝将其召对后很满意,准备用为中常侍;侍臣们提醒成帝得先知会大将军,成帝不以为然——中常侍品级又不高,这种小事干嘛还要劳烦大将军?但成帝没想到的是,侍臣们听后,竟然“叩头争之”,他只好先知会王凤;结果王凤反对,此事便不了了之。

就连王凤的智囊杜钦都觉得这有点过分了,劝王凤不要太莽。

但王凤也不听劝。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8-10-21 22:00:41 +0800 CST  
后来又发生了定陶王事件。当时成帝得了病,又没有儿子,颇以为忧。恰逢定陶王刘康来朝,太后王政君和成帝“承先帝意”,待之甚厚,不以往事为介——刘康曾是元帝最疼爱的儿子,元帝当时可是动过易储之念的。而此时成帝很可能也动了以弟弟为嗣的念头,他甚至对刘康说过,自己怕死之前看不到刘康,所以才要把他留在身边——这话背后的涵义不言而喻。

成帝如此,除了兄弟亲情之外,同时也是为了汉室整体考虑——毕竟继嗣对于帝王来说是件大事,万一他真的无子而死却没有预先准备,那是要出大乱子的!因此即使后来成帝身体好转,仍然留刘康在身边。但身为外戚的王凤对此自然不爽——因为刘康真上台的话,要用外戚也是用他自己的外戚了。此时正好发生了日食,王凤就说这是刘康这个藩王一直呆在京师,“阴侵阳”导致的,愣是逼成帝把刘康赶回了封地。然后过了几年,刘康就病死了——估计就是被这事郁闷死的。

此时,有个人跳出来打抱不平——京兆尹王章。王章上书,说日食之咎,不在定陶王,而在王凤!陛下以继嗣为念,引进定陶王,乃是“承宗庙,重社稷,上顺天心,下安百姓”之事,就是有天象也该是祥瑞;所以这日食,是王凤专权所致!前丞相王商,守正不屈,国之柱石,竟然被王凤以闺门私事,罢相忧死。而王凤自己呢?他小妾的妹妹张美人曾嫁过人,他却把此女荐入后宫,说是此女“宜子”,其实就是为了哄他小妾开心罢了——再说这张美人也明明没生过小孩。——可见王凤专权自恣如此,宜罢黜之!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8-10-22 22:03:24 +0800 CST  
这王章说起来还是王凤推荐的,不过此人素来刚直,不满王凤专权,因此上章弹劾。成帝因为王商、刘康的事也对王凤有些不怿,于是与王章商议。王章建议提拔信都王刘兴(成帝之弟,生母冯婕妤)之舅琅邪太守冯野王,以代替王凤。

成帝和王章向来是秘密商议,但王政君之堂兄弟王音时为侍中,偷听到了两人的对话,赶紧向王凤报信。王凤忧惧无措,还是杜钦有主意,劝他称病辞官——当然不是真的辞官,这是做给别人看的。哪个“别人”?当然是王政君啦!

果然,此招一出,王政君就开始向儿子哭诉;成帝并不敢违拗老太太,加之他向来亲倚王凤,只好向王凤妥协。

那么,既然要妥协,之前建议的王章,可就要倒霉了!阳朔元年冬,成帝令尚书弹劾王章,将其逮捕,廷尉论其罪当大逆。案尚未结,王章死于狱中,其妻儿被流放岭南。被牵连的冯野王也被吓病了,告假回杜陵老家就医,结果王凤就弹劾他“持虎符出界归家,奉诏不敬。”杜钦劝王凤得饶人处且饶人,王凤不听,最终还是罢了冯野王的官。自是之后,公卿见王凤,“侧目而视”。

阳朔二年夏四月丁卯,先前告密的侍中、太仆王音升为御史大夫。“于是王氏愈盛,郡国守相、刺史皆出其门下。”刘向见状对陈汤说道:“外家日盛,必危刘氏。吾而不言,孰当言者!”遂上书极谏。成帝览后为之叹息,说道:“君且休矣,吾将思之。”
然终不能用其言。

说白了,以成帝的能力,不用外戚,又能用谁呢?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8-10-23 22:00:44 +0800 CST  
卷第三十 汉纪二十二 大事记

孝成皇帝建始元年(前32)
春,正月,长信中太仆石显免官,忧懑而死。
立故河间王刘元之弟上郡库令刘良为河间王。
赦天下。
壬子,封舅诸吏、光禄大夫、关内侯王崇为安成侯;赐舅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爵关内侯。

建始二年(前31)
春,三月,丙午,立皇后许氏。
夏,大旱。
匈奴呼韩邪单于病死,以其子雕陶莫皋为单于,号复株累若鞮单于。

建始三年(前30)
春,三月,赦天下徒。
秋,关内大雨四十余日。长安民讹言大水将至,成帝刘骜用左将军乐昌侯王商建议,俄而百姓稍安。大司马、大将军阳平侯王凤由是与王商有隙。
八月,免车骑将军许嘉。
御史大夫张谭选举不实,免官。
冬,十月,以光禄大夫尹忠为御史大夫。
十二月,戊申朔,未央宫殿中地震。
丁丑,丞相匡衡有罪,免为庶人。

建始四年(前29)
春,罢中书宦官。
三月,甲申,以左将军王商为丞相。
秋,黄河决于东郡金堤。
冬,十一月,尹忠被成帝刘骜责问,自杀。
壬戌,以少府张忠为御史大夫。
西域都护段会宗为乌孙兵所围,成帝召陈汤问策;陈汤成功预言战果,王凤以其为大将军从事中郎。

河平元年(前28)
春,河堤使者王延世修复黄河河堤。
夏,四月,下诏减省后宫用度。

河平二年(前27)
夏,徙山阳王刘康为定陶王。
六月,封诸舅王谭为平阿侯,王商为成都侯,王立为红阳侯,王根为曲阳侯,王逢时为高平侯。
夜郎王兴等举兵相攻,以金城司马陈立为牂柯太守,至冬,平之。

河平三年(前26)
春,二月,丙戌,犍为地震。
秋,以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刘向上《洪范五行传论》。
黄河复决于平原,王延世等历六月修复河堤。

河平四年(前25)
春,正月,匈奴复株累若鞮单于来朝。
赦天下徒。
夏,四月,壬寅,免丞相王商。三日后乐昌戾侯王商吐血而亡。
六月,丙戌,以诸吏、光禄大夫、给事中、领尚书事张禹为丞相,封安昌侯。
庚戌,楚孝王刘嚣薨。
罽宾遣使来朝。

阳朔元年(前24)
春,三月,赦天下徒。
冬,京兆尹王章被劾下狱,死于狱中。

阳朔二年(前23)
春,张忠卒。
夏,四月,丁卯,以侍中、太仆王音为御史大夫。
秋,关东大水。
八月,甲申,定陶共王刘康薨。
徙信都王刘兴为中山王。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8-10-24 21:29:08 +0800 CST  
二百四十、掌中飞燕

卷第三十一 汉纪二十三 孝成皇帝阳朔三年(前22)~永始三年(前14)

王家虽然大权在握,但也不是说他们内部就是铁板一块。阳朔三年秋,大将军阳平侯王凤病危,成帝刘骜去探望他,并表示想以平阿侯王谭继任大将军。但王凤却拒绝了,反而推荐了御史大夫王音——按说这不应该啊,因为王谭可是王凤的亲弟弟,而王音只是王家五兄弟的堂兄弟。其实,王谭是个心高气傲之人,虽然大哥乃是一人之下,但对他只肯行家人之礼;反观王音,面对王凤“卑恭如子”,故而王凤推荐了他。八月丁巳,王凤薨。九月甲子,以王音为大司马、车骑将军;而为了安抚王谭,将其进位特进,领城门兵。由是音、谭两人有隙。

看来斗争是无处不在的。

这里插一句,所谓“特进”,以及前面提过的“大司马”“侍中”云云,都属于“加官”——这是古代职官制度里一个很奇葩的现象。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及其僚属称为“正官”,也就是正规、常设的官职。但官僚机构有个通病,那就是程序复杂、掣肘多,因此皇帝往往会召集一些亲信到身边当顾问。这些人可能有正规体系里的官职,也可能没有,但不管怎样,皇帝只要给他头衔上加个“给事中”“侍中”之类的,他就能够随时出入禁中。这种人大多本官不高(甚至没有),但却是皇帝身边人,实际是可以左右国政的。加官加到“大司马”,那才是真正的宰相;仅次于“大司马”的就是“特进”,上朝时站在丞相前面——这样大家应该理解王音、王谭两人的地位了吧?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8-10-25 21:27:23 +0800 CST  
成帝不同于乃祖乃父,作为“皇三代”,其实就是个纨绔子弟。当了几年皇帝后,果然就暴露本性,开始放飞自我了——自鸿嘉元年始,他cosplay起武帝刘彻,玩起微服私访来。问题是武帝微服多是打猎,有练兵的意思;成帝单纯就是斗鸡走马。在外面,成帝就自称富平侯张放之家人——此君乃是富平侯张安世之后,和成帝是连襟,故而贵幸无比。

臣子们当然看不过去,王音还劝过成帝,但成帝仍然我行我素。

成帝敢这么浪,大约是觉得反正国家大事什么的舅舅们操持就行了,朕坐享其成便可,所以他也不可能真地再想着削弱王家的权力。话说王氏五侯既然大权在握,亦不免骄奢淫逸起来。鸿嘉三年夏,成都侯王商为避暑,借了外甥的明光宫住;后来又穿长安城引来沣水之水,灌到园子里造了个湖玩。成帝去他家,发现这家伙居然为了自己爽就穿城引水,给首都城防造成了大隐患,极其不悦。后来成帝又去曲阳侯王根家,发现他家的房子盖得和宫中白虎殿一模一样,终于发火了,于是便找来王音一通骂——你到底怎么管家里人的!

王商两兄弟听说后,欲在太后王政君面前黥、劓以谢罪。成帝知道后大怒——怎么你们这是要借太后来胁迫朕吗!于是成帝令尚书纠举王商等人不法事,又搬出文帝刘恒诛将军薄昭之故事。王家人这才慌了,王音领头,带着王商等人负荆请罪。

然后呢?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该干嘛干嘛。

史官早就洞察了成帝的心理——“上特欲恐之,实无意诛也。”

也就这么回事。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8-10-26 21:34:16 +0800 CST  
成帝不同于乃祖乃父,作为“皇三代”,其实就是个纨绔子弟。当了几年皇帝后,果然就暴露本性,开始放飞自我了——自鸿嘉元年始,他cosplay起武帝刘彻,玩起微服私访来。问题是武帝微服多是打猎,有练兵的意思;成帝单纯就是斗鸡走马。在外面,成帝就自称富平侯张放之家人——此君乃是富平侯张安世之后,和成帝是连襟,故而贵幸无比。

臣子们当然看不过去,王音还劝过成帝,但成帝仍然我行我素。

成帝敢这么浪,大约是觉得反正国家大事什么的舅舅们操持就行了,朕坐享其成便可,所以他也不可能真地再想着削弱王家的权力。话说王氏五侯既然大权在握,亦不免骄奢淫逸起来。鸿嘉三年夏,成都侯王商为避暑,借了外甥的明光宫住;后来又穿长安城引来沣水之水,灌到园子里造了个湖玩。成帝去他家,发现这家伙居然为了自己爽就穿城引水,给首都城防造成了大隐患,极其不悦。后来成帝又去曲阳侯王根家,发现他家的房子盖得和宫中白虎殿一模一样,终于发火了,于是便找来王音一通骂——你到底怎么管家里人的!

王商两兄弟听说后,欲在太后王政君面前黥、劓以谢罪。成帝知道后大怒——怎么你们这是要借太后来胁迫朕吗!于是成帝令尚书纠举王商等人不法事,又搬出文帝刘恒诛将军薄昭之故事。王家人这才慌了,王音领头,带着王商等人负荆请罪。

然后呢?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该干嘛干嘛。

史官早就洞察了成帝的心理——“上特欲恐之,实无意诛也。”

也就这么回事。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8-10-26 21:34:22 +0800 CST  
而也就在同一年,王家又在权力之路上取得了一次重大胜利。原来成帝开始时最宠爱的女人是许皇后和班婕妤。这班婕妤倒是个伶俐人,有次成帝想和她共辇游后庭,班婕妤就以古无此礼拒绝,因此颇受王政君、成帝母子的赏识。

但欣赏和宠幸毕竟是两码事,不久,成帝便移情别恋了。有天成帝又一次微服,跑到阳阿公主家,一眼就相中了其府中一个歌舞女,遂带回宫中——此女便是有名的赵飞燕。“环肥燕瘦”中的燕,就是指这个女子——因传说其体态轻盈,能作掌中之舞之故。

随后,成帝又把更漂亮的赵飞燕的妹妹也纳入宫中(野史称此人名赵合德),于是赵氏姊妹遂贵倾后宫。当时披香博士淖方成在成帝身后,见了姐妹俩便唾弃道:“此祸水也,灭火必矣!”

既有新人笑,那便有旧人哭,许皇后、班婕妤自然失宠。赵飞燕深谙斩草要除根,遂诬告许、班二人怨望,行巫蛊诅咒成帝。鸿嘉三年冬十一月甲寅,许皇后被废,打入冷宫;其姊妹全部被诛,其他许家人被彻底赶出长安。至于班婕妤,讯问到她时,她非常机智地回答:“所谓‘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如果真有鬼神,怎么可能接受我的‘不臣’之求?如果没有鬼神,我求祂有什么用?所以我根本就没搞什么巫蛊!”成帝一听,觉得无言以对,便赦免了她。班婕妤逃过一劫后,自忖斗不过赵氏姐妹,遂请求搬到长信宫侍奉太后,以牺牲女人的幸福为代价,终于远离了后宫的血雨腥风。

许皇后和班婕妤的结局不同,一大原因,是许皇后本来就是成帝奶奶家的人,是双重外戚,对赵氏姐妹和王家来说是最危险的敌人,当然要集中火力优先干掉——要说废后没有权倾朝野的王家人参与,恐怕没人信。许家毕竟在朝中发展了三十多年,而取代他们的赵家却毫无根基,需要从头发展,这对王家来说自然算是一场胜利。而相比之下,班婕妤的威胁度就小不少,再加上她本人主动示弱,因此得以保得性命。

最后说说这班婕妤,幸亏她的机智,保全了家族——因为班家在几十年后,出了四个大名人:一个是东汉最强的文学家之一、一个是东汉最强的史学家、一个是东汉最强的武将之一,还有一个虽谈不上“最强”,却是古代唯一一个女性史书作者。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8-10-27 21:34:10 +0800 CST  
二百四十一、王莽谦恭下士时

婕妤赵飞燕虽然拱掉了许皇后,但也不意味着她自己就能当上皇后,因为她还有一关要过——也就是婆婆太后王政君。王家人虽然对赵飞燕挤掉许家很满意,但具体到王政君个人,她素来是以汉家的媳妇自诩的,现在就嫌弃赵飞燕出身太低,一直不愿点这个头。不过王家既然已经决定拉赵飞燕为盟友,也不能不投桃报李,因此不断做王政君的思想工作。终于在许皇后被废两年后,王政君最后还是同意了。

永始元年夏四月乙亥,成帝刘骜先封赵飞燕之父赵临为成阳侯,那些大臣们都是人精,岂能不明白此举背后的涵义?于是谏大夫刘辅跳了出来,上书反对。刘辅书中,有“腐木不可以为柱;人婢不可以为主”之语,惹恼了成帝,被抓起来关在了掖庭秘狱。这里要说一下,汉朝时长安没有专门的监狱,而是很多机构自己附设监狱,比如廷尉狱、郡邸狱之类。而掖庭狱顾名思义是“掖庭”这个机构附设的监狱,而掖庭是皇宫中的一个机构,职责是管理宫女,这里的监狱主要关押女犯和宫中的犯人。刘辅一个男性外官被关在这里,成帝又没说原因,朝臣们也搞不清到底出了什么情况。

不过,大家也猜到了可能是因为赵飞燕的事,遂决意出手救刘大夫。但这些人也是老油条,知道不能再拿赵飞燕说事,不然可能自己也会陷进去;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右将军廉褒、光禄勋师丹、太中大夫谷永这四个人商议后,一同上书,只是追问成帝逮捕刘辅的原因——毕竟刘辅是大臣、也是宗室(河间献王刘德一系),你不能什么都不说就把他砍了!但成帝也不好说原因,因为刘辅是“谏”大夫,现在因为一句话就被砍了,你成帝还要不要脸?于是成帝把刘辅转到共工狱,减死罪一等论,朝臣们见保住了刘辅的命,也见好就收。

这样看来,刘辅有可能是朝臣们推出来试探成帝在立后一事上的底线的。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8-10-28 21:33:39 +0800 CST  
六月丙寅,赵飞燕终于如愿以偿,被立为皇后。但令她万万想不到的是,她刚刚走上人生巅峰,成帝这个花花公子就移情别恋了——对象居然还是她的妹妹,赵昭仪。当然,也不是说成帝就把赵飞燕抛到了脑后,只能说她被排到第二位了。话说这赵昭仪居于昭阳舍,“其中庭彤朱而殿上髹漆;切皆铜沓,黄金涂;白玉阶;壁带往往为黄金釭,函蓝田璧、明珠、翠羽饰之”,装修之华丽,前所未有。赵飞燕则居于别馆,由于成帝并不是整日和她腻歪在一块,所以赵飞燕不甘寂寞,多与侍郎、宫奴之多子者私通。赵昭仪害怕阿姐行事不谨,有朝事发,于是先给成帝打了一剂预防针,说姐姐性子刚烈,要是有人诬陷她,很可能以死明志!因此但有人告发赵飞燕的奸情,成帝便杀无赦,继而后宫无人敢言。

赵飞燕身为一国皇后,胆敢在丈夫眼皮子底下通奸,未免耸人听闻。后世有人猜测,这可能是她被史官给黑了——因为此事记载于《汉书》,而《汉书》的作者,叫班固,乃是班婕妤的后辈。

当然,班固也不是乱黑,他给赵飞燕通奸之事找了个理由,而且不是“生性淫乱”这种主观色彩浓的理由,而是更为现实的理由——赵飞燕想生一个孩子。很久以前说过,皇后的地位并没有想象中的稳固,因为皇帝很容易变心——许皇后就是前车之鉴。要固宠,一大加分项就是有孩子,是男孩加分更多。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8-10-29 21:47:11 +0800 CST  
但这却是赵飞燕的短板。也不知道是谁的问题,总之赵飞燕和成帝一直没有孩子——我倾向于是成帝的问题,因为不光赵飞燕没有孩子,她妹妹赵昭仪也没有,以前得宠的许皇后和班婕妤也没有。而这种问题就不是权势或者金钱能解决的了,因此赵飞燕才病急乱投医,所以她才会找那些已经证明了自己生育能力的男人私通。

然而,最终也并没有什么卵用。

而以后的历史会证明,这才是赵飞燕最致命的缺陷。

此时的赵氏姊妹,仍然是风头无两的;她们不知道的是,她们的掘墓人,已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话说王家虽有阳平侯王凤再加“五侯”,但其实王政君有八个兄弟。其中一个叫王曼的死得早,所以他那一房拿到的好处最少。王曼的寡妇渠辛苦把儿子拉扯长大,这个儿子也争气,当时他的堂兄弟们各种骄奢淫逸,只有他谦恭节俭,好学不辍。此子成人后,奉养渠和其寡嫂,又抚养其失父之侄,同时“外交英俊,内事诸父”。王凤病重时,此子“亲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

王凤临终,将其托付给王政君和成帝,于是此人得以入仕;后来成都侯王商上书,愿意分自己的爵邑给此人;长乐少府戴崇、侍中金涉、中郎陈汤等也不断推荐此人。于是永始元年五月乙未,封此人为新都侯,迁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而此人升官封爵后,宿卫谨敕,爵位益尊,节操愈谦,散舆马、衣裘振施宾客,家无所馀;收赡名士,交结将、相、卿、大夫甚众。也因此,此人声名日甚。他曾经买侍婢,兄弟们听说后,他就说后将军朱博无子,这是为他买的,当日就把侍婢送给了朱博。

这个人,就是安汉公、“假皇帝”、新皇帝——“穿越者”王莽!
楼主 剑魔烨煌  发布于 2018-10-31 21:52:50 +0800 CST  

楼主:剑魔烨煌

字数:694684

发表时间:2016-10-10 03:5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8-04 21:43:00 +0800 CST

评论数:127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