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晚清 道民国 (长篇连载中)

从上面的留言来看,你的观点和见解确实很独到,不少地方我也很认同很有共鸣。

曾国藩这人是典型的性格决定命运,太过谨慎,其实咸丰死时造反机会最好,64年攻破天京后机会就要差些,但也有五五开的成功概率。只不过,所谓为国造反的说法应该是我们后人的期待和评价,唐浩明的《曾国藩》里面对此说法演绎颇多。但一个人想造反当皇帝怎么可能出发点是为国家呢?说出来谁也不信啊呵呵

只能说,如果曾国藩造反成功,也许客观上有利于国家利益。比如提前解决了满汉矛盾,避免后来满清朝廷“宁赠友邦不与家奴”,拖累国家改革发展。另外曾国藩相对开明,也许当皇帝后能推行更有力度的革新,就像日本明治维新那样。但这些都不能反证曾国藩造反就是为了国家。皇帝一国之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专制帝王时代,国家利益往往就是他一家一姓的利益,跟现在的意义有很大不同。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9-08 20:13:27 +0800 CST  
至于李鸿章、袁世凯、孙中山、宋教仁、蒋、毛等人,我后面会逐渐写到的。看得出来你也是个历史迷,很期待能与你有更多的交流和探讨。青梅煮酒,纵论古今,向来是我们历史迷的人生一大乐事啊呵呵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9-08 20:19:13 +0800 CST  
(88)
【孤独的公使:郭嵩焘】

郭嵩焘此人,我们前面多次提到他。他是湖南湘阴人,出生于1818年,才品非凡,运气也很好,29岁时高中进士,点翰林。他交游很广,曾国藩和左宗棠两人都是他的至交好友。能拥有这样的朋友,看得出郭嵩焘也绝非等闲之辈。

后来郭嵩焘协助曾国藩创建湘军,成为他的高级幕僚。在曾国藩的提携举荐下,郭嵩焘很快就仕途亨通:1858年入值宫廷上书房;1862年授苏松粮储道,旋即升迁两淮盐运使(都是肥差),为湘军筹饷;1863年出任广东巡抚,成为一省之长,达到了他官宦生涯的巅峰。

然而世事难料,仅仅三年后,郭嵩焘因得罪上级被罢官,只得回到长沙教书。直到1875年他才再度出来做官,只是他没想到,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很快就将经受一场暴风骤雨的洗礼——

在这一年,他被朝廷任命为钦差大臣、第一任驻英公使。

换做现在,要是谁当了驻英大使,那他的亲朋好友肯定会纷纷登门祝贺。可当年的郭嵩焘迎来的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板砖和唾沫——被骂作汉奸。原来,这个驻英公使的来历还真不太光彩。

满清王朝向来以天朝上国自居,觉得自己不能跟其他国家平起平坐,别国只有向天朝进贡的份儿,不许他们派遣公使常驻中国,当然自己更不能向别国派驻公使,不然就有失身份了。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被狠揍了一顿,清廷才被迫答应英法美俄等国派公使常驻北京。不过,就算到了这般狼狈的境地,清廷还死撑着天朝上国的面子,硬是不愿外派公使(活脱脱一个阿Q朝廷)。

1875年,英国驻华使馆翻译马嘉理在云南为非作歹被杀,英国政府乘机讹诈恐吓。清廷被迫答应派遣大员赴英“谢罪通好”,于是把这份“美差”赏给了郭嵩焘。中国首任驻外公使,竟然就是这么被逼出来的,而且还是扮演着“登门谢罪”的不光彩角色。

对于郭嵩焘来说,天上掉下来的显然不是馅饼,估计是块铁饼砸头上了。面对守旧舆论的羞辱和嘲讽,背着“汉奸”、“勾通洋人”的骂名,郭嵩焘一度有些挺不住了,想推辞掉这份“美差”。

狡猾的慈禧于是亲自召见郭嵩焘,好言相慰:你平生公忠体国,此事实亦无人任得,你须为国家任此艰苦。旁人说你闲话,你不要管他。他们局外人,随便瞎说,全不顾事理……总之说了一大堆,概括起来就两个意思:你忠诚善良又能干,你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既然太后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郭嵩焘也只好风萧萧兮易水寒,悲壮出洋。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9-08 23:32:03 +0800 CST  
(89)

其实,郭嵩焘本人在当时算是非常开明的官员,一直热衷洋务,多次上奏朝廷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技艺,甚至还建议发展近代工商业,这在当时已经是非常超前的眼光和见识了。然而,正是这次偶然又极不情愿的被迫出洋,才让郭嵩焘有机会全面深入地接触西方近代文明,真正开了眼界。

在英国和法国(后来他还兼任驻法公使),郭嵩焘首先参观了电力工厂和钢铁厂,还试听了刚发明不久的电话。他被西方先进科技的巨大力量所震撼,直呼:“此乃天地之精华也。”

后来他又参观了英国的议会、新闻报社、学校等机构,感触更大。他旁听议会辩论,亲身体验了民主政治监督制衡的过程,还看到民选市长是如何顺从民情恪尽职守。对此,他在日记中写道:“朝党、野党,各以所见相持争胜,因而济之以平” ,非常赞赏这种执政党与在野党相互监督制衡的政治制度。

西方新闻舆论监督制度的强大力量,也让郭嵩焘赞叹不已:西洋一切情事皆著之新报,议论得失,互相辩驳,皆资新报传布。执政得失付诸公论,当局所行或有所违忤,议员群起攻之,则亦无以自立,故无敢有恣意妄为者。显然,他对新闻舆论监督当局执政表现的好处非常推崇。

参观学校时,郭嵩焘对西方教育制度和学术研究有了深刻认识,认为“欧洲各国趋于富强,推求其源,皆学问考核之功也”。他因此建议在国内开设西式学馆,“渐次推广至各省以达县乡,以广学校之制”。

在受到一系列强烈震撼和冲击后,郭嵩焘开始思考西洋文明先进的根源,并从中西比较中反思中国落后的原因。他逐渐觉得,此时国内洋务运动虽然已经在学习西方先进的东西,但只是在舍本逐末——西方兵器技艺这些都是末,而西方的议会政治制度、舆论监督制度、教育学术制度这些才是本。

毫无疑问,郭嵩焘的思考成果已经远远超越了国内同时代的认知水平,这在当时的中国是一笔极其宝贵的思想财富。

对比一下就知道差距了。比如,洋务运动的先驱和主导者李鸿章此前曾说过: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因为他见识过西洋火器的厉害,所以好歹比倭仁的见识强,但后来他的认识范围和洋务作为也只是扩展到近代工商业而已。一直到1898年,张之洞在著名的《劝学篇》中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还是没跳出洋务运动的窠臼。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9-08 23:35:46 +0800 CST  
(90)

自从林则徐提出“开眼看世界”以来,郭嵩焘的认识和思考是走得最远的。如果郭嵩焘的思考成果能在国内得到广泛传播,并被有改革决策权的高层官员乃至朝廷所认可和接受,那么中国的洋务运动应该会很快达到同时期日本明治维新的高度。

这将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当时的中国能和日本一样迅速崛起为近代化的强国。那么接下来的历史……可悲的是,中国没有那么幸运。

早自赴英途中开始,郭嵩焘就不断将自己的见闻感触和考察心得寄回国内,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其中就有盛赞西洋政教修明、中国应采用其治国之道等言论。可朝廷对这些言论非常不满,严厉封杀。郭嵩焘的《使英纪程》一书,也引起国内保守顽固派的攻击谩骂,直到他去世,该书仍未能公开发行。

总之,郭嵩焘的超前思想在国内根本没有得到多少人的认可和接受,甚至包括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这些洋务领袖在内(当时曾国藩早已逝世)。难道是郭嵩焘比他们更聪明、更开明?不一定。这些洋务领袖在当时的国内已经算是很开明的了,但他们的阅历决定了他们见识的天花板高度。如果他们也有机会出国考察较长时间,相信也会对西方先进文明的本质有更深刻的认识。

可惜,郭嵩焘注定是那个时代的思想独行侠。

跟随郭嵩焘一起赴英的副公使刘锡鸿,也是个比较保守的官僚。他非常看不惯郭嵩焘在驻英期间的各种开明开化言行,反而认为这些是“汉奸”言行,有辱天朝威仪,因此秘密向朝廷告黑状打小报告,国内守旧派也群起攻之,要求将这个“汉奸”撤职。

此时的郭嵩焘势孤力单,百口莫辩,压抑郁闷,不得不奏请称病卸任。1878年8月,清廷诏命郭嵩焘卸任回国,由曾国藩之子曾纪泽接任。回到国内的郭嵩焘,不愿赴京,直接辞官回到湖南老家蛰居。当时的湖南守旧风气很盛,上至巡抚,下至地方乡绅,都认为他勾通洋人,一直都很敌视、排斥他。

可怜这位孤独的中国首任驻外公使,就在如此压抑的氛围下走完了最后的人生,于1891年病逝。他的宝贵思想成果,就这样消逝在时代的风尘中。

郭嵩焘逝世仅仅三年之后,经过明治维新后变得强大的日本,把中国打得落花流水。而等到清廷认识到西方宪政制度的优越性,决定派大臣出洋考察,那已经是1905年的事情了。

可那时候,连黄花菜都凉了。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9-08 23:40:20 +0800 CST  
倒数第三段掉了一句:

逝世前不久,郭嵩焘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流传百代千年后,定识人间有此人。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9-08 23:50:51 +0800 CST  
@小学生阿萌 2011-09-08 23:16:13
笔法独到,灰常精彩!
-----------------------------
谢谢支持!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9-09 10:44:51 +0800 CST  
中秋假期回老家,帖子暂停更新,下周一晚再来连载。谢谢各位的关注和支持!

祝大家中秋愉快,合家康乐!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9-09 14:44:32 +0800 CST  
(91)
【巨星陨落】

1872年3月12日,曾国藩病逝于南京两江总督府,终年61岁。

一代巨星溘然陨落。

晚清七十年,能称得上巨星的历史人物也就那么几个,曾国藩无疑是最耀眼的巨星。当然,这里的巨星意指历史地位显赫,并无褒贬。有意思的是,近十几年来,随着一股“曾国藩热”在国内兴起,他的人物形象和历史评价越来越高大——

什么道德文章冠绝一代;什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不愧为中华千古第一完人;什么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

从大众心理上讲,这么高的评价,显然是在建国以来曾国藩长期被刻意贬低的背景下,一种逆反情绪的反弹、宣泄和补偿。曾国藩的个人修养和历史作为,与他的对手——所谓的农民起义领袖洪秀全相比,值得肯定的地方无疑要多得多。

所以说,一个人的人品从来都不会是白攒的,终究会有人品爆发的那一天,哪怕是在死后很多年。

不过,既然是逆反情绪的反弹,就难免有矫枉过正、言过其实的地方。说曾国藩是汉奸、满清走狗也许有些偏激,但说他是残忍的刽子手并不为过。在镇压太平天国以及捻军的过程中,曾国藩指挥湘军多次血腥屠城,不仅杀俘杀降,甚至连很多平民百姓也不放过。即使以中立立场来看,曾国藩此举也是极不人道、极不道德的。

至于个人水平,军事上曾国藩才略平平,屡战屡败,不过倒是很有识人之明,选拔任用的一大批贤将正好弥补了他自身的不足。学问上,曾国藩虽是晚清大儒,但其实也没有什么旷世之作。《清史稿•曾国藩传》中,把曾国藩与汉之诸葛亮、唐之裴度、明之王守仁相提并论,显然有些言过其实了。要论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王守仁那才是真正的千古第一人(没有完人)。

在我看来,曾国藩最值得称颂、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就是他推动古老的中国真正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

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自幼接受传统的儒家思想文化教育,为官后也是极力推崇守旧僵化的程朱理学——就是这个完全脱胎于旧世界的旧官僚曾国藩,在面对新式文明的猛烈冲击时,竟然能如此迅速地作出积极有效的反应。

曾国藩率先主导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军工企业和兵工学堂,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翻译印刷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他还是洋务运动的元老、领袖和旗帜,像李鸿章、左宗棠、沈葆桢等早期洋务派督抚,都是曾国藩一手栽培提拔起来的,他们或多或少都受到了曾国藩开明思想的影响,他们的不少洋务举动也得到了曾国藩的大力支持和推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曾国藩还对容闳的选送幼童留学美国计划提供了关键性的支持。他先后三次上奏才让朝廷勉强批准,直到1872年去世前夕他还领衔上奏,督促朝廷尽快落实。

在整个洋务运动中,曾国藩就像孵化器一样,他的贡献远远超出了他个人的作为。没有曾国藩,洋务运动很可能会推迟很多年,继续沉睡的中国很可能就是下一个印度。

非常遗憾的是,在洋务运动刚刚开始向纵深发展时,曾国藩就病逝了。领袖和旗帜倒下了,这是洋务运动的极大损失,也是当时中国的极大损失。

如果曾国藩能像李鸿章那样长寿,再多活十几年,也许洋务运动的成果会大很多:也许在他的继续支持下,容闳的计划不会夭折,大批留学生成才归来,将加速国内新观念、新思想的传播;也许以他和郭嵩焘知己好友的亲密关系,郭嵩焘出使英国后的思想成果能得到曾国藩的认同和宣扬,洋务运动将触及近代教育改革和宪政改革等关键领域……

这样的假设并不是个人英雄主义,关键是当时的中国太缺少曾国藩这样既开明进取又实权在握的重量级人物了。像容闳和郭嵩焘虽然很开明,但没有足够的权力,无法推行自己的主张。慈禧、奕等人倒是很有权力,但又不够开明进取,禁不起守旧顽固派的唠叨,洋务革新不时开倒车。

有人评价说,曾国藩是古代中国最后一个重要人物,同时也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重要人物。这样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想不耀眼都难。

斯人已逝,但关于他的争议也许会一直持续下去……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9-14 00:14:01 +0800 CST  
(92)
【一个不幸的女人】

自从1861年垂帘听政以来,慈禧独掌朝政,发号施令,过足了权力瘾,跟皇帝没什么两样。不过,儿子同治帝一天天长大,迟早是要亲政的。到时候,不管慈禧有多么贪恋权位,她还是得将皇权交还给儿子。毕竟她还没武则天那么有能耐,直接废了儿子自己称帝。

1873年2月23日,17岁的同治帝在太和殿举行了亲政大典,也就是皇权交接仪式。慈禧、慈安两宫太后不再垂帘听政,从帝国权力的中心退居幕后,颐养天年去了。

其实,慈禧这时候只有38岁,权力欲极强的她这么早就过上了养老的清闲日子,显然不太甘心。然而她怎么也想不到,皇权很快就再次回到自己手中——

刚刚亲政不到两年的同治帝,竟然一病不起,挂了!

同治帝的死因,是清宫四大谜案之一。正史上说他是死于天花,可民间有不少野史传闻,说他风流成性染上了梅毒。原来,同治是个不成器的年轻皇帝,学识很差劲不说,还贪玩浪荡,纵情声色。他很不喜欢母亲慈禧给他安排的皇后,于是在贴身太监的指引下,经常偷偷溜出宫去逛窑子,结果染上梅毒一命呜呼了。

不管同治帝是死于天花还是梅毒,反正是死了。这对慈禧的打击是相当大的,要知道这是她唯一的孩子。作为一个女人,慈禧曾经是无比幸运的:她生命中两个最重要的男人——丈夫和儿子,都是皇帝。她从皇贵妃到皇太后,享尽了人间的荣华富贵。

可作为一个女人,慈禧也是非常不幸的:她生命中两个最重要的男人——丈夫和儿子,都死得太早了。丈夫咸丰帝去世时,慈禧只有26岁。唯一的孩子同治帝去世时,慈禧也只有40岁。

人生有三大不幸:幼年丧父(母),中年丧妻(夫),晚年丧子(女)。慈禧一人占了俩,而且还是青年丧夫,中年丧子。这是何等的人伦悲剧啊!虽说丧夫丧子没有导致慈禧生活上无依无靠衣食无着,但巨大的亲情创伤仍然让慈禧非常悲痛。

然而,当时慈禧没有太多的时间用来悲伤,她必须迅速选定一位合适的新皇帝来确保自己的地位和权力,因为儿子同治帝并未留下子女,近亲宗室很多人都盯着皇位呢。精明的慈禧很快就宣布了自己的决定:立四岁的载湉为皇帝。

载湉的父亲是咸丰帝的亲弟弟醇亲王奕譞,母亲是慈禧的亲妹妹叶赫那拉氏。也就是说,载湉既是慈禧丈夫的侄子,又是慈禧自己的亲外甥。这种亲上加亲的血缘关系还不足以让慈禧感到安全,她下令将载湉过继给咸丰帝和自己为子,并且强行切断了小载湉与其亲生父母的亲情联系。把亲妹妹的儿子抢过来,真是够绝的。

慈禧选择载湉还有另一层考虑,此时的载湉只有四岁,无法亲政,因此慈禧可以名正言顺地再次以皇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1875年正月,载湉登基继承皇位,是为光绪帝。慈禧太后驾轻就熟,再度垂帘听政,独掌皇权。直到1888年光绪帝正式亲政后,她才依依不舍地移交了部分权力。

慈禧的亲情人生遭遇了巨大的不幸,但客观上她的权力人生却因此受益匪浅。儿子的离去,让慈禧更加冷酷无情,更加乖张暴戾,也更加嗜权如命。其实这是一种心理补偿,亲人一个个都走了,也无法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孤独的心灵无所寄托,只能玩弄权柄了。

大家都知道,如果谁摊上了一位个人生活不幸福的女上司,那可就非常郁闷了。女人一般比较感性,她往往会将个人生活的怨气发泄到工作上,这样一来下属们就要抓狂了,因为会经常分享女上司的不良情绪。

同理,慈禧个人的不幸,客观上也间接导致了清廷的不幸、国家的不幸。在垂帘听政的前期,慈禧还算比较开明进取,总体上比较支持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洋务派督抚的改革主张。因此,这一时期的清廷对中国的自强崛起还是有贡献的。

可是,越到后面慈禧就越不像话:指使臣下挪用海军经费修颐和园,日本大军压境了她还在大办六十大寿庆典,更别提后来意气用事下令围攻外国使馆,招致八国联军侵略。这些很脑残的行为,明显不太符合慈禧此前相对明智的作风。

慈禧一旦变得不正常了,整个国家都要跟着遭殃——这就是专制时代的悲哀。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9-14 21:05:30 +0800 CST  
(93)
【痛失良机】

从1861年曾国藩创办第一家近代军工企业开始,到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前夕,中国的洋务运动持续了三十多年。除去开头八年平定太平天国及捻军的大规模战乱时期,和平建设时期也有二十五年之久。这期间,中国还先后抵制了俄国、法国、日本的侵略行径,效果还不算太差(后面会讲到)。

总之,这二十五年的国内国际环境是比较和平稳定的。今天我们回过头来看近代百年,中国的自强崛起似乎再也找不出比这二十五年更好的机遇了。好比火箭的发射窗口,这段时期是近代中国崛起腾飞的最佳时机。

那么,当时的中国又是如何行动的呢?

跟自己纵向比较,此时的中国确实有较大进步。一批地方开明官僚在朝廷的支持下,高举“自强”、“求富”两大旗帜,大兴洋务,创办近代工商业企业,仿造西方先进武器装备,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创建近代海军……

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落后而保守的中国终于开始正面积极应对了,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可喜的转变。万事开头难,更何况是古老的中华文明更新升级这样的千年大事,因此我们似乎不能苛求当时的中国能很快一步到位。

假如没有外部侵略的干扰,洋务运动不被中断,再过二三十年中国应该也能成为强国。可是当时的世界正处于弱肉强食的丛林时代,那些列强会坐等我们强大吗?

如果跟列强横向比较,此时的中国就显得进步太缓慢了,不仅没有缩短跟列强的差距,反而被他们甩得更远。从19世纪70年代起,欧美等国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乃至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

在此期间,世界强国格局发生了巨变——

美国内战(1861-1865)结束后,经济迅猛发展,到19世纪末,工业实力和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一,为下一个世纪成为超级大国奠定了坚实基础;1871年,德意志帝国完成统一大业,工业实力迅速赶超英法俄等欧洲老牌强国。

到19世纪末,欧美主要强国增加到五个,以综合国力排序大致为:英国、法国、美国、德国、俄国。其中,美国和德国作为新兴强国,国力正在迅速赶超沉迷于殖民地红利的英国和法国。

中国的近邻日本,自1868年开始明治维新,到1889年实施新宪法,短短二十余年间,就从一个封闭落后的农业小国发展成为世界强国之一。

对比当时英、法、美、德、俄、日等国的发展速度,中国的洋务运动只能算是蜗牛爬行了。中国没有趁着这二十五年的和平建设时期,成功跻身于强国之列,就此失去了掌控自己未来国运的最好机会。

如果说欧美列强的基础好,咱们不能比,那日本的崛起却足以让我们汗颜。明治维新前的日本,国力比我们弱小,改革起步也比我们晚,可人家革新自强的效果比咱们强太多。

日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9-14 23:52:49 +0800 CST  
@四年三班46号 2011-09-14 21:56:09
当权者不会主动放弃自己手中的权利的,现在也一样。
-----------------------------
是啊,现在很多人还在寄希望于当权者和既得利益集团自己发善心施行根本性改革,这不是与虎谋皮吗?老虎一定会用尖牙利爪来回答。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9-15 11:20:11 +0800 CST  
@xjr139 2011-09-15 15:21:52
湖湘文化其实是儒家的回光返照。
经世致用,内圣外王,是王者之道。
曾国藩不做皇帝,一百年后的毛泽东也会做皇帝。
只不过袁世凯已经试水过了,毛世凯不敢为天下之大不韪
-----------------------------
的确如此。中国历经了二千多年的帝国时代,整个思想文化体系都是为皇权服务的,老百姓从来都没想过,如果没有皇帝天下将是什么样子。孙中山和他领导下的同盟会,最大的贡献就是让中国的民众第一次知道,其实没有皇帝也是可以的。至于真正的民主共和理念,那需要很多年的启蒙和培育,直到今天,不还是半瓶水么?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9-15 19:50:39 +0800 CST  
今天感冒了,头晕犯困,要早点休息,明晚接着更新。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9-15 19:51:59 +0800 CST  
(94)
第九章:日本启示录

【从愤青到奋青】

一提到日本,自己心中的仇恨就会油然而生,我想这也是大多数中国人的正常反应,没必要遮遮掩掩。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在这里,我并不是故意宣扬仇恨,煽动复仇情绪,而仅仅是想表达一个常识——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不懂得仇恨,其实就跟不懂得友爱一样可怕。一个正常的社会,嫉恶如仇和与人为善同样重要。如果不去仇恨罪恶,那么善良和正义将毫无意义。

进一步说,我们不能仅仅因为自己是受害者,才知道去仇恨。仇恨世界上一切值得仇恨的东西,是人类文明的基石之一。一只强壮的猴子打死了一只没有任何亲属的弱小猴子,猴群里其他猴子会群起攻击这只杀猴犯么?但在人类文明社会里,如果有人杀死了一个无依无靠的智障乞丐,即使没有任何亲属站出来为被杀的乞丐伸冤,这个杀人犯也会被提起公诉、判以极刑。因为我们是人类。

当然,对于日本,我们除了仇恨,所要做的还有很多。如果不能变得比它更强大,我们就连仇恨的资本都没有。日本在强大之前,曾虚心学习中华文明很久。后来眼看中国落伍了,它转而学习西方近代文明,紧接着就踩着中国登上了东亚霸主之位,横行霸道、为非作歹达半个世纪之久。虽然后来无条件投降,但军国主义直到今天还阴魂不散,而且日本现在的经济科技实力还是远远强过我们。

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我们就不能知耻而后勇么?

可勇气也分匹夫之勇和大智大勇,谩骂咀咒、游行示威、盲目抵制日货乃至打砸商店等愤青行为,其实都无济于事。唯有奋发图强,从愤青升级为奋青,虚心向对手学习,才能早日超越对手,一雪前耻。

近代以来,日本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可多了,特别是日本明治维新,这可是世界历史上落后国家自强崛起的经典案例。对比明治维新,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中国的洋务自强究竟差在哪里。

因此,在这里我专门用一章的篇幅,来简要介绍一下日本明治维新的概况。因篇幅所限,只能管中窥豹,走马观花一番。希望借此机会激发大家主动去了解更多的日本近现代史。想想日本那么多的中国通,都把中国研究透了,相比之下,我们对日本的了解太少了,真是汗颜啊。

今天,无数中国青年对日本AV女优们那是了如指掌、如数家珍(人之常情,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但如果哪一天,我们也能对吉田松阴、高杉晋作、福泽谕吉、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西乡隆盛、伊藤博文、山县有朋、涩泽荣一等这些日本近代史上的牛人了如指掌、如数家珍,那时候中国就一定能超越日本了。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9-17 01:12:03 +0800 CST  
头晕脑胀,思维不畅,今晚就发这么多了。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9-17 01:12:59 +0800 CST  
(95)
【起步给力】

19世纪中期,日本还处于德川幕府时代,闭关锁国,偏安一隅,守旧落后,国力弱小,看不出一丁点崛起称霸的迹象。

1853年7月,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领舰队闯入日本江户湾(今东京湾),要求开港通商。日本因无力抵抗,次年被迫与美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随后几年里,英国、法国、俄国、荷兰接踵而至,相继强迫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这个东北亚的岛国,最终也和中国一样被欧美列强打开了封闭的国门。

此时的日本,跟中国一样面临着巨大的外部压力。不同的是,日本国内的反应要比中国积极得多。一些相对开明的强势地方政权,如长州藩、萨摩藩、土佐藩和肥前藩,因不满德川幕府的衰弱无能,开始打出“尊王攘夷”的政治旗号,并进行近代化改革。

比如早在1855年,长州藩就开始创办造船所建造西式大船,并选派伊藤博文、井上馨等人前往英国留学,比中国第一次派出留学生早了近二十年。大开眼界的伊藤博文,后来成为日本崛起的关键性人物。

1866年,来自长州藩的木户孝允和来自萨摩藩的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开始聚到一起,商定两番联合进行倒幕运动,要求德川幕府将执政权力归还给天皇,而幕府一方当然不会轻易放权。

既然谈不拢,那就打吧。1868年,拥立天皇的讨幕军彻底击败了幕府军。日本最后一任幕府将军德川庆喜投降,统治日本260多年的德川幕府就此倒台了。就在这一年,日本新政府为年仅十六岁的天皇睦仁举行登基大典,宣布改元明治,改江户为东京(次年迁都东京)。

世界近代史上的崛起奇迹——日本明治维新,就此拉开了序幕。

与中国的洋务运动相比,日本明治维新从一开始就拥有一个巨大优势:全新的、开明的、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政府。经过倒幕运动的政权大洗牌,国家权力集中到了明治天皇手里,天皇作为国家象征和统治君主,确立了君临天下的绝对权威。

由于当时明治天皇只有16岁,中央政府真正发挥决策作用的,是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西乡隆盛等萨(摩)长(州)派政治领袖。这三人是日本明治维新前期的核心人物,都是难得的政治天才,眼界开阔,开明进取,大力推进近代化改革,在日本历史上被誉为“明治维新三杰”。

其实,从个人才华和能力上讲,日本的维新三杰不见得比中国的洋务三杰——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强多少。但是,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等人不仅见多识广(后面会讲到他们出国考察),眼界更为开阔,更重要的是他们身居中央政府高位,高屋建瓴,从上至下向全国推行近代化改革政策,效果明显比以地方督抚为主导的中国洋务运动要好得多。

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政府,再加上几个开明进取的政治大腕,使得日本明治维新的起步相当给力。设想一下,若是当初曾国藩造反成功自立为帝,建立强有力的新兴汉人中央王朝,李鸿章、左宗棠等开明洋务派也成为有中央决策权的高官,洋务运动就不至于那样抱残守缺,慢慢吞吞,还一步三回头,经常开倒车。

看看人家日本,明治维新刚一起步,中央政府就以天皇的名义连续发布一系列施政纲领:破旧来之陋习,求知识于世界,实行前所未有之变革,以实现“经营天下,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与万国对峙”的宏大目标。

不管我们觉得这是它侵略扩张成性的表现也好,是狂妄嚣张的意淫也好,但不得不承认,此时的日本,务实理性,自强进取,坚定自信,一点都没有弱国心态。与之相比,当时的中国一方面盲目自大,还抱着天朝上国的臭架子不放,另一方面又在近代化改革上畏畏缩缩,目光短浅,犹疑不定。

中日近代化赛跑的发令枪刚一打响,中国首先就在心态和气势上输给了对方。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9-18 23:30:16 +0800 CST  
(96)
【价值连城的出访】
日本这个民族很务实,明治维新伊始,政府既然声称要“开拓万里波涛,与万国对峙”,就绝不会空喊口号,他们很快就采取了“求知识于世界”的实际行动——

1871年12月23日,日本历史上著名的岩仓使团从横滨港起航,开始了长达一年零十个月的出访欧美之旅。使团的任务,首先是想跟美、英、法、俄等国谈判,修改幕府时代与之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其次就是求知识于世界,全面考察欧美文明发达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教育等各种先进制度,学习借鉴,引进吸收。

岩仓使团的规格很高,由明治新政府的几位高级官员带队:正使是右大臣岩仓具视,四名副使分别是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伊藤博文和山口尚芳。整个使团共有48人,还有58名赴欧美各国留学的贵族子弟随行。

使团的第一站是美国。日本人抱着“修平等友好之谊”的希望而来,美国政府的招待很周到,但在修改不平等条约的问题上根本就不鸟他们:想修约?门都没有!此后的出访中,其他西方列强在修约问题上的态度跟美国一样霸道。

弱国无外交的屈辱和残酷,深深刺激着明治政府的高官们。他们默默吞下屈辱的苦果,立志要发愤图强,于是暂时放弃了修约计划,将出访的重心放到了考察学习上。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使团先后访问考察了美国、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德国、俄国、丹麦、瑞典、意大利、奥地利、瑞士等12个国家,整个考察经费竟然占到了1872年明治政府财政收入的2%!

看到这里,很容易联想到我国现在令人深恶痛绝的公费出国之弊:各级官员们往往也是打着考察学习的旗号,其实就是变相公费旅游,回国之后也没见他们带回多少欧美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和经验。相比之下,当年日本岩仓使团那才是货真价实的国家公仆:使命感和责任心极强,考察学习兢兢业业——

他们认真考察了各国的政府机构、议会、法院、学校、公司、交易所、各种工厂、矿山、港口、农牧场、兵营、要塞。西方社会的文明昌盛,让他们叹为观止,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当然,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等人的认识水平肯定比刘姥姥高得多。他们很快就总结出了西方国家富强繁荣的几大关键原因。

在英国的伯明翰和曼彻斯特,一排排工厂在不停地生产各种商品,黑烟漫天,这让日本使节团非常震撼。英国和日本同为狭小的岛国,但工业极其发达,号称世界工厂,生产出来的商品再通过世界贸易体系销往全球各地,成就了大英帝国的霸主地位。大久保利通意识到,日本要想富国强兵,必须走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立国的道路,殖产兴业是强国之本。

1873年3月15日,使团在访问德国时,拜会了有“铁血宰相”之称的帝国首相俾斯麦。俾斯麦对来自遥远小国的使节直言不讳:“方今世界各国,皆以亲睦礼仪交往,然此皆属表面现象,实际乃强弱相凌,大小相侮。”他还讲述了当年弱小可欺的普鲁士,怎样在弱肉强食的国际环境中生存下来并成长为大德意志帝国。弱小国家要想独立自主,必须振兴国力,既要富国,又要强兵。在“内治”与“外交”的关系上,“内治”优先,搞好内治,外交上才有发言权。

俾斯麦对日本人真是太慷慨了,这番话绝对是字字珠玑、句句千金啊!

言者有意,听者也有心。大久保利通等人醍醐灌顶,茅塞顿开,感到日本的前途大有希望了。除此之外,他们认为德国的君主专制立宪政体和军国主义等与日本国情很相似,于是决定仿效德国的政治军事制度,也就此埋下了武力扩张的祸根。

另外,欧美各国的普及教育也给使团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意识到,日本的近代化事业需要大量新式人才,当务之急就是普及教育。而且,教育内容也要像欧美那样重视近代科学知识,而不能再整天琢磨那些儒学(古代日本属于中华文化圈)。他们哀叹,东方教育造就了一批社会寄生虫,日本沉睡了太久。

殖产兴业,富国强兵,内治优先,普及教育……岩仓使团的这次出访,收获的治国理念太宝贵了。他们回国之后,基本就是按照这些治国理念来制定国家发展战略。

有了正确战略的指引,日本在近代化崛起的道路上,开始了极速狂飙。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9-20 00:22:25 +0800 CST  
@zhudong777 2011-09-19 22:27:20
楼主真是好文笔,不顶都不行,不顶都对不起上帝!
-----------------------------
谢谢支持!不过,你这么夸张,上帝会不高兴的呵呵。最近我在冥思苦想,怎么才能写得更好看些。祈求上帝能赐予我更多的灵感,最好是在梦里给我一支生花妙笔……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9-20 14:39:59 +0800 CST  
(97)
【殖产兴业】

政府的核心职责之一就是发展经济,在这一点上,当年的日本明治政府做得实在是太好了,堪称典范,别说晚清政府,就连我们现在的政府都应该好好学习。

要致富,先修路。在工业化的早期,修建铁路显得尤为重要。1872年,日本第一条铁路(东京至横滨)建成通车,此时距离明治维新启动还不到四年。当天的通车典礼上,人山人海,观者如潮,日本国民在欢呼着新时代的到来。此后,日本的铁路网迅速向全国主要城市延伸。到1893年,小小的岛国日本,铁路总里程已达3000多公里。

反观当时的中国,清政府对待铁路的态度让人哭笑不得。1865年,英国商人杜兰德在北京宣武门外,修建了一条一里长的“展览铁路”,这是出现在中国的第一条铁路。不久,清政府以“观者骇怪”为由,勒令拆除。1876年,上海怡和洋行英商在未征得清政府同意的情况下,擅自修建了淞沪铁路(从吴淞到上海),于当年7月建成通车,全长12公里,经营了一年多时间,这是中国最早办理客货运输业务的第一条铁路。但不久后,清政府用28万两白银将其赎回,然后竟然全部拆除!钱多人傻,极品脑残,买过来自己用不行么?

直到1881年,在洋务派领袖李鸿章的大力支持下,中国才终于建成了第一条持续运营的铁路——唐胥铁路(从唐山到胥各庄,全长9.7公里)。铁路是建好了,但清廷认为蒸汽机车行驶起来震动太大,会惊扰附近皇陵的先皇神灵,冒出的黑烟也会损害庄稼(还挺有环保意识的嘛),因此禁止使用机车。

可没有机车,火车怎么行驶呢?清廷统治者用独特的想象力,创造了世界铁路史上绝无仅有的荒唐景观——马拉火车!经洋务派官员多次解释,一年后清廷才勉强同意了用蒸汽机车牵引。在英明的晚清政府领导下,到1894年中国的铁路总里程也仅仅只有400多公里。

除了大力修建铁路,明治政府还积极建设邮政、电报电话网等通信事业。早在1870年,日本就开始架设电报网,到1880年全国主要城市都连通了电报。这些新兴的近代化基础设施极大地促进了日本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明治政府发展近代企业的手段更是令人叫绝。跟中国的洋务运动一样,日本政府首先开办了一批官营企业,但他们从一开始就认为官营企业是临时示范性的,最终要转为欧美等国的民营企业模式,倡导自主发展、自由竞争、自负盈亏,这样更具活力,效益更好。

于是,从1880年代初开始,明治政府逐步将大部分官营企业卖给了私人资本家,同时还积极鼓励民间创办私营企业,甚至还发放经营补助金保护私营企业的发展。在政府的鼓励和引导下,日本商人纷纷投资建设纺织厂等近代企业。“日本企业之父”涩泽荣一更是辞官从商,一生创办了500多家企业,业务遍及金融、铁道、海运、矿山、纺织、钢铁、造船、机电、保险、建筑等众多领域。

到1892年,日本的近代企业已达5444家,工人人数达38万人,当年出口总额达9111万日元,进口总额7132万日元。短短二十余年,日本就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初步发展成近代工业体系较为完备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并积极融入到世界贸易中。迅速增强的经济实力,奠定了近代日本强势崛起的基础。

而此时中国为数不多的近代企业中,官办和官商合办企业还是主体,大部分企业经营管理不善,贪污腐败现象严重,效益低下,甚至亏损破产。私营的近代资本主义企业数量很少,发展举步维艰,迟迟无法壮大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中国的经济领域,国进民退现象严重,明显违背了最基本的经济规律和常识。我们的当局,管理经济的水平难道还不如一百多年前的日本明治政府吗?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9-20 20:29:50 +0800 CST  

楼主:风华长歌

字数:263729

发表时间:2011-05-22 06:3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2-14 09:07:39 +0800 CST

评论数:197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