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晚清 道民国 (长篇连载中)

(55)
【内讧大火并】

天王洪秀全和东王杨秀清之间的权力失衡由来已久,要是刨根究底的话,甚至可以追溯到当年在紫荆山传教时期。当时冯云山被县衙抓走,洪秀全前去营救,紫荆山上拜上帝教的信徒们一时群龙无首,人心惶惶,流言四起。关键时刻,代理头领杨秀清急中生智,表演了一番降僮(神灵附体)的绝活:

只见他“哐当”一声突然倒地,口吐白沫,神志不清。过会儿,他突然站起来神态肃穆地宣称自己是天父(上帝)下凡,并以天父的口吻号召大家坚定信念,拥戴天王,成就大业。说完之后高喊一声“我回天也”,又“哐当”一声倒地不醒。半晌后,他苏醒过来,并假装对刚才的举动浑然不觉。

其实,降僮常见于当地民间的封建迷信活动中,老百姓向来对那些装神弄鬼的把戏很迷信。机智的杨秀清借用降僮的迷信效果,来了个移花接木,通过天父的权威镇住了大家,安抚了人心。看到效果不错,杨秀清此后屡试不爽,在信徒中逐渐拥有了“天父代言人”的特殊身份,威望大涨。

洪秀全回山后,面对众人已经认可杨秀清特殊身份的局面,为了维持拜上帝教的宗教权威和神秘色彩,也就接受了既成事实。此后,杨秀清时不时上演天父下凡的把戏,连洪秀全也不得不恭敬从命。永安封王后,东王杨秀清节制诸王,两人权力更加失衡。

定都天京以来,洪秀全整天宅在天王府里纵情享乐,军政要务基本上都是由东王杨秀清发号施令,一手负责。在洪秀全看来,这种局面多和谐啊,我正好可以安心享乐,而你正好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再说我也待你不薄,你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位极人臣,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可杨秀清却不这么想。人心一旦贪婪起来,欲壑难填。不错,我确实位极人臣,可我凭什么要在你之下呢?我就不能取代你来当一国之主么?我掌控全局功勋卓著,而你却才具平平,还整天不干正事儿,我比你更有资格当老大!

野心和权力欲迅速膨胀的杨秀清,开始试探洪秀全的反应。毕竟洪秀全并不是任由自己摆布的傀儡,天王的威望仍在。另外,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燕王秦日纲等当年一起打江山的兄弟们,到底站在哪一边还很难说。

于是杨秀清再次假托天父下凡,将洪秀全召到东王府里(难得出门一次),并以天父的口吻问道:东王杨秀清的功劳这么大,怎么才九千岁啊?

洪秀全心里一惊:难道这小子真的要动手篡位啦?不行,我得先稳住他,不然恐怕今天不能活着走出东王府了。于是他神色不变地回答:四弟(杨秀清)劳苦功高,应当是万岁。

“天父”又问:那东王世子呢?

洪秀全沉着应答:也该是万岁,世代都是万岁!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8-21 22:21:25 +0800 CST  
(56)

洪秀全如此乖顺的表现,完全出乎杨秀清的意料。难道他心甘情愿禅位于我?要真是这样,大家就不用撕破脸大动干戈了。就这样,洪秀全得以顺利脱身回府。

绝顶聪明的杨秀清,终于很傻很天真了一把(代价巨大)。

洪秀全回到天王府后,回想起刚才的险境,后怕得冷汗直流,立即下令紧闭大门,加强护卫,并连夜发出密诏,号令身在前线的韦昌辉和石达开各自速速带兵回京护驾,诛杀杨秀清。

韦昌辉早就对飞扬跋扈的杨秀清怀恨在心了,只是一直敢怒不敢言。收到密诏后,韦昌辉带领三千精兵日夜兼程,于1856年9月1日深夜赶回天京,并连夜包围东王府,冲进去大开杀戒。杨秀清猝不及防,连同他的所有王妃子女家人,还有王府护卫,瞬间成为刀下鬼。第二天,杨秀清的首级被悬挂示众,告示上宣称他“窃据神器,妄称万岁,已遭天殛”。

杨秀清虽然已被诛杀,但天京城内还有他众多的亲信党羽。洪秀全本已下令赦免,但内心歹毒的韦昌辉害怕报复,决定斩草除根。于是他设下圈套,假借天王旨意将东王部下召集起来(此时洪秀全已被韦昌辉胁迫暂成傀儡),全部诛杀,随后下令关闭城门,全城捕杀东王余党。天京城内一时血雨腥风,先后有2万多名太平军将士被杀。

刚从前线赶回天京的石达开,目睹惨状后极为震惊,当面斥责韦昌辉不该滥杀无辜。此时已杀红了眼的韦昌辉,觉得石达开也是个大威胁,对他也起了杀心。石达开得到密报后,吓得连家门都没进,只身一人用绳子溜下城墙连夜逃走,可怜自己全家惨遭韦昌辉满门抄斩。

闻此噩耗,石达开从安庆率领四万精兵杀奔天京,号召大家讨韦靖难。有了翼王撑腰,天京城内的反韦力量逐渐聚集起来,在洪秀全的指挥下开始反击韦昌辉集团。11月2日,韦昌辉被擒,随后被处以五马分尸的极刑。

到此,异常曲折、异常血腥的太平天国大火并总算结束了。洪秀全、杨秀清、韦昌辉等人争权夺利,却连累几万无辜的太平军将士以及那些妇幼家小,白白跟着殉葬。

有言道,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乱世中的人命,比狗还贱。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8-21 22:27:05 +0800 CST  
(57)
【石达开的遗憾】

内讧结束后,石达开在洪秀全的邀请下回到天京主持朝政,受到广大军民的拥戴。主政不到半年,他就迅速扭转了由天京内乱而导致的不利局势,太平天国在军事上又开始取得一系列的胜利。这样一来,他在军民中的威望又进一步提高了。

说起来,在太平天国的高层中,除冯云山、萧朝贵早逝外,翼王石达开是最值得期待的。他为人正直,文武双全,战功卓著,为政开明。他不像洪秀全那样骄奢淫逸,不像杨秀清那样专横跋扈,不像韦昌辉那样凶残歹毒。更可贵的是,他对洪秀全政教合一的那一套倒行逆施颇不以为然,在自己管辖的地区敢于自主采取相对务实的政策,因此深得民心。

假如石达开能一直主政下去,而洪秀全安心继续做他的幸福宅男,那么太平天国的前途和命运,也许会是另外一个结果。

可问题是,洪秀全自从经历了天京之变后,心里有了阴影,开始多疑起来。他见石达开威望高涨,开始产生了猜忌防范之心,于是将自己两个亲哥哥封为安王、福王,并授予重权,以此牵制石达开。安福二王才能极其平庸不说,还经常为非作歹仗势欺人,口碑很差。两人非常嫉恨石达开的才干和人望,渐渐有加害之意,并不时挑起洪秀全对他的疑心。

此时的石达开处境危险,心里也十分痛苦。如果任由情况恶化,自己很可能落得杨秀清的下场。有亲信劝他干脆废天王于深宫,取而代之,但他却下不了狠心。想想当年自己才16岁时,洪秀全和冯云山亲自登门拜访,邀请自己共图大业,并一直委以重任。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洪秀全,他一直是很敬重和拥戴的。

想来想去,为求自保的石达开决定走为上计,于1857年6月带着嫡系部队出走,离开了天京这个是非之地。总的来说,石达开选择出走是无可厚非的,他既没有选择废洪秀全自立,无愧于知遇之恩,也没有坐以待毙,可谓两全其美。但他接下来的选择却显得有些遗憾了。

石达开出走时,沿途不断有太平军将士加入进来追随他,一度达到十几万人之多,这些可都是太平军的精锐部队。按说自立门户的石达开完全可以凭借这支军队再图大业,但他却迷失了战略方向。

分析一下当时的战争局势,石达开的最佳选择应是占领富庶的苏南和浙江一带(以他的兵力实现此目标并不难),并以此为根据地建立稳固的地方政权,安顿军队,发展生产,积蓄力量,等待时机。这里物阜民丰,赋税充足,交通便利,足可奠定基业。

驻扎在此,往南可以继续向福建两广一带逐步扩张,往北往东可以与天京政权相互策应,共同对抗清廷和湘军。一旦时局有变,便可趁机出击,最终统一全国也未尝可知。

可石达开选择的却是一条不归路:流动作战。一般来讲,若非万不得已,放弃根据地流动作战是最不可取的,因为这样不仅很难保证稳定的军需供给,将士们也极易产生厌倦心理,一旦中途受挫,士兵很可能会大量溃散。

不知道谋略非凡的石达开为何会犯下这样的错误:他带领十多万军队一路转战(具体路线为:江西、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四川),中途被各地清军(包括湘军)围追堵截,几次遭受重大失利,军心涣散,队伍越打越少,最终在四川大渡河边陷入了断粮无路的绝境。

穷途末路的石达开,仍不失英雄本色。他致信率军围困自己的四川总督骆秉章,表示愿意用自己的性命来换取残余部下的活路。骆秉章答应了。

1863年6月13日,石达开前往清军大营受戮。卑鄙无耻的骆秉章却食言了,他残忍地下令将石达开的部下全部杀戮。而石达开本人,也被押至成都凌迟处死,时年仅32岁。

临刑之际,石达开神色怡然,身受凌迟酷刑,至死默然无声,观者无不动容,叹为“奇男子”。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8-21 22:39:21 +0800 CST  
@把酒临江 2011-08-21 15:31:51
每朝每代都有“美丽的谎言”,晚清有,太平天国有,民国亦有,现在更甚。
-----------------------------
嗯,确实如此。但扯谎的级别和离谱程度还是各有差别的。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8-22 09:49:41 +0800 CST  
谢谢支持!转一条刚看到的微博

卡扎菲倒台有感:

民主就是——总是有人批评你,说你这也不对那也不是,但是你清楚地知道没有人恨你;而专制呢,专制就是——人们总在赞美你,歌颂你,你永远正确,你光芒万丈,你万世垂范……从来没有人批评你,但你清楚地知道人们恨你,你内心对此充满恐惧。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8-22 14:39:17 +0800 CST  
(58)
【太平天国 悲剧人间】

有人说,天京内讧,翼王出走,导致太平天国实力大大削弱,从此一蹶不振。这话看起来大致不错,但就算没发生这些事,太平天国的最终命运也好不到哪里去,除非它的政策能改弦易张。

如果说在起义过程中,不少老百姓还对太平天国有所期待,那么自定都天京以来,这种期待很快就荡然无存。因为,洪秀全以及他刚建立的政权,不仅以惊人的速度腐败变质,而且也没给辖区内的广大民众带来多少实惠和福祉。

当然,如果要求洪秀全和他的属下们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决履行好纳税人赋予的神圣职责,这恐怕也有点勉为其难了。历史毕竟不能快进,传统农民起义下的蛋,你不能要求它孵出一个现代民主政权来。

不过,就算是以中国封建王朝的标准来衡量,洪秀全的执政表现也是很不合格的。以朱元璋来做参照,他于1368年正月在南京登基称帝建立明朝的时候,北京的元朝政权还在控制着中国的很多地方(跟洪秀全的处境很像)。按说朱元璋从乞丐到皇帝,身份反差比洪秀全更大,似乎更容易产生暴发户的心理,从而一头栽进富贵温柔乡不能自拔。

实际上朱元璋登基后,虽说建宫殿、选后妃之类的享受也没落下,但他不像洪秀全那样没日没夜地骄奢淫逸。他知道,皇帝这份工作,除了福利待遇好,责任(或者说压力)也是很重大的。作为一名开国皇帝,他深知皇位来之不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更何况自己的皇位还没坐稳呢。

因此,朱元璋在建国之初就非常勤政,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薄赋税,轻徭役,休养生息,发展生产,鼓励开荒。没有这些民生政策来巩固政权,就算有十个徐达、常遇春,明朝也不会那么顺利地统一全国。

反观洪秀全,同样是开国之君,同样是底层出身,不会不知道民生疾苦,但他似乎没把老百姓的利益当回事,刚一定都就穷奢极欲不说,还对广大民众横征暴敛,弄得民怨沸腾。本来拜上帝教就不招读书人待见,如今推行的政策又得罪了更为庞大的农工商阶层。虽然后来部分极端政策松动了些,但总的来说,传统社会的主体——士农工商,都不太拥护太平天国政权。

得民心者得天下,反之亦然。不得不说,太平天国的政治生命力,定都后不久就迅速枯萎了。本指望它能开创一代治世,从而改变近代中国的历史轨迹,没想到这么快就进入了倒计时。

而天平天国的对手满清王朝,日暮西山,各项表现也好不到哪里去。两个都不怎么得人心的政权,就这样赖死赖活地对峙着拼消耗,看谁耗得过谁。可悲的是,双方的军事对峙竟长达十余年,如此漫长的内战给老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战火波及之处,生灵涂炭,民众流离失所,饿殍遍野。

太平只在天国,悲剧洒满人间。

当然,此刻的洪秀全对于这些是不会在意的。连政权到底还能撑多久,自己和家人将会是什么下场,他都不怎么上心,更何况别人的死活。他继续宅在富丽堂皇的天王府里,继续醉生梦死。

当年那个志向远大的愤青,已经成了行尸走肉。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8-22 22:24:09 +0800 CST  
今天只发到这了,下一章节临时想整合修改一下再发上来。

转发一条微博送给大家——晚安心语

发怒,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烦恼,是用自己的过失折磨自己;后悔,是用无奈的往事摧残自己;忧虑,是用虚拟的风险惊吓自己;孤独,是用自制的牢房禁锢自己;自卑,是用别人的长处抵毁自己。摒弃这些,你就会轻松许多。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8-22 22:35:04 +0800 CST  
@只为你2011HXB 2011-08-22 22:47:37
底层出身要谋这等大事还是差点,帝王的素养要几代人的沉淀,反观历史,底层出身的皇帝治理的朝代都不咋的。
-----------------------------
@把酒临江 2011-08-23 09:29:12
呵呵,还真是那么回事。
-----------------------------
感觉这个因人而异吧,自古就有英雄不问出身的说法。能从一介平民变成开国皇帝,肯定有其过人之处。正面的例子如刘邦、朱元璋,雄才大略非同凡响。当然反面的例子也有,如陈胜、黄巢、李自成、洪秀全等人,最终功败垂成,确实跟其个人素养有很大关系。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8-23 14:09:57 +0800 CST  
(59)

第六章:宫心计


【聊聊远交近攻】

一个国家内乱不止,往往很容易让外敌趁虚而入。就在清廷和太平天国的内战打得难解难分之际,英国、法国和俄国先后对我国来了个趁火打劫(美国也跟着浑水摸鱼),这就是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相比于第一次鸦片战争,这次咱们中国的损失可就相当惨重了。

当时的国际大环境是这样的:英国凭借工业革命和殖民扩张,已成世界第一强国,牢牢占据着全球殖民霸主的地位;法国紧跟其后,是当时的世界第二强国;相比之下,俄国的工业实力逊色不少,但军事实力相当强悍,大致排第三;其他国家,美国还在发展中,德国尚未统一,日本也未崛起。

在入侵中国之前,为争夺东欧巴尔干地区的控制权,英法联手狠狠地跟俄国干了一仗,这就是著名的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战败的俄国在东欧损失不小,于是转头向远东地区继续扩张领土,想把损失弥补回来。而英法两国正好也腾出手来,加紧向亚洲扩张殖民地和商业利益。

这样一来,世界前三强国家都不约而同盯上了咱中国。仍在沉睡的东方巨龙,在西方列强眼里就是一条大肉虫,谁都想美美地咬上几大口。谁让中国第一次鸦片战争战败后没有及时警醒和应对,如今只得自食恶果了。

战争的过程实在不想多说。武器装备的差距越拉越大,防御兵力因内战牵制之故更加不足,清廷的应对策略更是一笔糊涂账。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有什么好结果呢?可怜我们的中学生们,因此又增加了不少考试知识点:一大串不平等条约,赔款多少,割地多少,开放哪些通商口岸……

在这场劫难中,首都被英法联军攻陷了,号称“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也被他们抢劫焚毁了,直到今天还时不时传来拍卖圆明园国宝的新闻刺激我们一下。然而,最惨痛的损失,当属俄国割占了我国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8-23 21:33:24 +0800 CST  
(60)

俄国这头北极熊,向来对领土非常贪婪。它原本只是个欧洲国家,从16世纪中期开始越过欧亚分界线乌拉尔山脉向东扩张,不到一百年间就把整个西伯利亚都吞并了。接着沙俄侵略者又向南边的黑龙江流域扩张,却于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被清军击败,随后与中国签订《尼布楚条约》,才被迫暂停了在远东的扩张步伐。

康熙时代的中国国力强盛,可一百多年后中国却远远掉队了。这一次,俄国人压根儿就没出兵作战,仅凭着调停英法联军的幌子,坑蒙拐骗,趁火打劫,狠狠讹诈了中国一笔,其收获远远超过了英法两国。当时恩格斯对此评论道:这个国家(俄国)不费一枪一弹,就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

可恨的是,清廷那帮败家子们完全被俄国人牵着鼻子走,如此轻易地放弃了这么一大片富饶肥沃的领土,这也极大地刺激了北极熊原本就很贪婪的胃口。它得寸进尺,又把魔爪伸向了东三省、蒙古、新疆乃至青海、西藏。

此后近百年间,北边这头贪婪、凶残、狡诈、无耻的北极熊,一直都是咱们中国的心腹大患,其咄咄逼人的侵略态势,几乎压得中国喘不过起来。中国版图轮廓,从清朝全盛时期的“秋海棠”缩成了今天的“大公鸡”,基本上就是拜北极熊所赐。

而且,以清廷如此昏庸无能的表现,若不是左宗棠在新疆坚决遏制住了俄国的侵略势头,若不是日本在东三省跟俄国争得头破血流两不相让,中国整个长城以北的领土,包括新疆和东北,极有可能全都纳入俄国的版图了(这是当年俄国给自己划分的势力范围分界线)。

毫不夸张地说,俄国,以及后来崛起的日本,是近代中国两个最大的外患,也是对中国造成最大伤害和损失的两个国家。

当然,对于十八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来说,这些都是后话,我们也不能苛求那时的当政者能提前预见未来。然而,当政者若能了解当时的国际外交格局和地缘政治,就不难看出俄国的对华战略与英、法、美的对华战略有很大的区别。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8-23 21:36:08 +0800 CST  
(61)

简而言之,英、法、美等国主要重视在华商业利益,并没有多少领土企图。虽然英国在重点经营印度殖民地的同时,也积极向西藏等地渗透,但总的来说,英国全球殖民扩张的重心不在中国。要不然,以当时英国的实力,集中力量武力割走中国大块领土并不太难。当然,相比于四分五裂的印度,当时中国的大一统中央政权还算比较稳固,英国不愿过于分散他的军事力量,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法国和美国的对华战略则跟英国差不多。

俄国就不同了,它几百年来领土扩张成性,对周边国家领土的贪婪已经成为其主要的国家特征之一。就地缘政治而言,奉行“远交近攻”战略的俄国,对与其接壤的中国有着天然的领土扩张野心。特别是这头北极熊在远东地区没有出海良港,因此早就盯上了我国辽东半岛的大连、旅顺。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更何况惦记者不是一般的贼,而是北极熊。

如果晚清当局能明确区分俄国(包括后来的日本)与英法美等国对华战略的不同,就同样可以采用远交近攻的战略,积极发展与英法美等遥远国家的外交关系和商业贸易往来,增强彼此间的利益关系纽带,以此借助英法美的力量来牵制对抗俄国(以及后来的日本)的领土扩张。

可是,愚昧的清廷当政者死死端着天朝上国的架子不放,明知打不过人家,也不愿适当接受英法美等国开放通商、派驻公使等要求(这些对国家实际利益的损害并不大),结果最终战败求和,一一答应不说还得割地赔款。反倒是对俄国贪婪的领土讹诈如此慷慨大方,稍一恐吓就全盘接受。

真是榆木脑袋,讽刺至极。

都说弱国无外交,换一个角度来看,越是弱国就越需要智慧的外交战略来制衡对手,尽可能减小伤害,赢得喘息和发展的时间。春秋战国时代,咱们的老祖宗已经把外交智慧演绎到了极致。可怜那些不肖子孙们,怎么就一点都学不来呢?

不过话说回来,光靠外交的周旋肯定是不能独善其身的,尽快自强崛起才是硬道理。此为后话。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8-23 21:42:13 +0800 CST  
@踏雪无痕HXB 2011-08-23 23:07:04
楼主以站在国际的眼光叙述史实,令人敬沛,多方面分析历史很够味!!!!!!!
-----------------------------
踏雪无痕过奖了,晚清民国时期,外患重重,国家命运很难掌控在自己手里。要讲述这段历史,国际环境肯定是绕不过去的。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8-24 19:36:51 +0800 CST  
@alecwant 2011-08-24 09:52:40
强烈支持,看的心潮澎湃
-----------------------------
多谢了!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8-24 19:38:08 +0800 CST  
(62)
【慈禧的机遇】

隔了这么久,也该慈禧露脸了。

自1852年入宫以来,短短几年的后宫生活,让慈禧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从聪明伶俐的萝莉,进化成了工于心计的御姐。其实这也很正常,在竞争激烈、到处都是倾轧算计的后宫里,天真善良的萝莉是很难混下去的,不被欺负死才怪。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就这样无情地把一个个萝莉逼成了御姐。

显然,慈禧的适应能力相当不错,她入宫刚两年就高升了,从兰贵人晋封懿嫔。深得咸丰帝宠爱的慈禧,命也特别好,于1856年生下了皇长子载淳,母凭子贵,当日就晋封为懿妃,次年又晋封为懿贵妃,在后宫的地位仅次于皇后钮枯禄氏。顺便提一下,咸丰一生子嗣不旺,仅生了二子一女,而且次子早夭。也就是说,慈禧的儿子载淳是没有竞争对手的皇位继承人。

不难想象,慈禧几乎是在羡慕嫉妒恨的包围中度过每一天的。

当然,慈禧最终能成为名气仅次于武则天的一代女主,光靠会生儿子肯定是不够的,她还得会工作——处理朝政。这样的工作机会,清朝的后妃几乎是不可能得到的,有清一朝,在防止后宫(外戚)和太监干政方面做得相当不错。可慈禧却打破了这个传统。

原来,命苦的咸丰帝刚一登基,太平天国就闹起来了,紧接着英法联军和俄国又来趁火打劫。咸丰帝被内忧外患弄得焦头烂额,身心疲倦,转而寄情声色来逃避现实,逐渐怠于朝政。正好他宠爱的慈禧初通文墨,于是咸丰就常让她来代笔批阅一些奏章(看来女孩子多读些书总归是有好处的)。

咸丰的偷懒行为,成就了慈禧的主政能力。日积月累的阅览奏章,代笔批答,让慈禧逐渐通晓了各种国家大事和朝政运作,这为她日后掌控满清朝政打下了坚实基础。

1860年8月的一天,咸丰帝正在圆明园里和后妃们宴游娱乐,忽然军机处奏报:英法联军已攻陷天津,京城危急!闻此消息,咸丰帝束手无策,竟痛哭不止,皇后和其他嫔妃们也哭成一团。唯有慈禧走上前去安抚咸丰,并提出建设性意见:情况紧急,大家围在一起哭有什么用。恭亲王奕向来明于决断,请皇上将他召来一起筹划对策。(事危急,环泣何益。恭亲王素明决,乞上召筹应会之策。)

在这里,咸丰帝的懦弱无能和慈禧的冷静果敢,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此时的慈禧才25岁,不得不说,她真是一块当领导的料。

9月,英法联军突破清军最后一道防线,兵临北京城下。咸丰帝让他的弟弟恭亲王奕留守京师负责议和,自己则带着后妃、皇子和一批王公大臣,仓皇逃往承德避暑山庄。

皇帝出逃向来是很不光彩的,呆在避暑山庄里的咸丰帝心情郁闷颓废,不思进取不说,反而更加依靠两样东西来麻醉自己——美酒和美人。风流成性的他身体一向很孱弱,如此沉溺酒色,几乎等同于慢性自杀。其实说慢也不慢,不到一年,咸丰帝就已病入膏肓,大限将至了。

咸丰若驾崩,继位者毫无疑问将是载淳。年仅五岁的小屁孩,就算再早熟也干不了皇帝的活儿,至少要到十六岁以后才能亲政。那么,这中间的十余年,由谁来把持至高无上的皇权呢?

进宫以来,在特殊环境的熏陶下,慈禧的权力欲与日俱增,而且她又实习过皇帝这份工作。现在,自己亲生的幼子即将即位当皇帝了,他最信赖、也最容易依靠的人肯定是亲生母亲,近水楼台先得月,那诱人的皇权怎能不让自己心动不已呢?

况且,按照清朝的礼制,作为皇帝生母的慈禧,将会和先皇正宫皇后一同被尊封为皇太后。既有皇帝生母的绝佳便利,又有皇太后的尊荣和权力,那还犹豫什么呢?

对于一个女人来说,这简直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啊!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8-24 23:01:41 +0800 CST  
女人误国这种论调很陈腐的,不是我想给慈禧翻案,实际上她当政的大部分时候,表现还不错,还算开明有为,至少比她丈夫咸丰强不少。更不用说武则天的执政水平了。很多帝王因沉迷女色而误国乃至亡国,但这也不能把责任推到女人头上。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8-25 14:09:13 +0800 CST  
今天下午出差,帖子要暂停更新两天了,后天回来继续,多谢各位的关注和支持!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8-25 14:15:12 +0800 CST  
嗯,就事论事的话,慈禧在甲午战争至八国联军这一段时期的表现,确实算得上是误国太甚,这跟她太后的身份也有很大关系,后面会讲到。对于一些无法解释的历史偶然,我们只能用气数已尽来表达无奈了。

晚上就来更新,谢谢各位期待!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8-27 14:22:52 +0800 CST  
(63)
【暗算】

就在慈禧暗自憧憬即将到手的皇权美梦时,卧病不起的咸丰帝也在为儿子继位后的权力安排绞尽脑汁,伤神不已。

咸丰从御医的眼神里得知,自己已来日无多了,安排后事要紧。儿子载淳这么小,朝政肯定需要旁人来辅理才行。问题是,让谁来辅政才好放心呢?怎样才能保证儿子安安稳稳地坐在皇位上,一直到长大亲政呢?

在这之前,爱新觉罗王朝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次小皇帝继位由旁人辅政的情况。一次是小顺治继位,皇叔多尔衮代为摄政,结果差点就取而代之自己当皇帝了。

另一次是顺治的儿子小康熙继位,鉴于多尔衮擅权的惨痛教训,顺治授权鳌拜、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四人为辅政大臣,将近亲皇族排除在权力集团之外,以免其窃取皇位。不料鳌拜后来也跟多尔衮一样飞扬跋扈,专横擅权,若不是少年康熙英明神武,智除鳌拜,结果还很难说。

有了这两次前车之鉴,咸丰帝首先就将自己的亲弟弟恭亲王奕排除在辅政集团之外,因为客观上来说,才干非凡又很有声望的奕显然对载淳皇位的威胁最大。血缘越近,就越有资格继承皇位,一旦有机会难保不动心。

至于第二个方案,鳌拜后来的举动证明大臣辅政制度也不太可靠。想来想去,咸丰决定完善大臣辅政制度:

一是将四大臣辅政扩大至八大臣辅政,希望通过更多人的相互牵制,避免出现下一个鳌拜。二是推出钤印制度,将象征着皇权的两枚私人印章分别授予皇后钮祜禄氏和儿子载淳(由其生母慈禧代为保管),并规定小皇帝年幼无法亲政时,八位辅政大臣以皇帝名义起草的谕旨,必须在前后加盖这两枚印章才有效。

这个权力安排看起来还是比较妥当的。小皇帝登基后,八位辅政大臣负责处理日常朝政拟定诏书,但需要两宫太后盖章才能生效。有了两宫太后的牵制和防范,辅政大臣们就很难再擅权了,小皇帝的皇位也就安稳了。

可这毕竟是咸丰帝的一厢情愿,他没想到的是,自己选定的八位辅政大臣中差点又出了一位新“鳌拜”。他更没想到的是,那位对批阅奏章很感兴趣的懿贵妃,身为女流之辈,却竟然摆平了一切,成为皇权真正的把持者。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8-27 20:18:05 +0800 CST  
(64)

咸丰帝临终前确定的八位辅政大臣,分别是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其中,肃顺是咸丰帝最宠信和重用的近臣,也是八位辅政大臣实际上的领头人。

这肃顺说起来确实是个了不得的人物,他出身皇室远支宗亲,读书不多但很有才能和见识,机敏多谋,敢于任事,入朝后深得咸丰的赏识和信任,历任协办大学士、御前大臣、户部尚书、署领侍卫内大臣等要职。

肃顺身为满人,却十分看不起那些庸庸碌碌、饱食终日的同族,倒是很看重有学识的汉人。他曾经对人说:“咱们旗人混蛋多,懂得什么,汉人是得罪不得的,他们那支笔厉害得很。”因此,他的幕府中聚集了郭嵩焘、王闿运、龙湛霖等一批汉族文士名流,时称“肃门七子”。太平天国起事后,他力荐咸丰帝重用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等汉族官员领兵平乱,效果很不错。

不过,肃顺为人专权跋扈,过于张扬,处事严峻刻薄,排斥异己毫不手软,因此在官场上树敌颇多。但他倚着有咸丰的器重,对此毫不顾忌,相反专权日甚。如今咸丰帝即将归天,肃顺不难猜出自己将会成为实际上的首席辅政大臣。在洋洋得意的同时,他也对一个潜在的对手感到一丝的忧虑。

这个对手就是慈禧。

关于慈禧时常帮咸丰帝代笔批阅奏章的事,肃顺早有耳闻。他对慈禧的政治能力和权力野心非常警惕,因为日后小皇帝一旦被喜好弄权的慈禧掌控,这将危及自己的权力乃至政治前途。怎样才能制服这个不简单的女人,让她不至于成为自己未来专权的障碍呢?于是,一向善于揣摩皇帝心思的肃顺,使出了一个毒招。

一日,慈禧抱着小载淳去探望卧病在床的咸丰,退出后肃顺紧接着前去探望。两人在门口擦肩而过,望着这母子俩的背影,肃顺灵机一动,计上心来。面对奄奄一息的咸丰帝,肃顺幽幽地提起一个人:“皇上一定知道钩弋夫人的故事吧。”

然后默然不语。

听到“钩弋夫人”这四个字,咸丰帝也良久默然不语。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8-27 20:22:05 +0800 CST  
(65)

这钩弋夫人是汉武帝晚年的宠妃,也是太子弗陵的亲生母亲。一天,汉武帝突然将毫无过错的钩弋夫人赐死,左右近臣非常不解,问汉武帝:陛下既然立弗陵为太子,为何又要杀掉他的母亲呢?

汉武帝长叹道:我也不忍心让弗陵小小年纪就失去母亲,但我也是不得已这样做啊!你们想想看,弗陵即位以后,主少母壮,到时候若钩弋夫人弄权干政,恣意妄为,我刘家江山就危险了。当年吕后之祸,难道不是前车之鉴吗?

有时候,一些话只需点到为止,这样才算恰到好处,全说破了反倒效果不佳。肃顺就深得此道,他弱弱地提了一下钩弋夫人,咸丰帝自然能明白这弦外之音——眼前的懿贵妃,正好也是主少母壮的情况。她到底会成为下一个吕后,还是下一个钩弋夫人,就看皇上怎么办了。

对于肃顺鼓动咸丰帝效仿钩弋夫人典故杀掉自己一事,慈禧很快就通过皇帝身边的近侍了解了内情。面临杀生之祸的慈禧,再次充分展现了她的冷静沉着和智慧权谋。

她假装对肃顺的恶毒企图一无所知,反而更加频繁地抱着小载淳出现在咸丰的病榻前,但绝口不提任何跟朝政有关的事情,只是一个劲地流泪祈祷:皇上的龙体一定会好起来的,没有皇上,我们孤儿寡母怎么活啊?

很多时候,在男人面前,眼泪是女人最厉害的武器。

看着泪眼婆娑的慈禧,再加上她怀里懵懂无知的小载淳,咸丰帝怜惜不已:她只是六岁皇儿的母亲啊,只是一个即将失去丈夫的柔弱少妇啊!那颗自古以来就冷酷坚硬的帝王之心,一下子就软了下来。

某种意义上,帝王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因为至高的权力往往毁灭了至善至美的人性:爱、善良、悲悯。如果身在平民百姓家,原本大家是最亲爱的亲人,丈夫,妻子,父母,儿子,一个幸福温馨的家庭。到底是什么力量驱使自己痛下杀手,让年幼的儿子在失去父亲之后,又将失去最可依靠的母亲呢?

咸丰最终没有下手。当然,他这样做不完全是因为于心不忍,他也意识到了肃顺另有所图。当年汉武帝杀母留子,确实避免了母后专权,但却阻止不了后来丞相霍光专权。咸丰知道,一向喜好专权的肃顺,未尝不会是下一个霍光。

于是,他将诏书盖印签发的权力留给了未来的两宫太后,让她俩制衡辅政大臣的权力。但实际上象征皇权的两枚印章都操控在慈禧手里,因为咸丰的正宫皇后钮祜禄氏,也就是后来的慈安太后,为人宽厚随和,向来对朝政和权力不感兴趣,又几乎不识汉字,决策基本上都是依从慈禧的意见。

对权力同样充满野心的慈禧和肃顺,注定将有一场恶斗。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1-08-27 20:24:27 +0800 CST  

楼主:风华长歌

字数:263729

发表时间:2011-05-22 06:3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2-14 09:07:39 +0800 CST

评论数:197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