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晚清 道民国 (长篇连载中)

(208)
【致命的名单】

从1906年开始,清廷的预备立宪工作还是有不小的进展的。当年9月1日,清廷颁布上谕,正式宣布预备立宪,国政公诸舆论,放松对国民结社办报、演讲宣传、请愿集会等方面的管制,并开始从改革官制下手,推进立宪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中国社会有史以来,第一次兴起了立宪运动的热潮,各地纷纷成立了立宪派团体,较著名的有:张謇、汤寿潜等人在上海成立的预备立宪公会,汤化龙在湖北成立的宪政筹备会,谭延闿在湖南成立的湖南宪政公会,还有梁启超在日本东京发起组织的政闻社。

1908年8月27日,清廷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虽然大纲规定君权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拥有军政司法外交诸多大权,跟日本宪法一样民主含量较低(这很正常,统治者不会主动轻易放弃权力),但也有一些亮点:如确定预备立宪期限为九年,即到1916年正式颁布宪法,选举议员,召开国会。这期间,清廷将按计划逐年推进准备工作,如编订各项法典,各省开设咨议局,中央开设资政院,普及国民教育,人口调查,颁布地方自治章程及文官考试制度,设立各级审判厅,颁布国税地税章程,等等。

立宪的口子打开了,就别想再堵上,之后的进程也由不得清廷绝对主导了。果不其然,1909年10月,各省咨议局按期开设后,张謇、谭延闿、蒲殿俊、汤化龙等立宪派名人当选为各自省份的议长副议长。张謇等人觉得九年的预备立宪期限太长,决定联络各省咨议局议员,先后三次发起国会大请愿活动,组织代表团进京,促请清廷速开国会。

数月内,请愿活动的声势一次比一次浩大,立宪派广泛发动社会各阶层民众进行请愿签名,共征集到上百万民众签名,多省相继举行数千人规模的请愿游行活动。舆论汹涌,民情沸腾,十八省督抚联名致电军机处,强调时局危险,民意不可违,请求朝廷顺应民心早开国会。

摄政王载沣招架不住,于1910年11月4日下诏,宣布预备立宪期限提前三年,定于1913年颁布宪法,召开国会。对于清廷的让步,江浙等省的立宪派表示接受,但大部分立宪派仍不满足,认为只需再等一年,也就是1911年就应召开国会。他们继续请愿,甚至割手指刺大腿,用鲜血写请愿书。这下载沣可郁闷了:我都已经让步三年了,怎么立宪派如此得寸进尺呢?此风不可长!不能再退步了!于是强硬回绝了立宪派一年速开国会的要求。

什么叫和平博弈?想必清廷和立宪派都深深体验了一回。这个的古老帝国,第一次爆发了有如此多国民参与的大宪章运动,这是中国宪政史上划时代的壮举。只可惜,此后百余年都没再出现过了。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10-19 23:03:31 +0800 CST  
(209)
这次的博弈过程中,一些立宪派人士甚至提出,要建立英国式的虚君立宪制,而不是日本式的实君立宪制。国会应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代表全体国民行使国家主权,拥有立法权、内阁任免权乃至军队掌控权。清廷一听就火大:那皇帝不就成了摆设啦?满人的江山不就丢啦?此事绝无商量余地!

头皮发麻的载沣,开始警惕立宪派的真实意图,政策全面反弹,又向保守方向回缩。1911年5月8日,按照预备立宪计划,清廷正式宣布裁撤军机处(自雍正始)和旧内阁(沿袭明朝旧制),成立了全新的、具备近代化色彩的责任内阁(即全权中央政府)。内阁名单如下——

内阁总理大臣:奕劻(满族,皇族宗室,原领班军机大臣)
内阁协理大臣:那桐(满族),徐世昌(汉族)
陆军部大臣:荫昌(满族)
海军部大臣:载洵(满族,皇族宗室)
民政部大臣:善耆(满族,皇族宗室,川岛芳子的亲爹)
度支部大臣:载泽(满族,皇族宗室)
农工商部大臣:溥伦(满族,皇族宗室)
理藩部大臣:寿耆(满族,皇族宗室)
司法部大臣:绍昌(满族,皇族宗室)
外务部大臣:梁敦彦(汉族)
学务部大臣:唐景崇(汉族)
邮传部大臣:盛宣怀(汉族)

阁名单公布后,天下哗然,举国震怒。先不说皇室亲王出任内阁总理大臣已是偏心(皇帝既是满族,唯有汉人出任内阁总理大臣才能安抚民心),一共十三名内阁成员中,满族大臣竟达九人之多,其中七人更是皇族宗室,且占据了陆海军、财政、民政、司法、农工商等全部实权要害部门,汉族大臣仅有四人,难怪当时舆论讥讽其为皇族内阁。当时的中国,绝大部分人口都是汉人。如此安排,汉人怎能心服?

这哪里是什么国家责任内阁,完全就是爱新觉罗一家亲嘛!

在摄政王载沣看来,只要安插了这么多亲戚和同族占据内阁要害部门,就能确保爱新觉罗王朝千秋万代延续下去,就能确保满人的江山永不变色。毫无疑问,这是一个相当愚蠢的盘算。因为对于当时的清廷来说,这是一份致命的名单,是最终压垮自己的那根稻草。

这份名单一出炉,广大的立宪派立马就寒心了。他们原本对与清廷的和平博弈抱有很大希望,所以才对孙中山的暴力革命路线不感冒。如今,他们强烈感觉到,清廷只是在拿立宪当幌子忽悠国人,根本就没有放弃满清贵族独裁专制、让权于民的诚意,和平博弈毫无出路。

这样一来,国内的政治生态急剧转化,广大温和的立宪派迅速转变为激进的革命派,开始认同和支持孙中山等革命党人所主张的路线:暴力推翻清廷。原本势单力薄,几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同盟会,一下子就柳暗花明起来。

这些年,革命党人一直在努力创造这样的政治生态,可收效甚微。这下可好,载沣帮了革命党的大忙。他仅用了一张名单,就创造出了革命党梦寐以求的局面:此时的中国,整个国家就像一堆干柴。只要有一丁点儿火星,就会点燃反清革命的燎原大火。

这一次,满清王朝真的是气数已尽,难逃此劫了。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10-19 23:20:38 +0800 CST  
@瞬2977 1813楼
顶顶顶顶
-----------------------------
@阳光温暖丫 1814楼
学习了!
从明朝那些事起,逐步萌发了自己对于历史知识渴望的萌芽,在历史事件的回首与串联中,领略英雄的风采,学习伟人的气概,很受鼓舞!
谢谢楼主的分享!诚邀楼主继续!
-----------------------------

@新世界建设者 1816楼
顶起来,历史需要尽量还原,感谢楼主。
-----------------------------

@firstlan 1817楼
终于赶上了,楼主好文章
-----------------------------

@ygj88888888 1818楼
难得的好文,佩服楼主才华。
-----------------------------

感谢各位的关注和支持!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11-02 21:22:22 +0800 CST  
@理性討論 1821楼
半世紀的國運,一半毀在日本手里,一半毀在李中堂手里,可以這樣解讀吧?
-----------------------------
这么讲对李鸿章有点不太公平吧。虽然甲午战败马关条约李鸿章难辞其咎,但后面半个世纪国事不堪,国运坎坷,总不能怪罪到他头上吧呵呵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11-02 21:28:26 +0800 CST  
@理性討論 1822楼
"民主不是萬能,但沒有民主萬萬不能",樓主此言經典,但會被鎖號嗎?
-----------------------------
感谢支持!锁号应该不会,此贴写到现在还没遇到外界干扰,目前网上的言论尺度比以前好了不少,说说民主还不至于被锁号。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11-02 21:33:01 +0800 CST  
@大红花小红花 1815楼
如果林觉民当初没死,后来会怎么样呢?是否会走汪兆铭的路子?
我对年轻人的血气是信不过的!我以前也血气过,现在看来,当初的血气有用么?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呢?
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血气占了几条?
-----------------------------
你这个假设很有意思。我原本是打算把汪精卫和林觉民合在一小节里写的,他们两人那时候有太多的相似之处。但因为后面我会详细写汪精卫和蒋介石的故事,这里就一笔带过他刺杀摄政王载沣的事情。到汪精卫成为历史舞台的主角时,我会细细剖析他的人生历程。

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价值观,而这些又决定了各自不同的命运。不能因为血气方刚的汪精卫后来当了头号大汉奸,就反推其他血气方刚的年轻革命者也会走上这条路。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怎样评价一个人呢?听其言,更要观其行。一个人在其一生中的所有选择所有作为,最终塑造了其独一无二的人生。简而言之,人生就是选择的总和。林觉民风华正茂时就牺牲了,他没有机会再作出选择了。他的人生到此为止,所有的评价只能建立在他生前的作为上。因此,随意假设林觉民的人生选择,对他不公平。

关于年轻人的血气,我只是有感而发,就事论事而已。相比于林觉民们的侠骨柔情,忠肝义胆,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总体而言的确太缺乏血性了,这几乎是一个没有血性的时代,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一个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时代。诚然,光有血性没有理性,那只能算是鲁莽武夫,脑残愤青。但如果光有理性而没有血性,那又会是什么样子呢?在我看来,血性和理性,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两条腿,缺一不可。一家之言,欢迎讨论。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11-02 21:58:25 +0800 CST  
(210)
【土崩瓦解】

干柴有了,火星自然不愁。1911年的中国,民怨沸腾,天下骚动,到处都有可能冒出火星,让清廷防不胜防。最终,在西南大省四川,一颗大火星冒了出来——保路运动。

这保路运动是四川立宪派士绅发起的,他们要求清廷放弃铁路国有政策,川汉铁路仍归商办。保路运动一开始还只是和平请愿,后来愈演愈烈,新任四川总督赵尔丰竟悍然下令开枪镇压,制造了“成都血案”(1911年9月7日),数十民众死亡,伤者更多。消息传开后,四川民情激愤,革命党人趁机在成都周边各地发动武装起义,并开始围攻成都。9月25日,同盟会员吴玉章率众在四川荣县宣布独立。

四川的起义大火越烧越旺,总督赵尔丰顶不住了,清廷只得急忙从邻近的湖北、湖南等省抽调军队入川镇压。这样一来,战略要地、华中重镇武昌的兵力就空虚了不少。这对于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来说,无疑是天赐良机。

说起这湖北新军,还得感谢当时已经逝世的前湖广总督张之洞。在他的主持督练下,湖北新军实力大增,仅次于当时袁世凯手下的北洋新军。从1908年起,蒋翊武、孙武等革命党人开始注重在湖北新军中发展革命队伍。

短短两三年,一万五千人的湖北新军中,革命队伍发展到近两千人,同情革命的将士约四千人,另外约八千人立场摇摆不定,死硬顽固效忠清廷的只剩下千余人。策动这么多清军倒戈,同时也挖了清廷的墙角,这个成果是相当可观的,相比之下,孙中山、黄兴等人此前的武装起义路线太低效了。

接下来的事情,大家都比较熟悉了。1911年的10月10日,在这个颇具象征意义的日子里,湖北新军中的革命队伍趁机举义,武昌起义爆发,由此点燃了辛亥革命——

10月11日,革命党人率军攻克武昌和汉阳,并于当天成立了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宣布湖北独立(只是表示脱离清廷的统治,并非独立建国之意),新军协统(旅长)黎元洪被推举为军政府都督。次日,汉口也被攻克,武汉三镇全部光复,武昌起义取得了胜利。此后,革命的大火开始从湖北向全国蔓延开来。

10月22日,革命党人焦达峰在长沙策动湖南新军起义,几乎是兵不血刃地占领了长沙。随后,湖南军政府成立,焦达峰为都督,宣布湖南独立。同一天,革命党人张凤翙在西安发动起义,不久西安光复,陕西宣布独立。

辛亥革命爆发以来,当时清廷在全国各省编练的25万新军中,至少有三分之一参加了反清革命。从10月11日到11月底,湖北、湖南、陕西、江西、广东、山西、云南、浙江、上海、贵州、广西、安徽、江苏、福建、四川等省先后宣布独立,脱离清廷统治。就连满清的老巢东北三省也不甘人后,革命党人蓝天蔚成为奉天(今辽宁)都督,吉林、黑龙江的革命党人也成立了保安会。

此时,清廷名义上尚能掌控的地盘,除了京城弹丸之地,只剩下直隶、河南、山东等省。这些省份之所以没有宣布独立,倒不是坚决效忠清廷,而是因为这里是北洋新军的势力范围,他们只是在等待着袁世凯的出山,然后在老袁的带领下见机行事而已。

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统治中国长达267年的满清王朝,迅速土崩瓦解,就剩最后一口气了。一个不得人心的反动政权,不论它看起来如何强大稳固,只要时势一到,其亡也忽焉。

毫无疑问,满清王朝的土崩瓦解是辛亥革命直接作用下的结果。这份结果,也毫无疑问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正能量:中华民国的成立,千年帝制的终结,一个古老国度的焕然新生,划时代的巨大变革拉开序幕……

然而,清廷土崩瓦解的背后,同时也裹挟着巨大的负能量,这给中国此后的前途命运埋下了诸多隐患。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11-13 23:21:16 +0800 CST  
(211)

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独立,清廷土崩瓦解,革命形势一片大好,这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值得担忧的。可实际上,辛亥革命从一开始就是无序和混乱的,同盟会等革命党人,包括孙中山、黄兴等高层,事先并没有预料到革命形势会如此迅猛。也就是说,他们没有做好准备。

不就是没准备好么?有什么大不了的?临时准备一下也完全来得及嘛!可事情真没那么简单。

辛亥革命爆发时,孙中山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黄兴、胡汉民等人也远在香港。同盟会高层组织涣散,领导无力,根本无法对全国革命局势进行统一领导和规划,更谈不上及时筹备民国新政权的各项关键事务。

就连具体谋划武昌起义的蒋翊武、孙武、刘公等湖北革命党领导人,因躲避当局搜捕而离开武昌,这导致武昌起义成功后群龙无首。起义新军的一线军官们,都觉得自己资历威望不够,又联系不上革命党领袖,竟然强行推举军衔较高的黎元洪出任军政府都督。

这黎元洪是湖北新军协统,相当于旅长,原本敌视革命,刚开始极不乐意出任都督,担心起义失败受牵连。后来他发现白捡了个大便宜,转而大肆揽权,在革命军队伍和军政府中大量安插亲信,排斥打压革命党人。

武昌首义后的湖北军政府如此混乱,其他省份也好不到哪里去。不少原本敌视革命的旧军阀旧官僚见风使舵,摇身一变就成了革命领导人,混进新政权中掌握大权。如江苏巡抚程德全,受形势所迫宣布反正,顺势成了江苏军政府首任都督。

各省新政权鱼龙混杂,再加上同盟会原本就组织涣散,内部思想不统一,革命阵营的团结和凝聚力就大打折扣了。就拿革命旗帜来说,湖北、湖南、江西等省军政府打出的是铁血十八星旗,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省份,打出的是同盟会领袖孙中山倡导的青天白日旗,而江苏、浙江、安徽等省,打出的是光复会的五色旗。有些反正的省份,干脆竖起大白旗,上书“大汉”二字,有点反清复汉的复古意味,滑稽又讽刺。

连举什么旗帜都统一不了,可见辛亥革命是何等的混乱。满清王朝迅速崩塌,虽然如了革命党人的心愿,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个紧迫棘手的大问题:作为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政府,清廷已经丧失了对这个国家的控制力,如何确保新的中央政权及时成立,巩固中央权威,填补国家权力真空,以维护国家稳定和社会秩序?

中央政权的平稳过渡,无缝对接,对于中国这个庞大复杂的国家而言,显得极其重要。中国历史上,大部分中央王朝在末期衰亡崩塌后,国家均陷入了军阀割据、连年战乱、动荡衰败、民不聊生的悲惨境地。

秦朝灭亡后,楚汉争战数年。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接着三国鼎立,纷争战乱近百年。唐亡后五代十国混战,元末天下大乱,明末群雄并起,这些都是血淋淋的惨痛教训。孙中山能否带领中国走出这个悲催的宿命呢?

对于孙中山等革命党人来说,民主自由,共和宪政,繁荣富强,这些都是全力追求的美好梦想,但梦想无法一蹴而就,眼下最为急迫的现实是,如何确保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如何掌控军队避免军阀割据,如何尽快成立中央政权,如何理顺财政生存下来,如何统一政令,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如何……

总之一句话,建立政权,打开局面,赢取民心,巩固政权。这些事情很现实,看起来也很俗,但要想实现民主自由、繁荣富强的美好梦想,必须先要做好这些现实俗务,这是基础,是前提。

心怀梦想,面对现实。可问题是,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并未准备好如何应对这个现实。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这肯定是不灵光的。因此,辛亥革命爆发后的中国,注定将一路坎坷,命途多舛。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2-11-13 23:32:11 +0800 CST  
在潜心研读民国史之余,我还在创作一部轻松好玩的足球小说《火凤凰》,在天涯文学和球迷一家同步连载,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读一读,捧捧场

http://ebook.tianya.cn/buke/57889.aspx
http://bbs.tianya.cn/post-fans-353128-1.shtml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3-04-12 01:10:23 +0800 CST  
楼主回来啦!帖子断更这么长时间,让大家久等了,抱歉!从明天起,《说晚清 道民国》一文继续更新,敬请关注!在此,我先来聊几句。

今天是2015年5月4日,说道起来,这是个有着特殊意义的日子。

5月4日是青年节,纪念1919年由青年学生发起的五四运动。今天这个时代,关心政治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青年学生似乎越来越少了。最近有个社会调查显示,大学生最关注的是娱乐时尚话题,最不关注的是政治话题。

当然,就此轻率断定90后大学生没有社会责任感,是垮掉的一代,这种说法显然不公平。每个时代都有特定的时代特征,和一百年前救亡图存的热血时代相比,当今的中国确实已经没必要让大家整天忧国忧民,慷慨激昂。现在的青年人更注重个人生活领域的舒适与惬意,这是人之常情,是时代的进步,本也无可厚非。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5-05-04 23:52:50 +0800 CST  
然而,我还是想说,就算是生活在当今这个歌舞升平的时代,青年人仍然需要适当关心一下政治,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这些宏大的形而上话题。关心这些话题并不意味着就是愤青,也并不丢人,它应该是每一个理性青年精神世界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这些话题看起来似乎离我们的个人生活很遥远,但仔细分析起来,其实关系很密切。我们想生活得更加舒适和惬意,但现实中很多事情让我们的生活无法舒适和惬意,让我们很不爽。我们很多人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尊严,自由,不同程度上被无视,被损害,被侵犯,被践踏,被禁锢,面对这些,我们除了抱怨几句,似乎也无能为力。

为什么会这样?如果想弄清原因,想要改变这些不合理的、让我们很不爽的事情,我们除了娱乐时尚这些轻松有趣的话题之外,就得更多地去关心政治,关心社会生活中那些略显严肃和沉重、没那么有趣的公共事务话题。

当然,现在的我们,用不着像1919年5月4日青年学生火烧赵家楼那样的方式,来表达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关注和热情。我们可以更加从容一些,更加理性一些,我们可以比我们的先辈们做得更好,更有效果。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5-05-05 00:34:07 +0800 CST  
当今中国的社会现状,未来的国家前途和命运,这些都和过去的历史密切关联。现在承接着过去,开启着未来,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三者之间,蕴藏着一套有趣的历史逻辑。

说到历史,2015年这个年份也有特殊的历史意义:一百年前的1915年,新文化运动拉开了序幕。

在我看来,新文化运动对于近现代中国有着至关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标志着古老的中华文明正式步入了第二次关键发育的青春期时代。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华文明第一次关键发育的童年时代,这个童年时代咱们中华文明发育得非常好,因此领跑人类文明一千多年,一直到1500年左右的明朝中晚期。

非常遗憾的是,中华文明的童年发育很好,很早熟,但青春期发育却迟迟没有到来,最后还是在欧美近代文明的刺激和带动下,被动地步入青春期时代,而且发育得很不好,毫不夸张地说,至今都没有发育完全。

一百年前的新文化运动,最核心的理念之一就是民主和科学(德先生和赛先生)。唯有具备这两样东西,人类文明才算步入了青春期发育,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近现代文明。

咱们中国发育了整整一百年,直到今天,民主和科学这两样东西,还没有真正扎根于中国人的大脑当中。

可悲,可叹。

当然,我们也不用太悲观,与一百年前相比,我们现在的处境要好得多,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彻底完成一百年前仁人志士们未了的心愿呢?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5-05-05 01:15:25 +0800 CST  
正文(212)



【如意算盘】




武昌起义爆发后的第二天,正逢袁世凯五十二岁寿辰。河南洹上村的袁府里,不少亲友故交前来给袁送礼贺寿。
这位蛰居两年多的洹上钓叟,总算笑逐颜开,心里乐滋滋的。当然这不是因为收了不少寿礼,对他而言,没有比武昌起义爆发这条消息更好的生日礼物了。
潜龙在渊近三年,如今终于要一跃飞天,大显神威了。
当然,摄政王载沣不会轻易给老袁这条潜龙飞天的机会。收到武昌起义的消息后,载沣的第一反应是,绝不能起用袁世凯。他下令由内阁陆军部大臣荫昌率领两镇北洋陆军,前往湖北镇压起义。
可是,北洋将领们只效忠于老上司袁世凯,根本不把朝廷的调令当回事,而堂堂陆军部大臣荫昌,竟对此毫无办法,根本指挥不动。载沣听说后,彻底傻眼了。
革命大火越烧越旺,再加上奕劻、徐世昌等内阁重臣极力主张让袁世凯出山收拾乱局,载沣终于沉不住气了。10月14日,他心有不甘地任命袁世凯为湖广总督,督办湖北前线围剿战事。
这时候,该轮到袁世凯摆谱要价了。精明老辣的他,绝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他给载沣回电,声称自己足疾未愈无法出山。其实潜台词就是:
谁叫你丫当年以足疾为名把我赶回老家养老的?现在知道来求大爷出山啦?大爷这洹上钓叟还就当上瘾了,哪也不去!这无疑结结实实给了载沣一个大耳光。
眼看时局迅速恶化,载沣也顾不得堂堂摄政王的面子了,急忙派徐世昌前往洹上村袁府,力邀袁世凯出山。
袁世凯出完这口恶气后,毫不客气地向清廷漫天要价:明年召开国会,由他组织全权责任内阁;总揽全国兵权,供给充足的军费;宽容武昌事变参与人员,解除党禁;调用王士珍、冯国璋等老部下同赴前线……等等。
载沣尽管恨得牙痒痒,但毫无讨价还价之筹码,万般无奈之下只得一一答应。袁世凯大权到手,也不顾医学常识,足疾顿时就痊愈了,立即南下湖北,进驻孝感。
他亲自督师指挥北洋军猛攻起义军,连战连捷,并于11月1日攻入汉口,兵锋直逼武昌,一时间严重压制了辛亥革命的势头。
刚一出山就扭转时局,袁世凯在清廷内部声望陡增,似乎成了这个摇摇欲坠的王朝唯一的救命稻草。在北洋军攻入汉口的同一天,清廷宣布庆亲王奕劻辞去内阁总理大臣,由袁世凯接任,并全权负责组织新内阁。
11月13日,袁世凯到达北京,次日觐见裕隆太后,表示效忠清室。随后数日内,他组阁完毕,将自己的亲信心腹都任命为重要阁僚:如王士珍出任陆军大臣,赵秉钧出任民政大臣,杨士琦出任邮传大臣。
在牢牢掌控内阁大权后,袁世凯趁热打铁,强力去除了夺权道路上最后两道障碍:
12月6日,袁世凯逼迫载沣辞去监国摄政王职位,不许他再干预政事,并规定以后国政由内阁全权负责;
12月9日,袁世凯将心腹将领冯国璋从湖北前线召回,让他负责京畿防务,并出任皇宫禁卫军统领,解除了皇室手中最后一支武装力量。
至此,紫禁城里的裕隆太后和溥仪小皇帝,这对孤儿寡母的命运,以及整个满清王朝的命运,已经完全捏在袁世凯手里。
站在权力之巅,手握北洋精锐,袁世凯下一步将如何抉择呢?
其实,他心里早就有了一箭双雕的如意算盘:养寇自重,架空清室,并以手中的强大军事实力,威逼革命党人妥协,两边要价后,最终成为君主立宪政体下的真正掌权者。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5-05-05 22:50:42 +0800 CST  
正文(213)







在当时,北洋新军的实力远强于各地起义新军。先前,继攻下汉口之后,冯国璋率部于11月27日又攻下汉阳。清廷致电前线嘉奖冯国璋,并特意赏赐了他一件黄马褂。这冯国璋感恩戴德,摆开架势就要乘胜拿下武昌。按照双方实力对比,武昌不日就将失守。
袁世凯听说后,赶忙电令让冯国璋停止进攻,但又不便明文告诉他养寇自重的道理,心想你丫榆木脑袋啊?难道非得让我把话挑明么?你要是这么快就把武昌首义的湖北军政府给剿灭掉,朝廷就不再倚重我们了。
为了保险起见,袁世凯将脑子不太好使的冯国璋调回北京,让其掌控京畿卫戍部队及皇宫禁卫军,换上脑袋更为灵光的心腹将领段祺瑞前往湖北前线,并嘱咐段祺瑞要保持打打停停、边打边谈、以打促谈的状态。
段祺瑞显然完全领会了袁世凯的意思,在前线做做样子,根本没有全力进攻起义军,以此配合老袁跟南方革命党人的谈判。
早在湖北督师之际,袁世凯就派遣幕僚刘承恩和蔡廷干为代表,从汉口渡江,背着清廷与湖北军政府都督黎元洪进行私下和谈。
袁世凯的意思是,双方都是汉人自家兄弟,别再兵戈相见了。各省公举代表进京,组织新内阁,保留清帝虚位,实行君主立宪政体,大权操于汉人之手,人民达到参政目的,岂不两全其美?
说起来,当时不少部下怂恿袁世凯,干脆废了清帝自己当皇帝。但袁世凯觉得此举时机不成熟,因为一旦贸然称帝,很可能遭到满清势力和革命党人的反对,两面受敌自讨苦吃。
另外,他脑子里面也有些旧观念,袁家三世受惠于皇恩,自己不愿惹来忘恩负义、反叛篡位的恶名。权衡利弊,保留清帝虚位,自己担任实权在握的内阁总理大臣,这才是最佳选择。
可革命党人无法接受帝制的存在。不过,他们也十分清楚,自己短期内不是北洋军队的对手。为了早日结束战争,他们于是转而奉劝袁世凯倒戈反正,推翻满清王朝建立共和政体,条件是推举他为共和国的总统。
为了争取袁世凯早日倒戈,革命党人极力讨好奉承,对他大灌迷魂汤。比如黎元洪在跟袁世凯的代表会晤时就表示:以项城(袁世凯)之威望,将来大功告成,选举总统当推首选。
随后前来武汉指挥战局的黄兴,也致函袁世凯,说以民族大义,甚至给他戴上了中国之拿破仑、华盛顿的高帽子,奉劝他直捣黄龙,促成共和,建立华盛顿那样的千秋伟业。
随着辛亥革命的蓬勃发展,各省纷纷独立,革命党人的力量迅速壮大。就连很多原来的立宪派,如名高望重的张謇、汤寿潜等人,也转而支持革命,要求推翻清帝建立共和。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宣布独立的各省代表数十人,包括革命派和原先的立宪派,开始聚集起来,共同协商联手组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当时,多数代表赞同将大总统一职虚位以待袁世凯,以期他早日反正,推翻清廷。
面对如此局面,袁世凯心里不得不掂量一下:自己是否依然要坚持保留清帝虚位呢?革命势力迅速壮大,共和已是大势所趋,这样做是否值得?难道放着大总统不当,硬要敬酒不吃吃罚酒?
12月7日,袁世凯委派唐绍仪为全权代表,南下议和。这唐绍仪当年是留美幼童,十四岁赴美留学,后考入名校哥伦比亚大学就读,在美国整整学习生活了七年,民主共和理念早已根植于心。
在与南方代表伍廷芳的多轮谈判中,唐绍仪明显表现出同情革命、赞同共和的立场,似乎忘记了自己代表着倾向君主立宪的袁世凯。
经过台上和幕后多番讨价还价,袁世凯审时度势,终于在12月下旬下定决心,接受南方革命派的条件,着手准备逼宫:为了权力,自己手中早已沾满鲜血,欺负孤儿寡母的逼宫恶名,又算得了什么呢?
不出意外的话,中华民国首任总统的桂冠,即将戴到袁世凯的头上了。可他却万万没料到,在这节骨眼上竟会节外生枝,风云突变。
而这都缘于一个人的归国——孙中山。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5-05-05 22:52:00 +0800 CST  
@柏林上空的鸭 2015-05-05 14:27:27
消失两年,去哪了
-----------------------------
隐居桃源,潜心读书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5-05-05 22:53:52 +0800 CST  
@皮肤医院站长 2015-08-07 09:45:13
楼主怎么不更了
-----------------------------
最近几个月,创作思路大调整,将民国的北洋时代(1912-1928)大大压缩篇幅分量,决定重点写写蒋介石上任黄埔军校后的事情,特别是1931至1945年的抗战史。

我得承认,我是一个民国粉,但不是孙中山的粉丝,也不是袁世凯的粉丝,更不是蒋或毛的粉丝,总之,我不是某一位人物的粉丝,作为历史迷,我只是非常喜欢民国那个时代而已。

当然,我不是向往民国时代,也不是觉得那个时代的一切都非常美好,我只是认为,那个时代对于咱们中国太重要了。

本帖前面已经提到过,我认为,先秦的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华文明的童年大发育时期,而晚清之后的民国时代,是中华文明的青春期大发育时期。

在我看来,春秋战国时代和晚清民国时代,是整个中华文明史中最为关键的两个时代,也是我最喜欢研究的两个时代。

在这其中,民国历史的北洋时代,别具魅力。可是考虑到本文的整体创作重心调整,不得不割舍,只得略写带过,真是舍不得啊!希望以后我能单独写写这个时代。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5-09-03 18:22:21 +0800 CST  
蒋介石上任黄埔军校校长,掉了校长两个字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5-09-03 18:23:17 +0800 CST  
【说点题外话:什么是历史真相?】



今天的9.3抗战胜利日大阅兵,想必很多人都看了直播。大家肯定深有感触,想更多地了解一下抗战这段历史。

各大电视台,铺天盖地都是抗日题材电视剧和纪录片,报纸杂志的数字平台(微信公众号和微博),也在大量推送各种角度的纪念文章。

相比之下,我正准备在这里连载推出的关于抗战这段历史的文字,不像官方传媒那么高大上,只是一名民间草根历史迷的个人感悟而已。

天涯煮酒里很多帖子的作者,喜欢以颠覆官方教科书表述标准的立场和角度,声称自己写的才是历史真相。

也许,我之前也有类似的倾向。这算是草根写史者用来自我宣传、吸引眼球的常见手段吧。

然而,我最近反思了一下,对此产生了很多疑惑:

官方历史就一定全部是谎言?就算是,颠覆谎言就肯定会得到历史真相?

台湾当局指责大陆官方的抗战历史在撒谎,那么台湾的官方历史就没有撒谎么?

到底什么是历史真相?到底存不存在历史真相?


想来想去,我觉得关于历史真相这个话题,自己比较认同这样的表述:

历史真相是一个多面体,肯定不止一面。就连硬币都有正反两面,还有一圈窄窄的圆边。正方体有六面,当然还有很多不规则的多面体。

所以说,历史不只是一面镜子,而是一个多棱镜。

你站在什么立场,就会有什么样的视角。而每一个视角,都只能看到历史真相的某一面而已。

所谓客观公正,只是相对只站在自己单方面的主观视角而言,兼顾了其他人的视角与感受而已。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看与听都一样。

所以说,主观是绝对的,客观是相对的,因此不存在绝对的客观与公正。

有人会问:如果是360度全景视角呢?算不算绝对客观?

那是上帝视角,任何人都做不到。

说了这么多,就想表达一个意思:

如果某位写史者说自己的角度很新颖,这是没问题的。但如果他声称,自己说的才是历史真相,那就是扯淡。

当然,除了视角问题,选取的史料本身也很重要。

那种抛开史学界大致认同的基本史实不顾,信口开河,胡编乱造,哗众取宠,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下三滥手段,应该受到鄙视和唾弃。

好在天涯煮酒这里高手云集,网友读者们的历史素养也较高,这种东西玩不开,没多少人理会。

所以,我不会声称自己写的才是历史真相,我只想告诉大家,我写的文字,尽量做到角度比较新颖,表述比较有趣,总体而言有一定价值,不是文字垃圾,这样就很好了。

从明天起,继续连载更新,希望我的文字,能给大家带来一点点的乐趣和价值,喜欢大家能喜欢。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5-09-03 21:03:50 +0800 CST  
@堪吾 2015-07-31 18:27:09
(169)
年轻的光绪帝,总算明白了“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的道理,难能可贵。如果康有为等人听从了光绪帝的命令暂且妥协韬晦,将激进的变法进程适度冷却下来,等待更好的时机,那么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
—————————————
若是当时袁大头真的站在光绪这边呢?他有没有这个实力拥立光绪?
-----------------------------


如果慈禧事先没有警觉和防备,如果袁世凯胆儿够肥,愿意豪赌一把,应该说,他是有机会发动兵变拥立光绪帝的。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5-09-03 21:18:18 +0800 CST  
正文(214)


第十七章 辛亥风雷

第五节 【多赢结局】



自从1911年4月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一直呆在美国筹款,为下次起义做准备。
就算他信念再坚定,意志再坚强,这段时间恐怕也会沮丧和苦闷。
革命胜利的曙光,究竟何时才能出现呢?
不曾想,一次预料之外的胜利,竟悄然来临——
1911年10月12日,远在美国的孙中山在当地报纸上,读到了两天前武昌起义胜利的消息。
他喜出望外:这幸福来得太突然了吧!下一步怎么办?是否立即回国?
孙中山仔细考虑了一下,觉得眼下有比回国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革命成功后,共和政府就将成立,面对清政府留下的烂摊子,新政权将会面临严重的财政困难。
他还担心,欧美列强有可能会像对待太平天国那样,联合清政府将这次革命镇压下去。
因此,孙中山打算游说欧美列强,争取他们支持中国革命和即将建立的民国政府,支持的方式,包括外交承认和贷款援助。
从10月中旬一直到11月下旬,孙中山先后辗转于美国、英国与法国各地,频频求见各国政要、媒体记者和金融资本家。
虽然凭着中国著名革命家的声望,孙中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礼遇,但却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收获。
想想看,此时中国革命正处在胶着阶段,民国政府八字还没有一撇,列强们怎么会轻易给予贷款援助呢?
再说,相比于孙中山,列强更愿意看到由袁世凯出面组织新政府,来保障他们的在华利益。
大失所望之下,孙中山于1911年11月24日从法国马赛港启程回国,12月25日抵达上海。
自从1895年广州起义流产后,孙中山就一直被迫流亡国外。
此后整整16年,他都无法踏上祖国的土地,直到1911年底才回到国内。
这期间,孙中山在国外遥控指挥国内同盟会的革命行动,并大力筹款为各次武装起义提供资金,他依然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孙中山还未到达上海之前,国内许多报纸早就公开报道称,他此次回国,将为革命事业带来一大笔巨额资金。
当时很多人都认为,有无足够的财力,是辛亥革命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因此,孙中山乘坐的轮船刚靠岸,一大批记者便围了上来,争先恐后地问:
“孙先生这次带了多少钱回来?”
孙中山囊中羞涩,但依然慷慨陈词:
“予不名一钱也,所带回者,革命精神耳!”
革命领袖孙中山回到国内,顿时扭转了革命党人群龙无首的混乱局面。
辛亥革命爆发以来,各地的起义行动并没有统一的领导,同盟会在国内的组织,非常涣散无力。
虽然后来由黄兴出面协调领导,但他的威望和能力都稍显不足,又淡薄名利,多次推辞高位重权,因此没能很好地掌控局面。
此外,革命阵营中混进了大批立宪派、旧官僚和士绅名流,大家经常意见不一,争执不断,革命形势错综复杂。
拥有崇高声望的孙中山回到国内,迅速成为领导全国反清民主革命的不二人选,同盟会革命党人的凝聚力也随之大大增强。
12月29日,已经宣布独立的17省,派出代表在南京集会,商定尽快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会上,并不在场的孙中山,以16票对1票的绝对优势,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
楼主 风华长歌  发布于 2015-09-21 23:09:35 +0800 CST  

楼主:风华长歌

字数:263729

发表时间:2011-05-22 06:3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2-14 09:07:39 +0800 CST

评论数:197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