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三国述评

李孚进出邺城的经历绝对是一个精彩故事。四人来到梁淇城(邺城北面城郊)时,李孚让跟随的三人砍树枝削制了三十枚问事杖(应该是主管刑律的官员凭杖)系在马边,四个人伪装成曹军的样子。李孚头戴武吏戴的平上帻帽子,带着三个随从天黑后来到邺城下。邺城虽然有晚上禁行的规定,但外出放牧的人还是很多,李孚在晚上来就是想浑水摸鱼。李孚更自称都督,从北面的围栏沿着标志向东走,又从东往南走,沿途呵责那些不专心守卫围栏的将士,还按照情节轻重给予处罚。四人居然还从曹操大营经过,又从南折向西,差不多围着邺城转了一圈,来到邺城正南门章门,又怒骂守卫围栏的士兵,将他们捆绑起来。然后迅速打开围栏,打马奔驰到城下,呼叫城上士兵,城上士兵放下绳子将四人拉上城楼,进入城中。李孚真的是胆大心细,胆大的是敢从曹操营前经过绕城一周,心细是不从曹操营前过就容易引起怀疑。
审配等守将看到李孚,悲喜交加,高呼万岁。城下曹军士兵发现围栏打开,赶紧报告曹操。曹操不以为然,笑着说:“这不光是要进得去,还要出得来。”
李孚给审配交待完事情后还得回去给袁尚复命,这次不可能在假冒问事官员,就用了另一种办法。他对审配说:“如今城中粮食越来越少,留那些老弱病残者没用,不如把他们驱赶出去以节省粮食。”审配觉得有道理,就在夜里把数千老弱病残集中起来,手持火把、白幡,分别从邺城南面的三个门:凤阳门、中阳门、广阳门出去投降。曹军守城将士听说城中的人全部出来投降,纷纷跑来观看,没人认真巡查围栏。李孚带着随从趁机出北门,从西北角突围而去。袁尚见到李孚成功返回非常高兴。而曹操听说有人突围而出也非常高兴,拍手欢呼,说:“果然如我所说。”
曹操如此高兴是因为知道袁尚得到城中消息后会加紧回城来救,这样就可缩短等待袁尚的时间,既能节约粮食,也能保证士兵士气还没消失。袁军有人进出邺城通风报信不是此次作战的关键,关键是在于袁尚什么时候到,从哪个方向来,这才是曹操最关心的。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09-04 17:15:42 +0800 CST  
果然冷清,呵呵。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09-05 16:37:27 +0800 CST  
曹操这时不停地派出斥候(侦察兵)查探袁尚的进军路线,回报说袁尚军必定从西山小路过来。曹操大喜,会集诸将说:“我已经得到冀州,你们知道吗?”诸将还一头雾水,回答说:“不知道。”曹操说:“你们很快就可以看到了!”
袁尚果然领兵从西山小路而出,在离邺城十七里的滏水河边扎营。夜晚时按照李孚与审配约定的方式举火为号,昭示城内。审配也在城内举火相应,然后率兵从城北杀出,想突围护卫袁尚会合。曹操分兵击打,一边将审配赶入城内,一边将袁尚击败。
袁尚败退到漳河边扎营。曹操指挥各部包围袁尚军营,包围圈还没合拢,袁尚已经十分惧怕,派阴夔、陈琳到曹操营中请求投降,曹操不答应。袁尚只好又跑到漳水河南岸的蓝口(今河南省安阳县内)扎营。曹操穷追不舍,很快包围了袁尚。袁尚的部将马延、张顗等人临阵投降,部众彻底溃乱,袁尚逃往中山。(郡国,治所在今河北省定州市)曹操缴获了袁尚的辎重,里面有袁尚大将军的印绶、符节、斧钹和衣服物品。曹操将这些东西带到邺城脚下展示给城内守军看,城内守军一片沮丧,面临崩溃。审配努力地给将士打气说:“曹军快不行了,我们要坚守死战。袁幽州(袁熙)已经向这边赶来,不用担心没有主帅!”审配为激发士气,还专门在曹操出来巡视围城情况时集中弓箭手射击曹操,还差点儿射中。
大厦将倾,审配独木难支。最悲催的是打开城门放曹军入城的竟是审配的侄子东门校尉审荣。审配当时在城东南角楼上,看见曹军涌进城来,知道城不可守了。他愤恨郭图、辛评等人毁坏了冀州,命人火速赶到城内监狱,杀了关押在里面的辛评一家。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09-05 16:39:36 +0800 CST  
城破之后,审配在城中坚持抵抗,终因寡不敌众被活捉,押解到曹操营中。辛毗入城后紧急赶往监狱,想救出兄长家人,可惜来迟一步,家人已被杀害。这时看见审配,悲从中来,怒从心起,手拿马鞭鞭打审配的头,边打边骂道:“奴才,你今日死定了!”审配怒斥他说:“狗辈,就是你们害得冀州被破,我恨不得杀你!况且你今日难道能亲手杀了我吗?”
过了一会儿,曹操引见对审配,说:“你可知道是谁打开了邺城的城门?”审配说:“不知道。”曹操说:“就是你的侄子审荣。”审配说:“这小子居然不中用到了这种地步!”曹操说:“我巡视围城时,你的箭怎会那么多?”审配说:“我还恨箭太少。”曹操心里是想收服审配的,并不想杀他,但审配宁死不屈,再加上辛毗等人又在旁边号哭不已,坚持要杀审配。曹操只好下令杀审配。跟马延一起投降的张顗以前和审配一直不和,此时笑着对审配说:“正南,(审配字正南)你比我如何?”审配厉声呵斥:“你不过是个降虏,审配为忠臣,即使死了,也不是你这样苟且偷生的人能比的!”行刑前,审配义正辞严地呵斥刽子手让自己面北而死,说:“我君在北。”(此时袁尚在中山,北面)
得知袁尚逃奔,邺城被破,高幹向曹操投降,曹操此时无暇顾及,就仍然以高幹为并州刺史,埋下了高幹复叛的隐患。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09-05 16:40:15 +0800 CST  
曹操终于踏进了邺城,安定邺城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祭祀袁绍。曹操在袁绍坟前痛哭流涕,哀痛无比。在下相信他的悲伤是真实的,发自内心的。曹操几乎是在二十岁入仕后就追随袁绍,成为袁绍的马前卒,可以说他在做洛阳北部尉、顿丘令、济南相等时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赢得袁绍的信任,进入袁绍的阵营。退隐家乡时,也与袁绍的亲密朋友保持密切联系。袁绍出走洛阳时,曹操并未受到董卓的迫害,董卓还让他担任骁骑校尉,但他毅然弃官不做,逃离洛阳,追随袁绍。荥阳兵败,东山再起时也是带兵到河内依附袁绍,从此一直在袁绍的庇护下东征西讨,逐渐壮大成一方诸侯。没有袁绍,就没有今天的曹操。不幸的是造化弄人,自己的偶像变成了自己的敌人,曹操不得不与自己的导师、偶像、朋友、兄长决战沙场,并亲自毁灭了这一切。
曹操悲的是故人陌路,偶像陨灭;伤的是造化弄人,身不由己啊!不相信袁绍是曹操的导师、偶像、朋友、兄长吗?没关系,以后你就会信了,因为从此以后,曹操几乎就变成了另一个袁绍,他的战略、他的作风等等都像是一个活灵活现的袁绍。还记得袁绍那句话吗?“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曹操也是这么做的。
曹操在袁绍坟前哭得死去活来,儿子曹丕却在府内喜笑颜开。为什么呢?原来曹丕继承了曹操乘乱纳人妻子为妾的优良传统,城破以后进入袁府纳袁熙妻甄氏。因为此事曹操还被孔融那张大嘴巴羞辱过。但甄氏比曹丕整整大了五岁,曹丕做皇帝后,后宫佳丽众多,甄氏相比之下已是年老色衰,失去曹丕宠爱后怨声载道,曹丕一怒之下将其赐死。(姐弟恋的女人要警惕啊)如果不是她的儿子做了皇帝,估计她很难得到正名,成为文昭皇后。
九月,曹操让出自己兖州牧的位子变成冀州牧,为收买人心,发布《收田租令》,免除冀州百姓本年租赋,加重对豪门世族兼并土地的打击力度。并给予冀州特殊税赋政策,田租每亩四升,每户每年交绢二匹、绵二斤。在此期间,孙权曾派顾雍的同母弟弟辅义都尉顾徽前往曹操处打探消息。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09-05 16:40:51 +0800 CST  
曹操攻占冀州后,兴奋不已,连夜查阅户籍文档,第二天欣喜地对别驾从事崔琰说:“昨天我检查户口,冀州还有三十万人,真称得上大州。”(据《后汉书》统计,冀州战乱前有九十多万户,近六百万人,如今只有三十万,可见战争中有多少生灵涂炭啊)崔琰回答说:“如今天下分裂,袁绍、袁术兄弟相争,冀州百姓死伤遍地,没听到王师仁义之声,问风俗,救危难,却首先去计算人口,这岂是冀州百姓对您的期望啊!”在座其他人都被崔琰这么直言不讳地指责曹操吓得大惊失色,曹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立即收敛笑容,严肃诚恳地向崔琰道歉。
清河崔氏春秋时为齐国公卿之一,至西汉时居住在清河郡(今河北省清河县和山东武城县、高唐县),东汉以后成为山东望族,北方第一姓,崔琰就是清河崔氏中人。曹操为笼络崔氏家族,以崔琰为别驾,聘其为曹丕的老师。并采用传统的联姻方式加固与崔氏家族的关系,为儿子曹植娶崔琰哥哥的女儿为妻。清河崔氏家族归顺曹操,为曹操稳定北方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
清河崔氏到了唐代依然显赫,有二十多人做过宰相。唐初官员修订《氏族志》,崔氏列第一,唐太宗大怒,说:“崔氏早已衰微,既无显官,又无人才,凭什么列为第一?难道我李氏贵为天子,还比不上崔氏吗?”下令改以皇室李氏第一,皇后氏族长孙氏第二,崔氏与其他山东士族列第三。这是强权行为,民间并不认可。当时俗语说:“崔家丑女不愁嫁,皇家公主嫁却愁”,可见崔氏族望在民间还是超过皇家的。八卦一下清河崔氏在民间中最为人所知的一个故事,西厢记。也许有人不知道崔老夫人为何不让崔莺莺嫁给张生的根本原因。崔莺莺就是清河崔氏中人,崔老夫人则是中国另一大望族荥阳郑氏的人,她为崔莺莺挑选的夫君是郑氏家族的人,她的侄儿郑恒。事情的症结就在这里。门阀世族之间互相通婚,形成盘根错节的根基,政治、经济、文化势力超级强大。唐文宗李昂想把公主下嫁给世族时,感慨地说:“民间婚姻,不追求官品,而讲究门阀,我家两百年天子,还赶不上崔、卢两家!”。卢指的是另一望族范阳卢氏。
门阀制度从魏晋延续到隋唐,一直左右着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直到宋朝广开科举,寒门子弟通过科举登堂入室,才打破了门阀制度。
清河崔氏曾分出一支为博陵崔氏,后来也是隋唐著名士族之一。诸葛亮的好友崔州平就是博陵崔氏成员。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09-05 16:41:39 +0800 CST  
@老顽童1290 2017-09-06 12:25:54
一直在关注,楼主继续
-----------------------------
谢谢捧场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09-06 13:42:03 +0800 CST  
曹操任冀州牧后,有人建议曹操将汉现行的十四州(包含司隶)改变恢复为古代九州,荀彧劝谏曹操放弃了这个打算。
为曹操取得官渡之战胜利立下奇功的许攸,因口无遮拦狂妄自大给自己带来了杀身之祸。许攸年龄比曹操大,资历比曹操老,是袁绍的奔走之友,也和曹操有交情,曾经在灵帝末邀请退隐家乡的曹操参与谋杀灵帝,拥立合肥侯的政变。此次帮助曹操战胜袁绍,就居功自傲,屡次轻慢曹操,称呼曹操小名。这是最让曹操受不了的,古代官场有个习俗,高官不还乡,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你一回乡,见到乡里长辈,他们一叫你小名,你的形象就骤然下降,会严重影响你的威望。许攸叫曹操小名,曹操表面上虽嘻笑,但心里十分不爽,又不好发作。有一次,许攸出邺城东门,指着城门对左右说:“这家人没有我,进不得此门。”有人就向曹操告发,曹操抓住这个把柄,将许攸杀掉。许攸犯了一个大忌,现在有许多人仍然还在犯这个大忌,就是把领导当朋友,分不清君臣,认不清形势,典型的不作死就不会死。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09-06 17:21:12 +0800 CST  
就在曹操忙着攻打和安定邺城时,袁谭趁机攻取了甘陵、安平、渤海、河间等四个郡国之地,(大约为今河北省邢台市、冀州市、沧州市东部、天津市东南部、山东省德州市东北部、滨州市北部)算得上是幅员辽阔了。袁尚兵败逃往中山,袁谭带兵攻打,袁尚逃奔故安,(今河北省易县东南)袁谭兼并了袁尚的部队。此时,除了曹操没有因为粮草不足而渡河南归以外,时局基本上是按照郭图当初设想的那样发展。可偏偏就是这个以外是袁谭能否成功的关键,近在咫尺的曹操会让袁谭肆无忌惮地发展壮大吗?当然不会。
曹操立即给袁谭去信,谴责他违约,和他断绝姻亲关系,把他的女儿送还,然后率军攻击。袁谭放弃平原县城,屯兵城南的龙凑黄河渡口,曹操率军进逼,面对袁谭军扎营,吓得袁谭连夜逃往南皮,在南皮县西清河扎营,集中兵力守护南皮。
十二月,曹操占领平原,安定所属各县。
建安十年(公元205年)正月,曹操进逼南皮。袁谭派人到柳城(今辽宁省朝阳县十二台乡袁台子村)向乌桓峭王苏仆延求救,峭王答应派五千骑兵驰援。曹操闻讯后,立即派从事牵招紧急赶往柳城,阻止峭王发兵。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09-06 17:21:47 +0800 CST  
牵招不是袁绍的部将吗,怎么会在曹操这里呢?此事有些阴差阳错。
牵招本来是袁绍的冀州督军从事,主要职责是掌管乌桓派来支持袁绍的骑兵队伍。袁绍死后,牵招继续留在袁尚身边。曹操包围邺城时,袁尚派牵招到上党(今山西省长治市)去督办军粮。牵招还没回来,袁尚已经失败逃亡。牵招认为并州左有恒山,右有黄河,拥兵五万,北边有强大的胡人,进可攻,退可守,就去劝高幹把袁尚迎接到并州,联合起来等待时局的变化。高幹此时已经准备投降曹操,不但不用牵招的计策,反而想加害牵招。牵招知道后从小路逃跑。因为道路阻塞牵招回不了袁尚那里,只好投降曹操,曹操辟召他为从事。
因为牵招长期统领乌桓骑兵,了解乌桓人的习性,有和乌桓人打交道的经验,曹操才派他前往。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09-06 17:22:33 +0800 CST  
牵招赶到柳城时,正好赶上峭王支援袁谭的五千骑兵整装待发。而自称平州牧的辽东太守公孙康此时也派遣使者韩忠携带单于印绶来送给峭王。峭王就召集所属各部落酋长开会商讨决定投靠袁、曹、公孙哪一方。
峭王问牵招:“以前袁公说受天子之命,假我为单于;如今曹公又说要重新启奏天子,封我为真单于;而辽东公孙康带着单于印绶来封我。究竟哪家才是正宗?”牵招回答说:“以前袁公是承制封拜,但是中间出了差错,天子命曹公取而代之。曹公说要启奏天子,拜你为真单于,这是正宗。辽东只是下属的一个郡,哪里有什么资格封拜你啊?”韩忠听牵招贬损辽东,立即辩解反驳说:“我辽东在沧海之东,拥兵百万,又有扶馀、濊貊等族众可以利用;当今之势,强者为大,曹操又凭什么可以独自成为正宗呢?”牵招呵斥韩忠说:“曹公允恭明哲,拥戴天子,以武力讨伐叛乱,以德行柔服四方,安宁天下,你们君臣顽劣嚣张,依恃道路险峻,地方偏远,背违王命,想擅自封拜,侮辱玩弄国家神器,本来应当受到屠戮的,还敢在这里诋毁曹公?”说完起身按住韩忠的头在地上撞击,拔出刀来要杀韩忠。峭王吓得惊慌失措,光脚起身跑过来抱住牵招,救了韩忠。旁边的人都大惊失色。
牵招这才回到原位坐下,慢慢地为峭王等人讲说利弊得失,成败之道,取祸还是得福的关系。在座的人全都退下坐席跪伏在地上恭敬地聆听。听完后就遣返韩忠,解散已经披挂装备好的骑兵。智勇双全的牵招凭借一人之力消除了乌桓骑兵对曹操的威胁。
刘备与牵招是刎颈之交的生死朋友,后来又同在袁绍处共事,没能让牵招跟随自己,是刘备的一个重大失误,以至于牵招后来成为蜀汉难以对付的对手。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09-06 17:24:31 +0800 CST  
袁谭困兽犹斗,率兵出战,曹军士卒伤亡过多,曹操想放缓进攻,曹仁弟弟,曹操从弟曹纯劝阻说:“如今千里迎敌,进不能克,退必丧威。况且我们是孤军深入,难以持久。彼胜而骄,我败而惧,以惧敌骄,必定能够攻克。”曹操听从了曹纯的劝阻,指挥各部全力进攻。从天亮厮杀到中午仍然不分胜负,为激励士气,曹操亲自擂打战鼓,士兵振奋,勇往直前,终于击垮袁谭军。
此次战役中,第一次出现了曹操精锐中之精锐,王牌中之王牌的一支劲旅,这就是曹纯统率的虎豹骑。
官渡之战前,因为缺乏马匹,骑兵一直是曹军的短板。曹操与文丑交战时,只有六百骑兵。后来钟繇从关中送来两千匹马,曹操的骑兵才初具规模,具备了独立作战的能力。当时统率骑兵的是曹仁,曾经长驱至汝南攻打刘备和龚都。官渡之战后,又缴获了袁绍军一批马匹,曹操以此组建了虎豹骑。
虎豹骑的士兵百里挑一,并且是从百夫长中挑选,其战斗力可见一斑。统率虎豹骑的必须是曹操亲属,外人莫能担任。首任曹纯,以后有曹真、曹休,仅此三人。曹纯死后无人可继,由曹操亲自统领。
顺便简单介绍下曹操的军事结构。曹操军队最高指挥机关叫“霸府”。(除曹操外,曾开设霸府的有:高欢、朱温、李存勖)军队分三部分:中央军、地方军、屯田军。地方军就是州郡兵,数量不大,战斗力也不十分强大;屯田军是边防军,数量较多,也有一定的战斗力,平时屯田,战时打仗。中央军就是曹操直接指挥的部队,分两部分,一部分是驻扎在许县以外战略要地的野战部队;一部分是京城及皇宫的警备部队,即中军,也称武卫营。中央军由曹操直接指挥,是曹操的主力作战部队。虎豹骑则是中央军的核心,是最精锐的部分。
在出土文物中,曾经发现过一颗豹骑司马印,以此推论的话,还应该有虎骑司马印,虎骑和豹骑应该在装备上有所不同,在作战功能上有所不同。比如说一为重骑兵,人马都配备有重铠,负责冲击敌人的步兵方阵;一为轻骑兵,人配铠甲,负责迂回、包抄、穿插等。在突袭和追击时,两者都可以变为轻骑兵,发挥机动灵活快速的特点。
另外透露出的一个信息是虎豹骑的具体管理者为司马,规模应该不是很大。曹纯是以议郎参司空军事身份督领虎豹骑,议郎级别比将军低,比校尉高。按惯例,将军领一军,五千人左右;校尉领一校,八百人左右。那么,此时虎豹骑的人数应该在二至三千人左右。后来曹操征关中时虎豹骑壮大到五千人左右,可以将马超的西凉铁骑冲杀得七零八落,可见其之强悍。
后来北方平定,大规模野战不再出现,虎豹骑逐渐分散归入曹操的中军五营(武卫、中垒、中坚、骁骑、游击)。从建安九年(公元204年)第一次出现,到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曹洪、曹休在下辩(今甘肃省成县)击败张飞、吴兰,虎豹骑至少存在了十五年,为曹操平定北方立下了汗马功劳。(后面有虎豹骑出场的战争时会提到)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09-06 17:26:40 +0800 CST  
南皮战场上,虎豹骑首次出场就表现出惊人的战斗力。袁谭的方阵还没排列好,就被虎豹骑一冲而散,袁谭的的头盔发髻也跑掉了,披头散发在乱军中逃窜。虎豹骑士觉得这不是个普通人,紧追不舍,袁谭慌乱中落马,回头对追来的这位虎豹骑士说:“喂,你快救我,我能让你富贵。”话还没说完,虎豹骑士手起刀落,砍下了袁谭的人头。
游击将军乐进率先锋部队攻入东门,占领南皮。郭图等人及其妻儿也被斩杀。
曹操杀了袁谭,欣喜若狂,让吹鼓手齐声演奏,曹操自己高呼自己万岁,随着鼓吹的节奏在马上摇摆跳舞。完了下令说:“谁敢来哭袁谭,就杀谁的妻子儿女。”曹操攻南皮时,袁谭的青州别驾王修正在乐安(今山东省博兴县北)运粮,听说南皮被围,领兵来救,可是已经迟了,袁谭也被斩首。王修亲往袁谭尸首处痛哭,哀动三军。并向曹操乞求收葬袁谭尸首,曹操感其忠义,答应了他的请求,辟召其为司空掾,继续去乐安运粮。王修后来为行司金中郎将,迁魏郡太守,累官至大司农郎中令。
袁尚、袁谭相继失败,引发袁氏集团的剧烈震荡。当月,袁熙的大将焦触、张南等就背叛袁熙,带兵攻打袁熙、袁尚,把袁熙、袁尚赶到辽西乌桓人那里去了。焦触自称幽州刺史,强行驱赶各郡太守和各县县令长,背弃袁熙投降曹操。陈兵数万,与这些人杀白马盟誓,下令说:“违命者斩!”大家都不敢说话,依次歃血盟誓。到了幽州别驾韩珩这里出现了意外,韩珩说:“我受袁公父子厚恩,如今他们败亡了,我没有智慧救他们,也没有勇气为他们而死,已经是大义缺失了。如果还要投降曹操,我是做不出来的。”在场的人都为他担心,好在焦触没有为难他,认为兴大事,立大义,不在一人,可以成全韩珩的志向,以鼓励忠诚。曹操封焦触、张南为列侯。
顺便交代一下李孚的结局。袁尚救邺失败逃往中山被袁谭追击,袁尚仓皇而逃,李孚在逃跑路上和袁尚失散,不知袁尚跑哪里去了,就跑去投降袁谭,又为袁谭的主簿。袁谭战死后,南皮城中一片混乱,李孚就到冀州去见曹操,骑马到曹操的牙门,自称冀州主簿李孚有机密事相告。曹操召见李孚,问他有何机密,李孚说:“如今城中强弱互相欺陵,人心都不安定,我认为应该派刚投降过来,原来在城中比较有威信的人出去宣传你的政策,安抚百姓。”曹操顺水推舟说:“哪你就去宣传安抚吧。”李孚跪下来请教曹操该如何宣传安抚,曹操说:“就以你的意思吧。”李孚回来后在城内大肆宣教“各安故业,不得相侵陵”,城中得以安定。李孚又去回报曹操,曹操认为李孚是个可用的人才。后来曹操要精简机构和人员,李孚被人打了小报告,被外放为解县(今山西临猗县临晋镇东南十八里城西村、城东村之间,遗址尚存)长。七十多岁时升任司隶校尉,又出任阳平太守,死于任上。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09-06 17:27:56 +0800 CST  
谢谢捧场。袁绍集团的谋臣数量和质量其实都超过曹操,但这些人私心太重,都贪图拥立之功,袁绍分封诸子的错误导致这些人各为其主,势同水火,袁绍在时还能控制,死后这些人不是合力对抗曹操,而是同室操戈自相残杀。曹操集团势力弱小,就只有一股力量,谋臣就算想贪拥立之功,也只能拥立曹操一个人,因此能同心协力,还有个大公无私的中流砥柱荀彧。曹操集团后来发展壮大后,其实也面临这种局面,曹丕曹植夺嫡,也导致曹营内分出两大集团,亏得曹操早下决心立曹丕,才避免重蹈袁绍覆辙。刘表、孙权也有这个情况,并且都因处置不当导致最后失败。中国古代皇帝几乎都没找到妥善解决继承人问题的办法。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09-07 11:53:01 +0800 CST  
东西方族群在继承人问题上最后都异途同归选择了长子继承制,这是为了确保族群和家族利益和势力不会因为酋长或者家长去世而削弱。分封诸子看上去很公平合理,大家平分,但实际上会损害族群和家族利益。古代大家族最怕分家,原因就在这里。诸侯国也一样,春秋时偌大一个晋国被分成韩、赵、魏,结果被玩没了。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09-07 15:32:20 +0800 CST  
建安十年(公元204年)四月,黑山军张燕率领十余万部众投降曹操。曹操封张燕为安国亭侯,食邑五百户,命他率军到邺城驻守。
正当曹操以为幽州平定时,事情突然发生了变化,故安人赵犊、霍奴等起兵杀了曹操新派的幽州刺史、涿郡太守。与袁家关系一向亲密的辽西蹋顿、辽东苏仆延、右北平乌延三郡乌桓联合进攻驻扎在犷平(今北京市密云县密云水库东北石匣村)的左度辽将军鲜于辅。
八月,曹操带兵救鲜于辅,斩杀赵犊等人,在今北京通州渡过潞河,直扑犷平,三郡乌桓闻风而逃,回到塞外。
汉渔阳王刘松占据涿郡,曹操攻取冀州后,刘备老乡涿县人刘放游说刘松投奔曹操。此时,刘放与刘松一起投奔曹操,曹操任刘放为参司空军事。
此刘放可是正宗的汉室宗亲,是汉武帝之子燕剌王刘旦的后代。刘放在曹魏时长期执掌中枢机密,既为曹魏立下功劳,也擅乱朝纲,为私利引司马懿为辅政大臣,最终葬送了曹魏江山。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09-07 17:43:55 +0800 CST  
九月,曹操发布了一个《整齐风俗令》,要在冀州移风易俗,看似不起眼的一个行为,其实大有深意。袁氏家族在冀州深得民心,因此对曹操有所抵触甚至仇恨,曹操想通过整治社会风气来消除袁氏家族的影响,争取民心。这是意识形态上的争夺,也至关重要。
十月,曹操回到邺城。此时并州刺史高幹叛变,抓拿了上党太守,带兵驻守上党县壶口关。高幹投降曹操是迫于无奈,内心一直不愿意臣服。曹操北征袁尚,任冀州牧时,大本营邺城出现空虚,高幹就曾秘密派兵偷袭邺城,被时任监军校尉都督河北事务的荀衍(荀彧的哥哥)发现,带兵消灭了这伙人。荀衍因此功劳被封为侯。
曹操派折冲将军乐进、裨将军李典率军从上党北部进攻,高幹固守壶口关。乐进、李典攻打不下。
建安十一年(公元205年)正月,曹操亲征高幹。高幹见曹操大军来犯,自知不敌,就留下将领夏昭、邓升守城,自己亲自北上找匈奴单于呼厨泉求救。呼厨泉自平阳之战被钟繇打得大败而归后,已经在名义上归附了曹操,此时也畏惧曹操强大的实力,不敢再与曹操为敌,拒绝了高幹的请求。
求援不成,高幹转而进入河东郡濩泽。(今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高幹为什么会到这里来呢?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09-07 17:44:32 +0800 CST  
当时的河东太守是王邑,被曹操征召入朝。王邑是位勤政爱民的好官,深得河东百姓爱戴,但他却不是曹操的心腹亲信,因此他不想离开河东。河东郡掾卫固、中郎将范先就到司隶校尉钟繇那里请求留下王邑。调走王邑是曹操的决定,钟繇当然不敢更改,坚持要王邑入朝。王邑一气之下,带着太守印绶跑到许县“上访”,这是擅离职守,应该受到惩罚的,估计是王邑在献帝东迁时进献过丝绵绢帛,解决了献帝一行的缺衣的难题,才被赦免。(后来还是复了官,任大司农)卫固和范先就与高幹勾结,共同反曹。高幹此时进入河东,就是要和卫固、范先合兵一处。这是高幹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
鉴于河东的重要地理位置,王邑不走,曹操也要另外派人来接替。但一时没想到合适的人选,就找荀彧商量,荀彧推荐了刚升迁为护羌校尉,使持节,领西平太守的杜畿。
杜畿也是位奇人,字伯侯,京兆杜陵人(今西安市雁塔区曲江乡林带路西)。其祖先杜周、杜延年父子,都是汉朝有名的官员,喜剧的是一个是酷吏、贪官,一个是良吏、好官。到杜畿父亲一代时已没落为民。
杜畿母亲早逝,父亲续娶后没多久也死了,而后母凶狠无比,经常无故折磨杜畿,但杜畿还是尽心孝顺,赢得了孝子的美誉。
二十岁时,为郡功曹兼郑县令,亲断刑狱案件,很快将多年积案断清判明。郡中上下都为这位年少而有能力的人感到惊奇。
不久,杜畿举孝廉为官,任汉中(今陕西省汉中市)府丞。(即郡丞,相当于副太守)
董卓乱政时,杜畿弃官而走,避难荆州。几年后,后娘去世,杜畿带着后娘灵柩与一批老乡一起回乡安葬。回乡途中,遭遇土匪劫道,其他人都吓跑了。杜畿带着棺木没法跑,干脆就站着不动。强盗张弓搭箭要射杀杜畿。杜畿客气地强盗们说:“你们拦路抢劫,不就是为了发财吗?我身边又没有钱,只带了一具棺木,你们射我有什么意思?”强盗们一想,白白杀个人确实也没有什么意义,就放过了杜畿。
杜畿回乡后,他的朋友河东人张时正任京兆尹,就聘他继续为功曹。由私人性质的朋友关系变成工作上的上下级关系,以前能够容忍的缺点此时也不能容忍了,(这个是古往今来都存在的问题,奉劝各位看官,千万不要到朋友手下打工,也千万不要把老板当成朋友)张时就认为杜畿干不好功曹这个职务。杜畿也不好意思公开顶嘴,只好在私底下咕哝:“我做不好功曹,但我做得好河东太守。”张时是河东人,杜畿这话的言下之意就是瞧不起河东人,也影射张时干不好京兆尹这个职务。
两个人这样相处,结果可想而知。杜畿干脆又弃官不做,跑到许县做“北漂”寻找机会。其间结交了侍中耿纪,晚上没事就跑到耿纪家里聊天,谈论时事。巧合的是,耿纪的隔壁住的是曹操的首席谋士荀彧。古代的房屋是没有隔音功能的,所以有隔墙有耳的成语。这次真的是隔墙有耳,杜畿的议论都被荀彧听到了。听了几次后,荀彧对杜畿大为赞赏,就派人去质问耿纪:“有国士但你却不推荐,你还凭什么当侍中?”耿纪先还一头雾水,来人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后,耿纪恍然大悟,立即把杜畿介绍给荀彧。荀彧又和杜畿谈了几次,其实就是考察,发现他真是个人才。杜畿也佩服荀彧,两人处得像老朋友一样。于是,荀彧把杜畿推荐给了曹操,曹操任杜畿为司空司直,负责监察纪检工作,等于是曹操亲信了。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09-07 17:45:21 +0800 CST  
没过多久,杜畿任护羌校尉,使持节,领西平太守,(治所在今青海省西宁市。辖境相当今青海湟源、乐都间湟水流域地,辖西都、临羌、安夷和后置的长宁县)估计是官渡之战后,曹操开始重视关西事务,为下一步征关西做好准备。
高幹叛变,河东有人做内应,危及河东的安危。曹操要保住这块重要的战略要地,要求荀彧能独当一面的人才镇守河东。荀彧又推荐了杜畿。曹操派使者乘快马加鞭赶上赴西平上任的杜畿,改道河东任太守。
卫固听说杜畿来任太守,就派出几千兵马阻断黄河陕津(即茅津,也叫大阳津,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内)渡口,不让杜畿渡河入境上任。曹操愤怒地派夏侯惇率兵征讨。杜畿的随行人员也劝杜畿不要渡河,等待大军讨伐,杜畿不愿,说:“河东郡有三万户居民,都希望安居乐业,并不想跟着卫固作乱。大兵入境,河东百姓就会被卫固胁迫,死战抵抗。如果夏侯将军不能取胜,河东一带的局势就乱了,再也无法控制;如果取胜,河东百姓也会受到残害。现在卫固等人,并没有公开反对朝廷,是以挽留老太守的名义拒绝新太守,并不敢真的杀害新太守。我不带兵马上任,出其不意,他们表面上只能接受我。只要我在河东待上一月,就能想办法制伏他们。”于是,杜畿不等大军到来,绕道从郖津(在今河南省灵宝县西北,河南至山西的渡口)渡过黄河,进入河东境内,单车上任。
杜畿与卫固从小相识,经常在一起玩耍,卫固不大瞧得起杜畿。杜畿告诉卫固自己要作河东太守,卫固还掀起衣服骂杜畿。范先却和杜畿没有交情,一见面,就动了杀害杜畿威服众人的念头。
范先对卫固说:“想当老虎,却害怕吃人肉,那算什么老虎?现在不杀杜畿,必有后患。”卫固却犹豫不决。范先为了警告、威胁杜畿,陆续杀害了郡主簿等三十几位下属官吏。杜畿不为所动,镇静自若,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卫固就对范先说:“杀之无益,反招唾骂,反正我们能控制他。”于是,奉杜畿为河东太守。
杜畿成功上任,计划第一步得以实现,且看他怎样解决后面的问题。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09-07 17:46:26 +0800 CST  
@老顽童1290 2017-09-08 13:23:26
楼主辛苦
-----------------------------
谢谢捧场。上周五有事没来得及更新,不好意思,下午继续更新。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09-11 10:01:13 +0800 CST  

楼主:ty_阿铭850

字数:690748

发表时间:2017-07-12 01:27:22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5-23 20:09:29 +0800 CST

评论数:300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