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虑一得之奇想录

10.6.5猜测:光在不同媒质中传播速度不同验证了光的传播载体就是中微子
我们观察到:光在空气中以光速运行,到了水中,光又以0.8倍光速运行,到了玻璃中,又以0.75倍光速运行,回到空气中时,光又重新恢复了光速。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为何光速在变呢?它们因何阻力减少?又因何动力而增加?
上文我们分析道:中微子在浩瀚的宇宙间处处存在,并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但是,这种平衡并不代表着中微子处处保持均匀的密度。就像空气总体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但是,各地的空气密度、速度都不相同。
在空气中,中微子大都以自由态存在,所以其速度可以达到接近光速;在媒质中,媒质分子吸力大小决定了其能够吸引住、控制住、束缚住中微子数量的多少;媒质分子的间距大小决定了中微子与分子的撞击频率,即决定了分子间可容纳参与撞击的中微子的数量,这两个因素也决定了媒质分子内中微子的运行速度。这样,中微子虽然在宇宙中连成均衡的一片,但是,具体到每一处“空间”内,中微子的传播速度都可能不同。
前文中,我们假设:中微子就是光的载体,我们看到的光就是中微子的振动能量。中微子在传播的过程中,基本按照类似于弹性碰撞的规律进行。即碰撞后,被撞击的中微子继续保持原来的速度、方向继续前进(还有原来的振动频率,不过振幅有可能降低,即振动能量有所减少。),似乎是无障碍穿过。但是,继续传播的中微子已经换成另外的中微子了。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观察到数光年外的天体传播来的光,其实只是减少了的振动能量,而负载这些能量的中微子,其实还是地球周边的中微子,遥远的天体发射的中微子或许根本不可能穿过亿亿层中微子的碰撞,来到地球。
当中微子从一种媒质来到另一种媒质的接触面时,一般情况下中微子是不能进入的。大多只能进行弹性碰撞后,将振动频率、振动能量以及速度、方向传递给另一媒质内的中微子,其本身被弹飞(速度大小和方向不定)。然后,由媒质内的中微子按照该媒质允许的最大运行速度进行传播。当进入媒质的中微子速度大于该媒质允许的最大运行速度,则会发生多次主动追击式的撞击,其速度被大量“低速”的中微子所“平均”、“同化”而降低,最后天下大同;当进入媒质的中微子速度低于该媒质允许的最大运行速度,则会发生多次被动追击式的撞击,其速度被大量“高速”的中微子所“平均”、“同化”而提高,最后仍然达到相同的速度。
中微子在传播的过程中,不管遇到多少种不同的媒质,都会按照这样的规律运行。这样,就能很好的解释为啥光在空气中以光速运行,到了水中,光又以0.8倍光速运行,到了玻璃中,又以0.75倍光速运行,回到空气中时,光又重新恢复了光速。因为,这些媒质中的中微子一直就是以这样的速度在媒质中运行的,只不过,这些媒质中的中微子一开始无负载无任务(无振动或者轻微振动)的“闲逛”,没有振动,也就没有振动能量,也就不能引起我们的视觉系统的共振,我们就不能清楚看到它们。当中微子接收并具有一定频率和振幅的振动时,经过我们视觉系统的共振放大,在大脑中形成一个个光点,我们就看到了光。
可见,中微子有了振动,也就产生了光,我们就能够看清、看到中微子在不同媒质的速度。媒质内的中微子如果不振动,也就没有光,这些中微子相当于“不存在”。
光在不同媒质中传播速度不同是否可以证明:光的传播载体就是中微子呢?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8-01-25 20:05:50 +0800 CST  


10.6.6猜测:水结冰后体积增大1.25倍的原因
我们知道,水的热涨冷缩是反常的,水在低于4度是是热缩冷涨,导致密度下降,而大于4度时,则恢复热涨冷缩。这水是最重要也是最奇特的特性之一。这是保障生物存在的很重要的一点,当水结冰的时候,冰的密度小,浮在水面,可以保障水下生物的生存。当天暖的时候,冰在上面,也是最先解冻。但如果冰的密度比水大,冰会不断沉到水下,天暖的时候也不会解冻,来年上面的水继续冰冻,直到所有的水都成了冰,那所有的水生生物都不会存在了。
正常情况下,水的密度1.0*103千克/M3,而冰的密度为水的0.8倍。那么同样质量的水结冰后体积会增加到原来体积的1.25倍。
10.6.6.1冰与水
天然冰中水分子的缔合是按六方晶系的规则排列起来的。所谓结晶格子,最简单的例子是紧密地堆砌的砖块,如果在这些砖块的中心处代之以一个假设的原子,便得到了一个结晶格子。冰的晶格为一个带顶锥的三棱柱体,六个角上的氧原子分别为相邻六个晶胞所共有。三个棱上氧原子各为三个相邻晶胞所共有,二个轴顶氧原子各为二个晶胞所共有,只有中央一个氧原子算是该晶胞所独有。
冰由于水分子间有氢键缔合这样的特殊结构所决定的。根据近代X射线的研究,证明了冰具有四面体的晶体结构。这个四面体是通过氢键形成的,是一个敞开式的松弛结构,因为五个水分子不能把全部四面体的体积占完,在冰中氢键把这些四面体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这种通过氢键形成的定向有序排列,空间利用率较小,约占34%、因此冰的密度较小,约为摄氏4度是液态水的9/10。
水溶解时拆散了大量的氢键,使整体化为四面体集团和零星的较小的“水分子集团”(即由氢键缔合形成的一些缔合分子),故液态水已经不象冰那样完全是有序排列了,而是有一定程度的无序排列,即水分子间的距离不象冰中那样固定,H2O分子可以由一个四面体的微晶进入另一微晶中去。这样分子间的空隙减少,密度相对冰就增大了。
温度升高时,水分子的四面体集团不断被破坏,分子无序排列增多,使密度增大。但同时,分子间的热运动也增加了分子间的距离,使密度又减小。这两个矛盾的因素在4℃时达到平衡,因此,在4℃时水的密度最大。过了4℃后,分子的热运动使分子间的距离增大的因素,就占优势了,水的密度又开始减小。

10.6.6.2百度:水
通过百度,我们看到:水的密度在3.98℃时最大,温度高于3.98℃时(也可以忽略为4℃),水的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在0~3.98℃时,水热缩冷涨,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其原因:
液态水,除含有简单的水分子(H2O)外,同时还含有缔合分子(H2O)2和(H2O)3等;
当温度升高到3.98℃(101kPa)时水分子多以(H2O)2缔合分子形式存在;
当温度在0℃水未结冰时,大多数水分子是以(H2O)3的缔合分子存在;
水温降到0℃时,水结成冰,水结冰时几乎全部分子缔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巨大的缔合分子,冰的结构中有较大的空隙,所以冰的密度反比同温度的水小。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降低,越来越多的水分子逐步缔合在一起。这也符合一般规律。但是,为什么随着水分子逐步缔合到一起,其密度反而越来越低了呢?
在冰中,水分子的排布是每一个氧原子有四个氢原子为近邻两个氢键,这种排布导致成是种敞开结构,冰的结构中有较大的空隙造成了冰的密度降低,这只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那么,为何冰会形成这样有较大的空隙的空间结构呢?

10.6.6.3猜测:水中新产生中微子的压强造成水变成冰后体积增大密度降低。
我们认为,之所以冰的密度变小,其主要原因是水中产生的中微子的压强造成的。
上文中我们通过计算得出:水内新增中微子的数量是进入水中中微子数量的56%。这些新增中微子得到0.8倍的光速,就会达到水分子内外气压相同。当由于某种原因中微子继续增多,或者,原来的中微子继续从周边中微子吸能时,就会形成高于大气压的气压。这个额外的压强破坏了原来的平衡,使得水表层的密密麻麻的水链受到均匀向外的压力,最终使得水滴呈球形。
在正常情况下,再密集的水链也不能阻挡住中微子经过水表层向大气泄漏,所以,水表层的水链就像一个四处漏气的气球表面。因为水内部随时随地的补充新的中微子,这种补充与泄漏形成一个动态的平衡,使得水滴一直保持球形。
随着温度的降低,(……温度升高到3.98℃(101kPa)时水分子多以(H2O)2缔合分子形式存在,当温度在0℃水未结冰时,大多数水分子是以(H2O)3的缔合分子存在;水温降到0℃时,水结成冰,水结冰时几乎全部分子缔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巨大的缔合分子……)。水分子从单个分子存在向2个分子的缔合分子(H2O)2转变,再向3个分子的缔合分子(H2O)3转变,再向几乎全部分子缔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巨大的缔合分子变化。越来越多的水分子变成缔合分子,就意味着四处撒“气”的水表层得到不断的粘合,撒气处所越来越小。很显然,当水中的中微子不能顺利的向四周泄漏时,它们在水中就会形成更大的气压,会把水的体积向外膨胀,一直到与外界大气压力和中微子向外的压力相平衡时,才会停止膨胀。
此时,逐步增加的缔合水分子进一步阻挡了中微子的泄漏,水中逐步增加的中微子产生了更大的压强,推动水的体积的增大,在体积扩大的过程中,使得更多的水分子可以从彼此纵横交错的乱麻状态脱身而出,形成能够自由移动水分子。水分子是极性物体,有的部位吸力大,有的部位吸力小,就类似一个“小磁铁”。这些自由运动的水分子摆脱了束缚后,在自由状态下,可以按照“强强联合”的组合原则,先进行吸力较大的部位吸合,然后在进行吸力小的部位吸合,所有的分子都安照这个原则进行吸合,就像光合作用下的强强联合一样,最终形成一种固定的组合状态---冰(按六方晶系的规则组合起来的)。当温度下降时,水分子的活动范围变得更小,水分子振幅减小,甚至再也不能流动,空间结构固定下来,最终形成了固态的冰。这种有规则搭建支撑起来的立体空间,结构均匀稳定,规模巨大,此时,所有的水分子都不能再以较小的组合体到处乱窜,也不能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凑聚集状态,因而,固态冰的体积必然是增大的,其密度必然是减小的。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8-01-26 19:57:09 +0800 CST  


10.6.7猜测:骨骼产生的中微子的向外压强提供了化石演化的空间
百度化石: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等。由于自然灾害(如火山爆发)瞬间将其掩埋隔离氧化形成的。
化石主要分几种类型:实体化石(恐龙骨架)、模铸化石(狼鳍鱼)、遗迹化石(恐龙脚印)等。实体化石即生物实体本身形成的化石。遗迹化石与模铸化石都不是生物本身形成的化石,而是与生物真实形态相同的一个空间。该空间完全与生物体外形相吻合,是火山熔浆紧紧包围生物时,形成的密闭空间。随后熔浆冷却,该空间定型。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内生物体逐渐完全被分解而消失,只剩下内壁印有生物形状的密闭空间,就形成了“阴模”类型化石。有时,当生物体骨骼逐步被分解而变成疏松状态时,会有外界矿物逐步进入生物体,替代生物体被分解后留下的空间,最终,这些矿物质完全替换了生物体骨骼的空间结构,再经过亿万年演化变成化石,形成了“阳模”类型化石。
可见,遗迹化石与模铸化石的形成条件都必须形成密闭空间,然后再经过演化,最终才有可能形成化石。
那么,最初的密闭空间是怎样形成的呢?
我们知道,熔浆是地壳深处的一种高温、成分复杂的硅酸盐熔融体。它如同烧红的玻璃那样,既可以流动弯曲,却又十分坚硬致密。流出地表的火山熔浆,温度一般在900-1200度之间,最高可达1300度。
这样的高温熔浆,把生物体包围后,或许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把生物体包括骨骼(骨骼在800度可以被融化)融化。生物体骨骼怎样会在较长的时间内(一直到熔浆冷却凝固)保持不变的形状不变呢?一直维持一个形状不变的空间呢?
上文说到,熔浆如同烧红的玻璃那样,既可以流动弯曲,却又十分坚硬致密。说明熔浆在受外部阻力后,可以弯曲,可以改变形状。那么,如果熔浆内部产生一个向外力的作用,也可以在熔浆密闭空间的内壁上产生形变,使得内部凹凸形状与生物体骨骼形状完全吻合。就像做一个砂模一样的道理。那么,这个向外的力从何而来呢?
如果存在这么一个向外的力,那么,这个力显然不是来自外部,只能来自生物体骨骼、骨髓本身。动物的骨骼、骨髓充满了大量有机物,蛋白质、脂肪、糖分等等,这些大分子有机物分子结构在高温下被打破,释放出大量的中微子,形成一定的压强,均匀作用在紧贴在骨骼上的熔浆上,形成一定的向外的压力,一方面阻止熔浆进一步向内压缩,另一方面,也把骨骼的外形反印在熔浆上。向外的中微子压力与向内的熔浆压力达到平衡状态,熔浆不再向内压缩,密闭空间形成。熔浆本身成分为SIO2,也能够释放中微子(下面再谈),这样,就相当于在这个密闭空间的外面围了层层“布”,阻止了骨骼产生的中微子向外泄漏的速度,使得这个平衡过程可以持续一段时间,直到熔浆慢慢冷却,密闭空间正式成型。
或许,这就是化石产生密闭空间的原因吧
我们可以试验一下:
分别把新鲜完整的骨骼、去除骨髓的骨骼、接近枯骨的骨骼投进流淌到地表的火山熔浆中,待熔浆冷却后,观测包含骨骼的熔浆是否能够形成密闭空间以及形成密闭空间的大小。如果它们形成的密闭空间大小依次为新鲜完整的骨骼、去除骨髓的骨骼、接近枯骨的骨骼,是否说明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呢?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8-01-27 20:11:29 +0800 CST  

10.6.8猜测:浸润、非浸润现象

10.6.8.1百度浸润、非浸润现象
不光液体与气体之间的表面层,液体与固体器壁之间也存在着“表面层”,这一液体薄层通常叫做附着层,它也一样存在着表面张力,这一表面张力决定了液体和固体接触时,会出现两种现象:不浸润和浸润现象。
水银掉到玻璃上,是呈现出球形。也就是说,水银与玻璃的接触面具有收缩趋势,这种现象为不浸润;而水滴掉到玻璃上,是慢慢地沿玻璃散开,接触面有扩大趋势,这种现象为浸润。
水银虽然不能浸润玻璃,但是用稀硫酸把锌板擦干净后,再在板上滴上水银,我们将会看到,水银慢慢地沿锌板散开,而不再呈球形,所以说,同一种液体能够浸润某些固体,而不能浸润另一些固体,水银能浸润锌,而不能浸润玻璃;水能浸润玻璃,而不能浸润石蜡……


10.6.8.2猜测:浸润、非浸润现象的本质就是分子间的吸力大比拼
浸润、非浸润现象在自然界十分常见,其原因也有很多说法。
如果从无电的角度来看,其原因很简单:浸润、非浸润现象的本质就是分子间的吸力大比拼。或许就是化学反应吧(只不过这种水化物结合力很弱,易再次分解、分离)。当两种物质接触时,在接触界面附近,当外界分子的吸力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吸力时,液体分子间的吸合现象就会被减弱,液体分子会被外界的分子吸引过去,从而带动更多的分子向接触界面的分子靠近,其本身的形状,比如水滴的球形将不复存在,会变成一滩贴近接触面的薄薄一层液体。当接触界面的分子吸力不足以扯动液体内部分子的吸力时,该液体继续保持原来的球形。
所谓:水银能浸润锌,而不能浸润玻璃;水能浸润玻璃,而不能浸润石蜡……
这样的说法是人们通过观察看到的结果,其本质是锌原子对水银分子的吸力大于水银之间的吸力,所以,锌原子把水银分子一个接一个逐步吸合到自身周边,破坏了水银通过表面张力形成的球形;而玻璃分子却没有这么大的吸力,不能破坏水银分子的球形。但是,玻璃分子却能够对水分子进行足够大的吸力,从而破坏水滴的球形结构。
或许,这就是浸润、非浸润现象真正的原因吧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8-01-28 19:53:44 +0800 CST  


10.6.9猜测:植物的脉搏现象与树叶发焉的原因

在《10.1.5植物脉搏》中,我们了解到植物的脉搏:
……每逢晴天丽日,太阳刚从东方升起时,植物的树干就开始收缩,一直延续到夕阳西下。到了夜间,树干停止收缩,开始膨胀,并且会一直延续到第二天早晨。植物这种日细夜粗的搏动,每天周而复始,但每一次搏动,膨胀总略大于收缩。于是,树干就这样逐渐增粗长大了。
可是,遇到下雨天,树干“脉搏”几乎完全停止。降雨期间,树干总是不分昼夜地持续增粗,直到雨后转晴,树干才又重新开始收缩,这算得上是植物“脉搏”的一个“病态”特征。
如此奇怪的脉搏现象,是植物体内水分运动引起的。经过精确的测量,科学家发现,当植物根部吸收水分与叶面蒸腾的水分一样多时,树干基本上不会发生粗细变化。但如果吸收的水分超过蒸腾水分时,树干就要增粗,相反,在缺水时树干就会收缩。
了解这个道理,植物“脉搏”就很容易理解了。在夜晚,植物气孔总是关闭着的,这使水分蒸腾大大减少,所以树就增粗。而白天,植物的大多数气孔都开放,水分蒸腾增加,树干就趋于收缩。有相当多木本植物都有这种现象,但是,“脉搏”现象特别明显的还当属一些速生的阔叶树种。……
看来,植物的脉搏现象是明显存在的。科学家的解释为:……如此奇怪的脉搏现象,是植物体内水分运动引起的。经过精确的测量,科学家发现,当植物根部吸收水分与叶面蒸腾的水分一样多时,树干基本上不会发生粗细变化。但如果吸收的水分超过蒸腾水分时,树干就要增粗,相反,在缺水时树干就会收缩。……
这个解释很好的解释了植物的脉搏现象与植物体内的水量之间的关系。植物中水量增多,植物就膨胀增粗,水量减少,植物就收缩。在白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其方程式:6H2O + 6CO2+ 阳光 → C6H12O6(葡萄糖) + 6O2(与叶绿素产生化学作用),要消耗大量的水分,同时,植物的蒸腾作用还要蒸发水分,这使得植物体内水分被大量消耗。下雨天,不论是否是白天,植物吸收水分的能力还是比较大的,大于光合作用消耗的水分和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之和,植物内水分是增加的,所以,树干总是不分昼夜地持续增粗,直到雨后转晴。
那么,树内水分减少与树干收缩、树内水分增加与树干增粗之间的原因是什么呢?
或许,更多的水中能够产生额外多的中微子,这些中微子能够产生向外的压强,从而使植物细胞膨胀,即树干增粗。或许,这才是植物脉搏的根本原因吧


植物缺水后会蔫的原因
我们分析了一般情况下,在空气中的空气分子以及中微子的作用下,水链中的水分子会脱离水链,形成单独的水分子。并释放出一定数量的中微子。这个中微子能够向四面八方均匀形成一定的压强,使水滴保持球形,同时,也使水链中的两个相邻水分子离开平衡位置而相互吸合,形成表面张力。
我们知道:植物含有大量的水,约占体重的80%,蔬菜含水90%-95%,水生植物竟含水98%以上,人体水含量约60%以上。那么,植物含有这么多的水,能不能也会形成压强呢?
我想答案是肯定的。植物中的水同样也存在的中微子的循环。有随阳光、灯光等射入水中的中微子,有新增的中微子,然后,中微子会向周边泄漏,水分子缔结成(H2O)2或者(H2O)3还会自身消耗一部分中微子。总体上有进有出达到平衡。在这个过程中,中微子也会向外形成一定的压强,使得植物细胞向外膨胀。当缺水时,产生的中微子的数量也会相应减少,植物细胞向外膨胀的程度就会相应减少,甚至不再膨胀,就像撒气变瘪了的气球,无力地耷拉下来。这就是植物缺水后会蔫的原因。
植物缺水后会蔫或许可以作为一个证据,证明水中能够产生额外的向外的中微子压强。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8-01-28 19:55:07 +0800 CST  

10.6.10从无电的角度来看:溶解的本质也是一种化学反应

10.6.10.1百度:溶解
广义上说,超过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为一个分子状态的均匀相的过程称为溶解。而狭义的溶解指的是一种液体对于固体/液体/或气体产生化学反应使其成为分子状态的均匀相的过程称为溶解。一种物质(溶质)分散于另一种物质(溶剂)中成为溶液的过程。如食盐或蔗糖溶解于水而成水溶液。溶液并不一定为液体,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比如均匀的合金和空气都可以称为溶液。当两种物质互溶时,一般把质量大的物质称为溶剂(如有水在其中,一般习惯将水称为溶剂)。

溶解过程
含义:溶解是溶质均匀扩散於溶剂中的现象。溶液透明,无固体,不沉淀。注意:透明并不是无色!彩色的物质也有透明的。
溶解过程之一: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实际上包含着两种变化的过程:一种是溶质的微粒(分子或离子)在溶剂分子(水溶液中即指水分了)的作用下,克服了相互的作用力,向水里扩散的过程,这是物理变化的过程;另一种是,溶质的微粒(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形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的过程,这是化学变化的过程。这两种过程是同时存在的。溶质微粒在溶剂(水)里依靠水合和扩散作用,离开了溶质本体,均匀地扩散到水分子间,从而逐渐溶解,溶质微粒的水合和扩散过程,我们用肉眼是难以观察的,但可以依靠实验来证实。
另外溶质微粒在水中扩散时需要吸收热量,使溶液的温度降低。而溶质微粒和水分子结合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时将放出热量,使溶液的的温度升高。
一种物质溶解在水里,究竟是温度升高还是降低,取决于溶解过程中两种过程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少。用Q放代表溶质微粒扩散所吸收的热量,用Q吸代表溶质微粒水合时放出的热量。若: Q吸>Q放 溶液温度下降;Q吸<Q放 溶液温度升高;Q吸≈Q放 溶液温度无明显变化。
溶质溶解过程的热量变化,我们可以用仪器测得。
溶解过程之二:物质溶解过程常常伴随一些重要的外观现象,例如伴随热效应:像NH4NO3、NH4Cl、KNO3、NH4HCO3等溶于水时常伴随吸热现象。浓硫酸稀释,NaOH,无水CuSO4、Ca(OH)2、无水Na2CO3等溶于水常伴随放热现象。浓磷酸稀释、NaCl、CuSO4•5H2O等溶于水时没有明显的热效应。
伴随颜色变化:白色的无水CuSO4粉末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呈淡蓝色。蓝色CoCl2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呈粉红色。
伴随体积变化:苯与醋酸混合后形成的混合溶液的体积往往大于两种溶液混合前的体积之和。又如:水与酒精混合后,其混合溶液的体积往往小于两种溶液混合前的体积之和。
由以上现象可知,在溶解过程中常伴有温度、体积、颜色等变化,这说明溶解过程不仅是溶质机械的分散过程(分散过程是物理过程),而且还有溶质与溶剂相互结合的溶剂化过程(溶剂化过程是化学过程。但是所形成的溶剂化物并不一定具有固定的组成。)所以我们说溶解过程是物理化学过程。应当注意,并不是任何物质的溶解,其物理、化学过程都是等同的,如NH3,CaO等溶于水,化学过程则是主要趋势。
物质溶解过程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是怎么回事?我们知道,物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是有吸热或放热现象的。在大多数情况下,物质溶于水时,都要吸收大量的热。例如把硝酸钾或硝酸铵溶解在水里,就会发现溶液的温度显著降低。另一些物质溶于水的时候,会放出大量的热,例如把苛性钠溶解在水里,或者把浓硫酸缓缓地倒进水里,就会发现溶液的温度显著升高。
物质溶解时,为什么会有吸热或放热的现象呢?
这是因为:物质溶解,一方面是溶质的微粒──分子或离子要克服它们本身的相互之间的吸引力离开溶质,另一方面是溶解了的溶质要扩散到整个溶剂中去,这些过程都需要消耗能量,所以物质溶解时,要吸收热量。溶解过程中,温度下降原因就在于此。如果溶解过程只是单纯的扩散,就应该全是吸热的,为什么还有的放热呢?原来,在溶解过程中,溶质的微粒──分子或离子不仅要互相分离而分散到溶剂中去,同时,溶解于溶剂中的溶质微粒也可以和溶剂分子生成溶剂化物(如果溶剂是水,就生成水合物)。在这一过程里要放出热量。因此,物质溶解时,同时发生两个过程:一个是溶质的微粒──分子或离子离开固体(液体)表面扩散到溶剂中去,这一过程吸收热量,是物理过程;另一个过程是溶质的微粒──分子或离子和溶剂分子生成溶剂化物并放出热量,这是化学过程。这两个过程对不同的溶质来说,吸收的热量和放出的热量并不相等,当吸热多于放热,例如硝酸钾溶解在水里的时候,因为它和水分子结合的不稳定,吸收的热量比放出的热量多,就表现为吸热,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就降低。反之,当放热多于吸热,例如浓硫酸溶解在水里的时候,因为它和水分子生成了相互稳定的化合物,放出的热量多于吸收的热量,就表现为放热,所以溶液的温度显著升高。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8-01-29 19:48:27 +0800 CST  

10.6.10.2从无电的角度来看:溶解的本质也是一种化学反应
10.6.10.2.1从无电的角度来看:溶解的吸热和放热两个过程
从百度的资料中可以看出,人们把溶解分成两个过程:……物质溶解时,同时发生两个过程:一个是溶质的微粒──分子或离子离开固体(液体)表面扩散到溶剂中去,这一过程吸收热量,是物理过程;另一个过程是溶质的微粒──分子或离子和溶剂分子生成溶剂化物并放出热量,这是化学过程。……
我们在前文分析到,从无电的角度来看,化学反应就是原子之间吸力互相吸引的大比拼。在原子的重新排列组合过程中,释放出原来原子间的中微子聚集体,这就是化学反应产生热的来源。而化学反应释放热能的多少,主要取决于能够释放中微子的数量多少。
我们来看溶解。溶解最大的现象是溶质消失,有时伴有热量释放。从释放能量的角度来看,所谓的溶解过程,应该就是一种化学反应,即溶剂与溶质的原子重新进行排列组合并释放中微子的过程。而溶质消失,或许主要有2种可能:或进行化学反应重新排列组合进行置换,原溶质分子不存在;或被溶剂分子众星捧月般团团包围,原溶质分子被分离到溶剂分子的汪洋大海中而不能聚在一起。
1)置换方式的溶解
溶解初期,溶质刚进入溶剂过程中,存在着溶质分子、原子被能量打破的过程。这个能量来源应该是溶剂吧,比如水中的能量就是水释放的中微子。这个能量级别或许不能破坏溶剂分子的稳定结构,却能够破坏溶质的分子结构,把溶质分子打破,形成单个分子、独立的原子。在这个过程需要吸收能量用来打破溶质分子。随着溶质分子被打破,溶质分子间、原子间的中微子聚集体被释放出来,这个过程会释放能量。随后,单个溶质分子或者原子,会被吸力更大溶剂分子、原子吸合。原来可见的、聚成一团的溶质就分散了,被溶剂分子生拉硬扯地拽到溶剂的包围圈内,形成细微、不可见的分子、原子的排列组合即生成新的物质(这种新物质应该稳定性不强,易可逆重新生成原来的物质)。于是,溶质就不见了,溶质就被溶解了。溶解后期,更多的溶质微粒被打破,溶质微粒扩散到溶剂中,是中微子向外扩散的现象,是中微子扩散的宏观表现,这个过程,应该不是吸能过程。
2)分离隔离方式的溶解
这种溶解方式溶剂与溶质分子基本都没改变,改变的是溶剂与溶质的相对位置。溶质分子一个个被扯开,被溶剂分子众星捧月般团团包围,原溶质分子被分离到溶剂分子的汪洋大海中而不能聚在一起。
常温下,水分子是以(H20)2或者(H20)3缔合水分子形式存在的。这说明水分子之间的吸力还是比较大的,它能够依靠吸力形成一条条水链,并通过这条长长的水链来传递远方的拉力。同时,水分子也能够与其他物质相互吸引,在微观层面上,水分子可以凭借较小的个头,挤进其他物质分子间,多个水分子对该物质分子的吸力、撞击力之和或许大于该物质分子间的吸力,这样,多个水分子就可以俘获并簇拥着一个物质分子而去,使该物质不断的减少,最终全部该物质的全部分子都消失水分子的汪洋大海中,这就是溶解过程吧。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8-01-29 19:49:45 +0800 CST  

10.6.10.2.2从无电的角度来看:溶解度
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溶解度:
在溶解的过程,随着越来越多的水分子参加了与溶质分子间的排列组合或者包围,这意味着自由状态的水分子的数量在不断减少。随着能够释放中微子的自由水分子的数量减少,水分子释放的能量也在减少。当水分子释放的中微子能量不足以轻松打破溶质分子的空间结构时,溶质将不能被继续溶解。此时,就是溶剂能够溶解溶质的最大数量,即溶解度。
溶解状态下的原子间的重新排列组合,该水化合物很不稳定,在一定的条件下,很容易再次被分解再次解体。当溶剂分子(水分子)减少时,水中自由状态的水分子减少,意味着参与包围溶质分子一部分水分子要脱离包围圈,回归自由状态。包围圈的解除,意味着溶质分子的自由出现,所以,溶质就会随着溶剂的减少而析出。
百度资料:……固体和液体的溶解度基本不受压力的影响,而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与气体的分压成正比。溶解度明显受温度的影响,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则与此相反,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氯化钠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缓慢增大,硝酸钾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大,而硫酸钠Na2SO3的溶解度却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溶解度特性的分析:
1)大多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其原因,或许是因为额外的外界高温能够提供更多的能量,用来打破固体微粒,所以,温度越高,溶解度就越高;
2)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则与此相反,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其原因,或许因为气体与溶于水时,只是气体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的简单相连,没有进行重新排列组合,所以,其结合状态极其不稳,一加热,则两种分子之间的连接就会断裂,重新形成两个独立的分子。比如,CO2分子与H2O分子相结合形成H2CO3。预热时,H2CO3很容易形成CO2分子与H2O分子,CO2分子重新回到空气中,这也意味着水中CO2的数量减少。即CO2的溶解度的降低。
3)固体和液体的溶解度基本不受压力的影响,而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与气体的分压成正比。其原因,或许气体的气压高意味着气体分子运动速度高,可以只保留少量的气体分子存在于空气中就足以保证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存在,其余多余的空气分子将被迫压入水中不能出头再回到大气中。即溶解度增加。
4)硫酸钠Na2SO3的溶解度却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个别物质的溶解度却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其原因,或许是因为Na2SO3溶解后,其中一部分会以以NaOH和H2SO3存在,随温度上升,具有高能量的H2SO3意味着更易与NaOH重新排列组合,重新易形成Na2SO2吧。即Na2SO2溶解度降低了。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8-01-30 20:00:31 +0800 CST  

10.6.10.2.3分析:有机物不溶于水的原因
百度:有机物
早先,人们已知的有机物都从动植物等有机体中取得,所以把这类化合物叫做有机物。到19世纪20年代,科学家先后用无机物人工合成许多有机物,如尿素{CO(NH2)2}、醋酸(CH3COOH)、脂肪等等,从而打破有机物只能从有机体中取得的观念。但是,由于历史和习惯的原因,人们仍然沿用有机物这个名称。
有机物是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碳酸氢盐、金属碳化物、氰化物、硫氰化物等氧化物除外)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有机物是生命产生的物质基础。无机化合物通常指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少数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二氧化碳、碳酸、一氧化碳、碳酸盐等不具有有机物的性质,因此这类物质也属于无机物。
有机化合物除含碳元素外,还可能含有氢、氧、氮、氯、磷和硫等元素。总之,有机化合物都是含碳化合物,但是含碳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是甲烷(CH4),在自然界的分布很广,是天然气,沼气,煤矿坑道气等的主要成分,俗称瓦斯,也是含碳量最小(含氢量最大)的烃它可用来作为燃料及制造氢气(H2)、炭黑(C)、一氧化碳(CO)、乙炔(C2H2)、氢氰酸(HCN)及甲醛(HCHO)等物质的原料。除含碳元素外,绝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含有氢元素,有些还含氧、氮、卤素、硫和磷等元素。已知的有机化合物近8000万种。
早期,有机化合物系指由动植物有机体内取得的物质。自1828年维勒人工合成尿素后,有机物和无机物之间的界线随之消失,但由于历史和习惯的原因,“有机”这个名词仍沿用。
有机化合物对人类具有重要意义,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形式,主要是由有机物组成的。有机物对人类的生命、生活、生产有极重要的意义。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体中都含有大量有机物。和无机物相比,有机物数目众多,可达几千万种。而无机物目却只发现数十万种,因为有机化合物的碳原子的结合能力非常强,可以互相结合成碳链或碳环。碳原子数量可以是1、2个,也可以是几千、几万个,许多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聚合物)甚至可以有几十万个碳原子。此外,有机化合物中同分异构现象非常普遍,这也是有机化合物数目繁多的原因之一。
有机化合物一般密度小于2,而无机化合物正好相反。在溶解部分,有机化合物一般可溶于汽油,难溶于水。无机化合物则易溶于水。
有机化合物的特性:
(1)可燃性
(2)稳定性差(有机化合物常会因为温度、细菌、空气或光照的影响分解变质)
(3)反应速率比较慢
(4)反应产物复杂
总体来说,有机化合物除少数以外,一般都能燃烧。和无机物相比,它们的热稳定性比较差,电解质受热容易分解。有机物的熔点较低,一般不超过400℃。有机物的极性很弱,因此大多不溶于水。有机物之间的反应,大多是分子间的反应,往往需要一定的活化能,因此反应缓慢,往往需要加入催化剂等方法。而且有机物的反应比较复杂,在同样条件下,一个化合物往往可以同时进行几个不同的反应,生成不同的产物。



分析:有机物不溶于水的原因之一
通过百度,我们知道:
……早先,人们已知的有机物都从动植物等有机体中取得,所以把这类化合物叫做有机物。到19世纪20年代,科学家先后用无机物人工合成许多有机物,如尿素{CO(NH2)2}、醋酸(CH3COOH)、脂肪等等,从而打破有机物只能从有机体中取得的观念。但是,由于历史和习惯的原因,人们仍然沿用有机物这个名称。……
可见,人们最早认为的有机物都是从动植物等有机体中取得。而动物一般不能直接产生有机物,动物的有机物一般从植物身上摄取的。而植物的有机物也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通过光合作用获得了有机物,比如葡萄糖、淀粉、脂类、植物油等等。
在前文,我们了解到植物含有大量的水,约占体重的80%,蔬菜含水90%-95%,水生植物竟含水98%以上。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在这个过程中,也离不开水,有机物相当于在一片水的海洋中产生的。由此,可以看出,有机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从植物细胞的水中析出的。每个细胞产生的有机物的数量很小,但是,大量的细胞产生的有机物流到一起,聚集到一起,最终形成我们可见的淀粉、植物油等。
可见,有机物最早就从水中产生的。有机物天生就很难甚至不溶于水。如果这些有机物能溶解于水,那么,光合作用就不能产生可见的淀粉、植物油等,而是“糖水”,或者香喷喷的“油汤”等液态流体了。
所以,当我们说到溶解时:有机化合物难溶于水。这句话相当于没说。
那么,有机物为何一般能够溶解于汽油、乙醇呢?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8-01-30 20:02:40 +0800 CST  

10.6.10.3从无电的角度来看:不同空间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极性与非极性
百度溶剂资料:
……通常情况下,溶剂通常分为两大类:极性溶剂、非极性溶剂。
所谓“极性”,在化学中,极性指一根共价键或一个共价分子中电荷分布的不均匀性。如果电荷分布地不均匀,则称该键或分子为极性;如果均匀,则称为非极性。
极性溶剂是指含有羟基(氢氧-OH)或羰基(-HCO2即碳酸减去氢氧而成的复基)等极性基团的溶剂,极性强。非极性溶剂由非极性分子溶液组成,是指分子中各原子的化学键的合力为0。
溶剂种类与物质溶解性的关系可以被概括为:“溶其所似”。意思是说,极性溶剂能够溶解离子化合物以及能离解的共价化合物,而非极性溶剂则只能够溶解非极性的共价化合物。比如,食盐,是一种离子化合物,它能在水中溶解,却不能在乙醇中溶解。
在有机化学中一般会用到的溶剂有丙酮、乙醇、水和苯。
极性溶剂水以及非极性溶剂是不能互溶的。比如,食盐,是一种离子化合物,它能在水中溶解,却不能在乙醇中溶解;大多植物油都不溶解于水,却能溶解于乙醇。
……
可见,所谓的“电荷分布的均匀式的非极性”,则对外表现形式是弱吸引力;“电荷分布的不均匀的极性”,则对外表现形式是强吸引力。这个现象从无电的角度来看,或许还有另外能够解释明白的说法:即极性是分子的本质属性,不同的分子的空间结构决定了该分子结构的极性与非极性。
我们在《10.4.3.4推演某些原子的空间结构模型图》中分析到:几个磁力球组成的直线形状具有强磁性(吸力),而许多磁力球组成的稳定的空间结构,往往表现出弱磁性(吸力)。其主要原因:直链(直线)型的空间结构或许便于中微子在磁力球之间畅通无阻,因此,该结构就表现出强磁性;而复杂稳定的空间结构,往往由各条不同方向的直链结构组成,虽然每一条直链都会表现出一定方向的强磁性,但是,各个方向的强磁性往往会互相干扰影响,甚至冲突,最终对外形不成统一的磁场(吸力)方向,表现出来的磁力(吸力)反而要小许多。
可见,极性与非极性不是原因和理由,而是空间结构不同的表现结果。
或许,极性与非极性本来就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人们人为的且错误的划分,才造成了极性与非极性概念的产生。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8-01-31 19:57:48 +0800 CST  


10.6.10.4从无电的角度来看:溶剂与溶质“溶其所似”的原因是共振引起的
现在,人们总结出:溶剂种类与物质溶解性的关系可以被概括为:“溶其所似”。意思是说,极性溶剂能够溶解离子化合物以及能离解的共价化合物,而非极性溶剂则只能够溶解非极性的共价化合物。通俗的说,就是水能够溶解无机物;而乙醇、汽油能够溶解有机物。
那么,这其中啥原因呢?
我们在上文分析到:……而溶质消失,或许主要有2种可能:或进行化学反应重新排列组合进行置换,原溶质分子不存在;或被溶剂分子众星捧月般团团包围,原溶质分子被分离到溶剂分子的汪洋大海中而不能聚在一起。
可见,溶解也是一种化学反应,而化学反应就需要启动能量。水作为一种能够提供启动能量的溶剂,或许,其能量来源主要是缔合水分子(H2O)2间的中微子聚集体。当该缔合水分子由于受到高速空气分子的撞击而分离成单个水分时,会释放两个水分子间的中微子。乙醇、汽油等直链碳原子结构,或许也受到高速空气分子的撞击,造成少部分碳原子直链的断裂,从而释放出碳原子与碳原子之间的中微子聚集体。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水能够溶解无机物,却不能溶解有机物;而乙醇、汽油能够溶解有机物,却不能溶解无机物呢?
如果仅从能量的角度来分析,会出现前后矛盾的结论。
比如,食盐能在水中溶解,却不能在乙醇中溶解。这说明水中的中微子能量足以打破食盐的分子结构,而乙醇中的中微子能量不足以打破食盐的分子结构。这说明,水中的中微子能量大于乙醇中的中微子能量;大多植物油都不溶解于水,却能溶解于乙醇。这又说明乙醇中的中微子能量大于水中的中微子能量。
那么,为何出现前后矛盾的推论呢?到底哪个过程释放的能量多呢?
从单个原子来考虑,氧原子质量大于碳原子。那么,在空间结构相似的情况下,氧原子的吸力应该大于碳原子,这样,氧原子对中微子的吸力就大,两个氧原子间形成的中微子聚集体就大一些。当缔合水分子分开时,相当于两个氧原子的分开,其释放的中微子应该多一些。但是,分子的分分合合是一个动态的平衡过程,有分就有合,比起碳原子来,氧原子吸合时,其吸收并控制的中微子数量也多。总体来看,或许这两个过程释放的中微子能量差不多吧。
那么,为啥两种溶剂释放的能量差不多的情况下,却出现截然相反的溶解结果呢?
或许,影响破坏程度的因素,除了能量大小外,还有一个主要的因素,那就是能够引起共振的频率。我们都知道,在能够引起共振的情况下,很小的破坏力,就能够造成较大的破坏结果。
同样,在溶解过程中,也存在共振现象。
当高速空气分子撞击有机物,打破了部分碳原子与碳原子的联系,释放出中微子。这些被撞击的中微子会以一定的频率释放出来,这个频率,能够引发碳原子间的联系断裂。当以这个频率的中微子去撞击碳原子间以及碳原子间的微子时,会使碳原子以及中微子也以同样的频率振动,这个共振频率就引起共振,从而导致包含碳原子的有机物分子的振动加剧,最后导致有机物分子聚合体分崩离析,各奔东西,最终消失在溶剂的汪洋大海中。
或许,这就是乙醇、汽油能够溶解有机物的原因吧。
乙醇、汽油不能够溶解无机物的原因也是基于同样道理,释放的中微子具有的频率只能引起碳原子的共振,而不能引起其它原子的共振。
同样道理,缔合水分子被打破所释放的中微子,其具有的频率能够引发氧原子的共振,或许还包括其它一些结构简单的原子,这些原子主要是非碳原子,它们能够组成不含碳原子的无机物,所以,水能够溶解无机物。
由此可见,溶剂与溶质“溶其所似”的原因很简单,主要是某物质的空间结构决定了其共振频率。能够释放出同样频率中微子的溶剂,就能够溶解该物质。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8-01-31 19:59:59 +0800 CST  


10.6.11酿酒
10.6.11.1百度:酿酒

酿酒
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含一定浓度酒精饮料的过程。酿酒原料与酿酒容器,是谷物酿酒的两个先决条件。
人们很早就已开始酿酒。汉代成书的《黄帝内经• 素问》中记载了黄帝与歧伯讨论酿酒的情景,《黄帝内经》中还提到一种古老的酒---醴酪,即用动物的乳汁酿成的甜酒。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很多发明创造都出现在黄帝时期。《黄帝内经》一书实乃后人托名黄帝之作,其可信度尚待考证。
更带有神话色彩的说法是“天有酒星,酒之作也,其与天地并矣”。这些传说尽管各不相同,大致说明酿酒早在夏朝或者夏朝以前就存在了,这是可信的。
据考古出土距今五千多年的酿酒器具表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夏禹时代存在酿酒这一行业,而酿酒之起源还在此之前。远古时人们可能先接触到某些天然发酵的酒,然后加以仿制。国内学者普遍认为,龙山文化时期酿酒是较为发达的行业。酿酒原料不同,所用微生物及酿造过程也不一样。酒曲酿酒是中国酿酒的精华所在。《齐民要术》记载的制曲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后世也有少量的改进。
10.6.11.1.1酿酒的起源
在古代,往往将酿酒的起源归于杜康的发明,把他说成是酿酒的祖宗,由于影响非常大,以致成了正统的观点。对于这些观点,宋代《酒谱》曾提出过质疑,认为“皆不足以考据,而多其赘说也”。这虽然不足于考据,但作为一种文化认同现象,不妨罗列于下。主要有以下几种传说。
1)仪狄创酿酒
传夏禹时期的仪狄发明了酿酒
相传夏禹时期的仪狄发明了酿酒。公元前二世纪史书《吕氏春秋》云:“仪狄作酒”。汉代刘向编辑的《战国策》则进一步说明:“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曰:‘后世必有饮酒而之国者。’遂疏仪狄而绝旨酒(禹乃夏朝帝王)”。
仪狄是什么时代的人呢?《世本》、《吕氏春秋》、《战国策》中都认为他是夏禹时代的人。他到底是从事什么职务呢?是司酒造业的“工匠”,还是夏禹手下的臣属?他生于何地、葬于何处?都没有确凿的史料可考。那么,他是怎样发明酿酒的呢?《战国策》中说:“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钦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
2)杜康创酿酒
杜康——传说中的造酒之神
另一则传说认为酿酒始于杜康(亦为夏朝时代的人)。东汉《说文解字》中解释“酒”字的条目中有:“杜康作秫酒。”《世本》也有同样的说法。
杜康造酒的说法是杜康“有饭不尽,委之空桑,郁结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代,不由奇方。”是说杜康将未吃完的剩饭,放置在桑园的树洞里,剩饭在洞中发酵后,有芳香的气味传出。这就是酒的作法,并无什么奇异的办法。由一点生活中的偶然的机会作契机,启发创造发明之灵感,这是很合乎一些发明创造的规律的,这段记载在后世流传,杜康便成了很能够留心四周的小事,并能及时启动创作灵感之发明家了。
魏武帝乐府曰:“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自此之后,认为酒就是杜康所创的说法似乎更多了。
历史上杜康确有其人。古籍中如《世本》、《吕氏春秋》、《战国策》、《说文解字》等书,对杜康都有过记载自不必说。清乾隆十九年重修的《白水县志》中,对杜康也有过较详的记载。白水县,位于陕北高原南缘与关中平原交接处。因流经县治的一条河水底多白石头而得名。白水县,系“古雍州之城,周末为彭戏,春秋为彭衙”,“汉景帝建粟邑衙县”,“唐建白水县于今治”,可谓历史悠久了。白水因有所谓“四大贤人”遗址而名蜚中外:一是相传为黄帝的史官、创造文字的仓颉,出生于本县阳武村;一是死后被封为彭衙土神的雷祥,生前善制瓷器;一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发明者东汉人蔡伦,不知缘何因由也在此地留有坟墓;此外就是相传为酿酒的鼻祖杜康的遗址了。一个黄土高原上的小小县城,一下子拥有仓颉、雷祥、蔡伦、杜康这四大贤人的遗址,那显赫程度可就不言而喻了。
“杜康,字仲宁,相传为县康家卫人,善造酒。”康家卫是一个至今还有的小村庄,西距县城七八公里。村边有一道大沟,长约十公里,最宽处一百多米,最深处也近百米,人们叫它“杜康沟”。沟的起源处有一眼泉,四面绿树环绕,草木丛生,名“杜康泉”。县志上说“俗传杜康取此水造酒”,“乡民谓此水至今有酒味”。有酒味故然不确,但此泉水质清冽甘爽却是事实。清流从泉眼中汩汩涌出,沿着沟底流淌,最后汇入白水河,人们称它为“杜康河”。杜康泉旁边的土坡上,有个直径五六米的大土包,以砖墙围护着,传说是杜康埋骸之所。杜康庙就在坟墓左侧,凿壁为室,供奉杜康造像。可惜庙与像均毁于“十年浩劫”了。据县志记载,往日,乡民每逢正月二十一日,都要带上供品,到这里来祭奠,组织“赛享”活动。这一天热闹非常,搭台演戏,商贩云集,熙熙攘攘,直至日落西山人们方尽兴而散。如今,杜康墓和杜康庙均在修整,杜康泉上已建好一座凉亭。亭呈六角形,红柱绿瓦,五彩飞檐,楣上绘着“杜康醉刘伶”、“青梅煮酒论英雄”故事图画。尽管杜康的出生地等均系“相传”,但据古工作者在此一带发现的残砖断瓦考定,商、之时,此地确有建筑物。这里产酒的历史也颇为悠久。唐代大诗人杜甫于安史之乱时,曾挈家来此依其舅区崔少府,写下了《白水舅宅喜雨》等诗多首,诗句中有“今日醉弦歌”、“生开桑落酒”等饮酒的记载。
黄帝时期传说

10.6.11.1.2最早的酒
研究证实,沉积物中含有酒类挥发后的酒石酸,其成分有稻米、蜂密、山楂、葡萄,与现代草药所含某些化学成份相同,根据C14同位素年代测定,其年代在公元前7000~公元前5800年。实物证明,在新石器时代早期,贾湖先民已开始酿造饮用发酵的饮料。专家认为:此前在伊朗发现的大约公元前5400年前的酒,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酒”。贾湖酒的发现,改写了这一记录,比国外发现的最早的酒要早1000多年,成为世界上目前发现最早与酒有关的实物资料。

10.6.11.1.3酒的品种
宋、元、明、清时期,酿酒业继续发展,其品种有黄酒、葡萄酒、枣酒、椹子酒、菊花酒、连花酒、桂花酒、五加皮酒、宫延御酒等多种。据宋周麟之《海陵集》载:“燕中暑月于冰窖造酒其清列,使至尝被赐。女真人多酿麋为酒。盛馔以雁粉为贵,以木绊贮之,以渖(shèn)墨色,以生葱蒜之属置于上。”明代时,每逢重阳节,皇帝和宫人都登临万岁山,登高远眺,“宫眷内臣皆著重阳景菊花补服,吃迎春兔、菊花酒”(《金鳌退食笔记》),重阳饮菊花酒的风尚在西汉时期就有了。《西京杂记》中载有菊花酒的酿法:“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到来年九月九日始成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对于常饮菊花白酒,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可令人颜色不老,令人头发不白,轻身耐劳延年。”
酿酒中国古代的饮料酒主要是黄酒和白酒,葡萄酒次之。大米(糯米或粳米)或黄米原料经蒸煮,摊凉后,加入曲子,浸米水,或加入酵母搅拌后,在缸内糖化与发酵,发酵完成后进行压榨,压榨出的液体即为黄酒。黄酒以绍兴酒最为有名,有“状元红”、“加饭酒”、“善酿酒”、“香雪酒”、“女儿红”等品种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中的关于制曲、酿酒的论述,是当时制曲、酿酒技术和经验的总结。书中记载了12种不同的酒曲和20多种酒的制法,提出曲和“五色衣”的概念,并认识到二者的相关性。“五色衣”是指酒曲中霉菌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的混合物,呈现黑、白、黄、绿等色。南宋朱翼中的《北山酒经》是一部制曲酿酒的专著,记述了当时酿酒工艺的发展和改进。红曲的发现和应用是宋代制曲酿酒的一个重大发展。红曲的菌种是红曲霉,它是一种耐高温、糖化能力强,又有酒精发酵力的霉菌。到明代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都有红曲的制法和应用的记载。红曲用于酿酒以后,酒类品种大大增加了。福建、浙江、台湾等地酿造的红曲黄酒;用红曲霉和黑曲霉共同制造的乌衣线曲和黄衣红曲酿造的酒,风味各异。当时酒类品种,仅《本草纲目》记载就有70多种。

10.6.11.1.4酿酒作坊
中国古代的酿酒工艺已具有很高水平。《北山酒经》中说:“造酒最在浆,浆不酸不可酿酒。”说明酿酒是先制好酸浆,用以保护酵母菌和调节发酵的作用。这与现代酿酒工艺学中的发酵液的酸度是影响酵母菌酒精发酵的重要因素及酿酒发酵必须控制酸度的理论是吻合的。绍兴酒酿造中应用的“三浆四水”、“冬浆冬水”,就是继承和发展了“九酝酒法”中用多次投料控制和调节酸度的方法,这说明现代酒精生产中采用的乳酸菌生酸和调节酸度与抑制杂菌生长的方法,早在1700多年前,中国劳动人民就掌握了。宋代以后,中国劳动人民又发明了加热杀菌法,这是中国酿酒史上的又一重大成就,为以后葡萄酒、果酒等酒品的生产开辟了广阔前景。《北山酒经》中记载:“每坛加蜡三钱,竹叶五片,隔水煮开,乘热灌封坛口。”这种用加热杀菌保存酒液的原理和方法,与酿酒中普遍使用的巴氏杀菌法基本相同。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8-02-01 19:52:55 +0800 CST  
10.6.11.1.5酿造方法

1)白酒
多以含淀粉物质为原料,如高粱、玉米、大麦、小麦、大米、碗豆等,其酿造过程大体分为两步:首先是用米曲霉、黑曲霉、黄曲霉等将淀粉分解成糖类,称为糖化过程;
第2步由酵母菌再将葡萄糖发酵产生酒精。白酒中的香味浓,主要是在发酵过程中还产生较多的酯类、高级酯类、挥发性游离酸、乙醛和糠醛等。白酒的酒精含量一般在60度以上。

2)啤酒
以大麦为原料,啤酒花为香料,经过麦芽糖化和啤酒酵母酒精发酵制成。含有丰富的CO2和少量酒精。由于发酵工艺与一般酒精生产不同,啤酒中保留了一部分未分解的营养物,从而增加了啤酒的香味。啤酒中酒精含量一般为15度,或更低。

3)嘉绒酒
嘉绒藏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甘孜州东部丹巴等地和雅安市宝兴及阿坝州的金川、马尔康、小金等县,而丹巴地处大、小金川河下游,大渡河的源头。是嘉绒藏族聚居地,当地藏族群众多有自制藏酒习俗,且所制藏酒风味独佳。由于酿酒全过程及所有原料为本地独有,使嘉绒藏酒风味与众不同,其酿酒方法有以下过程:
首先,具备酒曲(当地语称“吾俄基”)。在每年的夏季、采集当地的一种叫“吾俄基麦朵”的花草,采集时须在手上涂摸少许酒,否则会被刺,采集后蒸熟、晒干、碾成粉或干砣砣备用。
其次,煮料。酿酒原料由玉米、小麦、青稞、高粮等组成。将上述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用锅煮成半生熟备用。
再次,将煮后的原料在竹制平筛内摊开,待稍凉后加入酒曲拌匀,趁热放入发酵缸(多为土陶罐内),加盖并外包毪衫或棉被保温,发酵2—3天即可。
然后,生酒。当有酒味溢出后,去掉保温毪衫、棉被,再静置15一20天,即可有酒香味或酒液出现,当地称“杂酒”。
再后,蒸酒。在锅庄上置一口大生铁锅,加入适量水和麦草(隔垫用)及猪骨(可去异味、改善酒的品味等),内置个土陶罐(密闭式的,用于酒液较多的酒料)或木质蒸茏(开放式,用于干酒料,须在蒸隔上铺一层麦杆,以防酒料下漏),加盖后在锅庄内加带火的灶灰将大铁锅内水煮沸并使笼内有水蒸汽溢出,加入发酵完全的酒料,装好集酒器及引流管(一般是竹子的),在笼上放置一口生铁尖底锅,并用沙布或毛巾沿周围密封(此时,传统习惯上在蒸笼上吊一把刀镇邪),在笼顶铁锅内加入冷水或冰块,并随时更换以保持低水温,继续蒸煮出酒。
最后,酒质控制。蒸馏出的酒,浓度可达50——60度,蒸馏期间要定时品洒,至酒味出现微酸时应分装以区别酒质,大约在50度以下和50度以上的酒分别装罐密封备用即可。

4)葡萄酒
主要原料 葡萄。
设备用具 盆、陶瓷缸、乳胶管、竹筛子、豆包纱布、罐或陶瓷缸、纱布等。
制作方法 选择成熟前15~20天未喷洒农药的葡萄。除去生、青、破果粒、霉烂果及其它杂物,直接放在大盆里(不要洗),因为葡萄皮表面存在着野生酵母,在清汁发酵时发挥酵母作用。选好后,把手洗净,用两手在盘里用力揉搓葡萄,挤出葡萄汁。在已准备好的罐或陶瓷缸的口部放上竹筛子,将挤出的葡萄汁滤到罐或缸里,除去葡萄梗。竹筛上的葡萄皮、肉等,用纱布包好,用力挤压出残余的果汁,挤出的汁也装入缸或罐中。正常情况下,葡萄出汁率为70%左右。将装有葡萄汁的缸、罐静置12~20个小时,用乳胶管或无毒塑料管将上清液用虹吸法吸到另一个容器中,进行发酵。为防止发酵时汁液外溢,发酵缸、罐中的葡萄清汁不要装得过满,是容器容量的80%-90%即可。经过两昼夜,葡萄汁开始发酵,特别旺盛时,可听到沙沙声,同时可以嗅到酒香味。
发酵过程,要注意控制酒度,适时补糖和控制品温。
控制酒度的方法是每100毫升葡萄汁利用葡萄皮上附有的野生酵母发酵酿酒,1克糖份可产生0.56度酒,如果葡萄含糖量为15%,出酒度为 15 X 0.56=8.4;如果含糖量为20%,出酒度则为20 x 0.56=11.2,说明葡萄含糖量大的,出酒度就高些。但靠葡萄本身的糖分,来提高成酒度是不可能的,必须另外添加白糖。白糖的添加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例如,酿制含酒12度的葡萄酒(葡萄含糖量为15%),需添加白糖数量(12-8.4)X1.8=6.48克。如葡萄含糖量为20%,则加糖量为(12-11.2)X1.8=1.44克(这里的1.8是按理论推算出来的,即酿成1度酒需要白糖1.8克)。所得出的6.48克和1.44克都是100毫升葡萄汁的用量,如果是1公斤葡萄汁(即1000毫升),则加糖量分别为64.8克和14.4克。以此为基数,根据葡萄汁量来计算。适时补糖。一般在发酵旺期添加为好。根据酿酒时所用葡萄汁中糖分的含量和生产酒要求的酒度决定白糖的添加量。控制品温。品温是葡萄汁的发酵温度。最宜温度为18℃-22℃。温度过低,不易发酵;温度过高容易引起杂菌感染。在这个温度下维持12天左右,葡萄汁中的糖分基本耗尽,还要静放2~3天,再采用虹吸法进行第一次分离。将上清液抽出,装入事先洗净的缸、坛里、密封陈化。要装满,不留空隙,以防止空气中的杂菌污染。也可在葡萄酒上喷洒一点食用酒精(因为酒精比重小于葡萄酒,所以飘在葡萄酒面上,可以起隔绝空气和防杂菌污染的作用,同时还能防止酒面上生白膜)。经过20天后,仍采用虹吸法进行第二次分离,分离后仍需陈贮3-5个月即成。
工艺流程 选料→揉搓→滤汁→静置→吸上清液→在18℃~22℃温度下加糖发酵→静置→吸上清液陈化→分离陈贮→成品。

5)高粱酒
蒸馏酒: 用水果﹑乳类﹑糖类(糖蜜﹑甘蔗﹑甜菜) ﹑谷物等原料,经酵母菌发酵后, 蒸馏得到无色透明的液体, 再经熟成和调兑,制成的透明含酒精浓度高于20%的酒精性饮料高粱酒是蒸馏酒的一种。 酿造过程依先后顺序, 分为制曲﹑酿酒。

调配及灌装等步骤:
制曲
曲菌和入蒸煮过的高粱(高梁饭), 会使淀粉糖化(变为葡萄糖)及发酵而产生酒精. 为使高粱酒顺利发酵, 制曲为首要步骤. 所谓「曲为酒之母」, 酒曲之良窳, 对高粱酒的质量以及产量,具有关键性地位. 酒曲好发酵必佳
一﹑小麦为主要制曲原料
曲的原料以纯小麦为佳, 若搀入大麦﹑玉米﹑黄豆…等杂粮则次之
二﹑研磨
将小麦研磨成粉, 此为制曲第一道手续
三﹑搅和
将研磨后之小麦粉, 送入搅拌机加水搅和
四﹑制曲块
麦粉在搅拌机内加水搅和后, 送入制曲机, 压成方形曲块,每块重约5公斤
五﹑培曲(繁殖曲菌)
曲块制成后, 接着送入培菌室(曲室)中, 使其发酵,曲菌在曲块内部大量繁殖. 此过程约需30天
六﹑堆曲(培干)
完成培曲之曲块, 移出曲室阴干储存, 谓之堆曲
七﹑磨曲(磨碎)
培干后之曲块, 呈土黄色, 须磨成曲粉, 始可搀入高粱饭酿酒.至此制曲工作大功告成
曲块质量, 和制曲期中之温度控制息息相关, 而温度控制是利用自然空气来完成,因此空气成为培制曲块的最大资源与关键. 金门空气好,水质好,制造的曲块自然上选, 酿制出来的高粱酒自然与众不同.

酿酒
一﹑浸泡
将高粱送进泡水池, 加水浸泡24小时
二﹑蒸煮
浸泡后之高粱, 用锅炉蒸煮, 俗称「蒸高粱饭」, 简称「蒸饭」
三﹑冷却
高粱饭蒸煮完毕, 用输送带送入冷饭机, 输送途中加进谷壳,使高粱饭不致太黏稠而加速冷却
四﹑拌曲
将冷却后之搀有谷壳的高梁饭, 送进拌曲机, 加入颗粒状曲粉,用拌曲机使高粱饭与曲粉均匀混合后, 倒入发酵池
五﹑发酵
发酵10天后, 蒸馏得酒
六﹑蒸馏(第一道酒)
将发酵完成之高粱饭, 用人工倒入蒸馏锅, 蒸馏所得谓之「第一道酒」.第一道酒因较具高粱味, 必须调兑以改善口感风味
七﹑再拌曲﹑再发酵
第一道酒蒸馏后之高粱渣滓, 出锅再加谷壳冷却,再加入曲粉均匀拌和, 送进发酵池, 进行再发酵12天
八﹑再蒸馏(第二道酒)
「第二道酒」, 较无高粱杂味, 较香﹑较醇﹑较顺口
蒸馏过程中, 酒液流出, 最先馏出之酒精浓度在80%以上, 谓之「酒头」, 慢慢下降, 酒精浓度在20%~40%为「酒尾」. 酒液以酒精浓度高低分开收集﹑储存,浓度60~70% 作为大曲酒, 50~60%间为高粱酒
调兑与灌装
为使酒质均匀一致, 迎合消费者口味, 必须进行调兑, 又称勾兑,将不同酒精浓度, 分次蒸馏, 以及年份, 作不同比例之「勾兑」,求其色﹑香﹑味上的均衡. 然后进行灌装于玻璃瓶或磁瓶.灌装前需于地窖存放若干时日(通常6个月以上),使新酒辛辣味经过老熟(熟成),去除糟味,改善口感.


10.6.11.1.6酒曲
知道酿酒一定要加入酒曲, 但一直不知道曲蘖的本质所在。
现代科学才解开其中的奥秘。酿酒加曲,是因为酒曲上生长有大量的微生物,还有微生物所分泌的酶(淀粉酶、糖化酶和蛋白酶等),酶具有生物催化作用,可以加速将谷物中的淀粉、蛋白质等转变成糖、氨基酸。糖分在酵母菌的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乙醇,即酒精。蘖也含有许多这样的酶,具有糖化作用,可以将蘖本身中的淀粉转变成糖分,在酵母菌的作用下再转变成乙醇。同时,酒曲本身含有淀粉和蛋白质等,也是酿酒原料。
日本有位著名的微生物学家坂口谨一郎教授认为这甚至可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相媲美,这显然是从生物工程技术在当今科学技术的重要地位推断出来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古代人民所创立的方法将日益显示其重要的作用。
种类
酒曲的起源已不可考,关于酒曲的最早文字可能就是周朝著作《书经•说命篇》中的“若作酒醴,尔惟曲蘖”。从科学原理加以分析, 酒曲实际上是从发霉的谷物演变来的。酒曲的生产技术在北魏时代的《齐民要术》中第一次得到全面总结,在宋代已达到极高的水平。主要表现在:酒曲品种齐全,工艺技术完善, 酒曲尤其是南方的小曲糖化发酵力都很高。现代酒曲仍广泛用于黄酒,白酒等的酿造。在生产技术上,由于对微生物及酿酒理论知识的掌握,酒曲的发展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原始的酒曲是发霉或发芽的谷物,人们加以改良,就制成了适于酿酒的酒曲。由于所采用的原料及制作方法不同,生产地区的自然条件有异,酒曲的品种丰富多彩。大致在宋代,中国酒曲的种类和制造技术基本上定型。后世在此基础上还有一些改进。以下是中国酒曲的种类:

10.6.11.1.7分类体系
按制曲原料来分主要有小麦和稻米。故分别称为麦曲和米曲。用稻米制的曲,种类也很多,如用米粉制成的小曲,用蒸熟的米饭制成的红曲或乌衣红曲,米曲(米曲霉)。
按原料是否熟化处理可分为生麦曲和熟麦曲。
按曲中的添加物来分,又有很多种类,如加入中草药的称为药曲, 加入豆类原料的称为豆曲(碗豆,绿豆等)。
按曲的形体可分为大曲(草包曲,砖曲,挂曲)和小曲(饼曲),散曲。
按酒曲中微生物的来源, 分为传统酒曲(微生物的天然接种)和纯种酒曲(如米曲霉接种的米曲,根霉菌接种的根霉曲,黑曲霉接种的酒曲)。
技术演变

原始的酒曲
中国最原始的糖化发酵剂可能有几种形式:即曲,蘖,或曲蘖共存的混合物。
在原始社会时,谷物因保藏不当,受潮后会发霉或发芽,发霉或发芽的谷物就可以发酵成酒。因此,这些发霉或发芽的谷物就是最原始的酒曲,也是发酵原料。
可能在一段时期内,发霉的谷物和发芽的谷物是不加区别的, 但曲和蘖起码在商代是有严格区别的。因为发芽的谷物和发霉的谷物外观不同,作用也不同,人们很容易分别按照不同的方法加以制造,于是,在远古便有了两种都可以用来酿酒的东西。发霉的谷物称为曲,发芽的谷物称为蘖。

散曲到块曲
从制曲技术的角度来考察,中国最原始的曲形应是散曲,而不是块曲。
散曲,即呈松散状态的酒曲,是用被磨碎或压碎的谷物,在一定的温度, 空气湿度和水分含量情况下,微生物(主要是霉菌)生长其上而制成的。散曲在中国几千年的制曲史上一直都沿用下来。例如古代的"黄子曲",米曲(尤其是红曲)。
块曲,顾名思义是具有一定形状的酒曲, 其制法是将原料(如面粉)加入适量的水,揉匀后,填入一个模具中,压紧,使其形状固定,然后再在一定的温度,水分和湿度情况下培养微生物。
东汉成书的《说文解字》中有几个字,都注释为“饼曲”。东汉的《四民月令》中还记载了块曲的制法,这说明在东汉时期,成型的块曲已非常普遍。
到北魏时代,以《齐民要术》中的制曲,制蘖技术为代表, 中国的酒曲无论从品种上,还是从技术上,都达到了较为成熟的境地。主要体现在:确立了块曲(包括南方的米曲)的主导地位;酒曲种类增加;酒曲的糖化发酵能力大大提高。中国的酒曲制造技术开始向邻国传播。
散曲和块曲不仅仅体现了曲的外观的区别, 更主要的是体现在酒曲的糖化发酵性能的差异上。其根本原因在于酒曲中所繁殖的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上的差异。
从制曲技术上来说,块曲的制造技术比较复杂,工序较长, 而且制曲过程中还要花费大量的人力。酿酒前,还必须将块状的酒曲打碎。古人为何多此一举?其中的道理是块曲的性能优于散曲。从原理上看,中国酒曲上所生长的微生物主要是霉菌,有的霉菌菌丝很长,可以在原料上相互缠结,松散的制曲原料可以自然形成块状。酒曲上的微生物种类很多,如细菌,酵母菌,霉菌。这些不同的微生物的相对数量分布在酒曲的不同部位的分布情况也不同。有专家认为,酿酒性能较好的根霉菌在块曲中能生存并繁殖,这种菌对于提高酒精浓度有很重要的作用。块曲的使用更适于复式发酵法(即在糖化的同时,将糖化所生成的糖分转化成酒精)的工艺。
西汉的饼曲,只是块曲的原始形式。其制作也可能是用手捏成的。到了北魏时期,块曲的制造便有了专门的曲模,《齐民要术》中称为“范”,有铁制的园形范,有木制的长方体范,其大小也有所不同。如《齐民要术》中的“神曲”是用手团成的,直径2.5寸,厚9分园型块曲,还有一种被称为“笨曲”的则是用1尺见方,厚2寸的木制曲模,用脚踏成的。当时块曲仅在地面放置一层,而不是象唐代文献中所记载的那样数层堆叠。使用曲模,不仅可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更为重要的是可以统一曲的外型尺寸,所制成的酒曲的质量较为均一。采用长方体的曲模又比园型的曲模要好。曲的堆积更节省空间。更为后来的曲块在曲室中的层层叠置培菌奠定了基础。用脚踏曲,一方面是减轻劳动强度,更重要的是曲被踏得更为紧密,减少块曲的破碎。总之,从散曲发展到饼曲,从园形的块曲发展到方形的块曲,都是人们不断总结经验,择优汰劣的结果,都是为了更符合制曲的客观规律。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8-02-01 19:54:27 +0800 CST  

10.6.11.2分析:酿酒的本质是对葡萄糖的分解
通过百度资料:
……知道酿酒一定要加入酒曲, 但一直不知道曲蘖的本质所在。现代科学才解开其中的奥秘。酿酒加曲,是因为酒曲上生长有大量的微生物,还有微生物所分泌的酶(淀粉酶、糖化酶和蛋白酶等),酶具有生物催化作用,可以加速将谷物中的淀粉、蛋白质等转变成糖、氨基酸。糖分在酵母菌的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乙醇,即酒精。蘖也含有许多这样的酶,具有糖化作用,可以将蘖本身中的淀粉转变成糖分,在酵母菌的作用下再转变成乙醇。同时,酒曲本身含有淀粉和蛋白质等,也是酿酒原料。
在酿造白酒时,多以含淀粉物质为原料,如高粱、玉米、大麦、小麦、大米、碗豆等,其酿造过程大体分为两步:首先是用米曲霉、黑曲霉、黄曲霉等将淀粉分解成糖类,称为糖化过程;
第2步由酵母菌再将葡萄糖发酵产生酒精。白酒中的香味浓,主要是在发酵过程中还产生较多的酯类、高级酯类、挥发性游离酸、乙醛和糠醛等。白酒的酒精含量一般在60度以上。……
可见,酿酒的本质就是一种化学分解反应。将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再次分解。不过,这次细分的结果没有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而是分解成一个稍微小点的乙醇。将6个碳原子的直链空间结构分解成3份(或许少于3份)2个碳原子的直链分子---乙醇。相当于1个葡萄糖分子分成3个(或许少于3个)乙醇分子。
分解后的最大变化是燃烧值大增。点燃淀粉得到的能量很小,当把淀粉转化成乙醇,再点燃时,得到的能量就很大。这说明对于大分子的淀粉来说,虽然大分子包含许多原子的组合,这些原子间存在的中微子聚集体蕴含着巨大的吸能潜能,但是,要打破这些原子之间的吸合,需要很多的能量。总体来看,大分子物质最终向外释放的能量不一定很多。而对于2个碳原子组成的直链结构(乙醇)来说,这种结构简单的空间结构比较容易被打破,即容易被进一步分解,分解时消耗的能量低,只需要打破一次碳原子与碳原子的吸合,就能够释放该分子结构具有的全部吸热潜能,这使得小分子结构的燃烧比值吸相对增加。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8-02-02 19:51:41 +0800 CST  

10.6.11.3 猜测:白酒入肚热呼呼与喝茶能促进消化的原因
通过对酿酒知识的了解,我们知道酿酒的本质是对葡萄糖的分解,将大分子葡萄糖分解成小分子的乙醇。乙醇分子结构较小,更容易分解,释放出中微子。
茶,本身就是绿叶、绿芽,含有光合作用形成的营养成分,各种葡萄糖、淀粉等。通过炒、揉、晒等工艺,将它们随叶汁挤出来,固着在叶、芽的表面,并进行简单的催化,易于消化吸收。
我们在《10.3.8光合作用的思考(八)---探讨:中国气功凝气聚力的原理》中分析道,促进肠胃蠕动的能量是肠胃细胞中的ATP释放,而ATP的合成需要能量。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喝酒入肚或者喝茶清肠,其本质都是在肠胃内通过消化作用,释放出大量的中微子。这些中微子能够促进肠胃细胞中的ATP的生成,从而为肠胃更持久的蠕动做好准备。这样,就能够将肠胃中的食物彻底消化吸收。从而达到洗肠的作用。
喝酒入肚,大量乙醇同时进入肠胃,能在短时间释放大量的中微子,这些中微子迅速吸收能量,具备接近光速的动能,所以,人们就有一种热乎乎的感觉。同时,乙醇能够迅速随体液、血液流遍全身,在身体各部分细胞被分解,释放出中微子,人们就感觉全身暖和。


10.6.11.4猜测:酒是陈的香的原因
在酿酒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入酒曲,酒曲上生长有大量的微生物,还有微生物所分泌的酶(淀粉酶、糖化酶和蛋白酶等),酶具有生物催化作用,可以加速将谷物中的淀粉、蛋白质等转变成糖、氨基酸。糖分在酵母菌的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乙醇,即酒精。
当人们通过蒸馏的方法将乙醇提取出来时,不可避免的会将酒曲、未分解的葡萄糖等其他物质一起取出来。而这些微生物以及微生物所分泌的酶进入口中,或许会与人体的消化液中的酶发生冲突,影响对葡萄糖的分解,口感会不舒服。
当人们在一定的温度、湿度、酒精度等条件下把酒封存起来,或许能够继续发挥微生物以及微生物分泌的酶,进行更彻底的对葡萄糖进行分解。在安静的环境中,通过中微子的撞击造成的布朗运动,吸力较小的一些分子间还能有机会形成组合体,生成一些含有香味的脂类化合物。当葡萄糖等全部分解完毕,没有了原料,或许微生物将不再活跃,也不再分泌酶。这时,酒有香味、口感好、浓度高,达到了窖藏的目的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8-02-02 19:52:27 +0800 CST  

10.6.11.5探讨:高效释放大分子有机物的蕴含的能量的途径

我们知道,植物的光合作用创造了大量的有机物。依靠这些大分子有机物,大自然为更多的动物提供了能量的来源、生存的基础。
大自然是公平的,相生相克。植物创造出了有机物,就有各种生物使用各种方法来分解、消耗这些有机物来获得能量。比如,动物、人类能够彻底分解葡萄糖、脂类来获得能量,而一些微生物能够部分分解葡萄糖来获得能量,分解物为乙醇。而所有这些分解方法,都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的。它们是如何在没有高温高压情况下,对大分子有机物进行分解呢?这说明生物界存在一物降一物的法则,而这种法则是精准定位,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而绝不是使用蛮力蛮干。使用蛮力蛮干,只能说明还远远未找到诀窍,未找到真正的钥匙。我们是否可以利用共振的原理,对葡萄糖分子进行解体,分解成可用的、可吸收的有机物?或者,我们需要进一步查找更多的微生物,寻找能够最大效率的把葡萄糖转化为乙醇的方法。真正找到微生物分解葡萄糖的原理,然后找到人工替代的方法进行工业化的生产。
从化学反应的角度来看,分解葡萄糖需要一个“点火”能量,用来打开葡萄糖分子。如果用“蛮力”撬开的话,需要的能量将会非常大。所以,采用共振的方法,还是比较合理的途径。
这就需要我们首先要测定出葡萄糖的共振频率;其次,我们要有能够产生高频率的设备。预计这些共振频率都将是高频,那么,我们现有的能力能够产生高频振动吗?并且这种高频振动是连续的,振动间隔时间长了,就不能够引起共振的。
我想,我们产生的交流电大多是工频60赫兹,以如此低的频率,要想产生连续的几百兆赫兹的振荡,似乎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应该先生产出千赫兹,万赫兹级甚至更高频率的电流吧。有了高频交流电,我们就有可能设计、制造出高频振荡发生器,能够产生更高频的振动。利用这些高频振动,可以测定各种物质的共振频率。然后,再使用共振频率,使用少量的能量就能够打开分子,形成小分子化合物或者自由态的原子,让自由态的原子的原子在一定的环境中,自由组合,或许就能够形成包含着中微子的各种化合物,束缚在其中的0速中微子,就是我们苦苦追求的能量之源。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对于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对新能源的探索也成为探索工作的重中之重。或许,我们可以根据古人摸索出酿酒方法的启示,探索出一条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的道路。或者,学习、应用光合作用的原理,在常温常压的条件下,是否可以直接使用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进行合成乙醇或者汽油、石油呢?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8-02-03 20:11:54 +0800 CST  


10.6.12猜测:石油是地球的自然产物
百度汽油资料:汽油是碳氢化合物。不溶于水。其平面结构可以看成:它主要是由5个到12个碳原子组成的碳原子直链,然后周边吸合一圈氢原子。每个碳原子能够从4个方向进行吸合,除去碳原子的两两吸合,碳原子直链上下方向共可以吸合2倍碳原子数量的氢原子,再加上首位各能吸合1个氢原子,所以,N 个碳原子组成的直链能够吸合2N+2个氢原子,其通用分子式为CnH2n+2。
从汽油的分子结构来看,非常简单也非常普通。但是,为啥汽油只能从石油中提炼,而不能人工合成呢?
那么,石油从哪里来呢?
百度石油资料:石油是一种粘稠、深褐色的液体。其成油机理有生物沉积变油和石化油两种学说。前者认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属于生物沉积变油,不可再生。后者认为石油石油地壳内部本身的碳生成,与生物无关,可再生。目前,生物沉积变油学说广为接受。
我们在《10.5.6从无电的角度来看:猜测:化学反应的原则是强强联合》中,探讨了金银等强吸力原子可以在强能量的环境中实现强强联合,从而组成单质物质金银等,所以,在地球上,只有地球内部才会有这样的高能量的处所,能够把所有的原子全部分离成自由态,然后,吸力大的原子进行强强联合,生产金银等。
同样道理,在这种情况下,在吸力大的原子依次吸合结束后,吸力小的原子,比如碳原子也会进行自动找同类,进行单质聚合。或许,众多的碳原子可以聚集成直链状,也可以聚集成平面正六边形,甚至空间六面体。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石墨、钻石、石油或许是互相伴生的。影响它们的形成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外界的能量大小。能量大时,会生成最稳定的空间六面体---钻石,能量小时,能生成碳原子直链状结构。
在地球内部,水分子被分解成氢原子与氧原子。氧原子吸力大,优先与一些吸力大的原子,比如金属原子,进行吸合,生成金属氧化物,剩下更多的就是氢原子。这些碳原子直链结构,遇到氢原子,就会生成汽油。而碳原子非直链结构或者会形成成分更复杂的石油等等。
从这个角度分析,石化油学说更有道理。那么,怎样验证呢?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8-02-03 20:13:45 +0800 CST  
10.6.12.1探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天外陨石撞击形成的
在国际观察中,曾经有一个帖子,讨论《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天外陨石撞击形成的》,文中主要论点: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天外陨石撞击形成的,根据沙漠最西边的形状判断,陨石直径约300公里,陨石自东北方向向西南方向撞入青藏高原,使得沙漠最西部的喀什地区、和田地区之外的地区雪山林立,大部分较高的山峰都集中在这个方位上,山脉密集,呈被压缩形态。撞击地区南北两侧,也都出现雪山,尤以南边的珠穆朗玛峰最为出名。
从地形来看,陨石撞击青藏高原形成沙漠,这个观点还是有道理的。
那么,还有其它证据支持这个观点吗?




10.6.12.2探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天外陨石撞击形成的其它证据

假如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天外陨石撞击形成的,那么,除了直接撞击地点---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的山脉奇特外,还有其它相关的地理特征支持这个观点呢?
我们仔细观察周边的地理特征,果真发现了一些相关的地方:
1)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的高原湖泊均有受由内向外挤压形成的外型特点。比如其北方半月牙型的巴尔喀什湖,有受到向北挤压而形成半月牙型湖的痕迹;其西边的里海,有受到向西挤压而形成类月牙型湖的痕迹;其南方密部在青藏高原南部的湖泊,有受到南挤压而形成大大小小星点点众多湖泊的痕迹。这说明,其中心位置受到较大的冲击,且冲击波向四周扩散、挤压陆地,形成众多的湖泊。
2)其东部的存在厚厚黄土的黄土高原。这些黄土应该是来自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地球自西向东转,地球上方大气层也随着同向且接近同步运行。当巨大的天外陨石自东向西与地球迎头正碰,会溅起遮天蔽日的尘土,同时,碰撞也会严重影响地球自转速度,使得地球自转速度降低。这时,原来与地球同步运行的大气层就与地球产生相对速度,相当于地球不动,大气层携带着巨量的尘土自西向东运行,把这些尘土远远的抛在东方,或许,这就是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东方黄土高原的来历吧。
3)其西边有东非大裂谷、红海、波斯湾等地质断裂带。这些地质断裂带应该是进入地壳内部的陨石造成的。进入地球内部的陨石对上方的地壳形成巨大的冲击力,会撕裂即撑破部分地壳,造成部分地段的地壳产生不同程度的裂纹。这些裂纹就是大裂谷,陆地的水进入其中会形成河流、湖泊;周边的海水进入其中,就形成红海和波斯湾。
4)其后方太平洋有冲绳海槽、马里亚纳海沟。这个巨大的天外陨石,对整个亚洲大陆板块也形成巨大的向西南方向的拉扯力。或许,拉扯作用的结果就造成亚洲大陆板块的裂纹,其裂纹带就在太平洋第一、二岛链附近。在第一岛链形成了一定深度的冲绳海槽,在第二岛链形成了地球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8-02-04 19:54:48 +0800 CST  
10.6.12.3探讨:中东地区、北非地区盛产石油的原因
我们沿着沙漠的对称中心线向西南方向看去,在这条线周边,分别是伊朗、科威特、卡塔尔、沙特、埃及、苏丹等国家。而这些国家,是我们都熟悉的产油国家。
这其中,有什么关联吗?
在前文中,我们分析认为:石油是地球的自然产物。生产石油的处所在地球的内部。在一般情况下,石油应该均匀分部在地球各地地下中,不会轻易的冒出地表。但是,当有巨大的陨石撞击到地球,从地球的局部地区撞击切入地球(撞击方向不是撞向地心),在进入地表后,因为不是撞向地心,所以,必然会对地球另一侧的一块地域产生巨大的影响,部分地球地壳或者更深的地层被抬高,从而接近地表。这时,本来在地球内部的石油储藏区或许会随之接近地表,人们就发现了石油。
或许,这就是中东地区、北非地区盛产石油的原因吧。同时,也证明了石油是地球的自然产物。
虽然石油可能是地球的自然产物,可能是取之不竭,但是,以现在高科技的采油手段和设施,人类采油速度将大大提高,或许,采油速度会大于石油生成的速度,总有一天,人类或许会面临无油可采的境地。

10.6.12.4探讨:勘探可能存在石油的地方
在上文,我们认为石油是地球的自然产物。只不过,它是在地球内部的一个地下区域形成的。要想发现石油,就必须到处进行勘探。那么,我们的勘探方向又在哪里呢?
根据上文分析,在地球内部的产生的石油只有在地表层被剥离后,才能露出庐山真面目。而四处使用人力来剥离厚厚的地表层,几乎不太可能。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比较容易勘探到地表层以下的地域呢?
或许,可以利用地球现有的地形特点,直接到更深入地下的地方。比如,现有的地质断裂带中,深深的峡谷之中,还有喀斯特地貌中,那些深入地下的溶洞,或许,就是我们应该重点寻找的方向。
另外,大陆板块漂移理论中认为,两个板块相遇相碰撞时,一个板块或许会向下俯冲,另一个板块或许会被抬起,很多的高山,就是板块碰撞的结果。而板块碰撞的区域,也是地震带区域。或许,我们可以到地震带区域,在高山峡谷中进行勘探,也可以在深海中的地震带区域进行勘探。不过,即便勘探出存在石油,在这样的条件下,如何开采石油也是一个难题吧。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8-02-04 19:56:27 +0800 CST  

10.6.13 玻璃
我们在《10.6.4猜测:分子吸力、间距以及宇宙间中微子的分布规律决定了光在水中的速度是真空中速度的80%》分析到: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80%,主要由分子吸力、间距以及宇宙间中微子的分布规律决定,那么,光在玻璃中的速度是真空中速度的75%,应该也遵从这个规律。

10.6.13.1百度:玻璃(硅酸盐类非金属材料)
玻璃是由二氧化硅和其他化学物质熔融在一起形成的(主要生产原料为:纯碱、石灰石、石英)。在熔融时形成连续网络结构,冷却过程中粘度逐渐增大并硬化致使其结晶的硅酸盐类非金属材料。
普通玻璃的化学组成是Na2SiO3、CaSiO3、SiO2或Na2O•CaO•6SiO2等,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复盐,是一种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固体。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用来隔风透光,属于混合物。另有混入了某些金属的氧化物或者盐类而显现出颜色的有色玻璃,和通过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制得的钢化玻璃等。有时把一些透明的塑料(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也称作有机玻璃。
中文名 玻璃
外文名 Glass
非金属类 建材
主要成分Na2O•CaO•6SiO2

10.6.13.1.1发展历史
世界最早的玻璃制造者为古埃及人。玻璃的出现与使用在人类的生活里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从4000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埃及的遗迹里,都曾有小玻璃珠的出土。
公元12世纪,出现了商品玻璃,并开始成为工业材料。18世纪,为适应制望远镜的需要,制出光学玻璃。1874年,比利时首先制出平板玻璃。1906年,美国制出平板玻璃引上机,此后,随着玻璃生产的工业化和规模化,各种用途和各种性能的玻璃相继问世。现代,玻璃已成为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材料。
3000多年前,一艘欧洲腓尼基人的商船,满载着晶体矿物“天然苏打”,航行在地中海沿岸的贝鲁斯河上。由于海水落潮,商船搁浅了,于是船员们纷纷登上沙滩。有的船员还抬来大锅,搬来木柴,并用几块“天然苏打”作为大锅的支架,在沙滩上做起饭来。
船员们吃完饭,潮水开始上涨了。他们正准备收拾一下登船继续航行时,突然有人高喊:“大家快来看啊,锅下面的沙地上有一些晶莹明亮、闪闪发光的东西!”
船员们把这些闪烁光芒的东西,带到船上仔细研究起来。他们发现,这些亮晶晶的东西上粘有一些石英砂和融化的天然苏打。原来,这些闪光的东西,是他们做饭时用来做锅的支架的天然苏打,在火焰的作用下,与沙滩上的石英砂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物质,这就是最早的玻璃。后来腓尼基人把石英砂和天然苏打和在一起,然后用一种特制的炉子熔化,制成玻璃球,使腓尼基人发了一笔大财。
大约在4世纪,古罗马人开始把玻璃应用在门窗上,到1291年,意大利的玻璃制造技术已经非常发达。
就这样,意大利的玻璃工匠都被送到一个与世隔绝的孤岛上生产玻璃,他们在一生当中不准离开这座孤岛。
1688年,一名叫纳夫的人发明了制作大块玻璃的工艺,从此,玻璃成了普通的物品。

10.6.13.1.2玻璃的颜色
几百年来,人们一直认为玻璃是绿色的,是无法改变的。后来发现绿色来自原料中少量的铁,二价铁的化合物使得玻璃显绿色。在加入二氧化锰以后,原来的二价铁变成三价铁显黄色,而四价锰被还原成三价锰呈紫色。光学上,黄色和紫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互补,混合在一起成为白光,玻璃就不偏色了。不过若干年后,三价锰被空气继续氧化,黄色会逐渐增强,所以那些古老房屋的窗玻璃会略微带点黄色。

10.6.13.1.3玻璃的特性
通性玻璃是一种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固体(从微观上看,玻璃也是一种液体),其分子不像晶体那样在空间具有长程有序的排列,而近似于液体那样具有短程有序。玻璃像固体一样保持特定的外形,不像液体那样随重力作用而流动。
各向同性
玻璃的分子排列是无规则的,其分子在空间中具有统计上的均匀性。在理想状态下,均质玻璃的物理、化学性质(如折射率、硬度、弹性模量、热膨胀系数、导热率、电导率等)在各方向都是相同的。
1)无固定熔点
因为玻璃是混合物,非晶体,所以无固定熔沸点。玻璃由固体转变为液体是一定温度区域(即软化温度范围)内进行的,它与结晶物质不同,没有固定的熔点。软化温度范围Tg~T1,Tg为转变温度,T1为液相线温度,对应的黏度分别为1013.4?dPa•s、104~6dPa•s。
2)亚稳性
玻璃态物质一般是由熔融体快速冷却而得到,从熔融态向玻璃态转变时,冷却过程中黏度急剧增大,质点来不及做有规则排列而形成晶体,没有释出结晶潜热,因此,玻璃态物质比结晶态物质含有较高的内能,其能量介于熔融态和结晶态之间,属于亚稳状态。从力学观点看,玻璃是一种不稳定的高能状态,比如存在低能量状态转化的趋势,即有析晶倾向,所以,玻璃是一种亚稳态固体材料。
渐变性可逆性
玻璃态物质从熔融态到固体状态的过程是渐变的,其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也是连续的和渐变的。这与熔体的结晶过程明显不同,结晶过程必然出现新相,在结晶温度点附近,许多性质会发生突变。而玻璃态物质从熔融状态到固体状态是在较宽温度范围内完成的,随着温度逐渐降低,玻璃熔体黏度逐渐增大,最后形成固态玻璃,但是过程中没有新相形成。相反玻璃加热变为熔体的过程也是渐变的。

10.6.13.1.4应用
有石英玻璃、硅酸盐玻璃、钠钙玻璃、氟化物玻璃、高温玻璃、耐高压玻璃、防紫外线玻璃、防爆玻璃等。通常指硅酸盐玻璃,以石英砂、纯碱、长石及石灰石等为原料,经混和、高温熔融、匀化后,加工成形,再经退火而得。广泛用于建筑、日用、艺术、医疗、化学、电子、仪表、核工程等领域。

10.6.13.1.5分类
1)按工艺
热熔玻璃、浮雕玻璃、锻打玻璃、晶彩玻璃、琉璃玻璃、夹丝玻璃、聚晶玻璃、玻璃马赛克、钢化玻璃、夹层玻璃、中空玻璃、调光玻璃、发光玻璃。
陈设工艺品这一块越来越多人关注,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工艺品造型由玻璃制造。
遭受火灾的建筑物表面熔化的玻璃
2)按生产
玻璃简单分类主要分为平板玻璃和深加工玻璃。平板玻璃主要分为三种:即引上法平板玻璃(分有槽/无槽两种)、平拉法平板玻璃和浮法玻璃。由于浮法玻璃具有厚度均匀、上下表面平整平行,再加上劳动生产率高及利于管理等方面的因素影响,浮法玻璃正成为玻璃制造方式的主流。
10.6.13.1.6成分
玻璃通常按主要成分分为氧化物玻璃和非氧化物玻璃。非氧化物玻璃品种和数量很少,主要有硫系玻璃和卤化物玻璃。硫系玻璃的阴离子多为硫、硒、碲等,可截止短波长光线而通过黄 、红光 ,以及近、远红外光,其电阻低,具有开关与记忆特性。卤化物玻璃的折射率低,色散低,多用作光学玻璃。
氧化物玻璃又分为硅酸盐玻璃、硼酸盐玻璃、磷酸盐玻璃等。硅酸盐玻璃指基本成分为SiO2的玻璃,其品种多,用途广。通常按玻璃中SiO2以及碱金属、碱土金属氧化物的不同含量,又分为:
①石英玻璃。SiO2含量大于99.5%,热膨胀系数低,耐高温,化学稳定性好,透紫外光和红外光,熔制温度高、粘度大,成型较难。多用于半导体、电光源、光导通信、激光等技术和光学仪器中。
②高硅氧玻璃。也称vycor玻璃,主要成分为SiO2含量约95%~98%,含少量B2O3和Na2O,其性质与石英玻璃相似。
③钠钙玻璃。以SiO2含量为主,还含有15%的Na2O和16%的 CaO,其成本低廉,易成型,适宜大规模生产,其产量占实用玻璃的90%。可生产玻璃瓶罐、平板玻璃、器皿、灯泡等。
④铅硅酸盐玻璃。主要成分有 SiO2?和 PbO ,具有独特的高折射率和高体积电阻,与金属有良好的浸润性,可用于制造灯泡、真空管芯柱、晶质玻璃器皿、火石光学玻璃等。含有大量 PbO的铅玻璃能阻挡X射线和γ射线。
⑤铝硅酸盐玻璃。以 SiO2和Al2O3为主要成分,软化变形温度高,用于制作放电灯泡、高温玻璃温度计、化学燃烧管和玻璃纤维等。
⑥硼硅酸盐玻璃。以 SiO2和B2O3?为主要成分,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用以制造烹饪器具、实验室仪器、金属焊封玻璃等。硼酸盐玻璃以 B2O3为主要成分,熔融温度低,可抵抗钠蒸气腐蚀。含稀土元素的硼酸盐玻璃折射率高、色散低,是一种新型光学玻璃。磷酸盐玻璃以 P2O5为主要成分,折射率低、色散低,用于光学仪器中。
(1)普通玻璃(Na2SiO3、CaSiO3、SiO2或Na2O•CaO•6SiO2)。
(2)石英玻璃(以纯净的石英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玻璃,成分仅为SiO2)。
(3)钢化玻璃(与普通玻璃成分相同)。
(4)钾玻璃(K2O、CaO、SiO2)。
(5)硼酸盐玻璃(SiO2、B2O3)。
(6)有色玻璃在(普通玻璃制造过程中加入一些金属氧化物。Cu2O——红色;CuO——蓝绿色;CdO——浅黄色;Co2O3——蓝色;Ni2O3——墨绿色;MnO2——蓝紫色;胶体Au——红色;胶体Ag——黄色)。
(7)变色玻璃(用稀土元素的氧化物作为着色剂的高级有色玻璃)。
(8)光学玻璃(在普通的硼硅酸盐玻璃原料中加入少量对光敏感的物质,如AgCl、AgBr等,再加入极少量的敏化剂,如CuO等,使玻璃对光线变得更加敏感)。
(9)彩虹玻璃(在普通玻璃原料中加入大量氟化物、少量的敏化剂和溴化物制成)。
(10)防护玻璃(在普通玻璃制造过程加入适当辅助料,使其具有防止强光、强热或辐射线透过而保护人身安全的功能。如灰色——重铬酸盐,氧化铁吸收紫外线和部分可见光;蓝绿色——氧化镍、氧化亚铁吸收红外线和部分可见光;铅玻璃——氧化铅吸收X射线和r射线;暗蓝色——重铬酸盐、氧化亚铁、氧化铁吸收紫外线、红外线和大部分可见光;加入氧化镉和氧化硼吸收中子流。
(11)微晶玻璃(又叫结晶玻璃或玻璃陶瓷,是在普通玻璃中加入金、银、铜等晶核制成,代替不锈钢和宝石,作雷达罩和导弹头等)。
(12)玻璃纤维(由熔融玻璃拉成或吹成的直径为几微米至几千微米的纤维,成分与玻璃相同)。
(13)玻璃丝(即长玻璃纤维)。
(14)玻璃钢(由环氧树脂与玻璃纤维复合而得到的强度类似钢材的增强塑料)。
(15)玻璃纸(用粘胶溶液制成的透明的纤维素薄膜)。
(16)水玻璃(Na2SiO3)的水溶液,因与普通玻璃中部分成分相同而得名)。
(17)金属玻璃(玻璃态金属,一般由熔融的金属迅速冷却而制得)。
(18)萤石(氟石)(无色透明的CaF2,用作光学仪器中的棱镜和透光镜)。


10.6.13.1.7性能
此外,玻璃按性能特点又分为:钢化玻璃、多孔玻璃(即泡沫玻璃,孔径约40nm,用于海水淡化、病毒过滤等方面)、导电玻璃(用作电极和飞机风挡玻璃)、微晶玻璃、乳浊玻璃(用于照明器件和装饰物品等)和中空玻璃(用作门窗玻璃)等。

10.6.13.1.8玻璃的制作
1)原料
玻璃生产的主要原料有玻璃形成体、玻璃调整物和玻璃中间体,其余为辅助原料。主要原料指引入玻璃形成网络的氧化物、中间体氧化物和网络外氧化物;辅助原料包括澄清剂、助熔剂、乳浊剂、着色剂、脱色剂、氧化剂和还原剂等。

2)生产工艺
主要包括:
①原料预加工。将块状原料(石英砂、纯碱、石灰石、长石等)粉碎,使潮湿原料干燥,将含铁原料进行除铁处理,以保证玻璃质量。
②配合料制备。
③熔制。玻璃配合料在池窑或坩埚窑内进行高温(1550~1600度)加热,使之形成均匀、无气泡,并符合成型要求的液态玻璃。
④成型。将液态玻璃加工成所要求形状的制品,如平板、各种器皿等。
⑤热处理。通过退火、淬火等工艺,消除或产生玻璃内部的应力、分相或晶化,以及改变玻璃的结构状态。
磨砂玻璃加工方法:
先将需要加工的平板玻璃平放在垫有粗呢或棉毯的工作台上,再在玻璃面上堆放适量的细金刚砂,用粗瓷碗反扣住金刚砂,用双手轻压碗底转圈推动。也可使用较高号水磨石地面用的磨石研磨。研磨操作应从四周边角开始逐步移向中间,直至把玻璃面研磨呈均匀的乳白色,达到透光不透视即可。
银光刻花玻璃加工方法:
先把平板玻璃用清水洗净晾干后满涂石蜡,然后在石蜡上刻掉成各种花纹,用1:5浓度的氢氟酸溶液腐蚀玻璃面。最后倒去氢氟酸清除石蜡,用水把玻璃清洗干净为止。
其他如彩色玻璃可采用裱贴或喷涂方法加工,具体方法从略。在地面和立墙上弹线,令做好下部墙体结构、骨架立柱横梁的固定,玻璃加工裁割安装上部及全部木(金属)骨架,玻璃安装,镶边油漆及清理。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8-02-05 20:14:17 +0800 CST  

楼主:半卷素书看天下

字数:1038503

发表时间:2013-11-01 04:1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6-09 14:33:12 +0800 CST

评论数:93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