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虑一得之奇想录

网络不好
明天再发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7-12-30 20:17:01 +0800 CST  

10.3.3光合作用的思考(二)---从无电的角度来看光合作用的光反应

我们在前文《9.9.9总结篇:世上本无磁与电》猜测到:
……
经过分析,我们是否可以认为:磁场是中微子流在空间的定向流动;电流是中微子流在导体内的定向流动。
所谓磁场与电流,本质不过都是中微子流的定向流动罢了;所谓的磁场强度、电流大小只不过是中微子流的动能大小的一种反映。
磁场与电流之间的相互转换,其实就是中微子流的窜岗流动(从空间到导体),就是中微子流在不同舞台上的梦幻魔术表演罢了。

既然我们假设世上本无磁与电,那么,我们就从无电的角度来看看光合作用吧
在前文《9.9.5.6.6 猜测:原子能(核能)的真相》猜测到:
……
0速中微子虽然难找,但是一旦找到,就会发现它的巨大的特点:能够快速吸收能量。能在很短时间内,从碰撞中得到动能,恢复到正常的光速状态。这时,中微子吸收的能量、具有的能量就是E=MC2。
……
有许多磁性物质或者易被磁化的物质中,或许存在大量中微子的聚集体。这些聚集体平时被束缚在分子空间内部,一旦束缚被打破,中微子可以与周边以光速运行的中微子进行充分碰撞,从而迅速获得能量。此时环境周边温度应下降,因为周边中微子的能量已经传递给分子空间内的中微子了(其降温数值大小应该不低于周边温度的1/6---1/5吧)。
得到动能的中微子的体积会随速度的增加在极短时间内迅速增大,并且由于体积增大受到周围空气等的阻拦,中微子的压强会急剧增大,温度快速升高,大爆炸就出现了,这也许就是原子能的真相吧(或许,这些能量就是巨大的核弹能量的一部分。核弹的另一部分能量来源于原子破裂而释放出原本束缚在原子内部的中微子,下文再讨论)
……
假如前文猜测是成立的,那么,我们就很容易的解释光合作用了:
在叶绿体反应中心色素分子内部,也存在中微子的聚集体。当外来光能以诱导共振方式传递到反应中心色素,引起反应中心色素叶绿素a及特定蛋白质分子的共振时,分子间的距离将会增大,对中微子的束缚变小或者消失,分子间的中微子可能会被释放出来。这些中微子一旦被释放出来,能够迅速恢复到接近光速,具备的能量E=MC2。
这些能量会大量向外传递,再次引起H2O、CO2分子间的共振,释放出中微子,同时也会造成原有H2O、CO2分子结构的破裂,形成部分单独H、O、C等相关的原子。
这或许就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吧。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7-12-31 09:52:24 +0800 CST  

10.3.4光合作用的思考(三)---从无电的角度来看光合作用的暗反应

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也叫碳反应)阶段中,H、O、C等相关的原子开始重新进行排列组合。
猜测:
不同的原子,由于原子组成以及内部空间结构不同,原子的吸力大小以及原子产生吸力的位置也各不相同。但是,同一原子,吸力大小与产生吸力的位置相同。
在叶绿体内部这种杂乱、无序的环境中,能够优先组合到一起的一定是两个具有较大吸力的原子。所有原子会按吸力的大小决定进行排列组合的先后顺序。吸力较小的原子可能会因靠近吸力大的原子近水楼台先得月而暂时先组合,但在“动荡的不稳定环境”中,也会被另外的吸力大的原子所顶替。等到吸力大的原子位置固定后,才能轮到吸力小的原子从另一个可能的位置进行再次的叠加组合。
如果猜测是正确的话,就能够解释为何在千万亿亿次的排列组合中只形成固定的几种产品。这是因为按照吸力大小进行排列组合时,只有一种排列顺序。按照这种顺序去“组装”,就一定会形成固定的几种产品。
另外,要形成某种化合物,就一定要具有大于打破这种化合物的能量。如前文所述的空间结构:6个C原子组成一个等六边形,然后,每个C原子上“粘”上一个水分,这种结构,是一种完美的空间对称结构。这种空间结构原子空间位置布局合理,彼此对等,互相呼应,要打破它,需要更大的能量。或许在另外的高压、高温环境中,能够提供更大的能量来推动6个C原子组成一个等六边形。而在光合作用这种常温常压的条件下,6个C原子只能够按照简单的一字排列组合。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7-12-31 09:53:32 +0800 CST  


10.3.5光合作用的思考(四)---光合作用存储的化学能与中微子聚集体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葡萄糖。
当6个水分子和6个C原子组合到一起后,叶绿体内部存在的能量再也不能把这个结构打破。这个化合物就稳定的存在下来,逐步积累,体积增大,成为我们称之为“葡萄糖”的东西。这时,科学家告诉我们:光能已经转变为葡萄糖的化学能了。并且化学能就是所谓的“氢键”或者其他“化合键”具备的能量,打破“氢键”,化学能就释放出来了。
对此说法,我一直感到一种似懂非懂。总感觉这个说法不准确,不能真正的明明白白的告诉我们到底是怎样一回事。
在研究了中微子的相关问题后,我们对化学能也有了明确的认识。
化学能,就是物质分子间的中微子聚集体的吸热潜能,它与核能的道理相似。只不过,不同分子间存在的中微子数量不同。或许核能物质分子间的中微子数目多,所以,其一次性释放出来的能量巨大,会产生高温高压;葡萄糖分子间的中微子数目少,其一次性释放出来的能量微小,会让人感觉“甜”味。或许,人们能感觉到的酸甜苦辣咸,仅仅就是中微子在人体细胞内的增加、减少、流入、流出、融合、凝聚等作用结果吧。
那么,就需要论证:
原子重新排列组合时,能够把中微子束缚住并留在物质分子或原子的缝隙内。
这还要从磁铁的同极相斥说起。
从本质上来说,磁铁间的排斥力主要是由于中微子的高速运行的动能产生的(修改前文观点:磁铁同极相斥是中微子拥堵区起到排斥力的作用)。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物质,比如空气分子,这些物质同样也存在于两块磁铁间,会与高速运行的中微子进行激烈的碰撞,使得中微子动能减少,速度降低。结果,中微子本身的动能对磁铁产生的压力剧减,磁铁间的排斥力也将减少。当磁铁相互靠近时,磁铁间的其他物质依然存在,依然会消耗掉中微子的动能,磁铁间的排斥力也不会显著增加。
中微子聚集体虽然是被动产生的,但是,这个聚集区,是一个力的平衡结果。左右双方谁也没有能力把中微子推向另一方,在形成中微子聚集体过程中,只会把空气分子等大物质分子“推离清扫掉”(或许没有众多的高速中微子的烘托,“大分子”空气分子很难凭空停留,只会不停的下坠,直到有支撑的区域为止),剩下纯净的动态的低速中微子。这个接近零速的中微子聚集体,占据磁铁间一部分空间,在这个空间内可以几乎无障碍的让中微子穿过,其碰撞的动能损失,远远低于中微子与磁铁间的空气分子等进行非弹性碰撞的的动能损失。这使得中微子动能产生的压力,完全作用在磁铁上,使得相向运动的磁铁永远不能靠在一起,越向一起挤压,磁铁之间的距离就越小,中微子往返碰撞的时间就越短,碰撞次数增加,中微子产生的压力就越大。即磁铁之间的排斥力就越大。
可见,中微子聚集体的作用是扫清了空间杂质,占据了一定的空间。同时能够充分保留了中微子动能,使得中微子动能产生的压力能够基本无损的继续作用。从客观结果来看,中微子聚集体对双边磁铁起到了一个排斥的作用,虽然,这个排斥力是中微子动能产生的。
我们把相邻的两个原子,看成左右两块磁铁。因为中微子实在太渺小了,所以,再小的原子,对于中微子来说,都是庞然大物也,都具有不可抗拒的绝对吸力。这种吸力就像磁铁吸引中微子一样。当两个原子互相吸引时,随着它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在它们之间,就会像同极磁铁中央形成中微子聚集区一样马上形成原子间的中微子的聚集区。
从这个角度来看,磁铁间存在中微子聚集体合理性是存在。在微观世界中,分子与分子,原子与原子间存在中微子聚集体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或许,光合作用储藏的化学能,就是这些中微子聚集体的吸热潜能吧。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7-12-31 09:54:39 +0800 CST  
10.3.6光合作用的思考(五)-- 验证中微子聚集体存在的试验(光速降低试验)

如上文所述,我们认为磁铁同极相斥的主要原因是两块磁铁中产生微子聚集体。NN极之间的中微子聚集体主要是磁铁间水平方向运动的中微子通过多次碰撞,速度降低,形成低速中微子,并且聚集到一起的。SS极之间的中微子聚集体是磁铁间中线位置上垂直方向运动的中微子碰撞形成的。
那么,怎样用实验来验证中微子聚集体真实存在呢?
由于中微子质量太小,速度太快,现有的任何物质分子对它来说,都是庞然大物,都会严重干扰其状态。或许,只有中微子的同类物质才能与之旗鼓相当。我们或许可以采用如下的方法验证中微子聚集体的存在。
我们可以使用尽量多的磁铁排成上下两列,同极相对,来产生尽量长的中微子聚集体区域。然后,让光往返多次穿过这个长长的中微子聚集体区域,并与同时出发的不经过该区域的光进行比较,就像迈克尔逊-莫雷实验一样。因为我们前文假设中微子是光的载体,中微子的振动频率就是光的频率,所以,当中微子面对大量0速中微子时,其传播过程一定会经历多次碰撞,那么,这种碰撞应该会损失一部分动能,这样,中微子的速度会降低,即光的传播速度会降低。只要精确测量,应该能够看出光速降低这个结果。
如果试验结果观察到光速降低,是否可以说明、可以验证中微子聚集体的存在呢?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7-12-31 20:07:40 +0800 CST  

10.3.7光合作用的思考(七)---中微子是人类以及动物身体运动的能量来源

在上文,我们对光合作用进行了分析,光合作用产生了葡萄糖,汇聚了能量蕴含在葡萄糖中。当葡萄糖被分解时,葡萄糖分子间,以及组成分子的各原子间的中微子聚集体就被释放出来,这些0速中微子会迅速通过碰撞从周边的中微子获得动能,从而具有一定的能量。
我们身体运动需要的能量,或许就是这些中微子具备的潜在能量。这些中微子可以迅速吸收周边中微子的能量,使得我们身体某一局部的肌肉细胞内压强增大,体积增加,即肌肉扩张,通过骨关节等的支点作用,能够造成肢体的向左运动。同理,当另一侧局部的肌肉扩张,通过骨关节等的支点作用,能够造成肢体的向右运动。可见,不管肢体如何运动,都需要一部分肌肉释放中微子,造成肌肉细胞内压强增大,向外扩张,从而形成运动。
那么,某一部分肌肉细胞是如何根据运动的要求来控制中微子的释放呢?或许神经系统在起决定作用吧。
神经末梢遍布人体各处,感知身体内外的各种刺激。它不仅将这些刺激传递个大脑,同时也将大脑的“行动命令”传递给相应的肌肉组织。肌肉组织根据神经传递来的“行动命令”进行运动,说明:1)或许,神经通道传递的就是慢速中微子,这些中微子达到预定的肌肉组织后进行释放,从而控制这些肌肉的活动;2)或许,神经通道传递的是一种诱发葡萄糖分解的“酶”。这些“酶”到达预定的肌肉细胞内,可以加速分解细胞内本来就存在的葡萄糖,从而释放出更多的中微子,达到肌肉扩张的目的。
我认为,第二种的可能性要大一些。因为,人体很难找到一处安宁之地来储存0速中微子,0速中微子只能存在于原子或中子间。人体运动所需要的中微子只能“现场制作”,“现场释放”。
中微子是人类以及动物身体运动的能量来源,这个观点有实例来证明。比如,长时间单一形式的剧烈运动后,人们会感到一部分肌肉“胀痛”。这就说明,运动时,某一部分肌肉长时间处于释放大量中微子,促使细胞内压强增大,细胞呈扩张状态,或许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细胞不能恢复原来的状态,一直保持扩张形态,于是,人体就感觉这部分肌肉有“胀痛”感。这种“胀”的感觉,是真实的,是真正的“膨胀”。
或许,浩瀚宇宙中广泛存在的中微子,就是人类以及动物身体运动的能量来源。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8-01-01 20:22:29 +0800 CST  

10.3.7光合作用的思考(七)---中微子是人类以及动物身体运动的能量来源

在上文,我们对光合作用进行了分析,光合作用产生了葡萄糖,汇聚了能量蕴含在葡萄糖中。当葡萄糖被分解时,葡萄糖分子间,以及组成分子的各原子间的中微子聚集体就被释放出来,这些0速中微子会迅速通过碰撞从周边的中微子获得动能,从而具有一定的能量。
我们身体运动需要的能量,或许就是这些中微子具备的潜在能量。这些中微子可以迅速吸收周边中微子的能量,使得我们身体某一局部的肌肉细胞内压强增大,体积增加,即肌肉扩张,通过骨关节等的支点作用,能够造成肢体的向左运动。同理,当另一侧局部的肌肉扩张,通过骨关节等的支点作用,能够造成肢体的向右运动。可见,不管肢体如何运动,都需要一部分肌肉释放中微子,造成肌肉细胞内压强增大,向外扩张,从而形成运动。
那么,某一部分肌肉细胞是如何根据运动的要求来控制中微子的释放呢?或许神经系统在起决定作用吧。
神经末梢遍布人体各处,感知身体内外的各种刺激。它不仅将这些刺激传递个大脑,同时也将大脑的“行动命令”传递给相应的肌肉组织。肌肉组织根据神经传递来的“行动命令”进行运动,说明:1)或许,神经通道传递的就是慢速中微子,这些中微子达到预定的肌肉组织后进行释放,从而控制这些肌肉的活动;2)或许,神经通道传递的是一种诱发葡萄糖分解的“酶”。这些“酶”到达预定的肌肉细胞内,可以加速分解细胞内本来就存在的葡萄糖,从而释放出更多的中微子,达到肌肉扩张的目的。
我认为,第二种的可能性要大一些。因为,人体很难找到一处安宁之地来储存0速中微子,0速中微子只能存在于原子或中子间。人体运动所需要的中微子只能“现场制作”,“现场释放”。
中微子是人类以及动物身体运动的能量来源,这个观点有实例来证明。比如,长时间单一形式的剧烈运动后,人们会感到一部分肌肉“胀痛”。这就说明,运动时,某一部分肌肉长时间处于释放大量中微子,促使细胞内压强增大,细胞呈扩张状态,或许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细胞不能恢复原来的状态,一直保持扩张形态,于是,人体就感觉这部分肌肉有“胀痛”感。这种“胀”的感觉,是真实的,是真正的“膨胀”。
或许,浩瀚宇宙中广泛存在的中微子,就是人类以及动物身体运动的能量来源。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8-01-01 20:23:24 +0800 CST  
@wang19891217 2018-01-02 23:02:02
楼主很有想象力,收藏了慢慢看
-----------------------------
欢迎探讨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8-01-03 19:54:11 +0800 CST  
有关中国气功的猜测为何不见了
有问题吗?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8-01-03 20:08:50 +0800 CST  


10.3.9光合作用的思考(九)---激素类药物使人肥胖的原因

上文我们分析了剧烈运动后,人体有胀痛的感觉。这种“胀”的感觉,是真实的,是真正的肌肉细胞“膨胀”。不过,在一般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胞内中微子产生的压强会随着中微子的泄漏而降低,细胞会慢慢缩回原型。
还有一种情况,细胞内会长期保持一定的压强,使得细胞一直处于膨胀状态,直到膨胀的细胞空间被填满,细胞就再也不能恢复原状了。于是,人类的身体就像吹了气的气球一样鼓起来。这就是发胖。
这种发胖产生的原因,就是人体被服用激素类药物。这些激素类药物,由于没有精准定位能力,只会全面覆盖式作用于人体的绝大部分细胞,使得几乎所有的细胞全部都释放出更多的中微子,形成压强,推动细胞扩张。并且长期服用,就会使细胞一直处于膨胀状态,直到膨胀的细胞最终定型。于是,肥胖者就出现了。
中药治疗一般不会产生肥胖症。这是因为所有的中医药方都经过实践的检验,的确具备对症下药,具备精准定位能力,只会在病灶区周边的细胞里释放中微子,释放能量,理顺、恢复原来的细胞功能,其他处所的细胞不会跟随同步膨胀,所以,长期使用中药,不会使人发胖。
另外,或许,中药的药力比较弱,不能在细胞内瞬间释放大量中微子,从而迅速理顺、恢复细胞的功能,只能每次释放少量中微子,逐步、缓慢的理顺、恢复细胞的功能,所以,中药治疗相对治疗的时间要长一些。这也有个好处,就是不会促使细胞膨胀的过快过大,甚至基本不改变细胞的形态。这也减少了发胖的可能性。
或许,中微子向外的压强就是激素类药物使人肥胖的原因吧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8-01-03 20:10:44 +0800 CST  

10.3.10光合作用的思考(十)---光合作用的最大特点:捕捉中微子
通过上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光合作用的过程:打破原来水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的结构,形成单独的原子,这些原子重新排列组合,最终形成了大分子葡萄糖。在形成葡萄糖分子过程中,氢原子、氧原子、碳原子的重新相互靠近,就像两块磁铁相互靠近一样,会在原子间形成中微子的聚集体。而这些中微子聚集体的吸收能量的潜能,就是将来葡萄糖释放的能量。
或许,可以这样形容:绿色植物就像一张大网,用来捕捉、固定空气中的自由态中微子。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8-01-03 20:11:13 +0800 CST  

10.3.11光合作用的思考(十一)---从无电的角度来看低温超导体的磁悬浮等现象

超导体在低温条件下,在内部表现出中微子“冻结”成团,空气中中微子进行碰撞如同蜻蜓撼大树,更难以自由穿过,只能绕行。只有进入超导体内部的更大的质量等级相近的“中微子团”进行碰撞,才能有弹性碰撞的结果。电子能在超导体内部长期持续流动,正是这种基本无动能损失的碰撞的表现。另外,弹性碰撞的结果是两个粒子的速度互换,进入的光速粒子碰撞后变得静止不动,而原来的静止状态的粒子变成光速在超导体内部继续运行、继续碰撞,相当于超导体外部的粒子与内部的粒子进行置换。那么,所谓的电子是空气中的中微子置换后的吗,或许所谓的电子就是“中微子团”吧。
在外部,空气中的中微子,由于不能顺利通过超导体,只能反复碰撞,在两块磁铁中间不能快速形成 “真空区”,磁铁不能被周边的中微子的压强压到一起,反而由于中微子反复碰撞而形成拥堵区,并带动其中的空气分子往复碰撞,形成对超导体起支撑作用的中微子、空气分子气垫墙,支撑着超导体与磁铁难以互相靠近。
可见,正是由于中微子拥堵区与空气分子形成的气垫墙的存在,低温超导体就会产生悬浮现象:两块磁铁依靠吸力形成隔空“软连接”的组合体,而中间的“虚拟的气垫墙”起到支撑作用,阻碍了超导体与磁铁的相互靠近,这样,就能够保持了磁悬浮组合体在任意角度下那种既不分离也不吸合到一起的平衡状态。
产生这种气垫墙的条件:其一必须有大量的高速的空气分子存在以产生支撑压力;其二碰撞的两侧必须至少一侧能够“密不通风”来承受压力。
大型立式风洞能够使人体悬空就是这个道理。
同理,低温超导体磁悬浮试验中,中微子与空气分子也可以共同形成气垫墙,低温超导体起到“密不透风”、也不透中微子的作用。
继续推论:单独的中微子也能够形成“气垫墙”。在放在导线上的小磁针随着温度下降到一定的程度,会自动升起并在空中悬浮的试验中,由于低温造成小磁针与导线都成为密不透风体,原本在它们之间通畅流动的中微子流-即磁力线不能继续流动,只能在其中往复碰撞,形成支撑小磁针的力量。只不过中微子质量太小,产生的支撑压力较小,只能够支撑较小的质量。
再进一步推论:在微观世界,两个原子互相靠近时,也必然存在这种现象。造成的结果就是,原子间(甚至组成原子的中子间)不能无缝隙的吸合到一起,它们之间存在着中微子的聚集体。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8-01-04 19:49:43 +0800 CST  

10.3.12光合作用的思考(十二)---从无电的角度来看:值得重新审视的“中子星”形成的理论

如果原子间存在中微子聚集体,那么,原子内部结构是否也是如此呢?
上文我们分析到:……再小的原子,对于中微子来说,都是庞然大物也,都具有不可抗拒的绝对吸力。这种吸力就像磁铁吸引中微子一样。当两个原子互相吸引时,随着它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在它们之间,就会像同极磁铁中央形成中微子聚集区一样马上形成原子间的中微子的聚集区。……
是否可以假设:原子内部各组成部分中子间同样存在中微子聚集体。
目前有一种理论认为:当一定质量的恒星演化到末期时,会不断向内坍塌。原子会互相靠近时,巨大的引力会撕碎原子,把其中的中子重新整合起来,形成一种纯粹由中子组成的中子星。这种天体密度极大,每立方厘米的质量可达8千万---20亿吨,约是水的密度的100万亿倍。
其实,这种理论与现实明显不同。
现实中,一个氢原子由一个质子、“电子”组成,中子又可以分解成质子和“电子”。可以这样说,一个氢原子主要由一个中子组成。分子量比较大的原子由更多的中子组成。然而,当分子量到达一定的程度,中子间的中微子聚集体慢慢加速“撑大”了原子的体积,造成原子的空间结构进一步增大,使得中子组合结合成为大分子量的原子时,排列方向不再一致,其吸力将不再“一致对外”,而是相互干扰、对冲。由于引力相互干扰、对冲必然会表现出弱磁性。对外吸力逐渐减少。原子整体间的对外吸力减少,将不足以牢固的束缚住所有外层的中子,原子就变得极其不稳定,容易裂变。更多的中子可以通过人工干预的方法组合到一起,然而其寿命就在一瞬间,马上就四分五裂,不复存在。这说明一个道理,原子体积、半径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大。
而所谓的中子星,纯粹由中子组成,也可以说,其本质就是一个“大原子”,一个半径可达数公里乃至数百公里的“大原子”。这明显与现实不符。现实中,几百个中子在一起的时间仅仅能维持一瞬间。那么,万亿个中子能牢牢大的固定在一起,还长年累月地不断向外辐射能量。这种明显与现实脱节的理论,难道不值得我们重新审视吗?
或许,在极端情况下,在可视宇宙的边缘,或许中微子的速度会变得很慢,原子、中子间的“虚拟的墙”将变得很薄,根本不足以抵抗原子、中子间的吸力,或许,原子、中子能够进一步靠近,甚至形成一个庞然大物。但是,如果连中微子的速度都接近为0,那么,还有什么物质能够运动,能够向外发光发热?另外,原子、中子间还会有正常环境下那么大的吸力吗?吸力是否会与中微子的速度相关联呢?(我隐隐约约感觉:引力应该与中微子的速度有关。或许,引力就像磁力一样,就是中微子动能产生的压力之差的表现形式。只不过,引力是一种各方向的力进行对冲后的缩小版的压力差。这个问题以后再探讨)
据此推断,或许 “中子星”的形成理论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或许本来就是一种无中生有的解释吧。首先,存在着引力的无中生有的错误。引力如何产生,作用范围、发生作用的条件都需要摸清楚。在任何情况下(连原子都不存在的情况下,即物质不存在)引力都存在,都一成不变的发生作用,直到把原子撕裂,这是一种直线型错误的思维模式;其次,未考率排斥力。那种多个赤裸裸的中子穿过层层原子相互吸引到一起的假设,根本没考虑宇宙间无处不在的高速中微子的存在,没考虑到在微观世界下短距离内中微子动能碰撞会对双方产生巨大的压力即中子间的排斥力。
但是,目前观测到高强光的星体是怎样一回事呢?又该如何解释呢?如果从另外的角度能够解释清楚这个现象(以后再探讨),那么,所谓的中子星的观点就可以抛到一边了。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8-01-05 19:51:11 +0800 CST  


10.4关于原子的思考

百度:原子核
原子核(atomic nucleus)简称“核”。位于原子的核心部分,由质子和中子两种微粒构成。而质子又是由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组成,中子又是由两个下夸克和一个上夸克组成。原子核极小,它的直径在10-⒖M【十的负十五次米】]~10-⒕M【十的负十四次方米】之间,体积只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在这极小的原子核里却集中了99.96%以上原子的质量。原子核的密度极大,核密度约为10⒕g/cm⒊【每立方厘米的地方里有十的十四次方克核】,即1cm-⒊的体积如装满原子核,其质量将达到10-⒏t【十的八次方吨,即1亿吨】。
原子核的能量极大。构成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吸引力,能克服质子之间所带正电荷的斥力而结合成原子核,使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发生分裂。当一些原子核发生裂变(原子核分裂为两个或更多的核)或聚变(轻原子核相遇时结合成为重核)时,会释放出巨大的原子核能,即原子能。例如核能发电。利用这一性质,方便人们的生活。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是中性。
原子核受核力影响由质子和中子(两种重子)组成,这些重子进一步组成的亚原子粒子基本被称为夸克的约束。将质子和中子约束在原子核内的能量称作束缚能,一般而言,原子量58到62的能量的束缚能最大,此即所谓的“铁峰顶”。据目前所知,原子量小于62的元素,核聚变反应会释放能量,原子量大于62的元素,核裂变反应则释放能量。

原子核的发现历史
从英国化学家和物理学家道尔顿(J.John Dalton ,1766~1844)创立原子学说以后,很长时间内人们都认为原子就像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玻璃实心球,里面再也没有什么花样了。
从1869年德国科学家希托夫发现阴极射线以后,克鲁克斯、赫兹、勒纳、汤姆生等一大批科学家研究了阴极射线,历时二十余年。最终,汤姆生(Joseph John Thomson)发现了电子的存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是不带电的,既然从原子中能跑出比它质量小1700倍的带负电电子来,这说明原子内部还有结构,也说明原子里还存在带正电的东西,它们应和电子所带的负电中和,使原子呈中性。
10.4.1原子模型
原子中除电子外还有什么东西? 电子是怎么待在原子里的? 原子中什么东西带正电荷? 正电荷是如何分布的? 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东西是怎样相互作用的? 一大堆新问题摆在物理学家面前。根据科学实践和当时的实验观测结果,物理学家发挥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原子模型。
10.4.1.1行星结构
1901年法国物理学家佩兰提出的结构模型,认为原子的中心是一些带正电的粒子,外围是一些绕转着的电子,电子绕转的周期对应于原子发射的光谱线频率,最外层的电子抛出就发射阴极射线。
10.4.1.2中性原子模型
1902年德国物理学家勒纳德提出了中性微粒动力子模型。勒纳德早期的观察表明,阴极射线能通过真空管内铝窗而至管外。根据这种观察,他在1903年以吸收的实验证明高速的阴极射线能通过数千个原子。按照当时盛行的半唯物主义者的看法,原子的大部分体积是空无所有的空间,而刚性物质大约仅为其全部的10-9(即十万万分之一)。勒纳德设想“刚性物质”是散处于原子内部空间里的若干阳电和阴电的合成体。
10.4.1.3实心带电球原子模型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发明家开尔文原名W.汤姆孙,由于装设第一条大西洋海底电缆有功,英政府于1866年封他为爵士,并于1892年晋升为开尔文勋爵,开始用开尔文这个名字。开尔文研究范围广泛,在热学、电磁学、流体力学、光学、地球物理、数学、工程应用等方面都做出了贡献。他一生发表论文多达600余篇,取得70种发明专利,他在当时科学界享有极高的名望。开尔文1902年提出了实心带电球原子模型,就是把原子看成是均匀带正电的球体,里面埋藏着带负电的电子,正常状态下处于静电平衡。这个模型后由J.J.汤姆孙加以发展,后来通称汤姆孙原子模型。
10.4.1.4葡萄干蛋糕模型
汤姆逊继续进行更有系统的研究,尝试来描绘原子结构。汤姆逊以为原子含有一个均匀的阳电球,若干阴性电子在这个球体内运行。他按照迈耶尔关于浮置磁体平衡的研究证明,如果电子的数目不超过某一限度,则这些运行的电子所成的一个环必能稳定。如果电子的数目超过这一限度,则将列成两环,如此类捱以至多环。这样,电子的增多就造成了结构上呈周期的相似性,而门捷列耶夫周期表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重复再现,或许也可得着解释了。
汤姆逊提出的这个模型,电子分布在球体中很有点像葡萄干点缀在一块蛋糕里,很多人把汤姆逊的原子模型称为“葡萄干蛋糕模型”。它不仅能解释原子为什么是电中性的,电子在原子里是怎样分布的,而且还能解释阴极射线现象和金属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能发出电子的现象。而且根据这个模型还能估算出原子的大小约10-8厘米,这是件了不起的事情,正由于汤姆逊模型能解释当时很多的实验事实,所以很容易被许多物理学家所接受。
10.4.1.5土星模型
日本物理学家长冈半太郎1903年12月5日在东京数学物理学会上口头发表,并于1904年分别在日、英、德的杂志上刊登了《说明线状和带状光谱及放射性现象的原子内的电子运动》的论文。他批评了汤姆生的模型,认为正负电不能相互渗透,提出一种他称之为“土星模型”的结构——即围绕带正电的核心有电子环转动的原子模型。一个大质量的带正电的球,外围有一圈等间隔分布着的电子以同样的角速度做圆周运动。电子的径向振动发射线光谱,垂直于环面的振动则发射带光谱,环上的电子飞出是β射线,中心球的正电粒子飞出是α射线。 这个土星式模型对他后来建立原子有核模型很有影响。1905年他从α粒子的电荷质量比值的测量等实验结果分析,α粒子就是氦离子。1908年,瑞士科学家里兹(Leeds)提出磁原子模型。
他们的模型在一定程度上都能解释当时的一些实验事实,但不能解释以后出现的很多新的实验结果,所以都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数年后,汤姆逊的“葡萄干蛋糕模型”被自己的学生卢瑟福推翻了。
10.4.1.6太阳系模型
英国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卢瑟福1895年来到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跟随汤姆逊学习,成为汤姆逊第一位来自海外的研究生。卢瑟福好学勤奋,在汤姆逊的指导下,卢瑟福在做他的第一个实验——放射性吸收实验时发现了α射线。
卢瑟福设计的巧妙的实验,他把铀、镭等放射性元素放在一个铅制的容器里,在铅容器上只留一个小孔。由于铅能挡住放射线,所以只有一小部分射线从小孔中射出来,成一束很窄的放射线。卢瑟福在放射线束附近放了一块很强的磁铁,结果发现有一种射线不受磁铁的影响,保持直线行进。第二种射线受磁铁的影响,偏向一边,但偏转得不厉害。第三种射线偏转得很厉害。
卢瑟福在放射线的前进方向放不同厚度的材料,观察射线被吸收的情况。第一种射线不受磁场的影响,说明它是不带电的,而且有很强的穿透力,一般的材料如纸、木片之类的东西都挡不住射线的前进,只有比较厚的铅板才可以把它完全挡住,称为γ射线。第二种射线会受到磁场的影响而偏向一边,从磁场的方向可判断出这种射线是带正电的,这种射线的穿透力很弱,只要用一张纸就可以完全挡住它。这就是卢瑟福发现的α射线。第三种射线由偏转方向断定是带负电的,性质同快速运动的电子一样,称为β射线。卢瑟福对他自己发现的α射线特别感兴趣。他经过深入细致的研究后指出,α射线是带正电的粒子流,这些粒子是氦原子的离子,即少掉两个电子的氦原子。
“计数管”是来自德国的学生汉斯•盖革发明的,可用来测量肉眼看不见的带电微粒。当带电微粒穿过计数管时,计数管就发出一个电讯号,将这个电讯号连到报警器上,仪器就会发出“咔嚓”一响,指示灯也会亮一下。看不见摸不着的射线就可以用非常简单的仪器记录测量了。人们把这个仪器称为盖革计数管。藉助于盖革计数管,卢瑟福所领导的曼彻斯特实验室对α粒子性质的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1910年马斯登来到曼彻斯特大学,卢瑟福让他用α粒子去轰击金箔,做练习实验,利用荧光屏记录那些穿过金箔的α粒子。按照汤姆逊的葡萄干蛋糕模型,质量微小的电子分布在均匀的带正电的物质中,而α粒子是失去两个电子的氦原子,它的质量要比电子大几千倍。当这样一颗重型炮弹轰击原子时,小小的电子是抵挡不住的。而金原子中的正物质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体积中,也不可能抵挡住α粒子的轰击。也就是说,α粒子将很容易地穿过金箔,即使受到一点阻挡的话,也仅仅是α粒子穿过金箔后稍微改变一下前进的方向而已。这类实验,卢瑟福和盖革已经做过多次,他们的观测结果和汤姆逊的葡萄干蛋糕模型符合得很好。α粒子受金原子的影响稍微改变了方向,它的散射角度极小。
马斯登和盖革又重复着这个已经做过多次的实验,奇迹出现了!他们不仅观察到了散射的α粒子,而且观察到了被金箔反射回来的α粒子。在卢瑟福晚年的一次演讲中曾描述过当时的情景,他说:“我记得两三天后,盖革非常激动地来到我这里,说:“我们得到了一些反射回来的α粒子......”,这是我一生中最不可思议的事件。这就像你对着卷烟纸射出一颗15英寸的炮弹,却被反射回来的炮弹击中一样地不可思议。经过思考之后,我认识到这种反向散射只能是单次碰撞的结果。经过计算我看到,如果不考虑原子质量绝大部分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中,那是不可能得到这个数量级的。”
卢瑟福所说的“经过思考以后”,不是思考一天、二天,而是思考了整整一、二年的时间。在做了大量的实验和理论计算和深思熟虑后,他才大胆地提出了有核原子模型,推翻了他的老师汤姆逊的实心带电球原子模型。
卢瑟福检验了在他学生的实验中反射回来的确是α粒子后,又仔细地测量了反射回来的α粒子的总数。测量表明,在他们的实验条件下,每入射八千个α粒子就有一个α粒子被反射回来。用汤姆逊的实心带电球原子模型和带电粒子的散射理论只能解释α粒子的小角散射,但对大角度散射无法解释。多次散射可以得到大角度的散射,但计算结果表明,多次散射的几率极其微小,和上述八千个α粒子就有一个反射回来的观察结果相差太远。
汤姆逊原子模型不能解释α粒子散射,卢瑟福经过仔细的计算和比较,发现只有假设正电荷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区域内,α粒子穿过单个原子时,才有可能发生大角度的散射。也就是说,原子的正电荷必须集中在原子中心的一个很小的核内。在这个假设的基础上,卢瑟福进一步计算了α散射时的一些规律,并且作了一些推论。这些推论很快就被盖革和马斯登的一系列漂亮的实验所证实。
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模型像一个太阳系,带正电的原子核像太阳,带负电的电子像绕着太阳转的行星。在这个“太阳系”,支配它们之间的作用力是电磁相互作用力。他解释说,原子中带正电的物质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心上,而且原子质量的绝大部分也集中在这个很小的核心上。当α粒子正对着原子核心射来时,就有可能被反弹回去。这就圆满地解释了α粒子的大角度散射。卢瑟福发表了一篇著名的论文《物质对α和β粒子的散射及原理结构》。
卢瑟福的理论开拓了研究原子结构的新途径,为原子科学的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勋。然而,在当时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卢瑟福的理论遭到物理学家们的冷遇。卢瑟福原子模型存在的致命弱点是正负电荷之间的电场力无法满足稳定性的要求,即无法解释电子是如何稳定地待在核外。1904年长岗半太郎提出的土星模型就是因为无法克服稳定性的困难而未获成功。因此,当卢瑟福又提出有核原子模型时,很多科学家都把它看作是一种猜想,或者是形形色色的模型中的一种而已,而忽视了卢瑟福提出模型所依据的坚实的实验基础。
卢瑟福具有非凡的洞察力,因而常常能够抓住本质作出科学的预见。同时,他又有十分严谨的科学态度,他从实验事实出发作出应该作出的结论。卢瑟福认为自己提出的模型还很不完善,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他在论文的一开头就声明:“在现阶段,不必考虑所提原子的稳定性,因为显然这将取决于原子的细微结构和带电组成部分的运动。”当年他在给朋友的信中也说:“希望在一、二年内能对原子构造说出一些更明确的见解。”
10.4.1.7玻尔模型
卢瑟福的理论吸引了一位来自丹麦的年轻人,他的名字叫尼•玻尔(Niels Bohr,1885-1962),在卢瑟福模型的基础上,他提出了电子在核外的量子化轨道,解决了原子结构的稳定性问题,描绘出了完整而令人信服的原子结构学说。
玻尔出生在哥本哈根的一个教授家庭,1911年获哥本哈根大学博士学位。1912年3-7月曾在卢瑟福的实验室进修,在这期间孕育了他的原子理论。玻尔首先把普朗克的量子假说推广到原子内部的能量,来解决卢瑟福原子模型在稳定性方面的困难,假定原子只能通过分立的能量子来改变它的能量,即原子只能处在分立的定态之中,而且最低的定态就是原子的正常态。接着他在友人汉森的启发下从光谱线的组合定律达到定态跃迁的概念,他在1913年7、9和11月发表了长篇论文《论原子构造和分子构造》的三个部分。
玻尔的原子理论给出这样的原子图像:电子在一些特定的可能轨道上绕核作圆周运动,离核愈远能量愈高;可能的轨道由电子的角动量必须是 h/2π的整数倍决定;当电子在这些可能的轨道上运动时原子不发射也不吸收能量,只有当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时原子才发射或吸收能量,而且发射或吸收的辐射是单频的,辐射的频率和能量之间关系由 E=hν给出。玻尔的理论成功地说明了原子的稳定性和氢原子光谱线规律。
玻尔的理论大大扩展了量子论的影响,加速了量子论的发展。1915年,德国物理学家索末菲把玻尔的原子理论推广到包括椭圆轨道,并考虑了电子的质量随其速度而变化的狭义相对论效应,导出光谱的精细结构同实验相符。
1916年,爱因斯坦从玻尔的原子理论出发用统计的方法分析了物质的吸收和发射辐射的过程,导出了普朗克辐射定律。爱因斯坦的这一工作综合了量子论第一阶段的成就,把普朗克、爱因斯坦、玻尔三人的工作结合成一个整体。

10.4.1.8有核模型
卢瑟福的学生中有十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的有玻尔、查德威克、科克罗夫特、卡皮察、哈恩等,原子核发现后,卢瑟福于1919年利用α射线轰击氮原子核,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了“炼金术”,第一次实现了核反应。从此元素在也不是永恒不变的东西了。卢瑟福通过一系列核反应发现了质子也就是氢离子是一切原子核的组成成分,并预言了中子,中子后来由他的学生查德威克发现,并且最终确立了以质子和中子为基础的原子核结构模型。泡利不相容原理建立之后,元素周期律也得到了解释。卢瑟福后来被称为核物理之父。当然,就在英国轰轰烈烈的时候,不要忘记法国的居里夫妇,因为卢瑟福一系列发现所需要的原子炮弹就是放射性元素(尤其是镭)放出的α粒子。此时的法国成立了居里实验室,居里因车祸丧生,玛丽因在放射性方面的成就再获诺贝尔化学奖,有名著《放射性通论》传世,居里实验室后由小居里夫妇:约里奥.居里和伊莱娜.居里主持,同样人才济济,与三大圣地相比也毫不逊色。小居里夫妇运气差了一点,发现中子被查德威克抢了先,发现正电子被安德森抢了先,发现核裂变被哈恩抢了先,机遇稍纵即逝。不过最后终于因为人工放射性的发现而获得了诺贝尔奖。如今放射性同位素已经达到了几千种,绝大多数都是人工产生的,这要归功于小居里夫妇。
有核模型在实验上取得了成功,但与当时的基础理论存在严重的冲突。按经典电动力学,由于电子作圆周运动,一定会辐射电磁波,由于损失了能量,会在1ns时间内落入原子核,同时发射连续光谱。也就是说,理论上根本就不可能存在原子这种东西。但是原子的确存在,而且是稳定的,发射线状光谱,有大量的实验事实和整个化学的支持。1911年,一个26岁的丹麦年轻人来到剑桥,随后转到曼彻斯特的卢瑟福实验室,从而了解到了原子核这一惊人发现。最终,他找到了有核模型的一个根本性的修正方法,既能说明原子的稳定性,又可以计算原子的半径。他就是与爱因斯坦齐名的尼尔斯.玻尔。
1885年,瑞士的一位数学教师巴尔末发现了氢原子可见光谱的一个经验公式,后由瑞典物理学家里德伯推广为里德伯公式。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的概念,解释了黑体辐射谱。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概念。这些结论给玻尔很大的启发。在这些启示下,玻尔于1913年将量子化的概念用到原子模型中,提出了玻尔的氢原子模型。这一模型的关键是玻尔引入的三个假设。定态假设:电子只能在一些分立的轨道上运动,而且不会辐射电磁波。频率条件假设:能级差与原子吸收(或放出)的光子能量相同。角动量量子化假设:电子的角动量是约花普朗克常数的整数倍。通过一系列推导,氢光谱之谜逐渐浮出水面,取得了巨大成功。玻尔因此荣获1922年诺贝尔奖。尽管玻尔模型现在看来是比较粗糙的,但它的意义并不在于模型本身,而在于建立模型时引入的概念:定态、能级、跃迁等。玻尔引入了对应原理,协调了氢原子模型与经典力学间的冲突。玻尔成功后,拒绝了导师卢瑟福的邀请,回到祖国,并在哥本哈根成立了研究所(后改名为玻尔研究所),玻尔研究所吸引了一大批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青年物理学家,其中就包括量子论的创始人海森伯、泡利和狄拉克,形成了浓郁的学术气氛,此时的哥本哈根开始了对基本物理规律的探索。
直到现在,物理学仍然大体可以分为两派,一派是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经典物理学派,成员大致有普朗克、德布罗意、薛定谔等;一派是以玻尔为首的哥本哈根学派,成员大致有波恩、海森伯、泡利、狄拉克等。自然,这场争论还没有结果。那么即玻尔氢原子之后,物理学又发生了什么变化?两位科学巨人争论的焦点又是什么?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8-01-06 19:51:48 +0800 CST  
10.4.1.9核裂变的发现过程
莉泽•迈特纳(Lise Meitner)和奥多•哈恩(Otto Hahn)同为德国柏林威廉皇帝研究所(Kaiser Wilhelm Institute)的研究员。作为放射性元素研究的一部分,迈特纳和哈恩曾经奋斗多年创造比铀重的原子(超铀原子)。用游离质子轰击铀原子,一些质子会撞击到铀原子核,并粘在上面,从而产生比铀重的元素。这一点看起来显而易见,却一直没能成功。
他们用其他重金属测试了自己的方法,每次的反应都不出所料,一切都按莉泽的物理方程式所描述的发生了。可是一到铀,这种人们所知的最重的元素,就行不通了。整个20世纪30年代,没人能解释为什么用铀做的实验总是失败。
从物理学上讲,比铀重的原子不可能存在是没有道理的。但是,100多次的试验,没有一次成功。显然,实验过程中发生了他们没有意识到的事情。他们需要新的实验来说明游离的质子轰击铀原子核时究竟发生了什么。最后,奥多想到了一个办法:用非放射性的钡作标记,不断地探测和测量放射性的镭的存在。如果铀衰变为镭,钡就会探测到。
他们先进行前期实验,确定在铀存在的条件下钡对放射性镭的反应,还重新测量了镭的确切衰变速度和衰变模式。这花了他们三个月的时间。没等他们进行实质性的实验,莉泽就不得不逃往瑞典,躲避上台的希特勒纳粹党。奥多只得独自进行他们的伟大的实验。
哈恩完成实验两周后,莉泽就收到了一份长长的报告,其中记述了他实验的失败。哈恩用集束粒子流轰击铀,却连镭也没得到,只探测到了更多的钡——钡远远多出了实验开始时的量。他感到迷惑不解,请求莉泽帮他解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一周后,莉泽穿着雪鞋在初冬的雪地里散步,这时一个画面从她心中一闪而过:原子将自身撕裂开来。这个画面来得那么生动、惊人和强烈,她几乎从想象中就能感到原子核的跳动,能听到原子撕裂时发出的咝咝声。
她立即认识到自己已经找到了答案:质子的增加使铀原子核变得很不稳定,从而发生分裂。他们又做了一个实验,证明当游离的质子轰击放射性铀时,每个铀原子都分裂成了两部分,生成了钡和氪。这个过程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就这样迈特纳发现了核裂变的过程。
将近4年之后,1942年12月2日下午2时20分,恩里克•费米扳动开关,几百个吸收中子的镉控制棒冲出石墨块和数吨氧化铀小球垒成的反应堆。费米在芝加哥大学斯塔格足球场的西看台下的地下网球场内堆放了4.2万个石墨块。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核反应堆——是迈特纳发现的产物。1945年,原子弹的发明是她的核裂变发现的第二次应用。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8-01-07 20:16:43 +0800 CST  
10.4.2猜测:洛伦兹力、万有引力与中微子

百度:洛伦兹力
运动电荷在磁场中所受到的力称为洛伦兹力,即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荷兰物理学家洛伦兹首先提出了运动电荷产生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的观点。可用左手定则来判断电荷的运动方向,即正电荷会朝着垂直于速度和磁场的方向弯曲。当四指指向电流方向,磁感线穿过手心时,大拇指方向就是洛伦兹力的方向。
我们假设世上本无磁与电,那么,怎样解释洛伦兹力的产生原因呢?
在前文中,我们分析了磁场就是中微子在空间的定向流动;电子或许是原子间的中微子聚集体、聚集团。我们就按着这个思路继续考虑下去。
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在水流或者气流中,如果速度小,压强就大;速度大,压强就小。这个道理很好理解:压强是运动的水分子或者空气分子对物体的撞击造成的。在正常情况下,水流、气流处于均衡状态,各向同性,因此,各方向上产生的压强相同。当流动时,水流、气流处于向前的运动状态,其总体速度基本保持向前,侧向速度基本没有或者很小,对侧向的撞击力必然很小,我们在侧向测得的压强也就很小。此时,流动区周边其它的水、气体产生的压强不变,这样,就存在一个压差。压差的大小取决于流动区的流速,流速越大,压差越大。周边的水、气体会在压差的作用下涌向中央流动区,参与流动。
同理,我们认为磁力是中微子对周边物体产生的压力。在正常情况下,磁力呈各向同性。我们感觉不到磁力的存在。当两块磁铁间的中微子由于流失、流走而数量变小时,磁铁之间相当于有了一定程度的“真空度”,对磁铁的压力就变小,而两块磁铁外侧的中微子产生的压力不变,就会压迫两块磁铁向一起集中。这就是磁铁能够相互吸引的道理。这个道理如同产生大气压的道理完全相同。我们放置磁铁或其它装置产生磁场时,也意味着在磁铁间产生了定向流动的中微子流。与水流、气流相同,快速定向流动的中微子流与周边中微子形成一定程度的负压差,这个压差会把周边的中微子压向中央,并随之流走。同时,这个压力对中央“逃逸”出来中微子起到迎头拦截作用。洛伦兹力就是这个拦截作用的表现形式。这个力作用结果会像万有引力一样拖、拉、拦住中微子团做环绕运动。
“电子”在磁场中的环绕运动方向取决于中微子在整个宇宙中的自转方向。“电子”即中微子,从产生的时候,就决定了其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所以,中微子“正向站立”时一直保持逆时针状态,包括自转以及被拦截碰撞后产生的公转。(在地球表面,中微子离开地球方向为正向站立状态,向地球表面靠近为倒立状态。或许,中微子只有一种自转方向,即逆时针转动。当看到中微子的自转方向为逆时针,说明中微子处于倒立状态。)
我们知道,一个物体围绕一个中心旋转时,离心力F=M*V*V/R,需要有一个力与离心力平衡。在地球上,我们认为万有引力与离心力平衡,所以,物体保持均衡的环绕运动。在磁场中,与离心力均衡的是内外层中微子的压差。(由此来看,地球的万有引力是否也是地球大气层内外中微子的压差形成的呢?这个话题以后再谈。)
由离心力公式可以看出,中微子团受到的压差的力越大,其公转半径就越小。这也很好理解,压力越大,就越能够把物体压向、靠近中心;压力越小,对物体的束缚就越小,物体就越靠近外层,越容易脱离。在向心力不变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M*V*V越大,其公转半径就越大,这也意味着该物体不容易束缚。
当 “电子”,即中微子团以光速从磁场中心克服压差力“艰难”穿过,来到中微子流的外层,速度应该降低,这时会被再次拦截,相当于迎头撞到一面墙上,这个“圆柱型”的内墙面就规定、限制了中微子团的运动轨迹的形状,是一个圆形。圆的半径即公转半径取决于中微子流内外形成的压差,压差取决于中微子的流速,即磁场强度。即磁场强度越大,“电子”的旋转半径越小。
另外,带“正电”的质子,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与“电子”方向相反,这是为什么呢:
所谓的质子,可以吸引“电子”,即可以吸引中微子团,所以,或许可以把质子看成一个小型“磁铁”。当质子穿透磁场来到中微子流的外侧时,面对蜂拥而来的中微子,会大量吸引这些中微子,形成新的弱小的局部小磁场。外层中微子逆时针公转,那么,质子形成的磁场方向会与中微子流动方向相同,即逆时针方向流入。这时,质子的N极即中微子的流入口处,就会形成短暂的“真空区”,质子两端就会形成中微子压差,质子在压差的推动下,会顺时针移动。我们就看到了质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方向与“电子”方向相反的后果。
质子与“电子”在磁场中偏转方向不同,关键是“电子”是作为同类粒子追随中微子大部队的行动,做逆时针运动。而质子是形成新的小磁场,在N极形成“真空区”,质子被新产生的压差压迫与中微子流方向相反进行移动。
从这一角度来看,运动的“电子”、质子在磁场中偏转,并不能证明电子带负电,质子带正电,它们不带电也可以在磁场中发生偏转。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8-01-07 20:17:30 +0800 CST  
当看到中微子的自转方向为逆时针,说明中微子处于倒立状态。

改为“当看到中微子的自转方向为顺时针,说明中微子处于倒立状态。”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8-01-07 20:21:31 +0800 CST  
10.4.3猜测:所谓的“电子”是环绕原子周围的中微子聚集体

百度:α粒子是某些反射性物质衰变时放射出来的氦原子核,由两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质量为氢原子的4倍,速度可达2万公里/秒。其穿透力不大,能被一张薄纸阻挡。
从上文中国外科学家早年做过的实验可以发现,这两个实验有着惊人的相同之处:都是用高速粒子去轰击原子。一个是轰击金原子,一个是轰击铀原子。但是实验结果却大相径庭:一个是自身被大角度反弹出来,一个是引起“雪崩”。然而,这么多年来,未见有人来解释一下这其中的道理。
现在,我们试着从无电的角度来看,来解释一下其中的道理。
从无电的角度来看,原子间存在的“虚拟的墙”—中微子聚集体,就像是一个“虚拟的弹簧”。不管α粒子速度多高,它带着一个“软弹簧”去和另一个也带“软弹簧”的原子碰撞,被反弹回来是大概率事件(这就是α粒子能被一张薄纸阻挡的原因)。能否被大角度比如180度反弹回来,取决于两个弹簧能否直面、正面进行碰撞。或者取决于α粒子是否与若干金原子直线排列组成的弹簧串相碰撞。只有那些无偏差正面碰撞才能被大幅度反弹回来。但是,以精确的方向对准一个原子很难做到。这个实验中,α粒子根本未进入金原子内部,还在金原子外围就被阻挡,怎么能证明原子内部结构模型是太阳系模型呢。
用游离质子轰击铀原子的实验中,游离质子不是原子,其或许不带或少带“软弹簧”,所以它可以穿过“虚拟的墙”进入铀原子的内部。那么,高速游离质子进入铀原子内部,怎样造成铀原子的裂变呢?为何会产生大量能量呢?为何会产生“每个铀原子都分裂成了两部分,生成了钡和氪”这一现象呢?为何不裂变成其他物质呢?
或许,这个真实存在的现象,正是我们解开原子谜团的钥匙。

我们再来看看解密原子核的历程:
……
从1869年德国科学家希托夫发现阴极射线以后,克鲁克斯、赫兹、勒纳、汤姆生等一大批科学家研究了阴极射线,历时二十余年。最终,汤姆生(Joseph John Thomson)发现了电子的存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是不带电的,既然从原子中能跑出比它质量小1700倍的带负电电子来,这说明原子内部还有结构,也说明原子里还存在带正电的东西,它们应和电子所带的负电中和,使原子呈中性。
这是国外科学家进行解密原子结构的基础。
他们认为:原子本身不带电。然而,从原子中却跑出带负电的电子,那么,原子中就必定存在带正电的物质。
这种推理想来也属正常推理。但是,这里有个疑问需要确认:
1)电子的确带负电。
2)这些电子的确是从原子内部出来的,的确属于原子的组成部分。

前文,我们假设世上本无磁与电。那么,我们就继续从无磁无电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原子的结构。
首先,汤姆生(Joseph John Thomson)发现了电子存在的实验中,发现电子在磁场中发生偏转。于是,就认为电子带负电。
我们在上文分析到,在磁场中能够偏转的不一定是带电,不带电也会产生偏转。其偏转方向更不能代表其带电的正负性。所以,这个推理不正确,至少不准确。
其次,阴极射线中射出来的物质,一定是从原子中跑出来的吗?有没有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况:在单个原子周边,吸引着中微子的聚集体。这些中微子聚集体形成了原子与原子间的“虚拟的墙”,使得原子不能互相吸引到一起。当原子受到激发时,首先受到激发的是外围的中微子聚集体,它们脱离了原来的位置,形成自由的中微子,迅速吸收周边中微子的能量,从而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向四面八方飞离而去。这就是所谓的“电子”。
这个虚拟的墙,还具有自动修补、补偿的功能。因为它与周边不计其数的中微子是相连相通的的。当中微子的聚集体减少时,周边中微子会及时的通过弹性碰撞进行补充,从而保证虚拟的墙的厚度,也保证了原子不会吸引到一起。补充不及时,虚拟的墙厚度会变薄,原子会跟靠近一些,原子之间的吸力会变大,从而能够吸住、控制住更多的中微子,使得虚拟的墙厚度变厚,推动原子相互远离一些,自动回到原来正常的位置。
如果假设正确,那么,所谓的“电子”,或许根本就不是原子的组成部分,它们仅仅是环绕原子周围的中微子聚集体。“电子”与中微子的关系,就像水分子与雪花的关系一样,它们本是同一种物质,只不过聚集形态发生了改变而已。
浩瀚宇宙中,充满了中微子,这些中微子就像大海里的水,连成一片,连绵不断,充满着整个宇宙,也分布在微小的原子周边。不同元素原子周边的中微子聚集体因为引力而聚,必定因为引力的消失或减弱而散。这些中微子聚集体是低速的,所以其聚集型态或许不是单个中微子,而是多个中微子的结合体。不过,这个结合体或许不是很稳定。当原子受激发时,这些聚合态的中微子首先被激发而四散逃逸,这就是我们认为的“电子”。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每一种原子都能被激发而射出同样的电子。因为,这些原子射出来的所谓的“电子”,都是弥漫在宇宙间的中微子。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8-01-08 18:40:46 +0800 CST  

10.4.4猜测:原子的新模型理论--原子核内只由“中子”组成

原子很小,直到今天,人们也未能真正拍摄到原子内部组成以及结构。所以,关于原子的模型,一直以来就有多种说法。通过试验、观测、推理,科学家们经历了多次推理验证,不断推翻以前的模型,才建立符合试验数据的新模型。

10.4.4.1原子的有核模型的误区
目前,有核模型在实验上取得了成功,基本获得了大伙的认可。我们今天学习的原子模型,主要在太阳系模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英国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卢瑟福在做放射性吸收实验时发现了α射线。1910年马斯登来到曼彻斯特大学,卢瑟福让他用α粒子去轰击金箔,做练习实验,利用荧光屏记录那些穿过金箔的α粒子。实验发现了α粒子的大角度散射的现象。
卢瑟福发现α粒子(α粒子是某些放射性物质衰变时放射出来的氦原子核)的大角度散射,看到高速运行的α粒子能够被薄薄的金箔反弹回来。他认为只有一个可能情况,那就是:原子的质量大部分集中在一个小小的核中,即原子核质量足够大,才能够把高速运行的α粒子反弹回去。如果没有大质量的原子核的阻挡,高速运行的α粒子应该接近与畅通无阻的方式通过金箔,可能会发生一些“散射”,但没有东西会把高速运行的α粒子挡回去。
他的解释有一定的道理,也能解释清楚原子核与原子的关系: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原子核体积只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半径约占原子半径的万分之一,原子与原子核比较,相当于半径150米的球体内放置一个乒乓球。但是,α粒子的大角度(180度)散射现象真的只有一种解释吗?我们在上文分析到:或许,只有那些无偏差正面碰撞才能被大幅度180度反弹回来。但是,我们在宏观的条件下,以精确的方向对准并且保证无偏差正面撞向原子的中心线即通向原子核的方向,确实很难做到,毕竟宏观的一点点误差,在微观层面相差十万八千里。虽然前方有千万个原子,或许能够绝对正面碰撞的微乎其微,这就造成了仅有少数α粒子被180度弹回的现象。如果我们的假设正确,那么,少量α粒子180度反弹的现象,只说明其:一原子质量很大,其二绝对正向碰撞的较少,大部分α粒子侧向、偏向碰撞,造成α粒子的大角度散射,并不能说明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所以,原子质量均匀分布的这种结构不应该被排除。
这里的分歧点在于:卢瑟福认为,只要与原子核撞击,就会被180度反弹回来。反弹回来的α粒子少,意味着撞击的次数少,说明原子核太小,不容易撞上;我们认为,只要不是正面撞击,没撞击到原子的中心线上,就不会被180度反弹回来。反弹回来的α粒子少,只意味着正面撞击的次数少,与原子核的大小没多大关系。。
10.4.4.2原子核裂变发现过程的启示
莉泽•迈特纳(Lise Meitner)和奥多•哈恩(Otto Hahn)同为德国柏林威廉皇帝研究所(Kaiser Wilhelm Institute)的研究员。作为放射性元素研究的一部分,迈特纳和哈恩曾经奋斗多年创造比铀重的原子(超铀原子)。用游离质子轰击铀原子,一些质子会撞击到铀原子核,并粘在上面,从而产生比铀重的元素。这一点看起来显而易见,却一直没能成功。
他们用其他重金属测试了自己的方法,每次的反应都不出所料,一切都按莉泽的物理方程式所描述的发生了。可是一到铀,这种人们所知的最重的元素,就行不通了。整个20世纪30年代,没人能解释为什么用铀做的实验总是失败。
经过多次实验、分析,莉泽•迈特纳终于找到了答案:进入原子核的质子使铀原子核变得很不稳定,从而发生分裂。他们又做了一个实验,证明了当游离的质子轰击放射性铀时,每个铀原子都分裂成了两部分,生成了钡和氪。这个过程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从这一系列的实验可以看出,游离质子轰击一些重金属原子时,很容易产生更重的原子。这说明游离质子能够很容易的撞击到原子核。这与α粒子的大角度(180度)散射现象解释的原子核很小不容易撞击到的理论,有一定的矛盾。这些实验似乎更能证明撞击原子核还是比较容易进行的,不存在瞄不准的问题,这是否说明,原子核有可能不是我们认为的那么小?


10.4.4.3猜测:原子核内没有质子和中子之分,只由“中子”组成
在科学探索原子核的内部结果的过程中,当我们把原子核外的中微子聚集体看成带负电的粒子---电子,那么,氢原子核内的唯一的粒子就必须带正电。于是,理所当然,人们就认为原子内有带正电的质子,并且随后又发现质子在磁场中的偏转方向与电子相反,这似乎更加验证了质子是带正电荷。后来,人们又发现从原子核中能够轰击出不在磁场中偏转的粒子,于是,人们认为这种粒子不带电,这就是中子。并且认为,如果原子核内只有带正电的质子,那么,同性电荷相斥,原子核将不会稳定,只有混杂一部分不带电的中子,用来分隔开质子,才能保证原子核的稳定。在这些试验结果和分析推理的基础上,人们搭起了现代物理学的大厦。一直到今天,我们还在这个大厦中转悠着。
在随后不断深入的试验中,科学家发现存在带负电的质子,也发现了带正电的电子。这与之前的试验结果完全相反。客观上来讲,随着研究的深入,新事物新问题的不断出现,也需要对原来的理论进行不断完善。也就是说,理论不断打补丁进行完善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正常手段和方法。但是,运用某种理论进行试验,如果出现前后矛盾的结果,那么,该理论显然是存在较大的问题,甚至是完全错误的。所以,当我们发现了反物质后,那么,有关电子带负电,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的理论,以及在整个理论上推导出来的原子核模型等,都应该值得怀疑,都值得重新审视。
但是,现代人们似乎从不怀疑电子带负电的理论。为了解释带正电的电子,人们又整出一套反物质理论以及随之而来的平行宇宙等等。现代科学,似乎可以脱离人们日常的、朴素的感知,可以随意对试验现象进行“打扮”。用一个个“高、大、上”的理论手忙脚乱地来掩饰日益增加的“实验漏洞”。或许,这种做法最终出现“皇帝的新衣”这样的结果也是必然的吧。
客观来看,原子带负电的理论,不是那种从一开始就站在制高点,高屋建瓴,归纳概括从而全面、全过程都能顺利解释各种试验现象的理论。这种理论至今还不能清楚地解释:当中子数小于等于质子数时,原子核内的质子和中子处于怎样的空间结构,才能保证带正电的质子间能够相互隔离,保证质子能够彼此不互相直接面对;当中子数稍大于质子数,因为原子核的空间结构应该是立体结构,所以,采取怎样的合适的空间结构能够保证质子始终不互相面对,才能保证原子核内部免于处于某种不稳定、不平衡状态,以免随时有分崩离析的可能。
既然该理论有缺陷,我们就可以试着建一个全新的理论来解释最基本的试验现象。比如:我们可以从无电的角度来分析所有现象。
既然电子不是带负电的粒子,那么,原子核内部的物质根本不需要存在正电。只要它们能够有相互吸引力,原子核结构就会稳定。
如果不带电,那么质子和中子还有何区别呢?
现代科学发现,自由中子不能脱离原子核而长期存在。大约14分钟左右,自由中子就会发生衰变,衰变成一个质子、一个电子和一个中微子。
我们认为所谓的电子就是外围的中微子聚集体。那么,中子的衰变就很容易理解了:来到原子核外的中子,由于吸力不足,中子外围的中微子聚集体易被外界物质纷纷吹走、吸走,最终,只剩下中子内芯—即所谓的质子。质子结构稳定,可长期存在。且质子也不带正电。所谓质子带正电荷,或许是因为:由于质子外中微子聚集体被吸走,所以,质子保留着强大的吸引中微子的潜力、能力,或许,这就是质子的“正电荷”吧
可见,质子与中子,本质上没有区别。区别只在于中子身上多穿了一件衣服---中微子聚集体。
所以,中子的衰变可以释放出电子,这个试验结果,我们可以作为一个证据来证明:电子仅仅只是中子的一层外衣。这层外衣不是中微子的简单聚合在一起,而是在低速下,中微子能够相互靠近,甚至相互吸合的一种高密度聚集状态。
综上原因,我们提出新的假设理论:组成原子核的物质只有中子。中子依靠吸力聚集在一起,中子间存在着中微子聚集体。原子核的体积应该占据原子体积的大部分,原子与原子间也存在着中微子聚集体,包括聚集态的中微子即电子。中微子在中子与着中子间、原子与原子间的缝隙间相互碰撞,以光速运行,不是简单的围绕原子核运动。
那么,这里就存在如下问题:
1、这些中子能够相互吸引。(万有引力似乎适合这里)
2、这些中子有足够的“独立性”、“稳定性”,不能随随便便就相互融合。
从磁铁同极相斥到原子与原子间存在“虚拟的墙”,都是中微子的聚集体的外在表现。我们可以继续推理:只要物质对它们之间的中微子存在一定的吸引力,那么它们之间就一定形成并存在虚拟的墙,能够保证这些物质不能相互无限靠近。由此推断,原子核内的中子不仅吸引周边的中微子,也互相吸引从而相互靠近,在相互靠近的同时,它们对它们之间的中微子的作用越来越大,形成的中微子聚集体也越来越厚,中微子聚集体能够保持、保留的中子与中子之间的排斥力也越来越大,最终中子间吸引力与中子间中微子产生的排斥力达到平衡,最终达到一个动态的稳定、平衡状态。
那么,这些有着稳定性、独立性的中子是怎样形成一个个不同的原子呢?为何区分原子的不同只在于中子的数量以及空间结构不同?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8-01-09 20:17:39 +0800 CST  
10.4.4.4推演某些原子的空间结构模型图

自然界中,组成物质的基本组成为原子。目前,已发现元素有109种。
猜测:每一种元素都有同样的物质---中子组成,只不过中子数量、中子空间结构不同。不同数量的中子组成了各种不同的、唯一的空间结构,这些不同的、唯一的空间结构就是不同的原子。具有相同数量中子的原子,空间结构可能不同,也应该属于不同原子。
这些中子像堆积木一样堆成一个个空间结构。这些空间结构中,必定存在结构稳定、结实牢固的形状。也必定存在不稳定、中子易脱离或易吸合的形状。
那么,怎样的结构稳定?怎样的结构不稳定呢?
我们无法观测中子,也无法观测原子结构。那么,现实中,有类似中子的物体吗?
或许,磁力球可以用来代替中子。因为磁力球是球形,具有微小的磁力,就像中子具有相互吸引力一样。我们把中子看成一个个较小磁力的小磁力球。研究一下,磁力球是如何吸引到一起的,会形成怎样的稳定的空间结构。
通过实验操作发现:
1、磁力球组成线状(直线或曲线)时,有着明显的方向性。即整个线段会形成一个完整的磁铁,在线段两端呈现NS极。或许,这就是极性的基础。
2、磁力球容易形成一个首尾相连的圆环。此时,磁性没有明显的方向性。
3、无论怎样揉压,磁力球很难形成完整的球形。即便变成类似球形,球体内部也存在空洞---磁力球与磁力球之间不密贴。
4、磁力球容易在一个近似平面内,形成大正六边形嵌套小六边形的密贴结构。但是,内外两个六边形不在一个平面上。
按照这种模式,我们试着搭配了一些空间结构。由于很难组成密贴的球形体,所以不考虑球体结构。
我们发现:
1、平面结构:比较稳定的、密贴的空间结构为直线、圆环、正多边形。
最易形成的是:(假设磁力球的直径为1)
1)由3个中子组成的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
2)由7个中子组成的边长为2的正六边形(六个顶点+一个中心点);
3)有19个中子组成的边长为3的正六边形(边长为2的正六边形外包一个边长为3的正六边形);
3)有37个中子组成的边长为4的正六边形(边长为3的正六边形外包一个边长为4的正六边形);
以上正六边形或许基本不单独组成空间结构。一般原子的空间结构应该由多层重叠组成。应该比较接近球形。
如图。







2、一些特殊的、稳定的密贴的立体空间结构:
1)由1个中子外加1个边长为2 的正三角形---即正四面体;
------4个中子组成,分子量为4,是否是氦原子的空间结构呢?
2)由3层边长为2的正六边形密贴组成;
------3*7=21个中子组成,分子量为21,是否为氖原子的空间结构呢?
3)由8层边长为2的正六边形密贴组成;
------8*7=56个中子组成,分子量为56,是否为铁原子的空间结构呢?
或者由3层边长为3的正六边形密贴组成;
------3*19=57个中子组成,分子量为57
4)由12层边长为2的正六边形密贴组成;
------12*7=84个中子组成,分子量为84,是否是氪原子的空间结构呢?
5)由6层边长为4的正六边形密贴组成;
------6*37=222个中子组成,分子量为222,是否为氡原子的空间结构呢?
以上空间结构较密贴,空间结构对称,能够承受不同方向的冲击,因此结构稳定。而这种比较稳定的空间结构,它们整体表现出来的磁场力远远地少于每个磁力球的磁力之和。
请看我们近期制作的视频试验:把7个磁力球组成的正六边形放在一边,其中心的磁力球不同面,所以,该正六边形可以围绕中心球进行旋转。在固定距离的地方放置一个3层共57个磁力球组成的3层正六边形,左右移动57球空间结构,发现该57球的空间结构根本吸不动7球正六边形;在相同位置放置一个4个球组成的直线,左右移动,它能够将7球正六边形吸引的快速旋转。这说明,57个球组成的空间结构,它的磁力明显减弱。我们称之为磁力弱化
也就是说,这些空间结构往往对外表现出来的是弱磁性,对周边物体的吸引力变得很小,对外磁力大小不仅不随磁力球的数量增加而增大,反而随磁力球的数量增加而减少。

3、其他的较稳定的立体空间结构:
1)由6个中子组成的边长为2的正六边形(只有六个顶点,没有中心点。6+0);
------6个中子组成,分子量为6,是否是锂原子的空间结构呢?
2)由两层边长为2的正六边形组成(只有六个顶点,没有中心点。6+0;6+0);
------12个中子组成,分子量为12,是否是碳原子的空间结构呢?
3)由两层边长为2的正六边形组成(六个顶点+一个中心点。6+1;6+1);
------14个中子组成,分子量为14,是否是氮原子的空间结构呢?
4)由3层边长为2的正六边形组成(只有六个顶点,没有中心点。6+0;6+0;6+0);
------18个中子组成,分子量为18,是否是氧原子的空间结构呢?
5)由5层边长为2的正六边形组成(6+0;6+0;6+1;6+0;6+0);
------5*6+1=31个中子组成,分子量为31,是否是磷原子的空间结构呢?
6)由6层边长为2的正六边形组成(6+0;6+1;6+1;6+1;6+1;6+0);
------6*6+4=40个中子组成,分子量为40,是否是氩原子的空间结构呢?
7)由7层边长为3的正六边形组成(18+0;18+1;18+1;18+1;18+1;18+1;18+0);
------7*18+5=131个中子组成,分子量为131,是否是氙原子的空间结构呢?
以上空间结构比较密贴,空间结构基本对称,也能够承受不同方向的冲击,因此结构比较稳定。它们表现出来的也是弱磁性。
总而言之,要想达到磁力球比较密贴,同时有比较耐受各方向的冲击力,比较稳定的结构有:
1、边长为1(共1种)
1层结构:中子数量为1
2、边长为2的正六边形,每层7个中子(共12种结构)
可组成2层---12层,中子数分别为:
14、(21)、28、35、42、49、(56)、63、70、77、(84)
3、边长为3的正六边形,每层19个中子(共8种结构)
可组成2层---9层,中子数分别为:
38、57、76、95、114、133、152、171
4、边长为4的正六边形,每层37个中子(共5种结构)
可组成2层---6层,中子数分别为:
74、111、148、185、(222)
边长再大的正六边形,比如边长为5,每层61个中子,可组成122、183、244、305四种稳定结构,但是自然界中分子量超过260多的元素大多属于放射性寿命较短的,目前,还未发现分子量为305的稳定元素。暂时就不考虑了。
在这些稳定空间结构中,共有26种。这些稳定的空间结构往往对外表现出来的是弱磁性,也就是说,它们难与其它原子进行吸合---进行化学反应,那么,这里面就应该包括惰性气体。我们来看一下,这26种稳定空间结构包括:氦4、氖(20.2)21、氩(39.9)42、铁56、氪84、氙(131.3)133、氡222等等。所有的惰性气体几乎全都包括,甚至有部分元素的分子量与此次试验中的中子数完全相同,并且这种思路下搭配的空间结构具备的化学性质与自然界的原子的规律比较符合,这是否说明这种思路有一定的正确性呢?
那么,其它原子的空间结构又是怎样的呢?本人能力有限,还请感兴趣的人能够继续“堆积木”,找出所有原子的合理的空间结构,特别是那些非稳定结构的空间结构。我想,这些非稳定结构的原子或许是在稳定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在不同的空间位置添加若干个中子,形成了类似有冗余中子的空间结构。所以,当原子裂变时,往往会分裂成一个大的稳定空间结构的原子和一个小的非稳定空间结构的原子。
如果沿着这个思路探索下去,或许能够发现一些正确的东西吧。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8-01-10 20:20:41 +0800 CST  

楼主:半卷素书看天下

字数:1038503

发表时间:2013-11-01 04:1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6-09 14:33:12 +0800 CST

评论数:93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