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如棋,且听我细细分解

我们知道中国近代以来的衰落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工业化。

工业化靠什么?要有一大批高素质人口,才能发展起工业,并做到与时俱进。那么整个社会必须尊师重道,通俗地说就是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我们在文革中看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了吗?没有!反而是反智化现象盛行,动不动就给科技人才扣上走资本主义白专道路的帽子。

学校教育被破坏,一代人的教育被耽搁,损失无比巨大。中国科技人才在改革开放后出现了一个巨大的代差,青黄不接,老的老,小的小。
楼主 观世事如棋  发布于 2016-05-24 23:09:51 +0800 CST  
搞工业化,需要大量的工人,需要大量科技人才,需要大量的教师学生,这些人都需要大量的商品粮油供应。

为什么前三十年中会出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其中的重要的原因,就是三农供应不起足够的商品粮油。

我们知道前三十年,最缺工业化人才,这些知青的最佳去处应该是工厂、学校、医院等,但是这些地方工作的人都需要商品粮油供应,但是国家却从农村农民那里收不到足够多商品粮油。

既然农业生产力低下,生产效率低,那么让大量知青上山下乡,一方面可以提高农业产出数量,一方面可以降低商品粮油供应的压力。

之所以农业生产力低下,生产效率低,其原因就在生产关系不合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没法支持那样的生产关系。

如果早一点实行包产到户,那么粮食产量就能增加不少,就有能力供养得起更多的工业人口。

事实上在1956年浙江就有地方已经发明包产到户这种提高农业产量的生产方式,但是呢却长期不采用,并且把这谓如蛇蝎。
楼主 观世事如棋  发布于 2016-05-24 23:28:33 +0800 CST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文革从理论上就站不住脚。我们之所以怀念文革,其实是对现实,对改革开放中的一些负面现象不满。另外时间长了,就会造成经历过的人,淡忘了当时的痛苦,而记起其中的一些好处。

这就像年轻人在失恋的时候,把对方恨的要死要活的,但是过了几十年,我们就只记住对方的好了。所谓的远香近臭,就是距离产生美。

但是做研究,做分析,我们可不能被这种心理所左右,这就会使得我们才看待事物的时候会出现很大的误差。
楼主 观世事如棋  发布于 2016-05-24 23:39:47 +0800 CST  
@竹妃2016 2016-05-24 22:21:26
喜欢数学的女孩,简称喜数女,新浪的知名博客:缠中说禅,了不起的人中龙凤,粉丝无数,都是铁杆粉丝。经过一场大病后缠没有更新博客,有人说他离开人世了,不过这都是谣传,他最孜孜以求的就是让中国当老大,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缠做了并且正在做他自己能做的所有事情。缠和楼主一样坚信中国能君临天下,为人类做出中华民族的贡献,造福人类。
让人敬重,敬佩!
-----------------------------
可惜了,我无缘相识,没有机会同其切磋,真是人生一大憾事。
楼主 观世事如棋  发布于 2016-05-24 23:44:01 +0800 CST  
@找寻家驹 2016-05-25 03:10:23
但是楼主,恕我冒昧的说一句,也是道听途说,在楼主借一层楼请教一下。有人人为文革最大的贡献或者作用就是号召人们的造反精神,敢于反抗权威,敢于说不,是让底层的大众有了独立思考并敢于说不的精神。从而不会被官僚和权威洗脑而导致奴役,最终导致社会进入 历史 轮回周期。毛伟人的初衷不就在于此吗?
-----------------------------
你这种想法是后来者的牵强附会,通俗地说就是脑补。

文革中最大的官僚和权威是谁,你知道吗?有人敢造他的反,质疑他的权威吗?

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做出的决策会影响到千千万万人,但是却不允许这千千万万人哪怕是在私下里做出评论和质疑?

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吗?


你要真想探究毛发动文革的初衷,建议你把历史大事件串起来思考,比如是谁反冒进,是谁反反冒进,是谁鼓动大跃进,是谁造成三年自然灾害。三年自然灾害时三分天灾,七分人祸,这七分人祸中,谁应该担负最主要责任?

文革纲领文件《五一六通知》中,“例如赫鲁晓夫那样的人物,他们现正睡在我们的身旁”,赫鲁晓夫干了什么让人这么警惕?就是揭开斯达舒的黑历史。

谁有什么样的黑历史怕被人揭开呢?


楼主 观世事如棋  发布于 2016-05-25 16:32:24 +0800 CST  
一般的八零后,九零后,对于三年自然灾害,没什么印象,也不知道它的严重性。

我不说别的道听途说的东西,我就说自家,我父亲未出五服的家族中,有饿死绝户的事。我亲二姑在那三年中饿死。

我如果把本地那三年中发生的事说出来,你们今晚就别吃饭了。

如果认知了三年自然灾害的严重性,和谁应该担负最主要责任,你就会看清中国1962年以后的那十几年历史大脉络了。
楼主 观世事如棋  发布于 2016-05-25 16:44:47 +0800 CST  
文革的事就不谈了,太容易引起争议。现在小麦已经开始收割,我过一段时间就要忙了,就没时间和精力更新了,所以这段时间,我希望能把货币的问题讲完。

大家有问题,如果不急,等我以后空闲下来再回复。
楼主 观世事如棋  发布于 2016-05-25 20:00:12 +0800 CST  
如果大家仔细琢磨农业社会和工业化社会的区别,就会明白绿教并不可怕。绿教是农业社会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教,由于和中国儒教一样,在农业社会时期太成功,反而导致在工业社会变革举步维艰。

绿教为什么不适应工业社会?

第一,工业社会需要高素质人口,需要优生优育,而绿教过于鼓励生育,容易导致人口爆炸。在农业社会时期,因为生产力低下,因为医疗不发达,婴儿死亡率和夭折率高,鼓励生育是符合当时实际的。现在还这么鼓励生育,就不合时宜了。

第二,绿教的婚姻文化,也不合时宜。能够娶得起四个妻子的肯定都是中上层,四个妻子生育,总数肯定不止一两个,中就造成了中上层人口的快速增长,从而导致整个社会供养上层能力的紧张,说白了,就是社会承受不了。

比如油霸国,现在据说已经有5000个王子了,油霸国资源再丰富,也架不住上层人口指数式增长了。

第三歧视妇女,在农业社会,男子无论是生产还是战争,都是主力,重男轻女情有可原。可是工业社会,靠机器做生产,和靠机器打仗,男女的区别就不大了。
如果进入信息化社会,高度智能,高度机械化,受过同样教育的男女更没啥区别了。
楼主 观世事如棋  发布于 2016-05-25 21:15:18 +0800 CST  
其他国家以后会怎么样,不好说,但是我敢肯定,如果这些人这么闹下去,只会no zuo no die .

以后如果出现阿道夫式的政治人物,我们也不要感到奇怪。人家忍让,人家宽容,那是人家风格高,不等于人家软弱可欺,如果逼得人家无路可走,那么就是把人家老虎当病猫了。
楼主 观世事如棋  发布于 2016-05-26 18:34:36 +0800 CST  
@早夕闲闲 2016-05-26 18:58:29
空心菜很猖狂,楼主怎么看?
-----------------------------
很好啊,正好符合土鳖的需要。

前面讲了,土鳖为什么要在米帝退出西太平洋和收服日本之后,才统一台湾,为的就是统一后好治理。

空心菜这么猖狂,正好给土鳖断了让利,让台湾经济恶化有了充足的借口。

在统一前,台湾经济恶化,而在统一后再让台湾经济好转,这样台湾百姓就容易念统一的好。

所谓打一巴掌,再给个甜枣,恩威并施,台湾统一后治理才会顺利。

不能再在台湾问题上重蹈香港的覆辙。香港之所以现在和大陆离心离德,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香港普通百姓在回归前日子过得相当不错。而在回归后,日子没什么大的改善。有心人一挑拨,香港百姓把前后一想,当然心理有感觉。

香港问题是迫不得已,而台湾问题完全可以避免重蹈香港问题的覆辙。只是KMT在台上,拉不下面子。再说了举手不打笑脸人,KMT在台上没怎么闹,怎么好下重手呢,对海内外华人和历史都没法交代。

所以空心菜在台上闹台独,无异于土鳖瞌睡有人递来了枕头,真的是求之不得。
楼主 观世事如棋  发布于 2016-05-26 19:39:54 +0800 CST  

如果在工业化信息化时代,还认为一个族群不掌握工业化信息化能力仅凭生得多,就能拓展生存空间,我只说这个人很傻很天真。

《三体》中说,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
为什么失去兽性,就会失去一切?

因为人本身也是一种生物,也是一种高级动物,而生物要想生存下去,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生物学上有一个反映种群繁衍生息的模型,就是逻辑斯蒂增长模型,又称自我抑制性方程。方程中有一个量叫环境最大容纳量。这方程是描述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种群增长规律的一个最佳数学模型。

种群中什么样的个体和群体才能在有限的环境容纳量中幸存呢。这就得看能不能在生存竞争中取胜。

生存竞争也叫做生存斗争.包括种内竞争(同种个体间的竞争)、种间竞争(异种个体间的竞争)和生物个体与生态环境的斗争。生物的高度繁殖力是生存竞争产生的重要原因。一切生物都有高速率繁殖的倾向,而地球上的事物和生存空间有限,所以必然导致竞争。

由于同种个体对事物和空间的需求最相似,所以种内竞争往往比种间竞争强烈。生存竞争的结果是适者生存,弱者淘汰。适应环境的生物不仅能获得生存机会,而且更加重要的是,能更好的繁殖后代。生存竞争学说是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组成部分。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生存竞争的逻辑。

我们设想一下,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你还指望这个民族会继续圣母,继续小清新?那时候就会赤裸裸地遵循优胜劣汰的法则,谁强,谁有资格生存下去。

在工业化信息化时代,谁才有可能赢得生存竞争呢,当然是拥有工业化信息化能力的民族。

老虎不发威,你别当我是病猫!!!
楼主 观世事如棋  发布于 2016-05-26 20:17:14 +0800 CST  
农业社会,绝大部分社会成员主要居住在农村,生活圈子小,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怎么没离开过家。在农村很多人都彼此认识,甚至熟悉,所以是个熟人社会。

而工业化社会,城市化率很高,大部分社会成员主要居住城市,生活圈很大,彼此不熟悉、人员流动性强,是个陌生人社会。

在熟人社会,生活习惯趋同是可以理解,并容易做到的。比如大家喜欢什么,都不喜欢什么,是可以做到整齐一致的。不一样的生活习惯的人或家庭,会被排挤,很难在这一个熟人社会很好地生活下去。所以在“熟人社会”,日常生活更多地可以通过道德来实现自律和他律。

但是城市这个陌生人社会,天南地北的人都有,生活习惯相差巨大,而且人员流动性很强,作息时间也不一样,有人上白班,有人上夜班。

这样一个社会稳定运行的基础,就是要尊重别人的不同,尊重别人的自由,只要别人不违法,不干涉和影响自己。
在陌生人社会中,彼此不熟悉、人员流动性强等因素会削弱道德的他律作用。这时就需要建立起法制的权威以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
楼主 观世事如棋  发布于 2016-05-26 22:27:37 +0800 CST  
我的观点已经表达的很明确了:

中国从农业文明过度到工业文明,必然要对社会进行改造,但我认为社会改造不必要只能通过文革那种激烈的后遗症非常多的方式。
因为在此之前,无论是建国前解放区,还是建国后,在文革前中国社会都进行过大规模的社会改造。效果很好,副作用很少,为什么不能按照这样的方式继续进行?

你们讲的,还是别人讲的,理由都是当时的社会需要进行改造,但是没讲为什么只能通过文革才能进行社会改造,其他方式不行。

通过文革才能进行社会改造,必要性在哪?好在哪?

其他方式进行改造,不行的地方在哪儿。
楼主 观世事如棋  发布于 2016-05-27 20:16:08 +0800 CST  
@削竹枪的纸老虎 2016-05-27 18:59:10
LZ不会真的天真以为以当时小农经济的生产力水平,在新中国具备建造济南号驱逐舰和核潜艇之前,你真以为光靠一个包产到户就能解决困扰中国几千年的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
在这方面,《大目标》的作者马前卒还有《不能理解工业化的重要和困难的人,没有资格评论中国近现代史!》作者春过雪消比我更清楚。
@马前卒
@春过雪消
-----------------------------
需要指出你们这观点有两个地方不对:

一是,在古代鼎盛王朝的中前期某段时间,老百姓是吃饱饭的,粮食供应是极其充足的。比如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杜甫有首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你们该不会怀疑杜甫说假话吧。

第二,新中国和古代社会能一样吗?新中国消灭了地主阶级,消灭了土豪劣绅,实现了对基层的完全掌控,并且实现耕地等生产资料的均衡分配,并有能力组织百姓进行大规模地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如果中国古代社会也有这样的软件,照样要能提供大规模的粮食供应!
楼主 观世事如棋  发布于 2016-05-27 20:40:40 +0800 CST  
你问的这个问题国关老人吃不完的葡萄在我提供的那个链接里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我只能说你把历史想象得太简单了。
---------------------------------------------
我没看见!

文章所说的那些好处,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比如法制 框架下。

中国土地改革是什么时候?大陆的土地改革和台湾的土地改革能是一回事吗?

台湾各种乱象,能反衬大陆文革的必要性?!台湾是资本主义,它土地改革和社会改造不彻底,和大陆有啥可比性啊?

楼主 观世事如棋  发布于 2016-05-27 20:56:50 +0800 CST  
对于文革有不正常想象的筒子,我推荐你们读一部文革亲历者的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

小说作者叫路遥,路遥是‘延川县红色造反第四野战军’军长,时年18岁,大联合时,又以学生代表的身份担任了延川县革委会副主任,相当于今天的副县长。

我摘一句《惊心动魄的一幕》中的话,反映文革的荒谬:

无产阶级自己建立的政权又在无产阶级革命的旗号下被砸烂了。这当然是史无前例的,同时也叫人多少不可思议!
楼主 观世事如棋  发布于 2016-05-27 21:11:57 +0800 CST  
人多地少,才更需要精耕细作!!!

大集体和包产到户,两种生产关系,谁更能让农民精耕细作???

精耕细作,才能生产出更多的粮食,供养更多的非农建设人口。

这道理还不简单!

楼主 观世事如棋  发布于 2016-05-27 21:39:58 +0800 CST  
麻烦楼主认真阅读我提供两个链接的内容好不?他们的文字哪里体现什么你臆想的对文革不正常的想象了?只是提醒你不要把历史想象得太简单了,好不?
---------------------------------------------------------------------------
我就不明白了,1966年的中国,到底有什么问题,非得要通过砸烂权力机关,破环社会正常秩序,让整整一代人丧失教育机会的方式才能解决的?

看清楚了,什么问题,非得用这种暴力破坏的方式解决?

重要的事说三遍:什么问题?什么问题?什么问题?
楼主 观世事如棋  发布于 2016-05-27 21:53:33 +0800 CST  
一方面说搞工业化建设重要,但是搞工业化需要商品粮,另一方面又说大集体好,因为大集体比包产到户生产商品粮少。

什么叫自相矛盾?!
楼主 观世事如棋  发布于 2016-05-27 22:01:52 +0800 CST  
你先弄清楚所谓大集体制度也就是当时的人民公社制度真正用途是干什么的,包干到户能在改开以后发挥优势前提条件什么。这两个问题春过雪消还有《大目标》的作者比我更清楚,可以去问他们......
-----------------------------
我生于八十年代的农村,是农民的后代,现在又从事粮食生意,除了上高中和大学那几年,我就没离开过三农!我爷爷七十年代做过粮站职工,我叔叔当过八十年代的粮站站长。

我需要跟他们弄清楚农业问题?

是他们需要跟我了解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农业问题,好不!
楼主 观世事如棋  发布于 2016-05-27 22:17:36 +0800 CST  

楼主:观世事如棋

字数:2024946

发表时间:2010-03-26 01:3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3-14 12:15:27 +0800 CST

评论数:2027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