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门看青山归处卧园田

接下来就是分享我们今天要去的地方,深山古寺,建于明朝。几乎没有什么游客,周末当地的香客来敬香,平时只有守寺院的两三个人,这里安静得坐下来就不想走了,看写着“山还是山”的匾额那一刻,仿佛真的远离了现代文明,回到了故国时代,若有机缘,老去之时就来这里清修一段时间。这是我们最喜爱的地方和真心的归宿。





楼主 dmy823  发布于 2017-04-27 23:01:00 +0800 CST  
分水岭后无豪情,余生只爱泼茶香,任它青葱白马成浮影。

到白莲溪煮活水茶,用当地的野生煮当地的野茶,再看当地的野景,两岸悬崖悬崖绝壁,艾草深莽








楼主 dmy823  发布于 2017-04-29 09:33:00 +0800 CST  
准确的说,我们平时一半的时间都住在小城里,另一半的时间是在山里晃荡和在村里的老房子里休息。
住在我们这个小城里,只要有时间,不过多的纠缠在人情往来里,那么就等于是隐居了,因为我们小城背后就是气势磅礴的西面峰,是个一辈子都走不完的山,开车几分钟就到山脚了,春天可以去山里看花,夏天可以去山里采蘑菇,秋天可以去小溪里采集野果,冬天可以去山中看雪。我们平时喝的水都是去小溪里打来的活水,从来不喝自来水。在这里有时间,有闲情就是隐居,没有时间,没有闲情就是出世,不同的人能活出不同的态度,我们这里生物山川地貌比较丰富,在方圆两百公里以内,可以感受热带,也可以感受温带,可以感受寒带,那就没有太多理由往太远的地方跑了,隐不隐的真是看自己的情况和心境的,要不然躲在深山成天被凡事所累也是白隐了。
下面这个我们西面山上的野生古树茶,因为海拔较高,茶树生长比较慢,基本上是茶叶的生长极端环境了,
已经荒废掉几十年了,树龄最大的有一千多年,大概生长于唐朝时候。
前三张这些只是七八十年的。




楼主 dmy823  发布于 2017-04-29 09:57:00 +0800 CST  
这个古茶林位于小溪深处

还有废弃的石头房子,目前只有一个守山人在住。

下面这课有六七百年,属于当地独特的野茶品种。和其它地方的茶有区别。


野生古树的茶芽是红色棕色的。

下面这个左边是百年古树,右边是几十年的乔木。

自己炒茶


这个茶叶在明清时代很著名,是川滇藏一带排名第一的贡茶,只是现在数量少,没有被游资炒作,所以隐藏了几百年,不过我们自己喝无所谓了。它的味道和北面峰一样,隐隐藏藏,阴柔延绵,大势圆通,平平淡淡中霸气横生,像武侠中阴柔的九阴真经。非常非常喜欢,余生最爱。


楼主 dmy823  发布于 2017-04-29 10:12:00 +0800 CST  
今日与二三好友到白莲谷品茶,可惜炉锅带忘记了,只能看着这一沟的乡愁向东流去。




楼主 dmy823  发布于 2017-04-29 22:39:00 +0800 CST  
虽然还是枯水期,但水流量依然很大。




楼主 dmy823  发布于 2017-04-29 22:41:00 +0800 CST  
这里的泉水清透得像油画,没有任何污染,来了一整天,再没有见到其它人,上游是无人区,发源于海拔四千多米的石穴内,用它煮出来的茶水特别鲜甜






楼主 dmy823  发布于 2017-04-29 22:47:00 +0800 CST  
隐居,隐是收敛,是放下,放下对功名利禄的贪着,是方式方法,而不是目的;目的是居,居是出世,是提得起,是安居乐业,安居就是身心安住在生活中,乐业就是喜欢并接受自己的命运,要认真的解决我们来到这个世上的一切因缘关系,比如说,与父母的关系,与子女的关系,夫妻间的关系,与亲属朋友的关系,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等等。我们只能解而隐,不能弃而隐,生而为人就弃不掉的,就像吃喝拉撒一样,您可以憋住几天,但始终还是要去行为,除非自己已经不是血肉之身了。所以隐居就是以一种平和简实的生活态度去面对生活而已。隐居和隐修是两码事。隐修,隐也是方式方法,修才是目的,修同样也是为了解决人生问题,只是其背后的原理大部分人不理解罢了,然,现在不是隐修者的天时所在,几乎很难再靠这种方式了却人生,因为隐修的前提是要有所证,这个我们也亲身见过和认识过了,确实是难,难,难,在行走坐卧,在日常生活中修,到确实见过修得好的。不过,真正的隐修者也不会在这里发帖子,所以我们叫隐居吧,是平平实实过生活的那种。
因此,在下以为无论做什么事,不能违背现实,网上的很多文字,图片,故事,都只是别人的生活所寄,并不是生活的本身和实质,请不要盲从。去深山老林盖个房子,开几片地,种些瓜,点些豆,自己足足,看似潇潇洒洒,自自在在,可浮云总是飘来飘去,又如何得以安寄身心,能坚持多久,背后付出的代价和废去的光阴又是多少,最后牵挂在自己身上的业缘并不会随着时光的流走自动消失。所以我们分享给大家的是现实生活的态度和目的,不是那些无以为继的短暂瞬间,看似我们经常游山玩水,实则是在解决生活的问题,只是我们大部分时候都能安于命运的现状,所以在我们眼里会觉得很快乐而已。这背后也付出了很多人不愿意舍去的偏爱。


楼主 dmy823  发布于 2017-04-30 08:23:00 +0800 CST  
回到山中

楼主 dmy823  发布于 2017-05-01 19:19:00 +0800 CST  
回山中的房子呆了几天,继续分享我们的山中生活

楼主 dmy823  发布于 2017-05-03 20:43:00 +0800 CST  
我们在后山的森林里种植了一些,不用农药化肥的东西,秋天结束就可以收获了



用的农家肥和森林里的腐质土


楼主 dmy823  发布于 2017-05-03 21:00:00 +0800 CST  
朋友家的这个村子很隐蔽,在原始森林里,不到村口是看不见有人住的,直到现在这里还是土路,一到下雨天车子就上不来了,路况很差,只是最近几天来了一些挖土机修整了路面,相对好走多了。

这里的人家住得比较分散,东一家西一家的分散在林子里。朋友住在村子的最南端,进入他家得穿过一片高大的松林。

朋友家屋顶的美丽云朵


楼主 dmy823  发布于 2017-05-03 21:26:00 +0800 CST  
朋友家的鸡舍,它们在这里虽然也逃脱不了被宰杀的命运,但至少生前还能自由的活着,也算鸡中的有福人了。

因为森林茂密,能听到对面有狗吠,但却看不见人影。

朋友在后山挖到的野天麻,让他分了我两斤。

朋友家背后有一个龙潭,龙潭里有一颗斜着长的大树,特别修长,估计有二十多米了,龙潭里的泉水特别好,只是现在被村里集体压走了,大家共同饮用,用铁壶烧这个水,壶里会越烧越亮,这里的老人八十多还能上山采蘑菇呢,耳不聋眼不花,估计和水也有一定关系。






龙潭边上有个小屋,用塑料布当顶盖着,走进去发现里面供奉着佛像,于是恭敬的拜了拜。


楼主 dmy823  发布于 2017-05-03 21:42:00 +0800 CST  
夕阳西下,要归家了,路边看见地理的西瓜熟了,就去买了几个,这个西瓜很好吃,只是数量少,每年在本地就卖完了,是自然熟的。



楼主 dmy823  发布于 2017-05-03 21:44:00 +0800 CST  
这是我们门外的田野,小河,柳林


这些柳树是爷爷的父亲年轻时候就带领村里人种植的了



楼主 dmy823  发布于 2017-05-03 21:57:00 +0800 CST  
门前这片地,原先是爷爷种了些橙子,现在小叔在上面种植了一些芒果,再过几年就绿树成荫了。

这棵大树是自生的,被我们买下很多年了,我们要让它继续长,一直长大它自然死去,这是一棵红椿


楼主 dmy823  发布于 2017-05-03 22:02:00 +0800 CST  
我们院子里直接看晚霞了




楼主 dmy823  发布于 2017-05-03 22:03:00 +0800 CST  
屋子刚修整了一半,窗户都还没有安装好,看起来还有些混乱,等主房弄好后,我就在榕树旁再建一个专门的柴火房。暂时只能用铁盆烧了,祖上留下来一口老铜锅,据说古铜煮东西很好吃,那我们今天就来给大家炖一锅乡愁汤吧。

在古代,人们常在房子周围种上桑树和梓树,桑树用于养蚕,梓树用于做乐器,后来桑梓就成了及具家乡情怀的代称,且又因为桑和梓大多是父母所种,所以要常常恭敬之。故《诗·小雅·小弁》曰:“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我们村子周围这两种树木都有的。因为修葺房屋的缘故,房后的几棵大桑被砍了,觉得十分可惜,但也没办法,于是就把砍去的桑树晒干了做柴烧,桑木乃箕星之精,是熬制药物的上好木柴。梓树我们又叫楸木,是上等的门窗建筑材料。上面的村庄死了一些梓树,我们就把它便宜买来,然后改成板子,做门窗。剩下的树皮我们也没有丢弃,我们现在就用桑木和梓木一起生火吧。所以叫它乡愁汤。原料是:野生天麻,野生铁核桃油(自己喝老乡熬制的),野生寒山蘑,老品种小黄姜(自己家种在院子里的),老乡自己用井水熬制的土盐,山上自己采集来的雪山竹叶菜。
先用清水煮天麻两个小时。

天麻熟后放点铁核桃油



倒入提前准备好的寒山蘑(这个被视为菌中的扫地僧,市面上很少见,几乎都是假的多,一千多年前被列为我族的宫廷贡品。在当地人心中,它是蘑菇中的第一,胜过松茸,松露。这是后山的朋友帮忙采集的。)


炖几分钟后,再加入洗干净的小黄姜。


再放入井水盐。


再放几棵雪山竹叶菜。采集晚了十多天,已经抽芽了。


再小火焖十多分钟就可以了。


最后我们的乡愁汤就做成了,总共熬煮了五个多小时,好吧,在树下慢慢品尝吧。


晚安了,有时间再与大家分享我们的乡野生活。

楼主 dmy823  发布于 2017-05-03 22:49:00 +0800 CST  
我们再带大家到我们的集社看一看。下面这个是去集社的路边的房子,隐藏在核桃林和梅林里,环境十分清幽,是三个中老年人买的,只有一个常常住在这里

这个是明代的板栗种子种植的,有四五百年了。

这是通往我们集社的小路,雨水天就很难进来了。在这条路上我跑了几十趟,几乎没有见过第二张车子,我说他是我的专用公路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归属权是谁的不重要,反正人生很短暂的,是我的野带不走,但是我活者能用几天,用几年,都是很开心的事了。

小路旁边有很多梓树,代表家乡的树。

梓树开花了,闻起来很香,可以入药。

有些废弃了很多年的老土墙


楼主 dmy823  发布于 2017-05-04 21:25:00 +0800 CST  
再往前走几分钟就是他五舅家了,隐藏在高大的树木下面,门口种了很多小青菜

土墙,木兰,老人,好清幽的画风。

房门外的树非常巨大,一棵树的树荫将近能盖住半亩地。


大树下拴着个吊床,躺在上面非常舒服。


很喜欢这棵大树的感觉,很梦幻。


阳光总是我家乡最大的格调,乾坤朗朗,江山尽览无余,远处的山岸,近处的白狗。


楼主 dmy823  发布于 2017-05-04 21:37:00 +0800 CST  

楼主:dmy823

字数:19295

发表时间:2017-04-21 20:1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5-05 03:11:55 +0800 CST

评论数:357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