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家族大全

湖南
陈为湖南省第三大姓
长沙
长沙清泰镇陈氏
一世祖端公,字朝祎,后唐同光2年(924)偕外甥孙彭滢、常均卜居长沙雾阳乡,卒葬浏阳下北乡界牌岭筲箕坡,后裔衍为十一房,散居长沙、浏阳等地。清光绪间建总祠于清泰镇蕃椒塅。1936年纂修通谱,主修陈继训,赐进士出身,出使俄国参赞,曾任清度支部主事军饷司司长。派语:宗锳浚幹,煜载镛沄,保蒸增钜,浩集熙均,钟淳懋烈,执镜澍荣,灼奎钦泰,秉灿垂钧,汝霖燮理,鉴渥权勋,培衔润棣,炽至铨清。


长沙七里营陈氏
始祖端公,唐懿宗时任节度使,敕镇潭州而落籍于南楚。传十七世至友明公,字光士,于明洪武初年由江西泰和因避陈友谅之乱迁湘,开基于长沙溁湾桥,再徙七里营。族人多分布在长沙西乡、湘阴、临湘等地。至1948年,已传40代,男女丁口共2750人。清光绪2年(1875)建家庙于长沙戥子桥。


长沙凤子山陈氏
始祖端公,世居江州,唐僖宗时以功封威烈将军,官镇潭州,遂家焉。三十一世祖学福公,字九思,由石鼓留迁居凤子山,后人世居清泰都凤子山。裔孙陈保彝,派名本焘,字季原,为湖南图书馆创始人之一。


长沙梅溪陈氏
先世居浙江会稽,唐元君九世孙三司使寿公由富阳迁仁和,寿公元孙十一世时中公任长沙府守将,擢山西潞安府总兵指挥使,辞不就,后元末兵变,群凶赤掠湖湘,乃隐于长沙河西距城二十里许天顶山,生二子:观我、观效。观效由天顶山分居德锦塘。清光绪2年(1876)建宗祠于燕子窝。清康熙元年(1662)、道光21年(1841)观我房纂修族谱,光绪23年(1897)二房合修,1947年观我房四修。观我房名人陈德隆,简放提督即补总兵。宗派:(自十世始)世文开伯代,宗武正光明,忠厚传芳远,祥和庆福增,守仁丰义本,进德萃祺荣。


长沙石岭陈氏
始迁祖志胜公,字源远,江西丰城县瓦子街人,明洪武时与兄志旺同迁长沙万寿都石岭。志旺住新塘上,志胜住新塘下,旺房早落,志胜生二子,分居东西二房。清康熙间创建宗祠,乾隆间改建。乾隆35年(1770)创修族谱,光绪3年(1877)续修,1916年三修,1948年四修。派序:始志友爱,朝学世名,士开祖德,书启家声,文呈远耀,景运维新,允传忠孝,克笃光荣。


长沙万寿都丁家铺陈氏
始迁祖廷楷,字百揆,行十七,明洪武间由南昌徙至长沙万寿都丁家铺,五世至麒甫、庆甫、瑚甫。麒甫派下八世衍为希孔、希文、希武、希贤、希禹、希汤、希善七房,希文派下十四世孙陈士雅,字莓田,乾隆52年进士。1937年七房合修族谱。瑚甫生五子:时炘、时煜、时炜、时煌、时煇。清康熙间五房曾合修族谱,清宣统2年(1910)时煌支又续修。宗派:廷德钊万甫,时子希启宗,大云文士立,芳名炳正中,家规能恪守,世泽自延洪,道本当前是,勤修日有功。


长沙锦绣都陈氏
始祖端公,第八世团公生十一子,第六子可茂裔二十世高峰,原派太俊,讳华高,明永乐4年(1406)由江西南昌府丰城县瓦子巷迁湘,五子:鸾公迁湘阴,凤公迁茶陵,铭公、金公、鼎公分别落业于星沙城东五十里锦绣都清潭湾、崩坎、黄狮渡三处。清乾隆10年(1745)始修族谱,光绪18年(1892)续修,1939年三修。派语:兴启可大立,永远振家声,德崇继祖武,万世肇文明。


长沙高田陈氏
始祖端公,至团公,分为十一房,子孙分居长沙、平江、浏阳、湘阴等县。高田陈氏,为洪公之裔。1941年纂有族谱。字派:……思克万廷邦学启应之昌开文维国纪拔。


长沙大西门陈氏
始祖伯万公,由江西吉安府泰和县官都督,递二十世德源公,徙长沙大西门。明洪武间为武冈州守备,从军南雄侯,后加封定远将军。生四子:长志聪,居湘潭;次志忠,居湘阴;三志善,徙益阳;四志量,迁宁乡。忠裔二十六世尚信公生四子,长、四居关山,次无传,三华公至三十世昌辉公,生贤财、贤任、贤佐。财公徙平江梓木岭乾田塝,任公迁四川,佐公居丰仓高公冲、成江桥等处。清同治4年(1865)纂有支谱。老派:伯和翔诩昭,省尧古宗祖。奉玫君仲鉴,六倡宪通瑛。志亮惟宝玉,尚芳子光昌。贤才逢楚献,承远振家邦。新派:作育培元气,修齐秋典常。代生英杰士,华国在文章。功业铭朝宇,谟猷裕后长。诗书咸克绍,世泽自兴扬。


长沙官山陈氏
迁湘始祖莹公,字魁父,号绳斋,原籍江西吉安府吉水县,明初宦游南楚,解组家居益阳上矶。四传至睿、亶、显三公,始隶籍星沙,亶公居河东,睿、显居河西新康镇官山,今属望城。清雍正3年(1725)一修族谱,乾隆33年(1768)、嘉庆16年(1811)、道光21年(1841)、光绪10年(1884)、1922年续修。字派:钦宪元良,万纪朝常,崇志正谊,明道安邦,英资应世,祖德辉光,策书敬授,师范永昌。


长沙古冲陈氏
始迁祖天佐公,元时自攸县青阳乡高视里迁长沙北门,其子佑亮再迁善化古冲。另一支始迁祖添俊公,明洪武年间自攸县迁居长沙府善化县古冲。1936年纂有族谱,堂与颖川。


长沙福水桥陈氏
始祖人龙公,明季由江西迁居湖南省城,四世祖宾所公,由省城迁居善邑龟塘,五世祖伯翼公,郡庠生,由龟塘迁居四都姚家冲,世居于此,后移居福水桥。


长沙鸭子冲陈氏
始迁祖洪公,后唐庄宗同光2年(924)由江西迁居湘西,世居长沙一都荷茄塅,后迁居六子岭侧鸭子冲。


浏阳双淳陈氏
始迁祖信琥公,五代后唐同光2年(924)迁此。至清光绪33年(1907),已传37代。

楼主 赵氏棘龙  发布于 2019-06-21 17:36:00 +0800 CST  
株洲
醴陵塔下陈氏
始迁祖茂清、茂濂二公,宋淳祐间自广东兴宁迁此。族人分布于洪源冲、八眼塘、五里牌等地。至1948年,全族人口6000人。


醴陵花麦田陈氏
始祖季实公,讳禾,宋徽宗时官右正言,以直谏显,开族江西新城,传至八代本懋、本林,懋公仍居新城,林公迁居广昌上礼峰。林公十一代孙子绒、子紃、子纲、子纠、子纪、子纯,清康熙间自江西广昌上礼峰徙居醴陵花麦田。至清道光22年(1842)上礼峰已四修族谱,光绪25年(1899)花麦田独修支谱。派语:本敬贵得琳文万,应希大子经天象,继述祖传宏丕烈,显承谟猷焕龙章。诗书振起昭先绪,义让勋名翼世昌。忠良辅国家声远,科甲荣兴庆泽长。


醴陵大石桥陈氏
始迁祖审先公,元至正间自河南杞县迁此。族人分布于夏坪桥、东冲铺、耿境等地。1916年七修支谱,堂号培本。至1948年,全族人口15000人。


醴陵沩山陈氏
始迁祖才堂公,元末自河南颖州迁此。族人分布于大屏山、豆田、擂鼓桥及萍乡等地。至1948年,全族人口4000人。


醴陵枫州陈氏
始迁祖贞葆公,明洪武9年(1376)自江西德安迁此。族人分布于茶子山。至1948年,全族人口700人。


醴陵吴田陈氏
始迁祖履端公,明洪武6年(1373)自江西丰城迁此。族人分布于桐木冲。至1948年,全族人口6200人。


醴陵板杉铺陈氏
始迁祖明良公,明洪武间自江西迁此。族人分布于澧州。至1948年,全族人口6700人。


醴陵五里牌陈氏
始迁祖魁公,明洪武间自江西德安迁此。至1948年,全族人口1000人。


醴陵陈家垅陈氏
始迁祖明二公,明洪武初自江西萍乡白竺迁此。族人分布于县城、盐山、益阳。至1948年,全族人口1000人。


醴陵伯公庙陈氏
先世明洪武间自江西吉安迁此。至1948年,全族人口300人。


醴陵玉屏山下陈氏
始迁祖光远公,明天启初自江西德安迁此。族人分布于洪源冲、鹅颈里、湘潭、浏阳、攸县、萍乡。至1948年,全族人口3000人。


醴陵茶子山陈氏
先世明万历间自江西新喻迁此。至1948年,全族人口300人。


醴陵黄田陈氏
始迁祖昌贤公,明万历间自茶陵迁此。族人分布于石矶头、雷钵山、小水湾等地。至1948年,全族人口1000人。


醴陵桐梓山陈氏
始迁祖万贵公,明崇祯初自江西迁此。族人分布于三望冲、丁泗桥。至1948年,全族人口2000人。



炎陵陈氏
陈姓:宋嘉佑年间(1056-1063 ) ,陈姓一支从福建汀州迁入霞阳上堡(今石洲大源村),后裔徙县城西街、十都、河渡、三河。明初,陈云峰从江西吉安打猎来鄙,见圃巨兽多,遂迁入康乐乡陈家湾(今塘田南冲村)。后裔徙三河、王家渡、东风。清顺治年间(1644 一1661 ) ,陈永吉从广东梅县迁入七都大塘。康熙末年,陈应讲从资兴迁入七都牛夹。雍正六年(1728 ) ,陈学明从广东兴宁县迁入大坑(今三河大坑村)。乾隆元年(1736 ) ,陈常伦从广东兴宁迁入蔗莱(今十都蔗莱村)。道光三年(1823 ) ,陈思远从江西樟树迁入王家渡。光绪十九年(1893 ) ,陈君敬从茶陵老虎塘迁入斜獭渡。清末,陈姓一支从宜章迁入新山(今平乐新山村)。今陈姓后裔遍布全县。

楼主 赵氏棘龙  发布于 2019-06-21 17:42:00 +0800 CST  


楼主 赵氏棘龙  发布于 2019-06-21 17:43:00 +0800 CST  
湘潭
湘乡石狮江陈氏
迁湘始祖伯万公,行名顶一郎,字金峰,号鹅塘,官都督,江西泰和县早禾渡梅子坡圳上人,后唐同光2年(924)奉旨过湖广编插,由沔阳州历潭州龙城至邵州府上高县(今新化)太阳三都卜居,地名横阳山鹅塘金台山梅子湾。三传至朔,由新化分居湘乡,为迁湘乡始祖,至十八世文质公,字彬卿,号华叔,谱尊为一世祖,生八子:镕、铎、镔、铭、钊、鑑、錿、钺。錿、钺两房居石狮江。錿公下传八派祖玉先,字荣生,徙居石狮冲等处,派衍梅、相、权、榜四房,该支五世嘉谟,明嘉靖举人,官宁州知州。清雍正12年(1734)建宗祠于石狮江,嘉庆12年(1807)建彬卿公祠于湖天塘。钺公房谱始修于道光4年(1824),光绪4年(1878)续修,1926年三修。编班:(自九世始)树本在德作,义门敦孝友,星里集贤良,奕世齐增庆,宗功裕远昌。



湘乡船下桥陈氏
该族自后唐同光2年(924)都督伯万公来楚,寓迹长沙、宝庆两郡之间,支分湘乡、益阳、湘潭、新化四邑。至明初彬卿公,生子八,四子铭,字志玹,居鹤里。支谱始修于清雍正9年(1731),道光7年(1827)续修。


湘乡测水陈氏
始祖伯万公。至明永乐4年(1406)二十九世孙彦德公由溆浦徙居武冈陈码头,递至子桂公生有四子:汝受、汝聪、汝明、汝远,遂分为四大房,此四房后裔自武冈续迁湘邑测水等处,称测水陈氏,尊彦德公为测水陈氏一派祖。清道光4年(1824)建宗祠于测水。该族名人陈介,民国间驻德国、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大使。道光4年(1824)始修族谱,1994年五修。班序:添志子汝必,思淙组大应,万梓允定朝,文武全家泰,敦本继先声,垂训伦常立,循规器宇清,有心怀远举,多士冠群英,何用尊而显,惟其读与耕,户庭真乐地,忠孝乃扬名,仰望前光迪,端修自履亨。


湘乡竹园花屋场陈氏
始祖伯万公,其长子元和之三子翔世居鹅塘;次子亨和之三子羖返居沔阳;三子利和没于新邑,其子朔带眷属转徙湘乡南门,十余传至元鼐公于元武宗年间由县城新阳里石狮江徙居竹园花屋场。以元鼐公为迁湘一世祖。伯万公祠在新化,元鼐公祠在湘乡十九都白杨区竹园,建于清嘉庆20年(1817)。清同治4年(1865)始修族谱,光绪26年(1900)续修,1932年三修。班序:元志仲思宗,允世定兴崇,万朝祖国贵,福禄得亨通,义里星长聚,虞适道执中,诗书新教泽,忠孝古家风。


湘乡黄塘陈氏
始祖伯万公,长子元和世居新化。至十九派复九公,明宣德初年由新化鹅塘迁居湘乡荆溪黄塘。族谱始修于清乾隆13年(1748),道光14年(1834)续修。乾隆41年(1776)创建宗祠。班行:伯万再兴,漍玉淙定,廷举惟光,士习其永,卜代年嘉,克康祖命,世守大方,时逢亨运。


湘乡邓思渡陈氏
该族自宋嘉祐间江州义门分为291庄,而宗芳公分庄于湘乡,子孙或居湘乡,或居江夏。至明初得林公自江夏来湘,居于湘乡邓思渡,为迁湘始祖。四世衍为友高、友明两房。高房多居邓思渡,明房多居棕家滩。族谱始修于清康熙60年(1721),雍正12年(1734)续修,乾隆48年(1783)明房三修。乾隆20年(1755)建宗祠于邓思渡黄陇山。班序:一国自忠良,崇添福寿长,隆名光百代,盛烈传三湘,清祚恩膏远,义门世泽芳,文章华紫殿,家运万年昌。


湘乡灵羊陈氏
族谱称朝宾(讳利,行迭二)、朝郁(讳盛,行迭三)、朝用(讳良,行迭六)、克愈(讳盛,行辛一)、廷福(讳昌,行发八)、宪清(讳神保,行习二)、宪淮(幼名大眼,行敬九,号素直)七公为汉太邱长仲弓讳寔之六十四世孙,于明时由江西乐安县井田村迁湘,卜居灵羊山。清道光间合建宗祠于裕家湾。七公虽昆弟行,然不皆同父,且不皆同祖,上溯十世至宋时元礼公讳文,行五九,乃为七公所共祖。清嘉庆18年(1813)始修族谱,光绪11年(1885)续修。排行:富贵徵先泽,家声振楚湘,人文贻久远,诗礼启贤良,凤瑞前增美,鸿基后克昌,纯禧添锡尔,世代卜嘉祥。


湘乡桂花树陈氏
始迁祖天祥公,明永乐9年(1411)自江西吉安府庐陵县长平乡迁居湘乡三十一都十竹山,八派祖本道公,复由十竹山迁居八都桂花树熊家塘。清道光11年(1831)始修墨谱,咸丰11年(1861)续修,光绪33年(1907)三修。班行:天景玉万定,正顺本世梓,仕意科荣华,添祖启光嗣,孝友家传美,诗书辅国良,显名维令德,培养愈安康。

楼主 赵氏棘龙  发布于 2019-06-21 17:49:00 +0800 CST  


楼主 赵氏棘龙  发布于 2019-06-21 17:50:00 +0800 CST  
衡阳
耒阳陈氏介绍一
始祖延海公,字静涵,号金墩,原籍福建莆田县,宋初因平蛮有功授宁海军节度使,检校太保,赐耒阳东乡之平陵琉塘等处田产七千五百亩。族人分布于耒阳县各乡。至1948年,已传30代,延海公四世孙从浩房共6500人。宗祠在县城。



耒阳陈氏介绍二
汉有陈,为太丘长,裔孙陈霸先,代齐有天下,国号陈。其后陈洪范、洪进,据福建樟、泉二州。传至范长子延海,平蛮有功,宋雍熙四年(987),为宁海军节度使,食采于耒,遂由福建蒲田迁耒阳定居。


衡阳洪落庙陈氏
始迁祖仙公,原籍江西庐陵,官衡州府知府,遂居衡阳,世居西乡洪落庙。


衡阳永伏陈氏
始祖均府公,隶籍湘潭县十四都泉塘樊山小冲,派衍六世至龙公,明初迁居衡阳县西乡永伏,官至指挥同知,世袭千户,生添德、添旻、添贤、添庐、添诚。族谱始修于清乾隆46年(1781),道光间续修,堂号敦伦。


衡阳陈氏
始祖信公,其先世于明初自维扬入滇,信公始转徙衡阳平政乡。孙四:天龙、天虎、天彪、天泰,兄弟各卜里居,遂开松柏、马头山、南门、桑园四房。天泰生守贞,守贞生嘉文,嘉文以桑园近市,再迁古竹园。嘉文三子,次子继禹、季子继良,启御川、湘川二房。1929年御川、湘川二房四修族谱,堂号德星。


衡山、衡东陈氏
衡山陈氏自唐至明,开埠始祖三十五人,存有后裔者三十四支。其中义门八支为陈宣帝六子叔明后裔,余为宣帝十七子叔达裔孙,明洪武、永乐间自江西高安县迁来。叔达长子贤德派衍河泉房,三子重德十传至元祖长子适(五十代)开岭下房、后港房,元祖次子明,其孙子珍,塘头、潭湖、白沙、鳌州、大州、上富、大江源各房为子珍长子汉杰后裔,庙蔚村、湾头、横岭、左家坪、大托、世冲、木林、平田、大泉、白果、町峰、石湾十二支为子珍公次子汉文后裔,坪口、依田二支为子珍公三子汉昭后裔,草市、龙头二支为子珍公四子汉舜后裔,曾于衡山县城建有义门、光禄、谏议三处宗祠。


衡山岳北白果陈氏
始祖子珍公,为后周谏议大夫,迁居茶陵,生有四子:汉杰、汉文、汉昭、汉舜。汉文公三传至大沄公,宋致和间分徙江西安福乌兜局溪。又七传至士琳公,再由江西迁居茶陵东山。士琳公二传至成羽、成八二公偕侄以仁于明初由茶陵迁居衡山之白果、町峰、石湾,分派三房。族谱始修于清乾隆6年(1741),2001年七修。至今已传25代,丁口4000余人,分布于衡山、湘潭、湘乡、沅江、湖北洪湖等地。班行:景我先正贤德一家咸思祖训必有光华资忠履信克复其嘉。


衡山町峰陈氏
始迁祖成羽公,原籍茶陵,随明太祖南征,官指挥,明永乐初(一曰元至正)与兄成八、侄以仁由茶陵落屯衡山南岳后之町峰。至六世万权、万林、万松、万柳,林公失考。


衡山南岳陈氏
始迁祖文宝公,字谛玺,行一,原籍江右瑞州府高安县荷山寨中房,明永乐年间徙衡山南岳,后裔派衍四支。至2001年,共1265人。


衡山白果梓木港陈氏
始迁祖文澜公,字伯华,原籍江西瑞州高安县,明永乐年间迁衡山梓木港(今衡山白果)。生子一:希云。至2001年,繁衍513人。


衡山白果长冲陈氏
始迁祖文元公,字开榜,原居江西瑞州府高安县,明永乐年间迁衡山长冲(今白果),生子希圣。至2001年,共95人。


衡山左家坪陈氏
始迁祖一宁公,字德载,行正十八郎,明洪武年间自茶陵东山迁衡山左家坪。以子贵,例封中宪大夫,配唐氏,生子五:珊、瑞、瑶、珪、瑚。五子瑚任广西平乐府知府,例封中宪大夫,生子二:友志、友隆。隆公四子:万忠失传;万臣生子添漳,开江边房;万载以子贵,敕封文林郎,生子二:礼、烈,烈宦名宪中,明嘉靖举人,任广西镇安府通判,敕授文林郎,为左家坪房祖;宪传至元孙冠玉世居左家坪。万相居柴山,派衍清泉思岭。至2001年,左家坪共700人。班行:肇开虞宗,传衍恢洪,诗书有则,远守益恭,兴贤任重,志在所忠,绩高增尚,本立原逢,全敦品德,光振衡峰。


衡山贺家依田陈氏
始迁祖垂裕公,字乃俊,行福十郎,乡荐贡士,原籍江西吉安府庐陵县里居西桥头,元皇庆年间携子源进、源达宦游湖广南岳之衡山县,爱其山清水秀,遂卜居购产于依田(今衡山贺家)。班行:一元文映国,峻德世齐芳,玉树培基永,金枝发秀长,家兴学正大,平线作忠良。


衡山开云镇后港陈氏
始迁祖公仁公,字世奕,原籍虔州宁都,宋初因父葬衡山安乐乡,于是迁居港坝头奉祀父墓。宋乾符间落籍后港,开派分支四房。至2001年,共4000人。班行:(自二十代起)思宏先世业,德茂定洪昌,积善传家永,庆延百代芳。


衡东栗木秋波陈氏
始迁祖文贤公,字登书,明进士,明洪武年间由瑞州迁衡山秋波塘(今衡东栗木)。生子四:希荣、希华、希富、希贵。荣公开派朱亭支房,华公开派陈家郾头房,富公、希公开派秋波塘房。至2001年,共1486人。

楼主 赵氏棘龙  发布于 2019-06-21 17:57:00 +0800 CST  
邵阳
邵阳县陈氏
陈 56389人,占全县总人口6.2%,分布全县所有乡镇,居住较集中的地方有:河北乡井子头、霞塘云永固村、白仓镇新民村及岩口铺部分村组。始迁祖陈佰万,后唐同光二年(924)自江西吉安泰和县迁新化,伯万子陈甲元复迁邵阳,以后,佰万后陆续迁邵,县内陈氏,均出此源。


邵阳陈家坊陈氏
始迁祖泰清公,字澄父,明洪武初年因人口过繁而自新化鹅塘邨迁居邵阳大东乡安平一都瓜塘。其子汝华由瓜塘徙居三溪一都和安乡陈家坊。族人多分布在东冲、小白水、瓢厂里、鸭婆塘等地。至1948年,已传24代,共3000余人。宗祠在陈家坊。


邵阳老鸭田陈氏
始祖伯万公,自吉州泰和县徙邵州黄杨山,传八世分永宗、康宗、齐宗、广宗、庆宗五房。庆宗仍回吉州,广宗徙四川阆中,永、康、齐三公之胄繁衍邵、新、湘、益,新化尤盛。齐宗之后权甫(伯万之二十四世孙),元至正徙邵阳老鸭田。权甫十三世孙昌令再迁二都月山下。


邵阳车塘铺陈氏
始祖伯万公,居新化。二十世英琏,自新化黄杨山徙邵阳西路车塘铺。


邵阳墨溪陈氏
始祖伯万公,字金峰,后唐同光2年(924)奉命编插潭州而自江右徙居湖广邵州府上高县大王三都黄杨山鹅塘(今属新化)。传二十一世至一兴公,明时徙居邵阳三溪五都田心肺子江,继徙墨溪,衍添祥、添华二房。清乾隆25年(1760)建宗祠于并眉山。道光4年(1824)重修族谱,堂号敦本。至1948年,已传22代,共5400人,分布于湘乡、安化、新化等地。旧派语:一添必汝嗣秀志,文忠大吉昌,应学开世代,惟今能显远,历久善名扬。续定班次:节义传家法,诗书焕国光,聚奎辉祖德,复旦继前章。


邵东陈氏
始祖伯万公,始迁祖万镒、万钦,明洪武初来镇宝郡。镒公居县前落凤坡,钦公居中乡太平。清乾隆32年(1767)始修族谱,道光17年(1837)续修,光绪30年(1904)三修,1949年四修。光绪17年(1891)建镒公祠于邵东杨柳村,光绪8年(1882)建钦公祠于邵东太一乡乌龙庙。


邵东龙山陈氏
君房始迁祖齐甫公,元至正22年(1362)由江西吉安泰和迁居邵东龙山村,清乾隆59年(1794)创修族谱。麒房始迁祖天麒公,原籍江西,长子齐轩,生元龙,明洪武初携子寿卿、中荣,迁居邵东龙山,中荣生敬、智、顺、礼,派分四房。嘉庆2年(1797)一修族谱,咸丰11年(1861)二房续修,1918年二房三修,1943年麒房四修,1992年君房五修,2001年二房六修。麒房老班:天齐元寿中,宗祖文才志,邦定永汝大,兴世朝上久。君房老班:君齐应天中,宗祖文才志,邦定永世大,兴久富安宜。合族新班:诗礼传家正,道学焕庭章,仁德名芳远,景星辉映长。


隆回洞下陈氏
始祖伯万公,后唐同光2年(924)徙楚,落担于今新化鹅塘乡横阳山,开永、康、齐、广、庆五宗,广宗迁四川阆中,庆宗返泰和原籍。永宗、康宗、齐宗三派于湘西新化、邵阳间。永宗四传至文成公(1286-1349),偕弟文贵、文仕,由溆浦迁邵阳隆回二都大水洞枫木坑落担,后又迁居洞下,领八甲户,世称八甲陈氏。族谱始修于明孝宗弘治6年(1493),1945年六修。1938年建宗祠于金石桥洞下村。永、康、齐三派班行:文才仲添志,永吉思万良,大国朝廷立,其宗亿世昌。惟今能显远,从古善名扬,端自开基厚,继因衍绪长,量功修正业,素位守彝常,礼乐家声振,诗书教泽光,香台恢上德,义柱焕先堂,星聚千秋照,支绵累叶芳。


武冈金秤陈氏
始迁祖应琇、文旺二公,明洪武初年由新化县因避元乱而迁居武冈县古峰乡金秤市老屋冲。族人分布在金秤市附近及惟一、四望两乡。至1948年,已传24代,共万余人。宗祠在金秤市,今属邵阳县。


武冈观背底陈氏
始祖昭德公,江西南昌人。三世仕杰公,避元季之乱徙武冈。


绥宁李熙桥陈氏
始祖伯万公,十代孙享公于宋绍兴4年(1134)迁居绥宁红岩,后转徙李熙桥陈家寨。后裔现分布于李熙桥、盐井、黄土矿等10余乡。


新宁南乡金家村陈氏
始迁祖和公,原籍江西泰和,明洪武时曾任粤西桂林知府、云南道尹,后解甲归田,道经新宁,悦其山水而卜居南乡金家村。清代第十五世孙尧钦,壮年徙川,定居四川乐至县。陈毅即为陈尧钦第九世孙。至1995年,已传26代。



新宁塘尾头乡陈氏
始迁祖明伯公,祖籍宝庆,明洪武10年(1377)迁境内塘尾头乡林天平。至1995年,已传25代。


新宁丰田乡陈氏
始祖文旺公,明时自江西迁武冈金秤市,后嗣再迁新宁县丰田乡。至1995年,已传27代。


新宁对江乡陈氏
祖籍江西,其先迁东安,后移居新宁对江乡。至1995年,已传8代。


城步陈氏(唐改姓陈)
相传其先乃武冈唐姓,明末避乱来此,改姓陈,后裔散居二都沙洲头、六都谢家坪、八都滥溪源、羊石田、沙洲铺、塔溪等地。


城步双林田陈氏
始迁祖銮公,自武冈沙平徙城步。


城步西岩陈氏
始迁祖自有公,奉旨镇抚都梁,由江西下籍城步,居西岩沙基头。


隆回陈氏家族
始祖陈伯万世居江西吉州泰和。
唐同光二年(925),奉命赴楚南平蛮时落居邵州横阳山鹅塘(新化县内)。
其后裔先后从新化迁居境内,主要分布在岩口、滩头、周旺、雨山铺、北山、石门、荷香桥、六都寨、七江、鸭田、金石桥、麻塘山、小沙江和桃洪镇等地。


邵阳城步陈氏家
宋状元、太尉陈自有,奉旨镇抚都梁,由江西下籍城步,居西岩沙基头,为城步陈姓之始。


桂花村陈氏家族

始祖:舜帝-----陈胡公
开基祖:陈伯万-----陈一兴
祖籍:新化
迁入年代:明代
人口:数百
字辈:惟今能显远,历久善名扬。
后裔分布:湾头镇桂花村。

楼主 赵氏棘龙  发布于 2019-06-21 18:05:00 +0800 CST  
岳阳
平江陈氏家族
平江陈姓堂号:颍川堂
自妫满封陈至陈闵公亡于楚,陈国共传Z0世、26代君王,历时588年。亡国后的陈国子孙,便以原国名为姓氏,于是便有了陈姓。
平江陈姓
据1982年人口普查时各姓氏的人口排名是第3位:(以下按多少为序)陈姓43551人
平江:1.李(11.5%)、2.吴、3.陈、
1.平江杨田塅陈氏始祖岳公
始祖岳公,字纹峰,宋仁宗朝进士,任岳州路判,生三子,长子与三子归江州义门原籍,次子彬公,字彦纹,喜岳阳山水之秀,遂由德安家于岳阳剪刀池。至十一世千一公,元大德8年(1304)徙居车田,生三子:原扬无嗣;原高裔迁居平江杨田塅;原寿于明洪武8年(1375)自车田徙千石段,生八子:亮、琦、珍、琳、琛、瑢、琏、瓒,衍为八房。至2002年,已传32代,9万余人。清光绪18年(1892)岳阳亮、琦、珍、琳四房及平江高房续修族谱,堂号颖川。
派语:青云其捷步,恢振赐书荣,义重传家远,修齐赞治平。续派:光华开复旦,万国庆常新,任巨资英俊,行成在礼仁,合群敦孝友,奕世绍文明,谟训承先泽,贤才望后昆,同宗隆爱敬,念祖倍尊亲,达道宜兼善,兴邦贵正伦,均权依宪法,笃志建洪勋,位禄偕名寿,千秋典策馨。
2.平江北岭义门陈,迁平祖思先公,始祖满公,传七十世至俛公,字世服。宋嘉祐7年(1062)江州义门陈氏析为291庄。八十三世祖思先公,字聿修,号念哉,官节度推官,居平塘泽庄,宋高宗建炎2年(1128)因避李成寇乱而徙居平江北岭,族谱尊为平江一世祖。思先公传二十四世至新符公,字玉璋,号瑞圃,清例授修职郎,衍为士楠、士楷、士晋三房。宗祠建于卢家坪。1934年新符公裔合修族谱,堂号聚星。
派语:万楚民文一,光维世德新,士纯崇大道,学正显奇珍,懋建良家烈,荣观上国宾,又闻昭有义,善述发长春。
迁平江始祖思先公字聿修号念哉官节度推官致仕号家详世德人文录宋废历二年壬午五月十一日辰时生寿九十三岁宋高宗绍兴四年甲寅九月二十二日午时殁葬城北古城岭乾山巽向
公于宋仁宗嘉佑七年自江州德安县太平乡常乐里儒教甲艾草坪迁平塘泽庄宋高宗时避逆贼迁居心平江北岭为平邑义门始祖配钱氏生子二 呈象 裔满
3.平江长寿九岭陈氏
始迁祖希烈公,唐天宝14年(755)自陕西西安迁此。至今45000余人
4.平江西门、白茅、烟竹坪、淤泥塅陈氏
始祖端公,唐僖宗时以功封威烈将军,勅镇潭州,解组后留居长沙雾阳乡沧浪溪,传十四世衍开、表二支。开公四传析为友余、友庆、友杰三房,表公四传至友祥房。四房后裔散居平江县西门、白茅、烟竹坪、淤泥塅等地。族谱始修于清乾隆14年(1749),1949年七修,全族人口达3322人。咸丰5年(1855)建端公祠堂于长沙蕃椒塅,乾隆18年(1753)建平江宗祠于卢家坪。派语:隆开士学光(昌),英发定荣长,作述绵延善,渊源浩大彰,芳华传美盛,久远继真良。
5.平江朱霞陈氏
始祖满公,八十世至仲公,仲公之次子端,唐时以威烈将军官镇潭州,解组后落业于此。端公传二十世至太山公,由长沙迁居湖北黄州。再传十余世至玉恒公,讳德帅,字侍卿,清初由黄州胡度道南迁岳州府平江县西乡湖源山下桐梓坳,子二:明芳世居平江朱霞;仕芳之长子世英世居平江朱霞,次子世荣分迁湘阴、岳阳等地。族谱始修于清光绪2年(1876),1934年续修,堂号集义。咸丰8年(1858)建长平湘浏总祠于长沙县沧浪桥。玉恒公八世孙陈长簇为民国时湖南高等法院院长。派语:星堂增德耀,世大永昌隆,业绍家声远,犹怀浑穆风。
6.平江南乡到湾陈氏
始祖满公,四十三世至东汉寔公,七十五世至旺公,由庐山徙居德安县太平乡常乐里,八十世衍为六房:伉(字世高)、侍(字世贤)、仲(字世安)、俛(字世服)、伟(字世彦)、伸(字世启),清康雍间,六公裔孙相继由齐、吴、闽、粤徙湘,尤以嘉应州为多。宗谱始修于清光绪24年(1898),1925年续修,堂号颖川。光绪18年(1892)建宗祠于南乡到湾。
通派韵语:有国开先业,膺封肇自周,宗功垂世绪,廷献本家修,明道徵星聚,纯儒信学优,贤才能济美,经训念贻谋,应运文丕焕,清源泽远流,英华隆继述,建树展鸿猷。
7.平江大坪源陈氏
始迁祖拔先公,清雍正2年(1724)自广东嘉应迁此。
8.平江长寿朗溪陈氏
始迁祖谟裘公,清康熙19年(1680)自醴陵迁此。
族谱存世珍本
湖南平江·义门陈氏族谱十二卷
(清)陈顺廷 陈德蒙纂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1)
湖南平江·朱霞陈氏二修族谱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陈日新纂民国二十三年(1934)活字本 四册
湖南平江·义门陈氏通谱??卷
民国二十五年(1936)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4)
湖南平江·义门陈氏宗谱
(清)陈筠楚等纂修清嘉庆五年(1800)星聚堂木活字本六册 存卷1—3、5、9、19,
湖南平江·义门陈氏族谱清光绪十八年(1892)聚星堂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4,卷首1、2
湖南平江·义门陈氏族谱六十九卷
陈作忠等纂修民国五年(1916)聚星堂木活字本二册存卷1、32

楼主 赵氏棘龙  发布于 2019-06-21 18:05:00 +0800 CST  
岳阳饶溪陈氏
始祖岳公,字纹峰,宋仁宗天圣间由江州德安县太平乡儒教里迁居湖南岳州巴陵县,仕岳州路判,后解组回籍,但命次子彬居岳阳剪刀池。传五世至武岳将军广平公迁居饶溪,又传四世至灿公生七子:一发、一植、一沅、一墀、一英、一桂、一隆,当时有"祥开七户,秀毓三湘"之美誉。至1948年,已传30余代,共39000余人。宗祠在饶溪贺家湾。


岳阳陈氏
始祖岳公,字纹峰,宋仁宗朝进士,任岳州路判,生三子,长子与三子归江州义门原籍,次子彬公,字彦纹,喜岳阳山水之秀,遂由德安家于岳阳剪刀池。至十一世千一公,元大德8年(1304)徙居车田,生三子:原扬无嗣;原高裔迁居平江杨田塅;原寿于明洪武8年(1375)自车田徙千石段,生八子:亮、琦、珍、琳、琛、瑢、琏、瓒,衍为八房。至2002年,已传32代,9万余人。清光绪18年(1892)岳阳亮、琦、珍、琳四房及平江高房续修族谱,堂号颖川。派语:青云其捷步,恢振赐书荣,义重传家远,修齐赞治平。续派:光华开复旦,万国庆常新,任巨资英俊,行成在礼仁,合群敦孝友,奕世绍文明,谟训承先泽,贤才望后昆,同宗隆爱敬,念祖倍尊亲,达道宜兼善,兴邦贵正伦,均权依宪法,笃志建洪勋,位禄偕名寿,千秋典策馨。


岳阳港南陈氏
始迁祖桂林公,明洪武间自豫章迁湘,先居巴陵杨林里柳家沅,后卜筑治里莱塘湖东岸港南。1926年三修族谱,堂号星聚。


岳阳集凤园陈氏
始迁祖德仲公,元末避乱自金陵江浦县迁岳州巴陵县集凤园。德仲之子日新生四子:海、清、珑、琥,分居茂田、黑漆门楼、望东园、早禾段,遂开四房。1937年纂有族谱,堂号颖川。


岳阳东陵陈氏
元至正年间自江宁府迁此。


岳阳穆家塘猪市港陈氏
元至正年间自江宁迁此。


临湘陈氏
始祖宗升公,江州人,宋时任蒲圻令,遂家于此。历六传至寿二公,字鹤龄,元至元间进士,授成都知府,迁居湖南临湘西畋。1915年纂有族谱,堂号颖川。派语:芳式我应,良甲翼贻,昌(端)纯嗣大,文章光国,道学传家,士守忠孝,人尚明达,世泽孔良,定绍重华。


华容陈氏
先世为湘潭人,五代后唐同光间迁来华容。尊宋元之际的小四郎为一世祖。1929年纂有族谱,堂号德星。


华容桃花山陈氏
始祖正五公,元代人,居江西丰城县木犁村。有三子,长子伏一之子胜祖于元末从丰城迁居华容桃花山。德星支陈氏老派:良文在锡龄,宝祚惟传经,墨会原钟毓,世昌自芳馨。续派:志裕能从学,功修可定邦,逢时登绪首,上国庆观光。新派:宗德映政,华才同海量,耀祖立勋业,承先继远扬。


华容县城南门陈氏
始迁祖文宝公,字上珍,元代人,赐进士,居江西南昌,任常德府指挥使。年老致仕,居常德府武陵县东门外黎子岗。后选胜地,于明初迁居华容城南门。有七子,子孙原居县城西白鼎山,分居全县各地。宗派:继所嘉云,玉之德鹏,锡远惟贤,支绍其昌。续派:孝友辉祖,秉礼斯迪,中正以传,嗣修国良。


华容方陡岭、杨树港陈氏
明时天爵公之三子世宝,曾在湖北监利任职。其曾孙万江、万金,见桃花山山林秀色,于明正德4年(1509)迁桃花山。万江居方陡岭,万金居杨树港,子孙多居东山一带。原派:孝友传家永,忠贞缵绪长,义风常恪守,遗泽自流芳。增派:典训光前德,育新必善良,奇才盛昌世,国统大端祥。


华容七星庙陈氏
始迁祖森林公("声"字派),原居宁乡双江口全民村,为谋求生存发展,清光绪26年(1900)迁华容,定居七里庙,后裔居护城新沟、终南夏公庙、护城田家湖等地。派语:四季文明慧,家声正泽长,象贤知教育,俊烈定宣扬,孝友培根本,熙昭代吉祥。


华容罗家嘴、匡家铺陈氏
始迁祖俊林、富益两伯侄,原居望城县龙塘乡。为谋生计,于清光绪33年(1907)迁入华容。俊林居罗家嘴,富益居匡家铺。后人分居县河口、九斤麻、新沟和北洲农场等地。派语:清宪元良,万纪朝常,崇志正谊,明道安邦,泽书俊寿,祖德辉煌。


岳阳陈氏家族
陈氏祖籍江宁府,于元末年间(1361---1368年)迁岳阳城南穆家塘猪市港,另一支迁东陵(古代今岳阳市称东陵)。
总人口46597人,主要分居在月田,渭洞和康王。

楼主 赵氏棘龙  发布于 2019-06-21 18:09:00 +0800 CST  
常德
常德芭蕉冲陈氏
始迁祖容公,明洪武间由安庆府桐城县随军征战湖南,后卜居常德府武陵县芭蕉冲。1915年纂有族谱,堂号安定。


常德陈氏
始迁祖景元公,明洪武间自颖州徙江西,再迁湖南常德,生有六子:星椿、星富、星怀、星锡、星盛、星远。后人散居湖南、江苏、江西等地。1939年六支纂有族谱,堂号颖川。


常德洩陂村陈氏
始迁祖虎公,明代中叶自江西吉安宦居湖南武陵县洩坡村。清同治3年(1864)纂有族谱,堂号颖川。


常德葛藤桥陈氏
始迁祖一士公,明洪武28年(1395)自江西吉水迁来常郡,卜居武陵汉寿之间的葛藤桥。1942年三修族谱,堂号如德。


常德石公桥陈氏
始迁祖金榜公,原籍江西吉水,明洪武时任常德府教授,遂家武陵。十七传至锐公,字伯弢,清光绪19年(1893)举人,著有《袌碧斋集》传世。


汉寿石板滩陈氏
始迁祖恩公,明永乐2年(1404)自江西宦游湖南汉寿,始居邑之七星桥,终落业于石板滩。1937年五修族谱,堂号德星。


汉寿软桥陈氏
始迁祖养廉公,明弘治初年自江西丰城县藻溪因商客楚,落业于汉寿县软桥。族人多分布在新兴、梅溪、毓德及常德县城厢里、七桥等地。至1948年,已传14代,共2000余人。


汉寿陈氏
始祖长园公,明正统2年(1437)由福建晋江迁惠安,七世祖秉贤公之长子鹏举,武进士,清康熙初年平定厦门、金门、铜山等岛,康熙8年(1669)奉旨督垦湖广常德府龙阳县(今汉寿)南八铺,挈眷并标下官员十六人来龙。族谱始修于清道光8年(1828),光绪2年(1876)续修,1916年三修。道光26年(1846)建宗祠于象贤庄。派语:维奋祥玉嘉德永昌,克守先训世德绵长,延鸿笃庆贻燕元良,存心康济贵寿日强,勋齐嵩华道润琮璜,荫国受福栋家腾芳,大启尔宇亿载有光。


桃源基隆山陈氏
始迁祖富一、富二公,明永乐6年(1408)自江西丰城迁居桃源栖凤山,今称基隆山。清光绪4年(1878)始修族谱,1924年续修,2003年富一公房三修。至1948年,全族人口6000余人,分布于县北各乡及常德、慈利、石门、临澧、龙山等县。乾隆10年(1745)建宗祠于栖凤山东北隅。宗派:富思郎有添绍万,显大善之一士,廷宗兆启其祥,高瞻三光上国,作育治化孔彰,盛德原由仁起,垂训必崇义方,敦厚自培本立,学道益明贤良,尚志登朝选用,安全定守典章,丕振先序遗泽,继述永世克昌。


桃源陬市陈氏
始迁祖富二公,明永乐间自丰城同兄富一迁桃源县东栖凤山。至八世祖显又迁于陬市之岩坡湾。至1948年,已传23代,全族人口约320人,分布于水田、浯溪、畲田及龙山、保靖等地。共建宗祠于栖凤山。族谱创修于1924年。


桃源浯溪仙坞陈氏
始迁祖富三公,明永乐2年(1404)自丰城铁路冈迁于桃源县东浯溪之仙坞。至1948年,已传20代,全族人口约1700余人,分布于土地坡、杨家坟山及常德之河洑等地。清咸丰4年(1854)建宗祠于仙坞殿。族谱创修于清光绪19年(1893),1932年续修。


桃源杨溪陈氏
始迁祖志禹公,明季自江西迁于桃源县南下白石村之杨溪。至1948年,已传17代,全族人口约400余人,分布于隆平、碧云等地。1914年建祠于营州。族谱创修于1937年。


桃源浯溪河陈氏
始迁祖良贵公,明永乐2年(1404)奉其母庹氏自吉水迁桃源县北浯溪河。至1948年,全族人口约800余人,分布于八王坪、浔阳坪、白洋河等地。宗祠在浯市。族谱创修于1930年。


桃源浔阳坪陈氏
始迁祖万鉴公,元明之际因商自南昌迁桃源县南治关登瀛坊。至1948年,已传17代,全族人口约2000余人,分布于尧天坪、陈家溪、西溪坪等地。宗祠在杨家湾。族谱创修于1930年。


桃源新驿陈氏
始迁祖必厚公,清初自安化迁于桃源新店驿。至1948年,已传14代,全族人口260人,分布于新平、安平等处。宗祠在新店驿。


桃源硖州陈氏
始迁祖万福公,明永乐2年(1404)自江西迁于桃源县东硖州之车家坪。至1948年,已传21代,全族人口约1300余人,分布于大田、水田及常德、临澧、汉寿等处。清乾隆35年(1770)建宗祠于车家坪。族谱创修于1933年。


寻根:
义门陈氏在常寻族人
“我想寻找义门陈氏后人,完善族谱,这是我们族人的心愿。”昨日,在南京工作的陈刚联系上本报,希望通过本报寻找义门陈氏在常的族人。
今年29岁的陈刚是湖北荆门钟祥市人,目前在南京经营软件公司。在陈刚10岁左右的时候,他的爷爷陈象云就开始教他认家谱,给他讲述陈氏家族的忠义故事。他一直希望帮助已经辞世的爷爷完成心愿,将家谱修全。后来,荆门陈氏族人中有10多个老辈人也委托陈刚帮助修全族谱。3年前,年纪轻轻的陈刚便开始了他的寻祖之路。他和开国上将陈士榘之族人一同编写《义门陈氏宗谱·荆门思亮公后裔卷》。


陈刚从老谱上获知,他们是江州义门陈氏,为义门陈开山之祖陈旺的后代。远祖自江西吉安府吉水县移湖南澧州,南宋末年徙荆门。迁到荆门的一世祖名为陈思亮,约出生于公元1250年左右,字京扬,官授吏部,生有四子:兴海、兴旺、兴福、兴隆。
虽然陈刚已经修谱3年,但是陈思亮之前约7-10代人世次关系完全断裂,这给他们寻祖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于是想到了求助本报。常德陈姓市民如果有人能提供相关线索,可致电6352728与本报联系。

楼主 赵氏棘龙  发布于 2019-06-21 18:14:00 +0800 CST  
益阳
益阳清溪、河图陈氏
始祖伯万公。传至经公,徙居江西饶州安仁县圳上,子隆公,生子英、子华。子英字试杰,刺潭州,因金辽之变,遂择居资阳清溪,为宁乡密岭塘、益阳板梓桥、陈家山等处支祖。子华字试英,随兄游潭州,徙居汉寿桂家嘴,又迁攸县十都石板桥,为益阳河图洲、长塘冲、秧田冲、苏家冲等处支祖。清乾隆10年(1745)二支曾合修族谱,之后各支分修,1943年又合修。英房旧派:子元友汝峣应大思安志宗祖必兴良显贵仁崇福。英房新派:世守三光耀基开百。华房旧派:子元友汝峣应克测凤来仪必兴高允良亲宗光世。华房新派:序守三章法基开百。1941年资阳陈氏伯万公联族通谱新派:英才高汉室,厚德积中州,华茂由培本,源闳导浚流,九江称望族,三湘著鸿猷,孝义余徽重,书香世胄留,宗盟敦永睦,通谱庆良谋,隆泽绵延远,清芬奕禩庥。





益阳垅坪陈氏
始迁祖妙思公,明洪武间由江西吉水迁居益阳县西粟公港垅坪。五派衍为支谦、支恭二支。清乾隆29年(1764)始修族谱,嘉庆19年(1814)二修,咸丰5年(1855)三修,光绪7年(1881)四修,1915年五修,1947年六修。派语:妙道伏应支,本億时子嘉,大用奇璧产,华国善和集,功高增厚泽,德永益长年,政立邦基固,家兴礼义宣。


益阳汾西陈氏
始祖得源公,原籍江西吉安府吉水县,元末迁湖南攸县北江乡野鸡垅,又迁长沙大西门,明洪武时任武冈州守备,落业湘潭十八都四十三区大田营邓家洲,生四子:志聪、志忠、志善、志量。志聪阵亡无嗣,志忠迁湘阴,志量迁宁乡。志善于明永乐初由长沙大西门徙居益阳汾湖洲烂泥湖,谱尊为汾西陈氏一派祖。1938年汾西陈氏纂有世谱。该族名人陈鼎忠,又名天倪,湖南大学教授,著《六艺后论》、《尊闻室稿》、《六艺论衡》等。派语:志贵惟俊玉,尚芳子光昌,贤才逢楚献,允远振家邦,忠厚培元气,修齐应典常,多生英杰士,学业佐明良。


益阳下花桥陈氏
始迁祖用中公,明洪武年间因经商自江西吉安迁此。


益阳十九里四屋冲陈氏
始迁祖元清公,江西泰和人,明洪武初年自新化迁此。其后八支,居潭家桥、四屋冲等地。


益阳大海塘陈家湾陈氏
始迁祖受一公,明洪武初年自江西吉水宦游益阳,遂定居于此。


益阳赵塘基陈氏
始迁祖文六公,五代后唐同光年间自江西泰和来此开垦。后裔住兰溪、滴水洞、十八里鹿角湾。


益阳双桂垸陈氏
支祖彦芳公,子达公,任四川巡抚兼都察院,葬巴陵县,传二派续殷公,自巴陵迁湖北监利牛车垸。清康熙间,十一派启梁公自监利迁居益阳十七里双桂垸瓦屋岭。今有人口650余人,以湘阴为多,1999年与青草港陈氏合谱。派语:一学自友之,文季开世绪,赓杨逢盛国,立本应兴隆,尊祖恒全义,安邦永秉忠,端身思淑善,念典贵谦恭。


益阳十八里囤瓷口陈氏
始迁祖尔荣、尔达二公,清乾隆6年(1741)自祁阳经商来此。


益阳十三里牛角塘陈氏
始迁祖五聚公,清雍正间自邵阳迁此。


益阳十八里九烈山陈氏
始迁祖文智、文宗二公,清雍正年间自邵阳迁此。另一支始迁祖而傚公,清康熙年间自祁阳迁此,其后居新桥河。


益阳泥江口陈氏
始迁祖于斌公,清康熙间自祁阳来此贸易。


益阳十三里桃山冲陈氏
始迁祖永坤公,清康熙年间自宝庆迁此。


益阳邹家桥陈氏
明季自江西高安来此开垦,后裔三支,分居三里桥、邹家桥、陈家山。

楼主 赵氏棘龙  发布于 2019-06-21 18:21:00 +0800 CST  


楼主 赵氏棘龙  发布于 2019-06-21 18:22:00 +0800 CST  
郴州
安仁军山乡陈氏
始迁祖延宾公,宋景德年间由福建省迁湘,开基于安仁县青路(即军山乡)。族人分布于安仁之军山、凤城、熊峰等乡及攸县之渌田,耒阳之圳边,湘潭之花石。至1948年,已传32代,共30000人。宗祠在安仁军山乡龟形山麓。



安仁石溪陈氏
一世祖云兴公,为陈武帝霸先二十六代孙,于后唐长兴元年(930)由江西泰和早禾市徙居湖南茶陵墨庄。云兴公十二代孙绍隆公,于宋德祐2年(1276)徙居安仁新塘。后裔派衍二十一房,分布于安仁安平、牌楼、坪上、清溪、平背五乡。清雍正10年(1732)安仁分修族谱,乾隆40年(1775)续修,道光19年(1839)四修,光绪21年(1895)五修,1948年七修,1997年八修。1940年建宗祠于石溪。排行:祥俊伯应泰,宗祠万年彰,贤良从大体,继述振南湘,积善传家宝,丰功世泽长,鸿文华盛国,尊贵显名扬。


安仁军家营陈氏
始祖沧公,字全熙,明时拜定南将军,坐镇湖广,设卫茶州,因以落业茶陵。其长子温公派三子恭公由茶陵徙安仁之土坡神,设立新安屯都,免漕轻赋。族人分布于军家营、罗家桥、纲大塘等处。至1949年,已传20余代,共1000余人。宗祠在太平乡之军家营。


安仁万里陈氏
始祖勃公,字以兴,宋初由茶陵东山卜居安仁松山乡颜家冲。至十世佐朝公,又由颜家冲迁万里。族人分布于颜家冲、万里、车桥、宝塔岭、凤岭等处。至1948年,已传30余代,共800余人。宗祠在万里。



安仁坪口陈氏
始迁祖凯西公,字寿三郎,号全体,务一郎之子。明永乐年间自茶陵蒲江徙居安仁坪口泉陂塘。子孙分居乌陂渡、长滩、耒阳。后裔派衍六房。至2001年,共89人。


安仁潭湖陈氏
始迁祖祥二公,字瑞珊,宋兴国时自潭湖长冲落籍衡山潭湖(今属安仁),开派分支六房。至2001年,共900人。班行:祖自盛唐,元明垂芳,家传诗礼,华国文章,忠厚贻训,庆礼孔长,嗣而守之,百世其昌。


安仁白沙陈氏
始迁祖小六郎,字安象,元泰定年间自潭湖长冲徙衡山白沙(今属安仁),后裔开派分支二房。至2001年,仅数十人。安象生子三,长子二十四郎传至二十七代贵公徙攸县大洲;楝、樑、桂三公徙衡阳樟木乡新文村。


安仁渡口上富村陈氏
发祥地茶陵东山。始迁祖致光公,字季然,号尧仲,敕封中宪大夫,明洪武年间开籍衡山上富村(今属安仁渡口)。后裔衍派五支。至2001年,共4500人。班行:致君万臣贵,明希胜祖宗,名正伦纪叙,家和礼让崇,诗书遵先泽,人文继起隆,相传仕有德,世代守成功。


郴县凤德乡下凤、家洞、东湾陈氏
始迁祖景泽公,元至正中由江西柳溪徙郴县凤德乡下凤、家洞、东湾等处。


郴县秀才乡小岔陈氏
始迁祖彦千公,江西泰和县人,元末任衡州参将,徙居城内一街,复徙郴县秀才乡小岔。


桂阳陈氏
始祖孺公,闽中人,其孙海食采耒邑,从耒邑八甲迁居桂阳泗洲司;四世孙升于南宋淳熙年间由豫章迁入桂阳莲塘等地。至1988年,全县共7070户,28248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02%。


永兴陈氏
始迁祖祥一公,又名宏一郎,明洪武6年(1373)由江西临川县徙居湖南永兴县五洲堡,后移徙县东门立业。至三世衍开六房:长房政徙居金陵乡沙圳头;次房敬徙居滩头洞陈家村;三房敏徙居大江边;四房旻居东关故址;五房启徙居老虎塘观音桥;六房沅徙居资兴县金盆形下板桥。族谱始修于清乾隆45年(1780),1941年四修。宗祠位于邑城内。堂号元龙。排行:祖宗光显,万象生发,茂盛时昭,芳名远达,诗书克绍,邦国选贤,宏开家业,科甲永联,温良恭俭,仁义礼智,福禄寿喜,乾坤正气。


永兴陈氏
始祖清公,宋祥符进士,官中允,世居永兴,子孙以十五都为盛。



永兴坪头岭陈氏
始迁祖信念公,浙江湖州吴兴县人,南宋嘉定年间为广西梧州府总戎,解甲归田后由浙江迁永兴县悬锺寨,清初其后裔文聪迁居金陵乡坪头岭。



宜章严廊陈氏
祖延海公,居耒东平陵琉塘。传十二世至孟荣、孟华,徙居宜章县赤石乡严廊。族人分布在宜章大竹株山背、拔贡门等处及桂东、汝城、资兴、广东等地。至1948年,共2290人。宗祠初建于年郎,后移建于严廊。

楼主 赵氏棘龙  发布于 2019-06-21 18:29:00 +0800 CST  
永州
陈为当地第五大姓
永州陈氏家族
陈姓。蓝山陈姓始祖有四:一是陈谏,原籍郴州,唐大中四年(850 )迁居蓝山东江佛子岗,后人居城关、龙溪、所城等地。二是陈怀忠,原籍江西泰和,唐咸通元年(861)迁居蓝山城东秀峰山下(今龙溪芙蓉井)。三是陈伯环, 宋仁宗天圣三年(1205)迁居蓝山洪观。四是陈企,原居九疑山麓,明洪武时迁居蓝山大桥。新田陈姓有二支:一支祖居江西泰和县鹅颈塘,隋末迁入永州鲤鱼头,再迁新田。另一支祖居江西大庾县高平村,清康熙四年(1665)迁居新田县城西门。宁远陈姓始祖之一为陈至德,原籍江西,元时兵乱,卜筑今宁远水市石马村居住。之二为陈胜,原籍江西泰和县鹅颈塘,明代因选妃之事,携眷迁桂阳泗洲寨,再迁宁远神仙洞、杨塘等地,其后裔分居上龙盘、晓睦塘、桐木漯。祁阳陈姓也有两支:其一始祖为陈志泰,四川蒲江县人,生三子:用宾、顺宾、南宾。元末,用宾为万户总戎,镇守祁阳,遂定居金兰桥(今属祁东)。顺宾 于元末大乱之际,挈三子德新、德兴、德通迁居祁阳县城之北,后人分居石佛、牛觔塘、龙江桥、花姑冲、狭江、清水桥、新桥头、浯溪、白水、河埠塘、白竹塘、小陂桥、双江口、归阳、鱼陂、洪桥、金兰桥、演陂、草塘(后6处今属祁东)等地,子孙又迁外省外县的很多。其二始祖为陈镳公,原籍江西九江义门,明中叶迁祁阳,定居下马渡藕塘冲。东安陈姓则同姓同宗,始祖于元末自江西泰和县迁居东安,至今已传25代,人口以大庙口、塘夫、水岭为数较多。大庙口陈姓还与广西全州的黄土井、黄沙河、庙头等地陈姓联谱。


祁阳陈氏
远祖志泰,原籍四川省蒲江县,生子用宾、顺宾、南宾。用宾于元末为万户总戎,镇守祁阳,遂落籍,居祁阳金兰桥(今属祁东);顺宾于元末天下大乱之际,携三子德新、德兴、德通迁居祁阳城北,后嗣分居石佛、牛塘、龙江桥、花鼓冲、狭江、清水塘、长流铺、白水、河埠塘、白竹塘、兰桥、小陂桥(属今祁阳)、鱼陂甸、洪桥、金兰桥、双江口、攸陂、草塘(今属祁东)等处,其后嗣迁居外省外县为数甚众。另一支始祖陈镳公,于明中叶自江西九江义门迁入祁阳,居下马渡藕塘冲。


零陵普惠乡茶叶湾、黄沙岭陈氏
始祖文祥公,明万历年间负父骸由江西高安县迁湘。开基于零陵县普惠乡茶叶湾、黄沙岭。族人多分布在茶叶湾、黄沙岭、李家湾、船头、陈复塘及笃信乡背岭冲等地。至1948年,已传17代,男女丁口约2000余人。宗祠在普惠乡茶叶湾。


零陵西乡陈氏
始祖子珍公,周世宗时谏议大夫、指挥使,宋初自潭州退隐茶陵。五世孙淑伯公,宋徽宗、钦宗时谏议大夫,因宋臣多与金主和议,遂隐退,由长沙来衡永居焉。又越五世,宗政公卜居零陵西乡。1920年纂有族谱。



宁远跳礅石陈氏
始祖文皓公,由常德迁宁远县城东郊跳礅石。族人多分布在沙洞、高源、老鹅坝、四渡等地。至1948年,已传32代,男女丁口共1940人。宗祠在跳礅石。


宁远神仙洞、杨塘陈氏
始迁祖永胜公,明时携家眷从江西泰和鹅颈塘避居桂阳泗州寨,再迁宁远县神仙洞、杨塘等处。子孙散居上龙盘、晓睦塘、桐木漯等乡。


宁远水市镇石马村陈氏
原籍江西,元时变乱,至德公携子室经宜章来宁远,见山川秀丽,接壤舜陵,便披荆斩棘,开疆启土,卜筑于今水市镇石马村定居。


江永城关陈家街陈氏
鼻祖子刚公,自青州徙营道,明代初年又徙居永邑之东,后分脉文德乡雄洞(今上江圩东塘)、黄甲岭高塘、汉江源口(今雄川)、井边莲塘、古宅等地。


江永红山陈氏
始祖初盛公,宋绍兴年间由山东青州逃难徙居营浦(今道县),再迁县治城东。至四世祖继兴公移居山竹岭(今厂子铺何家湾与岗上之间),再移居接龙桥。直至明初,九世祖千得公始卜居层山,分脉石角,与城关西门陈姓同宗。


江永黄甲岭莲花洞陈氏
先世于清光绪年间从道州立复洞徙居,先以牧鸭为业。


东安大庙口陈氏
先世于元末自江西泰和县迁此。曾与白牙市、广西之黄土井、黄和河、庙头等地原居陈姓联谱。


蓝山东江佛子岗陈氏
始迁祖谏公,先后任侍御史,封州、循州刺史,唐文宗泰和3年(829)致仕,始居郴州。唐大中4年(850),由郴州迁居东江佛子岗,后子孙散居在城关、龙溪、所城等乡镇。


蓝山龙溪芙蓉井陈氏
始迁祖怀忠公,原籍江西泰和县,唐咸通元年(861)由郴州徙居城东秀峰山下(今龙溪芙蓉井)。


蓝山洪观乡三广村陈氏
始迁祖伯环公,宋天圣3年(1025)迁蓝山县洪观乡三广村,后散居洪观、土市等乡。至1933年,共1040人。



蓝山大桥乡龙家屋陈氏
始迁祖企公,原籍江西泰和县,居九嶷山麓。明洪武初年,在今大桥乡龙家屋地定居。


蓝山在城乡芙蓉井陈氏
始祖平斋公,宋时由郴州迁蓝城北,至十代孙仁义公迁此。至1931年,凡38户,男92人,女120人,共212人。


蓝山舜乡彭家围陈氏
始迁祖正生公,清顺治时自江西迁此。至1931年,凡25户,男58人,女67人,共125人。


蓝山凤感乡关溪陈氏
始迁祖千公,宋景定元年(1260)由江西庐溪县迁来。至1931年,凡60户,男170人,女109人,共279人。

楼主 赵氏棘龙  发布于 2019-06-21 18:33:00 +0800 CST  
怀化
黔阳双溪乡小澜田陈氏
始祖邦治公,字沛泽,号佐才,原籍江西省吉安府泰和县,职居副帅军旅,卒道,葬泸。生子二:志亮、志聪,明永乐10年(1412),兄弟自江西泰和徙湘,开基于黔阳县双溪乡小澜田。族人分布于双溪乡附近。至1948年,已传18代,共2400余人。宗祠在小澜田。


沅陵下怡溪陈氏
明洪武元年(1368),万福、攸福、同福自江西吉水征苗至洪江,兵败,攸福流落保靖;同福流落沅陵东关,后择下怡溪定居。


溆浦陈氏
始祖天凤公,后裔于明代迁溆浦县大渭溪、塘洴、栎山坡、罩溪、江弦村。


溆浦曹坡陈氏
始迁祖彦九公,原籍江西清江县,元时徙溆浦曹坡。


溆浦窑头、陈家脑陈氏
始迁祖奉仁公,由新化鹅塘迁溆,居窑头、陈家脑。


溆浦陈家湾陈氏
始迁祖虞爵公,原籍新化,初任溆浦镇宁司巡检,后升辰州府经历,于清初徙溆浦五区陈家湾。


溆浦乾田坳陈氏
始迁祖虞尧、虞舜,原籍新化,清初徙此。


溆浦姚家田陈氏
始迁祖学禹公,清初自新化徙此。


溆浦蒲家山陈氏
始迁祖永华公,清初自新化徙此。


溆浦马放溪陈氏
始迁祖永昌公,原籍新化,清初徙此。


溆浦赵家冲陈氏
始迁祖启智公,清代由新化县徙此。


溆浦小泽溪陈氏
始迁祖盛公,原籍邵阳,清康熙时徙此。


溆浦陈家湾陈氏
清雍正2年(1724)自常德徙此。


溆浦老王界陈氏
始迁祖代诗公,原籍邵阳,清乾隆时徙此。


溆浦低庄陈氏
始迁祖所录公,原籍邵阳,清乾隆时徙此。


溆浦庙脑上陈氏
清道光时自邵阳徙此。


溆浦湖铛溪陈氏
清道光时自凤凰厅徙此。


麻阳陈氏
始祖寿公,原籍桂阳蓝山香木林,明洪武15年(1382)以功升贵州镇远都司,明永乐2年(1404)解组。荣、宝、华三公屯田于麻阳,籍仍镇远,清雍正7年(1729)划入麻阳二都三甲。该族名人陈渠珍,谱名开琼,曾任湖南省防军第一警备区司令,建国后任省人民政府委员,世籍原麻阳,祖父宏文为寿公十二世孙,始家凤凰。寿公系派词:发颜思文仲祖嘉启王上于自希。续编:宏恩开泰运,世代际隆昌,秉得继先志,怀仁锡庆长,家兴昭作述,国治乐安康。宝公系派词:金玉尚大道,国善继廷达,士宏祖恩佑,昌启万代兴。续编:忠良长发福,仁厚永为祯,文学超选拔,恭慎佐圣明。


麻阳逢爷坪陈氏
始迁祖华二公裔于元末时自江西吉水迁此,后分居上龙头。派词:汉以思祖仲源永景大楚其士守自。续编:宏开文运,肇启武功,裕昌家世,光耀祖宗。


靖州贯保渡陈氏
先世元时由江西泰和迁靖,今居贯保渡。至清光绪34年(1908),已传24代。


通道陈氏
始迁祖周杰公,明洪武年间自江西吉安泰和县迁通道上寨銮安龙地安虎坐山。



通道上下陈团陈氏
始迁祖苗阶公,明洪武年间自江西吉安泰和县迁通道上下陈团。

楼主 赵氏棘龙  发布于 2019-06-21 18:38:00 +0800 CST  
娄底
新化鹅塘陈氏
始祖伯万公,字顶一,号金峰,原籍江西泰和县儒衡乡丰城里圳上早禾渡梅子坡,唐庄宗同光2年(924)任湖广招讨宣抚防御使,携子元和、亨和、利和及孙子多人由湖北沔阳经潭州湘乡至邵阳高平县太阳三都,驻军横阳寨(今西河镇鹅塘),卜居于此。后元和留居新化,亨和迁沔阳,利和迁湘乡。元和子翔公迁四川阆中,至九世永宗、康宗同归鹅塘,齐宗归泰和。明弘治6年(1493)新化陈氏始修族谱,万历16年(1588)二修,崇祯15年(1642)三修时,合元和公派下五十七户、亨和公派下一户、利和公派下九户,又知则公派下三户,共七十三户。清康熙3年(1664)四修,雍正元年(1723)五修,乾隆49年(1784)六修,道光20年(1840)七修,同治12年(1873)八修,1935年九修,1996年十修时,合元和公派下189户,亨和公派下1户,利和公派下13户,合计203户。老派:伯传和翔诩,昭省尧古宗,祖奉文君仲,监六昌先通,英才景文智,广材元学兴,立有虞明之。清乾隆49年(1784)合族派语:(自三十五派始)惟今能显远,历代善名扬,端自开基后,继因衍绪长,量才修正业,素位守彝常,礼乐家声振,诗书世泽光,香台恢祖德,义柱焕宗堂,余庆原星聚,支延万祀昌。


新化白溪陈氏
始祖昉公,宋时授文林郎,三子:常、远、谋,曾孙克华,始由江州迁新喻,十二世孙一行,明时迁居新化白溪市,厥后子孙蕃衍,复分迁于宁乡罗家塅、沩山、祖塔等处。


新化陈家坪锦屏陈氏
伯万公之长孙翔初任山东博州知州,继入蜀,任新井县令,后弃官居阆州西水,遂为西水陈氏。传八世至汝嘉公,字居美,于宋景炎间宦邵州。后因元兵阻断归程而隐居于梅山(今城关镇陈家坪)。后人散居于桃林、白土溪、黄壁冲、横阳山等地。宋祥兴元年(1278)始修族谱,明正德元年(1506)二修,万历28年(1600)三修,清雍正元年(1723)四修,乾隆49年(1784)五修,道光6年(1826)六修,同治12年(1873)七修,1920年八修,1995年九修。派语:寿祖孙应思,永伯文大元,世孟仲长宗,嗣申英玉立,克敏可效先,诗礼传家训,忠良启后贤,功崇能继志,德厚定光前。1997年九修新增二十字:修齐治平道,仁义智信全,兴教重科技,育人创业坚。

楼主 赵氏棘龙  发布于 2019-06-21 20:48:00 +0800 CST  
湘西
龙山陈氏
主要分布于民安、召市、猛西等乡镇。


泸溪陈氏
元末明初由浦口江东陈家山迁泸溪麻铺、雾露坪、高寨,再分迁背山、龙潭等地。迁背山者改姓张,至1917年恢复陈姓。


湘西陈氏
1938年湘西凤凰、麻阳、沅陵、泸溪、辰溪、永顺、保靖、龙山、桑植、古丈、乾城、吉首、永绥、桃源、芷江、黔阳、大庸、慈利及湘东攸县共十八县陈氏合修通谱。谱由"湘西王"陈渠珍倡修,攸县陈延祚时任麻阳县长,自愿附入本谱。凡十二卷,依次为肇始篇、各县各支世系表、述德篇、述言篇、轶行篇、事略、坵陇篇、祠祀表篇。各支始祖不一,皆祖江西,如麻阳、凤凰始祖寿公,字松龄,明洪武初以锦衣卫都指挥由蓝山县下屯麻阳。谱中陈渠珍谱名开琼,其世原籍麻阳,祖父宏文为寿公十二世孙,始家凤凰。联合字派:生初均一本,发育庆珠联,祖德文明启,家声孝义传,同宗昭爱敬,缵绪仰英贤,永祝膺天佑,祥徵万亿年。

楼主 赵氏棘龙  发布于 2019-06-21 20:49:00 +0800 CST  
海外
陈是新加坡第一大姓,在2016年多达两万户


陈是意大利米兰市第二大姓,在2014年多达165人


陈是越南第二大姓


陈是加拿大温哥华第三大姓

楼主 赵氏棘龙  发布于 2019-06-22 16:16:00 +0800 CST  
湘潭陈氏家族
在湘潭的名门望族里,陈氏家族首屈一指。而在陈氏家族中,以清正廉洁著称的陈鹏年是其代表人物,不管是他被冤枉入狱,还是小商小贩争相送食物给他吃,等等,这些故事都是他为官清廉的佐证。由于为官清廉,当时的百姓称他为“陈青天”。
但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个“陈青天”在28岁之前姓郭,28岁之后才改姓陈,郭姓和陈姓之间有着怎样的渊源?要走近陈氏家族,就得弄清郭姓与陈姓之间的关系了。近日,湘潭文史研究专家何歌劲为我们揭秘郭、陈两姓的渊源以及家族的历史。
继子传家风
“说起清朝康熙年间的清官陈鹏年名贯东南,他的祖上出自湘潭窑湾的陈姓一脉,论起根源应该叫做湘潭东雾山陈氏。” 陈鹏年又如何和郭家扯上关系的呢?原来陈鹏年的祖父是郭金台。何歌劲在史料上查找到,郭金台本来姓陈,名元湜,在14岁时,遭遇家庭变故,于是由人作主,入继易俗河郭家,改名换姓郭金台,做了郭家的儿子。
“从陈氏家族的渊源来看,从江西迁到湘潭县分水后,始祖是在青山桥一带生活。第二代陈氏搬迁到了湘潭市城区的窑湾,到了陈鹏年的父亲陈式谷童年时,五兄弟都出生与生长在窑湾。1649年(清顺治六年己丑)湘潭遭清军屠城,窑湾自然不能幸免,陈式谷的四个兄弟全被惨杀。陈式谷因出继,被郭金台收留到湘潭县射埠方上桥一带居住,幸免于难。”何歌劲说,如果当时的陈式谷不被收留,肯定也已遇害,那也就没有之后的陈鹏年了。
郭金台有两个亲生儿子,但都因病夭折。于是,郭金台选择收养继子,以延续香火。按照当时各大家族最通行的做法,他应在同一血脉源的陈姓家族中去选择自己的嗣子。最终郭金台选择了自己族兄陈元鼎的次子式谷为继子。郭式谷就是陈鹏年的父亲。郭式谷成家后,原配罗夫人在方上桥池子头生下了长子郭鹏年,也就是后来改回本姓的陈鹏年。
陈鹏年少有志
有资料显示,陈鹏年少小聪慧,而且在青少年时期就立志要做一位清官。
《湘潭县志(光绪刊)》曾这样记载:陈鹏年9岁时作《蜻蜓赋》,28岁考取了进士。1697年,陈鹏年担任浙江西安县(今衢县)的知县,开始了他长达近40年的为官之路。他的一生,在西安县、海州(今江苏省东海县)、江宁(驻南京)、京城等地之间行走。
1703年,陈鹏年调到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担任知县。山阳处于黄河下游东南岸,夏季黄河水涨,河官通常都是挖开东南岸堤闸,泄洪于农田中。但陈鹏年不按照惯例办事,他亲力亲为,率领民工筑堤坚守,亲自站在堤上指挥,水退堤存,民也得以保存。后来,他又执行新的办法,“革田赋附加,戒奢侈,止争斗。”上任后几个月,便使境内安定。百姓写上“官清民安”匾字送到县衙。后来,他要调任海州(今江苏省东海县)知州,挽留他的百姓挤满了道路,使他寸步难行。从此,他的名声开始传播开来。何歌劲介绍,陈鹏年还敢于为百姓说话,破除旧俗。他在刚担任西安县知县时,当地有溺亡女婴的恶习俗,他下令禁止溺死女婴。后来,这些因此被救活下来的女婴,名字中带有“湘”“陈”等字眼,以此表达对他的感恩之情。
为民说话,惩治豪强,陈鹏年给当时的官场带来新的面貌,被人称作“陈青天”,也因此招来别的官吏恶意报复。陈鹏年险些遭遇性命之忧,又两次被当朝的康熙皇帝救下。“陈鹏年十分清贫,他进京后,不带眷属,就借住在武英殿旁的侧屋,后来也就租住在驿馆的偏室里。”何歌劲介绍。1722年,陈鹏年奉命勘察山东、河南等地运河,后来康熙皇帝任命他署河道总督,专治南河(黄河下游)。黄河在马营口决口,他亲自督工,住宿在河堤上,日夜奋战,黄河决口终于合龙,而陈鹏年因为操劳过度,一病不起。1723年,陈鹏年病死于黄河堤工所内。
陈鹏年去世的消息传到朝廷,雍正皇帝得知后,十分惋惜,御笔题字: “鹏年洁己奉公,实心为国。因黄河冲决,自前往堵筑,寝室俱废,风雨不辞,积劳成疾,殁于公所,闻其家有八旬老母,室如悬罄,此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臣。”第二年,陈鹏年遗柩迁葬回湘潭县环山祖山。
后人寻根来
今年53岁的陈超纲是湘潭陈氏第十九代人,是陈鹏年所在家族的后人。早些年,陈超纲赴粤打拼,几经拼搏,如今已拥有不俗的家业。随着年岁的增长,他对自己的“根”到底在何处,家族的“根”在哪里等问题有了深入的思考。
“说来也巧,在一次偶然的攀谈中,竟意外发现了与自己同一族的兄弟。”陈超纲告诉我们,正是因为这次偶然的相遇,坚定了他“寻根”的信念。
2012年8月,在陈超纲、陈正安、陈红专等族人的发起下,组织了一场1000多人加入、历时14个月、行程达10000多公里、总花费23万余元的“寻根之旅”。虽然这个过程经历了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但是这都没有让陈超纲退缩,分布于祖国大江南北的陈氏族人不仅在上海图书馆找到了先辈留下来的一修族谱,还在湘潭县石潭镇陈氏后人陈应龙的家中找到了陈氏现今唯一一本保存完好的六修族谱。最终,《湘潭东雾山陈氏七修族谱》在以陈超纲为主的千余名陈氏后人的共同努力下,于2013年底面世。
“当时,不少同根的陈氏后人,都是大家挨家挨户去询问的,过程虽然艰辛,但是对我们这个家族的意义确实非比寻常。”陈超纲说,现在东雾山陈氏有2000人左右,从事各行各业的都有,主要分布在湘潭石潭、射埠、九华、长城乡一带。不过陈氏宗祠的原迹已经不在,只留下了一个池塘仍有原貌,在湘潭射埠林泉村玉堂庵。
“在‘寻根’的过程中,我有收留其名作,千字文原稿,该文仍有782字保留,字迹十分优美。似龙游纸上,极其珍贵。还有其写的一幅字《东郭老子过南楼》。而陈鹏年夫妇的官方画像,则由我的同族兄弟陈红专保存着。”陈超纲说道。
近年来,陈超纲一有时间就会回到老家看看,与族人相聚,也让自己的家人走近陈氏家族,去了解祖辈的历史。“作为陈鹏年的后人,平时父辈们一直教育我们要清正廉洁,这样的好家风让我们陈氏子孙受益一生,我感到由衷地骄傲和自豪,我也将以这样的家风来教育后人。”陈超纲表示,他们将把陈氏家族的优良家风家教继续传承下去。


湘乡陈氏家族
湖南湘乡县的陈氏家族,在清末是一个显赫的大家族,名震当地。
不过,在起初,陈家和当地多数人家一样,世代辛勤耕耘,却食不果腹,衣不遮体,始终没有脱贫。
一天,这家一个叫陈翼怀的年轻人在田间干活,突然对着黄土发誓:“陈翼怀呀陈翼怀,此去不闯出一番事业来,就枉自为人,就无脸再回故土!”
于是,把锄头一摔地,离家出走了。他跑到了长沙。正赶上清政府在湖南招募兵丁,结果应召当了一名火头军(炊事员)。后来,上司发现他武艺高强,能站在垒起的三张桌子之上,用牙将装满水的四只木桶拎离地面,便把他转为作战士兵。以后,陈翼怀挥舞着80多斤重的大刀,以龙骧虎步之势东延西杀,曾屡建战功,竟“作到等于今天的师长之职”。
陈翼怀半生戎马倥偬,最后被授予了将军,得到了高官厚禄。功成名就后,他辞去官职,解甲归田。
经过皇上“御批”,他回到故里湘乡后,用多年的积蓄先后购置了240多亩良田和一栋两进六间的住宅,为子孙们创造了一份不薄的基业。陈冀怀因忙于征战,年过三十才与本乡一位小十岁的刘姓姑娘成婚,第一胎就生下一子,叫陈绍纯。陈刘氏生下二子后不久即病逝。在数年过后,陈翼怀又选军中女骑士续弦。这位四川籍的熊姓女子,终生未生育,但对膝下儿孙非常疼爱。
由于母亲去世太早,陈绍纯刚满12岁,就由父亲操办完婚,婚后第一胎夭折,第二胎是个男孩,叫做陈赓。
陈赓14岁那一年,父母依循祖辈的习俗,认认真真地给他挑选了一位年长两岁的富家姑娘。这门婚事,门当户对,无可挑剔,但是,陈赓不接受,也无法容忍这么早就结婚,结果,在洞房花烛夜像祖父那样出走了。为了处理他留下的难堪的僵局,父亲万般无奈,通过当地头面人物从中调解,又赠送女方一笔钱财,把她送回家,才结束了这场完全是人为的麻烦。
陈赓也来到了长沙,正好碰上湖南宁乡人鲁涤平部招兵募丁。无路可走的他欣然应募,比祖父的火头军要好,当了一名二等兵,投身到了连绵的战火之中。以后,他参加了长沙的自修大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进了黄埔,融入了中国革命的洪流,甚至成为了顶尖的弄潮儿。
在南征北战几十年后,陈赓也成为了将军——1955年9月被授予解放军大将。
同样是出走,陈翼怀给陈氏家族创造了一份偌大的基业;他的孙子陈赓,则投身了人类最伟大的事业,和一批同时代最优秀的豪杰们奋斗,打下了江山,建立了新中国,让所有当初像陈翼怀一样不甘心食不果腹的穷人得到了解放,走上了幸福的道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孙子比爷爷更加伟大。
陈氏家族青出于蓝,而胜于了蓝。
值得一说的是,有网络上帖子说陈翼怀只是管带,为谣言,不准确。《陈赓将军传》、《百战将星陈赓》中记载陈翼怀均为将军。“师长一级”之语,为陈赓于1944年在延安一次讲话中所言。此讲话有正式文字记录,迄今仍保留。

楼主 赵氏棘龙  发布于 2019-06-22 16:19:00 +0800 CST  
@阳啊阳吧主鄙人已发完贴,在此祝全球陈氏子孙都早日寻到根

楼主 赵氏棘龙  发布于 2019-06-22 16:29:00 +0800 CST  

楼主:赵氏棘龙

字数:370343

发表时间:2019-06-04 00:0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1-14 16:58:46 +0800 CST

评论数:415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