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神祗若延吾一两月之命,得还长安,死亦无恨。——唐高宗

苍生虽喜,我命危笃。天地神祗若延吾一两月之命,得还长安,死亦无恨。——唐高宗天皇大帝
《唐书》曰:高宗天皇帝,讳治,太宗第九子也。母曰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以贞观二年六月,生於东宫之丽正殿。五年,封晋王。七年,遥授并州都督。幼而歧嶷端审(年幼聪明,稳重谨慎),宽仁孝友。初授《孝经》於著作郎萧德言,太宗问曰:“此书中何言为善?”对曰:“夫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太宗悦曰:“行此,足以事父兄,为臣子矣。”及文德皇后崩,晋王时年九岁,哀慕感动左右,太宗屡加慰抚,由是特深宠异。寻拜右武侯大将军。十七年,皇太子承乾废,魏王泰亦以罪黜,太宗与长孙无忌、房玄龄、李世?等计议,立晋王为皇太子。太宗每视朝,常令在侧,观决庶政,或令参议,太宗数称其善。十八年,太宗将伐高丽,命太子留镇定州。及驾发有期,悲啼累日,因请飞驿递表起居,并递敕垂报,并许之。及军旋,太子从至并州。时太宗患痈,太子亲吮之,扶辇步从数日。二十二年五月己巳,太宗崩。六月甲戌,皇太子即皇帝位,时年二十二。诏大赦天下。内外文武赐勋官一级。永徽元年春正月辛丑柏,上不受朝,诏改元。景午,立妃王氏为皇后。二年春正月戊戌,诏曰:“去岁关辅之地,颇弊蝗螟,天下诸州,或遭水旱,百姓之间,致有罄乏,此由朕之不德,兆庶何辜?矜物罪已,载深忧惕。今献岁肇春,东作方始,粮廪或空,事资赈给。其遭虫水处有贫乏者,量以正义仓赈贷,五年春三月戊午,幸万年宫。辛未,曲,赦所经州县系囚。以工部尚书阎立德领丁夫四万筑长安罗郭。八月,大理奏决死囚,总有七十馀人。六年九月庚午,尚书右仆射褚遂良以谏立武昭仪,贬授潭州都督。乙酉,洛州大水,毁天津桥。冬十月己酉,废皇后王氏为庶人,立昭仪武氏为皇后,大赦天下。七年正月辛未,废皇太子忠为梁王,立代王弘为皇太子。壬申,大赦,改年为显庆。
元年五月己卯,太尉长孙无忌进史馆所撰梁、陈、周、齐、隋《五代史志》三十卷。五年八月庚辰,苏定方等讨平百济,面缚其王扶馀义慈。国分为五部,郡三十七,城二百,户七十六万,以其地分置熊津等五都督府。麟德元年三月辛亥,展大射礼。十二月景戌,杀西台侍郎上官仪。戊子,庶人忠坐与仪交通,赐死。二年十月,司礼太常伯刘常道上疏请封禅。癸亥,高丽王高藏遣其子福男来朝。丁卯,将封泰山,发自东都。是岁大稔,米斗五钱,?麦不列於市。麟德三年春正月戊辰朔,车驾至泰山顶。是日,亲祀昊天上帝于封祀坛,以高祖、太宗配飨,己巳,帝升山行封禅之礼。庚午,禅于社首,祭皇地祗,以太穆太皇太后、文德皇太后配飨;皇后为亚献,越国太妃燕氏为终献。辛未,御降禅坛。壬申,御朝觐坛受朝贺。改麟德三年为乾封元年,正月景戌,发自泰山。甲午,次曲阜县,幸孔子庙,追赠太师,增修祠宇,以少牢致祭。其褒圣侯德伦子孙,并免赋役。二月己未,次亳州。幸老君庙,追号曰太上玄元皇帝,创造祠堂,改阳?县为真源县,县内宗姓特给复一年。夏四月甲辰,车驾至自泰山,先谒太庙而後入。坛庚寅,改铸乾封皇宝钱。冬十月己酉,司空、英国公?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以伐高丽。三年二月景寅,以明堂制度历代不同,汉、魏以还,弥更讹舛,遂增损古今,新制其图。下诏大赦,改元为总章元年。二月戊寅,幸九成宫。九月癸巳,司空、英国公?破高丽,拔平壤城,擒其王高藏及其大臣男建等以归。境内尽降,其城一百七十。
上元二年三月丁巳,天后亲蚕於邙山之阳。时帝风疹,不能听朝,政事皆决於天后。自诛上官仪後,上每视朝,天后垂帘於御座後,政事大小皆预闻之,内外称为“二圣”。帝欲下诏令天后摄国政,中书侍郎郝处俊谏止之。调露元年十月,单于大都护府突厥阿史德温傅及奉职二部相率反叛。二年八月甲子,废皇太子贤为庶人,幽於别所。乙丑,立英王哲为皇太子。改调露二年为永隆元年,大赦天下。二年闰十月庚申,上以服饵,令皇太子监国。景寅,雍州大风害稼,米价翔踊。是月,裴行俭大破突厥史伏念之众,伏念为程务挺急追,遂执温傅来降,行俭是尽平突厥馀党。行俭执伏念、温傅,振旅凯旋,永淳二年春正月甲午朔,幸奉天宫,遣使祭嵩岳、少室、箕山、具茨等山,西王母、启母巢父、许由等祠。十一月丁未,自奉天宫还东都。上疾甚,宰臣以下并不得谒见。十二月丁巳,诏改永淳二年为弘道元年。将宣赦书,上欲亲御则天门楼,气逆不能上马,遂召百姓於殿前宣之。礼毕,上问侍曰:“民庶喜否?”对曰:“百姓蒙赦,无不感悦。”上曰:“苍生虽喜,我命危笃。天地神祗若延吾一两月之命,得还长安,死亦无恨。”是夕,帝崩于贞观殿,时年五十六。谥曰天皇大帝,庙号高宗。文明元年八月,葬於乾陵。天宝十三载,改谥曰天皇大弘孝皇帝。


楼主 发明马桶的猪  发布于 2007-09-03 16:14:00 +0800 CST  
什么帖子到你嘴里都有火药味道,这个图主要是考虑到老人家快挂了……
唯美不起来了…
楼主 发明马桶的猪  发布于 2007-09-03 16:58:00 +0800 CST  
扶植太子用心良苦

承乾事败,太子和魏王泰争夺皇位的斗争本来有了结果,以魏王泰为太子似乎水到渠成。可是朝廷舆论忽然又出现了倒向,出现了群臣争欲立晋王李治的局面,特别是几位最有力的朝廷要员如长孙无忌等人,态度十分坚决。这便太宗颇感意外,政坛真是风云莫测。

李治字为善,小名雉奴,生于贞观二年 (628年)六月,贞观五年 (631年)封为晋王,贞观七年 (633年)授并州都督,并不赴任。过去谁也不会想到立他为太子,因为不管是论年龄,还是论才华声望,他都没有优势。据说他自幼歧嶷端审,宽仁孝友。少年时随著作郎萧德言学习《孝经》,太宗问他:"这本书中哪些话最重要?"他立刻背出下面几句:"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君子之事上,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太宗听后很高兴,说:"行此,足以事父兄,为臣子矣。"这是几句教育人们尽孝守忠的话。萧德言向李治强调这几句话的重要,李治把这几句话背得烂熟,太宗的夸奖,都说明李治的亲王臣子的本分,连他自己也是把忠君事亲作为座右铭的。母亲长孙皇后去世,李治才九岁,但他已经懂事,悲戚哀伤,感动左右。他以仁孝受到父皇的宠爱。

太宗重视对诸王的教育,他告诉魏徵说:"自古侯王能自我保全的很少,都是由于生长在富贵的环境中,爱好骄奢淫逸,大多不了解亲近君子疏远小人的道理。我想使我所有的弟弟和儿子都能看到古代侯王的言行,希望他们能以古人的事迹作为鉴戒。"于是命魏徵等人收集自古以来帝王子弟成功和失败的事迹,编成一本书作为对诸王品德教育的历史教材,取名为《自古诸侯王善恶录》,以太宗名义赐给诸王。晋王跟大家一样得到一本。太宗看过这本书后,认为编得很好,对诸王说:"你们应该放在座位右边,作为立身之本。"

太宗一直是把晋王李治当作亲王培养的,与其他亲王一样,他也没有得到太宗特殊的恩遇。因此直到贞观十七年 (643年)承乾失败,晋王没有多少可以称述的事迹。当承乾和魏王泰激烈争夺的时候,他像一位闲人一样站得远远的,甚至连观望也算不上,乐于置身事外。承乾事败,他也不曾想到去争一争太子的宝座,相反,魏王泰一阵喝唬,就便他好几天惴惴不安,忧虑自身不保。

现在他突然受到了以舅舅长孙无忌为代表的一批大臣的拥戴,对此太宗不能不感到意外。其他大臣不说,长孙无忌与魏王泰和晋王治同是甥舅关系,为什么却有这样强烈的倾向性呢?人们分析其中的原因,认为长孙无忌是出于个人固权保位的思想,晋王懦弱,便于控制。那么其他大臣难道也有此心吗?看来问题并不如此简单。我们认为更重要的原因还应该从当时的政局来看。由于太宗对魏王泰的过分恩宠,造成不少人对魏王泰的依托,在魏王泰身边早已形成一个新的势力,在魏王党中,大多是贵族子弟,是一批功臣后代,如房遗爱、柴令武等人,本来他们有资格接替他们父祖的爵位,有希望成为唐王朝新一代的主角的。但遗憾的是现在把持朝政的仍是长孙无忌、褚遂良、房玄龄、李绩等老臣,长期以来魏王泰依恃太宗的宠爱,没有把他们看在眼里,因此一批新贵和朝廷元老便形成了对立,过去因为有承乾作太子,大臣都力保承乾以
抑魏王泰,但承乾像软豆腐一样扶不起来,最后终于遭到贬废,这时大臣们才推出晋王李治,以避免魏王得志。李治所有的优势就是嫡子地位和懦弱性格。

由于大臣的坚决反对,也由于魏王泰的恶劣表现和过早暴露,太宗终于放弃了早就产生的立魏王泰的打算,这种放弃是很痛苦的。尤其令太宗不安的是另一位嫡子晋王李治性格懦弱,在他看来,不是一个理想的皇位继承人。但以长孙无忌为代表的大臣态度坚决,太宗不能违拗诸位的意见。一向以刚决果断著你的太宗面对如此局面既犹豫不决,又为进退维谷而痛苦不堪。李佑作乱,承乾谋反,魏王刁钻,晋王柔弱,在在令人苦恼。过去花费大量心血的苦心扶植,现在全成了枉费心机,一切都付之东流;自己想立的儿子无人支持,大臣们极力扶植的又不能令人满意。然而另立太子的事又迫在眉睫,不容稍缓。自己已经四十六岁,朝廷大臣因太子问题已经形成派别,拖延下去,不知又会生出什么是非。


楼主 发明马桶的猪  发布于 2007-09-03 17:33:00 +0800 CST  

这一天太宗在两仪殿听政完毕,群臣已经走出大殿,他又专门留下了长孙无忌、房玄龄、褚遂良、李绩,告诉他们说:"我三个儿子、一个弟弟所作所为竟然如此,我真感到心灰意冷了,觉得一切都毫无意绪!"说着他自投于床,长孙无忌等人都抢着上前扶抱。没想到太宗又拔出佩刀要刺自己,褚遂良眼明手快,赶快把刀夺下来交给了晋王李治。无忌等人就问太宗究竟有什么想法,太宗说:"我想立晋王为太子。"太宗其实并没有拿定主意,但形势已经迫使他必须发话了,眼前的几位执政大臣都是拥护晋王的,所以他只能勉强地说想立晋王,而不能说出别的人,别的也没有一个足以使朝廷上下接受的人。长孙无忌一直盼望着太宗的这句话,因此不由分说,立刻把太宗的话当作诏旨肯定下来,说:"谨奉诏,如果有敢提出异议的人,我就杀掉他!"太宗告诉李治说:"你舅舅答应让你做太子了,应该拜谢。"于是李治拜谢诸位。太宗心里还不踏实,又问无忌等人说:"你们已经同意了我的意见,不知道朝廷上其他大臣看法如何?"长孙无忌回答说:"晋王仁孝,人们早就归心于他了。我请求陛下召见群臣,试问一下,如果不像我说的,那就是我背负了陛下,我甘当死罪。"

太宗驾临太极殿听政,召文武六品以上的官员到场,太宗说:"承乾悖逆,魏王泰也一样凶险,都不能立为太子。我想从诸子中挑选一个作为皇位继承人,谁能胜任呢?你们都明白地说。"百官都欢呼道:"晋王仁孝,当为太子。"太宗心情才高兴起来。当天,魏王泰率领一百多名骑兵到永安门,太宗敕令守门将士把他的骑兵安排到别处,把魏王泰领到肃章门,幽禁在太极宫北的内苑,防止引起新的事端。

贞观十七年 (643年)四月丙戌日,太宗下诏立晋王李治为太子,他亲临承天门楼,宣布大赦天下,令食肉三日,以示庆贺。宋代史学家司马光赞扬太宗说:"唐太宗不以天下大器私其所爱,以杜祸乱之源,可谓能远谋矣!"这年李治十五岁。

但在太宗心目中,放弃了魏王泰,却未必立晋王李治,因为他一直认为李治过于懦弱,缺乏自己那种英明果断。太宗曾一度对吴王李恪存有好感,但李恪是杨妃所生,是庶出。太宗不很在乎这一点,他对立嫡以长的传统观念不是很重视的,但他知道贸然提出由吴王李恪为太子,很难为大臣所接受,李治毕竟还有嫡子的身分,容易在朝廷树立支持力量,他的舅舅长孙无忌就坚决力主立他为太子,而李恪没有这种优势。提出来于事无补反而会害了他。因此承乾失败、魏王失宠之后,太宗在太子问题上仍然举棋不定,思想上矛盾重重。不能果 断地立晋王李治,原因就在这里。最后下决心立晋 王李治,是因为他看到朝廷上支持晋王的力量较强,立李治也有利于稳定当前和今后的局势。

太宗对太子李治的懦弱仍然放心不下,后来有一次,他又私下向长孙无忌说:"你劝我立雉奴,雉奴懦弱,我担心他不能保全社稷,怎么办呢?吴王恪英明果断,类似于我,我想改立他为太子,怎么样?"长孙无忌决不会同意废掉他的亲外甥而另立吴王,所以他态度非常坚决地反对。太宗说:"你是觉得吴王恪不是你的外甥吗?"长孙无忌说:"太子仁厚,正是修文致治的理想君主;太子之事非常重要,岂可多次变换?希望陛下认真思考这件事。"从此太宗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太宗又担心英明果断的吴王恪将来生凯觎之心,为了维护李治的地位,他告诫吴王说:"父子虽然是骨肉亲情,但如果儿子犯罪,那么法律是不徇私情的。汉朝时已经立了昭帝,燕王刘旦不服,阴谋夺位,霍光就把他杀掉了。作为臣子,不能不以此为戒。"

为了巩固李治的地位,太宗清除了承乾和魏王泰的余党,与此同时,则派重臣作为太子的辅弼。以长孙无忌为太子太师,房玄龄为太傅,萧瑀为太保,李绩为太子府詹事,左卫大将军李大亮兼东宫右卫率,前太子府詹事于志宁、中书侍郎马周为太子左庶子,吏部侍郎苏勖、中书舍人高季辅为太子右庶子,刑部侍郎张行成为太子府少詹事,谏议大夫褚遂良为太子宾客。这是一个阵容强大的东宫官属队伍。


楼主 发明马桶的猪  发布于 2007-09-03 17:33:00 +0800 CST  

李治刚立为太子,太宗可能出于娇爱,让他住在自己寝殿之侧,没有住到东宫。散骑常侍刘洎上书提出批评,指出太宗这样做有三点不好:一是让太子优游岁月,荒废学业;二是使太子悠然静处,不习写作;三是使太子久侍身边,不接正人。他劝太宗让太子住到东宫,与师傅在一起,勤学问,亲师友,增广见闻。太宗立刻采纳了他的建议,并派刘洎、岑文本、马周等人轮流到东宫值日,与太子谈论。这些人都是正直敢谏、学识渊博而又富于文学修养的大臣。派他们到东宫去,就是加强对太子政治才干和文学才华的培养。

太宗时时注意对太子的教导。贞观十八年(644年),太宗告诉侍臣们说:"古代有人重视胎教,我那时没有这个功夫。但是最近立李治为太子后,遇事我一定对他加以教诲,看见他快要吃饭时,就问他:'你知道饭是怎么来的吗?'他说:'不知。'我就告诉他:'凡是农业上的生产劳动都是非常艰辛的,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不夺农时,才能常有饭吃。'看见他骑马,就又问他: '你知道马的用处吗?'他回答说:'不知。'我就告诉他:'马能代人劳苦,让它按时休息,不要用尽它的气力,那才常有马骑。'看到他乘船,就又问他: '你知道船是怎么浮起来的吗?'他说: '不知。'我就告诉他:'船就好像是国君,水就是百姓,水能浮起船只,水也能便船翻覆。你将做国君,对此难道不应该心存畏惧吗?'看见他在弯曲的树下休息,就又问他: '你说这树还有用处吗?'他说:'不知。'我就告诉他:'这棵树虽然弯曲,木工用墨线量后,可以改造成端直的木料。做国君的虽然不守正道,如果接受臣下的进谏就能成为圣明的君王。这是古代贤相傅说的话,你可以做为自己的借鉴。'"太宗结合生活小事,启发太子戒奢俭约、爱惜民力、关心百姓、纳谏改过,真是循循诱导,耐心细致。太宗总是不失时机地向太子灌输政治道理,郭孝恪出征西域,俘虏焉耆王突骑支到恪阳,太宗就告诉太子说:"焉耆王不寻求贤明的辅助大臣,不采纳忠臣的谋略,自取灭亡,被勒着脖子,捆着胳膊,押送到这里,漂泊万里。人们都因此感到亡国的恐惧,那么你也应该知道什么最可怕了。"

太宗关心太子的声望和成长,贞观十八年(644年)三月,太宗在两仪殿听政,太子陪侍在旁。太宗问大臣们:"太子的性格和品行,外人都有所了解吗?"司徒长孙无忌就说:"太子虽不出宫门,天下人没有不钦佩崇仰他的圣德的。"太宗又说:"我像李治这个年龄时,很不能循规蹈矩。

李治自幼宽厚,缺少我那时的胆识和气度。谚语说:'生子如狼,犹恐其羊。'希望他年龄再大些时,自然就不会跟现在一样了。"长孙无忌急忙为太子掩饰,说:"陛下神武,是平息暴乱安定天下的英才;太子仁恕,确实是修文致治的品质,兴趣和崇尚虽有不同,但各当其分,各适其时。这是皇天保佑大唐而福及百姓啊!"太宗注意培养太子的实际执政能力。当他临朝听政时,就让太子陪侍身边,让太子学习处理日常事务的方法,还有意识地听取太子对一些具体问题的意见。太宗离京时,就让太子监国,让他亲自处理政务。贞观十九年(645年),太宗亲征辽东,便留太子于定州监国,临行,太宗告诉太子说:"现在留你镇守,并委派贤臣俊才辅助你,目的也是让天下人瞻仰你的风采。治理国家的要务,就在于进用贤臣,斥退恶人,赏善罚恶,至公无私,你要努力这样做。"太宗派高士廉代理太子少傅,与刘洎、马周、张行成、高季辅等人共掌机务,辅助太子。

培养太子的目的是使他能够继承父辈开创的事业,担负起治理国家的重任。对于太宗来说,他更希望的是李治能将贞观时期一系列正确的政策和方针继续贯彻执行下去。因此这需要对贞观时期的政治经验进行系统的总结,作为一笔政治遗产留传给下一代以及后世。为此太宗晚年在日理万机之暇,又不辞辛苦地写下了一部政治论著 《帝范》。这本书专门讲做皇帝应遵守的规范,用来赐给太子李治。在序言中,他告诉李治写作的目的,说:"你小的时候,受到父母的疼受,但治理天下的很多道理并没有向你灌输,作为父亲我对你教育不够。你本来是一名亲王,现在立为太子,将来要继承皇 位,可是还不熟悉君臣之礼,还不知道农业生产的艰辛。我常常为此感到忧虑,甚至为此废寝忘食。上自轩辕黄帝,下迄北周隋朝,有不少开国创业之君和继位守成之主,他们兴亡治乱的事迹,史书上都明明白白地写着。所以我历览考察古人的业迹,从史书上广泛地搜集材料,收录那些重要的言论,为你提供鉴戒。"《帝范》除了"序"和"后序"外,共十二篇,其篇目依次是 《君体》、《建亲》、《求贤》、《审官》、《纳谏》、《去谗》、《戒盈》、《崇俭》、《赏罚》、《务农》、《阅武》、《崇文》。这部书是太宗政治经验的全面总结,十分宝贵。在"后序"中,他又强调要求李治要把书中讲的道理落实到行动上,他说:"此十二条者,帝王之大纲也。安危兴废,旨在兹乎!古人有言:非知之难,惟行不易;行之可勉,惟终实难。"也就是说,要知,要行,要善始善终。他还总结了自己一生的得失,承认有不少过错,但功大过微。希望太子不要效法他那些失误的地方。最后他言之谆谆地告诫太子,面对国家基业和皇帝宝位,要珍惜,要谨慎。

《帝范》的内容闪耀着政治智慧之光,表现出一位杰出的封建社会政治家对各种政治问题的深刻思考。贞观二十二年 (648年)正月,当太宗将此书赐给李治时,他又交代说:"修身治国的道理,全在这部书中,一旦我不行了,再没有别的要说的了。"

贞观二十三年 (649年),太宗病重。他对辅助太子的人选作了最后一次调整,特别安排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同心辅政。太宗告诉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说:"我现在把后事全部托付给你们二位。太子仁孝,这是你们知道的,你们要善加辅助和教导。"又告诉太子说:"有无忌和褚遂良两个人辅助你,你不必忧虑国家治理不好。"他又告诉褚遂良说:"多少年来,无忌尽忠于我,我有天下,他出力不少。我死以后,不要让谗人离间你们君臣。"太宗的各项安排对他死后政权的顺利交接起到了可靠的保证作用;他晚年对太子的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太宗去世以后,李治即位,是为高宗。高宗在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的辅助下,继续贯彻实行贞观时期的各项方针政策,继续保持了政治上的良好局面,所以史书上说:"故永徽之政,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

楼主 发明马桶的猪  发布于 2007-09-03 17:33:00 +0800 CST  
农民么,自然画出来农民画…
楼主 发明马桶的猪  发布于 2007-09-03 17:58:00 +0800 CST  

楼主:发明马桶的猪

字数:8221

发表时间:2007-09-04 00:1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10-01 13:54:24 +0800 CST

评论数:12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