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160711(临时补档)漫谈中国近代史

此为临时性的帖子,等到原先那个帖子恢复了这帖子之后就不更新了。回复正义是安静伸张:这个你问我我也忘记了回复suteki307:并不是,原帖的链接其实已经发出来了回复G1225218794:被当做发小广告了

楼主 a1011526798  发布于 2016-07-11 18:24:00 +0800 CST  
1.跪,还是不跪?
某一天,有两个人异常的烦恼一件事情,一个英国人在想着自己要不要跪着见中国皇帝,而一个中国皇帝则在思考着,要是英国人不跪着的话,他到底是见还是不见。而这样一个简单的会面,却引发到关乎国体的问题。
那么英国人是否要跪着呢?是入乡随俗呢?还是说坚持尊严而不跪呢?而皇帝是要让英国人双膝跪着见他还是站着见他呢?
最终,双方各退一步,英国人以单膝下跪的方式面见皇帝,这看上去是个小问题,但其实是个大问题,理由在于,当时的英国和中国并不相同,当时的英国已经有了国家观念,自然,英国人不愿意在外国领导人面前下跪,而对于中国来说,当时还是一个家天下的时代,中国还是东亚地区的宗主国,如果一个西方人见了皇帝不下跪,那以后来了那些藩属国的使者来了还跪么?那到时候在想远一点,藩属国还会真的服中国么?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这种公然挑战中国地位的权威性是无法容忍的。
这是两个人在一个小问题上苦恼的理由,但我们同时也需要明白一件事情,历史书或许是一个让知识分子随意打扮的小姑娘,但历史却像是一条表面平静但又暗流涌动的大河,很多后人站在上帝视角来看待当时的人的选择,并借此嘲笑古人的愚蠢,这毫无疑问是一个错误的看法。
同时,很多人又用自己现在的伦理道德观去看待古代人的种种行为,这毫无疑问也是错误的,因为这样不但不能解答问题反而会让问题更加难以理解,以至于现代,很多人都会把一个人说的有多么重要,几乎要推到神和魔的地步,但如果我们带入当时的观念再去看历史的话,那么历史就会逐渐还原它真实的面目。
而这次虽然双方都让步了,但是英国人还是写了许多黑材料,把中国说的非常不堪,其中就着重描写了中国内部的种种不和。
但是公平的来谈,双方都是盲人摸象,都是凭着自己的感觉来,对于中国来说,当时的中国无疑是全盛时期,这时候突然从西方来了个蛮夷的使者(至少中国,或许会这么看),耀武扬威地要求通商,这对于中国来说本来就很难接受了,但英国人也未必是抱着完全成功的心态来的,这次会面,更多是一种刺探,双方都只是投石问路罢了。
同时要说的是,英国当时的利益在于其海外殖民地以及商业贸易,而中国当时的利益在于保证自己东亚宗主国的地位,两方的利益诉求完全不同,自然也是没法谈拢。
于是中英的第一次会面就这么结束了,但是这次会面所引出的一些问题确实比较有意思的,首先就是英国人送了不少的武器给中国,可是皇帝为什么对此不感兴趣呢?另外关于满汉之间的问题,而这里也只是算一个引子,对与中国来说,那是最后一个可以说自己是TC的时候,而这之后,就是百年的屈辱与挫折。
而为何会有这百年的屈辱?中国又在这百年中得到了什么?是这次我们要探讨的重点所在。

楼主 a1011526798  发布于 2016-07-11 18:26:00 +0800 CST  
2.吴三桂的选择
如果说,我们要开始探讨中国近代史的话,那么我们就有必要谈谈清朝,而谈清朝我们又有必要谈谈吴三桂这个人,毕竟是他开了门,又帮清朝拿下了中国。
那么对于当时的吴三桂来说,他当时有两个比较现实的选择,一个是保明,一个是投清。
崇祯死了,吊死在了歪脖树上,留下名句:“朕凉躬圣意,有伤天德,死去无颜见祖宗。故去面冠,以发覆面,任贼分割,无伤百姓一人!”就凭这些话,崇祯虽死犹荣,保住了明朝的气节。
但是崇祯就算是这样,也不一定能让吴三桂有多感冒,因为,袁崇焕就是死在了崇祯手里,而他却看着自己眼里的英雄就这么死了(关于袁崇焕本人怎么样,这里不是重点,此处不表),而自己现在面对着大顺和大清的两面夹击,最后的结局无非就是以身殉国,但是吴三桂会这么做么?
想也要想想袁崇焕怎么死的,如果自己死了,那值么?我认为袁崇焕的死对吴三桂的影响比较大,他也和很多人一样年轻过,激情过,但袁崇焕死了,那么他也不怎么想保明了,于是他就变成了只为自己活的兵家。
而带入这一点去看的话那么吴三桂的抉择就只有投降这一条路了,而投降的话,自己面前就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大顺,一个是大清,而他当时也并非没有筹码。
当时他他有雄霸一方的山海关,也有装备了最先进火器的部队,可以说他的决定修改了未来的进程,未来数百年的钥匙就拿在他手里。那么他要选谁?
是选择李自成呢?还是选择皇太极呢?
而这个时候两方又都抛出了橄榄枝,之后的事情我们也知道了,所以我们这里重点说说吴三桂为何要选大清而不是选大顺。
首先如果对比下大清和大顺的话那么两方还是有所不同的,虽然大清坐拥东北,拥有富庶的土地和资源,但是大顺很明显有着更多的土地和实力,而两者的最大不同就在于,清朝已经建立一套相对严密的官僚体系形成了有效的管理,而大顺却没有这方面的优势,因为他们发展的太快,并没有真正的消化掉残余的明朝势力。也没有真正的让自己的占有转化成实力,并且内部还矛盾不断。
并且这其中还有个关键就是明朝,要知道当时明朝只是丢了北京而已,南京的南明还存在着,不过这时候吴三桂是被大顺和大清给夹着,所以吴三桂必须在这两方中选一个。
但是不难看出的是,从表面上看当时的清朝对大顺的优势很明显,不仅军队组织严明,战法娴熟。可一旦大顺稳定下来,建立起威望,让存在了千年的官权制度一旦开始运作,就会迅速的把资源和人力结合起来,形成战斗力。
这也是后世很多人怨恨吴三桂的一点原因,实际上当时的大清并不能吃掉大顺或者大明,可是吴三桂还是投靠了清朝,那么这是为何?
这一点很简单,因为,此时的吴三桂已经是一个只为自己活着的兵家了,而看上去他现在还能被两边拉拢,可大顺要是已经建立起威望并重新启动了官权制度的话,那么吴三桂还有多少价值呢?
那么如果吴三桂投靠大顺会如何呢?
其实我们仔细想想的话,无非就这么两个结局,一个是把他从山海关撤防,一个是让他继续守着山海关,但是这就有个问题。
要是吴三桂没了他的军队和山海关的话,他有什么东西可以保证自己安全的呢?而且,还有个消息也让他害怕,那就是大顺对他在北京的家下手了,这两点,就让吴三桂放弃了大顺,而陈圆圆被玷污毫无疑问也是他的一个借口
而大清的话显然就不同了,首先吴三桂守着的山海关是北方的最后一道屏障,但这时候大清有能力拿下全国么?这点吴三桂还是看的很清楚,而清军一旦入关,那么必然就需要吴三桂的协助。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大顺在北京大肆抢掠的作法实际上也引起了原来支持明朝的势力的不满,而大顺能把明朝闹得天翻地覆,本质上还是因为明朝的衰败而绝非大顺的强大。
对于清朝来说,虽然清朝打败了明朝的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但是清朝终究没有能力拿下全中国,再加上对于大顺和大清的对比,我们就可以看清楚一件事情。
那就是大清和吴三桂必须要在李自成尚未站稳脚跟的时候消灭大顺,这就可以说明,时间是站在大顺这一边的,而大清和吴三桂已经没多少时间了,而自己打败了大顺的话那么自己之后还能有更多机会,相反投靠大顺的话,大顺站稳脚跟的话,那么自己都不知道大顺能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
最终吴三桂决定降清,历史也从此进入了中国最后一个王朝:
清王朝。

楼主 a1011526798  发布于 2016-07-11 18:26:00 +0800 CST  
3.清朝的社会结构(儒家与清朝)
在下面的书写中,将会用几个篇幅介绍清朝的社会结构,好对以后的历史进行详尽的分析。这节将会梳理孔子与清朝的关系。
说起儒家和清朝的关系,可以说是儒家学说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峰,那么为什么儒家成了清朝选择的学派?这就必须从儒家本身来分析。儒家学说到底是一个什么学说?
儒家学说是从孔子的春秋时代到清朝经历了数次的演化和蜕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结构不断改进而改进。
从孔子创造的儒家源头分析的话,孔子是生活在春秋时代的人,并且他是一个矛盾的人。在他的眼里以周礼为根本的封建制度已经出现了瓦解的迹象,所以他创造了儒家思想,他的目的是要保护封建制度,但是他并不清楚,在未来从根基上毁掉封建制度的人恰恰是他。
周礼是封建制度的根基,是以人的阶级来区分管理人的社会制度,所以人的阶级性是铁律,相互之间很难流动,贵族生来就是贵族,而贱民生来就是贱民,双方保持平衡是以阶级来区分的。
但社会在发展,随着战争的交替和开荒以及扩张,从周公开始分封的各诸侯国领地出现了极大地变动,封建制度的另一个特性就是以封地的控制区分公族与旁族。
公族是与周天子形成紧密从属关系的族群,旁族则是关系较为疏远者,周天子把最好的土地,物产分封给自己和公族来维持封建国家的统一性和权力。
但随着旁族和公族的发展,其实力甚至开始超越周天子本身,就产生了对周天子的不敬,当烽火戏诸侯的事件发生与异族的入侵都造成了周天子的势力下降,使得原本的社会结构发生动摇,孔子就是在这个礼乐崩坏的时代下开始创立儒家的。
孔子认为礼乐崩坏的原因是所有阶级都不做应该做的事情,假如每个阶级都认认真真的去做该做的事情那么天下就会大同了。那怎么理解孔子的这种学说呢?
孔子创造了儒家的行为论。
我认为孔子是想建立一个以行为为约束的封建社会结构,首先封建制度是孔子崇尚的,而以行为论进行约束来达到阶级牢固的目的,举例来说,君王要做一个好君王,这样臣属才会去做一个好臣属,有了好的君王和好的臣属,那么民众也就会安居乐业,这样社会就会兴旺和发达。
这种理想式的学说恰恰从根源上杀掉了封建制度,因为封建制度最关键的就是阶级牢固,一个贱民就是一个贱民,永远就是一个贱民。
不管他智慧或者武勇都不能改变他的身份。这是封建制度的铁律,封住阶级的流动是封建制度的关键,但是当行为作为地位的标准的时候,事情就发生了一个很彻底的改变。
一个国王如果勤俭爱民那么他就是一个好国王,如果他奢侈淫欲,那他就是一个坏国王,在过去的周礼封建制度下,不管他做什么他都是国王。
而在儒家的行为论学说开始发展了以后坏国王失去了其身份的合法性,理由就是因为行为成了评判地位的标准。
封建制度从那时候起就开始瓦解,简单说儒家学说越是无法成为治国思想,反过来就越传播的快,越是从根本上瓦解阶级关系。
使得人期待一个根本性的改变出现,打破阶级垄断,所以当秦国的商鞅变法的时候,其他各国优秀人才就纷纷离开了自己的国家,前往秦国。
儒家学说在春秋战国时期无疑是双重性的,作为封建统治者的统治阶级已经看破儒家对封建制度的侵蚀,所以都不敢用儒家学说,但恰恰是无人使用,反倒更加重了对理想化社会的渴望,使得儒家学说更广泛的扩张。
但法家的成功使得儒家越来越失落,因为法家注重实效的管理让秦国越来越强大,等到秦国统一的时候,儒家已经失败。
儒家学说重新走上神坛的时候是董仲舒时代的汉朝,我甚至认为董仲舒改变的儒家如果不叫儒家,他自己开一派都可以,但是为了保证成功,他还是延续使用了儒家的名号。对于法家的失败,社会制度从新陷入了一种迷茫中,社会迫切需要一个根本体系进行支撑。
那么董仲舒时候的儒家又是什么呢?
董仲舒的儒家严谨的讲是王朝时代的社会制度,以忠君的纲常论为根本基石创造出来的一条符合官权制度的思想。也就是说由过去的孔子的封建儒家思想,变成了董仲舒修改的王朝儒家思想。这种改变主要针对的是阶级之间的关系进行改变。
过去的封建制度是契约从属关系,以土地和爵位为酬劳从而达成一个从属关系,而王朝时代的官僚体系替代了封建时代的契约从属关系。所以从属关系变成了雇佣从属关系。以权力和待遇作为从属关系的交换。
但是也有没有发生改变的地方,那就是行为论依旧是儒家学说的支柱。
在另一方面儒家思想融进了墨家的一部分观念,就是一套严密的组织关系,也就是说在王朝时代的儒家思想成了一种复合概念。与之前的封建儒家思想有了截然不同。
他使得纲常论提升到了重要位置,严密的组织化之间相互的地位和关系从墨家中剥离了出来。用一套崭新的儒家思想与官权思想进行了结合,创造了王朝制度的儒家思想,可以说从董仲舒到清朝结束,王朝儒家思想都一直不断的改变和演化。
其特点有两个分支,一个就是宋朝的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在朱熹时代的宋朝由于经历从魏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的两次大混乱时代。
使得君臣关系变的异常紧张,背叛成了家常

楼主 a1011526798  发布于 2016-07-11 18:26:00 +0800 CST  
使得君臣关系变的异常紧张,背叛成了家常便饭,所以儒家在这个时代不断的提升纲常论的思想,使得雇佣从属关系,逐渐加强达到了一个信仰从属关系。这种信仰从属关系逐渐把儒家变成了儒教。
但到了清朝时候又进行了一次非常有趣的微调,在原有的信仰从属关系,进行更大的升级,达到了一个礼教治国的高度。
从孔子的封建时代,到清朝的礼教时代,社会的根本关系是由契约从属关系变为雇佣从属关系,最后升级到了信仰从属关系上来的。
如果说了这么多把人说的一头雾水的话,就可以从最简单的贞洁观上来看待,男性压榨女性是古代的一个特点,我们不去讨论对错,只是对其过程分析就不难看出,越是久远贞洁观关系似乎就越宽松。
而越是到达近代就越对贞洁观达到了一种执拗的在意,这从表面上看是男性对女性的压榨,但是从社会制度上看,就说明了社会制度的不断转变,越是往近代走两方的关系就越严密和倾向从属关系。
而行为论是作为判断好于不好的一种标准,这种标准恰恰就是儒家学说中所诞生的最关键思想。行为论后面还要细谈,这里只是一个初谈。
以行为作为约束和判断人的标准,这就是从孔子到清朝的逐渐发展,那么清朝为什么要选用儒家思想呢?这是下一节要探讨的。

楼主 a1011526798  发布于 2016-07-11 18:27:00 +0800 CST  
4.清朝的社会结构(官僚结构)
有了社会制度的支持,清朝就必须组建自己的内部管理系统。那么这种管理系统又是什么呢?我认为这无法脱离中原官权文化的支持。清朝开始变得强大恰恰是由于建立起了一个类似中原官权文化的官僚系统。
战争是严肃的,如果没有一套高效的管理制度,那么兵源,武器,物资都无法得到一个保证,所以拥有一套发达而先进的管理系统,对清王朝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在这一点上进入王朝时代的各大王朝都无法舍弃中国所创造的这个系统,从而使得中国文化得到延续。
在这一点上看官僚体系的作用,可以说举足轻重,首先看待官僚系统不能采用文学化的方法看待,不然官僚系统就似乎带有了某种贬义,但官僚系统恰恰是中国发展所创造出的一套领先的管理系统。
既然说了孔子,就不能不提另一个人物,商鞅。
商鞅绝对有资格成为法家的代言人,可以说商鞅所创造出的管理系统是一大创举,社会制度和管理系统是一个国家的根本要点,缺一不可。
所以商鞅在历史上的地位事实上应该超越后来的李斯和韩非子。那么他是怎么做到又创造了什么管理系统呢?
这就不能不谈秦国了。
对于秦国来说在秦穆公时代兴起的封建制度到了秦孝公时代基本已经吃光了老本,社会内部矛盾不断,私斗仇杀,公旁不和,外战内战不断。
使得秦国的国力越来越衰微,甚至到了崩溃的边缘,就是在这个边缘的情况下秦孝公招聘了商鞅进行变法。
如果把周朝看做一个大国而秦国看做一个小国的话,那么秦国内部同样实行的是封建制度,只是规模更小罢了,分封和爵位挂钩,公族和旁族分化清晰,这就使得族权成了社会的主要矛盾。
比如一条河流旁有两个村子,那么最差的结果不是一个在上游一个在下游,相反是两个村子就挨着,丰水期还可以保持相安无事,但到了枯水期双方为了谁先用水就必然产生纠纷,而纠纷在那个时代很可能变为私斗。
私斗进而会演变成仇杀。而公族似乎带有天然的庇护,旁族天然带有被歧视的现象发生,这就使得公族和旁族相互之间积怨日益深重,有水了要打,没水了更要打,一旦发展成天灾时期,往往举族仇杀。
族与族的通婚更会让问题从村的矛盾变为区域之间的敌视,从而引发更大的仇杀。所以,秦国要对外打仗的时候要消耗国力。
而等外部无战争的时候内部反倒不会停止,更要相互仇杀私斗。这就造成了秦国守着肥沃的土地,彪悍的人民,却始终无法成为真正强国的根本原因。
公族对旁族的压制维护了秦公的地位,但相对的使得公族异常骄横,而旁族对秦公异常伤心。就在这个时刻商鞅进行了变法,这种变法是彻底的,根本性的变法,为什么在秦国能成功?
如果简单的说秦公的支持是不足够的,而是商鞅改变了根本的管理方式,简单的说只有几个字:收族权,设官吏,建法律,明赏罚。然而就是这几个,就使得秦国抢先一步进入了王朝时代。因为从根本上讲商鞅改变了国家的管理方式。
首先,同样以刚才的争水为例,国家收掉了族权,改由官吏进行管理,这有什么区别么?以前的封建制度,往往是维护公族,压制旁族。
而现在分水改为统一筹划,不再以族权为优先,这就产生了国人概念,过去遇到不公,根本在封建制度上,所以族权之间的不满马上变为仇杀私斗,而新国人遇到分水不均则问题在官吏不在族与族,也就是说过去矛盾的族与族关系转化为国人与官吏之间的矛盾。
不但消除了社会的根本矛盾,产生了更多的容他性,还简化和精确了权力和义务,在这一点上从过去的靠族亲和拳头,逐渐改变成靠政策法律,使得国家的管理加强了,相反矛盾却弱化了,因为管理官僚系统比调节族权之间的不可弥合矛盾要相对容易。
这一改变彻底改变了封建制度,从而秦国开始从封建制度走向了王朝制度,王朝制度的出现使得社会的分工更为明确,管理更具效率。
另一个关键改变就是官僚制度的出现开始不断瓦解阶级之间的隔阂,在过去的秦国贱民往往就是贱民永远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但是当商鞅改变以后,阶级之间的流动开始瓦解,如果在战争中立功,奴隶可以变为国人,国人可以升级爵禄,而种田,冶炼都可以获得好处。
他摧毁了封建制度中固化的阶级观念,给予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而解放了生产力和生产积极性,以及提升了战斗力。
也就出现了史书中对于秦朝士兵恐怖的描述:赤裸着上身,左手提着人头,右手拿着刀剑,发出嚎叫漫山遍野的追着敌人跑,甚至为了一颗头颅,可以相互砍杀。
因为他们都有了上升的机会,所以,才会变得如此彪悍,重要的不是彪悍本身,而是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商鞅的出现改变了封建制度,最终为秦国一统天下建立大一统的王朝创造了条件,官僚制度的出现不断的瓦解阶级之间的根本界限。
并且重要的一点是封建制度下各诸侯国不但有治权,更有主权,但是当商鞅出现后,主权逐渐被收回,只有治权,这一改革,为大一统同样创造了条件。
而到了汉朝的王朝儒家制度出现后,以行为约束判断人的标准的方式和官僚系统融合了,形成了中国独特的社会制度和管理系统,大家族和大势力最终瓦解。
到了三国时代曹操击

楼主 a1011526798  发布于 2016-07-11 18:27:00 +0800 CST  
到了三国时代曹操击败了袁绍,从而彻底的终结固化的阶级制度,晋朝的失败不是一个表面腐败奢侈的问题,而是社会对大家族垄断统治的一种深刻厌恶,所以才会出现南北朝,而科举的出现更加使得阶级制度的瓦解。
为什么在宋朝以前会出现魏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这两次大型的混乱,根本就是大家族势力的瓦解。在随后的中国出现了无数的寒门士子走向权力巅峰的现象。
为什么清朝可以持续几百年,打破了旁族在正统绝不过百年的传统?.
其实质就是清朝接受了官僚系统,这种接受不是一种被动的,而是一种主动的,从表面上看清朝仍有不公,有歧视的层面在,但在更深层次的角度上看。
官僚体系,成为清朝社会运转的关键。所以当这套系统运作的时候,社会处于一种相对公平的时候,社会就是稳定的,甚至人口出现了迅速的膨胀,从1亿人上升到了4亿人,这与农业技术有直接的关系,但与管理体系也绝分不开关系。
下面要讲述的是经济方面的话题。

楼主 a1011526798  发布于 2016-07-11 18:28:00 +0800 CST  
5.清朝的经济(公私并存)
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是不是必然是水火不容的,是不是双方就必然爆发矛盾,是不是双方一旦出现就必然你死我活?
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个国家的经济注定是建立在本国文化上的,那么文化是什么?如果仅偏向于政治层面来说便是社会制度+管理系统。这两个关键的根本思想是如何,就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经济模式。那么好与不好,也要看当时国力,国势等诸多因素。
从历史来看,不论公有制经济还是私有制经济在汉朝的盐铁论以后都共同存在了上千年,那么为什么中国古代的经济和外国的经济极为不同呢?
因为中国诞生了自己独有的社会制度+管理系统,这两者使得公有制和私有制相互存在又相互作用,造出了公私并存的局面。俩者并不成必然对立局面,而是呈现一个相互递进的作用,那么这与西方的经济有什么不同,还不是这里要谈的问题,要在后面细谈。
旧中国的经济可以分为两个大时代,即盐铁论前的封建制度与之后的王朝制度经济,那么两者有什么不同呢?这就必须从封建时代开始讲起。
过去国家钱粮兵马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税收与徭役,税收又分实物与货币,而徭役主要分工程和工具,比如一个农民每年要缴纳多少货币的实物税收,又要上交多少粮食,当他完成了税收部分,等到农闲的时候就要参与到工程建设上。
修筑城池道路,或者生产武器工具。由于封建时代的特性是封地制,小到每个村年要上交多少粮食,要制作多少兵器以及发生战争时要出多少兵马和携带多少武器都有明文规定,所以封建时代的特性就是封地决定实力。
封建时期的经济特性就是大家族和大势力把握实力,造成了大国家往往最终被诸侯替代,大诸侯被小诸侯代替,也就是从周天子的衰落,再到三家分晋的现象出现。
此时大多为私有制经济。并且繁重的徭役和赋税不但封锁住了生产力,更封住了职业化程度,因为毕竟有人会种田不会造刀,但是有人会造刀不会种田。
这时候商鞅出马了,商鞅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瓦解了旧封建制度,把秦国改造成王朝制度后,使得原本被族权控制的封地制度变成了由国家控制的官僚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进行统一的分配和筹划。
对农业和武器制造进行了很大的变革,尤其是武器制造,甚至到了秦始皇时中国已经出现了标准化生产的武器。这就使得补给变得容易,而且作战效率大大上升。又因为统一度量衡,对国家经济进行一次彻底变革。
但是由于秦朝统治时间极短,没有彻底改革成功就崩溃了,所以到了汉朝汉昭帝时候,由于汉昭帝的父亲汉武帝下定决心,进行了长期的对匈战争,使得国力衰减,于是迎来了盐铁论时期。
首先盐铁论是不是只是公有制的胜利?私有制是不是全线溃败?
这就必须看双方呈现出一种什么样的相互关系。
汉昭帝时代主要对大宗商品的专营权进行了一种全面的垄断,这种垄断所打击的并不是与民争利,而是打击到了封地权这个关键性权力上。
以一个齐鲁商战的小故事进行举例,齐国自己不生产桑生产粮食,而鲁国生产桑不生产粮食,我们把齐国和鲁国比作封地权的一种表现,因为齐鲁都有封地,所以他们种什么由他们自己决定。
丝绸虽然赚钱,但那是在平时情况下,而粮食看起来是贱物,可一旦战争要开始,结果是什么呢?是粮食暴涨,而丝绸暴跌,导致的结果就是齐国大赚而鲁国大赔。
所以不难看出,一旦享有大宗商品决定权的封地屯聚居奇,哄抬物价,就很容易引起市场混乱,越是天灾战乱就越是赚的盆满钵满。这就是私有制经济的问题。也是当时各自封地拥有大量自主权的标志。
那么对方马上反驳,指出公有制同样有问题,在廷议上就有人提出公家生产的农具质量奇差不但不能耕种,反而还利用垄断地位打压私人产品造成很大的影响。对方说的是不是事实,在一定程度上是的,所以公有制经济也有问题。
那么盐铁论到底是谁的胜利?
我认为,盐铁论是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双重胜利。首先私有制是伴随着职业化和城镇化不断提高而提高的,可以紧跟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他满足了人民的需要。
但是放任就会造成屯聚居奇,哄抬物价的出现,而公有制带有保障性质,是社会保障的关键一环,放任同样会造成垄断导致效率低下等问题出现。
所以汉朝的决定是收回大宗商品的定价权和建立保障体系,而私有制在整个大的格局下进行生产。双方从势同水火变成了相互递进的关系,在根本上改变了以封建时代的封地权为主的经济结构,解放了生产力,使得职业化程度加深。
从另一个根本上说出现了由封地的分配制徭役变成了职业化的徭役,而职业化的徭役增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职业化程度更高,相互递进增长。
最终形成了中国独有的经济形势,这种形势被清朝沿用,但清朝统治者认识到了一个严重问题,进行了一点修改,这一修改为以后的清朝覆灭埋下了深深的祸根。

楼主 a1011526798  发布于 2016-07-11 18:28:00 +0800 CST  
6.清朝的经济(闭关锁国)
讲了这么多,就是一点一点的滤清相互关系,如果一上来首先讲闭关锁国就会产生很多问题,把这个关键的问题弄得含糊不清。
那么清朝为什么要闭关锁国,这一点很关键,我认为和清朝建国的一开始就有很大的关联,对于清朝初期建国时,并不具备攻占中原的实力。
虽然坐拥东北,又开始建设起了先进和完备官僚的体系,但是不得不说的是,清朝还不足以南下,而大顺的建立和明朝的灭亡,给了清朝机会。
又因为吴三桂的投降和决战使得明朝迅速被更替,虽然出现了短暂的南明,但是很快被消灭,那么这里又引出了一个重要观念。
在王朝时代的时候,人们是怎么看待王朝更替的?
我认为会出现一种较为奇怪的分类,一部分人自然坚持认为旧王朝不能灭亡,一旦王朝灭亡就如天崩地裂,甚至很多人愿意为亡朝殉难.
但另一部分人反过来认为王朝的灭亡是自然现象,甚至渴望他完蛋,对王朝的灭亡欢呼雀跃。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相悖的看法呢?
这与王朝时代的思想很有大关联,由于进入了宋朝以后的时代,信仰式的从属关系开始占据上风,对于王朝的忠诚成为了一部分人的核心,王朝的覆灭自然是天崩地裂。
但是另一部分人却渴望王朝覆灭,这种思想最关键原因就是以行为论为判断王朝合法性的关键,随着王朝的衰落,人们对王朝越来越不满,自然就认为王朝失去了合法性。
所以明朝的灭亡和大顺的迅速灭亡使得人们一方面从内心中感觉到迷茫,其中一些人渴望一个新的王朝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清朝迅速得到了成功。
但随着圈地运动和屠城事件的不断发生,清王朝内部的族权关系变得紧张起来,尤其是汉满关系变得紧张起来。
这也就是清朝一直挥之不去的一个关键性阴影,为了平复这种影响,清朝在三个方面进行了努力,在政治上,在经济上,在社会制度上。
首先在政治上采用了王朝的管理系统,吸引大量的普通人进入官僚系统,为精英提供了上升空间,虽然在关键部位的选择上仍有歧视,但是这种做法基本上满足和稳定了社会,而先进的官僚系统使得国家正常运转起来,这种运转让矛盾逐渐弥合。
在社会制度上采取礼教治国,不断加强信仰从属关系的影响,从君臣到父子甚至夫妻,整个社会的道德以行为论作为判断标准,由于社会制度上的加强,使得社会矛盾降低。
但吴三桂是不会等待的,对于吴三桂来说,他不能忍受自己被削藩,因为一旦削藩,就又想起了袁崇焕,所以爆发了削藩战争。
这场战争的爆发,自然是以吴三桂的失败为结局的,那么为什么?  因为新的王朝已经建立,人民对旧王朝的忠诚减弱,而战争带来的破坏和苦难,以及吴三桂的叛徒名声,使得吴三桂最后被人抛弃,最终兵败就是不难预见的了。
这场战争很快结束了,但造成的问题却不但没有平复,相反在汉和满之间留下了更深的问题,满人认识到了武器的逐渐先进会让汉人强大,自己的优势已经逐步减少,所以开始压制现代武器的发展。
但是这并不足以让清王朝的统治者放心,而是进行了闭关锁国,闭关锁国的发展模式主要目的就是让王朝控制大宗商品定价权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控制权。
首先闭关锁国后是否就真的不与外人交易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封锁的私人贸易,而官办贸易成为国与国贸易的核心,那么问题就来了,闭关锁国是否完全是无意义的?
闭关锁国造成了一个优势和两个劣势:
一个优势是:闭关锁国加大了什么?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有意思问题,那就是加大了宗主国的地位,由于控制了贸易,尤其是茶,盐,粮等大宗商品和丝绸,瓷器,艺术品等奢侈品的出口。
就造成了物产贫瘠国家的经济出现混乱,想得到贸易就必须承认清朝宗主国的地位,不承认宗主国,就没有贸易,没有贸易会产生国内混乱,所以TC上国的地位就直线上涨。
但造成了两个劣势:首先走私大量出现,另一个出现的就是帮派。
对于失去出海权的渔民和商船来说,转战内陆的河运和漕运就是成为必然,所以原本均衡的内陆与沿海关系变得复杂,而帮派势力开始变得庞大起来,帮派势力中又以运输帮派和生产帮派成为代表,帮派势力的发达为清王朝埋下来一个关键的隐患。
而私人贸易的受限,官办贸易的兴盛,使得帮派控制下的走私开始猖獗,官办贸易缺乏灵活性,现实需求的需要和大量失业的沿海人力促进了走私业的发展,这种现象为以后的鸦片战争埋下了更深的隐患。
清朝的经济由于采用了中国式的经济制度,又因为控制了大宗商品价格和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而积极引进的先进农业作物和先进的农业技术,为中国的人口爆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什么要强调人口爆发增长呢?
因为人口是一个大问题,一个地方的人数从一定基数爆发式增长到4倍,需要高效的管理和保障系统进行保障,不能简单的把人口的爆发单单归功于农产品的改变上。
如果单因为农作物改善粮食产量增长而没有先进的官僚系统的匹配,那么很快就会产生严重社会问题,进而引发混乱。所以人口的增长证明官僚系统是高效的。

楼主 a1011526798  发布于 2016-07-11 18:28:00 +0800 CST  
7.瓷器与鸦片
英国人再一次来找清朝的时候已经是英国变得更强大了,带着满心欢喜的来,可是注定带着满心悲伤的走,要问为什么,因为钱被中国人赚走了。
我认为工业革命作为一个文明的分界线是欧洲人的一种傲慢。
这种傲慢一直让欧洲人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认为从此划分出了新旧世界,但可我始终不承认这个新旧界限,在那个时候,掌握贸易主动权的并不是欧洲人,欧洲为什么要航海,认真看的话就是路上丝绸之路被堵住了,所以一直都在找中国,终于从海上找到了。
但是问题是英国人带着自己认为上等的宝贝来中国卖,却没人要,反倒是成船成船的中国货物被倒回去,甚至夸张的是曾经欧洲有船空船来,带着中国的货物回去的现象的发生。那么这是为什么?
有人把清朝的商业比喻成自然经济,所以基本上都是自给自足,但我认为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清朝的商品贸易发达的程度绝对超越欧洲,这一点都被闭关锁国的所谓封闭假象所掩盖。闭关锁国事实上是进行的官营贸易,而不是不进行贸易。
另外商品经济的最关键核心就是职业化的程度,谁的职业化程度越高,谁就占有优势,而茶,丝绸,瓷器三样核心商品产品绝对是当时世界上职业化程度最高的产品,手艺之精湛,做工之讲究,都赢得了无数外国人的心。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职业化的问题,清朝的职业化水平注定要比欧洲的高,这是为什么?我认为这不是偶然,而是中国人的特点决定的。
中国人最关注的一个方面就是实用技术,而实用技术是与职业化有直接关系的,不能因为清朝在战争中的失败就全面否定中国,认为样样不如外国,这一点是十分不公正的。
英国从海上贸易和殖民地得到的钱,都在纷纷流入中国,这一点造成了贸易上的巨大缺口,所以英国迫切的希望找到一种贸易商品来挽回损失,这种商品就是著名的鸦片。
鸦片的流入使得英国挽回了大量的损失,那么为什么鸦片能这么顺畅的进入中国?并不是英国人的厉害,而是清朝早早埋下的隐患,终于开始发酵了。最终要了清朝的命。
那就是走私与帮派从中起到了一个特别不光彩的角色,走私的现象一直伴随着清朝,理由很简单,当闭关锁国政策封锁住了私人贸易以后,导致的结果就是商品价格居高不下,而走私所带来的利润就非常高。
那么是谁进行走私的?
这一点就和闭关锁国所带来的另一个影响十分相关,由于私人贸易的中断,使得大量沿海商人和渔民进入内地或河漕进行争抢,当主要道路和水路被一部分人控制之后,其他失业与处于中下利润的帮派就渐渐的开始了走私事业。
走私本来就是违法的,而既然走私普通商品也是走私,走私鸦片也是走私,自然选择价格高的货品,鸦片就开始成了走私的主要贸易产品。
当参与走私的帮派逐渐赚取利润的时候,就吸引了更多人参与进来,走私帮派就逐渐发展成了武装走私集团,这种集团带有一种仇清的情绪,一方面来自对清的政策怨恨,一方面来自对法律的惧怕,就开始逐渐壮大起来。
这就是为什么英国的鸦片能这么顺畅的流入中国的根本原因。可以说这种武装集团的逐渐形成,为太平天国出现制造了温床,但这里还不能谈太平天国。
从表面上看帮派势力为了利益疯狂的参与到走私中,是一种恶性的违法犯罪,但是从另一个更深层的层面上看,清朝的宗主国地位上升是以压制国内私人贸易的和压制汉人的结果。
结果不但无法压制汉人,反而助长了汉人通过违法犯罪积攒巨大暴利,最终形成武装集团的事实。清朝为了避免汉人做大所采取的国策,最终反而使得汉人做大,这个根本的矛盾是清朝的根本矛盾,是对汉人长期压抑的一个必然结果。
当周围没有强大国家出现时候,清朝利用优势,轻易的就可以弹压小国,控制对方的贸易,但是当有另外的大国出现时,内外勾结就成了必然,那么汉人的这种行为应该如何看待?
这就是看待历史最关键的核心,清朝所处时期并没有形成现代国家概念,而是王朝概念,所以若用现代国家概念去看,这些走私商人和帮派无疑是罪大恶极的,因为他们不但坑害的是清王朝,更加坑害的无辜人民,使他们走上了吸毒的不归路。
但是如果从王朝的观点上看,汉人长期被压抑的情绪通过一种病态的方式爆发出来,他们并不在乎清王朝的感受,甚至反感和厌恶清王朝,希望自己能扭转长期压抑的满汉关系,从这个出发点来看,汉人只顾汉人的利益,满人只顾满人的利益。
也就从官权制度逐渐退化到了族权制度。
双方谁也不顾国家利益,相反都在最大程度上为了自己的利益争抢,争抢是以牺牲国家利益为前提的,这种悲惨的事实,恰恰就是王朝制度的一个必然。
"我爱大清国 我怕它完了 可谁爱我啊"这是老舍茶馆中最经典的一句话,当人渴望公平的政策出现时,等到的是不公平的政策,当这种长期的压制达到一定顶点时候,被清朝崇尚的道德和伦理就失去了意义。人性中的恶性就会开始占据理性,社会秩序就要受到挑战。
当国家处于危难之时,作为族权的双方不但不会帮助国家,反而是在各自的利益上拼命的“奋斗”这就使得双方都在积攒力量。
相反老老实实过普通生活的大多数人,他们的利益不

楼主 a1011526798  发布于 2016-07-11 18:28:00 +0800 CST  
当国家处于危难之时,作为族权的双方不但不会帮助国家,反而是在各自的利益上拼命的“奋斗”这就使得双方都在积攒力量。
相反老老实实过普通生活的大多数人,他们的利益不但被清王朝盘剥,更被鸦片压榨,他们的怒火也开始不断不断的升高。
如果你从这个视线看,就不难看出,一场真正的暴风雨就要来了。
终于悲情英雄要出场了,这个人就是林则徐。

楼主 a1011526798  发布于 2016-07-11 18:29:00 +0800 CST  
8.悲情英雄林则徐
大家都说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那这个人看到的是什么?
只是满眼的悲剧。
清王朝为长期压制汉人所制订的政策终于开始发酵,从走私到帮派,终于到了军队了,而东西方之间,也终于开始接轨了。
但在之前林则徐干了一件大事,这个大事正式拉开了旧中国的瓦解之路,就是虎门销烟,虎门销烟从一个小的层面上看是销毁了鸦片,但实质是想整肃走私。
可这注定失败,因为一个英雄的忠义之举是不可能扭转整个时局的,武装走私集团勾结外敌与王朝的暗战其实早就打响了。
当销烟的事情传到了英国以后,那么英国为什么支持走私呢?
对于英国来说鸦片是一种睁一眼闭一眼的事情,对于中国的实力,英国人并不是不了解,但是与中国的对抗如果稍有失败,欧洲各国马上会开始重新的洗牌。英国陷入鏖战的话同样会失败。
所以对于英国来说,走这一步下定决心与中国开战其实比中国还要艰难,所以在投票上显得异常的焦灼,我认为中国和欧洲的对抗其实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对于中国来说在前面赚的盆满钵满。
英国就必须找到鸦片,通过鸦片这种贸易产品赢回利润,当鸦片在中国大行其道的时候,清王朝又不得不治理,如果任由发展,武装走私集团如果再膨胀,就有可能进化成更严重的武装势力。
不论是中国,还是欧洲,都必然最终在贸易的层面上进行一次决战,先扛不住的一方就自然要用武力,而另一方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从一个更深层次的角度上去看,鸦片战争表面上是钱的战争,实质上是东亚宗主权之争,是英国想要挑战清朝在东亚的宗主权,所以冒险与中国开战了。从这个角度上去讲,鸦片只是一个话题和借口,而对于宗主权的争夺才是实质性的。
所以不管如何最终战争都必然爆发。
不能执拗的认为是英国两票挺战票使得历史进行了变化,而是贸易战输的一方红了眼所以改成了热战。一旦动了手,双方开打也只是一个借口问题。
这也正是林则徐悲情的地方,他是一个正直的人,他忠于王朝也忠于人民,但他不能改变这个根本的背景。
战争终于到了。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中国从此走上了屈辱的历史,那么我们从战争中得到了什么?
如果从小的层面上看,得到了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从此外国欺凌的岁月开始了,但如果从一个更大的角度上看,王朝制度衰败的时代开始了。
当一个制度走向灭亡的时候,他必然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也就是在未来新中国的出现,这种变革还不能深入来谈。
条约签署以后,中国被强行打开了国门,也就是宣告闭关锁国政策失败,最大的问题是这种封锁一旦被打开那么更深层的矛盾就会接踵而至。表面的悲惨我就不去谈了。
你会发现一个很严肃的事情,那就是当你过去对别人弹压的越深重,他反弹起来的时候就越快速。清朝为什么就是不想见外国使节,就是不想履行条约。
一方面是不想承认失败,但更重要的根本原因就是不想承认自己闭关锁国策略的破产和宗主国地位的下降。
但是,战争的失败使得这种幻想变得有些幼稚,但你又会发现礼教文化开始起了关键作用,清朝皇帝害怕破坏“规矩”,又执拗的纠结于文字游戏。
一方面想继续维持旧政策,一方面又不愿意面对自己的失败,这种举棋不定不但不能挽救自己,反而是继续靠压榨人民度日。
造成的结果是严肃的,而更深重矛盾在不断不断的涌现和爆发,战争的最大问题不是赔款,反倒是闭关锁国政策的失败。
由于工业化的发展,和欧洲在殖民地的成功与因为条约的影响,终于凸显出了海洋贸易的优势,海运贸易渐渐击垮了本就拥挤的槽运贸易。
使得原来被赶进河槽的沿海人更失去了活路。

楼主 a1011526798  发布于 2016-07-11 18:30:00 +0800 CST  
9.江湖与帮派
现代人对江湖与帮派的认知,往往是从小说中了解的,当然作为一个认真的文章,就不谈降龙十八掌是否是最厉害的武功了。
江湖是一个十分复杂并难以讲述的文化现象,因为江湖在中国的地位更容易被文学化,所以就用中国最关键又典型的一个组织来讲述,就十分容易理解了。
这个组织就是镖局。
镖局是一个很复杂的团体,说他复杂是因为他的业务非常广泛,而镖局的公关能力通常比武功本事要重要的多,如果假设镖局代表着广泛的正义,匪盗代表着邪恶的话。那清朝的江湖文化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首先农村有农村文化作为根基,县市产生了城市文化,而其他有人活动地区似乎也需要一套价值观,江湖文化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一个成熟的社会不会在一些广大的地方出现混乱不堪的情况。
因为古代的物流能力很低,官方建设了驿站系统做为官方的支持,那民间就自然也需要有人提供物流服务,所以镖局是一个职业化程度很高的服务性组织,他满足了民间对于物流与安全护卫等繁多的业务。
当利润产生的时候,就自然有人惦记,所以盗匪与镖局是一对双生兄弟,假如没有盗匪那么自然不需要镖局,假如盗匪过于猖獗,结局很有可能就是在其所出没范围开始衰落。
一旦区域衰落,匪盗就得去别的地方争斗,这是他们不愿意的。因为相互火并并不能保证肯定能赢。
要么就是引来官军征缴。之所以叫盗匪,自然是不能和官军证明冲突的。所以匪盗和镖局双方实质上都需要对方的存在,盗匪和镖局都是一个风险性巨大的行业,于是就出现了很有趣的现象,江湖文化。
镖局的产生是由民间的贸易与物流和安全需求所诞生的,那么盗匪呢?盗匪往往由流民,叛逃军人,恶人等复杂群体产生。这种复杂性使得盗匪即渴望抢劫又害怕抢劫,抢劫可以带来巨大利润,但也同样会招来征缴。
反过来说镖局也是同样如此,镖局希望的是把任务完成,并不渴望发生争斗,所以双方达成了一种非常微妙的关系,即盗匪收取保护费,而镖局可以在达成默契的区域任意活动,双方都满足了对方的需求,又使得双方同时存在。
这种文化发展到了清朝已经十分发达,甚至已经非常成熟,但随着鸦片战争的结束,把他们逼上了绝路。
讲述镖局文化是从一个侧面讲述旧中国的物流方式和区别于乡村与城市之外的有人地区的文化特点,随着公路与铁路和海运等新兴运输业的出现。
使得他们大批的失业,其中就包括了大量的水路,旱路工人。这些人并不是没有组织的,相反是被组织化很高的帮派所领导。
那么帮派势力又是什么呢?
帮派势力带有一种贬义的感觉,这也是文学化的结果,在古代帮派势力属于类工会的势力,由于职业化的产生,使得帮派势力出现了最大的三个分类。
一类是产业工人帮派,一类是物流工人帮派,一类是商人团体帮派,当然细分就十分繁杂,但其中最大势力的就是大宗商品的势力帮派,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盐帮,漕帮与商团,比如晋商,徽商等。
从实质上讲,帮派的出现是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与职业化发达所产生相互联系的,毕竟道路,产业,商人都不可能任意而为,所以抱成团形成团体,更容易竞争。
由于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清王朝在鸦片战争前内部出现了相对稳定的局面,但随着鸦片战争的到来,尤其是运输方式的彻底变化,使得江湖文化出现了瓦解的现象。
首先,不论是海运还是铁路或公路运输都大大的加大了运输量,并使得运输的速度和效率都明显上升,使得运输成了一种创收的好途径,自然都加大了更大势力对路权的渴望和控制,所以镖局和盗匪的原有稳定关系出现破坏。
但破坏更深的是物流帮派,使得大量工人失业,又因为战争赔款和清王朝压榨加重的现象出现,隐藏于深处的矛盾终于爆发。
江湖规矩被破坏后,匪盗抢劫的成本也直线上升,使得匪盗更倾向于风险更大的走私,随着清剿的力度加大,让他们更加难以生存。越是难以生存就越是铤而走险。
而镖局所带有的特性被更具效率的新物流方式替代,使得他们也同样出现了大批失业的现象,更加具有问题的是,镖局是会武术的职业化组织。
所以当大批失业发生时,他们难以融入社会,反倒是对江湖文化轻车熟路,结果是他们其中一部分人,进入了匪盗的行列。
所以匪盗势力,失地流民,失业帮派,这三大势力的集中出现,又因为长期隐藏的社会矛盾,开始发酵。在这种背景下,太平天国的出现就是一种必然。
洪秀全曾经被神父鄙视,认为动机不纯,但谁又能想到就这么个人物,愣是掀起了一次狂潮。

楼主 a1011526798  发布于 2016-07-11 18:31:00 +0800 CST  
10.太平天国
在这里已经详尽分析了太平天国的成因,太平天国的出现并不是一个偶然现象,而是深层次矛盾和现实矛盾不断交织的一个结果。
那么如何评价太平天国?
首先太平天国的出现无疑是彻底改变了历史的进程,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整个过程却是跌宕起伏的,带有十足的戏剧性,最终自我瓦解导致覆灭。
从一开始的意气风发,势如烈火,到后期的分崩离析,黯然离场,可以说都和他的发起者洪秀全有极大地关系,那么洪秀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就是一个成了事的阿Q.
阿Q这个人物大家都应该很熟悉了,他是一个喜欢吹牛的人,又不喜欢认真去做事,遇到了困难只能蜷缩着等待结局的人。
洪秀全就是这么一个人,他的文采实在是达到了难堪的地步,中不了功名也是自然的,但他又有着一颗伟大的心,很想成为一个伟大的人,这就是他的特点。他接触了基督教,宗教恰恰给了他一个平台,一个吹牛的平台。
把自己说的神乎其神,甚至连正宗的神父都瞧不起他。早先他组织过砸孔庙的活动,可马上被人敌视,并不成功,一度想要放弃自己的大事业。
这时候恰恰是他的兄弟们默默的一点点固执的传播着他所谓的拜上帝教,才积攒了自己的势力。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两个问题。
第一点是洪秀全做事没有长性,还好大喜功,一旦遇到挫折又很容易放弃。另一点也可以看出来问题,那就是太平天国的权力并不在牢牢的把握在洪秀全手里,这一点非常关键。
队伍是别人发展的,壮大的,他之所以能收归于自己,不是他的能力强,恰恰是因为他能力弱。因为他能力弱,所以需要人才,也能给人才发挥的空间,这才使得当时很多对于清朝不满的人才加入。但这显然存在隐患。
但他又是一个幸运儿,清朝因为鸦片战争的失败所采取的压榨政策,与疾病,腐败,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交织在一起,使得被长期压制的汉人需要一次爆发。
而太平天国的一个特点就是不单纯是由农民组成的,是由帮派势力参与其中的,帮派势力与农民的最大不同就是组织性较强。
而且在江湖规矩尚未彻底失去的情况下,他们较为团结,又加上宗教化的组织性质,更加强了这种特性。另一点就是起义所要付出的代价极大,所以一旦决定起义,失败就必然遭受严厉惩罚。这也加强了一定的团结。
随着金田起义的开始,太平天国开始了自己的狂飙,那么为什么太平天国可以在几年内就控制了中国南方大片地区呢?这主要与社会问题和清朝衰落有直接关系。
清朝的军队最大问题一方面来自于长期的和平使得军队武备松弛,懒于训练,这就造成了作战能力下降,另一方面吃空饷的问题严重,导致军队只能扰民却不能征缴。
更为严肃的是军队为何而战的关键问题存在疑惑。使得军队不愿为清王朝出力,各个省市之间的矛盾问题造成了相互推诿,这些复杂的结果都造成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在初期能力并不强的太平天国迅速的发展起来。
而随着相继攻破大城市,得到了军械的补给,更壮大声势,在财力上得到补充,最关键的是,出现了反清与建立新世界的重要思想。尤其是太平天国所吹嘘的美好社会,使得对清朝不满的人都想加入其中。
但事实是残酷的,在太平天国没有得势的时候,内部因为惧怕失败的虚假团结在成功了以后开始出现了问题,尤其是洪秀全出了大问题。
在过去洪秀全不过就是个只会写些蹩脚诗歌的文人,愿意作诗就作诗,不愿意了找点自己的乐子是可以的,但当他成为一个巨大势力的领袖时候,考验他的时刻就到了。
当所有人都热烈期盼美好新生活开始的时候,当将军们还在讨论应该攻伐何处的时候,他却停了下来,洪秀全被欲望吞噬了。
这种欲望来自奢糜的物质享受和无尽的吹捧中。这也是他这种人的特性,得到了暂时胜利就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反而是享受已得到的胜利果实,开始认为天下真的就太平了,想要享受了。
军事上的成功只是一个很小的层面,其背后隐藏的深重的社会危机才是太平天国成功的核心,但洪秀全似乎一时间昏迷了头脑,开始热衷搞他的社会性试验。
最为夸张的就是男女分住制度,这种分住制度是一种思维上的狂热导致的愚蠢结果,夫妻分离,父女,母子分离,把原本稳定的社会伦理进行了一个彻底的破坏。
在官僚系统上更是混乱,任人唯亲,随意封赏。在生活上又极度糜烂,可以说太平天国对人民的压制超越了清王朝。
当清王朝开始组织军队征伐的时候,洪秀全不是积极的筹划,相反是一种自我逃避的态度,似乎只要守住了自己的那个所谓的皇城,便从此可以逍遥自在了。
长期的放任和任人唯亲,终于使得太平天国内部出现了分裂瓦解,在这种情况洪秀全反而变得更加多疑。
可以说太平天国的成功是一个让人纠结的过程,太平天国的兴起是因为社会深层矛盾,但兴起后的一种肆意妄为,又是一种典型的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态度。其倡导和鼓吹的美好生活不但没有实现,反而成了比清王朝更加压榨的王朝。
所以太平天国的快速兴起和快速覆灭都无法脱离洪秀全本人的原因,他渴望成功,当成功了以后却不尽应该尽到的责任,反而是把义务扔给了别人,把权力留给了自己,在肆意妄为中癫狂。
最终覆灭

楼主 a1011526798  发布于 2016-07-11 18:31:00 +0800 CST  
最终覆灭,并没有任何的悬念,太平天国本身是彻底失败的,但因为太平天国所引发出更大危机,正在清王朝发酵。
三个人走到了晚清的历史舞台上,第一个人就是曾国藩。

楼主 a1011526798  发布于 2016-07-11 18:32:00 +0800 CST  
11.清朝最后的三个抬轿人(曾国藩)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这三个人,可以说是清王朝最后的抬轿人,他们都不约而同的保护着清王朝这顶颤颤巍巍的破轿子。
那么这三个人又是怎么抬这轿子的呢?
我认为曾国藩是在轿子背后抬着的,出力最多,看似得到最少,但不能缺少他,左宗棠是在前面抬的人,视野最清晰,活的也最潇洒,却无奈的不能确定方向。
而李鸿章是在轿子旁边伺候着的人,他没有曾国藩出力多,又没有左宗棠的那种潇洒和视线,只能唯唯诺诺的小心伺候着轿子里的人。
这小节文章要谈的就是轿子后面的那个人,曾国藩。他与洪秀全恰恰是相反的性格。
洪秀全喜欢高调,喜欢自己是人们眼光中的圣人,享受着奢靡的生活,但当灾难与毁灭来临的时候,他多疑,懦弱。最终众叛亲离。
曾国藩喜欢坚韧,他的人生是逆境的人生,考科举不顺利,打仗几近崩溃,但他做事执着,坚持,在逆境中不断的努力,最终取得了成功。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三个人都是忠臣,但是三个人又有着不同。
曾国藩忠诚与清王朝,这是肯定的,但他是有私心的忠臣,他渴望能建立一个势力,分析他到底要建立什么,是这节的关键。
如果太平天国是隐藏在清王朝内部的满汉不和最终发酵的结果,那么太平天国早期的成功要素之一就是热衷火器。
火器的运用其实也是清王朝长期想要打压的,但毕竟是进入了新时代,一旦进入了热兵器时代,再怎么压制,最终都只会因为压制的越久则反弹的越高。
曾国藩一开始指挥军队是失败的,这一方面是自己的经验不足和装备训练不足造成的,更加关键的是,此时的太平天国内部正在畅想着属于自己美好新时代的时候。
在外部人民心中普遍对太平天国带有同情心理,相反对一直长期压迫着人民的清王朝带有很大的厌恶。这才是曾国藩一开始失败的关键原因。
在失败后曾国藩并没有消沉,相反是重整湘军,表面上看湘军属于清军,但实质上,在王朝时代的制度下,军队往往都是私军。在曾国藩征缴太平天国的过程中,不断的壮大和发展着湘军,这个时候爆发了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了他转机。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是欧洲各国看到了清王朝的真实实力和太平天国起义的背景下进行的。导致的结果很明显,就是北京被攻陷,圆明园被毁。随后又有一系列的丧权辱国条约被签署。第二次鸦片战争深层的意义是满人势力真正的衰弱。
而汉族势力开始兴起,尤其是以湘军作为代表的曾国藩。
曾国藩的隐忍和坚持终于迎来了春天,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就是自己实力的上涨和太平天国的堕落。
取得了初期胜利的太平军失去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相反在高级领袖的糜烂和沉迷下失去了方向,在猜忌和怀疑的目光中失去对彼此的信任。再加上洪秀全一系列骇人听闻的政策,使得人民原本对太平天国带有同情,甚至支持的心,冷掉了。
曾国藩严明的军纪和训练与改造后的湘军反倒是赢得了支持,这一点是曾国藩可以打败太平天国最关键的一点。时局的转变来到刚刚好。
曾国藩的春天和好运不仅没有完结,咸丰在避暑山庄死了,从此时起,几乎可以说,汉军和满军的天平开始彻底的逆转了。
因为一个女人开始要登上历史舞台,她就是争议颇大的慈禧,但这时还不能谈她,我一直没有说,这三个男人抬的轿子里是谁,我认为就是慈禧。
那么为什么曾国藩不是在轿子前的人呢?也不是在轿子旁伺候的人呢?
我认为曾国藩的内心中看出了清朝的隐忧,甚至是覆灭,但他不能说,只能做,他需要一种势力,他想要的和着眼的是更广阔的未来。
所以他出力最多,活的太沉重。我认为他看到了中外的差距,他想让谁强大?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我认为表面上是希望清朝强大,而实质是希望中国强大。
那么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区别在于现代国家意识正在出现,这一点是非常关键的,如果说林则徐是开眼第一人,到了曾国藩时已经有很多人接触过“外国”了。除了感叹之外,更希望国家可以强大起来。
但国家强大就需要军队,可有了现代化的军队是不是就会让国家强大呢?
这是尴尬的问题,在表面上拥有了先进了军队可以使得国家强大,但是在一方面满军的实力在不断下降,汉军的实力在不断上升。
这此消彼长之间是需要考验人的,那么到底是忠于清朝,还是忠于国家呢?这在王朝时代算得上是最严肃和最关键的问题。
我认为曾国藩选择了后者,但曾国藩没有看到结果,接力棒交给了另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在轿子前面的左宗棠。

楼主 a1011526798  发布于 2016-07-11 18:32:00 +0800 CST  
12.咸丰与慈禧
评价咸丰这个皇帝,用可怜之人必要可恨之处来说真是恰如其分,他有点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没能力控制局面。
但他的放任和自我堕落却更快速的让局面失控,太平天国的崛起为之后的其他起义制造了温床。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让所有外国人都明白了清朝的软弱。
在内政外交方面也是全面的失败,历史对他的评价很低,但我倒觉得他蛮幸运的,当所有的厄运都加在他身上的时候,还仍然有一点点上天对他的眷顾,那就是他有一个日后撑住清朝的女人,这个人就是慈禧。
咸丰给人的感觉就是他反映了整个王朝时代的一种共性,就是各大王朝似乎都会出这么一个皇帝,有喜欢书画的,有喜欢做木匠的,有喜欢做诗歌的。似乎他们假如不做皇帝那都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天意安排他们做了皇帝。
为什么呢?我觉得这个规律似乎是一种必然,在之前达到了最高的高峰,随后就要进入低谷之中,如果有中兴之臣那么还能成功,如果没有就是崩溃解体。被新王朝替代。
我认为这和王朝发展规律有多少的联系,王朝时代通常都是开端比较稳健,随后到达鼎盛,然后开始下落,最终衰落,这个规律就是王朝周期论。
而我自己认为王朝周期论有一个关键点,就是完美平衡点,当达到这个点时候社会生产力和生产资料达到了一个最佳的平衡,所以那时候最为鼎盛。
那么清朝的最为鼎盛就是乾隆时而随后的嘉庆和道光还多少能撑住台面,可到了咸丰这里为什么就出现了这样大的变化呢?
我认为这和族权势力的兴衰不无关系,平心而论,刨除个别呆傻的皇帝在智力上有问题,其他皇帝都是由最优秀的政客作为老师进行单独教学,钻研帝王之术。清朝受礼教文化影响,更加严格。
那么被最优秀老师教育出来的人,为什么成了蠢蛋呢?
这牵扯到王朝的核心问题,作为皇帝能有多大权利?看似皇帝拥有最大的权利,但这种权利是在不断递减的,一个王朝最开始皇帝拥有最多的生产资料和生产力。
可以随意调配,王权的势力最大,而其他势力都不具有挑战的资格,通过开荒和经营,社会的主要矛盾并不明显,因为生产力和生产资料的利用率都在一个很低的阶段。
经过几个皇帝的励精图治,当生产力和生产资料都有效的利用起来的时候,王朝变得富足,但皇帝本身的势力表面上膨胀了,但实质上缩小了。
因为可用于封赏的资源正在减少,而各种族权势力都在增大,王朝制度的权利和义务使得皇帝家族在享受权利时,自然要付出最多的义务。为了稳定王朝,皇帝只能用自己的资源去满足王朝。
这种实质导致了,当完美平衡点一但过了以后,皇帝和各种族权势力呈现了此消彼长的态势,小势力往往最终相互勾结和吞并形成几个大的族权势力。
这时候,皇帝本身的能动性就开始不断不断的降低,政策也越来越变得小心,整个社会的活力开始下降。
清朝这种情况更为明显,其满族势力和汉族势力天然的就带有倾向性,所以不断的渴望在满族势力那里得到支持是皇帝们的选择。
可问题来了,随着时代的变迁,原本应该起到中流砥柱的满族势力,逐渐堕落,汉族势力越来越强。
这就产生了咸丰的尴尬,他想求助于满族势力稳定局势,但是战争的失败给了他一个明确的答复,满族势力除了扰民有术之外。
在作战实力上的下降是明显的,满族势力带有一种明显的优越性,似乎自己得到支持是天然的,所以异常骄横,但骄横却没有能力作战。
造成的结局就是,越是倚重他们,就越无法解决现实的问题,咸丰非常渴望找到一个平衡点,让自己可以发挥,但是这种平衡没有出现,咸丰只能在无奈中醉生梦死。
这种无奈是王朝制度的特点,因为王朝制度的特点就是以王权为根官权为辅的一种制度,并且这种官权制度有退化为族权制度的现象,这后面要细谈。
那么咸丰有没有可能依靠汉臣呢?我认为他不敢,如果选择了平常一直处于压制状态的汉族,那么满族很有可能抛弃他。
用今天的观点看来,咸丰是一个优柔寡断的皇帝,但看待历史,必须用当时的眼光才能看懂当时的做法,这是为什么?
因为社会制度和管理体系已经出现了巨大的转变,假如用新时代去看旧时代,或者用旧时代看新时代,都自然感到难以理解过去或未来人的思想。
咸丰死了,他不回北京我认为是他感觉没脸回去,他度过了自己痛苦又可恨的一生,那时的中国又经历了一轮外国的侵略,造成的伤痛需要让后人付出代价。
但他就是这么一个人,就好像人们都即惋惜又痛恨宋徽宗一样,如果他不是皇帝多好,但历史就是历史,容不得假设,一个争议性最大的女人终于要走到台前了。
这个人就是慈禧。

楼主 a1011526798  发布于 2016-07-11 18:32:00 +0800 CST  
13.初谈慈禧
慈禧是一个颇具争议的人,那么我希望可以还原一个最真实的慈禧。慈禧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她怎么得宠的我并不在乎。
关键在于她与其她几个非常有名的女人比起来可以说并不逊色,假如弄个排名,前三名必然是吕后,慈禧,武则天。
这三个女人是最被人耳熟能详,也最具权势的,之所以这样排序是因为从几个综合角度来看吕后所面对的敌人都是最强大的,比如项羽和韩信与匈奴。
她也是最成功的,在活着的时候也最为骄横。慈禧所面对的局面是最凶险的,所需要做决定是最复杂的。所以要排第二,那么我相信很多人会认为武则天排在第三是不公平的。
但我认为武则天无疑是失败的,她只是做到了其她人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凭这份被所谓的勇气,被无数人情迷。可我对武则天的评价反倒是极低。
首先武则天没有考虑清楚一个核心问题,那就是武则天她是一个女人,似乎这有点对女性歧视的因素在里面,但在王朝时代,这确是一个天大的问题,她的继承人到底是姓李,还是姓武?
老子传儿子位,天经地义,这种同姓继承宗法是古代的关键大法。
但是武则天她不是男人啊,所以她要传给谁呢?假如传给儿子,那她所费劲建立的王朝不就等于破灭了么。
在宗法上,武则天建立的王朝一旦传位于李氏,必然是变回李氏王朝,也就是唐朝,那么武则天所建立的大周王朝便从此灭亡。既然本身要破灭那还何必要费劲呢?假如传给武氏,那等于李氏王朝的崩溃,那么就必然爆发李氏与武氏的内战。
当时社会正处在一个大发展的时代,人民忠于李氏并不忠于武氏,更加严肃的是武则天挑战了整个男性社会和王朝传位的法统地位,一旦让武则天成功,那么就会造成社会的巨大混乱。
所以拥有势力和军队的人就不会忠于她,反而要打倒她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不然哪天自己的媳妇把自己财产传给小叔子了,那是他们绝对不能接受的,所以她在无奈下退位,自己建立的王朝破灭,还政于李氏。
而且论优秀武则天并不是最聪明和最优秀的,别的人都明白这个最简单的道理,所以都是垂帘听政,就是不去沾染正统,我认为武则天的勇气多少带有引号。甚至武则天所采取的行动,导致了她的失败,因为她是活着被逼退位的,也就是失败了。
到了慈禧时,她得到了一个机会,让她成功,但她的一生都无法脱离争议,甚至骂名。可如果论敌人的程度,维护的难度上看,慈禧却是在其她人没有的难度下艰难的维持了自己的统治。这一点也是她排第2的最关键原因。
这里就必须要提曾国藩,左宗棠和李鸿章这三个人对她的不同影响了,当她见到曾国藩的时候,在内心中就希望能与曾国藩做一个交易。
这个交易是相互得利的,那就是在政治上慈禧支持曾国藩,在军事与政治外交上曾国藩支持慈禧。
慈禧打破了或者所颠覆了前面诸位满族皇帝的选择,前面的皇帝无不以支持满族为核心,但是慈禧没有这个条件,甚至她受到了满族的欺压。
这就和咸丰的死很有关系了,咸丰在的时候,满族势力虽然也有发作,但是碍于伦理关系和正统关系,还不敢和咸丰这个皇帝公开化叫板。
但是咸丰一死,所谓的八个顾命大臣就开始了,他们都渴望控制王朝,我认为他们小看了慈禧,说到底慈禧也是豁出去了,既然人人都在算计和欺压她和同治,那她也毫不留情的干掉了八个顾命大臣。
这一举动其实质就是得罪了整个满族势力,从表面上看相互之间还维持着一个所谓的同族关系,但实质上满族势力对她极不满。
在这个关键抉择的时期,慈禧毫不犹豫的就和曾国藩达成了一个同盟,那么为什么曾国藩作为抬轿子的不是前面的那个呢?
从表面上看曾国藩是湘军领袖,又是整个湘人的偶像,但因为曾国藩是最需要耕耘的人,他需要为汉人势力打下根基,所以他跟老黄牛一样出力最多。做人低调忍让,最终成功的创造了湘军势力。
又因为出力最多所以就不能潇洒,但是他和李鸿章与左宗棠是截然不同的,他与慈禧的联盟关系使得他只能折服与慈禧的权利之下,所以曾国藩是在轿子后面的人。
慈禧的这种调整和变革让满族势力傻了眼,因为他们想不到慈禧会背叛他们,和汉人达成联盟,为了自己的势力不衰落,也开始折服与慈禧。
慈禧的成功战略调整使得满汉矛盾复杂化了,那么是不是可以说慈禧是高明的呢?我认为慈禧的举动更多处于无奈。
曾国藩另一个与后两者不同的是,曾国藩带有的更多是国家意识,这种国家意识的觉醒使得他带有一种更深层的考虑,那就是曾国藩希望的是国家强大。
曾国藩在整军后,他看出清朝的问题,所以他带有更多的筹码,他要的就是慢慢的耕耘,慈禧明白不明白他的意思?
我认为慈禧看出了曾国藩的意思,所以她才会选择李鸿章。
但慈禧更多的是无奈和遗憾,把中国搞成了这个样子的人不是她,而是她的丈夫。让她选择汉族不选择满族势力的根本不是她不想选,而是满族势力的不臣之心。
可以说慈禧并不想做这样的决定,但是时局和形式都不允许她有其他的办法,可以说慈禧和曾国藩的联盟,看似是慈禧赢得了最大的胜利,她把满汉两族大势力都手弄囊中,但实质上曾国藩才是整个事件的胜利者。因为汉军

楼主 a1011526798  发布于 2016-07-11 18:33:00 +0800 CST  
可以说慈禧并不想做这样的决定,但是时局和形式都不允许她有其他的办法,可以说慈禧和曾国藩的联盟,看似是慈禧赢得了最大的胜利,她把满汉两族大势力都手弄囊中,但实质上曾国藩才是整个事件的胜利者。因为汉军的兴起从此不可阻挡。
曾国藩死了,慈禧需要一个全新的联盟,与她联盟的人就是在轿子前面的人。
左宗棠。

楼主 a1011526798  发布于 2016-07-11 18:33:00 +0800 CST  
14.清朝的最后三个抬轿人(左宗棠)
左宗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又为什么说他是在轿子前面的人呢?
左宗棠带有中国文武两道的性格特点,有文人的气节,又有武人的豪迈,所以他理所应该在轿子前,可以说清朝只是一个很小的缩影,轿子本身就是王朝制度。
王朝制度走到了最后,但是左宗棠做了最后一次的释放,他的一生是潇洒的一生,是王朝时代最后的一道光彩,他燃烧了自己的一生。
维护了自己所忠诚的清王朝的统一。但他不能决定目的地到底该去哪,能控制的只有慈禧和历史本身,所以他只能用自己的能力抬最后一程。
他从小立志报国,但挫折似乎就是为了天降大任于斯人,林则徐是无奈的,他渴望拯救中国,但他却无能为力,因为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而是王朝时代所积压已久的族权矛盾导致的。
(PS:插一段题外话,我为何喜欢历史,因为小说不管如何精彩都是人编的,主角不管结局如何,都只是一部让人构思出来的戏,而历史则不然,生与死,荣与辱。可以说都是主角自己努力的结果,所以我认为历史原比小说精彩,更比小说鲜活。)
左宗棠遇到了林则徐,林则徐老了,但俩个想拯救中华的人遇到了一起,于是一场托孤的经典故事发生,而日后正是仰仗着林则徐对新疆的勘察,左宗棠才建立了功勋。
左宗棠这个人,我认为他已经萌发了国家意识,当时的中国随着被强行打开国门多年,已经有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开始体会到“现代国家”这个概念了。在内心中越来越对现代化的渴望。
随着太平天国的覆灭和湘军势力的兴起,清王朝进行了重新的洗牌,以慈禧为首的核心势力偏向了汉族,这从根本上动摇了清朝的国本。
那么我有理由认为曾国藩在不断的培植势力的时候,自然更倾向于左宗棠,但是李鸿章似乎更加得到了慈禧的倾慕,这中间的问题,就是曾,左,李,三个人性格的真实写照。
首先曾国藩是一个有私心的人,我已经讲过,但我认为左宗棠比曾国藩和李鸿章都要单纯,这种单纯不是指幼稚,而是指纯粹。
正因为他的纯粹,才能席卷成一股巨大的势力在军事上取得胜利,因为从事实上看人民对清王朝的不满正在日益加重,而对洋人的不满也在加重,所以人民更愿意一个英雄的诞生,左宗棠就是这样一个英雄。
英雄的特点就是纯粹,因为他纯粹,所以他能办成别人办不成的事情,能打赢一系列战争,说到底,人心所向需要一个人来拯救他们,当这个人出现的时候,积压的不满就会彻底的爆发,从而赢取胜利,这才是左宗棠胜利的根本。
左宗棠在征缴太平天国,平定新疆回乱,这最主要清末战争中取得了胜利,如果说太平天国还是仰仗曾国藩的话。
那么新疆回乱是左宗棠爆发的时刻,新疆回乱的背景比较复杂,从根本上说是清朝的礼教文化在平时使得各民族隔阂不断的加深,尤其是公族旁族概念在清朝的凸显作用,再加上外国的暗中勾结,又因为清朝的压榨,最终爆发内乱。
而在到底要不要收复新疆的问题上成了左宗棠和李鸿章交锋最为激烈的时刻,从表面上看陆权与海权的争斗是核心争斗点,但实质是国家概念与王朝概念第一次进行了争斗。
可以说从收复新疆开始,国家意识就开始了与王朝概念的不停的争斗。
在左宗棠的部分就先讲国家意识,然后在李鸿章的部分再讲王朝概念,首先对于现代人来说,维护国家完整统一是一种天然的义务,那么为什么?
这看似是一个幼稚的问题,但实质却是现代国家概念的真正核心问题。
国家到底是谁的?
这个问题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解释,首先在旧中国的封建时代,国家是某一个族权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封建时代产生了公族与旁族概念。
如果谈“国”这个概念,那么在周礼出现的封建时代,就已经有各个国了,当然大家都能随便说上来几个,秦,齐,晋,宋,郑。
但是这个国是私国,因为这是公族或者旁族的封地,天子是公族和旁族的总代表,在法统上形成了公国概念,在这种公国概念内各个私国进行平衡和管理。也就是说旧中国在没有形成现代国家概念的时候,这个国实质上值得是封地权和治权与一部分的主权。
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秦朝的大一统,在大一统时代产生了一个微妙的变化。那就是公国和私国的概念发生了改变,成了正统王朝和私朝的概念。
为什么中华文化没有断绝,因为中华文化在旧中国的根本并不是现代国家概念,而是谁是正统的概念,由于社会制度和管理系统的先进性,造成了周边国家热衷于中华化,连异族都开始逐渐争夺中华的正统地位。
但从根本上讲,旧中国国家从未属于人民,而是属于某一个族群或势力的。而现代国家概念的根本就是国家属于人民,而不属于某一族群。
这与美国的出现和欧洲文艺复兴有很大关系,但这里还不细谈。
那么为什么现代国家概念可以在清王朝这种礼教文化下扎根呢?这又是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了,那就是虽然旧中国没有国家概念,国家不属于人民,但是,中国的文化受到儒家文化的根本影响,是一种以行为论作为约束和评判统治者合法性的根本思想。
所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从中国封建时

楼主 a1011526798  发布于 2016-07-11 18:33:00 +0800 CST  

楼主:a1011526798

字数:307432

发表时间:2016-07-12 02:2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1-30 00:04:17 +0800 CST

评论数:1528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