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苏东坡的放逐与回归 ——有感于林语堂《苏东坡传》

此文为楼主原创论文,分享给大家,一起探讨。


摘要

苏轼作为中国古代文人的典型,他的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林语堂先生所著的《苏东坡传》比较系统详细的讲述了苏轼的生活经历、政治经历、个人思想、文学成就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向我们展现了丰富的、变化的苏轼。苏轼一直处于政治的漩涡之中,但他却风光霁月、从容应对,依然保留自己纯洁的新性。苏轼的一生一直在放逐当中,苏轼能以儒家思想为本,又能兼有道家所长,重儒不功利,好道不厌世,在逆境用自己的乐观、旷达、淡然追求自己的人生。放逐是外在的,回归是内心的。被放逐的是他的躯体,永远不可禁锢的是他自由潇洒的心。在阅读这本书之时,笔者颇有收获。在错综复杂的人生经历,保持孩子的心性,坚持做自己,在成长中快乐着。

楼主 l凌落成晨  发布于 2015-12-25 11:49:00 +0800 CST  
三、回归
(一)旷达与淡然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苏轼对于逆境的态度是坦然的。他的一生经历过大喜大悲,有如欧阳修、范镇、高太后等知遇之人,也曾遇到背地中伤、无事诋毁之人。所以他曾官居高官,也曾贬谪到海南、几度入狱、客死他乡。然而这些对于苏轼来说并不算什么,他用自己的旷达和淡然战胜苦难。即使远在岭南依然悠然:“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六年没见子由可以乐观歌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或许真如他自己所说:“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二)入世与出世
有些人生来就是要做伟人的,有的人生来就把伟人的责任扛在肩上。所以苏轼选择了入世。他心系天下苍生。杭州浚治运河、筑西湖堤、徐州的抗洪、密州除蝗灾、一桩桩政绩无不以民为本。想做一些有价值的事,这大概就是入世的苏轼。
然而,命运的不顺,苏轼又有他的另一面。平生最喜欢陶渊明,与参廖、佛印等出世之人为友。他对道家有深入的研究。他研读佛教经典,深悟佛学要意,并将外来的佛教文化与中国本土的儒、道两家文化参合融通,博辩无碍,使他的学养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1]
入世是苏轼的放逐,出世便是苏轼的回归。放逐是外在的,回归是内心的。被放逐的是他的躯体,永远不可禁锢的是他自由潇洒的心。


[1]出自梁银林《苏轼与佛性》

楼主 l凌落成晨  发布于 2015-12-25 11:50:00 +0800 CST  
若能回宋朝,我想看一看那个男子,他写尽人间繁华看过人情暖冰,他高唱大江东去他独得世间潇洒,他虽漂泊心中自有家,他有“与君世世为兄弟”的手足,他的爱情虽不完美却人人道是佳话,他是苏轼,眉州眉山下,淡然旷达的男子。

楼主 l凌落成晨  发布于 2015-12-25 11:51:00 +0800 CST  

楼主:l凌落成晨

字数:963

发表时间:2015-12-25 19:4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4-24 17:03:01 +0800 CST

评论数:39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