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悟】三个字道破宇宙奥秘,从根本上彻底破解《道德经》

第二句: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知:能识别。识别什么?识别事物的本质属性。

博:知道的很多。知道很多什么?知道很多事物的表象。

不博:不偏执于追逐事物的诸多表象。

【能识别事物本质的人,不会偏执于掌握事物的众多表象;偏执于掌握事物众多表象的人,不能识别事物的本质。】

这句话和前面章节讲的“不出户,知天下”说的是同一个意思。

楼主 御尽万法根源  发布于 2016-12-16 12:25:00 +0800 CST  
第三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

善:遵守自然法则的

多:偏执于“多”的属性。指:偏执于使事物超出其平衡容量。

【能遵守自然法则的人,不会偏执于超出“平衡容量”;偏持于“超出平衡容量”的人,不能遵守自然法则。】

遵守自然法则就要保持相对性平衡,使事物属性超出平衡容量怎么能遵守自然法则呢?

楼主 御尽万法根源  发布于 2016-12-16 12:29:00 +0800 CST  
第4句:聖人無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無:没有,去除。这里指:去除xx的相对性。

積:积累。怎么积累呢?只获取利益,不给予利益。积,指的就是:只为自己争夺利益。

無積:去除“只为自己争夺利益”的相对性。

既:表示动作完成了。这里指的是:相对性去已经除掉了。

以:凭借xx。

既以:凭借去除了“只为自己争夺利益”的相对性。

為人:通过行为使得他人获利。

己愈有:自己越会有利益。

與人:给予他人利益。

己愈多:自己的利益会越多。

【圣人没有“只为自己争夺利益”的相对性。越凭借这个去使别人得利,自己越能得利;越凭借这个去给予别人利益,自己获得利益就越多。】

圣人紧守自然平衡,不激发多余的相对性,既能为自己获取利益,又能为他人获取利益。

通过去除掉“只为自己争夺利益”的相对性,圣人就能使双方的利益都达到自然法则允许的最大容量,即:平衡容量。

因此对双方都有利。所以对自己也有利。

楼主 御尽万法根源  发布于 2016-12-16 12:30:00 +0800 CST  
最后一句:故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利:利于事物。

害:伤害事物。

利而不害: 利于万物,而不偏执于伤害万物.

【所以自然法则,利于万物,而不偏执于伤害万物;圣人的法则,对民众施加作用,而不偏执于争夺利益。】

自然法则不伤害万物吗?

当然会伤害万物,但只伤害那些违逆它的事物。

自然法则的作用,只有“违逆”vs“遵守”的相对性,没有“事物A”vs“事物B”的相对性。

万物在自然法则眼里都是刍狗,都一样。它不像人之道,偏执于损害“不足”这一类别的人。

所以自然法则是即能利于,又能伤害万物,但不会偏执于伤害,也不会偏执于伤害某种事物,而只伤害“违逆”它的事物。

圣人不需要自我利益吗?

当然需要自我利益。

但圣人不会偏执于只为自己争夺利益,他也能同等的考虑他人的利益。

所以为了使双方的利益都达到最大,只有使双方的利益处在平衡状态。

楼主 御尽万法根源  发布于 2016-12-16 12:32:00 +0800 CST  
相对性之总结:

老子通过“信”和“美”、“知”和“博”、“善”和“多”的例子,论述了“偏执于相对性的表象”就会因失衡而失去其完整的“本质属性”。

所以圣人才会去除偏驳的“只为自己争利”的相对属性,从而使双方利益回复到平衡状态,使双方利益都达到常久的最大化。

楼主 御尽万法根源  发布于 2016-12-16 12:39:00 +0800 CST  
全文近17万字全部发完。
宝山我为大家打开了门。
悟者自悟,误者自误。

楼主 御尽万法根源  发布于 2016-12-16 12:44:00 +0800 CST  
满嘴猪屎的到处喷啥呢

楼主 御尽万法根源  发布于 2016-12-19 11:54:00 +0800 CST  


楼主 御尽万法根源  发布于 2016-12-25 09:45:00 +0800 CST  
一样。
不多还是不辩,指的都是不要偏执。

多,指的是偏执于有相对性中 多点类别。
辩,指的是偏执于 有相对性 而看不到 无相对性。

楼主 御尽万法根源  发布于 2016-12-28 00:38:00 +0800 CST  


楼主 御尽万法根源  发布于 2017-02-15 12:19:00 +0800 CST  
不是。人们想要追寻绝对真理,却不知只能找到 相对真理。 相对真理可以在宇宙内表达出来,因为它有相对性。但也因为它有相对性,所以有局限性,所以不是永恒适用。而对宇宙内一切事物来说的绝对真理,必定是高于宇宙层次的,因为它永恒适用,所以对宇宙万物而言体现成 “无相对性”的。


对整个宇宙都体现为“无相对性”,则宇宙万物无法认知它。为什么?因为一切认知都是根基于“相对性”。有相对性,才能被区分,才能被认知。无相对性,则不可区分,不能被认知。


所以对宇宙内的万物来说,仅能勉强把绝对真理描述为“无相对性”,描述成“全集”。
所以道德经里对“道”的描述一直都是“无名”,“大”。
但是为什么又说勉强呢?
因为这个所谓的“无相对性”,也仅仅是对宇宙内的万物而言,对宇宙外而言,这个所谓的‘道’也许又是“有相对性”。



但是,老子所说的这个“恒道”是不是有一个固定的范围呢?
它没有固定的范围。
老子所说的“道”,是一个泛指,是定义明确,范围笼统的。它指的是:相对于整个宇宙之内的事物无相对性的一切事物的统称。



明白了吗?
道是一个“相对”的称呼。 相对于一切“有相对性”的事物而言的 “无相对性”的因素的统称。


老子所说的“域”,是什么呢?
域,就是“道”的集合。
域的边界,就是无相对性。

楼主 御尽万法根源  发布于 2017-08-06 09:30:00 +0800 CST  

楼主:御尽万法根源

字数:204348

发表时间:2016-06-05 17:5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12-02 22:08:23 +0800 CST

评论数:1702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