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无事,中国舰载武器,貌似还没有人写吧

TEST-71型鱼雷



TEST-71型鱼雷,俄制533毫米反潜鱼雷。1993年,中国向俄罗斯订购了4艘K级潜艇,同时也订购了为潜艇配套的俄制鱼雷。这些俄制鱼雷,包括TEST-71,TEST-96和53-65三种型号。
TEST-71型采用电池动力,它使用一种由鱼雷操作员操作的金属线-制导,连同主动/被动声-自导引制导一起。操作员在中段期间能用手改变鱼雷到一个选择性的目标,或控制鱼雷在二轴中操纵。潜艇与水面舰艇均可使用,任务为反潜作战。
口  径: 533 毫米

长  度: 7,900 毫米
重  量: 1,820 公斤
弹  头: 205 公斤
推  进: 电动(银-锌电池)
速  度: 35~40 节
航  程: 15 公里(40 节);20 公里(35 节)
搜索/攻击深度: 上限 400 米
制  导: 主动/被动线制导
主要装备在139 宁波号 138 泰州号 137 福州号 136 杭州号 “基洛”级潜艇

楼主 恋莎年华7  发布于 2014-07-07 19:06:00 +0800 CST  
ET52(A.244S)型轻型反潜鱼雷


在上个世纪中美蜜月期时,欧洲国家也对中国敞开了军售大门,于是中国向意大利购买了40枚A244S型轻型反潜鱼雷及发生系统,一些鱼雷被送到西安的507所(现在西安精密机械研究所)。被指定为ET52型(A.244S的中国仿制改进型)鱼雷在1990年早期内进入了海军服役。 。目前我国直9和直8配备的反潜鱼雷主要是A244S的国产版本。
口径: 324 毫米
长度: 2.600 毫米
重量: 235 公斤
弹头: 34 公斤
推进: 电动
速度: 30 节
射程: 6 公里
搜寻/攻击深度: 6~400 米
引导: 主动/被动声学-自导引
设计:
ET52/A.244S是一种轻型、电推进鱼雷,设计去从水面战舰鱼雷发射管和直升飞机发射。鱼雷能交战浅水域敌人的潜水艇。鱼雷使用一种常规布局,制导系统和弹头在前部,电池在中部,推进和操纵部分在后部。鱼雷长度2.70米,直径324毫米,使用一个34公斤的成形高爆(HE)装料,重量235公斤。
当被直升飞机携带的时候,鱼雷使用一个专用装置,由一个降落伞稳定/减速装置和脱扣机构组成,去确保它平稳进入水中。

制导:
鱼雷使用一个CIACIO-S导引头,由一个声寻的头组成,包括传感器集合、发射机、关联波束形成电路和一个底座供给所有的剩余电子元件。导引头能够主动、被动或混合模式用于接近到它的目标。它也能够在出现大量回响的情况下采用特别发射脉冲和信号处理在诱饵和真实目标之间辨别。

主要搭载在国产直8和直9上供反潜使用。

楼主 恋莎年华7  发布于 2014-07-07 19:12:00 +0800 CST  
鱼-7反潜鱼雷


鱼-7轻型反潜鱼雷,是705所仿制美国MK-46I型。一种水面舰艇发射的反潜鱼雷。1978年10月一枚没有爆炸的MK-46 I型鱼雷在南中国海被中国渔船捕获,并经海军送到705进行研究检测,代号为109工程。1982年海军决定,在MK-46的基础上研制YU-7,并有705所开发设计浅水控制系统,西北工程大学开发深水控制系统。94年设计定型。

也是中美蜜月期,美国同意向中国出售一批轻型反潜鱼雷MK46-2型鱼雷,这种鱼雷直径324毫米,长2.6米,全重230千克,主装药为44千克的H6炸药,最大航速45节,最大航程11千米,对中国意义最大的是这种鱼雷所使用的奥托-2热动力推进系统,引导系统为主被动联合声导模式。随后中国对其进行仿制,之后中国研制成功的CY-1反潜导弹搭载的就是国产版本的MK46-2鱼雷。
中国就是中美蜜月时获得技术最终完成了鱼7的研制。
口径:324毫米
长度:2861毫米
重量:235公斤
弹头:45公斤
推进剂:双速、往复式外燃发动机;奥托燃料Ⅱ推动
速度:40节
距离:9.5里;14公里
搜索/攻击的深度:6-400 米
引导: 主动/被动声音-自导引
捕获目标概率:90%
改进型号:鱼—7,鱼—7甲
Yu-7以1960/70年Mk-46技术为基础和以今天的标准被认为是过时的型号。然而,它仍然是中国海军可用的唯一舷侧反潜鱼雷。

楼主 恋莎年华7  发布于 2014-07-07 19:27:00 +0800 CST  
鱼-3反潜鱼雷


鱼-3反潜鱼雷,是一种为中国核潜艇计划发展的反潜鱼雷,它采用声-自导引和电动推进,能交战高速、深-潜核潜艇。由西安精密机械研究所(705所)设计,并且在1980年中期进入海军服役,它是中国第一种自行发展的反潜鱼雷。

1964年冬,705研究所开始论证这种电动声导反潜鱼雷。
1966年3月,国防科工委批准了研制方案,并命名为鱼三反潜鱼雷。
1969年制出样雷,第一批鱼雷在1971年成功地装配,在1972年测试。
1984年研制成功,开始批量生产。
1988年5月,汉级核潜艇在海南深水实验场成功地进行了鱼三鱼雷水下深海发射试验。该发射系统能捕获目标并自动跟踪,一次过靶失掉目标后,仍可再次搜索与再次攻击。
80年代后期,705研究所又对鱼三型加以改良,1991年试验成功性能更优良的鱼三改良型,亦称为中华鲟二型反潜鱼雷。鱼三改的最大特点,推测是导引系统由单一被动声导改为主被动联合声导,攻击导引精度和稳定性有较大提高。

口  径: 533 毫米
长  度: 6,600 毫米
重  量: 1,340 公斤(战斗型);1,203 公斤(训练型)
弹  头: 190 公斤
动力装置: 电动
速  度: 35 节
航  程: 13,000 米
搜寻/攻击深度: 6~350 米
发射深度: 最大 150 米
制  导: (鱼-3)被动声-自导引;(鱼-3II)主动/被动声-自导引



改自鱼3的中华鲟型鱼雷
1985年起,由曙光机械厂、750试验场、705所联合筹措资金,改进自鱼-3型反潜双平面声自导鱼雷的大型电动声自导反潜反舰鱼雷,又称鱼-3甲型鱼雷。1988年11月通过鉴定。我国第一条反潜反舰通用鱼雷。1997年在演习中一举击沉1750吨油船改靶船一艘,创我国自行研制的自导鱼雷实爆成功先例。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主要装备在092型弹道导弹核潜艇 091型攻击型核潜艇 035型(明级)

楼主 恋莎年华7  发布于 2014-07-07 19:31:00 +0800 CST  
鱼-4型反舰鱼雷


鱼-4型反舰鱼雷,是中国仿制苏联的SATE-60声音制导的电动鱼雷,1966年开始研制,1971年,原型出来之后,因为性能不足,海军拒绝接收,稍候海军决定,开发被动声音制导的鱼-4A和主/被动制导的鱼-4B。分别由西北工程大学和东风制造厂开发,由平阳制造厂制造。鱼-4A和鱼-4B于1984年2月设计定型,同年装备海军,装备于明级改进型和宋级常规潜艇。 鱼-4B国际市场称为ET-31型。  鱼-4B型反舰鱼雷弹长7.74米,直径533毫米,重1755千克,动力装置为电池+高速电机,驱动一正反转螺旋桨;最高航速可达到40节,最大射程为15千米;制导系统采用平面阵主被动声自导,可采用主动或被动工作方式(在最后攻击阶段主被动同时使用)。在采用被动方式工作时,作用距离为1500米;在采用主动方式工作时,自导作用距离在1200米。制导系统具有抗干扰电路,可以分辨出真假目标。鱼-4B的战斗部重300千克,内装有220千克高能炸药,杀伤力强大,一枚足以摧毁一艘3000~4000吨级的中型水面舰艇。战斗部装有触发及非触发引信,既可保证鱼雷直接命中目标,又可保证在驶过敌方水面舰艇时引爆战斗部,利用海水压力来摧毁目标。
口  径:533MM
长  度:7748MM
重  量:攻击型1755千克,训练型1628千克
战斗部重量:309千克
动力装置:电动
速  度:30节
射  程:6KM
攻击和搜索深度:5-45M
发射深度:最大150M
制导方式:YU-4A被动声音制导 YU-4B主/被动声音制导
主要装备在039G型(宋级改) 039型(宋级) 033G型(武汉A级) 035型(明级) 033型(R级)

楼主 恋莎年华7  发布于 2014-07-07 19:34:00 +0800 CST  
鱼7主要搭载在

056轻护舰150 长春号 547 临沂号 573 柳州号 151 郑州号 572 衡水号 546 盐城号 254 阿斯雷特(Aslat) 538 烟台号 549 常州号 548 益阳号 253 赛义夫(Saif)号 569 玉林号 252 沙姆谢尔(Shamshe 571 运城号 251 佐勒菲卡尔(Zulfi 568 衡阳号 570 黄山号 530 徐州号 529 舟山号 116 石家庄号 115 沈阳号 171 海口号 526 温州号 170 兰州号 525 马鞍山号 169 武汉号168 广州号 167 深圳号 113 青岛号 112 哈尔滨号 166 珠海号 544 旅顺号 110 大连号 109 开封号

楼主 恋莎年华7  发布于 2014-07-07 19:37:00 +0800 CST  
鱼-5型反潜鱼雷


鱼-5型反潜鱼雷,中国海军第一种本国自行发展的新一代热动力声线联导反潜鱼雷,代号为YU-5。鱼雷可能在1990年早期以后还在发展中。有关该鱼雷发展的信息很少被了解。一些人推测Yu-5设计可能以俄国TEST-71为基础。目前,该型鱼雷可能装备在中国海军最新型039型柴电潜艇上。
80年代中期,中国决定研制大型线导反潜鱼雷,作为039型新一代柴电潜艇的配套武器装备。在设计上,要求采用大功率,远航程的OTTO热动力系统,导引则是中途线导,末段主被动联合声导的混合模式。
在研制过程中,据信运用了许多美国和日本的科技。1990年初中国宣布成功地测试了一种新式大型鱼雷,应是鱼五型的初步研制成功。鱼五型的研制成功,对于中国鱼雷武器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技术上,鱼五型是中国海军柴电潜艇装备的第一种反潜鱼雷。它的研制成功显示了中国鱼雷在热能源动力技术放面的突破,将会大幅度提高中国海军的反潜作战能力。过去,中国海军仅配备一种可供潜艇使用的反潜鱼雷,即鱼三型。但这种鱼三型鱼雷只能配备在夏级和汉级核潜艇上,柴电潜艇无法使用。因此,中国海军庞大的柴电潜艇部队,事实上只配备有反舰鱼雷而没有反潜鱼雷。也就是说,这些柴电潜艇只能进行反舰作战而不能进行反潜作战。由此看来,鱼五型的研制成功,是中国海军常规潜艇第一次具备了反潜作战能力。此型可能没有自用型号,而是如C701系列反舰导弹一样只有外贸型号。
规格
直径:533毫米
长度:7.8米
弹头:400公斤
指导:主动/被动声自导+线指导
推进力:奥托燃料Ⅱ
射程:30公里(50节)
速度:50节(水下200-300米)
最大实用深度:500米

改进

至少有两个鱼5型鱼雷改进型已经完成,因为它是在1995年夏天完成,并在1998年进入中国海军服役。然而,由于发布的信息非常有限,不知道有哪些改进,在哪一年完成。改进包括加入ASUW能力,更新的电子设备等。
ET34
ET34鱼雷是鱼5型鱼雷的两种改进型之一,另一个是ET36。 ET34和ET36都被电银锌电池供电,而不是原来的奥托燃料,无一不是短程鱼雷,射程较短。 ET34鱼雷和反旋转的永磁直流电动机,据报道,是中国第一个线导鱼雷,可选速度/射程。
产品规格:
直径:533毫米
长度:7.8米
指导:主动/被动声自导+线指导
推进电:银锌电池
射程:18公里/42节,20公里/40节,25公里(混合速度)
速度:40或42节
深度:>300米

ET36
ET36鱼雷是鱼5型鱼雷的两种改进型之一,另一个是ET34。 ET34和ET36都被电银锌电池供电,而不是原来的奥托燃料,无一不是短程鱼雷,射程较短。ET34和ET36的大多数组件是共用的,而后者有一个更大的弹头,并和ET34一样,ET36具有可选的速度/射程。
产品规格:
直径:533毫米
长度:7.8米
指导:主动/被动声自导+线指导
推进电:银锌电池
范围:25公里/25节,10公里/36节,18至20公里(混合速度)
速度:18/36节
深度:>300米
主要装备039G型(宋级改) 039型(宋级)

楼主 恋莎年华7  发布于 2014-07-07 19:39:00 +0800 CST  
鱼-6型反潜鱼雷


H/YZQ-006型热动力声线联导反潜鱼雷(老型号名称为鱼六型,代号YU-6),中国Yu-6传闻是美国Mk-48重型533毫米反潜鱼雷的一种中国仿制型(实为自行研制)。从潜水艇发射,鱼雷被设计用于和高速、深潜核潜艇交战。但尚不清楚鱼雷采用什么类型的制导,但是它可能也是线-制导,或主动/被动声-自导引,或两者(如Mk-48型)。鱼雷可能采用液体燃料提供动力(Otto)。
计划可能在1980年中期已经开始。真正鱼雷的状态是未知的,

规格
直径:533毫米
引信:近炸或接触式
推进剂:奥托燃料Ⅱ
射程:45公里
速度:65节(最大速度)
制导:被动/主动声自导+尾流自导+线指导

鱼六型外观特征有三点,鱼雷头部为有一个很小声呐基阵平面的平头头部;尾舵面很狭长,翼展显得很小;弹体很光滑。
PS:附 简氏防务周刊网站文章(仅供参考)
鱼-6是一种533毫米重型鱼雷,也是中国首次采用模块化设计和开放式软件构架设计的鱼雷,它采用液体燃料提供动力,其导引系统采用英特尔80486-class微处理器,可采用线导、主被动声导或艉流导引等多种方式导引。其中“艉流导引”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导引方式,在测到并穿过舰(潜)艇尾流时,把方向舵以一定角度回转,以便朝向舰艇,这种寻的方式使得鱼雷会如蛇行一般,左右穿梭来追上舰艇。
自从2005年入役以来,该型鱼雷已大量装备 中国海军 的水面舰艇和 海军航空兵 ,并作为反潜 导弹 的弹头使用,它不仅可以攻击水面舰艇,也能够攻击处于深潜状态的潜艇,堪称中国最先进的现役国产鱼雷。
文章推测,中国039型“宋”级、040“元”级常规潜艇已装备鱼-6型鱼雷,另外,新近下水的中国093型“商”级和094型“晋”级 核潜艇 也可能准备该型鱼雷。
开始时,鱼-6的研发并不顺利,当 中国海军 发现当时的中国鱼雷已经不适应现代化海战时,1995年,鱼-6被重新确定为重点对象,任命冬纯鹏(音)为总设计师负责研发。文章还推测,1995年之后的研发工作,可能吸收了一些 俄罗斯 的技术,比如艉流导引引技术。
鱼-6是中国科研工作者们辛勤攻关的结晶,虽然主要由705所,即西安精密机械研究所负责研发,同时大批中国科研院所,甚至企业加入到鱼-6的研发中来,其中包括,上海交通大学,负责鱼雷的新型合成外壳;天津橡胶研究所,负责研发鱼雷的消声涂层;哈尔滨电碳研究所,为鱼雷的发动机阀门及其他部件研制耐磨耐高温的石墨材料;仪征双环活塞环有限公司负责研发鱼雷推进器的活塞环。
尚不清楚中国是否装备了该型鱼雷。

楼主 恋莎年华7  发布于 2014-07-07 19:42:00 +0800 CST  
导弹部分
上游系列舰舰导弹


上游-1(SY-1)舰舰导弹:中国研制的第一种舰对舰导弹武器,系原苏联544反舰导弹的仿制和改良型号,取名自毛泽东提出的“多快好省,力争上游”之义,北约代号为“CSS-N-1”。1961年7月三机部320厂(南昌飞机制造厂)开始研制,1966年11月,“上游一号”进行了海上定型试验,试验结果是9发8中。1967年8月“上游一号”通过了定型进入批量生产。

(一)研制背景
上游一号导弹的母型是苏联的泼-15型舰对舰导弹,泼-15型导弹是液体火箭发动机、固体推进器、正常气动布局的导弹,全套系统主要为导弹本体、发射装置、控制装置、射击指挥仪和探测雷达等组成。
中国在1959年引进了该型导弹并进行研仿,技术抓总总师负责单位是国防部五院,总设计师为李同力,后重新任命吕琳为总设计师;三机部南昌飞机厂为研仿单位;配套生产任务由三机部其他单位承担,导弹发动机由111厂研仿、驾驶仪由232厂研仿、末制导雷达由781厂研仿。
(二)主要过程
1959年引进泼-15导弹样机及部分图纸。
1960年,中央军委决定研仿泼-15导弹,国防科委和国防工委负责具体执行机构组建。
1963年10月,泼-15导弹在南昌飞机厂投入试生产。
1964年8月,进行全蛋静力试验,顺利通过。
1964年11月,在西北进行导弹陆上发射试验,发射了模型弹,试验成功。
1965年在辽西导弹试验场,发射5枚模型弹,发射母船为苏制导弹快艇,主要考核导弹对发射装置及母船和船上人员的影响,试验中暴露一些问题,经过现场整改后再次发射,问题消除。
1966年4月,在辽西导弹试验场发射了3枚遥测弹,考核系统性能和精度,试验全部成功。
1966年6月,进行遥控弹飞行试验,发射3枚,命中2枚。
1966年11月,研仿的泼-15导弹进行定型试验,海军试验基地参谋长王际鲁为指挥长。该次试验共计投入各型舰艇12艘、飞机2架,发射仿制型泼-15导弹9枚,命中8枚,完成定型试验。这次试验,也是中国进行的第一次舰对舰导弹定型试验。
1967年8月,国务院特种武器定型委员会批准研仿的泼-15导弹设计定型,命名为“上游一号”。

“上游-1甲”舰舰导弹:“上游-1”的改进型,1974年7月正式下达了的研制任务,1984年3月批准定型。从外形看“上游-1甲”与“上游-1”几乎完全一样。

(一)研制背景
上游一号舰对舰导弹在1967年完成设计定型后,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有扫描雷达抗海浪干扰差、抗电子干扰差;高度表误差大等等。海军向军委和国家计委提出上游一号导弹改进型研制要求,后国防工办下达了任务,改进型号命名为“上游一号甲”。
上游一号甲舰对舰导弹与上游一号主要改进在于换装了末制导雷达、无线电高度表、简化型发动机模拟式计算机控制系统、雷达舱增装减震器等等。
(二)主要过程
1974年5月,海军向军委和国家计委提出上游一号导弹改进型研制需求。
1974年7月,国防工办正式下达上游一号甲研制任务。
1977年~1980年,上游一号甲导弹进行了三次定型试验,均告失败。
1979年11月,上游一号甲导弹首次实现二次降高度飞行。
1982年,上游一号甲导弹进行第四次定型试验,该次试验取得了成功。
1984年3月,中央军委常规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正式批准上游一号甲舰对舰导弹设计定型。
装备情况:6621和6623型导弹艇,07型改进型驱逐舰、 01型(成都级)改进型护卫舰、053H(江湖级)型护卫舰

“上游”1反舰导弹 - 基本战术技术性能
弹  长:6.55m
弹  径:760mm
翼  展:2410mm
弹  重:2095kg(SY-1)
2050(SY-1A、-1B)
动力装置:1台两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外加1台固体火箭助推器
战 斗 部:聚能穿甲爆破战斗部,重510kg,装药380kg
引  信:机械引信和电引信
制导系统:自控加主动雷达末制导(SY-1、-1A)
自控加电视末制导(SY-1B)
最大射程:42km
最小射程:8km
最大速度:M0.85
使用高度:100~300m
“上游-2”舰舰导弹:1975年12月,南昌飞机制造厂根据海军的要求,开始在“上游一号”的基础上研制固体燃料的“上游二号”导弹,定型试验由1989年12月完成,1991年“上游二号”开始大批量生产,从外形看“上游-2”比“上游-1”在垂尾根部多出一对小翼面。
最先装备“上游二号”的是同期进入南海舰队的6艘053H1G型护卫舰,从外观上看,这一型护卫舰与之前的053H/H1护卫舰并没有过大的差别,海外媒体笼统地将其归为所谓的“江湖I/II”型,这就使得很多人难以理解为何在已经装备“鹰击八”系列导弹的053HT(“江湖III)和053H2G(江卫”)护卫舰出现之后,中国为何还要生产这种“落后”的舰艇。事实上,“上游二号”的作战效率与之前的“上游一号”有着本质差别,而且它可以在改动不大的情况下,与“上游一号”及“上游一号甲”通用发射平台。
主要装备舰艇557 吉首号(退役) 556 湘潭号(退役) 545 临汾号 555 昭通号 554 安顺号(退役) 544 旅顺号 553 韶关号 543 丹东号 956 纳赛尔号 951 纳吉姆·扎费尔号 534 金华号 533 台州号 552 宜宾号(退役) 551 茂名号(退役) 520 开封号(退役) 519 长治号 509 常德号(退役) 510 绍兴号(退役) 518 吉安号 514 镇江号(退役) 512 无锡号(退役) 513 淮安号(退役) 511 南通号(退役) 517 南平号 515 厦门号(退役) 024型导弹快艇 021型导弹艇(退役) 508 西昌号(退役) 507 凭祥号(退役) 506 成都号(退役) 505 昆明号(退役) 104 太原号(退役) 103 长春号(退役) 102 抚顺号(退役) 101 鞍山号(退役)
部分老式舰艇还有装备,打的基本都是库存弹了,老舰艇也没有多少寿命,就没有改装了。




楼主 恋莎年华7  发布于 2014-07-08 19:40:00 +0800 CST  
海鹰系列舰舰导弹


海鹰-1(HY-1)舰舰导弹:1967年3月,作为051驱逐舰的配套工程,国防科委确定把“海鹰1号”岸对舰导弹改装成舰对舰导弹装备到导弹驱逐舰上。任务下达后,七机部三院承担总体设计、技术抓总,并负责射击指挥仪的研制;南昌飞机厂承担导弹的研制生产任务;六机部七院承担舰面设备的研制。
海鹰一号导弹武器系统主要由导弹本体、舰面火控等组成。六机部七院713研究所设计了回旋式三联装发射装置,用于保证回旋射界的需求。
1968年2月,国防科委主持论证海鹰一号舰对舰导弹的武器系统设计、海鹰一号导弹改型设计方案。
1972年9月,在辽西导弹试验场第一次进行导弹武器系统动态瞄准精度试验,试验失败。对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整改后,于1973年再次进行试验,试验取得成功。
1973年9月,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叶剑英抵达试验现场,观看了051型导弹驱逐舰的海鹰一号导弹武器系统首次飞行试验,该次试验共计发射导弹4枚,采用单射及连射方式,靶标为固定式和移动式,导弹全部命中靶标,试验取得成功。
1976年1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常规装备发展领导小组批准海鹰一号舰对舰导弹设计定型。
1983年6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常规装备发展领导小组批准海鹰一号舰对舰导弹舰载武器系统设计定型。
1985年7月,海鹰一号改进型进行飞行试验,发射4枚导弹,全部命中。


装备舰艇:051型(旅大级)驱逐舰


“海鹰-1甲”舰舰导弹:海鹰-1的改进型,1983年,南昌飞机厂又对该型导弹进行了改进,为“海鹰-1”换装了旨在提高抗电子干扰、抗海浪干扰和提高突防能力的频率捷变雷达,换装了降低导弹平飞高度的无线电高度表,导弹平飞高度降至20米以下;还换装了具有30度扇面发射射界的新式自动驾驶仪。1986年12月,改进后的导弹通过技术鉴定,被命名为“海鹰-1甲”舰舰导弹。装配新一代的051G1驱逐舰(即后来的165“湛江”舰)。

全  长:6.6米
弹  径:0.76米
翼  展:2.4米
全  重:2300公斤
弹 头 重:513公斤
速  度:0.8马赫
飞行高度:100-300米
射  程:85公里
推进系统:液体燃料

海鹰一号(HY-1)岸舰导弹:上游一号改岸舰导弹,72年装备,74年定型。70千米射程。78年停产。
海鹰1J(HY-1J)舰舰导弹:海鹰一号上051驱逐舰。75年导弹定型,83年系统定型。78年停产。(J-舰)
海鹰一号岸舰/舰舰导弹:通用弹,1978年取代岸舰导弹、舰舰导弹。
海鹰一号甲舰舰导弹(HY-1A):165、109舰配用。86年鉴定。
海鹰一号甲岸舰/舰舰导弹:通用弹,二次降高。
飞龙三号(FL-3):海鹰一号岸舰导弹出口改型的岸舰/舰舰导弹。
HY-1B靶弹:HQ-2A打靶(HQ2A后下马),模拟空地导弹。(B-靶弹)
HY-1YB有源靶弹:模拟舰空导弹,(YB-有源靶弹),HQ-61舰空导弹打靶。
主要装备在164 桂林号134 遵义号133 重庆号163 南昌号132 合肥号162 南宁号(退役)108 西宁号(退役)131 南京号(已退役)107 银川号(退役)161 长沙舰(退役)106 西安号(退役)160(已退役)105 济南号(退役)


楼主 恋莎年华7  发布于 2014-07-08 19:42:00 +0800 CST  
鹰击-8A反舰导弹


鹰击-8A(YJ-8A)是YJ-8基础上改进的增程型,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弹翼可折叠,助推器尾翼可折迭,在体积重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射程增加至70公里,是YJ8系列中第1种大量装备的舰对舰型号,与YJ8相比YJ8A的导弹发射箱也明显发生了变化,去掉了加强筋,外形看较老式发射箱简洁。
装备了大量我军水面舰艇,包括:旅沪级驱逐舰(052型);旅大级改进型驱逐舰(051G型);江卫I级护卫舰(053H2G型);江湖III级护卫舰(053H2型)的536、537舰;红箭级导弹艇(037II型);红星级护卫艇(037IG型),P29B导弹艇(出口) 542 铜陵号 541 淮北号 540 淮南号 539 安庆号 037IG型(红星级)导弹艇 037-Ⅱ型(红箭级)导弹 537 沧州号 。
鹰击8资料,两者相同,只是射程不同。
鹰击-8(YJ-8),出口型称C801,北约代号:CSS-N-4沙丁鱼,该弹是中国自行研制并装备部队使用的轻小型近距通用反舰导弹,70年代中期开始设计,70年代末到80年代进行飞行试验,1979年,该导弹首发飞行试验成功。随后定型投产、并进入中国海军服役。
该弹采用与“鹰击”6导弹不同的正常式气动外形布局,4片前缘后掠的切梢三角形大弹翼位于弹体中部,4片前缘后掠的切梢三角形控制舵面位于弹体尾部,弹翼和舵面呈X形配置,位于同一平面,弹体下部装有流线型腹鳍。
该弹采用整体式结构,弹体、弹翼和舵面均用铝合金制成,内部舱段采用铸造和旋压成形,翼、舵用壁板机加成形。弹体内部从前到后分为5个舱段:雷达舱、战斗部舱、自动驾驶仪舱、发动机舱和后设备舱。导弹采用自动驾驶仪和无线电高度表进行中段自控、并采用脉冲多普勒主动雷达进行末制导,中段飞行高度为20m、30m,末段飞行高度为5m、7m。

(一)研制背景
鹰击八号系列导弹属于多用途反舰导弹,可搭载于飞机、舰艇、潜艇或岸基发射。首先由海军航空兵部提出需求,要求研制一型可搭载于强五鱼雷机的反舰导弹,三院在论证后拿出设计总体方案,并通过海军主持的审定,确定了总体方案和各分系统技术要求。报请中央军委批准后,三院全面开展研制工作。
鹰击八号导弹的总体方案论证及总体设计工作又三院负责;高燃速复合推进剂研制由三院31所承担;自动架势仪由三院558厂负责研制;无线电高度表研制由三院558厂、239厂负责;末制导雷达由三院239厂负责研制;战斗部研制任务由5013厂负责;引信部分由三院三线基地工厂研制;储运发箱由三院8359厂研制;三院239厂为导弹总装厂。
1978年,岸基发射2枚模型弹成功;1981年进行了自导弹飞行试验,共计发射5枚。试验暴露出很多问题,如助推器烧穿、弹体刚度不够等等,事后进行了改进整改。
1981年8月,经总参谋部和国防工办联合批准,将鹰击八号导弹装载于24型导弹艇进行试验,试验性质为鹰击八号导弹武器系统全系统试验。任务下达后,24型导弹快艇改装技术总体单位为七院701所;改装施工单位为4805厂;导弹武器系统的改装由三院承担。改装完成后,进行了4枚导弹在24型快艇上的发射试验,试验顺利。 _
1984年10月至11月,在辽西导弹试验场进行了鹰击八号导弹设计定型飞行试验,母船为24型导弹快艇。共计发射3枚导弹,第一枚命中目标,第二、三枚在目标前方自动入水,试验终止,查找原因,进行改进。
整改后于1985年4月,在潜艇水面发射鹰击八号导弹中对改进措施进行验证。
1985年9月,在辽西再次进行24型导弹快艇发射鹰击八号导弹试验,试验性质为设计定型。共计发射6枚导弹,全部命中。试验主要考核了近、中、远三个不同射程及毁伤威力,全系统性能等,发射采用单发和双发齐射形式。靶船有一艘报废护卫舰,一发弹直接贯入船体内爆炸,将上甲板掀飞并导致大火燃烧,在拖带返回时沉没。
(二)主要过程
1970年,海军航空兵部提出可搭载强五型反舰导弹需求。
1973年,三院上报小型反舰导弹总体方案。
1975年11月,海军审定三院总体方案及分系统方案。
1977年9月,中央军委正式批准研制方案,命名为“鹰击八号”导弹。
1978年,第一枚鹰击八号导弹试制陈功。
1979年11月至1980年11月,发射自控弹7枚,成功6枚。
1981年,发射自导弹5枚。
1981年8月,总参谋部和国防工办联合批准,将鹰击八号导弹装载于24型导弹艇进行试验。
1982年6月,总参谋部、国防科工委决定将鹰击八号导弹装载于国产护卫舰。
1984年10月至11月,海上设计定型试验,试验终止。
1985年4月,潜艇水面发射鹰击八号导弹试验。
1985年9月,鹰击八号导弹再次进行设计定型试验,试验成功。
最大射程:42km

最小射程:8km
最大速度:M0.9
使用高度:500~1200m
制导系统:自控加主动雷达末制导
引  信:机械引信和电引信
战 斗 部:半穿甲爆破战斗部,重165g
动力装置:1台固体火箭主发动机加1台固体火箭助推器(C801)
弹  重:815kg
弹  长:5.81m
弹  径:360mm
翼  展:1220mm

楼主 恋莎年华7  发布于 2014-07-08 19:46:00 +0800 CST  
鹰击-82潜射反舰导弹
裸弹

出水点火

脱离密封筒



鹰击-82(YJ-82)是由YJ-8改的潜射反舰导弹,动力为固体火箭发动机,潜航运载器干式出水发射,通过标准533mm鱼雷管发射,射程42公里。039系列潜艇携带。
其他与鹰击8导弹没有区别
主要装备在039A型(元级) 039G型(宋级改) 039型(宋级) 033G型(武汉A级)

楼主 恋莎年华7  发布于 2014-07-08 19:51:00 +0800 CST  
鹰击-83反舰导弹


鹰击-83(YJ-83)反舰导弹,出口型称C802,北约代号编号均为CSS-N-8,中国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研制,不仅装备中国海空军,还出口到孟加拉国、巴基斯坦、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地,20世纪90年代,伊朗建立了一条C-802反舰导弹组装生产线。
鹰击-83反舰导弹使用雷达主动导引,巡航段飞行高度为20-30米,在接近目标时飞行高度为5-7米。弹体结构以及弹上分系统与鹰击-8比相应地作了较大改进,外观上鹰击-83明显比鹰击-8长,弹腹部还多一个涡轮喷气式发动机的进气口,但导弹总重反而更轻了。



弹  长:6.392米
第二级弹长:5.145米
弹  径:0.36米
翼  展(展开状态):1.22米
翼  展(折叠状态):0.72米
导弹全重:715公斤
第二级重量:530公斤
战斗部重:165公斤
平飞速度:0.9马赫
巡航高度:20米
二次降高:高海情7米,低海情5米
有效射程:12~120公里

研制过程
鹰击—83,又称“强国弹”。
研制背景:1993年9月,台湾最新型号的导弹“雄风二号”研制成功,射程105KM。海军提出必须在香港回归之际,拿出新型导弹。
研制单位:原航天总公司三院。
要求初步定型的“后墙”:1997年7月1日。
研制的前提条件:必须使用新型制导控制系统,该系统1992年获得了原航空航天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该项目正式启动时间:1994年年初。
研制过程:
1、1995年11月——1996年11月,遥测弹、自导弹共进行了5次试飞,3发失败,其中1996年11月15日,发射口令刚落不久,即掉弹入水。经查,试飞失败,全部都是由于动力系统问题引起的,故障在使用的某新型发动机。(在此后有很多人提出,在中国当时的经济、技术条件下,研制、使用该型号发动机难于上青天,不如使用进口发动机。)为了争气也为了更有利于推动型号的发展,终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
2、1997年,“后墙”由于其他原因有所迟延。但在该年,试飞2发自导弹,失败。主要是“电缆”问题,高度表搜索导致误发指令,经增加闭锁电路,改进工艺得到解决。但与此同时,33所在严查质量过程中发现:在舵机电机中出现了以断了的钻头代替销钉的问题,遂整顿工艺纪律,车间主任被免职,主要负责人被停职培训。由此,并提出了在“工作零差错、产品零缺陷、发射零风险”的质量口号。
3、1998年6月,经全面改进后的导弹试飞成功。
4、1998年10月,首次实现反舰导弹系统指示目标,取得大射程导弹直接命中靶船的战果。再发2弹,2中。接下来的后3发中2中。
到此,鹰击—83在“研定结合”的过程中取得了6发5中的辉煌。
1999年10月,“强国弹” 鹰击—83通过天安门,接受检阅。
鹰击—83反舰导弹性能
中国海军的鹰击—83反舰导弹主要安装在053Ⅱ、054、054A型护卫舰和改装后的051B、051C、052B型驱逐舰等20艘以上军舰,而且这些军舰的都是中国海军可以参加远洋外海作战的军舰。
1、 中国海军装备的YJ-83反舰导弹是我国“鹰击”8系列反舰导弹中的第二代改型,也是性能最好、攻击能力最强的一种反舰导弹。YJ-83采用了高亚音速巡航,超音速终程俯冲攻击的作战模式。助推器先将导弹加速到高亚音速后由涡喷发动机接管,此时助推器脱离弹体。当外部资料链或导弹自身弹上计算机启动终程攻击程序后,二级火箭发动机点火,涡喷发动机脱离,导弹进入俯冲飞行状态,此时的导弹将在离目标20-30公里处达到1.3~1.5马赫的超音速攻击速度,并可以作战术机动规避动作。
2、 该导弹的主要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精度高、抗干扰、能全天候使用。
3、中国海军的鹰击—83反舰导弹之所以可以达到最远发射距离为180千米,主要是它加装了二级火箭发动机。但是在战斗部重量和内装高爆炸药重量和鹰击—8相比并没有发生变化,都是只有165公斤/60公斤以内的高爆炸药。大概这也是中国海军为何在167、168、169等驱逐舰上安装四座四联装导弹发射架的原因。但是和鹰击—8相比在折叠式弹翼的前面有一接收资料链的天线,可接受舰艇、直升机、甚至卫星的导引。
4、中国海军装备鹰击—8反舰导弹是中国海军第一次拥有进行超视距攻击海战的能力。尽管这种导弹的发射距离在50千米之内。而且中国海军成功的将它使用在轰炸机、潜艇进行发射。这不仅为中国海军成功走向黄水打下基础,同时也为之后的中国海军反舰导弹的研制指明了方向。在这之后中国海军在换装蜗喷发动机之后研制的C-802反舰导弹。除了射程翻番以外,我看它并不具备远程超视距打击能力。而鹰击—83反舰导弹的出现才是对中国海军缩小与世界海军强国在反舰导弹方面的差距的代表。
5、 中国海军现在几乎所有主要的水面战舰都加装了可能称作HN900型战术数据链作战系统,一直以来困扰中国海军的协同作战能力得到提升。这样更好地解决了不同种类舰只使用不同种类反舰导弹实施联合作战的问题。也使得中国海军不对称作战中的“导弹饱和攻击”手段可以发挥出更大的作战效果。
总之鹰击—83作为一种批量装备在中国海军主力舰艇上的反舰导弹,同时中国海航的歼轰七和轰六M可以携带的空射型反舰导弹。已成为中国海军现在进行对舰远程饱和超视距攻击作战的绝对主力。
主要装备在574 三亚号586舰585 百色号576舰581 营口号584 梅州号592舰597 钦州号596 惠州号550 潍坊号583 上饶号580 大同号575 岳阳号582 蚌埠号587舰547 临沂号573 柳州号572 衡水号546 盐城号阿兹玛特级((出口)254 阿斯雷特(Aslat)538 烟台号549 常州号548 益阳号253 赛义夫(Saif)号569 玉林号252 沙姆谢尔(Shamshe571 运城号251 佐勒菲卡尔(Zulfi568 衡阳号570 黄山号530 徐州号529 舟山号116 石家庄号115 沈阳号526 温州号528 绵阳舰527 洛阳号525 马鞍山号169 武汉号168 广州号022型导弹快艇566 怀化号567 襄樊号524 三明号565 葫芦岛号564 宜昌号523 蒲田号521 嘉兴号167 深圳号522 连云港号113 青岛号561 汕头号563 肇庆号562 江门号559 佛山号112 哈尔滨号560 东莞号558 北海号166 珠海号165 湛江号536 芜湖号(退役)535 黄石号(退役)110 大连号109 开封号


楼主 恋莎年华7  发布于 2014-07-08 19:54:00 +0800 CST  
鹰击-62反舰导弹
中国新一代主力反舰导弹



鹰击-62(YJ-62)反舰导弹,其出口型为C-602。采用常轨巡航导弹布局,弹体中部的弹翼可在发射后展开,发动机进气口位于十字尾翼的稍前方。
YJ-62采用了惯性导航系统,并通过GPS系统进行修正,在飞行末段,使用主动雷达导引头。正常巡航高度30米。在飞行末段,导弹高度降低到7-10米。主动雷达导引头收索范围可达40千米。
YJ-62弹头采用穿甲爆破弹,引信为迟延接触电子式,拥有三段保险系统,发射条件为6级海情,风速不得超过20米/秒。摄氏温度在-30度-+60度之间。
弹  长:6.1米(不包括0.9米长的助推器)

导弹直径:540毫米
翼  展:2900毫米
导弹重量:1140公斤,助推器重210公斤,弹头重300公斤
射  程:280千米
最大速度:0.9马赫
巡航高度:30米,末段7-10米
制导方式:中段为惯导+GPS,末端为主动雷达

楼主 恋莎年华7  发布于 2014-07-08 19:57:00 +0800 CST  
SS-N-22反舰导弹




SS-N-22(3M80)导弹,该导弹(3M-80)的北约代号为SS-N-22“日炙”(Sunburn,又译“晒斑”),俄罗斯称之为“马斯基特”3M-80E,空射型号名为Kh-41。是前苏联彩虹设计局设计的一种近中程超音速反舰导弹。整个导弹武器系统,即导弹、C3I系统、发射指挥系统等称为“白蛉”。
该导弹是前苏联在70年代开始研制的,1980年开始在前苏联海军中服役,中国随现代级驱逐舰引进。
该导弹采用了独一无二的组合冲压发动机技术(固冲一体,即在冲压发动机的燃烧室里装填固体火箭燃料,发射时固体燃料先点火,固体燃料燃烧殆尽后速度已达到适合冲压发动机的3M的巡航速度,再用冲压发动机在清空了的燃烧室里点火助推),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整体式组合冲压发电机的实用型超音速反舰导弹。
“日炙”SS-N-22的设计思想是使敌方没有足够的反应时间来进行拦截,提高导弹的突防能力,用于打击美国装有“宙斯盾”防御系统和“标准”SM-2舰对空导弹的水面战舰。彩虹设计局针对“宙斯盾”系统的雷达探测距离、处理速度和“标准”SM-2导弹的发射加速度、最大过载系数、最小攻击距离等特性,设计这种高速低空飞行“日炙”SS-N-22导弹系统。该导弹在到达射程90公里处,仅需两分钟,因此能在“宙斯盾”系统完成探测、跟踪、锁定、判断、发射、导弹制导程序之前到达目标舰的防御区,有较高的生存能力和突防能力。
性能参数:
弹  长:9.385米
直  径:0.76米
翼  展:2.11米
发射重量:3950千克
推  力:2.10千牛
战 斗 部:300千克(半穿甲),有效装药量为150千克
有效射程:120千米
巡航速度:大于2.3马赫
巡航高度:20米
80年代初,俄罗斯彩虹设计局推出了3М80“白蛉”舰载导弹,美国代号为SS -N-22,北约称之为“日炙”。该导弹是世界上第一种具备实战能力的中程超音速舰对舰导弹。
该型导弹于70年代初开始研制 ,设计时考虑的对付目标是美国海军当时正在发展并将装备“宙斯盾”武器系统的CG-47级导弹巡洋舰。考虑到“宙斯盾”系统的SPY-1相控阵雷达的探测距离、系统的处理速度和“标准”2型中程导弹的杀伤空域,设计了这种高速、低空飞行的“白蛉”反舰导弹。“白蛉”导弹于1980年进入前苏联海军服役,这对北约海上编队的制海能力是一种很大的威胁,曾经令西方各国海军大为震惊。
结构性能
“白蛉”导弹长9.38米、弹径0.76米,翼展1.3米,全弹重量3950公斤,其中常规战斗部重300公斤(也可装备20万吨TNT当量的核战斗部),采用常规气动布局,主发动机为整体式液体冲压发动机,助推器置于主发动机喷管内,在导弹发射后的3~4秒后助推器熄火,随即被涌入冲压发动机的气流抛出喷管。导弹最大射程为90公里(原型)或120公里(改型),最小射程10公里,飞行速度2.5马赫。
该型导弹的弹体呈圆柱形,头部为圆锥形,尾段稍有收缩。弹体中前部有4个“X”形配置的进气口,其内有伸出的半个中心锥体,进气口后的整流罩延伸至接近弹体的尾端。弹体中部有4叶“X”形配置的截尖三角形平面弹翼,尾部也有4叶类似的尾翼。弹翼和尾翼均可折叠,以便于将导弹安置于发射筒内。
20多年来,超音速巡航与隐身特性被认为是新一代反舰导弹的两大发展方向。因此,各国一直十分重视相关技术的发展,俄罗斯则更着重发展超音速反舰导弹。与高亚音速导弹相比,超音速导弹突防的优势十分明显。例如,目前美国海军广泛装备的“密集阵”反导弹火炮,在来袭导弹距己舰1850米处开始射击,对0.9马赫的高亚音速导弹能进行5秒多钟的拦截,而对2.5马赫的超音速导弹不足2秒。
为了使舰对舰导弹实现超音速,最好选择整体式火箭冲压发动机。自1963年整体式火箭冲压发动机技术问世以来,欧美及前苏联均投入大量人力及资金进行研究,各自取得了相当重要的进展。与涡喷发动机相比,冲压发动机在进气道之后没有用于压气的涡轮,而是对气道本身进行了特殊的渐收设计。当气流以超过音速的射流进入气道时,将在其外壁处产生数道激波,激波使气体温度升高、压力增大,此后气体进入扩压器减压并进一步升温,然后与燃料混合点燃,最后燃气以大于外部气流的速度喷出。从理论上说,只要满足进气流流速大于音速,这种发动机将能进行无限加速,直到燃烧热能使发动机部件烧毁。要使进气流速度大于音速,最直接的方法便是在飞行最初阶段用火箭将发动机加速跨过音障,使进气道前段产生激波。
“白蛉”导弹采用1台液体整体式火箭冲压发动机。冲压发动机的燃料箱(可能采用煤油类燃料)在导弹战斗部舱之后,燃料喷注、火焰稳定之类的部件在弹翼所在部位的弹体内。其后是1具带有发动机壳体和喷管的固体火箭助推器。导弹发射时,先是火箭助推器工作,助推器工作完成后,助推器和喷管一起向后排出,冲压发动机随即开始工作。这种设计方案与欧美国家通常采用的只将助推器药柱直接装在冲压燃烧室的方案有所不同。“白蛉”导弹采用的这种设计方案可使冲压发动机燃烧室承受较小的压力,因此,燃烧室壁可以做得比较薄。
俄罗斯发展超音速反舰导弹的另一条途径是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涡喷发动机+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方案。例如,已在发展的“阿尔法”超音速反舰导弹(SS-NX-27)就是采用这种方案。“
阿尔法”导弹是前苏联/俄罗斯第四代反舰导弹,由俄罗斯革新家设计局设计。全弹重量1570公斤,战斗部重量450公斤,动力装置为1台固体火箭发动机+1台涡喷发动机+1台固体火箭发动机,导弹射程为250~300公里,制导方式为惯性制导+主动雷达导引。该导弹实现超音速的途径有些与众不同:它先用第1台固体火箭发射,然后用涡喷发动机以0.7马赫亚音速巡航,在距目标60公里时,第3级分离,第2台固体火箭工作,导弹以2.5马赫的速度攻击目标。该导弹可装备水面舰艇和潜艇。据报道,印度海军的10艘“基洛”级潜艇将有7艘(从S58至S64)要改装“ 阿尔法”导弹,改装工作已在俄罗斯开始。
主要技术优势
与目前绝大多数国家海军部署的高速舰对舰导弹相比,“白蛉”导弹无疑具有以下主要技术优势:①导弹高达2.5马赫的飞行速度,能大大缩短敌防御系统的反应和拦截时间,减少拦截次数;②导弹可进行超低空掠海飞行,飞行中段平飞高度20米,飞行末段降至7米,可有效降低目标舰防御系统的拦截概率;③采用主/被动复合雷达制导,有主动、被动两种制导方式,当主动方式受到干扰时就转换成被动方式;④导弹在攻击末段可进行多次高达10g的机动飞行,使目标难于实施有效的火力抗击;⑤导弹具有在攻击末段进行跃升机动和加速(有报道称可达到4.5马赫)的能力,能以大得多的动能(与导弹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实施攻击,加大毁伤效果。
当然,“白蛉”导弹也存在尺寸大、雷达反射面大的缺陷,这不仅会带来使用方面的诸多不便,使舰艇的装载量减少,而且比有相同速度的小型反舰导弹易遭拦截。
装备和使用
“白蛉”导弹于1980年首次部署,总共生产了约600枚。该型导弹现已装备俄海军10艘“现代”级驱逐舰和1艘“勇敢”II 级驱逐舰、22艘“塔兰图尔”III级轻型护卫舰和2艘“德加奇”级导弹快艇等。除“塔兰图尔”III级护卫舰为2座双联装外,其他舰艇均为2座四联装。“现代”级驱逐舰上的导弹发射筒与水平面形成15°夹角。
在“现代”级驱逐舰上,大约37公里雷达视距内的目标数据,通常由“音乐台”D/F-波段(1~4兆赫)雷达提供,有相当高的数据率;而对雷达视距外目标,则依靠Ka-27“克里牛B”舰载直升机的“大胖子”I/J波段雷达提供。其他舰艇则需要外部空中平台提供超雷达视距目标的有关数据。
在导弹发射之前,舰艇的导弹火控系统将目标和发射装置的坐标数据输入导弹。只要目标在导弹射程和120°发射扇面之内,就可以打开发射筒盖,助推器点火。导弹一经离开发射筒,便立即展开弹翼和尾翼,并稍微向上爬升,然后下降至20米的巡航高度,这时冲压发动机开始工作。在适当的时刻,主动雷达开机搜索目标。当搜索到预定目标时,导弹锁定目标并对其进行跟踪,而且能够根据目标采用的对抗措施而采用不同的制导方式跟踪和攻击目标。
主要装备在中国引进的现代级驱逐舰上。

楼主 恋莎年华7  发布于 2014-07-08 20:00:00 +0800 CST  
鹰击-91型高速反舰导弹


鹰击-91型高速反辐射/反舰导弹,俄KH-31P导弹仿制型,上世纪90年代中国从俄罗斯购买了数量不详的KH-31P导弹,并在俄的帮助下仿制KH-31P导弹,2007年仿制成功,导弹编号为鹰击-91。
“鹰击-91”分为反辐射和反舰两个型号,头部结构随导弹型号不同而异。反辐射型头部装有被动雷达导引头和杀伤爆破战斗部,反舰型头部装有主动雷达导引头和半穿甲战斗部。
性能:
在外形尺寸和战术使用上,“鹰击-91”与目前法国和德国正在研制的ANS导弹非常相似,可以肯定的是,“鹰击-91”反辐射导弹在飞行速度和杀伤力方面优于美国现役的百舌鸟、哈姆等高速反辐射导弹,能有效地攻击诸如美国提康德罗加级、伯克级大型水面舰艇使用的AN /SPY-1宙斯盾相控阵制导雷达。
为对付范围广泛的不同频段的雷达目标,“鹰击-91”也可采用能互换使用的、对应不同频段的被动雷达导引头,既可攻击地面雷达目标,又可攻击空中预警机。“鹰击-91”超音速反舰导弹由于装有主动雷达导引头,可独立自主地攻击舰艇目标。它的射程可提高到120公里,在巡航阶段的掠海飞行高度维持在20米左右,到了攻击阶段飞行高度则降到离海面7米左右,最低甚至可降至1.2米,令被攻击舰只上的雷达很难发现。
优缺点:
鹰击-91具有明显的优点:一是弹头威力大,150公斤的巨大战斗部,相对“哈姆”66公斤的小战斗部而言威力不言而喻,即使不直接命中也能摧毁或者严重损害敌雷达;二是速度快,平均2 点3马赫的高速使之在超低空也仅用2分钟即可命中90公里远的目标,使敌人来不及反应;三是射程远,超过100公里,能在敌防空火力防圈外安全发射,确保载机安全;四是导引头专一,鹰击-91的导引头专门针对爱国者等美国和西方大量装备的雷达,具备很强的针对性,使之成为这些雷达的“克星”。
鹰击-91的缺点正来自于上述的优点:为保证大威力,高速度,远射程,鹰击-91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重量和庞大的体积,过大的直径使之无法采用双联挂架,这使得歼8飞机只能在腹下中线挂载一枚,而即使是强悍的su30也只能够挂载4枚,虽然这时候它依然能够挂装4枚R77用于对空,但加上指示吊仓等外挂后,原本以机动性见长的su30恐怕很难发挥优势。更为严重的是,作为反辐射导弹最常用的三种攻击方式:自卫方式、预置方式和随遇方式,如此的重量和体积使之通常只适用于预置方式。“鹰击-91”导弹的原型是俄罗斯X-31型反辐射空地导弹,1975年“天剑座”设计局总设计师布盖斯基预研设计,1978年被苏联政府批准正式研制。X-31导弹有两种型号,首先开发的X-31A主动雷达引导型,1989年完成国家验收,1990年服役;另一种型号为X-31П导弹即最富盛名的反辐射导弹,俄罗斯专门用来压制美国“爱国者”标准系列导弹的制导雷达,尤其针对日本美国“宙斯盾” 反导系统最为有效。它有多重称谓:俄方称Kh-31,北约编号AS-17氪(Krypton)。导弹射程远、速度快,在目标强干扰和关断辐射源条件下,导弹仍能稳定引导攻击目标。X-31主要技战性能:弹长(4700毫米),最大直径(360毫米),翼展(1.15米),发射重量(600公斤),战斗部重量(90公斤),最大速度(1000米/秒),射程(A型50公里、П型100公里)。该导弹是世界第一个装备冲压发动机的导弹,发动机采用组合冲压发动机。其有趣的构造为,固体助推发动机藏在固体巡航发动机燃烧室内,发射时首先助推发动机工作,工作完毕有流入的气流把用过的助推发动机从燃烧室吹出。引导头由“自由装置”科学生产联合体研制,可被动雷达引导(探寻地面雷达),也可主动雷达寻的(你关机我照样攻击)。
2007年中国仿制成功鹰击91型反辐射导弹
在2004年至2005年,中国再次从俄罗斯引进了约200枚KH-31P导弹,从此消息可知,当时鹰击91反辐射导弹还未研制成功。从俄罗斯战术导弹公司发布的资料,在2002-2007年间,俄向中国出口多批KH-31P导弹并提供零部件组装KH-31P导弹,2007年后,俄没有向中国出口该型导弹,就在这一年,中国试飞院宣传片中出现了飞豹战机发射鹰击91的画面,外界推测鹰击91导弹在2007年前后定型的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
“鹰击-91”导弹长4.7米,弹径360毫米,弹重600公斤,战斗部重90千克,最大射程50千米,最小射程5千米。采用弹翼紧靠控制舵面的后置式气动外形布局,一台组合式火箭冲压发动机,4个很长的进气道从弹体中部直达尾部。为了对付范围广泛的不同频段的雷达目标,“鹰击-91”也可采用能互换使用的、对应不同频段的被动雷达导引头,既可攻击地面雷达目标,又可攻击空中预警机。“鹰击-91”超音速反舰导弹由于装有主动雷达导引头,可独立自主地攻击舰艇目标。在巡航阶段的掠海飞行高度维持在20米左右,到了攻击阶段飞行高度则降到离海面7米左右,最低甚至可降至1.2米,令被攻击舰只上的雷达很难发现。
Kh31本为反辐射导弹,国产型号命名为YJ91,国内军事刊物引用外媒报道指出,中国可能开始生产Kh31的发展型,射程增加至150km,战斗部增加至100kg以上,总重增加至800kg,容易看出此发展型的尺寸和重量与YJ83大致相当,所有配备YJ8的载台都有可能同时配备YJ91。互联网上一篇关于研究基金申请的文章显示YJ91进行过潜射试验,如果039型潜艇能够利用533鱼雷管+水下载具,发射这样射程超过100km、速度达M3的反舰导弹,则对水面舰艇的威胁是非常巨大的。
“鹰击-91”分为反辐射和反舰两个型号,头部结构随导弹型号不同而异。反辐射型头部装有被动雷达导引头和杀伤爆破战斗部,反舰型头部装有主动雷达导引头和半穿甲战斗部。
在外形尺寸和战术使用上,“鹰击-91”与目前法国和德国正在研制的ANS导弹非常相似,可以肯定的是,“鹰击-91”反辐射导弹在飞行速度和杀伤力方面优于美国现役的百舌鸟、哈姆等高速反辐射导弹,能有效地攻击诸如美国提康德罗加、伯克级大型水面舰艇使用的AN /SPY-1宙斯盾相控阵制导雷达。
在2010年珠海航展上,鹰击91导弹模型作为歼10机载武器与歼10一同亮相,成为航展上的一大亮点。从展出的鹰击91导弹模型来看,该导弹延续了KH-31P的气动布局,导弹尺寸也与KH-31P基本相同,长在4.7-5.2米之间,弹径约为360毫米,弹重600千克,最大射程超过110千米。
中国在KH-31P导弹国产化过程中并未完全仿制KH-31P导弹,而是结合自身在微电子技术方面取得的成果改进KH-31P导弹,使之适应新的作战环境。鹰击91导弹采用了频率覆盖范围更宽的导引头代替L-112E反辐射导引头,不需要像KH-31P那样要根据作战需求更换不同带宽的导引头,作战灵活性更高,新型导引头的体积也小于L-112E,有助于提高导弹燃料的携带量,进一步提高射程。
中国在KH-31导弹国产化过程中也接受了俄“一弹两用”的思想,在鹰击91导弹基础上发展了反舰型鹰击91。
反舰型与反辐射型鹰击91导弹的中部和尾部弹体结构采用通用弹体,均采用组合式火箭/冲压发动机,反舰型鹰击91采用主动雷达导引头和半穿甲爆破战斗部以满足攻击水面舰艇的需要。虽然其战斗部小于同级别的反舰导弹,但其飞行速度快,毁伤威力与鹰击83K空舰导弹相当。反舰型鹰击91的列装使中国拥有了自己的空射超音速反舰导弹,可进一步提高航空兵打击水面舰艇的能力。
弹 长:4.7米
弹 径:360毫米
弹 重:0.6吨
战斗部重:90公斤
最大射程:50公里
最小射程:5公里
最大速度:3.5马赫
目前我国已经批量成产并列装,命名为“鹰击-91”(YJ-91)型导弹,海军以空对舰为主,空军以压制雷达反辐射为主,装备歼-11、歼-10、苏-30、歼轰-7等飞机,在多次大型演习中,突显100公里范围内远距离压制“敌”地面雷达的神功。

楼主 恋莎年华7  发布于 2014-07-08 20:04:00 +0800 CST  
鹰击-83系列空舰导弹


鹰击八十三号系列(YJ-85/YJ-83K/YJ-83KH)空舰导弹,该弹是中国自行研制并装备部队使用的轻小型远距通用反舰导弹,90年代末期开始设计,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进行飞行试验,随后定型投产并进入中国海军航空兵服役。早期编号可能为YJ-85。   该弹采用与“鹰击”83(YJ-83)相同的正常式气动外形布局、相似的弹体结构,以及相同的自控中制导加主动雷达末制导体制,中段飞行高度为20m、30m,末段飞行高度为5m、7m。该系列导弹与“鹰击”81(YJ-81)的主要区别,是动力装置为1台小型涡喷主发动机,专用于低速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高速固定翼飞机,采用固定式弹翼。该系列导弹的主要特点是装载平台多、使用范围广,具有远距、全天候、全高度、多目标、精确攻击能力。
基本战术技术性能
弹  长 5.145m
弹  径 360mm
翼  展 1180mm
弹  重 530kg
战 斗 部 半穿甲爆破战斗部,重165g
引  信 机械引信和电引信
动力装置 1台涡喷主发动机
最大射程 160-250km
最小射程 15km
最大速度 M0.9
冲刺速度:M1.4
使用高度 500~1200m 巡航高度:20米 二次降高:高海情7米,低海情5米 制导系统 自控加主动雷达末制导
主要由海航和空军飞机挂载使用

楼主 恋莎年华7  发布于 2014-07-08 20:07:00 +0800 CST  
鹰击-81空舰导弹


鹰击八十一号(YJ-81)空舰导弹,鹰击-81是鹰击-8反舰导弹的专用空射型号。与鹰击-8相比,鹰击-81最大的特征是取消了后部的固体火箭助推器。该导弹服役后,成为“飞豹”战斗轰炸机和轰-6轰炸机有力的反舰武器。
鹰击-81导弹最大射程50公里,平飞高度20-30米,平飞速度0.9马赫,导弹可靠性80%,命中概率90%,主要性能和鹰击-8相差不多。该导弹同样165千克半穿甲战斗部,命中一发可使3000吨级驱逐舰受重创或丧失战斗力。

楼主 恋莎年华7  发布于 2014-07-08 20:08:00 +0800 CST  
鹰击-6系列空舰导弹
鹰击六号系列反舰导弹,(编号为YJ-6,北约称之为“CAS-1 北海巨妖”),由中国精密机械进出口公司研制、生产与经营,是一种射程远、命中率高、抗干扰性和突防能力强的优良性的导弹,它具备了西方国家反舰导弹具有的高可靠性、机动、灵活、命中率高等优点,又具备苏联导弹威力大、实用性强等优点。“鹰击六号”特别适用于打击大中型舰船及编队目标。
20世纪60年代后期,就论证了空舰导弹的总体方案。这种导弹由机载发射,攻击水面舰艇,具有射程远、作战区域大、机动性能好等特点。1977年审定了空舰导弹武器系统方案,导弹用“轰六丁”飞机发射,命名为“鹰击六号”空舰导弹,路史光担任总设计师。“鹰击六号”导弹武器系统于1982年开始研制性海上飞行试验,空中发射4发均直接命中目标。1984年“鹰击六号”完成设计定型试验。
鹰击六号导弹可分为四大部分,即弹体、弹翼与尾翼,战斗部与引信组合,制导与控制系统,动力系统。导弹按正常式气动布局,外形像小飞机,弹体头部为椭圆旋转体,中段为圆柱体,尾部为二次曲线旋转体。在弹体腹下有一腹鳍,内装电缆和导管等。在弹体上方装有前、后吊环,通过吊环把导弹挂在飞机上。二个中单翼弹翼位于弹体中部,是大后掠角三角形翼,为半硬壳式结构。三个尾翼安装在弹体尾部,它们之间的夹角为120度,每一尾翼后缘都有一个操纵舵。在弹体上从前到后装着末制导雷达,燃料箱,战斗部,氧化剂箱,自动驾驶仪,多普勒导航雷达,液体火箭发动机。
战斗部与引信组合包括一个聚能穿甲爆破型战斗部和一系列引信系统。战斗部内装高能混合炸药,装药量数倍于法国 “飞鱼”导弹,前部有一半球形金属聚能罩,炸药起爆后聚能使它们引成一股能量巨大的聚能射流,可穿透相当厚的装甲钢板,能使导弹在击中的舰艇内部开花。引信系统包括两套电引信和一套机械引信,三套引信均为触发式引信,且都有三级安全保险装置。由于有这三组引信及一整套的保险机构,能保证导弹发射者自身的安全,又能保证引信与战斗部获得最佳配合,从而保证战斗部获得最佳穿甲爆破之功能。
制导与控制系统包括自动驾驶仪、多普勒导航雷达、无线电高度表、末制导雷达、舵机、电源等。自动驾驶仪是整个飞行中的“灵魂”,它能完成三个相互独立的角回路的稳定与控制,与其它机构配合完成对导弹的质心控制与射程控制,接受末制导等其它组件来的住处,其导弹在规定的弹道上飞行直至击中目标。高精度的无线电度表在导弹飞行过程中不断测定飞行高度,从而保证导弹不会过高或过低飞行。末制导雷达是捕捉、跟踪敌舰的眼睛,是命中目标的关键部件。它由天线、收发机、信号处理机、电子对抗设备和电源等组成,是一种单脉冲体制的主动雷达,具备抗海浪、电子干扰等多种干扰的本领。它能主动捕捉、跟踪与锁定目标,在航向和俯仰两个平面内提供目标信息,按预先选定的导航规律引导导弹命中目标。
动力系统包括一台液体火箭发动机和推进剂供应系统。液体火箭发动机位于弹体尾部,是一台推力可调,能长时间工作的性能优良的发动机。推进剂供应系统包括燃料、燃料箱及输送系统,氧化剂、氧化剂箱及输送系统,高压气并等。导弹的动力航程为150公里,如果被攻击的目标距离较近时,弹上的推进剂并不属浪费,它们能在舰艇内部燃烧、爆炸,这实际上也增大了导弹的杀伤威力,起到了第二战斗部的效能,这也是采用液体火箭发动机的一个优点。
“鹰击六号”导弹武器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鹰击六号”导弹,机载瞄准发射设备,地面技术保障设备。
机载瞄准发射设备包括导弹挂架,目标搜索雷达,射击指挥仪,发射控制台,一套敏感元件。导弹挂架与导弹弹体上的吊环相连,能很容易地把导弹挂在飞机上。目标搜索雷达用于搜索海上目标,在雷达显示屏上能显出搜索到的目标,并能自动跟踪目标。射击指挥仪的核心是一台专用计算机,它将来自雷达、各敏感元件、各测试系统的数据,通过一定的程序计算出各种所需数据,并把这些数据分别输往“鹰击六号”导弹和发射控制台。
地面技术保障设备包括在技术阵地上的10辆特种专用车和机场上的2辆挂弹车和1辆指挥仪地面检查车。技术阵地的10辆车用于对导弹上的各部件进行检测、维护、供电、供气、推进剂加注等,它们被称为气源车、加注车、电源车、起吊车等等。机场上的挂弹车是一种自动式车辆,一辆车载弹一枚,能带弹进行升、降、纵向移动、横向移动、回转、俯仰、滚动等动作,使用极其方便。指挥仪地面检查车用手对机上的指挥仪进行检查,检查包括起飞前地面射前检查和模拟空中射前检查。
“鹰击六号”导弹在作战前需要在技术阵地上进行必需的准备,它包括对导弹进行各种测试与检查,合格后再对弹上的高压气并充填高压空气、加注推进剂,最后安装战斗部。到此,“鹰击六号”导弹就可运往机场用挂弹车挂在轰六丁型飞机上,每一翼下挂弹一枚。在机场上还需用指挥仪地面检查车对机上指挥仪进行检查,合格上飞机即可起飞执行战斗任务。轰六丁型飞机的作战半径为1800一2000公里,因此它们能封锁住500一6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
飞行中的飞机开启搜索雷达搜索海上目标。一旦发射目标,就由机上的领航员调整雷达显示屏上的跟踪目标波门框,待稳定地套住目标后就转入自动跟踪。此后,射击指挥仪把从各敏感元件传来的参数,按原先后就把自控飞行距离、射击综合前置角等射击参数装订到“鹰击六号”上。如果目标情况发生变化,射击指挥仪就随时根据新情况进行计算,更换装订参数。当发射条件都得到满足时,发控台上的允许发射指示灯就闪亮,就表示,现在可以发射导弹。发射员按下按钮,“鹰击六号”就与母机相脱离。
飞机在发射“鹰击六号”后可立即返航或执行其它任务,因为“鹰击六号”是一种发射后不管的导弹,它的制导体制是自主控制和末段自动导引。这样大大地提高了发射母机的安全,深得飞行人员欢迎。
离机后的导弹先是按预定的方式、姿态与程序作动力下滑。当离海平面850米高度时,高压气瓶向推进剂箱增压,推进剂流向发动机,发动机点火,使导弹作有动力的加速飞行。当导弹飞行速度达到额定速度时,发动机转入二级推力状态,使导弹保持等速飞行。从高度上来看,导弹从发射高度一直下滑到预定的平飞高度(50或70或100米)就转入平飞。在下滑与平飞阶段,导弹上的多普勒导弹雷达、自动驾驶仪、高度表、舵机等工作。当导弹平飞到预先装定的自主控制飞行距离时,多普勒导弹雷达关机、主动末制导雷达开机。此时,导弹的自主飞行阶段结束,进入自动导引飞行阶段。
末制导雷达开机后迅速搜索自动跟踪目标,并引导导弹向目标俯冲。此时,机械引信和电引信上的三级保险机构均被解除。当导弹撞击目标时,引信工作,把战斗部引爆。战斗部爆炸后能把大中型目标摧毁。按导弹的设计指标,命中一发足以重创甚至击沉一艘3000吨级以上驱逐舰或万吨级动力船。从“飞鱼”来推算“鹰击六号”,只要击中的部位合适,除航空母舰外,任何舰船只要用一枚“鹰击六号”就可把它重创或击沉。根据以往美国航空母舰在航行中出现的事故与排除情况来看,二枚“鹰击六号”都命中航空母舰,只要击中要害,也能把它重创或击沉。“鹰击六号”导弹可单发,也可齐射。所以装备了“鹰击六号”以后,能对付包括航空母舰在内的各种大中型舰艇。
“鹰击六号”与其它各种先进的导弹一样,也在不断地改进。一种是自身的改进,另一种是改型。在“鹰击六号”的基础上对动力装置、推进剂、电气系统和末制导雷达等作些改进与更换,新的导弹命名为“C611”,它的射程增至200公里。

鹰击六号,YJ-6,HY-2空舰型,出口编号C-601。
鹰击六十一号,增程,出口编号C-611。
鹰击六十二号,通用反舰导弹,出口编号C-602。
鹰击六十三号,空地导弹。

基本战术技术性能:
长:7.36米
弹体直径:0.76米,
翼展:2.4米,
弹重:2440千克。
战斗部:510千克半穿甲爆破型
动力装置:液体火箭发动机
巡航飞行速度为:0.9倍音速
巡航飞行高度:50一100米
最大有效射程达:100一110公里
最大动力航程:150公里
导弹发射高度为:海拔1000一9000米
制导系统:自控+主动雷达末制导,
引信:机械引信(一组)和电引信(两组)
对目标的捕捉率为:98%,命中概率为:90%以上

主要由轰6轰炸机挂载使用。

楼主 恋莎年华7  发布于 2014-07-08 20:10:00 +0800 CST  
长剑10巡航导弹
2009年阅兵首次公开的长剑10巡航导弹

长剑10裸弹,楼主结合官方导弹发射视频里的导弹进行对比确定这是长剑10的裸弹
按照人的大小基本可测算出导弹的直径

参考拖车,这个拖车拖过很多导弹测出的数还是比较准的


该导弹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负责研制,最早见到长剑10巡航导弹是在2004年由二炮开始测试,最开始主要面对东海方向防止美日介入台湾钓鱼岛,所以很多导弹上标注的上东海10,后转变研制方向该为海军使用改名长剑10,随着我国海军作战需求多样化,及着眼未来作战,海军水面舰艇搭载巡航导弹只是时间问题,据传中国最新052D导弹驱逐舰就搭载了长剑10导弹,待考。中国水面舰艇搭载长剑10后也可以效法美国,跟换弹头来改变用途,参考战斧导弹,长剑10可发展出反舰型,陆攻型,还可以搭载核弹头执行核打击

涡扇500小型涡扇发动机,可以用作巡航导弹和无人机,长剑10的动力来源有可能是这款发动机或者改型及同类产品。

首次展示的九寨涡扇发动机

国产长剑10远程巡航导弹,使用小型双转子涡扇发动机,价格较为昂贵,未来可考虑使用相对便宜的由九寨衍生的单转子涡喷发动机来压低成本。
长剑10外形与美制战斧导弹相似,参考战斧来看长剑10导弹,对比发射车及人员得到以下数字
总重 1800 kg
全长 7.2 m
直径 0.75 m
翼展 ?
装药类型 高爆弹或20-90 kT核武
发动机 涡轮发动机
最大射程 1500公里左右
最大巡航高度 接近 10,000
最大射高 接近 10,000
最大速度 ?
制导系统 惯性导引复合卫星导引、电信导引 ,地形匹配(这个没争议,这几个技术中国都有,对于巡航导弹准确度高的武器需要复合制导提高精确度)
发射平台 轰炸机 ,052D驱逐舰(待考),海军核潜艇(待考),下一代重型驱逐舰(待考)
附:美国战斧导弹数据
长度 6.25 m
直径 0.52 m
翼展 2.67 m
负载重量 1,000 lb (450 kg)
整体总重 1,440 公斤 (3,200 lb)
发动机 涡轮风扇发动机
最大速度 880 km/h
有效射程 2800公里
制导方式 惯性导引+GPS+影像导引
弹头 BLU-97/B高爆弹头W80核弹
发射平台 海上及水中
国产巡航导弹发动机具体什么技术水平不得而知,但1500-2000公里的射程基本可以达到。具体尺寸只是推测和比较估算只做参考。


美制战斧导弹,两者外形很相似。
传闻:(不知真假,待考,当乐子看看)据说当年中国从阿富汗和伊拉克搞到几枚没有爆炸的战斧导弹,和苏联的RK-55 Relief导弹,结合两者优点开发出长剑10.。
个人意见及分析,欢迎讨论,喷子绕道。

楼主 恋莎年华7  发布于 2014-07-08 20:45:00 +0800 CST  

楼主:恋莎年华7

字数:43499

发表时间:2014-07-07 05:1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3-03 18:20:21 +0800 CST

评论数:218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