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明《老子》千古之道!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



这段话是《老子》德经的首篇,意义重大,帛书中写做: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乃之。故失道。
失道矣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
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
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皮取此。


上德,比如太阳,它只是按照宇宙规律在运动,从未表现过美德。但太阳系中的行星以及万物,无不依赖它而得以生存,所以因此而被视为拥有美德。


下德,比如生命,它让生物生生不息,从不失去好生的美德。但生物依据各自生命的法则,必须彼此竞争,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并最终归于死亡,无一例外。所以,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生命只是一种现象,它本无所谓美德。


上德,没有作为,而且没有偏向,没有具体的服务目标。上仁,施以仁爱,然而没有偏向,没有具体的服务目标。上义,施以义行,因而有了偏向,有了具体的服务目标。


上礼,施以礼法,却没有人响应,于是挽袖推攘才能施行。所以就这样逐渐失去了道。


丢失了道的全貌,而后产生了美德;丢失了美德的全貌,而后产生了仁爱;丢失了仁爱的全貌,而后产生了义行;丢失了义行的全貌,而后产生了礼法。


礼法这种东西,是打造和维系忠信的浅薄之地,却是祸乱的带头人。


预知这种东西,是道的浮华之象,却是愚昧的带头人。


所以,大丈夫居于道的厚实,而不居于道的浅薄;居于道的实在,而不居于道的浮华。所以,丢弃浅薄的浮华的道,只取厚实的实在的道。


==================
关于这段话现代思考:请猛击这个链接http://www.toutiao.com/i6406499506338136577/

楼主 雍山会  发布于 2017-04-08 14:27:00 +0800 CST  

楼主:雍山会

字数:722

发表时间:2017-04-08 22:2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8-16 23:27:54 +0800 CST

评论数:4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