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实用解全集——2010版

四十章

分解译注:
反者道之动:“①能想到事物的反面;②知错能改。”——都是有道的表现。道之动:道的动力,即指“有道”。
弱者道之用: 示弱是道的(巧妙)应用。(注:补充“巧妙”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句义。)
天下万物生于有:天下万物的(兴盛)产生于有道。 (半截话,原句补充“天下万物生于有道”。)
有生于无:有道则产生于无道 。 ( 半截话,原句补充“有道生于无道” 。 )

重点导读:
1.本章即是对39章的总结概括,深入了解39章就能加深领悟本章四句话的含义。
2.【反者道之动】——一个人只有具备由正面意识到反面,由反面意识到正面的本能,才能更好的驾驭支配万事万物,这样的有道表现需要长期培养锻炼才能具备。
3.“示弱”不但有谦虚、谦让等内涵,更有谋略、道义等内涵。“示弱”是一种极其微妙的处世哲学,它与“示强”相反,都需要巧妙运用、合理运用、并结合运用。
4.“有生于无”与“先大乱后大治”描述的情形差不多,“有生于无”即指 -无道的情况下事物就会走向衰败,衰败就会促使事物兴盛的方法产生。

篇后加注:
《道德经》从头到尾论述的都是“道”,而不是“有和无”。那么有“什么”?无“什么”?很显然是“有道”和“无道”,这是承前省略写作手法,承接的是39章的内容。

楼主 吴声无声  发布于 2020-01-28 21:12:00 +0800 CST  
四十一章

分解译注:
上士闻道:上等智慧的人听说了道。
勤而行之:就会勤奋的去实行。
中士闻道:中等智慧的人听说了道。
若存若亡:半信半疑。
下士闻道:下等智慧的人听说了道。
大笑之:哈哈大笑。
不笑:不嘲笑。
不足以为道:那就不足以称其为道。
故建言有之:因此我有这些建议的话:
明道若昧:光明的道反被嘲笑引人愚昧。(注:"若"字的翻译以符合语境需求为妙。)
进道若退:上进的道反被嘲笑引人倒退。
夷道若纇:平坦的道反被嘲笑缺点很多。 纇:缺点、毛病。
上德若谷:上等的德反被嘲笑空虚。谷:山谷,比喻空虚。
大白若辱:最纯洁的反被嘲笑辱没。
广德若不足:广德反被嘲笑不足。 广德:包含仁义礼智信等德的所有内容。
建德若偷:建立的德反被嘲笑是盗取的。(注:嘲讽孔子的德是窜改夏商周的"礼仪")
质真若渝:品质纯真的反被嘲笑变化无常。渝:改变(多指态度和感情)。
大方无隅 :谋划大事不要遗漏任何细节。原义:(观察)大方形不要遗漏角落。大方:大方形。 隅:角落,本处指大方形的角。
大器晚成:干大事的人要经过长期磨练总是很晚才能获得成功。
大音希声:大声讲和小声讲(不一定哪个管用)。 大音:大声喊。希声:小声说。
大象无形:庞大的事物看不到形体。大象:庞大事物的样貌。象,形状、样子。
道隐无名:大道看不见又没有名字。隐:藏匿。
夫惟道:只有道。
善贷且成:才能善于帮助万物且成全万物。 贷:借,引申为帮助。

重点导读:
1. 【大方无隅】——这句话的喻义是谋划大事不要遗漏任何细节。而今我们可以这样去使用“大方无隅”——①对考虑问题周全的赞美;②提示大家考虑问题时要周全。
2.【大器晚成】——较大器物的制造用料多、工序多、工时长,所以才最后制造完成。同样,担当大任干大事的人要经过长期磨练,必然也是很晚才能获得成功。
3.【大音希声】——这句话大致包括两种情况:①听者在意你小声讲他也能记得住,听者不在意你大声喊他也不往心里去;②话若要讲到点子上,小声讲也能震耳欲聋。
4.【大象无形】——这句话主要用于一些庞大无形的事物上。比如敌军的排兵布阵情况?你无法看清它的全貌,只能靠分析来获得一些大概情况,这就需要完全依靠智慧和经验才能办得到。

=====================================================

【41章】的文章脉络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第一段)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第二段)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惟道,善贷且成。(第三段)

分析:

①第一段是说上士、中士、下士三种人对待“道”的不同态度。

②第二段共有8个“若”字句,这是老子对下士嘲笑道的总结。
明道 【若】昧
进道 【若】退
夷道 【若】纇
上德 【若】谷
大白 【若】辱
广德 【若】不足
建德 【若】偷
质真 【若】渝
这8句话只是对下士嘲讽道的绘声绘色的描述而已,没必要去过度解读,保证译句基本上文顺理通即可。“建言有之”的意思就是提醒大家以这8句话为戒,不要做黑白颠倒的人。

③第三段与一、二段没有任何联系,本段头四句是哲理。
【大】方无隅
【大】器晚成
【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这四句哲理彼此间毫无联系,只是格式相同而已,即以“大”字开头的四句不同哲理。

道隐无名,夫惟道,善贷且成。——这三句是对道的总结概括。

楼主 吴声无声  发布于 2020-01-28 21:14:00 +0800 CST  
四十二章

原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注:本文后半段移入43章。)

分解译注:
道生一: 道是天地万物产生的规律。道:天地万物的规律。一:此处代指宇宙,即天地万物.
一生二:天地万物的规律分阴阳两大类。 一:此处代指道 。 二:代指阴和阳。
二生三:阴阳又体现出多种搭配形态。三:代指多。
三生万物:A.万物分别以(①阳的形态、②阴的形态、③阴阳的多种搭配形态)而发展变化。
B.万物分别以阴阳的多种搭配形态而发展变化。(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注:A、B代表两种不同观点,或互为补充。
万物负阴而抱阳:万物都要远离阴的形态而靠近阳的形态。(注:负阴抱阳大致同于向善止恶)
中气以为和:万物都要中和阴阳达到和谐。 中:中和 。气:指阴阳,古人把阴阳称为“阴阳二气”。

全文译文:
道是天地万物产生的规律,天地万物的规律分阴阳两大类,阴阳又体现出多种搭配形态,万物分别以阳的形态、阴的形态、阴阳的多种搭配形态而发展变化。万物都要远离阴的形态而靠近阳的形态。万物都要中和阴阳达到和谐。

重点导读:
① 本章内容与伏羲先天八卦图表述的内含基本一致,应是对伏羲先天八卦图最形象逼真的语言描述,足可见老子将语言的运用达到了极致,更彰显出了老子无边的智慧。这是一组极具抽象的语言文字,翻译时要远离咬文嚼字的狭小空间,只有展现出超级的想象力和思考力,才可能将这段话所要表达的广泛含义体现出来。
②本章分三段——分别阐述道(即天地万物的规律)的三大方面。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对天地万物所有规律的总概括; 【万物负阴而抱阳】这句话是说万物都要向善止恶(指自身); 【中气以为和】是说万物都要和谐的搭配在一起(指彼此)——即指人与人要和谐,人与万物要和谐,人与大自然要和谐,社会与社会要和谐等。可见,万物只有自身负阴抱阳、彼此和谐,才能更加繁荣昌盛,一旦这种状态形成常态永驻人间,我想离大同的共产主义社会也就不远了。

篇后加注:
第一章和四十二章是《道德经》的两个总章,其它79章都是分章——即是针对不同事物规律的具体论述。《道德经》的81章是高度独立而又高度统一的关系 ,独立是指每一章都有自己的独立主题和独立论点论据,统一则是指79个分章都是围绕第一章和四十二章展开论述的,且都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

楼主 吴声无声  发布于 2020-01-28 21:14:00 +0800 CST  
四十三章


原文:
人之所恶, 唯孤、寡、不谷, 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第一段:(由42章移入。)
人之所恶:人们所厌恶的。
唯孤、寡、不谷:只有孤、寡、不谷。 不谷:不结果实的谷物。 (注:“孤、寡、不谷”代表“弱”。)
而王公以为称:而王公却用它们来称呼自己。(注:“王公”代表“强”。)
故物或损之而益:因此事物或许是减损它反而受益。
或益之而损:或许是受益它反而减损。
人之所教:前人是这样教导的。
我亦教之:我也这样去教导别人。
强梁者不得其死:强横的人不得好死。 强梁:强横凶暴。
吾将以为教父:我将用这句话当做施教的宗旨。以:用“强梁者不得其死”。

第二段:
天下之至柔:天下至柔的东西。
驰骋天下之至坚:能攻克天下至坚的东西。 驰骋:引申为“攻克”。
无有入无间:这种看不见而又真实存在的力量无处不在 。无:代指“柔克坚”看不见。 有:代指 “柔克坚”真实存在。 无间:所有空间、所有领域。
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我就是通过'柔克坚'才知道不蛮干不妄为有好处。以:用(什么)
不言之教:这是不能用语言说清楚的教导。
无为之益:不蛮干不妄为有好处。无为:不蛮干、不妄为。
天下希及之:(可)天下很少有人能达到无为状态。之:指“无为”。

重点导读:
1.本章第一段是“弱与强”之辨,第二段是“柔与坚(“坚”即“刚”)”之辩,合之即是“柔弱胜刚强”。而今我们可以把“柔弱胜刚强”拓展为五种情况——①刚强胜柔弱;②柔弱胜刚强;③刚强补柔弱;④柔弱补刚强;⑤刚柔并济。 前两种情况需要结合实际慎重选用,后三种情况则应选择性的融入到每个人的性格中。
2.【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这三句是互文,“无有入无间”是头两句的补充阐述,这三句表达的是一个整体意思,不能切割而单独解读其中任何一句。

楼主 吴声无声  发布于 2020-01-28 21:16:00 +0800 CST  
四十四章

分解译注:
名与身孰亲:名声与生命哪个重要呢? 亲:根据语境修饰为“重要”。
身与货孰多:生命与财富哪个重要呢? 多:根据语境修饰为“重要”。
得与亡孰病:得与失哪个有害呢? 亡:失去。 病:害处。
是故甚爱必大费:所以过分追求一定会耗费巨大。 甚爱:特别喜爱、过分追求。
多藏必厚亡:过多聚敛财富迟早会遭受重大损失。(注:“多藏”偏重于贬义,而非正大光明的。)
知足不辱:知道满足就不会因贪婪而遭受辱没。辱:指犯大错误遭受惩罚而受辱。
知止不殆:知道时刻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 殆:危险。
可以长久:这样就可以长久。

楼主 吴声无声  发布于 2020-01-28 21:17:00 +0800 CST  
四十五章

原文: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诎,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通行本为“屈”参照古本校正为“诎”。)

分解译注:
大成若缺:大成就的人就算有所欠缺。
其用不弊:他的用途也不会有害处。 弊:害处、毛病。
大盈若冲:大圆满的人就算有所不足。冲:虚空。
其用不穷:他的用途也不会有穷尽。
大直若诎:耿直的人不会花言巧语。 诎:言语迟钝,代指不会花言巧语。
大巧若拙:大巧的人不要处处表现灵巧。 拙:笨拙。
大辩若讷:善辩的人不要处处表现辩才。 讷:说话迟钝。
躁胜寒:运动能战胜寒冷。 躁:急躁、躁动,引申为运动。
静胜热:静止能战胜燥热。 静:停止不动。
清静为天下正:清静就是天下正道。 清静:做人、行事、为政等安静、不搅扰。

重点导读: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与“大勇若怯”、“大智若愚”同出一辙,这四句成语里的“拙、讷、怯、愚”实际上是普通人的代名词,这四句成语主要有两种含义:①平时要保持低调像普通人一样,不露锋芒不彰显自己才是有道有德的表现;②大巧、大辨、大勇、大智都是相对而言的,在不擅长的方面和普通人差不多、甚至不如。

附加内容:
大勇若怯:大勇的人平时和常人差不多,遇事则勇猛过人。怯:胆小、没勇气。
大智若愚:某些才智出众的人在专业上极为出色,但在其它事情上则显得很傻很笨。若:好像。

楼主 吴声无声  发布于 2020-01-28 21:17:00 +0800 CST  
四十六章

分解译注:
天下有道:天下太平。
却走马以粪:就会退还战马用来耕种。 却:退还。 粪:代指种田。
天下无道:天下昏乱。
戎马生于郊:怀胎的战马也要上战场而将马驹生于郊野。
祸莫大于不知足:引起祸端的原因莫大于不知足。
咎莫大于欲得:引起过错的原因莫大于贪得无厌。
故知足之足:因此只有知足才能感到满足。
常足矣 :才能永远满足 。

楼主 吴声无声  发布于 2020-01-30 21:19:00 +0800 CST  
四十七章

分解译注:
不出户:不出家门。
知天下:也能知晓天下大事。
不窥牖 :不看窗外。
见天道:也能知晓天的变化。天道:本语境指黑白天转化、日月星辰等诸多天象。
其出弥远:出门越远。
其知弥少:知道的越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所以圣人不去远行也一样知晓(天下事)。
不见而名:没有看到也能说清楚。名:说。
不为而成:不去亲自操作也能获得成功 。

楼主 吴声无声  发布于 2020-01-30 21:20:00 +0800 CST  
四十八章

分解译注:
为学日益:求学(知识)日益增多。
为道日损:修道 (妄为)日渐减少。
损之又损:减少再减少。
以至于无为:最后达到彻底不蛮干不妄为。
无为而无不为:不蛮干不妄为而且分内的该做的无所不做。
取天下常以无事:取得天下常靠不造事生非。 事:滋事。(先秦古字义)
及其有事:只要有造事生非的事。
不足以取天下:很难取得天下 。

重点导读:
“清静”与“无为”、无不为”都是道学中重要的哲学术语。
清静:做人、行事、为政等安静、不搅扰。
无为:不蛮干、不妄为。
无不为:所有分内的该做的无所不做。
清静无为:保持安静不搅扰的态度,不蛮干不妄为才能正确驾驭万事万物。
无为而无不为:不蛮干不妄为而且分内的该做的无所不做。
由以上词语解释可知,老子的很多观点往往都是一环紧扣一环的,如果把它们联系到一起去理解,则豁然开悟。

楼主 吴声无声  发布于 2020-01-30 21:20:00 +0800 CST  
四十九章

分解译注:
圣人无常心:圣人没有私心。常心:常人的想法,即私心。
以百姓心为心:以百姓的想法为自己的想法。
善者吾善之:善良的人我用善良对待他。
不善者吾亦善之:不善良的人我也用善良对待他。
德善也:德就是善良。
信者吾信之:你相信我也相信。
不信者吾亦信之:你不相信我也相信。
德信也:德就是诚信。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所以)圣人在天下言行慎重。 歙歙焉:轻轻吸气的样子,比喻说话慎重。
为天下浑其心:圣人的想法是促使天下人的想法都接近。 浑其心:想法都接近。浑,全。
百姓皆注其耳目:百姓都关注圣人的言行(来效仿学习)。注其耳目:注意听、看圣人的言行。
圣人皆孩之:圣人都特别诚实质朴。孩之:孩子的(性格——诚实、纯真、质朴)。

楼主 吴声无声  发布于 2020-01-30 21:21:00 +0800 CST  
五十章

分解译注:
出生入死:从出生到死亡。
生之徒十有三:长寿的人有十分之三。生之徒:长寿的人。徒:××的人。
死之徒十有三:短命的人有十分之三。死之徒:短命的人。
人之生:人的一生。
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妄动致死的也有十分之三。 动:妄为妄动、胡乱行动。
夫何故:这是什么原因呢?
以其生生之厚:是因为他们都把自身生命看得很重。
盖闻善摄生者:听说善于保护生命的人。盖:发语词。 摄:保养、保护。
陆行不遇兕虎:陆上行走不会遇到犀牛和老虎的攻击。兕:犀牛。
入军不被甲兵:从军打仗不会被敌兵伤害。
兕无所投其角:犀牛伤害他无处使用犀角。投:投放。
虎无所措其爪:老虎伤害他无处使用利爪。 措:安放。
兵无所容其刃:将士伤害他无处使用兵刃。 容:容放。
夫何故:这是什么原因呢?
以其无死地:因为他没有置自身于死地 。

重点导读:
①【以其生生之厚】这句的意思是说每个人都重视生命,但由于重视的方式不同,所以出现了三种不同结果——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动之死地亦十有三。本章最后8句话即是对“生之徒十有三”的补充阐述。
②【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这是五个比较夸张的句子,还原后大致意思是——善于保护自己的人,连小人、恶人、敌人等都没办法伤害到他。(“ 兕和虎”应是对恶人和有权势之人的形象比喻。)

楼主 吴声无声  发布于 2020-01-30 21:22:00 +0800 CST  
五十一章

分解译注:
道生之:道生长了万物。之:代指“万物”。
德畜之:德畜养了万物。(同上)
物形之:万物形成兴旺之势。之:代指下句的“势”。
势成之:兴旺之势的形成。之:没有实质意义的助词。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是因为万物都尊崇道而又重视德。 莫不:都。
道之尊:道的尊崇。
德之贵:德的重视。
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使万物没人命令也常处于正常发展状态。自然:自然状态,即正常发展状态。
故道生之:因此说是道生长了万物。
德畜之:德畜养了万物。
长之育之:(道)使万物生长发育。
亭之毒之:使万物长大成熟。 亭:代指已长大。 毒:代指已成熟。
养之覆之:使万物循环往复。 养:养活。覆:覆灭。
生而不有:(道)生长万物又不占有它们。
为而不恃:帮助万物又不依赖它们。
长而不宰:领导万物又不主宰它们。 长:官长、领导。(本语境名词用作动词)
是谓玄德:(以上道的六种行为)就是最高境界的德 。 玄德:最高、最美、最无私的德。

重点导读: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这段话主要是针对人而言的,即是说只要社会能把道和德弘扬好,就算没有律令约束多数老百姓也能做到安分守己。由此可见,圣人老子的告诫是不论法律政令多么健全,也不应该忽略道德教化的巨大作用。

楼主 吴声无声  发布于 2020-01-30 21:22:00 +0800 CST  
五十二章

分解译注:
天下有始:天下的万事万物都有最初的开始。
以为天下母:这个开始就是天下万事万物的基础。 母:基础,即指“初始状态”。
既得其母:既然了解了万事万物的初始状态。
以知其子:就能知晓今天的万事万物。子:代指“今天的万事万物”。
既知其子:既然知晓了今天的万事万物。
复守其母:回过头来就能守住万事万物的原始本性。
没身不殆:(就)终身不会有危险。 没身:终身。没,同“殁”,死。 殆:危险。
塞其兑:堵塞人们贪欲的视听。 兑:眼、耳、鼻、口等孔窍。
闭其门:关闭人们巧智的大门。
终身不堇:(就)终身不会缺少(道和德)。堇:少。(通行本原为“终身不勤”)
开其兑:(如果)打开巧智贪欲的大门。
济其事:(并)实施这样的事。
终身不救:(则)终身不可救药。
见小曰明:观察仔细就是明智。见小:观察细小。
守柔曰强:坚守雌柔就是强大。
用其光:发挥自身的优点长处。 光:光芒,引申为优点、长处。
复归其明:(就能)回归自己的明智。
无遗身殃:(就)不会给自己招来殃祸。遗:留下。
是谓习常:懂得了以上常理就是掌握了道 。习:学习、掌握。常:常理,即“道”。

重点导读:
①【塞其兑,闭其门】——事物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本处“堵塞”和“关闭”的一定是坏的那一面,若分不清楚这一点则永远不会有正解。
②本文的翻译不可居于字面,否则无法翻译,译文以文顺理通为主。

楼主 吴声无声  发布于 2020-01-30 21:24:00 +0800 CST  
五十三章

分解译注:
使我介然有知:我始终有这样的认知。 介然:一直、始终。
行于大道:施行大道。
唯施是畏:最担心的就是施行(过程中出现偏离)。
大道甚夷:大道非常平坦。 夷:平坦,喻指“道”的好处很大。
而民好径:而有些人却喜欢搞歪门邪道。径:小路。本语境指“邪道、歪道”。
朝甚除:(导致)朝政腐败难除。
田甚芜:农田特别荒芜。
仓甚虚:仓库非常空虚。
服文彩:(而达官显贵却)衣着华丽。
带利剑:佩带利剑。
厌饮食: 饮食丰盛到厌恶享用。
财货有余:钱财物品多到用不完。
是谓盗竽:这些都是靠吹嘘欺骗得来的。竽:吹奏古乐器,五音之长。借指吹嘘。
非道也哉:这是多么无道啊!

重点导读:
“介然”的词义目前已经丢失。推理分析——
“介”的第③个字义是——存留,放在心里。
“然”的第④个字义是——副词或形容后缀:忽然丨突然丨介然。
由此可知——存留,放在心里的应该是“始终”的;“然”字没有实质意义。
所以“介然”的释义就是“一直,始终”。

楼主 吴声无声  发布于 2020-01-30 21:24:00 +0800 CST  
五十四章

分解译注:
善建者不拔:善于建立基业的不会被拔除。
善抱者不脱:善于团结的不会被分开。 抱:代指团结。脱:脱离、分开。
子孙以祭祀不辍:子孙不忘祖训祖法就不会失去拥有。 祭祀:拜祭祖先,代指祖训祖法。 辍:中止、失去。
修之于身:用这些道理修身。之:指“善建、善抱 、祭祀”这三大优点。
其德乃真:他的德就会非常纯真。
修之于家:用这些道理建设家庭。
其德乃余:他的德就会充足有余。
修之于乡:用这些道理管理乡村。
其德乃长:他的德就会特别长久。
修之于国:用这些道理治理国家。
其德乃丰:他的德就会非常丰硕。
修之于天下:用这些道理治理天下。
其德乃普:他的德就会普天同在。
故以身观身:因此用修自身的方法来观察借鉴他人。
以家观家:用建设自家的方法来观察借鉴他家。
以乡观乡:用管理本乡的方法来观察借鉴他乡。
以国观国:用治理本国的方法来观察借鉴他国。
以天下观天下:用治理天下的方法来观察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我是怎么知道天下的状况是这个样子呢?
以此:我就是用善建、善抱、祭祀来观察的 。

楼主 吴声无声  发布于 2020-01-30 21:25:00 +0800 CST  
五十五章

分解译注:
含德之厚:含德深厚的人。
比于赤子:就像孩子一样诚实质朴。赤子:代指孩子的性格——诚实、纯真、质朴。
蜂虿虺蛇不螫 :毒虫不会去伤咬他。虿:蝎子一类的毒虫。虺:一种毒蛇。
猛兽不据:猛兽不会去伤害他。
攫鸟不搏:凶鸟不会去攻击他。攫鸟:用爪子攻击的肉食猛禽。攫,抓、夺。
骨弱筋柔而握固:孩子骨弱筋柔却精气神充足。握固:古代的一种强身养生法,代指精气神充足。
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不知男女交合之事小生殖器却能完全勃起。
精之至也:那是精气充足的原故。
终日号而不嗄:整日哭号却不会哑嗓。 号:大声哭。嗄:嗓音嘶哑。
和之至也:那是气血调和的原故。 和:代指气血调和。
知和曰常:知道气血调和就是懂得了生命规律。 常:永远不变,代指生命规律。
知常曰明:懂得了生命规律就是明智。
益生曰祥:善于养生才会健康。 祥:吉祥,代指健康。
心使气曰强:心肺功能谐调才会强壮。 气:代指肺。
物壮则老:事物盛极就会走向衰败。
谓之不道:这就是说它不再符合道了。
不道早己:不符合道很快就会衰亡 。

重点导读:
①“蜂虿虺蛇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这是三句夸张的比喻句,还原后大致意思是——连小人、奸人、恶人等都不会去伤害含德深厚的人。
②本章有关身体健康方面的句子多数都很抽象,很难直译,所以要紧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意译、或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

楼主 吴声无声  发布于 2020-01-30 21:26:00 +0800 CST  
五十六章

分解译注:
知者不言:明智的人不多说。 知:同“智” 。 不:修饰为“少”。
言者不知:多说的人不明智。
塞其兑:堵塞大家的片面视听。兑:眼、耳、鼻、口等孔窍。
闭其门:关闭大家的巧智大门。
挫其锐:挫去大家的尖锐想法。
解其纷:化解大家的纷争矛盾。
和其光:调和大家的光芒优点。
同其尘:就像混合尘土和泥一样。 同:混同、混合。
是谓玄同:这就是混同的奥妙所在。玄同:混同的奥妙。
故不可得而亲:因此(对各家思想)不要去吸收如下内容。
不可得而疏:不要去吸收他们疏远的内容。
不可得而利:不要去吸收他们利己的内容。
不可得而害:不要去吸收他们有害的内容。
不可得而贵:不要去吸收他们尊崇的内容。
不可得而贱:不要去吸收他们低贱的内容。
故为天下贵:所以混同的思想是天下最好的 。

重点导读:
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与“言少必精,言多必失”异曲同工。
②本章老子其实是在讲述——如何将百家的片面思想混同综合成全面性思想的具体方法,本章内容意义巨大,今天的我们在很多方面都可以学习借鉴这一方法。

楼主 吴声无声  发布于 2020-01-30 21:26:00 +0800 CST  
五十七章

分解译注:
以正治国:以清静无为治国。 正:正面的,代指“清静无为之道”。
以奇用兵:以诡奇方法用兵。 奇:出人意料的、令人难测的。
以无事取天下:以不滋事取得天下。 事:滋事。(先秦古字义)
吾何以知其然哉:我是怎么知道是这个样子的呢?
以此:根据如下:
天下多忌讳:天下的禁忌律令越多。
而民弥贫:而百姓越贫穷。
民多利器:百姓私藏的利器越多。
国家滋昏:国家滋生的昏乱越多。
人多伎巧:人们的伎俩巧智越多。
奇物滋起:反常事物滋起的越多。滋起:滋生兴起。
法令滋彰:法律政令越多。 滋:滋生。 彰:显示出来。
盗贼多有:罪犯越多。 盗贼:通指“罪犯”。
故圣人云:所以圣人说: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不胡来则百姓便会自行发展。无为:不蛮干、不妄为、不胡来。
我好静而民自正:我喜欢清静则百姓便会自行端正。
我无事而民自富:我不滋事则百姓便会自然富足。
我无欲而民自朴:我没有贪欲则百姓便会自然淳朴。

楼主 吴声无声  发布于 2020-01-30 21:26:00 +0800 CST  
五十八章

分解译注:
其政闷闷:国家政令不严明不清晰。 闷闷:特别不通透,形容政令混沌不清。
其民淳淳:他的人民反而忠厚淳朴。 淳淳:特别淳朴。
其政察察:国家政令严明清晰。 察察:特别清楚。
其民缺缺:他的人民反而道德败坏。 缺缺:缺点很多。
祸兮:灾祸啊 !
福之所倚: 幸福就倚靠在它的旁边。
福兮:幸福啊!
祸之所伏:灾祸就潜伏在它的里面。
孰知其极:谁能知道最后会变成啥样子呢? 极:达到的程度。
其无正:它们没有确定标准。
正复为奇:正的随时可能转化成反的。
善复为妖:善的随时可能转化成恶的。
人之迷:人们对这些的迷惑。
其日固久:由来已久。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所以圣人言行方正而又从不改变。 割:分割,比喻改变。
廉而不刿 :为政清廉而又从不陷害他人。 廉:(为政)清廉。刿:刺伤,引申为陷害、伤害。
直而不肆:率直而又从不放纵。 肆:放纵、任意行事。
光而不耀:光芒四射而又从不耀眼 。

楼主 吴声无声  发布于 2020-01-30 21:27:00 +0800 CST  
五十九章

分解译注:
治人事天莫若啬 :治人事天都要节俭。 啬:吝啬、小气,引申为节俭。
夫唯啬 :只有节俭。
是谓早服:才是及早顺服了(道)。(半截话,译句补充“道”)
早服谓之重积德:及早顺服了(道)就是重视积累德。
重积德则无不克:重视积累德则攻无不克。克:攻克。
无不克莫知其极:功无不克则无法知晓他能力的极限。 极:顶点、极限。
莫知其极:无法知晓他能力的极限。
可以有国:他才可以拥有一个国家。
有国之母:有了国的基础。母:根本、基础。
可以长久:他的德才可以长久。
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这就是根深柢固、永世长存之道 。 深根固柢:树根又深又牢固。比喻基础牢固,不可动摇。 柢:树根。

重点导读:
“治人事天”是针对君王而言的,此语境下的“治人”主要是指君王生活和使用他人等的花销情形;“事天”则是指开坛祭天的祈福活动,通指各种祭祀活动。

楼主 吴声无声  发布于 2020-01-30 21:28:00 +0800 CST  

楼主:吴声无声

字数:41191

发表时间:2020-01-27 03:5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2-18 14:57:38 +0800 CST

评论数:93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