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实用解全集——2010版

要想正确翻译《道德经》首先要做到如下两点:
1.用白话文将老子所说的“道”从各个角度来论述清楚。
2. 探索先秦古文的规律,如行文结构、语法结构等。
然后用这两点做指导思想,才有可能正确翻译《道德经》。

请参考链接——https://tieba.baidu.com/p/6428810541?pid=129211089152&cid=0&red_tag=1882944705#129211089152

本人为道德经附加论述了5千~7千字,与原文5千言形成了新版万言《道德经》。

楼主 吴声无声  发布于 2020-01-26 19:59:00 +0800 CST  
本帖是个人研习《道德经》大约500天时的读书笔记,未来30年我会持续修正诸多不足。

楼主 吴声无声  发布于 2020-01-26 20:00:00 +0800 CST  
一章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前四句均用“;”断句,即是说这是一个完整复句的四个分句。)

分解译注:
道可道:道(有的)可以说清楚。 道:① (天地万物的)规律;② 说。
非常道:(有的)永远都说不清楚。 非:不。 常:永远。
名可名:道的名字(有的)可以命名。 名:① (各种规律的)名字;② 命名、起名。
非常名:(有的)永远都无法命名。
无名:道没有名字。
天地之始:那是天地初始的时候。
有名:道有了名字。
万物之母:那是有了万物产生这个基础。 母:基础、根本。
故常无欲:所以常常保持欲望很少。 无欲:欲望很少。
以观其妙:就能观察到天地万物运行发展变化的奥妙(规律)。妙:奥妙。
常有欲 :常常有过多的欲望。 有欲:欲望很多。
以观其徼:就只能观察到天地万物运行发展变化的表面现象。 徼:边界,引申为表面。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天地万物和道一同出现却各有其名。 两者:指“天地万物和道”。
同谓之玄:都是深奥玄妙的。玄:奥妙、玄妙。
玄之又玄:且无比深奥玄妙。(注:本句是两个“玄”字的叠加,意思是“更玄”。)
众妙之门:所有的奥妙都在“天地万物和道”之中。 门:代指“天地万物和道”之中。

重点导读:
❶本章第一个“道”字是前四句话共用的主语,这是运用了主语承前省略的写作手法,将字数写成3、3、3、3、2、4、2、4的诗的格式合辙押韵文采十足。补充完整是——道可道,非常道;(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无名,天地之始;(道)有名,万物之母。
❷ 本章出现了几处“玄”和“妙”,“玄”和“妙”可以理解为“玄妙”一词的分开使用,“玄”和“妙”的字义都是“奥妙”的意思。
❸《道德经》通篇只讲两样东西——天地万物和道,所以“此两者同出而异名”里的“两者”即是指天地万物和道。“众妙之门”的“门”指的就是“两者”的内部——即天地万物和道之中,“众妙之门”是个抽象的比喻句,翻译时要合理还原。

==================================================

篇后加注:
我在《一章》里没有发现任何“有无论”、“名论”、“玄论”的影踪,整部《道德经》我研究了千百遍,也没有发现任何“有无论”、“名论”、“玄论”的影踪。所以我认为:“有无论”、“名论”、“玄论”这些高大上的名号是束缚人们思考的枷锁,必须剔除。

楼主 吴声无声  发布于 2020-01-26 20:05:00 +0800 CST  
二章

分解译注: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美的。美之为美:这个样子就是美。
斯恶己:于是丑的就显露出来。斯:于是。恶:代指“美”的反义“丑”。已:同“矣”。
皆知善之为善:都知道什么是善的。
斯不善己:于是恶的就显露出来。
故有无相生:因此有和无相互比较产生。
难易相成:难和易相互比较产生。
长短相形:长和短相互比较产生。
高下相倾:高和下相互比较产生。
音声相和【hè】:音乐和歌声相互配合产生协调。(注:这是指唱歌唱戏的情形。)
前后相随:前和后相互比较产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所以圣人做的都是不蛮干不妄为的事。 无为:不蛮干、不妄为。
行不言之教:施行的都是顺应自然的教化。不言:不用语言去刻意改变些什么,即指“顺应自然”。
万物作焉而不辞:(促使)万物自行运作而都不离开(道)。万物:代指“所有的人”。
生而不有:(圣人)生养了万物而又不占有它们。
为而不恃:帮助了万物而又不依赖它们。恃:依赖、依靠。
功成而弗居:建立了功劳而又不居(功)。弗:不。
夫惟弗居:由于不居(功)。
是以不去:所以又什么都不会失去。

重点导读:
①本文的“有”、“无”和今天的意思一样。有:表示存在。无:没有。
②【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生:产生;成:形成;形:显现;倾:依靠;和:和谐的跟着唱;随:相随。”这是它们的大致意思。为了便于理解和符合白话文的表达习惯,通用“产生”一词来代替。

楼主 吴声无声  发布于 2020-01-26 20:06:00 +0800 CST  
三章

分解译注:
不尚贤:不去崇尚贤能。
使民不争:就能使民众不去争夺(名利)。
不贵难得之货:不去贵重稀有物品。
使民不为盗:就能使民众不去盗窃。
不见可欲:不去显现可以引起贪欲的(事物)。见:同“现”,显现。
使民心不乱:就能使百姓的心性不被迷乱。
是以圣人之治:所以圣人的治理原则(是)。圣人:代指有道的统治者。
虚其心:减少百姓的想法。虚:空,引申为减少。
实其腹:填饱百姓的肚子。
弱其志:减弱百姓的追求。
强其骨:增强百姓的体质。
常使民无知无欲:常使百姓没有巧智贪欲。知:同“智”,巧智(贬用)。欲:贪欲(贬用)。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使那些“聪明”人不敢妄为。智者:指善用巧智的人(贬用)。为:妄为(贬用)。
为无为:只要(圣人)做事不蛮干不妄为。 为:行动、做事。无为:不蛮干、不妄为。
则无不治:就没有不能治理的国家。

重点导读:
“弱其志”这句话实际上是告诉人们追求要符合自己,不要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这句话对于多数人来说都是适用的,但对千里马则不然。这句话需要辩证来看,只有脚踏实地,然后才能仰望星空。

楼主 吴声无声  发布于 2020-01-27 21:36:00 +0800 CST  
四章

分解译注:
道冲:道是虚空的。 冲:通“盅”, 虚空的器皿,形容虚空。
而用之或不盈:而使用它或许永远都用不完。不盈:装不满。
渊兮似万物之宗:它渊深莫测就像万物的主宰。 宗:主宰。
挫其锐:它能挫去万物的锋芒锐气。 挫:压下去、降低。
解其纷:它能化解万物的纷争矛盾。
和其光:它能调和万物的光芒优点。
同其尘:它能混同万物就像混合尘土和泥一样。
湛兮似或存:道隐没不见又真实存在。 湛:没、隐没。(古字义)
吾不知谁之子:我不知晓是谁产生的道。 (即 我不知晓“道”是怎样产生的。)
象帝之先:好像在天帝之前就有。 象帝:可能指“盘古”。

重点导读: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这两句可能与女娲和盘古两个神话传说有关联。 “吾不知谁之子”是个拟人修辞疑问句,想太多就会进入误区,应该还原翻译为——我不知晓“道”是怎样产生的。

楼主 吴声无声  发布于 2020-01-27 21:36:00 +0800 CST  
六章

原文: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堇【jǐn】。
(注:通行本是“用之不勤”,参照古本校正为“用之不堇”。)

分解译注:
谷神不死:大道永恒不灭。谷神:无穷大的山谷,对“大道”的夸张比喻。
是谓玄牝 :它就像一个奇妙的母体。玄牝:对“大道”的夸张比喻。
玄牝之门:这个母体所产生的各种规律。
是谓天地根:就是天地万物运行发展变化的根源。
绵绵若存:(道)绵绵不绝好像永远存在。
用之不堇 :使用它却永远都不会减少。堇:【古字义】少、减少 。(待考证)

重点导读:
1.本章老子采用了夸张的比喻手法来描写“大道”,我们不要被这种离谱的修辞所误导,“谷神”和“玄牝”都不过是对大道的比喻而已。本章的大致意思是——大道永远存在,各种各样的规律不计其数,天地万物都依靠这些规律来运行发展变化,而且道不管怎样使用都不会减少。
2.道、大道、圣人之道、天道的大致区别:
道、大道、圣人之道、天道 都有很多通用之处,也有各自的不同之处。
道:天地万物的各种规律都是“道”。
大道:①所有规律的统称;②做人做事的最高境界。
圣人之道:①圣人的做人做事原则或方法;②做人做事的最高境界。
天道:①(良性的)自然规律;②做人做事的最高境界。

楼主 吴声无声  发布于 2020-01-27 21:39:00 +0800 CST  
七章

分解译注:
天长地久:天地长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天地所以能够长久。
以其不自生:是因为它们不是为了自己而生存。
故能长生:所以才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因此圣人总是把自己放在后面反而能身处有利的前面。
外其身而身存:将自身安危置之度外而又能保全自身。
非以其无私邪:这不正是因为圣人无私吗? 邪:语助词。
故能成其私:所以反而能成全他的私利。

重点导读:
本章即是“道法自然”类型的文章,老子用了一整章来讲述圣人对天地的效法得以精神永存、名利双收。

楼主 吴声无声  发布于 2020-01-27 21:41:00 +0800 CST  
八章

分解译注:
上善若水:上等的善就像水一样。上善:上等的善、最高境界的善。善,善良。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善于施利万物而又不与万物相争。善:善于。
处众人之所恶:居处在众人所厌恶的低洼之地。
故几于道:所以最接近于道 。 几:接近。
居善地:(圣贤)像水一样居处在下位。善:善于。(下文的“善”均同此义)
心善渊:心胸深广宽大。
与善仁:交往仁慈友爱。 与:“与人交往”之意。
言善信:语言真诚守信。
正善治:为政清静无为。 正:指“正面的”,结合“治”译为“清静无为之政”。
事善能:做事无所不能。
动善时:行动善择时机。(注:以上七句话是圣贤的七大优点。)
夫唯不争:由于不与别人相争。
故无尤:所以很少有过失。 尤:过失、过错。

重点导读:
❶“水”的几种主要精神——居下、利他、不争、包容等精神,所以老子让大家学习水的几种精神就能做到“上善”。善就是德的具体表现。
❷本章一共出现了9次“善”,唯有“上善若水”的“善”是“善良”的意思,其它的8个“善”均为“善于”。

楼主 吴声无声  发布于 2020-01-27 21:41:00 +0800 CST  
九章

分解译注:
持而盈之:操持(事物)达到盈满地步。
不如其已: 不如把它停下来。已:停止。
揣而锐之:将刀剑磨得锐利无比。 揣:反复用力(的磨)。
不可长保:也不可能长久使用。
金玉满堂:金银财宝积满房屋。
莫之能守:也没有人能长久守住。
富贵而骄:富贵之后而变得骄奢。
自遗其咎:那是自取祸端 。遗:留下。 咎:过失。
功遂身退:功成名就之后及时身退。遂:成功、实现。
天之道:才合乎天道。天道:①做人做事的最高境界;②(良性的)自然规律。

重点导读:
1.本文“天道”的两种释义都较为合适。
2.天道①解的详细介绍——从高和低的角度区分,天道属于高的那一部分;从公和私的角度区分,天道属于公的那一部分;从美和丑的角度区分,天道属于美的那一部分;从圣人之道和人道区分,圣人之道大公无私属于天道,人道多利自己属于私道。通过对比可知:最高的、最公的、最美的才是天道。

楼主 吴声无声  发布于 2020-01-27 21:43:00 +0800 CST  
十章

分解译注:
载营魄抱一:身体和灵魂的一体结合。 载:装载(什么),结合“营魄”代指“身体” 。 营魄:灵魂 。 抱一:结为一体。
能无离乎:能不能分离呢?
专气致柔:调养气达到柔顺。专气:指养生范畴的“调气补气”。
能婴儿乎:能接近儿童的状态吗? 婴儿:泛指儿童。
涤除玄览:洗涤清除内心的(恶念)。 玄览:指人的内心。
能无疵乎:就能不犯错误了吧? 疵:毛病、 错误。
爱民治国:关爱百姓治理国家。
能无知乎:能不用巧智心机吗? 知:同“智”,巧智(贬用)。
天门开阖 :开口说话 。 天门:此处指“口”。开阖:一开一闭,比喻说话。
能无雌乎:能不能雌柔些呢? 雌:雌柔、柔和。
明白四达:什么道理都明白。 四达:处处通达明白。
能无为乎:就能不蛮干不妄为了吧? 无为:不蛮干、不妄为。
生之畜之:(圣人)生养万物。 生:生长。畜:畜养。
生而不有:生养万物又不占有它们。
为而不恃 :帮助万物又不依赖它们。
长而不宰:领导万物又不主宰它们 。 长:官长、首领,译为动词“领导”更适合语境。
是谓玄德:这就是最高境界的德。 玄德:最高、最美、最无私的德。

重点导读:
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这是说肉体和灵魂的不离不弃,是两个事物间搭配的最佳状态,老子是让人们效仿学习这种不离不弃。
②【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古人普遍认为儿童虽然骨弱筋柔但精气神充足,因此说后天养生调气要达到儿童的状态才算最佳。
③“能无离乎?能婴儿乎?能无疵乎?能无知乎?能无雌乎?能无为乎?”——这六句话有肯定疑问句还有否定疑问句,很难用统一的方法去翻译,切忌咬文嚼字,翻译时注重文顺理通即可。

楼主 吴声无声  发布于 2020-01-27 21:44:00 +0800 CST  
十一章

分解译注:
三十辐共一毂:三十根辐条围绕着一个车毂形成车轮。
当其无:正是因为有了车毂上的孔洞。无:代指车毂上的孔洞。
有车之用:才有了车的用途。
埏埴以为器:糅合黏土制成器具。 埏:用水和土、和泥。埴:黏土。
当其无:正是因为有了器具内的空间。无:代指器具内的空间。
有器之用:才有了器具的用途。
凿户牖以为室:开凿门窗建造房屋。 户:门。牖:窗户。
当其无:正是因为有了房屋内的空间。无:代指房屋内的空间。
有室之用:才有了房屋的用途。
故有之以为利:因此带有空间的器物之所以能被利用。利:利用、使用。
无之以为用:是空间“无”所发挥的作用。

重点导读:
此处的“有和无”充分体现的是——“无”的空间和“有”的物质外形构成了一体的观点,它们必须相互存在,才能使器物产生应有的用途。可见,此处的“有和无”只是揭穿了一种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常识现象而已。

篇后加注:
“有无论”被历代大师学者严重夸大曲解,以至于将《道德经》的翻译引入歧途。还原“有和无”的本真释义是解开道德经的前提条件之一。

楼主 吴声无声  发布于 2020-01-27 21:44:00 +0800 CST  
十二章

分解译注:
五色令人目盲:各种色彩令人眼花缭乱。五色:代指各种鲜花、美景等。
五音令人耳聋:各种音乐令人震耳欲聋。五音:代指各种音乐、歌曲等。
五味令人口爽:各种美食令人口爽享受。五味:代指各种美食。
驰聘畋猎令人心发狂:驰聘打猎令人心情豪放。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珍贵稀有之物令人互相争抢。行妨:争抢的各种行为。妨,伤害。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所以圣人只求吃饱(穿暖)而不过分追求享受。为腹:吃饱肚子,代指清心寡欲。为目:追求眼目享受,代指贪欲奢求。
故去彼取此:因此要去除贪欲奢求而保持清心寡欲。

重点导读: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聘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这些都是常人的普遍想法和做法,这些都是常人的欲望生活,这是老子对常人的总结概括;相反,圣人的想法不在外物,而注重内在的精神生活和道的生活。

楼主 吴声无声  发布于 2020-01-27 21:45:00 +0800 CST  
十三章

分解译注:(校对版)
宠辱若惊:受宠时很惊喜而受辱时却很惊恐。宠辱若惊:即“宠若惊,辱若惊。”
贵大患若身:这是因为他把宠辱看得像生命一样重。贵:把(什么)看得很重。大患:指“宠辱若惊”都是祸患。
何谓宠辱若惊:究竟什么才是宠辱若惊呢?
宠之为下:【意译】(比如)宠爱下面的人。之:指被宠的对象。为下:处在下面。
得之若惊:下面的人得宠时很惊喜。
失之若惊:下面的人失宠时很惊恐。 (注:“受辱”的情形很多,“失宠”也是一种“受辱”。)
是谓宠辱若惊:这就是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为什么会有人把宠辱看得像生命一样重呢 ?【意译】
吾所以有大患者:我们所以有看重宠辱的人。
为吾有身:那是因为我们把自身的利益看得过重 。有身:有自身(的利益好处)。
及吾无身:假如我们达到了无私的程度。及:达到。无身:没有自身(的利益好处),即指“无私”。
吾有何患:我们还会有这些祸患吗?
故贵以身为天下:所以只有他把天下看得像生命一样重。
若可寄天下:才可能把天下寄托给他。
爱以身为天下:只有他把天下像生命一样热爱。
若可托天下:才可能把天下托付给他。

重点导读:
①“宠辱若惊”是性情、心态、心理等不好的表现之一,只有达到“ 宠辱不惊,安之若素”的状态才是性情、心态、心理等成熟的最佳状态。
②【何谓宠辱若惊?宠之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第一句是提出问题,后三句是举例回答。
③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篇后这四句与前文是一种转折对比的关系,即是说唯有把天下看得像生命一样重的人才能担当大任,而把宠辱得失看得像生命一样重的人不能担当大任。

===============================================

【13章校对及推理分析】

古本——宠之为下。
通行本(版一)——宠为下。(注:把古本的代词“之”误读成了“助词”并略去。)
通行本(版二)——宠为上,辱为下。(注:这是在“宠为下”解释不通时,又串改成了两句。)

个人观点:
古本是对的,宠之为下——【直译】宠(宠爱)之(他们)【并且是】为(处在)下(下面的人)。“之”是被宠对象,“为下”与“之”是并列补充关系,译句中添加了“并且是”就是为了体现这种并列补充关系。

楼主 吴声无声  发布于 2020-01-27 21:48:00 +0800 CST  
十四章

分解译注:
视之不见名日夷:道看不见所以是无色的。 之:指“道” 。 夷:灭。
听之不闻名日希:道听不见所以是无声的。 希:同“稀”,少。
搏之不得名日微:道抓不着所以是无形的。 搏:扑上去抓。 微:小。
此三者不可致诘:这三种特征无法追究考证。 致:达到、实现。诘:追问。
故混而为一:所以是混为一体的。
其上不皦 :道的上面不显明亮。 皦:明亮。
其下不昧:道的下面不显昏暗。 昧:昏暗。
绳绳不可名:无头无绪说不清楚。 绳绳:一堆绳子,形容无头无绪。名:说。
复归于无物:最后只能归结到没有(道)这种实物。
是谓无状之状:这是说(道)处在一种没有形状的状态上。状:形状(第一个);状态(第二个)。
无物之象:它没有物体的样子。 象:形状、样子。
是谓惚恍:所以说(道)是模糊的。
迎之不见其首:迎着它看不见道的头部。
随之不见其后:跟随它看不见道的尾部。
执古之道:①掌握了这种亘古已有的规律。②掌握运用前人总结的规律或方法。
以御今之有:就可驾驭支配今天的万事万物。御:驾驭、支配。
能知古始:能够知晓天地万物的初始规律。
是谓道纪:这些就是道的主要内容。 纪:纪要——主要内容。

重点导读:
①本章以描写道的种种特征为主,“夷、希、微”对应“视、听、搏”要合理地修饰为“无色、无声、无形”,“无色、无声、无形”是道的三大基本特征。“夷、希、微”这三个字是形容道太小,而“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这两句则是形容道太大。
②本文很多句子都是非常夸张的比喻句或比拟句,我们不要被这种夸张的修辞手法所误导,要结合道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还原。
③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这四句话体现出的深层含义大致是——时间和空间永远也改变不了“道”的基本属性,只要总结出的规律就是天地人事物的本质,规律几乎不变。而前人总结出的某些规律常常被否定,那是因为总结的不对、或不全对。(注:社会的运行、科学技术、经济的发展等一直在变化中,这些只能说明人类发现的规律(或方法)在不断增多而已,不能成为“道”亘古不变的证据。)

楼主 吴声无声  发布于 2020-01-27 21:50:00 +0800 CST  
十五章

分解译注:
古之善为士者:古代善于做士的人。士:①皇帝身边的文武官员;②文武官员身边的谋士。
微妙玄通:无所不通令人难以捉摸。微妙:深奥玄妙、难以捉摸。玄通:无所不通。
深不可识:高深莫测无法认识。
夫唯不可识:正因为无法认识。
故强为之容:所以勉强加以形容。
豫焉若冬涉川:小心的样子好像是冬天过冰河。
犹兮若畏四邻:戒备的样子好像是畏惧四邻。
俨兮其若客:庄重的样子好像是一位客人。 俨:庄重。
涣兮若冰之将释:大度的样子好像是与谁都没有隔阂。(参考成语“涣然冰释”的解释)
敦兮其若朴:忠厚的样子好像是特别淳朴。 敦:敦厚、忠厚。
旷兮其若谷:心胸开阔的样子好像是山谷一样。 旷:心境开阔。
混兮其若浊:包容的样子好像是浑浊的大水一样。 混:混同——指把不同事物一样看待,即“包容”。
孰能浊以止:谁能停留在浑浊大水的状态上?
静之徐清: 静下来时又能慢慢地清澈下来。
孰能安以久:谁又能像水一样长久的安静?
动之徐生:动起来时又能显出勃勃生机。
保此道者不欲盈:保有此道的人不求盈满。 欲:想要。
夫惟不盈:正因为不求盈满。
故能敝而新成:所以他既能保持原有优点又能不断形成新优点。 敝:旧,代指原有的优点。

重点导读:
本文的“豫”、“犹”合起来即是“犹豫”——形容迟疑不决、反复思考的样子,结合句子分别解释为“小心”、“戒备”。

楼主 吴声无声  发布于 2020-01-27 21:51:00 +0800 CST  
十六章

分解译注:
致虚极:达到最大程度的谦虚。致:达到。 极:【副词】表示最大程度。
守静笃:坚守最大程度的清静。 笃:【副词】很、深。
万物并作:万物一起成长发展。
吾以观复:我就用“虚和静”来观察万物的循环往复。 以:用(什么)。复:循环往复。
夫物芸芸:万物众多。 芸芸:形容众多。
各复归其根:最终又都回归到各自生命的起点。 复:又。 根:原点、起点。
归根曰静:回归起点叫做静止死亡。 静:静止,形容死亡。
是曰复命:也就是说又回到了下次生命的开始。
复命曰常:这种循环往复的生生死死永恒不变。 常:经久不变。
知常曰明:知道事物的常理就会明智。常:常理,即“一般规律”。
不知常:不知道事物的常理。
妄作凶:胡乱行动就会招致灾祸。 妄作:胡乱行动。
知常容:知道事物的常理就能豁达包容。
容乃公:包容做事就会公正。
公乃王:公正就是为人处事的最高境界。王:代指在某方面达到了顶点。
王乃天:做到为人处事的最高境界就是顺应自然规律。天:代指自然规律。
天乃道:自然规律就是道。
道乃久:遵道而行就能长久。
殁身不殆:就终身不会有危险。 殁身:终身。殁,死。 殆,危险。

重点导读:
①本文的“虚极”就是“极虚”;“静笃”就是“笃静”,这种现象就是古文的定语(或状语)后置现象,翻译这种句子时需要前置处理(有些则不需要)。
②吾以观复——“以”的意思是用(什么)?即指用第一、二句话里的“虚”和“静”。吾以观复又是个承前省略句,所以译句要把第三句里的“万物”补充进来。
③【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这段话是在描写万物循环往复的自然规律,不论是植物还是动物都会死去,但都会以各种方式将生命传承下去,懂得万物循环往复的自然规律,人就会变得豁达。

楼主 吴声无声  发布于 2020-01-27 22:24:00 +0800 CST  
十七章

分解译注:
太上,最好的统治者 。
不知有之:百姓感觉不到他的存在。
其次:其次的统治者。
亲而誉之:百姓亲近赞誉他。
其次:再次的统治者。
畏之:百姓畏惧他。
其次:最次的统治者。
侮之:百姓侮骂他 。
信不足焉:这是因为他的诚信不足。
有不信焉:所以没有人信任他。
悠兮其贵言:最好的统治者清静无为很少发号施令。悠兮:悠闲无事的样子。贵言:代指干扰百姓的号令很少。
功成事遂:却能建功成事。
百姓皆谓我自然:百姓都说我们本来就这样。 自然:万物各自本来的样子。(“自然”的原始义)

楼主 吴声无声  发布于 2020-01-27 22:25:00 +0800 CST  
十八章

《道德经》多处被改动,不经过校对道理不通,以下是十八章的校对过程:

【帛书乙】
故大道废,安有仁义。慧智出,安有大伪。六亲不和,安有孝慈。国家昏乱,安有贞臣。

【楚简老子】——百度百科
古大道废,安有仁义?六新(亲)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乱,安又(有)正臣?

【通行本】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

【个人校对-新版本】

大道废,安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安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安有仁义?(疑问否定句)
有大伪。(肯定句)
安有孝慈?(疑问否定句)
有忠臣。(肯定句)

分解译注:
大道废:大道荒废后。
安有仁义:怎么可能还会有仁义呢? 安:【疑问副词】怎么。
慧智出:智慧发展起来。
有大伪:就会有伪诈现象出现。
六亲不和:六亲出现不和。
安有孝慈:怎么可能还会有孝慈呢?
国家昏乱:国家陷入昏乱。
有忠臣:就会有忠臣出现。

加注:
如果这样校对——两个为否定疑问句,另外两个为肯定句,则文顺理通。

楼主 吴声无声  发布于 2020-01-27 22:26:00 +0800 CST  
十九章

分解译注:
绝声弃智:(即“绝弃声智”)绝弃声人们的片面主张。 声:即“声人”,暗指诸子百家等发号施令的人。智:代指诸子百家等的片面主张。
民利百倍:民众就会获得更多利益。
绝仁弃义:(即“绝弃仁义”)绝弃仁义的倡导。
民复孝慈:去促使民众恢复孝慈。
绝巧弃利:(即“绝弃巧利”)绝弃巧智私利。
盗贼无有:盗贼自然就会没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仅用以上三条条文(去恢复社会秩序)还是不够的。
故令有所属:因此还要让民众做到如下三条。属:归属到具体情况上。
见素抱朴:外表朴素内心淳朴。见素:看见的朴素,即“外表朴素”。抱朴:怀里抱着的淳朴,即“内心淳朴”。
少私寡欲:减少私心降低欲望。
绝学无忧:一切“恶的坏的”都不要学就没有后患之忧 。



重点导读:

(一)

“绝声弃智”、“绝仁弃义”、“绝学无忧”是千古以来引起误解最多的三句话,为了恢复这三句话老子想表达的原意并消除误解,我们先来剖析一下19章。

春秋末年,整个社会的秩序大乱,19章就是老子总结出的恢复春秋社会混乱秩序的六条建议。

第一条:绝声弃智,民利百倍。
第二条: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第三条:绝巧弃利,盗贼无有。(一、二、三条在篇前)
第四条:见素抱朴。
第五条:少私寡欲。
第六条:绝学无忧。(四、五、六条在篇后)

如果脱离了春秋社会乱象这个历史事实,思路越是天马行空越是解不开19章。

①绝声弃智,民利百倍。——春秋时期,心系天下的只有老子、孔子等少数,而大量围绕在各个诸侯王身边的诸子百家及谋臣们,虽然都有大本事、大智慧,但大多都是为了一方诸侯兴邦而施展的片面才华,虽然形成了百家争鸣思想兴起的文化局面,但却使社会一步步走向无法收拾的乱世局面,使得本该完整的天下四分五裂,战乱连连,民不聊生。在老子看来,想要形成统一而又良好的社会环境,让老百姓获得好处,就要绝弃诸子百家的片面主张。

②“绝仁弃义,民复孝慈。”——老子这是把“孝慈”视作了“仁义”的根源,如果人人恢复了孝慈的天性在家能父慈子孝,那么大多数人对待外人必然也能做到友善关爱(即仁义)。千古以来,极少有人参透老子的这种哲学思辨,老子的仁义观被后人完全扭曲变形。这两句话应当这样去理解——先不要急着弘扬仁义,而要先弘扬孝慈,先把孝慈抓好夯实,然后再弘扬仁义,仁义的弘扬才能收获更好效果。

③ 绝学无忧——“绝学”其实是指一切恶的坏的方面都不要学,而一切好的方面则必然是多学益善 。(注:此句的表达准确度不足,因此翻译时要以“理通”为依据进行合理矫正或补充,翻译此句切忌食古不化、咬文嚼字、生搬硬套,更不应该违反常识、常理。我们要把圣人的话翻译成具有教育指导意义的“真理”,而不能翻译成害人的“谬论”。)

(二)

【“圣”和“声”的误解】

“绝圣弃智”——通行本
“绝声弃智”——帛书甲

圣:即“圣人”,指有道的人,道德高尚的人。(褒义)
声:即“声人”,指发号施令的人。(有讽刺之意)

可见,这两个字不是通假字,通行本和帛书甲必有一处是错误的。

问题出现在《道德经》的《道篇》里,通行本共有11处“圣”,帛书甲本则10处为“声”1处为“圣”。可见,古代学者并没有搞明白“圣”和“声”的区别而进行了统一处理。
通行本《道篇》的11处“圣”,10处都是以“圣人”合用的形式出现的,唯独19章“绝圣弃智”的“圣”是单独使用。10处“圣人”的句子翻译都很通顺,那么这10处一定是对的,唯独19章“绝圣弃智”解释不通,由此可见此处的“圣”字应该是“声”字,这就是错误产生的原因。

楼主 吴声无声  发布于 2020-01-27 22:27:00 +0800 CST  

楼主:吴声无声

字数:41191

发表时间:2020-01-27 03:5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2-18 14:57:38 +0800 CST

评论数:93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