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经济学原理

下一讲,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这讲强调科技是提高生产力,复众人之所过,从而辅助经济良好发展从而轻易满足大众需求甚至能满足更多需求的关键。

楼主 寂睿精舍  发布于 2018-09-10 14:26:00 +0800 CST  
第十七讲 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马尔萨斯曾认为人口是个大问题,应为人口呈几何增长的趋势,而农业产量只为算术增长趋势,所以农业产量的增长无法满足人口的增长,引发战争、瘟疫、犯罪率提高、堕胎弃婴,甚至吃人等灾难。人口增长原因来自:

1.性欲的满足,这是人的本能;几乎所有人都有生育的潜在意识,只要是家庭,一般都不会刻意禁止生育。
2.家庭需要增加劳动力。
3.感觉生活富裕,喜欢多生育几个小孩。

以上三个原因是导致生育的主要原因。在古代,特别重视劳动力,因为那是没有机械化和自动化的生产,所以对劳动力的需求是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而生产水平有低下,所以就存在马尔萨斯发现的情况。贫穷也可能刺激人口增加,这是因为人们可能会认为增加人口就能增加劳动力,从而增加产量,以此保障生活水平。但这就促进了“马尔萨斯陷阱”的产生,使人口增长>农业产量的增长。在单位生产力低下的前提下,增加劳动力,就使得边际成本>边际收益。如果单位农业生产力为1个壮劳动力的劳动只能养活2个人,那么随着人口的增加,劳动力低下的幼儿和老年人将增加,这必然呈农业产量<人口需求的趋势。但是,随着科技革命的爆发,生产力的逐步提高,开始呈现产量>人口需求的趋势。

思考题五十 国家发展水稻生产技术,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提高农业产量,是为了避免马尔萨斯陷阱吗?为何中国需要这个策略?因为中国是农业大国存在农业危机吗?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发达国家,不但死亡率降低和人口平均寿命增加,人口增长率反而存在下降和缓慢的趋势。这似乎在证明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原始的性本能得到了压制。我认为丰富的生活减少了性活动的机会,人们的注意力更广阔,人的需求欲望结构发生了改变,不再是古代那种简单的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和食色性也。这就是说科技及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使消费水平也提高了,随着社会需求的增加,本能的需求就得到了自然的削弱。对精神财富的追求也会减少性欲的冲动,这种精神财富包括对科技的信仰和寄托,而不仅仅是艺术、文学、道德修养和宗教。人在空虚的时候,简单粗暴的性欲反而会增加。文明程度提高,男女更喜欢一种高雅的情调,在这种情调中享受温馨和满足,对简单的性(百度)交有所抵触。就像有学问的人不喜欢直接一样,科技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大众的原始性欲将普遍得到遏制。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边际成本降低,而边际收益增加,所以绕过了“马尔萨斯”陷阱,近1个半世纪以来的历史事实证明这一点,也让决策者认识到维持经济发展和资本积累的重要性,而科技作为生产力的重要性就越发明显了。所以邓公也学着西方的决策者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在19世纪初,即1834年,英国为了避免生存危机,不得不根据马尔萨斯的建议撤销旧的《济贫法》,新颁布的《济贫法》采用让贫民到习艺所进行沉重的劳动来替代过去金钱和实物的救济。其项新的救济政策,其实就是通过沉重的劳动来降低贫民的寿命,让他们少消耗财富而减轻经济负担。而过去的直接救济,增加了经济负担。

思考题五十一 为什么过去直接用金钱和实物来救济贫民反而会增加成本降低收益,增加经济负担?和生产力低下有关吗?请用边际规律来分析。

马尔萨斯反对对贫穷的救济,他认为这是不道德的。

思考题五十二 你认为穆勒的建议“通过增加富人的税收来救济不贴穷人”合适吗?是阻碍经济发展还是推动经济发展?能否用你学到的经济学原理来分析?

楼主 寂睿精舍  发布于 2018-09-10 21:48:00 +0800 CST  
下一讲 产量过剩


这一讲将继续论述有为而治的危害和天道原理及无为而治

楼主 寂睿精舍  发布于 2018-09-10 21:50:00 +0800 CST  
思考题五十三 你认为中国喜欢多生小孩的人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高吗?为什么?而不想生育的又有哪些人群,他们各自怎么打算的?

楼主 寂睿精舍  发布于 2018-09-10 21:53:00 +0800 CST  
补充 劳动力的劳动效用也存在边际递减的规律。随着劳动时间的增加,人的疲倦就会增加,所以人的劳动效用就会呈减少趋势。让一个人完成银行的所有钞票点数工作,极容易出错,这样就只有重来。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增加更多的点数人,从而分散劳动强度,避免疲倦及出错率。所以古典经济学强调分工是提高生产力和效率的保障,而后来更让科技替代人力。点钞机点数,不但效率高,还不会出错。同样的道理,让计算机自动结帐提高了效率,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人工需要大量时间才能完成的工作。边际主义,研究的是细微变化和差异带来的影响。

楼主 寂睿精舍  发布于 2018-09-11 09:36:00 +0800 CST  
第十八讲 产量过剩

新古典经济学(即边际主义)开始重视消费,经济的推动力是人们的需求和消费,有需求及消费才有生产和供应,看上去从古到今都是如此。而消费的边际效用又呈递减规律,如果一种东西数量太大,人们的重视程度自然下降,对稀少的物品才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需求。边际主义用这种效用递减的规律来解释了水和钻石的价格差异,水对大众而言相当常见和易得,所以见怪不怪,这种心理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而钻石相当罕见,无法满足大众,即严重供<需,所以具有价格优势。然需求必须和供应趋于均衡,亦即市场未饱和,才不会阻碍资本积累和发展。亚当斯密就发现了这个现象,他在《国富论》中强调市场饱和是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企业必然因利润低下甚至无利可图而停止生产和供应,这样也就阻碍了生产力和技术进一步提升并降低成本和价格从而降低消费难度的前景。

思考题五十四 你认为专制国家垄断进口高价出售汽车会阻碍发达过家汽车产业的发展吗?会阻碍他们本国公民以更低廉的价格消费汽车吗?如果是这样,造成这样的原因又是什么?你认为资本家希望朝鲜这样的贫穷国家也能流行私家车吗?这是什么原因?

所以,生产过剩将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使生产力和科技的进步缓慢和停滞。市场饱和时,V<Q,企业为了促销,不得不降价,即P下降,而V又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变量,如果V不能及时和Q匹配,那么生产和供应就会停滞,企业可能因此面临歇业或倒闭。接着多余的M就可能触发通货膨胀。在干预经济的有为而治中,随着M>Q的不均衡积累,必然导致通货膨胀。

思考题五十五 为何Q的饱和会导致M过剩?

我们先来看造成产量过剩的原因:这是因为生产决策者没有把握住实际需求,盲目生产,造成产量过剩。当市场火爆时,企业被市场诱惑,缺乏节制,增加生产,但对消费没有真正认识清楚,如果产量过剩,供>需,将导致利润下降。如果投入太多又无利可图,还会导致企业破产和倒闭。在市场中,我们可以见到一种现象,企业在尝试推出一种新产品时,被消费者尝鲜的假相迷惑,以为这是需求量大的表现,结果积极增加生产线,投入大量资金,但产品生产出来了,市场却开始萎缩,大众在尝鲜后并不接受,没有继续购买的欲望,造成产品积压,卖不出去,严重者,由此破产。

天道的原理,不是要达到完美主义,天地间是没有完美的,人类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永远都有缺陷和不满。但天地间本来就是在不断的变化,存在各种各样自然的弥补,大体不会陷入死路。我们观察微观的事物,虽然有生有灭,但宏观上却一直生生不息,永远都在运动中。微观的个体人虽然有死亡,但人类一直都在繁衍。一个得道的社会也是如此,虽然微观上有进退生灭,但宏观上却能长生不老,不会走向运动的尽头。天道的原理,微观上存在无法避免的悲观,但宏观上却是乐观的。

这是一种动态的经济制度,不会因为社会成员的“蛤蟆态”而丧失了能动性,理解了这点,就理解了天道原理和自然无为的正确和优越,如果解放了社会成员的能动性,就能让他们不断自我改良,而非像蛤蟆一样呆滞而不善于运动。天道的经济,就是让社会民众为了生存和满足需要动起来!

思考题五十六 你认为压制商业会让大众变成蛤蟆态吗?为什么?

思考题五十七 干预主宰经济的经济制度是如何造成产量过剩并进而造成通货膨胀的,你现在能否用科学的经济学方法来分析和演绎?

如果大众都想着“我们靠政府和国家来养”、“国家养活了我们”,那么大众就变成了“蛤蟆”,大众不善于投资和经商,或者被决策者利诱投资,社会的经济就陷入不得不依靠靠决策来干预和驱动的泥谭,经济缺乏内在的自然活力,而是由少数人来推动。这样就必然走入有为而治的困境,因为经济缺乏自我调控与改善的机制。这样的经济缺乏活力,经济和资本发展缓慢,因此而脆弱。

道,不是要彻底消灭过剩或不满等人感到的不利,天地从来不给人完美的利益,但却有一种生生不息的活力和健壮性。当经济的自我调控功能越明显,经济就越有活力,在需求和供应的彼此制约和统一中,不断实现资本的自然流动和重新配置,这样的经济将越来越刚健,这时社会就已经得道!在没有妨碍的自然运动中,经济的承受力就像地球爆发大地震是依然坚固如故那样,任何一个局部的危机都不会牵连和影响整体!

思考题五十八 为何“蛤蟆态”的经济缺乏生产力,国际贸易又是如何让“蛤蟆态”变成巨大的消费市场的?

思考题五十九 先去了解一下货币主义和天道原理作为内在依据和本质,而外在在局部危机爆发时谨慎实施货币供应策略(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制度?

楼主 寂睿精舍  发布于 2018-09-11 21:33:00 +0800 CST  
下一讲 配置和分配原理


这讲比较长,论述各种生产和分配制度,最终归入天道原理的无为而治。最有效率的经济制度还是自由经济,那种完全计划经济的效率最低。

楼主 寂睿精舍  发布于 2018-09-13 18:28:00 +0800 CST  
第十九讲 配置和分配原理

一个社会到底应该生产什么?如何组织生产?如何分配生产资料和产品?这就是配置和分配的问题,不同的制度有不同的原理。

对集权和专管的国家,很难理解自由经济的配置和分配,它们会认为经济总是需要统一的安排和计划,需要把人管起来,否则就要出乱子。完全的计划经济就是这样一种情况,无论是决策者想垄断资源,还是对人的自觉性和理性失望,他们总是要完全主宰经济的运行,生产什么?如何分配?都由他们来统一安排和实现。而自由经济,则恰恰相反,它尊重大众的需求,以大众需求为动力,在市场中,为了满足需求而买卖交易,供应方为了追逐商业利润而生产大众所需的产品或提供服务。这是让大众自由组织生产和分配的制度,供应方通过对原料或半成品的加工而生产出大众所需的产品,或利用各种工具提供大众所需的服务,然后通过商业交换来实现分配,消费者通过购买商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自己,这就是自由经济的市场自动配置和分配原理。下面就来论述这两种原理。

1.计划经济

完全的计划经济是禁止市场的,一切生产分配都由决策者来制定和实施。这可能出于两种原因:

(1)为了垄断资源,集中资源。

决策者为了集中资源办事,需要垄断财富,所以禁止市场交易,否则资源和财富就会因为市场的自由供需而分散。典型的案例就是土地国有化,并雇用或驱使劳动力为其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力仅获得维持生存的工资,而剩余价值都被决策者剥削。但是这种经济制度是最低效的,因为劳动的积极性得不到激励,劳动仅仅是为了生存,在得不到更多财富和福利及满足更多需求的时候,生产积极性就得不到鼓励,无法刺激人去快速的提高生产力。所以生产力低下,产量不高。这个原理就可以解释为何古代长期处于低生产率和时常出现马尔萨斯陷阱的现象。贫穷反而促进人口的增加,这又有两个原因:

a.为了摆脱贫穷,提高生产力,在没有机械化生产的条件下,不得不增加人力,这就促进了人口的增加;
b.贫穷的人原始的性欲更强烈,就像现在的民工,我亲自做个调查,在很多施工现场,民工休息期间,交谈中关于女人和女性的话题最多,显得低俗。

由于生产力不发达,全凭人力,所以当人口增加时,就会出现消费水平降低的现象。

中国历史上的经济制度

秦汉以来,中国根本上是朝廷垄断重要的物资和资源。为了刺激恢复生产,在战乱刚结束的时候,采用了“黄老学派”的策略,减免赋税,给老百姓宽松的环境,激励他们多劳多得,但经济一旦好转,又开始加强垄断,避免资源和财富分散和流失。这是中国历史上普遍的现象,例如汉初实行了偏向无为而治的宽松策略,但到汉武帝,为了打击匈奴,又增加了百姓的负担。

思考题六十 为什么专制国家为了自己的利益常常扰民,增加民生的压力,这里面有无必然性?

在china的计划经济时代,就可以说明完全的计划经济效率低下。由于劳动积极性不高,生产力不发达,又加之国家对民生的压迫,所以才出现了温饱都未满足的普遍现象。

思考题六十一 生产力发达,产量丰富,能否抵抗天灾?为什么?

楼主 寂睿精舍  发布于 2018-09-13 19:41:00 +0800 CST  
(2)为了避免外部成本,合理生产和分配

这是因为决策者对人在商业利益面前的自由行为不放心,认为人在商业利益面前会丧失理性,为了利益,不能合理生产和分配。在满足一种需求和供应的同时,就会造成外部成本和妨碍,因过激的行为而造成失调,遗留问题。所以决策者们不相信自由经济,而选择了以计划经济,避免个人的不合理经济行为。但是决策者依然替代了大众的选择,决策者需要掌握所有经济数据来合理安排生产和分配,以满足大众需求。他们需要事先知道大众需要什么,需要满足大众的基本生存,还需要根据国家需要安排生产。纯计划经济将产生以下三种情况:

a.在纯计划经济制度下,必然刺激黑市,产生不正常的交易行为,以满足特殊的需求;
b.纯计划经济将妨碍大众的需求,和自由经济制度相比,大众缺乏需求;
c.在缺乏激励制度的前提下,生产力得不到快速的提高,不会出现大众为了积极满足需求和利益而主动提高生产力的情况,对生产力的改善也需要决策者来鞭策。

显然,这种经济制度是静态的,经济活动全由决策者主宰和推动,聪明的决策者为了提高生产,或鼓励某些生产,可以采用“激励”制度,让人为了“奖励”或“满足兴趣及名誉”而积极劳动和创造。

思考题六十二 你认为为什么计划经济会产生黑市?这种交易行为为何又不正常?会产生对人的危害吗?会产生哪些危害?请举例说说。

楼主 寂睿精舍  发布于 2018-09-13 20:14:00 +0800 CST  
2.自由经济

这是把经济权交给大众的经济制度,极端形式就是一切资源和财富都私有化,任何人通过合法的劳动都可以把大自然公共的资源转化成私有财富并受法律保护。例如自然界有一颗苹果树,谁有本事多摘取苹果,摘取的苹果就是他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为了多摘取苹果,大众自己想办法改进摘取技术,提高摘取苹果的生产力。对一切自然的资源都是如此配置和分配,然后再通过交换来互补。

交换产生的原因

交换是人的本能,它来自人懂得以某种优势取悦对方以获得对方利益和好处的本能。男人懂得想心爱的女人展现优势:权势、财富、帅气或体力,就是没有权势、财富或帅气的外表,也会通过展示自己的体力来取悦女人。有些男人又会通过学识来取悦女人。这和动物就不同,公狗发现母狗发情,用鼻子闻,然后会直接按上去,强行交配,即使母狗愿意,也是被动承受公狗的性(百度)欲发泄。而人则可以通过不断取悦异性来获得双方的满足。人有认识、利用和改善自然的本能,动物似乎只能机械的按自己的天性生存。所以人似乎比任何动物都又更多的创造力,蜘蛛只能织网,然后利用网来捕食。而人不但可以织网来捕鱼,还可以设陷阱来诱捕动物,人可以发明各种捕猎工具来猎杀野兽。但是交换的原由不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而是因为人有不同的擅长和技能,既使人的智慧本质上都是一样的,但人也的确表现出了不同的兴趣和特长,所以这就需要交换和协作来互补。政治家需要农民和工人的劳动成果,企业家也需要工人帮他生产。人的这种不易改变的天性就决定了交换,而交换又需要契约精神和诚信,发生交换的双方,都是对另一方的承诺以及实现这种承诺。所以这就比动物仅有的强占、掠夺和盗取具有文明的因素,人类在交换和协作中,就诞生了文明。

思考题六十三 去观察同种动物间普遍存在交换现象吗?

虽然人和很多野兽一样,存在为了满足生存而强行侵占吞吃其它动物的现象,但人还懂得保护动物,人对动物还可以产生怜悯心。心理柔弱的人,对动物遭受伤害也会产生同情。人对人普遍具有同情心和同感,人除了自利,还有情感的交流,虽然为满足同情同感而付出,这些都是动物普遍不具有的。动物的协作仅仅是为了增强战斗力或防卫能力,狼群是为了增强攻击力,并懂得派探头去探测敌方或猎物。狼似乎很记仇。而斑马的成群则是为了抵抗食肉动物的进攻,以众多的优势造成威慑力。而动物的同情同感也因生情欲的低下而不及人。人不但生产力比动物发达,就是情欲也比动物丰富,人有强烈和丰富的美感,人喜欢整齐或生动,人有丰富的抒情。虽然动物也有一定的同情和同感,但这种同情和同感远不及人。我认为动物缺乏同情同感和丰富的情感,就是因为它们的认识力和创造力低下,就像人在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时,也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幼儿一样,为了温饱,甚至吃人。而动物则长期处在这种仅为解决温饱的状态下,所以同情同感和情感就少,不会产生对美的追求。宠物狗为了避免分食,任凭主人出售或赠送自己所生的小狗。

思考题六十四 你认为人类文明产生的基础是什么?道德的本质是什么?为何在生产力不发达消费水平低下的古代,对道德情操有强烈的需求,但往往又假仁假义,充满伪善?

以上详细论述了人类交换、文明和道德清操的本质,你读懂了吗?

楼主 寂睿精舍  发布于 2018-09-13 20:53:00 +0800 CST  
交换是自由经济的分配方式,而大众为了满足需求和生产和供应。为了获得所需或商业利润,主动推行交换活动。自由经济也有缺陷:

1.过激的需求和生产将遗留问题,人的消费和生产如果得不到节制和规范,会造成负作用和增加外部成本。过激消费一种物品,将妨碍其它消费,造成损害;过量生产,也会造成反作用。人缺乏节制的追逐会导致配置和分配出现严重不均从而激化矛盾和斗争。
2.只考虑自利,也会造成对外界的妨碍和伤害,增加外界的成本。

而完全的自由经济只有在“理性充足”的前提下才能实现。人懂得如何协调,其决策和行为不会造成过激,人知道适可而止和恰到好处。如果人在逐利时和适可而止与恰到好处完全相反,完全的自由经济必然失败,将是一个很糟糕的经济制度。下面让我们先来阐述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

(1)人类到目前还不存在平等的配置和分配方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a.人普遍具有占有优势的心理和扩张欲,人普遍具有攀比心;
b.人还有自我保护和维护私利的心理,没有多少人真正愿意和人分享自己认为重要的利益和好处;
c.人需要集中优势,这导致配置和分配不能分散和平均。国界的存在、组织之间的争斗以及个人之间的竞争,都需要集中优势,占据主动权。

思考题六十五 男人为了争女人,需要哪些优势?为什么集中才能获得优势,而是分散不能获得优势?

楼主 寂睿精舍  发布于 2018-09-13 22:40:00 +0800 CST  
本讲是本贴的压轴戏,我在论述经济学的核心内容——配置和分配原理,并由此成立天道原理和无为而治的理论和方法,篇幅比较长。本讲过后,再论述国际贸易和经济指标,并结束讲述。

楼主 寂睿精舍  发布于 2018-09-13 22:43:00 +0800 CST  
从过去到现在,这种本质的法则从未改变,只是垄断和集中优势的群体不一样。对汉武帝来说,为了攻打和战胜匈奴,必然要控制和垄断资源和财富,否则不能支持军队和战争开支。就是宣扬自由和法制的国家,为了占有国际上的巨大优势和主动权,也必须以某种垄断和集中的方式来征服和控制其它国家。所以人类社会本质上是不平等的,从古到今改变的只是策略和方法。先进的制度只是比其它劣等的制度创造了更多的优势。所以,从古到今都是剥削制,没有哪个时代,不是为了垄断和集中而剥削绝大多数剩余价值。企业必须集中财富才能进一步经营、生产和销售;国家必须集中国防科技才能具有强大的战斗力;为了顺利进行科研,就必须控制相关的资源……人类社会从古到今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拥有某种控制力和掌控力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政治家没有权力优势就不能实施政治抱负。

思考题六十六 宗教真能出世吗?为何宗教要发生冲突和斗争?佛家需要控制和垄断优势吗?为什么?

所以宗教是最假的,宗教总是说一套做一套,它们根本无法摆脱社会活动和社会属性,不可能不争夺,但又要标榜与世无争能忍能让的善良,这是扯大靶子。宗教是哄哈儿的!

(2)社会稳定法则

社会稳定即安抚人心,这是基础。要控制人,就必须先把人安抚了,否则不会心甘情愿被控制。高明的控制就是感觉不到被控制了,但又实实在在被驱动和利用。在配置分配的不平与社会稳定之间存在矛盾,这就需要决策者化解这个矛盾,所以出现各种制度的设计,好的制度就是能达到社会人心的稳定,并激励生产和创造,让更好的优势能被集中和掌控。

(3)管理原理

人类社会是需要管理的,这出于两种原因:

a.为了集中和掌控,必须对人类社会进行设计和引导,对社会进行规范,以达到集中和掌控的目的。
b.人类普遍需要仲裁,人在遭受危害中普遍需要需求一种保护和帮助,这是管理人的契机。

第一种于原因,可能导致人制的产生,利用人的恐惧害怕心理强制和强迫人,禁止人对垄断和集中不利的行为。人类史上的各种非契约性质的禁令就是如此,就是法、警察和国家机器,最初也是用来保护利益垄断和集中,而限制和镇压被压榨阶级的。

依据以上三种法则,就成立“人类社会”永远没有平等配置和分配的结论。所以经济是悲观的科学,因为我们见证了人类本来的不平等,表面提倡的平等只是假相,甚至可以说就是麻醉剂,它是用来掩盖底层本质的不均,试图化解矛盾及对立斗争。这就是人类社会具有的自然属性,人类具有交换的天性,懂得用取悦对方的策略来满足自己,能在对方的满足中让自己体会到更加的满足,让对方感到满足,自己也才感到安稳和无愧,这是人取悦对方的唯一目的。只有当痛苦占据了人的心理并支配着人,人才会以痛苦的方式来平衡痛苦,这时人会表现出暴躁和野蛮。人类亦有掌控和控制欲,这是竞争中必然产生的需要。两者的结合,就是通过顺应人类普遍具有的不可改变和抗局的自然本性来设计驱动人,以取悦对方的方式来平衡稳定和不平。这就是天道的原理,《道德经》中就说:“高以下为本,贵以贱为本,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楼主 寂睿精舍  发布于 2018-09-13 23:36:00 +0800 CST  
下面开始论述天道的垄断,看似不占有,但又把一切都纳入其中,相互利益。

楼主 寂睿精舍  发布于 2018-09-13 23:46:00 +0800 CST  
3.天道原理及成立的依据

人普遍存在趋利避害的特性,在面对不适和不利的时候希望获得改善。但人要获得利益和好处,又必然遵循一定的法则,必然受条件的限定。人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能为所欲为,如果违背限定,勉强而为,强行而为,就要遭受抵触和反抗,就有反作用,适得其反,得不到利益和好处。《道德经》中就说:“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这就是指人必须遵守一种自然而不可违背和抗局的规律和方法才能取得成功和满足。所以人为了满足欲望和需求,又必须寻找自然的方法,不能勉强和强求。这就是情欲和理性的统一,人都有情欲,但人又需要用理性来规避不利,试图让自己的认识和行为正确,获得利益和满足。人的意志和情感虽然是人的驱动,但又无法脱离各种限制,必须遵循它们。在天地间,只有人能够认识、利用和改善天地万物,人和空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意志的支配下,人积极认识、利用和改善这天人合一的本相,积累各种认识和方法,它们统称知识。

(1)自然的不平等

天地间本来就是不平等的。我们拿树和小草来说,小草永远不可能像树那样粗壮,随着各自的生长,这种差距反而在增大。肥沃的土地和沙漠在种植方面不平等;女人普遍没有男人的强壮;人和动物的智力和生产力也明显不同;就是人类自身,也存在能力差异,有人相对聪明,有的人则相对愚笨……这一切都是自然的强弱差异,自然就有优势和劣势的区别。这种差异决定了各自的活动、用处和作用,猴子可以在树上跳跃,而老虎只能在地上奔跑和咆哮,万物皆受各自本性和条件的限制,无法超越。除了人,动物可能也具有想超越限制的想象,老虎看见猎物跳上树,它围绕着树着急的转,可能正在想自己能上树该有多好。人有超越限制的想象,但人的智力还可以通过认识利用客观来创造对限制的超越。人发明了用于攀高的挂钩和绳索,为了安全,人还可以用绳索绑紧腰杆,避免攀爬时摔下来。人的智力可以战胜很多恶劣的环境,现在,人都可以在沙漠上种植水稻了。所以对于人,我们既然认识到人有差异,人要受限制,有些人出生于富有的家庭,有些人出生则贫穷,这些是人道自然的不平等;但我们还要认识到,人又具有想超越限制和逆境的想法和想象,人可能通过正确的认识及适当的创造来改变逆境。穷人可以创造富有,体力弱小的人可以借助谋略和武器战胜体力强大的莽夫。生产力的发展,正是人想不断改善和获取利益的表现,宗教对平等的崇尚又是人想打破差异和希望平等的体现。

思考题六十七 请先思考一下,对穷人想冲破的愿望及行为,是打压好?还是顺从好?为什么?

(2)天道非宗教

天道即对人来说不可违背和抗拒的自然,而宗教却充满了人对平等和至善的妄想。天道并无平等和至善,天道本来就有不利和灾难。下雨、炎热、寒冷、黑暗、地震、海啸……一切自然不利的现象,之所以被人称之为不利,正是因为它们带给人不适、妨碍和伤害。人被雨水淋湿,就感觉身体不舒服。如果冬天穿着毛衣,又被雨水淋湿,这样就会感觉难受。宗教总是标榜至善和平等,总是标榜柔和的善良,但它们自己都无法摆脱生存的逼迫和竞争。宗教之间为了维护地位和争夺信众,以及生存资源和财富,就要发生冲突和战争。面对有限的土地,佛教和道教就要相互争吵,甚至发动居士为了“护法”而打群架,把对方的人打伤了,还以为自己又在积功德,以为佛主又增加了对自己的褒奖,从而在同门师兄面前露出了得意且欣慰的脸蛋。人们总是习惯于对自然区分好坏,并且想趋利避害,改善自然的不利,这正是人创造和生产的动力。人通过对自身和外界的认识、利用和改善,就可以减少不适、妨碍和伤害。好坏利弊都是人的区分,在天道原理中,只否定不符合事实的好坏分别,但是并不否定自然作用于人的利弊差别。也就是说,我们只否定以自己的角度来评判和区分一切,用适合自己的好坏分别来分别一切,而不尊重事物各自的个性。但不否定冷了想取暖热了想避暑这种区别及需求。在满足自己的同时,还应该尊重别人的个性差异,不能因满足自己造成对外界的抵抗,从个造成对自己的阻碍和妨碍。天地间并不存在能用于一切的具体道理和方法,这也是因为万物存在诸多差异和不平等。

楼主 寂睿精舍  发布于 2018-09-14 21:04:00 +0800 CST  
(3)玄同和抱一的原理

虽然天地间存在诸多不对称及其引发的对人的不适和不利现象,但人却可以想方设法弥补不对称,不断制造暂时的安定和平稳。人认识到自然界总是在两个相反的性质转化,昼夜交替、冷热转化、动静变化……几乎所有变化都存在这种变动方式,即从一种性质转变为相反的性质,然后又变回来,并周而复始。如果过激而严重不对称,或不顾了反面的限制,就会造成反作用。超过杯子的容量,水就会溢出来;牛奶喝的太多,胃就会胀痛的难受。所以才有了对适可而止、节制和避免冲突的告诫。这类避免冲突的策略,只是人的头脑中想出来的,但也的确能起到趋利避害的一定作用。大自然的诸多事物,并不会适可而止,例如天气,过热的时候,它不会自己降温,避免因过热向反方向运动。暴雨也不会自己变小,避免河床涨水和发生洪灾。只有人,发现了这类反作用的不利,才希望避免。为了避免暴雨带给庄稼的危害,人就发明了避免下雨的方法;为了消除旱灾,人有创造了人工降雨的技术。这些都是人对大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利用,从而改善自然对人的不利。所以,对大自然和一切客体的改善,也是建立在对它们的正确认识并利用之基础之上的。人的想象创造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不能利用自然界不存在的道理来做一件有效的事情及取得想要的效果。人不能直接把石头当饭吃,首先人的牙齿就没有石头硬,石块也不能从食道滑下去,也许还不能被胃消化。或许以后的科学研究能从石头中发现对人身体有利的营养,可以把石头打成粉并变制成石糊或石丸供人食用,果真如此,也就反应了人和天地并列为三才的神奇。

道学,就是提倡顺应人为不可抗拒和违背的自然道理、法则和规律的学说。由于人生存空间本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必然受到生存空间的制约和作用,所以亦更加重视客观规律,让人的行为遵循生存空间的自然规则,对治不符合自然规律的欲望,避免遭受生存空间的反作用和惩罚,否则就会制造不利,这就是天道的原理。天的本义就是指我们人的生存空间,人不过在空间中认识、利用和创作,并非能够超越空间的限制而为所欲为。由天道原理的演绎,就有了玄同和抱一这个人设计、驱动和利用人的策略。为了实现和维护配置和分配的不平之剥削制度,为了稳定的垄断和集中优势,垄断和集中者就不能忽视了支撑自己掌控的环境,就必须在表面采取“柔顺”的策略安抚并调动**纵的人,顺应他们必然的生存,把他们不可避免的生存竞争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本,制造公平感,让他们得到满足,以为一切都是那么的理所当然和自然而然。弱势缺乏优势,贫贱缺乏资本,他们再努力也必然会向强势和富贵攀缘,希望得到自己没有的优势来成就自己,所以优势顺理成章地就可以调动和驱动劣势,有家底的群体可以比较容易地诱惑利用没有家底又想发家的群体。权势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和平民的希望操纵平民,高贵的自然就能引领低贱,只要顺应他们的需求给与他们,又顺应他们本来的劣势和条件限定来限制他们,这样就是在制造不冲突的玄同和抱一中掌控。

利益驱动机制

人普遍都是逐利的。人在利益面前,胆量自然就会增加,为了摘取果子,妇女就不再害怕毛毛虫。为了获取商业利润,人就是可以冒着被枪毙的危险贩(百度)毒。就是大众的交易,也是为了获取利益。工作是为了挣钱,做生意更是想赚取更多的利润以过上富裕、体面和风光的生活。所以自古以来,一切有效的对大众的激励制度都是用利益来驱动,古代通过减免赋税就能促进农业产量。但区别在于,我们天道学派,尊重契约精神,言而有信,并非“玩诡计,用空头支票来诱惑欺骗大众,让大众长期抱着期待和美好的憧憬奋斗,都又始终得不到真诚的保护,赚取的利益又被垄断者以某种计策洗白和套走。”

楼主 寂睿精舍  发布于 2018-09-14 23:30:00 +0800 CST  
思考题六十八 资本家给有好项目的创业者投资这种相互利用的现象蕴含了哪些天道经济的原理?请先思考为何“诚信”比“割韭菜”的经济策略更能促进经济发展和资本积累以及社会稳定?看你能否想明白。(诚信就是大众富裕后不玩阴谋夺走,不稀释大众财富;割韭菜策略就像钓鱼,欲取先予,让大众不断努力致富,但始终过不上真正富裕的生活,创造的财富被明显或隐式收走。)

思考题六十九 先想象“割韭菜”策略中,决策者可以使用哪些手段和诡计稀释剥夺大众的财富?

楼主 寂睿精舍  发布于 2018-09-15 00:01:00 +0800 CST  
(4)隐式垄断和剥削原理

只有满足大众的生存需要才能获得社会的稳定,他们普遍都能向自身遭受的局限性妥协,不敢有非分的刻意要求,这就是高贵的决策者可以掌控约束他们的优势。让大众安于本分的自由生存,让大众在被掌控和局限中自由的满足需求和生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资本的积累,成本趋于降低,价格就可以趋于下降,从而降低大众的消费难度。由于产品和服务的丰富,大众还可以拥有更多的消费选择,这就提高了他们的消费水平。

富裕生活产生的原因

这是因为经济的发展和资本的积累,商品逐渐丰富,但成本和价格却在降低,虽然货币需求量M会因为供应量Q的增加而增加,与之恒等和匹配,但价格水平反而稳定甚至呈下降趋势。大众中会产生很多比较富裕的中产阶级,他们拥有一定数量的存款和现金,都变成了百万富翁,购买并享受丰富的产品和服务。这种富裕即货币量与消费量的恒等,可供大众选择的消费越多,大众可满足的需求越多,自然会使货币数量增加,否则就没有足够的货币来完成交易。

思考题七十 为什么泡沫经济中诞生的百万富翁没有经济发展诞生的百万富翁消费水平高?为什么?

在经济发展和资本积累的过程中,M自然会和Q匹配,当价格水平P趋于下降时,由于货币流通速度V总是小于Q,所以M就可能增加,否则经济无法恒等。而M的增加就会导致大众手中的银行存款和现金的增加,银行顺着交易中需要增加的M自然发行新货币,即在大众提现时增发货币。随着货币持有量的增加,大众就变成了富翁,并且可以用这些钱消费更多的产品和服务。

思考题七十一 你认为在经济发展中自然增加的货币会先分配给企业股东吗?为什么?

增加的M自然会先分配给企业股东,因为交易的商业利润会以红利方式被企业股东分走。但经济发展也会影响工人的工资水平,随着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工人就需要更多的工资,企业为了安抚工人促进生产和供应,不得不增加工人工资。如果工人的工资水平不能和社会本有的消费水平匹配,就会阻碍经济发展和资本积累,企业过剩的产量得不到消化,就会被迫停产。但是企业要能提高工人的工资,又必须提高销量,这就需要提高货币流通速度V,如果过慢的V阻碍了企业销售,就会导致企业投资无法回笼且获利,反而不得不缩小生产规模甚至停滞,导致工人工资降低甚至失业。所以让经济持续发展,就成了决策者需要解决的问题。

思考题七十二 你认为银行降息是为了促进消费吗?让人们养成消费而不存钱的习惯可以逐渐提高大众的消费水平吗?大众越舍得消费才越能提高消费水平吗?为什么?

思考题七十三 经济发达的国家提倡国际贸易,是为了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吗?果真如此,其中的原理又是什么?你能阐述清楚吗?国际贸易能否给发展中国家的公民带来一些好处?能带来怎样的好处?

但大众的富裕及消费水平的提高,并非剥削和垄断的消除,而是在人心的满足和社会的稳定中,趋于隐密。只是这经济蛋糕越来越巨大,才能福利普通大众,让大众感觉无比的富有,而绝大部分利润依然被少数利益者剥夺。但是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就可以减少集中的需要,这是因为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从而空出很多闲散的资源。人工智能的发达看似会让很多人无事可做就是这种例子,但并非全然不利,因为空出的资源又会产生其它作用和用处,催生新型的产业。

思考题七十四 你认为自动化会催生服务业吗?人工智能成熟并普及后,人力资源会向服务业流动和分配吗?人还有“用武之地”吗?

思考题七十五 你认为从事秘密科研和生产的隐密公司为何会产生?这是集中和垄断现象吗?

楼主 寂睿精舍  发布于 2018-09-16 00:05:00 +0800 CST  
下面将论述产业结构原理,这是经济的一大重头戏

楼主 寂睿精舍  发布于 2018-09-16 00:06:00 +0800 CST  
(5)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表现了需求及供给。不同的经济制度,产业结构形成的原因也就不同。在计划经济中,一切配置和分配都是由决策者来规划和安排,他们决定生产什么,所以产业结构是由决策者的需要和他们对大众所需的演绎产生的。在计划经济中,一部分产业是为了满足决策者的意志和需求,而其它产业则是决策者为了满足大众需求,由他们对大众需求的演绎产生的。例如当他们认为大众必须吃饱饭,所以就发展农业,组织农业生产。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则是在决策者感受到困难时而做出的改善。

思考题七十六 你认为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服务业为辅助”的产业结构反应了决策者们怎样的需求和意志?以工业为主导反应了决策者强国的意志和需要吗?

思考题七十七 如果决策者提倡以服务业为主,是否反应了本国工业和制造业的衰弱?服务业在怎样的情况下可以刺激制造业和工业的发展?又在怎样的情况下不能刺激制造业和工业的发展?

在自由经济中,一切配置和分配都是由大众决定的,大众的需求决定了生产和供应,商业为了逐利,也可以主动刺激公众的需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也是大众自动进行的,随着大众需求的变化,生产和供应也会发生变化。大众的习惯和好恶取舍还决定了生产供应的方式,例如随着经济的发达,大众消费水平的提高,很多人都不愿意再干脏和累的体力活,但对其又存在强烈的需要,这就导致这类产业的成本增加,价格也就随之提高。

思考题七十八 为何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干体力活反而普遍值钱呢?如果人普遍有懒惰的习惯,不想多创造和工作,这样的国家经济水平为何很低?和人口懒惰有关吗?懒惰为何不能刺激经济发展?

思考题七十九 为何有人愿意偷渡到美国去干美国人普遍都不想干的体力活(即使前几年的劳动报酬都被蛇头剥削)?蛇人现象表现了怎样的产业配置和分配原理?政策上虽然反对偷渡,但偷渡成功的事情又屡见不鲜,蛇人也隐密地工作了若干年并挣到了一大笔钱。你认为这是政治上故意表面反对而暗地里支持的策略吗?如果是这样,那为何政治上要表面上反对暗地里却支持呢?是为了激励真正能干并想干体力活的劳动力进来而控制无关人口涌入而造成人口压力的吗?

楼主 寂睿精舍  发布于 2018-09-17 18:08:00 +0800 CST  

楼主:寂睿精舍

字数:50797

发表时间:2018-09-05 19:0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1-30 22:26:28 +0800 CST

评论数:166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