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经济学原理

一楼先喂饱度娘

楼主 寂睿精舍  发布于 2018-09-05 11:08:00 +0800 CST  
从今天开始,本人开始论述现实的学问——经济。

第一讲 从应试教育的课本中解放出来

应试教育是垃圾!我们过去被迫接受应试教育的教约,所谓读书,是读傻书,怎么说呢?就是除了书上的字眼,书外一切都不要管,社会生活都不要管,关心这些,就是不务正业,学生就是读书的。这个观点,是大大的无知和错误,应试教育的设计者、执行者和老实的被迫接受者,不明白真相: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是人在社会生活中为了满足欲望和需求,进而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本身进行认识,以寻找有利的方法来达到满足的产物。知识不过是经验、认识和方法的积累。而随着时空的变化,人的欲望需求也会变化,经验、认识和方法亦会变化,所以知识是不断变化的。这就是知识的空性,人始终有无知和有知两个方面,一切有知都是无知催生的,正如《道德经》中所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一切无才是根本动力,无知产生知识,不满足才能催生满足,欲望的刺激才能创造价值,这就是无生有、有无同出而异名玄之又玄的生生不息之无极本相,天地人生本来如此。

那么关于经济学,请走出应试教育的课本,它原本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人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面临的现实,是人类为了满足生存和利益的大现实,甚至因各类人群的利益冲突而出充满了诡计,甚至为了冲突而迫使优势人群算计杀害劣势群体。这些都是真实的人类历史,并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反复这样干。所以经济不是枯燥的文字,更不是抱着应试教育的书本打妄想,空想文字透露出来的画面和含义。经济学不应该是经济学家们主观的假设和推想,而是各类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和欲望,并相互影响,往往占有优势的人还可以算计诱导(或迫使)劣势被动接受他们的安排从而实现他们的利益要求的有趣人文科学。因此,请放下书本,关注事实。

可以说几乎所有人类的文章和著作,作者都不喜欢仅老老实实地阐述事实和道理,而是喜欢对论述的内容进行润笔,喜欢把情感的赞美等融入进去,在文笔中带着浓厚的主观色彩,这就为我们读书增加了障碍。经济学,本该老老实实记事和归纳原理,而非像诗人那样充满了赞美或不满的情感。

楼主 寂睿精舍  发布于 2018-09-05 11:08:00 +0800 CST  
第二讲 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经济学是人文科学,它有着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英国经济学家沙克尔曾经说过:“在自然科学中,有所见才有思;在经济学中,则是有所思才所有见。”这就是说,经济现象是人创造的,人类是经济活动的主体,而人的行为有和思想想法有关,要理解一个经济现象,就要知道参与的人是怎么想的,他们为何那样选择,是自然的迫使?还是习惯习俗和道德价值观念的作用?这是不同于自然科学的,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大自然相对比人固定,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是最富有思想和想法的。就是大科学家牛顿在担任英国皇家铸币厂厂长和督办期间也感叹要在人文科学中找规律和定则,比自然科学困难。这或许也就是自古就有的说法:人最难认清的就是自己。

两种玩经济的方法

我是德国历史学派的推崇者,采用了归纳和统计的方法,重视人文背景,诸多经济现象的产生,人文背景以及人的习惯习俗和道德价值取舍、人的文化素质等人自身的因素是重要条件。在制度经济学中,就借助心理学和社会学成果来解释经济现象,例如凡勃仑效应,就把人的攀比心理、炫耀心理等非理性的心理用于解释相关的消费现象,人为了攀比而故意高消费,这种消费是不理性的,甚至让市场法则失灵。

而另一种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演绎法,喜欢假设,按假设一步步推导经济,在演绎中推导出经济法则,这就充满了经济学家的主观空想,所以有效性很有限,很多时候无法用于理解现实的经济现象。

科学的经济学:两种表述

和一切科学一样,经济学也有两种表述:实证表述和规范表述。实证表述是对事实真相及归纳所得自然原理和法则的论述,就是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而规范表述,就是人有欲望和需求,人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满足需求,所以还需要依据发现的真理创造方法,这个方法就是规范表述。

和所有科学家一样的玩

和所有科学一样,经济学依然是证伪和证实的,对实证和规范不断验证。科学的证伪和证实是为了不断明确发现真理的作用界限和范围,是为了明确成立的条件。一切科学都需要不断观察和实验,不断验证结论和方法是否正确和可行。经济学也一样,但由于经济是人类的大事,经济实验只能依靠政策的实施,所以不敢轻易拿社会来实验。大多数政治家们总是喜欢一动不如一静,如果风平浪静,他们是不喜欢猛浪的改革的,他们喜欢虽然平淡但安稳平安的度过自己的政治生涯。所以经济学家,就借助已经发生的历史来玩,这些已经发生的历史就是宝贵的经济实验和材料,用于不断证伪和证实。

下面开始经济学之旅,本贴主要阐述核心的经济学概念,和解读一些有趣的历史实验。

楼主 寂睿精舍  发布于 2018-09-05 11:37:00 +0800 CST  
第三讲 经济是一个具有自我调控功能的体系吗?

把经济看作是一个具有自我调控功能的体系,已经成为诸多经济学家的基本认识。从亚当斯密正式提出“看不见的手”开始,很多经济学家都认为经济具有一种自我调节的力量,就是任何一个经济的内部,都会存在各种因素相互制约,彼此推荡,从而达到一种平衡。在亚当斯密看来,市场经济是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价格过高达到一个临界点,就刺激需求减少,人们购买力下降,不得不放弃而另选廉价的替代品,从而又迫使卖方为了促销而降价,供需就在这个彼此的相互制约中趋向一种平衡。又如马尔萨斯在《人口原理》的核心理论:人口数量增加到超过生存物资,必然导致人口数量下降,从而回归彼此平衡的状态。这是自我调控功能,人口增加到生存物资无法满足,就会出现导致人口下降的因素,例如为了解决生存危机争夺资源的战争、犯罪、瘟疫、贩卖幼儿、贫穷而抑制生育,甚至吃人,这就又导致人口下降。几乎所有经济学家,都认为任何经济现象都存在一种自我调控功能,这早在14世纪的伊本赫勒敦就发现了。很多经济学家都喜欢用这些已有的定则,进一步推导经济,用演绎的方法推演出更多的经济原理。这种方法,在研究目前还不可知的历史经济现象或对未来的经济预测中,是主要的方法,我亦继承之。也就是用目前已经证实有效的原理,推导未知的经济现象。在货币起源一讲中,我就来展示这种演绎的方法,推演货币产生的本质。

当当当,经济是人类的现实,人需要消费,也就伴随着生产,从古到今都是如此,无论是指示奴隶劳动,还是驱使农民耕地,还是让工人生产……一切都是为了满足人的消费需求从而进行生产劳动的经济现象。奴隶创造的大部分价值被奴隶主剥夺,农民的剩余价值被地主和农场主强行剥夺,工人的剩余价值被雇主剥夺……这一切生产所得的分配,看上去是不平等的,正如《道德经》中所说:“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但被剥夺的人在历史上很多时候有似乎是心甘情愿的,他们为了生存接受了这不平等的事实。但不如此,又无法满足人浓厚和丰富的欲望。

所以研究经济,让我们更容易相信人类的不平等,这似乎就是自然!不平等就是自然,马尔萨斯就直接认定这个事实,这导致很多信仰神学的经济学家和学者指责他是一个恶魔。通过研究经济,我们的确感受到了人道潜藏的痛苦,经济的自我调控功能,并不说一些人说的那么美好,调节并不是带来天堂,很多调节的过程往往是痛苦和灾难,是经济危机的爆发,这或许就是天道。暴热过后突如其来一场暴雨,大自然也无处不体现了天地不仁的惨酷。就是慈悲心的创作,也可能招来痛苦和灾难。这为经济学贴上了苦闷的标签。我认为,经济的自我调控,不是实现分配的平等,不是通过不断提高剩余价值而走向无忧无虑的永恒安宁,经济的自我调控,不过是人类斗争的不断发作,反而在一次次证明人类的不平和不公。调控不过是获得一种暂时的稳定,人仅仅是斗争累了需要这么一个缓和,历史的进程就是这样演绎的。形势好转,经济的矛盾又会上升,从而引来新的战火。经济由此具有周期循环的特性,有繁荣也有衰败,这也是天地间本有的进退之道,有进有退,一阴一阳之谓道。

因此,经济学是悲观的科学。这在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中有明确的诗词般的情感表达。

下面,首先阐述几个核心和关键的经济学基本概念。

楼主 寂睿精舍  发布于 2018-09-05 12:29:00 +0800 CST  
前方高能预警,本贴是讲真正的经济学的,是讲天地人生自然的本来经济,不是什么人民教育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总是赞叹美好的洗脑经济,后面的内容会一直展现经济这门悲观科学所描述的黑暗和痛苦真相!

楼主 寂睿精舍  发布于 2018-09-05 12:43:00 +0800 CST  
度娘不给直接说话的权力就直接上图






何为工资?

工资不是指的钱,而是一个历史时期满足的生存必须,这个因历史时期不同而不同。我们拿今天的中国来说,可以归纳以下几个生存必须物资,它们将决定大众的工资水平。

1.衣食,这是必须的,这是生理的需求。
2.住房居家,无法购房的就选择蜗居或单位宿舍,想睡大街的必定是极少数人。
3.交通出行,有多种交通工具,就是飞机高铁在大众看来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4.通信需求,现代人还需要消费通信,智能手机已成为大众日常用品。
5.医疗,生了病要医治,这也称为大众的生活习惯。
6.家庭开销,如果结婚还有家庭开支。
7.交友,有社会朋友,还得经常为此消费。

以上7点,可以细分。因工资概念的提出,就可以引出一大堆有趣的经济学问。现在请思考:

你认为个人的工资水平应该是怎么样的才能满足自己不可避免的生存需求?

楼主 寂睿精舍  发布于 2018-09-05 13:59:00 +0800 CST  
洛克对大自然不断积累原理的阐述,已经成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之一,后来的循环经济等诸多理论都是对这个原理重复利用和演绎。除此之外,自然辩证法在经济学中亦占有重要比例,经济具有自我调控功能,这个也是经济学基本原理之一,被用来演绎解释几乎所有的经济现象。它的核心原理就是自然辩证法,所以和古老中国的易经及道家思想也很接近,熊彼特的破坏性创造也是这个理论的演绎,认识到供应和需求的自我革命。崇尚遵循这些自然原理的经济学家,就类似于道家崇尚自然和无为而治,亚当斯密和后来的货币主义学派就是典型的代表,他们都坚信经济具有自我调控功能,政策上不需要刻意地去改变什么,反而应该顺应这种自然的态势。供应经济学提倡通过政策优待刺激生产和供应,这又像是道家的阴阳消长术。下面来看几个有趣的资本积累话题。

1.土地是重要的生产资料

在重农主义者(包括以农业为根的农业大国的专制者)眼里,农业是重要的生产资料,他们需要垄断农业的剩余价值。就是在国际上拉关系也离不开对农业剩余价值的利用,从而才能进一步积累国际势力。所以农业成为重要的资本积累起点,有了雄厚的资本,才有优势好干大事。经济学上一般认为资本主义起源于农业,因为之前是重商主义,而重商主义对财富的认识是错误的。重商主义认为货币量是决定财富多少的唯一指标,而忽视了货币只是作为交换媒介和价值尺度的事实。大卫休谟和亚当斯密都批判这种观点,亚当斯密阐述了货币是用来交换的,为了占据交换优势,人们才开始重视货币,试图占用更多的货币来满足丰富的购买欲。就是守财奴舍不得花钱,也是因为有货币才能交换。但这种二极端的幼儒思维就忽视了经济本身是一个具有自我调控功能的机体。大卫休谟用物价——现金流动机制来演绎了这个现象。如果A国出现贸易入超,必然导致B国贸易赤字,货币虽然流向A国,但导致A国物价上涨,这样必然导致B国重审和改变与A国的贸易条款。这就是贸易中的自我调控机制,最终货币也会从A国流出。亚当斯密也阐述了货币过剩导致通货膨胀的过程和原理。货币必须和一定的产品和服务匹配,如果货币量大于产品和服务,就会导致通货膨胀。在沙漠中,百万富翁即使用再多的钱也无法与挑夫交换到水,这时市场法则就会失灵。到重农学派引起以来,纠正了这个错误,明确资本的积累不是货币的积累,而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不断积累。重农学派认为土地、劳动力和农业工具是关键,这种观点的出台和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关,那时制造也不显,制成品只供皇室、贵族和地主消费,并未成为大众消费品和时代的主流。由此,经济学家认为资本主义起源于农业。因为土地的重要性,以农业为根的农业大国的专制者就把土地国有化。而如何提高农业产值,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剩余价值成为每一位农业资本家都需要解决的问题。农民变成了被反复压榨的人力资源,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而不断为土地所有者创造剩余价值,就是把土地承包给农民,也是为了提高农民积极性的手段,让农民在多劳多得的刺激下提高生产。

资本主义、剩余价值、通货膨胀、国际贸易……又引出很多概念,让我们后面来满满阐述这些自然现象而非人头脑中空想的画面。

楼主 寂睿精舍  发布于 2018-09-05 14:53:00 +0800 CST  
直接上图




楼主 寂睿精舍  发布于 2018-09-05 15:29:00 +0800 CST  
思考题二:你认为人类社会从古到今,生产分配的根本制度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楼主 寂睿精舍  发布于 2018-09-05 15:41:00 +0800 CST  
第五讲 剩余价值、剥削和资本主义

与洛克的财产和资本积累理论匹配的重要概念即是“剩余价值”,这个本来就存在但到资本主义彰显的时代才正式被重视的自然现象,成为了资本主义开创以来,资本家一直都在追求的东西。剩余价值是指人能生产创造大于自己所需的价值。社会主义经济学家马克思用M'=M+?M来表示,?M就是剩余价值,而M就是投入,M'是总价值。在不平等的经济关系中,?M被资本家剥夺。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我们越能发现人可以创造远远超过自己需要和能力的事物。例如计算机,它可以快速无误的完成原本耗时且重复的事情。一个人均收入计算程序,读数据库并计算的代码可能仅几行,但它却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如果参与计算的数据越多,它发挥的剩余价值就越大。这就是说生产力和剩余价值也是可以不断积累的,后人可以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生产力,利用前人的技术不断积累生产力。生产力的提高,又导致剩余价值的提高,这就可以发挥规模效应提高大众福利。亚当斯密正式总结了这个资本积累的原理,他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最终可以最大化的实现社会福利,让公众都受益。就是“共同富裕”的提出,也受这种观点的影响,就是通过不断的资本积累,把经济蛋糕越做越大,然后令大众都能受益的想法。

经济的根本发动机

在重农时代,资本主义的发动机是农业,地主剥削农业产出的剩余价值,然后用于消费,推动制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当资本主义发展到制造业彰显,出现了工业革命以后,制造业和工业又成为了资本主义的发动机,这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对此有远见卓识和准确的预测。后来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而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货币的作用也越来越得到彰显,银行和现代金融体系的开创和繁荣,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繁荣,到今天,金融已经变成了资本主义的发动机,并诞生了巴菲特等耀眼的投资明星。借助世界性的投资,金融资本家可以在幕后操纵人类的经济走势。而这一切的根本动力,就是人强烈的欲望,经济的根本发动就是人天然就有消费的需求,人本来就有欲望,人总是需要获取财富。

到底什么是资本主义?

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但资本主义则超越了神学的思维和社会模式,打破了亚里斯多德以来被神学禁锢的商业及逐利行为。资本主义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刺激了社会需求,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和剩余价值的产生,使消费提高到了较高的水平。直到今天,可供大众消费的产品和服务也是越来越丰富,这在资本主义以前的时代都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他们禁锢了生产力,让生产提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在《国富论》中就阐述了当土地仅归皇室、贵族和地主所有时,农民和奴隶的生产积极性就不高,农业产出就比较低,如果遇到自然灾害,产出还不能满足生存所需。资本主义率先在农业发起,并非制造业和工业。皇室、贵族和地主为了剥削更多的剩余价值,就率先变成了资本家,把土地承包给农场主,农场主拥有了生产资料,为了提高自己的利润,就想方设法提高农业产量,并进而促进了相关制造业的发展。这就是著名的圈地运动,农业生产力率先得到解放,在土地资本家的剥削欲望下得到了提高,最终使产量远远超过了生存所需。

思考题三:包产到户为什么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优于人民公社制度?

思考题四:为什么说资本主义能够提高工资水平?使大众的消费水平得到提高?

思考题五:资本主义是剥削制度吗?如果是,在大众消费水平相比过去得到巨大提高的今天,被剥削的剩余价值又是什么?

楼主 寂睿精舍  发布于 2018-09-05 20:27:00 +0800 CST  
第六讲 货币的起源

在继续论述资本主义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货币这个当今资本主义运作的主推动杆的历史了。任何时代的资本主义,都有顶层的资本家在幕后剥削并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增长,今天的大资本家就是金融家,高盛、摩根等金融家族和财団,已经垄断了世界的经济命脉,并成为共济会的主干支撑。科学、文化、体育和教育等诸多人类社会活动都可以受到他们的影响和干预,通过货币这个经济的纽带,他们已经成为人类的新贵。

思考题六:在重农时代,大资本家是什么群体?他们如何推动经济的发展的,制造业和工业又如何替代农业成为资本主义的发动机的?
思考题七:金融是如何成为资本主义的发动机的?货币在经济生活中为何那么重要和被人们依赖?

楼主 寂睿精舍  发布于 2018-09-05 20:52:00 +0800 CST  
当当当,货币产生并不是为了方便大众的交换,而是为了方便垄断财富。

人类历史上任何一种统一的产生,都是为了获取某种掌控和垄断的优势,而发起统一的人,并非普通民众,而是权力和贵族阶层,只有他们才会产生这种强烈的需求。在货币出现之前,大众根据自己的需要交换,并没有统一的交换工具和媒介,这样就不利于需要获取丰富财富的皇室、国王和贵族们的交换需要,也不便于结算。如果有一个统一的交换方式,那就可以利用这种方式方便的收获更多物品。因此,货币就产生了。商人,又是货币催生的群体,当货币被货币的开创和推广者利用自身的优势强行在大众中推行并普及后,成为大众的交换的媒体,货币的重要性和优势就凸显出来了,这样就催生了商人和商业。商人的本质就是获利,他们最初通过东买西卖和低买高卖的策略,赚取差价,获取商业利润,积累货币,这也是重商的想法和行为。试图占有巨大的货币量,货币因通用的交换媒介和价值尺度而进一步具备了储藏手段的功能,货币也由此成为一般公众心中财富的象征。商人逐利,就是为了掌控更多的货币。

为了使货币能长期保存以至于财富不流失,聪明的人就选择了金银铜等贵重金属作为货币,这些金属不但能长期保存,保存成本也很低,还比较稀罕,这是因为受制于当时的开采技术不发达。如果用牛羊等牲畜作为交换媒介,这些牲畜都是有寿命的,存活期还需要消费食物和养殖费,所以虽然在货币出现前作为过大众惯用的交换中介,但并不具有能成为货币的优势。

思考题八 农业工具能否作为通用的货币?为什么?

国家对货币铸行权的剥夺

在中国历史上,秦国率先剥夺了货币的铸行权,之前,货币都是各个城邑自由铸造的,刀币布币上的铭文都是地名。货币的出现导致货币的推广者直接受益,这在当时就是贵族,他们利用权力优势和社会地位推广货币,雇佣工人给他们开采铜矿资源并浇铸货币,让货币成为大众的交换媒介。这样他们就可以利用货币方便的获取更多物品。这个便利,被秦国利用了,商鞅变法以来,为了迅速积累财富以富国强兵,成为强国,就铸币取缔贵族们的利益。孝公七年,初租赋,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开创由国家统一收缴地租的政策,其实就是土地国有化,之前土地都是按井田制分封给贵族的。而贵族又不愿意把财富分享出来支援国家的事业,所以孝公启用法家的谋士商鞅,推行变法。商鞅由此得罪秦国的贵族势力,在惠文王上台后,惠文王为了缓和和贵族的关系,就杀了商鞅,但在执政的第二年就把货币铸行权也收归国有,加强了集权制,这样就可以操纵货币,玩弄轻重术,和大众不平等的交换,收刮民财迅速积累财富,导致秦国短期内成为强国并最终打败六国建立了秦王朝。在西方历史,货币及经济的发展远比中国来的晚,也出现了类似的轻重术,国王利用轻重术,操纵货币收刮民财积累财富。就是在货币放出时使货币减重;而在收回时,或需要还公债时,使货币减重,从而剥夺稀释大众的财富。

接下来,我们继续看历史,中国和西方很不一样,中国没有经历神学那样的禁锢,虽然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但农业得到了发展,并推广了制造业和手工艺业,宋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时期,并产生了最早的纸币——交子。

思考题九 民众为什么接受货币?并在后来接受轻重术的盘剥?

楼主 寂睿精舍  发布于 2018-09-05 21:54:00 +0800 CST  
第七讲 历史上的经济

经济的发达,必然导致货币需求量的增加,宋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发达的时期,也是货币铸行量最大的时期,由于铜资源的不足,就出现了铁钱,并诞生了人类史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纸币的出现原因是方便点数,因为交易量较大时,就需要大量的金属货币,这样就造成了点数的麻烦,因此聪明的商人就创造了交子铺,类似现在的银行。后来的钱庄也为大额交换提供点数的方便,持有交子或银票的人,可以到交子铺或钱庄兑换货币。几百年后,西欧也出现了银行,并逐渐演变出信用货币——纸币,并诞生了现代的银行与金融体系。

中国古代一直比较重视农业,而压制商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商人垄断财富,在和朝廷利益相关的行业,都实行国有化,设立官职专项管理。例如盐和铁都是重要的物资,朝廷就禁止私人经营。在战国时候出现的军市,为了垄断粮食和避免假公谋私贩卖公粮,就禁止买卖粮食。通过对历史的阅读,我们能够发现,在中国历史上,朝廷都是通过减免赋税来达到刺激农业生产的效果,往往都是在战争过后为了恢复生产,就采取了比较宽松的经济政策,农业迅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这也是因为战乱过后百姓都希望安居乐业,所以生产积极性也就高,随着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人口数量也开始增加,并刺激手工业的发展。宋朝重视经济,对商业也最开放,这是为了稀释兵权,避免内乱,所以商业得到了最大的发展,成为中国历史上经济最发达的朝代,人口数量最多的时候超过了1亿。但宋也因军队的相对薄弱而造成了外侵的隐患。

对禁欲主义的批判

西方的经济史,长期都被神学的禁欲思想压制,消费和生产水平长期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神学是反对商业的,它们认为刻意赚钱是不自然和道德的,因为人的欲望得不到限制。亚里斯多德仇视借贷,仇视高利贷。这种神学思维对商业的禁锢,持续了一千多年,直到新文艺复兴后,才开始打破,随着海洋贸易和大国的崛起,以及重商主义的兴起,商业得到了解放。到圈地运动开始,资本主义制度正式形成,农业刺激了制造业和工业,最终爆发工业革命。随着资本主义及商业的发达,货币的重要性不断得到彰显,于是又导致金融变成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动机,为世界经济不断提供血液。这就是西方经济史的主干。

中国的官方儒学和西方的神学,都有反对商业的本质。他们是二极管思维,以为义和利是无法统一的,选择了道德,就必然抛弃欲望。腐儒爱说君子爱道不爱富小人爱富不爱道这类话,此乃大误。因为欲望是人的天性,生理和环境都会刺激人的欲望和需求,迫使人满足需要而产物。如果生产力低下,就无法保障人类生存。禁欲主义的本质就是在阻碍人类的生存,所以干脆让人选择成仙、成佛和到天堂见上帝,这些不懂经济的傻X以为有“道”就一切都好了,不知生存是人类的第一性,不知经济是基础,不晓得一切都要消费,不晓得人类的一切活动包括装扮圣人都需是在消费,都需要生产和供应。他们这些傻X以为人心社会的稳定只能靠空谈道德。直到资本主义的兴起,才把公众福利的增加和社会人心的稳定联系起来,也就是义和利的统一,这才是道!天地人生必然如此不可抗局的大道!只是需要一定的规范,但根本不能否定之。私有化的结果是促进竞争和提高生产力,从而降低成本和增加产出,最终使公众受益,从而掩盖底层的分配不公和矛盾,使人心社会获得稳定。

禁欲将引发战争

中国的官儒,西方的神学,在这个时期,充满了痛苦和灾难。人类长期处于低消费和生产水平,甚至在自然灾害和战乱时期连起码的温饱和生存都得不到保障,人的寿命普遍较短。而这又是恶性循环的,因为生产力低下,必然导致掠夺生存物资的战争爆发,这又加剧痛苦和灾难。那些认为古代好,认为人心不古的人,他们可能是从来不读历史或读不懂历史的外行,更不懂经济,不懂人要生存要消费,满脑幻想的上帝真主阿弥陀。结果连所谓的古圣先人邦和宗教要争夺势力发动宗教战争,要占土地当地主收地租的历史事实都不晓得,以为是多么的圆满和美好。

古代的很多战争,都是为了化解生存危机而爆发的,是为了占有物资和财富。就是游牧民族入侵中原,也是因为中原相对富裕,地大物博,而边外资源不足,生存严重受限。

强占、掠夺和贫穷

人之所以会出现强占、掠夺乃之盗取这样的资源和物品配置方式,是出自贫穷,贫穷会阻碍人们交换的本能。而贫穷产生的原因又来自以下两点中的任意一点:
1.生存环境的限制,资源匮乏;
2.生产力不发达。

人为了满足生存所需,在生存危机的逼迫下就可能想着去强占、掠夺和盗取物质。古时的游牧民族之所以强悍,就是因为生存危机和压力迫使它们不得不增强夺取的能力,表面的强悍下面实在隐藏着对生存的担忧和恐慌。由此才养成了善于夺取的强悍特性。这些民族也向往富裕,希望向富裕民族那样生活,所以就会攻击富裕的民族,强占和掠夺他们的土地和资源。成吉思汗的掠夺就是出自这种心理,好强的心理也使他通过战争和掠夺的方式来表现自己,以此作为自我实现和成就的标志。富裕的国家和民族之所以被打败,是因为在富裕中缺乏居安思危的意识,更不可能受危机意识的逼迫和驱使而增强战斗力来实现自我保护。绝大多数人的认知都是受环境的限制,他们只能注重环境带给他们的感受。无论是强悍的游牧民族,还是悠闲的富裕民族,两种不同的特性都是受生存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绝大多数富裕的人,除了外来的危机,他们很难自发产生危机意识。所以在过去,富裕的国家总是在遭受贫穷野蛮民族的攻击和掠夺时,朝廷才会产生危机意识,并试图打压或安抚好进攻者。即使如此,受害地以外的地方官员和一般民众也没有真正的危机感,除非野蛮民族已经实实在在危害到自己。由于长期处于相对安乐的状态,必然就使广大人缺乏战斗力,就是广大士兵在体力上也没有善于掠夺的野蛮民族善战。出于这个不可避免的绝大多数人的人性弱点,富裕的民族要真正保护自己和打压贫穷野蛮民族,不是通过物质上的恩赐和安抚,而是提高战斗力,体力上不行,就应该提高武器的攻击力和谋略。例如在明朝的时候,真正能够对付满人的就只有火枪这种在当时先进的武器,满人害怕的就是明朝的火枪,他们面临火枪的攻击,必然吓跑。而根本上,富裕国家和民族要想保护自己,必须出一个有远见的精英政治,大多数人都是平庸的,只有精英政治才能维护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安定和富强,所以我是精英政治的积极信仰者!!!

一直靠强占、掠夺和盗取,是不能致富的,这样就类似动物,只能满足自然的恩赐。动物一般除了简单满足自然供给的食物和其它少数物质,不能对大自然进行深入的探索利用和改造,不能创造丰富的物质来满足丰富的需求。这就是生产力低下的定义。动物似乎不能创造剩余价值,而只能满足生存欲和简单的享受大自然带来的恩惠。人却可以创造剩余价值,通过对大自然的认识、利用和改造,能创造比自己能力大的多或所需多的多的剩余价值。这就不是强占、掠夺和盗取能够实现的了,而是需要刺激人去想象创造,因此必须有一种能够激励大众去创造剩余价值的配置形式。

生产力低下、贫穷和夺取是同时并存的,对一个人来说也是如此。这时会阻碍通过交换获取利益和好处,而是通过强占掠夺盗取骗取等手段获取所需。一个国家采取这类方式去获取其它国家的资源和物资,也是出于贫穷和匮乏的逼迫,如果无法通过交换获取所需,一个国家就会采用掠夺或谋取的方式去获得。所以富裕的国家和民族必须使自己的战斗力异常强大,并维持这种优势,才能压制住贫穷的国家和民族,才有优势去主宰和支配它们!!!《道德经》中就说:“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宜,大者宜为下。”要现实大国畜养主宰小国的格局,大国必须具有强大的武力,如果只有富裕,就像北宋,那么就要被贫穷野蛮的国家和民族打垮。富裕的国家强悍到能够让贫穷的国家胆战心惊,才能用恩惠的怀柔手段去主宰和支配他们,以维持利益分配对自己长期有利的格局。

楼主 寂睿精舍  发布于 2018-09-06 11:01:00 +0800 CST  
思考题十 索马里海盗为的是什么?为何诸多国家又要抗击他们而派海军给航线保驾护航?

楼主 寂睿精舍  发布于 2018-09-06 11:21:00 +0800 CST  
第八讲 货币作为资本积累的主推动杆

历史事实告诉我们:资本主义开创以来,经济的确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生产力和公众的消费水平相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提升。为什么资本主义具有如此的优势呢?其根本就是它为了满足不断积累剩余价值的政策需要而促进商业的发展,从而又促进了人的创造力及生产力的不断积累和提高。在这个过程中,货币的作用越发彰显,所以成为资本积累的主推动杆。还记得八十年代的中国,为了刺激经济,鼓励商业,在政策上出台了“贷款易”的方针,鼓励民众积极贷款,试图搞活经济。

在今天,大众的生活都离不开货币,货币成为大众都接受并且想多拥有的购买中介,成为大众心目中的财富代表。而这一切,其实都是资本家及相关的政策一手推动的,通过鼓励商业,提高商业地位,来推动资本的积累和经济的持续运行。虽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经商和追求商业利润,还是有很多人喜欢沉迷在其它领域:科学、技术、宗教、文学……但货币作为整个的经济纽带,在任何需要供需交换的时候发挥着作用。但是需要明确一点:货币只是实现资本积累的道具,如果资本家的胸怀是天下王,那么货币仅仅是维持资本主义运作和资本家自身垄断主宰地位的道具。金融新贵垄断货币(包括股权和实物货币)的目的不是因为货币能够用于交换,而是因为货币作为经济的纽带,不掌握它们就丧失了支配世界的主动权。

思考题十一 如果货币被分散到很多人手里,资本家为何就不能操控世界了?

乘数效应

货币作为经济的纽带,它的流通对整个经济的循环运行起到了推动作用。一个简单的模型:个人和家庭与企业的循环。个人和家庭为企业提供劳务,作为企业的劳务市场,企业在此消费劳动力;而企业又为个人和家庭提供产品和服务,购买企业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这个循环中,纽带就是货币。企业消费个人和家庭提供的劳务是通过货币交换的,即报酬;而个人和家庭消费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也是通过货币交换的,所以货币就是经济这个循环模式中的主推动杆。在凯恩斯主义学派和货币主义学派,美国的共和党和民主党,本质上都持这个观点,货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主推动杆,任何经济政策的本质目的都是为了促进经济的持续运行。当货币流动和易手变快,经济就会持续运行,这就像列车一样,在不停的向前行驶。乘数效应,就是货币的流通速度这个自变量决定因变量的经济增长,流通越快,经济增长越快。如果货币停在大众手里,那么经济就会走向停滞。所以在一些国家,在法律上就保障经济的运转,例如房产不使用,过了法律规定的期限,将依法强行没收和重新分配。这就是说一切生产资料作为财产和资本积累的资源,都必须参与积累的过程,而参与方式就是流通。空房如果不使用,那就无法实现资本积累;如果选择出租,那对租用的人就会发挥价值,它可以拿来居住,也可以拿来作为库房或办公室,无论何用处,都可以在这个不断消费的过程中实现社会财产积累,为维持和增加社会的福利效力。这就是经济学的原理之一:洛克的财产和资本积累理论,也是天地人生的自然规律。深刻体会到这个原理,就可以理解几乎一切经济政策。

货币供应理论

这是休莫和凯恩斯提供的策略,通过向社会增加货币供应量促进经济的运转。供应的方式不是简单的增发货币,而是通过增加政府需求来供应货币,刺激供应和生产,从而增加就业。增加公共设施项目,能带动相关企业的生存,然后增加就业岗位,就业的增加又能刺激消费,从而发挥乘数效应,拉动很多行业的生存。

思考题十二 垄断阶层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增发货币而不导致通货膨胀?

楼主 寂睿精舍  发布于 2018-09-06 14:11:00 +0800 CST  
第九讲 通货膨胀

交换作为经济现象,亦具有自我调控功能,货币可以贬值,也可以增值。产品或服务的降价,即是货币的增值;反之,则是货币的贬值。本讲论述货币贬值以及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在历史上,不乏货币贬值现象。归纳如下:

1.统治者有意让货币贬值,以此稀释民众财富。提高物价就是稀释民众财富的手段。历史上,国家为了还公债,采取过让货币减重的政策。从公众借来的货币,在还回时,原先一个改铸成两个,这样就等于只还了50%。这虽然对国家的垄断者有利,但对公众无利,因为必然导致通货膨胀,破坏公众正常的交易。由于货币重量实际贬值了,商业成本实际上又增加,这必然导致物价上涨,否则就还没有卖够自然价格。然通货膨胀又会导致购买力下降,对企业和商人也不利,阻碍生产和供应。商人无利可图,不得不停止运作,社会需求由此下降,消费将趋于低水平。中国历史铸行的虚值大币,如王莽时期的货币,一枚大泉五十只有半两(十二铢)重,却当五十个五铢,这样就剥夺了民间财富,并导致物价飞升。

思考题十三 王莽发行的虚值大币是如何剥夺民间财富的?为何又造成物价飞升?

2.稀缺的物品或服务导致高价消费。这是人的自然现象,对于稀缺的物品或服务,或者需求量强烈但又不易得,自然就会刺激高价,让需求者愿意付出更多的代价来换取。

3.人为炒作导致的高价,包括囤积居奇。

以上三项中,1和3是人为制造的通胀,2是自然通胀。随着收入的增加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会出现更多的自然通胀,人们愿意追求超越工资水平的产品和服务,这导致奢侈品需求量增加,从而导致价格上涨。凯恩斯主义学派认为自然通胀是经济发达的标志,表明社会需求量增加了,大众并非停留在满足本能需求即工资要求上。英国伦敦经济学研究所的菲利普斯的研究结果证明了这点,菲利普斯曲线表明通胀和就业率有关,如果就业增加,反而导致通货膨胀;如果就业在较低水平,收入就低,人们舍不得花钱,从而阻碍生产和供应,消费也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思考题十四 为什么就业率低时反而出现通货紧缩?而就业率高时反而出现通货膨胀?

凯恩斯主义学派和货币主义学派的交点

凯恩斯主义学派认为就业是个大问题,而货币主义学派则认为通货膨胀才是大问题,两派对推动经济发展作了不同的理解。两大阵营亦占据了共和党和民主党的席位,凯恩斯主义学派比较保守,而货币主义学派则比较自由。凯恩斯主义强调宏观调控和对经济的干预有助于提高就业率,从而促进消费,发挥乘数效应推动经济发展;而货币主义学派则坚持无为而治,认为对经济的干预反而破坏了经济的自我调控,做出决策的情报不准确,很多暗藏的经济数据无法获得,偏激的决策会破坏经济内在的协调。而通胀才是大问题,因为它会降低公众的消费积极性,这样就降低了货币流通和易手的素速度,从而阻碍了经济的发展。由此可知,两大阵营的根本目标都是一样的,即通过提高货币流通速度来推动经济的运转。但凯恩斯主义学派采取主动的策略,在经济变缓慢时,利用政府需求向社会增加货币供应量,推动经济发展。而货币主义学派则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势,但事先杜绝不良的经济行为,坚决打击人为通胀的现象。货币主义学派认为通货膨胀意味着每个人多摊了税收,这样就降低了消费积极性。

其实两派都是各执一段,凯恩斯主义学派放任的是自然通胀,这反而是经济好转大众消费水平提高的表现,所以就业是个大问题,只有努力保障充分就业,才能推动经济发展;而货币主义学派预防的是人为通胀,因为这种通胀必然导致紧缩,消费水平也降低,阻碍经济运行。那么就业与否不过是经济的自然进退,不需要人为干预,让它内部自己调节。只要世界不毁灭,劳务市场会自动变动,一个行业的削弱意味着其它行业的增长。自然通胀和自然消长,都是经济的自然现象。

思考题十五 共和党采取刺激国内生产和投资的政策,是凯恩斯主义学派还是货币主义学派的策略?为什么?

思考题十六 廉租房的政策会阻碍房产业的发展吗?廉租房政策会不会阻碍整个经济的运转?

思考题十七 大众消费积极性降低是通货膨胀造成的,还是通货紧缩造成的?为什么?

人为通胀的危害

人为通胀会导致经济泡沫,因为这种通胀不创造任何实际的价值,使货币量大于实际的产品和服务。不但导致通货膨胀,还影响大众正常的生活,使实际所得的工资报酬不能满足本来的工资要求。

思考题十八 为何人为通胀会导致实际所得工资报酬不能满足本来的工资要求?

思考题十九 中国的高房价属于人为通胀吗?在购房难的同时是否还影响工资水平?

泡沫经济,刺激社会不稳定,国家也会感到很大的压力。

楼主 寂睿精舍  发布于 2018-09-06 16:36:00 +0800 CST  
精彩继续,下面即将开始论述价格和利润机制,以及竞争,经济始终是一个具有自我调控功能的机体,记住这一点,这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之一。

楼主 寂睿精舍  发布于 2018-09-06 17:13:00 +0800 CST  
第十讲 竞争与价格机制

几乎所有经济学家都把一切经济现象的参与者抽象为供给和需求两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力量,彼此的相互依赖和制约而产生的变动现象就叫着经济的自我调控机制。在劳务市场中,个人和家庭是供应方,而企业就是需求方;在金融市场中,银行和投资人是供应方,需要贷款和融资的个人、家庭或企业就是需求方。任何一个市场都由买卖两个既对立又统一的抽象力量构成。之所以对立,是因为彼此可能存在竞争,买方和卖方可能存在冲突,无法直接统一,需要较量。如果买方的出价不能满足卖方的要价,彼此就对立了。其次,卖方之间也因有限的市场份额而存在竞争。最后,买方之间也可能存在竞争,当供应稀缺时,买方为了获得所需可能会争着加价,拍卖会上的情景就是一例。

价格到底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

在市场交换中,任何产品或服务都是有价格的,那么价格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例如一碗大份的牛肉面定价11元,这个价格到底是怎样产生的?这取决于不同的市场运作方式。但无论何种市场,商人都是为了追求商业利润,所以价格一定会让感觉有利可图,这是最基本的前提。而利润又到底有多高呢?我们假设商人都想获取很高的利润,希望卖高价,但并不能随心所欲,因为他必须受买方和其它可能存在的因素的制约。如果价格超过了买方能够接受的范围,就卖不出去。但是卖出的价格必须高于他所知道的成本才有利润。

成本由什么构成?

在古典政治经济学中,成本又称为自然价格,就是为了生产它而付出的总和。在一般的经营计算中,成本包含为此花费的一切费用,包括原材料费、生产及维护费用、工人工资。在传统的商贩中,成本就是进价+运输费。关于成本的计算方法,看卖方是如何取舍的,但显式的开销和付出都将被作为成本。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隐形的成本,例如经济学上常说的机会成本。如果经营受到来自外力的阻桡,例如黑帮和公务员侵扰,这又将增加成本。时间和精力本身也是成本,累死在街头的白领,他的劳务成本还包括他的生命,但永远都赚不回来了。我过去把税收也算入成本,就是让用户为我摊税。

思考题二十 请计算一下你打工或做生意时到底付出了哪些成本?

资本流动原理

在竞争的市场机制下,资本总是从低利润向高利润领域流动。如果无利可图,商人或投资者就会选择放弃,资本会流向有利可图的领域。坚信经济自我调控功能的经济学家,由此提倡放任经济,让价格机制自由的发挥作用,自动决定生产和分配。如果劳动力在一个劳务市场无法满足就业,他们必然向有利可图的劳务市场流动,寻找就业岗位。

对供应方来说,竞争的目的就是为了占据价格优势,获取高额的利润。而市场结构就决定了竞争方式,有四种市场结构及竞争方式:

1.纯垄断

如果只有一家公司和企业生产需求量强烈的产品或提供需求量强烈的服务,这就造成了纯垄断,它可以完全自主的制定价格,具有定价优势,没有同行竞争对手,在需求面前拥有最大的价格制定权。如果治疗AIDS的药物只由AZT一家公司生产和销售,那么它就具有纯垄断优势,可以以很高的价格出售,并有意降低产量。

2.寡头垄断

如果仅有少数几家公司和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例如航空公司,竞争对手有限,为了避免在价格战中受损,它们可以联合起来,统一价格,共同获利。

3.垄断性竞争

这是参与竞争的企业比较多,但又可以创造各自优势的市场结构。例如餐饮业,虽然都在提供饮食,但为了吸引顾客,在味道和服务质量上创新,增加自己的优势。人缘好也是一种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体制下,由于通行比较多,所以产品和服务再好的经营者也可能不敢把价格定的太高,如果需求弹性大,价格就不能过高,否则会导致消费者转而选择替代品。

4.纯竞争

如果一个市场的卖方出售的都是一样的东西,都没有各自的特色,在这样的市场竞争机制下,每个卖方只能成为价格的接受者,不敢提升价格,甚至为了卖出而降价。

思考题二十一 为何有反垄断法?竞争如何促进资本积累的?

反垄断法失灵

虽然有反垄断法,但也可以法外开恩。如果一个企业异常强大,并控制了全世界的绝大部分市场,反而要给与保护,所以就赐予垄断的特权。波音和微软就是特例。通过创造生态链,一个垄断企业可以扶持国内更多的相关企业打入国际市场。

思考题二十二 微软公司让美国的诸多PC公司吞食国际市场了吗?美国为什么给与它垄断的特权?

思考题二十三 中国有反垄断法吗?纯垄断的铁路交通运输为何没有漫天要价?寡头垄断机制下的航空公司为何没有天价出售机票?

楼主 寂睿精舍  发布于 2018-09-06 21:49:00 +0800 CST  
第十一讲 工资

在任何时代和历史背景下,大众都有一个满足生存的基本要求,这个需求就是工资。工资不仅仅是生理上的需求构成的,还包括时代和历史背景附加给人的所有生存必须。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工资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例如交通工具、通信手段,这些今天人看来是理所当然的生活必须品,它们已经融入到大众生活中,成为生活的依赖和必然消费。

思考题二十七 坚决不配手机的小商贩,他会失去送货和售货的机会吗?为什么?

作为生产和供应成本的工资

工资是重要的经济学概念,这个概念在古典政治经济学中就正式提出来了。它首先决定了劳动力的成本,所以降低工资的关键就在于提高生产力和剩余价值,降低大众消费的难度和通胀。依据规模效应,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单位成本将逐渐下降。

思考题二十八 为何现在的多核、大容量内存和硬盘的个人电脑比386、486电脑的价格要便宜的多?如果93年一台486电脑值2万RMB,而如今一台四核电脑值4000RMB,去掉货币通胀的部分,你认为今天的电脑比过去的便宜了多少?是便宜了16000还是更多?为何在通胀的前提下价格反而下降了呢?

工资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大众实际工资水平越高,经济就越发达。有闲阶级的奢侈消费并不能带动规模经济的发展,反而只有大众消费品才能带动经济的高速增长。大型计算机和个人计算机就是一例,PC业发挥了规模效应,使生成力得到提高和生产成本降低,最终降低了消费难度,成为大众日用品。不但如此,它还降低了一切使用PC的成本。因此,资本主义的发展开始依赖大众消费,大众消费积极性越高的产业,越能发挥规模效应,积累社会福利。

思考题二十九 你认为动车的票价便宜吗?消费轻松吗?如果大多数人都可以随意选择乘坐动车而非公共汽车,你认为这种便利是如何产生的?

货币主义学派认为通货膨胀才是一个大问题,因为通胀会增加生产和消费成本,会造成通货紧缩,这样就会阻碍经济发展,生产减少,企业倒闭,人们消费水平下降。所以维持经济运转的关键是遏制通胀。货币主义认为,在低通胀前提下,货币流通速度V是稳定的,这是理解货币主义学说的关键和难点。由于通胀是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唯一原因,通货膨胀必然造成通货紧缩,所以抑制通货膨胀,就可以维护货币流通速度,从而使货币这个主推动杆持续推动经济发展。

思考题三十 你感觉到购房难了吗?如果房价通胀,它是如何降低货币流通速度的?

货币流通速度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并不是以表面的消费量来计算的,不是说消费量越大,速度就越快。它和通胀和紧缩的概念相关。当大众舍不得花钱时,流通速度就下降,这又是因为通货膨胀和紧缩带来的。如果经济维持在很低的通胀率,货币流通速度V就不变,这代表经济的正常运转,没有受到阻碍。

思考题三十一 你认为当大众都选在乘坐地铁而放弃公交车的时候,货币流通速度是变快还是变慢了?或者不变?为什么?

货币主义学派的重要人物弥尔顿弗里德曼,坚信自由经济和无为而治,它是《道的原理》的信仰者,相信自然的力量,反对对经济的干预。在黑市一讲中,我们将会发现他光怪陆离有违常理的策略。对凯恩斯主义学派的货币供应,他提出了相反的观点。如果依赖政府开支,政府开支只能来自税收和借贷(例如国债),最终可能抵消增加货币供应的正面意义,并且导致经济秩序的紊乱。他坚信无为而治比有为而治更好,在经济面前最好的政府就是“什么都不为”的政府。例如税收,本来来自纳税人,如果经济依赖税收,就等于大众可支配的支持减少,这样将造成通货紧缩,阻碍货币流通和经济发展。

思考题三十二 能否把弗里德曼和凯恩斯的关于推动经济发展的观点融合起来?促进就业能否维持货币流通速度?

楼主 寂睿精舍  发布于 2018-09-07 12:54:00 +0800 CST  
《道的原理》就是《道德经》

楼主 寂睿精舍  发布于 2018-09-07 12:55:00 +0800 CST  

楼主:寂睿精舍

字数:50797

发表时间:2018-09-05 19:0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1-30 22:26:28 +0800 CST

评论数:166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