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

非常感谢您的问题。刚才有的行长也介绍了,“一带一路”沿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需求量大,期限普遍较长,资金回收周期更长,部分项目经济效益不明显,因此,对“一带一路”沿线项目我们要区别对待,进行有效筛选、合理评估,分类施策。对一些政策性项目,需要政策性银行和开发性金融机构的参与和支持,按照国际惯例,该托底的要托底,该贴息的要贴息。但是,根据权责一致、利益对等的原则,该增加附加性条款的也有附加性的条款,这也是国际上的惯例。对于商业性的项目,要按照市场化、可持续的原则,确保以互利共赢和项目自偿的原则运作,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项目进行授信、尽调和融资,我希望银行业金融机构走的越长、越稳、越远越好。

楼主 转一转bai  发布于 2017-05-12 18:23:00 +0800 CST  
首先,中国进出口银行的贷款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作为官方出口信用机构,进出口银行支持的项目原则上由中国企业来进行实施,这是国际通行的做法。此外,我们也有其他的做法,比如由中国企业和当地企业共同组成一个联营体,也有的中国企业把项目拿到后分包给当地企业。 关于劳动力的问题,这个是没有限制的。应该说劳动力的使用是一种企业行为,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进出口银行所支持的项目主要的劳动力都来源于当地,我们可以到项目现场去看一看,你看到除了少数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是中国人外,大部分都是当地人。所以进出口银行支持的项目也有效地解决了当地人的就业问题。

楼主 转一转bai  发布于 2017-05-12 18:28:00 +0800 CST  
在开行提供的国际合作贷款当中,确实有不少项目是由中国企业进行工程承包的,由中国企业进行工程承包完全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因为中国企业在施工技术、工程质量、劳动力、建设效率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而且也更能满足建设方和融资方对于项目按期完工、控制成本等方面的要求。但是,这不是开行贷款的必要条件,开行对此完全持开放的态度。至于您刚才谈到的中国投资理论上应该扩大当地居民的就业机会,确实是这样,我们很多的国际合作项目有力地带动了当地的就业和民生的改善。 我举一个例子,开行支持的印尼年产30万吨镍铁冶炼项目,开行提供了3.84亿美元贷款,2015年4月,项目顺利建成投产,开行又为后续项目以及配套电厂提供了融资支持。截至今年4月,项目为当地创造了1.1万人的就业机会,另外为当地贡献税收超过1.1亿美元,并带动当地出口超过1.3亿美元。如果媒体朋友有兴趣,可以跟踪一下开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项目,这样由中国企业支持的、当地的政府和百姓有极大的获得感和受到极大欢迎的项目确实非常多。谢谢。

楼主 转一转bai  发布于 2017-05-12 18:29:00 +0800 CST  
路透社记者
我的问题是问给国开行和进出口银行的,首先,有经济学家说现在在支持“一带一路”建设当中向一些国家提供的贷款,实际上加剧了对这些国家的债务负担,对这种说法您怎样回应?第二,你们发放的贷款刚才说的余额是2000亿美元,在这些贷款当中,它们主要是通过优惠贷款还是政策性贷款。第三,你们有没有预估过,在发放的贷款当中,有多少比例的贷款在未来几年当中有可能会成为不良资产?

楼主 转一转bai  发布于 2017-05-12 18:33:00 +0800 CST  
一直以来,开行秉持开发性金融理念,发挥开发性金融的独特优势,和许多发展中国家建立了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促进了所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关于您刚才谈的,我们也注意到了,有媒体提出,贷款是不是加重了部分项目所在国的债务负担,我认为这个说法是有失偏颇的。首先,从开行的角度看,开行的贷款十分注重项目的自偿性,主要是以项目自身产生的现金流作为还款来源,所以并未增加项目所在国财政负担。刚才我介绍了开行的经营原则和经营模式,是按照国际惯例和市场规则来进行运作,我们在自主选择项目的时候一定是选择能够产生经济效益,并且在经济上具有可行性的项目。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项目都产生了良好的现金流,还本付息正常。 其次,对少数主权类客户的贷款,开行对合作国的财政状况和主权信用等级等方面是有严格要求的,对这些国家的授信额度以及贷款集中度等有着严格的限制,这样可以从源头上把住债务风险。另外,对于一些重债穷国的贷款,都是在IMF控制的贷款额度之内,包括贷款利率、贷款期限等贷款条件也与IMF的要求一致。 关于债务问题,我还想说一点,我觉得这个需要以动态的眼光来看待。由于储蓄、外汇存在的“双缺口”问题,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起步阶段都面临着资金缺口的问题,如果我们的贷款能够弥补它的资金缺口,并且随着贷款项目的建设完成,可以给当地带来很好的效益,对当地改善民生、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是非常有有益的。

楼主 转一转bai  发布于 2017-05-12 18:34:00 +0800 CST  
对于刚才这位先生提的第一个问题,进出口银行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对于一些国家的债务,如果给他的贷款太多、负债太高,将来确实有债务怎么可持续的问题,所以进出口银行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国别风险管理体系,对每一个国家都设计了一个债务上限,当贷款接近上限的时候,我们就会把握放款的节奏,认真评估每一个项目。但并不是说达到上限以后就不支持了。我们认为债务的可持续要建立在经济的可持续上,如果你不帮它把经济发展上来,那么将来它的债务也是很难持续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对这些特殊国家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意义特别重大的项目、经济效益特别好的项目,我们还会一如既往地给予支持。当然,我们在风险防范方面也是采取了周全的措施。 回答你第三个问题,不良贷款的问题。应该说,我们在风险控制方面还是比较严格的,我们对防控不良贷款风险还是有信心的。 你讲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贷款中的政策性和商业性比例问题,进出口银行的贷款主要是政策性贷款,以“两优”贷款等为主。同时我们还有一些自营性贷款,但这些贷款也都是配合政策性贷款、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去执行。

楼主 转一转bai  发布于 2017-05-12 18:37:00 +0800 CST  
中国国际电视台记者
“一带一路”建设的原则是“共商、共建、共享”,现在我们注意到有越来越多的国际金融机构还有大银行投入到了“一带一路”的金融服务当中。我想问,中国的银行是计划如何和他们展开有效的合作?谢谢。

楼主 转一转bai  发布于 2017-05-12 18:37:00 +0800 CST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在银行业服务中也是如此,“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国内外银行业金融机构精诚合作、共同投资、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充分调动各方资源,有效利用全球资金,共同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企业、居民提供金融服务。 刚才我也说了,“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量很大,不仅仅需要加大投融资的合作,还涉及大量的配套金融服务,包括代理行关系,银团贷款、资金结算和清算、项目贷款、账户管理、风险管理等,这些都要求中外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合作,互利共赢。 作为行业自律组织,中国银行业协会一直致力于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优势,构建银行业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沟通协调机制。中国银行业协会有外资银行委员会,包括17家外资银行,还有银团贷款委员会,包括78家会员单位。没有任何一家机构和个体是完美的,但是通过中国银行业协会这样一个大平台、大家庭,进一步增强了共商共建、互利共赢的机制。 刚才几位行长也都介绍了各自的情况,再请中行、工行两位行长补充补充你们跟境外的国际性金融机构或者和当地的金融机构加强合作的具体案例。

楼主 转一转bai  发布于 2017-05-12 18:41:00 +0800 CST  
“一带一路”确实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本着“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合作确实是银行之间和金融机构之间一个非常重要的大原则。举个例子,最近我们在做约旦的一个项目,这个项目是跟欧洲复兴开发银行,跟世界银行的IFC,又跟世界银行旗下的多边投资担保机构MIGA,就是Multilateral Investment Guarantee Agency,一起来合作把这个项目做好。为什么合作是大的原则,就像刚才记者朋友问的,因为有些方面的风险还是相当大的,怎么样通过多方位、各方面的信息交流、共同分析,使整个项目的风险能够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 在这方面,工商银行始终坚持商业银行的信贷原则来做,工商银行整个“走出去”和“一带一路”项目风险控制非常好。同时,通过和国际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可以把整个资金更大地撬动起来。例如到一季度末,工商银行通过筹备全球银团,联动其他的国际金融组织和金融机构一起来做,撬动了大约1200亿美元的非本行资金投入到“一带一路”项目当中去,有效地拓展了“一带一路”当中外币资金的融资渠道。 同时,工商银行推出了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境外人民币融资、跨境人民币租赁、境外人民币债以及熊猫债承销发行等产品,建立了横跨了亚、欧、美的全球人民币清算网络,使在“一带一路”当中的资金融通能够比较畅通。谢谢。

楼主 转一转bai  发布于 2017-05-12 18:42:00 +0800 CST  
我给大家讲一个开发性金融加商业金融加信用保险的案例。赞比亚缺电,它们想要建一个燃煤电厂,电厂规模是2×30万千瓦。那投资方首先要解决煤炭的问题,所以他通过开发金融的方式获得了煤矿若干年的开采权。同时,中国银行和一些商业机构为电厂和输配电设备的建设提供融资,和工行、渣打、巴克莱一共六家银行提供商业性融资,解决发电、配电、送电的资金来源。然后中国的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提供信用保险。这样开发性金融加上商业金融加上出口信用保险,形成这样的一个组合,就解决了赞比亚电厂的建设问题。所以这样的合作方式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是很重要的一种模式,我觉得可以不断地复制、推广。谢谢大家。

楼主 转一转bai  发布于 2017-05-12 18:50:00 +0800 CST  
日本NHK记者
对人民币国际化来说,“一带一路”有什么作用?谢谢。
潘光伟
非常感谢你这个问题,我觉得“一带一路”建设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有积极促进的作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也是一个自然的、渐进式的过程。因为这个问题涉及到人民银行,我们会把您的意见和建议也带过去,可能由他们来回答更具权威性。

楼主 转一转bai  发布于 2017-05-12 18:50:00 +0800 CST  
新华社记者
我们都知道银行业支持了许多中国企业“走出去”,但是一直缺乏一个宏观上的了解,能不能请潘会长介绍一下我国银行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支持企业储备项目的整体情况。另外,在支持企业“走出去”的过程当中,银行业又是怎样和社会资本合作的?谢谢。
潘光伟
非常感谢您的问题。“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强,彼此合作的潜力和空间比较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投资贸易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至于刚才你提到银行业究竟储备了多少项目,我们也在进一步地在调研、了解。 我们银行业积极对接国家的重大项目,比如说,对接发改委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的PPP项目,有来自央企和地方申报的项目44个。从地区分布来看,已经覆盖了五大洲,涉及25个国家;从项目内容看,覆盖了清洁能源、交通运输、信息化及环境保护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具体请在座的几位行长介绍一下各自项目的储备情况。

楼主 转一转bai  发布于 2017-05-12 18:54:00 +0800 CST  
丁向群
我先回答一下,“一带一路”是开放的,我大体地跟您讲一下,我们开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储备的外汇项目500多个,融资总需求达3500亿美元,资金需求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产能合作、中资企业“走出去”、能源资源、社会民生等领域。对于这么庞大的资金需求,资金来源很关键。开行是一家债券银行,通过发债的方式可以筹集到长期、稳定的资金,这也是开行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中所具有的独特优势。 关于社会资本对“一带一路”表现出兴趣并主动参与,我们也注意到了,这说明“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前景被广泛看好,开行也非常愿意和各类社会资本加强相互协作,积极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谢谢。

楼主 转一转bai  发布于 2017-05-12 18:55:00 +0800 CST  
资金来源是“一带一路”的焦点问题,资金需求非常大。我和大家分享下中行在这方面的做法。因为传统的资金来源就是客户存款和同业拆借。但是现在在筹措“一带一路”的资金方面,中行采取了很多新的渠道。 第一,我们帮助政府和企业筹措资金。帮助一些政府发行人民币债券,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当中来。比如英国、匈牙利、波兰政府发行人民币债券,还有一些企业发债,都由中国银行承销的。2013年以来,中行累计在境外承销各类债券折合人民币9100多亿元。 第二,中行自身筹集资金方面,也通过发债的方式,累计发行中长期债券191亿美元。其中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债券发行了3次,共计76亿美元。这样的发债方式,把全球的资本和投资者吸引到“一带一路”里面来,把“一带一路”这个概念点燃起来,让大家重视这个事情,关注这个事情。 第三,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方面。近年来我们尝试利用PPP的方式。最近我们和西非的一个国家有一个基础设施项目,就是通过PPP这种方式,进展的比较顺利。我想未来PPP也会是“一带一路”资金筹措的一种重要方式。

楼主 转一转bai  发布于 2017-05-12 18:59:00 +0800 CST  
工行的项目,刚才储备项目已经说过了,我们有400多个,大概3300多亿美元,其实这么多的项目,真正最后不会每个都做成功。因为整个项目进行当中会有很多的不确定性,也有很多的风险。但是这么多项目确实比前几年增加了很多。我们现在储备的项目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是单体规模变得越来越大,原来是几千万、几个亿的美元,但是现在我们看到了10亿甚至上百亿美元的项目,单体规模在扩大。第二,这些项目对当地经济乃至对整个区域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强。第三,我们这些项目参与方越来越多,原来单独的是中资企业,现在有中资的,也有外资的,而且是来自世界各地,不仅是亚洲或当地,来自美国、来自欧洲都有参与。第四,我们的合作方越来越多、越来越广,刚才我举了我们跟很多欧洲的银行、美国的银行,跟其他一些地区的国际银行合作的情况。第五,项目的执行能力和风险把控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当然对我们的压力也是越来越大,但我们有信心把这些事情做好。

楼主 转一转bai  发布于 2017-05-12 19:00:00 +0800 CST  
凤凰卫视记者
想问一个关于风险的问题,刚刚各位行长都提到。问一下在最近几年投融资的实践当中,大家认为最大的风险在哪里?现在一部分的风险敞口可以通过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来覆盖,想问一下还有什么其他的手段可以来规避这些风险?谢谢。
潘光伟
您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银行业在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当中,既是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风险主要是三个方面。第一,是信用风险,主要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项目期限比较长,投资需求量大,部分项目经济效益不明显,传统的商业银行贷款期限都比较短,有的5-10年,所以存在着一定的期限错配的问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治、经济情况不太一致,有的企业履约还款的能力存在着不确定性,所以有信用风险。 第二,是市场风险,主要是因为近年来世界各国央行的货币政策、汇率政策不一致,这样,溢出效应比较明显,国际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大宗商品市场的动荡、变动比较大,对银行业管控市场风险能力提出了挑战。 第三,是合规风险,随着我国的银行业“走出去”,可能面临更多的是如何遵守国际监管规则和当地的法律法规。大家都知道,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的监管机构对一些国际性的大银行都开出了天价的罚单,所以对我们的银行业来说,我们“走出去”更加要注重遵守当地和国际上相关的银行监管法律法规,特别是反洗钱、反恐等方面的监管规定。

楼主 转一转bai  发布于 2017-05-12 19:07:00 +0800 CST  
但是我觉得,对风险要辨证看待,银行业就是经营风险的行业。记得2003年银监会成立,有的境外媒体预测,说中国的银行业从技术上来看接近破产的边缘,但经过这些年银行业的改革开放,在监管部门的引领下,我们通过剥离不良,引进战略投资者,公开上市、注入资本金等一系列的举措,中国银行业在跟风险赛跑的过程中,我们走赢了,我们的银行业资产现在规模是232万亿元,今年银行业的整体不良率是1.91%,比去年下降了0.02个百分点,商业银行的不良率是1.74%。 我自己个人的看法,在应对风险方面,我们国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有这么几个独到的优势。第一,我们有体制上的优势,国家政府和监管部门可以建立一个相互协调的机制,可以整合各种资源。第二,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机构在同风险赛跑,在防范化解风险过程中成长壮大了,我们的体制或者银行业内部管控机制不是僵化的,我们具有较好的矫正、纠错机制。第三,这些年我们银行业有非常好的内控、合规和风险管控的技术。像银监会,在香港金管局的协作下,有一个非现场1104的监管系统,一个很好的监管系统,我们的风险管理技术有独到的优势。更重要的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有一个很好的习惯,可以从过去的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我们先当学生,后当老师,我们是善于学习的。

楼主 转一转bai  发布于 2017-05-12 19:08:00 +0800 CST  
上海证券报记者
刚才也说到“一带一路”沿线项目的社会效益是大于经济效益的,但是工行和中行作为一个上市银行、商业银行来说,怎么去平衡商业化运作和开发性金融,目前项目效益如何,或者是到过几年之后才能体现效益?
我们项目的经济效益是很好的。
许罗德
我也同意张行长的意见,在“一带一路”建设当中,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也好,融资支持也好,应该是市场化的,是可持续发展的,这是一个基本的原则,我们在整个项目中都在把握这个原则。谢谢。

楼主 转一转bai  发布于 2017-05-12 19:13:00 +0800 CST  
刚才讲到的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问题,对于一些基础设施类的项目,确实是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商业回报很低,这类项目商业银行可能不愿意参与。
我最后说一句话,感谢各位媒体朋友的支持,在监管部门的领导下,通过银行业机构共同的努力,我们逐步建立了一个多元的、可持续的金融保障体系、银行服务体系,为支持“一带一路”的建设引进更多的金融活水,浇灌“一带一路”沿线实体经济常青之树。谢谢大家。

楼主 转一转bai  发布于 2017-05-12 19:14:00 +0800 CST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的优先合作方向。中国与沿线国家一道补齐短板,共同铺就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快车道。
眼下,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正迎来一家银行的入驻。对于这个总人口不到10万的港口小城来说,像这样的变化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不仅让瓜达尔港重现生机,伴随机场、公路、医院、学校等基础设施不断建设完工,也给小城里的居民带来了新憧憬。
根据亚洲开发银行测算,仅亚洲地区每年基础施投资需求高达7300亿美元,而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每年只能满足300亿美元,由中国发起成立的亚投行正在逐渐弥补这个缺口。今年,亚投行成员总规模达到70个,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多边开发机构。
“一带一路”倡议提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同时,也让中国的优势产能和装备大踏步地走出去。这家中国企业正在同时为伊朗、马来西亚和阿尔及利亚等五个国家赶制大型液压压路机。从年出口100台,到现在一个订单就卖100台,短短三年多,企业的出口量就提高了三倍。
国家信息中心分析发现,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俄罗斯、伊朗最希望通过国际产能合作改善本国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能合作领域的务实合作,正在推动中国和沿线国家实现共同发展。

楼主 转一转bai  发布于 2017-05-13 21:48:00 +0800 CST  

楼主:转一转bai

字数:62701

发表时间:2017-05-08 18:2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4-15 14:04:36 +0800 CST

评论数:235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