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豆瓣】文学批评中的文本观:巴特的作者已死与后现代主义

作者:陈怡桦

传统阅读理论,认定作者是价值创造者,编辑将固定内容编排,成为定本,读者只有被动阅读的选择。然而,过度被低估的读者,在当前社会中,随着消费者主权的抬头,重新得到肯定。巴特认为作品在完成之际,作者就已经死亡,剩下的文化创发工作,就是读者的权利了。唯有作者死亡,读者才能诞生,所有阅读活动,都是读者心灵与一个写定的『文本』的对话,价值就在这个过程中被创造出来。网络时代来临,读者的角色扮演更形重要,无论是在亚玛逊读者书评部份,抑或是小说接龙等场域,读者与作者的角色扮演更加紧密了。

楼主 aptx4869yukn  发布于 2019-05-18 15:58:00 +0800 CST  
壹、浅谈后现代主义的文本观



一、从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精神出发



谈起「后现代主义」,一般人大多会以庞杂、难以下定义厘析清楚来一言以蔽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用语中,常常用的概括说词是:新朝、搞怪、难懂、无厘头...等等;而在学术论文中,虚拟、拼贴、戏仿、跨领域...等则是其中热门字眼。到底,「后现代主义」有多么庞杂难懂?我们可以从高宣扬教授在《后现代论》这本书中的一段论说可得知一、二:



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家们,是由非常复杂的思潮所组成的思想观念作为指导思想,而进行文学批评的。从文艺理论基础而言,它承继和发展四、五0年代的存在主义、符号论、及结构主义文艺学说,吸收了以这些文学艺术理论为基础的新批评、荒谬派、新小说和新浪潮等派别的文艺观点;从美学理论而言,它承继了尼采的美学,综合了海德格美学、现象学美学、迦达默美学、新马克斯主义美学、后分析美学、「接受美学」以及阿多诺的美学;从哲学基础而言,它发扬了齐克果、卡夫卡、尼采、乔治?巴岱及海德格的反传统理性主义哲学观点。



这还只是「文学批评」这个命题,在庞杂的后现代主义里,学者归纳各派学说相互跨越交织而成的一个面向而已。由不同角度对后现代主义所做的评析,会有天壤之别。不过,这种现象却也提供我们一个切入研究与「后现代」相关的命题的一个入门方法:在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精神──是不断引起反对、批判、辩论与自我修正的,是充满不确定性、多变化、多差异和多元论的,也是玩弄语言游戏的──这个前提下,我们不用再苦苦追寻「后现代主义是什么?」这个终极定义,而是要先确定,在时间点上,「是谁」的,或者「是在什么时间地点发生」的后现代主义,然后再来探究「它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藉以关切我们现实周遭瞬息万变的(后现代)文化现象。

楼主 aptx4869yukn  发布于 2019-05-18 15:59:00 +0800 CST  
2、从传统作品观(WORK)到文本观(TEXT)的转折



文学评论家依克利顿(T. Eagleton)曾经在1983年时粗略地概括了欧美文学批评理论这近半世纪以来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其特征:「当代文学批评理论粗略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浪漫主义和十九世纪以来专门注重作者,转变到二十世纪『新批评运动时』专门注重文本,再转变到最近十年来专门注重读者」。这番概论正提示着「后现代主义的文本观」的大致演变,将之整理如下:



学派主张

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论述

文艺复兴时代以前的作品观

作品以「文以载道」为主要目的,是为了揭橥社会宗教伦理道德的规范,相同的主题,一再被复诵引用,作品不属于作者本人,谁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关于「社会宗教伦理道德的规范」的内容的阐述,所以,文艺复兴时代以前,写作者剽窃模仿前人的作品,被视为是理所当然的写作行为。

楼主 aptx4869yukn  发布于 2019-05-18 16:01:00 +0800 CST  
文艺复兴时代?19世纪浪漫主义的传统文学 作品观 1. 作者与读者的定位:文艺复兴时代人道主义兴起,开始强调作者的创意跟个性;而浪漫主义更标榜作者神圣、作者至上,认为作者是全知全能的,至此,作者的观念被确立,而剽窃或抄袭他人作品的行为,这时,变成一种侵犯的罪刑。而读者至今都仍是被动的,是被告知者。 2. 作者与作品的关系:作者与作品是父子关系,作品是作者思想的外壳,是作者储存思想的客器。创作对作者而言是严肃的,呕心沥血的事业,作者为艺术而艺术,为创作而创作,完全是自主的。 2. 这时的「作品观」指出:作品是书籍表征出来的实体,是自足的系统,是自我相关的,而且总是作者为表达某种东西而产生,如理念、真理、欲望、情感等,是作者主观情感流露的创作成果,其意义来自作者。

楼主 aptx4869yukn  发布于 2019-05-18 16:02:00 +0800 CST  
诠释学美学

的文本观

迦达默(H. G. Gadamer)的文本观:

1. 作者与读者的定位:作者是作品之父,读者则是作品的再生之父。读者是带着既有的传统偏见,主观地在诠释作品,而不是要复原作品的原意。事实上,作品的原意是无法复原的。



2. 文本的定位:文本是作者与读者达到心灵对话而消除误解的中介桥梁。

文本的真正意义是和读者(理解者)一起处于不断生成之中的。读者在艺术文本中看到的是自身的存在状况,对每个人而言,艺术文本都是一种开放性结构,因而,对艺术文本的理解和解视野是一种不断开放和不断生成的过程,它使解读者达到「视界融合」并超出原有的视界。所以迦达默认为「文学对每个现代而言都是当代的」,因为,艺术文本会超越产生它的那个时代,它在不同时代中被重新理解,产生更新的意义。



3.写作与阅读透过文本而连结,阅读即创造。

楼主 aptx4869yukn  发布于 2019-05-18 16:02:00 +0800 CST  
接受美学派提出以「读者导向」思维为主轴

的文本观

接受美学派的学者认为,美学的愉悦和快感,来自文学艺术作品流传中的沟通以及在其中对他者和对自身的重新发现。任何文本的结构、意义及其诠释,都是不确定的,都是有待开发、重新创造和再出发的。



1. 姚斯(Hans R. Jauss)

只有透过读者的阅读,才能使文本从死的语言物质材料中挣脱出来,拥有现实的生命,并使其生命在不同时代读者的重新阐释与对话中,获得无限的延续。只有透过读者的阅读过程,作品才能够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野。



2. 伊瑟(Wolfgang Iser)

文本的意义并不是作者在创作时的单一意义,也不是不变的,而必须透过读者解读的过程而产生。



伊瑟把读者分两类:

(1).现实的读者一从事实际阅读的具体的个人,如普通读者,与专业读者(如:批评家或作家等)。



(2).观念的读者一

A.作为意象对象的读者,即作者创作时的假想读者;

B.隐在的读者,是作品中叙事者进行叙事的倾听对象(听讲者)。

楼主 aptx4869yukn  发布于 2019-05-18 16:12:00 +0800 CST  
※ 一个阅读活动的完成,永远包含了六种参与者:

真正作者→隐身作者→叙事者→听讲者→隐身读者→真正读者(现实的读者),其中粗黑字体部份所连结的,即是所谓的文本。



3. 因格登(Roman Ingarden)

(1)作者与读者的定位:作者与文本的关系只有在书写的当下才有意义,一旦作品完成,也就是作者与作品分道扬镳的时刻了。读者是文学文本的真义的解读者。



(2)文本的地位:文学正文只是一个骨架(schemata)而这个承载意义可能性的架构,必须透过读者的阅读使其具体化。

楼主 aptx4869yukn  发布于 2019-05-18 16:13:00 +0800 CST  
新实用主义

的文本观



费许(Stanley Fish,1939- )----读者反应学派

1. 读者的定位:读者并非被动地接受文本的刺激,事实上读者的「阅读意向」及其「阅读经验」都带有预设立场与动机,正是这些预设立场与动机建构出读者所见的作品。



2. 文本的定位取决于诠释的社会性,个人纯粹的主观意见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作品的意义是读者个人意向的呈现,文本因而不会有所谓客观正确的答案,而费许认为「个人」永远是某些社会群体下的产物,并以此「诠释社群」的身份来阅读文本、呈现自己,并藉此与同社群的其它人取得沟通、了解或说服。费许主张人类的存在及辩证的实践即是文本,教育学的实践须将人们的生活本身视为文本而加以理解。



3. 费许将「读者反应」理论运用于文学教学上,把教室里论述的权力架构与权力运作透明化,使教室成为一个多元开放的空间,让师生得以在其中进行沟通、了解或说服的工作,以真正落实尊重读者经验、感受的

楼主 aptx4869yukn  发布于 2019-05-18 16:13:00 +0800 CST  
解构主义者

的文本观

1. 德希达(J. Derrida)的解构文本观----

德希达所重视的「解构」,就是在哲学思考伴随下所进行的文字解构游戏,是一种破除文本结构,解除其系统,使之支离破碎,使之不再有「符号∕意义」二元对立且固定结构的原则,如此以进行自由诠释的创造性活动,这即也是一种文学性修辞艺术活动的自由游戏,将艺术文学创作引导走向多元的和无边界的扩散领域。



(1)作者与文本的关系:文本与作者无涉,二者是无关的网状关系。



(2) 文本的定位:文本即一切,文本是一种动态生成的不确定性,因而蓄藏着解释的无限可能性;同时,它以其符号性与其它文本构成一种不断运动的参照关系,在无限意义生成活动中滑向意义的无限延异中。所以,所有的文本都是一种再生产,而其中潜藏着一个永远未呈现的意义,对这个意义的确定总是被延搁,并被新的替代物所补充和重新组构。





(3) 写作即阅读,阅读即误读,每一个阅读行为也同时即是一种写作(writing)--每一种阅读皆带着特定的批判、诠释、历史脉络或政治兴趣而重新写作了文本。



(4)创作(写作),即是读者对文本的一种诠释活动,读者不满足于追随或复制已有的文本,而将先存于文本的任何一个章节或词句,当作进一步创造的起点,也就是读者以各种文本为中介、为迂回创作的场域。所以任何创作都不是在作家个人绝对空白的脑子里进行的,也不是在毫无既成文本的条件下而绝对孤立进行的。阅读、诠释和创作,是一种场域间的跳跃和超越。德希达本人的创作生命就是在不断地阅读文本中进行解构并创作的。

楼主 aptx4869yukn  发布于 2019-05-18 16:14:00 +0800 CST  
2. 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作者已死:

(1) 作者的定位:作者不过是意识型态下的产物,是历史塑造出来的形象,不具任何权威性。巴特重作家,而轻作者。作者书写成的产品是作品(WORK),是定型的;而作家注重创作过程中本身及语言的衍生延展性,拒绝赋予作品特殊意义,因此,其成品具有开放的特性,其本身的意义,可不断被创造衍生,巴特称之为「文本」(TEXT),它只有延伸意义,而无直接意义。



(2)文本的定位:巴特把「文本」区分为:读者性文本(readerly text),以及作家性文本(writerly text)。读者性文本的读者,是被动接受者、是消费者;而作家性文本本身具多重空间、多重管道,会要求读者积极参与联想与延伸意义,并纳入多重文体,以创造出写作的立体空间,所以文本是多源且多元的。



(3) 作者除了不是创造者外,他也无法掌握自身作品的意义。任何作者的声音,一经书写成「文」后,则消声匿迹。只有读者在阅读行为中,才能彰显了其在语言结构中的原有诠释权。在作家性文本的阅读中,读者才是创造者。



(4)作者之死成就了读者之生:在读者完全取代作者的地位之后,传统的作者神话,至此彻底被解开。

楼主 aptx4869yukn  发布于 2019-05-18 16:15:00 +0800 CST  
3. 傅柯(Michel Foucault)―作者之义

作者是一种意识型态的工具。因为「作者」的名称,在不同时代,不同学科领域里,都有不同的意义跟功用,作者的角色是功能性的,而非自主的。作者既不是游离于一种话语实践之外的个体存在,也不是任何特定实践活动中的行为主体,而是具有一种可称之为主体的「功能」。

新批评派

的文本观

新批评派是以蓝森(J. C. Ranson)、布鲁克(C. Brooks)等人为代表,深受英美分析语言的影响,所以他们的主张与文本文字的语音、语意及语句有关:



1. 读者应将文本当作独立自主的文本本身,强调单纯寻求文本内作品文字的语音、语意和语句间的内在「一贯性」,是一种「封闭阅读」(close reading)。



2. 否定浪漫主义时代所产生的文本艺术形式的唯美倾向,也反对「文本艺术与语言形式间有绝对自律原则」的说法。



3. 主张将文本结构中「意义和形式间的互动性」,在形式相互转换及其精致化的最大限度范围内,使之活跃起来。使艺术本身的创造生命,在追求文本范围内的艺术美时,发挥得淋漓尽致。

楼主 aptx4869yukn  发布于 2019-05-18 16:15:00 +0800 CST  
克里格的

「悖论」文本观

克里格(M. Krieger)----文本悖论性



克里格认为,诗和其它艺术作品,作为人的精神创造产品,与生俱来便赋有内在的自相矛盾或「悖论」。因为在创作过程中,作者不得不以「符号∕意义」这样二元对立的语言形式,尽其可能地表达出其复杂的思想,而语言文字在二元的表达形式中,除了本身充满了歧义之外,同时,也局限并僵化了作者的情感思想,使其丧失生命力。但克里格很注重文本所具有的矛盾性和悖论,认为读者不但可以通过阅读过程重新理解作者的创作思想心路历程,还可以尝试寻找出不同于作者的新的表达可能性,更可以透过文本内在结构的一贯性,在文本结构所提供的可能范围内,进行一场又一场的创造再出发,甚至,将原有文本结构的含糊性和不确定性,提升到新的创作高度,为其未来的不断更新奠定基础与开辟前景。

楼主 aptx4869yukn  发布于 2019-05-18 16:16:00 +0800 CST  
耶鲁学派

的文本观

综合迦达默诠释美学文本观与德理达解构文本观之精要,耶鲁学派的文本观主要特征,就是揭示文本的矛盾和不一惯性,也就是揭示「文本的不可阅读性」。



所谓「文本的不可阅读性」,事实上是指文本中所隐含的逻辑、语法和修辞等重要因素的矛盾性,及其相互间的不可化约性。任何文本都难以避免逻辑、语法和修辞因素的存在及其相互关联性,正也因为如此,任何文本都有可能在阅读中被理解成多元的,或多质的作品,也不可避免地也包含着不可理解、不可表达和无法统一的内在因素。耶鲁学派的思想家主张所有这些因素的不可化约性,正应该成为诠释者进行自由创造的基础和出发点。



1. 保罗德曼(Man, Paul de,):

(1)评论者在文学批评活动中应尽的一项道德义务,就是把文本的「不可阅读性」揭示出来。

(2)把文字结构中的含糊性和歧义性,当成读者和评论者发扬文本,并在创造的基础,也当作检验读者或评论者的创造独特能力的关键。

(3)保罗德曼将读者阅读的形式分为两类:

A. 生存的方式(existential mode)一 是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所处的生存环境投射出来的,它显示出阅读者所遭遇的周遭世界之特性,以及他与它对应所产生出来的看法或向往、努力...等特殊情操,这些,在读者阅读文本时,都不可避免地连带表现出阅读者的生存愿望,以及他对所处世界的看法,也正是如此,生存式的阅读体现了阅读文本的实际创造世界的意义。



B. 修辞的方式(rhetoric mode)一 透过修辞的阅读,可看出一个以语言符号为中心的诠释者心理上和情绪上的个性,及其文学与文化的修养程度,更可以透过其对语言修辞的灵活运用程度,显示出诠释者同他者以及同整个世界进行对话的愿望,而在对话中也同时表现出诠释者本人对于其理念的追求。

楼主 aptx4869yukn  发布于 2019-05-18 16:18:00 +0800 CST  
2.米勒(J.H. Miller):

(1)任何一个优秀的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绝不会使自己成为所阅读的文本的奴隶,绝不会满足于文本原有作者对于文本意义与形式的理解和诠释,而是有意地发现原作者所没有、也不能发现和理解的那些新东西,这也就是「文本的不可阅读性」。



(2)文本的不可阅读性并不要求读者和诠释者按照统一标准去理解文本内容,更不是去发现文本所隐含的固定真理体系,而是鼓励他们在阅读中,向文本「放置」那些本来就「内含」于文本的意念,但同时又不去考虑其建构的过程和结果。



(2) 文本的诠释需要一种「恰当的诠释」,因为不可阅读性并不存在于读者之中,而是存在于文本之中。读者除了要能从文本的逻辑语法形式中解脱出来,也要能从原作者的思想体系中解脱出来,如此,才能在新的历史文化脉络中自由发挥文本的内含创造条件,也才不至于使阅读中的诠释与被阅读的文本毫无关系而成为「乱读」。



(4)对文本的「解构」和批评,是读者和评论者的一种道德责任;而破坏文本,或对文本的错误理解,是再创造的出发点。



(5)符合后现代基本精神的「好的阅读」,即是尽可能引导读者、评论者到对一种理论的彻底拒绝或进行修正,而不是对于这种理论的全盘肯定。



※ 克里格的「文本悖论」与耶鲁学派的「文本不可阅读性」一样,都特别关注文本本身的特质、文本与作者的关系、文本与读者的关系、文本与现实的关系,以及语言在文本中的作用和地位,进而使文学评论转变、提高为对文本以及对与之相关的整体社会文化的评论,成为多学科的穿插批评创造活动。

楼主 aptx4869yukn  发布于 2019-05-18 16:18:00 +0800 CST  
※ 耶鲁学派对于文学作品文本的不可阅读性的分析,与对于文本及其诠释的修辞运用的极端重视,都是为了凸显文学文本本身在内容、意义和结构方面的不确定性(indeterminacy),让这些不确定性延长并延缓读者的阅读活动,使读者便于缓慢地享读文本的复杂性,并且使之对文本的理解成为一种思想的漫游,而尽可能地长时间逗留在文本的含糊性结构之中,以进行多层次的反思。。



生产性的文学理论文本观-



克莉丝蒂娃(J. Kristeva)―文本间性



克莉丝蒂娃试图超越索绪尔和李维史陀的结构主义,把「说话者」的概念纳入结构主义之中,强调胡塞尔现象学中有关「意义的理论」的极端重要性,并以此基础建构「一个关于说话的主体的理论」。



1. 克莉丝蒂娃所强调的「说话的主体」,是一个「非中心」的主体,不是某种围绕着特定个人的主观意识或理性结构,更不是构成各种说话论述系统和文本结构的中心主体意识,而是可以在各种不同的文本结构间相互穿越渗透的动态、开放性主体,也就是在文本间流动过程中不断更新的主体。



2. 文本的这个不断运作的能力,克莉丝蒂娃称之为「文本的生产特性」。这个概念是指:文本不再是某种静态、被创造出来的「产品」(product),而是一个「生产过程」(production),是作家、作品、读者融汇转变的场所(transformer)。



2. 文本间性进一步发展了德希达(J. Derrida)的解构主义文学评论理论,主张「一切文本不过是各种引文的『莫沙伊克式』组合(mosaique),一切文本都是其它文本的吸收与转换」。文本与其它文本交织,文本间性使终极意义不复存在。



3. 作者的主体间性被文本间性取代之后,会进一步扩大深化为「文本间和各时代文本作者、读者,以及非读者之间相互理解、相互穿越而进行创造的中介。



※ 巴特推崇克莉丝蒂娃的文本间性是从根本上改变了文本理论。从此以后,文本成了一种「莫沙伊克式」(mosaique)的组合结构,是由多种区分、多种区别所组成的网络,一个隐含多种意义的广阔领域。

楼主 aptx4869yukn  发布于 2019-05-18 16:19:00 +0800 CST  
后现代文学

作者观



史潘诺斯(William V. Spanos)-作者是后现代文学的本体



1. 作者的定位:反对罗兰巴特「作者已死」的说法,坚持作者本体不仅没有消逝,而且是后现代文学本体不可或缺的向度。史潘诺斯认为后现代作家仅仅是一存在于世界之中的「常人」,不是全知全能的。他只是处身历史中的一个说话的人,一个从事颠覆和否定的写作者。



2. 文本的定位:后现代文本的意义是经由读者解释而增殖的「新的意义」,是无限的、过程的、暂时性的在历史之中展开。因此,文本的意义是无限的。

楼主 aptx4869yukn  发布于 2019-05-18 16:20:00 +0800 CST  
三、英国文化研究的文本概念



以文化研究为主的英国文学评论传统,多半集中讨论文本的形式,与其道德和社会层面的意义。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何嘉特与威廉士运用文本批评方法,『解读』外于文化形式的美学意义,比如流行歌曲或流行小说。而文化生产文本,个人消费文本,这层文化关系的意义则必须透过语言系统进行复制,因此可以说,文化本身就是一种表意实践,而『意义』就是这个表意实践的决定性产物。



在后现代思潮下发展的英国文化研究,关注的焦点也在于符号学所使用的方法和术语,已经涵盖所有表意实践的范围,包括姿势、穿著、写作、说话、照相、电影、电视等等。罗兰巴特将表意系统的范围扩大,认为符号本身富含文化意义,可以传达文化的复杂性与特殊性。



符号学的价值就是在于它可以处理声音、影像个别的问题,而且可以限定研究者进行讨论的客体或场域,找到可以具体分析的『文本』。因此当我们把符号学应用于流行文化文本分析时,结构主义的概念提醒了我们不要遭到个别文本的架构所限,而是要藉由文本概念来触及文化本身的探讨。



而文化研究者除了从符号来探求文本的概念,更关注在个人主体性的建构。主体性的研究针对某个特定文本,如何替读者或观看者建构主体性位置,而藉由这个主体性位置的建构,而响应文本的邀约。因此文本分析不仅处理符号和意义指陈的问题而必须包括这些符号与表意行为如何和特定文化论述两相结合。

楼主 aptx4869yukn  发布于 2019-05-18 16:21:00 +0800 CST  
目前来说,文化研究发展出来最容易辨识的一部份,就是将解读『文本』的方式,应用在『解读文化产品、社会实践』上,首先提到制码与译码。

讯息建构的过程和讯息解读的过程可以说是同样复杂,从『制码者』的角度来看整个过程,虽然在观看与再现这个世界时,会出现某些主导方式,而且这些主导方式会因为特定规则继续复制真正表意实践的进行,因此主张阅听人在进行讯息的译码工作时,可以有三种假设性立场:主导---霸权立场;『偏好』阅读立场;协商立场。



事实上,在英国文化研究的论述里,文本建构的定义遭到扩张,强调文本透过社会实践而衍生意义,而非实践本身的意义这点强化了阅听人和参与者在意义生产的重要性,并且突显出文本的解读事实上经常『有违其原本理路』,尤其经过社会生产的相对立场,更容易对主导性意义加工,文本的意义因此可能更为局部,也许彼此矛盾,或者依照不同次文化的脉络而定。英国文化研究提及『摘除文本』的皇冠,所指的就是阅听人的主体性建构。



然而文本本身的特质,不仅源自于阅听人成员社会生产的解读方式,也有本身多义性的问题,这是由于文本被视为载负过份泛滥的意义,在被解读时,会从许多『偏好』意义逃逸出来,进入读者的社会形构中,进而产生阅读的快感。因此文本多义性激发并中介不同的快感、不同的期望、不同的诠释导致歧异性解读。巴特在『文本的快感』中,就很详尽的讨论文学文本中如何产生快感的问题。



文本的概念持续发展,而有所谓『互文性』的概念,一种文本之间内在指涉的关系,在『互』与『文』之间加入连结符号,也就是在阅读的条件下,找出文本间的关系。一般来说,即使有人主张阅听人可以自由的以他们的方式阅读文本,但是仍会先研究文本,之后才探讨所谓的解读变化。因此文本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一直受到文本和论述决定作用的深刻中介,而这种作用将文本与读者的遭遇情形加以结构化,以便以特定和变化的方式,相文本与读者生产为相互的支持者。

楼主 aptx4869yukn  发布于 2019-05-18 16:21:00 +0800 CST  
贰、关于罗兰巴特:从符号论谈起



一、符号学



要研究是什么使得文字、图像或声音能变成讯息,就必须研究符号;而研究符号和符号的运作的学问就是符号学。对符号学派而言,讯息是符号的建构, 并透过与接收的互动而产生意义。传送者虽然是讯息的传送者,重要性已大不如前。这也就是所谓的作者已死,整个研究的重点已由作者(传播者)身上转移到文本以及接收者如何与文本互动上。符号学所强调的重点转移到文本身上,也就是它如何被解读。解读是发现意义的过程,并且发生在读者和文本的协调或互动之际。当读者以其文化经验中的某些面向去理解文本中的符码和符号时,它也包含了一些对此文本的既有理解。我们只要看不同的报纸如何报导同一事件,就能了解不同报社、不同世界观的重要性。所以不同文化社会经验的读者对于同一文本即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意义解读。



符号学有三个主要的研究领域:



一 、 符号本身:包含研究符号的种类,研究不同种类符号传递讯息的不同方式,以及研究符号和使用者之间的关系。毕竟符号是人类的产物,唯有了解人们如何使用符号,符号才具意义。



二 、 组成符号所依据的符码或符号系统。这领域研究一个社会或文化如何因应其自身需要,或因应开拓不同传播途径之需而发展出的各种符码。



三 、 符号或符码运作所依之文化。同时文化也依赖符号或符码的运用以维系其存在与形式。



因此,符号学的焦点主要在于文本,其次不同的是接收者的地位。

楼主 aptx4869yukn  发布于 2019-05-18 16:40:00 +0800 CST  
二、索绪尔的符号观



瑞士语言学家费迪南.索绪尔,符号学的创始人之一。他提出符号是具有意义得实体。他倾向研究符号本身,而较少触及符号外的因素,意义的元素包含三个层面:

(1)符号具;(2)符号义;(3)指意。



语言学家出身的索绪尔最感兴趣的是语言。他关心符号与符号的关系,因此索绪尔的焦点较集中符号本身。他认为符号是一个具有意义的实体,他说:[符号由符号具和符号义所组成。]符号具是符号的形象,是纸上的记号或是空气的声音,可以由我们的感官所感知。符号义则是符号的指涉的心里上的概念。同一个文化之内,使用同一种语言的人们,会有大致相同的概念。索氏较不重视符号具和符号义两要素与「物体」或外在实体的关系,索氏并没有花太多时间在这上面,他只称这关系为指意。



对索绪尔而言,符号义是人为的,决定于我们所属的文化或次文化。同一个文化里的人们,使用同一个语言系统或符号系统来相互沟通,而符号义便是这个系统的一部分。因此,任何一个符号义所指涉的实体范围或经验范围,不是由真正的实体或经验来界定,而是由体系内相关的解释义来界定。所以,意义是由符号与符号之间彼此定义,不是由符号和实体的关系来定义。体系内,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索绪尔称之为价值。对索绪尔来说,决定意义的正是价值。

楼主 aptx4869yukn  发布于 2019-05-18 16:41:00 +0800 CST  

楼主:aptx4869yukn

字数:21109

发表时间:2019-05-18 23:5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4-28 06:44:23 +0800 CST

评论数:49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