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小篆和隶、楷在演变时候产生的差异

今天更新“刀”字
“刀”,甲骨文像一把刀的象形,金文就更加象形了,很明显一把小刀,小篆基本继承甲骨文的写法(有点像“人“头上多一撇),而到了隶书和楷书,本字去掉了一撇变成了“刀”字


楼主 皇帝的呼啦圈  发布于 2019-12-29 18:39:00 +0800 CST  
但是由于楷书的特性,“刀”在一样分裂成为了几个变体,首先说说本体“刀”,“刀”字也算基本继承小篆衣钵,横竖勾加一撇,此字还罕见在“初”这个字里保留了本来的面目,本来“刀”作为右边偏旁应该演变为“刂”


楼主 皇帝的呼啦圈  发布于 2019-12-29 18:42:00 +0800 CST  
提到“刀”字,就不得不提到另外一个字“勿”,“勿”和“刀”关系非常紧密,“勿”为“刎”本字,在“刀”的刀锋位置加指事两点表示割什么东西,“勿”是“刀”的派生,奇怪的是“勿”演变到楷书变成多了一撇,并且保留了小篆里面上面的一撇,反而“刀”没有保留,加上“勿”后被假借表示否定概念,导致现在已经看不出来“勿”和“刀”的关系了。


楼主 皇帝的呼啦圈  发布于 2019-12-29 18:46:00 +0800 CST  
再来说说变体,“刂”,这个字出现在“刀”作为右侧偏旁位置,上面的一撇和一横完全消失,和“刀”产生较大差异,不过幸好的是楷书偏旁叫法依然把“刂”叫做“刀字旁”,所以大部分人依然知道这就是“刀”字


楼主 皇帝的呼啦圈  发布于 2019-12-29 18:49:00 +0800 CST  
变体“ ”
这个变体出现在“黎”的右上方,这个变体产生的原因和小篆有密切的关系,因为它非常罕见保存了“刀”更接近小篆的本体写法,实际上这个字在小篆之中,“刀”莫名其妙被加了一撇,实际上形成了“勿”的写法,而在隶变过程中这个写法很神奇地又被拆掉了一撇,还原成了“刀”的小篆写法,非常奇怪,另外值得一说的是,早期的楷书“梨”等一系列以“利”为声符的字写作“棃”,后期才改为更符合字理的“梨”,但是“黎”似乎是漏掉了。



楼主 皇帝的呼啦圈  发布于 2019-12-29 18:57:00 +0800 CST  
变体:“”
这个变体相信很多人就不认识了,更看不出和“刀”的联系,这个变体出现在“班”中间,其实算“刂”进一步变体,“班”从“珏(二玉)”从“刀”,本义是用刀砍开玉石,“刀”夹在两个“玉”中间导致讹变成“刂”时候再次讹变成一点一撇。


楼主 皇帝的呼啦圈  发布于 2019-12-29 19:00:00 +0800 CST  
变体:“”
这个变体可以说和“人”在“危”上面完全混同了,没错,这个变体出现在“负”上面,“负”上面不是“人”而是“刀”,楷书讹变作“人”,并且在许多俗字上面存在把“刀”变成“”的倾向,所以这应该是为什么把“色”称为“头上一把刀”的明显理由,比如“照”我就见过如图写法(图二) 不过庆幸的是这个讹变体没有成为主流,不然又要给楷书的错误增加一笔了。



楼主 皇帝的呼啦圈  发布于 2019-12-29 19:07:00 +0800 CST  
最后,“刀”全家福


楼主 皇帝的呼啦圈  发布于 2019-12-29 19:08:00 +0800 CST  
“東”系列
“東”在甲骨文和金文中为一两头被扎起来的口袋,与“囊”、“橐”、“束”同源,后假借为“东方east”含义。小篆中继承金文一较为简单的异体字写法,导致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误把口袋象形当成了“日”,解释了“東”假借含义为“日在木中”。




楼主 皇帝的呼啦圈  发布于 2020-01-03 16:26:00 +0800 CST  
“東”在楷书中大部分作为声符进行形声,且能保持和小篆一样的形态,但是在少数表示会意之中例外,如“重”字,“重”在甲骨文和金文里面写法为“倲”,有时候“人”在左边有时候在“東”的上面,表示一人负担行囊,小篆增加形“土”,隶变把“東”的上下部分全部和其他结构粘粘合并了。





楼主 皇帝的呼啦圈  发布于 2020-01-03 16:31:00 +0800 CST  
另一遭受如此待遇的就是“曹”,“曹”甲骨文写为“東東”,为一双口袋,金文增添形符“口”,小篆在“口”基础上增添一横变成“曰”,隶变把两个“東”直接粘粘在了一起,导致“曹”上面非常诡异,十分匪夷所思。看来“東”作为会意构字部件,隶变的人对它有“偏见”哦


楼主 皇帝的呼啦圈  发布于 2020-01-03 16:35:00 +0800 CST  
而作为声符而言,“東”保存较为完整,这点比较奇怪(可能是以“東”的形声字比较简单)

楼主 皇帝的呼啦圈  发布于 2020-01-03 16:36:00 +0800 CST  
补充:人、又
“及”的构字为“人又”,并且以“及”为声符的字“急”的上部分就是“及”,再一次把“人”和“又”双双讹变,这两个大讹变字之前忘了收录,这里补上


楼主 皇帝的呼啦圈  发布于 2020-01-03 16:40:00 +0800 CST  
关于“又”的这个“彐”变体,常常出现在“又”加一竖写法之中,如“尹”和“聿”之中,但是比较奇怪的是同样结构的“父”却相对保留了一部分“又”的形态,十分奇怪。


楼主 皇帝的呼啦圈  发布于 2020-01-03 16:46:00 +0800 CST  
下面开启“月、肉、舟”系列,这也是经典的隶变讹变

楼主 皇帝的呼啦圈  发布于 2020-01-08 23:03:00 +0800 CST  
“月”甲骨文和“日”同源,“日”为一个圆圈加一点,“月”为一个半弧加一点,到了小篆多了一些饰笔,和本来表示“肉”的象形部分形成了类似,不同的是,“月”的两横更直,“肉”的里面两根线更弧形,这个区别到隶书以后彻底消失,而谁也没想到千年之后,某岛的标准神奇地恢复了这个“肉”和“月”的区别


楼主 皇帝的呼啦圈  发布于 2020-01-08 23:11:00 +0800 CST  
“肉”在左边作为偏旁时候,全部演变成为“月”,这也是楷书里面流传多年的谣言,说人体多以“月”为偏旁,因为古人认为月亮和人体有关,其实作为左边的“月”绝大部分其实是“肉”,而“肉”作为偏旁表示人体组织其实十分合理,在表示左“月”的字里面,大概只有“朦”和“胧”是真的“月”,其他几乎都是“肉”。



楼主 皇帝的呼啦圈  发布于 2020-01-08 23:15:00 +0800 CST  
而“肉”这个字本来在小篆里面就和“月”很像,隶书以后为了加强单字和“月”的关系,把“肉”的折线夸张化,成为了两个“人”以此区分(也有字型搞成“入”和“人”,有点莫名其妙),虽然这样看上去和“内”有点关系,但是其实“内”则是由“冂”和“入”构成,和“肉”没有关系

楼主 皇帝的呼啦圈  发布于 2020-01-08 23:20:00 +0800 CST  
继续更新

楼主 皇帝的呼啦圈  发布于 2020-01-14 19:24:00 +0800 CST  
说完“肉”,放在右边的“月”有少部分是真“月”,比如“期”字,和日期有关系。

楼主 皇帝的呼啦圈  发布于 2020-01-14 19:25:00 +0800 CST  

楼主:皇帝的呼啦圈

字数:7722

发表时间:2019-12-22 20:1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1-14 16:01:10 +0800 CST

评论数:252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