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小篆和隶、楷在演变时候产生的差异

第一变体:“人”
这个“人”在楷书中可以算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小篆的形态,但是将小篆手和弯曲的背以及腿拉直成了一捺,呈现出两腿站立的形态,虽然这个隶变本身问题不算很大,但是因为“人”的出现害苦了另外一个与它无关的汉字“入”。“入”小篆作类似箭头符号,本义未知(可能是指导进入的含义),因为“人”占据了“入”本该隶变的字型,导致“入”只能以一种非常别扭的姿势变成楷书,把右边一笔画拉长,也导致“人”和“入”在楷书中经常被认错写错。


楼主 皇帝的呼啦圈  发布于 2019-12-24 12:46:00 +0800 CST  
第二变体:“亻”
此形态主要出现在“人”作为左边和上部分构字结构之中,因为“人”右边一捺对于构成楷书来说不友好,所以演变成“亻”更好参与构字,如“何”左边和“千”的上部分均为“人”


楼主 皇帝的呼啦圈  发布于 2019-12-24 12:50:00 +0800 CST  
第三变体:儿
此形态主要出现在汉字下部份,如“兄”或者“兒,简体字将这个字作为“兒”的简化标准,这里注意进行区分,改形态彻底把“人”的手和腿分开,算不算五马分尸?


楼主 皇帝的呼啦圈  发布于 2019-12-24 12:56:00 +0800 CST  
第四变体:
这个结构出现在上部,往往为“人”接一横时候出现的变体,如“色”和“危”上部分,所以俗话说“色字头上一把刀”是错误的,“色”由“人”和“卩(跪坐人形)”,为一人驮着一人样,和“刀”完全没有关系,这也是楷书结构混乱给人造成的误解。


楼主 皇帝的呼啦圈  发布于 2019-12-24 16:27:00 +0800 CST  
第五变体:亽
该字出现在右上角,即“監”和“覽”右上,“監”由“臣(竖写的“目”)”,“人”和“皿”构成,为一人往下查看器物,金文到小篆“人”身体缩小挤在右上角,隶书演变为一撇一横加一点的写法。而“覽”形“監”声,没什么好说的,为了美观把“皿”缩写成“罒”。



楼主 皇帝的呼啦圈  发布于 2019-12-24 16:32:00 +0800 CST  
第六变体:
此变体为“”再讹变体,目前发现仅仅存在于“候/侯”及其含有该字的汉字之中,一横一竖结构,该字本作“ʱ”,由于不可知的原因,“厃”结构再次产生讹变,讹变为一竖加一横一竖,“人”也跟着讹变。


楼主 皇帝的呼啦圈  发布于 2019-12-24 16:39:00 +0800 CST  
第七变体:
此字出现在“北”左边,“北”由两个相背的“人”组成,由甲骨文到小篆字型从未更改,左边为“人”右边为“匕”,为“背”初文,后假借作为“north”含义,隶书以后,“北”左边的“人”讹变为两横一竖,而右“匕”脱离人形,看不出轴对称关系了。


楼主 皇帝的呼啦圈  发布于 2019-12-24 17:22:00 +0800 CST  
第八变体:
此变体出现在“丘”字,“丘”甲骨文两个小山丘对望,金文中开始讹变,到小篆彻底讹变为两人想背站加一横(即“北”加一横),隶变再次讹变为今“丘”字型,彻底和小山丘的象形说拜拜!可以说从古至今不论楷篆,这字命运多舛。(笑)



楼主 皇帝的呼啦圈  发布于 2019-12-24 17:26:00 +0800 CST  
“大”:
作为“人”兄弟字型,“大”自然也是表示人的形状,所不同的是,“大”本身为一个站立的成年人象形,有头有手有双腿,是“人”的庞大完整版,表达更加完整的人概念,所以“大”在现代汉语里面表示成年的大的,也就是big的含义,但是作为构字部件来说,他依然和“人”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大”字型依然从甲骨到小篆没怎么变,但是小篆中存在头和区分分离的趋势,这个趋势在隶书之后被彻底“发扬”





楼主 皇帝的呼啦圈  发布于 2019-12-24 23:44:00 +0800 CST  
第一变体:“大”
“大”的写法几乎完全继承小篆,头部躯干保留完整,也能看出人的形状,可以说是最理想的隶变体了,这个没什么好指责的地方,所以不对其过多讲解

楼主 皇帝的呼啦圈  发布于 2019-12-24 23:46:00 +0800 CST  
第二变体:“亣”
这个变体继承小篆“头肢分离”写法,彻底把腿部简化,所以这个字在构成汉字之中,人们很难意识到这个字就是“大”,典型的如“立”,“立”则是“大”加一横,表示一个成年人站立在地面,类似的还有“奇”,“奇”在隶书和早期的楷书之中并不写作“奇”而是作“竒”,正是和“立”类似的演变方法,凡是“大”加一横都会导致“大”的双腿变成两点,后面因明清一波向小篆溯源正字风潮,“竒”被改成了“奇”的写法,此字才重新稳定下来。



楼主 皇帝的呼啦圈  发布于 2019-12-24 23:58:00 +0800 CST  
第三变体:土
“大”在上部分书写时候,不和横线组合而是其他字的时候,往往和“土”产生混同,猜测是因为撇捺的连笔导致它长得有点像土,如“赤”本为“大”加“火”组成,为大火炙烤人皮肤产生的红色,此字在隶书中尚且还有“大”和“土”两种写法,在楷书之中彻底和“土”混同了。值得一提的是,还有另外一个常见字“走”也和这个字有关,“走”上部分同样不是“土”而是其初文——一个跑动的人,这个字在甲骨文时代没有下面的“止”,后增加表示脚步的“止”之后,被隶书混同入“大”一起讹变成“土”,所以“走”本为一个跑动的人加“止”,表示跑的含义(现代汉语含义转变为“行”)




楼主 皇帝的呼啦圈  发布于 2019-12-25 00:11:00 +0800 CST  
“卩”
“卩”在甲骨文中为一跪拜人形,在构成汉字中多作为形符使用,楷书曾经定多种字型(如图)最后稳定下来,图中第一个字型出现在“危”的下部份,而图二和图三出现在一般汉字的右部,如“印”,而除了这三种形式以外,“卩”还产生如图二的变体,一共4种。



楼主 皇帝的呼啦圈  发布于 2019-12-25 22:18:00 +0800 CST  
最后是人形全家福(人的楷书变体可真多)


楼主 皇帝的呼啦圈  发布于 2019-12-25 22:20:00 +0800 CST  
“水”系列
“水”在汉字里面,就字源上来说和“川”非常密切,两者都是象形字,“川”在小篆中三条曲线,为流动的波纹象形,而“水”则是和“川”结构几乎一致,所不同的是“水”的左右两边为点状虚线,表示水流含义。在楷书之中,“川”较为完整保留了其本来的面目,但也产生了一般人比较难辩识的变体的“巛”,除了变体以外,“川”本体并不难辩识。



楼主 皇帝的呼啦圈  发布于 2019-12-25 22:26:00 +0800 CST  
“川”的本体没什么好说的,大家都认识,这里主要是说一下它的变体“巛”,这个变体继承了小篆的曲线,但是因为变形有点过头,所以很多人不认识它,这个字出现在“巡”的中间,“巡”从“辵”,“川”声,系形声字,由于不知名原因,本来按照规律书写的“川”变异出了变体“巛”,而“辵”按照一般楷书演变规律变为“辶”,俗称“走之地”,实际上和“走”关系并不是很紧密,这个以后再谈。


楼主 皇帝的呼啦圈  发布于 2019-12-25 22:30:00 +0800 CST  
变体:“氵”
这个变体出现在汉字左边,由于不可知原因,结构完整的“水”直接变成三点,十分让人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写隶书的人是舍不得那几滴墨还是说认为结构可以随意省来省去?“氵”一般俗称水旁,因为频率和俗名原因,大家也都还认得它,算是惨中有喜吧。值得注意的是,“氵”和“冫”在楷书里面只是多一点少一点关系,但是实际上小篆的“冫(即冰)”写法为“仌”,和“水”完全没有关系,楷书非常“巧合”把它们俩弄成一堆,以多一点少一点区分,也算错误造就一对系统?????(摸不着头脑)


楼主 皇帝的呼啦圈  发布于 2019-12-25 22:42:00 +0800 CST  
“水”大集合


楼主 皇帝的呼啦圈  发布于 2019-12-25 22:45:00 +0800 CST  
发现49楼被删了,重新补:
“水”在作为汉字下部分有一个变体“氺”,这个字结构和“水”没有太大区别,例子如“黎”还有之前提到的“泰”,至于为什么放在下面有时候能够保持原型“水”,如“漿”有时候又要变成“氺”,猜测上面有撇捺时候容易产生这个变体,但是个人认为“氺”和“水”产生分化实属没必要。

楼主 皇帝的呼啦圈  发布于 2019-12-26 01:35:00 +0800 CST  
有段时间没有更新了,大家有没有想我呢?

楼主 皇帝的呼啦圈  发布于 2019-12-29 18:36:00 +0800 CST  

楼主:皇帝的呼啦圈

字数:7722

发表时间:2019-12-22 20:1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1-14 16:01:10 +0800 CST

评论数:252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