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喜剧电影 (下)

英国喜剧电影 (下)

楼主 十导  发布于 2014-02-02 07:20:00 +0800 CST  
在任何英国喜剧电影中,只要有罗万-阿金森出场我们顿时就会忘记别人的存在,因为阿金森的特点太强烈了,他的外貌并不出众然而他完美的口音和收发自如的肢体语言,总是能恰到好处地支撑起阿金森风格独特的喜剧世界。
在喜剧电影的世界里有一些人总是能够脱颖而出,令人过目不忘、印象深刻,不管他们在何时何地出现只要看到他的脸就能让观众喷饭。很显然,罗万-阿金森就是这样一位天造地设的喜剧演员,令人惊奇的是阿金森本人并不是学表演出身,而是牛津大学的工程系高材生。
他的幽默风格也不仅仅像别的喜剧演员那样,以台词制胜,而是更多地通过收发自如的肢体语言。阿金森的风格兼容并蓄,略带神经质和僵硬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不仅曾受到英国喜剧前辈本尼-希尔的影响,也有法国喜剧导演和演员塔蒂的影子。然而这些人的风格一旦在阿金森的身上汇总就变成了阿金森本人的独特风格。
在罗万-阿金森身上我们常常能够看到典型的英国人形象,也就是那些保守的阶级痕迹明显、拥有严重的恐外症、常常自鸣得意的岛屿居民。这些角色的特质和夸张的笑话在很多时候其实是英国人幽默与悲情的完美融合,或许是因为英国历史上一直就在抵抗欧洲大陆的入侵,这个岛屿国度的居民极度不信任外人。著名英国作家南希-米德福描述了这种狭隘思想的极端说法“外国难以言喻地乏味无趣,外国人都是恶魔”。然而在英国人与欧洲大陆纠缠不清的关系中,最有趣的要算是英法之间的暧昧关系。
影片《憨豆特派员》以英国喜剧著名的桥段,非常露骨地嘲讽了许多英国人引以为毫的文化符号。比如:间谍、皇室以及对法国人的憎恨。但或许是因为太过于露骨和明显《憨豆特派员》缺乏英国喜剧特有的细微,以至于让这部影片对外国人而言可能是一个不错的乐子,但看在本国人眼中就没什么新鲜感了,唯一特别的也还是令人过目不忘的阿金森。
的确,历任的英国君主几乎都和法国皇帝有那么一点沾亲带故的关系,然而这两个国家也因此进行过血腥的百年战争,英国人和法国人互相鄙视,都认为对方喜欢管自己的闲事。或许《憨豆特派员》对英国皇室的最大嘲讽,就是让一个法国人差一点登上了不列颠的皇位,电影中法国阴谋家萨瓦奇的最终目的是把英国建立成世界上最大的监狱,这不由得让人联想到英国人曾经把罪犯都流放到岛国澳大利亚上的行为。然而我们的主角之所以能够登上阻止阴谋家的历史舞台,完全是因为英国政府的所有情报人员都死光了,自我感觉良好到甚至失去了常识的憨豆特派员先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光荣地完成了拯救大英帝国的任务。也不知道究竟是他运气太好还是其他人都是傻瓜,总之在喜剧的世界里恶搞无罪。
英国社会虽然民主,虽然多元,虽然有知识和见识,但是他们也憧憬皇室继续让女王头戴镶嵌着世界上最昂贵的宝石的王冠。然而《憨豆特派员》用行动证明了一点——世袭君主制在民主时代要繁荣发展,就只能选择破坏自己的神秘色彩。英国通俗小报把王室成员当成肥皂剧的演员,长篇累牍地报道他们的生活失检,就连电影也不放过可怜的王室,还顺带把所有的英国政府官员调侃了一番。阴差阳错之下竟然是憨豆特派员先生被加冕成为了英国的国王,这一点看似荒诞但并非毫无踪迹可循,英国人对本国王室的嘲讽向来不遗余力,曾经在木偶剧《简直一摸一样的人》中查尔斯王子被描写成生态学怪物,而马格丽特公主则成了杜松子酒鬼,这样相比之下憨豆特派员先生和这一家人到底也是十分相配的。
英国喜剧电影里充满了对本国人阶级观念的影射,但这并不是因为这个国家的人民对阶级差异深恶痛绝,而是充满了迷惑。???国的下层社会远远不是革命者,他们和其他人一样热切地维护现状,这或许是因为君主立宪制的根深蒂固,再加上政策温和的缘故,连带的英国喜剧也按阶级分为了不同的种类。英国喜剧电影发展的早期位于伦敦的伊灵片厂,曾经拍摄出许多脍炙人口的反映下层人生活的喜剧故事,以至于后来的人们甚至将伊灵二字作为这类型电影的代名词。
《一脱到底》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伊灵的风格,这一点非常明显地体现在影片开头那一段记录片式的镜头之中。

楼主 十导  发布于 2014-02-02 07:20:00 +0800 CST  
一度作为钢铁工业中心的谢菲尔德由于经济萧条,整个城市笼罩在一片阴郁的气氛之中,人们面临着生存危机,这就是影片《一脱到底》的故事背景。失业的男工人为了生计跳脱衣舞的故事,如果放到好莱坞恐怕会被拍成浪费纸巾的励志片,但是在英国这样的故事则能让你笑到流泪。《一脱到底》中的男性被塑造成可悲却又可爱的形象,他们没有成功的机会,又没有做坏事的本领,只能在生活的煎熬之中选择了一个并不能改变世界,但又却能极端挑战自我的职业——脱衣舞男。
故事中的几个男性角色都面临一些或多或少的权利危机,盖里,一个离了婚的男人,如果他无法筹集到七百英镑的赡养费,那么他的儿子就会被前妻完全带走;盖里的好朋友戴夫和妻子的关系陷入僵局;而他们在街上遇到的朗帕因为一直过着孤独的生活而差点自杀;杰罗德则因为一直对妻子隐瞒失业的事实却又找不到工作,濒临心力交瘁的边缘。为了挣回自己的尊严这些临时凑起来的杂牌军招兵买马,网罗了一批潦倒的志同道合者。
所以《一脱到底》说穿了是一个寻找丢失的男性身份的故事,但这个寻找的方式却是通过脱衣舞表演,而电影的大获成功也说明英国人对于反讽自身永远是不遗余力的。然而通过这样的反讽影片却成就了一种复兴。影片故事的高明之处在于对社会萧条的深层原因点到即止,而浓墨重彩都放在这些普通的失业工人们面对生活的困境是如何独辟蹊径地做出匪夷所思的举动,又如何战战兢兢地维护可怜的男性尊严这一方面。
经过刻苦的努力,就在他们开始显得有模有样的时候却因为有伤风化而被警察逮捕,然而即使在警察局里,即使尴尬万分主角们也还是坚持着自己的事业。作为一部讲述脱衣舞男的电影的故事《一脱到底》清涩得近乎羞涩,而影片的成功对长年处于好莱坞压力下的英国电影业来说更是扬眉吐气,可能谢菲尔德炼铁厂的光辉一去不返,然而幽默、深刻、于无声处的英国喜剧并没有随着历史一道消失。
阶级是一回事,种族又是另外一回事。英国人身上流着许多民族的血,甚至在史前时代就有部落从伊比利亚、中欧和印度次大陆来到不列颠,罗马人之后是朱特人、盎格鲁人、萨克逊人、斯堪底纳维亚人和诺曼人。随着历史的变迁贸易、迫害、战争、殖民等等因素使得英国增添了许多移民,不管是否情愿这个国家正在慢慢成为一个和睦的多种族之邦,移民的后代大都已经融入了英国的文化,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已经开始重新定位自己的文化身份。电影工业见证了这一过程,将民族文化自觉运用喜剧的形式表达出来成为了许多亚裔电影导演常用的手段。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前,黑人文化和亚洲文化在英国主流电影中曾遭受严重的压制,然而到了八十年代之后在英国电视第四台的支持之下,许多反映移民生活题材的电影出现在英国影坛。一开始主导这些影片的是政治元素和文化元素,然而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商业元素开始逐渐出现,《我爱贝克汉姆》就是这样一部影片,借用文化差异、民族差异影片制造了许多可笑的场景。第二代印度移民杰丝是一个很有足球天分的女孩子,十分崇拜贝克-汉姆希望有一天能和小贝并肩作战,但是家族和宗教似乎注定了她的未来。杰丝的妈妈对于女儿踢球的行为深恶痛绝,对于杰丝来说足球并非外来文化的一部分,而是自己生长环境中最自然不过的事物,然而这样的自然事物却不属于她的家族文化,因此,她所面临的困境其实正是两种文化并存之下的必然冲突。其实《我爱贝克汉姆》这部电影本身也是一个文化冲突下的产物,电影导演杰德拉女士正是一位在英国长大的印度后裔,所以在故事中杰丝所面临的家庭压力其实或多或少地带有着一些导演本人的亲身经历。
其实要拍摄出一部优秀的涉及文化冲突题材的喜剧电影,即使在英国这样以喜剧出名的国家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虽然由文化冲突所造成的喜剧效果最为明显,但这类型的故事很容易就会被解读为带有某种倾向性,因为文化之间虽然没有高低之分,但却有大小之分,所以假如两个庞大的文化体系产生冲突的话,如何平衡电影中的民族情绪就成为了考验导演功力的最佳炼金石。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爱贝克汉姆》并非最成功的作品,可是它轻松、愉快并且电影巧妙地选取了一个平衡矛盾的折衷方法,虽然在故事中杰丝面临着双重压力,但最终她还是能够在父亲的支持下偷偷跑到比赛场地,完成决定命运的一场足球赛。《我爱贝克汉姆》其实并不是带着希望解决文化冲突的心态去讲述故事的,而是更多地借用了民族喜剧的由头,并且在影片的背后两种文化都庆祝了各自的胜利。虽然一者在于婚姻,而另一者在于进球,这似乎告诉了我们冲突虽然不可避免,但是不同的文化可以和谐地并存。从这一点上来说《我爱贝克汉姆》虽然肤浅,却影射了一种理想中的大同世界。
在英国喜剧的世界中,除了电影和电视剧之外还有广播剧。在广播喜剧的世界里几乎是BBC独领风骚,许多脍炙人口的广播剧在人群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奉为经典,拍成电影,包括《银河系漫游指南》。

楼主 十导  发布于 2014-02-02 07:20:00 +0800 CST  
在整个《银河系漫游指南》中最出色的并非任何一个人物,而是一本叫做《银河系漫游指南》的书。在电影的画外音对这本书进行介绍的过程中,我们能够很清楚地体会英国人是如何把激进的思想用这个社会所能接受的途径发泄出来,并且还能让人们发笑的。
《银河系漫游指南》的主角阿瑟-登特是个普普通通的英国人,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他发现自己的家已经被铲平,为的是修建一条新的大路,愤怒的阿瑟还没来得及回过神就发现整个地球已经遭到了和自己同样的命运。一艘巨大的外星建筑施工飞船正等着把我们的星球炸得灰飞烟灭,因为地球属于他们修建银河系高速公路上的违章建筑。外星人声称炸平地球的计划书已经在五十年前就搁置在阿尔法人马座的办公室里,??以现在的地球人即使想提出上诉也已经太晚了,就在这千钧一发时刻阿瑟被自己的朋友,一个和福特轿车同名的外星人解救,于是两人开始了在银河系中搭便车的旅行日记。阿瑟和福特在旅途中遇到了许多非比寻常的人物,比如说会叹气的大门和愤世嫉俗的机器人马文,这些都彻底颠覆了阿瑟狭隘的地球人心态。
《银河系漫游指南》的作者是道格拉斯-亚当斯,他的这部作品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与《星球大战》《第三类接触》等星际题材的好莱坞电影属于同一个时代,然而《银河系漫游指南》和这些作品完全不同,没有征服情结,没有与外太空接触的渴望。阿瑟的旅途其实是极端不情愿的,然而随着他不断的深入宇宙的内部我们会逐渐意识到这部作品的伟大,它其实是一方面在强调人类和地球的渺小,却在另一方面对人类世界充满了自信。
宇宙间最智慧的生物为了搜寻终极问题的答案,创造出了一台巨大的拟人化计算机取名“沉思”,然而当他们为了终极问题的答案在七百五十万年后出现在沉思面前的时候,机器人却给了他们一个玄之又玄的答案。

楼主 十导  发布于 2014-02-02 07:20:00 +0800 CST  
为了追随前人的脚步,宇宙总统扎福德带着阿瑟一行人前往沉思所在的星球马格拉西亚,然而他们不幸触动了星球的警报系统,招呼他们的礼物变成了两枚感应式导弹。狼狈躲过了导弹的袭击一行人却就此失散,扎福德找到了沉思然而机器人又给了他们一个不可思议的回答。不幸被炸掉的地球就是沉思所设计的另一台能够运算终极问题的电脑,这样我们便能够理解为什么阿瑟面前会出现一名自称是星球制造者的人物——斯拉提巴特法斯特。斯拉提巴特法斯特告诉阿瑟其实我们的星球是老鼠的试验基地,因为不幸被误炸所以老鼠们授命斯拉提巴特法斯特重新建造地球二号,阿瑟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然而他所面临的又是另一重考验。
或许是为了缓和不列颠民族过于拘谨自负的特点,超现实的幽默得到了高度发展,荒诞剧由此构成了英国喜剧的一大分支。《银河系漫游指南》便属于这一分支。荒诞剧的特点在于这类型的喜剧对于观众的挑剔,举个例子来说同样是欧洲国家但是奔放的南欧人和拘谨的英国人所欣赏的幽默就完全不同,用时下流行的词语来说英国喜剧中的荒诞剧更倾向于高级别的冷笑话,这是一种完全不合时宜的幽默。或者我们可以说这样的幽默更倾向于一种另类的逻辑和不同的思考方式,所以它们只会被某一类人奉为经典。举个例子如果有人说在面临危急的时刻除了毛巾什么也不要带,听到这样的话会发笑的大概就只有英国人了。
在英国《蒙蒂-派松和圣杯》的地位无可动摇,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制作者1969年开始表演的蒙蒂-派松的飞行剧团是英国荒诞剧的泰山北斗,更因为在这部影片之前甚至之后都再也没有哪一部电影能够将支持英格兰历史的亚瑟王传说调侃到无以复加,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
《蒙蒂-派松和圣杯》是一部成本非常低,甚至低到能够在影片中被创作人员用来调侃的电影。亚瑟王和他的随从潘西为了召集圆桌骑士而游历英国,但因为他们实在太穷了买不起马匹所以只能用椰子壳相互敲击的声音代替,可是英格兰地属寒带根本不可能生长椰子,因此这个矛盾本身就成为了本片的开场笑话。在亚瑟好不容易召集了全部圆桌骑士之后,他们意外地碰上了闲闲没事做的上帝,在上帝的授命之下这几位脑容量堪比牡蛎的英国神话人物开始了他们的低成本,低预算的圣杯搜寻之旅。
《蒙蒂-派松和圣杯》不仅仅调侃了英格兰的神话还涉及了英国的政治制度、民族问题、阶级分别、宗教信仰、性问题以及英国与外国,也就是法国的关系。在寻找圣杯的路上亚瑟与法国人经历了一次不同寻常,但同样是低成本的对峙。亚瑟王的计算失败,跌落的木马刚好压死了他的忠实随从潘西,然而他们依然坚定不移地继续着圣杯之旅,在经历九死一生的磨难之后他们终于来到了隐藏最重要线索的洞穴。
我们可以很明显地发现用动画片来表现怪兽是一种低成本的调侃,并且亚瑟王和他的骑士们之所以能够逃脱怪兽的追杀是因为负责作画的动画师突然心脏病发作,在这一连串荒诞不经的冒险之后他们终于接近了圣杯的所在,但是就在这个时候电影却以一种绝对反高潮的方式结束了。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局众说纷纭。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派松剧团正是希望通过现代社会与历史传说的对比,让人仔细思考话语的复杂性,究竟是什么成就了历史?
喜剧电影对此提供了独辟蹊径的解答方式,而支持这种解答的形式被称为“派松体”,是派松剧团的独特表演风格,对于后来的所有超现实主义喜剧而言派松体是一种无法超越的巅峰。看到这样的影片我们或许会想到周星驰,但周氏无厘头喜剧毕竟比蒙蒂-派松晚出现了二十多年。
《蒙蒂-派松和圣杯》这部上演于1979年的影片在二十年后依然被称为英国历史上最好的五部喜剧片之一,甚至连这部影片的宣传片也足以称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楼主 十导  发布于 2014-02-02 07:21:00 +0800 CST  
每一个国家得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喜剧电影,但并不是每一个国家的喜剧电影都能够像英国喜剧那样做到世界知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烈的个人主义精神,令这些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
电影如人,人如电影,明白了这一点之后银幕上的一切都在瞬间有了意义。

楼主 十导  发布于 2014-02-02 07:21:00 +0800 CST  

楼主:十导

字数:4289

发表时间:2014-02-02 15:2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12-20 16:41:42 +0800 CST

评论数:6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