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的魔力与思考的力量——“反乌托邦”电影的魅力

希望此贴不会被和谐


楼主 ehuo2023  发布于 2013-01-15 20:24:00 +0800 CST  
看到本吧的人大多都很包容也喜欢思考,而且具有别吧所不具有的冷静客观。所以在拍完这个马屁之后,我决定开个贴说说那些经典和不经典的“反乌托邦”电影。

每部电影后面肯能够加入个人观点,希望我的粗浅想法不会干扰你的独立思考。

楼主 ehuo2023  发布于 2013-01-15 20:27:00 +0800 CST  
关于“反乌托邦”的定义可以参照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525451.htm
或者维基百科(如果你能看到的话)说的会更清楚一些。

简单的说,我概念中的反乌托邦电影必须满足几点:
1、与目前世界不同的另一个平行世界或平行社会。比如《迷失》和《饥饿游戏》,后者就是反乌托邦电影,前者虽然有很多科幻成分,但并没有独立的不同的世界观,所以不算;

2、反乌托邦的社会中一定有一个权力机构,通常是木及木又的或者极端的;而男女主角的命运通常受这个权力摆布。

3、反乌托邦电影可能涉及到科幻的内容,但并不是对未来的简单幻想,而是从社会层面的假设,也就是说一部电影如果只说未来科技会如何,而不涉及到社会政治层面,这个就不是反乌托邦电影。这也是《黑衣人》系列和《骇客帝国》的区别。

楼主 ehuo2023  发布于 2013-01-15 20:35:00 +0800 CST  
好吧,既然定义完了什么是“反乌托邦”电影,那么再来讨论下,反乌托邦文化的历史。

百度百科里说的很清楚,几个强大的反乌托邦作家:阿西莫夫、乔治奥威尔、阿道司赫胥黎、扎亚米京。
为了不把这个帖子变枯燥,我直接说这些人中最牛X的就是下图这个大胡子阿西莫夫。他的机器人三原则、基地系列都是后来电影的世界观基础。
还记得《我, 机器人》中的机器人三要约吗?中央系统要机器人自我进化改变的最基本程序就是这“机器人三要约”


楼主 ehuo2023  发布于 2013-01-15 20:45:00 +0800 CST  
其次就是这个倒霉的中产阶级——乔治奥威尔了,他的小说《动物庄园》成书40年代,被当成后50年的历史语言,而他《1984》中的那句“老大哥在盯着你!”影响了一部又一部的反乌托邦题材电影。你可以在《V》中的“北方之火”的海报上看到小说中的影子。

下图就是乔治的照片,带点爱伦坡的感觉……


楼主 ehuo2023  发布于 2013-01-15 20:51:00 +0800 CST  
既然说到乔治奥威尔的小说《1984》和电影《V》,这里放一个有意思的彩蛋:
1980年代,小说《1984》被改编成为同名电影,饰演反抗老大哥的男主角——约翰赫特,在若干年后的《V》中扮演北方之火的党魁!呵呵,有意思。
下图《1984》剧照,

下图, V 剧照


楼主 ehuo2023  发布于 2013-01-15 21:07:00 +0800 CST  
前因后果说完了,我们直接看电影。

第一部:《移魂都市》
该片也许有些冷门,而且票房表现一般,但是我们既然讨论的不是商业性,那就直接说这个电影。

该片由新干线公司拍摄于1998年,编剧和导演都是科幻电影鬼才 阿历克斯.普罗亚斯Alex Proyas,值得一提的是这位仁兄拍了李国豪主演的《乌鸦》,以及威尔史密斯主演的《我,机器人》以及前两年尼古拉斯凯奇的《先知》。
这些片子除了《我,机器人》很易理解以外,其他的剧情都编的有点玄乎。个人认为,这部《移魂都市》最具有反乌托邦风格,也最发人深省。
故事一直在探讨这样几个问题:什么是爱?为什么人之所以成为人?我们到底有没有灵魂?哪又是什么?

最后想说的是,那个饰演《1984》男主角和《V》中北方之火党魁的约翰赫特,在这部片子中扮演一个串起剧情的警探。一个反乌托邦专业户……

楼主 ehuo2023  发布于 2013-01-15 21:32:00 +0800 CST  
补一张动画版黑客帝国的图片:

总觉得黑客帝国这样的经典只说这些好像远远不够。

这里再特别介绍动画版。
动画版一共9个故事。
前两部是以历史回顾的方式介绍这个世界观形成的前因后果。导演是日本写实派动画导演前田真宏,曾经导演过最终幻想和青之六号。

接着是六个独立的故事。每个都风格迥异。
你可以在导演和制作人名单看到传说中的“史克威尔”公司(最红幻想游戏系列),以及大约十年前非常火的动漫《COWBOYBEBOP》的监督渡边信一郎,以及《攻壳机动队》的出品人森本晃司(大友克洋的好基友)。

最后一部是《最后一战》,貌似是电影版第三部的预告片。

可以说,这九部短片独立成章,风格各异,但是又基于一个统一的世界观。看完之后,让观众能有不同的体验。

楼主 ehuo2023  发布于 2013-01-15 22:29:00 +0800 CST  
最后再扒一扒那个鬼才又有趣的组合——沃卓斯基姐弟。
其实你百度一下,也就明白了为什么之前叫“沃卓斯基兄弟”,现在叫“姐弟”了。


这是这两位之前的照片。

后来的照片。
其实还有一张红发魔女的照片,但是我觉得太具有狗仔队效应了,决定不放。

值得一提的是他俩是《V》的编剧,也是去年一部长达3个小时的电影《云图》的导演……

今天先到这里。明天继续。
下回预告:
1、青少年小说改编的反乌托邦电影三部曲是否能超越《黑客帝国》系列?
2、《盗梦空间》加反乌托邦会得到什么样的故事?
3、那些年,我们一起喷过的翻拍电影。

楼主 ehuo2023  发布于 2013-01-15 22:56:00 +0800 CST  
回22楼:这是中国的人性论,从两千年的幼儿教育读本《三字经》就可以看到。这与西方基督教文化的人性论截然相反。相关电影有很多,比如《大逃杀》系列、《蝇王》、《浪潮》。

楼主 ehuo2023  发布于 2013-01-16 12:50:00 +0800 CST  
第四部《全面回忆》2012版

我没看过1990年版的电影,只看过2012版的,所以我不能人云亦云的说那部好那部忠于原著。

不得不承认当时看这部片子是冲着麻辣御姐凯特贝金赛尔来的。这位身高170,C-Cup的英伦美女在《珍珠港》里的妩媚和《范海辛》中的霸气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她40多了有木有!)。另外,男主角长得很像布拉德皮特,他是演过《迈阿密风云》的科林法瑞尔。

该片的世界观和《饥饿游戏》有点相似,都是两极分化的社会,有意思的是主角所处的世界叫“NEW SHANGHAI”.里面常常冒出的汉字让我们颇为熟悉。

本片的故事很有意思,有一丁点盗梦空间的意味。但是导演把过多的精力和资源都用在CG和3D特效上了,让本片的情节十分紧凑,画面十分华丽,但是没有给观众更多的时间来分析剧情。可以说,本片虽然创意新颖,但是商业性远大于思考性。所以本片非常精彩,但是在豆瓣和IMDB的评分都没超过7分。

来一张凯特的大头照,还记得她在本片中对科林说:像我这样的女人怎么会喜欢上你这样的屌丝?



楼主 ehuo2023  发布于 2013-01-16 19:54:00 +0800 CST  
我是不是写的太枯燥了……唉,不好意思啊。

楼主 ehuo2023  发布于 2013-01-16 20:39:00 +0800 CST  
正如本文的标题所说的,我们在这里从“反乌托邦”电影中分析想象和思考的力量。 我们经常会思考,我们和其他物种有什么不同?仅仅是会用双手制造工具?还是我们的大脑有一千亿个神经末梢,比其他动物都多?或者我们会思考? 我的观点是,我们不仅能思考,还能想象,也能分析,最后有了独立的“自我意识”——这就是我们区别与动物的地方。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学习能力远高于大多数动物。

楼主 ehuo2023  发布于 2013-01-17 09:29:00 +0800 CST  
我会一共介绍12部反乌托邦电影。

楼主 ehuo2023  发布于 2013-01-17 21:29:00 +0800 CST  
第七部 《我,机器人》(又译《机械公敌》2004年)



不知大家对本文介绍的第一部反乌托邦电影《移魂都市》(Dark City)是否还有印象。那各位对《我,机器人》的导演亚历克斯·普罗亚斯应该不会陌生,就是下图中的这个牛叉的胖子。

他的这部影片与他之前的作品《移魂都市》、《先知》风格上有着鲜明的不同。本片的商业化程度非常高,基于机器人之父阿西莫夫(还记得机器人三约吗?)的短篇同名小说改编,而且有票房保险威尔史密斯的加盟,让该片叫好又叫座。

此片实际上也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反乌托邦电影”——该片基于一个“人工智能”的定义来做的世界观设定,同时也用精彩纷呈的故事告诉我们,“人工智能”和“自由精神”的关系。

说到这可能有些费解,“人工智能”和“自由精神”有什么关系?

先说说什么是“自由”?你可以没看过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虽然此书被称为“自由”的心理和哲学论证;你也可以没研究过古典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之间的差别,或者你根本就不明白自由与民@¥主之间的关系——但你可以简单的弄明白,其实,自由并不深奥,自由就是任何不损害法律赋予的民权的事情,你都有权选择做或不做。

自由的最好保障是宪政(想知道什么是宪政请维基),自由的最佳模式是民@# 主。关于这些就上升到了政治层面,有些脱离了主题我们不再深入探讨。但是,一定要说的是,自由民@# 主和宪政是西方国家人文发展和人权保障的三大基石。

再来说说,什么是人工智能。——我相信大部分人(包括我一开始)都这么认为:人工智能是一台非常强大的计算机,它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它的智力超过人类;它唯一不具备的就是人类的感情。所以很多电影导演都在打“感情牌”,让我们回头看一下我们看过的机器人电影《人工智能》,《机器人总动员》,《瓦力》,《机械威龙》,《阿童木》……全部都在宣扬机器人有感情。

关于机器人会不会产生感情的问题我不作评论,我想说的是一个前提,就是“超级强大”的计算机到底会不会产生“人工智能”?

楼主 ehuo2023  发布于 2013-01-19 21:25:00 +0800 CST  
在分析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了解我们自己的智能,有了精确的定义之后,再分析科学技术是否能帮助机器人们实现仿生学上的“人工智能”。

作为人类,你的智能是什么?你的智能是怎么产生的?
你的中央处理器(大脑)对你自身的软硬件是否完全清楚,并且全权控制呢?——我相信很多人会回答说,当然!我的大脑还控制不了我的身体吗?我又不是史蒂芬霍金……
(下图,霍金博士的婚纱照,好萌啊……)

好,我要当面反驳你,你不能!

你的大脑能分析,能思考,能学习,能感受你对面坐的白富美和三年前有没有什么不同。

但是,你的大脑并不知道自己的神经工作原理,不知道什么条件下肾上腺素分泌会让专注力格外集中,也不知道什么情况下嗅觉传来的异性荷尔蒙信息会刺激性腺……即使你是神经学、脑科、精神学专家,你的大脑对于你身体的工作机制的了解也是凤毛麟角。

你的大脑只是管理你自己的思维,至于器官是如何工作,它不懂也不会去领导,比如你吃饭的时候,大脑是不会对嘴巴说“咀嚼,舌头向左,再向右……”吃饭、睡觉、走路这样的事情并不是由大脑全权操纵的。它只要说,要穿过这片灌木,我想去海滩,然后你的手和脚通过神经中枢的条件反射就帮助你走过了灌木丛。

这多像一个大公司的管理,总经理领导各个部门,他可能不懂具体某个部门的具体业务,但他负责目标管理,制定目标并要求各部门经理实现他。而各个部门的经理只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招纳人才,比如工程现场施工部一般不会选择博士后,而是吃苦耐劳的工人。

楼主 ehuo2023  发布于 2013-01-19 22:01:00 +0800 CST  
回到我们的话题:自由和人工智能的关系。

我们刚才分析过,绝对的控制只能造出一个频频死机的系统,如果让中央处理所有来自地方的信息,让中央控制地方的一举一动,那么中央……就累死了。

所以自由在这时就格外重要。地方自治,中央进行目标管理就可以。——这是美国的联邦制度的基础理念。这种模式比前苏联的中央集权要高明的多,也有生命力的多。

楼主 ehuo2023  发布于 2013-01-19 23:01:00 +0800 CST  
关于人工智能的话题就说到这里,之所以说这么多是因为这个话题实在是包含太多的信息。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去看一下探索频道(discovery)的《霍金:生命的意义》,里面对于人工智能有很多独到的解释。

楼主 ehuo2023  发布于 2013-01-19 23:04:00 +0800 CST  
第八部《逃出克隆岛》(Island)2005年


该片的剧情编的非常好,比起《时间规划局》要严密完善和易于理解的多。
————————剧透的分界线————————

故事就是讲的未来,一群非常混蛋无耻流氓变态的有权有钱人,建造了一个克隆岛。到自己年老时器官衰竭时,他们就从这个岛的自己的克隆人身上移植器官。

这听起来也许荒谬可怕无耻至极,只是科幻故事中的桥段。但是去年天朝的某官方发言人称,目前正快速立法,尽快解决我国器官捐助95%依靠死刑犯器官的现状……

————————强大天朝的分界线———————
该片的导演是迈克尔贝,他的《石破天惊》(又译《勇闯夺命岛》)是当年我大学最喜欢看的动作片之一。另外,他还执导过《珍珠港》、《绝地战警》系列、以及赚够大把钞票的《变形金刚》。

除了《珍珠港》以外,我认为《逃离克隆岛》是迈克尔贝最好的片子。该片的故事不仅叙事清晰,场面华丽,动作激烈,情结紧凑,而且更难能可贵的是一反“电影工业化”的特点,用一个“反乌托邦”的故事来告诉我们:人,无论是克隆的还是上帝创造的,一生下来,就应该有生存的权力。人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别人(强权、富人)的工具,后者编造的谎言总会被识破。

楼主 ehuo2023  发布于 2013-01-20 22:22:00 +0800 CST  
第九部 《创 战纪》 2010 (Tron: Legacy 又译 电子世界争霸战2)



该片可以看作是1982年的《电子世界争霸战》的续集。
本集延续了第一部的虚拟世界的世界观,但是其颠覆性却永远无法达到第一部的程度。

为什么这么说呢?

让我们回到那个影片拍摄的八十年代初吧——那是个我们还在看《恐龙特技克塞号》,女孩子们看《花仙子》的时代。西方的所有年轻人们都沉浸于华丽摇滚的浪潮里,AC/DC,QUEEN, Bon Jovi 穿着皮裤皮衣跳上华丽的舞台,留着钢丝头涂着红嘴唇的姑娘们尖叫着打着山羊头手势。超市、快餐、泡沫剧正在迅速占领人们的日常生活。世界的节奏一下子变快了。

而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快更复杂也联系更紧密的是一个新技术新产品的出现。——个人电脑和互联网。

我们看看1982年版的时代背景。

楼主 ehuo2023  发布于 2013-01-31 19:42:00 +0800 CST  

楼主:ehuo2023

字数:9047

发表时间:2013-01-16 04:2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3-05 18:28:49 +0800 CST

评论数:188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