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第十上次点评电视剧时的解说词

2009年的冬天,出奇的冷。不知道这样的话将来会出现在多少篇小说的开头。可是,要说到电视剧,第四季度却是出奇的火爆——话题性,这个说到2009年电视剧就最常被挂在嘴边的关键词,在年末因为一部电视剧,几乎达到了人声鼎沸的程度,说的人多,听的人多,笑的人多,骂的人也多,可是大家最后却又同时沉默不语了——包括我们这些评论者在内,尽管其实大家都还憋了一肚子话想要说出来。
有些事不说也罢,所幸我们还有很多事情值得一说。2009年第四季度的中国荧屏上,**历史的红潮还在持续。《沂蒙》——这是一部2009年度最令人惊喜的电视剧,它从一个久违的角度切入**的历史,表现了60多年前,中国那异常波澜壮阔的大**当中,常被人忽视的另外一面。常被人忽视的问题在生活中其实到处都是,它们就如同埋藏在钟表盘上的微小地雷,在特定的时候就会突然爆炸但结果也无非是吓人一跳,《人活一张脸》说的就是这些常被人忽视的小事情以及常被人忽视的小人物,可面子这事儿对于他们却是天大的事儿。如今天大的事儿里头最大的一件是什么呢?很多人会说是房子。于是就有一个名叫《房子》的电视剧来帮着大家一块说,可说这么多又有什么用呢? 买不起还是买不起。多看点《孔雀东南飞》这样的爱情故事吧,虚无缥缈有时候挺好的,刘兰芝和焦仲卿生活在一千多年以前,生活比今天痛苦多了。不过话又说回来,象今天这样的太平盛世在我们伟大祖国的悠久历史上并不多见,《大瓷商》里面那些美丽却易碎的景德镇瓷器,生逢整个国家都在颠沛流离的乱世,能存下来留到今天,哪有不将之发扬光大的道理。谍战还在继续,《冷箭》确实是挖空心思想在这个已经风声鹤唳的市场上放一只冷箭,谁知箭未出弦已断。《密战》却是这个领域里横空杀出的一匹黑马,它非常难得的选取了一个动作系数很高,难度颇大的姿态,一头扎进了现实题材的创作当中,至于其中的原因事关保密原则,恐怕当事人都会三缄其口。我们就当这都是“水中望月,雾里看花”的事儿吧,就像古董行里的这些规矩,人家信口开河你听不明白,一五一十告诉你,你也不一定能听懂,很多东西都是看个热闹而已,比如这个《金大班》,看过之后,免不了又觉得这样的热闹不看也罢,人生真是矛盾,有些问题能解决,有些问题永远也解决不了。可是最后大家还是应当打起精神,建国六十年,我们空军海军都迎来建军六十年的大庆,两部军旅电视剧《沧海》和《鹰隼大队》令人豪气顿生,这个世界其实一直都遵循这能量守恒的定律,大家千万别忘了,这是物理,也是哲学。
2009年第四季度,我们会静静的等待、微笑着迎接,崭新的2010年代。

楼主 最小船  发布于 2013-01-15 17:46:00 +0800 CST  
主持人玲玲: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是正月初六,旧俗当中有送穷的说法,就是把过去的种种不如意一并送走好迎接新年的吉祥。刚刚过去的2009年有太多令人回味的事情。在中国荧屏上闪烁的那些电视剧——陪伴我们渡过了一年的时光,今天回头去梳理,我们会发现这不仅仅是在评论一些电视剧,更是在回顾我们这一年来的人生经历。艺术作品有时候就是这样奇妙,它最终完成于观众的头脑之中,优秀的作品甚至会进入到人们的灵魂深处,成为了我们的记忆的附载物,长久地伴随着我们人生。

楼主 最小船  发布于 2013-01-15 17:49:00 +0800 CST  
《沧海》:《沧海》是第一部全景展示中国海军60年发展历程的军事题材电视剧。通过讲述4个海军家庭、两代人的故事,回顾、展示、纪念中国海军60年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机械化到信息化的发展历程。通常的情况下,此类回顾性、总结性的**历史题材电视剧,总要把光辉事迹、伟大成就从头到尾细数一遍,但这部剧的目光却不仅于此。实际上,通过整个48集长篇巨制,《沧海》为中国观众讲述了两个字——“忧患”。
嘉宾-军事评论家宋晓军:《沧海》这部剧,我觉得它是展现了中国海军60年的变迁,基本是60年的变迁,它的元素好在哪呢?除了刚才我说的海上游击战,到逐步过渡到打海上正规战,包括我们的核潜艇,甚至包括苏联要让我们建长波台这些历史事件没有回避。同时,在改革开放之后80年代,中国面临着要改革开放了,外部环境变化了,当时军人的那种思想的困惑,那种急转弯,同时后面还有一些我们的装备发展的一些问题、一些困难、一些障碍,以及我们对于海洋认识的这些转型,我觉得它都应该说没有落下,而且它没有回避。
从鸦片战争算起,中国人就一直有一个“海军强国”的梦,这个梦到今天已经部分成为现实,但显然还远远不够,尤其当我们的国家每年拥有全世界排名第一的1100万吨的造船订单、5万多亿美元的贸易量、占全球一半的海洋运输量的时候,让这个“百年海军梦”彻底成为现实就显得愈发紧迫起来。《沧海》对于海军60年发展过程中的矛盾、纠结甚至是屈辱,没有回避,更没有美化历史,而是将我们的差距实实在在的呈现出来。
这部剧的拍摄从始至终都得到了中国海军大力支持,在片中,中国海军从早期的小炮艇到今天的核潜艇、驱逐舰的整个装备发展过程都以实物展现,这对于广大军事迷而言实在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机会。当然,由此也引发了一些关于片中海军武器装备是否符合实际情况的讨论。这种讨论也许离海军的专业水平差距很大,但无疑表明了老百姓对于海军发展的殷殷关切之心。


楼主 最小船  发布于 2013-01-15 18:01:00 +0800 CST  
《密战》:首先,《密战》是本年度收视率最高的“谍战剧”,达到了惊人的4.39,这是它做为一部成功作品的硬指标。除去收视率因素之外,我们必须说,它真正将美剧的形式进行了有效的国产化处理——从第一集开始,你就可以明显地看出,《密战》的编导对于《24小时》之类的美剧烂熟于胸,同时这一群人,对于中国社会的现实状况——中国观众的审美口味、中国政治许可范围、高科技运用的程度,全部有着相当准确的把握。做为一部谍战剧,它极为少见地进入了现实领域——这在绝大部分都带有**历史属性的谍战群落而言,无疑非常突出,并且因为题材的特殊性,操作这样一部电视剧所冒的风险是不免会令人望而却步。
嘉宾-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胡智峰:从创作来看,那么它一方面借鉴了谍战片、反特片的一些创作的技巧。另一方面也借鉴了美国电视剧,美剧的相关电视剧的创作方式,它用一种快节奏的情节构架,还有这种令人耳晕目眩的一种影像的设计,制造出一种绚丽的景观和一种独特的快节奏的情节。所以它是比较有一种戏剧性,同时也带有一点像特别是带在今天网络时代新媒体时代特别符合年轻人口味的一种节奏、一种时尚的元素,就是这种林人耳晕目眩的一种色彩、一种影像、一种节奏。这个是它创作上的一大亮点和特点。
旁白:“谍战剧”必须有一个高智商的故事,环环相扣都是最基本的手段,关键是要在此基础上,创造那种直逼人心的快感,要让观众可以真正跟随剧情紧张起来,使之整个身体都随之紧绷在沙发上,不忍离开一步。当然《密战》也没能彻底做到这一点,但这恰恰正是这部剧的可爱之处,我们发现《密战》当中有大量的人情世故的东西非常和谐地存在于这样一部悬疑重重的电视剧当中。母亲和女儿、父亲和儿子、前妻和前夫、领导和下属,各种我们日常生活再常见不过的人物关系,和那些我们日常生活决不可能见过的谍战故事,居然就是那样粘粘糊糊地混杂在一起。“人情练达即是文章”,这句古话用在《密战》当中一点都不过分,该剧导演穆德远,是著名的第五代摄影师,与时下某位以拍摄二人转著称的大导演是同班同学。当年由张暖忻导演的《青春祭》,就是由穆德远掌镜,那部电影的影调证明此人的练达毫不会令人感觉意外。
《密战》是一个与“保密”二字密切相关的故事。说实话,这两个字让人有些提不起兴趣。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很土、很陈旧,更深层次里面,人们还会觉得“保密”这个事情就像“诺言”、“忠诚”等等词汇一样,在如今是非常古典的事情。但《密战》无疑转变了人们的这种观念,国际间谍魔高一尺,**战士道高一丈,手机里的SIM卡可以是通讯工具亦可是存储情报的芯片,加密与解密,全都是高科技。反恐精英不再仅仅是网吧里的杀人游戏,也可以使一条实施网络攻击的通道。披着神秘外衣的研究所里,枯燥的学术论文中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防火墙禁不起病毒的感染,黑客重重,居然就住在单位的招待所中。《密战》给人带来的新鲜的“技术流”,让人心生敬佩——怎么人家就懂那么多呢?
嘉宾-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胡智峰:我们还少有电视剧触及到对国家安全、对国家保密意识的内容。所以我想《逆战》的价值首先是它是这个题材领域的突破。我们现在国家发达了,但是的确我们面临着更复杂的国家安全形势,我们需要提高全民的国家安全和国家保密的意识。这一点是我觉得我们这个国家在未来的大发展当中,我觉得反而是一个,就像很多国家的国民教育一样,应该变成一种国民教育内容,而《密战》的价值在于用电视剧的艺术方式呈现了、表达了这样一种极具当代意义的一个国家保密,国家安全的教育的这样一种内容,这是它的一个重要价值所在。


楼主 最小船  发布于 2013-01-15 19:50:00 +0800 CST  
主持人玲玲:在过去,看电视剧与看电影由于“观影方式”上的不同,造成了这两种艺术从形式到内容的巨大差别。但是在今天,电视剧正在一点点地与电影靠近。现在如果你去看一部美国电视剧,就会发现,在视听语言上,和电影已经没有太大的差别。不过,这一点在亚洲表现的并不明显,这里的人们似乎还是更热衷于收看那些以对话为主的家庭伦理肥皂剧,喜欢将私人情感附着在那些编造的故事当中。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因而伦理情感类的戏剧一直都是亚洲人——尤其是中国人的最爱。

楼主 最小船  发布于 2013-01-15 19:52:00 +0800 CST  
《大瓷商》:《大瓷商》以景德镇为背景,讲述了几代陶瓷人的悲欢离合以及民族陶瓷工业兴衰成败的历史。这部剧的主创阵容强大,导演是吴子牛,主演夏雨和伊能静,但片中真正的主角不是哪个大明星,而是景德镇的瓷器。片中可以说首度详细阐述了世人眼中神秘的制瓷业,从工艺流程到制作技术,以及产业的角度来为观众揭秘了传统制瓷业兴衰,解答了为何有些品类的瓷器为何如此昂贵,官窑民窑之争是从何而来,中国的瓷器在近代如何销往欧洲等等疑问。《大瓷商》中,还塑造了男主角陶昌南这一中国制瓷商人的形象,可以说,这是第一批真正意义的民族实业家。中国的瓷器和瓷器商人,以及中国的瓷器文化,伴随着我们中华民族古老的岁月一路走来,经历了太多的风雨,也沐浴了无限的阳光。《大瓷商》这部戏最终想告诉大家的是,一种工艺、一种文化如果打算生生不灭,一定不能忘本。在这样的前提下,《大瓷商》不仅对一直蒙着传统神秘面纱的瓷文化和制瓷工艺进行了细致的展现,更对大历史背景下中国制瓷商人的民族气节、高洁品质进行了完整的表现和赞颂。相信观众在欣赏美轮美奂的青花瓷、惊讶于制瓷工人巧夺天工的技艺之外,也会为人物的命运沉浮倍感唏嘘。


楼主 最小船  发布于 2013-01-15 20:05:00 +0800 CST  
《雾里看花》:《雾里看花》说的是古玩行里的事儿,有买有卖,饮食男女们,守着各自的瓶瓶罐罐,想的都是“人之大欲”。有位作家曾经说过,古玩这东西,外表陈旧,内心风流。这句话说的是古玩,也是古玩行。何为陈旧?成百上千年的老东西,传到今天,过了不知多少人的手,一个瓶子,如此长久地被注视、被想象、被爱和被恨,它一定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瓶子了。就像一部电视剧,写出来,编出来,剪辑出来,是一回事儿,播放出来又是另一回事儿。有人用心看,看的是门道,有人不用心,看的就是热闹。别管是门道还是热闹,《雾里看花》里面都有,把那些古玩行里的旧东西 、旧规矩绘声绘色地讲出来,就成了风流。
嘉宾-资深媒体人盛振华:这个行业始终是被包在纸里,密不透风的一个暗箱。那么,纪实类作品都没有办法公布,因为纪实类作品你要何时、何地,何人做什么事,怎么做。不可能,谁愿意去公布,对不对。于是乎就给虚构类作品一个很大的空间,它可以改换头面,我以一个虚构的故事,但是这里面充斥的是非常真实的情节,就是刚才说的那种剧作的三个层面,它其实是满足第二个层面的,经验这个层面,是有实用性。除了消遣,还有实用性,这就是这部剧非常火的原因,因为纪实类作品的缺位,使得虚构类作品上来了。
旁白:暗箱之中总有风流,可风流却总免不了被雨打风吹去。正所谓“识古不穷,迷古必穷”,这句话说的是古玩如果是“知识”,就能创造财富,如果是“玩物”就是死路一条。《雾里看花》从编剧到导演,对于古玩的了解比绝大多数观众都丰富的多,他们懂得这个“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游戏中,做为玩家应该如何明哲保身。所以,片中的主角最大优点就是“懂规矩,守规矩,有原则”,而李幼斌饰演的大反派,则还要再加上四个字“利欲熏心”。也可能是李幼斌的演技太好了,做为观众,我们一般都会觉得他塑造的人物“魅力四射”,演个反派也同样如此,但这只是表面,观众认同的不仅仅是李幼斌的表演,还应当包括他所饰演的这个人物,一个利欲熏心的古董鉴赏大家,很多人在潜意识中是可以原谅他的罪过的。因为利欲熏心的不只他一人,古玩行——这原本就是一个“物质主义至上”的世界,尤其是当它与权力、金钱有了长久的扯不清的纠葛之后,谁在其中还能长袖善舞的风流?古玩不仅仅是陈旧,还是沉重。
嘉宾-资深媒体人盛振华:那确实是一家欢乐九家愁的。虽然我们说盛世收藏,但是文物的大规模流动一定是在战争和乱世,在盛世,在和平时代的时候,他的文物是有序流动,它是处在一种半流动,半沉淀的状态,因为国家秩序规定它,会有一些严格的规定,有一些是可以交流,有些流动,有些买卖,有些出境,有些是不允许的,所以它流动性相对是差的,是沉淀下来的,但端视是不一样的,人为了活什么都可以卖,所以大量的跟古董行,跟家族,跟财宝,跟生死是密切相关的。所以从金钱,从财宝,你可以引申出来生死、贪婪、财富你有无数条线路可以走,可以走,你可以分合,不断地进行分合,而且它的戏剧浓度目前来讲是非常高的,比爱情戏、战争戏等冲突,的浓度是非常高的。
旁白:多年前,有另外一部描写古玩行的电视剧——《人生几度秋凉》,那部剧写的其实不是古玩,是人生的感叹。《雾里看花》写的是古玩,让我们真正开了眼界,其中也有“人生几度秋凉”感慨,但这种感慨是次要的。两部剧的名字若连在一起读,很有些意思——“雾里看花”,看到的却是“人生几度秋凉”,可有本事能在雾里看到花的人,又哪有时间和精力去看那些“秋凉”?他们会觉得“秋凉”是疯癫,事务的本质无需探求——自然是在那里,有时间还不如多看一些花,多得一些花,多懂一些技术,懂了还要写出来,拍出来,向大家炫耀一下。所以荧屏上到处都是热气腾腾的识宝、鉴宝、收藏,大家说出来的话,**在一起组成了两个字——“名利”,如若此时有人再跳出来说“秋凉”,不知又会被多少人看作是不识时务的疯子了。唐伯虎有首打油诗云:“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这首诗的意思我们不必多做解释,但必须承认一点——这首诗的真迹一定又是一件价值连城的宝贝。


楼主 最小船  发布于 2013-01-15 20:33:00 +0800 CST  
《金大班》:“金大班”这个名字变得广为认知,最早还是因为一出由刘晓庆主演的话剧,那出话剧不用看也知道注定是刘晓庆一个人的独角戏。现在又有人站出来拍“金大班”的电视剧,这免不了又是一出独角戏,范冰冰既是投资人又是女主演,金银首饰、华服珠宝在这位美女身上跟变戏法似的换来换去,大量的舞蹈场面,俊男靓女们全都衣冠楚楚,纸醉金迷的旧上海,百乐门舞厅里的浪漫爱情,一切都金碧辉煌,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有钱,把最艳俗的东西包装起来,贴上情感大戏的标签,摆在橱窗里兜售,千万别以为你能看到什么好脸色,因为卖货的人打心眼里瞧不上买货的人,她需要的结果就是自己过一把瘾,然后让穷鬼们来买单。显摆自己的演技,就跟显摆身上的漂亮衣服一样,这样的电视剧让我们彻底明白,一个戏子的悲哀不在命运的无常,而在内心的无聊。人长的漂亮,就喜欢照镜子,看自己看久了,就爱上自己了。越漂亮的人越自恋,这应该也算是一个蹩脚的规律吧,从来没有见过头牌舞女能把自己的生活写成小说,因为她们太爱自己了,那种爱自己无法用语言文字写出来,写出来就是错的。所以才有别人替她们写——这是当然是她们自己一厢情愿的这么想,《金大班》无论是电视剧还是音乐剧,都来自白先勇先生的一个短篇的小说《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可那个小说里所有事情都发生在舞厅的后台,前台的东西过眼云烟,淡淡的回忆,电视剧《金大班》也是从一个回忆开始,可这回忆与白先勇的小说已经没有关系——同样是旧上海,同样是百乐门,在不同的人心中,是完全不同的东西。

楼主 最小船  发布于 2013-01-15 20:36:00 +0800 CST  
主持人玲玲:如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在社会上承受的压力也逐渐增大。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在飞速变化的时代之中保持足够的尊严——这无疑是每一个中国人都要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国电视剧是离老百姓的生活最近的艺术形式,如何在这方面契合观众的所思所想一直都是电视从业人员——尤其是编导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都市情感类的电视剧往往都会涉及到一些当下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围绕这些热点问题所展开的剧情,又有很多都是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所以观众接受起来才会觉得非常亲切,这也正是此类电视剧受到欢迎的最主要的原因所在。

楼主 最小船  发布于 2013-01-15 20:38:00 +0800 CST  
《人活一张脸》: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关于“尊严”的话题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总是透着那么沉重。不过这部以表现普通中国人的“尊严”为核心内容电视剧相对而言还是比较轻松的。它把时间放在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这是一个对于今天的中国产生了无比巨大的影响的时间段——我们今天日常生活的一切,拐弯抹角都能和那个时代所发生的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既然这部电视剧信誓旦旦要拍中国人的“尊严”,我们就不免要研究一下它如何去表现中国人的尊严,因为“尊严”这个词儿,说大则大,说小则小。它如微尘一般漂浮在生活中,隐藏于类似于“给我个面子”这样的日常用语里,可是一旦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它既会令一只蝼蚁颠覆大象也会成为压垮大象的最后一只蝼蚁。面子的事是天大的事,人若没了面子、没了尊严,还能怎么活?《人活一张脸》紧紧抓住这个主题,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呈现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嘉宾-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胡智峰:在我看来,《人活一张脸》是2009年度电视剧的,特别是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的一个重要收获,之所以这么说,我觉得它主要实现了一个突破,就是用什么样的一个载体去呈现一种古老而当代的一个话题。这个很难,比如我说曾经通过谍战剧《潜伏》表达了一个信仰的概念。那么《人活一张脸》它就可能用,应该说是当代中国人的伦理追问和一种道德的冲突,伦理的冲突来展现一个古老而又具有当代意义的话题,这就是面子问题,或者生命的尊严问题。
旁白:《人活一张脸》这部剧将双脚扎扎实实站在了芸芸众生当中。它没有野心去书写什么平民史诗,更不会居心叵测挂羊头卖狗肉地去蒙骗观众,它就是想踏踏实实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关于三十年前的一些普通人,他们分别属于几个同样普通的家庭,在这些人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这些关系连成线,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张网,每一个人稍有活动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其他人构成或大或小的影响。于是乎,大家都小心翼翼,不敢有过于剧烈的动作,因为一旦动作过烈,很可能造成鱼死网破的惨痛后果。在流水账一般的生活中,年轻人们逐渐都沉默下来,渐渐学会了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大家全都变得欲言又止,只会拐弯抹角不会直截了当了,于是乎,误会丛生,再加上中间有几个爱传闲话的恶人,误会三下两下一眨眼居然就膨胀成了仇恨,一开始大家都还都忍着,时间久了总有爆发的时刻,这一爆发竟然就是切斯底里,积年累月彼此的伤害,让人们的心灵疮痕遍布,然而,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关爱,让这些疲惫的灵魂找到了终极的归宿。
嘉宾-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胡智峰:比如说一个单位,或者说一种上下级关系,同样存在着面子问题,但是那个面子问题可能是因为工作原因,而大家知道,面子作为一个具有人类性意义,又具有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意义,同时在当代中国,也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概念,一个名词,一个关键词,它最紧密的连载着还不完全是工作关系,而是伦理关系。我们想,当代中国的日常生活当中,有多少这样让人感动的故事,很多可能就是为了让父母高兴,让父母活得在村里,在家族人面前活得有面子,所以儿女要用尽最大的努力来去考学,来去升级,来去挣钱,来去所谓的光宗耀祖,这种情况应该说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比比皆是,这是我们当代中国生活的常态,也是我们历史的中国的生活的常态。 那么用伦理关系,而不用工作关系和其它的关系来表达,应该说它牵涉到人性深层次的更复杂的东西,也牵扯到古老的中国文化传统,所以伦理关系是寄予和承载这个面子话题最重要的一种关系的设计,这是《人活一张脸》给我们在电视剧创作上一个非常大的启发。


楼主 最小船  发布于 2013-01-15 20:45:00 +0800 CST  
生活有时候很奇怪,让我们总觉得与设想的状况大不相同。因而也就会生出诸多的抱怨。人们之所以喜欢看电影、电视剧,就是因为那些影像里面有一个与我们所设想的生活状况类似的世界。美好的东西——让我们觉得自己的生活还有希望。悲剧的东西——又让我们更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幸福。总之,人会依据他所看到的世界来调整自己的内心,人的内在与外在的妥协,是和谐世界得以建立的基础所在。而电视机中播放的这些电视剧——就是帮助人们调整内心的润滑剂——这个调节的过程是在客厅的沙发上完成的。无声无息,积年累月,有首歌曾经唱道:“最浪漫的事就是陪你一起慢慢变老”,这是唱给爱人的,也是唱给电视剧的。好了观众朋友们,非常感谢您收看今年的电影过年,让我们相约明年再见。

楼主 最小船  发布于 2013-01-15 21:01:00 +0800 CST  
全部上传完了。高兴ing

楼主 最小船  发布于 2013-01-15 21:03:00 +0800 CST  
名句:雷囧残三位一体。
只能用“灵异事件形容”
……

楼主 最小船  发布于 2013-01-15 21:57:00 +0800 CST  
从这些来看,第十点评电视剧有三大特点:
1、更注重社会影响
2、按类型讲
3、一堆专家…………(仅四期节目却有五位专家)

楼主 最小船  发布于 2013-01-15 21:59:00 +0800 CST  
尼玛,为什么没人看,都快沉下去了…………

楼主 最小船  发布于 2013-01-17 08:50:00 +0800 CST  
话说真的没想到恭贺2010电视剧的解说词和今年的电视剧的解说词都是有我这个不怎么看电视剧的人写的,真是……

楼主 最小船  发布于 2013-02-17 21:07:00 +0800 CST  
今年的电视剧解说词我也打完了,顺便再顶一下这个帖子,如果又沉了,我就不管了

楼主 最小船  发布于 2013-02-19 13:49:00 +0800 CST  

楼主:最小船

字数:25863

发表时间:2013-01-13 17:1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5-17 01:01:33 +0800 CST

评论数:89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