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香炉赏】朱火燃其中,青烟扬其间·精品组

从风入君怀,四坐莫不叹。
香风难久居,空令蕙草残。
@oc海阔天空co镇楼是什么炉,这位同学请你来答一下。


楼主 狮子line13  发布于 2017-10-21 14:21:00 +0800 CST  
这是我的艾特楼

楼主 狮子line13  发布于 2017-10-21 14:22:00 +0800 CST  
东汉越窑褐釉香熏(这个真是抱歉,等看到高清细节图我会传上来的)
它造型生动,质朴自然,不带托盘。这尊香熏由上下两部分构成,可以自由开启,上半部由三层含苞欲放的莲花瓣图案构成,每排莲花有十一瓣,抽象成三角形状,每个花瓣上刻有大小不等的花茎,十分清晰。盖顶饰有一精美的小鸟,亭亭玉立,眺望远方,下半部为圆柱形空心支柱。


楼主 狮子line13  发布于 2017-10-21 17:46:00 +0800 CST  


楼主 狮子line13  发布于 2017-10-21 17:50:00 +0800 CST  


楼主 狮子line13  发布于 2017-10-21 17:56:00 +0800 CST  
我有个帖子叫海昏侯大墓发掘现场有它出土的详细过程,因为现在发不了链接……so……


楼主 狮子line13  发布于 2017-10-21 17:59:00 +0800 CST  
整个釉面虽已剥落,体态依旧优美。


楼主 狮子line13  发布于 2017-10-21 18:04:00 +0800 CST  
战国彩绘陶熏炉因为不想删掉前面的
整体呈豆形,炉顶是朴素的圆钮。此件器物的形制是燃烧树脂类香料的熏炉。


楼主 狮子line13  发布于 2017-10-21 18:09:00 +0800 CST  
这件造型奇异的绿釉香熏炉,为北朝安阳窑烧制的作品。其尺寸硕大,高33cm。器身为怪兽力士,盘坐于莲台之上。莲台塑覆莲瓣纹,头顶仰莲瓣纹炉体,炉盖贴饰镂空两层莲瓣纹,上置宝珠钮,满施绿釉。整体造型诡异而庄重,展现了神秘的宗教色彩。北朝常见的香熏一般尺寸都不大,多为日常焚香用具,如此大尺寸的香熏极为罕见,硕大的造型可能是为举行宗教仪式活动时所用,使之承载了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令人过目难忘。


楼主 狮子line13  发布于 2017-10-21 18:14:00 +0800 CST  
晋代越窑青釉提炉,已同传统的香炉十分接近,也是三足鼎立,但有一造型优雅的把手,上面还有旋纹工,做工精巧,让人产生无限遐 想。(但是我没找到图,这个图是越窑香炉 全高14.5cm 直径11.5cm)



楼主 狮子line13  发布于 2017-10-21 18:45:00 +0800 CST  
按常理晋朝香炉应是带有托盘的。南北朝洪州窑熊足香炉就带有托盘,一直到唐早期,洪州窑香炉仍带有托盘,只是炉足发生了一些变化而已,从熊足变为平足等。但联想到东汉香熏也有不带托盘的,也就不足为怪了。

楼主 狮子line13  发布于 2017-10-21 19:01:00 +0800 CST  


楼主 狮子line13  发布于 2017-10-21 19:01:00 +0800 CST  
唐代科学技术空前发展,工艺制造水平堪称世界一流,无论是生产金银器的铸造业,还是烧造瓷器的制造业,都举世瞩目。其中青瓷以南方越窑为代表,白瓷则以北方邢窑为代表,这都是唐代文化深入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楼主 狮子line13  发布于 2017-10-21 19:11:00 +0800 CST  
唐代出现了一种形状像先秦的陶豆,陕西黄堡窑遗址曾出土闻香炉实物。在古代生活中,焚香使用的“香”,是经过“合香”方式制成的各色香丸、香球、香饼,或者散末。线香出现的历史相对晚些。“焚香”并不是把香丸、香饼直接加以焚烧,让香丸、香饼发香,而是借助炭火慢慢焚烧,尽量减少烟气,让香味低回而悠长。古代绘画中女性“添香”的场景优雅而美丽,而香炉里基本上看不到插线香的情况。在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等地,仍保存此焚香遗风。



楼主 狮子line13  发布于 2017-10-21 20:46:00 +0800 CST  
其实每次看到红袖添香的时候,我脑海里都会有个场景,虽然动作对不上等我找找图

楼主 狮子line13  发布于 2017-10-21 20:48:00 +0800 CST  
这个舞真是久久不能忘怀


楼主 狮子line13  发布于 2017-10-21 20:50:00 +0800 CST  
还有一张,扯远了扯远了


楼主 狮子line13  发布于 2017-10-21 20:51:00 +0800 CST  
唐代是公认的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代。经过300多年的分裂和内战,北方瓷粗犷、豪放的激情与南方瓷精致、委婉的情思,到唐代巧妙地合流。代表唐代北方白瓷最高成就的邢窑,便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中发展起来的。
唐代邢窑琴炉是唐代王室贵族使用的器物。我曾走访考察各地古窑遗址和各大博物馆,从未见如此精美的琴炉,让人爱不释手。琴炉高5.2厘米,直径5厘米,炉口径为3.3厘米,造型如此规矩,工艺如此精致,邢窑的不同凡响身价可见一斑。炉内及底皆施乳白色的釉彩,釉色纯净均匀,釉质肥厚,雪白莹润,足底露出胎骨,可见瓷土淘洗极其仔细。炉为束颈卷沿,广肩鼓腹,三只兽足鼎立,向外撇开,十分强健有力,颇具盛唐遗韵。
唐代商贸极度繁荣,使得铜钱不敷应用,为聚铜制钱,朝廷诏谕天下,禁止用铜铸造生活用品。随之,瓷器使用越来越广泛,成为主要的日常生活用具。
唐代陆羽所著《茶经》中称“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瓷类雪,越瓷类冰。”邢窑胎质坚细洁白,造型凝重大方,雅而不俗,它以白胜霜雪的洁净色调和朴素大方的典雅风范见长,体现了唐人重洁白无瑕、朴实无华的高尚情操,同盛唐博大恢宏的气魄如出一辙。
古代文人颇有雅趣,他们喜好琴棋书画。数千年来琴与文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宴乐场上、文人雅士的书斋中,都离不开琴、瑟、筝、箫。弹琴人在弹琴前很注重礼仪,一般会对月、沐浴、净手、焚香。在书斋里点一炷香,弹一会琴,香气氤氲,琴声缭绕;看着袅袅升起的一缕青烟,闻着阵阵飘来的幽香,犹如身入仙界,到达物我两忘之意境。


楼主 狮子line13  发布于 2017-10-21 21:22:00 +0800 CST  
宋代贵族出身的赵氏皇帝文化素养极高,喜好复古,重视旧礼器。三足鼎式香炉是北宋复古的产物,由于先秦时期的青铜器、玉器和陶器的大量出土,元佑七年(公元1092年),宫廷专职文物保管员吕大临编撰《考古图》,所收铜器210件,玉器13件。从此文物鉴定与学术研究融合一起,这在宋以前是没有的,为后世文物研究开了先河,也为瓷器全面仿制先秦礼器奠定了基础。
香炉出现在大宋帝王的内庭,而一些小型香炉则成为文人把玩之物,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为后世所仿制。宋耀州窑香炉,它是受到越窑的影响发展起来的,炉唇边较宽,釉色青润自然,有“巧如范金,精比琢玉”的美誉。南宋龙泉书房梅子青香炉,精巧典雅,三足鼎立,炉身有三条线纹,足底有褐色。
(图为龙泉窑梅子青双鱼耳香炉)



楼主 狮子line13  发布于 2017-10-21 21:23:00 +0800 CST  
南宋龙泉窑香炉


楼主 狮子line13  发布于 2017-10-21 21:27:00 +0800 CST  

楼主:狮子line13

字数:5057

发表时间:2017-10-21 22:2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11-03 09:19:50 +0800 CST

评论数:445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