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

186、不可饶恕






堪萨斯的农民威廉(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年轻时曾是出名的杀手和劫匪,然而当遇上了克劳迪亚后,他的生活开始彻底改变。
威廉和克劳迪亚结婚生子后,洗手不干,一家人过着幸福的生活。
好景不长,克劳迪亚不久故去,威廉独立带着两个孩子过着清贫宁静的生活。

这时,该地区发生了一起牛仔醉酒殴打妓女并将其毁容的恶性事件,坏蛋警长达格特只将此事草草了结,凶手仍逍遥法外。
当地妓女纷纷捐钱,要求悬红1000美金请杀手来伸张正义。
“思科菲尔德小子”找到威廉,要求合伙干这票买卖。
为了给孩子们一个幸福富足的家庭,威廉终于答应再次出山。











“没错 我曾残杀妇孺 只要会动的东西我都杀过 小比尔 现在我来杀你了 为了你对我挚友犯下的罪孽 闲杂人等最好离开”




”如果爱情可以彻底改变一个人,那多么令我羡慕。夕阳下,一个男人弯着腰,一锄头一锄头的耕作,有谁会知道他曾经淋漓了多少鲜血。如果警长是个暴徒,如果杀手对爱情忠贞,对朋友义气,那样的话,决不饶恕。“

楼主 十导  发布于 2016-04-14 12:50:00 +0800 CST  
185、地雷区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丹麦当局迫使成千上万的德国战俘排除埋在丹麦海滩的地雷。这些年轻人只得用赤裸的双手,挖掘数以百万计的残余地雷。

丹麦与德国合拍片,根据二战中的真实历史事件改编。
1945年5月德国纳粹投降之后,一群年轻的德军俘虏被交给丹麦当局,他们被送往西海岸。在那里他们必须用自己的双手来除雷。
二战期间,德国人曾在这片海岸布置了超过200万枚的地雷。
这群男孩们在丹麦军官卡尔·莱奥博德·拉斯穆森的率领之后,开始了这项极其危险的工作。
据史料记载,共有2000名德国俘虏被迫进行人工除雷,其中一半失去了生命或者成为残疾。


这是一部很少人知道的电影,这也是一段很少人知道的历史。这是一部令人心碎的电影,这也是一段让全人类蒙羞的历史。



伴随着见证一个又一个孩子悲惨的死去,仇恨纳粹的士官长也开始对大家变得温柔起来。他给大家偷来了吃的,带着大家踢足球。

电影有一小段反转的剧情。原本已经开始善待这群孩子的士官长因为自己的爱狗不幸被地雷炸死,又开始变得狂暴愤怒,甚至开始把孩子当狗一样地虐待。或许在他们的眼中,纳粹的生命确实不如一条狗。

当然,电影终究宣扬的是人性的光辉。故事的最后,这名士官长完成自我的救赎。。。1

1

“儿童版《拆弹部队》,逼迫二战德军孩子战俘排地雷,渺小脆弱生命挨个被炸惨死,加上喜怒无常丹麦军官,冷峻压抑绝境氛围,绷得悬念紧紧的。
欧洲编导擅长对话少,利用镜头语言叙事,浓烈的反战与悲天悯人视角,战争仇恨不应延续,所以宽恕化解恩怨,反如释重负”

楼主 十导  发布于 2016-04-14 12:56:00 +0800 CST  
184、娜巴特



老妪娜巴特和丈夫伊斯坎德尔生活在远离村庄的偏远小屋。伊斯坎德尔曾是森林巡逻队队员,现在病重在家休养。
而战争肆掠此地已久,他们的儿子也在前线牺牲了。老妪家唯一的经济来源是一头奶牛,她隔些日子会去村子里卖牛奶。战争的阴云笼罩着大地,村庄渐渐人去楼空,老妪的生活也举步维艰……















影片令人印象最深之处,莫过于摄影之美。导演在编写剧本时就已经设计好了每个镜头机位和场景的细节,他丰富的纪录片摄制经验让他在执导本片时显得游刃有余。片中利用大量远景长镜头,一方面为观众呈现出南高加索山区的辽阔景致,另一方面与画面中的娜巴特形成反衬,凸显出浩瀚自然中渺小的个体的坚韧。优雅的升降镜头和时而掠过人物另觅主题的移镜也让单调的动作显得耐人寻味。影片画面构图考究,色调清冷阴郁,来自伊朗的摄影师阿卜杜拉希姆•比沙拉自如地利用了雾、雨、雪等天侯,灵敏地捕捉到了一天不同时间天空幻化的色彩,营造出的凄美自然视效为影片加分不少。



影片几处场景细节设计也是颇具匠心。开篇娜巴特曾路过一棵硕果累累的柿子树,待再去是已是柿子落尽满地殇。影片的高潮出现在牛棚挤奶一段,导演巧妙地采用固定机位,从牛棚中远窥娜巴特的反应;加之牛踢翻桶的神来之笔,对人物情绪的渲染几近完美。片尾处又是熟悉的农舍远景,娜巴特离家点灯,与守望在山顶的孤狼在画面中一出一进。过于艺术气息的摄影,甚至让人感到略有炫技之嫌。



《娜巴特》是一曲战争的挽歌。可贵之处在于,歌者没有将情绪释放在愤怒的反战控诉中。整部影片中,导演一直含蓄地将战争本身的元素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他更愿意探讨的,其实是一个以母亲为核心的关于希望的主题。
阿塞拜疆有句谚语,叫做“天堂在母亲的脚下”。像娜巴特这样的母亲以全部心力守护着的,正是漫漫长夜中那些行将消逝的光芒。
奇遇推荐的 看哭了。

楼主 十导  发布于 2016-04-14 13:13:00 +0800 CST  
183、我要复仇




耸人的刀口,汩汩涌出或喷射的鲜血,冷血,残忍。
Ryu是名聋哑青年,自父母去世一直和姐姐相依为命。在特殊学校里,他遇上了装作失聪的女友,二人感情发展不错。可是姐姐却患上了绝症,需要移植肾脏以维持生命。
他本想通过黑市以自己肾脏换取适合姐姐移植用的肾脏,却遭诈骗,损失自己肾脏外,还被骗去所有的钱。当有合适姐姐的肾脏时,他却没有医药费。女友提议他去绑架有钱人的小孩再索取赎金,并说这种绑架不算是罪过。
他们看上了工厂老板东劲的女儿,对离了婚的东劲而言,生命中最重要的就是女儿。遭绑架后,他并没有报警而是准备赎金以求换回女儿,但故事并没有朝好的方向走去……







《我要复仇》的故事大概其是讲一群善良的人,各自面临着困境,因了虚头八脑的缘故,关系便交织起来,
于是彼此屠戮,
终于一个都不得好死,
最后面对宋康昊疑惑的目光,中心思想爱好者摩拳擦掌准备上:这一切都是为什么?是缘分?是注定?还是命运?





v
“杀戮!!!”


楼主 十导  发布于 2016-04-14 13:26:00 +0800 CST  
181、




新搬来的公寓这家人是母亲惠子带着四个孩子:明、京子、茂、雪。但母亲却得对周围的人们撒谎说丈夫去海外工作,自己与长子两个人在一起生活。
事实是其它三名弟妹是“黑孩子”,因为四个孩子有着各自不同的父亲。他们一直呆在家中,没有去学校上学。
在母亲去百货商店工作时,年纪尚小的明就在家中代替母亲行使家长的职责。突然有一天母亲不见了,她把手中仅有的20万日元现金和一张短短的便条留给了孩子们,把弟妹托付给明看管后,就悄然地离家出走。
无亲无故,对外面几乎一无所知的四个孩子们,要开始面对新的生活,那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艾小柯写的:两个十几岁的孩子,白衣服上沾了泥巴,迎着微曦的曙光,在空旷的早晨一语不发的从黑暗走向黎明,耳边响起的是《珍宝》的歌声:“姗姗来迟的春光,让人深吸一口气……我逐渐成长,没有人可以亲近……”


via真是可爱的孩子啊。从《距离》之后,是枝裕和的电影就越来越生活化,有些纪实的风格,琐碎的生活细节,两个小孩甚至算不上表演,即兴发挥的表演也让这部电影充满了生活气息。更难得的是,面对这种狗血的题材,是枝裕和却并没有煽情和大喊大叫,只是让所有角色一起忍耐、承受着,连同观众一起


两个多小时一直是非常压抑,却找不到释放情绪的出口——就像里面的孩子一样,从黑暗到黎明的机场,生死的告别也未有一滴眼泪。(当然那首歌的歌词太残酷了)无人知晓,几乎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存在,属于每个人的最平常的生活也是他们不敢奢望的宝物。细节好美啊,是枝裕和真是。。。唉。。。

楼主 十导  发布于 2016-04-14 13:33:00 +0800 CST  
林允儿
-
-


-


-




--























楼主 十导  发布于 2016-04-14 13:43:00 +0800 CST  
艾玛·斯通


-


-


-


-


-




-


-


-
(新片爱乐之城 和高司令)





楼主 十导  发布于 2016-04-14 14:21:00 +0800 CST  
刘亦菲
--




-



-



-



-


-
=

楼主 十导  发布于 2016-04-14 14:30:00 +0800 CST  
180、那年夏天,宁静的海




聋哑青年茂是名清洁工,他在一个清理垃圾堆时发现了一个被人扔掉的破旧冲浪板,捡去修好后就带着女朋友贵子到海边练习,贵子也是个聋哑人。
茂对冲浪从喜爱发展到痴迷的程度,他一下班就到海边不停地练习,而贵子总是坐在海滩上微笑地望着他。
日复一日,茂的技术越来越好。冲浪用品店老板送给茂一套潜水服,并给了他一份参加冲浪比赛的申请表。在比赛那天,茂和贵子兴致冲冲地到了海边,却因意外没有参加成比赛。但茂对冲浪的热爱不减,贵子也一如既往地支持他,在后来的比赛中,茂取得了优胜。几天以后,茂又到海边练习。贵子因事来迟,却没有看到茂,眼前是一片寂静的海面。




“影片情感部分的内敛,让我最为赞叹。若隐若现的平淡爱情已见了太多,本片的表现得却从未让我觉得陈旧。
两人在海边的路上一前一后地默默走着;女孩将男孩的衣服叠放好,安静地坐在沙滩上看他冲浪;女孩匆忙下车向回奔去,街灯下与男孩并肩而行……
每一个细节都彰显出这爱的温馨与自信,就连最后男孩的意外也让人觉不出丝毫伤感,女孩将他与自己的合影贴在冲浪板上,把它送回海中,简洁含蓄而韵味十足。”






“出乎意料的结局看过不少,或悲伤,或恐惧,或神奇,唯独这对爱的惊叹让我珍惜不舍。

那年夏天,宁静的海。”

楼主 十导  发布于 2016-04-14 14:41:00 +0800 CST  
179、给桃子的信





11岁的小学6年级女孩宫浦桃子在父亲意外去世后,随母亲郁子从东京迁到了濑户内海的汐岛。忙碌的母亲无暇顾及桃子,令桃子在新环境中时常感到孤单无助。桃子一直保留着父亲只写下了“给桃子”这样开头的一封信,但是始终无法明白父亲想要通过信件传达给她的话 。
初到汐岛,桃子打开了阁楼里一个装着描绘妖怪画册的旧盒子,从此开始察觉到身边一连串不可思议的事情。“汐岛上一定存在着什么东西”,怀抱着这样想法的桃子,在汐岛奇异而热闹的夏天里邂逅到的竟会是……



“我又被治愈了,很日式的怪力乱神,江户川时代的鬼怪显形,放在西方它们明明都是守护天使,一个很有日本民族特色的亲情故事,很日式的情感表达方式,有什么话都不会轻易的说出来,不言说也是一种真挚的爱。有笑点有泪点,很完美了。”





“温馨治愈系。远离都市的美景、淡淡的忧伤再配上鬼怪传说,想起之前看过的《萤火之森》。西田敏行的声音辨识度真高啊。”


“女孩和怪物的故事?但似乎从导演的表现手法看来像宗教片,让我有点点难理解。。。音乐一如既往地美,为什么日本动画的音乐都如此治愈!”



楼主 十导  发布于 2016-04-14 14:47:00 +0800 CST  
178、交响情人梦 最终乐章 后篇


为了更专注自己的音乐事业,千秋真一向野田惠提出分居的请求,浪漫之都巴黎,这对情侣两地相隔。
当然野田并不会感到特别无聊,奥山真澄和峰龙太郎的造访为她带来诸多的乐趣。
原来每三年一度针对小提琴和钢琴的坎托纳国际竞演会召开在即,峰特意来给分别多年的恋人三木清良加油打气。观看演出时,当拉威尔的G大调钢琴协奏曲响起时,野田深受触动,遂决定报名参赛,却被教授拒绝。
与此同时,当听说复归后的孙蕊邀请千秋共演时心情更是跌落谷底。为了帮她重整旗鼓,千秋带领野田展开连番特训……




”谁都羡慕王子公主的故事,但长大后,我们真的想要的,就是这样一个,理解你的痛苦和无奈,却从不会纵容你的懦弱,而是固执的带领你走着正确的道路;看到了你所有的优点缺点,看到了你全部的努力,并且愿意和你一起不断努力不断超越的人吧。“-






楼主 十导  发布于 2016-04-14 14:58:00 +0800 CST  
177、维多利亚


维多利亚,一个西班牙女孩,独自在柏林的夜店里狂欢。
她在夜店外认识了四个混混并迅速与他们打得火热,维多利亚更是与其中一个叫Sonne的男子一见钟情,两人借口脱离团队独自相处。就在两情相悦感情升温之际,两人却被Sonne的三个朋友打断了,因为对于Sonne的朋友们来说,这一晚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还一个黑帮老大的人情债。
可问题是,四个混混中有一人已经醉的不省人事,而他们急需第四个人来当驾驶员,在凌晨四点的柏林街头,Sonne和他的朋友们只能向维多利亚提出这个不情之请。
于是本来是一个夜晚的浪漫邂逅,就这样突然变成了一场致命的犯罪。

140分钟一镜到底,并不是贝拉·塔尔式的长镜头,这里更多的让人佩服德国人的魄力和实验精神,长镜头让戏剧时间和现实时间同步,提升的只有演员表演的优秀,如此高难度的表演一条过。











”前半段暧昧浪漫,后半段紧张刺激,情绪过度连贯顺畅。柏林开场以来第一部看完有过瘾感觉的电影。“







看一镜到底就是当你坐在电影院里,你突然觉得你用同样两小时的时间看了一部电影,而那却是别人惊险刺激的传奇两小时。

楼主 十导  发布于 2016-04-14 15:07:00 +0800 CST  
176、秋刀鱼之味





妻子去世多年,寡言的山平已习惯被待嫁的女儿道子贴心照料的生活。
道子表面看来也乐意将老父亲照料,从没流露嫁人的渴望。
山平老年乐事是与中学时代的几个老友饮酒叙谈,席间友人每谈及道子的婚事、表示要同她介绍对象,山平总会含糊其辞地拒绝,但怕面对什么,他也并不能想清。不过每次饮酒他都会适可而止,以避免酒醉给道子带来太多麻烦。
这日中学同窗聚会,山平得知老师当年漂亮的女儿为将他照顾至今未嫁,后送醉酒的老师归家,见漂亮人儿今已衰老憔悴,他心里一惊,想到道子。其后,他示意道子考虑婚姻大事,道子却理解为父亲在赶她出门悲伤不已,他好言相劝她方含泪点头。道子答应一刻,他又心生无限酸楚。





”小津是淡泊的,又是活泼的;是端庄的,又是幽默的。他的影片充满一个个神来之笔的小玩笑,浸透对生活的体谅和尊重。“

“凄凄秋风啊,你若有情,请告诉他们,有一个男人在独自吃晚饭,秋刀鱼令他思茫然。”

楼主 十导  发布于 2016-04-14 15:24:00 +0800 CST  
175、疤面煞星


“从影片开场那颇具激励的音乐中,我们看到古巴难民前往美国的纪录影像。之后是主人公托尼·蒙大拿,他用带着口音的英语同警察开些无聊的玩笑,一个十足的乡巴佬。
然后他凭着勇气、欲望和冷酷的心脏,开始了人生的发迹史。从落魄难民到黑帮大佬,阿尔·帕西诺饰演的唐尼像疯子一样无所畏惧。之后的一个夜晚,他看到天空驶过一艘游艇,上面的大字闪闪发光:「世界属于你」。

托尼产生了一种错觉,在共产主义古巴永远也不会属于他的东西,现在完完全全投进他的怀抱。他在花园里养了一只老虎,在大厅里摆放一个地球的模型,上面写着他最爱的那句格言——「世界属于你」。可惜世界并不属于他,它不属于任何人。影片的后半段急转直下,即使事业依旧光彩,托尼无可避免地陷入了生活的崩溃中。对于充满欲望的奋斗者,值得畏惧的并非任何困阻,而是欲望实现之后的无所适从。”

我们再也找不到影片伊始那个斗志昂扬的年轻人,现在的托尼是个愤怒、悲观、内心满是绝望的人。他一心一意地创造自己世界,从而给身边的人带来幸福,可母亲、妹妹、爱人都视他为仇敌。

敌人也想杀死他,几十名杀手潜入家宅。然后这位蒙大拿以一人之力,对抗着他们。在可能是电影史中最为震撼的枪战之后,唐尼站在楼上,迎接着杀手们的子弹。

他愤怒地咆哮:「我是托尼·蒙大拿,让我来接受你们的子弹,你们都打中了,可我还站着!你们看,我还站着!」






是的,身中几十发、甚至上百发子弹的托尼·蒙大拿,还站在这个不属于它的世界上。

楼主 十导  发布于 2016-04-14 15:29:00 +0800 CST  
174、追击者
一部打破常规,反高潮、反类型的惊悚犯罪题材影片,充满意外,黑色到底。






2004年连环杀人犯“柳英哲案件”,杀人犯一开始就出现了,各种剧情的推进就等着他如何被抓住,这竟然还是罗宏镇自编自导的处女作,出色的犯罪类型片。抛开警局精神分析的部分戏份,亲情和结局的反转都只能算是匠气的套路,戏剧化的痕迹重了点,好在它的反高潮、反类型片模式。
-


-


-




“影片高潮发生在小卖部,我的上帝,这令人崩溃的情节,看得人真想逃跑。它完全反好莱坞“最后一分钟营救”的温柔做法,把观众一棍子打懵在椅子上,太凶悍了。不过以后谁要想借来用,一定要慎重又慎重。

《追击者》当然不是无懈可击的电影,尤其相比《杀人回忆》(情怀、情节、表演、节奏似乎都稍逊一筹吧),但作为一部长片处女作,你不能不对导演罗宏镇竖起大拇指。心里绝对是又爱又恨:这他妈才是韩国电影呢!”


楼主 十导  发布于 2016-04-14 15:40:00 +0800 CST  
173、自由之丘




电影讲述的是加濑亮出演的日本男人前往首尔,试图与他心爱的女人复合的故事。



信件被打乱且有一页遗失,故事也在叙述中变得前后颠倒和不可靠起来



-



-



-











洪尚秀的电影都很舒服,把把妹,喝喝酒,抽抽烟,扯扯淡。这部片特别短,而且有一种“收到一封很厚的日记体信不小心顺序打乱了看”的新奇感受,男女主角分别是日本人、韩国人,他们讲英语,然后突然出现一个美国人的角色,讲一口流利的韩语,这种感觉真是太难形容了,大概就是“迷失首尔”吧(--米粒)

楼主 十导  发布于 2016-04-14 15:48:00 +0800 CST  
172、集结号


1948年解放战争时期,连长谷子地率领九连47名战士在汶河岸执行掩护大部队撤退的任务,团长刘泽水下令,以集结号为令,听见号响就撤退。
惨烈的战争在炮弹的轰鸣中开始,九连的战士死伤惨重,排长焦大鹏,牺牲前说自己听见了集结号,谷子地自己没有听见,他决定死守阵地。九连打退了敌人三次进攻,炸毁二辆坦克,歼敌无数,全连除连长谷子地,47人全部阵亡。
这场战争改变了谷子地的人生。由于部队改了编号,谷子地找不到组织,九连牺牲的烈士们也被认定为失踪。谷子地开始了艰难的寻找,为九连的兄弟们讨个说法,也为了探明当年集结号的真相。








楼主 十导  发布于 2016-04-14 16:01:00 +0800 CST  


171、如晴天,似雨天

故事讲述在一个夏天,贫穷女生Eleanor为了生计去给一名12岁的孩子当保姆。Eleanor同时也是一名音乐家,而12岁的 孩子则是音乐神童,相处之下他们在彼此间找到自我....




“很难相信我和你只相处了几个月,但却像经历了一辈子…”高山止水,知音难觅。如沐春风的忘年交,相遇不一定要有爱情发生。



‘小孩子最怕分离,大人最怕牵挂“


’生活中有些人和你相遇,一起分享生命中的一段时光,然后匆匆离开,或许再无交集,但他/她对你的影响却一直留存下来,让你成为现在的你。





”如果有续集就好了 好想看男主长大以后和女主的重逢“


楼主 十导  发布于 2016-04-14 16:10:00 +0800 CST  
170、再见列宁






“电影讲述了在柏林墙倒塌前后,一个东德家庭的温情故事。





故事紧凑明快。对东德新闻控制洗脑的诙谐暗讽。电影结束的时候,母亲终于安详的走了。她的骨灰伴随着绚丽的烟花消失在了夜空里。
淡淡的伤感在一部喜剧的结尾慢慢的散开。母亲走在了两德统一的当晚,一种信仰,一个国家似乎都被母亲带走了。
Alex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因为他为母亲编制的谎言看上去是那么的完美。




电影的名字会让人想起政治,想起革命,可这并不是导演想要告诉我们的。

Alex是一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有着这个年纪特有的偏执和张狂。他早已对自己死气沉沉的国家失去了希望。这个国家赖以存在信仰基础早已荡然无存。在整个国家机器即将崩溃的前夜,Alex和这个国家所有的年轻人一样,走上了街头,争取他们所谓的自由和解放。


Alex并不知道政治到底是什么。对他来说,游行中意外邂逅的漂亮女护士似乎比运动更具有吸引力。游行遭到了当局的镇压。在被警察抓捕的时候,Alex意外发现自己的母亲无意中闯了进来。血淋淋的场面让母亲突发心肌梗塞昏倒在了街头,而这一昏迷就是八个月。

当母亲再次睁开眼的时候,外面的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柏林墙倒了,国界线消失了,人民自由了,民主德国处在了灭亡的边缘。怎么办?一个难题摆在了Alex的面前。在Alex眼里,母亲一直都是一个坚定的共产党员,自从小时候父亲叛逃西方后,母亲就把自己嫁给了党,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病重的母亲神经已经很脆弱,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她知道自己的祖国即将灭亡。



为此Alex选择了隐瞒。为了不让卧病在床的母亲觉察到窗外的剧变,Alex费尽心机。他重新布置了母亲的房间,除去了一切来自西方的时尚。他雇用两个以前的少先队员,为母亲唱那些被遗忘的歌。他甚至翻遍了垃圾桶以寻找那些还贴着东德商标的瓶瓶罐罐。为了表明自己已经和过去决裂,人们总喜欢粗暴的抹去过去的一切,就好像它们从来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Alex对母亲信仰的尊重,是因为他觉得对于母亲来说,信仰就好比她的生命一样。不管他是否认同这种信仰,但出于对母亲的关爱,他可以去假装。我们的国家难道没有相似的历史吗?可是我们这一代人对于父辈的信仰有过尊重感吗?或者说现在就是一个全民娱乐的时代,本就不需要什么扯淡的爱和信仰,炒作和恶搞才是我们最好的生活方式。
在电影中,最荒诞滑稽的部分莫过于Alix的朋友为母亲制作的电视新闻。为了让母亲坚信国家依旧在正常运转,Alex让朋友制作了「全新」的时事新闻。通过一台电视把东德留在了母亲小小的病房里,于是乎出现了很多无比滑稽荒唐的场景。可口可乐竟然是社会主义的发明,窗户外面闹腾腾的原因原来是纳粹在西德复辟,西德人纷纷涌进东德。总之Alex为母亲描述的东德已经变成了众人曾经理想的模样。



幽默是一种轻松的深刻。导演作为一个东德人,对于曾经的生活方式多少会有所怀念。电影里,列宁的巨大雕像在夕阳中逐渐消失的场景,会让每个人都倍感惆怅。共产主义本身并没有错,一切人的平等与解放永远是人类最美好的理想。有那么多勇敢的人为此付出过。令导演困惑的只是革命式的社会变革方式。东德的剧变并没有给普通的家庭带来幸福感。有的只是焦虑,急躁和疯狂——一个与过去相反的极端。而只有母亲远离尘嚣的狭窄病房,才是一个让Alex可以安然入睡的小小绿洲。



革命不会给人类带来想要的幸福。电影的最后出现了最为戏剧的转折,母亲其实早就对自己的国家失望了。丈夫也并不象她说的那样,为了别的女人才逃到西方。她之所以要把自己嫁给党,完全是因为不想让自己的两个孩子在歧视下长大。两代人都因为爱而说了谎。当电影讲到这里的时候,感动成了牵动人心的唯一元素。这让我想起了那部曾经令我泪流满面的《美丽人生》。


电影另外一个关键词是成长。Alex编制谎言的过程,不就是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么?他从一个莽撞的懵懂小子最终成长为一个懂得爱的男人。最后一次新闻造假,他让小时候的航天英雄当上了新的国家领导人,此时的母亲事实上已经知道了真相。她面带安详的微笑,看着儿子已略显宽大的背梁。
谎言成就了这两代人的爱。



茫茫宇宙,地球上的生命看起来总是那么的渺小。人类的目标是什么,已经实现了多少,还有多少没有达到,这些都不会有唯一的答案。但是,让人类赖以生存的不会是那些所谓的革命和运动,而是人与人之间相濡以沫的关爱。

而这才是电影要告诉我们的。

楼主 十导  发布于 2016-04-14 16:25:00 +0800 CST  
长泽雅美


-





-





-





-





-



-



-


楼主 十导  发布于 2016-04-14 16:33:00 +0800 CST  

楼主:十导

字数:24034

发表时间:2016-04-14 08:2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9-25 20:17:23 +0800 CST

评论数:1018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