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念琅琊】风起战旗樽前泪,曲散梅岭梦里人——剧评合集

TOP 2 第54集:我相信你在认识他之后,一定不会失望









原谅我不再选择梅长苏的“我是林殊,我要回到赤焰军当年的战场,那才是属于我的地方”。因为这个情节段落,几乎从头开始就在泪奔。梅长苏,他不仅是在告诉蔺晨、说服蔺晨,他也在告诉和说服电视机前的千千万万观众,这世界上,比活得长久更有价值的,是活得无悔无憾;有比生命的延续更重要的,是责任的完满、是情义的长存。但在心痛得无以复加之时,又被狠狠地“穿凿”一下子的,却是拿到冰续丹的他,望着蔺晨去征兵处报名的背影,含泪的眼眸中,有了然、有释怀、有感动、有自信、有豪迈的那一句:“你总说不认识林殊,我相信你在认识他之后,一定不会失望的。“。

这样一句话里,包含着多少的自信和骄傲啊,仿佛那属于林殊的明亮、属于林殊的热烈张扬、属于林殊的铁血豪迈,重又回来,抑或它们一直蛰伏在梅长苏的血脉里,从未走远、从未离开;

这样的一句话里,传达着怎样铿锵的誓言和承诺啊,不仅仅是对他至交好友的蔺晨,还有那血与火中铁血与热情澎湃的战场,那猎猎飞卷的战旗和金戈铁马,那重未消散过的赤焰军魂,我,林殊,回来了!

只是,不知道他有没有意识到自己对蔺晨的残忍。一个梅长苏的好,已经压得蔺晨快喘不过气来,他却要让蔺晨在梅长苏的好之上、如此真实地增加一分对林殊之好的记忆。而生为医者,这样的好,他却无法留得住,这又要蔺晨情何以堪啊?

相比起对萧景琰的细细的布局、体贴的照顾、一路的遮遮掩掩,蔺晨,是唯一一个梅长苏没有秘密、不需要有秘密的朋友。也许,这也是梅长苏和蔺晨之间的幸与不幸了。而我相信以梅长苏的识人之明,既然他给得起,蔺晨就必然承受得起,虽然承受的过程必定又是另一种痛彻肺腑。

楼主 微蓝微澜  发布于 2015-10-20 12:33:00 +0800 CST  
TOP 1 第54集:兄长此诺,来世也一定要记得








我总是以为,能许愿一生一世的爱,都是爱人之间最庄重的承诺了,因为很多时候,碍于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变化,“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都是一种奢望,真的可以陪你一起慢慢变老的,不但是这世上最浪漫的事,也是最幸福的事。因此,所谓缘续来生、生生世世的提法,怎么看,我都会认为是矫情,有那个嘴上功夫的时间,还不如好好去把握今生。

但是今天,我却无法不为这一双小儿女的“来生”而泪奔、而真诚地祈祷祈福啊!因为他们的今生,为了彼此身上所背负的家国责任,为了那样一种无私的爱,爱到至深处,就是我不要再成为你的负担,就是一力的呵护、一力的成全,一力的压抑克制和放手!

就在梅长苏和蔺晨有关冰续丹的争论里,转角帘后的霓凰终于也知道了一切真相,知道小殊哥哥的“十年”也只是一个美丽的谎言,在他决定要以林殊的身份回去之时,他真正拥有的只是三个月的时间。而就是这三个月,上天都不给她机会陪他一起渡过啊!因为她,是懂得林殊哥哥的心的,懂得做回林殊、回到属于他的北境战场对林殊哥哥的意义。她无法开口要求他为了自己而放弃这个选择、这个决定,她更不要他因为对她的感情而对自己增加任何一丝的委屈、任何一分的负担。而她,同样也背负着自己的使命,作为大梁守护南境屏障的穆家军首领,她又有何理由在南境军情紧急之时,因为儿女情长之私,而逃避自己应该担起的责任?她任何的躲避,反过来不也是给林殊哥哥增加额外的负担吗?这三个月,她唯一所能做的,就是力保南境的平静,为林殊哥哥免去后顾之忧,然后怀抱着如此微弱的一线希望啊,祈盼着奇迹会发生!

走向沙场时,她和他话别。她提醒他曾经许下的带她寄情山水的许诺,她要他战事一了就来云南践约。她是想用这样的方式,留下一份承诺,使林殊哥哥多了一个必需支撑下去的责任。可是,她的林殊哥哥却知道自己再也给不起她今生了,于是,在再也抓不住今世的那一刻,他只能希望于来世。“都说缘许三生,希望来世,我们都生在平常人家,可以平淡安稳地携手终老“

“兄长此诺,来生也一定要记得”,她看向他,如此专注、如此深情、仿佛要将他的容颜牢牢刻在心里。“此生一诺,来世必践”他回她,如此简单,却又如此坚定。勒转马头前,彼此凝望的最后一眼,不见泪,却有相视一笑,既然已定下来生,那就要让彼此走得坦然、走得安详、走得再无羁绊…..

这样的爱情,这样的一个来世之诺啊,竟是深厚宏阔广袤到你无法不肃然起敬!今夜泪尽,我却真的想为梅长苏和霓凰祈求来生,如果这世上真的也有来生的话!

楼主 微蓝微澜  发布于 2015-10-20 12:34:00 +0800 CST  
TOP 0 第54集:长林军








这并不是台词,而是景琰饱蘸浓墨书写下来的三个字“长林军”,但又是我怎么也不想错过的三个字,因此,用“0”来标记。

军名做“长林“,因为它可以看做是梅长苏和林殊两个名字的合成,长苏之“长”,林殊之”林“,它是对林殊/梅长苏的一种纪念。它说明,在萧景琰的心里,梅长苏和林殊终于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了,或者更准确的说法,他也并不排斥梅长苏的存在,即使梅长苏和林殊并不是一个人,以萧景琰的个性,他可能也无法轻易地将梅长苏的一切痕迹都抹去的。

“长“,本身又是时间和空间上度量衡或度量衡的形容词,它可以表示时间长长久久、空间上无限延展。因此,长林,作为军队的名字,那同样是希望林殊之魂,能成为军队的军魂,让林殊的生命在这支军队上长长久久、无限延展地活下去。

”我要他活在这个世界里“,赐下这长林之名,是不是让林殊/梅长苏活在这个世界里的一种方式呢?至少,他自己知道,他用这样的方式时刻提醒自己,他对小殊所许下的承诺,不会让皇权迷失自己的心智,他要给这天下一个不一样的、越来越好的大梁!因此,那何尝不是他,萧景琰,在孤独应战各种挑战和困扰时,自己给自己的一种惕励啊,因为,他的林殊,从来都未走远,在他的心里,在这世界的某一个角落里看着他,看他如何一步步兑现自己的诺言。

”景琰,别怕“,那熟悉亲切的声音还在吗?不过,虽然他再也不能再为自己排忧解难,但心中拥有这样的回忆、这样的温暖、这样的惕励,就已经够了,在那条长长的、看不尽尽头的路上,他已经习惯了一个人孤独地行走……


——————————————————————————————————————


《琅琊榜》,曲已终,但好在我们还有这么多的细节,值得慢慢地品味,值得让它们渐渐地融入自己的心底,成为抵抗现实现世的混沌和黑暗时,心头的那一缕光亮和一丝温暖。

名销琅琊,风起长林,曲散梅岭。梅郎未远,忠魂可铸,情义长存!

楼主 微蓝微澜  发布于 2015-10-20 12:36:00 +0800 CST  
如果大家对这些文字还感兴趣,就记得这楼,经常回来看看吧。等我“舔”完伤口,就会开始人物评,到时也会汇总更新到这座楼里来。

楼主 微蓝微澜  发布于 2015-10-20 12:39:00 +0800 CST  
谢谢楼上各位顶贴鼓励的朋友,尤其是从微博跟过来的老朋友,本人时间有限,没能一一回复,见谅。趁早上空余,先将周末的更新发上来。

楼主 微蓝微澜  发布于 2015-10-26 08:00:00 +0800 CST  
《琅琊榜》人物篇(1):哪堪当日寻常事,尽入三更别梦来——那些“日常”


霜剑独担寒雨雪,埙篪相和暖楼台。哪堪当日寻常事,尽入三更别梦来。


“想看苏宅800集”,是网友们的痴。

这份痴,却也多多少少映射了我们心灵的饥渴。因为我们还是相信和迷恋人间自是有真情,此情无关风与月。但当原本应该表现这般人间真情的伦理剧,却忙着在那儿家斗得鸡飞狗跳、一地鸡毛时,《琅琊榜》,和夺嫡翻案局势之惊险、权谋之诡谲构成鲜明反差的,却是苏宅、靖王府、穆王府……丝丝缕缕的日常中,扑面而来的那种温度。它让我们的心,在被苏哥哥凄婉沉郁悲壮的人生命运和人生负担虐得滴血之际,突然也有了点温暖、有了点希望、有了点慰藉。这个,其实也和观众们爱看《伪装者》的明家日常,如出一辙。我们真正所缺的,恰恰就是那些很纯粹、很清澈、很明亮的东西,哪怕现实的污淖已将它们零落成一地的泥泞,但是,内心深处我们何尝不希望总有那么些属于美好和理想的场合及图景,能成为心灵的治愈系,帮助我们重建和修复那些美丽的愿景。而《琅琊榜》做到了。

所谓人物篇,原本应该是筛选出比较“重量级”的角色来写的,但我实在也和大家一样,很爱很爱《琅琊榜》中的那些日常,终于不忍心将他们忽视成“此处省略”,因此,今天,大家且得忍耐我的碎碎念。


楼主 微蓝微澜  发布于 2015-10-26 08:02:00 +0800 CST  
列战英


我该庆幸列战英终于从小说中的“叔”降级成电视剧中的“哥”,而且还是那样一个清秀中透着聪慧、利落、硬朗,有情有义的小哥。虽然,碍于森严的等级,他和靖王之间终也无法如《伪装者》的明楼和明诚,在名义的主仆之上衍生出真正的“兄弟”亲情来。但那样一个年龄相仿、思维相近、心性品行契合的“伴”,比起一个精明强干忠心的部属,对于萧景琰在失去小殊后,那孤独萧索寂寥干涸的心田而言,也未尝不是一种弥补和慰藉。

他是当得了他的殿下所委以的重任的。首先是因为在靖王府一大群忠勇鲁直的武将之中,他那份难得的沉稳、敏锐、精细、隐忍和冷静。出场伊始,陪他的殿下枯站在宫城门口候旨时,对戚猛的解释安抚是如此;乍闻静妃娘娘宫中出事,迅速筹划,第一时间做出分兵两路——找蒙挚报信和去苏宅求助的决定是如此;屡次遭遇苏宅的闭门羹,虽狐疑不爽却克制有礼而不发作是如此;金陵城门前,路遇夏秋和江左盟的杀伐,直觉之下,不亢不卑的探究和追问是如此;在他的殿下怒火攻心之时,懂得从另一个角度去劝慰和开解是如此;不管对苏先生和苏宅的行事有多少猜疑和不敢苟同,但却做出“我觉得苏先生是真心辅助殿下”的判断是如此;在惊闻梅长苏被夏江逮到悬镜司,能劝得住他的殿下不莽撞行事也是如此。因此,就在为营救卫峥而引发出矛盾和纷争——整部《琅琊榜》最憋屈心酸的这场戏里,列战英的存在,竟给了我一种深刻的感动。因为,很多直觉之下的判断和行动,体现的也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性格和智力,有一种豁达、体谅、宽容,对人之善的希冀永远优先于人之恶的推断,折射的却是那一颗心的光明、磊落和通透,因为心塞的人,行事是永远都不可能开阔的。

他是当得了他的殿下给予的那一份信任的。很喜欢28集的靖王府,昃食宵衣的氛围中萧景琰和列战英的一席详谈。他就那般恰如其分地表达着他由衷的喜悦、兴奋和激动,恰如其分地向他的殿下传递着兄弟们的士气心声期盼,那既是对殿下想要了解的信息的了然,更是一种激励和支持;而他的殿下就那般推心置腹地和他聊起他和苏先生之间有关向部下透露夺嫡意愿时机的谈话,紧接着他的那句“可是殿下…”之后,他的殿下,冲口而出:“我知道,就算是我在朝堂之上再不得势,你们这些曾经跟着我厮杀往来的旧部,也会不离不弃”。对视的目光中,有那样的一种默契和温暖悄悄地流转。“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那铮铮男儿最铁血豪迈的浪漫温情,再一次穿越荧屏收敛克制的叙事基调,直击心灵,一如林殊和景琰,梅长苏和蔺晨,梅长苏和聂锋、蒙大哥、卫峥……

而春猎围场,遥望着殿下他们扬鞭奋蹄的背影,眼神中的一丝跃跃欲试的向往和在得到苏先生的首肯和鼓励后,疾驰而去的矫健身影里的热情飞扬,更是丰满了列战英的层次。以至于在曲终落幕之际,也有一份痛是为了列战英。因为任何的重任和信赖都是要付出代价的,作为靖王府/太子府萧景琰身边唯一一个知道秘密的人,当那份“陪伴”终究将在萧景琰从殿下到圣上的孤独之路上慢慢也演化成一种默默的守候和仰望之时,沉重,不论是秘辛本身之重,还是保守秘辛的责任之重,怕都会是这个曾经热情飞扬的少年,心头一生一世都无法卸载的重负。


楼主 微蓝微澜  发布于 2015-10-26 08:03:00 +0800 CST  
戚猛





而戚猛是列战英的一个反差,我甚至觉得他根本就应该改名叫“戚萌”,因为,他,负责欢乐。《琅琊榜》里既有如梅长苏、蔺晨这般算尽人心,堪破世事的七窍玲珑心,更有如戚萌、穆青、蒙挚这般简单纯粹烂漫的赤子,他们让观众的心在轻松愉悦的会心一笑之余,也跟着明亮起来。

演武场不知轻重、不计后果的挑衅发难,戚猛其实是靖王府一群率性爽朗鲁直、以武功实力说话的军中男儿们的代表,什么察言观色、审时度势之下的轻重判断,距离他们其实很远。“闯祸”于戚猛,可能也是家常便饭。但从将军直降到百夫长,心甘情愿地认错认罚,不会郁闷,不生怨怼,就是真男儿的磊落了。

辨不出“苏宅来人”之诈,你没法责怪他;劫后的猎宫,在他的殿下和苏先生商讨大计之际,他却忙着抓怪兽、忙着兴冲冲地来献宝,你笑骂着这个“活宝”透着真性情的混不吝,不想责怪他;在列战英向殿下细细地禀报着苏先生房内的举止动静时,他那“白毛”的大发现和“殿下不是想知道?”,竟让原本拧得发紧、发痛的心,瞬间一松,在景琰一脸无奈抓狂想撞墙的表情里,你忍俊不已,又怎么舍得去责怪他。

其实总觉得,相比梅长苏、蔺晨、景琰、霓凰,有时如戚萌、穆青、蒙挚这般的简单纯粹,反而是上天额外的垂青,尤其是戚猛。因为同样的憨厚鲁直,蒙挚在亲身参与和经历了这场夺嫡翻案的风云以及和梅长苏一起共赴北境之战之后,那样一种沉重的牺牲,和面对着牺牲的无力感,终将演化成蒙挚这辈子压在心上挥不去的遗憾愧疚。但戚猛,当率直鲁莽大条少根筋索性也成了个人的标签和招牌,又能摊上个知人善用的上司,不用动心计去谋划贪恋那些复杂的企求和欲望,不必承担超越自身能力范围的责任,简简单单地守着那份力所能及、心有所安和赤子本真,未尝不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和福祉!


楼主 微蓝微澜  发布于 2015-10-26 08:05:00 +0800 CST  
穆青


已经记不太清见穆小王爷的第一眼时,他说的那些话,但是他那份关心则乱的惶急、紧张、愤怒,却如此深刻地印在心底,因为那是他,为了他唯一的亲人,长姐霓凰而真情流露地跳脚、甩脾气。然后,他突然知晓了有个姐姐亲眼有加、却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我听说书生最会骗人了”,先是莽撞地派人出手测试,又在知晓苏先生江左盟主身份后,不顾三七二十一,用那样一种不加掩饰地套近乎和一脸见准姐夫的“暧昧”,把“解决”百里奇强加成梅长苏必需承担的责任。“姐控”穆小王爷的“可爱”,竟是轻易打动了我的心。我想,有这样一个小弟或小舅子,对于经历了太多风刀霜剑的霓凰和梅长苏,那都是一种欣慰和温暖吧?



真正称得上“可爱”的逗比,一定是发乎纯然的赤子烂漫。贵为王爷之尊,被飞流举了杠铃,却没有半点羞怒责怪,反而从此成了小飞流极品武技的粉丝,是惜英雄、重英雄的磊落豪侠;得知司马雷对姐姐意图不轨,“看”了一眼,司马雷的腿就断了,是不揉沙子的爱憎分明;长公主首告之日,顶着梁帝的雷霆震怒,长身而起,落地有声的“这等千古奇冤,任谁也不能摸着良心,听见当没听见,既然案子审错了,那就应该重审,这是最简单的道理了”是是非分明的一腔浩然正气。


这样的赤子烂漫在大梁官场和皇亲贵族间察言观色、揣摩上意、蝇营狗苟、尔虞我诈的风气里,是一抹简单又醒目的亮色。但穆青身上的这份亮色之所以能保留得那么好,在“姐控”的背后一定也有一个“弟控”的存在。正因为长姐这十多年来,将守土保民的责任一肩担起,在姐姐温暖庇护的羽翼之下,对他的教习要求虽然严格,但穆小王爷却并不需要亲身去体验和经历那些现实中风雨如晦的惨烈和艰难。正是身后姐姐的“宠溺”,姐姐提供的依仗、姐姐跟着他收拾残局,他才有福气可以慢慢长大,将这种能率性、能冲动、能不计后果、能仅凭心意行事的童真和幸福,延长得长久些、再长久些。

因此,穆青的赤子烂漫,却也不是头脑简单,他其实只是一块未经打磨和雕琢的璞玉。在梁帝对他姐弟两人去留的安排上,他一眼就可以洞察其中“阴谋”;在靖王妄想从他身上掏出卫峥居留之所的信息时,插科打诨、转移话题、令靖王无计可施。他其实远比我们想象的要聪明得多。但身为穆王府承袭爵位的王爷,那些使命、责任,打他一出生开始就是他生命的一部分,年少轻狂,也终会是再也无法追回的记忆。穆小王爷总要长大,总有一天会了解霓凰和林殊/梅长苏之间的一切。但愿曾经那么真实地活过的这段经历,曾经邂逅过的那些人、那些事可以烛照进他未来的人生。


楼主 微蓝微澜  发布于 2015-10-26 08:06:00 +0800 CST  
黎纲





有黎纲这般的下属,梅宗主很幸运。因为如果从一名职业经理人的角度看,我是很佩服黎纲的。天下第一大帮江左盟宗主,谋划了10多年之后进京,带的人也不多,除去外围妙音坊和送菜跑腿传消息的童路,一开始的苏宅,飞流是近卫,吉婶是大厨,晏大夫负责看病保健,那剩下来的差事基本就由黎纲全包圆了。黎舵主这个苏宅大管家,外联公关是他,行政秘书是他,后勤总务是他,财务出纳是他,安全保卫是他,遇到宗主病得无法行使管理决策权之时,代理苏宅大波士发号施令的还是他,与此同时,他还兼任梅宗主最尽心尽职的特级看护,又是飞流“盟主”最给力的捧哏逗比专业户之一,只要一有机会,不是自己萌了,就是被人萌了。

要将这么一大摊事处理得井井有条、滴水不漏,黎纲的精明能干自是不言而喻。但比能干更重要、更让人羡慕和感动的,却是梅宗主和他之间的那份信赖、默契和默默无言的关怀。因为他们共同拥有的经历、共同经受的劫难、共同怀抱的期待和梦想,梅长苏在人后独自面对着黎纲之时,也总是他身心最为放松之时,没有秘密,更无需伪装。所以,梅长苏坦然接受黎纲提出的由他出面送庭生金丝软甲不妥的建议,又在决定借飞流之手送礼之后,嫌黎纲话唠,直接头也不回伸手捂嘴,令观众在被苏宅横生的妙趣萌翻之余,仿佛依稀中却又是林殊少帅惊鸿一现的影子,当日那天才绝艳、热情飞扬的率性少年,怕也是没有耐心,听不得人一句多余废话啰嗦的吧?而“你知道我这双手,以前也是挽过大弓,降过烈马的。可是现在只能在这阴诡地狱里,拨弄风云了”,那一刻的伤感、那一刻的脆弱,怕也只能在黎纲的面前泄露啊,因为他们已不仅仅是上司和下属,他们更是休戚与共、守望相助的家人和亲人!

梅长苏的幸运,是终其一生,总有如黎纲这般的追随者,生死相随,无怨无悔;而黎纲的不幸,是当这样的追随已经成为人生的一种习惯之后,却又突然失去可以去信任、去依赖、去为之舍命的那个可追随者和领路人。因为梅长苏,在黎纲的世界里,早就不仅仅是他一力想要去效命的上司和一心想要去维护关怀的家人,其实,他是他精神的支柱和人生的方向。因此,世间再无梅长苏之痛,对黎纲和苏宅众人而言,那始终贯穿于生理、情感和心灵的全部,不知道需要多久,伤口才能愈合,更不知道需要多久,他们才能慢慢地从百无聊赖中走出,找到他们新的人生方向。


楼主 微蓝微澜  发布于 2015-10-26 08:07:00 +0800 CST  
甄平





我原来以为本着电视剧精简高效为王的原则,这一个甄平可能没有机缘在电视剧中看到了,因为如果真的完全按小说安置在甄平身上的故事情节走,电视剧改编是完全有能力将甄平的“功能”通过群演或其他手段给“交代”了,未必非得也发展成一个有头有脸、有名有姓的角色出来。

而无论是列战英和戚猛,还是沈追和蔡荃,在同一类角色上尽可能体现区别和反差,本就是影视剧塑造典型人物,同时以“点”的丰富表达“面”的广泛饱满复杂的创作规律,但黎纲和甄平身上,还真是很难表达反差,因为作为江左盟为完成大业而挑选出来进驻苏宅特别行动小组的,可以有特长,但从特点上说,又必需是沉稳冷静精细机警的,否则岂不是梅宗主无用人之明了?因此,对小说而言,也许有两个比较类似的黎纲和甄平,并无太大的不妥,但影视剧,如果真有那么两个辨识度很低的哼哈二将,整天在苏宅内外逛来逛去,也让人挺抓狂的。因此,保留甄平的选择,始终是有难度的,这个难度在于特点相同之上,如何更精细地写出差别,又或者实现另一种结构的完满或内容思想的升华。

甄平的出场是充满戏剧化光芒的,一个人连挑九大高手,满足梅宗主“也别打狠了,只要出不了门”的要求,甄平武学上的造诣由此可见一斑。而对事先没取个威武好听的名字的感叹遗憾,更是呼应了本剧卖萌比煽情更卖力的风格。再到在童路问题上有预见性的怀疑,甄平武功高绝、心细如发、虽不苟言笑,但却并不古板,甚至有些冷幽默的特质已经活灵活现。

而正因为有了甄平的存在,有了黎纲和甄平两人之间有商有量的行动,苏宅的日常进一步从“线性关系”向“网状结构”发展,因为它不再是梅长苏一人对应着黎纲、晏大夫、飞流,同时,苏宅内部人等,相互之间也有人物关系的互动。于是,整个苏宅的戏,表达更加活泼,内蕴也更加丰富和饱满。

而甄平存在的最大价值出现在电视剧编导在猎宫守城之战中编导为甄平增写的戏之上了。当向宫城门下洒烈酒、以期用火攻阻挡攻城军的行动屡屡失败受阻,他,挺身而出。剑,如风,钉在城墙的木柱之上;人,捷如豹,猛如虎,脚踩着剑身,腾空而起,跃上城楼。飞矢如蝗,可以射中他的身,却无法阻止其心似铁、其志如钢。怒吼声中,神力奋起,把成缸的烈酒向宫门下倾斜。烈焰升腾中,他一把折断露在身外的箭身,锁子甲、红战袍,宛如天神般的刚勇和豪气,是那一刻的荧屏最为激昂壮烈的灿烂。而甄平,其赤焰军原百夫长的身份,更使这一段戏的功效,不仅仅局限于渲染猎宫守卫战气吞河山般的排宕悲壮,它更是对一直以“虚笔”处置的赤焰军之佼佼军威、赫赫军功,不着痕迹地来了一次实笔描摹的弥补。有了甄平这奋不顾身的宫城墙上的一战,实现了苏先生谋划布局的守城之策,那观众对十三年前,赤焰军如何在林家父子统率下以七万大败大渝二十万大军,对今后梅长苏如何在三个月内,平狼烟,息战火、安定北境,均有了充实且充满信服力的想象空间。


因此,对于电视剧《琅琊榜》而言,44集对甄平故事的增写,不但使得这一角色本身比原著小说更有光彩,同时他也以最为直观的方式,让赤焰军的士气军威和军魂直击观众的心灵。七万忠魂,天地为墓。在九安山宫城墙前英姿飒爽和豪气干云带来的震撼中,那样的遗憾愤怒终于锥心刻骨。这是我们第一次,距离梅长苏之哀恸如此之近,因为我们终于也能体会到十三年前梅岭的毁灭,是怎样的一种毁灭!

楼主 微蓝微澜  发布于 2015-10-26 08:07:00 +0800 CST  
晏大夫



蔺少阁主对梅长苏说,如果你想要两年时间,除非带十个大夫去。结果梅宗主并没有带十个大夫,而蔺晨给他送来了一个晏大夫。

在唯梅长苏马首是瞻的苏宅,晏大夫是个绝对的“另类”。这另类首先是因为他这个和蔺晨打赌而来的医生,本身就和神马江左盟、宗主、少帅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其次,在医生和病人这对人物关系上,病人对医生唯命是从才是真理;再者,既然能被蔺晨“砸不砸招牌”给激来,那争强好胜心必是强烈,而梅长苏身体好不好的结果,在医者仁心之外,还有一成胜负心,因此,更是一丝不苟,丝毫都不能妥协的。而梅长苏对晏大夫也有着十成十的尊重和迁就。原因大约也简单,首先他自是明白这样一个医术高明的大夫对于自己的重要性,而且估计也知道蔺晨能把他送到自己身边来,想必也花了不少心思,更是不想辜负;其次,不管晏大夫是心甘情愿而来,还是为赌约而来,这般尽心付出总是不易,他又不是自己属下的兄弟,自然该多给些面子和礼遇;第三,恐怕他自己最清楚,晏大夫的要求他其实也是做不到的,比如静心休养,他的心、他的思虑又有哪一天哪一时哪一分那一秒真正停得下来?因此,能做得到的尽量就按晏大夫的要求去做吧,也算是对自己的安慰,对晏大夫歉疚的补偿吧。

可真没想到,另类晏大夫的一脸严肃严厉和梅长苏不同寻常的迁就,竟然造就了苏宅一大萌点,在黎纲、飞流等的掺和之下,每一回的沉重中,却都让我们笑得流泪、笑得打跌。

第一次出场,梅宗主正在苏家新宅的廊下和飞流玩雪球,黎纲劝不动宗主回房,吉婶劝不动宗主回房,而晏大夫站在远处,一个冷眼、一声咳嗽,梅长苏就乖乖收起玩兴,乖乖地给我回房!

发现言侯有用火药炸祭坛的谋划,情急要去阻止的梅长苏,低声下气、软语相求,从“我穿得很暖”,“到黎纲飞流总会跟着我”,再到“雨雪停了,天气放晴,应无大碍”,相比对黎纲他们一个眼神、一个词都不容违逆的威严威势,那是半点宗主的样子都没了啊,可是我们的晏大夫偏偏还不领情。“碍不碍的,我说了算!”“你不许出门!”的吼叫里,搞得梅宗主不得不从君子动口,自降身份到“小人”动手,这不?梅长苏一个眼色,飞流这“小人”,直接欢欢乐乐地把晏大夫抱上了屋瓦!

而人的交往,总是从不了解到了解,人和人之间的感情,更是不断在摩擦、谅解的循环往复间逐渐递增,尤其是两个虽各有各的执,但又同样拥有一颗“仁心”之人。在梅长苏身边待久了,多多少少也接触了些梅长苏的秘密,也越来越理解梅长苏的人品心性。慢慢地,那个冷冰冰的赌约,终于被一个活生生的、朗月清风的人所取代。一心要呵护、一心要治好他,即便治不好,也要尽可能延长他的生命,竟越来越是他,发自心底的心愿和期盼,虽然他在他的面前,依然是那个不假辞色的、严厉的晏大夫。

从12集笑嘻嘻恳求梅长苏,“你不要砸我的牌子”,到48集,一脸严肃、一脸真诚地回应梅长苏,“谁的招牌不重要,你就听他的吧”。其实,晏大夫的这句台词也曾是我的泪点啊,因为一切争强好胜的初衷,在这位骄傲的晏大夫的心里已全部放下,那一刻,他一心一意所思所想,只有梅长苏的健康、只是希望能够将他再多留一些时间!

因此,我们这般的没心没肺,终于也是要付出代价的。当晏大夫的内心发生微妙的变化,当这位和别人打赌而来的医生,最后恨不得宁可自己输、只要别人能挽留梅长苏的生命时,他们在苏宅共同经历的那些点点滴滴,一下子全都在脑海里闪回,当日的萌点,全都化成了今日的泪点。人生总有一种痛,叫留不住;人生更有一种痛,叫忘不了。


楼主 微蓝微澜  发布于 2015-10-26 08:09:00 +0800 CST  
正文结束后,点评几句演员。因为几位副导演已经足够好,而且再夸他们好,只能是让他们更省钱,对我们也不增值,因此就免了,这一次,我就夸夸张雨剑吧。应该说张雨剑在《琅琊榜》的一批年轻演员中,虽然角色的戏份算不上重,给他展示和发挥的空间本身也算不上大,但也确实是给我们的一个惊喜。因为角色的身份、性格决定列战英的行为还是以稳重收敛为主基调,而且他虽然经常性陪伴在靖王身边,出场不少,但却以“背景”时间为多。要在总体“不露声色”中细腻地“露声色”,张雨剑的表演虽有青涩之处,但你却能非常明显地感受到他的用心,他力图在当“背景”时也有表达的心思和行动上的努力。而且在很多场合,他通过细腻的面部表情和眼神,成功地传递了角色的潜台词。也许他目前所欠缺的,第一,是如何用更好的方法、更准确地表达角色的内心世界,第二,该用怎么样的分寸去把握和控制表演之“露”和“不露”。但张雨剑已经做得很好,而只要他一直能保持这样的状态,潜心认真地用头脑去演、用心去演,这样的提高也会一步步扎扎实实地发生的。世上本无一蹴而就的天才,今日的王凯如此,希望明日的张雨剑也如此!


(未完待续)

楼主 微蓝微澜  发布于 2015-10-26 08:09:00 +0800 CST  
《琅琊榜》人物篇(2):青山在,英雄不老,有浩气长存——言阙







素冠绢衣,栉节王仗,少年壮志凌云。刀丛悬顶,含笑过辕门。舌战群英满座,惊宫阙,画角无痕。连营外,一骑南望,十万虎贲军。

殇魂。河岳变,故交零落,只影冰轮。叹情归何处?问道全真。怎得春雷巧布,赤焰恨,天地为坟。青山在,英雄不老,有浩气长存。
——《满庭芳.题言阙》

楼主 微蓝微澜  发布于 2015-10-31 10:58:00 +0800 CST  
无论是《琅琊榜》小说还是电视剧,言侯的出场,都是于无声处的一声惊雷。之前还只是豫津和景睿一鳞半爪的那些话里,一个模糊的背影,但倏忽间,这个背影却在梅长苏平平淡淡地描摹中,散发出令人不敢直视的光芒来。三十七年前那名年方二十的使臣,“手持王仗栉节,绢衣素冠,只身一人穿营而过,刀斧胁身而不退,他在敌营王帐之内舌战群臣,心坚如山,舌利如刀”,随着背景音乐渐由低沉转而激昂,镜头从平视专注于那一步步坚定迈出的步伐开始,慢慢地抬起,略带仰视的角度里,坚挺的后背脊梁更显挺拔高大,转接的全景镜头视角调低为俯视,天地宏阔,群山苍茫,皆在那背影的脚下以及其目力所及……就在那样深情又克制的镜头语言里,仅仅是梅长苏的旁白、仅仅是言侯的一个背影,对“士”及士之风骨的崇尚情结,那悠长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早已渗透在这个民族血脉深处的集体记忆,就这样被唤醒。

楼主 微蓝微澜  发布于 2015-10-31 10:59:00 +0800 CST  
是的,绝大多数观众都爱极了言侯这个艺术形象,而且几乎就是一眼倾心,其实是再简单、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因为几千年文化的传承中,历经改朝换代、沧海桑田的变化,“士”,始终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占有着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位置。人们景仰“士”,首先是景仰他们本身所拥有的人所不及的个人能力,或文韬、或武略、或各项专攻的超人技能,可以匡扶正义、兼济天下;其次是景仰他们的人格精神,这也是确保他们的个人能力发挥于匡扶和追求人间正道之根本。因此,中国人心中的“士”,无论处庙堂之高,还是江湖之远,他们都必需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傲骨;必需有“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的勇毅决绝;必需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可杀不可辱”的气节;必需有“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的担当;必需有“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及“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担心照汗青”的家国情怀。


楼主 微蓝微澜  发布于 2015-10-31 11:00:00 +0800 CST  
言阙,作为言太师之子,可谓出身于世代簪缨之家,自幼习文练武,又得与大梁最出色、最拔尖的一批青年才俊相交莫逆,成就其慧心铁胆,鸿鹄志向。和林燮大哥一起,匡助梁帝排除万难,登上帝位,并不是单纯的兄弟感情和义气,因为在这样的选择和行动里,蕴含着他们共同的政治理想,激浊扬清的朝堂政治,海晏河清的大梁盛世,安居乐业的生民天下。一句“不到四十,就勒马封侯”的背后,又有多少险绝处的奇功和峥嵘岁月里的伟绩所支撑的。虽然,荧屏前的观众没有这份幸运能够亲眼所见言侯爷的“当年”,但是,我们却也见证了言侯之“今日”。


今日,眼见炸毁祭台的谋划被麒麟才子识破,可以思虑、惊疑、震惊,但却没有一丝一毫的慌乱怯弱,有的是即便下下策、即便玉石俱焚、即便谋划败露后的斧钺加身,却敢作敢当,无怨无悔的坦荡磊落。


今日,宁国侯府前,面对着巡防营和谢侯府兵的刀枪剑戟和虎视眈眈,赤手空拳的他,镇静自若地正冠戴,那样一种从容、那样一种自信、那样一种洒脱、那样一种闲庭信步般的气势!那台阶之上踏出的步伐,每一步都力沉千钧,仿佛又是当年敌帐连营,刀剑斧钺中的穿行,那样一种凛然无畏、那样一种视死如归,竟让肉体焕发出凌厉刀锋般的气场和光芒来。


今日,受靖王和梅长苏之委托,与夏江周旋,寒钟观里兵不血刃的一战,斗的是心智、是定力、是信心。虽然未必清晰知晓梅长苏计谋的每一个细节,但从夏江夫人五年前的来信切入,以对夏江薄情寡义的鄙视激怒夏江在先,又在夏江试图反击、套话的过程里,步步为营,或镇定自若、或微露震惊、或严词呵斥、或故意卖个破绽、漏个小怯、或故布迷局、引君入瓮,透过那敏捷的思维、镇定的情绪、犀利的词锋、精准的节奏控制,成功诱导夏江做出错误的判断和行动,依稀又是当年的画角连营,那舌战群英的少年使臣。


今日,是武英殿上,当雷霆震怒的梁帝,已将对重审赤焰旧案的附议从一派胡言升级到“这是要逼朕”,再升级到“造反”时,那逆势而上挺身的一立,那目光如电的一眼,那干脆利落的一礼,那言简意赅又力蕴千钧的一言、那气场充盈、气势决绝的一跪!


什么叫磊落担当,什么叫铮铮傲骨,什么叫浩然正气,尽在言侯这一幅幅的光影画面中,以最直观的方式直叩响我们的记忆大门,让一种感佩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油然而生。

楼主 微蓝微澜  发布于 2015-10-31 11:01:00 +0800 CST  
就是这样一个言侯,其人生命运之跌宕却可以用“惨烈”来形容,虽然从表面上看,在十三年那场血流成河的惊天冤案中,他是个侥幸逃脱的幸存者。但有的时候,活着远比死还要艰难,尤其是活在破灭和绝望里。

在他沉浸在两情相悦、锦瑟和谐的憧憬中时,自己的爱人却成了别人的女人,而这“别人”竟是他曾经不惜以命相佐的兄弟。这般横刀夺爱的痛,他也忍了,不是因为那个人是高高在上的“王”,而是因为他还顾忌着兄弟的情义、顾忌自己珍爱的人的幸福和安宁。一入宫门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爱,在她从他身边离开的那刻起,已被他锁进心底,也许这辈子都不会再开启,即便是他也有了妻子、有了儿子,但与其说那是因为爱,更不如说那是一份压在他肩头无法推脱的家族责任。默默的守候、默默的关注里,她每一点每一滴的幸福,对他,未尝不是悲欣交集、冰火交杂的煎熬。因为“只要你过得比我好”,无论听上去有多美,但都难掩其背后的苦涩。但又或者,当爱的甜蜜已成为遥不可及的奢望之时,能够在“我”的平淡生活中,孤独地守着那剩余的爱的苦涩、能够有能力在将心底的痛抑制成一片清冷之色时,独自静静咀嚼和品尝这份苦涩,也是他人生不忍戒掉的一种习惯和享受,不然他又为何为自己的儿子取了这样一个名字,“豫津”,“景禹”?放下和平静的,是外表,而内心,只怕那样丝丝缕缕的牵挂,断也无从断,终将密密地织成他这辈子都不想挣脱的心茧。但就是这样一份念想,他那位曾经的“兄弟”,而今的梁帝,都不愿给他留下,风云突变、天崩地裂也只是在旦夕之间。原来,和巍巍皇权相比,所谓的柔情蜜意、圣眷恩宠是菲薄如纸,皇家的骨肉亲情、舐犊情深更是轻贱如鸿毛。翻脸无情的霹雳手段下,他所珍爱的竟顷刻寂灭,无牌无名无陵,连名字都被人刻意要遗忘。这样的一种爱的破灭,是要把一切的希望、慰藉、念想全部抽离,于是,在言侯的世界里,从此后,有关于爱情,就只剩下一无所有,和对一无所有的凭吊中那无边无际的痛、无边无际的悔、无边无际的恨。

楼主 微蓝微澜  发布于 2015-10-31 11:02:00 +0800 CST  
人生,当爱情破灭到连残渣碎屑都不剩时,如果还能拥有一份事业理想的完满,那也未尝不是一种聊以自我安慰的寄托和弥补。但言侯,破灭的还不光是爱情,更有个人的事业理想。伴随着昔日温暖的兄弟情义渐渐疏远冷漠成朝堂之上冰冷的君臣朝纲,曾经意气奋发、挥斥方遒的政治理想,也在现实的打压之下形销骨立。大梁河山,何曾有半分他想要的样子?朝堂之上,有的是见风使舵、阿谀逢迎、沆瀣一气、贪赃枉法,他想要的天下为公、吏治清明、鞠躬尽瘁、史鱼秉直又在哪里?而一个乌烟瘴气的治国中枢,又怎么可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家国开太平?当曾经美好的政治愿景终也成为梦幻泡影,当初的期待有多重,现在的失望就有多大,而言侯的人生,究竟还剩下些什么?

效闲云野鹤,沉迷于求仙问道、丹炉朱砂,是对现世之破灭和失望后的遁世逃避,行为本身和纪王爷的选择有几分相似之处,但缘起却不尽相同。纪王爷是不争的自保,王族血脉的先天性烙印之下,想要活得长久、活得安泰,让风流潇洒、沉迷于琴棋书画、风花雪月成为生命的一种本色;而言侯是不甘的自保,在心灰意冷之余,却依然有所坚持、有所执着,不甘于随波逐流、同流合污而做此堪破红尘的出世之态,要自我保全的是身之清白、心之安稳。而他也确实成功地让原本忌惮他的人渐渐放下了戒备之心、渐渐让当日的风华和锋芒,在大梁人的记忆中淡化成遥远岁月的那头一个轮廓模糊的影子。

楼主 微蓝微澜  发布于 2015-10-31 11:03:00 +0800 CST  
但真的是堪破红尘了吗?不,祭台下预埋的黑火,虽然在梅长苏的干预和劝说下,并未在故事中真正地炸响,但它,却在观众的心里炸起了一声春雷。


我们突然明白,在言侯的心里上,为十三年前至爱亲朋惨遭杀戮的冤仇讨公道的责任,从未真正地卸下过;我们突然明白,十三年来,眼看着朝局一天天烂下去、眼看着大梁子民的生存环境一天天恶化下去,那红尘世道之沉重,也始终都是言侯心头的挥不去的痛啊!我们突然明白,这样一份旷日持久、策划精细、行动决绝的“复仇”,绝不会是一时的冲动,那是在十三年的漫长的观察中,当破灭和失望终于也演变成最为深刻的绝望时,深思熟虑后的决心和决定。


梅长苏说对了,言侯所行确实是下下之策,一个梁帝的死,不但不能改变朝局,而且很可能为大梁带来动荡和离乱。但梅长苏又说错了,错在还是错看了言侯的心,他这仅仅是为了泄私愤?为了报仇?也许有一部分,但却决不会是全部,因为在言侯的心里,他是觉得现在这朝堂世道已经是最坏的了,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而他真正无法释怀的是自己的错。是自己看错了人、信错了人、帮错了人、把一个错误的人扶上了位!那既然是他、和他那群“故人”们共同犯下的错,逝者已矣,而他还活着,活着,就必需承担起这份责任来亲手终结和纠正这份错!


通过豫津向梅长苏转达“父亲非常感谢你劝住了他,但他说他绝不后悔”的这句话里,看似平淡,但那属于“士”的坦荡磊落、那属于士的傲岸风骨、那属于士的舍我其谁、无怨无悔的担当,其折射出来的光芒,却华贵得让我忍不住要落泪!

楼主 微蓝微澜  发布于 2015-10-31 11:05:00 +0800 CST  

楼主:微蓝微澜

字数:134324

发表时间:2015-10-20 19:3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2-01 02:10:19 +0800 CST

评论数:710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